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节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鸟探险记》上映10周年纪念
郭霞 2018-12-29 10:39
2008 年 9 月 26 日,《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大鸟探险记》(以下有时略为:《大鸟探险记》)在北京天文馆全球首映。这是一部由中美两国教育工作者合作制作的针对低龄儿童的天文馆节目。同年 10 月 15 日,在美国芝加哥的阿德勒天文馆举行了美国首映式。 图 1 ,大鸟探险记少儿天文馆节目于 2008 年 9 月 26 日在北京天文馆全球首映。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右)、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 馆馆长保罗 . 内潘伯格(中)和芝麻工作室副总裁(左)出席。 节目内容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大鸟探险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芝麻街上。在中文版中,埃尔莫来到中国拜访呼呼猪。英文版中,埃尔莫的中国朋友呼呼猪来到美国拜访埃尔莫。在中文版的节目中,大鸟会教孩子们星星的英文名字叫“ Star ”;在英文版的节目中,大鸟又会教孩子 Star 的中文名字叫“星星( XingXing ) ” ( singsing )。大鸟、埃尔莫和呼呼猪带领观众一起探索太阳、月亮和星星。他们了解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并且通过想象登上了月球,在那里他们了解到月亮是一个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地方。当埃尔莫和呼呼猪想象自己返回地球时,他们感叹尽管他们住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仍然共享同一片天空。 图 2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大鸟探险记》宣传海报。 项目背景 《大鸟探险记》少儿天文馆节目的项目是美国芝麻街工作室发起,由美国芝麻工作室、北京天文馆、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和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的自由科学中心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参与制作的。该项目针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和老师,以及其他需求者,制作天文馆节目和配套补充材料。项目的教育目标包括:为中美儿童提供适宜其年龄的天文学介绍,培养两国儿童积极的科学观,增进两国儿童间的相互了解。 此项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要赞助,其他赞助单位有 W.L.S. 斯潘塞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这个项目的一个更大目标是在中美非官方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机构之间成功建立两国长期合作关系。由于节目在中美两国的天文馆上映,在中国为汉语(普通话)版本,在美国为英语和西班牙语版本。英语版本将使用美国《芝麻街》(芝麻工作室的长篇系列电视教育节目)的角色,普通话版本则将使用中国《芝麻街》的角色,这一版本是美国《芝麻街》的中文改编版。大鸟、埃尔莫和呼呼猪主持这个面向幼儿的天文馆节目。 感谢和怀念 《大鸟探险记》项目的完成无疑要感谢投资方、合作方和制作方等方方面面的参与者。但是对于所 有参与《大鸟探险记》项目工作的成员,无不感谢 和怀念项目负责人 ,美国芝麻 街工作室的乔 · 施耐德博士。没有他就没有《大鸟探险记》。 施耐德博士生前十分重视中美两国之间科技文化事业的交往。从上世纪 70 年代,他就开始访问中国,致力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并促成芝麻工作室与中国媒体合作制作儿童节目。他曾在中国推出《大鸟在中国》儿童剧,与上海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制作了 4 套儿童系列电视节目:芝麻街、我爱科学、 1 , 2 , 3 , 4 , 5 和芝麻街英语等。 从 2000 年开始,施耐德博士开始与北京天文馆交往。多次来到北京,并邀请我们到美国访问,共同探讨美国芝麻工作室,美国阿德勒天文馆和北京天文馆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参与的《大鸟兄弟看天空》宇宙剧场节目研制的可能性。在施耐德博士的不懈努力之下, 2003 年 9 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对该项目予以批准。 