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郑京生:回忆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的往事
xjtuhyg 2019-6-2 09:37
回忆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的往事 提要:天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那里生活、工作过四年,度过了难忘的岁月。从1988年开始至今,每年举行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成为天水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盛大节日。今年6月,天水市又将迎来这一个喜庆日子,这里将举办第三十届公祭大典和伏羲文化旅游节。作为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筹备小组组长,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现场总指挥和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的主祭人之一,我回首往事,历史沧桑巨变,不禁思绪万千。 关键词: 郑京生,天水, 人文始祖伏羲,祭文 http://www.tianshui.com.cn/news/zjts/2019052311011563329.htm http://www.tianshui.com.cn/news/lszl/2007052321523652209.html 文字:郑京生(时任天水市副市长) 本文图片由郑京生同志提供 约稿:天水市政府节会办公室 天水在线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天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那里生活、工作过四年,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从1988年开始至今,每年举行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成为天水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盛大节日。今年6月,天水市又将迎来这一个喜庆日子,这里将举办第三十届公祭大典和伏羲文化旅游节。   作为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筹备小组组长,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现场总指挥和首届公祭伏羲活动的主祭人之一,我回首往事,历史沧桑巨变,不禁思绪万千。   谈起“人文始祖是伏羲,羲皇故里在天水”“中华文明8000年”的历史考证,讲起国家和百姓公祭伏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我想,这些早已昭示天下,专家学者们的真知酌见已很丰富,很深刻。在此不一一叙述了。   我仅就当年参与发动和组织这场大型活动的缘由和背景,谈几点回忆。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第一,记得1988年的龙年之际,天水市先后举办了几个轰动省内外、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大型活动,以“龙的故乡”“龙的传说”“伏羲龙文化”为主线,形成了首次恢复公祭伏羲的历史背景。当时统称“四大活动”,又都是“首次”或“首届”,如今历历在目。   ——首次在龙的故乡天水拍摄春节联欢晚会《龙城春晓》,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不久又首次拍摄电视连续剧《麦积烟雨》,也上了中央电视台。   ——5月首次赴京在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天水风情艺术展”,又于8月在北京美术馆举办“天水书画作品展”。   ——11月在天水召开的三省十二方年会上做出了将由天水首创举办“首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的历史性重大决定,而后(89年)天水举办“首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暨“首届民间艺术节”。   ——在这样的背景和气氛下,首次公祭人文始祖伏義的活动于1988年6月举行。   有的大型活动形成常态化,成为重要的“节”或“会”。比如“西交会”,已由原有的陕甘川三省毗邻十二方扩大为陕甘川宁四省(区)毗邻十五方的庞大阵容,并升格为由商务部支持指导,一届一届由各地市轮流主办,与高科技发展、金融业、信息网络相结合,形成新的现代物流理念和模式,到2018年已是第二十七届(四川巴中)。   又如公祭伏羲,自八八年首次恢复公祭后,每年公历6月22日举办公祭伏羲的盛大典庆,同时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一年又一年延续至今,升格为国家级大型公祭活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海内外影响很大。公祭大典2005年起已由国家港澳办、台办、侨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从2014年起,海峡两岸同时异地举办公祭伏義活动,美誉远扬。   有趣的是,这两项重大活动竟有时会在同一年“相逢”在天水市,同时举办,双喜临门。比如,第十二届“西交会”与2000年伏羲文化旅游节在天水同时举办,第二十二届“西交会”暨第二十二届伏羲文化旅游节于2011年在天水又一次成功举办。将带有“节庆”性质的公祭庆典活动和带有“会展”性质的经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如若“西交会”没“轮”到天水,市里也会安排其它大型经贸活动与伏義文化旅游节呼应起来。这些,在天水的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因此,当初举办公祭伏羲活动时,就没有看作仅仅是单纯、孤立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我们把它与天水市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以及对外宣传一直拴在了一起。   由于这项重大活动得以受到国家、省政府和海内外的高度重视,加之,天水市年青的一届又一届领导同志,朝气蓬勃,有魄力,讲实效,担负起各项相关工作,从而公祭伏義活动越搞越成熟,规格越来越成型,活动越办越成功,影响越来越大,收获则越来越多。天水市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走上了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第二,当年那一联串的大型活动,都是围绕天水的文化品牌、旅游资源和悠久历史,意在宣传天水、传承历史,目的是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老百姓奔向小康。   当年,宣传天水的大型活动此起彼伏,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尤其是公祭伏羲活动,给天水这个经济落后和相对封闭的不发达地区带来了深刻的感召,强烈的震撼,较大的冲击。   说说宣传天水吧。我们那时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天水,让天水走向世界。”这与首祭伏羲活动的直接推动,是联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借助公祭伏羲,大力宣传天水。”   记得86年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天水市还有不少人不服气,说“怎么连天水的名字也没有,审批部门太无知了吧。”的确,那时对天水的宣传还很不够。尤其是对我们的优势资源挖潜不够。   为之,我们承担起继续组织申报的工作,印画册、拍图片、画模型,数度进京,借助麦积山、仙人崖、南郭寺、玉泉观等,特别是羲皇故里,加大力度宣传力爭,最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88年底就完成了申报工作,通过了审查,天水市获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当时要凑够一批,故公布较晚,94年公布)。大地湾原始文化遗址是88年初获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推动了其它项目的申报进度,加大了对外宣传的力度,至今,天水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7个。   说起伏羲的灿烂文明,谈起大地湾这片热土,“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和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这些,成为天水人的自豪和骄傲。   我知道,兄弟省市对伏羲的研究与宣传,如洛阳的伏羲文化、濮阳的伏羲文化研究会、淮阳的祭祀活动,都不逊于我们。   我始终认为,天水一定要把伏羲公祭这台大戏唱好。宣传天水,要有的放矢,人文始祖,得天独厚,这是天水市独一无二的极为厚重的资源,应继续很好地大书特书。