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转基因食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叶剑英女儿忧转基因食品或导致亡国灭种
热度 1 jxz1963 2011-3-11 15:16
[转载]叶剑英女儿忧转基因食品或导致亡国灭种
在中国,革命元勋子弟,或者说红二代,是一群有着鲜明烙印的人。如今,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登上两会舞台。叶剑英的女儿凌孜把转基因食品上升到 “ 亡国灭种 ” 的高度,建议国家停止一切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项目。图为叶剑英的女儿凌孜。 叶剑英的女儿凌孜把转基因食品上升到 “ 亡国灭种 ” 的高度,建议国家停止一切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项目。图为叶剑英的女儿凌孜与父亲叶剑英合影。 本文摘自凤凰网 ( 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1_03/11/5096035_0.shtml )
个人分类: 推荐|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个需要澄清:美国人从96年开始吃转基因食品吗?
热度 3 蒋高明 2011-2-14 18:14
蒋高明 2月11日,笔者在科学网上发表文章《转基因世界看中国,中国要领先吗?》,文章链接如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411633 文章发表后,科学网上有匿名网友,于2月13日22:25有如下的留言: “狗屁不通! 转基因食品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后才批准的,美国人从96年开始就吃转基因食品了”。 且不论该网友讨论问题的态度不文明,也不论他说的“严格的科学实验”多么吓人,现就其指出的“美国人从96年开始就吃转基因食品了”来说几句。 笔者虽然也在美国待过半年,但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转基因食品上市,属于96年之前。因此,我现在得到的信息是间接的。我曾问过多个从美国刚回来的同学,朋友,学生,他们说美国 人大多是选择有机食品,对于转基因食品还是敬而远之的。 该网友说的是美国人从96年起就吃转基因食品,如果不特殊界定,那就是全体美国人都是接受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的。这个网友比有人鼓吹的“美国人70%吃转基因食品” 又扩大了范围。其实,仅就这70%的美国人吃转基因食品的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请看下面的分析: 文章出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2/213968.html (1) 作为食用的转基因土豆(NewLeaf),早在2001年之后就被撤下了美国、加拿大市场《见参考三》,目前的转基因土豆只供工业用的《见参考四》。不知这位x博士后在事发 九年之后,都是在参考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在向中国大众“科普”(他本人曾是“生物信息公司顾问”)。 (2) 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欧洲的遭遇更惨,上市时间比转基因土豆还短。到1998年为止,就被欧美消费者市场淘汰了《见参考五》。 (3) 一个令人惊讶的新情况是: 在我去年查维基百科时,已明确显示“转基因西红柿”已在全球消费者市场上消失了。而今年1月30日我又查维基百科时,居然新增添了一个条目 --- “少量(转基因西红柿)在 中国种植”《见参考六》。 还有甜椒,在最近更新了的“维基百科”上也出现了: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甜椒”唯独只有中国在种植。 令人可想而知的是,在转基因吹鼓手们的“忽悠“下,闭塞的中国百姓还以为--- 美国人都在种植和消费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土豆、转基因甜椒,诸如此类,那就让我们也不甘 落后地赶上和超越世界 “先进技术”的步伐吧! (4) 至于玉米是不是美国人的主粮,以及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有%多少是工业用的、饲料用的(美国高档一些的餐馆,都会注明它的牛肉是100% grass-fed,即不用转基因玉 米喂的牛),或出口用的、食品加工业用的,等等,已有很多网友针对XXX的“科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专门的“勘误”。我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简单来说,美国国内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虽然种植面积较大,但主要是用于工业材料(比如燃料能源、工业制品原材料)和动物饲料,还有向不发达国家出口。而发达国家如欧洲 各国、日本,是不会要进口这类转基因食物的。 文章作者为曹明华,她是在美国写下上述文字的。 20世纪80年代,曹明华曾是中国高校间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有“大陆三毛”、“校园散文家”之誉。她的散文小册子《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作为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12月 版“五角丛书”第三辑之一,初版就印了13万册,不久即重印数次,总行销量达55万册。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学习生物医学仪器和哲学专业的才女,曹明华留学美国后攻读的专 业是人体老化与环境问题。抛开她是著名的作家不谈,从专家的角度看,曹明华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分析,尤其是她对美国人吃转基因的谣传剖析,是站得住脚的。 美国又多少人在吃转基因食品?吃了多少年?吃了多少个品种?希望在美国的朋友提供一些线索,可供国人参考。 参考文献: 《参考三》 NewLeaf . Monsanto’s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es Find Slim Market, Despite Repelling Bugs - Scott Kilman / Wall Street Journal. Mar 22, 2001 《参考四》 Crops . Potatoes . GMO Compass . Dec 4, 2008 《参考五》 Food Fray - Lisa H. Weasel / AMACOM 2009 《参考六》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 from Wikipedia 1/30/2011 《参考七》 U.S. Approves Generally Modified Alfalfa – Andrew Pollack / The New York Times. Jan 27,2011 《参考八》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 from Wikipedia 2/8/2011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23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疑云(3)绿色希望代表如是说
sz1961sy 2010-10-26 05:56
上文提到的在2010年10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美国的参与式民主精神,公民责任精神和创业精神》交流会举横幅抗议转基因食品的这些草根人士, 他们在现场还散发一份《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抵制转基因食品》的宣传资料,内容包括: 一、什么是转基因作物(略) 二、转基因食品动物实验危害事件(略) (1)英国、(2)德国、(3)俄罗斯、(4)印度 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共7点)(略) 四、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严重威胁中国的粮食主权安全(略) 五、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略) 六、国外近期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略) 七、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怎么办? 抵制转基因主粮的推广,这是一场中国人无法退让的底线抗争,这个底线是身体健康的底线,是人性尊严的底线,是子孙后代生命延续的底线。 我们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了挽救我们中华民族渡过这场危机作不懈的努力,动员全国各阶层人士和各种媒体的力量,共同行动起来,把宣传资料向人民群众广为印发宣传,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转基因食品对我们中华民族所构成的危害,全面抵制在我国的一切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生产和种植,抵制一切转基因粮食和食品的进口。 抵制转基因食品QQ群 350446 3696464 绿色希望:http//blog.sina.com.cn/togreenhope 东方欲晓:http//blog.sina.com.cn/u/1798374443 yy语音聊天室:88907998 除了派发传单,现场还出现二场争执,似乎与这些抵制转基因食品抗议人士有关。本人问其中一位抗议人士:“为何不去向农业部主管部门抗议、反映?” 他马上打开自己手中手机,找出一张在农业部的门口拉横幅抗议相片, 以及一张据说在农业部同一位女的主管处长递交抗议信时的会谈相片,并且回答了为何这位女处长不敢做解释原因。不过,他却静悄悄地讲: “这位女处长私下讲,她丈夫也表示反对吃转基因食品!” 至此,笔者突然发现:这些抵制转基因食品人士的说词,同方舟子批揭肖传国这位“昏教授”的行踪与语气是不是有点太类似了?! 沈阳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05:42:27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103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疑云(2)美国驻华大使宣讲会遇抗议
sz1961sy 2010-10-26 04:24
2010年10月25日下午15时30分到16时30分,应美国驻华大使馆邀请,本人同光明网国际频道编辑(同事)一齐去西单民族宫对面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参加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美国的参与式民主精神,公民责任精神和创业精神》交流会,这是本人近十年来在北京常常参加的系列使馆活动之一。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左)和大使馆中文翻译 原计划是洪博培大使讲15分钟,对话40分钟,实际上倒过来,洪博培大使讲了近40分钟,3-4个提问他答了,基本上是他一言堂。不过,洪博培大使是一位标准外交官口才的人,一些答案都是密不透风似地给了观点。 不过,在洪博培大使讲完、三味书屋老板夫妇赠送礼物之后,出现了美国式民主精神礼物:现场出现拉起绿色横幅、 上写NO GM rice(中文应该是不要转基因大米之意)及 举起转基因食品打叉的抗议人士 。 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10月1号到15号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商务部对华贸易救济和相关案件多达24起,其中12号到15号四天内就多达9起。面对老美反倾销(Anti-Dumping)诉讼行为,这些抵制转基因食品民间人士的呼声咱们也应该传播一下,让关心、从事中美外交事务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他也知道中国草根的呼声(他讲话中一直强调这个立场)。 这个有趣的经历,说明了转基因食品问题已经到了中美两国政府机构要重视民间呼声阶段了。 沈阳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04:10:58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93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疑云(1)方舟子鼓吹安全成话柄
sz1961sy 2010-10-26 03:21
因为策划了光明网《方肖十年血仇反思录》专题( http://topics.gmw.cn/node_9803.htm )、发现很多反方派都拿方舟子在中国极力鼓吹转基因食品安全而成了攻击方舟子话柄,因此,又跟踪了一些转基因食品问题,结果发现转基因食品问题己经是: 1、一个国际化争议大问题; 2、一个在国内列入左、右派斗争这么政治敏感高度问题; 3、这是国家农产品战略问题,观点众多、众说纷纭; 4、国内代言专家同时也是国外公司的中国总代理公司,利益问题不可回避; 5、民间抗争热火朝天,但是得不到主流媒体传播。原因很多,有点似方舟子讲肖传国手术造假的氛围; 6、主管部门也在回避媒体质疑,让人觉得有点奇怪。 以上种种原因,促进自己决定关注转基因食品问题,希望借助本系列材料,同大家一齐去解开一些公众对此问题的疑云。 沈阳 星期二,2010年10月26日 03:18:03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990 次阅读|4 个评论
谨慎地对待转基因食品,少吃为妙!
