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的通信方式
richor 2018-11-9 09:27
【电发明之前】 飞鸽、驿站,写信。 【电发明之后】 【电报】 摩斯码,它发明于 1837 年,发明者有争议。 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 五种 :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塞缪尔·莫尔斯】 1791 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父亲是迦地大·摩尔斯,基督教会牧师。 1810 年, 19 岁的塞缪尔毕业于耶鲁学院,成为画家。 1932 年, 42 岁的他乘坐邮轮从 法国 到纽约,结识了在巴黎参加电学研讨会的电学博士杰克逊。自此转行搞电报,经常请教约瑟夫·亨利。最终于 1937 年成功搞出电报机。 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电键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电键,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机装置较复杂,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的。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由电磁铁控制的笔也就在纸上记录下点或横线。这台发报机的有效工作距离为 500 米。 1844 年 5 月 24 日,莫尔斯坐在 华盛顿 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中,向 40 英里以外的 巴尔的摩 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
个人分类: 科普|2 次阅读|0 个评论
趁着年轻,快奔前程去吧!
热度 3 xin 2017-9-8 09:22
一天,与老友喝酒,喝到深夜。 闲聊时, 聊到他大学毕业不久,分配工作后,在野外修水库。在工地上,突然收到电报,告知他父亲病危,让他火速回家。 回家几日,他父亲似乎一时半会还没事。他父亲不愿意让他在家等,让他快回单位去,怕他刚工作, 待家里 耽误工作。临行前,他父亲弥留之际,再给他交待几句:年轻人,别在这儿了,趁着年轻,快奔前程吧。 在回工地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谈话至此,我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朋友、老 兄长 ,已是泪流满面。 他又说道,他父亲一辈子喜欢抽烟。那时候他大学刚毕业,年轻人不懂事,身上也没钱,他从没买过香烟给他爹抽。每次他抽烟的时候,都会想起他爹。每次想到,都很扎心, 感慨他爹 要是还 活着, 一起 抽支烟, 多好! 他一边抽烟,一边擦泪,一边给我诉说。我已经全然分不清,这瓢泼的泪水啊,是因久久不散的香烟,还是一晚酒精的上头。我想,更可能应该是话到伤心处吧!
4353 次阅读|7 个评论
姚璐:《点石斋画报》与电报在中国的最早图文报道
kexuechuanbo 2016-4-12 17:39
引用格式:姚璐,朱玉杰,战涛.《点石斋画报》与电报在中国额最早图文报道 .新闻传播,2015(3):49-50 欢迎阅读全文: _点石斋画报_与电报在中国的最早图文报道_姚璐.caj 《点石斋画报》与电报在中国的最早图文报道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 免费订阅 新闻传播 , News Dissemin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03期 【作者】 姚璐 ; 朱玉杰 ; 战涛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 【摘要】 运用文献分析考证法,对《点石斋画报》中两篇关于电报的图文进行分析考证。《电报飞传求保卫,星轺移指壮声威》一文,首次以图片配文的形式报道了李鸿章阅读关于朝鲜兵变电报的情形;《谣言宜禁止》一文首次报道炼魂魄成气以传电报的误解。《点石斋画报》的科技图画加上文字说明,以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在电报技术引进之初军政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电报技术态度的差异,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开辟了科学普及的新道路,竖起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视觉信息传播的里程碑。 更多 还原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 电报 ; 科技视觉信息传播 ; 【文内图片】 【所属期刊栏目】 视觉传达 (2015年03期) _点石斋画报_与电报在中国的最早图文报道_姚璐.caj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的足迹】1895年 马可尼实现电磁波远距离传送
Penrose 2016-1-28 11:14
1895 年 马可尼实现电磁波远距离传送 节选自“改变世界的科学” 丛书 之《物理学的足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926do=blogid=946900 图1. 伽利尔摩·马可尼 我们看谍战片时,常常看到我地下工作者们在一个小方盒子上面有规律地摁圆按钮,“滴滴,滴,滴滴滴……”,那就是他们在秘密给中央发电报汇报重要情报。电报是电磁波的最早的应用之一,在无线电波、卫星电视、 WiFi 和 3G 等电磁波充斥人们生活环境的今天,你也许想象不到当年人们对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渴望。 在 19 世纪中叶还是一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也许飞鸽传书和快马加急还是当时最快的通讯方式之一。当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最终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时,人们对电磁波的应用同样充满了期待。 