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调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何谓人工生态系统
蒋高明 2020-3-13 08:09
何谓人工生态系统 蒋高明 人工生态系统 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 生态系统 , 它决定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良性循环。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开发、改造上。 譬如, 农业生产就不仅改变了动植物的品种和习性,也引起气候、地貌等变化。自然生态对人类的 好处 是多方面的,衣、食、住、行无所不及 。 发展人工生态系统,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压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考虑的对策 。不同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的活动能力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从而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 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① 社会性 , 即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干预和影响。 ② 易变性 , 或称不稳定性 , 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差。 ③ 开放性 , 系统本身不能自给自足,依赖于外系统,并受外部的调控。 ④ 目的性 , 人工生态 系统运行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工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和 非生物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 经济 、法律等)和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活动)三部分组成的网络结构。人类在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主宰者,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人工生态系统 包括 城市生态系统 、 农业生态系统 、 人工林生态系统 、 果园生态系统 、 茶园生态系统 等。 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解存在有很多误区,还是用对抗的思维在发展农业。好多庄稼原本是不生病的,动物的疾病也没有这么多。由于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土地就生病了,有益微生物少了;益虫益鸟少了,害虫就变多了,再去打药控制,形成了恶性循环。控制了食物源头的环境安全,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在农业上有很多文章可做。要抓住生态农业这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抓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 对于城市生态系统,不宜建超大型城市,可以搞就地的城镇化。充分发挥人多的优势,将城市的合理要素搬进农村,而不是将人装进城市。发展高质量的生态产业,让人们在家门口就地取食、就地就业、就地生活。这样,农村能够保留好的良好的生态和物种多样性,传统的农业升级,以产出优质绿色或有机食物为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事实上 , 人类社会 系统是 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的 ,两者耦合成为一个大的 动态系统 。这个大系统能否持续生存,决定了人类社会系统能否持续生存。在自然经济时代,社会活动范围有限,这个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当地社区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那些不善于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 的 地 区,往往导致当地自然环境恶化,陷自身于灾难乃至消亡。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5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营与卫:中医学中的感知与运动调节——心解濒湖脉学(之十二)
罗非 2018-3-30 10:57
既然经络的凭依是 “ 营卫 ” ,而根据《素问》的记载,所谓 “ 荣卫 ” 和神经系统的传入感知与传出调控有密切关系;那么,经络显然就在神经心理过程的调节之下产生。 而且,作为一种 “ 无形中的有形 ” 过程,经络可以理解为心理过程中最接近生理和物理过程的现象。因此,可以把经络理解为心理过程与生理、物理过程之间的界面。 ************ 营者阴血, 【首先,这句话怎么断句?如果不从中间点断,那么就直读成了 “ 营就是阴血 ” 。于是 “ 营 ” 就被解读成了 “ 营养 ” 作用。但这却和《素问》对 “ 荣卫 ” 的解读有所出入。 如果中间作一个点断,读做 “ 营者阴,血 ” 。那就是说, “ 营 ” 或者 “ 荣 ” 的作用属阴,也就是更偏向有形的生理过程,并且更多地体现在 “ 血 ” 的作用上。 如我们前文所探讨的, “ 血 ” 并不是血液本身,而是某种循环作用。因此,本句说明 “ 营 ” 是一个有形的生理过程,它与称作 “ 血 ” 的循环现象有密切关系。】 卫者阳气, 【这句话也可以照例点断,读作 “ 卫者阳,气 ” 。也就是说, “ 卫 ” 这种作用属阳,也就是更偏向无形的功能过程。按照中医学的分类,它更多地体现在 “ 气 ” 的作用上。至于这无形的 “ 气 ” 究竟是什么,我们后文还会进一步讨论。】 营行脉中, 【本书认为, “ 营 ” 运行在 “ 脉 ” 中。但脉本身是 “ 阳中之阴 ” ,无形中的有形。如果这样, “ 营 ” 这种有形属阴、体现在 “ 血 ” 上的存在,如何能运行在 “ 阳中之阴 ” 的脉中呢?我们只熟悉无形的过程在有形的东西中运行,比如软件 app 在手机硬件中的运行;但让有形的现象在无形的东西中如何运行呢? 或许这一问让我们有点发懵。但只要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手机所播放的视频,就是这种 “ 有形现象在无形东西中 ” 的运行方式。视频是看得见的现象,是有形的;但它却是在软件中运行产生的,后者则是无形的。】 卫行脉外。 【 “ 卫 ” 这种属阳的纯无形过程,它的运行也超出了 “ 脉 ” 的范围。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更纯粹的心理现象, “ 卫 ” 所发挥的调节作用远远超出了作为 “ 血 ” 运行先导的 “ 脉 ” 。 另一方面,如《素问》所定义的, “ 荣 ” 更多的是保证感知过程,而 “ 卫 ” 则更多地参与调节和控制。结合上这个角度,那么经络的感知过程和那种称为 “ 血 ” 的循环现象之间的依存更为紧密,而经络的调节控制则发挥更大范围的作用。就好像,尽管播放视频的 app 或许只在手机上运行,但它所投放出来的视频则可以在巨大的屏幕上呈现,并让看到它的人都受到它的调节和影响。】
个人分类: 科普|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打呵欠会传染?
