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偏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的喜好是上进的还是扯后腿的?
热度 1 zls111 2012-5-7 09:03
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这种喜好有光明的,上进的,但是很多时候是偏见和自私的。一旦是后者,就不知不觉给自己设下陷进。举个例子,为什么很多男女朋友(爱人)难相处,开始你是喜欢或欣赏对方什么呢?类似的,你的喜好决定你的朋友圈子都是些什么样(性格)的人。 当喜好是积极的,就会促进进步。多半的时候我们的喜好是偏见的,这是历史原因。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连德智体都做不好,还想会做到这些吗?随着我们年纪增长,知识层次增高,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就干吧。改变自己有偏见的喜好。比如,不能只听好听的话。最基本的是要听实话,再听有建设性的。对于奉承或者违心的话,直接远离,而且是必须远离。评价事情和做决定努力保持客观的科学态度,这样就不会因为主观原因影响判断,也不会因为假的客观原因。
41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多就事论事,要少意识形态——与周可真老师闲聊6(终结篇)
热度 5 QFL 2012-3-12 09:24
要多就事论事,要少意识形态——与周可真老师闲聊6(终结篇)
人们因所持的观点不同,便常常会产生争议 :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才写了与周可真老师的系列“闲聊”博文,以望能在商榷性争议中更多地增长自己的见识;这些争议性、商榷性的“闲聊”话题对我而言,这恰正如《礼记》中所云: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我认为: 争议或讨论某观点时,双方还是就事论事好,不宜带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更不宜去涉嫌“上纲上线” ;否则,那就真难继续“闲聊”下去了。以前,我对可真老师的少数博文的某些观点,顶多是“不赞同”而已,但对其此篇《 答肖重发 》博文,却是首次感到了“失望”。 可真老师在《 答肖重发 》中说:“ 不要看不上中共,中共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 你们以为美国才是中国人的朋友?美国永远不可能和中国人站在一起 —— 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在能源已经定格和在新科技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的前途,就没有美国的前途!……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虽然你们受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我认为你们可以‘超越’你们的‘时代’,却不可能超越你们文化!……中共是真正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代表 —— 这完全是凭直觉话! ( 今天喝了一点酒 ) ” 。 老实说 , 我真是不愿相信: 上述这段话竟是出自于可真老师之手 ; 如此“上纲上线”的话语,匹夫都尚且耻之,更何况学人乎? 于是, 便连驳斥它的兴趣都索性没有了 。 对于任何争议性的观点,若要深入讨论下去的话,双方都必须紧围着此观点,就事论事地争论 ;否则, 争论就会犹如鸡同鸭讲,而永远扯不到一块去 。例如,当我谈论某些具体人权 ( 或民主、价值 ) 问题时, 您完全可以驳斥我博文中那些具体观点或具体话语是荒谬的;但却不宜将我的该观点直接就给冠以“西方人权 ( 或民主、价值 ) 观”,并接着从其他方面、另起炉灶地进行反驳 ,尽管我在博文中多次强调 “ 人权 ( 或民主、价值等 ) 是普世的,是不分东、西的 ”。再例如 ,我也绝对不会像可真老师那样地断然说“ 刘兄及其他各位博主已然完全接受了西方人权观念,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结论必定与西方人的结论完全一样 ”等诸如此类的下定义之话 。 我一直很反感“政治意识形态”思维下产生的各种带有“阶级”色彩的奇谈怪论 ;例如,传说中的“ 5 毛党”与“ 5 美分党”就是典型的、对立的一对极端活宝。当可真老师说“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趋炎附势!当今世界,美国是权贵,难道美国佬和美国的制度就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应该学习的? ”等类似话语的时候,如果抛开了具体的“就事论事”、而孤立地看这些话,它们都是合理的;然而, 单就我们之间所争议的任何具体观点而言,讲些此类的话语又能有啥意思呢? 这又是哪给哪啊?若较起真来,只能徒增口水而已,却别无他益。 另外,可真老师也说:“ 美国永远不可能和中国人站在一起 —— 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在能源已经定格和在新科技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的前途,就没有美国的前途! ” 如此赤裸裸的“热战思维”、公开鼓吹资社斗争,或许在当今世界中北朝鲜等国家还可以看到 ;如果这种论调在全国范围内喧嚣起来的话,那只能会落口实于持“中国威胁论”的西方政见者们,并进而给中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尽管在国际上,中国是一直大力宣传自己的“和平崛起”形象。 可真老师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虽然你们受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我认为你们可以‘超越’你们的‘时代’,却不可能超越你们文化 ”。 那么, 请问可真老师:谁要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谁要超越中国的文化了?反而,我倒是有多篇前期博文是赞同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 动辄就说别人是受了 “ 西方文化的影响 ” ,而却忘记了自己接受的恰恰正是西方的马义理论 : 这样做是不对的 。更何况,西方文化中很多成分本来就是很先进、科学的;中国在海外有着大批的留学生 (这 其中也包括了几乎所有高级领导们的子女们 )与移民们 ,他们就是用脚投票,也是在总体上肯定了西方文化。 其实,也不妨反过来试想一下: 如果非得强去纠结于“意识形态”,那么请问可真老师 : 马义理论是来源于西方吗?政党(包括共产党)是来源于西方吗?司法独立是来源于西方吗?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选举等等,它们是来源于西方吗?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是来源于西方吗? 另外, 请再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具体方面,又有哪些不是源于西方的? 至于 现代科技,那就更不要说了吧? 其实,在当今文明社会里,有太多的东西或事情,其实是没有东、西方之分的;换句话说,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式,只有常规,而没有奇迹;谁违反常规,谁就会招致灾难 。正因为如此,我很赞同: 在争议某观点时,要多些就事论事,要少些意识形态 ;否则, 正直的民族主义者也可能会蜕变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 可真老师说:“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趋炎附势!当今世界,美国是权贵,难道美国佬和美国的制度就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应该学习的 ? ” 众所皆知,世人常说:日本最贱,美帝给他两颗原子弹,结果却成了美帝的忠实走狗!然而, 从历史角度上讲:沙俄是确确实实地侵占了中国百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且致使外蒙脱离出去;中国内战时,苏联老大哥的“间接”指挥几乎令中共人员殆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遇人祸加天灾,苏联老大哥反而趁火打劫地苦苦逼债,致使中国百姓更多地被饿死;当中国拥有原子弹时,苏联老大哥主张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在此刻却是万恶的美帝大力反对,救了中国;苏联老大哥卖武器给越南、印度等,而这两国都曾给中国干仗……;所有, 从历史上讲,苏俄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程度,应该是仅次于日帝 !