2004 年 9 月,积劳成疾的施耐德博士因病去世。此时 项目即将正式启动,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大鸟探险记》终于在 2008 年 9 月在北京上映。 图 3 ,《大鸟探险记》中的三个角色:大鸟、呼呼猪(蓝色)、埃尔莫(红色) 结语 10 年来,《大鸟探险记》这个面向幼儿的天文馆节目已经在全世界 9 个国家的 160 个单位上映,包括天文馆、科学中心、学校等,接待了数以千万的观众。北京天文馆放映近 400 场,接待 73524 人次,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完成《大鸟探险记》这个项目历时 8 年,该项目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要赞助,同时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技部,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该项目是中美双方非官方合作的一个典范。
个人分类: 天文馆|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猫系列之六:我也要刷存在感
热度 1 ncepuztf 2016-2-13 00:15
今天米奥又裹在被子里睡了一天,不吃不喝闹情绪。掀起被子看是这样子的。 我们也没有搭理他。 晚上估计是饿得受不了了才出来,狂吃一顿。 然后就开始找人玩。 要说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别人把你当空气一样,那是很难受的。 所以要时不时出来刷刷存在感。 其实米奥平时就有这样的表现,就拿看电视来说吧。 【我也要坐板凳,看电视,虽然我看不懂】 【等等,让我把眼睛睁大点,让花的美丽衬托下我的帅气】 【坐久了怪累的,躺着一样看】 【这种无聊的电视剧你们也看,还不如看我呢】 【节目太沉闷,没意思,不能浪费电,让我来取个暖】 【啥?节目里有笑点,我看你们就挺好笑的】 【关电视,我给你们表演下,这叫米奥醉卧电视柜】 【这叫翻滚音乐,新潮的,你们人类不懂】 【这是舞蹈,尽情摇摆】 【嘿嘿,你们再鼓个掌吧,我来卖个萌】 【不好意思,我的脸红吗?】 【哈哈哈,我都笑得控制不住了,你们怎还不笑?】 【舞台上可以,舞台下也没问题,看看我的软功】 【其实我还有别的绝活,比如钢管舞】 今天就这么多吧,怕你们消化不了。 猫系列链接: 【1】 2016,猫也有梦想 【2】 人之热闹,猫之烦恼 【3】 不干活,陪我玩 【4】 一年之计始于 吃 【5】 姥姥,我不抢你的吊椅了,你回来吧
个人分类: 米奥系列|2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句话牢骚。
杨丁丁 2015-8-26 13:54
生活总是起起落落。前一秒还觉得无比美好,后一秒就会觉得诸事烦多。 最近看了几期网络节目《奇葩说》。绝对是一个“不严肃”的“辩论”节目。主持人马东就是一个相声演员,再加上蔡康永、高晓松、金星这些伶牙俐齿,还有那么多“奇葩”的选手,整个就是一个喜剧战场。 在各种看似无厘头、撒鸡毛、泼鸡汤的段落中,偶尔能有一两个令人思考的瞬间,就已经是好的节目了。就像生活中那无尽的琐事中,偶尔闪光的片段就是让人无数次回忆的亮点。 这也是生活的一种规律,也是芸芸众生的路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快讯:梁振英正在锵锵三人行做节目
热度 1 黄安年 2012-7-3 13:08
快讯:梁振英正在锵锵三人行做节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7月3日发布 现在凤凰卫视正在播送镪镪三人行节目 , 梁振英作为节目嘉宾出席 , 很有意思,有兴趣可看 !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35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文艺类节目毫无兴趣
热度 4 outcrop 2012-1-22 23:14
大约小学的时候,终于确信电视里播放的很多节目都是人扮演的,不是真的,之后再也不喜欢看电视了;偶尔看看新闻联播。 接下来就是对各种唱歌跳舞之类的文艺节目毫无兴趣,主要是不明白有什么好玩的。 由此导致,虽然我们家族音乐基因不错,但我至今连电子琴都不会弹、五线谱都不认识;唱歌跳舞都外行。 因此对春晚、各种晚会、K歌等文艺类节目,毫无兴趣——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玩这些。 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朋友? 祝各位老师同学朋友新春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明星是毛,编剧是皮--春晚有感
热度 3 lin602 2012-1-22 22:29
