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谬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真理”的名言【搜集】(并求英文、原文)
热度 3 zlyang 2019-3-1 14:18
关于“真理”的名言【搜集】 (并求英文、原文) 恩格斯: 真理是在认识过程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在也无事可做了。 列宁: 凡事都要从研究事物的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在基本问题尚未弄清之前就跳入到研究解决实践问题,那迟早还得被迫回过头来研究解决那些最基本的问题。—— 《列宁选集》第二卷197页 (1)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2)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3)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4)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美国) (5)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爱因斯坦(美国) (6)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7)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希腊) (8)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9)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赫胥黎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 !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3986 次阅读|9 个评论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热度 1 zlyang 2018-9-29 13:07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一、真诚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 是谬误? 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 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二、抄袭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爱因斯坦说: “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柏拉图: “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三、我就是绝对真理 我是无穷的愚蠢? 我是无限的堕落? 绝不! 因为 我绝对不会犯错。 因为 我有无限的理由, 相信 我就是绝对真理!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073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汤森路透公布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名录”博文的说明
热度 1 waterlilyqd 2016-10-19 18:40
出于我的疏忽和无知,我的上一篇关于汤森路透发布2016年全球top10高引论文作者的博文出现了重大的错误,因此,我将博文关闭了,以减少谬误的流传。根据一位博友的评论上留下的链接,我发现有人在我刚发表博文的同时马上在另外一个网站仿冒了我这篇有重要错误的文章,这种错误的流传实在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我重新打开链接认真地阅读了汤森路透发来的推送文章中所列的高引作者的内容,确如几位科学网博友的评论写的那样,并不只是Top 10的文章作者,应该是有好几百篇,当然美国作者占绝对多数是肯定的,我得花时间重新整理一下,写一篇严谨的博文,感谢大家的批评。 从此次发布博文的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博客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样写,不成熟的观点,不成熟的思想,拿不准的数据尽量不要发!一定要注意学术的严谨性! 此次错误确实是我的粗心大意和无知所造成的! 以此谨记!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3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虚拟水本虚妄
热度 12 jiasf 2016-5-18 22:18
这是我很早就想写的一篇博客,一直没写出来。 有人说学者的观点,必须要经过同行评议、发在正规的学术期刊才有“权威性”。更有甚者,我们一篇投到国外的一篇文章,引用了“协作组”的专著,审稿人说引用的是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中文书,不可靠,直接给枪毙了!我回应说屠呦呦的大部分成果也是以“协作组”的名义发表的,也是中文著作,尽管不是国际高影响因子的著作,但同样很权威,因为有全国很多同行的参与、经过了多轮政府组织的全国主要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的讨论会和评审会审查,比 2-3 个同行评议要公正权威得多。我还是受此影响,好久没写出来的原因之一是想先发表一篇所谓正规的学术论文再写。晚节不保,俺也有点随俗了:) 正好前几天文章发表了:虚拟水战略的谬误( Shaofeng Jia, Qiubo Long Wenhua Liu (2016): Thefallacious strategy of virtual water tra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Resources Development, DOI:10.1080/07900627.2016.1180591 .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1080/07900627.2016.1180591 )。有朋友也建议我应该用通俗的中文写出来,让中文读者也能了解,欣然受命! 虚拟水概念最早是英国的阿兰教授( Prof. Allan J. A. )在 1993 年提出的,指商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需要的包括其中间投入的原材料、资本等所需要的全部的水资源。虚拟水贸易战略理论认为商品的贸易,隐含着虚拟水的贸易,认为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虚拟水的进口来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 我关于虚拟水的观点,在上世纪末我一开始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形成了:用所谓虚拟水贸易来解决缺水问题,根本是行不通的。记得是 2002 年,在瑞士 EAWAG 工作的好朋友杨红研究员来地理所访问,邀请我合作研究虚拟水,说国际上很热,我就跟她说我不认同虚拟水贸易理论,因为违背了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差不多同时期,在中科院机关工作的一位同志征询我一份关于虚拟水的报告的意见,我也说了类似的看法,说虚拟水概念或许提醒大家注意经济布局要适应水资源条件,但整个来说其理论是片面的、不适用的。后来知道那篇报告是我尊重的一位前辈院士所写,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知道我曾说过反对他的观点的话,希望不要把老人家得罪了。后来在有个场合,跟老先生一起参加研讨会,我发言的时候特意说了一下虚拟水也可以研究,通过研究弄清楚虚拟水战略在什么条件下可行。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自己没有参与过虚拟水的研究项目,没有发表过虚拟水的文章,在研究生开题、项目咨询等多个场合也说过对虚拟水研究不要太热,解决不了现实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令我奇怪的是,虚拟水研究热潮一直长盛不衰。我本指望大家通过研究,逐渐会明白虚拟水战略行不通!但事与愿违!去年参加国家水资源重点专项建议书和指南的编写,有专家建议了虚拟水的内容,我说了我的意见,建议不要再浪费资源研究这个不管用的问题了,但权威专家不同意我的观点,仍坚持要列入。那一刻我就决定,还是要把我的观点好好阐述一下,给大家讲清道理,免得继续跟随所谓的国际热点,把大家带到沟里去。 实际上国际上对虚拟水质疑的人也越来越多。例如澳大利亚政府 2008 年曾经评估过虚拟水理论对澳大利亚的适用性,结论是不适用。几位研究者也论证了虚拟水理论实际上违背了虚拟水提倡者所宣称的乃虚拟水贸易理论基础的俄林模型。但虚拟水仍然是目前国际水资源研究的“主流”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报告发表,包括发在 Nature 、 Science 这样的最顶级刊物。 我决定写一篇批驳虚拟水战略的论文,也是因为已经发表的反对文章还没有表达出我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去年底我很快就写出了初稿,跟一位老朋友、国际知名的水资源管理专家进行了讨论,他很赞同我的观点,很有兴趣跟我合作帮助改写英文,争取发表到国际一流刊物。我等了他一段时间。但是他太忙了,我觉得还是尽快发出来好。就跟他说不等了,先发出来!于是找了美国的英文编辑专家修改英文,然后投到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感谢审稿人和主编 Prof. Cecilia Tortajada 的支持,很快就被接受了,又经过几轮编辑校对,上个星期网络版已经出来了。 虚拟水战略之所以不成立,是仅仅以水论水,没有考虑到生产需要多种投入要素,例如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等。经济活动决策、资源的配置、产业布局是受多种投入要素共同决定的。仅仅从水的角度提出的政策建议,理论上是片面的,实践中是不符合事实的。以中国南北方为例,老有人建议因北方缺水应该少种耗水多的粮食作物、改让南方多种,可事实为什么是北方粮食产量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北粮南运的格局越来越强化?原因就是南方地很紧张、北方地相对宽裕,水土资源综合而言,北方种粮比南方更有竞争优势! 虚拟水本虚妄!虚拟水战略如画饼充饥。虚拟水热可以休矣!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8855 次阅读|27 个评论
让我们看清楚饶毅的“转基因”“真理”和“谬误”!