然而,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爱忘记历史,而非得贱骨头似地硬把自己捆绑在苏俄身上,而与世界的主流价值去做对呢?这又与日、韩等国家争着巴结美帝有何区别呢? 当然了,还说回来了,以上观点是以 “ 意气 ” 成分为主的。 在具体社会体制上,到底是谁合适或不合适,最终那还得靠社会事实、而不是由 “ 意识形态 ” 来检验 ;只不过是,若社会体制走错了路,老百姓牺牲的代价可能会更沉重点。 最后,可真老师说:“ 美国不过是一个暴发户,它有什么文化根基?它连德国、法国、英国的文化都不如,更何况中国! ” 唉, 估计可真老师连大致基本的概念又都没有搞清楚: 文化是不能等同于历史滴 。何谓文化?尽管不同的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却在大体上都认可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例如,文化通常要包括文字、语言、地域、科技、历史、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各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某国家的文化,在某些具体方式上,都会有自己独到之处,甚至是很先进;所以,一般而言,对别国的文化持轻视态度是不对的,而对自己祖国的文化,一方面,妄自菲薄固然不对,另一方面,夜郎自大也是错误。 另:本人其他相关博文如下: V、《 当今是一个“逐于体制”的时代——与周可真老师闲聊5 》 IV、《 人权应该大如天——与周可真老师闲聊4 》 III、《 好游戏规则与普世价值无东西之分——与周可真老师闲聊3 》 II、《 江山只合生名士,莫遣英雄做帝王——与周可真老师闲聊2 》 I 、《 游戏规则与政治强人,哪个重要?——与周可真老师闲聊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020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是广州人,但我不吃老鼠——漫谈刻板印象(下)
songshuhui 2011-8-16 22:54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7-11 05:45 作者:keledoll 上篇见 《 我是广州人,但我不吃老鼠——漫谈刻板印象(上) 》 刻板印象的原罪 刻板印象:白熊vs黑熊…… 刻板印象看似一个不错的“大脑app”,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与人打交道。而且多年来被用户使用,具有庞大的粉丝群。不过刻板印象可是有不少bug的,认真看来,毛病还真不少。 第一个问题就是 刻板印象很容易“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早年研究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家就有一派认为刻板印象根本就是对于一个群体的人的有偏差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也就是明明人家不是的,却因为属于某个群体而把人家硬生生地打上这些烙印。就是因为“广州人=什么都敢吃的人”,我每个月都要回答数次“我不吃也不敢吃老鼠”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读心理学=懂心理咨询”这种错误的概括,每一个心理学的老师和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澄清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领域很广的科学这样的问题。估计如果搞个刻板印象控诉大会,每个人的冤情都可以写成长长的卷牍,这种简单的概括归类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依据,只是一直以来人们都会被以讹传讹的说法、媒体报道以及自己与个别这一群体的人的亲身接触而强化了这种错误,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甚至认为是这个群体的人具有的特定性格。 第二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刻板印象有时候会引起种族仇恨,甚至导致战争甚至大屠杀。 斯特老太(刻板印象)内心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当它所描述的一个群体的特征是负性时,它心里的魔鬼就跑出来了。而这个魔鬼有两个臭名远播的近亲,一个叫偏见,一个叫歧视。偏见就是指对他人的一种负性的态度。而歧视就更过分了,不仅心里想想,还上升到行为层面上。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扯回最爱说民主人权的美国佬啦。美国由于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因此自立国以来,歧视与偏见所引发的冲突就一直不断。这个自诩是“人人生而平等”之邦却有着一段长期歧视黑人的历史,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种族隔离政策还尚未解除。学界却掀起了一波研究美国的种族偏见的热潮。而社会心理学大牛Allport则是先行者,他在1954年出版的《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到如今依然是研究刻板印象与偏见的必读书。利用前面提到的形容词描述、问卷还有媒体资料分析等方法,靠刻板印象混饭吃的这帮人已经逐渐发现刻板印象在对不同群体的群体知觉上都存在的。在美国,有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好像我们对别人的刻板印象减轻了,歧视变少了,空气也变清新了。真的是这样吗? 寻找“无意识”的斯特老太 到了二十世纪后期,心理学家认为对某些群体的偏见并没有从美国社会中消除,只是表现得不那么露骨而已。拿奥斯卡电影《撞车》的故事来做例子,苏珊桑德拉(白人)扮演的的参议会候选人妻子在和丈夫(白人)参加圣诞酒会的路上看到了一对黑人青年,她虽然没有明显地避开他们,却突然抓紧她的丈夫的手,瞳孔放大,感到惊恐。尽管她克制自己的表现,内心对这一群体的负性念头却是在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研究者认为这种无法控制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对一个群体的看法叫做内隐刻板印象(implicit stereotype) 。 讲到这里,终于又到了心理学最神秘莫测的部分了:这种内隐刻板印象实际上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了探索这种现象,早在1989年,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如何测量这种内隐的或者是说无意识的刻板印象。他们最先想到的方法是语义启动任务(Dovidio, Evans, Tyler, 1986),还有在人格测试中常用的投射测试(Winter, John, Stewart et al., 1998)也有人采用,不过最火力强大的武器莫过于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Greenwald, McGhee Schwartz, 1998)。 由华盛顿大学的Greenwald教授等人(1998)提出的这种新型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神经网络的学说基础上的,Greenwald和Banaji认为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加工的过程,因此当加工的特征与相应的群体特征是一致时,个体的反应会更快。他们发明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测试,来测量人们对某个群体的态度。 曾经盛极一时的美剧《Lie to me》第一季第5集就用到了这种玄乎的技术。这一集是说在一个消防局中有一个黑人小伙子可能被同事谋杀了,在第25分钟左右,他们认为在消防局中有人对黑人有种族歧视,但是你问他们当然都说对黑人没偏见啦。接着Lightman就让他们做了个测试,尝试找出其中的种族主义者。看样子有点忽悠,这个测试是你尽可能快地将一些词语和图片进行相应的归类,一共有2种类型的词语:积极词(如喜悦、美好)、消极词(如恶魔、痛苦)和2种类型图片(黑人的脸与白人的脸)。 