1894 年,意大利的一名年仅 20 岁的年青人伽利尔摩·马可尼注意到了赫兹的实验,他敏锐地意识到电磁波的传输不需要实际的线路,直接在空中就可以传播,因此电磁波可能具有更远的传播距离。一年后,马可尼制作了一个可以发射无线电波的机器,具有商业头脑的他紧接着申请了发明专利并注册了公司。 1899 年,马可尼用他的仪器证明了电磁波确实可以远距离传输——在英吉利海峡的彼岸接收到了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神奇的无线电波传输距离的记录还在不断地被马可尼刷新, 1901 年,马可尼再次将无线电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从英国到加拿大), 1910 年则从爱尔兰传到了阿根廷! 图3.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如今,我们知道无线电波实际上是电磁波家族的“老大哥”,它具有毫米以上的波长和 300GHz 以上的频率,无线电之所以能够远距离传输,是因为我们的地球上空大气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发射到天空的电磁波(天波)会被电离层反射,从而被很远的接收站收到。无线电波也可以直接在地面附近传播(地波),通过基站被进一步将信号放大并传到下一个基站,不断接力下去而传播很远的距离。 1909 年,马可尼因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与布劳恩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无线电的重要作用在一次海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共和国号汽船由于碰撞遭到毁坏而沉入海底,幸亏及时发送求救电报,除了六人以外大部分船员幸免于难。而 1912 年泰坦尼克号沉没酿成数千人死亡的悲剧原因之一,是离得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号上电报员关闭了电报机而未能及时收到求救电报! 无线电的发明在新闻、军事、科研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马可尼被公认为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之一,名次紧紧跟在法拉第、麦克斯韦和爱迪生之后。 图3. 无线电的应用 【丛书简介】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含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分册,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 00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 丛书各分册均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人分类: 物理学的足迹|4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翻译要靠自己动手(3)——麦克斯韦《电报里的情诗》
热度 4 lev 2014-6-10 16:25
翻译要靠自己动手(3)——麦克斯韦《电报里的情诗》 按:这是麦克斯韦写给太太的情诗,三句话不离本行,幽默不失情调...... James Clerk Maxwell 图片来源:Wikipedia Valentine by a Telegraph Clerk to a Telegraph Clerk 电报里的情诗 The tendrils of my soul are twined 我灵魂的触须 With thine, though many a mile apart, 交织于你的思绪,即使远隔万里, And thine in close-coiled circuits wind Around the needle of my heart. 如盘旋的回路萦绕于指针,我的心。 Constant as Daniell, strong as Grove, 如丹尼尔永恒,如格罗夫固执, Ebullient through its depths like Smee, 像斯米那样在灵魂深处的热情 , My heart pours forth its tide of love, 涌出潮水的爱意,我的心, And all its circuits close in thee. 一切汇流向你。 O tell me, when along the line From my full heart the message flows, 请告诉我,这诗句,这胸中飞出的消息, What currents are induced in thine? 可有电流在你心间感应? One click from thee will end my woes. 你快滴答一声,终止我的焦虑。 Through many an Ohm the Weber flew, 穿过一个又一个欧姆的韦伯 , And clicked this answer back to me, 是回音, I am thy Farad, staunch and true, 我,你的真诚而忠实的法拉, Charged to a Volt with love for thee. 满满一伏特,是爱,献给你 。 注释: Clerk一语双关,既有电报员的意思,又意指麦克斯韦自己与夫人(麦克斯韦全名 James Clerk Maxwell )。 丹尼尔 Daniell 、格罗夫 Grove 与斯米 Smee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电池。 欧姆Ohm是电阻单位,韦伯Weber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磁通量单位(电磁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是麦克斯韦Mx)。麦克斯韦那个时候还没有无线电报,所以他用“ 穿过一个又一个欧姆的韦伯 ”比喻有线电报。 法拉Farad是电容单位,伏特Volt是电压单位,这一句表面上描述的是充电过程,其实还有更“隐晦”的涵义......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68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闲说山东(5)齐和鲁(下2)
