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睡眠不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简单十步,让你活到九十九
热度 27 何裕民 2013-1-4 08:58
近期,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纷纷发表了关于如何减慢衰老的研究机构,大同小异,却仍有所欠缺。笔者做一归纳,认为简单十步,可以减缓人类衰老步伐! 美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身体机能慢慢退化的细胞过程大多受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精神压力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即便是极少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也能阻滞这些过程从而减缓衰老。关键在于坚持。因此,他们刊文《华盛顿邮报》( 2012.12.11 )指出:从科学的角度看,改变寿命或者健康状况并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健身计划或膳食搭配。小小的努力就能产生大大的效果,并归纳了六个简单的步骤,认为能让人健康地变老: 1 、改变烹饪方法 美国专家认为:以烘焙取代烧烤有助于长寿。研究发现:高温烹调食品含有名叫“高度糖化终产物”( AGE )的有害化合物,它会加快衰老过程。纽约市芒特西奈医学院糖尿病与衰老科主任海伦·弗拉萨拉说, AGE 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它们在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堆积,激活免疫系统,引起长期的炎症。它们还会导致动脉硬化、关节强直、皱纹等。 其实,这就是我们十分强调的改变烹饪方法,在中国,应该倡导以过水(蒸、煮、熬等)为主,代替过油(煎炸、爆炒、烧烤等)。这里既因油炸会引起脂肪等变性,不利健康;又因高温会产生有害物质。通常,过水的蒸、煮、熬等传统方法,加工温度要低得多了。 2 、少吃一口 控制食物摄入量就能受益无穷。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资深调研员、禁食专家马克·马蒂森说,短期内少吃或不吃似乎会启动细胞内的保护机制,“有可能降低罹患老龄疾病的风险”。科学家没有找出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禁食方案,他们的研究使用了各种方法,比如每周两天把日摄入量控制在 600 卡路里以内。而《细胞 — 代谢》月刊 5 月号发表的论文称,省掉偶尔的加餐或限定进食时间也许会非常有益于人体细胞。 其实,这就是笔者倡导的养生名言:少吃一口,多活一天! 3 、每天锻炼 10 分钟 改善衰老状态并不需要大量的体育锻炼,适度的锻炼就能分解自由基、增强免疫系统甚至促进生成新的脑细胞。《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卷》网络月刊 11 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在剖析了 65 万名成年人(包括肥胖者)的数据后发现,每天散步 15 分钟就能多活两年。就正常体重的人而言,每周 5 天、每天散步 30 分钟就能使寿命延长 7 年以上。 4 、 良好的睡眠 虽然这方面尚存在争议,科学家始终没弄明白人体在睡眠时会有什么变化。但多种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身体有害。美国科学家强调每天睡 7 个小时以上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免疫力较强、压力较小、体重较轻。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家阿里奇·普拉瑟解释称:“每晚睡眠不到 6 个小时的人会出现更多的心血管问题,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更有可能死得较早。” 笔者认为,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完全一样的。只要能够确保良好的睡眠,醒来不感到很累,很疲乏。不必强求一定要几个小时。睡眠不足倒真的是影响(促使)癌症发生的常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5 、 释放压力 压力催人老,染色体端粒缩短只是原因之一。科学家发现,人们对压力的处理方式是关键。能妥善处理精神压力的人具备更多的无压力优点:吃得好,睡得香,尤其是积极锻炼。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家艾瓦费·奥多诺万说,这些人的端粒往往比那些不能妥善处理压力的人要长。神经系统科学家指出,即使坐在办公桌前也可以缓解压力 —— 可以定期做深呼吸,或者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 这绝对是不易之论(至理名言)。笔者分析发现:城市里的中老年人,生病(癌)与否,能否自我释放压力常常是决定性的。因此,我一直强调:在主张“管好嘴、迈开腿”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安顿好心”。而今天“安顿好心”的关键,不是其他,而是“学会释怀,”善于自我释放压力。包括少管点、糊涂点,放慢点… 6 、 培养业余爱好 这也是笔者一贯强调的。兴趣跟衰老有什么关系吗?事实证明,关系很大。在日本,对大约 2000 名 65—84 岁的人进行调查发现,跟没有业余爱好的人相比,投身于业余爱好的人的死亡率要低得多,卧床不起的可能性也更低。 2010 年来自塞尔维亚的一项调查发现,急诊室女医生当中有业余爱好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业余爱好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因而有助于防止吸烟和酗酒等有害行为。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业余爱好可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并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这会使人更加快乐,而快乐也是促进健康与长寿的一个因素。 7 、承认变老,学会放慢节奏和善于妥协 承认自己已经开始老了,因此,学会放慢节奏和适度妥协,是减慢衰老进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多老人过了年轻以后,还耿耿于怀,只争朝夕,临床观察表明他们更容易加速衰老进程。因此,放慢节奏,学会与生活及自己妥协,学会少管一点,糊涂一点,把自我的身体机能及代谢都调控在适合缓慢衰老的过程里,不仅冠心病、脑中风、肿瘤、高血压意外的情况大大减少,而且,有助于健康地长寿。 承认变老,学会放慢节奏和善于妥协 ,就是积极地看待衰老。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老人寿命平均延长了 7.5 年。 8 、良好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对接近老年的人来说,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乎想象。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 268 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 为此,美国前段时间发表了健康的十大要素,其中第一条就是人际关系。尤其强调这对老人来说的极其重要性。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让他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又可以促使其生活在比较松弛的状态,而不是常常处于应激之中,这种状态最容易确保身体机能维持在平和之中。就像再好的车,一直均速状态下运行才是保养的最好方法一样。 研究还发现,常与朋友小聚适度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长寿。笔者在临床则倡导 老年人常常和下一代玩耍,以及饲养宠物等,当然,不是因为孤独而饲养宠物,而是因为爱 —— 这样的老人往往寿命更长一些。因为,宠物和孩子对熟人是没有敌意的,老人与其在一起,常可以消解紧张,十分松弛。 9 、及时排便 这一说法看似不雅,其实至关重要。人们总错误地认为大便只是习惯问题,一天一次大便是健康的,而且,很多人纠结于成形与否。其实,不见得。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公布的健康标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每天即时排便,多次排便。即时排便的含义是:一天多次大便不是问题,而是推崇的。