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工程类人才流失引发产学抱团破解
redtree 2014-10-7 14:09
工程类人才流失引发产学抱团破解 作者:南婷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10/7 10:51:55 新华网北京10月7日电(记者南婷)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大批优秀的工程类人才,但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工程类人才市场不但存在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存在严重的改行,流向收入更高的金融等行业的问题。 “不怕人才流转、就怕人才流失。”ITT金齿轮学院院长罗庆红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当前工程类人才流失的现象痛心疾首。 北京市人社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软件及IT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最大,为11.3万人。从净增岗位数量看,“制造业”居首位,用人需求约11.84万人,占全部净增岗位的21.3%,重点是技能型人才。 与工程类人才供不应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缺乏了解,工科人才对工程类岗位的兴趣下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齐骥说,学生们只有在毕业找工作这有限的时间里去了解一些企业信息,由于缺乏交流的平台,多数人对所要从事的行业、企业并不了解。“我很迷茫,不知道现在学这些东西,以后在企业能做什么,特别需要人能指点告诉我以后发展方向如何。” 另一方面,收入待遇是相当部分学生的首要考虑因素,有些工科人才流向金融等热门行业。清华大学宇航学院萧遥说,生活压力很大,毕业收入低、买不上房,安全感会下降。因而,很多学生就会去收入更高的企业以及行业工作。 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研究生成艺说,他们专业很多学生毕业后为了获得高一些的收入,放弃本专业去做IT或者金融,甚至去制造业公司做销售。“给我们形成一种印象,完全没必要学这么多年工科课程。IT或金融行业收入相对高、升职也快,还是去那里比较好。” 北京大学产业研究院院长陈东敏认为,工科学生没有从事工程师这样的工作,确实是教育培养的遗憾。事实上,每个学校都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即使是学生毕业后没有创业,这种意识也会留存在他的脑海中,让他们获益,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也会改善。 对此,一些企业和高校尝试通过产学结合,以改变这一现状。ITT金齿轮学院联合科技日报社团委,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近日签订了“共建中国大学生卓越工程师联盟合作备忘录”。联盟将协调各方,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企业实习实践机会,积极反映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真实需求。 据北京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科技日报社青联秘书长杨靖认为,校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共建联盟,积极创新产学合作模式,是培养我国青年大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有益探索。 ITT总部中国区负责人罗庆红说,这个项目旨在搭建一个激发热情、拓展视野、学以致用的国际化工程制造业教育平台,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为行业培育新生力量。 ITT金齿轮学院首期选定的70余名学员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工程制造业专业,其中包括近30位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卓越工程师班的大学生。在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学员们需先后参与“工程科技前瞻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创新挑战赛”等。
个人分类: 人物|10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揭秘科研经费流失黑洞
热度 1 lbjman 2013-8-4 09:07
揭秘科研经费流失黑洞 ——揭秘科研经费流失路线图   一个科研项目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曾被列入院士候选人的科研人员因贪污百余万元科研经费一审被判刑13年;某中字头院所下属单位被审计出以项目名义发放近亿元福利……   科研经费为何被屡屡钻空子?侵占科研经费有哪些惯用手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科研经费流失?    巨额科研经费频现流失黑洞   今年3月底,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1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其中,原山东财政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57万元的49.75%。相关课题组责任人受到严重警告处分。   也就在今年1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段振豪因为贪污百余万元科研经费一审被判刑13年,按照检方提出指控,段振豪主要"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等共计124万余元"。   两起典型事件引发了公众质疑与深思。近年来,随着国力的提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呈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中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   然而,4429亿元中有多少虚报的"1505张火车票"?各级财政为未来竞争力不惜投入的巨额经费究竟有多少用在了"刀刃"上?   此前,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而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审计发现,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的做法,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表示,很多项目负责人忘了科研经费都是纳税人的钱,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更让人气愤的是,一些人竟然通过各种方式来侵占科研经费。    