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王的演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miran 2012-4-11 20:47
[转载]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2012年4月7日,科尔·费林斯在国际顶级生物学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科研论文《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影响因子高达10.9。他兼具天才的演技和过人的学术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奥斯卡影帝 Colin Firth 发第三作者 Current Bio Cell10.9 论文 奥斯卡影帝 Colin Firth 发第三作者 Current Bio Cell 10.9 论文 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 (科林·费尓斯)发了篇 第三作者 Current Biology Cell子刊 影响因子10.9 论文。凭国王的演讲加冕奥斯卡影帝的著名演员Colin Firth,在顶级生物学术期刊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第三作者)关于 脑科学 的科研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0.9。该论文于4月7日发表。 -- BBC News - Colin Firth credited in brain research BBC News - Colin Firth credited in brain research 5 June 2011 Last updated at 14:58 GMT http://www.bbc.co.uk/news/entertainment-arts-13661538 Oscar-winning actor Colin Firth has been credited as one of four co-authors of an academic paper into human brains. The King's Speech star commissioned the research when he guest edited Radio 4's Today programme in December. For his edition, he asked scientists to scan the brains of politicians to see if there were any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political leanings. The paper, hailed as a "useful contribution",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urrent Biology. Scientist Geraint Rees,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s Institut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itially scanned the brains of Conservative politician Alan Duncan and Labour's Stephen Pound for the Today programme. He then continued the research with a further 90 participants which found that Liberal and Conservative attitud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icker areas of parts of the brain. The finding was reproduced in another sample of participants, leading researchers to estimate they could predict political leanings with 72% accuracy by looking at brain structure. New York University's Professor John Jost,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ie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told The Psychologist magazine: "It is a useful contribution because it builds on and extends previous work. "It will probably be several years before we understand the full meaning of these results. In the meantime, the field of political neuroscience could do worse than having Colin Firth as a scientific ambassador." Today's science reporter Tom Feilden is also credited as authoring the paper, along with Mr Rees' colleague, Ryota Kanai. ------- 论文信息: 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 Current Biology, 07 April 2011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0.1016/j.cub.2011.03.017 Authors: Ryota Kanaisend email, Tom Feilden, Colin Firth , Geraint ReesSee Affiliations * Hint: Rollover Authors and Affiliation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R, UK BBC Radio 4, Television Centre, Wood Lane, London W12 7RJ, UK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Neuroimagi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2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BG, UK Corresponding author * Highlights *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we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 Liberalis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gray matter volume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Conservat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ght amygdala size * Results offer possible accounts for cognitive styles o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Summary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gnitive styles o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on psychological measures . Variability in political attitudes reflects genetic influen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 Recent work has shown a correlation between liberalism and conflict-related activity measured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riginating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Here we show that this functional correlate of political attitudes has a counterpart in brain structure. In a large sample of young adults, we related self-reported political attitudes to gray matter