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助理教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谈几句Tenure Track
热度 4 等离子体科学 2013-1-22 22:38
昨天写了一篇《 为什么要有tenure track 》,觉得言犹未尽。因为从今天看见的几篇有关文章看出,把tenure track当成“临时工”的还大有人在。今天同一个985高校的有关人员谈起,他们也基本上是把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看成旧体制的“预备队”,经过3-5年的tenure track之后,他们才有资格转到旧体制里做副教授。所以会有人将其等同于师资博士后!! 看来这就是很多人反对tenure track的原因!——很多有话语权的人根本就不了解tenure track是什么,只是把它看成一种“高级”一点的博士后!!!这自然会引起年轻人的不满——凭什么再给人家加上三、五年不确定期? 这说明我们很多有一定话语权的领导或者是教授们,想的不是如何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而是怎么“管理”他们、卡他们!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去理解tenure track. 什么是tenure track? 首先包括笔者前一篇文章讲过的一个清楚的career pattern——就是说,一个系里,只有多少个faculty members数量的限制,至于其中多少是助理教授、多少是副教授、多少是正教授,是没有限制的。你进了tenure track,前面就有副教授、教授的位置等着你,只要你够了条件——没有任何名额的限制,因为你已经有了名额:tenure track的名额!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就有自己绝对的学术独立性——和其他正教授、副教授一样,都是教授会的平等成员,不存在谁是带头人谁是被带的问题,更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所以助理教授只要有funding,就和教授一样:可以招博士(不存在评博导的问题)、可以聘博士后、可以独立开课,一切都跟其他正、副教授一样。只是还没有“tenure”而已。 这样的tenure track制度,不仅是我们需要的;而且一定会是年轻人欢迎的! 关于博士后,存在的混乱更多。笔者会另文论述。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0766 次阅读|8 个评论
旗帜鲜明地反对造假与反反造假
liuchao666 2012-1-1 16:49
知识分子造假,最近炒作的很厉害。 造假者早已为过街老鼠, 只可惜, 对于造假的危害及认定,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般地说,常见的造假有如下两类: 一是论文内容造假,也即技术数据造假,改改参数等,类似于高校统计就业率以及GDP的认定等。 二是学历造假,比如唐骏。 对于第一类造假,只要作者承认数据有问题,或者怎么怎么……撤销论文,大家基本不再进一步的痛打落水狗。 对于第二类造假,往往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甚至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的职称都会引起舆论的大动干戈。 然而,两种造假的危害究竟孰重孰轻?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 一般而言, 第一类造假的社会危害远大于第二类造假。 稍微偏激一点, 第二类造假本来就算不得造假。 慌称自己有博士学历怎么了? 既然一个职务不需要博士学历, 为什么还要求有博士学历呢? 如果一个机构自己不能鉴别一个职员是否具有任职某项工作的能力,那么这个机构究竟是否真的需要这个职位呢? 改革开放有一句名言,“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是好猫”。 至少对于一个理工科而言,一个行业内人士判断一个陌生人是否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绝不会超过一天。 结论: 把学历造假看作一项严重的道德滑坡 实在是 社会行政管理部门无能的基本表现; 或者说, 是形式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泛滥成灾的基本标志…… 因此,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数据造假而 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学历、职位造假……
2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or教授助理?
热度 13 xqhuang 2011-12-1 15:49
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or教授助理? 最近青年导师李开复先生抑郁了,被因妻子刘菊花“论文门”弄得同样抑郁的方舟子盯上了,唐骏说过:“人最怕的就是被人盯上”,他的后半句是不是:最可怕的是被方舟子盯上?听说方舟子让国内不少名人整天提心吊胆,他们每天都习惯登陆“新语丝”网站,看看自己是不是被方舟子盯上? 李开复是美国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还是美国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李开复说自己是美国副教授,方舟子质疑李开复的“副教授”身份涉嫌造假,甚至连助理教授都不是。现在李开复也公开承认自己没做过美国的副教授,不过提供的材料还是可以证明他曾经是美国助理教授。李开复称,把Assistant Professor直译为“助理教授”,是担心被误解成大陆传统意义上的助教,所以在自传中用“副教授”。 李开复先生担心太多了,如今教授之多,已到了“扔一块砖头便能砸死三个教授”的程度,更何况“副教授”?可“助理教授”是什么?大部分国人还真的不懂!中国怎么就没有“助理教授”?美国进口的一定是好东东,助理教授肯定比教授还牛呢!不要笑,我就认为“助理教授”比“教授”牛! 现在大学除了校长、副校长,还有“校长助理”,大家都知道,校长助理是没有实权的,校长助理==校长的助手==校长的秘书,校长助理的地位显然比校长、副校长都低。如果把“校长助理”换成“助理校长”,情况就不同了,助理校长==帮助和管理校长的人,他/她的地位就高于校长,“助理校长”不是党委书记,就是教育部部长,当然,如果校长是男性,“助理校长”也可能是校长夫人。 把Assistant professor翻译成“助理教授”,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容易误导他人,以为是可以管理教授的大牛教授,应该翻译成“教授助理”,教授助理==教授的助手==教授的秘书,这样Assistant professor的地位就非常清楚了。 话又说回来,考虑中美之间的“职称汇率”因素,$Full professor==¥博导;$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李开复说自己是副教授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是别总戴着“$”这个帽子就行了。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34167 次阅读|18 个评论
