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遗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Legacy of Kublai Khan
smallland 2017-5-17 11:42
动物或人类雄性的妻妾群:Harem。这个词来源于阿拉伯语,原意是“禁区”,大概类似中国的后宫,除了太监别的雄性不得入内。通过占有巨大的优秀交配资源,alpha雄性得以在种群内广泛传播自己的基因。别的动物没有秘书,只能自己提高警惕,用野蛮的体力维护harem。人类则不同,单个雄性可以通过有效的统治占有广大的地区,享有(理论上)区内的交配权。 根据那个著名的超级Y染色体基因分析,亚洲雄性的八分之一,世界雄性的二百分之一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为此做过巨大贡献的,当属其优秀的孙子忽必烈。 根据马可波罗的记载(据说也不是他本人写的),在他的夏都内,忽必烈每三天三夜更换6个少女,长年不断;其中许多少女会怀上他的孩子,但数字无法统计。 据说一个叫做Kungurat的鞑靼族部落盛产美女,大汗就派使者去按一定的标准挑选最美的带回。回来后,还要重新评估,选出其中的一部分,由老年妇女陪护陪睡,看看有无异味,是否打鼾,是否有其他毛病。最终选出来的,就可以分组轮流陪伴大汗了。 伟大的征服者,伟大的统治者;流传百世的,除了壮美的史诗,还有其生物学遗产。 ...... His flashing eyes, his floating hair! Weave a circle round him thrice, And close your eyes with holy dread For he on honey-dew hath fed, And drunk the milk of Paradise.
5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举申遗 正当其时
冯用军 2016-9-5 23:41
封建中国主体是科举中国,科举文化遗产是科举遗产的轴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史核心桥段是科举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核心桥段是科举文化史。从历史贡献和国际影响而言,科举延续1300余年,堪称中华第一大发明;1905年,千年科举一朝遽废,留下了一份科举文化遗产。科举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科举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唯一性、濒危性、不可再生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高附加值等特征。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科举借助古代“一带一路”,曾东渡扶桑、西渐意法英美、南播交趾暹罗、北流高丽朝韩,近年来,学界为科举正名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国家对科举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科学弘扬、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等却并不尽如人意,加之科举受恩国(如韩国、越南等)有申遗动议压力,我们学界必须未雨绸缪,将科举申遗尽快纳入社会各界议事日程和国家申遗路线图,联合起来预研科举申遗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早日启动国家科举申遗工程奠定学理基础和提供决策参考;国家也应有长远眼光、战略规划,将科举申遗纳入国家“软实力工程”重大项目予以脚踏实地的推进。 应深化对科举文化遗产的研究 2016-08-10 11:02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信息与动态】    作者:肖佐刚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科举文化现象。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徐泓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着重探讨了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及文化的影响,统治者通过科举的引导来影响社会,使社会认同其意志,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因此它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和风俗演变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科举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和笼络人才,而公平公正是其核心价值,为此历朝采取了各种举措。河南大学汪维真教授就明代会试分卷制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度中,分区域分配录取名额体现了公正的原则,而且在同一区域内坚持择优录取,也是相对公平的。杭州师范大学刘希伟副教授则指出,从自由竞争到分区定额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科举制度中的分地取士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世愉研究员着重论述了清政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科举制度时给予该地区特殊的照顾及政策上的倾斜,如为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专设苗童、瑶童名额,乡会试中也设有保障性中额。这种优惠政策对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的刘明坤统计了明清时期云南彝族、回族、纳西族、白族士子考取举人、进士的人数,认为少数民族子弟获取功名,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的科举情况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重点之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研究馆员王鸿鹏在整理出版《台湾科举史料汇编》的基础上,论述了台湾自康熙开科以来的科举发展沿革,介绍了台湾地区流传的科举佳话,充分展现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士子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北京大学卢咸池教授认为,台湾科举是我国古代科举的重要支脉,对它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举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指出,科举文化遗产至少有制度遗产、观念遗产、习俗遗产、文献遗产和文物遗产几个方面。我们应结合申遗工作,系统梳理、充分发掘、科学利用这些遗产,不仅要还科举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让世人知道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厦门大学张亚群教授、唐山师范学院冯用军副教授等就加快科举文化遗产的申遗步伐、建立申遗的协调机制、组织申遗专家顾问团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作用,为正在酝酿启动的科举申遗工作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14版)
个人分类: 国际考古及文物鉴定中心IHC|1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举申遗 正当其时
热度 1 冯用军 2016-9-5 23:40
封建中国主体是科举中国,科举文化遗产是科举遗产的轴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史核心桥段是科举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核心桥段是科举文化史。从历史贡献和国际影响而言,科举延续1300余年,堪称中华第一大发明;1905年,千年科举一朝遽废,留下了一份科举文化遗产。科举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科举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唯一性、濒危性、不可再生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高附加值等特征。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科举借助古代“一带一路”,曾东渡扶桑、西渐意法英美、南播交趾暹罗、北流高丽朝韩,近年来,学界为科举正名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国家对科举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科学弘扬、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等却并不尽如人意,加之科举受恩国(如韩国、越南等)有申遗动议压力,我们学界必须未雨绸缪,将科举申遗尽快纳入社会各界议事日程和国家申遗路线图,联合起来预研科举申遗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早日启动国家科举申遗工程奠定学理基础和提供决策参考;国家也应有长远眼光、战略规划,将科举申遗纳入国家“软实力工程”重大项目予以脚踏实地的推进。 应深化对科举文化遗产的研究 2016-08-10 11:02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信息与动态】    作者:肖佐刚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科举文化现象。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徐泓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着重探讨了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及文化的影响,统治者通过科举的引导来影响社会,使社会认同其意志,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因此它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和风俗演变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科举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和笼络人才,而公平公正是其核心价值,为此历朝采取了各种举措。河南大学汪维真教授就明代会试分卷制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度中,分区域分配录取名额体现了公正的原则,而且在同一区域内坚持择优录取,也是相对公平的。杭州师范大学刘希伟副教授则指出,从自由竞争到分区定额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科举制度中的分地取士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世愉研究员着重论述了清政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科举制度时给予该地区特殊的照顾及政策上的倾斜,如为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专设苗童、瑶童名额,乡会试中也设有保障性中额。这种优惠政策对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的刘明坤统计了明清时期云南彝族、回族、纳西族、白族士子考取举人、进士的人数,认为少数民族子弟获取功名,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的科举情况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重点之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研究馆员王鸿鹏在整理出版《台湾科举史料汇编》的基础上,论述了台湾自康熙开科以来的科举发展沿革,介绍了台湾地区流传的科举佳话,充分展现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士子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北京大学卢咸池教授认为,台湾科举是我国古代科举的重要支脉,对它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举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指出,科举文化遗产至少有制度遗产、观念遗产、习俗遗产、文献遗产和文物遗产几个方面。我们应结合申遗工作,系统梳理、充分发掘、科学利用这些遗产,不仅要还科举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让世人知道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厦门大学张亚群教授、唐山师范学院冯用军副教授等就加快科举文化遗产的申遗步伐、建立申遗的协调机制、组织申遗专家顾问团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作用,为正在酝酿启动的科举申遗工作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14版)
个人分类: 国际考古及文物鉴定中心IHC|1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举申遗 正当其时
冯用军 2016-9-5 23:36