volume using structural MRI. We found that greater liberal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whereas greater conservat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olume of the right amygdala. These results were replicated in an independent sample of additional participants. Our findings extend previous observations that political attitudes reflect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ory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faces by showing that such attitudes are reflected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Although our data do not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regions play a caus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attitudes, they converge with previous work to suggest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brain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mediate political attitudes. ------- 个人简介:   科林·费尓斯,出生于英国汉普郡格瑞绍特的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在尼日利亚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5岁时返回了英国。他首次登台演出是在朱利安·米歇尔执导的舞台剧《另一个城市》(1984)中扮演盖·班内特。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在《另一个城市》的电影版本中扮演汤姆·朱迪的机会。尽管弗斯的电影生涯有着很好的开始,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所参与演出的电影和电视剧并没有令他成为真正的巨星。在这期间,费尔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在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995)中扮演沉默的达西先生,此后,他还和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詹妮弗·艾莉假戏真做,发展出一段恋情。 Colin Firth(24张)  在接下来的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还没能当上男主角。他在《朋友圈》(Circle of Friends,1995)中与明妮·德瑞弗合作,扮演为人卑劣的西蒙·威斯特沃德。然后又在《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中扮演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的丈夫,并获得了影评人的赞许,也赢得了新的影迷。   告别戏剧,很快就参与了根据尼克·霍恩的小说改编的《极度狂热》(Fever Pitch,1997)的演出。弗斯在《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1998)一片中扮演了穷困潦倒的威塞克斯老爷,展现了自己的喜剧天赋。2001年,他和休·格兰特、芮妮·齐薇格共同出演了根据海伦·费尔丁的小说改编的《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 )。2010年,在《单身男子》(A Single Man)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1年,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从业经历:   2003年在英国《HELLO》杂志网站举办的一次评选活动中,Colin Firth当选最具魅力的男人,由此可见,Colin Firth在英国的影响力。 他最早涉足的是电视界,出演过许多的角色,1989年他凭借电视剧《摇摇欲坠》获得了罗依尔电视最佳男主角。1995年他出演了电视版《傲慢与偏见》,2001年他被人物杂志选为最帅的50位男人。   1996年他出演了拉尔夫费恩斯主演的《英国病人》,1998年他出演了约瑟夫费恩斯主演的《莎翁情史》,有趣的是在片中他分别失去了他在戏中的妻子。   2001年科林·菲尔什在《BJ单身日记》中出演了马克达西,由于本片的大热令他也被观众所熟悉,在2004年他又出演了《BJ单身日记》的续集,至此他已经出演了三次达西先生,除了两部《BJ单身日记》另外一次 就是在《傲慢与偏见》中。   在2003年他出演了影片《真爱至上》和《戴珍珠耳环的女孩》,2005年他出演了影片《何处寻真相》与《魔法保姆麦克菲》。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也都有新片推出,而他内敛含蓄的英国绅士形象也令不少影迷为之倾倒。   2009年,他在《单身男人》中扮演了一个失去同性伴侣的中年教师,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2011年,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68届美国金球奖电影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和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2012年4月7日,科尔·费林斯在国际顶级生物学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科研论文《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影响因子高达10.9。他兼具天才的演技和过人的学术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个人作品: 2013《BJ单身日记3》Bridget Jones’s diary ......Mark Darcy   2013《铁路人》The Railway Man ......Eric Lomax   2012《魔鬼绳结》Devil's Knot   2012《亚瑟 纽曼》Arthur Newman ......Arthur Newman   2012《神偷艳贼》Gambit .....Harry Dean   2012《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Bill Haydon(Tailor)   2010《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King George VI   2009《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 .....Fred   2009《人肉交易》The Meat Trade   2009《道林·格雷》 Dorian Gray .....Lord Henry Wotton   2009《新乌龙女校2》St Trinian's: The Legend of Fritton's Gold .....Geoffrey   2009《小镇大街》 Main Street .....Gus Leroy   2009《单身男子》 A Single Man.....George 2009《小镇大街》 Main Street .....Gus Leroy   2009《单身男子》 A Single Man.....George   2008《妈妈咪呀!》Mamma Mia!.....Harry Bright   2008《她找我》 Then She Found Me .....Frank   2008《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Edward Murdstone   2008《热那亚》 Genova .....Joe   2008《意外之夫》 The Accidental Husband.....Richard   2008《水性杨花》 Easy Virtue   2007《崎路父子情》 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Blake   2007《巨人》 The Colossus .....Francis Wills   2007《新乌龙女校》 St. Trinian's.....Geoffrey   2007《最后的兵团》 The Last Legion.....Aurelius Dernière   2006《生来平等》 Born Equal.....Mark London   2005《何处寻真相》 Where the Truth Lies .....Vince Collins   