ichina 2012-12-22 21:38
本驳文就饶毅的两篇文章发表反驳即下方两篇文章: 《扒铁路保龙脉与反转基因保龙种:愚昧岂能延续百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6737.html ,和 《就转基因答顾秀林:首先要区分真理和谬误》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627265 对于他的两篇文章,简要反驳如下: 首先,饶毅开篇的“转基因是科学和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的问题,与那年国际汉语大专辩论赛“艾滋病是否只是医学问题”如出一辙!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们清楚,如果艾滋病仅仅只是一个医学问题,仅医学家能够自行解决的话,那真就是天大的笑话了!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不把艾滋病当作一个人类的社会层面的问题来解决,那必将是万难解决的!艾滋病至今无法消灭的一个根源,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投入到这场人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否则就有可能会沦为它的俘虏或是被消灭的对象! 类似的,如果把毒品问题视为仅仅是种植毒品作物的某些农民的个人问题,与社会无关,那简直就是贻笑大方了!如果以饶毅的逻辑,那似乎毒枭就更不用管了,就任他们更加猖狂嚣张好了!就任他们危害社会是吧?! 同样,转基因,如果不把它当作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来看待并严加防范、列出禁令以作更长更长时期的研究,那么危害的将是整个民族!历史上的自取灭亡就是因为出了某些个奸狗!蛀虫! 其次,饶毅把食物安全与铁路做平行的比方,那真的不是在一个重量级! 他的这一个比方就如同拿一粒沙子与全中国老百姓长年每天一日三餐的菜饭白米饭馒头白菜鱼肉比,拿铁路来比如同拿一粒与老百姓无关痛痒的沙子来比!而转基因食品就是关系到全中国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民以食为天!民之食自古以来乃是比天还大的事!拿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当儿戏这不是明摆着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不想活了?! 所以这个比方简直就是差之十万八千里!是小孩玩家家!新时期的鸦片战争,鸦片他都能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吃,还什么能不吃?!铁路铁轨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了!随便吃苍蝇那就更是常态了!   饶毅文章中说“黄金大米,不过是产生维生素的大米,如果没有对转基因的妖魔化,单纯说检验维生素,没有媒体会关心,也不能挑动民众。大米试验经过哪些程序,我们现在不清楚,因为参与的官员和科研人员,都被吓坏了,有些人极力摆脱干系,好像真是在检验毒药,而不是检验维生素。绿色和平组织的这些华人雇员,在转基因事件中,扮演的是‘黑色恐怖组织’的作用。希望他们梦醒,不要继续危害中国。 ”,想说的是,既然你都不明白大米试验经过哪些程序,你仅仅说大米是单纯经验维生素,你将那些弱小的孩童的生命安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你倒将挑出问题的好人说成“继续危害中国”的“黑色恐怖组织”?你难道不是你所说的“黑色恐怖组织”吗?!你将“继续危害”的又是谁?! 再次,饶毅,你还真想逼迫全国老百姓吃“转基因鸦片”啊!真就想以“科邪家”的名义掌握话语权啊!!!这就是你的目的???!!! 饶毅你还真想以大厨师的名义来做一顿“转基因营养大餐”给全国的老百姓吃啊?!就想以“首席厨师”名义来垄断这“大餐”的话语权啊?!放什么“转基因佐料”由了你来说了算啊?! 之所以每个中国人都有权对转基因进行辩论,那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粮食和食物是每个中国人每天的盘中餐,而不是你一个人的或某些个“科邪家”的!每个中国人都有权知晓并有决定权以及当然的知情权!而不是你一个人的或某些“科邪家”的独家权利!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某些“科邪家”私种“罂粟”危害社会,那就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惩处!决不姑息!如果一个“科邪家”在家随便自己要死要活,那我们谁也无权、无暇、无必要关心!关键的是他要的是全中国老百姓的生命!怎能熟视无睹! 转基因比之DDT,只有远远过之而无不及!!!其危害是杀灭一个个民族于无形!!!这本身早已经是一个十足的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这是一场真实进行中的战争!!!尽管某些人不愿意承认!!!或是明知故问!!!   这世界有很多问题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要垄断话语权来到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老百姓是决不能让其得逞的!军事上有核弹,我们知道核弹的巨大威力,所以我们大家都不想使用它来毁灭人类,但核弹的研究正是因为是一种政治军事上需要的制衡所以我们需要!你能说核弹仅只是一个核物理学家能决定的事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政治家看到了核弹所具有的巨大政治以及军事意义所以才导致德国美国苏联政治家们统一政见花费巨资来研制核弹的!中国也正是如此!同样的,转基因问题也正是因为有政治的黑手参与其中的!“孟三都”就属臭名昭著的代表!饶毅,你不会连这些个东西还要求教小学生把?!想问的是,你又会是谁的“代表”?!   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谁都明白,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过来又极大的影响经济,类似的,生物学人会影响生物界,生物界又会反过来会极大的影响人类,那我们说到底是谁影响了谁?!而政治是一只巨大的“幕后黑手”!他在操纵一切!包括某些“科协家”!成为工具的“科邪家”!我们要时刻提防!我们都说尊重“自然”,可我们又为什么把“黑手”“伸进”了生物的“基因”里面呢?!难道我们贻害的地球还不够吗?! 转基因,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其存在的巨大的危险性和未知性,所以我们需要潜心研究!但绝不是为了近期的食用!转基因研究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危险不言而喻!我们的法律法规还非常不健全不完善,就如同当初清朝吸食鸦片无人无法来管一样,“黄金大米”事件还在层出不穷,“好奇害死猫”,关系到老百姓的食品问题就显得极端重要!“东亚病夫”的骂名还在耳边回响!!!而现阶段的大问题是:我们国家的转基因科研工作者还处在利益驱使的幼稚阶段!完全没有把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而总想着急于售出商业利益!完全不顾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更加加剧了他们的疯狂! 我们反对转基因,正是看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根本没法保障!根本还没有确确实实的正确的系统安全体系论证以及完善的验证体系来保证,所以要谨慎面对!我们完全可以潜心研究,也许要研究一百年、二百年,很多科学家可能都会成为无名英雄,有的也许会在一两百年后人们才知道他所做的伟大贡献!但转基因要商业化则必须是绝对的绝对安全!这一绝对安全的系统工程的多学科领域论证及验证过程绝不是短时期几十年就可以的,更不是某几个科学家某几年某几月就说了算的!现时的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就是某些个人和团体为一己之私利视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甚至很多早已经成为了卖国贼、汉奸!!! 食物与环境(物质和精神)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他们被污染了、荼毒了,那么一个个民族也必将衰败灭亡,而转基因——这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战争!敌人消灭的当然还包括奸狗和蛀虫,它们是不会有任何的怜悯之心的!民族,这个字眼,在西方是一个异常醒目的对立的名词!奸狗及其后代也必将当然的处于它们的对立面!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有任何的侥幸心理那自取灭亡将是必然的! 《~~首先要区分真理和谬误》?想问的是:饶毅,你首先区分好了吗?!然则,你完全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谬误”难道就是某些个“科邪家”的“真理”!!!!!!!!!!