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第三,以公祭人文始祖伏羲搭台,由振兴经济、推动改革开放、致力脱贫致富唱戏,这个主旋律、主格调正是大型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们的初衷。   当年,在举办公祭伏羲这一大型活动期间、前后,我们还举办和召开了一些改革与发展的研讨会,内容涉及到“中国区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西部大开发”、“新的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经济带”、“陕甘川毗邻区域经济圈”、“天水的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与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中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上的实践与探索”等。那阵子,我分管的市经协办、市科委等部门集中了一些研究力量,都下了大功夫来研究这些重大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可以说是对“新时代的丝绸之路”雏形的最初探讨。不用说,天水的伏羲文明史话与西部经济振兴举措,都是研讨和论证“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课题的最好实例与实践。   谁能想到,当年天水人的设想和努力,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壮举,致力挖掘伏羲文明及其与对外的交流互鉴,竟会与如今的“一带一路”结了缘,沾上了边,形成了当今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指国内部分)和内在的经济基础。   数千年来,特别是根植于古丝绸之路的伏羲文明灿烂辉煌,通过公祭、典庆、回首、颂扬,有益于追求和推动对外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这恐怕也是天水人对当今“一带一路”的一大贡献。   因此,当年我们大力宣传天水,致力宣传伏羲史话,其明确的目的和动意就是将宏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与立足于大西北的开发与建设相呼应,相结合,促进天水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天水市历届同仁和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下,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   第四,首祭伏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天水市各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群策群力,简朴、热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对伏羲祭祀敬拜的传统,相沿成习。88年以前,天水市民间世世代代一直开展着各式各样的祭典伏羲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很有特色的民间文化传统。我还去过卦台山参加民间祭拜活动,也去过武山县滩歌乡观看羊皮鼓舞表演,我和文化局毛向荣局长、旅游局韩德猛局长还和乡亲们一块打羊皮鼓,共庆丰收。   当年省旅游局主导,做了龙年公祭伏羲的这一大型活动安排,虽是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却推出了一桩重大的文化盛典。从此,天水市恢复了公祭伏羲典礼。   那一届天水市领导很有远见,也很有胆识,及时抓住了这次机遇。提前半年就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投入准备工作。顶着个别人指责祭典伏羲是“搞封建迷信”的压力,大力宣传祭典伏羲的重大意义,将这一重大文化、旅游活动提升到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搞活经济和振兴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高度,统一思想和步骤,艰难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确保了首次公祭大典的顺利和成功。   记得六月中旬的一天,为迎接公祭活动的到来,天水市秦城区主要街道上,男女老少主动打扫卫生,洒水铺砖,清除堆积物品,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喜迎佳节迎远客。   公祭活动同时伴有五个文化艺术展览,伏羲展览、天水风情艺术展、民间民俗艺术展、龙年集邮展、花卉盆景展,五彩缤纷。   我记得天水邮电局发行了一枚伏羲祭典活动纪念封,一枚天水龙年集邮展览纪念封(朱学范题词),如若能收藏、保存到今天,那可是相当珍贵和难得的邮品。   那年6月26日(龙年农历5月13日,龙的生日)公祭活动在伏羲庙内举行,天水市民倾城而出,盛况空前。公祭仪式搞完后,民祭开始。天水市各届人民群众自发地组织了民间音乐、社戏、羊皮鼓、夹板队、旋鼓、踩高跷等队伍,鼓号齐鸣,载歌载舞。   由于人多拥挤,有一度通往大殿临时搭建的踏板桥断裂,公安人员奋力抢险,现场指挥得力,避免了踩踏。   由于首次搞大型公祭活动,缺乏经验和足够的费用,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博物馆等费用加起来不到十万元(维修伏羲庙的78万元是向省政府申报落实的)。因此,在大殿维修、彩绘、泥雕修整、典庆音乐、相关服饰、文物修䦅、场景装点、典礼布景、大典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简朴,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厉行节约。一场首次举办的公祭活动,在祥和、肃穆、欢快、热烈、平安、朴实无华的气氛中圆滿结束。   首届举办公祭伏羲,为以后继续在举办公祭中走向更高规格、更大舞台、更宽视野、更强阵容、更具特色、更有魅力、更佳效果、更获多赢,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今的伏羲路、广场、戏台早已逝去了原有的容貌,经过扩建、改造和拆迁,形成了今天的美丽蓝图,壮哉!伏羲大庙内的古树苍翠挺拔,诠释着生命的永恒与不朽,见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悠久历史与美好的明天。   记得在首次公祭伏羲活动成功之际,我还在《天水报》撰文《祭典华夏始祖伏羲致力为民谋福图治》。是啊,让伏羲文化代代相传,让天水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正是我们那一代追梦人的宿愿。   祝第三十届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文化旅游节圆满成功!   祝天水人民幸福,安康。 (郑京生 2019年5月) 以下为八八年首次公祭伏羲资料图片 煌煌华夏,地灵人杰;自强不息,乃创鸿业。 慎终追远,缅怀太古;曰有伏羲,世称人祖。 生于成纪,史有文明。乘时崛起,清渭之滨。 观法于地,观象于天;始画八卦,文字起源。 民处草昧,茹毛饮血;始作网罟,以渔以猎。 历史发展,有此阶段;如草方萌,如夜初旦。 继此而往,代有贤能;耕耘教化,日进文明。 四凶咸殛,日月重光;绳其祖武,民气恢张。 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奋发图强,前途无量。 顾我西部,开发甚早。先哲遗泽,润及枯槁。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汉唐文化,光耀寰球。 宋元以来,渐趋落后;人谋不臧,地利如旧。 今逢盛世,中华振兴;同奔四化,岂甘后人? 卦台效灵,麦积挺秀;羲皇故里,车马辐辏。 陇右贤达,海外赤子;齐心协力,繁荣桑梓。 人文蔚起,经济腾飞;工歌农舞,水美田肥。 敬告太昊,用表决心;超唐迈汉,共建奇勋。 (1988年端阳节,霍松林先生为天水市人大常委会作)
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一小长假,从西安到青海(3):麦积山,伏羲庙,天水呱呱叫
gaoguanzhong 2019-5-16 04:26