热度 13 xiazhi397288 2014-5-24 18:51
春困时节,又逢工作日,3、4点时得靠下午茶才能撑过去的那十几分钟,是不是特别想见周公?乘公交、地铁上班路上,午后同事的呵欠和懒腰,有没有让你望之而忍不住张大嘴巴来一大口“呵欠”?仿佛这呵欠会传染一样。等等,打呵欠真会传染么? 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会打呵欠。 打呵欠是因为大脑缺氧了 曾记得,有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图书,对打呵欠一事,是这样解释的到:当人体感觉到疲惫不堪时,其实,正代表着人体内已产生并规程着过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量过大时,氧气含量就相对严重不足,亟需增加氧气含量以平衡人体内环境。而这些体内残留的过量二氧化碳的存在,往往会影响我们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并引发身体一系列的保护性反馈及调节反应。一句话,打呵欠是因为大脑缺氧了。而深呼吸能帮助我们吸入更多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不过,也有科学家对这一解释执怀疑态度。 许多哺乳动物都会打呵欠,熊、老虎、猫、熊猫、羊、兔子、猴子……张嘴持续三秒及以上,然后快速闭上嘴巴,这个标准的打呵欠行为,人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 人类的打呵欠行为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 2012 年的PloS one上面的一项研究表明,胎儿其实从在母体中的第24周便开始打呵欠了,且平均每小时6次。到第28周后,打哈欠频率显下降趋势,次数逐渐减少,直至第36周时,会完全停止。据此观察,研究人员推测,打呵欠这一行为,应该是和大脑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可能还与促进颌部发育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 图:四维超声波图中,胎儿正在打呵欠 打呵欠是为了帮助大脑降温 我们通常认为,呵欠伴随着犯困,一般是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下发生的。普林斯顿的Andrew Gallup及其同事认为,打呵欠是为了帮助大脑降温,从而保持清醒。 在2011年,Gallup和他的同事借助于老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发现,打呵欠后的老鼠脑部温度有下降,但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打呵欠的行为却会减少。研究者表示,我们通过打呵欠这一行为,来吸入冷空气,给大脑降温;而当外界温度高于身体温度时,打呵欠也无法帮助大脑降温,呵欠行为也因此减少。 此项发表在《Front. Evol. Neurosci 》上的研究还发现,无论夏天还是天季,初到室外的5分钟之内,有近40%的研究者会出现打呵欠举动。不过,随后就大相径庭了:在研究对象之中,夏天的打呵欠比例降至10%以下,而冬天打呵欠比例升高则较多。 大脑因缺氧而过热这一现象发生在我们感觉疲劳和睡眠不够时。当然,引起我们打呵欠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犯困的时候,炎热的午后,还有开会的时候。 不过,如果你已经连续打了好几个呵欠了,那也许是大脑在向你发出“该休息了”的信号。 打呵欠传染实则是一种模仿行为 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如果对方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你也有欲望跟着来一个,不信?看看《哈欠耐力测试》这个视频,面对一个接一个在屏幕上打着呵欠的人,你能撑到被第几个“传染”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3ODY2NDE2.html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给出“打呵欠传染是一种模仿行为”的结论。而这种会传染的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交流,似乎在说“嘿,我不是在犯懒,我是我想让大脑机能反应更快”,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传染”是为了让人们更清醒地警惕潜在的环境危险。 2005 年,芬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科学家通过与德国以及瑞典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在传染性打呵欠时,大脑颞上沟会变得活跃起来。而此区域在眼睛和嘴部活动的感知过程中也会起作用。 科学家还表示,如果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呵欠传染,那么你就具有比别人更强的“移情”能力,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的能力更强。 此外,达尔文在《动作的普遍性》一文中也曾经提到,“看到一只狗或者一匹马打呵欠让我感觉所有动物的构造都是如出一辙的。”也许这是在间接反映和说明着,所有生物是有着共同的祖先的吧~ 无法被呵欠传染是疾病的预兆? 研究者们发现,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不会被他人打呵欠的行为传染,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等病症的患者不易受到他人呵欠的影响。而近期发表于PLoS one的一篇研究显示,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传染性打呵欠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降低,而且更深入了解传染性打呵欠的生物学机制有助于阐明如精神分裂症或自闭症等疾病的机理。 研究人员对32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没有发现传染性打呵欠与移情,智力或时间之间有强联系,唯一显著影响打呵欠传染的因素是年龄,年龄越增长,参与者越不容易打呵欠。但年龄也只能解释传染性哈欠变异性的8%。 研究人员正着力研究其他未知原因的传染性呵欠是否有遗传方面的影响,如果能发现相应的基因变异,那么这个变异基因也有可能解释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帕金森等病症的生物遗传学机制。 很遗憾,看到这,你会发现,对于打呵欠及其传染机制,学界也未能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业已说明,肠道微生物,与此关联紧密,相信进一步的依托神经学和生理学相关知识,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也终将被揭晓。 P.S. 话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俺都打了好几个呵欠,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被影响以至于看着看着……睡着了……
