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评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评价

相关日志

科学评价,学术团体要敢于回归“独立第三方”
热度 4 gxfycyyhang 2019-4-5 18:43
科学评价,学术团体要敢于回归“独立第三方” 今天《科学网》一则消息:《中国计算机学会声明退出工程教育认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4/424871.shtm 看后很的感触。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团体在学术评价上“独立第三方”的作用没能体现,在遏制学术不端上缺乏担当的底气,学术团体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所有这些与一些行政机构长期取代包办学会,学术团体成为行政附属,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受到行政极大压缩的旧体制分不开,与一些行政机构、组织包括学术团体行政化的作风分不开。为此,在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今天,真正的改革者应当勇于对旧的管理体制说“不”! 当某“行政主导”的机构 “替代了”应当 由“独立第三方”承担的教 育认证时,当机构把持的“秘书处替代协会领导机构理事会”时,中国计算机学会果断退出“行政主导”的工程教育认证,虽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无奈的决定”,但也是一个变革旧体制的决定! 多年来,中国计算机学会在我国学术团体改革创新中走在前列,今天又敢于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说“不”,让所有支持我国学术团体改革旧体制创立新体制的人都感到高兴并表示支持。 中国计算机学会这一举措,是对“第三方独立进行教育评价”初衷的回归,是对我国旧的科学评价体制的变革,是对学术团体“第三方独立”进行负责评价的开拓,代表了新时代我国学术团体敢于担当的正途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管理部门要 “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讲话,对创建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科技管理整体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成为科技管理部门变革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 某“评估中心”不是行政机构,是事业单位,本应当在“放、管、服”改革中发挥比行政机构更多的服务职能,但一些非行政机构、单位、组织甚至包括学术团体,染上行政化思想和作风,使行政化倾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当今不争的事实。 破旧才能立新。 在科技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在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管理出谋划策的同时,真正的改革者要不落窠臼,勇于跳出旧体制的巢窟! 希望中国计算机学会在“第三方”独立进行教育评价中,走出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改革创新之路,为正在火热进行中的科学评价改革添砖加瓦。 高 峡 2019年4月5日
2238 次阅读|9 个评论
对学术研究的评价而言原创不原创不关键,解决问题才重要
热度 14 AlecXu 2019-3-10 18:21
常常看到科学网很多学者讨论学术评价的时候总是关注原创性,但是这是买椟还珠,科研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原创几乎没有意义。 以新中国期间作出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老师为例,同样是发现青蒿素这个化学结构,如果青蒿素不能有效治疗疟疾,她拿不了诺贝尔奖。对其工作重要性评价的落脚点是她的发现能干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再例举国际上更多的例子,大家来仔细看看。 2018年物理学奖——Arthur Ashkin “for the optical tweez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biological systems”, Gérard Mourou 和Donna Strickland “for their method of generating high-intensity, ultra-short optical pulses”。从表述上看,这两个例子很明显都是因为能帮助解决问题。 2018年化学奖获得者Frances H. Arnold的得奖理由是 for 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 是为控制酶的演化,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George P. Smith 和 Sir Gregory P. Winter for the phage display of peptides and antibodies,很明确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2018年生理或医学奖——James P. Allison and Tasuku Honjo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看上去是发现,但是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治疗癌症,很明确是为了解决问题。 再翻翻往年的各大奖项,哪个不是为了直接解决问题,至少也是解释一个问题,而解释问题换一个表述,就是解决如何解释某些现象的问题,同样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2017年生理或医学奖——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controlling the circadian rhythm,必须注意到这个机制是明显指向特定功能的。因为这个功能重要,所以认识这个功能的机制重要。如果功能不重要,你发现了其机制也无所谓。 物理学史上,黑体辐射的理论遇到瓶颈,因为原理论假定原子辐射的频率频谱是连续的,不能解决定量计算遇到的能量无限的错误,普朗克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出了quanta的概念,也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他的理论不能帮助解决问题,他拿不了奖。 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的演进,是因为相对论可以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范围时定量计算的错误。虽然爱因斯坦没有因为这个工作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家,但这是公认的伟大的贡献。而爱因斯坦拿到诺贝尔奖的工作——是为了解释光电效应,也是解决了如何解释现象的问题。 不能帮助解决问题,是首创又如何,谁在乎啊?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8436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为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学评价做法点赞