0681 ,天水伏羲庙留影 0634 ,天水呱呱 0639 ,天水文庙。 0623 ,天水城隍庙 0656 ,城隍庙大殿 0655 ,城隍庙内院 0658 ,庙内牌匾。 0660 ,纪信像 0651 ,胡氏民居 0662 ,伏羲城大牌坊 0664 ,伏羲路文化街。 0670 ,广场舞 0672 ,伏羲庙牌坊 0676 ,伏羲庙内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2019/5/15 离开炎帝陵,已是下午5点,想争取晚上赶到天水住宿,到甘肃要进山区,再走国道翻山越岭太费时间,于是上了连霍高速(G30),汽车不时穿越隧道,过省界收费站,交了30多元过路费,继续前行,到天水东出高速,又交了60多元,平均一公里5毛钱。 天水古城揽胜 天水城区沿渭河及其支流耤(ji)河谷地向东西延伸,像个哑铃,东为麦积区,西为秦州区,两地相距十几公里,以河北的成纪大道和南面的羲皇大道相连。我们从马跑泉镇进入麦积区,沿羲皇大道西去,沿途建筑尚未连成片,直到进入岷山路,才到了秦州主城区。我们在最热繁华的主街民主路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趁夜出去逛街。附近的中华路已辟为步行街,还有夜市。天水的中心广场就在那一片。这天行车350公里。 晚饭吃了一碗鸡丝碎面。又叫鸡丝小面,是天水人喜爱的风味小吃。鸡丝碎面因面小汤多,吃法与面条有别,不用筷子而用小勺,汤与面同时入口,既充饥又解渴。 最典型的天水美食小吃,则是呱呱。早餐我们就去有名的常记呱呱店,想不到店前竟排着长队,生意格外红火。呱呱的原料是荞麦,先把当地盛产的荞麦粉制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醒,色泽紫红,即可食用。吃时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酱油、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天水呱呱历史悠久,相传是西汉末年隗(kui)嚣割据天水时的御食。隗嚣兵败于刘秀后,御厨逃离皇宫,在天水租了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就这样,御食便进入民间,成为当地名小吃。 吃过早饭,顺便逛街。民主路上,发现有好几处名胜,如文庙,秦州城隍庙。文庙祭祀孔子,各地都一样。古老的大成殿,树龄千年的国槐,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而秦州城隍庙,祭祀汉将军纪信,故牌坊题名“汉忠烈纪将军祠”(于右任所题),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历史记载,纪信是刘邦手下的将军,由于身形及样貌恰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装刘邦,向西楚霸王诈降,汉王趁机逃走,而纪信被项羽烧死。天水人念其忠义,以其为城隍,作为当地保护神,大匾题词“庇荫边陲”,“惠保全秦”正是这样的意思。如今这里用作天水文化馆。 附近大街上三间门面,挂着大红灯笼,檐下彩绘,透着富贵人家的气象。这是当地名胜胡氏民居的北宅子,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曾为太常寺少卿署正卿胡忻的府第。是西北民居的精美之作,隔街相望的南宅子是其父,四品文官,山西按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年代更早,现辟有民俗博物馆。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古宅,殆无存者。”但因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一砖木结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2001年胡氏民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过老城景致,我们驱车到城西。西关外伏羲路口,耸立着巨大的三门石牌坊,上书“伏羲城”。整条街道辟为仿古文化街,游客云集。路北中央坐落着伏羲庙。2011年我作为德国华侨代表,参加过公祭伏羲大典,现将亲历记转载如下: 公祭伏羲大典亲历记 2011 年夏至时节,在我国甘肃省天水市举行隆重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中国侨联组织海外侨领等各方面人士参加了这一盛典。笔者有幸与几十位各国侨界人士一起参加了整个活动,心情十分激动振奋,现将亲历公祭伏羲大典的有关情况介绍一下,与大家共享。 羲皇故里颂伏羲 说到中华人文始祖,许多人都会想到炎黄,其实在炎帝、黄帝之前还有一位伏羲氏。有一种说法,把他们并称为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三皇是指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三位领袖。传说伏羲仰观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始作八卦,后被尊为天皇。炎帝神农氏尝遍百草,开创农耕,他也分辨出许多草木的性质和治病的疗效,有本古医书就叫《神农本草经》,后人尊其为地皇。黄帝轩辕氏统一了我国黄河流域各分散部落,建立起中华民族的雏形,开始了对人群的管理,被尊为人皇。 传说中的伏羲生于成纪(今天水附近),所以天水被誉为羲皇故里,这里建有气势恢宏的伏羲庙。据说从伏羲才开始了观天地之象,有了历法,又画八卦,教人民知礼节,从事渔猎畜牧生产,而且还造出琴、瑟乐器等。数千年来,伏羲被列为三皇之首。黄河渭水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伏羲人面蛇身或鳞身,这显示古时这个部落以龙为图腾,因此华夏民族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有关伏羲的记载和传说,是研究探讨先秦古代文化的重要线索。近代的文史学家闻一多著有《伏羲考》。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到天水考察驰名中外的伏羲庙。 为了帮助参拜者进一步了解伏羲氏筚路蓝缕、初创文明的光辉业绩。天水市政府安排我们在大典前夜来到秦州大剧院,观看了大型多场主题舞蹈剧《伏羲颂》。 第一场《洪荒时代》描绘八千年前的天水,洪水肆虐,猛兽出没,蒙昧初开的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艰难地生存,脆弱的生命随时受到无情的摧残和严重的威胁。洪水吞噬着一切弱小的物种。 《天作之合》一场根据唐代李冗《独异记》编成。传曰:昔宇宙初开,洪浪滔天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即上卦台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人类由此开始繁衍生息。这个故事堪称中国版的亚当夏娃。 《佃渔狩猎》据唐代司马贞所著《三皇本纪》表演,伏羲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从此华夏进入渔猎畜牧时代。 《钻木取火》赞颂伏羲于木中钻取火种,以利苍生。至此,文明的曙光于烈烈火焰中开启。《炼石补天》叙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故事。 《古埙悠悠》讲早在八千多年前,伏羲女娲就用黄泥烧制出人类社会最早的乐器——古埙,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音。 《俪皮为礼》反映人文始祖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定人伦,革除群婚,人类从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从蒙昧走向文明。 《一画开天》记叙伏羲始作八卦,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在伏羲的目光里变得简单浅显;乱若烟云的大千世界在伏羲的智慧中变得井然有序。 最后一场《追怀远祖》表达“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画衍万物”的思想。大哉羲皇,万世之君! 演员们曼妙的舞姿,乐师们悠扬的乐曲,使观众们如痴如狂,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初创时代艰辛历程和人文始祖伏羲丰功伟绩的了解。 公祭大典掀高潮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如同亚当、夏娃创造西方文明一样,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因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天水作为羲皇故里,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习俗。从 1988 年起,恢复了公祭伏羲的大典, 2005 年升格为甘肃省主办的祭祀活动,时间定为 6 月 22 日 ,在一年白昼最长的夏至祭奠被尊称为天皇的伏羲。 天水历史悠久的伏羲文化光照寰宇,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问祖,拜谒伏羲,纷至沓来。我们有幸应邀参加大典,心情十分激动。早 9 点,海外侨胞们乘车从下榻的麦积山植物园山庄来到伏羲广场,人人身着正装,身披黄锻长巾(印有八卦图案,为拜谒伏羲专用),走向气氛庄重热烈的大典会场。迎面的伏羲城大牌坊上悬挂着红底金字巨幅对联“中华儿女共祭始祖”,“羲皇故里诚迎嘉宾”,横幅为“同根同宗”,道出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这时,伏羲广场上已聚满了参加祭祖大典的人群,约有 5000 人之多,来自海内外。 9 时 50 分,主持公祭大典的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宣布公祭大典开始,典礼按公祭标准程序进行。 第一项,伴随祭祀音乐,全体来宾肃立。 第二项,击鼓鸣钟。广场左侧大鼓敲击 34 响,代表全国 34 个省市区崇敬先祖的共同心声。广场右侧巨钟鸣响 9 下,象征中华民族的最高礼数。 第三项由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恭读祭文。全文如下:“惟公元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时逢夏至。