23岁的高中校友—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热度 14 cwhm 2011-11-29 20:41
23岁的高中校友—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平时不怎么逛Netbig(网大)这个论坛的,今天百度查找东西给链接到了网大的网站上。看到了一个帖子 《23岁的Columbia助理教授》 。现在年轻的教授已经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不是什么新闻了,就科学网上也时不时有各种关于80后教授的报道。最近方舟子和李开复的口水战的一个焦点就是李开复是否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当时李开复26岁)。这个帖子的主人公年龄更小,只有23岁,而且是在世界名校做助理教授,当然不知道他是不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打开了帖子,通过帖子给出的链接,链接到了这位 哥伦毕业助理教授的主页 上面去了。 毕竟数学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最关注的当然是这位助理教授的履历( YangFengCV.pdf )了。打开了CV,名字(Yang Feng)一开始没给我太大的印象,中文习惯性的读法,就定性思维的把这个华人教授给读成了“杨峰”。看了简历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很是触动,我也是2006年本科毕业,人家都成了世界名校的助理教授,自己才只是一个国内高校的讲师,这种对比的反差给了自己强大的冲击。也就在这一刹那,大脑中突然想起一个高中的校友,他也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而且应该也是2006年本科毕业的,会不会就是他。因为跟他在读高中的时候不是同班同学,也一直没能记住他的名字。再细细地看他的个人主页上那张娃娃脸的照片,再把名字倒过来一读,我才一下子意识到,他就是那个高中的校友“冯阳”。 大脑中在尽量搜索关于他的一些记忆,自己和他高中不是一个班,跟他也没有任何往来。只是记得高二暑假,也就是2001年夏天,学校组织了数理化的补习班,印象中他应该也在那个补习班,当时听讲课的老师说,冯阳才初中毕业,他的爸妈是学校的老师,所以就过来听课。那年暑假经常看到他在学校食堂前面的一片空地上一个人踢着足球。 至于他怎么上大学,都没太大印象,也不知道他跟我是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可能是参加少年班的入学考试吧。只是后来听了同在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村的老乡说起过他,才知道他们同在中科大,而且他在中科大学习的就是数学专业。 这就是所有能从自己大脑中搜寻出来的记忆。在网上能查到他的资料也不多。但是他确实在过去的十年中,每个阶段都走的很杰出。 2005年:三星奖学金(7200名学生中有11名) 200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06年:全额奖学金去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导师: 范剑青 ( Jianqing Fan ) 在普林斯顿更是一路成功,获得了各种奖学金,还获得了研究生的最高奖学金:Wallace Memorial Honoric Fellowship以及数学统计学会的Laha Award。 然后就是在2010年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助理教授。他的个人简历上还列出了他的Paper list。文章多数以导师为第一作者,自己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好像只有一篇,或许是因为导师范剑青的名字按照拼音在冯阳的名字前面(Fan和Feng)。让我惊叹的是他参加的各种会议和邀请报告数目是如此之多,而这背后应该就是他在学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吧,而这或许就凝练在那数量不太多的paper里。 直到这篇博文写完,我还是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年轻,只有23岁,却参加各种会议和讨论会,并被邀请做报告,甚至做会议主持。而这个年龄的很多中国学生可能还在大学校园里面临着本科毕业这个分岔口该做出如何的选择。对于还比他大几岁的我,更是一种强烈的触动和无形的鞭策。
个人分类: 人物专刊|8942 次阅读|15 个评论
饶毅比方舟子更激进了一回?
热度 18 Synthon 2011-11-28 00:16