个人分类: 驳文|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谬误成为法律,反抗就势在必然
热度 9 Majorite 2012-6-12 05:09
当谬误成为法律,反抗就势在必然
当谬误成为法律,反抗就势在必然 上周四清晨6点,一帮警察敲开加拿大魁北克省议员卡迪尔(Amir Khadir)家的门,不仅逮捕了他的女儿尤达(Yalda Machouf-Khadir), 还抄了他的家,翻走尤达姑娘的几件衣服和一面黑旗,她参加游戏示威的证据? 被捕时被铐住双手的尤达姑娘,高扬着头,平静地俯视着一切,大义凛然得像刘胡兰 尤达今年才19岁,是大一学生, 是魁北克今年已经持续120天学运的主要参加者。因为周末法院不上班,她不能获准保释,须在狱中度过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 这个周末正是方程式大赛在蒙特利尔举行的时段。警方害怕学生示威活动妨碍F1赛事的进行,故意选择在F1大赛举行前夕逮捕尤达等5名学生骨干,对示威者发出杀一儆百的讯息。这个周末又有150学生被逮捕,这还不算多的,不久前还有一晚逮捕700多学生的记录。矛盾进一步激化,民众开始质疑政府平息风波的诚意及警察做法的合理性。 作为大学教授,我看到学生被捕心里很难受,他们本来都是好学生,他们善良、追求理想、勤奋学习,上进。许多学生都出生在富N代的家庭,他们参加游行只是同情穷人家孩子,怕学费上涨之后,这些穷孩子上不了大学或为了打工挣学费与生活费没有时间读好书。 尤达现在面临11项控罪,包括非法入侵、阴谋罪、行为不检、袭警和伤人罪等,她和其余四名同被起诉的人士均否认控罪。 尤达是我女儿同学的妹妹。 尤达的爸爸是著名的省议员卡迪尔,上周亦参加学生组织的的示威游行,警方宣布示威游行非法,卡迪尔先生遭警方拘留和罚款4百多加元。他一直强烈批评政府祭出78号法案,阻止学生示威, 他得到部分市民的拥护。 被拷在警车上的尤达爸爸,依然尊严 尤达家门口有一块红布标志,它是这次学运的标图,还有一块板,上面用法语写着: Quand l’injustice devient loi, la réssistance est un DEVOIR. 译成中文就是:当谬误成为法律,反抗就势在必然 魁北克这几天学运的视频如下,请国内观者不要惊讶: http://www.lapresse.ca/actualites/dossiers/conflit-etudiant/?utm_categorieinterne=trafficdriversutm_contenuinterne=cyberpresse_175ba3articleIsInDossier_ba3_4532496_article_POS1 方程式大赛 警察暴力驱赶学生,场面动态且火爆 男警察与女学生,她正在敲锅。 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警察如临大敌 看F1哪个符号,暗示F1大赛期间游客寻春的“性剥削". 警察与学生 警察与学生 女学生与警察 这样高对比度的场面在中国见不到 警察赶学生 警察赶学生 四位学生领袖,不简单 (所有照片来着魁北克英法语报纸; All pictures from local French or English newspapers)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2636 次阅读|7 个评论
文人乌龙
热度 1 陈龙珠 2012-1-7 09:12
继清华大学历史学者的“常凯申”事件,从 李小文院士的博文 得知同济大学的哲学学者又闹出的另一则文化笑话。自鼻祖的又红又专,变成二世的白猫黑猫之后,观点只要能想得起、刊得出,大作便能计量一篇或一部,若由此再成就大名,对与错、善与恶,那只是其次的事情了。 日前与本科同学谈及课外阅读的事,感叹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史类书刊甚至那些文学名著,现在有空想补习,也难以找到心里感到很踏实的出版物,只能指望到市区的大书店买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等感觉还能正规管理的出版社出的书。在科技书籍中,现在连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出版社,也不敢恭维了。 相关新闻链接: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1/06/11780937_0.shtml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将蒋介石误译为常凯申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200906/0616_344_1204500.shtml?_from_ralated 戏改鼻祖《昆仑》片段词句: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宦,一截赠匪,一截还众雀。 和谐世界,神州同此凉热。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0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我国外语教育的思考(二)
lyosha 2010-11-20 10:27
从初中算起,我也算学了二几十年的外语了。中学时学的是英语,大学以后又开始学习俄语,毕业后留校任教,做了一名俄语教师,也算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吧。很久以来就有一个想法,想谈谈我对外语学习的看法,想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跟大家沟通一下。 我们国人为什么学习外语?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我想就不用阐述了。如今有些幼儿园都开始双语教学了,学外语从娃娃抓起了。看来,当年小平老人家的名言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被活学活用了,但愿我国的外语教育不要像今天的中国足球那样不堪。不过,通过十几年的观察,我看国人外语水平还要重蹈中国足球的覆辙了。 前几天打开电视,无意看到一个广告节目,一位道貌岸然、身着西装的专家在搞讲座,传授他的独家记单词法门。台上他声嘶力竭,恰似打了鸡血,台下是一群年轻的家长带着懵懂的孩子。那位刘姓大师炫耀自己的学生什么什么考试得了高分,当场还进行了试验。我们先看看他的法门: 比如, chill 意思是寒冷, chi 用拼音是 吃, ll 表示两根冰棍,意思就是一个人吃了两根冰棍感觉很冷。还有一个单词是 bloom 是鲜花, bloo 代表数字 6100 , m 指妈妈,意思就是送给妈妈 6100 朵鲜花。还有一个更难的, kangaroo 是袋鼠, kang 用拼音是扛, a 是一个, ro 用拼音是肉, o 是山洞。意思就是一个袋鼠扛了一块肉进了山洞。 可笑之极!按这位刘大师的说法,我看 ll 还像是两根肉串呢,这个单词应该是辣啊;给妈妈 6100 多鲜花好西化的举动!我看还不如给妈妈 6100 万与孝敬更重要、更实惠;最可笑的是那只袋鼠,它在澳大利亚草原上上哪里去找这个山洞啊,且不说袋鼠不是肉食性动物,它扛块肉跑洞里干吗?是山顶洞人吧,储藏起来供日后享用。这样记单词一辈子也记不了几个,而且,也根本不符合外语学习规律! 上述那段文字引自网上一位小朋友的日记,他还在夸这种方法很好玩。可见被愚弄之深。 这位大师最可恶的地方就是讲座地点,电视屏幕一角打出字幕,北大专场,南开大学专场怎么,拿名校声望来往脸上贴金吗?可怜那些台下被忽悠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年轻父母,趋之若鹜,奉若神明! 