ybren 2010-9-25 22:14
谨慎地对待转基因食品,少吃为妙! 最近关于国际先驱报对转基因玉米的报道大家争辩的不亦乐乎,好还是坏?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能力去辨别转基因的好坏,但是从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特别是欧盟对转基因的态度,我们应该清楚我们该怎么做了,少吃为妙,也只能如此,毕竟转基因产品已经大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最基本的大豆油,现在想买不转的已经很难了,很多和油炸相关的食品谁又能保证不是转基因大豆油做出来的呢。 我不敢说转基因食品的好坏,但是毕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是没害的,按照我们人类的生命代谢周期,估计一二百年后这个问题肯定能解决了。但是我们为什么现在拿自己的身体去做试验呢,毕竟我们的身体结构一直适应正常的食物,转基因的东西能否被我们人体所适应还是未知数。由此我想到了疯牛病,牛吃了几万年的草一直好好的,现代的饲养方式却让它疯了,适应草的消化系统怎么不能适应现代化多功能饲料?我们的身体因为激素喂大的鸡肉提早发育了,吸收了三聚氰胺病到了,吸收了越来越多的环境破坏因素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疑难病症,那么转基因食品这个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对我们又会怎么样呢?还是等我们子孙后代们若干年后上香告诉我们吧,我们现在还是少吃为妙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食品有害: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
杨学祥 2010-9-6 09:14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转基因食品有害 - 收藏这条信息! 食品行业导航 http://www.gan51.com/hangyezixun/bencandy.php?aid=30970page=3 陈一文:应冻结转基因食品和农作物试验研究基金许可证 (2010-09-04 17:25:29)转载 标签:方舟子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农作物第三代丧失繁殖能力杂谈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 陈一文:应冻结转基因食品销售和农作物试验研究基金与许可证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 2010年3月陈一文顾问发表《孟山都公司是正人君子、唯利是图,还是十恶不赦的跨国公司?》(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318 )。 2010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举办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与决策 论坛,陈一文做了《斥巨资绝对优先支持转基因品种研发是重大战略错误!-- 宋安群新生物进化论与基因理论具有根本性错误是原始创新研究成果》的发言。 近日见到《食品伙伴网》 2010年5月14日发表《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转基因食品有害》,揭示转基因使动物三代绝种的科学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人们的担心。 笔者非常赞同赵华先生的博客对该项科学实验结果的评论:无良打假斗士方舟子竭力推销转基因,实属犯罪!不管他身后是否有利益巨头的身影,作为一个科学界人士,完全丧尽天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c4b440100l6n7.html )。 但是,从全国人民的持续安全健康生存考虑,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结论是应仅仅引起我们思考与笔伐的问题吗?绝对不是! 本顾问郑重建议: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协、卫生部组织跨学科学家专家组对(俄罗斯)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ene Security and the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l Problems)完成的该项实验及其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科学性进行核查。 在俄罗斯科学家完成的该项实验及其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科学性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的情况下,为了全国人民的持续安全健康生存: (1)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立即冻结已经向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所有销售许可证; (2) 冻结已颁发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生产试验的所有许可证; (3) 冻结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研究的基金支持; (4) 提供应急资金立即在中国重复组织俄罗斯科学家进行的上述实验;该项实验应当由相互独立至少三个机构分别进行,采用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稻米等多种类型转基因农作物生产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并且进行到第五代;进行该项实验时,利益相关的所有转基因学者可以观察,但必须避嫌不可以参与该项实验。 (5) 在转基因农作物与转基因食品坚决支持者中征集志愿者进行三代人持续大量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实验。 (6) 在中国重复组织俄罗斯科学家上述实验时,如果获得与俄罗斯科学类似的喂食转基因食品实验鼠第三代失去繁殖能力结论,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立即吊销已经向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所有销售许可证;吊销已经颁发的对于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稻米等)生产试验的许可证;取消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研究的基金支持! 欢迎网友们对本顾问的上述建议进行评论与有根有据的批驳。 附录:俄罗斯说转基因食品有害 发布日期:2010-05-14 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http://www.tech-food.com/kndata/1026/0053268.htm 《Voice of Russia》(俄罗斯之声)发表日期:2010年4月16日 原文网址: http://english.ruvr.ru/2010/04/16/6524765.html 在俄罗斯一年一度的的环境危害防御活动中宣布了一项独立研究的结果。科学家已经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害的。 4月15日至6月5日,在俄罗斯一年一度的的环境危害防御活动中宣布了一项独立研究的结果。科学家已经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害的。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动物将失去繁殖能力。实验选择农业中广泛应用的含有不同比例转基因成分的普通大豆,喂养具有快速繁殖率的坎贝尔仓鼠2年。另外一组比对仓鼠,喂以在塞尔维亚难以发现的纯大豆,因为世界上95%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 实验由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联合进行。Alexei Surov博士说:我们将仓鼠分成若干组,在笼中成对以普通食物喂养。第一组不喂任何东西,另一组喂含不有转基因成分的大豆,第三组的含有一些转基因成分,第四组喂大量的转基因食品。监控它们的行为、体重变化以及产仔时间。起初,一切顺利。但是当从幼仔中选择了新的并继续按照前述方式进行喂养时,我们注意到了相当严重的影响。这些子代仓鼠成长缓慢,性成熟缓慢。当他们生出下一代仓鼠时我们称其为第三代。用转基因食品喂养的仓鼠没有生出下一代,这证明它们失去了生育能力。 科学家们还发现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危害。第三代仓鼠的口中长出了毛发。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明白为什么动物食用转基因食品时,会产生破坏性的效果。他们说,只有通过停止吃这些食品才可以消除这些影响。因此,科学家建议禁止转基因食品,直到它们被证明具有生物安全性。 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与法国和奥地利的一致。其中,在法国,当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玉米对哺乳动物有害后,立即禁止其生产和销售。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指出,目前要对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长远危害下一个结论,还为时过早。他们坚持认为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他们建议在莫斯科附近的安全基因科技创新中心Skolkovo,实施该项目。 (原文作者: Maria Domnitskay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l19f.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拒绝转基因食品
蒋高明 2010-5-23 21:07
蒋高明 最近,有不知名网友发来下面的文章,特转发在这里,仅供参考。本文为网友汇总的各方资料,感谢该网友的辛勤劳动。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人,对材料的观点和真实性,请读者自行判断,特此说明。请骂人者自行离开。您如有不同意见可撰文反驳,背后骂人非常不礼貌,非君子所为也。 (一) 转基因风波缘起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 国家。 农业部此举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上书中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相关提案。他们认为农业部批准这两个安全证书的行为过于轻率,未经过充分评估 和试验,安全证书却不安全,有可能给中华民族,给每个中国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 什么是转基因? 在转基因主粮之前,人类所吃的蔬菜、水果、粮食,都是几十万年来亿万人亲身试验才证明其安全性的。即使是杂交水稻、杂交物种,也是自然界之间相近物种之间的天然的结合 ,并且杂交的原有物种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而转基因,是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个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例如,将细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称Bt)经人工合成后,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 己产生Bt抗虫毒素,杀死多种以谷物为食(应为作物叶片,非谷物,本博注)的昆虫。 (三) 转基因食品危害事件 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小白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 ,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先正达公司的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 2009年05月美国环境医学学会发表声明强烈建议不要给病人食用转基因,并教育所在社区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宣称,种植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2001年9月, Epicyte公司,研发出避孕玉米,生物科学家宣称这种杀精玉米是对世界人口问题的一大贡献,可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从而控制发展中国家。2004年5月,美国 Biolex公司收购Epicyte公司,从而掌握了杀精玉米的转基因技术。此后,杀精玉米的话题从媒体上消失,变得讳莫如深。 (四)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 美国虽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但是国内消费转基因食品却很少。小麦是欧洲和美国的主粮,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小麦安全证书已经通过,但遭遇强烈抵制,不敢种植。其所种 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生产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 欧盟,1998至2003年未批准任何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进入流通市场。 MON810转基因玉米,是欧盟唯一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约10万公顷,相当于欧盟耕地面积的0.36%。 2008年至2009年,法国政府、德国、希腊、匈牙利、卢森堡、奥地利下达了禁令,禁止种植MON810转基因玉米。 俄罗斯目前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日本只批准了转基因康乃馨的种植。印度2010年02月11日暂停引进转基因茄子,棉花是唯一在印度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科技部严格检测含有转基因成份、有毒有害物质、病原体的食品,保证前来参会的外国人士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同时农业部专家力推未来2至3年 内将转基因主粮推上中国人的餐桌。 (五) 缺乏科学态度的农业部专家 转基因作为一种新的物种,在短短十数年的历史上已经出现许多危害事件。但是,农业部专家在进行了三个月的小白鼠试验之后即宣称转基因主粮和喝水一样安全,并力推要在未 来3至5年内将转基因主粮推上中国人的餐桌。以便赚取高额利益。 他们缺乏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欺骗国家领导人,欺骗人民。袁隆平说,不经过两代人的试吃的试验(类似新药品推广前小规模的医学临床实验),是难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否 安全的? (六) 中国粮食主权的丧失 基辛格在70年代就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美国的战略从来没有 变过。 绿色和平《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中国目前正在申请商业化的8种转基因水稻,没有一种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而且上述8个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了28个国际的专利 技术。 李登海,中国育种界公认的顶级专家,与美国先锋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他表态我国大型作物转基因研究基础很薄弱,拥有的合法基因很少,99%以上专利被国外控制。 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与孟山都等公司合作时,必须签《材料转移协议》。国内机构在科研时可以无偿使用其植株或者技术,但是一旦商业化,就必须同跨国公司进行再谈判,给人 家交钱。 获得转基因水稻、玉米安全证书的张启发教授、范云六院士,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吴孔明、胡国成、黄季琨等人,他们和美国孟山都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背后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来源:2010年3月5日《商务周刊》) (七) 转基因作物危害生态环境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势必带来种子污染,一旦人们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缺陷,希望改回中国原有的常规种子时,常规种子已经由于基因漂移 等污染而遭到破坏,原有性状将不能复原。这种严峻的后果已经发生在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中国杂交水稻的基础即是生物多样性,没有水稻的生态多样性,就没有杂交水稻的 成功。 (八) 转基因危害农民利益 推进转基因的背后,大多是跨国公司的身影。20世纪70年代 ,阿根廷种植大豆面积只有9500公顷 。到了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面积扩大到1400万公顷,是70年代的1470多倍。农 业用地的48%被用于种植转基因大豆。与此同时,阿根廷的贫困人口从1970年的5%增加到2002年增至51%。 中国大豆产业受美国转基因大豆冲击,东北大豆种植和榨油产业近于破产,跨国公司控制了我国大豆产业链,不仅危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还掠夺了大量财富。 (九) 转基因安全证书涉嫌非法 其评审机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涉嫌暗箱操作、涉嫌腐败。机构名单在民众强烈要求下未见公布,其中多人是正在申请转基因粮食专利和安全证书的人员,或其亲友与 转基因公司有关系,也就是说自己申请、自己审批,自身的利益牵涉其中,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客观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才是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责任部门,主导转基因审批,而不是由农业部决定安全证书。根据《环 境保护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环境、生态专家也必须对转基因进行全面环境安全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系到社会重大问题的事情需举行听证会,农业部却偷偷摸摸就颁布了安全证书,未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未举行听证。该安全证书的法律 效力显然不够。 (十) 我国有哪些农作物是转基因? 