大家知道粪便是人代谢的产物,里面有很多毒素,便秘一方面催人老 —— 因为大量毒素被人体再次吸收,加速衰老;一方面会导致直肠癌等很多的病变。 讲到这,还有一个问题,对老年人来说,中医认为是肠燥津枯,常常表现为便秘,用力努大便的话,很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笔者临床很多高龄癌症病人最后是死于用力努便,诱发了心脑血管的意外。著名的外科泰斗, 94 高龄的裘法祖老人,几天前还在申请去汶川地震第一线去,却因为拼命努便,诱发血管意外而突然谢世。还有相声演员马季等诸多人士。因此,想健康长寿,应从年轻开始就养成及时排便的重要习惯,应把便秘看成头等的健康大敌,老年人更应如此。如果不行,可以积极加以纠治。排便是完全可以通过药物加以改善的。 10 、少去医院 这看来是个悖论,但却是个重要原则。临床实际观察表明:越是频繁去医院的人,越证明他对自己身体耿耿于怀;一些小的健康问题往往会被放大,更不容易解决。笔者以前就讲了所谓的“斯克托代尔定律” —— 美国将军斯克托代尔越战期间被俘虏后,当时他年纪最长,但是, 8 年后他健康出狱了;相反,那么多年轻的美国俘虏却很快死于狱中了。研究后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定律,越是急于想出狱的,越是焦躁于改变现状的,就死得更快;或问题越发严重。相反,既要有愿望及坚信能很好活下去,同时又能够自我控制节奏,不急于求成的,往往活得更好。笔者发现,肿瘤患者中,这一定律非常典型,老年人中也一样 —— 越是纠结于健康问题,离健康衰老越远! 此外,近期俄罗斯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值得一提:他们认为改变基因、改变端粒长度、适度用些抗氧化物、限制热量及加强运动等可以帮助减缓衰老。 其中,改变基因、改变端粒长度,只是一种理论可能。适度用些抗氧化物商家们早已热衷于推广,其真正的意义有待科学评估。 而限制热量及加强运动则是科学定论。特别是限制热量。许多科学研究都揭示:延长寿命的另一个方法是限制饮食中的卡路里含量。动物身上进行了很多试验。实验鼠摄入的卡路里量每降低 30% ,它们的寿命就平均延长 30% 。 学者们起初认为,限制卡路里可以减慢有氧呼吸的速度,从而减少活性氧。但后来发现,这反而会加快有氧呼吸,提高活性氧含量。一种假想是,限制卡路里摄入等同于实施温和的氧化反应,这可为以后的高强度氧化反应作准备。也就是说,随着年龄上升,活性氧将增加,而经过小剂量锻炼的机体能够更加轻松地适应。 其实,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少吃一口,多活一天”另外一种表达。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453 次阅读|30 个评论
九年义务教育让社会培训机构走开——有感于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1-5-19 12:59
据孙云晓的博文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跨度十年的3次对比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在校时间缩短,超过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下降。2010年调查显示,小学生平均在学校为6小时10分钟,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6小时)超出10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1个小时5分钟,小学生在学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6小时以下)的比例达51.2%,比2005年减少了5.5%;初中生平均在校为7小时48分钟,低于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29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2小时55分钟,初中生在学校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8小时以下)的比例达46.3%,比2005年减少了16.8%。这说明国家的政策法规作用显现,治理成效比较明显。文章指出,小学生在校平均时间仍然高于国家规定最高时间,而且仍有近一半少年儿童在校时间超过国家标准。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 不论学习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低于2005年平均睡眠时间1个多小时。没有充足的睡眠,就难以保证健康的成长。长期睡眠不足,将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心和智力发育,给孩子的未来幸福埋下隐患。 我个人的看法是,作为一项专题研究,甚至可以选择样本,作更加精准的研究。理论上,我们可以像做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一样,精确地研究中小学生部分学习、生活特征。如睡眠时间、就餐时间、学习时间、活动时间、食物营养构成、作业完成时间、就学花费,等等。但无论研究结果如何,几无实际意义。这样的研究的确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显得避重就轻、本末倒置。如果现状保持不变,睡眠不足的问题可能更加严峻。无疑,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根源上、从社会现实中、从中小学教育的外部环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国家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合理性问题,本身是值得思考的。事实上,不少学生离开学校就转入了另外一所学校——社会培训机构——而这又是被国家认可的社会办学力量。用社会半学力量弥补政府办学力量的不足,是近20年来中国教育的典型现象,也被一句典型的口号概括着:人民教育人民办。事实上,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远远被延长了,学费远远被多交了,学习难度(以奥数为代表)远远被加大了,学习竞争远远被激烈了。现有的中小学教育,像一趟座位少、超载量大的公交车,想不拥挤,根本不切实际。中等收入家庭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更何况低收入家庭?地方政府与银行一样,都是嫌贫爱富的,形而上的为国选贤被形而下的社会力量干扰、左右、诱惑,表现非常不尽如人意。 我个人认为,只要政府有决心,完全可以一夜之间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公平。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缺乏国家大革命时期那样的坚决果断!一年前,波兰意外发生空难,近百名被视为国家精英的高官从地球上消失,难道波兰就无法运转了吗?我看它们更有活力了。现在的问题,教育不是在生成智慧,养育人才,而是揠苗助长,杀鸡取卵。校长被量化、教师被奴化、家长被傻化,基础教育这个基础严重不牢。如果连青少年的身体基础都无法保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是我们无视社会竞争、全球竞争,问题在于当下社会竞争被不恰当地不段前移,“五道杠”少年被社会热炒也是事出有因的。我看新闻都很羡慕,这孩子太优秀了,将来会有大出息,但愿他根红苗正本事大,以后说不定我们全靠他引路呢。 科学发展观是个重要思想,现在问题出在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科学。政府如何伸出大手,积极干预,值得考量。教育学不能是理想教育学,不能是市场教育学,而应是政府积极干预下的规制教育学。如果现状不改变,中小学睡眠不足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何止是一代人的问题,有人甚至要成为民族与历史的罪人。 我倾向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需要特别管制的政府行为,它完全与社会培训无关,需要国家“专买专卖”。政府要下大决心,将吸收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社会培训机构,列为非法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甚至进行严厉打击;不是要限制学生在校时间,而是要适当延长在校时间,学校应当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中小学不是要实行一费制,而是要适当进行收费,但不是老师向学生讨要,而是家长按照物价部门指导文件与学校谈判,换言之,市场机制要在学校内部实现;中小学教师就是教师,不要搞所谓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而是要突出教师的文化教育服务行业特征,教师行业可以整体上参照公务员标准考虑社会保障问题,但教师毕竟不是公务员,也永远不存在公务员的已有社会资源。