热度 10 qsqhopeiggcas 2017-12-1 15:18
今天从早6点马不停蹄地连续工作到下午3点,感觉累了,就看看新闻,看到《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三大要素保障人才潜心科研 》这篇报道【1】,认为做法好啊,必须点赞。 报道中说到: 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 物理所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保障人才潜心科研。新入所研究人员,6年内不需要接受任何考核,工资为年薪制,使他们不必为了考核、为了经费而被动改变研究方向。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机制,减少名目繁多的评估,避免人才被“帽子”“头衔”扰乱心神。职称评审和任期考核 不数文章数量、不看影响因子、不看经费数量,破除唯论文数量、只看刊物级别倾向,而是强调成果质量和价值,看是否做到国际前沿、是否解决了重要学术难题、是否具有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建议全国科研院所向物理所学习,以扭转我国“只看广告而不看疗效”【2】的误国利己科研评价做法。 参考 【1】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三大要素保障人才潜心科研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1/395721.shtm 【2】科学鉴赏力的软肋,制约着我国原创性科学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087056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631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可能有助于双一流评价的『I3』指标及其推广
热度 3 ZJUlijiang 2017-11-17 14:38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I3指标是2011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评价算法,旨在用百分位数取代平均值(例如期刊影响因子)。在I3指标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多指标测度的学科评价思想逐渐显现,这一思想可以为我国双一流测评指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步一 / Indiana University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影响因子(均值型算法)的缺陷:以 MIS Q和 JASIST为例 MIS Quarterly是管理信息系统(MIS)领域的顶级期刊,而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原名Journal of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则是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尽管它们的关注点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ISI的分类系统中,这两本期刊都被分在了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类别下。今年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期刊证报告》显示,MIS Quarterly的影响因子高达7.268,而JASIST则只有2.322。JASIST的影响因子低于MIS Quarterly这一现象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一直保持至今。 2011年,Loet Leydesdorff和Lutz Bornmann研究发现,以2007-2008年为例,JASIST上刊载的文章中有375篇得到过至少一次引用,而MIS Quarterly刊载的文章中有66篇得到过至少一次引用(均为2011年2月统计结果)。但是,JASIST上前66篇获得被引的文章比MIS Quarterly上的66篇被引文章多获得了380次引用。可以想见,JASIST较低的影响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上刊载了大量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Loet Leydesdorff等人指出,这进一步说明评价学术影响力不应当以均值或中位数等有向中间靠拢趋势的统计量(central-tendency statistics)为唯一标准;不过可惜的是,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一系列目前较常使用的评价指标都是使用均值作为标准化依据的。 百分位数计量指标『I3 』 Loet Leydesdorff和Lutz Bornmann随即提出了“整合影响指标”(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简写为I3指标),用来度量文献计量实体(如出版物、期刊、会议论文集、作者等)的影响力。 ,其中 代表百分比排名, 代表该排名出现的频次。I3指数摒弃了以均值或中位数为标准化标准的措施,采用百分位数为标准化措施的依据,进而对影响因子等传统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和改进。在期刊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期刊的I3指标和该期刊内刊载的有被引记录的文章数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如上图所示)。 Loet Leydesdorff和Lutz Bornmann还给出了科学评价时进行分组和决策的具体策略。他们建议使用 99-100%(即排名最靠前的1%)、95-99%、90-95%、75-90%、50-75%和0-50% 这六组作为基本评价时的分组方式。 I3的核心思想:多维度评价优于单维度评价 基于I3指标,南京大学叶鹰教授(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和Loet Leydesdorff在2014年建立了一项 科学评价的框架 ,指出以多指标测度评价学术个体和学术群体。他们将发文分值、引文分值和两者的差分别以三个向量的形式存储在对称矩阵V中,每个向量均由三个元素组成,分别代表该项指标的核心区域值、长尾区域值和零值。这里,矩阵V的迹(即对角线元素的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进行科学评价。