春晚正在进行,看了几个节目,小品等节目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不是明星们没有表演能力,但他们没有好的本子,没有创意。 明星们有钱呀,他们表演可以得到许多许多钱,但编剧们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他们有心事编好的本子吗? 没有好节目,明星们玩什么呢? 明星们是毛,好剧本是皮,‘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唉,中国春晚及艺术的怪圈。
2414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网网络晚会最可爱的节目】:两个黑猩猩的爱情
outcrop 2012-1-20 00:27
《两个黑猩猩的爱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broadcastop=evaluateaid=18 今天才有时间开始看网络晚会视频,《两个黑猩猩的爱情》是我最目前觉得最可爱的节目,可惜不知道是谁的作品。 觉得好玩的朋友记得评5分,留言推荐,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竞赛类的节目就是比比谁更傻
cutefay 2010-5-30 18:21
有一次我们所举办了爱国为题材的知识竞赛,就类似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基本上都是选择题,现场回答。在竞赛之前,我跟我们实验室一男生说:你怎么没报个名参加知识竞赛啊?那男生回答说:我才不去呢,这种知识竞赛不是比谁的知识丰富,而是比谁更傻!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很简单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观众就在下面看笑话了。 他说得很对,这种节目的确是这样。我们当观众的时候看到一个简单的问题别人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自己心里肯定会觉得对方笨死了,连这个都不知道,而其实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简单的但是却不知道的常识。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类型的节目就是如此的。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09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院庆60周年京区文艺汇演节目及照片
cutefay 2009-7-8 21:33
6月25日,中科院京区举办院庆60周年的文艺汇演活动,昨天,又举办了文艺汇演获奖节目的汇报演出活动。这次的文艺汇演是从京区的各机构的一百多个节目中选拔出18个节目参加演出。先是在各个协作片里进行汇报演出,然后从中选节目再到北京分院演出。各个研究所为了这次演出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以及精力,节目基本上都是原创的,并且是和科研相关的。演出是在海淀剧院,中科院还专门请来战友文工团的副团长来担任本次演出的导演。此外,各个所也基本上都请来专业的导演等来给编剧,还有的请来专业的演员来参与表演,投资不少,其中有一个研究所还请来奥运会的一个副导演给指导。从这次演出可以看出,中科院真是人才济济,很多搞科研的人是多才多艺,在文艺方面颇有天赋。 节目一: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大合唱《烛光颂》、《飞翔吧,中国》 文献情报中心能够找这么多人来参加合唱真不容易,本来他们的合唱环节还有几对跳维也纳华尔兹,后来因为跟其他研究所的维也纳华尔兹表演重复了,所以被大导演给cut了,就只留下两首合唱的曲子。他们这个节目的指挥以及钢琴伴奏都是请来的专业人士。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是我能够感受到那个钢琴伴奏弹得很牛,我们的节目以前请过来的一位钢琴专业的老师根本没办法跟这个弹钢琴的人相比。那个请来的指挥的人也是很牛的,指挥得很有感觉。他们的歌曲《烛光颂》可能是请人创作的,表现图书馆人默默无闻为人奉献的精神。我很喜欢这个合唱领唱的那个mm的音色,唱得非常甜,唱得也是很好的,作为业余的人来说唱得已经是业余中非常好的了。 节目二:我们所的表演唱《满怀激情唱院庆》 我们的这个节目资金和人数投入不大,但是人的精力投入是很大的。我们的剧本我们在排练过程中一次次地修改得更好,按照细节来算的话,至少改过上百个版本了,我们有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是天天训练,每次练习四个左右小时。我们的副所长亲自带领我们练习,她年轻的时候是部队里的文艺兵,可以说是有点儿按照军人的风范训练我们这些人。我们的节目形式比较多样,有快板、合唱、黄梅戏、京剧。是边唱边跳。副所长的歌唱得很不错,表演也是很有专业演员气质的。我们的歌曲是我们所一位老师作曲,所有的歌曲、快板、戏曲的词也都是我们所的人创作的。词的内容是歌颂中科院六十年的辉煌成绩的。我们节目唱京剧的人是专业的京剧演员。 节目三:研究生院的舞蹈《追》 这个舞蹈跟科研的主题联系不大,但是舞蹈挺艺术的,研究生院的舞蹈队集中了来自各个研究所的舞蹈爱好者,所以水平挺不错的。