教师积极性的发挥,除了必要的社会保障,还需要市场机制的恰当发挥,而不需要教师充当双面人,再换一张面孔开私塾、进入社会培训机构。社会必然存在竞争,但不恰当的期望,过早的竞争,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只能在政府的规制下,在家长授权下,适当进行有限的有条件的市场化服务,教育就应当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它应当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长的期待。政府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的学校肯定不是好学校。 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行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禁渔期,严禁捕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青苗期,严禁揠苗助长!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保护期,需要退耕还林,严禁滥砍滥伐!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337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调查称我国近五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热度 1 周少祥 2011-1-25 22:35
按:哪里减负了啊!整个地在毁我们的下一代。 调查称我国近五成中小学生睡眠 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07:53 京华时报    每天都喊困 黄媛媛 某幼儿园中班学生   早上七点,和很多小学生一样,黄媛媛就背着书包出门了。可是黄媛媛并不是小学生,她今年五岁,还只是北京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背着书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在北京寒冷冬天的清晨,站在公交站台上,一声不吭。妈妈王女士站在她身边,“还没睡醒,已经连续一周都是这样了。本来孩子挺活泼的,但可能连续没睡饱,不到6小时就起来了,看着就蔫蔫的。”   黄媛媛所在的幼儿园已经放假。但是她报名参加的辅导班还在授课,由于春节将近,辅导班的课程有所调整,将一些本应在下午进行的课程调到了上午,于是黄媛媛不得不6点半就起来,以免被堵在路上耽误上课。   公交车很快来了。今天运气不错,虽然车上已比较拥挤,但还是有人给黄媛媛让了座,很快她就在座位上打起盹来。赶上早高峰,拥挤的交通反而为黄媛媛提供了睡回笼觉的机会。   “其实就算课程没有调整,孩子平时还是很累。”站在一旁的王女士说,“现在孩子上了三个班,分别是少儿英语,钢琴和画画。每周要上将近10个课时,晚上回来又要写作业。有一两天不上课的,还要在家练习钢琴,怕一天不摸琴就忘了。这样下来,孩子每天都喊困。”   一个多小时后,黄媛媛和妈妈到了位于东四环朝阳区的某少儿英语辅导班。此时班里已经来了十几个小朋友,记者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回答说“没睡够”。   一位家长说:“怎么可能睡够,眼前这些孩子,哪个不是报了三四个班的。每天连轴转似的,比大人还累。”   黄媛媛坐在座位上,开始吃早餐。早餐是王女士装在保温盒里带来的。一碗白粥,一个鸡蛋,两根油条。但黄媛媛食欲不佳,只喝了半碗粥,吃了鸡蛋,油条碰都没有碰。“本来要在家吃的,可能是这几天没休息好,早上起来不想吃东西,路上又没办法吃,只能带过来了。”王女士一边劝黄媛媛再吃一口,一边跟记者解释。   要上课了,王女士和几位家长退出了教室。临走前,王女士趴在教室门的小窗口上往里看了一眼,黄媛媛已经摊开了书开始朗读。这是黄媛媛忙碌一天的开始。下午她要去学钢琴,晚上则要完成一幅画,第二天要交。   “谁不知道心疼孩子。但是别人都在这样搞,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王女士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张晓鸽    专家调查    近五成中小学生缺觉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孙宏艳介绍,早在1999年,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联合开展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对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9小时睡眠标准。而在5年后的二次调查中,每天只能睡眠9小时以下的中小学生比例为43.1%。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和5年前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仅为3.9个百分点。可以说,经过5年时间的减负努力,中小学生们的睡眠状况几乎没有太大改观。   上周,本报联合新浪教育频道共同开展了“中小学生睡眠时间”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孩子每天22点钟之后才能睡觉,50.1%的家长认为,睡眠时间不足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长发育。而本应上床睡觉的时间,56.8%的学生在学习。    三个闹铃叫早    亮亮 东城某著名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学生   早晨6点10分,天还没亮,一阵突兀的闹钟声响起,几分钟后第二个闹钟开始鸣笛、然后是第三个,三个闹钟此起彼伏的“尖叫”声缠绕在一起,睡得正香的亮亮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揪了起来。“快起床,不然班车就跑了!”亮亮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穿衣、上厕所、刷牙、洗脸、戴红领巾、背书包,爸妈收拾一番后,把亮亮推出家门,此时正好过去20分钟,班车正等在家门口。   下午5点多,亮亮背着书包回到家。吃完晚饭后他大概有十几分钟的“消化时间”,这是爸爸专门留出来的,因为亮亮马上就要面临“作业之晚”——英语和语文都有读、写、背的任务,然后是数学,一般情况下,三门科目完成要到晚上9点钟之后了,加上复习预习的时间,亮亮10点钟之后才能上床,但之前激烈的脑力运动,让他仍处在兴奋状态,上床半小时之后才能睡着。这时候已经11点了。   出于劳逸结合的考虑,亮亮每完成一门科目的作业,就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这时候他会一溜小跑冲到阳台上的游戏角玩玩具。有时候作业太多,亮亮会想办法逃避,一到该做作业的时候,他就说“我要大便”,然后躲进厕所半小时一小时不出来。   好不容易挨到周末,亮亮还是不能休息。迫于小升初的压力,父母在周六给他报了三门辅导课,上午8:30-11:30数学,午饭后是一小时的练习钢琴时间,下午2点回家,妈妈跟亮亮说,鞋子就不用换了,因为下午4点钟吃完晚饭,还要去学英语。学完英语,晚上回家完成当天辅导班上布置的所有作业。   “每周六都这样,其实也和平时上学一样,照样得不到休息”,亮亮妈妈说。周日上午,亮亮要完成周末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只有下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爸妈一般会安排些运动给他,比如打羽毛球、游泳,或者出去看电影。晚上又是复习预习,第二天是周而复始的一周。    初中生    睡觉也是美好的    王蓓蓓 海淀某著名中学初一学生   王蓓蓓家住海淀,在某“牛校”上初一。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因为上午7:40之前就得到校,她6:15就起来了。刷牙洗脸加上吃早饭的时间,7点钟刚过,正好走出家门。   下午5点多,王蓓蓓放学回家。虽然经过一天的学校生活,已经有点头晕脑涨了,她还是提起精神来,应付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语文摘抄、数学习题、英语单词……除去属于“应试教育”需要的课程,像心理课、地理、学校社团等“素质教育”科目布置的任务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前几天,她刚给妈妈做了一次采访,那是心理学老师布置的任务。今天,又要完成地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上网搜索资料,下次上课每人都得交一篇报告。   晚上10点整。王蓓蓓还趴在桌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催她睡觉,“睡太晚了对身体发育不好”,妈妈说。