中华儿女,汇聚天水,谨以太牢雅乐之仪,虔敬之心,致祭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故里。曰:陇底苍苍,渭水泱泱;太昊伏羲,成纪发祥。 三皇之首,肇启炎黄;继天立极,道传百王。维吾 始祖,圣迹昭彰; 一画开天,文明之光。仰观俯察,辨析阴阳;首演八卦,奥理蕴藏。开物成务,赡民制器;初作网罟,渔猎有倚。驯养家畜,庖厨充济;地穴建屋,寒冷以避。烧制彩陶,日新其艺;广被教化,刻划书契。推定历度,建分节气;以龙纪官,分部治理。始制嫁娶,俪皮为礼;造瑟作曲,乐民庆喜。伏羲文化,经天纬地;日月同辉,万代承继。中华古国,龙脉永昌;羲皇儿女,开来继往。改革开放,民富国强;科学发展,腾飞高翔。以人为本,齐奔小康;众心归一,血浓情长。九州和融,盛世共勷;和谐社会,福祉无疆。巍巍中华,屹立东方。民族团结,前景辉煌。 吾祖伏羲,德泽流芳;崇功报德,爼豆馨香。今日公祭,告慰 羲皇;肴馔敬陈,来格来尝。伏惟! 尚飨!” 第四项乐舞告祭将仪式推向高潮。今年的乐舞告祭包括童声吟诵《伏羲颂》和乐舞祭祀两个乐章。上百名大小演员庄严虔诚,伴随悦耳的钟鸣,缓步走上祭台,舞姿优美,勾勒出公祭伏羲的盛大场面。 第五项为敬献花篮。在琵琶和古筝的优雅乐声中,各界参拜人员,包括中国侨联领导,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4 个华人社团组织的代表和台湾中南部乡镇民意代表,先后敬献花篮并鞠躬致礼,表达对人文始祖的缅怀之情。 伏羲庙里敬伏羲 公祭仪式最后一项,是全体参祭人员分批列队步入伏羲庙内先天殿,瞻仰伏羲圣像,行三鞠躬礼。 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占地 3. 5 万平方米 。这是一座两门三进的庙堂建筑群,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和主殿,院内苍柏古槐成荫。这是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伏羲氏的古建筑群。伏羲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 1490 )。 500 多年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曾几次修复,但仍基本上保持着明代建筑的风格。 伏羲庙门口,庄严雄伟的三间式牌坊凌空耸立在 2 米 多高的石筑台基上,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紧挨牌坊是大门。大门面阔五间,通长 17 米 ,进深两间,为悬山顶建筑,高挂着巨匾“与天地准”。进门后入前院,长 52.6 米 ,宽 32.8 米 。再进为仪门。仪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进仪门为中院,长 58.6 米 ,宽 32.8 米 ,为建筑群的主体部分。这里坐落着高大雄伟的先天殿。 先天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顶,饰以螭首。脊饰缠枝牡丹、龙、兽、鸱尾。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二龙戏珠,障水板刻松鹿图,雕刻精美。门额为“一画开天”匾。殿内立有金柱两排八根,上部绘河图。藻井顶棚分为六十四格,绘六十四卦。大殿巍然屹立在院子正北长 26 米 、宽 13 米 、高 1.8 米 的砖筑月台上。月台宽敞平广,古柏苍劲挺拔,殿堂稳坐其间,更显得雄伟魁梧。殿内供奉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大眼,炯炯有神,身披树叶,威仪古朴,手托太极八卦图,像高 3 米 ,为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参拜者就在这里 瞻仰伏羲圣像,行三鞠躬礼。 伏羲庙内还有太极殿,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等建筑。庙东北有池,跨池有桥,池畔有亭,名曰见易亭。庙内西部设有天水地方史博物馆,介绍天水的悠久历史和著名人物,其中有秦代先祖秦襄公、汉飞将军李广、诸葛亮后继者姜维、唐高祖李渊之父李虎等。 庙内殿宇亭台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饰有琉璃筒板瓦,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绚丽夺目。殿堂亭宇间原植有柏树 64 株,合六十四卦,现存古柏 37 株,还有唐代古槐一株。据说昔日曾有白鹤栖息其上,并为此建有“来鹤亭”。苍柏古槐与殿宇穿插掩映,无论冬春四季,绿叶常青。“伏羲卦台”为秦州十景之一。 公祭伏羲大典圆满结束后,中午12点,天水市委,市政府举行了迎宾宴会,侨界代表们应邀参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天水人的浓情厚意。 下午,侨界代表们参观了在天水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据交易会介绍,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部,渭河两岸,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被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伏羲庙、名胜麦积山遐迩闻名。天水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向为陇东南重镇,今天,天水市辖 2 区 5 县,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人口 358 万,其中秦州、麦积两个市辖区面积 5894 平方公里,人口 123 万。农业方面,号称甘肃小江南,物产颇丰。工业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为主导,雕漆工艺品闻名于世。城市自古为甘陕川交通要道,地处陇海线上,交通称便。如今天水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一部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天水也是值得侨商们关注的投资商贸新热点之一。 麦积山观石窟 提起天水,不少人以为只是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城,殊不知天水竟然像江南一样美丽,特别是石窟奇观麦积山,很值得游览一番。我们以前都参观过。弟弟2001年在宝鸡出差时,周末来过。我则是2011年随侨团来的。 麦积山位于天水东南 45 公里 ,是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山形成锥体,中间粗大,底部收缩,状似农家的麦垛,故取名麦积山。当年我们就下榻在麦积山植物园山庄,周围郁郁苍苍,绿树葱茏,清泉瀑布,流水潺潺,环境极其幽美,几疑到了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 麦积山更以石窟闻名。远在公元四、五世纪,随着佛教艺术传入我国,麦积山就开始享有盛名。据有关碑碣记载,石窟的开凿始于十六国时期( 304-439 ),后来经过西秦( 385-431 )、北魏( 386-534 )直到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与云冈、龙门、敦煌石窟齐名,并称我国四大石窟。现存洞窟 194 个,保存了从四世纪到 19 世纪 1600 年间的泥塑 6000 多件和石雕造像 700 余尊,还有壁画 1300 多平方米,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馆”。我们有幸登山参观了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的惊险陡峻,在我国现存石窟中是罕见的。洞窟大都开凿在二三十米乃至七八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最大洞窟横宽 31 米 ,最小洞窟仅能容身。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悬崖上的千佛阁,七佛廊最为人称道。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石窟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曾说:“敦煌如果是一个历代壁画的大画馆,麦积山则是我国历代的一大雕塑馆。”这里的塑像,大的高达十五六米,小的仅 20 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不论是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或是后来丰满圆润的艺术造型,都显得神采飞扬,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以麦积山石窟周围风景最为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团绕,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除麦积山石窟外,这里还包括曲溪、石门和仙人崖等景区。麦积山风景区总面积 215 平方公里,不仅是极为重要的塑像宝库,同时也是令中外人士神往的旅游胜地。推荐大家不妨到天水一游,相信您一定会惊叹赞叹这甘肃的小江南,伏羲的纪念地!
