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橡胶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双版纳胶林里的鸟事
热度 4 ecoliugy 2017-7-20 16:23
橡胶是著名的工业原料,橡胶一词最早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 可以提炼橡胶的树木很多,大戟科不少植物都可以留出乳白色的橡胶,然而真正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或者说大面积种植的植物就是---三叶橡胶。 三叶橡胶自引入中国之后,它的种植一方面改善了中国急需工业用胶的问题,同时也带动西双版纳老百姓改善生活,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如:热带雨林大面积被砍伐、水土流失、农药用量增加,还有宝贵的生物多样性急速丧失等等。 旱季大面积叶子变色的橡胶林 橡胶林大面积种植,带来的问题很多,这里主要谈一谈橡胶种植对鸟类的影响。 毫无疑问,森林少了鸟就没地方呆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里所谓的林子至少得指较好的林子,橡胶林里鸟类多样性就远远低于原始的热带雨林。 版纳植物园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研究组张明霞博士等对橡胶林鸟类进行了研究,发现橡胶林周边残存的森林斑块对橡胶林的鸟类影响很大。当斑块天然林面积从25%增加到75%时,鸟类的多样性增加了2倍。(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7 ) 特别是吃果子的鸟与吃虫的鸟,对天然林面积的变化最为敏感。 比如非常精美的赤胸拟啄木鸟。它主要以天然林中的各种果子为食,偶尔会在橡胶树上停歇,但是必须依赖天然林存活。 周边要没有点斑块状的森林,那么版纳人经常在高处听到的哦哦哦叫这种鸟就没法活了。(赤胸拟啄木鸟哦哦哦的叫声) 赤胸拟啄木鸟(曾祥乐) 又比如黑喉缝叶莺。顾名思义,这种小鸟脖子上有一撮黑毛,属于一种缝叶莺 ,典型的食虫鸟类。这小鸟虽然在版纳很常见,但在中国却分布狭窄,也只有版纳才能见其芳容。幸运的是,调查发现,这种小鸟竟然可以在橡胶林的灌丛中生活。因此一些橡胶林中若能残留部分灌草丛,那么就可以给这种版纳独有的小鸟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 黑喉缝叶莺(赵江波摄影) 又如斑头鸺鹠。 斑头鸺鹠(xiū liú) 是一种小型猫头鹰。来过版纳的人或许没见过这种可爱的小猫头鹰,但一定听过它的叫声( 声音 )。 斑头鸺鹠声音低沉,多在夜间和清晨作叫,在宁静的夜晚,可传到数里外。 斑头鸺鹠以捕食老鼠、蜥蜴等小动物,也可在橡胶林中生活。 斑头鸺鹠(赵江波摄影) 其它如白眉棕啄木鸟。这是一种小型啄木鸟,它就只钟爱森林,不能在橡胶林中存活。此鸟在中国可算个好宝贝,它常常栖息于竹林或阔叶林中。如果没有森林,那么它也就就没法活了。 白眉棕啄木鸟(曾祥乐摄影) 因此,从鸟类保护的角度来说,即便森林变成了橡胶林,周边留下一些斑块状森林对橡胶林里的鸟类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橡胶林之于鸟类,其中的奥妙不少。仍然值得探索,加以把保护工作最大化。
79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双版纳采样之行
gamefungi 2009-9-11 09:19
2009年9月4日我们从昆明出发驱车500多公里到达西双版纳的景洪市。为了采集真菌标本,在接下来的4天里,我们从景洪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出发寻找热带雨林。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橡胶林,偶尔零星的热带雨林也是作为森林公园保存起来的(如热带雨林公园,野象谷等)。想象中西双版纳因该是到处都是热带雨林,但事实却和想象相去甚远。
个人分类: 研究简报Mycological Study|448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