方舟子怀疑李开复,怀疑的是他开始做助理教授的时间。 饶毅老师,则直接怀疑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 其实,每个学科、每所学校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也许以方、饶二位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面所见到的,觉得李开复的说法有漏洞、肯定有假。但是从我的经历来看,李开复的说法,尽管有疑点,但还是有可能是真的。比如下边就提供一种我猜的可能性。提前声明,纯属瞎猜,只是用来在假想空间解释方、饶二位的疑问。 大家知道生命科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就是要做博后,做完博后,才有工作。理科的大多数学科,貌似也都是要博后才有教职的。但是对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而言,大多数学科是不需要做博后的。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找到了教职,但是我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怎么办?因为拿学位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我今年4月份答辩,5月份交博士论文,但是由于我答辩委员会里面一位老师突然病重住院,而我又需要她的签字,所以我至今没有正式的拿到博士学位(她秋季已经出院给我签了字,但是还需要经过学校的重重审批才能拿到学位)。而大家知道,如果要做助理教授,博士学位是必须的。 那么,拿到了助理教授的位置,但是一不小心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怎么办呢?那么学校说,我不要这个人了,行不行?从个人的角度,我有过好几个offer了,为了来你这个学校,我都拒绝了他们,你现在说不要我了,你让我咋办?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开了多少次会,辩论了多少次,终于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人,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合适么? 所以,大家就有一个变通的办法:你先来上班,我先随便给你一个title,比如lecturer,比如research scientist,等等,然后给你签个合同,你要是一年或者两年之内把学位拿到了,我再给你正式的助理教授职位,你如果过了两年还没拿到,那不好意思,只能请你走人了。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除了title之外,其他的待遇跟助理教授是一样的。而且,除了学校的官方场合之外,多数时候我们也直接称呼这种人为助理教授。如果李开复刚留校的时候是这种情况,那就很容易解释方舟子的疑问了。 对于assistant professor的翻译问题,我自己一直是直接翻译为助理教授的,但是确实发现国内有翻译为副教授的(为了与此区分开,又把associate professor翻译成终身副教授),这种翻译就算有问题,也不是李开复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翻译的规范问题。 对于李开复为啥要让导师而非学校出来证明,我不知道饶毅老师是否尝试从学校要过证明,那个时间,长的不可想象啊。。。对于在微博上吵架的李开复而言,估计是等不及了,只好找个知情人endorse一下,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吗。。。 修改说明:本文现改为只允许实名用户评论,是因为发现刘岩先生以匿名身份参与了讨论。刘岩先生提供的信息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此人又喜欢长篇大论。为了节省我本人和本博读者的时间,特采用这一方法过滤掉刘岩先生的发言,并无他意,特此声明。
个人分类: 其他|14508 次阅读|30 个评论
推测: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补充)
热度 93 饶毅 2011-11-27 11:20
方舟子打假的影响较大、面较广。 我即不可能全部知道,也参与较少。 十几年前基因皇后事件,是早期我参与签名支持方舟子的一件。那明显是造 假,真敢把一个技术员叫成皇后,为在中国吸引资金开公司 ,挺过分的。 肖传国事件,虽然我对其中一些觉得有问题,也支持方舟子,不过,对于肖的手术是否有效、是否是其主张的部分起效,我认为只能医生们做研究确定,外界、包括记者调查,都不是下定论的途径。 所以,一般来说,我的意见不如方舟子的尖锐。 这次可能例外。方舟子质疑李开复是否 1988 到 1990 年做过助理教授、英文的助理教授翻译成中文副教授是否合适、是否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我推测,有很大的可能性,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 我推测的原因是李开复本人的辩解。他不久前请自己当年的研究生导师,发电子邮件,说明情况。 李开复请导师发信证明,可能露陷了。 美国的大学,不仅导师无权确定助理教授,一般来说,系主任也无权发助理教授的聘书。系主任可以谈条件,可以确定基本内容。但是,绝大多数正规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的聘书,即使是一封一页纸的信,也是以院长、或校长名义发出的。也就是说,任命助理教授,肯定有正式的信。一般人,也不会丢掉这种信。很多学校,即使获得终身教职,也是每年还由院长或者校长发一封正规的信,其中包括当年的工资额度。 导师的电子邮件不能证明,而可能作为反证。导师可以做的,一般来说,是在课题组内部聘用,有时为了鼓励某人,可以聘 “ 研究助理教授 ” ,但也需要系主任同意。这种 “ 研究助理教授 ” ,我在美国的时候就曾给我实验室的年资高的博士后。但是,这种职位不是学校正规所谓 tenure track 的助理教授,标准低很多,工资不是学校给的,一般是课题组或实验室给。因为对学校无重要性,校长、副校长不可能佩服地说谁是最年轻的研究助理教授,如果说了,人家如果不是认为讽刺挖苦、也会认为是虚伪。 李开复在公开受到质疑的时候,竟然不说自己有过学校正规聘用的信,比如说有过,但是掉了,现在只好请导师说明,也是一种说法。可是,他丝毫不提聘书一事,直接请导师说明。 这种做法,最容易的解释是,李开复从来没有被美国任何大学正式聘用为正规的助理教授,从而对这一套不知情。所以,受到质疑的时候,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外一个谎言,暴露出更多问题。 其实,这种错误比较幼稚。一般人都会猜想,助理教授肯定不是导师来确定的,至少应该是系主任。李开复犯这么幼稚的错误,确实比较奇怪。除非他、或者他后面的公关人员,认为中国还像他十几年前来中国时,缺乏了解美国一些基本情况、大学的基本情况,或者了解的程度和他们一样、或更低。 我得说明,我听说有钱的人、特别是在 IT 方面的人,可以一年几百万地雇中国的年轻人到各个网站为他们造势、攻击对方。如果有人被雇来反击这件事情,请这样的年轻人,虽然是用人的钱来干这种事情,要讲良心和事实。 我也希望李开复不要用手段、不用公关公司,而其实很简单:李开复要么就不要证明自己做过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如果要证明,就拿出院长、校长、或系主任的正规聘请的信件。既然被聘用了几年,至少有一封信。都丢掉的可能性比较小,当然不是没有。   (北美大学助理教授等正规教职的最后几步过程一般是这样的:1)系主任或者院长给应聘者offer letter,包括职务、工资、启动经费等等;2)应聘者如果接受,需要正式回信acceptance letter;3)校长或者院长给应聘者正式的聘书appointment letter。很多学校比较保护自己,在上任后才发此聘书appointment letter(当然也有比这好的学校)。   一般学校,每年都给助理教授以上的发此appointment letter。做过教授的在获得此appointment letter后,意识到学校和助理教授等正规教职人员的关系,法律上关键在此信。所以,一般会印象较深。   据李开复星期三展示,他的院长1990年7月1日给他助理教授的offer letter,7月9日院长回他信说接到他的请假要求并准假,并不能说他只任职8天,因为虽然7月1日打印offer letter,但上面用笔划去了7月1日的日期,另外手写了5月16日(英文所谓backdating)。   另外,因为任职时间很短,学校可能不一定有时间来得及给他appointment letter。    但是,我接受CMU校长2011年11月29日信说明:李开复1990年7月任CMU助理教授,1990年9月开始请假到苹果公司工作,1991年完全辞去CMU的职位。应该可以说,李开复正式在任至少有2个月。     我的推测起源于李开复不请院长校长、而请他的博士生导师写email证明其职位,以为蹊跷。我因此推测他没做过助理教授,没意识到他不是做了1988到1990两年的助理教授,而时间很短,而且当时忙于考虑离开CMU,他可能因此不熟悉做助理教授聘用的有关文件。   我的推测是错的。就此道歉。)
个人分类: 社会|83970 次阅读|182 个评论
也谈在美国找助理教授
热度 10 Synthon 2011-8-21 08:05
一直想写篇这样的文章,可是懒得下笔,主要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正好马老师写了一篇,我就在这篇上评论一下,这下省事了,不用考虑文章架构,呵呵。。。以下是马老师原文,以及蓝色的我的评论: 美国的招聘标准和中国不大一样。海外留学生联系国内高校,一般是先投个简历,国内负责招聘的人看了觉得还差不多,经过系层面的讨论后,才让填写申请表。他们没有事先限定一定要招从事什么课题的新教师,而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see what can we get。如果看到简历上有Nature,Science,一定会考虑。更多地进行总体考量:(1)这个人是不是优秀?(2)来了以后有没有可能拿到项目?(3)符合不符合学科发展需求?这时,如果有对你“知根知底”的人能给你“背书”(endorsement),那会很有帮助。 美国教授的评价,基本上是看三个方面,包括科研、教学和服务。服务这一点,因为应聘助理教授的人大多还没有开始职业生涯,所以从申请材料上不太容易看出来。当然,很多时候面试的时候会体现出来。但是很多研究生和博士后,现在也有组织会议的经验,审稿的经验等,这都是算数的。 再说教学,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来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对于申请者的教学经历是一定要看的。这些学科的博士生,基本上都带过助教,那么助教的经历,就很重要了。很多学校甚至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供教学效果的评价(比如,学生期末的网上评价,等)。有些同学有个误区,觉得自己来美国读博士就是做科研的,不是教本科生的,所以读博士期间尽量找fellowship和助研的机会,减少自己助教的时间,对于自己的助教也简单应付。这样的话,找工作的时候找不到教职,也是很正常的。学校招聘的人会说,OK,你既然对教学没有兴趣,那应该去国家实验室或者企业的研发实验室啊,为什么要来大学呢?自然而然的,拒信就来了。。。对于工程学科和生物医学来讲,相对而言教学任务没有那么重,所以对教学经验没有那么看重,不要求有助教经历,但是也要求提交一份教学计划。当然有教学经验总是好的。我做助教期间曾经帮助教授设计了一些新的习题,教授在推荐信里面写了这一点,就有招聘委员会主席对此赞不绝口。 再看科研。其实说来说去,科研是最重要的,对科研的衡量,其实也是马老师在原文里面提到的三点,不过顺序可能要颠倒过来。第一是要看方向,是否是系里需要招人的方向,是否跟系里现有教师的科研方向构成较好的互补,都是很重要的。近年来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各个学校都在成立各种研究中心,以中心的名义,向NSF、DOE等机构拿钱。那么,你的方向如果能正好填补这个中心的一个空白,那你就是perfect candidate了。第二点,就是看你能给学校带来多少收益,也就是你能拿到多少经费。所以在申请助理教授的时候,还要提交一个科研计划,大概介绍一下今后要做的3-5个研究方向,招聘委员会要判断你写的方向是否有可能拿到钱,也要根据你写作的情况判断你的思路是否比较完善,亦或是随便拍脑门想出一个东西来的。 如果大概的说说这个招聘过程,以工学院为例(其他学院可能多少有些不同),比如一个学校的一个位置,收到两百份简历。那么首先可能制定出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博士后经验的,那我这样的简历就直接被扔掉了,比如要求有5篇以上第一作者文章的,比如要求有两个学期以上助教经验的,等等,先把不合规定的,以及研究方向明显不合适的申请者扔掉,这时候大概会剩下50-100人,这个时候招聘委员会就开始看简历了,基本上大概筛到10-20人左右(基本上根据个人喜好,基本上只要有一个人不喜欢你,其他人没有异议,你就被扔掉了),开始要推荐信,然后结合推荐信内容继续筛,选出3-5个人onsite面试,有些学校在此之前还会先打电话面试一轮。onsite面试之后,招聘委员会给出建议的人选,报系主任批准,报院长批准,报教务长批准。 而美国招聘,别看学术会刊上刊登了上百个(例如化学类的)招聘广告,但可供应聘者选择的余地很小。化学分为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等,你读物化的人去报有机,一定中不了。你学无机的去报分析,一定中不了。因此,一上来就大多数广告都没有用了。再说物化吧,有的广告上写明招“生物物理化学”,或者“分子光谱”,于是选择面又小了!更有甚者,限制了具体的研究课题,比如“生物质能源”。不是做这个方向的去申请,根本不会中。 如同我上面所说,在科研里面,方向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读博士、做博士后,选择方向是最重要的。当然,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申请者都要做博士后,所以还有一种选择方法,就是博士期间选择能打好基础的实验室,然后博士后期间再选择比较热门的实验室。