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刘后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陈景润与刘后一,一个也不能少!
热度 1 lxh2009 2009-9-2 17:47
爱因斯坦曾经对卓别林说: 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卓别林的回答更妙: 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 。 陈景润,穷毕生之精力,证明了至今也没有几个人弄得懂的( 1+2 ),因此成为了摘取自然科学皇冠上璀璨明珠的国内外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后一撰写的大量科普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发行量超过 1000 万册(读者有多少就无法统计了)的《算得快》,小学生也能读懂并从中受益社会知名度如此之高,但在中国科学院内,却仍属于一不小心就会被疏忽的小人物。 同在中国科学院的屋檐下,同样对咱们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个人,在人们眼中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如果说陈景润是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端、傲视群雄的顶尖高手,那么刘后一这样的人则是为夯实金字塔基础、培养千百万热爱自然科学的青少年而不懈努力的、不应该被忘却的 奉献者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咱们的科学评价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似乎什么东西懂的人越少,其学问价值就越高。可能正因为如此, 解决了几亿人吃饭问题 的袁隆平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能会有人说,多打出几斤杂交水稻算什么,还不都是农民干的事?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牛吗?袁隆平先生的境遇似乎说明他所从事的研究还不够 高、精、尖 ,从理论上讲,也许很多人都有可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 可 问题在于有谁几十年如一日去做了,又有谁已经做到了呢? 刘后一,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审,曾经担任《化石》杂志主编、《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编辑。按照时下中国科学院的说法,属非主系列的支撑系统人员,能否享受创新正高的待遇要打个问号。而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更是有点不务正业了,要顺利通过每年的岗位、职称考评,刘后一先生可能会比较悬! 到底该如何评价科学家的成果与贡献?其实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陈景润与刘后一,都应该属于贡献卓著者,从推进国家的科研和教育事业角度看,一个也不能少! (近日清理书架,无意中找到多年前购买的刘后一先生的《算得快》,有感而发)
个人分类: 杂感及其他系列|9703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