热度 4 fdc1947 2012-2-25 08:11
齐国与 稷下学宫——竞争出人才,苦难有思想——齐鲁与山东的别称 —— 为什么山东简称为鲁不称齐? 齐国与 稷下学宫 齐国在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史称稷下学宫。“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城门的名称,“稷下”即稷门附近。稷下学宫聚集了当时的天下第一流学者如 邹衍、淳于髡、田骈、慎到、申不害、彭蒙、尹文、荀子等。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他们在那里“ 各著书言治乱之事 ”。“ 于是齐王嘉之,自如 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史记·孟子邹衍淳于髡荀卿列传》)而且齐王允许他们“ 不治而议论 ”,因而稷下学士的数目达“ 且数百千人 ”(《史记·田敬仲世家》)。而现代人则称赞 稷下学宫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竞争出人才,苦难有思想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有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学宫,并不是偶然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强国并吞弱国,生存竞争的时代。强国富民是各国的生存之本,而人才是强国富民之源。有了人才就有可能产生强国富民的办法,所以各国都争相拉拢、争取人才。以四公子为代表的贵族争养门客就是人才的争夺。而分裂的政治统治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各种异端思想的发明,准备了政治基础。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爷,爷爷投八路。 魏文侯的太子在路上遇到文侯的老师田子方,赶紧把车停在路边,上前问候。田子方竟然不回礼。气得太子质问田子方:“ 夫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田子方答道: 当然贫贱者骄人。诸侯骄人就要亡国,大夫骄人就要亡家,贫贱者就不怕,说的话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我就走人,大不了去楚国、越国,说走就走,就像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 (若脱屣然), 富贵者怎么能够贫贱者一样呢 。 你看田子方的气有多粗,离开一个诸侯就像扔掉一双破草鞋(如今有的海龟也有这种气魄了)。这是政治竞争的作用,并不是某一个诸侯对人才有特别的爱好。 事实是,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孔、孟、老、庄、杨、墨等都出现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代;佛、道宗派,多立于六朝;连还算有些创新的程朱理学,也发明于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年代以至“康乾盛世”,出过一个大思想家吗? 国家多难,老百姓受苦,却有大思想家,这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如本人饱食终日,只会随便说说闲话,不会有多少深刻的思想。 不过,现在是全球化了,天下不再只有“九州”这点儿地方了。对于全世界而言,现在正是四分五裂、剧烈竞争的年代。我们的眼光可要放远一点。 齐鲁与山东的别称 中国人有用古称或别称来称呼地名的习惯。例如,把陕西一带称为秦地,把山西称为晋等等。对于山东,也有好几个称呼。 例如,称呼山东为山左。凡称左右之地名,古人总是假定说话人坐北朝南,因而,左东右西。山左即是山东,江左就是江东即江南(南京往上游一带长江呈西南东北流向,故江东即江南)。这种称呼在明清文人中用的较多。同样,山东靠着大海,在大海之西,故又可称为海右,杜甫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说的是济南的历下亭。杜甫那时,还没有后代意义上的山东(见《 闲说山东( 1 ) 》),所以不可能说成山左。 齐国的地盘在泰山之东、之北,约占山东省的 2/3 以上的土地面积。所以,古人大多称这块地方为齐、齐地,其人则为齐人。 鲁国的地盘在泰山之南、之西,约占山东省的不到 1/3 的土地面积。一般很少说鲁人,因为,鲁字的意思是钝,迟钝,鲁莽,鲁人容易产生二义性。如果一个古人自称鲁国人,那一定真是曲阜附近的人,不可能是济南人,更不能是胶东人。 古代中国有九州说。齐地属青州,鲁地属兖州。所以过去也经常有人以此二州,分别称呼山东的一部分。 为什么山东简称为鲁不称齐? 把山东简称为鲁的近代的事。为什么把山东简称为鲁而不是占地面积大的齐?这还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现在流行的各省的简称说起。 现在的各省简称许多在清代中期以前是没有的,文人的文章经常用到的是别称,如上面说到山东的齐、鲁、山左、青州、兖州,称浙江为越,四川为蜀等等。只是到了清代后期才出现现在所用的简称,如称山东为鲁,浙江为浙,四川为川等等。为什么? 当时出现了电报。电报必须简要,多一字就多一点费用。就像我们几十年以前编计算机程序,内存非常紧张,能够用整型数 2 的,绝不用实型数 2.0 。于是,政府公文,商业往来,都出现了不少简称。而这些简称必须读的上口,尽可能不会被听错。 我们都知道,电报、电话出来后,数目字 1 读成 yao , 7 读为 guai 。那是为了防止听错。广东的简称只能是粤,浙江本有两个选择,越和浙,为了不与广东冲突,浙江只能简称为浙。同样,河北只有一个选项——冀,山东有两个——齐、鲁,齐与冀发音相近,容易听错,于是鲁就是必然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多少深奥的“比较文化”可言,什么鲁文化与齐文化的比较啊,孔夫子的影响啊,等等,都不过是“齐东之野语”。 不过,虽然一个省名可以简称,但是对于省内各地区,还是应当尊重传统的名称,例如,山东是简称为鲁了,但是山东东部还得称胶东,如果称之为鲁东却似乎显得文气略差一点,只认识了《新华字典》上那“鲁”“山东省的别称”这几个字。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45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毛泽东的几篇文稿摘录