封建中国主体是科举中国,科举文化遗产是科举遗产的轴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史核心桥段是科举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核心桥段是科举文化史。从历史贡献和国际影响而言,科举延续1300余年,堪称中华第一大发明;1905年,千年科举一朝遽废,留下了一份科举文化遗产。科举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科举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唯一性、濒危性、不可再生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高附加值等特征。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科举借助古代“一带一路”,曾东渡扶桑、西渐意法英美、南播交趾暹罗、北流高丽朝韩,近年来,学界为科举正名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国家对科举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科学弘扬、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等却并不尽如人意,加之科举受恩国(如韩国、越南等)有申遗动议压力,我们学界必须未雨绸缪,将科举申遗尽快纳入社会各界议事日程和国家申遗路线图,联合起来预研科举申遗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早日启动国家科举申遗工程奠定学理基础和提供决策参考;国家也应有长远眼光、战略规划,将科举申遗纳入国家“软实力工程”重大项目予以脚踏实地的推进。 应深化对科举文化遗产的研究 2016-08-10 11:02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信息与动态】    作者:肖佐刚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科举文化现象。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徐泓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着重探讨了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及文化的影响,统治者通过科举的引导来影响社会,使社会认同其意志,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因此它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和风俗演变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科举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和笼络人才,而公平公正是其核心价值,为此历朝采取了各种举措。河南大学汪维真教授就明代会试分卷制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度中,分区域分配录取名额体现了公正的原则,而且在同一区域内坚持择优录取,也是相对公平的。杭州师范大学刘希伟副教授则指出,从自由竞争到分区定额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科举制度中的分地取士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世愉研究员着重论述了清政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科举制度时给予该地区特殊的照顾及政策上的倾斜,如为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专设苗童、瑶童名额,乡会试中也设有保障性中额。这种优惠政策对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的刘明坤统计了明清时期云南彝族、回族、纳西族、白族士子考取举人、进士的人数,认为少数民族子弟获取功名,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的科举情况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重点之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研究馆员王鸿鹏在整理出版《台湾科举史料汇编》的基础上,论述了台湾自康熙开科以来的科举发展沿革,介绍了台湾地区流传的科举佳话,充分展现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士子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北京大学卢咸池教授认为,台湾科举是我国古代科举的重要支脉,对它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举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指出,科举文化遗产至少有制度遗产、观念遗产、习俗遗产、文献遗产和文物遗产几个方面。我们应结合申遗工作,系统梳理、充分发掘、科学利用这些遗产,不仅要还科举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让世人知道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厦门大学张亚群教授、唐山师范学院冯用军副教授等就加快科举文化遗产的申遗步伐、建立申遗的协调机制、组织申遗专家顾问团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作用,为正在酝酿启动的科举申遗工作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14版)
个人分类: 国际考古及文物鉴定中心IHC|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探寻“玛吉阿米”
lipng6575 2016-8-9 21:46
------ 遗产还是遗梦 十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谭晶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感 觉这首歌 好 特别 ! 声音空灵而飘逸, 谭晶的 藏族扮相与雪域景象完美统一,歌词满含纯真的情愫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别是歌中反复出现的 “ 玛杰啊玛 ” ,像是在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呼唤声在雪域高原回荡。 “ 玛杰啊玛 ” 是谁? 歌词里 还有 什么故事 吗 ? 2016 年 7 月 8 日下午,画家好友黄家林带我们参观完大昭寺后逛八廓街,来到位于东南角一幢黄房子前面时,他说一定要 给我们 照张相 做留念 , 还要 一定上楼去喝茶。乍一看是一很旧的两层小楼和在露台上搭了个顶蓬的餐吧, 招牌上写着 “ 玛吉阿米餐吧 ” 。 有什么好吃的 吗? 客随主便,就跟了上去。艰难地爬过狭窄而陡的楼梯,来到了三楼露台的拐角位置 坐 下, 探出窗外可以看到八廓东街和南街。家林 点了一壶奶茶 , 喝起来 也没有觉得很特别 。我 环顾 着这个餐吧, 客人很多,座位很挤,时不时还有等候的客人,我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了 中柱 上。在中柱的 上 方挂着一个神像(后来知道是度母女神),中部 摆放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集, 下面放着很多 制作特别的留言簿(是用藏纸制作的)。家林拿来一本留言簿说, 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这留言簿, 来这里喝茶 用餐 可以一边看别人的留言,一边写自己的留言, 想写 什么 就写什么 。 据说留言者写的主要是在西藏游玩的感想,人生的感悟和苦恼,对爱情的期待,失恋的痛苦等。我邻座客人就写了满满的一页。 我 问家林,就这么个餐吧,怎么 还摆放着 仓央嘉措 的诗集,与他有什么 关系 吗 ?家林叫服务员拿来一本《玛吉阿米的留言簿 --- 仓央嘉措的神迹与遗产》,一边 叫我们看《在那东方的山顶》这首诗, 一边说道: “ 有很多介绍说 这里是六世达赖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其实不是 。 应该 是仓央嘉措梦 中 见到 过 一位美丽的少女, 某 一个夜晚他正在这里 饮酒时 ,突然 门帘 掀开, 一位少女 向里 探望, 活佛 一看,此人 简直 与他梦中的少女完全一样! 为此活佛念念不忘, 经常来光顾这家酒馆, 以期能再 见 到她,怀念之余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 家林翻着书,给我们看书中收录的他的钢笔画作品,继续介绍说: “ 活佛 来喝酒时,由于 其 身份特殊, 酒家老板 就在这个露台上临时 撑 个幡供他一人享用 。 现在这个露台上搭起了永久的蓬 ” 。 回到成都后,我网购到这本 由贺忠与泽郎王清 ( 餐吧老板 ) 编 写 的《玛吉阿米 --- 仓央嘉措的神迹与遗产》, 书中马丽华写的 “ 断想 ”中 有这样的文字: “ 据说八廓街的黄房子正是诗中少女居家之地,或说是微服出行的仓央嘉措以少年宕桑汪波的名义与情人幽会之处 ”。 网上 也有大量的 介绍说这里是六世达赖会情人的地方,这里还是这位少女的居家所在。 但在本书的正式介绍中是这样写的 : 大约在三百年前的某个星月之下,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来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却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恰巧这时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丽的容颜和深情深深地印在了这位神秘人的心里和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那 位 神秘人物为追忆月亮少女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那东方的山顶》: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 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 会冉 冉浮现在我心田 仓央嘉措诗中的藏文 “ 玛吉阿米 ” 的意思是: “ 玛吉 ” 为未生或未染,可解读为圣洁、无暇、纯真; “ 阿米 ” 是 “ 阿妈 ” 的介词形式,愿意为母亲。在藏族人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因此 “ 玛吉阿米 ” 的全意是:圣洁的母亲、纯洁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 也有颇具宗教色彩的传说 。 传说观世音菩萨曾托梦给仓央嘉措,让他在凡间寻访至尊圣救世度母女神,以拯救众生之疾苦。因为救世度母女神常以绝美女性的形象出没于尘世俗间。为此, 年轻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了找寻至尊圣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夜晚,仓央嘉措停憩于拉萨八角街一家小酒馆内。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她那美丽的容颜和神情,深深地烙印在了年轻活佛的心里,他为之一怔,当他回过神来返身去追时,这月亮般的少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少女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 这种说法在网上也有,泽郎王清接受采访时也 这么讲过,这家餐吧以前的主人 三个美国女孩也这么讲。 传说 众说纷纭,诗译本众多,用者则 各取所需!但 愿这首诗是仓央嘉措本人写的(有一些诗、一些事经考证是后人强加到他头上的)。玛吉阿米或叫“玛吉阿妈”、“玛杰啊玛”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对于现实的人们而言,把她视为心中的一种美好念想也未偿不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 “ 玛吉阿米 ” ,都有美丽的遗梦,都有想要而不得的 。要不然,这幢黄色小楼就不会有这么多慕名而来的寻访者,不会有满怀期待的爱情幻想者在那里留言,就不会有人期待着在这里发生美丽的邂逅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今天的 “ 玛吉阿米 ” 客人如织,人来人往,再也不是能让你静坐在那里发呆的地方!但可以戴着耳机再听听谭晶的《在那东山顶上》,说不定还能听到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 人们创造着”玛吉阿米“的遗产,消费着这份遗产,回味着自己的遗梦。 话说这家餐吧, 最早是三个美国姑娘在拉萨开办的,并且听说了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的故事后,毫不犹豫地将餐馆命名 “ 玛吉阿米 ” 。泽郎王清于 1997 年去拉萨潜心求佛,漫步于八廓街,见到位于东南角的一栋黄色建筑, 很是好 奇,因为藏区的房子是不可以用这个颜色的( 只有寺庙、活佛的驻锡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资格“身披黄色外衣”) 。 黄房子的主人,三个美国女孩,告诉了泽郎王清这个美丽的传说。几个月 后泽郎 王清与 这 三个女孩成为了朋友, 当她们要回国时,委托泽郎王清找人接手,但 他 没有找到人。他 开玩笑说 “ 要不然我来当你的经理,或者是卖给我? ” 三位女孩却当真的就卖给了他。 这个生长于四川阿坝红原的牧区孩子 、 15 岁时离开家乡来到四川广播电台做过 10 年播音员和记者、 中途还去德格县一个寺庙跟随高僧学习藏语和藏文化 15 个月的泽郎王清,用一首情歌和一段与情歌紧密相连的动人故事打造了 “ 玛吉阿米 ” ,这个品牌 现已 成为集藏餐和传播藏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企业 品牌。 “ 玛吉阿米 ” 在 北京、昆明、成都等地开了很多分店,顾客在品尝藏餐美味的同时,也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藏文化。 后记:人大教授沈卫荣说:“玛吉阿米:一个被捏造出来的情人”,见网: http://www.guancha.cn/ShenWeiRong/2014_05_29_226504.s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40427/40060613_0.shtml
个人分类: 杂谈|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蓓根的五亿法郎(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世界名著([法]凡尔
lcj2212916 2014-12-31 23:41
《蓓根的五亿法郎》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本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两个学者的形象阐明了两个科学家的道路。 印度贵妇人蓓根的一笔五亿法郎的遗产,三十年后终于找到了继承人:一个是法国的善良的医生沙拉赛恩;另一个是德国化学教授苏尔策,这两人平均分得了这笔遗产。沙拉赛恩医生用他分到的遗产建设了一座理想的城市。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居民们过着劳动、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苏尔策教授却相反地建立一座军火工厂,生产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器,其目的是屠杀人类,破坏和平居民的幸福生活。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人类的理想,他深入虎穴,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粉碎了苏尔策的阴谋。最后,苏尔策教授终于被他自己发明的冷气弹炸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兵工厂也就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而制造为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了。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1466733
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拍卖第四十九批》][世界名著][TXT/105K]