这项研究不仅挖掘出多指标混合矩阵中“迹”的文献计量含义,而且还强调了多指标测度对于学术评价的重要作用。2015年,台湾大学黄慕萱教授等人还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专利评价方面,该方法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今年,叶鹰教授、Lutz Bornmann和Loet Leydesdorff发表了一篇文章,使得I3指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在该文章中,I3指标开始与 h 指数(如果一位科学家一共出版了n篇著作,假如他(她)有h篇论文每篇被引了至少 h 次,而其他( n-h )篇论文每篇被引了至多 h 次,那么他(她)的 h 指数就等于 h 。)结合起来,并且该文进一步强调多指标测度评价的必要性。从评价效果上看,多指标测度评价优于单一指标,多指标测度的考虑范围更广更全面。另一方面,多指标测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是多个简单指标的综合,因而便于评价者收集数据,尽管其运算过程较为复杂,但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亦不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多指标测度并非多个简单指标的综合,而是分布于不同测度区位的各个指标的协同。这种多维度测度的评价思想和方式或许可以为我国双一流测评指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Leydesdorff, L., Bornmann, L.(2011). 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s compared with impact factors: Analternative research design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2(11), 2133-2146. Ye, F. Y., Leydesdorff, L.(2014). The ‘‘Academic Trace’’ of the performance matrix: A mathematicalsynthesis of the h-index and the 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 (I3). Journal of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4), 742–750. Huang, M.-H., Chen, D.-Z., Shen, D.,Wang, M.S. Ye, F.Y. (2015). Measuring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ofassignees using trace metrics in three fields. Scientometrics, 104(1), 61–86. Ye, F. Y., Bornmann, L., Leydesdorff, L. (2017). H-based I3-type multivariate vectors: Multidimensiona lindicators of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scores. COLLNET Journal of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1), 153-171. Hirsch, J. E. (2005). An index to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2(46), 16569.
632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科学英雄之公平评价, 不计论文出身! 而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杨学祥 2017-8-5 08:44
科学英雄之公平评价,不计论文出身!而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从黄禹锡科研造假到韩春雨论文撤稿 2017-08-0400:57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主编|赛德夫). 导读: 关键提示与科研警报:再高级的权威刊物也不是评价论文科学性的唯一标准。然而,只有重复验证为实的论文就是科研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好大喜功的学官与监管部门务必反思:如此唯论文之唯期刊论,致使文章一旦发表,就盲目庆功表态,就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最后不是科学创新,而连创旧也不是。 来源: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原题目: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从黄禹锡科研造假到韩春雨论文撤稿 笔者在2009年8月25日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国家的科技界、科技管理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把权威刊物当成评价论文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文章一旦发表,就盲目庆功表态,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倒塌了,迷信权威刊物的思潮依然盛行在中国的科技界。如果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的种种丑恶现象就不会发生 。 8年前韩国首尔中央区法院对黄禹锡一案举行听证会,鉴于包括诈骗在内等罪名,韩国检察官提出对造假科学家黄禹锡判处4年监禁刑罚。2004年和2005年,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克隆成功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细胞。但后来黄禹锡被曝学术造假,首尔大学宣布解除黄禹锡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授予他的“最高科学家”称号 。 8年之后,韩春雨论文确实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但是,他的论文发表仅仅数月,他便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获得了各方面的资金支持。韩春雨的这篇论文,奖励之快、之大,是震惊学术界的,现在论文撤稿了,那么多的前期奖励,会成为一个千古笑话的。然而,像他这样的故事似乎还在发生,前几天又看到某校一篇论文发表后获1千万的奖励。 警钟应该让管理部门更加清醒! 择录喻海良教授的博文《 韩春雨NatBiotech论文撤稿 再反思》: 一大早被韩春雨论文撤稿申明刷屏,一年多的争论终于落下帷幕了。就韩春雨论文撤稿,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就是一个正常的学术争论而已。