可惜没有这个节目的照片。 节目四:声学所的男声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 这个节目我没有看。一般这种独唱类的单调的节目很难从10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所以我想唱这首歌的人应该是唱得能达到专业级别的,否则就太逊色了。 节目五:国家天文台的情景剧《天梦》 这个节目是一等奖的三个节目之一,用情景剧来表现中科院在宇宙探索上的成果,并且编剧很有艺术性,能够得一等奖实在当之无愧。节目中朗诵的那个女的,无论是音色还是气质,非常有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的风范。于是我们猜测这个朗诵的人是不是他们所请过来的专业人士,如果不是的话那真是太牛了。情景剧分为四幕,第二幕是夸父追日,是一群男士模仿夸父和后羿在跳舞,他们跳得还真是很不错,不单整齐,并且跳得很有力度,能够显示阳刚之气,并且有个领舞的男士跳得很好,不知道是学生还是外请的人。第三幕是嫦娥奔月,是一个打扮成嫦娥的女子跳芭蕾舞,跳得也真的很不错。从她的舞蹈动作看还欠柔美,应该不是专业芭蕾舞演员,可能是他们所的学生。作为业余的人来说,应该是跳得很不错的。 节目六:基因族所的二胡独奏《赛马》 这个节目就两个人,一个拉二胡的,一个弹钢琴的,比较单调。钢琴弹得一般,二胡拉得不错。如果拉二胡的人是业余人士的话,那水平可能是业余中最高级的了。 节目七:高能所的现代舞《辉煌的对撞机工程》 这个节目也是一等奖的三个节目之一,用现代舞来表现电子对撞。他们有几个领舞的人感觉像是专业出身,尤其是有个领舞的男的,跳得非常好,不知道是不是外请的专业舞蹈人士。还有几个小女孩跳得也很不错,我想她们应该是高能所的,有可能是高能所幼儿园的老师。我以前担任高能所才艺大赛评委的时候,就见过一个参赛的高能所幼儿园的老师跳舞非常好。我觉得在编舞方面比起《天梦》这个节目略逊色一些,但正负电子对撞也是很难用舞蹈表现的,他们能够编成这样的舞已经很不错了。 节目八:院文联、力学所联合的配乐诗朗诵《人民不会忘记》 朗诵是院文联的人,后面的背景是力学所的人,背景的人基本站着不动,充当模型。朗诵得比较有激情,朗诵者的女士的音色不算很好,但是朗诵得很感人。这个节目把郭永怀院士的事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感动。 节目九:大气所的舞蹈剧《欢乐南极》 据说这个节目花了150k的财力,光那些企鹅服就花了好几十K。舞蹈剧主要表现南极科考队员企鹅之间的互动联欢,舞蹈剧变得还不错,不过他们节目的演员没有跳得很专业的。那些企鹅真是可爱啊! 节目十:联想控股的相声联想之星 两个演员的演技不错,剧本也比较有政治意义,可惜剧本的笑料少了一些,十多分钟的剧本几乎没有笑料。让我有印象的是其中一个演员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买电脑就要买联想……”以及他最后用《我和你》这首歌的伴奏唱的“中科院,六十春,联想来感恩。”那个男演员的音色很不错,唱得很有刘欢的感觉。 节目十一:中科院合唱团、老科学家合唱团以及博士合唱团的大合唱《大漠之夜》 三个高水平的合唱团齐打造的合唱节目,唱得很不错。不过我觉得这首歌太沉重,不适合院庆的气氛。我们问起他们为什么选这首歌,他们说是因为这首歌是反映科研人员精神的一首歌。 节目十二:微生物所的京剧《卜算子 咏梅》 唱得属于业余水平,个别人唱得还可以,不过一个所能够找到这么多人一起唱京剧也不容易,并且是所领导亲自参加,就更不容易了。 节目十三:地理所的舞蹈剧《科学考察赞歌》 这个舞蹈剧编得也不错,把科学考察的笑容与泪水给表现出来。有两个mm以及一个男生跳得很专业,那个男生是跟我们一起跳舞的一个男生,没想到他的其他舞跳得这么好。其中有个mm还跳了一段独舞,那身体柔韧性太好了,我觉得绝对应该是专业水平的,不知道她是专业演员还是所里的女生。他们的舞蹈剧最后一幕是很多人一起跳藏族舞,跳得挺整齐的。据说这个节目他们所给拨了200k的经费,好像是他们所还是大气所请的那个奥运会的副导演来指导。 节目十四:中科实业以及生物物理所的歌舞《祝福祖国》 唱歌的人唱得属于专业水平,非常好。伴舞的人表情不错,人长得也不错,整齐程度也不错,裙子也比较好看,不过舞的动作比较简单,没有很出彩的地方,这点略微逊色了一些。 节目十五:协作五片的诗朗诵《歌唱吧,长成大树的小草》 这个节目听得我实在太难受了,实在看不下去去了一趟洗手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朗诵,除了有个男的音色不错之外,其他的音色不行,其中有个女的的音色就像脚踩在鸡脖子上似的,听着很受折磨。唉 节目十六:情景舞剧《龙芯的足迹》 这个节目编舞很不错,把龙芯的研发和成长表现出来。其中还有个环节是一个女的从很多人的背搭成的斜坡上滚下来,难度比较高。表演的这个女孩是跟我们一起跳舞的一个女孩,跳得很不错。另外他们朗诵的那个人的声音比较浑厚有气势,有气势当他说“龙芯的诞生,结束了垄断……”的时候的气势很好。这个节目还有两个场景有位小女孩和老爷爷,刚开始的时候小女孩问爷爷“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爷爷回答说“研制完龙芯之后就能回家了……”我很喜欢那个可爱的小女孩。这个节目最后一个场景是好几十个人每人拿一台龙芯笔记本跳舞。