这样也有其道理,毕竟从开始读博士到找教职,可能有5-10年的时间,热点是会变的,而从开始做博士后到开始找教职,时间短很多。当然,做选择的时候,也是体现自己对未来热点判断的时候,你的判断力好,选中了热点,恭喜你,你就是job market上的star,你选了个三年以后没有人care的方向,就算你文章很多,也很抱歉,你自己的选择失误,怨不得别人。 我当年也吃了闭门羹。先从我的背景谈起:在国内我研究生读的是催化,属于物理化学。到美国读博士,我读和催化相关的表面化学,属于物理化学。继续在美国做博士后,重新研究催化。我本来以为能“两道同吃”,即美国化学系能报美国化工系也能报。但一看广告,当年指明招催化的学校才5个,我只能硬着头皮“海投”了,连招无机材料的院系也投,因为不投就更没有机会了。结果这些“和需求不吻合”的申请,都挂了。而“和需求吻合”的申请,也有问题:在美国,催化属于化工,而在化学系很少有催化的。要报化工系助理教授,别人说至少要有个化工的硕士(因为要从事化工教学)。而即使我硬着头皮去报,也没有用——入职后教化工的课非常困难,我没有学过化工。而报美国化学系物理化学,他们要的是基础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化学。结果两头不着杠。 马老师这里有点不走运,催化这玩意儿,特别是马老师硕士和博后期间做的多相催化,在美国确实慢慢的在转移到化工系了,而你没有化工系的教育背景,能否教好化工系的学生呢?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可能,但是你要想找化工系的教职,你就要在这方面努力啊,比如你至少要学习一下化工系的专业课吧。所以像马老师这种背景,要么转到化工系做个博后,要么专心在化学系找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方面的教职,都是可以的。机会比较少,但并不是没有。 说到底,专业选择、去哪里读博士、跟谁读博士,对于能否在美国找到教职很重要。当然,是否做出ground-breaking, earth-shaking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是这样的人又能有多少?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因此大多数美国毕业的博士都没能当上助理教授。 那么,在美国当上助理教授的比例是多少呢?科学网上有很多“老法师”,不乏海外教授,我对他们是尊敬的,的确很强。网上也常吹嘘谁谁谁是美国助理教授。的确,在美国的华人助理教授并不少,但是除以出国的总人数,比例很小。最简单的就是,大家想想自己读大学的院系,听说过几个系友是美国大学助理教授?还有个算法:取美国一所中等程度的研究型大学(约60-70名),看看每年系里招多少博士生,招多少新教师,后者除以前者即可作为大致的参考。当然,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的“从教率”一定高于非名牌大学,也就是说有的学校能达到30%,而有的大学不超过5%。还有个信息就是:一个职位有上百个人甚至几百个人竞争,不但和同龄人竞争,还和积压几年的博士后和别的学校想跳槽过来的助理教授竞争。当然,有的“领先者”到处应聘,能拿几个offer,到时候他又不去,把别人的机会也挤掉了。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至少对化工系来说,出助理教授比较多的几个地方,一般来讲都是二流的化工系,而不是一流的化工系。原因,据说是因为一流的化工系毕业生找工作太容易了,所以懒得去做博士后了。。。比如说这几年找到化工系助理教授的人里面,几乎没有MIT的博士。 和中国还有区别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还是很大的,很多学院正转为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扩大了,很多学校急着搞硕士点、博士点。因此,如果你不能去“985高校”任教,还能去“211高校”,还能去“省属高校”。但是美国就不同了,你一般考虑去“研究型大学”,不想去100名开外的大学。美国有约3000所大学,大多数美国大学没有研究条件,只能带本科生,项目都申请不到。 这个观点很新奇啊。美国100名的学校,研究条件比中国100名的学校还是好不少的。但是中国有一点特殊情况,就是大城市高校比较集中,所以如果能在大城市的省属高校开展研究,只要有最基本的条件,各种测试,自己学校不一定有,但是可以到同城其他学校去做。这是在中国大城市的优势,而在美国,没有就是没有,别的学校都在几百里之外。 这里还有一点区别,就是我的感觉,国内很多仪器设备是有,但是都在所谓的“仪器中心”“分析中心”。我曾经跟我在清华读博士的同学交流,发现结论是,我只有两台正经仪器可用,但是我可以24小时玩它们,在清华,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仪器都可以用,但是一周加起来也拿不到24小时的使用时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0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拿不出手的助理教授头衔
热度 9 yzhang111 2011-8-16 12:29
读饶毅教授 《 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 》 有感 上次回国时在两所大学做了两个学术报告。其中一所大学的一些领导问我现在什么职称,我说是助理教授。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以为听错了,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国外混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助教?不少人也对我是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mentor)的说法表示严重怀疑。有些人还奇怪为什么我做完博士后的“职称”是Scientist,成导师后反而变成助教了。为了照顾面子,在我的介绍材料中还专门指出了我是“终身制”(tenure-track,这个翻译有泡沫嫌疑 )的助理教授。本来听说校领导同意给“巨额”经费做启动资金,后来一听说是助教,就没下文了,一个子儿都木有。虽然这地方上的大学对国外情况的了解有欠缺,但这点儿经历让我感觉这个助理教授的头衔在国内实在拿不出手。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饶毅教授观点的正确性:国内的职称存在严重泡沫。 下次回国再有人问的话,我也加点儿泡沫说我是教授,看谁还质疑我!