确实,全世界每年有好几百篇学术论文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撤稿。另外,在2012年以前,每年论文被撤稿数量一直都是美国最多,中国这几年才超越美国,如下表所示。 然而,就韩春雨事件,个人觉得有几个需要再反思的事项,希望将来不再发生这样的乌龙: 1)学术奖励不宜太快 。 韩春雨论文确实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但是,他的论文发表仅仅数月,他便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获得了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似乎大家都认为学术论文就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其实,学术论文,发表的意义就在于大家讨论其事物,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而不是快速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些利益。如果真的有经济利益,很多企业可能是不会发表论文的。前几天,和一个企业谈合作,里面明确规定不能够发表未经他们许可的论文。我在卧龙岗大学工作期间,参与做了一些企业项目,如果写论文,必须经过课题CEO的批准。因而,就那个大的课题,我只干活,不写论文。既然是论文,就是为了让大家讨论,就是因为这个事物还是发展中的事物。像韩春雨的这篇论文,奖励之快、之大,是震惊学术界的,现在论文撤稿了,那么多的前期奖励,会成为一个千古笑话的。然而,像他这样的故事似乎还在发生,前几天又看到某校一篇论文发表后获1千万的奖励。 2)学术界不应该被影响因子控制了 。这些年,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被撤稿的故事年年发生,特别是生命科学圈。现在中国也发生了,以至于我们以后不要再嘲笑日本和韩国了。现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为什么经常发生撤稿,主要是因为学术界被影响因子“控制了”。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就获得高的学术收益。因而,不少团队挺而走西,编辑数据。就韩的这篇论文而言,似乎大部分结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为了能够把论文的“质量”更提高一下,造成了图4的不可重复。如果他们只是将前面的结论进行发表,虽然发表了不了自然子刊,但是,发表一个影响因子低一点的期刊似乎还是可能的。 3)学术界不应该被媒体过分影响。媒体是一个好东西,现在项目申请,经常都要写一些媒体报道。大家希望把论文发表到自然及其子刊,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第一时间提供媒体报道。媒体报道的好处就是成果能够快速获得影响力,增加曝光度,增加被引用的可能性。然而,做媒体的人并不是科学家,他们只能够帮助成果的宣传,而这些宣传并不能够当做“成果”本身的评价或者认定。韩春雨的这篇论文,如果一开始没有媒体的大肆宣传,河北省估计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经费。确实,国内每年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有一百多篇了,如果算上Nature子刊,几百篇应该是有的。但是,又有几篇论文获得了如此之多的经费照顾? 4)学术界要多一些讨论,影响力大的人要少给出些“成果认定”。就韩的这篇论文,影响力人物的“成果认定”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的,我很难相信省科技厅也不至于就凭一篇学术论文,就给出这么多钱的投入。由此可见,影响力人物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慎重,少参与成果鉴定,特别是没有“亲眼看见”的情况下……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69289.html 已有2934次阅读2009-8-2505:06|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学,刊物,创新,造假推荐到群组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作者|杨学祥)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8月24日韩国首尔中央区法院对黄禹锡一案举行听证会,鉴于包括诈骗在内等罪名,韩国检察官提出对造假科学家黄禹锡判处4年监禁刑罚。2004年和2005年,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克隆成功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患者匹配型干细胞。但后来黄禹锡被曝学术造假,首尔大学宣布解除黄禹锡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授予他的“最高科学家”称号 。 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2006年1月10日公布的最终调查结果显示,黄禹锡研究小组200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与其2005年发表的论文一样属于造假,黄禹锡所“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 。令人遗憾的是,揭露论文造假的不是后续的检验研究,而是新闻媒体 。科学研究止于权威刊物,权威刊物堆塑科学的泥足巨人令人震惊。 权威刊物的 权威 面临挑战 造假数据为什么竟通过了权威刊物的专家评审? 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主观意向:选择对立观点的评审人意味着否决,选择观点一致的评审人意味着通过。黄禹锡事件的回放过程表明,权威刊物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对评审失误保持沉默,而黄禹锡借助权威刊物一步登上科学神坛。 闾丘露薇指出,大部分人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能够有成果,能够做出一点点事情。因为这样的心理,有的时候就会有选择性,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潜意识的。美国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访的科学家表示,如果有的数据和自己的结论相左的时候,会选择对那些数据视而不见 。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科学家的观点都不会完全一致,正如在全球变暖的大潮下依然有不同的声音,科学的发展正是取决于不同观点的公平竞争。如果权威刊物不是在科学竞争中保持公平与中立,而是利用刊物的影响鼓吹偏袒某一观点,压制对立观点,刻意堆塑科学的泥足巨人,科学的悲剧就会由此而成。论文发表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北京编辑张田勘指出,论文发表后应当有其他研究来证实成果可重复,即验证论文的结果,这也是保证科学结论可靠和客观的重要措施。如果给以时间,一切造假都会被揭穿,科学永远不会容忍造假。