1.大豆:中国老百姓每天吃的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豆制品等绝大部分都是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 2.中国已经批准了转基因棉花、马铃薯、番茄、甜椒、木瓜等作物种植。其中广西已偷偷摸摸种值了10年转基因棉花,另外广西和东北也已经非法种植转基因玉米。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估算,先玉335在整个东北地区的面积也已经超过一半,在50%到70%之间.【广西为(迪卡007牌),东北为(先玉335牌)】 3.大米:虽然农业部2009年才批准安全证书,并且还未批准其大规模商业种植。但是在2005年前后,已经非法种植23500亩~29000亩,这些非转基因大米被夹杂在普通大米中出售 。后来酿成国际性转基因污染事件,湖北省才铲除了非法种植的转基因水稻。但是转基因水稻种子的源头华中农大及张启发本人却毫发未伤。2010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湖 北转基因水稻规模种植,农民自己拒吃》,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公然藐视国法,藐视人民健康! (十一) 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怎么办? 1、利用一切渠道、方法,宣传转基因的危害,拒绝购买一切含有转基因的食品。 2、利用一切渠道、方法,要求政府严格惩办非法种植、销售转基因种子的事件。 3、利用一切渠道、方法,要求政府重新评估并撤销非法的转基因安全证书,并惩办其中的卖国行为、腐败行为、渎职行为。 4、拒绝消费美国垃圾产品,如肯德基、麦当劳(以转基因玉米、转基因鸡为主要原料)、可口可乐、百事及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种子。 (十二) 如何辨别转基因食品? 选购前请仔细查看外包装上的标签。特别要注意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食用油标签说明。例如金龙鱼、福临门食用油标签上写有(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字样。黑龙江九三集 团的九三牌食用油是用东北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另外在购买我们还不熟悉的、陌生的食品、水果、蔬菜时请您慎重选择。根据绿色和平组织2009年调查 ,雀巢、品客、上好佳、太太乐、和路雪、森永等品牌的加工食品未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可参照《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下载地址: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 (十三) 相关参考资料 1.相关书籍:《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美)威廉恩道尔 ;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C型包围》。 2.影视资料:《孟山都眼中的世界》; 《财经郎眼转基因的背后》; 《食品公司》(美) (网上可搜到) 3.相关网站:绿色和平: www.greenpeace.org/china/zh/ 乌有之乡: www.wyzxsx.com 4. 相关博客: 蒋 高 明: http://blog.sina.com.cn/jianggaoming 张 宏 良: http://blog.sina.com.cn/zhl001 郎 咸 平: http://blog.sina.com.cn/jsmedia 戴 旭: http://blog.sina.com.cn/daixu2010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医生警告:避开转基因食品
蒋高明 2010-5-4 19:18
本文出处: 中文: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9/79/04/3_1.html 英文: http://www.rense.com/general86/doct.htm ; 作者杰弗里史密斯 Jeffrey M. Smit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本博注:关于这个名称中译名,原文有误,按照中文的习惯,可翻译为,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或美国环境医学环境科学研究院。这里,为不避免歧义,用英文。博友可直接读下面的英文)指出:转基因食品没有得到很好的测试,并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实则存在因果的关系。 今年5月,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AAEM)呼吁可能的话,医生要教育病人,医疗界,和市民大众,避免转基因(基因改造)食品,及提供有关转基因食品和健康风险的教育 材料。他们呼吁暂停食用转基因食品,作一个长期的独立研究和作食物标签。 AAEM的立场文件中指出,一些用动物的研究指出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他 们得出结论: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实则存在着因果的关系。以科学公认的标准性定义: 转基因食品和疾病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一致性,在 多次动物研究中已被证实。 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处方无转基因食物(给病人)。密歇根州的内科专家艾米院长院士,又是董事会成员的AAEM,说:我强烈建议病人完全食用非转基因食品。俄亥俄 州过敏症专家约翰博伊斯博士说:我过去一直测试大豆引起的过敏,但现在(测试)的是转基因大豆,这种大豆是非常危险的,我告诉人们不要吃它。 身为AAEM主席的珍妮阿姆斯朗博士,说:医生可能在病人身上看到这些影响,但需要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普什帕米巴尔加更进一步,他在审查了 600多个科学期刊,他得出结论认为:转基因生物(GMOs)是令至美国人健康急剧恶化的一大因素。 索尔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戴维舒伯特警告说,在人口中,儿童是最有可能受到毒素和其它与转基因食品有关 的饮食问题所伤害到。。他说,在没有足够的研究下,孩子 们就成了作为实验的动物。 真正用转基因食物喂饲实验中的动物的经历,实在是叫人害怕的。当用基因大豆喂雌性大鼠,它们大多数的婴儿在三个星期内死亡,与用天然大豆喂食的大鼠作比较的话,它 的死亡率就有10%的高。转基因食物喂养的婴儿亦较细小,后来怀孕也有问题出现。 当雄性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后,其睾丸实际上改变了颜色:从粉红色的正常色转至深蓝色。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就已经改变了年轻的精子。甚至是用转基因食物喂养的母鼠体 内的胚胎的基因(DNA)亦有重大的改变。奥地利政府用老鼠喂食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也发现它们所产的下一代不但数量少,而且体形也小于正常的幼鼠。 生殖问题也困扰着牲畜。印度在哈里亚纳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吃了转基因棉籽的水牛有并发症,如早产,流产,不育,并子宫脱垂。许多小牛死亡。在美国,大约24个农民 报告说成千上万只猪吃了转基因玉米品种后成了不能生殖的,一些服用后出现假怀孕,有的生下袋水。奶牛和公牛进食了相同的玉米也成为不育。 为产生毒素而设计的食物 在每个细胞中,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已被策划设计生产出自己内置的农药。当虫咬(转基因)植物时,(植物)内里的毒会令它的胃裂开而至死。生物技术公司声称,被称为Bt (这是从土壤细菌叫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的)的农药,有一个安全使用的历史,因为有机农民和其它农民也使用Bt细菌喷雾控制自然害虫。 然而,由转基因植物被设计出来的Bt毒素 ,比在自然喷雾中的Bt毒素,浓度是要大几千倍,有过敏原体的特性,不像喷雾,不能从植物中洗除掉。 此外,研究证实,即使是毒性较低的天然细菌喷雾也是有害的。当为了杀死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吉普赛飞蛾』,而用飞机散播喷雾时,约有500人报导说出现过敏或类似 流感的症状,有些人更要入急诊室。在印度的各地农场上的工人,在处理Bt棉花上,现在出现了完全相同的症状。 2008年,根据医疗记录,『星期日印度』报告,说由BT棉的种 植而导至的瘙痒受害者,正大量地增加,。 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指出:多项动物研究显示出重大的免疫调节失调,包括细胞激素(cytokines)的增加,它们又与哮喘,过敏和发炎有关,都在美国 节节上升。 根据转基因食品安全专家阿帕德普兹泰博士,在所有的研究中,转基因动物的免疫状况改变,是一贯的特点。即使『孟山都』自己的研究也表明:Bt玉米喂养的大鼠的免 疫系统有着显著的改变。由意大利政府于2008年11月所作的研究,亦发现老鼠的免疫对Bt玉米有反应。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每一个包含两个具有过敏性质的新蛋白质,转基因大豆有高达7倍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已知大豆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表明有些人对转基因有反应,而 对非转基因大豆没有反应。转基因大豆被首次进入英国后不久,大豆过敏急升了50%。也许美国流行着食物过敏和哮喘是一种遗传基因操纵的结果。 在印度,一直以来,当棉花收获后,动物采食其植物。但是,当有牧羊人让其羊群吃转基因棉花植株(内有Bt),数以千计的羊死亡。验尸结果显示肠和肝脏有过严重的刺激 和黑色像补丁的小块(以及扩大了的胆管)。调查人员说,初步证据显示出有力地表明,羊的死亡率是由于毒素,极可能是转Bt毒素(所造成)。在德干发展协会的一个小的 后续跟进的喂养试验行动中,所有喂过Bt转基棉植物的羊30天内全部死亡,而那些吃天然棉花植物的羊保持健康。 在安得拉邦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的水牛吃棉花植物8年没有发生任何事件。在2008年1月3日,水牛首次吃了含有Bt棉花的植物后,所有13只水牛第二天便生病了,跟着3天内 全部死亡。 Bt玉米也牵涉在德国母牛的死亡,和菲律宾的马,水牛,和鸡的死亡中。 在实验室研究中,很多鸡喂了『自由链接』(Liberty Link)玉米死亡,20个中有7只喂食转基因西红柿的大鼠发展出胃出血,另外40只中有 7只两个星期内死亡。根据法国毒 物学家G.E.Seralini,『孟山都』自已的研究亦证明,Bt玉米喂养的大鼠,其主要内脏有中毒的现象。 最令人忧心的调查结果:所有转基因生物残留在内我们体内 唯一已公布的入体喂食转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转基因食物中可能是最危险的问题。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这意 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之害的基因蛋白质。说透彻一点,吃Bt玉米所造成的玉米片,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 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 当在美国的各地的医疗会议宣告基因转移的证据时,医生们往往响应他们的病人在过去十年中,有着大幅增加的胃肠道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可能正在北美人民的肚子中殖民了 。 科学家,即使在90年代初,已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出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警告。根据从一起诉讼所公布的文件,该机构的科学共识 是:转基因食品是有内在的危 险,并可能制造出难以检测的过敏,毒药,基因转移到肠道菌群,新的疾病和营养问题。他们敦促他们的上司,要求做严格的长期测试。但是,白宫下令该机构要促进生物技术, 药物管理局作出反应,招募了迈克尔泰勒,孟山都的前律师,来领导形成转基因的政策。这一政策,也就是在今天实行的政策,否认了科学家关注上的共知(即上面那些共知点) ,并宣布,任何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都是不需要的,食品的安全与否全由孟山都和其它生物技术公司来决定。泰勒先生后来成为孟山都的副总裁。 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指出:转基因食品没有得到正确的测试和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没有一个人类的临床转基因生物试验的报告被出版过。在2007年出版的科学文献 在潜在的毒性作用/转基因植物的健康风险的评论文献中透露实验的数据是非常的不足够。作者在评论中用询问作结论:有哪里的科学证据去证明,正如生物技术公司自 己所假设的一样:转基因植物/食物的毒性是安全的呢? 加拿大著名的遗传学家戴维铃木就此事作回应:实验根本就没有做,我们现在已成为小白鼠。他更补充说,任何人说,噢,我们知道这是绝对安全的。我会说:要么就 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或故意地在说谎。 舒伯特博士指出,如果有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因为事情的源头不可能追查得到,许多疾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展起来的。如果转基因生物(GMOs)引起急性 的症状而带有一个独特的签名,那么也许我们会有机会追查得到原因。 例子就如发生在美国80年代后期的一场流行性疾病。疾病迅速展开,致命的,造成了一个在血液中 独特的可衡量的变化,但还仍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去确定是否发生疫情。到 那时,它已杀了大约100个美国人,造成5,000-10,000人生病、或成为终身的残疾。这场流行性疾病是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是补充食品品牌名为L -色氨酸所引起的。 如果其它基因改造食物是引至自闭症,肥胖症,糖尿病,哮喘,癌症,心脏病,过敏,生殖问题的增加,或任何其它常见而且现正困扰美国人健康的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不会 知道。事实上,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喂养有这样多种多样的问题,易感染的人群会作出对转基因食品的多种病症。因此,清楚了,在1996年 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转基因作物的9年后, 患有3个或以上的慢性疾病的人,几乎增加了一倍,从7%至13%。 为了帮助确定是否转基因生物造成危害,AAEM要求他们的成员,医学界和独立的科学界,收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和对健康的影响的资料个案,开始调查转基因食品对人 类健康所化演的角色和安全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和进行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安全方法。 市民可以采纳医生的建议,避开转基因食品,而不必等待出来的结果。人们可远离任何大豆或玉米与衍生物,棉籽和油菜籽油,糖的转基因甜菜,除非它说:『有机』或非 转基因。 就算一小部分人选择了非转基因品牌,食品工业可能会如他们响应欧洲时一样,就是移除所有的基因改造成分。因此,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的非转基因处方,对于美国的食品 供应,可能是一个分水岭。 杰弗里史密斯,是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的行政总裁,是对转基因生物的健康危险的领先的发言人。他的第一本书,种子的欺骗,是说及这领域世界上最畅 销的一本书。他的第二本,遗传轮盘:记录的健康风险的转基因食品,确定了65种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并显示政府如何肤浅的批准和没有能力找到他们。他邀请生物技术产业对每 一个风险作出书面证据的答复,但正确预测他们会拒绝接受,因为他们没有数据显示,其产品是安全的。 Doctors Warn Avoi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By Jeffrey M. Smit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ested and pose a serious health risk. There is more than a casual association between GM food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re is causation. Last Ma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AEM) called on Physicians to educate their patient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to avoid GM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when possible and provide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ncerning GM foods and health risks. They called for a moratorium on GM foods, long-term independent studies, and labeling. AAEM's position paper stated, Several animal studies indicate serious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GM food, including infertility, immune problems, accelerated aging, insulin regulation, and changes in major organ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They conclude, There is more than a casual association between GM food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re is causation, as defined by recognized scientific criteria.