“可我还有一堆事没弄完呢!”王蓓蓓手里有作业没完成,愈发有些急。后来妈妈等不了,自己先睡了。晚上11点半,王蓓蓓才爬上床。   第二天是周六,但她仍要延续周一至周五的时间表,因为学校要给“尖子班”的学生们补课,另外社团的活动也安排在了周末。算下来,一天9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能保证。只有周日早晨才能睡到自然醒。   本来王蓓蓓还有一个奥数班,但平时睡眠时间太少,奥数班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上个月圣诞节,表姐从国外回来度假,但蓓蓓只和她吃了一顿饭。妈妈说,蓓蓓原本属于不太爱睡觉的孩子,可最近听她嘟囔了一句,“原来睡觉也是很美好的事啊。”    没法给孩子快乐童年   亮亮很累,也困,每天睡不够9个小时。早晨叫他起床,他都赖着、躺着、趴着,弓腰驼背的眼睛都不睁开。我们就是怕他睡眠不足,才总在旁边催,弄得家里简直就像打仗一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快点快点”,不然就完不成作业,没法早睡觉。   亮亮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有时候也会急,说“你们烦不烦呐!”他只是个孩子,但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只有几个十分钟、五分钟这些七零八碎的时间。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他偶尔经过,不能坐下看,眼睛就死死盯着屏幕,就算演的是广告,他也舍不得走。   我们没法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只能经常“画饼”,比如考得好就带他去看电影。有时候甚至是吃一顿好吃的,他就很满足。我经常想,过几年如果孩子实在受不了,就让他出国吧。为什么这么累?亮亮过两年就小升初了,我们想让他上一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可是现在看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不也和其他大学生找一样的工作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家长反应    心疼却无可奈何   “孩子太累了”,王蓓蓓的妈妈孙女士感慨,每天看到蓓蓓辛苦的样子,心疼但又无可奈何。她希望学校老师能够少布置点作业,但不现实,“每科老师都很负责,希望学生表现出色,所以给孩子的任务就越来越多,难道家长要抱怨老师负责吗?”孙女士说,一位朋友的孩子正上高中,处在叛逆期,每天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甚至1点。妈妈心疼就坐在旁边陪着,但催得多了,孩子也烦躁,还对妈妈说“你再催,我就再晚一个小时睡觉”。现在这位妈妈一到晚上就开始焦虑。   孙女士说,作为一个要保持优秀成绩的“牛校”学生,很难保证晚上11点前睡觉,女儿班里的同学普遍睡眠不足。“我们也想帮她减负,比如帮忙准备个报告、搜集资料什么的”,但家长做的工作最后往往达不到孩子的要求,所以还得小孩自己动手,“快放寒假了,她作业更多,最近也睡得更晚了。”    在学校比家里快乐    孩子心声    同学在车上就睡着了   有时候妈妈会问我,喜欢上学吗?我说喜欢上学,因为在学校比在家里快乐。我没那么紧张,能按铃声上下课,课间休息还能玩。但在家里,爸妈总是催,快点快点,我觉得很紧张。班上的同学都和我一样,有的同学报的班比我还多,睡得也比我晚。下午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困得头一点一点的。妈妈跟我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上三流的学校,我问什么是三流的学校。她说,三流的学校就是小孩都不学习,男孩子抽烟、喝酒、打架,有的还谈朋友,将来只能做小混混。我说我不想上三流的学校,所以现在只能好好学习,就像爸爸妈妈要上班一样,这是我的任务。   那天妈妈从报上看了一则新闻,有个初二女生平时很健康,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急需救助,她在学校学习成绩特别好。妈妈把新闻讲给我听,言外之意这个女生可能是累死的……我说:“您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但明白她担心我休息不够。   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要考试的课都有作业,其他课就留任务。而且班里同学都一样,有的还没我睡得早呢。我现在只有一个奥数班,也不是天天去上,有的同学报好几个辅导班,家住得远,在车上就睡着了。本报记者 贾卉一    留恋电视 影响睡眠   据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生的作业量并不多,不规矩的学习习惯通常是“扼杀”睡眠“凶手”。像1、2年级这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只学习语、数、英3门课,放学回家后基本是没有书面作业的,一般都布置一些背书或是读书的功课,学生在半个小时以内都能完成。3、4年级的中年级学生会涉及一些类似小周记的书面作业,学生在一小时内也能完成功课。导致孩子晚睡觉的主要原因是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学,还有些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玩电脑,作业拖到最后才写。老师介绍,有时会出现1、2年级的学生竟然在课堂上睡着的情况,了解情况之后,发现因为家长工作忙,孩子缺乏管束,晚上九、十点钟,孩子还在玩电脑,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   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至于培养爱好、特长的兴趣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报名参加,但切忌抱着“广撒网”的态度到处“赶场”,最终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在技能或特长上也可能收效甚微。    在睡眠与成绩中博弈   对于初中生的睡眠问题,无论是示范校的老师还是普通校的老师均表示“很无奈”。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学生只能在睡眠与成绩之间做选择题。据了解,初一、初二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大约在3小时左右,而初三毕业生基本都在晚上11:30以后才能休息。虽然,教育部门一直都要求减负,但只要中考、高考制度不变,学校也只能进行微调。据初中教师介绍,为了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学校采取协调各科作业量的办法,比如今天数学多留些作业,其他科目就少留点;明天再换语文多留点……但这种做法通常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家长并不“买单”。中考是孩子过的第一道关,差一分可能就落后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所以,家长们不惜血本,四处报班,初中生的休息时间几乎所剩无几。据初中老师表示,周六、日都要上辅导班的学生大有人在。连轴转的后遗症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但因此而劝说家长不要报班又太不现实,只能建议报班要因人而异,针对弱项进行补习,而且最好不要周末两天都占满,否则因为缺觉影响课堂效率,导致恶性循环,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身体也被拖垮了。   本报记者 李琦    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   对于初中生的睡眠问题,无论是示范校的老师还是普通校的老师均表示“很无奈”。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学生只能在睡眠与成绩之间做选择题。据了解,初一、初二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大约在3小时左右,而初三毕业生基本都在晚上11:30以后才能休息。虽然,教育部门一直都要求减负,但只要中考、高考制度不变,学校也只能进行微调。据初中教师介绍,为了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学校采取协调各科作业量的办法,比如今天数学多留些作业,其他科目就少留点;明天再换语文多留点……但这种做法通常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家长并不“买单”。中考是孩子过的第一道关,差一分可能就落后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所以,家长们不惜血本,四处报班,初中生的休息时间几乎所剩无几。   据初中老师表示,周六、日都要上辅导班的学生大有人在。连轴转的后遗症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但因此而劝说家长不要报班又太不现实,只能建议报班要因人而异,针对弱项进行补习,而且最好不要周末两天都占满,否则因为缺觉影响课堂效率,导致恶性循环,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身体也被拖垮了。