一言以蔽之,外语不是这么学的(地)!如果把学外语的经历都放到了背诵单词上,那学出的就是哑巴外语,傻子外语。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是交际!学习外语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便于同外国人交际。多少年来,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几乎就在不断破立、不断自我否定中挣扎,至今还没有找到外语学习与教育的真谛与诀窍。这其实很值得我们反思。 我国外语教育从改革开放后就加大了步伐,到如今收获几何?大学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有几位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跟国际同行切磋专业问题?幼儿园的外语水平谁来监督?以他们的师资水平,谁来保证所教的是标准的伦敦音或纽约音?外语学习从哪个阶段开始才科学?外语学习应该从哪里入手?社会上推出的所谓大师、疯狂外语之类的东西能有多大气候?学校外语教学的出路何在?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这应该是每一位外语教学与研究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是决策者们首先考虑并努力寻找答案的问题!
个人分类: 漫谈随想|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害人不浅的“真理”和“正义”
chrujun 2010-10-2 21:02
罪恶往往以真理和正义的名义产生。 肖传国与方舟子及他们的同情者之间的争斗之所以长期不停歇,到现在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就是双方都认为己方掌握了真理和正义,纷纷把对方看成是十恶不赦的邪恶势力,干不掉对方不罢休。 我觉得双方都应该想想,正义和真理真的掌握在你们手中吗? 希特勒对犹太人搞种族灭绝,就是基于已被证明是谬误的人种论。日本人为搞什么大东亚共荣圈,大肆侵略东亚国家。 法西斯统治下的人民,之所以愿意去当炮灰,就是相信了统治者鼓吹的正义和真理。 怀疑别人之前,首先要怀疑自己! 更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将不赞同自己观点的人看成是邪恶势力的人,本身就已经迷失了,已经丧失了理智。在这种情况下,真理和正义已经没有了空间,只剩下一地鸡毛。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799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被“谬误”严重扭曲的当代地球科学
tjw918 2010-4-14 11:47
3 被谬误严重扭曲的当代地球科学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对于人类太重要了,我们一刻也不要忘了爱惜它,保护它。 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发展方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呢?首先需要关注和了解地球。因为整个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无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还是灾害问题,在今天都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尖锐地摆到了人类面前,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都有赖于我们对地球本身有正确的了解和对地球科学与相关知识的把握。说到底,今天的地球科学,乃属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基础科学。我们不可不加以重视。 正因如此,我们所以要猛烈抨击哥本哈根会议。 原因是:不仅因为它设置了碳排放过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假命题,更因为西方一系列引导世界如何认识地球、如何对待地球的主导科学,是严重错误的,相当程度上属于伪科学,误导着全人类,而且心怀叵测地将其用来为自己政经目的服务。 这话,太严重了吧?你说话要有证据。有好心朋友,这样提醒我。 本书这里谈的,是一个严肃话题,需要严肃的态度面对。为此,我们将花相当篇幅来着重讨论这件事。本章,先说西方现代地球科学的三大谬误。 其一,地球演化的动力机制之误 从印度洋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谈起 2004 年12 月26 日 ,印度洋西北部发生里氏 8.9 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等八国 16 万余人死亡, 500 余万人受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我国汶川发生 8 级大地震 , 震区山崩地裂 , 房屋倒塌 , 城毁人亡 , 遍地废墟 , 震灾波及国内一百多市县, 8 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这两次大地震,对世界、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给社会留下了深重创伤。故,全球许多人在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我们能有办法预测、预防,避免灾难吗? 去年至今年,世界上又有许多地方发生地震。比如,土耳其,伊朗,海地,智利,印尼,日本等。其中智利震级最大,达到 8.9 级,令全球震惊,也令人更加关心和寄希望于科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可是,按西方告诉我们的地学理论,这一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大家还记得当年发生印度洋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时,我们的中央电视台是怎么说的么?节目主持人邀请来的我国权威级地震专家们,是这样说的(按:系按西方调子唱的一种鹦鹉学舌): 是印度洋-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发生碰撞,造成这次地震发生。 ― 16 ― 是这样吗?天大谎言。 是的,我这里的措词是谎言。谎言者,即明明知道事情不是那么回事,却偏要信誓旦旦说是那么回事。可恶,亦可耻创造了此套说法的那些爱撒谎的西方权威们。 的确,说人家明明知道却谎言之,是一个性质严重的指控,要拿证据。证据何在?这样,我抛一个问题给西方那些大学者,你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这问题是 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碰撞的动力,从哪来? 权威们振振有辞说:地幔对流。 什么意思?他意思是:地球上,大洋板块也好,大陆板块也好,只要发生板块与板块碰撞,那都是地幔对流造成的。 那么,什么又叫地幔对流呢? 深奥。因为这地幔深藏地内,你看不到,它对流不对流,谁知道哩。 咋办?好在世界上出了好些图书,有的书上还刊载了一些有关地球内部的构造图,我们不妨拿来看看。 