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段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段论(5则)
热度 1 jlpemail 2020-9-23 11:18
三段论( 5 则) 1 别人的孩子 2 别人的学生 3 别人的领导 4 别人的文章 5 别人的庄稼 别人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 我的孩子是别人的学生。 我的孩子很优秀。 别人的领导下是可敬的。 我是别人的领导。 我是可敬的。 别人的孩子都是优秀的。 在别人眼里,我家的孩子是别人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优秀的。 别人的文章写得好。 我的文章,在别人眼里是别人写的。 我的文章写得好。 别人的庄稼不费我的力气。 我种的小麦是别人眼里的庄稼。 我种的小麦不费我的力气。
个人分类: 思维秀场|3141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确证和乌鸦悖论的英文终于发表了
lcguang 2020-8-18 11:18
确证目的是评价一个大前提的可信度。 比如: “如果x是乌鸦, 则x是黑的”; “如果医学检验呈阳性, 则被检者有病”; “春雾雨, 夏雾热,秋雾凉风, 冬雾雪”(多个大前提)。 流行的确证度公式有很多。哪个合理,存在长期争论。 乌鸦悖论是因为: 在经典逻辑中“如果x是乌鸦,则x是黑的”(大前提1)和“x不黑, 在x不是乌鸦”(大前提2)等价。 黑乌鸦支持前者, 不黑的非乌鸦(比如白粉笔)支持后者。如果等价, 一根白粉笔和一只黑乌鸦一样支持“乌鸦是黑的”。 但是按常识或Nicod准则,黑乌鸦支持大前提1,不黑的乌鸦否定大前提1, 非黑的东西和大前提1无关。 所以经典逻辑中的等价条件和Nicod准则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 我发现,评价一个大前提, 一个确证度不够。 以医学检验为例, 关于阳性(对有病的预测)有多好,存在两种评价: 一种是评价检验手段,和别的检验比较如何?这个评价和有病的先验概率无关。 另一种是评价是, 根据阳性预测有病概率有多大。 这个评价和先验概率有关。这个评价测度可以用于乌鸦悖论。 我的文章标题: 信道确证和预测确证——从医学检验到乌鸦悖论 全文中文见: http://www.survivor99.com/lcg/CM/Raven/index.html 英文全文见: https://www.mdpi.com/1099-4300/22/4/384 感到遗憾的是, 中文发表不了, 不是被拒绝, 就是石沉大海。 发表的期刊不是哲学期刊, 而是entropy(熵)。因为其中用到语义信息理论。但是对哲学界也影响,因为很快就有哲学期刊找我约稿。 我以为, 关于确证和乌鸦悖论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有关争论到我的文章可以终结。 本博文结论是: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是对的, 不要因为投稿被拒丧失信心。 要找可能能够理解你的文章的期刊。国内不行, 就国外吧。
个人分类: 信息的数学和哲学|2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合交替的智慧能力(涵盖知行与内外的分合机理)
geneculture 2018-10-19 10:36
人类思维具有分与合的技艺,由此可见其内心认知与外在言行的操作特征。中西方思维的方式存在和而不同的两个特点,表现为“两点论”与“三段论”的特色。-邹晓辉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法律教科书上的三段论讲解有误!
zhangbeijing 2014-4-10 20:21
法律教科书上的三段论讲解有误! 因为这些沿袭了两千多年的特称量词是有歧义的!直言判断的后项无量词约束也是有歧义的! 看完这本书,你发现逻辑学的基础相当于说“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也围绕太阳转”。 详见:张寅生.《扩展的三段论及自动推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www.mathematiclogic.net
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相信万有引力?