6534 次阅读|36 个评论
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
热度 160 饶毅 2011-8-15 12:52
在中国科研经费相当多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难以达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高峰?进一步还可问,为什么普遍人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 原因之一和解决办法 原因可能有多个,但有一个重要的、可以通过简单办法加以显著改善的问题。 这就是: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享有中国目前“正高”的所有待遇(独立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导师、允许独立申请经费,参与国内评审,等等),而且工资可以提高,但必须经过晋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两轮评审。在研究所,相应为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中国的教育科研机构,在条件改善的前提下,逐步全面实施。并且需要考虑,以前的教授系列人员,愿意和可以加入低职称、高要求体系者,也可以竞争加入并获得提高的待遇,也就是高待遇必须和高要求同步。 生命科学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以此为例。 不在学术界的人不一定都知道,而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科学程度一般(不是所有人)到此为止。 也就是说,在国际优秀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可以做院士。而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又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减少。如此造成中国比较好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 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美国好大学的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虽然中国科学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但因为目标比较低,往更高、更深发展的非常少。在中国科学本来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活跃时期还比国外教授短,中国科学可以在中和低层面追世界,而在高深层面追就不切实际。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70年代、80年代的教授,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高很多,为听学术报告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全市去听。现在,很多单位国际学术报告来了,教授不听。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人来学术报告,而自己不听。 降低职称的必要性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不能竞争国际市场的人才,我们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来吸引人才,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这个不得已,现在还存在于一些院所。但是,对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不是问题。落后于国情继续廉价给予高职称,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重要原因。 为什么需要降低职称? 第一,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自尊。一个生命科学的博士后,在美国5流大学也只能从助理教授起步;在全世界华人聚居地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博士和博士后结束后起步的第一个职称是助理教授。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和科研单位,包括北大、清华和科学院,却常常直接让博士后以正教授起步,本身就是说我们自己 “…流”比较低。不时出现回国就做正教授的人,职称马上高于自己国外的导师,对方也自然知道中国要求和自视较低。 第二,更重要的是,有职称晋升才能真正提出要求和严格考核。招聘教授一定有错误率,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有些人会失去冲劲,招聘几年后评审,安排晋升评审可以淘汰不合适的人选。如果从正高开始,我们对于其约束就比较困难,引进后只能但愿他们自觉。而事实上有些人却积极拥抱不良社会习性,这样单位也没办法。人群中自然有投机分子,没有晋升压力,他们就会如鱼得水。几年前,我遇一位国外博士后回国直接做某著名研究所正研究员的年轻人,他说回国就不是为了科学。事实上,几年来他学术没有长进,经费非常多,研究生很多,压力没有。因为没有晋升程序,导致中国好的单位还继续滋养这样的人,对国家是浪费,对单位是羞耻。短期对于单位领导没有影响,但是,不合格的人留在单位,长期对于单位可以有很大而且不良的影响。而如果从助理教授开始、需要两次晋升,那么,对于一般的人,都需要10年左右时间、而且需要有较好的工作才能升为正教授、资深研究员。经过两次评审后能生存下来的人,会养成好习惯,以后也会珍重自己,对于改变中国目前的浮燥,可以起清凉剂作用。 降低职称的可行性 在一些重要的机构,中国已经有条件可以改为助理教授起步。改职称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大家不知道要改,而在于各个单位的领导的选择:在条件好的情况下,继续给高职称有利于竞争国内其他单位、而在近5到7年内“政绩”很好看。给从严要求给低职称的效果在10年、20年后才能显出。有些单位怕得罪人,不敢或者不愿负责任,继续送高职称可以表面上“皆大欢喜”,其代价是单位的发展过程不能淘汰不行的人,而给积累问题留给后任领导和单位。一般来说不会在自己任上出现,头痛的是7、8年后新的所长和院系主任,一上任就恨不得开除一些无能无德而有占据很多资源包括误人子弟的研究生导师,但人家正高多年,所以所长院系负责人也没有办法。因此,如果他们负责任的话,他们不得不再想办法出台新的改革,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改革到位,给他们遗留和制造问题。当然,他们也可以继续不负责任,也不改革,再把问题拖到十几年以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从2004年建立起,一直以Assistant Investigator起步,为了对应中国实际情况,其中文职称是研究员(以后是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 Investigator=资深研究员)。现在,NIBS年度总经费已经明显低于科学院多个同类性质、相近规模研究所,而NIBS的效果明显较好。对于国家来说,NIBS现在是价廉物美。NIBS职称低、要求严是重要原因。要不然,只做6年的NIBS,有几个刚刚晋升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的科学家,在其他单位不仅可以被提名院士、而且实际超过基础生物学目前中国院士的平均水平。只是因为他们职称低、因为国内对NIBS全体有些打压和排斥,才没有进入这个轨道、而不得不安心做科学,否则在其他体系他们也可以浮躁起来。 施一公在清华生科院最近也改了以助理教授起步。从我的理解,中国科学院,也会全面从助理教授相应职称起步,只是时间安排问题。 北京大学的化学系一直做得比生物(不仅北大的生物)好,其起步从不给正教授、而一般从副教授起步。我们的校长1980年代初获国外博士回国,做了好几年讲师才升副教授。而比他回国晚的陈章良到生物系马上做正教授。结果很有代表性:化学系的老师,普遍需要认真做学术,导致北大化学系整体力量很强。生物系无法要求教授做多少学术,有些人主业是在外面玩。 我于2007年9月到北大生科院以后,新聘的起步课题负责人都只给英文职称助理教授、中文职称研究员(原因和NIBS相同,以后是Associate Professor 高级研究员、Professor教授,也就是直到做正教授,才能英文和中文都称为正教授)。我认为不仅为了对北大负责应该这样做,而且对于招聘来的人员,他们其实是中国比较早进入正轨体系,如果做的好,也就比较早成为中国真正和国际接轨的正教授。 我相信,这是中国各个单位在适当时机都会实行的改变。中国不可能每个单位十年后还给海外博士后回国直接任正教授。 减少中国科学界的浮躁,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办法,但降低职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2011年1月13日初稿,7月28日定稿,201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为题发表。 以前相关文章: 1)中国工作难度实例:化学的今天和生物的明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19937 2)中国如何招聘教授,十年的变化和今后的趋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793 3)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63529 次阅读|156 个评论