喏,看,这里有幅图,正乃地球内部的构造图(图 1 )。它刊登在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地质辞典》上。权威出版物,应该不会错。 从图,我们看到,地球内部分层(原来,地球是由好多圈层组成的)。从上往下看,它们依次是:地壳,软流圈(又称岩浆房,地球火山爆发冒出的赤炽岩浆,来源即在这里),过渡带,上地幔,下地幔,液态地核,过渡带,固态地核。 地球内部,性状如此。现在西方的科学家,就要根据地内的这种构造状况,来为我们设计那地面上一系列海、陆、山、川等等地壳运动与地质构 图 1 地内圈层结构图 造形成的动力来源了。 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出的就是上面说的那个地幔对流。这设计的意思是说: ①地球内部,那地幔层会因为自己的产热不平衡,产生对流运动,形成一个对流循环体; ②那对流体上升翼,同地壳板块接触后,会左右分流,推动地壳板块向两边分张-运移; ③向两边分张-运移的过程中,若板块运动前方出现别的地壳板块,两者便将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挤压、褶皱、隆起、山脉、海沟、断裂带等地质构造; ④大地震,就是地壳板块在地幔流的这种推动下,发生的与其它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 将上述描述作图,其动力机制样式,即如图 2 所示。 ― 17 ― 这套理论,现今传播很热,被奉为主流,亦属经典。它的名字叫板块说。目前,但凡在地球科学领域遇到了问题,都要请教这个经典,向它讨主意,问办法。那么,它真反映了真理,可以正确引导 人类解决问题吗?骗局。说轻 图 2 全地幔对流( A )和软流圈对流( B ) 点,大忽悠。原因是 地内物质的存在形态,是稳定的圈层结构(图 1 )。依物理学原理,物质的对流作用将会使被作用物质系统交换差异,作用全过程趋于使物质特性匀一化和匀一持久化。这道理 , 就好比我们在一个透明烧杯里注入菜油和水,那油因比水轻,便浮在水层之上单独形 成一个界面清晰的油层;而当我们给烧杯底部加热,使其内部产生热对流时,那油虽比水轻,但迫于对流作用却不得不打破油-水界面,同水混为物理特性匀一的一个大循环体 的道理一样。而板块理论告诉我们,地球内部早在数十亿年前即存在地幔对流了。故依其逻辑,理应能让我们看到地内物质的匀一化及匀一持久化的作用结果。然而,地震波的实际观察却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景象:地内物质绝不匀一,而是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存在极大差异。尤其纵向上分层, 界面十分清晰稳定。 地球内部的分层事实(如:处于地下 400 公里深处的上地幔 C 层与 B 层之间的分层界面;上地幔 C 层中处于地下 700 公里深处的化学不连续面;处于 1000 公里深处的上下地幔之间的分层界面等),说明地幔层不存在(也根本不能)对流。倘若我们要想在地内实现地幔对流的话,所有这些存在于地幔层中清晰可见的分层界面,要不要予以突破?又如何能在保持界面清晰性的同时实现突破?死胡同。 正因地内的观察如此,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 , 世界上便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板块说设想的的动力机制提出了质疑。而到今天,连一些赞同板块观点的学者也不得不考虑问题了。比如,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会长浅田敏指出: 现在已很清楚,有许多重要现象是板块理论解释不了的,为真正超越板块理论, 需要将地球的整个演化史作为不稳定和不可逆过程来阐明,并要不仅仅局限于热对流模 型等。 美国的地球科学顾问委员会为国家制定的 1989 - 1995 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的战略观点和长期计划》指出: 我们对地幔了解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发现了地幔现今在化学上是不均一的,地 幔不均一性的长期存在对地幔对流模型产生了强有力的制约。 可见,建立在地幔对流动力机制上的板块漂移-碰撞理论,是完全不被物理学 ― 18 ― 原理支持的一个科学虚构,是大忽悠,完全不能为人类正确解决地震的预测预警问题提供任何帮助。发人深思的是,这样一个在物理学上十分浅显的问题,早都被科学界看出来了,为什么不纠正?为什么还要让它到世界上大摇大摆、道貌岸然地指挥一切,调动一切?科学的理性与良知哪去了? 其二,地壳板块的漂移之误 动力机制,一个问题。第二个,乃是漂移问题。漂移-碰撞,漂移-碰撞,倘若大陆不能漂移哩,板块何来碰撞?那是另一个死胡同。 请看 1989 年 3 月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质调查所和能源部,联合举行《大陆动力学未来研究方向》专题讨论会。会上,经一百多位重要学者参与讨论,制订出了一个《美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计划》。该计划书指出: 在很多大陆地区,下伏在地壳之下的地幔被牢固地贴在上覆的大陆上构成一 个根或龙骨,并实际上构成一个长久的伸进到上地幔中的大陆井。并特别强调在北美 下面,这一陆根在大规模的 S 波层析研究中显示得很清楚 (图 3 ) 。 在计划书的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战略一章中,该计划书介绍了大陆根的直接与间接的化学研究情况。其中谈到大陆根的直接样品捕虏岩时,计划书说 : 这些捕虏岩的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们截然不同于大洋地幔的化学特征 , 在某些情况下 可能是远在 30 亿年前就发生的分异事件所造成的。因此,捕虏岩的化学和同位素研究为说明在可能(在某些地区)延伸到至少 180 - 200 km 深度甚或更深的 图 3 北美大陆根剖面图 大陆之下存在长寿命的、化学 高速岩石圈为暗色调 , 位于加拿大地盾之下达 250 ~ 500 公里 上截然不同的区域,提供了清 楚的证据。 现在,不仅在北美大陆下面发现了大陆根,非洲、大洋洲、亚洲都于壳下发现有大陆根。有的甚至深到地内 400 公里 以下,大大超过为板块漂移提供漂移介质条件的软流圈的深度下限地下 250 公里 左右。而在我国大陆下面,更发现了不止一个大陆根。文献说,在华北、扬子、塔里木等地台下面,都发现有陆根。甚至日本都发现它的每一个岛弧的根部都垂直 ― 19 ― 插入上地幔之中。 大陆根资料的出现,对板块说最致命的打击在于:①它的约 30 亿年以上的存在年龄;②它在存在时,同上地幔具有的牢固而长久的结合关系。这两点加起来,便意味着:如此长寿命的大陆根的存在,实际上已排除了距今 30 亿年以来大陆发生如板块理论所说那种横越地幔的漂移的任何可能性。正因如此,美国著名学者小迈耶霍夫说:大陆根的存在成了所有要求大陆发生运动的假说的主要而致命的障碍。也基于这个原因,日本科学家提出了超越板块理论的超越计划。同样,美国地学界跟着也制订了旨在突破板块理论局限性的大陆动力学国家计划书。 地幔既然不能对流,大陆既然不能漂移,那么板块与板块之间又何来碰撞而产生地震呢? 大忽悠。从大陆根发现至今,人类至少已被西方的那些大科学家们,忽悠了二三十年!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忽悠人,戏弄人类,还有更荒唐的学问 其三,地球几十亿年的均变之误 我对当代地学,感到最困惑、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是:板块说的均变论,及其通行于世的招摇现实。 