黑洞揭秘:科研经费成"提款机"   经深入调查,半月谈记者发现,目前侵占科研经费主要有四种惯用手法:   第一种,发票套取。高校科研院所一般做科研项目预算时预留的"余地"普遍较大,比如需要100万元的项目报300万元,项目审批时即使砍掉一半,还能剩150万元。资金只要拨下来,就想方设法用完,买车、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都可以,实在用不完就只能通过虚报发票来抵消了。   南京某高校文科硕士生王真(化名)告诉记者,社科类课题经费一般在5万元到20万元之间,除了一些打印、购买资料的费用外,绝大部分钱都通过虚假报销的方式获得。   第二种,收受回扣。很多科研项目在申报时就高不就低,涉及仪器设备都按进口的、最贵的价格申报。一些国外仪器的设备经销商很早便会盯上项目负责人,通过回扣的方式让科研人员购买他们的设备。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一位负责人介绍,他们学校生产的高端光学测量仪器干涉仪,各项技术指标都不比国外仪器差,价格只有国外仪器的1/4,要便宜七八十万元,但很多科研机构还是要购买国外的仪器。此前,相关案件曾披露,国内一名实验设备采购员在为本单位采购聚焦显微镜、分析仪等仪器过程中,收受仪器设备厂商给予的好处费近万美元。   第三种,虚假合同骗取。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于2012年4月10日发布题为"湖南两教师伪造总署公文被处分"的消息,文中称湖南某高校两名教师王某与李某因伪造新闻出版总署科研立项文件,利用虚假课题及其立项资金单独或伙同他人套取学院配套资金,受到处分。王某通过委托他人私刻公章、制作假公函,先后伪造新闻出版总署科研立项文件7份,交给学院科研处。共涉及所谓"课题"7项、所谓"立项经费"83万元,其中包括与该院科研处副处长李某有关的"课题"两项。   第四种,财务管理人员顺手牵羊。由于科研人员报销很多不符合财务规定,但是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一些科研人员也会给财务人员一定的"空间"。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查办的一个案件较为典型。赵静(化名)是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财务部委派到化学学院的会计。起初,赵静在教师们的发票中加进一点个人的费用,逐渐发展到每报销1万元,赵静就放进去自己找来的票据数千元。第三年开始,赵静骗取次数不断增多,每年贪污数均在10万元以上,最高一年近20万元。    畸形文化透视:"功夫"用在科研外   不可否认,少数科研人员心存侥幸、项目经费监管不力、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均是科研经费流失的直接原因。但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科研经费流失黑洞的源头在于我国当前已经偏离初衷的畸形科研文化。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2010年9月,饶毅和施一公两位科学家联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专门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回国一年半,很想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起码80%以上的时间要花在科研上吧?但现在50%以上的时间花在了拉关系上!""回国后发现,许多项目都是在圈子内进行的。不交际,根本争取不到像样的基金。为什么说权威厉害,因为权威都是终身的,不退休的。"   伴随着科研经费增长,一些学者争抢课题、项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展研究,而是通过申请课题致富。在这样的氛围下,甚至产生了一些"科研经纪人"、"科研老板"。南京某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所里就有典型的"科研老板",本人搞科研不多,却能争取到大量项目,然后再将项目交给研究生甚至退休的研究员来做,出现了"年老的给年轻的打工"现象。   在南京某大学科研处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下来后甚至有这样不成文的潜规则:首先是申请人提取5%到10%作为个人提成;15%作为科研人头费,给参与研究的研究生发放助研费和论文发表费;还要拿出一部分用以填补当初申请项目所耗费的"公关费"和专家评审费,以及项目中期评审和验收时的费用,剩下的才能真正用于科研项目本身。   "在如此科研文化氛围下,科研经费不出现黑洞反而不正常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以往我们一个研究员一年的课题费顶多10万元,有的门类2万元就够了,而现在我们单位有的年轻研究人员一年掌握的课题费上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   畸形文化盛行的背后是刚性制度的缺失。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认为,虽然大多数科研经费使用单位都制定了一整套经费管理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于形式而得不到有效执行。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这一管理的真空地带给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很大难题。   针对各种暗箱操作手法,专家呼吁,要严格审批、完善审计、强化监督,让科研经费开支在阳光下运行;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经费收支细目向公众公开。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建议,抓住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契机,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对目前的科研项目经费制度进行改革。合并、调整相关部门掌握的项目资源和现有的项目计划,突出重点,抓大放小,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全力攻关,堵塞一个项目多头申报、多渠道获得资金的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旦发现多头申报和弄虚作假,必须严加惩处。   周健民表示,让科研经费回归本源,按照科研的实际需要划拨,并配合现代的管理手段,确保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科研。 注:本文不代表个人观点或倾向,资料整理来自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608/n383256645.shtml