8829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与罗老师讨论:如何回到科研正常状态?
热度 3 wangdh 2013-7-29 21:24
与罗老师讨论:如何回到科研正常化? (王德华 整理) 生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调定点” (set-point) ,类似下垂的钟表的摆。如:人的体温,一般人的体温(严格说应该是体核温度)在 37 摄氏度 左右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温度,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体温本身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夜间体温稍低。体温也随生理状态而改变,如女性排卵时体温最低,排卵后体温会稍高,发烧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同时由于病理性或其他原因也会体温发生变化,或升或降(适应性低体温)。但是,无论体温如何波动变化,总是围绕 37 摄氏度 这个温度点。所以 37 摄氏度 就被认为是一个体内控制体温调节的“调定点”。 当今科研环境的非正常状态已经很严重了。大环境在逐渐恶化着,在这个环境中的老中青学者也在各个方面逐渐习惯着和适应着。习惯了,适应了,也就麻木了。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必然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这就是我呼吁回归正常科研状态的原因。 链接: 我们还能回到正常的科研状态吗? 有个问题,我也一直纳闷,学术环境的恶化是否有个极点(极限)?关于科研环境的正常态与非正常态,越思考越有一些不解的问题。很高兴看到罗老师在我博文后的评论:“物极必反。科学研究工作一定会在正常化与非正常化之间不断演化,科学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向前发展。” 眼睛一亮,也就饶有兴致地与罗老师进行了简单讨论。 谢谢罗老师能分享他的思想。 ××××××××××× 罗: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王老师不必担忧,科学研究工作一定会在正常化与非正常化之间不断演化的,科学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向前发展。 王 : 罗老师的话很有启发性。 我在想是单行道,还是可塑性问题。这需要一种自我纠错能力。物理学上应该能够解释。 罗: 科学研究的管理是为科学发展导向,低水平的管理是在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而高水平的管理是尽量避免失误,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 两种管理都是要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纠错式前进,交的学费必然巨大,甚至会失败。总之,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天天总结教训,在教训中成长。 王 : 罗老师说的是。 我困惑的是:要纠错,就要认识到错。有一个“正常”的阈值,上下有一个允许的范围(振幅)。物理学、生物学上,都有这样的系统。社会系统,或者说科研系统,有吗? 如果有,那么如何定量这个阈值?如何定量这个范围? 如果没有,怎么能发现错,又怎么纠错呢?这不又成了拍脑袋了吗?Power is everything? 罗: 王教授讲得很正确! 科学管理是持续改进过程,最起码是要有自我纠错的功能和能力,先进的管理是具有预见功能和能力的。这需要体系和人才来保障。最起码要有各方面专家,从专业的水平上能实施纠正措施,改正已出现的问题,并消除产生原因;还要有预防体系,从管理过程进行监测,当特征量偏离正常值,就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消除,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这个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专业性要求特别高的,特别是对人才的要求。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大多数科技管理部门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有这方面能力的。 王 : 一流的管理,如何实现? 看不到希望。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3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热天思考生理学
热度 8 wangdh 2013-7-13 17:12