个人分类: 综合|173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国近五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25 21:28
研究称我国超70%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 2010-08-19 15:33 监测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 2009-12-16 04:51 河南拟出台中小学管理规范 高中生睡眠保证8小时 2009-08-08 08:17 中小学生睡眠每天要保证10小时 2009-04-16 09:06 专家提醒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2008-09-18 09:20 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与教育部新规有差 2008-09-08 00:02
个人分类: 儿童健康|23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调查称我国近五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按:个人感觉还远不止)
JYH64J98Y99H 2011-1-25 15:08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07:53 京华时报    每天都喊困 黄媛媛 某幼儿园中班学生   早上七点,和很多小学生一样,黄媛媛就背着书包出门了。可是黄媛媛并不是小学生,她今年五岁,还只是北京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背着书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围巾,在北京寒冷冬天的清晨,站在公交站台上,一声不吭。妈妈王女士站在她身边,“还没睡醒,已经连续一周都是这样了。本来孩子挺活泼的,但可能连续没睡饱,不到6小时就起来了,看着就蔫蔫的。”   黄媛媛所在的幼儿园已经放假。但是她报名参加的辅导班还在授课,由于春节将近,辅导班的课程有所调整,将一些本应在下午进行的课程调到了上午,于是黄媛媛不得不6点半就起来,以免被堵在路上耽误上课。   公交车很快来了。今天运气不错,虽然车上已比较拥挤,但还是有人给黄媛媛让了座,很快她就在座位上打起盹来。赶上早高峰,拥挤的交通反而为黄媛媛提供了睡回笼觉的机会。   “其实就算课程没有调整,孩子平时还是很累。”站在一旁的王女士说,“现在孩子上了三个班,分别是少儿英语,钢琴和画画。每周要上将近10个课时,晚上回来又要写作业。有一两天不上课的,还要在家练习钢琴,怕一天不摸琴就忘了。这样下来,孩子每天都喊困。”   一个多小时后,黄媛媛和妈妈到了位于东四环朝阳区的某少儿英语辅导班。此时班里已经来了十几个小朋友,记者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回答说“没睡够”。   一位家长说:“怎么可能睡够,眼前这些孩子,哪个不是报了三四个班的。每天连轴转似的,比大人还累。”   黄媛媛坐在座位上,开始吃早餐。早餐是王女士装在保温盒里带来的。一碗白粥,一个鸡蛋,两根油条。但黄媛媛食欲不佳,只喝了半碗粥,吃了鸡蛋,油条碰都没有碰。“本来要在家吃的,可能是这几天没休息好,早上起来不想吃东西,路上又没办法吃,只能带过来了。”王女士一边劝黄媛媛再吃一口,一边跟记者解释。   要上课了,王女士和几位家长退出了教室。临走前,王女士趴在教室门的小窗口上往里看了一眼,黄媛媛已经摊开了书开始朗读。这是黄媛媛忙碌一天的开始。下午她要去学钢琴,晚上则要完成一幅画,第二天要交。   “谁不知道心疼孩子。但是别人都在这样搞,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王女士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张晓鸽    专家调查    近五成中小学生缺觉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孙宏艳介绍,早在1999年,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联合开展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对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9小时睡眠标准。而在5年后的二次调查中,每天只能睡眠9小时以下的中小学生比例为43.1%。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和5年前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仅为3.9个百分点。可以说,经过5年时间的减负努力,中小学生们的睡眠状况几乎没有太大改观。   上周,本报联合新浪教育频道共同开展了“中小学生睡眠时间”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孩子每天22点钟之后才能睡觉,50.1%的家长认为,睡眠时间不足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长发育。而本应上床睡觉的时间,56.8%的学生在学习。    三个闹铃叫早    亮亮 东城某著名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学生   早晨6点10分,天还没亮,一阵突兀的闹钟声响起,几分钟后第二个闹钟开始鸣笛、然后是第三个,三个闹钟此起彼伏的“尖叫”声缠绕在一起,睡得正香的亮亮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揪了起来。“快起床,不然班车就跑了!”亮亮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穿衣、上厕所、刷牙、洗脸、戴红领巾、背书包,爸妈收拾一番后,把亮亮推出家门,此时正好过去20分钟,班车正等在家门口。   下午5点多,亮亮背着书包回到家。吃完晚饭后他大概有十几分钟的“消化时间”,这是爸爸专门留出来的,因为亮亮马上就要面临“作业之晚”——英语和语文都有读、写、背的任务,然后是数学,一般情况下,三门科目完成要到晚上9点钟之后了,加上复习预习的时间,亮亮10点钟之后才能上床,但之前激烈的脑力运动,让他仍处在兴奋状态,上床半小时之后才能睡着。这时候已经11点了。   出于劳逸结合的考虑,亮亮每完成一门科目的作业,就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这时候他会一溜小跑冲到阳台上的游戏角玩玩具。有时候作业太多,亮亮会想办法逃避,一到该做作业的时候,他就说“我要大便”,然后躲进厕所半小时一小时不出来。   好不容易挨到周末,亮亮还是不能休息。迫于小升初的压力,父母在周六给他报了三门辅导课,上午8:30-11:30数学,午饭后是一小时的练习钢琴时间,下午2点回家,妈妈跟亮亮说,鞋子就不用换了,因为下午4点钟吃完晚饭,还要去学英语。学完英语,晚上回家完成当天辅导班上布置的所有作业。   “每周六都这样,其实也和平时上学一样,照样得不到休息”,亮亮妈妈说。周日上午,亮亮要完成周末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只有下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爸妈一般会安排些运动给他,比如打羽毛球、游泳,或者出去看电影。晚上又是复习预习,第二天是周而复始的一周。    初中生    睡觉也是美好的    王蓓蓓 海淀某著名中学初一学生   王蓓蓓家住海淀,在某“牛校”上初一。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因为上午7:40之前就得到校,她6:15就起来了。刷牙洗脸加上吃早饭的时间,7点钟刚过,正好走出家门。   下午5点多,王蓓蓓放学回家。虽然经过一天的学校生活,已经有点头晕脑涨了,她还是提起精神来,应付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语文摘抄、数学习题、英语单词……除去属于“应试教育”需要的课程,像心理课、地理、学校社团等“素质教育”科目布置的任务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前几天,她刚给妈妈做了一次采访,那是心理学老师布置的任务。今天,又要完成地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上网搜索资料,下次上课每人都得交一篇报告。   晚上10点整。王蓓蓓还趴在桌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催她睡觉,“睡太晚了对身体发育不好”,妈妈说。