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价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上火是什么——兼与范永升教授商榷
热度 3 fqng1008 2019-1-9 11:15
最近《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了范永升教授的述评文章“从现代生物学认识上火” ,这是他作为国家973项目(No.2014CB543001)首席科学家而撰写的一篇总结性文章。他在文章中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立项背景: 1959 年冬,毛泽东主席感冒了,请刘惠民老中医看。开方时,毛泽东忽然提了个问题,问刘惠民民间常说的“上火”怎样解释。刘惠民用中医理论解释后,毛主席笑着说:你讲的这些我不懂啊,你看怎么办?刘惠民略微思索一下,回答说:“西医学了中医,再用西医的话讲出来,主席就懂了。”毛主席听后,高兴地说:“对喽,所以我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西医学习中医。”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俗话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学贯中西、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毛泽东难道搞不懂“上火”?为什么刘惠民用中医理论解释的“上火”,毛主席听不懂?难道真的如刘惠民所说“西医学了中医,再用西医的话讲出来”,主席就懂了? 我想,毛泽东主席此时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上火”这么个术语本身,应该还包括“瘀血”、“肾虚”、“湿热”等等一系列中医术语,即如何让一种方言变成“世界语”的问题。为了实现他老人家的这个愿望,范永升教授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度研究。结论是上火与能量代谢、氧化应激、人体免疫功能、肠道菌群、辛热药食等等有一定相关性。这个回答,毛泽东主席会满意吗?他会不会更“听不懂”? 我把这个称之为“毛泽东之问”,并商榷于范永升教授。 1. 上火是一种轻微但易反复的疾病吗? 文章起始,范永升教授讨论了“上火”内涵和外延:上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轻微但易反复的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燥咽干、鼻衄、目赤,并可伴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症状,多由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辛热药食等所诱发。从现代医学看,上火既包括了一些亚健康的状态,也包含了头面部某些器官皮肤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如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等等。 显然,内涵并不准确。他确定了“上火”的属概念,即“轻微但易反复的疾病”(或者是“亚健康”),但没有锁定“种差”,因此我们并不知道 “上火”是怎样的一种“轻微但易反复的疾病”,它与其他 “轻微但易反复的疾病”有什么本质差异 。他的研究起点仅仅集中在“上火”的外延上,即“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燥咽干、鼻衄、目赤,并可伴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燥”。但其中的每一种临床表现(症状)都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疾病之中,因此上述研究结论仅仅是挂一漏万,起码漏掉了“遗传学”因素。 而且,各种症状并非能够有机组合成一种疾病,甚至不是一组密切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就临床而言,如果“上火”是一种疾病,那么泻火、解毒肯定是无二治法,但显然不是。如果是“虚火”或“寒包火”,则“小便短赤、大便干燥”不好解释。 这样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价值何在? 2. 上火能够成为生物学概念吗? “上火”这一术语来源于民间,往往指的是“吃了热气的东西”或遭热受凉,所以就“上火”了。这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要上升到无国界的“科学”层次,首先要接受逻辑学规范,即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且在中医学里,“上火”本质上是一种病因病机,属于发病机理的范畴,因此它能够上升为一种生物学概念吗? 概念是理论的出发点。从形式逻辑讲,确定概念内涵的定义方法有两种,一是常用的“属加种差”方法,还有一种叫“发生定义”的方法。例如采用“发生定义”来确定“燃烧”的内涵,我们今天称它是一种同时产生光和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但古人可能说它是“用两块干木头长时间使劲摩擦所产生的一种现象”。随着人类的进步,前者取代后者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按照“发生定义”的方法,古人或民间认为“上火”是“吃了热气的东西”或“遭热受凉”(包括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所引起的病症。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研究方向可能要重新调整。可以从营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食物对于不同个体所引起的不适反应,从气象因子以及精神、疲劳的角度,研究相关因素对不同个体所引起的不适反应。即使这样, “上火”这个概念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歧义性,可能需要事先归结为一个方面才符合“可确定性”的逻辑学规则。可此可彼的概念,是还原论(实证)研究最大的障碍。 但是,这些研究完成以后,如何处理“上火”这个地域性文化概念?淘汰它,还是给出一个真正的“生物学”定义? 3. “上火”是一种科学假说吗? 相信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立项过程中,范永升教授会为这个项目构建一个可以操作、可以检验的科学假说。 我不知道范教授如何定义“上火”的,也不知道这个科学假说是怎么通过众多评审专家法眼?它的可确定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的标志有哪些? 既然是实证研究,这些问题都必须面对,而且要经得起严格的推敲。“上火”不仅仅等于几个关联性并不太强的症状,每个症状都存在鉴别诊断学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工作,研究结论的随意性根本无法避免,可重复性也就只能望洋兴叹。 以上质疑,不妥之处请范永升教授和各位专家指正,并不吝赐教!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455 次阅读|8 个评论
巨婴诞生有无研究价值?