2005《魔法保姆麦克菲》 Nanny McPhee.....Mr. Brown   2004《外伤》 Trauma .....Ben   2004《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 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 .....Mark Darcy   2003《春天的希望》 Hope Springs.....Colin Ware   2003《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Jamie Bennett   2003《父女大不同》 What a Girl Wants.....Henry Dashwood   200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Johannes Vermeer   2002《认真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Jack   2001《BJ单身日记》 Bridget Jones's Diary.....Mark Darcy 《单身男人》  2001《我们知晓你的住处》 We Know Where You Live.....Himself   2001《纳粹大猎杀》 Conspiracy.....Dr. Wilhelm Stuckart   2000《Relative Values》.....Peter Ingleton   1999《英伦四月天》 My Life So Far .....Edward Pettigrew   1999《螺丝在拧紧》 The Turn of the Screw.....The Master   1999《Blackadder Back Forth》.....William Shakespeare   1998《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Lord Wessex --------------- 国王的演讲 英文片名: The King's Speech 导演: 汤姆·霍伯 Tom Hooper 制片: 伊安·坎宁 Iain Canning 编剧: David Seidler ....s 主演: 科林·费斯 Colin Firth ] 类型: 剧情,历史 地域: 欧美 国家: 英国,澳大利亚 出品年份: 2010 上映日期: 2011-01-07 英国       大英帝国乔治五世去世(迈克尔·刚本饰)之后终于迎来了耻辱时刻令国民都倍感丢脸爱德华八世(盖伊·皮尔斯饰)终究还选择了“爱美人不爱江山”宣布退位让贤将弟弟乔治六世(科林·费斯饰)送上了国王宝座然而心地虽善良乔治六世却饱受着身体缺陷——口吃严重困扰每每当众发表演讲时都显得非常吃力就连几句很简单话都结结巴巴地讲不出来随着国家逐渐地被卷入可怕战争国家和民众都急切需要一个英明领导者此时乔治六世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饰)也未来英女王母亲亲自为丈夫找来了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杰弗里·拉什饰)通过一系列训练新国王口吃毛病得到了很大改善莱昂纳尔正直个性也赢得了国王等人尊重并有幸成为国王好友随后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二战中奋勇拼杀英国军民成为历史佳话    国王的演讲 - 幕后花絮 ·本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大奖。 ·为了冲击奥斯卡,本片在北美将于2010年11月26日开始点映,而在英国的正式公映时间是2011年1月7日。 ·本片获得了 第83届(2011年)奥斯卡(即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格莱斯·乌文)、最佳男主角(科林·费斯) 和最佳原创剧本(大卫·塞德勒)。此外男主角科林·费斯也凭借本片获得了第68届金球奖剧情类影片最佳男主角。 --- BBC New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ttp://news.bbc.co.uk/today/hi/today/newsid_9281000/9281725.stm Each year, the Today programme hands over the editorial reins to five public figures, giving them a chance to decide what goes on the programme between Christmas and New Year. The programme broadcast on Tuesday 28th December was edited by actor Colin Firth. While Colin Firth did not want arts and culture to dominate his programme, he did want to include a little poetry, starting with a reading of The British by Benjamin Zephaniah.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issioned by this programme on behalf of our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shown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a person's brain and their political views. Science correspondent Tom Feilden analysed the theory. The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Reprieve UK, is threatening to take legal action against the government unless it bans the export of two drugs used in executions. BBC reporter Andrew Hosken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The question of how to teach history in schools is a topic that concerns the coalition as well as this morning'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The historian Tariq Ali and Niall Ferguson,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debated the right way to teach the past. The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Reprieve UK, wants the government to stop two drugs that are manufactured in Britain from being exported for use in US execution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commissioned BBC reporter Andrew Hosken to find out more. Colin Firth has played a gay man in several roles, most notably A Single Man, which won him a Bafta and an Oscar nomination this year. Colin asked Evan Davis to talk to the actor Rupert Everett about the problems faced by homosexuals when casting for film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aid to Africa has quadrupled from around $11bn dollars a year to $44bn , according to the UN.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long supported the work of Oxfam, but was keen to hear the BBC's Mike Thomson report on the arguments against aid. Chief Executive of Oxfam, Barbara Stocking, responded to claims that aid can cause more harm than good.