“可我还有一堆事没弄完呢!”王蓓蓓手里有作业没完成,愈发有些急。后来妈妈等不了,自己先睡了。晚上11点半,王蓓蓓才爬上床。   第二天是周六,但她仍要延续周一至周五的时间表,因为学校要给“尖子班”的学生们补课,另外社团的活动也安排在了周末。算下来,一天9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能保证。只有周日早晨才能睡到自然醒。   本来王蓓蓓还有一个奥数班,但平时睡眠时间太少,奥数班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上个月圣诞节,表姐从国外回来度假,但蓓蓓只和她吃了一顿饭。妈妈说,蓓蓓原本属于不太爱睡觉的孩子,可最近听她嘟囔了一句,“原来睡觉也是很美好的事啊。”    没法给孩子快乐童年   亮亮很累,也困,每天睡不够9个小时。早晨叫他起床,他都赖着、躺着、趴着,弓腰驼背的眼睛都不睁开。我们就是怕他睡眠不足,才总在旁边催,弄得家里简直就像打仗一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快点快点”,不然就完不成作业,没法早睡觉。   亮亮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有时候也会急,说“你们烦不烦呐!”他只是个孩子,但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只有几个十分钟、五分钟这些七零八碎的时间。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他偶尔经过,不能坐下看,眼睛就死死盯着屏幕,就算演的是广告,他也舍不得走。   我们没法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只能经常“画饼”,比如考得好就带他去看电影。有时候甚至是吃一顿好吃的,他就很满足。我经常想,过几年如果孩子实在受不了,就让他出国吧。为什么这么累?亮亮过两年就小升初了,我们想让他上一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可是现在看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不也和其他大学生找一样的工作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家长反应    心疼却无可奈何   “孩子太累了”,王蓓蓓的妈妈孙女士感慨,每天看到蓓蓓辛苦的样子,心疼但又无可奈何。她希望学校老师能够少布置点作业,但不现实,“每科老师都很负责,希望学生表现出色,所以给孩子的任务就越来越多,难道家长要抱怨老师负责吗?”孙女士说,一位朋友的孩子正上高中,处在叛逆期,每天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甚至1点。妈妈心疼就坐在旁边陪着,但催得多了,孩子也烦躁,还对妈妈说“你再催,我就再晚一个小时睡觉”。现在这位妈妈一到晚上就开始焦虑。   孙女士说,作为一个要保持优秀成绩的“牛校”学生,很难保证晚上11点前睡觉,女儿班里的同学普遍睡眠不足。“我们也想帮她减负,比如帮忙准备个报告、搜集资料什么的”,但家长做的工作最后往往达不到孩子的要求,所以还得小孩自己动手,“快放寒假了,她作业更多,最近也睡得更晚了。”    在学校比家里快乐    孩子心声    同学在车上就睡着了   有时候妈妈会问我,喜欢上学吗?我说喜欢上学,因为在学校比在家里快乐。我没那么紧张,能按铃声上下课,课间休息还能玩。但在家里,爸妈总是催,快点快点,我觉得很紧张。班上的同学都和我一样,有的同学报的班比我还多,睡得也比我晚。下午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困得头一点一点的。妈妈跟我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上三流的学校,我问什么是三流的学校。她说,三流的学校就是小孩都不学习,男孩子抽烟、喝酒、打架,有的还谈朋友,将来只能做小混混。我说我不想上三流的学校,所以现在只能好好学习,就像爸爸妈妈要上班一样,这是我的任务。   那天妈妈从报上看了一则新闻,有个初二女生平时很健康,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急需救助,她在学校学习成绩特别好。妈妈把新闻讲给我听,言外之意这个女生可能是累死的……我说:“您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但明白她担心我休息不够。   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要考试的课都有作业,其他课就留任务。而且班里同学都一样,有的还没我睡得早呢。我现在只有一个奥数班,也不是天天去上,有的同学报好几个辅导班,家住得远,在车上就睡着了。本报记者 贾卉一    留恋电视 影响睡眠   据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生的作业量并不多,不规矩的学习习惯通常是“扼杀”睡眠“凶手”。像1、2年级这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只学习语、数、英3门课,放学回家后基本是没有书面作业的,一般都布置一些背书或是读书的功课,学生在半个小时以内都能完成。3、4年级的中年级学生会涉及一些类似小周记的书面作业,学生在一小时内也能完成功课。导致孩子晚睡觉的主要原因是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学,还有些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玩电脑,作业拖到最后才写。老师介绍,有时会出现1、2年级的学生竟然在课堂上睡着的情况,了解情况之后,发现因为家长工作忙,孩子缺乏管束,晚上九、十点钟,孩子还在玩电脑,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   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至于培养爱好、特长的兴趣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报名参加,但切忌抱着“广撒网”的态度到处“赶场”,最终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在技能或特长上也可能收效甚微。    在睡眠与成绩中博弈   对于初中生的睡眠问题,无论是示范校的老师还是普通校的老师均表示“很无奈”。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学生只能在睡眠与成绩之间做选择题。据了解,初一、初二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大约在3小时左右,而初三毕业生基本都在晚上11:30以后才能休息。虽然,教育部门一直都要求减负,但只要中考、高考制度不变,学校也只能进行微调。据初中教师介绍,为了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学校采取协调各科作业量的办法,比如今天数学多留些作业,其他科目就少留点;明天再换语文多留点……但这种做法通常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家长并不“买单”。中考是孩子过的第一道关,差一分可能就落后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所以,家长们不惜血本,四处报班,初中生的休息时间几乎所剩无几。据初中老师表示,周六、日都要上辅导班的学生大有人在。连轴转的后遗症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但因此而劝说家长不要报班又太不现实,只能建议报班要因人而异,针对弱项进行补习,而且最好不要周末两天都占满,否则因为缺觉影响课堂效率,导致恶性循环,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身体也被拖垮了。   本报记者 李琦    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   对于初中生的睡眠问题,无论是示范校的老师还是普通校的老师均表示“很无奈”。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学生只能在睡眠与成绩之间做选择题。据了解,初一、初二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大约在3小时左右,而初三毕业生基本都在晚上11:30以后才能休息。虽然,教育部门一直都要求减负,但只要中考、高考制度不变,学校也只能进行微调。据初中教师介绍,为了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学校采取协调各科作业量的办法,比如今天数学多留些作业,其他科目就少留点;明天再换语文多留点……但这种做法通常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家长并不“买单”。中考是孩子过的第一道关,差一分可能就落后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所以,家长们不惜血本,四处报班,初中生的休息时间几乎所剩无几。   据初中老师表示,周六、日都要上辅导班的学生大有人在。连轴转的后遗症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但因此而劝说家长不要报班又太不现实,只能建议报班要因人而异,针对弱项进行补习,而且最好不要周末两天都占满,否则因为缺觉影响课堂效率,导致恶性循环,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身体也被拖垮了。