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本质在于科学只用事实和客观成果说话,并总是剔除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内容 。 科技创新 并不是一开始就赢得多数 首先发表那些创世之作的刊物未必就是影响因子高的著名刊物 ,因为著名刊物总被当时旧学说的科技权威所控制,新的学说很难冲破阻力得到承认。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1856~1863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1866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4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35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1900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10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和压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魏格纳去世30年后,海底构造研究证实了海底扩张的预言,板块构造学说才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1533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1542年6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1882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 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 。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35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60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 。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权威刊物与小刊物相辅相成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 用刊物的权威性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刊物的权威性是由刊物的影响因子来评价的。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 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AlanNevill)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 。”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与出 身 无关 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 。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的编辑迪安吉利斯(CatherineD.DeAngelis)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国家的科技界、科技管理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把权威刊物当成评价论文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文章一旦发表,就盲目庆功表态,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倒塌了,迷信权威刊物的思潮依然盛行在中国的科技界。如果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的种种丑恶现象就不会发生 。 参考文献 1.于盟。韩国造假科学家黄禹锡被判4年监禁。2009年08月24日16:10中国日报网站。http://news.sina.com.cn/w/2009-08-24/161016176100s.shtml 2.张利。韩国调查认为黄禹锡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全属造假。2006年01月10日13:14新华网http://tech.sina.com.cn/d/2006-01-10/1314815773.shtml 3.闾丘露薇。科学骗局的代价。2006年01月06日09:08东方早报http://tech.sina.com.cn/d/2006-01-06/0908812556.shtml 4.张田勘。新京报:黄禹锡事件产生的四大挑战。2006年01月03日03:13新京报http://news.sina.com.cn/o/2006-01-03/03137880498s.shtml 5.理查德·莫纳斯特里(吴万伟译)。吞噬科学的数字。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5-10-27http://guancha.gmw.cn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827 6.滕吉文。向科技强国迈进中的地球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创新理念。见:张中杰,高锐,吕庆田,等主编。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研究50周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5。 7.杨学祥。按图索骥的国际化: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2005-10-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808.htm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124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只看国际期刊只重名气和声望的中国科研氛围阻碍弯道超车
热度 2 accsys 2016-12-24 05:46