个人分类: 中国各地|3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天水步行到秦安出差
ghzcljz 2018-9-14 16:10
从天水步行到秦安 出差 天水地区汽车站, 来往乘客分外多, 昼夜排队买车票, 摩肩接踵拥挤着。 本人天生性急躁, 这种磨难怎受了! 听见雄鸡叫二遍, 背包握棒把路赶。 翻山来到南河川, 一路天黑无人烟, 猛见一物疑是狼, 原是狐狸在逃蹿。 天明到了一条岭, 又饥又渴走不得, 汽车路旁没人家, 身困腿痛慢慢行。 走到太阳落山时, 远远望见秦安城, 青烟淡罩城上空, 好像山水画奇神。 一喜浑身来了劲儿, 下坡好似风样行, 焦唇舌燥怪难忍, 终于到达秦安城。 来到旅社住下时, 双腿两脚重万斤, 服务员夸我干劲大, 端水整床好殷切。 经不起他人的表扬, 羞得从面烧到耳根, 不想吃饭,只把水喝, 一觉睡了个大天亮。 李琳 1960 年 12 月 28 日
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泄露天机”豁出性命全为天下有缘无缘人
冯向军 2018-7-23 14:53
“泄露天机”豁出性命全为天下有缘无缘人 天水 2018/7/23 哈哈哈...... 没想到,我这一辈子,暗地里念念不忘,念兹在兹,视为自己最大的无坚不摧的秘密,引以为无比自豪,而几十年来又绝不肯,也绝不敢轻易示人的“天机”: 【明空---天水---孝顺---至道之法】 竟然把老子的【柔、水、空,无坚不摧】也全部包括了。 这,确实是事实,不是吹牛皮! 要问“你到底修了个啥?” 我什么也没修,就不修而修了自己最本质,最自然的天性: 【明空---天水---孝顺---至道之法】再外加【理】。 最近,我一反常态,大鸣大放,已全然不是为自己!而是把命全豁出去,为天下有缘无缘人! 【附录1】 南怀谨《老子他说》43章天下之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柔、水、空,无坚不摧 天下最软的东西,克服了最坚固的东西,老子经常比喻天下最软的就是水。水没有骨头的,如果把它挡住,它只有转弯过去;如果筑一道堤防,水则一声不响慢慢等,等到水涨满了,又从堤防上漫出去了。就是屋檐的水,从高处向下滴,滴一千年一万年,连地球都可以滴穿。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像战场上的马匹一样,冲锋陷阵,冲破最坚韧的东西。我们中国对女性的教育是温柔、温和、缓慢,这样可以融化一切。不管男人是土做的也好,石头做的也好,温柔的文火慢 慢地炖,石头都可以软化了。所以不管多坚强的人,对温柔没有办法,只好投降。这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闲”,古代的“间”、“闲”是通用的。无有就是空,所以无有进入到任何地方,都没有间隔;没有间隔也就是空。或者说墙壁阻碍了空间,其实空是隔离不住的,乍看起来,墙壁好像隔离了虚空,但是只要挖一个洞,那个洞就有虚空。只要挖就有虚空,如果不挖呢?仍然是虚空包围了你,也包围了墙壁。一座大山在那里,好像妨碍了虚空,其实大山是被虚空所包围的,山如果打通了,虚空就进到了山里去,虚空这东西,无坚而不摧。所以,佛家把空的修法,作为最高的修法,因为无坚而不摧。道家的观念,是用至柔之阴,也是无坚而不摧的道理。 做人与做事,遇到难处,天天在想这件事如何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越想越糟,最后钻到牛角尖里去,处理得还是一塌糊涂。这时最好把一切放弃不管,让它完蛋;但是真让它完蛋,那个蛋偏偏不完。为什么?因为“无有入无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说,由此原理,可以知道无为之有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靠不住,真正的真空则无为,无往而不利。教育的道理也是这样。 老子本来不想说话,骑一条青牛跑掉算了,不料被他一个徒弟,函谷关上的关吏尹喜拦住了,要求他说法,否则不放他出关。老子也不能叫青牛腾空,像现代的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去,同时尹喜这样诚恳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坐下来写《老子》这本书。本来他主张天下行“不言之教”,不必说话,与佛讲“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话说是一样的。结果,他自己犯了自己的戒条,却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还是做了言教;虽然他 在言语上讲“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像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上古的文化,所谓《老子》、《易经》、太极拳、禅,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非常流行。最近有一位老太太从美国写信告诉我,隔壁那些美国人好怪,孩子跌倒在地,并不去搀扶,尤其犹太人,绝不搀扶。这是老子的无为之道,一定要等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样孩子自己将来才会站起来。这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引用老子《道德经》说的。那位老太太觉得很奇怪,她说:“原来这就是中国老子的无为之教啊!” 【附录2】 做人尽孝的一个方面 天水 2018/7/23 做人尽孝,也要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不要忘记孝敬孝顺实际上与自己形影不离的的生命之母: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普行孝顺(为抬举离开了自己就不能生存的万法万行而彻底埋没自己;乃至自己的本来面目被万法万行凌辱得面目全非,还仍然无怨无悔,如如不动,行忍辱之顺而无心无念:“我在忍辱”)的空或明空。 真孝子岂有不孝敬孝顺自己的生命之母:空或明空之理? 【附录3】 理和行的关系 天水 2018/7/22 理,善利万行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恒行孝顺。 以是义故, 理,上善若水。 唯理得与道齐名,合二为一,并称道理。 【附录4】 明空---天水---孝顺---至道之法 天水 2018/7/22 明空不二。 明空善利万物而不争(没有明空,万物皆不能生存,而明空却又总是通过彻底埋没自己来彰显万物);处众人之所恶(埋没自己来抬举离开自己就不能生存的万物,这样的蠢事谁愿做?)而无怨无悔。 所以,明空,上善若水。 明空深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没有万物,自己即成断灭空或顽空。明空视万物为其父母而知恩,感恩,报恩,为报恩而恒顺,柔顺,随顺,行忍耐乃至忍辱之顺(万物把明空的本来面目凌辱得面目全非而明空泰然处之)。 所以,明空,孝顺至极,乃至道之法。 明空,天水,孝顺,至道之法不一不异,特记为: 明空---天水---孝顺---至道之法 【附录5】 修行宜放下得失心而凭良心致良知尽孝顺 天水 2018/7/22 观自在。无量自在本自圆成。 修行宜放下得失心而凭良心致良知尽孝顺。 不为“做人要争气”而修行;也不为要修成个什么高人一等的“佛”而修行。 只是凭良心致良知尽孝顺而已。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有恩必报,欠债还情而已。其余一切皆是水到渠自成的事,可遇不可求。 【附录6】 空上善若水 天水 2018/7/21 空,善利万物而不争;空,处众人之所恶而恒顺。 万法离开空皆不能存在。所以,空善利万物。 空+任何存在=任何存在(1) 所以,空善利万物而不争。 空恒顺,柔顺,随顺,行在忍耐之顺乃至忍辱之顺:被人节节支解而无嗔恨。 空,上善若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碑文两篇(霍松林)