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日子
热度 181 施一公 2011-2-8 13:56
- 与国内年轻PI共勉     【序:对每一位刚刚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或医学院建立独立实验室的年轻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忠告:至少要在前三年,你们一定要把自己当成超级博士后,身先士卒、尽全力地在实验室做研究、做自己的课题,同时训练培养博士生、实验员和博士后。只要能够重复你们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的辉煌,你们就不愁在清华拿不到tenure!】    普林斯顿的offer   1997年3月27日下午,在纽约市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实验室里,我接到了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Tom Silhavy的电话,“Yigong, I am calling to tell you a piece of good news. Our faculty voted unanimously to offer you a position, at the level of Assistant Professor.”我喜不自胜,“Great!” Tom接着说,“We will be happy to discuss with you about what you may need to set up your independent lab. We hope you will let us know whether you accept our offer by July 1st”我想也没想地就马上回复,“I am very happy to accept your offer.” Tom似乎很意外听到我直截了当的当场回复,竟不知如何反应;他迟疑了片刻,才提醒我,“Well, Yigong, please think it over. You may use this period to negotiate with us about your start-up package.”那天下午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之一!我把好消息与Nikola Pavletich(我的博士后导师)以及实验室的同事们分享。Nikola善意地告诫我,“If I were you, I would NOT tell them that I would accept their offer now. This is your time to cut a better deal!”Nikola故意在“NOT”上加重了语气。   其实,我何尝不知道拿到offer后争取更好待遇的重要性,但普林斯顿大学是我梦幻中的学术圣地,怎能在这种地方讨价还价呢?!这是我的性格。更何况,拿到这个offer实在是惊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工作面试,事先是做好了失败准备的!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1997年共有两个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位置,但却有四百多名年轻的博士后科学家申请。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六个面试人。我作为六人中的一员在2月27日最后一个到普林斯顿面试。去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顿,心情既紧张又激动,26日一晚上基本没能睡着,脑子里一遍遍地全是精心准备的介绍我的科研进展的幻灯片。早晨6点起床,赶上了七点从纽约Penn Station开往南方的火车,七点五十抵达普林斯顿。九点整开始面试。   27日上午分别与四位教授举行一对一的每人45分钟面谈,其中一人是2001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Shirley Tilghman。因为我已经对他们的科研事先有所了解,所以面谈还算顺利;但Shirley在认真讲述了她的科研进展后很意外地考了我一个相关问题,我极为紧张地思考后做了还算得体的回答,她点头称对,我才收了一身冷汗。中午与几位博士生一起午餐。下午一点半午餐后,又与三位教授进行面谈,其中第一位是时任系主任的Tom Shenk,第二位是前系主任、后曾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Arnold Levine。下午4点整,我在系报告厅LTL003给了50分钟的学术报告。我发挥得很好,效果出乎自己的意料,回答问题时已经完全自信。原定晚餐由Tom Silhavy及另外两名教授参加;我的学术报告后Tom Shenk和Arnold Levine两位重量级教授临时决定共进晚餐,而且Shenk很有暗示意味地对我说,“I think you will become a superstar at Princeton.”   晚餐安排在普林斯顿小城著名的法国餐馆Lahiere’s Restaurant。 Levine介绍说这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22年中最喜欢的餐馆;Shenk则指着一张爱因斯坦挂像下面的桌子说,“In a few years, if I invite you to dine at that table, then you will soon receive tenure at Princeton.”。晚餐聊得很开心,根本不象是面试的一个环节。当天晚上我下榻Nassau Inn,由于白天面试的顺利进行,我激动得几乎彻夜难眠,直到凌晨4点多才入睡。第二天继续与8位教授的一对一面谈,包括后来接Shenk做系主任的Lynn Enquist和1995年的诺贝尔奖得主Eric Wieschaus。由于连续两天没休息好,午餐后我已经筋疲力尽,居然在与Wieschaus面谈时差点打盹,害得我红着脸坦白没有休息好。面试直到28日下午4点结束,也结束了持续整整两天的面试。老实说,第二天的感觉远不如第一天,心里也有点儿忐忑不安。还好,最终拿到了offer。    创业:做个超级博士后   尽管我可以在1997年的夏天开始普林斯顿的独立实验室,我选择推迟六个月,在1998年1月才正式报到,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完成我博士后阶段的科研工作,也让自己做更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我心里还是感觉诚惶诚恐,不知今后几年的学术生涯能否继续自己博士阶段和博士后训练的辉煌。   Shenk和Levine对我各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至今想与每一位年轻PI分享的忠告。和每一位刚刚开始独立实验室的助理教授一样,我担心自己能否顺利申请到科研基金,尤其是NIH的项目经费;这种担心对英语非母语的外国人尤其真实和迫切。1998年1月,初到普林斯顿,我对Shenk表达了这种担心;Shenk回答道,“Yigong,please focus on your research and apply for NIH grants only when you have significant preliminary results. If you fail to obtain any external funding but are doing fantastic research, we will support you! Please don’t worry.”Shenk的这句话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只要我的科研出色,即使拿不到外面的经费,系里也会支持我!   