热度 4 Avalon2013 2012-8-12 13:06
牛顿说过有种东西叫万有引力 我因为你开始相信 那些大道理 最近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叫《万有引力》,演唱者是著名歌手汪苏泷,上面这句歌词我听了之后笑了很长时间,这首歌的作者为什么相信万有引力呢?因为爱情。 昨天和一些来自日本的朋友们吃饭,一边吃一边玩游戏,一些女生在酒桌上玩占卜、玩星座。有个数学系的朋友说这是骗人的,女生们评价这位朋友是“数学系的怪人”。 刚刚看了张焱老师的博客,讲中医的跌打损伤,也讲了一些治好的病例。一些“有学问”的人说这是“个例”、不科学。张维教授曾经评论这些人是“科学教教徒”。 有些学者确实挺烦人的,整天 概念、理性、 三段论长 、三段论短。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科学教”的话,这些人应该属于狂热教徒一类,毕竟宗教徒也不是24小时都过宗教生活。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想过的有趣一点,我想说你们真的很讨厌。 那些成天教导别人讲“科学精神”的教授们, 你们还是歇了吧,这里是博客,不是科学论文的评判机构。 中国的教育历来都是这样。孔子死后,中国的教育再也没培养出孔子这样的人物,却培养出一些捍卫孔家店的孔门弟子。 为什么要相信万有引力呢?因为爱情,你说我不科学,随便吧。。
396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个别理科生的逻辑真是健全
热度 5 zhanghuatian 2012-6-26 12:00
李铭原话: 中医粉中有这样的观点:中医维持了几千年,不可能无效。这个观点从“维持了几千年”得到“有效”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李铭的逻辑是:中医实践了几千年的人体实验是不可靠的。潜台词是科学那套东西才几百年却是可靠的,抛开事实不谈,这种逻辑从三段论来讲就是说不通的。反中医逗士们的逻辑有个前提,就是中国古人都是脑残到家的弱智,一个药吃了几千年连这个药是毒药都不知道,地球上很难找到这样的民族。我有个疑问就是离开科学,古人是怎么分辨毒药的,难道毒药这个概念也都是西方科学家发现的? 三段论们就这点可笑,认为有效验证必须是科学验证,一副宗教徒的口吻。 既然你提到巫术了,那我就说两句。你信不信巫术我懒得管。但我知道的是这个东西的“有效验证” 是要询问巫师和信徒的,和三段论们无关。至于你对我逻辑的批判,我都懒得回应,因为你根本就是歪曲我的意思。
669 次阅读|6 个评论
“三段论”是直言命题推理
rbhuang5907 2012-3-31 08:47
在转载的一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6289do=blogid=543647 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非有效的三段论例子:   所有的北大博士都懂逻辑的,   破破的桥不是北大博士,   所以,破破的桥不是懂逻辑的。 结论不能确定。 只要把大前提改成“只有北大博士才懂逻辑”,小前提和结论不变,那么,变化后的三段论就是有效的了。就是: 只有北大博士才懂逻辑, 破破的桥不是北大博士,   所以,破破的桥是不懂逻辑。 但是,三段论是直言命题推理中的间接推理,大小前提中不要用假言命题。 改成: 所有懂逻辑的都是北大博士, 破破的桥不是北大博士,   所以,破破的桥不是懂逻辑的。 这是三段论的第二格(区别格)的AEE式。第二格的小规则是“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根据大规则第四条: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可知结论肯定是否定的。当然,这里仅论形式的有效性,无论前提的真假。
8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普世(普适)价值观
热度 7 caoyuanzhiye1 2011-12-1 15:45
首先,人类社会有无普世(普适)价值观问题,回答是:有啊!!! 答案的论证如下(反序三段论): 1.黄种人、白人、黑人都是人; 2.是人就具备同-通的人性; 3.基于同-通的人性,几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选择建立起来基本的、核心的价值选择,就是人类社会的普世(普适)价值观。 其次,民主与法制是不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终极的、最高的普世(普适)价值观?回答:决不是,一定不是。(论证:1。直觉,2。光明的心观照结果,呵呵!,3。下文) 关键的第三个问题:人类社会有哪些普世(普适)价值?他们互相有何关系,能不能够定量和形式表达? 下面的回答就是本文的怪论: 1.人类社会有许许多多的普世(普适)价值,例如:1)尊重生命,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发之四端的仁义礼智( 孟子的“人性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思想自由;4)精神独立;5)和平; 。。。。。。; N )贪欲之心法制之端也; N+1)民主价值;N+2)免于死刑;。。。。。; )??? 2.这许许多多的普世(普适)价值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不同级别的。例如尊重生命就是很高层次的普世(普适)价值,他派生出:人道主义,给饭吃、给衣穿,这是人的基本生存权;其他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等而下之也。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也是很高很高的普世(普适)价值,我的怪论1认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之普世(普适)价值高于民主与法制之普世(普适)价值,在基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普世(普适)价值和社会氛围基础上的民主,才可以、或可能避免贿选、骗选、选更烂等情况发生。国内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作为,雌伏于西方过去的论述,例如无原则的赞同海耶克和约翰•穆勒(《到奴役之路》、《论自由》),更不敢发展新的论述,可叹!可耻!中宣部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部分传媒和别有用心者千遍万遍的的告述中国人和老百姓,民主是人类社会唯一和最高的、不容质疑的普世(普适)价值,何其毒也! 3.人类社会的普世(普适)价值整体性描述和表达 怪论2:人类社会的普世(普适)价值整体性描述和表达可用泰勒级数展开。 人类社会的普世(普适)价值=常数项(尊重生命,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次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二次项(人身自由的权利)+三次项(受教育的权利)+。。。+ N次项(民主的权利)+(N+1)次项()+。。。+ 次项。 4.泰勒级数展开的不唯一性就是各国家民族的特性与历史经历 数学上任意函数可展开为无穷泰勒级数,这个展开是唯一的,但是在人类社会中,其普世(普适)价值的泰勒级数展开却不是唯一的,是千奇百怪的,这种千奇百怪是由各文明、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独特情感与价值选择决定的。