1)首先,你会先练习一下,知道看到不同的图片或词语时应该怎样反应(如Block1、2); 2)然后,这个按键游戏就会升级,4种类型的东西会交替出现,你要尽快做出正确的反应(如Block3、4); 3)接下来,就会让积极和消极词位置互换,再给你一个block的机会练习一下这种新位置; 4)最后两个blocks,就是重复block3、4的步骤,不过这时候好和坏的位置换了一下。 研究者认为一个人如果对黑人有偏见/不好的刻板印象,那么当“黑人”和“坏的”是要按同一个键的时候,他们的脑子就会自动化加工这个信息,反应就更快;但是在按“黑人”和“好的”这两个键一起的时候,因为不符合自己心里的想法,所以可能反应更慢。由于测试本身要求人们要尽快地做出反应(有人可能会这个按键按得慢会不会是说我智商低呢),所以他们一般都没时间深思熟虑自己的答案,而是无意识就做出反应。所以这个测试被认为是用来探测你对某个群体“无意识”的看法的杀手锏,无论是对同性恋、种族、性别、肥瘦还是其他方面的刻板印象,都可以被暴露无遗。 还是没搞清楚?那就最好了,花上15分钟时间到哈佛大学的网站(见文末延伸资料)上做一次,你不但可以了解过程,而且最后电脑会根据你的结果在测试群体中的分布,告诉你的刻板印象更偏向于积极还是消极。一般来说,IAT的测试会跟传统的问卷结合起来,IAT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让参加研究者填问卷问你觉得黑人怎么样,出来的结果大多是比较正面的,都尽说些场面话。但是内隐测试的结果却跟他们的自我陈述有所不同,甚至在某些研究中,是完全相反的(典型的口是心非?)。也就是说,有可能有些人口里说着自己是多么的友爱,多么的崇尚人权平等,心里却还是保留着对这个群体不好的刻板印象。 拿什么来改变你? 既然有些刻板印象那么糟糕,而且又是那种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念头,那我们能否改变它呢? 还是有办法的,下面就给大家三条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出来的小贴士: 贴士1:直接找个来交往! 如果你对某个群体有刻板印象,那么就试试跟那个群体的成员交往看看吧。直接接触在过去半个世纪已经被大量心理学研究证实过是有效改变刻板印象的靠谱法儿。说到这儿我们又要提到大牛Allport,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想到“接触应该可以改变偏见和刻板印象”,不过认为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交往双方地位平等,高度自主性,群体间合作与共同的目标。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很多实证研究证明他的观点。还好他有个统计学得很不错的直系弟子Pettigrew,他用了一种叫元分析(meta-analysis)的统计方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之前所有关于“接触”和偏见的文章整理一下,分析一下究竟接触对偏见的效应有多强。结果是发现 甚至在不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况下,跟外群体的人交往都会大大改善他们对外群体的看法。 比如你多要多认识几个广州人,就可能慢慢发现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是乱吃东西的,好像我这种听到老鼠两个字都要跳上凳子上的广州人,又怎么会吃呢。 贴士2:第三类接触 要是你没有机会认识广州人,也没关系。你只要找个跟广州人接触很多的人交往看看就知道啦。Wright等人的研究发现,通过朋友间接了解到外群体的信息也能够大大改变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一个认识不少同性恋者的朋友要是跟你常常说说他的那些朋友的故事,或许你对这一群体也会有了不同的观感。当然这种改变可能有好有坏,如果朋友说的净是这个同性恋朋友的坏话,估计你可能对对方的刻板印象会更根深蒂固。 贴士3:奥巴马效应 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成为第44届美国总统的这一刻,除了改写了历史,甚至还可能改变了不少人对黑人的偏见与刻板印象。有好事者(Plant, Devine Cox et al, 2009)就在他当选后没多久做了个实验,让大学生先想想奥巴马,再来做之前提到过的那个黑人-白人的内隐联想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想一想奥巴马的光辉形象的学生,在测试中的内隐偏见得分明显低于那些没被提示关于奥巴马的学生。研究者戏称这叫做“奥巴马效应”。尽管一个研究并不足以说明奥巴马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有多大的影响。但这种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对改变刻板印象或许真的有不少帮助。比如《断背山》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还有李安导演那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的流行,也可能让不少原来对同性恋抱有偏见的人,更多地认识这个群体,减少偏见,降低了对他们不好的刻板印象。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的一些身份属性可能可以让你更快地了解他的特点,但是我们也要提防斯特老太心中的小魔鬼,不要生搬硬套哦。 参考文献: 李春凯.杨立状.罗娇.刘燕吉.唐菁华.郭秀艳.(2009).上海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22(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40-144.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In Brigham, J.C.(1971), Ethnic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6(1), 15-38. Amodio, D. M., Devine, P. G.(2006). Stereotyping and evaluation in implicit race bias: Evidence for independent constructs and unique effects on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4), 652-661. Brigham, J.C.(1971). Ethnic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6(1), 15-38. Dovidio, J. F., Evans, N. Tylers R. B. (1986). Racial stereotypes: the contents of their cognitive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22-37 Gilbert, G. M. (1951). Stereotype persistence and chang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245-254 Grant, P. R. Holmes, J. G. (1981). The Inte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4(2), 107-115. Greenwald, A.G., McGhee D.E., Schwartz J.L.K. (1998).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464–1480. Karlins, M., Coffman, T. L., Walters, G.. (1969). On the fading of social stereotypes: Studies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3(1), 1-16. Katz D. Braly, K. W. (1933). Racial stereotypes of 100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Social Psychology, 28,280–290. Tajfel, H. (1969). Cognitive aspects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5, 79-98. Winter, D.G., John, O.P., Stewart, A.J., Klohnen, E.C., Duncan, L.E. (1998). Traits and motives: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wo traditions in personality research. Psychological Reviews, 105, 230-25. Wright, S. C., Aron, A.,McLaughlin-Volpe, T., Ropp, S. A. (1997). The extended contact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73–90. Plant, E.A., Devine, P. G. Cox, W.T.L. Colum, C. Miller, S. L. Goplen, J. Peruche, M.B.