不可否认,每一位助理教授都对能否拿到tenure耿耿于怀;我也一样,从在普林斯顿正式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常常想这个问题,而且常常想得很紧张。在1991至1997的六年中,七位年轻的助理教授试图在分子生物学系拿到tenure;可惜,只有一位成功,其他六人都被迫离开普林斯顿、另谋它职。Levine看透了我的担心,直截了当地告诉我,“Yigong, think about it: getting tenure is not so difficult. If you can reproduce your track record as a graduate student and a postdoc in the next 5 years, you will get your tenure at Princeton or any other top-notch university in the US.”如果说Shenk的表态打消了我对申请基金的担心,Levine的忠告则让我看清了为拿到tenure而需要努力的目标。Levine进一步提醒我,“The difference is that you were alone as a grad student or postdoc. But now you have a lab full of people to help you. That’s why it should not be difficult to get tenure.”这句话让我信心充足!是啊,我至少会有三、四个人的实验室,加上我,如果这么一批人在一起还不能重复我一个人做博士生和博士后期间的工作分量,我也太笨了,不值得普林斯顿的tenure!   Levine又对我做独立PI提出了具体建议,“Treat yourself as a super-postdoc in the lab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You must work on your own projects at the bench and supervise your students. This way, you will get your research take off immediately.”我完全接受Levine的建议,不仅天天在实验台上做自己的课题、还尽全力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做研究,科研工作很快形成局面,仅用三年就顺利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在庆祝我顺利tenure的party上,Levine又一次忠告我,“I know you’ve been working hard on the bench for 3 years. Now your lab is fully established, and you need to shift your focus from bench work to supervision. Some people believe, and I agree, that spending the vast majority of your time on the bench work after being a PI for 5 years won’t make you fantastically successful.” 当时对这条建议我从心里有点不认同,但回望过去十几年的科研经历,这个建议是很有道理的。    我对清华年轻PI的忠告   对每一位刚刚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或医学院建立独立实验室的年轻PI,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忠告:至少要在前三年,你们一定要立足于自己是一个超级博士后,身先士卒、尽全力在实验室做研究、做自己的课题,同时帮助训练培养博士生、实验员和博士后。只要能够重复你们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的辉煌,你们就不愁在清华拿不到tenure!当然,我也有信心自己可以像Shenk和Levine一样做好对年轻人的支持工作。只要你们做的研究工作出色,即使在外面拿不到经费,清华也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们!   我还告诫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   与所有的年轻PI共勉!
180255 次阅读|184 个评论
解读科研“淡定哥”Kanan——九年三篇文章成为Stanford助理教授
热度 1 cwhm 2010-7-12 02:26
( Matthew W. Kanan 教授) 最近有一 淡定哥 被网友给挖出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被描 述为 九年只发表了三篇文章,其中博士前三年一文未发,博士第四年一篇《Nature》见刊,博士期间仅此一文;博后三年,一篇《Science》,一篇《Chemical Scociety Reviews》,2009年凭此三篇文章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助理教授 。淡定哥的真实科研履历就是这三篇文章么?又是什么铸就了淡定哥的成功,这 才是真实的淡定哥更应该告诉我们的! 淡定哥乃 Matthew W. Kanan 教授,Kanan于2000年毕业于Rice大学,随后在哈佛大学师从 David Ruchien Liu 教授并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2006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 Daniel G. Nocera 课题组从事博后研究,2009年开始便以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身份开始了独立的研究生涯。 其实Kanan教授 的故事远非9年3篇文章,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这么简单! (1) Kanan 教 授的文章不止3篇,所谓的3篇只是三篇第一作者论文。Kanan共有SCI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第二作者4篇,第三作者1篇。暂且不讨论那些参加 会议发表的SCI论文。 (2) Kanan 其 实在本科阶段就显露了科研才华,他的第一篇文章就在本科阶段发表的,在这篇文章中Kanan是第三作者,且这 篇文章至今已经引用了29次。 (3) Kanan 的 成功背后不能不说说它博士期间的导师 David Ruchien Liu 教授,Liu教授可谓是年轻有为,1999年拿到博士学位,同年随后便在 哈佛大学谋到了助理教授职位,Kanan是2000年去哈佛大学读博士的,就比Liu教授去哈佛晚一年,即使不是Liu的开门弟子,如果按照序号排,估计 也能排上前三。Kanan的眼光和运气可谓着实的好,没有去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室,也没去美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的实验室,也没去选院长系主任做自己的 导师,而是去选了一个刚刚在哈佛起步的年轻教授。Liu教授课题组也确实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从下面的表格,就可以看到Liu教授的学生中已有不少都谋得了 大学的终身教职。而Liu教授自己也是牛人,来到哈佛后的第三年就评上了副教授,第五年就获得了正教授教职。 Former Graduate Students: Name Destination City Josh Bittker Broad Institute Cambridge, MA Allen Buskirk Assistant Professor,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 Christopher Calderone Macalester College (Assistant Professor) St. Paul, MN Jeff Doyon UC Berkeley (Postdoc in the Drubin/Barnes lab) Berkeley, CA Michael Fischbach UC San Francisco (Assistant Prof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