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GM foods and disease is confirmed in several animal studies. More and more doctors are already prescribing GM-free diets. Dr. Amy Dean, a Michigan internal medicine specialist, and board member of AAEM says, I strongly recommend patients eat strictly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Ohio allergist Dr. John Boyles says I used to test for soy allergies all the time, but now that soy i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t is so dangerous that I tell people never to eat it. Dr. Jennifer Armstrong, President of AAEM, says, Physicians are probably seeing the effects in their patients, but need to know how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World renowned biologist Pushpa M. Bhargava goes one step further. After reviewing more than 600 scientific journals, he concludes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ar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sharply deteriorating health of Americans. Among the population, biologist David Schubert of the Salk Institute warns that children are the most likely to be adversely effected by toxins and other dietary problems related to GM foods. He says without adequate studies, the children become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The experience of actual GM-fed experimental animals is scary. When GM soy was fed to female rats, most of their babies died within three weeks-compared to a 10% death rate among the control group fed natural soy. The GM-fed babies were also smaller, and later had problems getting pregnant. When male rats were fed GM soy, their testicles actually changed color-from the normal pink to dark blue. Mice fed GM soy had altered young sperm. Even the embryos of GM fed parent mice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DNA. Mice fed GM corn in an Austrian government study had fewer babies, which were also smaller than normal. Reproductive problems also plague livestock. Investi-gations in the state of Haryana, India revealed that most buffalo that ate GM cottonseed had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emature deliveries, abortions, infertility, and prolapsed uteruses. Many calves died. In the US, about two dozen farmers reported thousands of pigs became sterile after consuming certain GM corn varieties. Some had false pregnancies; others gave birth to bags of water. Cows and bulls also became infertile when fed the same corn. Food Designed to Produce Toxins GM corn and cotton are engineered to produce their own built-in pesticide in every cell. When bugs bite the plant, the poison splits open their stomach and kills them. Biotech companies claim that the pesticide, called Bt (produced from soil bacteri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has a history of safe use, since organic farmers and others use Bt bacteria spray for natural insect control. The Bt-toxin produced in GM plants, however, is thousands of times more concentrated than natural Bt spray, is designed to be more toxic, has properties of an allergen, and unlike the spray, cannot be washed off the plant. Moreover, studies confirm that even the less toxic natural bacterial spray is harmful. When dispersed by plane to kill gypsy moth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bout 500 people reported allergy or flu-like symptoms. Some had to go to the emergency room. The exact same symptoms are now being reported by farm workers throughout India who have handled Bt cotton. In 2008, based on medical records, the Sunday India reported, Victims of itching have increased massively this year related to BT cotton farming.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 Multiple animal studies show significant immune dysregulation, in-cluding increase in cytokin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asthma, allergy, and inflammation-all on the rise in the US. According to GM food safety expert Dr. Arpad Pusztai, changes in the immune status of GM animals are a consistent feature of all the studies. Even Monsanto's own research showed significant immune system changes in rats fed Bt corn. A November 2008 study by the Italian government also found that mice have an immune reaction to Bt corn. GM soy and corn each contain two new proteins with allergenic properties, GM soy has up to seven times more trypsin inhibitor-a known soy allergen-and skin prick tests show some people react to GM, but not to non-GM soy. Soon after GM soy was introduced to the UK, soy allergies skyrocketed by 50%. Perhaps the US epidemic of food allergies and asthma is a casualty of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India, animals graze on cotton plants after harvest. But when shepherds let sheep graze on Bt cotton plants, thousands died. Post mortems showed severe irritation and black patches in both intestines and liver (as well as enlarged bile ducts). Investigators said preliminary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sheep mortality was due to a toxin most probably Bt-toxin. In a small follow-up feeding study by the Deccan Development Society, all sheep fed Bt cotton plants died within 30 days; those that grazed on natural cotton plants remained healthy. In a small village in Andhra Pradesh, buffalo grazed on cotton plants for eight years without incident. On January 3rd, 2008, the buffalo grazed on Bt cotton plants for the first time. All 13 were sick the next day; all died within 3 days. Bt corn was also implicated in the deaths of cows in Germany, and horses, water buffaloes, and chickens in the Philippines. In lab studies, twice the number of chickens fed Liberty Link corn died; 7 of 20 rats fed a GM tomato developed bleeding stomachs; another 7 of 40 died within two weeks. Monsanto's own study showed evidence of poisoning in major organs of rats fed Bt corn, according to top French toxicologist G. E. Seralini. Worst Finding of All-GMOs Remain Inside Us The only published human feeding study revealed what may be the most dangerous problem from GM foods. The gene inserted into GM soy transfers into the DNA of bacteria living inside our intestines and continues to function. This means that long after we stop eating GMOs, we may still have potentially harmful GM proteins produced continuously inside of us. Put more plainly, eating a corn chip produced from Bt corn might transform our intestinal bacteria into living pesticide factories, possibly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When evidence of gene transfer is reported at medical conferences around the US, doctors often respond by citing the huge increase of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among their patients over the last decade. GM foods might be colonizing the gut flora of North Americans. Scientists at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had warned about all these problems even in the early 1990s. According to documents released from a lawsuit,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at the agency was that GM foods were inherently dangerous, and might create hard-to-detect allergies, poisons, gene transfer to gut bacteria, new diseases, and nutritional problems. They urged their superiors to require rigorous long-term tests. But the White House had ordered the agency to promote biotechnology and the FDA responded by recruiting Michael Taylor, Monsanto's former attorney, to head up the formation of GMO policy. That policy, which is in effect today, denies knowledge of scientists' concerns and declares that no safety studies on GMOs are required. It is up to Monsanto and the other biotech companies to determine if their foods are safe. Mr. Taylor later became Monsanto's vice president.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 GM food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ested and pose a serious health risk. Not a single human clinical trial on GMOs has been published. A 2007 review of publish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potential toxic effects/health risks of GM plants revealed that experimental data are very scarce. The author concludes his review by asking, Where is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ing that GM plants/food are toxicologically safe, as assumed by th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Famed Canadian geneticist David Suzuki answers, The experiments simply haven't been done and we now have become the guinea pigs. He adds, Anyone that says, 'Oh, we know that this is perfectly safe,' I say is either unbelievably stupid or deliberately lying. Dr. Schubert points out, If there are problems, we will probably never know because the cause will not be traceable and many diseases take a very long time to develop. If GMOs happen to cause immediate and acute symptoms with a unique signature, perhaps then we might have a chance to trace the cause. This is precisely what happened during a US epidemic in the late 1980s. The disease was fast acting, deadly, and caused a unique measurable change in the blood-but it still took more than four years to identify that an epidemic was even occurring. By then it had killed about 100 Americans and caused 5,000- 10,000 people to fall sick or become permanently disabled. It was caused by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rand of a food supplement called L-tryptophan. If other GM food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rise of autism, obesity, diabetes, asthma, cancer, heart disease, allergies, reproductive problems, or any other common health problem now plaguing Americans, we may never know. In fact, since animals fed GMOs had such a wide variety of problems, susceptible people may react to GM food with multiple symptoms. It is therefore telling that in the first nine years after the large scale introduction of GM crops in 1996, the incidence of people with three or more chronic diseases