oowater 2010-3-5 20:07
毛泽东---一个离现在生活似乎渐渐远去的伟人,一个属于世界人民的导师。生在中国,可没亲身体会到那时的惊心动魄。摘录一些毛先生的文稿和讲话记录,从心体会一代伟人的历程,真的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 。 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 大家要谨慎小心,无论是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都要谨慎小心。不要心血来潮的时候,就忘乎所以。从马克思以来,从来不讲什么计较功劳大小。你是共产党员,是整个人民群众中间比较更觉悟的一部分人,是无产阶级里面比较更觉悟的一部分人。所以,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不赞成那样的口号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这个口号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对立的。你看我们过去死了多少人,我们现在存在的这些老同志,是幸存者,偶然存在下来的。皮定钧同志,你那个鄂豫皖那个时候多少人 ? 后头剩了多少人 ? 那个时候人可多啦,现在存在的就不那么多了。那个时候,江西苏区,井冈山苏区,赣东北,闽西,湘鄂西,陕北,经过战争有很大的牺牲,老人存下的就不多了,那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少年我们都是没有啥薪水的,没有定八级工资制,就是吃饭有个定量,叫三钱油、五钱盐、一斤半米就了不起了。至于菜呢 ? 大军所过,哪里能够到处搞到菜吃呀 ? 现在进了城。这个进城,是好事,不进城,蒋介石霸住这些地方了 ; 进城又是坏事,使得我们这个党不那么好了。所以,有些外国人、新闻记者说,我们这个党在重建。现在我们自己也提出这个口号,叫整党建党。事实是需要重建。每一个支部,都是要重新在群众里头进行整顿。要经过群众,不仅是几个党员,要有党外的群众参加会议,参加评论。个别实在不行的,劝他退出。极少数的人,可能要采取纪律的处分了,党章规定了的,是不是呀 ? 还要经过支部大会,上级批准。总而言之,要采取谨慎的方法。要做,一定要做,但是要采取谨慎的方法。 对中央《关于宣传毛主席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批语 ( 一九六九年六月 ) 照办。 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注释 〔 1 〕中共中央一九六九年六月十二日发出的这个文件指出,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宣传毛主席形象、宣传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上,有些时候,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追求形式和浮夸浪费的间题。为此,特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 一、各级领导要积极引导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搞好思想革命化,不要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二、重申中央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今后,塑造毛主席像,必须严格按此指示执行。三、不经中央批准,不能再制作毛主席像章。四、各报纸平时不要用毛主席像作刊头画。五、各种物品及包装等,一律不要印毛主席像 ; 引用毛主席语录也要得当 ; 禁止在瓷器上印制毛主席像。六、“忠”字是有阶级内容的,不要乱贴滥用 ; 不要搞“忠字化”运动 ; 不要修建封建式的建筑,如有,应作适当处理。七、不要搞“早请示、晚汇报”、饭前读语录、向主席像行礼等形式主义活动。 对国庆二十周年口号送审稿的批语和修改 ( 一九六九年九月 )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 ! 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 !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 一九七 O 年五月二十日 )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新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及其追随者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各国人民不断地用革命战争打败侵略者。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但是,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 美国侵略者在越南、老挝打不赢,阴谋策动朗诺一施里玛达集团的反动政变,悍然出兵柬埔寨,恢复轰炸越南北方,激起了印度**三国人民的愤怒反抗。我热烈支持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热烈支持印度**人民最高级会议的联合声明,一热烈支持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印度**三国人民加强团结,互相支援,坚持持久的人民战争,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取得彻底胜利。 美帝国主义屠杀外国人,也屠杀本国的白人和黑人。尼克松的法西斯暴行,点燃了美国革命群众运动的熊熊烈火。中国人民坚决支持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我相信,英勇战斗的美国人民终将得到胜利,而美国的法西斯统治必然失败。 尼克松政府内外交困,国内一片混乱,在世界上非常孤立。抗议美国侵略柬埔寨的群众运动席卷全球。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成立不到十天,就得到近二十个国家的承认。