大热天思考生理学 (王德华) 这题目够大的。无知者无畏。话先说了,就有借口了。 天闷热,昨晚喝茶喝多了,起夜多次,严重影响了睡眠进程,所以早上起床有点早,脑袋有点大,发蒙,还有睡意,杂事缠身,却又难以深睡。不免思考起生理学( Physiology )来了。 生理学与医学关系紧密,所以很重要,理应受到关注。实际上,尽管我国的医学生理学研究茁壮成长,但我国的动物生理学研究还真是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野生动物生理学还需要扶持和鼓励。 生理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生理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都很有帮助。懂得生理学,可以容易理解一些医学知识,医药知识。所以,每次讲课,总是宣扬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老少皆宜的学问,是生活的学问。 生理学是关于生命体的功能的 (functions of living organisms) 学问,如食物和消化功能,呼吸和血液中气体的运输功能,循环和心脏功能,排泄和肾脏功能,肌肉和运动等等。生理学会阐述生物各个功能如何适应变化的环境,如何调节这些功能。生理学不仅仅是描述生理功能的,也回答 Why and How 问题的。 最复杂的应该是大脑中枢的调控网络了(神经系统)。生命整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必须有机协调,有分工、有合作,机体才正常运行。中枢保证了一个生命体的有序运转。中枢要发号施令,需要整合各个方面 ( 组织层次 ) 的信息,做出决策,然后发送指令信号。光是整合信号、做出决策、发出指令,就够复杂的了。 生命这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与外界有物质交流。机体需要水分,人就感觉渴了,就需要喝水。累了、困了,就需要休息,需要睡眠,需要调整恢复。能量不足了,需要摄食,获得能量。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整体的正常功能。 那么,为什么喝茶多了呢?中枢不会强行告知:不可以再喝了,否则会影响睡眠的。 睡眠的时候,中枢为什么要告知该起夜了呢?看来尿感远远胜过了睡意感,憋不住还是起夜了。 起夜,就会影响睡眠进程。多次起夜,多次影响,睡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随着年龄增长,一个功能被影响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要增加,也就是说功能逐渐衰退了。 起夜,轻松了,很是舒坦。因起夜而影响了睡眠,恢复不充分,整体感觉就多了一份难受。 这神经中枢是干什么吃的呢?怎么不好好整合信息、发号施令呢? 保证整体的协调,维持良好状态,需要机体内各个系统的有机协调。任何一个功能的加强,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维持。糟糕的是,任何一个系统功能的减弱,会加重其他相关系统的负担啊。其他系统要是不堪负重,问题可不就大了吗。替代功能不是马上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即使临时应急,各系统间协调一致也需要时间啊。 针对生命体,有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需要稳定,即“内稳态”。内环境受到影响,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乱,就需要尽快建立新的平衡。旧的平衡打乱,新的平衡建立不起来,就会出现生理问题。内环境的稳定与外环境的关系,自然就很重要的。 大热天的,调节和控制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系统,很活跃。一旦系统出问题(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出汗多,饮水少),就不是小事,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生理功能的调节,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机体为了正常功能的运转,各系统如此精密的调节、协调,真是大自然的造化。人体(生命体)真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吗?总是感觉比精密仪器也复杂多了啊。所以,任何强调单个系统的说法,任何关于单一系统、层次(甚至是细胞、基因)的研究结果,都是有很多限制性、条件性的,不可以随便扩展、夸大。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基因敲除模型生物的研究结果,都是要理性分析的。生命,应该是正常的生命。动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是一种手段,但研究结果是“模型动物”的。生物体中,敲除一个基因,对其他生理功能有哪些影响呢?如果不顾这些影响而做出的那些研究结果,自然是不可以随便应用的。科学就是这样,加深理解和帮助理解一些科学问题是一回事,科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是另一回事,是很慎重的事。 想起前几天有篇PNAS的文章(见附件原文),发现由于冬季烧煤取暖导致的空气污染,导致淮河以北的人群比淮河以南的人群寿命上要短寿 5.5 岁。看到有些争议,很正常。影响寿命的因素太多了,再有中国环境的变化太剧烈了,还有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政策、环境政策,人们的思想观念、饮食习惯、营养水平等等,都会对寿命产生影响。环境污染与人身健康,是一定有关系的,也许还没有实验数据(也许有)。影响也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懂点生理学,应该很容易明白这个逻辑。 一项研究,如果能对国家或地方关于制定(形成)相关政策时,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起到作用的话,应该是很好的事情,也正是科学家所希望的,大众所希望的。 PNAS 文章原文: 1300018110.full.pdf 新论文: 全球每年200多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6961 次阅读|26 个评论
谈谈高考心理调节
dongzg101 2012-4-2 17:03
今天看了一期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中医节目。其中提到用中药调节心神。用牡蛎补充离子钙,可以降低神经元的速度!调节心神!看来中医的这些词语和现代生物技术是有联系的! 不由得使我想到高考,如果最后一个月不做题,适当调节,补充胡萝卜素A,有些高考考生紧张容易出现失明的状况! 当年我高考物理就失明了半小时,恢复过来以后更紧张了,把作对的改错了三十多分!当时乱完了,精神高度紧张。补充离子钙降低思维速度,高考经过题海训练,速度太快了,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把这条边的数据看成另一条边。我们班有两个同学,最后一个月觉得没希望了,基本每天下午打两小时乒乓球,结果他们的高考成绩比平时成绩多了50多分,其实一个考上北方交大。当然他爸也是60年代的大学生。其他同学一般的好同学少了50多分,差距就是100多分啊!最有一个月的调节,非常重要。后来到了北京,问了一些高考状元,基本上不怎么大量做题,只做关键题,一题多解,最后三天去逛公园,什么也不想!