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noticed that people in the film industry often find it hard to tackle the theme of religion and faith. Catholic screenwriter Frank Cottrell Boyce explained what it is like to be a religious man in Hollywood. In this time of austerity,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refuses to cut international aid, pointing to its conviction that aid agencies do valuable work.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asked the BBC's Mike Thoms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itarian aid through the prism of Sierra Leone in West Africa, which has received more than 100m in UK aid since the end of its civil war. Colin Firth, heard and enjoyed the encounter on this programme last year between John Humphrys and Dame Edna Everage. He requested a rematch, so we brought them together again for a look back at this year's big stories. Are our political values and beliefs the result of experience or genetics in the brain? Colin Firth asked science correspondent Tom Feilden to report on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two well-known political figures, Alan Duncan and Stephen Pound to see if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an individual's politics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ir brains. Today'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was keen to hear some poetry on his programme. The young poet Haroon Anwar, who won a performance poetry competition for under-16s run by The Poetry Society Slambassadors, recites Western Child. Colin Firth became a household name playing Mr Darcy in the BBC adapt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continued with a string of films including Bridget Jones's Diary. Justin Webb spoke to him about his experience and how he had approached the task of guest editing. ABOUT THE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Bafta winner and Academy Award-nominated actor, has starred in films including A Single Man, Mamma Mia and Love Actually. His latest film is The King's Speech. -------------- 推荐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与摄影系列: 西域 摄影作品之二 : 图片集锦 精选 《魅力西域》摄影展入选作品之一 : 图片集锦 精选 现代诗歌系列: 【 现代 诗歌】 【 现代 诗歌】 电影鉴赏系列: 电影鉴赏 : 《危险方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之精神分析学 ; 电影鉴赏《卑鄙的我》:萝莉与大坏蛋奶爸的故事 ; 电影鉴赏 : 《巴黎野玫瑰 》影片赏析; 电影鉴 赏 :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 社会与时政系列: 重 - 庆 事 - 件的成 - 因 - 和 - 走 - 向 ; 大败局:提振、猫腻、公子、剥削、官二代、昏庸、腐败 ; 中国 “ 裸 - 官 ” 报告出炉, “ 太 - 子奶 ” 全面爆发 ; 权力资本结盟牺牲民众利益造就行业性暴富 ; 集体世袭的中国高层:藉助权力赚取财富 ; 看不懂的农村 : 豫北老家农村见闻 ; 发条橙子 : 传说中的暴力亡命 “ 哥 ” 几则 ; 大败局:中国式尊严 ; ž 中国腐败新变向: 向三权( 权钱、权色、权权) 交易的转化与演变 ž 天涯杂谈: 二油裸涨了,官家套套特供了。一周杂谈 ž 二次掠夺?中国空心村土地亟待盘活利用?? 社会文化观察 : ž 打工诗歌的疼痛感:中国现代化进程见证 ž 【诗歌】城市的十字路口 ž 打工诗歌:一种生存的证明 ž 【诗歌】这些年,我携着生存奔跑在路上 ž 是谁制造了郑小琼们? 民工阶层的觉醒与呐喊 ž 屌 丝亚文化之网络群体自嘲进行时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演讲的能力
zhanhui 2011-5-7 11:33
今天去听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主办的世纪大讲坛。一个天津财经学院的教授讲《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和走向》。因为每个月的工资条上都有扣个人所得税,所以对这个题目还是很感兴趣,去听了,但是有点失望。演讲者讲的实在不咋地,非常散乱,说了半个多小时的题外话,如果说的“妙语连珠”也就罢了,事实是说的磕磕巴巴,一点也不吸引人。后来终于说道个人所得税的正题了,也讲的一点也不精彩,听他讲了一些基本概念,“政府不是统治者,百姓不是被统治者”之类的话,实在耐不住就离开,回办公室写论文了。 想起来电影《国王的演讲》里那个“医生”后来跟国王坦白说自己是一个大学的老师,不是医生,只是见很多人演讲的能力很差,就想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参加会议或者研究生答辩等,自己也是从硕士、博士答辩、中期考核这些需要做报告的过程中一路走过来,也确实发现演讲的能力非常之重要。 对于领导自不必说,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对上级汇报,对下级指示,稿子都是秘书写好的,只需要他们说一说,所以讲话的能力对于领导非常重要。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尤其做可科研的人,报告演讲也少不了,所以这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才你能演讲的好呢,我自己做报告的水平也不高,但听过很多讲的非常好的报告。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do your homework,报告前的认真准备是讲好的前提。首先要明确audience,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想通过报告知道什么,然后又针对性和侧重的准备,自己把思路理顺好是最重要的。
4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主演,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了篇Current Biology
热度 7 jellyge 2011-4-13 21:41
近来几天据传:国王的演讲主演,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以第三作者发了篇Current Biology,名为 《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 》。甚是让人反思。 首先,不管是否重名,如果真是他发的(且不管是第几作者),那意义可就大了。此Cell子刊影响因子10.9,呵呵,着实让人吃惊了一把。其实,以自我的观点看来,也很正常。只不过是对我们这些学生物的搞科研的人来说,震惊且令人吃醋。呵呵, 记得上学期上课,好像是王德华老师说的。我们这些搞科研的“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观点认为一是因为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根本不可能全面掌握,如果真想,那估计就是像“那个男人来自地球”里面的男主角吧,最起码也得活个几百年的,慢慢学,好好学,认真学,考10几个博士。二恐怕就是因为现在好多搞科研的态度不太一样了。“豌豆的故事”,“堆积木的故事”,“做梦的故事”恐怕不会太多,或者不会有了吧... 盼望着自己发Current Biology的那一天,虽然遥远,但是相信会有可能!