这些笔记本电脑就发给每个人了,按照每台笔记本2k的成本来算,投入也不少。他们节目的导演也很牛,记得有一次彩排,导演在台下带着麦克指挥灯光以及舞台上的人,那种气质真像个大腕儿。 节目十七:电子所的舞蹈《雪域欢歌》 电子所当初选送了三个舞蹈节目,结果选上了这个藏族舞,但我觉得这个藏族舞跟前面科学考察的藏族舞有重复,不如选她们那个《贞观长歌》的舞蹈更好。这些跳舞的mm中有一个跳得挺不错的。 节目十八:舞蹈《节日欢歌》 这个是维也纳华尔兹集体舞,所有这个节目中这个节目我最有评价力,因为这是我的最强项。他们跳得比较业余,维也纳华尔兹的步子转不起来,维也纳华尔兹的舞蹈要实现满场转,没有一年的功力是不行的。但整齐程度还不错,舞蹈编排也还不错。总之比起我们04年的时候研究生院舞蹈队在海淀剧院以及国安剧院的维也纳华尔兹集体舞演出逊色很多。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9400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演出过的节目以及节目经验(二)
cutefay 2009-1-16 23:38
二、表演唱类节目 这次先贴照片吧,让大家先看照片,再看文字。 连环画式的表演唱类节目可以说是我们实验室自己原创的节目。有一次所里元旦晚会,我组织我们实验室的同学来一个经典影视歌曲大联唱的节目,在彩排的时候发现,由于联唱时间较长(七八分钟),虽然有五六首非常经典的歌曲,但是观众听久了可能也会觉得烦。于是我们就像在唱歌的后面让几个人加一点表演,结果就变成表演唱了。这个节目最后非常火爆,观众不断地鼓掌,因为大家觉得我们的表演非常有趣。例如我们的歌曲中有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曲《刀剑如梦》,在有人唱这首歌主题曲的时候,后面有两个人扮演很酷的江湖剑客,两个人PK,并且在最后的时候这两个人联手攻打唱歌的人,唱歌的人一掌把两个人打到。在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时候有四个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我扮演观世音菩萨,用看起来像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剧情。 后来院里有个演出,我们所向上推节目,就让我组织一个节目,我组织我们课题组的一些人以及其他实验室几个人出了个《四大名著表演唱》的节目,也是前面有人唱歌,后面有人用剧情表演四大名著里面最经典的剧情,《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宝玉和林妹妹相会以及一起读书;《西游记》师徒四人遇到妖怪;《水浒传》武松打虎以及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一事。这个节目我们演出的顺序是三国、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前两个属于唯美类型的,后两个属于搞笑的,尤其是最后潘金莲出场的时候,似乎是全场观众最期待的一幕。我们节目的这些人都很会表演,大家把这些人物表演得活里活现。当时在海淀剧院也是全场最火的一个节目,掌声不断。 我在《四大名著表演唱》里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另一个是《水浒》中的潘金莲,她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的人物。当时院里负责文艺演出节目的老师说这个节目中我表演地最好,因为我演戏很投入,演林黛玉的时候能够把她那种多愁善感的表情给表现出来,而演潘金莲的时候又能立刻换另外一种风格。而我觉得我们这剧组的人演得都很好,连三个跑龙套的都很敬业,只不过是我演的角色反差最大,所以表现得似乎要好一些。通过这个节目,我觉得我们同学中有表演天赋的人真多啊!如果大家改行当演员,也都可能混得不错呢! 这个节目的经典之处在于:体裁很新颖;有的剧情很唯美有的剧情又很搞笑,经过我们课题组两次演出证明,这种节目的确实会是一类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但因为表演的人不能说话,所以对演员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要求较高。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425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演出过的节目以及节目经验(一)
cutefay 2009-1-16 00:55