xjtuhyg 2018-2-14 10:48
碑文两篇(霍松林) 国得贤才则治,失贤才则乱,故求贤、荐贤之风,向为史家所乐道。在上者妒贤忌才,虽荐何益!在上者求贤若渴,而以天下之大、士庶之众,安能遍览而亲察?则荐贤之功大矣哉! 新浪博客 韩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03c120102zopa.html 【纪念霍松林先生逝世一周年专题】 卦台山伏羲庙记 霍松林   天水三阳川之西北隅,有山突起如龙首,北瞰渭河,相传为伏羲画卦之处,故名卦台。朝阳启明,其台光莹;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故曰“三阳开春(泰)”。而此台东南之沃野平川,亦以“三阳”命名焉。   崇德报功,承前启后,乃吾民族之优秀传统。故近代以前,凡有大功德于世者,多立庙奉祀,上古已然。据此推想,卦台之有伏羲庙,由来远矣。然文献不足,未能详考。就可考者而言,明嘉靖十年巡按御史方远宜建伏羲庙于卦台,既载《天水县志》卷二,庙内亦存碑石。胡缵宗之《卦台记》及《龙马洞说》诸文,尤足参证。清顺治八年,秦州游击郭镇都游卦台,见旧庙圮废,乃捐资重建,壮丽逾前。《直隶秦州新志》卷九纪其事以资表彰,良有以也。   抗战初期,余就学天水中学,尝与同学王无怠、刘尚儒徒步来游,自吴家庄攀沿曲径以至山巅,古木参天,河声盈耳。斯时外患方殷,民苦百役,兹山人迹罕至,满目萧条,而午门、牌楼、钟楼、鼓楼、戏楼、朝房、太昊宫等巍然犹存。仰望“先天下觉”、“与天地准”、“则古称先”诸匾而继往开来之念油然以生,低徊流连者久之。   慨夫!“文革”祸起,神州大地之文物古迹惨遭破坏,卦台亦未幸免。拨乱反正以来,乡人集资修复,渐具规模。海内外寻根访古者络绎而至,参卦象之哲理,追现代之科技,绍羲皇之伟业,振华夏之雄风,其意义之深远,岂浅见所能窥其万一哉?主事者嘱为记,因粗述所知,以备参考云尔。          碑立于西朝房南,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撰书,1999年立。 雷简夫荐三苏纪念碑记 霍松林   国得贤才则治,失贤才则乱,故求贤、荐贤之风,向为史家所乐道。在上者妒贤忌才,虽荐何益!在上者求贤若渴,而以天下之大、士庶之众,安能遍览而亲察?则荐贤之功大矣哉!荐贤首须识贤,尤须秉公。诚能慧眼识贤而又勇于为国荐贤,则内荐不避亲,外荐不避仇。反是,则或误认碔砆为美玉,或不问贤愚而惟亲故权势是荐以遂其私,流弊曷可胜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民谣,固可垂诫百代也。历览史乘,荐举之事多有,而惟贤是荐者罕觏,求诸三秦,其惟雷简夫乎!苏洵学博文雄,才识兼优,然举进士不中,举茂才异等亦不中,年近五十而困顿遐陬,倘无人力荐,则终老林下与草木同腐矣。洵携所著书谒雷简夫于雅州,简夫读其《洪范论》而知有王佐才,读其《史论》而知有良史才,读其《审势》、《审敌》而知有忧天下心,击节赞赏,情见乎词,诚可谓能识贤爱才者矣!苏氏僻处眉山,去雅州数百里而遥,既无友谊,亦非阀阅,而既知其为天下之奇才,即不惮烦劳,连修数书,附其文而力荐之。一荐于韩琦,再荐于张方平,三荐于欧阳修,必获大用而后快,亦可谓勇于为国荐贤者也。欧阳韩张诸明公,皆居高位而能为国求贤者,故当苏洵挈二子轼、辙入京,即受其知遇而名扬四海。《宋史》仅纪欧阳修上苏文于皇帝,其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故数百年来,三苏之名妇孺皆知,而不知荐之者为雷简夫,可为浩叹!幸而《嘉祐集》载苏洵《答雷简夫书》、《眉山县志》载雷简夫上韩琦、张方平、欧阳修书,《雅州府志》、《山堂肆考》载雷简夫荐三苏始末;而邓剑先生搜罗、汇印,公诸同好,遂使吾人稔知其事而不胜仰慕之情。雷简夫故里合阳县人民政府为立丰碑,以资纪念,诚盛事也,果使雷简夫识贤、荐贤之高风遍播三秦,广被于神州,必将贤路广开,士气高扬,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则四化之实现,中华之振兴,为期匪远,而此碑之光焰,亦将与日月同明,永照天壤矣。             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二日
1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塔克拉玛干(2012-07-24)
xuxfyuwp 2014-6-17 15:03
这是一片海 辽阔无际 不见浪涛翻滚 难觅汹涌澎湃 这是一片海 绵延起伏 不见天水一色 难觅帆动船开 这是一片海 阳光充沛 炙热的沙面 祈盼有雨水到来 这是一片海 黄沙漫漫 待狂风起时 腾空处与飞云同在 这是一片海 看似沉寂 无数涌动的沙丘 变幻着万千姿态 这是一片海 沧桑历尽 神秘苍凉浩瀚 塔克拉玛干的情怀 这是一片海 天地人间 宽广如寰宇 微小似尘埃
个人分类: 诗歌|1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河壶口
xuxfyuwp 2014-4-17 14:32
波涛汹涌连天水 千回百转一壶收 (原文写于2009-10-14 09:17:2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麦积佛崖 2008-05-24 14:21
taodeng 2014-2-6 21:09
麦积山 景色陇南殊,深山有宝珠。 佛龛悬石壁,栈道接天都。 力士神盈目,菩萨雪满肤。 北朝风韵在,凝望赏心舒。 山中梨花 梨花带雨新,树下草茵茵。 远野芳菲重,城中绿满荫。 仙人崖 松色青葱惹逸思,悠扬鸟啭日迟迟。 峰回路转惊发现,百丈悬崖隐古祠。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水一日(3):山青、水秀、天然氧吧
jxz1963 2013-9-29 17:06
在天水党川,我们一行四人进了一条被自然风景包围的深沟。 这是一条深约 5 公里的大山沟,自然风景十分美丽,沟的左侧是一望无际的杂木山林,有山核桃、野苹果、槐树等几十种树种,右边是一片好大的松树林场。听我们同去的一位说:“这是国家林业局下属的国有林场,林子里经常会有蛇、黑熊和野猪等出没,鸟类就更多了,有时会有一种‘莺歌燕舞’的自然景象。” 从沟口我们往前行,顺沟而下的一条小河的水声“哗哗”地向我们招着手,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河水清澈见底,一看就知道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等车子停下后,我情不自禁地掬起一捧水喝了下去,立刻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从我旁边走过的一个朋友说:“这里的水比咱们那里的纯净水的质量还要好。” 在深山里,我感到最让人陶醉的是这里的空气,那是在都市里永远也呼吸不到的一种扑面而来、渗入头发根和吸入口腔、鼻腔,进而吸进肺腑的气息,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然氧吧”吧! 在山沟里,我们遇见了一位骑摩托车的青年,我们问他来这里干什么?他笑笑说:“没事了进山里拣一些山核桃。”我问拣那个干啥用,他笑着说:“可以拿到旅游景点去当作旅游纪念品卖呀!” 奥,我记得去年我们在麦积山旅游时路边就有卖这种山核桃的,一对要七八十块钱呢。 在沟里,我们还见到了一棵长势很独特的大柳树,树的腰围足有 1.5 米,树的身子已经空了,但还枝繁叶茂的,有一种古典的色彩。 还有一棵长在路边的野苹果树,树下落满了小小的苹果,我的脚都不敢往下踩,生怕踩碎了苹果,我手一伸正好摘下一个小苹果,放到嘴里一偿:“很酸、很脆、很新鲜”。正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电视剧《西游记》里西柿沟的风景来了。 从沟里出来,我想,如果有人在这里建设一个休闲度假的养生住地,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里不远处就是世界著名的麦积山,凭着神灵的保佑,住在这里的人们肯定会延年益寿的。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水一日(2):农民的收入