7811 次阅读|7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 男主演 Colin Firth发表科研论文
热度 1 xioaheilong 2011-4-13 13:30
国王的演讲男主演 Colin Firth 以第三作者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影响因子10.9)发表文章( http://t.cn/hrqpHX ),确信为同一人。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4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王为什么口吃
songshuhui 2011-3-15 15:17
悠扬 发表于 2011-03-11 11:30 身着礼服的乔治六世,手握演讲稿,在走向演讲席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缓慢。身边陪伴的是他的妻子,还有他的语言导师Lionel Logue。他即将要发布的,是面对千万英国军民的抗击纳粹的郑重宣言。发表演讲,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本是家常便饭,这似乎是他们生来的使命和理应擅长的事情:哪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没有一场传世的演讲?一番慷慨演讲,可拨万众心弦,振奋人心。然而,对于乔治六世来说,这是一场充满艰辛的旅程。6个月来,从当着全体臣民的面憋得面红耳赤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到每天进行的“魔鬼训练”,今天他要做在位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王者的演讲”。 最初,面对话筒,国王几近失语。 电影《国王的演讲》刻画了英王乔治六世口吃的经历,这位历史上临危受命却最终被人赞誉为“勇者无敌”的国王,借这部影片再次让观众回到了那个充满荣耀的时代。本片中,“达西先生”柯林·菲斯精湛的演技,成就他登上本次奥斯卡无可争议的影帝席位。当然,“红皇后”海伦娜和老戏骨杰弗里·拉什的出色表现,也让本片从2010年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不负众望地获得最佳影片奖项。值得注意的是,本片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口吃这一常见却又让人困扰不已的身体话题。 心理创伤会导致口吃? 口吃在人群中并不是鲜见的情况。在美国,约有300万口吃患者,占人群中大概1%的比例。美国言语听觉研究联合会的专家Mark Power认为,口吃的最初来源是受到不同基因的调控,因此在口吃人群中也发现有家族遗传特性。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无法摆脱口吃的命运。在美国,3-4岁的儿童中出现口吃的现象并不鲜见,约有5%的学龄前儿童有口吃,并且男女的比例几乎持平。随着年岁增长,这些儿童中有70%~80%的人口吃症状会自动消退。有趣的是,成年后,口吃消退的概率在女性中更高,导致成年男性口吃的比例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患者的症状往往更重。在这部分人当中,言语治疗会帮助一部分人摆脱口吃困扰,但也有1/4左右的人群将终生无法痊愈。 口吃会让患者的言语出现不合时宜的延长、重复,影响他们的社交并因此降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但口吃者在很多情形下并不会出现阻碍,例如自言自语,背诵台词,甚至是唱歌。电影中,Lionel Logue让乔治六世试着用唱歌的方式倾诉自己童年时的经历就是一例。研究者还发现,当口吃患者学习第二语言时,起初他们并不会出现口吃,但随着他们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口吃症状也会在他们说第二语言的时候出现。 口吃的真正起源对于科学家来说仍然是个谜。儿童期的口吃可能与儿童语言脑区发育不完全有关,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发育完全后,大部分儿童能够从口吃中复原。电影暗示了乔治患口吃的另一些原因:童年略显压抑的生活,被忽略的亲密关系,被纠正左利手的经历……这和现实生活中对口吃的发现有部分的重叠:被纠正左利手的儿童,出现口吃的几率往往更大。不过,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科学和治疗专业的Paul Cooke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电影或许有些过分强调儿童早期创伤对口吃的影响。他认为由童年开始的“发展性口吃”更像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体:早产或基因带来的先天因素,加上压力、创伤等后天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 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成年后心理方面的创伤或头部的受伤引起口吃。最近发表在《神经语言学》上的一篇论文就记载了文献当中出现的由成年期心理创伤造成的口吃病例,其中的诱因包括工作过度劳累、自杀未遂、离婚、失业等等。但是,每一个个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心理创伤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口吃的症状,因此,这类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口吃也还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研究人员在文中对成年后口吃和发展性口吃的症状进行了比较,发现成年后口吃在言语困难上更倾向于词组成块的不连续,而发展性口吃患者则更多地出现重复词语的口误。在大脑结构的异常方面,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重塑”大脑言语能力 为了更好地让人们摆脱口吃的困扰,科学家们从神经机制和训练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探索。电影中,治疗师让乔治六世带上耳机大声放古典音乐,同时录下他读莎士比亚的声音。在乔治六世看来,这是个相当荒谬的治疗方法,一气之下他选择放弃。但当乔治六世无意间翻出那盘黑胶唱片,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当时在听不到自己说话声音情况下的朗读,却流畅无比,完全没有平时的磕磕巴巴。电影中的这一治疗手段和神经学家对口吃的发现有不谋而合之处。在近十年对口吃患者的神经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与口吃者语言相关的大脑活动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模式。