之前我写的适合晚会、联欢会的节目和游戏中我介绍很多有趣的游戏经验,当时的点击量不高,但是经过这些天后发现,这博文的点击量大大增加,估计是很多人在搜索适合联欢会上搞的游戏的时候,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我的博文,还有一些人向我要游戏的资料,这种情况让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是有帮助的,就继续写这类似的博文,此系列谈谈自己的演出经验。 我原来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没有文艺细胞的人,所以对于文艺演出类活动只有向往的份儿。自从研一的时候组织过系里的一次元旦晚会之后,就跟演出结缘了,每年所里的晚会上都会演一两个节目,还有在海淀剧院、国安剧院、中央电视台等地方演出的经历。到现在为止,具体演过多少节目记不得了,舞蹈、小品、唱歌、表演唱、诗歌朗诵、配音这些经典的节目都演过不少,还做过主持人,也有了不少演出经验,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想一篇写完所有的,后来发现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文字太多,就来个系列的吧! 首先,我想说的最重要的演出经验是:不要对自己从未尝试过的任何事情说NO,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不代表自己没有天赋,也不代表自己不能够做好。只有尝试过了才知道。在我第一次表演小品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很善于表演的人,在参加演讲比赛获奖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以为最不擅长的演讲才能做好。跳舞也是,以前觉得自己很没有运动细胞,对跳舞类的活动充满了敬畏,结果试了才知道其实很简单。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唯有唱歌,我试过了才发现自己挺没有唱歌天赋的。我觉得中国人在演出方面往往太害羞了,很多总是觉得自己不擅长,不敢表现。我建议,如果当自己心中有希望自己能够和其他人一样上台演出的愿望,那就大胆尝试一下,说不定会表现地很出色! 小品类节目:小品类节目我演过《嫦娥征婚》中的嫦娥以及《搞笑版天下无贼》中的小叶。我看了一下我们演出的视频,我觉得我演的嫦娥还是很传神的,把嫦娥的傲慢给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小品的剧本也是巨搞笑的,小品十七八分钟的时间,下面的观众不一会儿就要大笑和鼓掌一次,先不说我们的演技如何,我觉得这个小品剧本比很多春晚小品的剧本还搞笑。《嫦娥征婚》是我演的第一个小品,这次的演出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以后就很乐意演出了。小品类的节目很适合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课题组出一个集体节目的时候,现在网上有很多剧本,搜索到合适的剧本,稍加修改就可以用了。例如我们就把《嫦娥征婚》的有些台词改成和中科院相关的,这样一改动,就增加了小品对观众的亲和力。 演出小品类节目,好的剧本是基础,演员的演技即使再高超,如果没有好的剧本,观众一样会觉得没趣。在好的剧本的基础上,要看演员的演技了。在演技方面,我觉得有的人天生就很适合表演,尤其是那种平时表情丰富,说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的人,我们同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表演起来就easy多了。小品表演和平时正常说话动作不一样的是,小品表演一定要用夸张手法,做的动作要夸张一些,并且动作不能乱晃,该定住的时候定住,该留给观众鼓掌的时间就要留。说话也一般要比平时说话慢一写,吐词清晰一些。我组织的很多晚会上的小品类节目,往往都有演员乱晃,动作幅度不够,该定的地方没有定住的问题,还有吐字不清或者说话太快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大家没有演出经验,没有注意到,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再好好排练一下,就能够改善很多。 下面是我演出小品的一些剧照。 《嫦娥征婚剧照》 1、傲慢的嫦娥 2、会见罗密欧 《搞笑版天下无贼》剧照黎叔与小叶想开溜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适合在联欢会、晚会上搞的节目和游戏(二)
cutefay 2009-1-6 23:25
之前写过一篇适合在联欢会、晚会上搞的节目和游戏(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7629 ),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我刚刚发现原来科学网博客可以放附件,就把猜词游戏的ppt放在那个博文的附件里了,有需要的人可以下载:)。这篇接着写适合在联欢会、晚会上搞的节目和游戏。 (二)家乡话朗诵诗歌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方言,用方言朗诵经典的诗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平时我组织的活动中如果有家乡话朗诵诗歌的节目,我一般会选用再别康桥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很经典,又很通俗。 家乡话朗诵诗歌可以作为一个正式的节目来演出,也可以作为即兴的游戏临时找人上来表演。