(2009).The Obama effect: Decreasing implicit prejudice and stereotyp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4), 961-964. 延伸资料: 哈佛大学内隐联想测试(中文版) 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china/ 哈佛大学内隐联想测试(英文版) 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demo/ Lie to me 第1季第5集(特别留意第25分钟) http://video.sina.com.cn/v/b/48513632-1961945894.html
个人分类: 心理|1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广州人,但我不吃老鼠——漫谈刻板印象(上)
songshuhui 2011-8-16 22:53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7-10 14:45 作者:keledoll 一个广东人一生中要回答1000次的问题—— 上面这个漫画改编自我自己杯具人生的真实经验,如有雷同,实属正常。 你的人生又何尝没有这种时刻? “你是学心理学的吗?那你催眠一下我嘛?(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懂催眠)”,“那些同性恋都是娘娘腔。”“我最讨厌上海人了,都是小气鬼。”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最早在1922年由一个叫Lippmann的记者提出来至今,就一直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传媒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帮许多学者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那究竟刻板印象是何方神圣?对我们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它又能不能被改变呢? 刻板印象是何方神圣? 刻板印象,番名乃斯特劳斯的奶奶——斯特老太(Stereotype)。它是我们对人的一种特定的看法。那么什么是刻板印象呢?其实学界一直都说不清楚,不过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会有几个特别醒目的特征: 特征一:对人不对事,刻板印象的对象是某一类人或某一个群体的。 一举例你就再清楚不过了,排名不分先后,入选最受人类欢迎刻板印象的群体有:男人女人(性别)、黑人白人黄种人(人种)、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国别)、异性恋者同性恋者双性恋者(性取向)、科学家农民工艺术家老师医生律师(职业)70后80后90后(出生年代)。 特征二:超级大众脸,就是一种普遍认为某群人共有的特征。 回到我们最上面的那个故事,老北方在听到K同学是广州人的时候就会立刻想到广州人都是“饕餮之徒”(嗜吃之人)。“什么东西都吃”就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广州人的特点。更平易近人一点的例子就莫过于星座,“你的性格这么分裂,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双子座的”。“金牛座的男生都超粘人的。”松鼠会读者更亲切的例子就是“科学家都很geek。” 第三个特征就是“跑得快”。 心理学家相信“斯特老太”是人的一种大脑自动化加工的过程,通俗点说就是自然而然、不经意间迅速产生的一种看法。比如在漫画中的“老北方”说“小K”吃老鼠这事,可能在他知觉到他是广东人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不礼貌或者场合不对,不会说出来,不过,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理性思维在和我们的刻板印象赛跑时却往往是手下败将。 总结来说, 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对某一类人的所具有的特征的高度概括,而且这种想法往往是快速而自发完成的。 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 在媒体和生活中,刻板印象无处不在。打开电视,看到各式广告,映入眼帘的就是贤良淑德的少妇在给老公洗衣服(某洗衣粉广告),左边一张凤姐脸右边一张范冰冰脸(某整容广告)成功的男人年轻多金,开着跑车载着性感美女穿街过巷(某名车广告)。“女人要贤良淑德”“男人要有事业有香车美女相伴”,实际上都是媒体人暗合了大家心里的性别刻板印象。 闲来无事唠嗑,每每会谈到身边认识的人的性格,四川人性格火爆,上海人精明爱计较,东北人豪爽阔气。更有伟大的网友制作成XX人心中的中国地图。把这种不同地域的人的刻板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地域刻板印象确实也得到一些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比如李春凯等人(2009)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中进行过一个对上海人刻板印象的调查,让上海籍和非上海籍的学生用形容词形容他们心中的“上海人”,结果跟大家的“常识”既有吻合的地方,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词是虚伪、小气、自私、刻薄等代表小市民习气的词,但也有勤奋上进、独立、能干等正面的描写。 图1:各地人民眼中的中国地图 图2:英国人眼中的欧洲,更多超级政治不正确的外国刻板印象系列图请猛击 【脑补地图第一弹】英国人和法国人眼中的欧洲 电影也是折射人们的刻板印象的平台。如果你喜欢看好莱坞电影,那么估计你对好莱坞大片中的“白-白”“黑-黑”肯定不陌生。如果我们想到美国的“杀人犯”,你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画面?是不是一个带着纹身的黑人男性,而不是衣冠楚楚的白人或者是妙龄金发女郎?在大量好莱坞电影中,黑人都被塑造为“罪犯”、“粗俗”或者“具有音乐天分”的人。阿拉伯人都是“恐怖分子”或是“没脑的石油富商”。 不过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Katz和Barly就已经发现这种对不同种族的人贴标签的现象,他们找来100个自己学校的学生,让他们从一堆形容词中选出适当的词分别来描述10个不同的种族群体(例如犹太人,中国人,拉丁美人等)的典型特征,通过归纳概括得出各个种族的刻板印象。之后,大约每隔20年(Gilbert,1951; Karlins, 1969; Grant Holmes, 1981)就会有人把这个测试重做一次,结果发现这些刻板印象发生的改变也蛮大的。比如Karlins的研究对比了1933年、1951年和1967年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发现最开始位居高位的是迷信、有心计、保守、爱传统、重视家庭和勤奋。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说中国人迷信狡诈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觉得尊重传统、热爱家庭和勤奋才是中国人的核心特质。相信现在再做一次,结果又会大不同了。 大脑的低碳节能装置 既然人们那么爱用刻板印象,那么是不是说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现在我们各个领域都流行环保低碳,减少资源浪费,鼓励循环再用。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分析,刻板印象就仿佛我们在人际知觉上的一个减碳节能装置。