得克萨斯健康中心的神经学家皮特福克斯等人1996年在《自然》杂志就撰文指出,通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手段能够发现口吃患者在言语过程中,左半球听觉皮层的反应较常人更弱,这可能反映出他们在言语过程中对听觉信息的自我监控有误。2009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韩裔科学家Soo-Eun Chang领导的一项对口吃患者的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再次证明,口吃患者不仅在言语阶段,在对语言的知觉阶段,大脑的言语部分功能也不如正常人活跃。电影中治疗师的这一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应用:通过改变对口吃者言语的反馈时间、频率等信息,校正口吃患者大脑听觉反馈的不足,也能够起到减缓口吃的症状。 除了针对听觉反馈的校正,科学家们还感兴趣:为何有些儿童可以从口吃中恢复,而有些则不可以? Soo-Eun Chang教授就着力于进行“发展性口吃”在儿童和成人间的比较。在2008年发表在《神经成像学》上的一篇文章中,她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方法扫描了口吃儿童的大脑,发现了持续口吃的儿童和口吃康复儿童的大脑灰质体积、大脑的白质纤维和联结通路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两组口吃儿童都出现了语言区域灰质成分的减少。而持续口吃儿童在弓状纤维束(arcuate fasciculus)处的大脑联结则比其他儿童更弱。Chang认为,那些成年后口吃消退的儿童大脑与言语有关的脑区将重新塑形变得与常人一样,而没有恢复正常的人的大脑中仍保留着独特的神经结构。 此外,Soo-Eun Chang和她的同事还对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脑结构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成年口吃患者的主要症结也在于弓状纤维束处的大脑联结。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脑右半球无论在言语过程中的活跃程度,还是结构的纤维联结方面都比一般人要强。这个结果却是口吃的儿童所没有的。Chang认为,右半球的活动增强可能是大脑可塑性的一种体现,口吃患者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补偿左脑语言能力的减弱,锻炼出了更加“强大”的右脑以便执行正常的语言功能。 言语训练需日复一日 口吃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Paul Cooke教授本人就是一个口吃者。他从五六岁时就有口吃的症状,现在他用自我控制的方法尽量减少口吃的出现,“我到现在仍然承认我是一个口吃患者,但我也是一个能成功控制它的人。”Paul说,现代治疗口吃的方法和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怪异训练方法基本吻合:放松训练,深呼吸,唱歌,音乐治疗和舌头灵活性训练。这些言语治疗多多少少能有效果,也是治疗口吃必经过程,但它们绝不是“万灵药”。想从口吃中恢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和检查。 治疗师为国王量身定制“魔鬼训练” 事实上,有很多人都像乔治六世一样,曾经或一直在经受口吃的磨炼,如我们所熟知的演员玛丽莲·梦露、蒋雯丽等。电影中,乔治六世从治疗师那里回来,给女儿们讲了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被邪恶的巫婆诅咒变成了企鹅。这让他痛苦万分,因为他是那样喜欢抱着他的女儿们,却因为两只短翅无法做到。回家的路途遥远,为了及时赶到,他一头钻进水里,终于成功地回到宫殿。两位公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吻,他终于变成了——你们猜是什么?”故事到这儿,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王子”!但这位“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只短尾巴的信天翁,因为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公主了!”这个故事就像是在讲这个电影本身,以及所有与口吃“较真”的人们:虽然很难脱胎换骨成为童话中的王子,但国王完成了他第一场流利的演讲,演化成不完美,却拥有坚强翅膀的“信天翁”。 国王最终战胜口吃,发布了著名的反纳粹演讲。 扩展阅读 口吃的常识 1.口吃有哪些类型? 口吃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它牵涉到了遗传基因、神经生理发育、心理压力和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大多口吃患者属于发展性口吃,亦即从童年起就开始的口吃。也有部分口吃患者成年后才因为心理问题,或头部的物理创伤导致的口吃,可称为成年后口吃。不过,从症状上和大脑的结构异常上看,两种口吃的表现区别不大。 2.口吃是否能痊愈? 对于发展性口吃来说,幼年口吃的儿童有70%~80%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自动消除。对于剩下的人来说,克服口吃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言语治疗和锻炼。 3.口吃者在唱歌的时候为何不会受到阻碍? 美国语言病理学家格雷斯·普里维特经过研究后认为,口吃者唱歌时口吃现象消失,是因为说话是左脑控制下的功能,特别是言语的速度和节奏;而唱歌则在右脑控制之下。口吃是语言的速度、节奏和语流产生了障碍,因此当控制转移到右脑时,这个障碍就不明显了。当讲话的节奏必须由讲话人自己掌握时,由于左脑的控制发生阻碍就会引起口吃;而当人们唱歌时,音乐有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不必受大脑支配,也就不受到左脑的影响。 口吃的治疗 无效方法:诅咒、含着石头说话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家奈恩·拉特纳认为,《国王的演讲》中有几个描写治疗口吃的方法在现代口吃治疗中并不被认为是正确方法。例如,嘴里含着石头说话、用诅咒的方式把话讲出来等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口吃患者不能全信。 有效方法 ◆ 发音疗法: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时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 呼吸疗法: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 突破疗法:将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此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说话,许多名人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是通过大胆说话战胜了口吃。 ◆ 森田疗法:该方法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 药物疗法: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语言流利。该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prozac、Paxil、zyprexa等药物。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 沉默疗法:用英语表达就是silence therapy。在你紧张或口吃预期时,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国王的演讲》中的常识误区 童年心理阴影并非口吃成因 《国王的演讲》中描述,乔治六世因童年压抑、被纠正左利手等经历导致口吃。而在现实生活中,童年的心理阴影并不能完全成为口吃的原因。倘若果真如此,那估计很多人都要变成口吃者了——谁小时候没受到过点挫折呢? 伊利诺伊大学著名的口吃专家Ehud Yairi认为,儿童的口吃也并不太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小孩子开始口吃时,由于年龄太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口吃,所以很少因此感到焦虑。只有成熟后,才会因为口吃造成的负面作用开始焦虑和自卑。另一说法认为,有些孩子学说话时,因为不断重复某些词或声音被父母指责,就开始口吃。Yairi认为,这也不大可能是儿童口吃的原因。儿童期的口吃多和儿童语言区域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有关,多数儿童长大后都能恢复。 人们普遍认为,口吃是心理问题,因为焦虑或紧张导致结巴,一如电影中羞涩的乔治六世。但科学家发现了某些基因和口吃的关联,说明口吃是由于基因变异,影响大脑对声带肌肉的控制能力。美国“国家失聪暨其他沟通障碍研究院”的研究员德雷纳博士(Dennis Drayna)主持的研究发现,口吃者普遍出现在GNPTAB、GNPTG和NAGPA三种基因上的变异。这些基因多与负责控制声带肌肉的大脑区域发育有关,异常的基因突变会造成细胞死亡,导致言语机制的“故障”,最后变成口吃症状。并且由于这类生理性失调常发生在孩子开始学说话的阶段,因此,常让人误将口吃和能力差或智商低画上等号。 这些基因同时还与两种严重的新陈代谢疾病——黏脂质症II型和黏脂质症III型息息相关,它们会造成细胞内糖类和脂肪体聚积,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和严重学习障碍。其中,黏脂质症II型患者会失去说话能力。科学家认为,口吃并不是一种社交功能障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疾病。这项发表于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最新研究颠覆传统认知,有助于为药物治疗和基因疗法铺路,最终治癒口吃。 过早双语教育或增加口吃风险 语言学家发现,口吃在双语儿童当中更加明显。在一项针对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儿童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在单语孩子中,口吃的流行率为1.66%,而在6岁之前会说两种语言的儿童中,其比率则为2.16%。被判定为严重口吃的孩子中,双语者几乎是单语者的3倍。 美国非营利口吃基金会(Nonprofit Stuttering Foundation of America)的研究显示,儿童的语言能力会影响流利性和口吃的可能性。在口吃的开始阶段,双语孩子如果使用新的或长的词汇,或更复杂的语法,或在一个句子中把两种语言的词糅杂在一起,他们的口吃就会变得更严重。如果孩子的母语在适当年龄没有得到恰当地发展,或者家长发现孩子有口吃的迹象,那么在6岁以前最好不要轻易引入别的语言,增加孩子学习语言的负担和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口吃的双语儿童,最好的方法是暂停第二语言的学习,让他们先专注于主要语言的掌握。语言学家Karniol举了一例他曾经帮助过的孩子。在出生后25个月时,也就是在这个孩子开始使用双语(希伯来语和英语)后约一个月,明显出现了第二语言(英语)的口吃。在后来的四个星期里,口吃变得非常严重。这时,孩子父母决定让孩子停止使用英语。随着英语使用率的减少,口吃也完全没有了。在口吃停止后约六个月,当孩子再次说英语时,偶尔又有少量的双语不畅。 总之,如果孩子是双语者,并且他开始口吃了,那么在孩子的优势语言中监控口吃,因为那通常也是孩子发生口吃最多的地方。可以利用如下方法:一次说一种语言;允许孩子在两种语言中混合使用词汇,但接下来应该在主要语言中模仿他的话语;父母应使自己的语言简单化:当同孩子说话时,尽量减少快速说话和提问;如果口吃持续的时间多于6个月,应该去看口吃方面的言语治疗师。 本文已发表于《东方早报》 您也可能喜欢: 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爱德华兹:试管婴儿荆棘路 第五味 如何设计一个必胜机器人 被冤枉的托勒密——天文学史中流行的一个谬误 无觅
个人分类: 心理|1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83届奥斯卡完全获奖名单
swz383110242 2011-3-6 16:12
北京时间2月28日上午9点,由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主办的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揭幕,最佳影片和新科影帝影后一一揭晓。以下是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BEST PICTURE) 《国王的演讲》 The King's Speech 最佳导演 (DIRECTING) 汤姆·霍伯,《国王的演讲》/Tom Hooper, The King's Speech 最佳男主角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科林·费斯 《国王的演讲》/ Colin Firth, The King's Speech 最佳女主角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娜塔丽·波特曼 《黑天鹅》/ Natalie Portman, Black Swan 最佳男配角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克里斯蒂安·贝尔,《斗士》/Christian Bale, The Fighter 最佳女配角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梅丽莎·里奥,《斗士》/Melissa Leo, The Fighter 最佳动画长片 (ANIMATED FEATURE FILM) 《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 