但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找几个最合适表演的人提前准备一下,往往即兴的朗诵的效果远远不如提前有所准备的。这是因为很多文字在家乡话中有自己特殊的叫法,而找人即兴来朗诵的话,这个人可能一时不能把最土的方言给表达出来,往往说出来的都是半土半普通话,搞笑的味道大减了。举个例子,我这个字,在山东话中叫做俺,在陕西话中读做恶;再例如,癞蛤蟆这个词,如果用我们家乡那里最土的话读是解了巴子,而如果是乍看癞蛤蟆这个词,用家乡话读的话,可能只是吧癞蛤蟆这个词的三个字读音分别给稍微家乡话一些,不如解了巴子这个更有家乡味儿,观众就欣赏不到更精彩的表演了。 再别康桥这首诗有些长,如果让表演者把整首诗都读完,时间比较长,并且观众听时间长了也会感觉精彩性下降很多。最好是多找几个人,例如七八个人,分别是来自不同的省份,每个人只读第一段的四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样观众会对他们的家乡话有个比较,就更增加趣味性了。 通过以前的一些活动感觉,最让人觉得搞笑的不是南方的那种听不懂的方言,而是山东、陕西这样很容易听懂,但是腔调比较有特色的方言。 (三)绕口令游戏 找些超级难的绕口令,让大家即兴表演。如果表演者读得很好,那么大家会为他的精彩表现而喝彩,而如果他读得错误百出,那么观众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例如南方有些地方n和l的读音分不清,有些n和l绕口令对他们来说更难了。给大家举几个绕口令的例子,大家可以读一下试试: 1、老龙恼怒闹老农, 老农恼怒闹老龙。 农怒龙恼农更怒, 龙恼农怒龙怕农 。 2、黑化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回飞;灰化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回化为灰。 3、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牛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郎恋娘来娘恋郎,念娘恋娘念郎恋郎,念恋娘郎。 (四)电影经典对白 找些经典电影的经典对白,找几个人上来对白,最好是能够找到有字幕的视频,让他们配音,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文字版的也凑合。文字版比起视频版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还是很有趣的。 举个例子,《天下无贼》中打劫的那段就特别经典,可以找三个人来表演,并且,最好是用家乡话表演。 A:嘘打劫 B:打打打打打打 A:劫 B:对,打劫! 各.各种卡都.拿出来哦 A: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B:大哥,稍等一会,我先劫个色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A:报告打劫的,我没有IQ卡 B:你.你有什么 A:我有IQ,你没有 B:把.把你的给我,我..我..我不就有了嘛 A:给.给.给你你也用不了 B:把把把密码告诉我,我我不就能用了嘛 A:IQ没有密码,IQ是智商 B:智智商什么东西,拿拿出来 A:笨蛋,智商是大脑,他说你没脑子 B: 哈哈 A:别笑了,别笑了,严肃点,我们这儿打劫呢 B:哎.哎就.就你觉.觉得这事特.好笑是不 先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敬请关注之后的系列三。系列三会为大家介绍歌曲联唱游戏、叠报纸成语接龙游戏、肢体传递成语游戏。 本期分享的游戏的ppt在附件中。 联欢会游戏ppt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10497 次阅读|5 个评论
越来越难看
jlpemail 2008-2-9 18:14
央视1春节晚会,可以圈点的节目越来越少,或者说是越来越难看. 其一,假.虚假,做作,有些节目的表演,没有情感含量,就是编并不 高雅的顺口溜,贫不到点子上,俗不可耐.. 其二,大,场面宏大,人山人海,好像宋丹丹签名售书一样.可是那些 人与节目的思想内容距离遥远,纯粹是为了热闹.比如许多歌曲的 伴舞,人数不少,效果不好.一边是声嘶力竭的号叫,一边是群魔乱舞 般的比划,实在不具备观赏性. 歌曲也是多人唱一首,每人一句,接龙,到底算谁唱的? 其三,空洞.艺术和思想性,包括形式美的作品少见.应景的作品 为了晚会而晚会的作品层出不穷,质量不佳.精品几乎没有 其四,老套.新歌曲少.小品的新组合少.新面孔少,甚至结束曲也总是 难忘今宵.即使歌曲好听,也不可能总是以它压轴吧.压得住吗? 其五,语言类节目的水平越来越低,粗俗率提高,台词质量越来越无法恭维. 其六,文化部举办的晚会艺术性明显比除夕夜的央1强许多,即使是 唱了老歌,也属于的确好听的.不象央1的有些歌手,本来好听的歌曲 改造的不伦不类,比以前难听多了,简直是糟蹋名作.王洛宾的不少 歌曲遭此厄运.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362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