nearly doubled, from 7% to 13%. To help identify if GMOs are causing harm, the AAEM asks their member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independent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gather case studie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GM food consumption and health effects, beg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and conduct safe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Citizens need not wait for the results before taking the doctors advice to avoid GM foods. People can stay away from anything with soy or corn derivatives, cottonseed and canola oil, and sugar from GM sugar beets-unless it says organic or non-GMO. If even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choose non-GMO brands, the food industry will likely respond as they did in Europe-by removing all GM ingredients. Thus,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s non-GMO prescription may be a watershed for the US food supply. Jeffrey M. Smith,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s the leading spokesperson on the health dangers of GMOs. His first book, Seeds of Deception is the world'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subject. His second, Genetic Roulette: The Documented Health Risk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dentifies 65 risks of GMOs and demonstrates how superficial government approvals are not competent to find most of them. He invited the biotech industry to respond in writing with evidence to counter each risk, but correctly predicted that they would refuse, since they don't have the data to show that their products are safe. Spilling the Beans, the institute's monthly column, is available at http://www.reliabletechnology.orgwww.reliabletechnology.org . The website also offers eater-friendly tips for avoiding GMOs at home and in restaurants. Contact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t (734) 213-4901; environmentalmed@yahoo.com ; http://www.aaemonline.orgwww.aaemonline.org/gmopost.html . http://www.sentienttimes.com/09/June_July_09/doctors.html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43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
xupeiyang 2010-4-17 12:51
【方舟子按:虽说中文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但联合国提供的中文版本的文件是从英文版本翻译的,而且往往译得辞不达意。这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也是如此,我只根据英文版本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译。 英文原文见:http://www.who.int/entity/foodsafety/publications/biotech/en/20questions_en.pdf 中文版见:http://www.who.int/entity/foodsafety/publications/biotech/en/20questions_ch.pdf 】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食品安全规划   瑞士日内瓦   2002年10月15日出版   这些问题和解答已由世界卫生组织拟定,以应对世界卫生组织一些会员国政府就转基因食品的性质和安全提出的问题和关注。 http://blog.163.com/fangzhouzi_vip/blog/static/10975569420103445056285/?fromScience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nuistzxd 2010-4-6 14:45
最近想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跟学生讨论讨论,已经布置下去两周了,希望学生能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查阅一些资料。自己对这个话题也知道的不多,因此,最近也在网上看了一些,特别是在科学网上看了一些。总的来看,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赞成的,一种是反对的。看着看着,我都不知道该相信谁的。但是我的直觉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会有一个什么结论,到底什么时候能够下结论,是安全还是不安全! 补充:在网上看了一些视频 (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4NzY0ODA=.html (2)财经郎眼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OTY4NDI4.html 嘉宾郎咸平教授 (3)美国食品公司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ODQ4NjEy.html 类似一个纪录片,看了感觉很恐怖。我宁愿相信是真实的。 (4)锵锵三人行 http://www.pptv.com/p/10197110/ 凤凰卫视 (5)深圳电视台现场激辩:转基因食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http://you.video.sina.com.cn/b/30631318-1411467204.html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个人分类: 教学任务|2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
Fangjinqin 2010-4-5 14:27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食品安全规划    瑞士日内瓦   2002年10月15日出版   这些问题和解答已由世界卫生组织拟定,以应对世界卫生组织一些会员国政 府就转基因食品的性质和安全提出的问题和关注。   1. 何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生物可界定为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已以非自然发生的方式改变 的生物。该技术通常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技术,有时候也称为 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或遗传工程。它可使选定的个体基因从一种生物 转移到另一种生物,并且还可在不相关的物种之间转移。   这些方法用以产生转基因植物然后将它们用于培植转基因粮食作物。   2. 为什么要生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得以开发和销售是因为对这些食品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存在着某些 感知的好处。这是指将其转变为一种价格较低、利益更大(在耐用或营养价值方 面)或二者兼具的产品。最初,转基因种子开发者希望他们的产品获得生产者的 接受,因此集中于农民(以及更广泛的食品工业)所重视的革新上。   以转基因生物为基础开发植物的最初目标是改进作物保护。目前市场上的转 基因作物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增强对由昆虫或病毒引起的植物病的抗性或通过增强 对除草剂的耐受性提高作物保护水平。   通过将从苏云金芽孢杆菌(BT)这种细菌中生产毒素的基因转入粮食作物, 从而实现抗虫害抗性。这种毒素目前在农业中作为常规杀虫剂使用,并且供人食 用是安全的。持续产生这种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已显示在特定情况下,如在虫害压 力大的地方,需要较少量的杀虫剂。   通过从引起植物病的某些病毒中引入一种基因,从而实现抗病毒抗性。抗病 毒抗性使植物较不易受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影响,使作物产量更高。   通过从传送抗某些除草剂抗性的一种细菌中引入一种基因,从而实现抗除草 剂耐受性。在杂草压力大的情况下,利用这些作物已造成减少使用除草剂数量。   3. 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是否不同于传统食品?   一般说来,消费者认为传统食品(通常已食用数千年)是安全的。当采用自 然方法开发新的食品时,食品的某些现有特性可以正面或负面方式发生改变。国 家食品当局可被要求审查传统食品,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的确,通过传统培植 技术开发的新植物可能没有用风险评估技术做过严格的评价。   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国家当局认为特定评估是必要的。已建立特定系统 就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问题严格评价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对于传统食 品,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因此,对这两类食品,在投放市场销售之前的评价程 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规划的目标之一是协助国家当局确定应进行风险评估 的食品,包括转基因食品,并建议正确的评估。   4. 如何确定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一般说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调查:(a)直接健康影响(毒性);(b) 引起过敏反应的趋势(过敏性);(c)被认为有营养特性或毒性的特定组成部分; (d)插入基因的稳定性;(e)与基因改良有关的营养影响;以及(f)可由基因插入 产生的任何非预期影响。   5. 哪些是与人类健康有重要关系的主要问题?   虽然理论讨论已覆盖一系列广泛的方面,但是辩论的三个主要问题是引起过 敏反应的趋势(过敏性)、基因转移和异型杂交。   过敏性。作为一个原则问题,除非可以证明转入基因的蛋白产物不引起过敏, 否则,不赞成从普遍引起过敏的食品转移基因。虽然对传统方法制备的食品一般 并不检测过敏性,但是转基因食品测试方案已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 生组织评价。未发现与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有关的过敏影响。   基因转移。如转入的遗传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将转基因食品的基 因转移到身体细胞或胃肠道细菌会引起关注。如果与用来创造转基因生物的抗生 素抗性基因被转移的话,则尤其如此。虽然转移的概率低,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小组最近鼓励采用不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技术。   异型杂交。将基因从转基因植物转移到传统作物或相关野生物种(称为异 型杂交)以及将传统种子与利用转基因作物培植的种子产生的作物混合,可对 食品安全和粮食保障产生间接影响。正如在美利坚合众国只批准作为饲料使用的 一种玉米品种的少量玉米出现在供人类食用的玉米产品中所显示的,这是一种实 际风险。若干国家已采取战略以减少混合,包括明确分开种植转基因作物和传统 作物的田地。   对于转基因食品上市销售后监测、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持续监测的可行性和方 法正在进行讨论。   6. 如何开展对环境的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包括有关的转基因生物和潜在的承受环境。评估过程包括评价 转基因生物的特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影响和稳定性,以及将发生引入的环境的生态 特性。评估还包括可由新基因的插入产生的非预期影响。   7. 哪些是对环境有重要关系的问题?   有重要关系的问题包括:转基因生物逃脱和潜在将人工基因导入野生种群的 能力;在转基因生物获得之后基因的持续性;非目标生物(如非害虫类昆虫)对 基因产物的敏感性;基因的稳定性;其它植物系列的减少,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 失;以及在农业中增加使用化学品。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问题因地方条件而 有相当大的差别。   目前的调查集中于:对有益昆虫的潜在有害影响或更快诱发具抗性的昆虫; 新植物病原体的潜在产生;对植物多样性和野生生物的潜在有害后果和在某些地 方情况下减少使用重要的作物轮作方法;以及抗除草剂的基因转移到其它植物。   8.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不同的转基因生物包括以不同方式插入的各种基因。这意味着应逐案评估个 别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并且不可能就所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发表总体声明。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 健康产生危险。此外,在此类食品获得批准的国家普通大众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未 显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断利用以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并酌 情包括上市销售后监测,应构成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基础。   9. 国家如何管理转基因食品?   各国政府管理转基因食品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尚未对转基因食品 进行管理。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一般说来, 已对转基因食品制定规定的国家通常还管理转基因生物,并顾及健康和环境风险 以及与控制和贸易有关的问题(如潜在检测和标签制度)。鉴于关于转基因食品 辩论的动力,立法可能会继续发展。   10. 国际市场上有哪些种类的转基因食品?   今天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所有转基因作物已利用三个基本特性之一进行设 计:抗虫害损害;抗病毒感染;以及对某些除草剂耐受性。用以改良作物的所有 基因均由微生物产生。   作物特性批准的地区/国家   玉米抗虫害:阿根廷,加拿大,南非,美国,欧盟   耐受除草剂:阿根廷,加拿大,美国,欧盟   大豆耐受除草剂:阿根廷,加拿大,南非,美国,欧盟(仅适用于加工)   甘兰型油菜耐受除草剂:加拿大,美国菊苣耐受除草剂欧盟(仅适用于育种 目的)   南瓜属植物抗病毒:加拿大,美国   土豆抗虫害/耐受除草剂:加拿大,美国   11. 国际上进行转基因食品贸易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目前尚未制定特定的国际管理制度。但是,若干国际组织正在参与对转基因 生物制定协议。   食品法典委员会是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负责汇编构成食品法典:国际食 品法典的标准、行为守则、准则和建议的联合机构。食品法典委员会正在对转基 因食品的人类健康风险分析制定原则。这些原则的前提强制规定在逐案基础上开 展上市销售前评估,并包括评价(插入基因的)直接影响和(由于新基因的插入 可能产生的)非预期影响。这些原则正处于制订的后期阶段并且预期于2003年7 月通过。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对国家立法不产生有约束力的影响,但是特别在世 界贸易组织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提及,并可在贸易争端的情况下用作参考 基准。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对其缔约方有法律约束力的一项环境条约,管制 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转基因食品如果包含能够转移或复制遗传物质的改性 活生物体,则属于议定书的管辖范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基石是一项要 求,即出口者在有意释放到环境的改性活生物体首次发货之前征得进口者的同意。 该议定书将自第50个国家批准之日后第90天起生效。鉴于自2002年6月以来登记 的加快交存,可能在2003年初生效。   12. 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是否已通过风险评估?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均已通过由国家当局开展的风险评估。这些 不同的评估在总体上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包括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这些 评估是透彻的,它们未表明对人类健康有任何风险。   13. 为什么在一些政治家、公众利益团体和消费者中间,尤其在欧洲,对转 基因食品存在担忧?   自1990年代中期在市场上首次引入一种重要的转基因食品(抗除草剂大豆), 在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消费者中,尤其在欧洲,对此类食品的担忧不断增多。 