热度 1 jxz1963 2013-9-29 16:20
在天水党川镇上,我见到了几户正在收玉米的农民,我问他们:“你们这里的玉米收成还不错吧!” 一个正在弯腰割玉米杆的中年男人停下了手里的活,擦了一把汗说:“玉米长的不太好,没有充足的雨水,今年的玉米每亩也就是 1000 斤左右吧!” 我问:“现在收了玉米还要种小麦吧!”他说:“不种啦,一年就种一季玉米。”我问:“那全年就吃玉米面吗?”他憨笑着:“小麦面粉都是在市场上买的,这里没有种小麦的。” 在这个党川村今年总共有 807 口人,由于山多主要都种上了树木,因而这里的山很绿。 我问那位农民老哥哥:“现在都退耕还林了,你们的生活有保障吗?”他回答说:“吃的够了,零花钱还是显得手头有一些紧张。” 我问:“这里的人们主要的收入是什么?”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主要是让子女外出打工,有时候跑个运输啥的。”我说:“山林子里能给家里一些收入吗?” 他说:“主要是种一些松树苗子,卖一些树苗也能收入一些。山里有一些规模的林子都是国有林场的,我们分的林子还没有成材,现在还不能变现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收入是第一位的,这个村子的青年男女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 在这里与农民谈收入,他们普遍有一种“羞于启齿”的感觉。 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得出,这里的人收入并不是太高,但他们的期望值也不高。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2481 次阅读|8 个评论
天水一日(1):农村工作的中心是计划生育
热度 2 jxz1963 2013-9-29 15:58
昨天一大早就被朋友叫起来了,说是一起去天水看一条沟,我二话没说,在五分钟内起床、刷牙、洗脸并穿好衣服,走出家门,临出门时还顺手拿了几个月饼,一会儿在路上好当早点吃。 深秋的西宝高速公路依然十分繁忙,东西而来的大货车川流不息地奔驰在西宝、宝天高速上。 早上九点我们就如约来到了天水党川镇。党川是天水市麦积区的一个小镇,说是小镇是人口很少,但镇子的管辖面积却达到了 100 平方公里,而且多山区。 当我们来到党川镇党川村村委会时,这里的最醒目的是计划生育工作站,村委会和计划生育工作站一起办公,无论是村委会的门外,还是室内,最醒目的是育龄夫妇的详细情况,如姓名、年龄、生育数量等等。 在办公室的一侧,是计划生育的各种药具陈列,我笑着问当地的一位村干部:“现在村委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该干部说:“计划生育是有硬指标的,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完成!” 我再问:“那村民的生活和收入情况呢?”他说:“现在都是各过各的,退耕还林的政策让我们的村民吃穿都不愁了,外出打工也可以挣到钱。” “生活不是问题,主要是生活质量。”他补充道。在这里我见到的宣传标语大多是与计划生育有关。 看来,这里农村工作的中心是计划生育。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2616 次阅读|4 个评论
替天行道—收天水费
热度 2 zhangxw 2013-5-20 11:03
替天行道—收天水费 张学文按:下面一条新闻说一些乡镇向农民收天水费,这真是某些替天行道人员的创举与梦想 江西一村庄被指向农民收取自然雨水费用 2013 年05月19日11:56 大江网 我有话说(12431 人参与)   爆料投诉请进入江西微博 民声热线   大江网讯记者朱超报道:庄稼人种地,种在人收在天。如果老天爷下雨也要收费,你怎么看?5月18日,有网友在江西微博中爆料,称吉安市泰和县某村收取农民种地的“天水费”,从2007年起,每亩责任田每年收17元。随后,大江网记者联系上泰和县水利局,该局一位彭姓局长对此回应称,网友反映的“天水费”应该是水库灌溉农田的水费,且本着谁受益谁交费的原则收取。   该爆料网友称,“天水费”是指天上降下的自然雨水,落到农民的田里需收取的费用。从2007年开始,泰和县一些乡镇以集体水费的名义将“天水费”指标下达到各村。每亩责任田每年“天水费”17元。这笔钱一般由村里先行垫付,待到农民要申报计生指标或者到村里开具证明材料盖章时逼迫农民补交。该网友质疑,“天水费”依据是什么?难道天上的自然雨水还要收钱?   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电话联系上泰和县水利局。彭局长告诉记者,他也是第一次听说所谓的“天水费”,觉得匪夷所思。“我们水利局从来没有收取所谓‘天水费’的要求,网友反映的‘天水费’应该是水库灌溉农田的水费,对于农田灌溉水费,我们也是本着谁受益谁交费的原则收取。”   彭局长最后向记者透露,针对网友同时反映的某些村通过收取农田灌溉水费巧立名目乱收费的情况,水利局已经派人下去调查,将在第一时间将调查结果公布,给网友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于此事的后续进展,大江网记者将继续关注。
个人分类: 垃圾|28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水方言
荒月 2012-1-6 11:50
老父老母来陕小住几日,勾起了很多我已经很少用的方言,现在想来,竟和儿时的理解大不一样,奇之: 一:熬,我,我们,英语为us,our; 二:捏,人家,他们,英语they; 三:牛,你,你们,英语your; 嚯! 四:在行:在天水话中并不是褒义词,例句:看你在行的(看把你能成的,奚落,嘲笑);我在行的(自嘲),天水话“在”读cai,不读zai 五:游世:闲逛; 六:心疼:小孩儿乖,漂亮,惹人怜爱; 七:拨调=调拨,指导,引导,请求老人或神佛指引,点拨 八:嚷仗=吵架,wrangle 九:仡佬=角落,corner,nook 十:怍整=欺负 十一:勤苦(gu),天水方言的苦读gu,一声。 十二:一世改,满处都是,到处都是的意思=一什街,一世界? 先想着几个,想起再补。 实际想说的是,人类有些语言是何其相似,比如,爸爸,妈妈几乎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语言,而不同的语系中,常常能发现一些依稀相识的发音。 圣经中讲,人类想造通天塔,上帝一看,不行,于是使人们之间语言混乱,于是开始了误解和争吵,通天塔造不成了。可见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是多么的重要
5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乡巨变:倔县“莱茵河”——天水的倩影
热度 4 wangxh 2011-9-28 20:25
家乡巨变:倔县“莱茵河”——天水的倩影