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形势越来越好。东南亚各国人民的革命武装斗争,朝鲜、日本和亚洲各国人民反对美日反动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美以侵略者的斗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北美、欧洲、大洋洲人民的革命斗争,都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印度**三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革命斗争。 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是纸老虎,正在垂死挣扎。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 不是越南人民、老挝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惊慌失措。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 根据一九七 O 年五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刊印。已编入《毛择东外交文选》。 致蒋介石书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 介石先生台鉴: 去年八月以来,共产党苏维埃与红军曾屡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而先生始终孤行己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今春红军东渡黄河,欲赴冀察前钱,先生则又阻之于汾河流域,吾人因不愿国防力量之无谓牺牲,率领西渡,别求抗日途经,一面发表宣言促先生之觉悟。数月来绥东情势益危,吾人方谓先生将翻然复计,派遣大军实行抗战,孰意先生仅派出汤恩伯之八个团向缓赴援,聊资点缀,而集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王均,何柱国、王以哲、董关斌、孙震、万耀煌、杨虎城、马鸿达、马鸿宾、马步芳、高维滋、高双成、李仙洲等二百六十个团,其势汹汹,大有非消灭抗日红军、荡平抗日苏区不可之势。吾人虽命令红军停止向先生之部队进攻,步步退让,竟不能回先生之积恨之心,吾人为自卫计,为保存抗日军队与抗日根据地计不得已而有十一月二十一日定边山城堡之役。全国人民对日寇进攻何等愤恨,对绥远抗日将士之援助,何等热烈,而先生则集全力于自相残杀之内战。然而西北各军官佐士兵之心理如何?吾人身在战阵,知之甚悉,彼等之心与吾人之心并无二致,亟欲停止自杀之内战,早上抗日之战场。即如先生之嫡系可称劲旅者,亦难免山城堡之惨败,所以者何?非该军果不能战,特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宁愿缴枪于红军耳。人心与军心之背如此,先生何不清夜扪心一思其故耶?今者绥远形势,日趋恶化,前线之守卫士军队之甚微,长城抗战与上海 “ 一二.八 ” 之役前车可鉴。天下汹汹,为公一人,当前大计,只须先生一言而决,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与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营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前栈,绥远之国防力量,骤增数十倍。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的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择一,绯网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主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 “ 亡中国者也非他人,蒋介石也。 ” 而愿天下后世之人,祝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 “ 过则勿惮改 ” ,又曰,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语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 毛泽东 …… (共署各十九人,余略--编者注) 率中国人民红军二十万人同上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 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 (一九三七年一月三日) 徐老同志: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的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 “ 老 ” ,什么 “ 身体精神不行 ” ,什么 “ 困难障碍 ” 在你的面前都降服了。而在有些人面前呢?却做了畏葸不前的借口。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 “ 半桶水 ” ,却偏要 “ 淌得很 ” 。你是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而在有些人他们心里之某一角落.却不免戴着一些腌腌臜臜的东西。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而在有些人却似乎以脱离群众为快乐。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似乎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愿意拣轻松事做,过到担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祝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此致 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一九三七年一月三日于延安 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报导)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要为实际服务,不要闹教条主义,人总要落在一个地点,像飞机早上出去、晚上 也得回来,落在一个地点,不能到处飞不落地。