这涉及若干因素。在1980年代后期 1990年代初期,数十年分子研究的结果到 了公共领域。在此之前,消费者通常并不十分了解该研究的潜力。就食品而言, 由于消费者感到现代生物技术正导致产生新的物种,他们开始怀疑安全性。   消费者经常问,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就药品而言,许多消费者更容易 接受生物技术有益于他们的健康(如改进治疗可能性的药品)。就引入欧洲市场 的第一批转基因食品而言,这些产品对消费者无明显的直接好处(不更便宜,不 增加保存期,味道并不更美)。转基因种子造成每一耕地面积更高产量的潜力应 导致更低的价格。但是,公众的注意力已集中在风险 效益状况的风险一边。   在欧洲,由于1990年代后半期发生的与转基因食品无关的若干次食品恐慌, 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安全性的信心已显著下降。这也已对关于转基因食品可接受性 的讨论产生影响。消费者已从消费者健康和环境风险方面对风险评估的有效性提 出疑问,特别注重于长期影响。消费组织辩论的其它议题包括过敏性和抗微生物 抗性。消费者的担忧已引起讨论对转基因食品加贴标签使能作出知情选择的可取 性。同时,已证实,要测出食品中微量转基因生物是困难的:这意味着往往不能 测出极低浓度。   14. 这一担忧如何影响转基因食品在欧洲联盟的上市销售?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担忧已在总体上对转基因产品在欧洲联盟 上市销售产生重要影响。实际上,它们已造成所谓暂停批准转基因产品投放市场。 一般说来,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上市销售是广泛立法的主题。自1990年代 初期以来,已制定共同体法规。   核准向环境释放转基因生物的程序是相当复杂的,并且基本上需要成员国与 欧洲委员会之间取得一致意见。在1991年和1998年之间,委员会的一项决定批准 18种转基因生物在欧洲联盟上市销售。   自1998年10月以来,未给予进一步授权,并且目前有12项申请尚待审理。一 些成员国已援引保障条款以暂时禁止转基因玉米和甘兰型油菜产品在其国家投放 市场。目前有9个案例正在审查之中。其中8个案例已由植物科学委员会进行审查, 委员会认为在所有案例中,成员国提交的资料不能证明它们的禁止是合理的。   在1990年代期间,管理框架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以应对公民、消费者组 织和经济从业者的合理担忧(在问题13之下描述)。一项修订的指令将于2002年 10月生效。它将就向环境释放转基因生物方面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 更新和加强现有规则。新的指令还预见到对与转基因生物和环境之间互相作用有 关的长期影响进行强制监测。   在欧洲联盟,对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产品或含有转基因生物的产品必须履行 加贴标签。立法还处理转基因物质意外污染传统食品的问题。它对由基因改良造 成的脱氧核糖核酸或蛋白质推行1%的最低限值,低于这一限值,则不需要标签。   2001年,欧洲委员会就转基因生物的可追踪性通过了两项新的立法提案,强 化目前的标签规则并对食品和饲料中的转基因生物以及对有意将它们释放到环境 简化批准程序。   欧洲委员会认为,以现有法规为基础的这些新的提案旨在处理成员国的关注 问题和树立消费者对批准转基因产品的信心。委员会期望,这些提案的通过将为 在欧洲联盟继续批准新的转基因产品铺平道路。   15. 在世界其它地区对转基因食品公开辩论的情况如何?   将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和转基因食品的上市销售已在世界许多地区引起公 开辩论。这一辩论有可能继续,可能在生物技术的其它利用(如在人类医学)及 其对人类社会的后果这一更广泛的范畴内进行。即使正在辩论的问题通常很相似 (成本效益,安全性问题),但是辩论的结果因国家而异。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标 签和可追踪性等问题,作为处理消费者关注的一种方法,迄今尚未取得共识。这 在过去几年食品法典委员会内讨论期间已变得明显。虽然缺乏对这些主题的共识, 但是已就协调关于风险评估的观点取得重大进展。食品法典委员会即将通过关于 上市销售前风险评估的原则,并且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规定也显示国际级 日益增多的了解。   最近,南部非洲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对利用转基因食品作为紧急情况下食 品援助的注意。该地区若干国家政府提出关切,涉及环境和食品安全恐惧。虽然 在一些国家对去壳谷物的分配已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但是其它国家已限制 利用转基因食品援助和获得不含转基因生物的商品。   16. 世界各地区人们的反应是否与对食品的不同态度有关?   视世界的地区而定,人们往往对食品有着不同的态度。除营养价值之外,食 品通常有着社会和历史内涵,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具有宗教重要性。食品和粮食 生产的技术改良可在消费者中间,尤其在缺乏关于风险评估工作和成本/效益评 价的良好交流的情况下,引起负面反映。   17. 对农民拥有其作物的权利是否有影响?   是的,知识产权可能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辩论中的一项内容,对农民的权利 有影响。对知识产权,尤其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下 涉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一项协定)的专利权义务,已根据它们对进一步获 得作物多样性的后果开展讨论。在医学中利用基因技术这一相关主题方面,世界 卫生组织已审查知识产权与平等获得遗传资源和利益共享之间的冲突。该项审查 已考虑潜在的垄断问题以及对人类医学基因序列领域新的专利条例的怀疑。这些 考虑可能也影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辩论。   18. 为什么某些团体担忧化学工业对农业日益增长的影响?   某些团体对它们认为的几个化学公司对种子市场不可取的控制程度感到担忧。 从作物保护良好规范方面以及从整个社会的视角和依附于食品的价值观念来看, 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多样性可从利用一系列丰富的作物中获得最大益处。这些团体 害怕,由于化学工业在种子市场的利益,农民使用的品种范围可能缩小至主要为 转基因作物。这将影响一个社会的口粮篮以及从长远影响作用保护(例如,形成 抗虫害抗性和耐受某些除草剂)。专一使用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还会使农民 依赖这些化学品。这些团体害怕化学工业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种 它们并不认为可以持续的趋势。   19. 在转基因生物领域可预期有哪些进一步发展?   未来转基因生物可能包括增强抗病或抗旱的植物,营养素水平增高的作物, 强化生长特性的鱼类以及产生重要药用蛋白质如疫苗的植物或动物。在国际方面, 在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2000年和2001年组织的专家协商会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用 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特设专题小组以后的工作中可找到对新发展的反应。此项工 作已造成从总体上改进和统一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的框架。诸如评价转基因食品 过敏性或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安全性等特定问题已包括在内,并且由粮农 组织和卫生组织组织的一次专家协商会将于2003年注重于转基因动物产生的食品。   20.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开展哪些工作以改进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将在转基因食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基于两个理由:(1) 公共卫生可从生物技术的潜力,例如从增加食品的营养素成份、降低过敏性和更 有效的粮食生产中获得巨大好处;以及(2)同样在全球范围内有必要审查消费通 过基因改良生产的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显然,现代技术如要构成在 生产食品的方式方面一项真正改进,必须对其进行透彻评价。此类评价必须是全 面的,包括一切的,不能停留在以前分散的不一致的评价系统,只孤立地注重于 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开展工作以提出对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更广泛观点, 从而能考虑其它重要因素。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产品的这一更为全面的评价将 不仅审议安全性,而且审议食品保障、社会和伦理问题、获取以及能力建设。在 这一新方向方面的国际工作以这一领域其它主要国际组织的参与为先决条件。作 为第一步,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将于2003年1月讨论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涉及 这一主题的报告内容。该报告正与其它主要组织合作编制,主要是粮农组织和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这份报告可构成今后行动的基础,以实现对某些转基因食 品的更为系统、协调、多组织和国际评价。 (转自:XYS20100403)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和五大隐患
xupeiyang 2010-4-2 06:13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17.htm?pf=1   ● 转基因作物可能本身成为杂草   ● 转基因作物的亲缘野生种成为杂草或超级杂草   ● 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新的病毒疾病   ● 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 破坏生物多样性   ●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及生态过程的影响   ● 其他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   ● 转基因生物所引入的外源基因往往可以表达出蛋白质,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 转基因生物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有毒物质、 抗营养因子 、过敏原等的含量发生变化,将影响该生物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会造成的危害   ● 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   ● 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 转基因食品五大隐患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学家们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比如说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对农作物进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38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青岛晚报:青岛转基因食品进出未受限制
蒋高明 2010-3-19 22:20
本文出处: http://www.agronet.com.cn/News/Detail_553858_1.aspx 2010年03月19日 《青岛晚报》 记者调查转基因食品进出青岛并未受到限制   目前已涵盖大豆、花生、大米、彩椒等十余类食品   转基因食品成为岛城市民近期热议的话题,前有胶南可能研究转基因花生,后有沃尔玛转基因门事件。本报接到不少市民电话。不少权威专家说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沃尔玛等超市出售转基因大米还被定性为非法,转基因食品是不是绝对不能吃?    商场撤柜部分转基因   昨天,记者走访家乐福、沃尔玛、百盛等多家超市了解到,受近日转基因大米事件的影响,不少卖场陆续撤出了不少转基因食品。在转基因门主角沃尔玛的粮油专区,售货员告诉记者:转基因的农作物苍蝇不叮虫子不咬,是一种高科技品种。但据说用它做的食品对健康有害。国内曝光后,我们几天前就撤走了一些转基因品种。 据工作人员介绍,外地曝光的转基因大米青岛店并未进货,彩椒也不再销售。    消费者仍难以分清   虽然商场撤柜部分转基因食品,但记者还是发现了不少转基因食品的身影。其中,食用油一般都公开扛起了转基因的大旗,明明白白在配料表中标注了转基因大豆压榨。   买豆油的人一般都图个便宜,小饭店来拿的特别多。家乐福超市的销售人员认为,除非在家里做饭,否则很难不吃到转基因食用油。此外,大豆油还广泛用于糖果、膨化制品、饼干、油炸制品等食品里,但记者没有发现相关标注证明,令消费者无法辨别。    八成受访者拒当小白鼠   记者在家乐福超市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8人表示还没证明是好是坏,我可不想当小白鼠。但有市民持赞成态度。在家乐福超市食用油专区,李女士就毫不犹豫从货架上提走了一桶大豆油。她说:这种豆油价格更便宜,我觉得是不是转基因都无所谓,人家美国人不都吃这个吗?    转基因进出青岛无限制   既然转基因食品尚存疑虑,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入青岛有什么限制措施吗?昨天,记者采访了青岛海关和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并没有特别的区别对待政策。 进口大豆就是大豆,没有是不是转基因一说。 目前还没有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分类。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检疫将严格按农业部门的相关规定,对转基因食品没有特殊的政策。此外,记者还采访了青岛市商务局,商务局答复的口径与海关基本一致。 (记者 孙成富 见习记者 张艳利 实习生 马黎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在国外看到的转基因食品
蒋高明 2010-3-9 23:01
   作者:吴学云 2010-01-22 21:26 本文出处: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7030713 笔者生活在加拿大,曾经从事过饲料添加剂的国际贸易工作,去过欧美很多地方,商务中了解到和亲眼看到的美国广袤的土地和强大的农作物生产能力,深为美国(包括加拿大、部分欧洲国家等)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所叹服,出售的食品种类也极其繁多。   那么在国外我见到了多少转基因食品呢?   加拿大有一家很有名的食品超市连锁店Lablows( http://www.lablows.ca/ ),数年前,我就在离家不远的一家店,发现数千平米的超市,在进大门的左侧显著位置,有一个专门的约百余平米的专柜,排放着几排食品(都是包装好的深加工食品,没见到未经加工的大米,也没有看到植物油等)。仔细再看,原来是转基因食品专柜。所有产品都在显著位置,标明此为转基因产品,价格比同类的非转基因食品,大约便宜1/3。(只是大概比较,没有专门做过研究,总体感觉是便宜些)   据我观察,除了有几个人看看,在每次我的购物经历中,并没有看到有人在该专柜买任何东西。当然,并不能由此说就没有人买,否则,超市就不会摆。但是我确实没有看到。   在美国及加拿大,我也常去以买散装大宗的近似以国内批发价定位的非常有名的连锁超市Costco( http://www.costco.com/ )买食品。该店采用会员制,在北美拥有很多连锁店,非常适合人口多的家庭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在这家连锁店,我并未见到任何转基因产品。   这两家超市,应该是在北美有代表性的上规模的食品超市,我看到的转基因食品仅限如此。   有个感觉,就是转基因产品,似乎是设专柜买卖,且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明。国外保护公众知情权的法律,应该基本排除一些小超市会欺诈消费者鱼目混珠,擅自出售转基因食品。   中国的转基因玉米及大豆产品,比如食用油,我们通常要仔细辨认,才能买到100%非转基因玉米(胚芽压榨产品,否则,一不小心,就被转基因了。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笔者无从辨识目前热议的转基因的是非好坏。但是倒听到一位农业专家(美国留学回来的),讲过某年河南某地播种的转基因水稻全部不结子的事(颗粒无收),倒是惊出一身冷汗。按这位专家的说法,美国完全能做到,在战争状态下或者出于战略考虑,使卖给你的基因种子让你一年播种颗粒无收。   不言而喻,一年的饥荒和恐惧带来的社会动荡,足以毁掉一个国家。   这是美国的粮食战略,抑或国际粮商的粮食阴谋?   在拙著《美元刀》中,为了剖析美国的粮食垄断战略,我讲了一个 苹果长在地上的故事:美国因为人工很贵,好多水果来不及摘就烂掉。果园农场就兴起了一种休闲方式,鼓励大家自己动手,只要象征性地付点钱,就可以装满一车子拉回家。   故事说笔者的一对华人夫妇朋友带孩子摘苹果,等他们赶到农场时,由于已是深秋,树上竟无苹果可摘――苹果都瓜熟蒂落,在地上拣就可以了――本来想给孩子普及一点自然知识,没想到孩子(当时3岁)却从此一直以为苹果是长在地上的!   苹果长在地上,美国的怪事其实不怪。 多数人并不清楚的是,美国不但是工业大国,也是世界农业大国,土地广袤,物产丰富。美国国会每年给予农产品大量补贴,冲击了新兴国家的农业经济(进口农作物比本土的便宜),美国与欧盟最大的贸易摩擦也是因为农畜产品 。   在根本没有粮荒和饥饿威胁的美国,为什么率先开发转基因作物,并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广呢?   中国古语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想,老百姓的知情权是应该得到保护的;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诸位的尘嚣日上的反对转基因的热情也是应该鼓励的。   那么,政府,是不是该站出来说点什么呢?!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39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袁隆平:我自己吃转基因食品没问题还不行
xupeiyang 2010-3-4 20:39