如果把建设大城市的资金,投放到10万人~50万人的中小城市,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景象? 贯穿家乡市中心南北向的河——天水,过去叫石渠。不知道什么时候更名为天水,这么有诗意的名字。由于没有一条河流经倔县县城,所以造出一条石渠。水基本上是来源于雨水,过去保护措施不当,留不住雨水,所以雨季过后,基本上总处于干涸状态。经过治理之后,石渠终于有了可爱的水——天水! 天水总长3公里多,以俺快走的速度,一个来回或转一圈大约一个小时。 这种花草挺有意思,我们叫墙头花,不知道学名是什么。记得小时候经常赤脚,夏天下过雨后就打起非常痒的水泡,把泡挑破,敷上这种叶子黏黏的汁,就好了。没想到它们竟然装扮起城市的容貌来了,上哪儿说理去? 天水到这里转弯了,下一张显示没有水的石渠旧貌。 下面六张是莱茵河的夜景 这是天水开始的地方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5732 次阅读|8 个评论
暑期野外考察归来记
热度 2 xin 2011-7-3 13:07
时光会淹没一切,记忆更不牢靠,什么都会淡化,只有文字才可信赖。每次野外考察归来,都试图写点东西,以作记录,留作纪念。否则,随着时光推移,一切都无从记起,只有零星和模糊的记忆。文字只能记录只言片语,但毕竟为以后留下了线索,和回忆的依据。 1 、考察的基本情况 ( 1 )时间: 2011-06-24 至 2011-07-02 ( 2 )路线:北京 -- (飞机) -- 呼和浩特 -- (租车) -- 托克托县 -- (飞机) -- 西安 -- (火车) -- 陕西渭南潼关县 -- (火车) -- 甘肃天水市 -- (火车) -- 北京。呼和浩特温度好冷,托克托好有沧桑感,西安好有历史与现代感,潼关的命运与三门峡关系太密切了,天水人好热情。 ( 3 )成员:一位我崇敬的教授,一位在读的博士生和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 4 )目的:委托黄河中游头道拐水文站和潼关水文站取水样,以供研究之用。 2 、考察略记 第一天 2011-06-24 下午乘飞机,抵达呼和浩特,住在内蒙古大学。 第二天 2011-06-25 早上会见内大资环学院院长,然后,抵达托克托县。 第三天 2011-06-26 与头道拐水文站站长磋商合作观测事宜。 第四天 2011-06-27 培训如何观测,晚上十二点半,抵达西安。 第五天 2011-06-28 下午坐火车抵达陕西渭南潼关城。 第六天 2011-06-29 到潼关水文站谈委托观测,一群好人呀。 第七天 2011-06-30 下午四点,从潼关到抵达天水,晚上喝酒。 第八天 2011-07-01 与天水站的领导交流,商谈考察合作事宜。 第九天 2011-07-02 经过 17 个半小时的折磨,于下午四点半回京 3 、收获 ( 1 )熟悉了委托水文站合作观测的全过程。事先联系;准备介绍信;准备好观测的耗材和器具;乘车抵达后联系站上领导;商谈如何合作,费用如何;介绍观测的流程和步骤;示范如何观测与实验;然后,打道回府。过一段时间回访,看看进展是否顺利。 ( 2 )加深了合作单位的友谊。这次单独去站,与站上的领导加深了友情。也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思路和方向。锻炼了独立开展合作的能力。也感受到了艰苦岁月中革命友谊的珍贵。 ( 3 )增进了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认识。知道国外研究生攻读的艰辛,也知道了国外研究生培养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以后培养研究生的思路提供了借鉴素材。 ( 4 )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研究思路。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对许多科学问题的探讨,对很多方向的认识得到很好的深化和认识。对自己未来科学路线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8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超級恐高癥目擊記
LEOLAND 2011-5-5 18:18
曲津華 【博主按:開博兩年多點,未有紀念之作,寫點舊事交差。】 恐高的感覺是人的本能之一。由於地球引力的原因,人會摔倒,而站得越高則摔得越重、越痛,所以人皆以腳踏實地為榮,以置身高處為險。從安全感的角度看,人們常以“踏實”做口頭語,是有深刻的科學意義的。 俗語說,好事險中求。用一下替換法,所謂“美景險中求”也是成立的。而這一求,對不同的人,效果實在很不同。 記得前年去西北地區閒逛,在赫赫有名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見一奇景。說來好笑,一個大男人,三十來歲光景,衣著還算光鮮,竟混跡於稀疏的旅 看,褲子還興許磨穿了洞,值不值當? 旅遊就是人生。旅遊有險,人生也不外如此。有些風險可預計,有些風險難預料,險到臨頭,只有咬牙走下去。這位奇人,能坐地挪動也屬咬牙堅持的一例。從這一點來看,我等應敬佩人家。 目擊超級恐高癥,學到的教訓是,知己知彼很重要。 2011-05-05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水
sstone2009 2011-2-17 12:37
到达天水已经过了 3 点,火车晚点了 40 多分钟。 先在招待所休息了一会,然后别干事带我们去了伏羲庙。听导游介绍,伏羲为三皇之首,天水是羲皇故里,天水伏羲庙是我国第一个供奉先人的庙宇。伏羲创立八卦,结网造字,又豢养牺牲、造屋、制衣、制嫁妆……被誉为人文始祖。 晚上,在我坐在 61 师招待所的床铺上,边看着中央一套的《苍天》,突然颇有感慨,忽忽之间,就到了甘肃,昨晚还在另外的城市,而且是另外的省份,有一种另外的恍若隔世的感觉。 (2009-08-13) (2009.08.20 15:49:00 http://sstone2006.blogcn.com/diary,27802644.shtml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游名胜之天水麦积山
lxwang 2010-5-25 11:06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其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该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则高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天水号称小江南,而麦积山周围更是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因此,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石窟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个人分类: 风景名胜,旅游经历|32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羲皇故里——伏羲庙影像
sstone2009 2009-10-11 21:05
【伏羲庙的伏羲像】
个人分类: 山水印象|8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窟胜境:麦积山
热度 1 lixuekuan 2009-9-11 22:08
麦积山,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07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