个人分类: 基础教育|1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睡眠不足8小时摄入脂肪多容易肥胖
spandax 2011-1-24 16:00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8小时摄入脂肪多容易肥胖 转载自 http://www.sina.com.cn 新浪健康   新浪健康讯 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少女睡眠不足,不仅更容易疲劳,而且会增加肥胖危险。研究人员表示,睡眠不足的女孩和睡眠充足的女孩,饮食模式大不相同。   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临床调查中心完成的这项新研究,调查了240名16—19岁女孩,其中,18%身体肥胖。但是参试女孩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仅为23.1。研究人员让参试女孩戴上“睡眠手表”以测量其睡眠时间,一周研究焦点为睡眠问题。结果发现,三分之二的参试女孩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女孩的饮食模式。结果发现,与睡眠充足的女孩相比,睡眠不足8小时的女孩,脂肪摄入热量多出3.3%,从糖类食物(主食)中摄取的热量则少3.8%。另外,与其它女孩相比,睡眠不足4小时的女孩每天从零食中摄入热量超过475卡路里的几率高4倍。   研究还发现,睡眠时间少的少男少女早餐及上午进食更多,在一天中摄入热量最多。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睡眠少的女孩从脂肪中多摄入的热量只多出3.3%,但是日积月累,必然会导致肥胖。脂肪含热量是蛋白质和糖类食物的两倍多。高脂肪饮食会增加每日饮食热量摄入。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睡眠模式改变饮食习惯和体重具有三大原因:   1.激素变化增加饥饿感。   2.由于疲劳的缘故,白天消耗能量更少。3.清醒时间更长,进食的时间就越长,胡塞乱吃机会就越多。(陈宗伦)
个人分类: 他山之“玉”|1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芬兰年轻人普遍因上网导致睡眠不足 中国人也一样
xupeiyang 2010-11-28 10:40
芬兰国家统计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因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的现象在芬兰年轻人中普遍存在。   统计中心就上网对16岁至74岁芬兰人日常作息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存在因上网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的问题,但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另外,芬兰今年秋季公布的一项校园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芬兰36%的高中生每天23点之后才就寝。25%的女生和28%的男生表示,上网会影响生活作息。   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的专家指出,晚上上网和看电视时间过长通常会使人们推迟就寝时间。一般而言,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平均每天应满足9小时睡眠。如果使用电脑时脑力活动过于紧张,会导致身体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睡。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情绪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患抑郁症等多种疾病。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眠不足与人类工作效率研究信息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0-1-17 13:26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8tqxx10k9u3jI2I1I00f01000j10040001rl sleep loss AND Human Performance 42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35 2007 35 2006 35 2004 31 2009 28 2005 27 2003 16 1998 16 2000 15 1997 15 2001 13 2002 13 1999 12 1991 12 1990 11 1989 10 1996 9 1995 9 1994 9 1988 9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86 United Kingdom 35 Australia 19 Germany 16 Canada 15 France 14 Italy 11 Sweden 11 Netherlands 9 Israel 7 Switzerland 6 Finland 5 China 5 New Zealand 4 Singapore 4 Japan 4 Belgium 3 Spain 2 Poland 2 Greece 2 1 2 1 2 3 ... 8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Silver Spring 14 Philadelphia 12 Boston 9 Liverpool 8 Adelaide 8 Toronto 7 Dayton 7 London 7 Stockholm 6 Spokane 5 Bordeaux 5 New York 5 Ramat Gan 5 Natick 5 Rome 5 Guildford 4 Zrich 4 Wellington 4 Singapur 4 Providence 4 1 2 3 ... 8 1 2 3 ... 10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Sleep 45 Aviat Space Envir Md 38 J Sleep Res 23 Chronobiol Int 18 Percept Mot Skills 10 Ergonomics 10 Physiol Behav 8 Sleep Med Rev 6 Psychophysiology 6 Chest 5 Psychopharmacology 5 J Neurosci 4 J Sport Sci 4 Hum Factors 4 Sports Med 4 Sleep Med 4 Biol Psychol 4 Q J Exp Psychol-a 4 Semin Neurol 3 Hum Psychopharmacol 3 1 2 3 ... 10 1 2 3 ... 90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413 Adult 271 Sleep Deprivation 247 Psychomotor Performance 123 Fatigue 105 Reaction Time 93 Circadian Rhythm 91 detection of muscle activit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uscle adaptation 91 response to muscle activit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uscle adaptation 91 Patients 87 Sleep 87 Middle Aged 82 Adolescent 79 Wakefulness 75 Attention 74 Time Factors 72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67 Arousal 60 Sleep Stages 59 Task Performance and Analysis 57 1 2 3 ... 90 1 2 3 ... 