2010年03月04日 15:49 人民政协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4 条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在接受凤凰网和人民政协报联合访谈时说,我愿意吃转基因的抗病抗虫食品,我吃了没有问题,还不行,因为我现在没有问题,下一代怎么样?我已经有了下一代,号召志愿者,年轻人,他来吃,他吃了,他生的儿子也没有问题,这就没有问题了。应该是这样子一个态度。 袁隆平:我们要警钟长鸣,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惠农、强农政策,非常好,但是还要改进。 主持人:具体怎么改进? 袁隆平:现在关注在这里,比如说我们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方式要改进,现在是以田亩为根据的,就是一亩田给你补助多少,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我觉得要改进。他种得好,一亩田有110、120块钱的补助,但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够,反正不管种好种坏,我亩产三百斤补贴一百多块,亩产一千斤补贴也是一百多块。 主持人:应该按亩产量? 袁隆平:以比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按平价供应市场,这是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你之前也说过,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没有确切的说法? 袁隆平:不能一概而论。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不存在概率学问题。有的转基因食品,它的品种,是抗病抗虫的。它这个抗病抗虫的基因,是来自于一种细菌的毒蛋白,虫吃了要死,人吃了怎么样?很难说。又不能说拿人做试验,顶多拿个小白鼠做试验。但是老鼠是老鼠,人是人,这个要慎重。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我们要持慎重态度,不能拿人做试验。怎么办?我是志愿者,我愿意吃转基因的抗病抗虫食品,我吃了没有问题,还不行,因为我现在没有问题,下一代怎么样?我已经有了下一代,号召志愿者,年轻人,他来吃,他吃了,他生的儿子也没有问题,这就没有问题了。应该是这样子一个态度。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枫枫桥 2010-3-3 15:14
我的专业主要是做转基因大豆,采用的方法是国内科研人员认可,而在国际上还有争议的花粉管通道技术;今天偶然间看到了范云六院士的转植酸酶大豆获得田间释放的一个新闻,其实不新了,科学网09年9月份的消息,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一直在忙于我的毕业论文,没有写什么东西,在科学网上,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的父亲母亲,还在问我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吗?比如转基因大豆油安全吗? 虽然我做的是相关的植物转基因工程,但是,让我对转基因的安全性做一个判断,我还真的不能马上就给出答复,因为,所谓的不安全还真的仅仅是一种猜测,而且,也是明确针对的是什么?如果说担心的是转基因的在环境中的水平转移,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而这种担心和我们大众对于转基因植物的产品的担心不是一个概念,我觉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如果你吃的是植物油,或者别的转基因动物比如牛产出的牛奶,这些产品,或者是脂肪,或者是蛋白质,安全与否,看的是你的身体是否对于这样的东西过敏与否,而这个过敏与否只是与这种化合物有关,而不是产品来源的转基因植物,或者动物有关。如果你过敏,即使是非转基因植物或者动物产生的这些产品,你也是过敏的,对你而言也是不安全的。说白了,就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也不是自然界中没有的新东西,而是我们通过转基因想获得更多的这样的产品,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觉得,目前的分子水平上的转基因育种技术是科研的主流,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武器!!! 现在我感觉,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概念不清楚,人云亦云的居多,越是不清楚,不具体分析,是越来越难以说清楚的。用实验室中对于DNA或者RNA的这样的遗传信息分子进行加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化到手提的植物或者动物,或者是微生物等中,获得转基因生物,在生产出你想要的产品,可能是改良的后的产品,也可能该受体中没有的产品,这获得产品,不是转基因分子,而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严格的说,只要有分子上的修改,那么,杂交获得也是一种转基因产品,只不过这种杂交是生物自发进行的,或者说,我们人类利用了这种天然存在的现象进行的操作,只不过现在更直接了一些,更快捷了一些,有什么不好呢?目前看来,科研人员研究的转基因安全性主要集中在转化载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的就是载体骨架序列和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详细的内容可不是这样一个博客所能一下子说清楚的,要研究,就去看文献好了。这里不再细说。 任何新技术的推广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往往是一开始阻力很大,各种担心都有,但是,我想转基因食品可不是加了三氯氰胺的牛奶,当然也不是问题猪肉,这些才是我们公众应该关注的,我们国家的监督部门应当提高检测水平,产品跟踪的体系,当然,转基因的田间释放仍处于试验阶段,对于环境的影响,对于生态的影响,仍旧需要科学家们缜密的实验来加以分析,给出更合理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才是当务之急!
个人分类: 交流记事|3418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人是否吃转基因:请看照片,不要上维基百科
热度 3 蒋高明 2010-2-23 12:22
蒋高明 关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最近争议的声音不断,探讨起来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最近,鸿飞兄写了以下的文字: 《蒋高明研究员不应该以讹传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871 看了标题,给我一个大的感觉就是扣大帽子。是蒋高明研究员在所为问题上都以讹传讹吗?哪怕个限定一个转基因问题,也让人服气。鸿飞兄写道: 转基因食品成为争议话题,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奇怪的是有很多说法并不是基于事实,而只是 基于构造出来的谣言 。 今天看了蒋高明研究员《美国超市:大豆制品不用转基因(附图)》博文,感觉就是蒋高明研究员是在以讹传讹并且对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 蒋高明《美国超市:大豆制品不用转基因(附图)》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603 老蒋在这篇博文中转发了一篇题为《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大豆制品,凭什么中国人要吃?》的网络文章,并且声称: 这篇(转发)文章指出了这样一些事实:1)美国超市对转基因食品控制很严;2)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是作为饲料喂牛、鸡、猪的,以获得鸡蛋、牛奶、猪肉等制品。3) 即使如此,美国人还是不希望这些产品里含转基因成分,他们希望的是有机食品; 4)转基因的作物如玉米、大豆是出售给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国家的;5)中国进口大豆的70-80%是转基因的,但相关下游产品并没有标注是否为转基因成分。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转基因食物问题,但是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的。我的第一感觉是老蒋的这些说法超出了可以接受的常识,于是我首先到维基百科去看看那里怎么说。另外我也去看了看世界卫视组织官方发布的20 questions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我只能遗憾地说,常识是对的,蒋高明研究员传播的是谣言 。 鸿飞的文章说理的成分是有的,但也出现了明显的结论性和倾向性:蒋高明研究员以讹传讹;对谣言传播推波助澜。 这个结论是只花了一两个小时(?)时间上网得来的 。 我的观点是在上述5条没有错,至今我还坚持。如果反驳的话,需要针对上面的观点。如果照片是假的,是原作者有意杜撰的,美国超市用的是转基因豆制品, 美国人生产的转基因大豆91%是给美国 人民吃的,不是给牲口吃的 ,等等,这5条里,您用铁证证明是假的,是蒋高明杜撰的,再下结论,才是科学的态度。否则,对转基因没有专门研究过转基因食物的鸿飞兄,仅凭起码的 常识,就断定蒋高明研究员是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质疑这次重大事件中,是基本构造出来的谣言,以讹传讹,并且对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这样定性的结论有多少是合理的呢? 那么,老蒋说中国进口大豆70-80%是转基因是不是事实呢?看下面的文章就知道了: 《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国产豆面临灭源灭种》 http://animal.aweb.com.cn/2009/0420/3114125843430.shtml 只所以用《求实》旗下《小康》杂志2009民意调查数据,是对国内一些专家不讲真话的一种抗议。中国农民是很实在的,他们不吃自己种的蔬菜,不吃自己养的猪就公开承认;国 外的转基因科学家也是亲口跟我说不吃的,在转基因与有机食品之间还是选择后者的。我接触到的一些国内转基因科学家也在私下里说不吃的。但我们再媒体上听到的,是中国力 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科学家说自己带头吃,他们米缸里装的就是转基因大米。这其中有没有讹呢?2000年,笔者组织一个国际会议,一个力推转基因的女科学家占了1个小时大讲转基因的好处,将后面澳大利亚学者气跑了,因为她挤占了后面报告人的时间,超了半个小时。仅从这点看,转基因就好霸道。 你(不是说鸿飞兄,而是说某些那些生物技术专家)带头吃转基因,不要剥夺被人不愿意吃的权利。 我们是被转基因的,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没有美国人做得透明 。 鸿飞兄在美国待的时间很长,这一点想必是同意的。 写文章每个人当然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倾向,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同意就写文章反驳。将不喜欢听到的,大棒子,扣帽子做法似不妥。当然,笔者文章强调的是美国政府对待转基因的态度,以及在超市上一些具体的做法,并没有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这样的话。有多少人吃?具体的数据我不得而知,但从严格管理的程度看,美国人吃转基因的肯定少于中国人。这样因为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美国是基本知情的,中国是基本不知情的。 愿科学网在重大事件上(转基因作物事关中国人吃饭问题,应当是大事了吧),和平争论问题。道理是越辩论越明白的。 当然,感谢鸿飞兄提供一些材料。内容很多,容我慢慢消化。 言语唐突之处,还望鸿飞兄海涵。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7348 次阅读|20 个评论
只差基因待转了
宋建国 2010-1-31 19:57
爱滋村早有了,癌症村和怪病村越来越多起来了,环境惨烈污染了,生态越来越差了,资源在迅速耗竭着;假奶粉孕育大头儿成功了,三鹿奶粉强壮民族了,假冒伪劣毒千变万化无孔不入了;持权抢劫荣誉化了;黑煤窑黑砖窑开张了,躲猫猫升级了,自杀率荣登世界榜首了,大裤衩已经脱下挂在城头了 。投名状早已交过了,课已经补了,颜色已经变化了,特色已经鲜明了。 该转的都转了,什么都不缺了,什么也都没有了,只差种族基因待转了。转基因食品要大显威力了。不过,在强迫这片土地上的民族走向地狱深处的路途上,胆子还可再大一点,步子还可再快一点,要彻底地出卖和驯服最广大的民众,主宰老百姓命运的精英们还可以考虑用更狠毒的更快见效的转基因毒招。
28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笔者在互动百科就转基因食品问题的访谈录
蒋高明 2009-9-15 21:02
蒋高明 昨天下午,笔者和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项目主任方立锋在互动百科总部接受记者访谈,就最近发生的雀巢婴儿食品检查转基因成分发表看法。下面是他们现场记录的对话,笔者做了简要的修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这里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科学网网友从不同角度探讨这这个问题。 我们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问题? 互动百科新知社访谈 2009年9月中旬,经 绿色和平组织 调查,在著名的雀巢品牌为中国宝宝准备的一种婴儿食品(雀巢牛肉蔬菜米粉)中,赫然发现了潜在的导致过敏的转基因成分(抗虫转基因成分 Bt基因 ),这种蛋白能够在小鼠体内引发免疫系统反应,是潜在的致敏原。此事已经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随之,网友也对转基因食品产生很多疑问,为此,希望您能够给我们抹去转基因食品认识的空白。 访谈嘉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蒋高明 1964年9月19日 出生于山东 平邑县 , 1985年 毕业于 山东大学 生物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工作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职称是研究员,以科研为主,自从1996年被评为硕士导师,开始带学生,最早招收的硕士生(渠春梅)现在美国;2000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生态学。 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 方立锋 主要从研究转基因到调查 转基因 ,乃至反对转基因在中国的商业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的利弊!从那一天就知道我有个很重要的任务:转基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的真相。 访谈实录经过 主持人:蒋教授您好,很荣幸的欢迎你来到互动百科。 在著名的雀巢品牌为中国宝宝准备的一种婴儿食品(雀巢牛肉蔬菜米粉)中,绿色和平经过调查,赫然发现了潜在的导致过敏的转基因成分(抗虫转基因成分Bt基因),这种蛋白能够在小鼠体内引发免疫系统反应,是潜在的致敏原。此事已经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随之,网友也对转基因食品产生很多疑问,为此,希望您能够给我们抹去转基因食品认识的空白。 蒋高明: 转基因也叫生物工程。在细胞外将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复制,然后再把它转移到目标生物中,如一些作物或者是植物和动物当中,就是把希望要的比如说抗盐、抗旱、抗虫的基因转移到人类希望的物种去。它实际上是人工操纵的基因交流,在自然界基因交流是通过两性繁殖,转基因是替代了自然的过程,是用人为的办法,复制 DNA 片断并转移到其它生物中去。 主持人:所谓的转基因会对人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危害? 蒋高明 :要看相对于什么了,转基因食物,这有一些争议,这个双方都拿不出什么实在的证据,因为这个东西毕竟才出来20多年,没有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吃转基因的食品。只是在一些实验性动物当中发现一些长期吃转基因食品的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小白鼠的肝萎缩,或者是它的繁殖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等,这都是有的。像奥地利科学家做的实验,还有意大利科学家做的实验,都有这些发现。 在生态方面的,这个可能会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基因是一个遗传物质,自然界是男女正常结合才产生基因交流的,现在人类在没有进行有性繁殖之前把这个DNA片断在体外进行克隆,复制,再转移。那么转进去这个过程是很快的,把几亿年的演化过程,在几天的时间内在试管内完成,这个是有一些潜在的风险的,如转基因可能会飘逸出来,这些飘逸也可能通过有性的过程。比如转基因玉米的花粉,就会和与玉米相近的植物产生杂交,带着基因的成分就污染了杂草,这个杂草就带着这个转基因。相对来讲进一步也可以传染,比如说谷子的基因可以转移到一些相近的植物如狗尾草里面,这我们叫基因污染,或者基因逃逸。这就是说你人类希望它这个基因是为达到你的目的服务,为人类服务,但是控制不住它呢,可能就变成你的敌人。比如说这个带了这个基因的杂草,也就有抗虫,抗盐的能力,这样无形中就要增大除草剂的量控制杂草。所以这个呢,对农业或者自然生态来讲,是不怎么好的,或者至少存在潜在的风险吧。 主持人:转基因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这个有根据吗? 蒋高明 :对,这是我们担忧的,因为优良的性状是慢慢的演化而来的,而且物种是保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可能得豆,现在这种办法可以做到,甚至把动物基因转移到植物当中,把微生物基因转移到动物,这样长期转移下去,你控制得住还好,如果控制不住,就像当年物理学家发明原子弹,对人类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危害。我们现在只管到它的好处没有管它的坏处,长期下去是危险的。 支持人:方主任您主要是参加了这次雀巢的调研,这次针对婴儿产品的调查,它的牛肉蔬菜米粉有一种转基因成分,这种成分我看了一些材料是Bt基因,这个Bt基因对人到底有什么害处? 方立峰 :其实 Bt基因 就是来源于一种就是叫苏云金芽胞杆菌,它能够产生一种蛋白,这种蛋白能够杀死一些目标的昆虫,那么这些科学家就希望能够把这个,这个优良的性状导入到植物里面,像 水稻 , 玉米 , 棉花 ,那水稻里面呢可能这种蛋白可以杀死一些虫,对水稻比较危害比较大的虫,现在在棉花里面主要是针对棉铃虫,这个棉铃虫吃了含有转基因的棉花的叶子也好棉花也好,它会死掉,玉米也是一样,这个东西Bt基因虫子吃了会死,人吃了会怎么样,但是像这种实验在人身上现在是没法做的,所以科学家就借助一些实验动物,像实验鼠,小白鼠,来做这样的实验,那么在,刚刚在去年的时候,08年11月份,有一个奥地利的科学家,就拿一种转基因玉米,也是转移了Bt基因,这是意大利科学家做的,是拿一个(木三多)的玉米,是Bt基因蛋白的一个玉米,小白鼠吃了以后它的免疫系统发生了反应,有一些异常,那么就是有一种豁免反应,到目前来说就是说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是否存在一些风险,我们只能说借助于一些实验动物的一些结论,来推测,小白鼠有这样的问题,免疫系统会有一些过敏的反应,人类会不会有,一些做转基因的科学家也不能拿出一些直接的证据说人吃了以后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蒋教授您能站在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一下转基因的危害吗? 蒋高明 :我们是做生态学不是做转基因,我可以举一些例子,现在当两方面都拿不出直接的证据,毕竟是刚开始,时间短,才二十多年,也不可能拿人来做实验。我可以举一些相关的例子,这些例子也可能让我们对转基因安全性有一个判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有一个美孚集团,他们当时发明了一种汽油抗爆剂,叫 四乙基铅 ,这个铅在全世界风靡一时用它做抗暴剂,因为汽油在振动,有了这个东西以后确实把震动就减少了。