姜咏江 中国的只看国际期刊发表,只看个人的名气、地位和声望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科学研究的氛围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湮灭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创新“冒出来”,更重要的是阻碍着 21 世纪的中国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 历史已经证明,真正的科学原创常常来自于那些无名的科学新人。而那些功成名就的大科学人物,常常是忙于完善成名的理论和方法,开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几乎很少出现。所以,对那些长时间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指望那些名家、科学弄权者去解决,一般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应该清楚,那些世界上人们一直解决不了的科学问题,如果科学界的权威们能够解决,还会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吗? 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那些已有的理论和方法,不能解决长期困扰人们认识论之时,就一定是新的理论和方法诞生之时。在科学问题的探讨中,管理国家科学发展的相关部门,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然,将国家发展的科学创新战略完全寄托在那些名人、名家的身上,将会发现无门。 诚然,科学界盛有建树的名人在其熟悉的领域,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如果在这个领域中追赶别人,自然少不了他们。但是在其他完全不同的领域,这些人不见得能够超出创新者的理解力,甚至会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是错误,认为是天方夜谭。因而在他们有强大的话语权的时候,就会在无形之中绞杀了那些开天辟地的科学创新。在中国,这种实际的例子简直太多了。 国外的科学发展已经经历了这种黑暗的科学历程,他们或多或少在纠正这种“旧科学统治论”,允许科技人员发表奇谈怪论,允许人们研究那些看来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总结了历史的教训。我们国家处在后起直追的阶段,要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的那些正确的发现和支持创新发明的思想方法。要尽快避开不重科研实际成果,只重科学论文发表的现象。其实,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检验着评价者的科学水平。不看成果的作用,只看国外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反映了评价者知识的欠缺,或者水平的低下。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长期建立起来的科学评价体系有关。在科学发明创新者强烈要求申诉的情况下,在那些专家学者难以决断的情况下,就应该公开让相关领域有研究能力的人士,自由申报参与评价。我相信现今的中国人中,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在少数。允许创新 发明 者在专家评委中演讲,应该是一种不错的科学评价方法。 提倡重科技成果的评价,会促进人们重视实际的科学研究,防止虚假的评价出现。这样无论是科学发明者还是评价者,都会脚踏实地进行研究,真正的科技创新才会不断涌现。改革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中国才有希望实现科学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 2016-12-24
个人分类: 随笔|240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什么不能迷信“同行评议”的结果?
热度 4 lwg 2016-11-25 12:16
为什么不能迷信“同行评议”的结果? 今天,看到科学网首页作为“要闻” 转载2016/11/25 人民日报谷业凯先生的一篇文章,名为《评论:让评价“尺子”更精确》,以为关于科学成果评价,作者又有了什么高见 ,立即拜读。读到最后才知道,作者并没有提出什 么高见,只是肯定“ 同行评议在成果、项目、学者、学科、机构等科学评价体系中应用广泛。1950年以后美国政府利用同行评议的方法,审定并资助了大量科学研究项目,这也被看成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领先世界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的同时,发现同行评议也存在一些问题,呼吁科学共同体思考怎样让“同行评议”这把尺子“ 刻度设置得更精确 ”些。 但是,愚以为,“同行评议”这把尺子原本就有难以克服的问题。中国有句俗话讲“同行是冤家”,难免因此产生偏差;此外,师出同门、党同伐异,也可能产生偏差(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个“普朗克定律”之说了)。因此,科学共同体真正需要思考的似乎是:就科学评价而言,有没有可能“换一把比同行评议更好的尺子”?以下是个人跟帖发表的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批评砥砺。 2016/11/25 10:52:53 lwg 鼓励学术争鸣(包括鼓励就某些科学判断形成对赌局面),坚持用实验事实说话。应该是更加有利科学发展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最繁荣的时期。这个事实值得认真研究思考。 2016/11/25 11:25:38 lwg 以“量子保密通信”为例,经过“同行评议”,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已有多篇。因此,就可以确定基于BB84协议(或其简化形式B92协议)的“量子保密通信”真的就“不可监听,不可破译,绝对安全”吗? 其实,只要针对BB84协议赖以保密的基石——“对于两个偏振方向相差45度的线偏振光,无法以超过75%的正确率加以鉴别”重金悬赏证伪,就可以很快证明这个理论前提是否足够可靠。这就好比,制锁公司为了给自己制造的锁进行广告宣传,重金悬赏他人开锁取得保险箱中赏金一样的道理。当长期没有人能够开锁取得保险箱中赏金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对制锁公司的商品培增信心,使制锁公司得到巨大回报。但是,我们的“量子保密通信”推动者,已经推动国家在量子保密通信工程应用方面投入了巨量资金;却不敢先就其绝对安全的基石悬赏证伪——这是否是科学理性的呢? 我个人关于证伪BB84协议安全性的实验方案极其简单,公布在科学网博客上已经有两个多月时间了,无人能从理论上反驳我的实验设计。为什么那些力推“量子保密通信”的“科学家”就是不愿意用实验事实来告诉我,我关于实验结果的判断是错的呢? 2016/11/25 11:27:46 lwg 继续欢迎挑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详解BB84协议的一种破解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52526-1001189.html
3945 次阅读|12 个评论
韩春雨事件如何结局?丢人现眼的中国科学评价体系
热度 25 accsys 2016-11-4 08:09
韩春雨小辈搞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如何评价这个“三无人员”的成果,却成了中国科学评价体系的重大危机。13位大腕联名否认,更有甚者,发文到该期刊,要求撤销韩氏论文。实在是中国科学界丢人现眼的大事件! 中国的学术权威实在是气势宏大,要韩春雨自证清白,还要组织重量级人物监督。我是生物学界的外行,但我认为证明韩春雨对错十分简单。韩春雨已经申明自己成功重复多次了,那就放下身段虚心做一次学生,到河北科技大学,在韩的指导下学习一次。不要高高在上,否则人家不教你。 如果权威们这样做了,韩氏剪刀的真伪不就清楚了? 北京离唐山不远,有那么多科研经费,去学一段时间不成问题吧?