61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Balkin T 15 Killgore W 12 Dinges D 12 Dawson D 10 Lamond N 9 Van Dongen H 8 Reilly T 8 Wesensten N 7 Bonnet M 7 Rosekind M 7 Arand D 6 Roehrs T 6 Czeisler C 5 Edwards B 5 Gander P 5 Kamimori G 5 Waterhouse J 5 Dorrian J 5 Dijk D 5 Roach G 5 1 2 3 ... 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318.shtm 睡眠债缠身难补救 为夜猫子敲响警钟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为夜猫子敲响警钟:长期透支睡眠会引致睡眠债缠身,补眠难以帮你还清债务。 这一研究结果刊载于1月13日美国期刊《科学转化医学》(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不良影响 睡眠不足会让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夜间时,生物钟发挥作用,如果不能按时入眠,影响更加明显。多项研究表明,如果24小时不眠不休,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会降至酒醉后水平。 整日熬夜如此,整周熬夜会有什么后果?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医师丹尼尔科恩和同事们将研究目光投向长期睡眠缺失的人们。 测试显示,睡眠持续缺失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短期睡眠不足可以通过补眠恢复,但长期缺乏睡眠的影响难以消除。 睡眠测试 研究人员选取9名青年进入测试组作为测试对象,另选8名青年进入控制组作为参照。 测试对象按照研究人员设定的时间表作息,即33小时保持清醒,之后10小时睡觉,相当于每24小时休息5.6小时,如此循环持续3周;控制组人员作息时间正常。同时,测试对象还要定期完成相应测试,以便研究人员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注意力情况和反应时间。 结果显示,如果测试在研究对象睡醒后2小时进行,则两组人表现情况相当。这意味着补觉的确有作用。但是,如果测试选在研究对象已经清醒33个小时后进行,受试者的表现就会变差,而且随着试验深入越来越差。 研究人员说,此时测试者已经睡眠债缠身,之前欠的觉都一股脑找上门来。 昼夜不同 研究人员说,如果平时睡眠不足、利用周末补觉,醒来后可能会觉得精神饱满,但下次再熬夜,表现就会开始退步。 研究人员认为,睡眠债的影响在夜间比白天明显是因为生理节律:日出而醒,符合规律,能够暂时掩盖睡眠债影响;但日落不息,违背规律,导致债主上门。 这一发现特别适用于作息不规律的人们,譬如卡车司机、医务和救护人员等。他们长时间睡眠不充足,身体和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发生事故和犯错几率可能会大大增加。研究人员建议公众关注长期睡眠缺失的潜在后果。 由于测试参与者不多,这一结果尚需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更多阅读 美联社相关报道(英文) 《科学转化医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stm.sciencemag.org/content/2/14/14ra3.abstract 13 January 2010: Vol. 2, Issue 14, p. 14ra3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0458 DOI: Research Article Uncovering Residual Effects of Chronic Sleep Loss on Human Performance Daniel A. Cohen 1 , 2 , * , Wei Wang 1 , James K. Wyatt 3 , Richard E. Kronauer 4 , Derk-Jan Dijk 5 , Charles A. Czeisler 1 and Elizabeth B. Klerman 1 + Author Affiliations 1 Division of Sleep Medicin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oston, MA 02115, USA. 2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oston, MA 02215, USA. 3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Chicago, IL 60612, USA. 4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5 University of Surrey, Surrey GU2 7XH, UK. *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 dcohen1@partners.org Abstract Sleep loss leads to profound performance decrements. Yet many individuals believe they adapt to chronic sleep loss or that recovery requires only a single extended sleep episode. To evaluate this, we designed a protocol whereby the durations of sleep and wake episodes were increased to 10 and 32.85 hours, respectively, to yield a reduced sleep-to-wake ratio of 1:3.3. These sleep and wake episodes were distributed across all circadian phases, enabling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sleep loss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circadian day and night. Despite recurrent acute and substantial chronic sleep loss, 10-hour sleep opportunities consistently restored vigilance task performance during the first several hours of wakefulness. However, chronic sleep loss markedly increased the rate of deterioration in performance across wakefulnes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circadian night. Thus, extended wake during the circadian night reveals the cumulativ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chronic sleep loss on performance, with potential adverse health and safety consequences. Footnotes Citation: D. A. Cohen, W. Wang, J. K. Wyatt, R. E. Kronauer, D.-J.Dijk, C. A. Czeisler, E. B. Klerman, Uncovering Residual Effects of Chronic Sleep Loss on Human Performance. Sci. Transl. Med. 2 , 14ra3 (2010). http://hosted.ap.org/dynamic/stories/U/US_MED_US_SLEEP_LOSS?SITE=PALEHSECTION=HOMETEMPLATE=DEFAULT Jan 13, 3:04 PM EST Don't bank on weekend to make up for sleep loss By LAURAN NEERGAARD AP Medical Writer tcdacmd="cc=hlt; dt"; var hosted_site ="PALEH"; var hosted_section ="HEALTH"; hosted_ad('@x96'); Advertisement hosted_ad_pop('@x03'); Buy AP Photo Reprints // var urlArray=document.URL.split("?"); //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