我们一辈子要跟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你从事某些服务性行业,比如卖猪肉啊,保险经纪或者导游,你需要打交道的人就更多啦。因此,能够快速地了解对方是个怎样的人,显得至关重要, 刻板印象就仿佛是大脑在加工外界信息时的一个节能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对一个群体进行分类,然后快速地激活相应的特征。 Amodio和Devine(2006)归纳认知神经研究的结果发现,这种刻板印象激活是跟语义记忆与概念知识的表征有关的脑区(左外侧颞叶与左侧前额叶)。行为研究的数据也支持, 刻板印象会被过去的关于这个群体的印象不断强化 。比如你从朋友口中或媒体描述中记住了上海人-“小心眼”这个刻板印象,下次来上海的时候刚好遇到上海朋友出现一些斤斤计较的情况下,你的大脑就会激活你前面那些记忆,从而让你这种想法加强,而且人们也会更倾向于注意到和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而自然忽略掉不一致的。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对某个群体的特征捆绑式记忆的现象,学界依然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是那些能够快速地对两个群体进行分类的信息会更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来判别群体之间的差异,比如肤色、性别、身高等,而这些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区分敌我,感受到自己是否受到对方威胁。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Tajfel(1969)就认为人们会觉得外群体拥有更多相似的特征,比如我们跟黑人没什么接触时,觉得他们都长一样的。在进行敌我判断时,对外群体的“典型”特征(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能够快速响应,这样就可以有力地趋利避害,增加生存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面对复杂的情况和环境时,通过了解一个人的群体属性,比如读哪个大学啊,从哪个国家来啊,学的什么专业,它能使我们在有限的信息的条件下,快速又尽可能多了解对方的情况。HR就会常常采用这种方式,来看每天推挤如山的简历;金牌销售员通过一个人的口音、穿着和资讯来判断对方来自怎样的背景,进行个性化销售;如果你想成为搭讪天王,刻板印象可能是你居家旅行、勾搭mm的必备品。 (未完待明早续)
个人分类: 心理|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堂而皇之的偏见
热度 1 陈龙珠 2011-7-29 16:49
堂而皇之的偏见
“7.23”动车追尾事故之后至今,所在地的温州人在救援中显示了固有的大爱和干练,令人称道和尊敬。 但在近日正式传媒和网友包括科学网博主的文字中,却不时地能够看到作者由此改变对温州人以往负面看法的感叹。 本博觉得,以往大家对温州人的印象,估计大多也是来自于传媒、熟人有关温州人及其事物的报道,抑或还有自己偶尔与个别温州人直接打交道的感受。由这种方式形成对温州人整体的负面形象,本身就难免不存在以一概全的偏见的。 铁道系统的老大观念由来已久,许多不良作风或许已严重地伤害了老百姓的感情。但铁道系统毕竟不仅是那些有权有势少数人的世界,在近10余年的快速铁路交通建设中,也有很多和我们别的行业一样在辛勤开展科技探索和攻关的科技人员,他们的业绩不能因为动车在温州境内的出事而牵连被全盘否定掉的。 堂而皇之的偏见,与真正的科学和民主,或许是背道而驰的。今天下午,是近日的第2次,在与子弹头紧接着的高铁车厢内,于350km时速下看着眼前放着的水杯也能稳稳地立着,说这高铁尚无国人的智慧,本博是难以相信的。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20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商人最高尚
热度 8 seawan 2011-5-31 11:38
课堂上我问学生: 大家认为 什么职业最高尚 :教师,商人,工程师,科学家,医生? 大家七嘴八舌: 教师。。。医生。。。科学家。。。 就是 没有学生认为“商人”这个职业是高尚的 。 我看美国的科幻,《星球大战》《天渊》。。。有很多以“贸易者”(商人)及商业活动为背景的,曾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这么“尊重”商人这个卑微的角色?(我在 【科幻书评】自由贸易模式对文明的重要性 ,也提出了这个疑问)。 当然中国社会还是尊重 富商 的—— 但 我们尊重的,实际上是他们的钱, 不是他们的职业。 而我的内心深处,“无商不奸”的观念还是像长城一般牢固。 经过一番思考,我突然认识到自己的观念原来是几千年封建文化,以及几十年偏颇教育的毒害的结果。 而 真正的商人,一定要公平的买卖、竞争,合理合法的双赢、赚钱,才能真正的持久的成功。 我突然认识到赵本山的“忽悠”的巨弊: 它给几亿中国人的,是一个“奸商”的形象, 并把这个形象深深的刻在大家的笑声中。 而实际上,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 商人最高尚。 上网搜搜,相关的文章不多,下面是其中两个: 我们都是 商人 我们 最高尚 营销人-- 最高尚 的人 还有谁能勇敢的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我的思维基本已经“定型”了, 我既不推崇也不羡慕商人。 还是老老实实做教师吧。 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去掉这个偏见。 如果这个班里, 能出三两个正直的商人, 我的这次课,就算很有成果了。 (注:本文只是针对国民现时的观念而提出的一个矫正性“口号”, 相当于美国黑人们喊的“ Black is beautiful ”, 没有定义某种职业的道德水平的意思,特此说明~~~) (附记:科学网的地位真是强,我刚刚修改完毕,竟然已经上了Google了)
个人分类: 历史与文化|31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说说立委的心疑的“黑名单”
热度 1 liwei999 2011-4-13 01:43
立委按:镜兄说了我正想说的: 科网上具体的“黑名单”大约没有,但是并不妨碍人们(编辑)对一些ID有“偏见”。 偏见人人得而有之,也没什么大惊小怪了。我是从来不相信什么黑名单黑箱操作的流言,但是如今的信息爆炸的世道,不用一些大胆怀疑的词句,恐怕引起不了官方的注意,也只能限于网友留言和博主嘀咕几声。如今好了,至少确认自己不是不受欢迎的人,还可以在这里赖下去。说实话,如果存在偏见,一多半也是我受到镜子的连累,但我是情愿的,没有办法。镜子的“异调”,虽然不中听,我以为是良药。虽然有故作高深小视群雄之嫌,我却没有看到玩世不恭,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相反,我看到的是苦口婆心,看到的是报国无门的学者对后来者的谆谆教诲。换句话说,镜兄态度上虽有改进余地,可以更加谦虚谨慎一点儿,更加与群众打成一片一些,但内容上镜子绝对是认真的,一贯的,是对事不对人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是热爱祖国的。 话只能给听得懂的人听。说说立委的心疑的“黑名单”。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12/2011 04:21:52 世界上大凡是口说科学的人,基本上做事与科学无关。不作科学上的 事情能理解科学的人不为多数。因为做科学的人尚不能充分理解呢,一般百姓也就甭提了。 从立委那里学来个“爬(攀)藤族”的新说法。国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镜某这里也自然有压力,因为处在一个“不考上个北大清华伍的”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的圈子。但是人的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孩子的“早期教育”当中这类问题尤其突出。比如说数学中的“空集合”的概念,初中一年级孩子的水平就不能很好理解。 什么都没有的“集合”如何能存在呢?初中一年级孩子很难理解,而高一的孩子理解起这个概念来就很简单了。就差这三年的时间。而对于有些东西的理解,人很可能是要差一辈子。这就是所谓的“不开窍”。 科网上具体的“黑名单”大约没有,但是并不妨碍人们(编辑)对一些ID有“偏见”。有些道理也只有过来的人才能理解。尤其是对大家都“偏爱”的科学,不少人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得到科学的“真传”了。很可惜,科学这个事情很有些奇怪:以为是知道了便是尚未入门的证明。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3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病人的隱私應該得到尊重