最佳 外语 片 (FOREIGN LANGUAGE FILM) 《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丹麦) 最佳化妆 (MAKEUP) 《狼人》(The Wolfman) 最佳配乐 (ORIGINAL SCORE) 特伦特·雷泽纳、阿提喀斯·罗斯《社交网络》/ 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歌曲 (ORIGINAL SONG) "We Belong Together" - 《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 最佳动画短片 SHORT FILM(ANIMATED) 《失物招领》(The Lost Thing) 最佳真人短片 (SHORT LIVE ACTION FILM) 爱神(God of Love) 最佳音效剪辑 (SOUND EDITING) 《盗梦空间》(Inception) 最佳音响效果 (SOUND MIXING) 《盗梦空间》(Inception) 最佳视觉效果 (VISUAL EFFECTS) 《盗梦空间》(Inception) 最佳改编剧本 (WRITING ADAPTED SCREENPLAY) 艾伦·索金《社交网络》/ Aaron Sorkin, 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原创剧本 (WRITING ORIGINAL SCREENPLAY) 大卫·塞德勒《国王的演讲》/ David Seidler, The King's Speech 最佳艺术指导 (ART DIRECTION) 罗伯特·斯托姆伯格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Walt Disney), Production Design: Robert Stromberg 最佳摄影 (CINEMATOGRAPHY) 《盗梦空间》 Inception 最佳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最佳剪辑 (FILM EDITING) 《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纪录长片 (DOCUMENTARY FEATURE) 《监守自盗》 'Inside Job' (Sony Pictures Classics), A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s Production, Charles Ferguson and Audrey Marrs 最佳纪录短片 (DOCUMENTARYSHORT SUBJECT) 不再是陌生人(Strangers No More)
1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
热度 3 nitzschia 2011-3-4 23:56
电影讲的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我看了以后感同身受,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不需要整天面对公众,更不用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会有损于国家的形象。不过对于剧中那位国王,现实上的乔治六世所面对的问题我确实有深刻的体会,我没有他那么勇敢,因为我不需要去克服口吃的缺点,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我有的只是心理上的障碍,上大学时我记得我觉得我们班所有同学在当众演讲时都不会紧张,只有我上去后腿发抖,声音打颤,脸脖子通红,对于一个羞涩的女孩子这是异常痛苦的一件事,当时凡是需要口头做报告的专业课,我的得分总是很低的。有些感兴趣的社团因为最初需要面试也就是当众自我介绍,我始终没有鼓足勇气去报,这将成为我终身的遗憾。这个问题一直伴随我到了中科院,后来魏东平老师在新生入学时给我们发表了一场讲话,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他说他上大学时他是他们班长唯一一个不敢当众发表演讲的人,当时听了很感动,甚至掉下泪来,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一个羞涩为自己感到尴尬的女孩子重新找到了自信。魏老师就是我的罗格(Logue),虽然我们素昧平生。再后来在北京我主动选了一些需要做口头报告的专业课,上大学时都是避之不及的,从北京回到所里时我虽然不能潇洒自如地做seminar,开题报告,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能够面不改色,声音虽然不洪亮也不发颤了,虽然我做报告跟念书一样,离演讲的标准差得较远,但比起大学时代的我真是判若两人了。再后来听了很多学术报告,中国的,外国的,发现表达能力实在是不容小觑的,千万不要以为写得好就好了,小时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读的,让我上讲台讲个笑话我就傻眼了。现在发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不觉得那是一件会让人丢脸的事情了。我现在还是一个不善于演讲的人,但如果让我终日不说话,我还是想念与人交流的时光,那一刻感觉思想是流动的。
380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句话总结《国王的演讲》
pinepine 2011-2-26 16:59
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以强烈的责任感帮助一位自卑口吃而又被时代赋予重大责任的国王在巨大的压力下出色完成鼓舞人心的演讲的事情。
个人分类: 社会 观点|2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阿路龟 2011-2-17 23:34
摆脱心理的羁绊,让心灵得到舒展。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信心!————《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个人分类: 社会|4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告诉我们什么是 ”真实“
zls111 2011-2-16 21:25
看到论坛上的帖子” 最近热议的电影《国王的演讲》 “ , 电影链接 http://www.56.com/u23/v_NTc5Mzg2ODQ.html , 就立马看了,很是感动。 最感动的是他们的真实,国王在口吃这种情况下,还是去现场演讲,何等的勇气。如果在国内碰到在这种情况首先想到的是外门左道,是不是先录制好什么的,比如春晚上的假唱,不知道演员的自尊去哪里了,还是领导的面子是无价的。 想到最近大家议论很多的经费分配问题,只要拿出这种真诚,还担心不公平,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没有这种真诚,没有这种奉献(风险)精神总是弄不好的。人总得追求一种境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