1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考研的同学
热度 18 rczeng 2012-3-20 11:46
近来,我熟悉的考研学生们陆续拿到成绩,不少同学考试不理想,恐怕不能去心仪的重点高校或一流研究院所。有些同学感到失望或无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 一、报考志愿目标太高 我给学生说,如果你是班级前 5 位,你可以考虑包括 985 、 211 高校或中科院;如果在 10 位以后,最好报考本校,因为你熟悉本校老师专业课程的重点内容,成功率较高。否则,到时你会很被动。英语不行,不要考名校;偏科也不要考名校。有学生曾连考两次,虽总分到达录取线,但因为英语成绩差而不能被录取。 二、考试发挥失常 我了解到一位很优秀的学生非常想考上中科院某所,考前非常紧张,结果考试英语时,头晕中途休息了 1 个小时,可想而知,英语成绩拖了后腿。其实, 有些东西,你越想得到,但你就不可能马上能得到;有些东西,你越想得到,你就可能得不到 。 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么你准备充分了吗?无论体力、耐力,还是心理。如果时机不成熟,那么你很难爬上去。这时,你应当降低坡度,分步而行。 一步不能得到的东西,分成两步,甚至三步也行,也许你最终能成功 。 三、就业压力导致考研竞争激烈 现在的考研相当于二次高考。我知道的学生有的去年没考上,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专门复习来年再考。有个学生去年考外校没有考取,我动员他今年考本校,他最近给我的消息是 360 分,我想他今年应该能成功。 但是,他付出的代价也挺大,至少一年的光阴和不菲的经济支出。 如何参加研究生调剂,下面几条值得考虑 : 一、调剂回母校。一般来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母校是绝不会排斥自己的学生的。 二、从东部调剂到西部高校。相对来说,录取的可能性要大些,公费的可能性也要大些。 三、最好选择三年制,不要二年制的。 如果你只希望读完硕士,就参加工作,你可选择二年制的工程硕士。如果想将来报考中科院的博士,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宁可选择交学费的三年制,也不要选择免学费的二年制。因为,有的牛所博士招生不招二年制工程硕士。 四、选导师可能比选学校更重要。 如果不能进入名校名门,也可退而求其次,宁可选择 差一点的学校,也要找一个好导师。学校能给你的可能是表象的东西,而导师可能给你提升学术水平、提高实验技能的能力的机会。在比较牛的课题组,你能高起点 开始科研工作,获得丰厚的科研原始积累,能为你将来考博、出国奠定好的基础。 五、尽早联系合适的导师。 导师对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碰到负责任的好老师,学生在读研期间会有所收获。如果报考他 / 她的学生很多,那么你可能与这老师无缘。如果导师具有海外背景,年富力强,学术水平高,那么你将来有可能发表一些高水平的论文;如果导师工程背景强,横向产业化做得好,那么你将来有可能获得类似的发展机会。 六、如果想去某地工作,最好去那里的高校就读。 一般本地高校学生在本地就业的机会较高。如果去外地高校,又想回本地工作,这种概率就要低些。 以上观点,只是 站在普通高校非重点高校学生 的角度来分析,为一家之言、一孔之见,难免以偏概全,可能有误,仅供参考。
3780 次阅读|19 个评论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986)提要
黄安年 2010-12-14 07:02
《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 (1986) 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4 日发布 书名 : 《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 主编: 薛伯英 出版: 人民出版社 印刷 : 北京新华印刷厂 发行 : 新华书店 封面设计 : 王师颉 出版时间 : 1986 年 6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1986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 787X 1092 毫米 1/32 印张 : 10.5 页数: 327 页 字数 : 214000 印数 : 5000 册 定价: 1.50 元 新书目 : 3001 2123 本书前言称美国是最早垄断组织的大国之一 , 在那里,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 1929-1933 年大危机爆发以后有了空前发展。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不仅在于干预经济的形式上是更多种多样的 , 而且,它还是首先使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走向经济化的一个国家。加之 , 在三十年代以来的一定时期内 , 这些干预对缓和经济危机 , 刺激经济的增长起了较大的作用。因此,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为资本主义世界所瞩目,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本书共分十章,集体讨论 , 个人执笔 , 集体审稿,全书由薛伯英负责编纂工作。各章执笔人为 : 第一、二章薛伯英,第三、七章佟宪国 , 第四、六章崔维,第五、八章曲恒昌,第九章张蕴岭,第十章薛伯英、张蕴岭。 附照片 11 张 , 为笔者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4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我调节