例如:美丽坚的殖民者是由早期西欧不甘被压迫者、地痞、流氓、强盗、被流放者和探险者组成,是强者,在屠杀印地安人和抢夺土地中的胜利者,因为需要按某种规律持续,所以发展了民主与法制,13州之“分均,仁也。”的现代版就是美国的民主与法制(不能当真的)。 (这个规律部分地表现为:盗亦有道,见《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翻译:强盗也有强盗的规矩和道理,强盗头目柳下跖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没有规矩和道理的,都有,猜想、估计宝贝和财物藏在房屋中的什么地方,是圣、神的学问,军师的职责,踩点的技术;出去抢劫,勇在前;抢劫完成出来时断后,是义气;预先知道抢劫能否成功,是知识;分赃时的均匀,是兄弟之仁) 5.人类社会的普世(普适)价值的泰勒级数展开意义与价值 1)普世(普适)价值的内容和项都是共同的;2)普世(普适)价值的内容和项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无穷的;3)各个国家和文明的普世(普适)价值的形式表达只是泰勒级数展开式中将某一个价值放到了不同位置而已。笑谈!笑谈!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3132 次阅读|15 个评论
“非耗散”不能等同于“可逆”-- 我的三段论
热度 1 jitaowang 2010-3-2 10:40
现代热力学 我的三段论 1. 四个基本概念 可逆(的能量转换)从平衡初态到平衡终态再回到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其他变化,数学表达式为 或 。 不可逆(的能量转换)从平衡初态到平衡终态再回到初态而留下任何其他变化,数学表达式为 。 非耗散(的能量转换)从非平衡初态到非平衡终态而没有可利用能量相关的消耗和散失,数学表达式为 。 耗散(的能量转换)从非平衡初态到非平衡终态而产生可利用能量相关的消耗和散失, 。 。] 。这样就可以把可逆作为非耗散的特例 规则 1. 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本次讨论只使用前三个。为简化括号中(的能量转换)文字在以下讨论中被省略。 2. 问题的焦点: 两张图的差别焦点是非耗散和不可逆的关系 关键在于 非耗散是否可能是不可逆。 1. 我的三段论 不可逆不能等同于可逆, 非耗散可以是不可逆, 所以,非耗散不能等同于可逆。 第一段, 即大前提: 不可逆不能等同于可逆, 由 中项 M ( 不可逆 )和大项 P ( 不能等同于可逆 )组成,并且是周延的,即没有例外的。这是否定的大前提。 第二段, 即小前提: 非耗散可以是不可逆, 由 小项 S ( 非耗散 )和中项 M ( 不可逆 )组成。 可以是 不周延的,即只要有个别例子就行。这不是否定的小前提,符合 规则 4.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也符合 规则 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第三段, 即结论: 非耗散不能等同于可逆。 由主项即 小项 S ( 非耗散 )和谓项即大项 P ( 不能等同于可逆 )组成。 结论是否定的,符合 规则 4. 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 2. 我主张我举证 例 1. 理想的极限非耗散太阳能电池(即 100% 的可利用能量转换效率)是不可逆的,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 2. 理想的的极限非耗散燃料电池(即 100% 的可利用能量转换效率)是不可逆的,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对理想极限的非耗散(或可逆)蒸汽机就也是可利用能量的 100% 的转换效率,但是这个可利用能量转换的100%结果仅仅相当于卡诺热机的热功转换效率,否则就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区别非耗散和 可逆 就很有意义。 自然界大量宏观变化都是从非平衡态到另一个非平衡态,根本无法想象理想的极限为可逆,这是根本不需要的。这样一下子就把思想从经典热力学中解放出来。 5. 以上讨论不用任何假定,只是证明图( a )的见解正确,证明图( b )的见解不正确。一定要把非耗散和可逆区别对待。这也是我第一次采用三段论,如有使用不当或错误,欢迎拍砖。 2010年4月7日根据曹天德的批评把非耗散的定义写得更明确。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5334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转载: 三段论
jitaowang 2010-3-1 11:46
三段论 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 新奇迹应试教程》 ( 周建武编著 )   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 凡金属都能导电 (大前提), 铜是金属 (小前提), 所以铜能导电 (结论)。这叫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1. 三段论及其结构   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 S 表示,如上例中的 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 P 表示,如上例中的 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 M 表示,如上例中的 知识分子 。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 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 M 与大项 P 和小项 S 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 M 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 S 与大项 P 之间关系的结论。    2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    ( 二 )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 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 ? 原因就在中项 ( 我国的大学 ) 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 我国的大学 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 ( 即周延 ) ,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有这样的一个三段论: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塑料是可塑的,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 可塑的 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 ( 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 金属 、 塑料 是 可塑的 的一部分对象 ) ,因而 塑料 和 金属 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 中项不周延 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3. 