lcj2212916 2014-12-9 13:15
主人公奥迪帕发现前男友的遗产中有大量邮票,这邮票似乎暗示了某种秘密。为此她四处寻访调查,慢慢地她不知自己是真的有所发现,还是陷入了幻觉之中。莫非一切不过是死者为她设下的一个庞大的恶作剧?所有可能的知情者都在她接近时离奇消失。邮票最终进行拍卖,据说会有一个从未露面的人前来竞拍。她坐在拍卖厅里,等待那个神秘人物的到来…… 有一个夏天的下午,奥狄芭①·马斯太太刚从一次以冷食为主的午餐会回来——午餐女主人端出来的乳酪酥,野樱桃酒的分量也许掺得重了一些——一回家就发现人家提名她当一笔大遗产的执行人。遗产的主人名叫皮尔斯·尹维拉雷蒂,加利福尼亚州的地产巨子,生前尽管有一次在业余时间输掉两百万美金,遗产仍旧雄厚繁多,盘根错节,清理起来很费功夫,决不是什么挂名的差使。奥狄芭站在起居室里,只有电视机绿幽幽的、一闪也不闪的指示灯盯着她,她呼喊上帝的名字,尽量使自己觉得已经烂醉。但是无济于事。她想起马萨特兰②一座旅馆的房间,房门刚刚砰的一声仿佛永久关上,立即惊起门廊上两百只飞鸟;她又想起科内尔大学图书馆前斜坡的日出,斜坡朝西,所以从来没有旁人在这里见过日出;她想起巴多克③的乐队协奏曲第四乐章一个干巴巴的忧郁调子;还有杰伊·古尔德④的半身白色雕塑像,皮尔斯把它供在卧床上一个非常狭窄的架子上,她老是担心它说不定哪一天会掉在他们身上。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这么死去的,死在他种种梦想中,给屋子里唯一供的偶像砸死?想到这儿,她不禁纵声大笑,无可奈何地大笑;奥狄芭,你病得太厉害了,她对她自己说,不然就是这房间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0117647
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物理学家Robert E. Sheriff 教授的遗产
毛宁波 2014-11-27 23:53
以下内容引自Geoexpro杂志2014 年11月第四期上 Thomas Smith 的文章“Never Hold Back”,以此纪念92岁高龄逝去的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Robert E. Sheriff 教授(1922~2014)。 Possibly best known for the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first published in 1973, Bob Sheriff’s accomplishments go literally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 from his family’s travels to his contributions to geophysics and education. Now in its fourth edition, the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has remained one of the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SEG) best sellers. It is a valuable and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that is a must to just about anyone in the oil and gas business. This alone would have been a bequest that would have assured Bob’s place in the upper echelon of the science. However, his contributions to geophysics and seismology,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and short courses around the world, writing text books and articles, have all made Dr. Sheriff a household name to both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in geophysics. Adding to this, the Sheriff Scholarships for the SEG Foundation that finances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as well as endowed Chairs and Professorships at the University, proves his influence is truly global. Getting Started After graduating with degree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young Bob Sheriff entered graduate school at Ohio State to study physics. The year was 1943 when the US was deeply involved in World War II. Bob was soon to be out of university deferments necessary to stay in school so he interviewed with The Manhattan Project at Oak Ridge, Tennessee, where he landed a job. “The pilot plant was manned by a bunch of physics graduate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says Bob. “We talked freely among ourselves… my Oak Ridge experience magnificent as we taught each other.” Working at Oak Ridge also brought Bob another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A sister of a pilot plant colleague joined The Manhattan Project team as a chemist. Bob was introduced to the new employee and they “hit it off beautifully”. Bob and Margaret, the chemist, were soon married in 1945. The couple stayed at Oak Ridge until the spring of 1946 before returning to Ohio State University to complete graduate studies. Bob was able to teach physics classes while in graduate school until he received a scholarship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Margaret worked on a geology degree. While still a student, Bob interviewed with Chevron and received an offer for a job at their La Habra facility (a technical center that operated from 1948 until it was closed in 1999) in Orange County, California. Anne, their first of six children, arrived in 1950 and they made their move to “the mountains and a sea shore” as Margaret put it. Being from Kansas, California had quite the appeal and she thought they were “set for life”. Little did she know where their future adventures would bring them… Becoming a Wandering ‘Geo’physicist “I knew nothing about geophysics ,” says Bob. “Dr. Allen Reilly, the manager of the La Habra facility, was just starting geophysics research. He told me it was easier to teach geology to a physicist than physics to a geologist. This is how I became a geophysicist.” Bob joined SEG at that time “to get their magazine and learn geophysics” and has been an active member ever since. During his early days at Chevron, Bob was eager to learn all he could about geophysics, including how things were done in the field. This would lead to the start of a yearning to see the world. After a year and a half of assigned projects at La Habra, he was transferred to New Orleans where he worked with a geophysicist who was on Chevron’s research committee. They traveled to geophysical operations all over the country. “I got to meet lots of important people and see lots of situations,” recalls Bob. After transferring back to California, Bob began supervising seismic work in foreign locations, mainly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d he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visiting these locations. He was then transferred to Port of Spain, Trinidad. At that time, Margret was pregnant with their sixth child. Bob came back for the birth and when number six, Linda, was nine weeks old, Margaret and the family made the move to Trinidad. Two years later, they all moved on to Perth, Australia. The transfer to Australia came with an added benefit for the Sheriff family – a six-week vacation plus a week of travel time. “Between company geophysics courses and visiting our offices along the way, I managed to stretch our vacations to three months,” says Bob. Consequently they were able to plan some very extensive trips to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After over five years there, Bob requested a transfer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Our children knew a lot about the rest of the world but little about the US, so we figured it was time to move back,” Bob recalls. The ‘Glossary’ is Born While their time in Australia was filled with traveling adventures, Bob still had a job to do, which included training and familiarizing personnel with new terms and concepts in geophysics. To fill this need, he created a 30-page pamphlet describing various geophysical terms in an industry that was evolving quickly.Bob also used it as a recruiting tool when visiting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e glossary was distributed to other companies that were part of the Australian joint operation. One of those companies was Shell, which distributed it throughout their organization. The Sheriff family returned to the States in 1966 and settled again in New Orleans. By then, one of the past SEG presidents had received a copy of the geophysical glossary that Shell had distributed and recommended it to the SEG membership. “I was asked to update and expand the glossary,” says Bob, “but I was concerned about Chevron releasing this update. Well,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SEG was Neal Smith, also a Chevron employee, who thought ‘releasing it to SEG would be good for the company’. I reported this to my manager and it was first published as one of the issues of Geophysics magazine.” Bob received the Kauffman Gold Medal, which is awarde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cience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he