jiangjinsong 2010-12-1 22:23
連勝文槍擊案 台大:尊重病人 不公布病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30 18:05:42 蔣科學按: 大陸普遍缺乏尊重病人 有公開病例,就是造假,連勝文不是讓口水給噴死了?   中評社台北11月30日電/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在5都選舉投票前一天遭槍擊,民進黨立委質疑這是自導自演,另外,也有人要求公布病歷,釐清真相。對此,負責治療的台大醫院今天(30日)表示,連家方面認為,沒有必要公布病歷,所以醫院基於尊重病人,也不會公布病歷。   RTI報道,連勝文在選前1天,遭到槍擊,至今還在台大醫院住院治療。部份民進黨立委對於這起槍擊多所質疑,認為幕後可能有高人在指點。   網路上也有網友連署,要求公布連勝文病歷和X光片,釐清大眾的疑慮。對此,台大醫院表示,連家方面認為沒有必要公布病歷,所以院方是予以尊重,台大醫院公關彭道華說:我們還是要徵詢病人本人的同意,我們不能隨便公布病人的病歷。   台大醫院表示,連勝文已經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照護,目前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睡眠情況改善,傷口癒合進步中,兩側鼻竇腔氣球已經移除。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替裁判喊个冤
songshuhui 2010-7-28 11:46
0.618 发表于 2010-07-23 8:30 世界上有些职业特别难做,足球裁判就是其中之一正确是你应该做的,可是一旦出了错,严重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在足球规则当中,裁判的权力太大了,他们给出的一个点球或者一张红牌很可能会左右整个比赛的结果。有时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才是场上的主角?!这主角可真不是好当的,运动员可能因为一个好球永载史册,裁判却只能因为有争议的判罚而被人耿耿于怀。甚至腹黑人士怀疑他们受雇于赌球集团,左右场上局势。 不过,我宁愿相信那些错判都是无意的。看看当个裁判多不容易:他们不但要像运动员一样在整个场地上跑满90分钟和加时并且没有替补,还要背着裁判的各种行头,盯着球,盯着运动员,还要盯着俩个助理裁判,以上都是他们的习惯性机械加工,为的是最重要的任务在几秒钟内从各种真假动作中迅速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裁判也是人啊,为什么不把他们当人看? 人人都受他人干扰 主场优势早已是广为人知的比赛现象了。在自己家门口有绝对多的粉丝用母语给自己加油,运动员经常可以超常发挥。哈佛大学心理系的Ryan Boyko在统计了1992年到2006年的5000场英超比赛后发现主场平均每场进1.5个球,而客场只有1.1个。支持的球迷每增加一万人,比分就可以增加0.1。不仅因为运动员发挥得好,看起来裁判也对东道主们更加网开一面,对他们的对手却格外的严厉。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运动员和裁判的表现就非常明显,使得韩国队借着由地利而产生的人和优势破天荒地一路杀进四强。 虽然当年还没有呜呜祖啦呢,但是那届世界杯上球迷的加油声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只要是有韩国队的比赛,就一定能听到全场整齐地高唱加油歌。一个坐在千里之外的电视机前的伪球迷都被现场气氛感染了,身处其中的裁判员尽管阅赛无数,估计也是头一次见到这阵势吧。在这种形式下,判罚很难不被球迷所左右。实验证明,在群体压力之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发生的。社会心理学家Solomon Asch就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在这幅图中,假设你就是那个红点,而其余六个白点代表其他几个参与者。下面你们从左到右一次回答一个问题:A、B、C中哪个和左边的X一样长?你是倒数第二个回答的。这样一个弱智问题,你根本没当回事。第一个人回答C时,你还嘲笑了他。第二个人回答C时,你也嘲笑了他。第三个人回答C时,你怀疑自己把问题听错了。第四个人回答C时,你开始坐立不安观察其他人表情,怀疑别人或者自己出毛病了。第五个人也镇定地回答了C。该你了。你选B?别那么自信!你很可能也选C。要知道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就这么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而如果没有那些托儿的干扰,几乎没有人会答错。 这个实验很容易操作,你甚至可以联合几个朋友来个恶作剧,当然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把成功率从百分之四五十提高到接近百分之百。题目还是一样的容易,只要增加一个时间限制必须迅速作答;或者可以求助现场或场外观众,当然也是安排好的托儿;再或者请几个更加权威的参与者(白点)只要串通得好,明年愚人节就不愁没花样了。再回到运动场上,裁判必须在短时间内判断,还要受到现场观众的各种干预,没准儿主席台上还坐着主场国家的元首。裁判表示,生命不可承受之鸭梨呀。 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方向 请在脑中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圆形推着一个方形,从一边走向另一边。你的圆是在方形的左边还是右边呢?你很可能和百分之七十以上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把圆画在了方形的左边。仅仅是因为这样看上去更顺眼。其实这个现象好莱坞导演早就发现了, Francis Ford Coppola导演早在1979年就撰文教导新导演们注意让正面角色从左边出场,反派从右边出场。 在足球场上,不同的方向对于裁判也存在着顺眼不顺眼这么一说。就拿下面这两张照片来说吧,你觉得哪张犯规了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足球队的同学们更倾向于认为右边那副从右往左踢的犯规了。精心挑选134张方向明确的英超比赛照片并做出镜像翻转后,研究者把这268张随机发给足球队员们判定,结果是向左的动作明显比向右的动作容易被吹犯规。 这可能跟我们平时阅读文字的方向有关,因为我们平时总是从左到右看书,因此接受到的从左到右的刺激就更多一些,眼球习惯从左向右转,慢慢就习惯了。 平时大量的刺激让我们对左右这种本没有意义的刺激赋予了意义: 从左到右看一个东西时正常的,否则是反常的。那么从右往左阅读的人们的判断正好相反吗?这个实验并没有继续研究,但是另一个实验可以说明问题。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意大利人往往认为从左到右的进球更具有美感,而说阿拉伯语的人却认为从右往左的进球才更好看。 这些研究并不是用来给裁判的误判开脱的,而是希望能够提醒裁判注意减少这些自己无意中引入的偏见。为了不至于被动作的方向所干扰,主裁判最好能跟助理裁判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动作。因为助理裁判是站在球场的两个对角边,所以主裁判最好走个对角线。而且,为了公平,上下半场的对角线不能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球队都有机会让裁判从左到右看到自己的进攻。 连动作的方向都可能影响裁判的判罚,至于什么以貌取人之类的人人每天都在犯的毛病裁判自然也免不了。高个子运动员就更容易被判犯规,因为他们总给人一种更加强悍的感觉。甚至连队服的颜色都可能有影响,比如红色会就给裁判留下攻击性更强的印象。 其实裁判也是人,再怎么专业都不能跟机器相比。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亿万观众在电视机前看着一个肉眼凡胎孤立无援的可怜人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凭着自己的经验对22个人的行为做出判断,判错了还会受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炮轰。国际足联表示:这就是足球。 (感谢悠扬、木遥、odette对本文的帮助!顺便bs一下大盗贼,拖了这么久才把文章放出来!)
个人分类: 心理|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不戴有色眼镜看事儿很难么?