个人分类: 随笔|7077 次阅读|52 个评论
我们要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必须实行科技原创先国内后国外的策略
热度 7 accsys 2016-10-29 13:34
科学技术的创新常常来自个人或极少数人,特别是科学技术原创。不可否认,创新发明源自学习和积累。我们要尽可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使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自己的本领和特长。但要想实现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象现在这样,一切有水平的发明创造都要国外的期刊认可,都要请外国的专家学者来评价,实在不是强国科技的好策略。 在我们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十分落后的时候,唯高水平国家视听,那是一种快速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但现在的中国已经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了。在许多科技领域我们已经有了独立创新发明的能力。国家领导人适时提出的 “ 万众创新 ” 战略是适合我国现代国情的强国战略。 既然是创新,就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说创新的东西国内国外以前都没有。此种情况下,把自己的创新非要拿到国外区审核,让他们鉴定,进而求得外国人的认可。这纯粹是没有自信心的做法。这个创新的东西如果外国人比你清楚,你还叫什么创新?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要实现科技领先,要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发展,没有一套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科研体系,没有一种 “ 舍我其谁 ” 的气概,请不要妄谈什么科技原创,不要说什么科技在世界领先的大话。 若干年来,甚至直至今天,我们将科技论文在国外的发表,一律看成了重要的发明创造,并以此作为教师、医生或其他科学技术人才提升的依据。这种现象反映的并不是我国科技创新先进。恰恰相反,这正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落后程度。在国际上威望较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固然能够说明投稿者科研水平的提升,但领先的科技成果如何能够快速地率先带动本国的科学创新和应用,却成了一个问题。有多少这样的实例让我们科技领先的脚步迟疑?数学家张益唐的话,也许叫每一个科技原创的科学家沮丧。这种现象的产生反映出中华民族科学界的落后一面。尽管我们每一个单位的领导都会大谈如何如何支持创新发明,但真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发明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句话会问: “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吗? ” 这一切都反映了与 “ 万众创新 ” 格格不入的陈旧的科研创新的处理方式。 真正明确科研创新重要意义的领导,是否应该快速热情地组织相关科研人员来讨论、评价那些提出来的发明创造? 俗话说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如果我们能够从上到下都将 “ 万众创新 ” 的精神理解透彻,对创新发明,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够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热情鼓励和重视,有效地组织相关科学技术人员对创新发明进行论证,评价,对作用较大的创新发明及时推广,本着重大创新发明 “ 先国内,后国外 ” 的方式,何愁我们国家不能快速成为科技强国? 姜咏江 2016-10-29
个人分类: 随笔|4021 次阅读|22 个评论
ISTIC科学评价之门
热度 1 rbwxy197301 2016-10-24 10:26
前两天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参加coinfo2016。聆听了中信所马峥老师介绍的一个专题报告。其中提及了他们团队推出的“ISTIC科学评价之门”( http://isee.istic.ac.cn/index.html)。 (1)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 高校科研活动与产业需求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促进创新主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产品与服务,创造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从2015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评价和发布“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评价关注高校与企业科研活动协作的全流程,设置指标表征高校和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三个阶段的表现: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经过企业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阶段,再到成果转化形成产品阶段。“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评价采用十项指标: (1)校企合作发表论文数量。基于Scopus收录的中国高校论文统计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 (2)校企合作发表论文占比。基于Scopus收录的中国高校论文统计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与高校发表总论文数量的比值; (3)校企合作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基于Scopus收录的中国高校论文统计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发表的论文被引总频次; (4)企业资助项目产出的高校论文数量。