little 30-page glossary had by then grown to 429 pages in its 4th edition as the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Geophysics. A Second Career While in New Orleans, Bob was contacted by his old boss, Lloyd Geldart, from La Habra, California, who was teaching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Bob was asked to review the chapter on seismic work for a revised geophysics book series by Eve and Keys. “I told Geldart that the chapter was not acceptable because it did not describe geophysics as it is done today,” says Bob. “Consequently, I joined a group of authors and wrote the new seismic chapter for the book.” This would be the start of Bob joining the academic ranks and writing more geophysical text books. Bob was transferred to Houston in 1970, retiring from Chevron after 25 years of employment, and went to work with Seiscom Delta. While at Chevron in Houston, he had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as an adjunct geophysics professor for four years, and continued teaching for another five years during his employment with Seiscom Delta. In 1980, the very respected geophysicist, Milton Dobrin, who had developed the university’s geophysics program, died suddenly while jogging in the early morning hours in Houston. That is when Bob began his second career in earnest, becoming a full tenured professor. Bob not only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spent a lot of time teaching short courses fo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AAPG)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subjects. One he is particularly proud of was Seismic Stratigraphy. He had written a paper on the subject, and subsequently a book, and was invited to help teach the course in 1975. He brought this new concept to many skeptical geologists and geophysicists. The project turned out to be a success and was repeated for several years, eventually expanding to four courses a year. Bob taught other courses for different sponsors, especially overseas. “To provide time to teach these courses plus some sightseeing, I often took halftime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recalls Bob. “People were eager to have me teach them and I ran across many good students. That is when Margaret and I endowed the Sheriff Scholarships of the SEG Foundation. It finances two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every year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It is wonderful to give deserving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advance their education. It is one of the things I have been very proud of.” Bob quit teaching in 2006 but his manner of teaching lives on through the people he touched along the way. Hua-Wei Zhou came to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in 1989 partly because of Bob’s influence 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He had this to say about Bob Sheriff: “…a giant figure in the world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When I think about Bob, a number of key words pop up in my mind: kindness, honesty, hardworking, seeking perfection, generosity and wisdom.” Wouldn’t everyone want such a legacy? http://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4/10/never-hold-back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学家|2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下文物 2009-11-12 08:52
taodeng 2014-2-11 23:51
北京 东城 南池子 还算不错,四合院改造时挖出的元代城墙和文物被保留在新建的地下室里。我们的文物实在太少了,全国登记在册的总数为1200万件。但建国才二百多年的美国,仅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就达1700多万件,而史密森博物院的藏品更是超过1.3亿件。法国馆藏文物2亿多件,英国1.8亿件,对比他们的面积和人口,这怎不教人唏嘘啊!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尔•波普(尔)的思想遗产
Bobby 2013-4-17 05:47
卡尔 · 波普(尔)( Karl Popper )的思想遗产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提出“问题 - 猜想 - 反驳”的“证伪”理论。虽然他的理论光辉因为后起的库恩的“范式”理论和卡尔 · 波普(尔)学生费耶阿本德的反科学主义有所减退,但仍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历史意义。见: 《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2 、在其 政治哲学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清算和批判,哲学家伯林认为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学说做出了“最谨慎、也是最摄人的批判”。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导言 :::..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6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传记》读后感(三)----乔布斯的遗产
热度 1 memoryjs 2012-5-29 19:05
本来想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享这本书的读后感,但是又觉得这样拘束了,整本书有很多感概的地方,但是就乔布斯死之前说的话,对我感触最深,他说出了心里话: 为什么苹果会引领时尚的潮流? “有些人说: 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 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 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我们的任务是读懂还没落到纸面上的东西。” “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 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 乔布斯的理念,就是提前一步搞清楚消费者将来需要什么,而不是现在需要什么?但是有的公司就偏偏不喜欢想这些,它们想着现在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因为这样稳妥,万一市场不景气,可以避免亏损,如果市场景气,那么你赢的前半场,我来收拾后半场!但是乔布斯不在乎钱,他在乎的是他设计的东西是不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是不是美观,是否能让大众疯狂的爱上它们。 乔布斯与盖茨 "要抨击微软很容易。他们显然已经丧失了统治地位。他们已经变得基本上无关紧要" "他们在产品方面从未有过应有的野心" 乔布斯与盖茨同是一个时代的英雄,这两个人算是对手也是朋友。年轻的时候,乔布斯骂盖茨是抄袭剽窃者,他说偷了Mac的图形界面的概念;而盖茨回击:乔布斯根本不懂技术,他只知道在哪里吼叫。然而在乔布斯第三次病重的时候,盖茨却去看望他了,两个斗了几十年的老头仿佛此时惺惺相惜,他们聊了很多,家庭,事业,以及计算机行业,盖茨回忆到,我们大笑着说,他能遇到劳伦是多么的幸运,是劳伦让他保持了一半的心智健全。而我能遇到梅琳达,让我保持一半的心智健全,也很幸运。他们同样谈到,计算机行业对现在教育的影响很小,它还有许多潜力等待去开发.... 当然临走之时,盖茨又说了一句:“一体化的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史蒂夫在掌舵。但那并不意味着它将在未来的多个回合中获胜。”乔布斯也感觉必须要加上一句对盖茨的警告:“当然,你的分散模式可行,但并没有制造出真正伟大的产品。这是问题的所在。是个大问题。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两个人.... 然而乔布斯对盖茨的评价却也是有好有坏,他说:“比尔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做产品的人, 但他真的不是。他是个商人。臝得业务比做出伟大的产品更重要。” 对于IT人士来说,到底是商人还是做产品的,一直都是一个问题。钱多了到一个境界的时候,它就只能是一堆数字了,很多人不想成为葛朗台,但是却一步步在成为他。盖茨的巨额的财富,最后用于慈善,这点来说,盖茨是值得人敬仰的,他是成功的。 然而,乔布斯对盖茨也是很欣赏的,“我很欣赏他— —他很出色— — 我也喜欢跟他合作。他很聪明, 实际上也很有幽默感”。一个人在这世上,需要朋友,同时也需要一个对手,时时与自己竞争,如果这两个是同 一个人,或许就能体会友谊的更深层次。 微软,苹果,IBM... 乔布斯仿佛是天生IBM的对手,总是不断地想要“打碎”IBM,从1984年的麦金塔电脑的广告就可以看出,而他也不太欣赏微软,即使盖茨是世界首富,当时微软还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那么他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有这样一段话:“像I B M 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 我有我自己的理论。这样的公司干得很好, 它们进行创新, 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 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 因为他们是改写收入数字的人, 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I B M 的约翰. 埃克斯( 以及早已离开苹果的约翰. 斯卡利、微软的史蒂夫. 鲍尔默) 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 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这话说的非常好,当我看到时候,不自觉的叫好,他分析问题很透彻,科技公司,最主要的还是产品,产品做好了,市值自然也会上去,然而如果想尽办法榨取产品的每一分利益,而忽略产品的质量,那么必然一步步走向衰败,现实中,IBM与微软已经证实了这点。 最后他还说:“苹果很幸运, 能够东山再起,但我认为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不管如何,微软现在还是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它的未来如何由我们广大用户一起见证。 对苹果的期望: “ 你要打造一家再过一两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沃尔特. 迪士尼, 还有休利特和帕卡德, 还有创建英特尔的人所做的。他们创造了传世的公司, 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这正是我对苹果的期望。” 我记得当时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奋斗》,陆涛得知法兰克福项目被卖出之后,非常生气的和他父亲的一番对话,徐志森说了句:“我是个商人,我要想的就是怎么样尽快赚钱”。是商人还是做企业,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后者,一个企业家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赚钱,他想的还有如何改善民生,如何造福社会,要有一种男子的胸襟。 虽然我不是果粉,但是真心的希望苹果能做出更多创新的东西,不断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企业也能够秉承做产品,做企业的理念,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国家!