下面这资料(图 4 ),为当代地学主导理论板块说体系中一个最最主导的核心思想描述,叫威尔逊旋回图。 图 4 威尔逊旋回图(图中褶皱带,即地缝合线) 该图,为当代板块说权威威尔逊所制。威尔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世 ― 20 ― 界著名板块说学者。他制此图,意在说明:地球 自 5 亿年前寒武纪以来,大陆和大洋,就像图中所绘一样,分 久必合、合久必分地演化着,发展着。这一切的周而复始,体现了几十亿年来地球运动的历史进程。 此乃当今盛行了几十年的威尔逊旋回板块思想。全球许多国家、许多地区,现在均在按照这一旋回思想,复原本地区的板块位置,追索矿带成因,解读地震发震原因,以及对其它灾害成因的解析应用,用以指导国家建设。我国也不例外。这,真正害人不浅。 说来不信。假如有人告诉你:这个貌似权威、貌似庞然大物的所谓科学思想,竟然早在一两百年前,就是被欧洲抛弃了的一个科学荒谬。你,相信么? 无奈,事实如此。可悲,复可笑。我们来翻一下历史 在世界地学界,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事实,那就是一百多年前,欧洲出现了一场针对经典地质学中包含的均变思想的理论批判。 经典地质学中的均变思想 , 源自 18 世纪英国地质学大师、火成论奠基人郝顿。他认为,地球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星球,它所发生的造山-夷平-沉积-再造山-再夷平-再沉积的地壳运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而且其循环往复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他并断言现存的海生动物物种必定存在于全部地质年代中,以前世界上的动物必定在无限时代序列中继续存在。这是地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反映了那一时代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的,在 18 世纪,地球在许多人眼中只不过是架使陆地上的岩石不断剥蚀、搬运而沉积到海底,在海底沉积形成的岩石又不断被抬升出水面重新遭到剥蚀、沉积、抬升的循环机器。而且认为这种不断重复的循环没有止境。在这里,郝顿像 18 世纪许多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一样,根据不很完善、不很准确的资料进行命题很大的哲学概括,以至他最后得出根据自然界过程的均一和不变的这一前提,我们发现,在自然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有效事件的发生过程,一定在时间历史的任一阶段也必然发生过这条著名的均变论原则(又称均一性原则)。 但是,地球是不是按照这条原则存在和发展的呢?完全不是。在郝顿之后的一百年,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早已让欧洲的科学家们认识到地球上发生的地壳运动,是一个前进的不可逆的演化进程,均变论性质的哲学概括,不符合地球本身的实际。因此,虽然 郝顿的火成论研究对科学地质学的发展做过很大贡献,但 自 19 世纪中叶以后,其均变论思想在欧洲还是受到了严肃批判。 可是,现在呢?地球科学在经过 18 、 19 和 20 世纪的长足发展之后,今天,竟然有人又来告诉我们:地球的地壳运动几十亿年间是可以不断循环往复、从头再来的。这是地道的现代均变论 ,是一百多年前即遭批判的过时理论的新变种。而且,正是这个均变理论,拿着一套虚构的地幔对流动力机制,为地球设计出了地球上洋壳的形成和破坏 , 以平均每 1.1 亿年的速度再旋回,至少已有 34 次(豪威尔, 1991 )的重复循环运动,从而使早已被历史淘汰的均变思维复活。 正是这种比郝顿还郝顿的新均变论 , 把当代地学在歧途上引导得太远,忽悠得太惨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真理即过程。宇宙万物,总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所谓过程,其哲学的涵义,即事物在发生-发展-消亡上的必然性的全部时空属性总概括。换言之,事物的过程性就是事物的演化性。它是前进的,不可逆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永不终结的过程,在宇宙中是没有的。这就像我们人的生命发展,从幼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壮年, ― 21 ― 到老年,一直到死,这过程是不可逆的。也不可能在哪一阶段停下来,不往前走了,甚或返老还童。这,任何人都做不到。这就叫演化,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 我们说,反过程性、反演化观而存在的东西,在全宇宙中都没有。据此而看地球,那么,地球作为自然界的一个运动客体,它必定也同宇宙万物一样,以过程的形式来体现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运动规律。因此,这个过程就必然也是一个前进的、不可逆的、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演化运动,而不可能是一个始终往复循环的均变运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任什么人为因素,在大自然的演化性面前,都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伟大的西方科学家和政治家们,你还想在人为问题上做文章吗?别一叶障目了。 问题核心思维方法 西方的科学,的确比我们先进。但,是不是一切都先进?未见得。上述动力机制、板块漂移和均变思想三大谬误的出现,即是一例。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千万别迷信,谨防遇到葫芦套,掉进陷阱。 那么,伟大、先进的西方,为何会出现这般低级的谬误呢?其致命的一点,乃在于他们所持有的笛卡尔思维模式。 按十七世纪大哲学家笛卡尔的观点,人类要想认识宇宙的本质,就必须解析解析再解析,分割分割再分割,直到把宇宙分割到最小的一个砖块上,把这个砖块的性质搞清楚,那宇宙的本质也就搞清楚了。这就叫笛卡尔思维。 是这样吗?宇宙,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搞清楚吗?我们的现代科学,已经把宇宙分割到夸克这样小的砖块了,是不是已经搞清宇宙的本质了呢?问题还是一大堆。再要往下分割,人类由于受到自己存身的物质世界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的局限,总有无能为力的一天,那时,宇宙的本质将怎样认识? 不错,笛卡尔告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有它科学和先进的一面。你看,现在世界上划分出的边缘学科多了,开掘深了,因而我们对物质世界掌握的资料越来越具体,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这些,都是笛卡尔思维方法给科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进步。但同时,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啥呢?因为你是这学科,我是那学科,虽然我们鸡犬之声相闻,但就是老死不相往来。总之,各人埋头搞各人的。至于你发掘出的资料同我这里碰到的问题有啥关系,是不是我正在苦苦搜寻的必要揭秘条件?