教条主义就是不落地的,它是永远挂在空中。 共产党人工作中有缺点错误,一经发觉,就会改正,他们应该不怕自我批评,有缺点就公开讲出是缺点,有错误就公开讲出是错误,一经纠正之后,缺点就不再是缺点,错误也就变成正确了。 对随军南下干部的讲话 (一九四四年春天) 还要学会两种本领,头一个是松树的本领,第二个是柳树的本领。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雪,严寒之下也能巍然屹立。松树有 “ 原则性 ” ;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荡,十分可爱。柳树有 “ 灵活性 ” 。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松树的 “ 原则性 ” 和柳树的 “ 灵活性 ” ,缺一不行。 在延安中央党校的讲话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 有的同志脑袋像个西瓜一样,西瓜表面是绿的,很纯净没有什么,但是切开一看,都是旁的颜色,红瓤黑籽,啥都有。有人表面看挺好,脑袋里装着自私自利,有封建迷信 …… ,这些复杂的观念是我们的包袱,就是敌人。 时局及其它问题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五日) 我们中国差不多被日本爬满了,到处都有,要请他出去,他不走还是要靠我们把他打出去,要靠我们党校的同志们在毕业之后到华北、华中、华南各个根据地坚持工作,才能把它打出去。我们现在小米也不足,步枪不足,机关枪也不足,军队还不够,根据地还不大,我们还要增加小米,大米,增加步枪、机关枪、增加军队,扩大解放区。总而言之,同志们现在上了一点年纪的人,二十几或三十几,你们都有这个学问,世界上的东西都是个力量,你们不去搬它,他就不动只有一个原则。比如这个桌子,我不搬他,他不走,这个茶壶我不请他,他不起来。(大笑)他的脾气还有点傲。(大笑)日本人也是这样,是要我们请他走他才走的,所以我们要有步枪机关枪,将来还要有飞机大炮,他们才会走的。我们的军队增加的很快,早一个时候,还只有六十多万。现在已经超过七十万了。我们解放区也扩大的很快,生产运动全国各个根据地都发展了,但是还不够,还很不够。城市工作尤其不够,各个区域的工作也不够,我们需要准备力量,正是我们的力量还小,他才不走,所以我们要准备力量,他不是一年或几个月就可以走的。 国民党和共产党能不能够团结起来?要请日本走,中国的这两堆子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共产党就是小米、大米、机关枪、八路军、新四军这一套。委员长的兵力更多,有中央军、杂牌军等等,这两堆子能不能团结起来一致打日本人?我们天天要求团结起来,国民党现在口里也讲要团结?起来,因为他不讲不行,他如果说: ‘ 我不要团结起来! ’ 那讲不下去,但是他心里恨我们恨得要死。我这个活也是有根据的,不是乱讲的,为什么说他对我们恨得要死呢?因为,他亲自和我们的同志讲过, “ 共产党如果不解散,我死了的时候眼睛还是睁的。 ” 死了眼睛还不闭,一句古话叫做 ‘ 死不瞑目 ’ 。这是他讲的,如果是我造谣,大家可以调查。(笑声)这是脑子里想的东西,但口上却挂招牌、要团结,现在周恩来同志又到重庆去了,又和他谈判。看样子国民党他是不准备真正解决问题的。他说要解决问题要照他的办法,我们提的事情他一样也不办,只是要我们加进他们那个政府里去的,去他一二个人去重庆去吃大米。(笑声),他说延安比较差一些,我重庆大米比较好(笑声),你们来吃吧!(笑声),我们就说:委员长请你办几样事:第一样,禁止一党专政。他说,此事难办。(笑声)第二样,成立联合政府。他说那又不行。第三样: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他说这个可以。我说这要看合得怎么样,因为在特务底下说合法是合特务的法。第四样:我们说你那个特务机关都要不得要取消。他说:那不行,特务机关好得很!(笑声),第五样:我们说有些东西要取消,就是那些压迫人民制的那些合法命令法律要取消,这个他也不干。第六样:我们要他释放政治犯,他一个也不放。我们说把张学良放出来吧,杨成武 原文如此,似应为杨虎诚 放出来吧!叶挺放出来吧!几百几千的共产党员放出来吧!然而他有宗旨一条,叫一个也不放。我们是: “ 一个不杀 ” ,他就学了我们这一条, “ 一个不放。 ” (笑声)还有一条,我们说你把包围边区的兵撤走吧,包围我们边区,老百姓也不高兴。你打日本没有兵力,日本人到处窜得进来了,在华北、华中,你打我们的军队,开击打日本吧!他也不干。最后一条,我们说我们这个解放区你赞成不赞成?要求你承认一切抗日军与民选政府,这是应该承认的。这个东西也谈不好的。去年就谈到,他说解散五分之四,留下四个师,其它的统统解散,不晓得日本人那天和他谈过,(笑声)讲得那样清楚。(大笑)八条他一条也不办,就要和我们去吃大米。(笑声)我说小米也很好。要你办八条,你先办两三条或者先办三四条吧!他说一条也不办,谈判情况怎么样?谈判情况就是这样。 向 “ 四 . 八 ” 被难烈士致哀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 亲爱的战友们,不朽的英雄们: 数十年间,你们为人民的事业做了轰轰烈烈的工作。今天,你们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生!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加深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它将加强中国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事业的决心。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团结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将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毛泽东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解放日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多少当年的高新技术以完美的方式谢幕
qlms 2009-8-29 14:51