个人分类: 文学读后感|4148 次阅读|4 个评论
鞭炮和猩猩
热度 1 seawan 2012-2-8 08:00
鞭炮和猩猩
鞭炮应该是蒙昧时代先人的一个自我安慰的手段。 现在的猩猩也会使用敲打“响器”来树立威信,威吓对手。 文明社会逐步使用其它方式替代了这些做法, 不仅不再敲响器,也不再拍打胸脯和龇牙咧嘴的吼叫了, 代之以理性的辩论, 乃至温和的求同存异了。 所以,中华民族的鞭炮风俗是一个愚昧的遗产。 犹如清人的辫子, 不能因为“祖上传下”就说它合理。
个人分类: 历史与文化|7580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1)
liwei999 2011-2-22 14:57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1)
应凡诗文选:李应凡著 李应繁诗文选:李应繁 著 序 李应繁翁,少即善文,工余事暇,每多吟咏,惜早期作品,多已亡佚,今不可得矣。余结识李翁于八十年代初之县政协文史会上,以后每多过从,遂订忘年之交。翁虽耄耋高年,于撰写文史,寄兴垄田之暇,犹辛勤笔耕。?年中积得诗、词、楹联、散文数以千计。每有所作,必先贻我,乃得以先睹为快也。读其作,深为翁之诤、之识、之才、之情所折服。近年翁目疾,双眼失明,犹不废吟咏,由他人笔录成篇,为数亦以百计。翁之坚强意志和不为困难所阻之精神,令人感动而钦佩不已矣。辛未冬,翁在家人助力下,将全部作品,选编成册,由其?嗣名聱先生刻印问世,诚可喜而可贺。 近数年翁尝有诗作刊载于《安徽吟坛》、《西江诗联》、《滴翠诗丛》、《繁昌诗词》等报刊,均得读者赏识与好评,余为此不为过也。 翁之诗词,古朴典雅,然不失时代风貌。每作格律严谨且博学多用典,每用必得体。其田园诗,生活而富生活情趣。其酬答唱和之作,更具有(真)情实感。晚年多有歌颂新社会之诗词作品,其七律《新年》云:“跨入新年喜气豪,抒情遣兴一挥毫,万家欢乐收成好,百业繁荣效益高,爱国何辞居草野,匡时自应尽鸿毛。躬逢盛世人多寿,笑看红旗处处飘。” 写出了热爱盛世、热爱社会主义之充沛感情。 壬申仲春,翁来书嘱余,余不揣浅陋,恭书数语,以咨高明。是为序。 后学郭珍仁于荻港滨河庐 1992年4月3 前言 《应繁诗文选》上、下两册,上册是我于八五年亲自在《晚兴集》中选出的。其内容是我个人坐在家里记事抒情,遣兴及发表我个人的立场、观点而作的。 下册是我在失明后,由大儿名聱在我口述指导下在《晚兴续集》和《黄昏集》中整理出来的。《晚兴续》是我走出家门,面向社会和省内外广大诗人、词友唱和之作,是我晚年写作高潮的阶段。《黄昏集》是我在失明后只身远处孤陋寡闻的情况下而写成的,内容多系回忆之作。 我今年已八十二岁,两眼模糊,行动也很艰难,完全是残废人了。在党和人民关怀下,得以终年温饱,实是天大幸事,同时在失眠期间,大儿在百忙中能抽出时间为我整理文稿,连日奋战,卒底于成,尤为难能可贵。 人生八十古来稀,我现已超越八零线以外,继续活下去。更喜诸孙年富力强,胸怀壮志在各个岗位上,各尽所能,为国家尽力,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创造更光明的前途,奋勇前进,夺取更大的成绩。这真是事美俱全,锦上添花,美丽无伦,幸福无极。 久住人间不嫌迟,夕阳无限好,何虑近黄昏,从今以后,我当愉快地活下去,活一天快乐一天,活一年快乐一年。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口述 自题卷首 七绝二首 一 诗文选集不沉浮, 是我精神百尺楼。 地冻天寒闲自唱, 黄昏时节已风流。 二 黄昏集里颂黄昏, 晚兴诗中唱晚晴。 莫道斯人常寂寞, 数千里外有知音。 1992年1月 李应繁自题于双岭村
个人分类: 叔爷诗词|5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和美国的区别之一
longfo 2010-11-20 07:02
美国是专利申请大国 中国是遗产申请大国 这说明 我们的老祖宗们很勤劳,很聪明 我们。。。 不咋地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纪念抗美援朝
王铮 2010-10-25 07:56
10 月 25 日是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60 周年纪念日。对于抗美援朝,现在不那么说了,电影、电视都没有。 24 日晚上,我想中央一台可能有纪念晚会。中央一套放的是《毛岸英》,毛岸英在苏联,要求上前线抗击法西斯。换到山东教育台,放的好像叫什么《看电影,做生意》。没劲。25日,科学网编辑部推荐了一篇关于抗美援朝的博文吗?没有。科学网推荐的是关于Nature的文章,仿佛抗美援朝已经很遥远了。 然而这却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今天纪念抗美援朝,还是有价值的。 从外交上看,在 1950 年初,反对抗美援朝的周恩来、林彪、张闻天无疑是对的,请注意这三个是中共高层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的,他们比毛泽东懂外交。毛泽东不懂外交,才解放赶走司徒雷登是个错误,是不是刘少奇先行访苏与斯大林签了什么就不知道的。反正毛泽东外交很笨拙。中共的这三个人,周恩来是外交部长、张闻天是常务副部长,林彪怎么样? 1965 年他发表的《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提出用世界的农村包围世界的城市,实际上是当时雅尔塔体系、不结盟运动以外的第三种地缘政治经济学学说,而且现在看来这个学说最经得起考验,世界分裂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如果当时中国不出兵朝鲜,中美和解可能更早,日本可能崛起的不那么快。出兵朝鲜后,美国人出狠招,也可以说犯一个根本的错误,封锁中国,从而强化了冷战,把自己也经常性地放在一个临近战争的地位。他们的狠招,让中国大陆在战后陷入了孤立,这种孤立就激发了中国这个近百年倍受欺凌的民族的仇恨,导致反美亲苏势力的发展,以至于 1957 年百花运动向反右的深入的发展。抗美援朝,对中国有一种严重的损害。 然而从民族的振兴看,抗美援朝又是必要的。抗美援朝基本上凭借中国人的力量,打败或者说打和了美国人,对中国这个从明中叶就在外敌侵略时经常性吃败仗,近百年帝国主义列强横行的国家来说,民族需要一个提升信心的机会,需要一个自信自强的理由,抗美援朝提供了这个机会与理由。在后来的 60 年中,如果没有抗美援朝,中国人没有这样自强的信心的,甚至没有今天的大国地位。从这点看,毛泽东、彭德怀更具有长远观点,实际上是他们的理想主义特色。朝鲜长期是中国的属国,对毛泽东、彭德怀这种没有出国经历的从下层草莽奋斗起来的人物,他们需要的是是重振,是义气,所以要出兵。作为山里人,他们应该更多的看到是国家的强悍而不是周、林、张的博弈。当然毛泽东抗美援朝可能有更现实的考虑,把兵权集中到中央,实现文官政治。这些都是保障国家统一而富强的基础。中国的军阀割据,中央权力丧失,从太平天国算起,已经一百年了。 出兵朝鲜表现的民族的振兴,至少使得美国人没有从越南达到云南,至少使得美国人限制了蒋介石反攻大陆,至少使得没有人支持印度再次进犯中国。出兵朝鲜,带来了中国 60 年的和平。出兵朝鲜,带来的全国军队一盘棋,使得节度使们不能拥兵自重,叫你五虎进京,你就乖乖进来,保证了中国的真正统一。比较两方面理由,出兵抗美援朝还是值得的。也许因为这个值得,周恩来后来才转到了较为积极的立场上。实际上,如果中国不是一个被人任意欺凌了百年的国家,周恩来、张闻天、林彪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抗美援朝的硝烟已经散去了近六十年。抗美援朝或者说韩战留给我们什么遗产?总结抗美援朝我们有什么经验?抗美援朝是个宣言书:它告诉世界中国重新站起来了;抗美援朝是本教科书:一个民族需要敢于表现自己的力量,在世界政治中,懦弱只能被欺负。当然,抗美援朝是一座警世碑,它告诉我们,在国际政治中要结成联盟,不能树敌太多,使得自己孤立。我们今天纪念它,就是要发挥它的宣言书作用,重温用鲜血写下的教科书,再读历史的警世碑。 我经常想,对美国人来说,所谓韩战,如果他们只打到三八线,战争就不会深入,美国人就不会死那么多,甚至冷战都不会发生。可是他们习惯于颐指气使,习惯于政治对立,他们知道有个道理:弱国无外交。中国人不得不告诉他们,中国已经不是弱国了。可惜麦克阿瑟认识晚了,他把世界拖入了冷战。冷战,对东方人不好,对西方人也不好。 今天的世界,美国人又在犯韩战当年的错误,事实上在围堵中国,事实上在制造亚洲的分裂,一个分裂的世界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抗美援朝时或者说韩战时的美国国务卿杜拉斯说,一对夫妻,无论是共产主义者还是反共产主义者,你会发现那个女性是最极端的。杜勒斯这话值得美国人都深思的。我没有歧视女性,但是我是提醒不要让性格误差导致世界误差。 在美国林肯纪念馆前,有个韩战纪念碑。我每次到华盛顿都去看看。为了中国士兵,也为了美国士兵,为了他们大家表现的英雄主义。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抗美援朝纪念馆或者纪念碑呢?为什么我们没有抗美援朝的电影电视呢?外交上怎么评价抗美援朝是一回事,精神上抗美援朝的将士的英雄主义应该得到弘扬。弘扬这种精神,就是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爱和平,但是豺狼来了我们会拿起猎枪的。至少告诉我们的一个邻居,中国不是不理政事的万历皇帝时的中国、不是八旗弟子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的中国、不是 1931 年处于军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 纪念抗美援朝,当然还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明中叶中国就开始的倍受外敌欺凌,能够在抗美援朝是结束。因为抗美援朝时这个国家的主体人口农民翻了身,分了土地,出门不用担心官二代撞死自己,上学不用担心富二代歧视自己,结婚不用担心自己买不起住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家是安定的家,国是自己的国。所以邱少云宁愿为她烧死,黄继光宁愿为她扑向碉堡,许许多多王成会喊:为了中国,向我开炮。 1931 年的 918 前,日本情报机构调查过,中国有两个原因不可能全民抗战:第一是官僚与民众的对立,公众已经对国家失望,第二是军阀割据,国家分裂。今天,中国有一个毛泽东、周恩来的遗产,统一的中国大陆,还有一个遗产,公众没有对国家失望。