谁也没兴趣去想,去联系,去综合概括。这就是现在为西方所推崇并盛行于世的科学方法。 为说明问题,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关于如何认识地球的例证。即,科学发达的美国科学家,他们现在已经发现了板块说的问题,并提出了超越板块的理论新要求。那么,他们超越了没有呢?表面看是超越了。因为他们在板块理论模式之外,新提出了一个《美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计划》。其实,他什么也没超越。看,一遇到问题,他还是把个好端端的整体地球今天割一块,搞个大洋动力学;明天割一块,再搞个大陆动力学。好像这地球在大洋与大陆区,可以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动力学本质与机制,好像这地球本身,分门别类地摆了好多药箱,谁来都可以随便开一箱抓一把,都可找到他所要配制的药方。此乃当今西方十分习惯、十分盛行的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叫割裂的方法论。 然而,大自然本身是统一的。它本身并没有把自己分割成这一块,叫物理的,那一块, ― 22 ― 叫化学的,其它那叫生物的、海洋的、天文的、地质的、大气的、矿物的、环境的、灾害的等等。将大自然划分成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天文、地质、海洋、大气、矿物、环境、灾害等等学科范畴,那是人类自身认识问题的方法论的需要,是笛卡尔解析式思维方法的反映,并不是大自然本身本质属性的真实。大自然,从来都是有机的、统一的、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大自然的真实性,也并不能纯粹依靠解析再解析、分割再分割、使有机体相互割裂的方法,就能真正认识。这样一种以割裂的命题方式来指导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必然不能正确引导世界科学的发展,不能为世界正确实施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保证。因此我们中国人必须考虑走自己的路,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的脖子上,搞割裂的方法论指导的科学研究。 那么,这世界有比解析法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论吗?有。那叫大综合-整体观。 啥叫大综合-整体观? 我们还是来举例吧。 火星探测是当今热门话题。它之所以热,乃因美国人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即发表文章,说火星是一颗未来的星,一旦地球人满为患,可考虑向火星迁居。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对火星前后作过三次考察。三次考察的一个共同收获是,发现火星过去存在过大量的液态水,星表曾经覆盖过巨厚水层,也有巨厚大气层。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现在都消失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要向火星迁居的构想。一些热心人称:尽管火星上原有的丰厚水气层目前已消失,但比起什么也没有的月球来,它总算还剩有一点大气,所以,该星经过改造后更容易满足人类居住的要求,到那时,地球人就可以逐步向其迁居了。 改造?怎么改造?西方开出的药方是:将来地球人把地球上的许多植物弄到火星上去种植,那么,通过一代代植物的光合作用,火星上的氧气就渐渐增多了,最后就达到人类可以在上居住的要求了。(按:据说,这还是咱们中央电视台帮着宣传的一种西方先进观点。是吗?) 这叫什么?这叫天文学上的均变论。前面说过:真理即过程。就是说宇宙万物总以过程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没有永不终结的过程,也无永远存在的事物。可是按照现代西方一些人的观点 , 那天上地下的所有事物 , 都是可以凭借人力而从头再来的。所以那天体因演化而消失了的水层和气层也会再回来的。那生命,更是会按照人的意志要有就有要无就无的。 所以,我二十年前即对新华社一位朋友说:美国人搞错了,火星并不是未来星,而是衰亡中的星。金星,才是一颗未来的星。他问:为什么? 即以水为例,假如,我们换一种视角,以过程的眼光来看待火星、地球和金星这三颗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的话,又将会如何呢?那,我们就会在太阳系中观察到这么一种过程性 火星:过去有水,而且是很丰富的水;现在哩,无水,一片干涸。 地球:过去水少,现在水多;将来哩,还不知道。 金星:水也不少,但在天上。 啥叫金星的水在天上?资料告知:很多年前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考察发现,金星是颗演化活动十分活跃的星。第一,是太阳系中火山活动最频繁的星。它的星表,目前有大量熔岩漫溢。特别是北半球,出现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熔岩被,远看一片火海,蔚为壮观。第二,金星地表温度很高,平均气温达 480 ℃ 。故其星表无水,水都被星表的高温蒸发到天 ― 23 ― 上,化作了巨厚云层,且云层中含硫量高,电荷量大,其一个闪电,可连续打上十五分钟。综此两点,说明金星上有水而且是很多的水。只是因为它星表的温度太高,那些水,现在还只能以巨厚云层的形态,存在于天上。一旦它的星表冷却,那些水便会落回地面,在金星上形成如同地球一样的江河湖海。 你看:一个是水层消失了;一个是水层正在地面上浩浩荡荡;一个,水却飘在空中。这都意味着什么呢?站在西方科学割裂的方法论立场上,他会说:三颗星,三个互不相关的孤立天体,它什么也不意味。可是,在我们,却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综合思考。我们认为,宇宙中没有孤立的现象,这三颗在水的问题上三种样子的星,恰反映了行星天体自身于演化中所走过的不同历史过程,即:一个走完了有丰富的水的过程,进入了现在无水的演化阶段;一个正处在拥有大量液态水,并水层极其丰富的过程,演化正进入水的青春期阶段;另一个哩,却处在星表岩浆活动活跃,温度高,水还在天上的过程,水回落地面的演化阶段还没开始。因此在我们看,倘以水为标志,将这三颗星串起来观察,则刚好可以对它们各自已达到的演化深度作如下的一种演化分期:三颗星,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现在,一个代表未来。 这又是一个有涉方法论的问题。显然,不同的方法论,观察和结论便很不一样。这就叫东西方方法论的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当代科学 , 要想破解一系列困惑人的地球之谜与科学之谜 (按:包括破解当前被西方一些人嚷得最凶的海洋水位上升,淹没一些小岛国的地球演化之秘,后面第 5 章我们拟有专文,还将进行讨论) ,就必须从当今世界崇拜的西方割裂的方法论中解脱出来,实行科学创新,而不是盲目迷信西方,跟风崇拜。否则,似西方在哥本哈根布设的假命题,伪科学,真陷阱,你不但不能识破,还会一起跟着起哄,害人害己。 虚伪霸道反科学 一个不好理解,但又必须打破的主流科学现象 我的以上文字,介绍的,乃是西方创造的当代地球科学的主流学说。对,它是主流即主导世界潮流的流。怪的是,它这个主流,恰恰存在那么多致命谬误。有的还属常识性谬误。 还有一点更奇怪的。那就是:我上文举例、指证、批判、抨击的一切,其实,都不新鲜,都是当代世界科学界熟知的事实(特别是那些属于常识性的错误,科学界的大腕们早都知道)。