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研经费流失四种途径
lbjman 2013-8-4 09:01
科研经费流失四种途径 注:本文不代表个人观点或倾向,资料整理来自 http://learning.sohu.com/s2013/funds/#sz
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盘点:近年高校重大科研经费流失案例
lbjman 2013-8-4 08:44
盘点:近年高校重大科研经费流失案例 注: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或倾向,资料整理来自 http://learning.sohu.com/s2013/funds/#sz
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有资产转变成货币形式就不会流失了吗?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6-16 20:05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一直在争论之中。当时的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是少数官员将国有企业半卖半送,也有原国企领导利用政策上的失控,窃取国有资产为己有。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得很多了。当时的情况是,有些人对国有资产的流失痛心疾首,而另有一些人则认为所谓国有资产的流失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问题,国有资产是否流失根本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 本来,国人对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问题本来没有什么概念。问题在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把原苏联的国有企业彻底搞瘫痪,然后向国外资本出售国有资产。虽然俄罗斯收回了一部分资金,但是,由于原苏联的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所以实际上俄罗斯所遭受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现在的俄罗斯,其经济收入已经不是主要依赖制造业,而是依赖能源等资源的出售,这对俄罗斯将来的再度发展与重振是非常不利的。现在俄罗斯所依赖的制造业还是早年的军事工业。这对俄罗斯对西方和其他非友好国家形成必要的威慑还是有用的,但是这种有用同时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整个国家的综合产业已经被搞得偏瘫了,要想重振旗鼓实在是很不容易的。现在随着石油价格的增长,俄罗斯在经济收入上也有所收获,可是这代替不了苏联时期强大的制造业。国内某金融领域里的高官说,国有资产可以货币化,国有企业通过出售获得货币,并不能认为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种观点可能在金融业是很有代表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既然是资产,那么都是应该可以货币化的。物质资料转化为货币,并不意味着资产的流失。这种说法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那些富的流油的海湾国家。他们的货币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前几位,可是谁能拿这样的国家真当回事? 中国的国有资产,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四大国有银行所拥有的金融资产,还是包括国防工业在内的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中国来说,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的最重要的基础。美国就是靠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的金融业也很强。但美国的金融业最早是支持制造业的,而不是相反。现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倒了个过儿,制造业成了金融业的从属,制造业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了,制造业的萎缩对金融业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我们也别忘了,美国国内的制造业的萎缩并不等于美国资本支撑的国际制造业也跟着萎缩。那么多跨国集团,把制造业移到美国境外。第一,这不耽误制造业的盈利会回到美国,第二,这些制造业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也都服务于美国的各个领域。美国研发的高新技术仍然在为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做出突出的贡献。 中国比起美国来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中国没有模仿美国敢于拿金融业排挤国内制造业的资格,中国更没有模仿海湾诸国那种财大气粗的气派。中国就是中国,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大多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必须老老实实地继续着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是相互扶持的。没有国有企业就没有国有资产,反过来也是一样,没有国有资产也就没有国有企业。这两样缺了其中一个,中国的麻烦就大了去了。 我不知道那位金融界的高官是不是整天都埋头在金融工作之中,对于国家的整体把握可能有所不足。我们现在天天都在讲要研发我们的核心技术,要创新,这说的主要就是在制造业中要有自己的杀手锏。如果我们货币量再多,但是我们造不出航母来,这么多钱能保得住吗?这不是穷还是富的问题,这是生还是死的问题。 我们当年所提出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并不只是说,我们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被人拿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国有资产的内在本质并不只是表现在货币这一单纯的外在形式。我们国有资产的本质在于它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如果只把国有资产看成货币这一唯一的形式,那也未免太肤浅了吧。 国有资产是我们的宝贵家当,只有败家子才不会拿我们的国有资产当回事。任何一种在所谓市场经济的幌子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做法都是不能允许的。
2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胡娜到唐娜——我们的人才过剩吗?