wenlinq 2010-9-5 21:05
今天下午听到一位同学在向另一位在抱怨他的目前的生活。由于跟着师姐做实验,很多时候,一些小小的事情积累下来,导致了不满与牢骚。当时只是在听别人诉说,感叹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晚上时,课题组的一位同学的一句过分的话让我很不爽,本来计划好的要看文献的,结果实在是难以平静,跑到科学网上转了转,在看到了很多人的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境界的文章后,心情稍稍释然。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作为平凡的我,该如何面对?活 了那么大,还是经常的意气用事。 对不平之事。看别人,坦然,到自己,难释然。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明天的我,该如何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心态和视角去审视和面对我的周围的人和事,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的公交供需矛盾与体制问题
windlight 2010-8-12 16:59
深圳的公交系统代表着政府的公共服务品提供水平,可以显示出背后的诸多因素,城市管理,人口管理,道路规划,交管系统,城市富裕程度,公平与效率考虑,管中窥豹,可以一见城市的水平。 这个系统也是多学科,多行业的综合体,本人水平有限,只是有感而发,作为生活记录于此。公交线路资源配置的问题,车型选择问题,车站设置问题,公交场站问题,公交价格问题,公交收费模式,公交时间调配问题,人员调度问题,环保,车辆保养。 之前写过深港公交站台的比较问题。
个人分类: 思辨|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活需要小花样
ricefrog 2009-9-13 22:10
哈,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都不报有什么信心,一些简单的事或者明白的事,我常常找不到确切的词来形容,也找不到一种好的办法讲的简单易懂,可能只能用那种,什么意会什么言传来说明了呵呵。今天这件事也一样。 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每天都是按步就搬的过着,可以说一天24小中大部分都是在不断的重复昨天做过的事,并且明天还是会做同样的事。如果有一天,经意或者不经意的生活稍微有一点点小变化,你就会有一种很清新的感觉。上个周五我就体验了一次。 按照平常的坐息时间,我在晚上23:30以前,基本不会从办公室回宿舍的,上周五因为周六要加班(其实每周都要加班,只不过这次是要做个总结比较重要),所以我就突然想周五给自己小放松一下,这样我就几个月来第一次,天还亮着走上了回去的路。 这一走不要紧,我才发现原来我每天来回两次走过的路,原来白天还曾经这么热闹着,看着小河边熙熙攘攘的行人,听着吆喝的小商贩叫卖声,感觉生活原来还这么多彩。 一直以来,似乎自己的生活里除了一点牵挂和思念之外,都是被压力占据着,感觉生活中大多是灰色,没有亮色,最近尤其是这样。等我骑行到了宿舍校园,看着和我一样处境的同学们走在校园的路上,走着,聊着,说着,笑着,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这样的。 很多时候,我把博客当作一个发泄桶,什么烦心的事不顺的事,都要直接或者间接的在这里抱怨一番,其实这样也挺不好的。我也不想让别人以为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呵呵,一般而言唠叨不应该属于我们这样的年青人做的事,所以感觉自己可以把心再放开一些,看地再远一些。如果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左右,那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去适应,如果你感觉自己遇到了绕不开的难题,也许逃避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其实生活,还是挺美好的,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去体会生活。。。
个人分类: 心情记录|363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