个人分类: 在历史中思考|4422 次阅读|23 个评论
点评: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争议
boxcar 2010-7-15 16:17
本博点评: 文章中有若干表述不准确或不到位的地方: 1)731细菌部队前身东乡部队最初设立的地点背阴河不属于平房区,而是属于五常县(市)。 2)731细菌部队研发的成果各种细菌战剂曾在侵华战争以及中蒙边境的诺门罕事件日苏冲突实战中使用,造成了很多中国军民的伤亡,而并非仅仅在整个战争期间被存放于中国东北的许多地方。至今有时候对中国的平民还有伤害。曾有报道,鬼子刚刚撤走不久,在731细菌部队的周边地区就爆发了鼠疫(731的主打产品)。 3)因为这些研究数据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进行过的人体试验类型而得来的,作为获得这些数据的交换,美国不以战争罪起诉731部队的军官。确实如此,但这种表述弱化了美国对731部队战犯的偏袒,事实上美军为了获得这些宝贵的数据并加以利用,给了石井四郎很好的待遇。前几年曾有几个在美国从事细菌战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去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结果发现他们掌握的资料远远多于该陈列馆。这应该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个人看法: 1) 731细菌部队遗址不适合作为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应该作为另一种类型的需要保护并警示后人的人类历史遗迹。 2)没必要一定和文化扯上关系,好像不叫文化遗产就没文化了一样。 ~~~~~~~~~~~~~~~~~~~~~~~~~~~~~~~~~~~ 附原新闻: 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争议 2010年07月15日01:00 新华网 纪念过去,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警示未来。 于是,关于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的相关地位,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焦点话题。 是否应该将731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一如那遗址本身,让国人无法忘却。 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日前再一次不冷不热地曝光又一份罪恶的史料被发现活人细菌实验3000余受害者名单得以确认。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金成民对外公布了他的最新史料发现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余无辜生灵被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本部直接用作活体细菌试验材料,无一生还,这3000余受害者的确切名单已经被确定。 又一次,揭露侵华日军非人道罪行的最直接证据大白于天下。 多年以来,731的罪恶,一如它的制造者,已经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柱基之上。然而,对罪恶的检讨,却常常被些许的嘈杂声音干扰,甚至湮没。 对于那段罪恶的受难者,为了不忘苦痛,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建立起来,用以保留遗迹,搜集罪证,从而得以记录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录历史,纪念过去,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警示未来。 于是,关于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的相关地位,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焦点话题。 是否应该将731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一如那遗址本身,让国人无法忘却。 罪恶大本营的前世今生 从哈尔滨火车站乘车向南,历时50分钟左右,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一处新旧不一的房产,这,就是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人类历史上,731这个词,是与恐怖、魔鬼、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 翻开历史,名词是这样解释的: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1937-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 731部队的前身,是石井四郎于1932年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的背阴河(即平房区)设立的东乡部队,这一区域当时是傀儡政权满洲国的一部分。当初,731部队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随后不久,该部队就开始进行在日本国内无法进行的人体实验。 由于日本战败后对资料的毁灭,731部队的完整信息只能靠史家一点点挖掘整理,其中,731部队的设施究竟包含什么,至今尚未有明确说法,但是仅从现有的遗存就足以看到其当年的庞大: 目前,一些731的周边设施仍保存到现在,并开发给游客参观。对游者开放的建筑物中的一座731基地占地6平方公里,由150多幢建筑组成。设施经过很精心的设计,使得其很难被摧毁。 基地包括各种各样的生产设施。有约4500个培养跳蚤的容器,6个巨大的制造各种化学制品的锅炉,以及约1800个用于生产生物战剂的容器,几天内就可以成产出大约30克腺鼠疫。 数十吨的这些生物武器(以及一些化学武器)在整个战争期间被存放于中国东北的许多地方。至今有时候对中国的平民还有伤害。 1945年,当战争会很快变得明朗时,石井四郎下令摧毁那些设备设施,并告诉他的部下把秘密带进坟墓。因为这些研究数据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进行过的人体试验类型而得来的,作为获得这些数据的交换,美国不以战争罪起诉731部队的军官。 经研究证实,这个部队当时已具有可将人类毁灭数次的细菌武器生产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投放战场,致使20万人死伤。1945年8月,731部队为了销毁罪证,在败退时炸毁了这里的主要实验设施。 申遗,该还是不该 侵华日军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研究中心。利用健康活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等实验,使得它的罪恶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 为永久保存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这个二战中极为特殊的标志性遗址,从2000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有关部门耗资近亿元对731部队遗址进行了首次全面清理,发现了300多件人体解剖用具。同时,采取措施对这个遗址进行保护,决定将其建成一座呼唤人类和平的遗址公园,并提出了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 然而,岁月流逝,现在731大部分遗址混杂在城区生活区中,周边环境破烂不堪,有的房屋电线老化,安全防火隐患非常严重。通过实施731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悼念广场等、核心区遗址的保护建设工程。使得包括本部大楼遗址和2号楼遗址的维修复原,本部大楼恢复成世界最大规模细菌战指挥中心,如今,通过保护,恢复了石井部队队长办公室、人体标本陈列室、宪兵室、兵要地志班等房间原貌。在此基础上,一座现代化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建立起来。 如今,731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被确定为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项目景区景点,并被中宣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是,731部队遗址所在地哈尔滨市平房区政府开始筹划,将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多年来,731部队遗址作为中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二战期间战争罪行遗址,一直被当地政府当做重要的工作内容。 而之前,二战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有先例。 所谓文化遗产,按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申报标准共有6条,其中第6条标准是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据此,波兰和日本分别于1976年和1996年利用第6条标准将其国内的二战遗址申报成功:一个是波兰的奥斯维辛迫害犹太人集中营;另一个是日本广岛二战原子弹爆炸地广岛和平公园。 毫无疑问,坐落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完全符合了申遗的标准。 