基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高校论文中获得企业资助的论文数量; (5)高校与国内上市公司企业关联强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库统计,从上市公司年报中所报道的人员任职、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等内容中,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测度高校与企业联系的范围和强度; (6)校企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专利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高校专利,统计高校和企业合作发明的专利数量; (7)校企合作专利占比。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专利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高校专利,统计高校和企业合作发明专利数量与高校发明专利总量的比值; (8)有海外同族的合作专利数量。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专利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高校专利,统计高校和企业合作发明的专利内容同时在海外申请的专利数量; (9)校企合作专利施引专利数量。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专利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高校专利,统计高校和企业合作发明专利的施引专利数量; (10)校企合作专利总被引频次。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专利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高校专利,统计高校和企业合作发明专利的总被引频次,用于测度专利学术传播能力。 统计各个高校上述十项指标,经过标准化转换后计算得出了十维坐标的矢量长度数值,用于测度各个高校的产学共创水平。 (2)中国高校论文产出矩阵 高校的论文发表和引用情况是测度高校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2016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依据高校论文发表和引用情况对高校不同学科发展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中国主要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各大学在2011-2015年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和2006-2010、2011-2015年期间引文总量作为源数据,采用波士顿矩阵方法,分析各个大学学科发展布局情况,构建学科发展矩阵。 按照波士顿矩阵方法的思路,我们以十二五期间(2011-2015)各个大学在某一学科论文产出占全球论文的份额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占比的测度指标;以各个大学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到十二五期间(2011-2015)在某一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总量的增长率作为科研影响增长的测度指标。 根据高校各个学科的占比和增长情况,我们以占比0.5%和增长100%(纵轴对数坐标为2)作为分界线,划分了4个学科发展矩阵空间。 第一区:优势学科(高占比高增长):该区学科论文份额及引文增长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可明确产业发展引导的路径; 第二区:传统学科(高占比低增长):该区学科论文所占份额较高,引文增长率较低,可完善管理机制以引导发展; 第三区:潜力学科(低占比高增长):该区学科论文所占份额较低,引文增长率较高,可采用加大科研投入的方式进行引导; 第四区:弱势学科(低占比低增长):该区学科论文占份额及引文增长率都处较低水平,可考虑加强基础研究。 (3)中国高校专利产出矩阵 发明专利情况是测度高校知识创新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高校专利发明情况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高校了解其在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发展决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2016年开始,采用各大学在2011-2015年期间在21个德温特分类的发表专利数量和2006-2010、2011-2015年期间专利引文总量作为源数据构建中国高校专利产出矩阵。 同样按照波士顿矩阵方法的思路,我们以十二五期间(2011-2015)各个大学在某一分类的专利产出数量作为科研成果产出的测度指标,以各个大学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到十二五期间(2011-2015)在某一分类专利被引用总量的增长率作为科研影响增长的测度指标。以专利数量1000和增长率100%作为分界点,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依次是“优势专业”、“传统专业”、“潜力专业”、“弱势专业” (4)中国高校学科融合指数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分析可以帮助高校结合实际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2016年开始评价和发布中国高校学科融合指数,并从跨学科论文占比,热门学科组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根据Scopus数据中论文的学科分类体系,构建了一个学科树。学科树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学科,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距离表示其代表的两个学科研究内容的相关性。距离越大表示学科相关性越弱,学科跨越程度越大。对一篇论文,根据其所属不同学科,在学科树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节点并计算出该论文的学科跨越距离。统计各高校统计年度所有论文的学科跨越距离之和,定义为各高校的学科融合指数。 以Scopus收录的高校论文为数据源,选取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不同地区国家学术影响较大的几所高校来进行对比分析。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463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