当时,那些卖石油的人,卖汽油的人宣传,这个东西非常好,甚至用美女和抗爆剂做广告,发一些标语照片,就是你使用以后就不再震动了,享受真正的开车乐趣。但是后来, 哈佛大学 一个教授,Hamilton, 她是一个医学家,外科专家,是一个女科学家,发现这个铅长期使用会进入小孩子的脑部,还是会引起一些中毒,脑损伤,甚至于死亡。这个指责美孚集团拒绝,要求拿出证据来,这个证据用了25年,这25年中,美国把700万吨的铅释放到我们的环境当中,从二十年代到现在90%的铅是这一个添加剂贡献的。 我当年就是做环境的,我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做植物里的铅,来自交通污染的铅。现在这个四乙基铅被交停了,汽油当中不可以再加这个铅。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死掉了,因为当时拿不出直接证据,还可继续使用。这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环境污染事件的爆发,那是滞后的,但是在这之前呢,利益集团就把钱拿走了,甚至反对的人,支持的科学家也死掉了。支持的和反对的两方面都不在了,受害的人是环境和人类。转基因的东西我们不好推断它到底是好是坏,但是生态学上我们是非常保守的。 从进化角度来讲,基因不可能有那么迅速的转移,不可能动物的基因会到植物当中去,这都是不可能的,现在人类完全可以做到。当然伦理不好说,但是至少从环境的角度,是有问题的,长期下去绝对是有问题的,四乙基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谁再使用含铅汽油就是非法的。但是那个年代,那个证据就找了25年,现在叫停了,但是石油公司已经把钱赚走了。转基因如果真的解决人类的食物安全是好事,但是这个不一定是这样,是利益集团热心,有人要赚钱,这个受害的是环境,是普通老百姓,应该把这个知情权告诉消费者。现在不是这样,甚至有的是采取双重标准。 主持人:这个双重标准,这个双重标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还是(雀巢公司)本身自己钻这个漏洞呢? 蒋高明 :是这样的,转基因是欧洲科学家发明的。他们一旦发明出技术以后,就有人出来发对,争议是不断的,甚至会争吵到国会上。争议的结果是,如英国人很保守,那就先放一放。欧洲是排斥这个东西的。在美国你要卖也行,你必须清清楚楚标着很大的字,告诉消费者这个东西是转基因的。你可买可不买。他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标准,就是因为中国的老百姓不懂什么叫转基因,以为这是高科技好吃的东西,都以为是好东西,健康,但是所有负面的东西是只字不提的。他为什么钻这个空子?现在非转基因的字标得大大的,传统食品大家很放心, 转基因食品 不敢标得大的,标大了以后,有些人好比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去买。普通老百姓或者民工去买了,因为这个宣传很少。所以转基因食品标大了,会怕影响销售,这是毫无疑问的。你标上以后有些人就不买,转基因大豆油做的蛋糕,不敢标注。这个商家是考虑他的销售利益,所以他采取双重标准,就是趁着你不太明白这个事情,就铺天盖地占领这个市场。 主持人: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转基因标识的政策是怎样的? 蒋高明 :农业部应该很严格规定的。 方立峰 :对农业部有严格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办法,要求标识的是五大类,十七种种类需要标识,比如说大豆,大豆油,大豆粉,豆粕,玉米,玉米油之类,玉米粉之类的,还有棉花,番茄。 主持人:对于雀巢公司的婴幼儿食品(牛肉蔬菜米粉)为什么没有转基因标识? 方立峰 :现在来说,它这个管理办法其实是这样,就是说你用到了法定目录里属于五大类十七种里面需要标识,具体怎么界定的,这次我们从米粉里面发现有这个转基因成分,配方里面有玉米粉,大米粉, 大米 不在这个当中,这个要不要标,不标是不是违法,因为这个大米本身就是违法,你在市场里面流通转基因大米的话是违法的,你用的是玉米的话,一旦你使用了转基因的成分就必须要标识,现在有一些媒体采访农业部的人,其实以前也发生这样的事情,说米粉属于不属于标识范围内,但是它事实上已经用到了转基因的原料了,就是说跟质检局也有食品管理办法,出现以下情形需要标识,一个是确实是转基因食品,或者属于农业部的法定目录,法定的标识目录,他已经用了转基因的原材料,就是严格的惊异就是说属于转基因食品,他根本就许多标识。 支持人:(雀巢公司对中外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您认为它是什么样的性质? 蒋高明 :这肯定是歧视了,你不敢惹英国人不敢惹美国人,甚至巴西人,俄罗斯,都承诺不用,在上述国家不用转基因的原料,在中国就不做这种承诺。显然这是因为你这个国家没有出来反对啊,他就偷偷的卖了,甚至现在问他,他还说并没有卖,只是检测出来了而已。 支持人 :按照这个说法的话,是不是有一些偏激? 蒋高明 :你说这个歧视是一种偏激,但是客观事实就是这样。你没法解释,你为什么对英国承诺不使用,到中国就不承诺不使用。同样的产品,两个国家的标准不一样。你既然用了转基因成分,就应该告诉我们消费者,我们的家长很多,大家都会选择。如果我知道我肯定不会买转基因食品,不会买这个食品给孩子吃。这显然是歧视,甚至是偷偷摸摸的行为,不光彩的。你企业挣钱不能不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 主持人:转基因食品对儿童有什么影响? 蒋高明 :对于转基因食品,并没有一个人拿孩子做这个实验。现在双方还都是拿不出来的,只能拿小白鼠来做,我们的孩子也不是小白鼠,毕竟还有一定的差异。保守来讲,我觉得,因为现在很多的食品安全还没有吃出来,说不清楚的,很多病越来越多,你不能说这个东西一定是这个的原因,但是从保守的角度来讲。从健康的食物来讲,肯定是传统的五谷杂粮是最好的,不要化肥,不要农药,不要转基因,不要受到污染,也不要催熟的激素,那肯定是不健康的。转基因在这里边肯定是食品市场更加混乱。 方立峰 :本身来说婴幼儿、老年人对食品来说是特别敏感的,婴幼儿来说,婴幼儿一出生三四个月以后,他到一两岁的时候,他的食品是比较单一的,可能长期要吃一种东西,比如说米粉,食物比较单一,像英国皇家学会,他们将婴儿列为食品安全的最有风险的一个人群,他有一个专门的关于转基因植物和关于人体健康的报告,在这指出就是说,任何转基因成分出现在婴儿食品中应用,就要接受最严格的审查,就是婴儿食品不应该出现转基因成分,04年的时候英国医学会也出相关的报告,也正是英国皇家学会的观点,就是婴儿食品一定要经过最严格的审查,特别是转基因成分的使用,也是给消费者,或者是老百姓提出一个提醒,就是说婴儿食品,婴儿是食品安全里面必须有风险的人群,不影响使用转基因成分。 主持人:中国有多少人认识转基因标识? 蒋高明 :有人在扬州做过一个调查,大概80%的人没有听过转基因这个词。我在出租车上问司机,他也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这个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空白的。 方立峰 :我们也在07年的时候做过一次调查,在广州大海等五个大城市调查对转基因的认识,我们调查的结果是有80%的人是拒绝转基因食品,现在的标识的话,大豆油,我们现在的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它的标识就是转基因大豆原料,这个是很小的一个字,然后在一个很角落的位置。 主持人:大多数人是不是对转基因的食品还是不认同,有抵触性? 蒋高明 :也不是抵触。因为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搞转基因的科学家自己也不吃,也不让家人吃。还有一个我想补充一下,小孩子肯定免疫力相对来讲比较差的,你看出事多是小孩,比如说 三聚氰氨 ,成人也喝了,这个没有事,小孩子就死掉了。更多的事情都是小孩子发生的,就是说小孩的免疫力是低的,这就是英国为什么不要婴儿食品里不能有转基因这样的要求。咱们现在还不能说这个转基因好与不好,所以就不要拿孩子做实验。转基因的 Bt基因 ,有这个信号应该是产生毒蛋白,这个毒蛋白是希望虫子吃它,吃了以后让虫子死。虫子都能被毒死的一些成分,对孩子会没有危害吗?我想我们还是要怀疑的,毕竟这个成分已经留在这个产品里面。这个基因成分在人体里面会不会复制克隆,或者说产生有毒的成分。 转基因抗虫棉 就是希望Bt将来进一步转到棉花里面的,让棉花产生毒蛋白毒死棉铃虫的。这个Bt到人体里面会不会产生,我觉得是值得怀疑的。毕竟这个,我们正常食物链里面不可能有毒蛋白转基因的成分,没有的。 主持人 :所以最明显的就是现在的孩子的性早熟这个现象明显的提前了,这跟转基因食品有关系吗? 蒋高明 :这个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性早熟是另外一回事,这个是 激素 的问题。鸡以前是一年现在是45天长大,它不涉及转基因,而是激素,是另外一种成分。添加剂太多,催食的快。有人说激素活的时候才能够起作用,把它煮死了以后就没有影响了,这是科学家的想象。这个有害的东西都在食品里面,能不出问题吗?催熟最快的,都是喜欢吃鸡吃鱼的。吃鸡是吃鸡翅膀这个位置,大量的药是从这个位置注射的。(建议孩子少吃鸡翅,因为还有大量 激素 ) 主持人:转基因食品主要都有哪些? 方立峰 :我们国家批准的是六类,一个是棉花,番茄,辣椒,杨树,木瓜等等,在这六类里面能进入食物链的不多,棉花在新疆那边可能有一部分使用棉籽油,辣椒是很早以前批的,这个有效期已经过了,现在一般市场上很难见到,事物链里面还有的就是木瓜,木瓜是06年批的,只允许广东在种。我们今年字过一次调查,在一些大城市超市里面买了一些木瓜,国产的木瓜检测都是转基因木瓜,而且没有标识。 蒋高明 :还是同样的问题,( 转基因标识 )标上还是怕卖不出去。没有人反对,稀里糊涂的就卖了,你毕竟要把这个客观的事实告诉公众对不对?不能一边倒,转基因很安全,放心,在外面说很安全,回到家不是;搞激素的,养鸡的绝对不吃鸡;农民也是,养的鸡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吃。转基因也是这样,自己不吃卖给别人,既然是安全的,你干吗不敢公开。 主持人:造成这种(没有转基因标识)现象,是不是跟国家政策有关系?或者说这方面力度不够? 蒋高明 :国家政策说得好好的,要标的,他钻空子。 方立峰 :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要完善,还要加大执法力度。 蒋高明 :新技术可以用,关键是怎么用,比如说棉花,棉籽还是要用的,这个不进入食物链还好些。转基因的东西进入食物链一定要注意,你可以转到木材,或者山上一些树,一些很贫瘠的地方不容易活的东西,转移进去容易活;或者他们提出的生态修复,一些转基因草。这个还好一些。进入食物链,这是人体最后一道防线了,嘴巴里面,进入了以后就不好控制了。本身我们食物已经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再增加转基因,说不好是一种恐慌。当然这个,会引起大家对食物安全关注,尽管都说这个很安全很健康,但是为什么不标呢?为什么不敢公开的说出来,反过来是非转基因食品都标得大大的,这个应该让消费者自己判断。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撑死不到100岁,没有一个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亡这100年都吃转基因食品长大,暂时不出问题并不说明长期没有问题,像 四乙基铅 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食物是非常敏感的,我觉得既然说不清楚,宁愿保持原来的样子。 主持人:中国的转基因技术跟国外是属于什么样的水平。 方立峰 :现在因为起步比较晚一点,发展比较快。 蒋高明 :国家支持转基因工程,拿了很多钱,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热衷搞这个事。所有的大学生物系,北大清华都在搞转基因,搞医学的也在搞,生物技术一边倒。所有的农学院、农科院都搞转基因,而且转的东西为什么要从食物开刀?你为什么不从别的地方找。这里面大大的问题就是利益,这些人花这个钱,这个钱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我不好说是什么,可能是很大的代价,很惨的代价。我们保障食品安全完成可以不用这个,有更好的技术,比它好得多的技术,比如说我们正在做的,全国七亿吨秸秆把它利用好了就相当于几亿吨粮食。你转基因就是想高产,实际上它并不高产;他希望是转基因以后少打农药,实际上并没有少打农药而是要增加农药,它把生态平衡打乱了。你想毒死棉铃虫,不可能,因为你想消灭它,它就会进化,跟你竞争,这一切代价的成本肯定是人类来承受。我们要恢复生态平衡,最关键最关键的,是要让我们农民去种地,这才是根本的原因。回归自然,现在农民不愿意种地,你再好的技术,包括转基因如果农民不参与也是白费劲。转基因让农民种地受制于人,今天来一个罚单,明天来一个罚单,农民对种地就更没有什么底了,对吧?所以下一步我觉得,是应该向土壤要粮,向秸秆要粮,向农民解放更多的劳动生产力要粮,而且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我们这18亿亩农地30年的变化太大了!地力大大下降了,原来的高产田可能变成低产田了。这是我们只用地不养地造成的,这个道理就是土壤的有机质低,不到1%,产量下降。你转基因的技术如果不能解决土壤的问题,光靠种子上的改良,仅是八方面(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的一个因素(种),不可能做得太好。要从生态的角度,从土壤,从种子,从管理,这几个方面,当然还有水利,这些方面非常非常重要。 合影留念(江湖百晓生、蒋高明、方立峰、吴彦鹏)从左到右 主持人:如果说咱们对转基因每个人有自己的认识和概念,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转基因食品。 蒋高明 :这个需要自己去判断,或者说要有一些科普,有人告诉公众。这个生物技术毫无疑问是高科技,人类到目前来讲,最近一百年有两个大的发明,一是物理学家发明原子弹,核武器,核的力量很大;另外就是生物学家发明的转基因。这两个肯定代表高科技,毫无疑问,但是高科技,注意:大家只是考虑到它的好处,谁也没有想到它的坏处这一方面。比如核的问题,全世界核导弹一起爆炸,那地球就炸光了。那么高科技的转基因它的负面影响在哪?很多人掌握了这个技术,很多大学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搞转基因的,那就意味着什么,这些人要就业,干什么吆喝什么,要在尖端很小的节点上放大他们的成果。食品安全已经很乱了,像添加剂开始也叫高科技,像 苏丹红 , 三聚氰氨 都说是好东西。现在呢?很多问题集中在一起,很显然需要公众科普,要了解这是很好的科技,了解这个东西哪会有潜在的问题,自己判断,我也不好说。我这里反对也有人支持,你今天采访我可能是反对,你明天采访一个人可能会是说得天花乱坠,好得不得了。要把所有的道理都让我们的老百姓去懂,有科普,要自己判断,要自己掌握,要学一些生物进化的理论,道理,自然界基因是怎么转的。 主持人:所以需要像互动百科这样的一个平台,去宣传和普及这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让大家知道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转基因。 蒋高明 :对,需要像这样的(互动百科)一个平台。 我们现在要科普的知识很多,环保领域,气候变化,高生物技术也可以跟大家说,到底是那种技术最好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比如说能源危机,要用转基因的办法?粮食安全用转基因的办法?这是一个出路,但是不是唯一,我想这肯定不是唯一,甚至我说有比它更好的,我们要跳出这个小圈圈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更好的办法就是人跟自然要和谐,人跟动物,让动物生长得舒适,不要把它关在监狱里,笼子里,那么快的长出来,因为这样的话它会释放很多的毒素。更关键的是人类要遏制气侯变暖, 臭氧层 的扩散,这是明显是有害的,这个已经大家定论了,会不会有一天转基因也像这几大害一样,不好说。现在添加剂问题,农药问题,化肥问题,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它们已经很泛滥了,因为太多太多了,必须停止,或者必须得减量来使用。 方立峰 :首先应该要也知情权,现在的问题就是说,转基因在食品标识就没有知情权,有了知情权消费者才能选择,没有知情权消费者就没有办法选择。 蒋高明 :一个很大的问题,你问民工他怎么会知道呢?当然这个词我们知道,大概知道,但是我想我们的很多人,中国还有很多不识字的人,那些农民,你即使标上也不认识。 消费者有知情权,又对转基因食品做出选择的权利。 主持人:明明是转基因食品为什么商家标注 转基因标识 ? 方立峰 :提出一个东西好国家在大力宣传的时候,它的负面的东西是否存在健康风险也应该告诉消费者,这样才能让消费者自己做出判断,然后做出选择,其实像其它国家一般在关于转基因生物,像一些作物,释放到环境中的时候,一般都会请消费者参加听证会,消费者会发出一些声音,我们国家是见不到的,公众要参与,参与一个政策的决定,我们消费者的力量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从头到尾转基因的研发,最后到食物链里面,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一天货架上放上一个转基因的食品,放在那也没有标识,消费者也去买了。 蒋高明 :如果他告诉我是转基因,或者我看了我肯定不买。这个是传统的,哪怕高一倍的价钱我也不买这个转基因的,因为这是我的权利,我干吗要买我自认为有问题的食品? 可能别人认为这个是无所谓,他拿了就走,这个是大家的权利,但是要告诉大家,这个要有知情权,这是消费者的利益,肯定食品安全是很重要的,我们说也不是一条路的,至少是多种路来一块走,最后总结出来是应该保护环境,对吧?我们生长的环境应该越来越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环境出现很多问题。 主持人:目前,全球关于转基因对环境的应用多吗?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蒋高明 :我刚刚说,很多科学家都试图在这里找出一条路,都想找捷径,说半天就是一条捷径,我让这个植物抗盐碱或者抗虫,把这个东西给它,应用这块很多人都走这条路,包括医学都走这条路。这个大家几乎是好多人都想到一起去了,因为咱们已经有这种技术了,比如说咱们认为核能只是解决电力,大家肯定都想得到,在能源上不是都使用核能,还有多种途径。 主持人:转基因食品也好,转基因领域也好,就像您说的,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造福人类,用不好可能就给咱们造成巨大的灾难,这些灾难主要有哪些? 蒋高明 :进入食物以后, 食物链 是一环一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麻烦的事,如果这个食物链失控,没有天敌就会带来灾难,目前转基因没有暴露这样的问题,但是应该要充分警惕它的负面作用。如 生物入侵 问题,前一二十年没有人怀疑过引种会带来生态问题,而今这是一大环境公害!今天我们大张旗鼓地转基因,就不担心环境危害和食物安全么?转基因的科学家也要清醒,它不是万能的,不是说它好的人多就是伟大的,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在这方面努力,他们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有很多的基金,资金在支持。 主持人:蒋教授能不能用非常概括简单的一句话,也就是给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转基因食品要理智。 蒋高明:目前市场上的确有转基因食品,这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去识别,你去识别这个食品,然后你再决定是买还是不买,这个就是说对于销售者也要明确标识,购买者也要理智的选择吧,因为它有更多可以选择的, 无公害食品 , 绿色食品 , 有机食品 。 一定要理智,要充分的了解它的好处还有它的坏处,因为中国人老搞不清楚利害这个词,总是把利放在前面,害放在后面,不能说这个东西100%的好,也不能说100%的坏,它有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这就是世界上那么多物种之所以存在到今天,它的科学性,每个存在的物种都有它的道理,不是说我试图消灭哪一个物种就消灭哪个物种,这个本身逻辑上就不通的,这条路如果继续走下去,我们的生态平衡会越来越乱。 记者:感谢蒋教授,给我们这么多的支持!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