前记 : 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总是在经历一个长江后来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过程。所以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或者事物来说,总有它的生命周期,类似人的生命成长 -衰老的过程。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许就是感叹的生命的轮回吧。 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如果能在环绕病榻的儿女子孙的注视中溘然长逝,并且能在以后的日子中,被家人朋友所怀念。那么对生命来说,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一种理想的谢幕方式吧。 对于一些当年的高科技产品,如果因为新的替代产品出来了,所以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退出之后的一段时间,仍然会让大家记的它的好,那么这样的谢幕,对于这种产品或者技术来说,也算是完美的谢幕了。 这样完美谢幕的当年的高科技产品多吗?我们尝试怀念或者说回忆一下,欢迎大家补充。 正文 : 1) 牛耕技术 :我一直认为,牛耕技术,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技术。 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奠定了牛耕技术的物质基础。牛耕技术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的进步,标志着农耕社会达到新的高度。 牛耕技术从出现一直延续到 本世纪初 ,在中国农村延续了 2000 多年。在 2000 多年的延续过程中,虽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但是整体来说,改变并不大。在我小的时候,农村已经有拖拉机耕地了,但是因为收费比较高,那时候很多人还是喜欢用自己养的牛或者马等牲口来耕地。最近 15年来,牛耕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过程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80后的农村人可能对用牲口耕地还有点印象,90后估计就没有多少印象了。 2) 胶卷及照相机 :今年的6月26日子,全球最大的胶卷公司柯达公司宣布,将在今年停产其公司旗舰产品- 柯达克罗姆胶 卷。 这款在 74年前由柯达推出的首批彩色胶卷,也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卷。在横扫全球市场几十年之后,它终于黯然挥别了历史舞 台。胶卷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相机,在数码相机的冲击下,注定了要离开历史舞台,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胶卷相机,还是留给我们太多的美好瞬间,值得我们回忆。 3) 磁带式录音机 :其实我昨天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到磁带式录音机,今天算是重新提起。磁带式录音机曾经风靡世界,优美动听的歌声,愉悦了大家的生活。这种录音机的发展,100年来基本就是沿着更精巧、更省电的路子进行的。所以在它退出历史舞台前的最后20年,人们喜欢叫它们随身听。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之类的公司,也几乎把这种省电和精巧发展到了极致。磁带式录音机是在另外一种具有完全不同理念,但是相同功能的产品冲击下,很快退出的,这种形式的产品,我们称之为MP3,它实现了磁带式录音机无法逾越的小巧障碍,并且更省电,更方便。相同情形的还有磁带式录像机,留声机,此处不在详述。 4) 电报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通信,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电报也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它作为快速通讯的优势。但是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电报还是给无数的家庭,带来方便。 速回 、平安、已 到,这种简短而深情的文字,将不在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词汇。我一共发过两次电报,共计 8字。估计很多80后的小青年,已经不知道电报是什么概念了。据说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电报大楼每月的业务交换量多达 300多万张。 5) 手摇电话 :手摇电话在抗战或者解放战争中的电影中出现的比较多,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电影里面的电话机上,好像还有号码,给人一种可以直接拨号的错觉。手摇电话是不能直接拨号的,需要接线员帮你接到对方的电话上面去。程控电话大规模出现,应该是94-95年左右。因为94年的下半年,我要对中央电视台的倪萍主持的一个节目进行投票,还需要先摇几下电话,叫我们乡镇邮电局的接线员小贺给我接通。当时我们使用的电话,是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个棉花加工厂的,我同学的老爸是那里的副厂长。好像当时对于打长途电话,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所以每次拨打长途电话的时候,接线员总是要盘问我们半天。当年我第一次把电话打到北京时,心中的激动,估计是现在人的打电话绝对体会不到的。程控电话的出现,使电话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接线员小贺后来也改行做了电话费收费员。 欢迎大家讨论。 下期预告:有多少高科技产品以黯然的方式谢幕。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384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