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 ? 主要错在 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 ( 即 运动员 只是 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 ) ,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 ( 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 ) 。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 大项不当扩大 的错误 ( 如果小项扩大则称 小项不当扩大 的错误 ) 。    4.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   如果在前提中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那就表明,大、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项与小项通过中项就不能形成确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而确定地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确定的结论,即不能推出结论了。比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某某人不是有神论者;所以, ?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 ? 这是因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另一个则必然是肯定命题 ( 否则,两个否定命题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 ,这样,中项在前提中就必然与一个项是否定关系,与另一个项是肯定关系。这样,大项和小项通过中项联系起来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种否定关系,因而结论必然是否定的了。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某人是有神论者;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 ? 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5. 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影星;所以, ?   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因为,在这个推理中的中项 ( 运动员 ) 一次也未能周延。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影星;所以, ?   这里,虽然中项有一次周延了,但仍无法得出必然结论。因为,在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按前面的规则,如果推出结论,则只能是否定命题;而如果是否定命题,则大项 影星 在结论中必然周延,但它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所以必然又犯大项扩大的错误。   因此两个特称前提是无法得出必然结论的。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呢 ? 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这个例子说明,当前提中有一个判断是特称命题时,其结论必然是特殊命题;否则,如果结论是全称命题就必然会违反三段论的另几条规则 ( 如出现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等 )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扩展的三段论及自动推理》作者声明
zhangysh 2010-2-26 14:07
《扩展的三段论及自动推理》是作者张寅生的学术专著。该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将部分错版书(封面带有古希腊红褐色陶器,内容有错误)委托给发行、分销单位系工作失误,作者和出版社均声明错版书作废并召回。 错版书封面带有古希腊红褐色陶器,见附件1。 正版书封面没有古希腊红褐色陶器,是装饰性的3朵花(象征思维之花)。本书网站详见: http://www.mathematiclogic.net/index.html 错版书封面 见本附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99 次阅读|1 个评论
逻辑与真理
热度 3 chrujun 2009-9-20 15:41
懂逻辑并不意味作掌握了真理。逻辑只能保证推理过程正确,不能保证推理结果是真理。 这取决于前提。前提是真理,符合逻辑的推理结果也是真理。 问题是代表真理的前提从哪里来? 柏拉图认为人不能感知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落地快,轻物落地慢。他们的推理过程都是无懈可击,但问题就出在他们给出的前提上。前提有问题,他们的结论也不是真理。 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知识?真理从哪里来?知识从哪里来? 知识和真理最大的来源是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研究。500年前,人类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深信不疑,无法推翻他的观点。今天,我们可以轻易推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是因为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真理。 一个人观点是否有说服力,仅仅掌握逻辑推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或她能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这样,他或她的结论才有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推理出靠近真理的结论。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479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