dsm9393 2016-6-13 11:58
巨婴诞生有无研究价值? 2016-06-12 , 澎湃新闻网 刊文:“ 浙江产妇生下 13.6 斤巨婴 孕期 醒着几乎都在吃 . 笔者关注理由: 一. 胚胎的形成是由受精卵分裂,一分为二,二分四,四分八……,如此类推,可分 50 次,不再分。会形成的细胞数目可以计算出,这 50 次是钟南山院士所言。 二. 婴儿重量一般较大的是 9 斤多。 13.6 斤比 9 斤要超近 50 %,到底胚胎长成婴儿大小受什么限制,如果再大怎么生呢? 三. 如果因 父母特别高大,孕妇营养过剩所致。 可能解释不了,应该寻找原因。 四. 超过 4000 克的巨婴,其大脑是否也大,会不会先天比别的孩子聪明呢? 五. 巨婴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婴儿高。 如此说法,在孕妇产前检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婴儿的成长,难道这又是基因的作用吗? 六. 总之,笔者认为对这巨婴应跟踪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应建档案,长期体检和关注,也许对脑科研有帮助。 浙江产妇生下13.6斤巨婴 孕期醒着几乎都在吃 · A+ · A- · 分享 2016-06-12 20:37:33 来源: 澎湃新闻网 查看原文 一名产妇日前在浙江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生下体重13.6斤的男婴,目前母子情况正常。该院产科副主任徐晓红6月12日告诉澎湃新闻,这是她从医27年来接生的最重的新生儿,可能已刷新浙江省的新生儿体重记录。 这就是一出生就有13.63斤重的巨婴。 6月9日,33岁的安徽籍孕妇陈女士到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待产。这是她的第三胎,前两个孩子也都是巨婴,出生体重分别是9.01斤、10.06斤。 “她高1.6米,怀孕前体重140斤,生产时达到184斤,走路都摇摇摆摆的。我们估计这胎可能比前两个都大,而且她是疤痕子宫,要进行剖宫产。”徐晓红表示。 10日上午,陈女士被推进产房。一般婴儿从子宫里被医生拉出来只需二三十秒,这个巨婴,徐晓红花了近两分钟才成功接生。 6.815公斤,过秤时,医护人员都吓了一大跳。 一过称,体重把医护人员吓了一跳:6.815公斤。 不过,新生儿体重太大不见得是好事。据介绍,4000克以上的新生儿为巨婴,除了一些是因为父母特别高大,大部分是孕妇营养过剩所致。“巨婴在生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体重控制,他们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婴儿高。”徐晓红表示,巨婴对产妇也会有影响,比如子宫被撑得太大后导致收缩乏力,容易产后大出血。 陈女士告诉医生,怀孕后特别喜欢吃东西,主要是米饭、水果,别人是一日三餐,她只要醒着几乎都在吃,从来没有控制体重的概念,也没有定期产检。 “我们一般建议孕期增重25斤,像陈女士这样前期体重就比较大的,增重应该更少。水果、米饭含有大量的糖分,不宜多吃。现在很多孕妇都待在家里养胎,不上班也不运动,其实,在身体允许情况下还是应该适量运动。”徐晓红建议。
个人分类: 博客|2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研究价值的思考
libseeker 2009-9-1 09:00
我上图书馆学研究生的 3 年很少写论文投稿,但从未停止过对研究价值的观察与思考。 我目睹一位学化学的朋友投稿过程。他有一篇用英文写的研究论文,是在一位 60 多岁的博导的指导下完成的。首投美国一家 SCI 收录影响因子颇高的刊物,经历过一次修改重投后,综合多位审稿人的反馈意见,满以为能够顺利刊出,结果却是 Reject 。作者不服,进行了申辩,最终未能刊出。我也浏览过每次的审稿意见,三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每次都有高度肯定的,比如方法新,建议刊登;也有否定的,比如表述欠规范,结果欠严谨等。那篇稿子前前后后,持续了半年多。作者和导师不知讨论过多少回,修改过多少回,有的审稿人也审过好几回。拒稿之后,作者改投其他影响因子稍低的刊物,也已投了两家,来来回回,时间又过了数月,尚未听到正式接受的消息。这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一方面让我感受到具有国际影响刊物的规范与严谨;一方面加重了我对研究价值认识的困惑。 另一个故事是我听来的。一位学习化学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时,有评委直言该研究毫无价值。研究生很郁闷,场上的导师也很郁闷。我也觉得郁闷,导师是一位教授博导,学生辛辛苦苦做了数月实验,怎么就毫无价值呢?一般情况下,评委是导师请的,评委怎么在公众场合,一点面子都不给呢? 我还试图通过图情领域学者先进的论文集观察研究价值;通过查询 CSSCI 感悟研究价值。我不清楚是否我个人以往的研究与探索毫无价值,自我感觉是没有代表作、价值即便有也不大。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于研究价值关系密切,研究价值的评判的标准似乎有就是无。但个人的研究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个人的研究生命还受家庭、工作环境、时代背景等的制约,理想的状态是有限的研究生命追求更高的研究价值。 在我请教学位论文选题时,曾蕾教授说:我跟随张琪玉教授多年,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毕业论文只要能扎扎实实解决一个问题就行了,并不是要课题越大越好,所以我也一直很实际,没有做过大的课题,因此也没有多少经验能传给你 (一笑)。在美国多年,也帮助各类顶尖情报学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杂志和会议审阅了无数文章,这边很讲究研究方法,做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要研究的对象的 population ,然后决定什么样的和多大的样本 samples and sampling 才能得出科学的数据,既能推广到整个 population 。我想这一点你一定要多花些时间考虑和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考似乎愈来愈复杂,顾忌似乎愈来愈多,其实上善若水。曾蕾教授一番话其实已经为我关于研究价值的问题解惑,只是需要我用余生深入领悟、切实践行。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709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