和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一样,731部队遗址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然而,731部队的罪行更在于它拥有灭绝人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取得又是以无数活人实验为代价的,因此它又不同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甚至比实施种族灭绝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性质更为恶劣。 警示的意义在于防患未然 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后,没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会被震撼,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那段历史感到屈辱和悲愤。 然而,如何对待这个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试验基地遗址的声音似乎并没有统一。 金成民,哈尔滨市现代史专家,长年致力于 731的研究,他是坚定的731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支持者。 将731一直申报世界遗产的想法始于1996年。那一年,二战另一重大遗迹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也成功申报世界遗产,而早在1979年,二战三大遗迹之一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申报世界遗产成功。那么,731遗址作为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它既不同于广岛原爆遗址,又要比一个种族灭绝另一个种族的奥斯维辛大屠杀的性质更为恶劣,因为它的罪行是以牺牲整个人类为代价的。人类历史上如此惊心动魄的一个历史遗存,不值得全人类去牢记么? 然而,731遗址申遗的价值与必要,却成为当时喧嚣一时的舆论焦点:争论的焦点围绕在731遗址可否作为文化遗产去申报世界遗产?它的价值何在?对此,许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金成民认为,731遗址是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真正成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世界反法西斯教育阵地。 时任731纪念馆的馆长王鹏认为,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731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然而,一位名叫晏扬的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对于731遗址申报世界遗产他持保留态度,因为731遗址根本不是什么文化遗产,而是一种反文化遗毒,731遗址体现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侵略文化,一种惨绝人寰的血腥文化,将这样的文化申报世界遗产是一种错位。 争论,似乎停在了2005年,那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 。 而且,相当奇怪的是,对731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似乎只是当地政府和有限的几个专家有着热情,当2010年5月,权威专家公布了731部队活人细菌实验3000余受害者名单的时候,当地媒体再一次重提让731遗址申遗的话题。 然而,似乎很残酷的是,据专家介绍,从目前情况看,731遗址还暂不具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一些条件,如仍有部分遗址被占用,不能对外开放、影响整体格局;731学术研究人才少;缺少地方性法规等等。 为此,在多年专门研究和专题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专家们提出:哈尔滨市应尽快制定《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保护条例》,使731遗址得到依法保护和管理;应建立731国际研究中心,引进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并吸引各国研究者前来调查研究,进一步扩大731遗址的国际关注度;同时做好罪证挖掘工作,集中力量全方位、立体地展开申报格局。 最不应回避警示性文化遗产 要不要申遗,似乎不是问题,而能不能申遗,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申报世界遗产是一项非常复杂、有严格程序的长期性工作,且世界遗产要求文物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而如今的731遗址面临的却是要改建,还要扩建,倘如此,文物的完整性势必会被破坏。 况且,一位专家认为,现有的731遗址申遗,从当地政府层面说,看重的可能更是世界遗产称号能给所在地带来的荣誉和显著的旅游、经济效应。 14年的被侵略历史,3800万同胞的生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60多年前,那个所谓太阳民族的无耻践踏,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几近沉重的灾难。 那段历史,说起来,让人悲愤欲绝,读起来,让人肝肠寸断。所幸,民族的精神不灭,外虏终被华夏儿女驱离神州大地,然而,倭人掠我财富,躏我河山,辱我同胞,灭我族人,无论是黑山白水还是黄土高坡,那段屈辱悲壮同时又是坚韧不屈的历史,留下的些许痕迹,至今并未泯灭,甚至,我们族人又何曾片刻能敢回避甚至忘却。 于是,如何正视历史,如何牢记历史,就成了100多年来饱受屈辱的中国人必须正视的大是大非。 因此,警示性文化遗产,在中国,就应该不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建设的问题。 俄罗斯日前高调纪念了他们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适逢世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当全世界都在重申和平可贵、正义必胜的时候,作为二战期间东方最大受害国的国民,我们拿什么来述说和参与这一切?拿什么来教育和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一个以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而震惊了世界的民族,难道无法承受731遗址成为整个星球上警示性文化遗产的波澜吗?(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刘洁)
个人分类: 历史|379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
gl6866 2010-7-9 21:04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或许不多。在中国文坛,他是个子最高的作家。一米九二的他,在街上一晃荡,路边就有人嚷嚷:“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人称“大冯”的冯骥才六十八岁了,依然整天忙忙碌碌,四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常在乡村田野逛悠,踏勘民间遗存。说起大冯的忙,夫人顾同钊无奈地说:“你让他闲着,他不是这痒就是那疼,外出疯跑,啥病也没了。他呀,吃苦受累的命。”朋友与冯骥才相处,总是要“仰视”他。他个头实在是高,而打动朋友的,更是他在事业上的高度。 他在七月香港书展的演讲题目是“我在做什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文坛忽然转身,全心投入到中华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问他为什么如此“转身”?他说:“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猛烈冲击中,文化遗产全面濒危,中华文明的传承受到阻断性威胁。中国知识分子主动承担这一时代责任和历史性的使命,发起了空前规模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和地毯式的田野普查,唤起整个社会对文化的关注。” 问冯骥才,知识分子对社会最大功能是什么?他说:“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没有神圣感,这个民族就完了。知识分子应该对生活有矫正功能。当社会迷惘时,他们应该先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时,他们要给生活一些梦想。”冯骥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自称是“行动的知识分子”,投入天津老街保卫战、敦煌文物保护战,亲临一线抢救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多方呼吁,为保护消逝在田野中的古村落四处奔走。走进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入口处悬挂着冯的书法: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津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破败不堪的老城在洪流中消失,造成对文化遗存的毁灭性破坏。他发现很多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开始消失了,忧心如焚: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记忆。他拉起一支庞大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摄影家。