奇怪的,却是都装着没看见,或者看见了,和气生财,大家一团和气。 所以说,虚伪。令人作呕地虚伪。更别说是科学家的良心了。 而另一面哩,则是那些虚伪的人却又很霸道。你看,那哥本哈根会前、会中,会后,他们好霸道:弄一个可怜兮兮的冰雕北极熊放那儿,让它随着会场热度的日益升高,一天天跟着融化,那阵仗明摆着就是告诉你 谁敢不签哥本哈根协议,你就是今天的杀熊犯,明天的杀人犯! 霸道,真霸道。 还有呐,你不见那哥本哈根大街上,一拨拨从世界各地弄到的人群?鼓动他们集会啊,游行啊,呐喊啊,咒骂啊,闹得不可开交。好似那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铁证如 山,尔等毁灭人类的大罪已经坐实,不容分说,快快拿行动出来赔偿!而那些拨弄假命 ― 24 ― 题、忽悠全世界的人,却躲在幕后笑哩。好霸道嘛。 不幸,一天,一个天大的机密泄漏了那英国的东英吉利大学里,所谓证明气候变暖的上千页弄虚作假材料,被黑客捅了出来。一个捕捉天下人入陷阱的大黑幕,揭露了。一个打着科学旗号做着不可告人反科学勾当的人间丑事,大曝光了。 恶心。 而最令人气愤的,所有这一切,行走于今日世界,却都属主流人是主流政治家,事是世界主流问题,打出的旗号更属主流科学与主流的科学结论。似乎他们,只有他们,才代表着科学,代表着真理,代表着人类,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这一切,我们还不去打破吗? 必须打破! 对。 必-须-打-破 !!! 心头 憋 得慌。 看穿事情真相的所有中国人,早就想这么喊了。 ― 25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就发布《王彬彬三个“不得不”的谬误》一文的按语
黄安年 2009-11-2 10:52
就发布《王彬彬三个不得不的谬误》一文的按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2 日发布 今天学术交流网转发了黎辛文章《王彬彬三个不得不的谬误》并写了如下按语 ( 学术交流网按 : 本网转发博古研究专家黎辛先生的文章,该文以事实为根据 , 批驳了 2008 年 7 月 1 日《作家文摘》头版摘登王彬彬先生撰写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文学杂志《钟山》 2007 年第 3 期)。黎辛先生的文章有力地维护了对革命作出很大贡献、为革命以身殉职的党的早年领导人博古同志的历史清白。 黎辛曾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离休前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当年是秦邦宪部下,博古研究专家。坚持党史研究的实事求是路线,要求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各种重要材料的基础上 , 进行历史的客观的判断 , 切忌以所谓路线斗争的框框来取舍历史材料 , 这是还清我党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本来面目的基本前提。 开放历史档案做到资源共享,是做好党史研究的基本保证,这些资源不仅包括我党的档案文献,也需要研究国民党部、蒋介石集团、苏联及共产国际、我国地的社会档案资源等 , 只有档案资源的多元化才能提供最充分的研究资料 , 有利于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准确判断。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当事人相关的老同志进行口碑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调查 , 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相应佐证。我们的目的是追求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 感谢摩亚老友惠寄。下面发布的是黎辛先生发表在《文艺新观察》 2009 年第三期 ( 季刊 10 月份 ) 上的文章《王彬彬三个不得不的谬误》一文) 意欲阅读黎辛文章的请登陆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4279cid=52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4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实践、事件、识见是检验谬误的参照物
jlpemail 2008-2-17 20:13
时间、实践、事件、识见是检验谬误的参照物 本来,想在题目中仅写实践的,是智能 ABC 提示我的, SHIJIAN 可以有多种汉字对应的,不是一个词语。 以前,我对某些所谓唯一的宣传笃信不疑,比如某个组织的说法,几乎句句都是真理了。结果时间、实践、事件、识见辨别谬误的能力比我的强百倍。理由,可以略举 3 条: 其一,这个组织的成员不断变化;其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达不断变化;其三他们的结论不断改变。那么,真理到底存在于哪个时间、地点?他们语焉不详,或者不能自圆其说,只好搬出灰尘满面、大家陌生的典籍来壮胆。 由于宣称自己的唯一性,他们对不迎合自己的一律排斥,像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一样专制,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迫害思想与他们不一样的。 19 岁的贞德没有放过, 60 岁的布鲁诺没有放过, 70 多岁的伽利略也不放过。有说服力的是说服,不是武力,不是棍棒和帽子。他们的邪说,时间会轻巧地揭示其真面孔的。或者,一个小人物、小事件可以揭穿他们。 其实,说唯一,不过是一种手段,强调的还是自己的正确。假如我觉得你不正确,就可以说实践或者一个事件证明你不正确。这样的时候,话语霸权很重要,也很唯一。 按照唯一的说法,即使以物理世界为例,量子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定理为何无法统一起来呢。那么,他们是否都是谬误呢?不是! 对于自然界的不同尺度的空间,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不同生产水平、不同人际关系的社会圈子,为何就必须唯一起来呢?! 唯一,往往导致强权,导致专制,导致 .. 在地球村上,企图用唯一的思想、宗教、文化甚至制度统一起来,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迟早要馅入泥潭,直到破产的。 谬误、虚假、伪善等人和物以及理论,可以隐藏其面目,可以以正确、真实、诚实的面目出现;但是,时间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谬误、虚假、伪善等人和物以及理论的存在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认识了,清晰了,不说出来;或者更可怕的是,明只其谬误、虚假、伪善,还要宣称其正确、真实、诚实。更令人发指的是,逼迫人们屈服他们,承认他们宣扬、执行的错误、荒谬、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人或者组织,不论他、他们以怎样的面目出现,都可以随时拆穿他们。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517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