liwei999 2010-6-22 20:01
不戴有色眼镜看事儿很难么? (241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21, 2010 07:21PM 说不难也不难,说难还真难。都说用了科学就可以改善戴有色眼镜的事态,殊不知,科学也是人做的事情,如果以为用了科学就可以让人不戴有色眼镜看事儿的话,其对称的形式也会出现:用了科学又带来了新的偏见。 因此试图利用科学去减少偏见的任何企图是徒劳的,大可不必指望。当然对这类镜某的谬论有很多人并不认可。 近来有嵇教授的《谈谈地震的震级》( ),意在 引用: 中国地震局系统过去一直采用面波震级Ms(国家标准GB17740-1999),这样做既不太科学、也不太客观,更不与国际接轨,报出的震级在民众中常造成疑惑。那么,地震局系统为什么要一直或还要继续使用面波震级呢? 如果镜某的阅读能力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话,嵇教授对此问的回答是这段文字 引用: 小于5.5级的地震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面波震级虽然可以人为地把震级报低,从而达到稳定民心、让民众安心生产、放心生活的目的,但是这样做中国的震级数据就不和国际接轨了,缺少直接的对比性。 读过嵇文后,如果以为最具科学性的震级标度是矩震级Mw,不与美国人的数据一样就是不与国际接轨的话,就是被嵇少丞教授误导了。在此镜某很想听听嵇少丞对美国人使用英制,不与国际的米制接轨的见解。 有四种震级的表达方法就说明有四种存在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并不是使用最具科学性的震级标度最好。因为计算矩震级Mw需要时间,在判定震后是否需要启动紧急动员的程序的时候,地震震级的速报性是相当重要的因素,震级的精度差一些根本就不是问题。 面波震级Ms对表述浅层地震敏感,而体波震级(Mb 或MB)更适用于深层的地震。因此作为报道用数据,表述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的浅层地震用面波震级Ms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存在着中国的震级数据不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其中的道理十分简单,没有一个人的身段尺寸要与另外一个人接轨的道理,除非是想要衣类共享。地震波的原始波形记录才是最重要的数据,有了这个数据,至少搞地震的研究人员就不会杞忧选择震级标准、如何国际接轨的事情了。 用有色眼镜看地震是如此,看中医也是一样。医疗的问题很少有因为科学上的事情争论起来的,但人们往往都是用中医不科学来批判中医。殊不知原本就不是什么科学的事情,非要整出个最科学的东西来,难免要人贻笑大方了。 国人有个说法叫诛心,这段话 引用: 嵇教授曰: 采用面波震级虽然可以人为地把震级报低,从而达到稳定民心、让民众安心生产、放心生活的目的 可算是诛心了。 过去粮食是用体积算,不用重量。按今天的法制看是不科学。但是这个不科学中也有不科学的道理,不必为粮食中的水份高低困扰。如果是多一个知识就可以多一份智慧的话,这个知识是个天大的好事。可惜,也很可能会是多一个知识就增一分偏见。嵇教授的《说震级》就有几分这样的倾向呢。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370,64370#msg-64370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玩进科学院》观后感
热度 1 freefloating 2010-5-17 15:34
最近很多事情压在身上必须马上完成,一方面要博士毕业,一方面要上周 8 的本科物理,一方面要联系下半年的访学,一方面还希望走之前能基本搞定明年要结题的项目,经常让我很纠结很茫然的不知道如何下手,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所以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不完成某某某些任务,绝对不干某某某某事情,包括不看 Neil 的书,也不写超过半小时的书评 …… 不过今天,我终于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读读书,码码字:鉴于我打算把书送给学生作为励志教材,我先要把把关,审查一下,做个导读,不要贻害学生,呵呵,就当备课了。 我的担心不是无中生有,因为对于地方性院校的学生们,绝大部分并没有 Neil 无数次的胜利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来自街机还是 CS ,是来自初中数理化还是来自英语 ABC ,是值得还是不值得骄傲或者谦虚,总之只要你曾经感觉到你可以是 5% ,而不是 95% ,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选择你要的生活而不是没得选择。虽然有时这种选择非常痛苦,虽然可能哪一种生活都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在更多人看来: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我现在需要做的可能是,让学生感到他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 If you can see it, you can be it. Let Neil show you the way. 找找励志的地方吧: 关于小广告和保安,说明体面的活着必须很努力。 学英语的方式方法可以借鉴。各种变态的学习方法其实才是常态。 都有什么也看不进去的时候,试着抄抄书吧。 失败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你成功过。 你没有学懂量子力学,没有学懂物理,没有学懂 XXXX ,都不是你的错,都是老师的错。 幽默可以卖钱,但还需要一些卖点,比方说物理所的博士的草根幽默。 什么事努力做了都会有点收获,如果你要求不高,就可以以此为业。 。。。。。。 找来找去,我发现从这本书里能拿来给学生们励志的东西并不多, 我能提炼出来的能给学生的生活理念,远不如来点宗教信仰有效。 算了,也许 Neil 的书本来就不能算作励志的书,顶多是给同病者聊以自慰的消遣,或者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因为让人怀疑,一个本来可能成为物理学家的人很可能成不了物理学家,或者是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大大的物理学家的人可能成不了一个大大的物理学家。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你还能从游戏和博客中找到激情的时候,只能说明另外的激情你还缺失着,而大好青春已经过了大半,即使你青春期比较长。我希望 Neil 把这句话当个套来钻。 转念一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不仁不智者能看到什么呢?既然看到什么取决于观测者,那么一本书放在这里,它是正面还是反面,它是励志还是迷茫,又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好在这本教材是真实和有趣的,在这个社会里,真实和有趣难道不已经是够好的评价了吗? 对于学生我不会说这些,一岁年纪一岁心,我担心他们理解的和我想说的不一样。 作文时间到,信笔写来,词不达意,还请包涵。 最后说说我对 Neil 两点偏见,非常偏见: 1. 这种学生曾经是我教师梦中最想搞定的学生,聪明不走正道,牛得不得了,除了爱因斯坦和费曼,没见过他服气的。你走正道,他瞧不起你,你和他一起混,他也瞧不起你,他可能并没有真正瞧得起谁,或者没有全面瞧得起谁。 小时候我曾经以为,能给这些人当头棒喝,让其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感激涕零,是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我现在偶尔还会这样想,但基本上能抑制住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是保证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教育别人是什么。逼迫别人成功是件挺羞耻的事情,即使你是教师,即使你是家长。所以狠话我就不说了。 2. 对女人非常偏见,他喜欢大大的美女是肯定的了,但他还不承认,或者他认为那些都不是美女,(范冰冰,章子怡不喜欢,汤唯,舒淇,勉强过关 …... )这非常不男人。男人对女人最基本的尊重是,满街都是美女,老少都很萝莉。对所有女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欣赏才是男人本色。 转帖一堆一堆的,全是些负面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唧唧歪歪的认为自己没房没车就搞不到女人的人纯粹是自我安慰,没房没车有人贴才叫本事。 当然,这是狠话,因为我是女性主义者。其实 Neil 在这个社会上,还是比很多人都值得有房有车有美女的。关键这玩意你只能怨社会不能怨女人。女人容易吗?