他们用一年时间,对这座城市展开地毯式拉网考察,拍了三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数据,挑选二千多张出了四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套书上都在扉页上写下:这是你亲爱的土地。零三年起,冯骥才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离开书斋,纵身田野,缀拾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于零四年底在天津市注册成立,由冯骥才和台湾演员赵文瑄连手捐资。基金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大陆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料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数据、几十万张图片数据、数千小时的录音数据和上千小时的影像数据。 其实,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各种版本的文字作品有一百五十多种,摞起来比他还高,可谓著作等身。他又有绘画灵性与才气,画作的文化内涵往往撼人心魄。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来源之一就是卖他的画。近年,他多次举办公益画展,画卖了就把钱投入基金会,每年有数百万。他说﹕“我的画和商业画不同,都是不可复制的。每卖完一次画,我都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人空了,什么都没有了,精神被洗劫了。”他说:“我们这代文化人天经地义有一种责任感。我特别喜欢那个词:舍我其谁。有人问我,就凭你个人那点劲去抢救文化遗产能管用吗?就这点破钱,确实不管用。唯有全民觉悟才能救,可是等全民觉悟了,很多东西就没有了。现在只能谁看到了谁就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的文化行动,有用,但作用有限。不过,作为知识分子,他尽力了。 二零零八年年底,冯骥才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这是中国文坛唯一一位作家出任此要职,他成了中南海决策层的高级智囊。他先后被评为“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十大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名社会人物”等。他说:“人随时可以给自己画个句号。我害怕句号。我认为最充实的人生,是不断把句号变为逗号。”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23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埃及,1940: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19)
李万春 2009-3-25 20:59
时间: 1940 摄影: B. Anthony Stewart 发表: National Geographic 1940 年第 4 期 464 页 说明: Amenophis III 三世于公元前 1391 1353 年在位,那时是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古埃及黄金时期,期间四海升平,国家财富大增。这尊高达 18 米的国王雕像曼农神像 (Colossi of Memnon) ,当年 Amenophis III 也曾经无比自豪而赞曰:如此宏伟雕像,自创世以来,无一能比,万能的主也会打内心愉快的这么做。岁月沧桑,如今它们在底比斯墓地( Necropolis of Thebes )的王座上矗立了 33 个世纪之久。照片背景的山上,到处都是蜂窝状分布的石庙和坟墓。系为乘帆船巡游尼罗河两岸:大坝主宰了生命之河,然而埃及乡村依然和法老时代无二一文配的诸多图片之一。 阿斯旺老坝建于 1902 年,上游的水库库容约 50 亿立方米(老坝后来加高了 2 次; 1967 年,又建新坝,上游形成了面积达 5000 平方公里、容积达 480 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很多古埃及文明古迹被淹没,有些被迫搬迁。著名的 Isis 神庙在此时( 1940 年)还在淹没状态,只在每年 8 - 12 月的灌溉季节,库水大量下泄,神庙才从尼罗河水下出露,当然遍处是泥沙裹体(后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成功搬迁)。 1940 年阿斯旺老坝建成已有多年,然而埃及洪水依然没有除根,有些年份还更猖獗;但是干旱基本消除。老坝为了尼罗河通航,还建了 4 级船闸,那时还是帆船世界,船闸中的帆船显得有些滑稽。 3000 年来,尼罗河的泥沙造就了两岸的土地,淤积的厚度也不过 30 英尺( 9 米多),一层又一层,像一本文明的史书:在 Suchos ,长着鳄鱼头的神祗和帝王一样被供奉着;在无数的神庙和金字塔面前,我们就像小人国中的小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的遗产
龚胜生 2008-1-26 23:15
《父亲的遗产》一文写于1998年6月11日。为出版个人文集,今日整理旧稿,得此短章,上挂于此,聊以纪念。 记忆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时间的磨蚀下,有些东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东西却在时间的河床里熠熠生辉。父亲是个石匠,身材高大,不苟言笑。在我记忆中,他属于那种力大无比的人。他可以猫腰抱起三四百斤重的石头,掷去老远;也可以一口气点燃七八个火炮,出惊入险。记得那时,爆破用的导火线都是用窗户纸和硝磺自制的,燃烧速度极快,所以一到村子里开渠修路,奶奶和妈妈总要为父亲捏把汗。 父亲无他嗜好,唯爱喝酒。酒一下肚,平时寡言少语的他,也有了话说,偶尔还能讲讲民间故事。但这样的机会极少,因为那时家里穷,难得多少酒喝。父亲爱酒,但酒不在多,傍晚劳作归来,总叫我打两毛钱散装白酒,独斟独饮。这样的事记不起有过多少回,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次。那个傍晚,我从代销店沽了两毛钱白酒,打着飞毛腿回家。父亲掂量掂量,高兴极了,说今天两毛钱酒怎这多。猛地喝了一口,却是点灯用的煤油!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如何是好。父亲是相信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古训的,虽不轻易揍人,但一旦动怒,往往在劫难逃。我蜷缩着,等待他的巴掌。不料父亲看了看我,只淡淡地说了一声:酒不喝了,煤油点灯用。多少年来,这件事使我对父亲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 父亲七兄妹中,他排行老大,所以很早就得自食其力。我不止一次听到他翻古,说他十一岁当挑夫,十三岁用犁耙,十六岁走江湖,下益阳、华容割过禾,出岳阳、湖北谋过生,也算是洞庭湖的麻雀,经过些风浪。每当翻古起这些,父亲大多心平如镜,唯有一件,每每使他黯然神伤。那是他十二岁的时候,他跟祖父挑煤到四十里外的镇上去卖,山路上把踝关节摔脱了臼,疼得嗷嗷直叫,可祖父非但没有帮他,反而呵斥他粗心,他硬是咬着牙自己把踝关节揉复了位。这件事对他太刻骨铭心了,后来竟成了他教育我的典型事例。记得唐山地震后的那年春节,十岁的我即将小学毕业,父亲决定带我到百里之外的县城亲戚家去拜年。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带我出发了,可当我们赶到二十里外的山下停车点时,每天一趟的班车已经早走了。父亲要我打转回家,我却不愿放弃这盼望已久的机会,硬是走走停停,跟在父亲身后,半路上,竟把母亲给纳的新布鞋底磨穿了。黄昏时候,约莫走了七八十里地,我实在挪不动了,站在那里,用企盼的眼光远远地瞧着父亲,希望他能背我一程。可是,父亲只是停了下来,给我讲起了这个祖父留给他的故事直到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才拖着一双几乎失去知觉的腿,踏上县城古老而冷清的街道。可怜我的一双小腿,第二天都不能下地走路。就像祖父留给父亲的,这次长途跋涉,父亲也留给了我铭心刻骨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孩提时的这次长途跋涉,其收获远不止是得到几本梦寐以求的小人书,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父亲从未进过学堂门。他曾希望我初中毕业即打道回府,继承他种田耕地的神农事业和凿石开山的鲁班事业。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主意。那是七十年代末刚包产到户的当儿,夏天天旱,塘水干涸,责任田需翻车灌溉,抢着车水的人又多,家中缺少劳力,父亲犯愁了。我让父亲从煤矿借来几十米小水管,利用虹吸原理一个晚上就把干涸的禾田灌了个饱。父亲高兴极了,说他原来只听说过仙水翻坳,想不到家里出了这样一位仙人。从此以后,父亲便对知识另眼相看了。八二年高考预选时,我考出了十分好的成绩,从未踏过学校门槛的父亲,竟亲自步行到他过去挑煤卖的镇学校里给我送钱来,嘱咐我不要太节俭,饭要吃饱,说他在村里煤矿下井,钱来得快些,高考前准备为我买块手表。我打了三两白酒答谢他。父亲觉得我有孝心了,显得非常高兴,连夜便赶路回了家。想不到,这杯酒,竟成了我给父亲的唯一报答!几天后,传来了父亲在井下事故中去世的噩耗。 父亲走的时候,刚刚度过人生的第四十四个年轮。他一生辛苦奔忙,却连照片也没有留下一张。如今十六个春秋过去,时间流逝,没有磨蚀掉父亲留给我的为数不多的记忆。父亲克隆给我的坚毅自强的性格,成了我人生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正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可珍贵的遗产!
个人分类: 亲情流露|498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