jlpemail 2008-2-12 06:19
从胡娜到唐娜我们的人才过剩吗?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说是生产过剩了。 有专家在分析胡娜或者唐娜事件时,也说是过剩了,是人才过剩了。 1983 年,胡娜事件发生时,中国网球的职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有潜力的人才流失了,人们才意识到这个人才的极度重要性。那么,当这类人才在国内默默无闻时,哪家媒体会知道、并且报道他们呢。这不是媒体的错,据说媒体的报道也是有统一口径的。 体育界的所谓海外兵团现象,令观众们撮火。最简单直接的攻击就是:他们不爱国。他们是为什么出走的,观众们却知道的很少。他们大都是负气出走的。因为他们不是人才,至少在某些决定他们前程的掌权派眼里,不是,或者不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才。首先要是人才,其次要放心,第三要听话。话的正确标准由说话者决定,不是由听者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善于听话和执行,是得到认可、使用、提携的必要条件。我们不缺人才,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而当人才忍无可忍出走后,那些压抑、打击、嫉妒、排挤人才的人马上就可以找堂而皇之的理由攻击出走者,对于他们挤兑人才的恶行却只字不提。 就学术界而言,有多少人才外流了?有多少海龟不得不重新出海了?我们的人才果然过剩,已经溢出了?容器容积有限的话,其中液体溢出的可能性就大。容积越小,容量越小。浅显的道理,对于人才的容纳也是这样,以某种看似公正实际偏颇的标准衡量、使用人才,甚至以斜视的目光看待人才,人才不外流才怪呢。 人往高处走,也往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走。此处不留人,不正常使用人,那就到更正常的空间去发展。人才需要自己的空间呼吸、喘气、发展、展示自己。 人才外流,不是过剩了,而是人才的空间太狭窄,太憋屈。他们是需要必要的空间的,人生短暂,他们耽搁不起,创造季节短暂,他们有权力寻找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场地。 就人才自身而言,在一个地方无法发挥自己的才智,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个性、比如社会关系,可是作为使用人才的人,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假如他们关注的总是人才的缺点,不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那就是不足取的。人才的价值在于聪明才智的发挥,他们是喜欢做事情的,他们的缺点往往是不按某些长官意志行事,一味的崇尚奥运精神或者科学精神,所以不讨一些人的喜欢。而那些不创造价值、嫉妒人才的人善于(像猪八戒一样搬弄是非,整治师兄,因为他太 能干了,显得悟能无能)领会意图,所以倍受偏爱和宠幸;这种人才,更喜欢看见人才走弯路、摔跟头。作为人才外流单位的负责人,他们没有营造人才创造力发挥的氛围,至少是失职的。而那些故意刁难人才,迫害人才的人,是有违法嫌疑的。他们可能得逞于一时,一地,不可能永远得逞,不可能在所有地方得逞。 只要用人的体制和观念没有变化,唐娜、胡娜,或者其他 娜事件还会涌现出来。因为,有好多人才被压抑了、被埋没了、被排挤了、被迫害了,他们被迫离开是值得同情的。不必以各种大帽子压迫他们,他们受到的压迫已经够多了。当然,既然选择了离开,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受到不正常的待遇,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人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发展,这却成为了新闻,成为了带有爆炸性的新闻。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就看观察者的视角了。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477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