个人分类: 滋味生命|7048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研与交流杂谈
陈龙珠 2010-2-20 10:20
就我们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可以说是一种通过试验观测及其数据分析和理论演绎等方式,实现对相关自然规律合理诠释的过程。其目的是,依据这些规律并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设计和建造出满足不同用途的、安全而经济的各类建(构)筑物。 或许是各类学科的共性,当前的科学研究应该同时具有对既有科技知识的继承性和批判性,否则,就难以实现在更复杂层次上的知识创新。 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对既有科技知识的继承和批判,除在课(会)堂聆听外,离不开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而人到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阶段,很少会用真空的思想来解读自己所阅读的文字,即其接受、异议甚至反对的看法无不打上自己思想的烙印( 涉及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情感喜好、固执等 )。这种固有性态,难免不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他(她)合理诠释面前已经展现的自然规律。 显然,具有一定行政或学术的权威和著名专家,若上述偏见个性强烈,则对科技进步更将是有害无益的。 由此看来,推动科学进步,我们不但要重视广泛获取既有知识、研发并应用观测自然规律的高新仪器设备,而且决不能忽视提防我们思想中程度大小不一但客观存在的偏见所带来的阻碍作用。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4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思考题:土摩托的偏见观
tian2009 2010-2-16 20:51
前面我转贴土摩托的帖子时,加了两段按语。其中说到,土摩托博客的标题是《土摩托日记》,副题是偏见源于无知。并说,这个副题正表现出土摩托的科学主义意识。按照这种命题,消除偏见的办法就是普及知识。而在科学主义者看来,只有科学才是真正的,乃至于唯一的知识。这个命题正是科学传播缺失模型的典型观点。 这个命题和很多科学主义命题一样,初看非常有理,要细看才知似是而非。 这个命题可以给我们专业的学生做个思考题,所以我还是留下来不说,请我们专业有兴趣的同学思考: 为什么 我 不赞同偏见源于无知这个命题 ? 你 的看法是什么? (大过年的,拿土摩托当靶子,还望海涵。祝土摩托新春愉快,虎年吉祥。)
个人分类: 博客精神|4375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院文化需要网络化的观念转变
bison55 2009-11-11 20:43
这篇文章我已经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bison55 里发表了,想想后,可能更适合投在这里。文章没有学理参考价值,只是想让人注意一些非主流文化而已。 这篇文章是专门写给我喜欢的同志们,希望你的成功能让大家享受,希望你的成就能让我们一起骄傲
个人分类: 反思类|2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会议的偏见
liguoshuai 2009-10-24 11:11
今天我代表我母校去参加了某某大学的某某学院 55 周年庆,由此想到现在会议的味道是否太流于形式了?交流必不可少,可是如果只是做做门面或者说显摆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现在国人对学术的限制性很强,老害怕别的学者超过自己,一点开放性的东西,可见学术的发展受的限制是多么大。 我倒也不是崇洋媚外,象其他的一些国家好多学术成果或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可是我们国家呢,数据流通渠道和学术交流程度都太曲折反复了。谁都害怕谁,谁都想尽一切办法比别人强。其实有时,很纳闷,为什么学术就没有合作和团队精神呢?当然不是小规模的原因。或许是学术界的体制问题吗?我们中国已经多少年没有拿过诺贝尔奖了,这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啊。 现在的会议铺张浪费倒不说,可是哪个会议能够开出真正的效率和期望呢。恐怕好多人都说不现实,不可能。为什么有的国家就可以,我们就不行呢?效率、速度、质量、期望为什么不能兼具呢?公司为了利润可以发展成那样子的,那会议的动力在哪里呢?我是对大多数会议有偏见的。不知道你们有何感想?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5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论文同行评审的主观和偏见
xupeiyang 2009-9-16 14:43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423.shtm 研究证实带正面结果的论文更受评审人青睐 说明同行评审也无法避免主观和偏见 有科学家曾一直怀疑,带有正面结果的论文(positive paper)更受评审人的青睐。如今,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试验证实了这种论文评审中的偏见。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Seth Leopold捏造了2篇关于比较2种抗生素疗法的论文。它们一模一样,除了结果之外论文一称一种疗法比另一种好(正面结果);而论文二称两种疗法无差异。 Leopold和同事发现,这2篇论文提交给评审者后,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论文二。比如《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美国卷》( JBJS )有100多位评审人被邀请评审其中一篇论文,结果98%的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只有71%的人推荐发表论文二。更醒目的是,2篇论文方法明明一致,但评审人认为论文一的方法更好;而且评审人更容易发现论文二中隐藏的错误。 Leopold表示:这是基于证据医学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对得出正面结果的研究更挑剔一些。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席Liz Wager说:这证实了同行评审是由带偏见、主观的人所完成的。所有人都希望新东西起作用,他们就是想相信这些。 Published online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News Sneak test shows positive-paper bias Reviewers keener to give thumbs up to papers with positive results Nicola Jones VANCOUVER Reviewers were more critical of no-difference papers than positive papers. GETTY The bias towards positive results in journal publications has been confirmed through a cunning experiment. Seth Leopold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composed two versions of a fake paper comparing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two antibiotic treatments. They were identical except for one critical difference: one paper found that one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while the other fou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eviewers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recommend the positive result for publication, Leopold and his colleagues found. Worse, reviewers graded the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s bett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find sneakily hidden errors in the 'no-difference' paper, presumably because they were feeling more negative and critical about the latter work. That's a major problem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ays Leopold, who presented the work on 11 September at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eer Review and Biomedical Publication i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Such a bias can skew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owards good reviews of drugs, affecting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recommended treatments. We should be more critical of positive studies, he says. Wanting to believe Previous studies have hinted at a 'positive outcome bias', just from the sheer number of papers that get published with positive versus 'no-difference' results. But it wasn't clear if there were some other aspects about 'no-difference' papers, such as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r a lack of impact, that might make editors turn up their noses. Leopold's study is the first experiment to attempt to pin this down.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says Liz Wag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Sideview consultancy in Princes Risborough, UK, and chair of the UK-based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Everyone wants the new stuff to work they want to believe.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Liz Wager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The two imaginary studies were of very high quality, conforming to all good standards of research, involving multiple study centres and oodles of good data. It's easy to make such a study if you don't have to actually do it, Leopold jokes. They compared two strategies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surgery patients a single dose of drugs before surgery compared with a starter dose plus a 24-hour follow up of drugs. The relative benefit of these strategies is under debate by clinicians, so both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result should have equal impact on patient care both should have been equally interesting. But when more than 100 reviewers at the American edition of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JBJS) were given one of the papers to assess, 98% of reviewers recommended the positive-result paper for publication, while only 71% recommended the nearly identical 'no-difference' paper. Strikingly, these reviewers also gave the entirely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 full point advantage (on a scale of one to ten) in the positive paper. There's no good explanation for that, says Leopold. That's dirty pool. Error catchers Five intentional small errors were sneaked into the papers, such as having slightly different numbers in a table compared with the text. Reviewers at the JBJS caught only an average of 0.3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but perked up their critical faculties to catch 0.7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no difference' paper.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