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黄猄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雨林厮杀之黄猄蚁车裂
ecoliugy 2014-8-11 17:35
黄猄蚁车裂一只甲虫(黄猄蚁可能是热带雨林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黄猄蚁是西双版纳最为常见的蚂蚁,也是最为凶猛,最奇特的蚂蚁之一。众所周知,蜘蛛能吐丝,而蚂蚁不能。但黄猄蚁确却能吐丝,并在树上做窝,因此又被称为织巢蚁。夜晚清凉之时,黄猄蚁们开始纺丝织巢。部分工蚁会仅仅咬住树叶,将其拉拢合并。有的工蚁则用大颚轻轻咬着幼虫宝宝,让小宝宝开始干活,来回吐丝将树叶粘合,最终在树上做成一个包状的巢穴。 黄猄蚁非常凶猛,常常用大嘴咬人。在遇到常规危险的时候,黄猄蚁通常用通过咬人和恐吓将对手吓走,然而,若是巢穴遇到威胁,黄猄蚁便会集体开火,喷射蚁酸以击退敌人。因为黄猄蚁这种凶猛的攻击性,黄猄蚁还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生物防治害虫的成功案例。西晋成书的《南方草木状》(距今 1700 年以上)便记录了岭南地区的人们便开始购买黄猄蚁用来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在西双版纳,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掌握了黄猄蚁的特性,则日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吃黄猄蚁文化。一是利用黄猄蚁来做酸醋,凉拌米线;二是喜吃黄猄蚁的卵,韭菜炒黄猄蚁卵,香味十足。这种吃黄猄蚁的文化在傣族、基诺族和哈尼族中均非常流行。 黄猄蚁常常游走花间,对传粉昆虫形成选择压力 黄猄蚁因为其凶猛的特性,常常团队作战,捕杀昆虫,在热带雨林中很有影响力。版纳植物园有研究表明,黄猄蚁对植物的传粉昆虫产生了很大的选择压力。 黄猄蚁因为喜欢捕捉小昆虫,因此常常游走于花朵之上,等待那些采花昆虫们。由于体格因素,黄猄蚁对大型传粉昆虫(如熊蜂、木蜂)构成威胁,然而对小型的食蚜蝇、小蜂或果蝇等则可能将其驱赶或捕杀,大大减少很多植物的传粉昆虫拜访数量。另外,黄猄蚁对很多昆虫的行为也构成威胁,无疑是推动很多生命形态和动物行为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研究还比较少,有待更多人去探索。 因黄猄蚁比较喜欢开阔的地带,因此在西双版纳人类生活区较为常见。房前屋后,树林果园中均容易发现其踪影。如昨天我在家门前看到一群黄猄蚁正在的路边捕杀一只小步甲(图一),场面蔚为壮观。黄猄蚁将小步甲团团围住,从四周紧紧咬住,让它没有发力的机会,直至最后乏力被咬死为止。小小蚂蚁的捕食场面,给人予古代车裂之感。黄猄蚁车裂,如此刀光剑影,或是西双版纳热带热带雨林中最普通、最常见,也是最凶残的争斗方式之一。 一只工蚁拉合树叶,另一只抬着宝宝吐丝缝合 黄猄蚁母后婚飞约会场面
1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作:黄猄蚁会说话吗?
ecoliugy 2009-12-2 23:12
首尾相连的黄猄蚁,正在卷一片叶子,编织巢穴 黄猄蚁并不挑剔 编织巢穴的植物,只是将其拉拢、卷曲后用丝线粘接在一起 黄猄蚁群找到一条巨大的蚯蚓,看它们怎样轻松转过墙角垂直的90大弯(左侧) 黄猄蚁群抬着巨大的蚯蚓,将其折叠弯曲,保证大多数人都在往上用力,轻松将一半蚯蚓运送到墙的另一面 成功将蚯蚓运送到墙的另一面(右侧) 假如黄猄蚁群没有语言交流的话,这样复杂的合作行为能发生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7555 次阅读|4 个评论
蚁蛛、黄猄蚁和缪勒拟态
ecoliugy 2009-9-17 23:25
粗看的话,两只蚂蚁悬在空中;仔细看的话, 发觉上面一只有八条腿,那么这是一只蜘蛛 蚁蛛(Kerengga Ant-like Jumper , Myrmarachne plataleoides )正在捕食一只黄猄蚁(或叫红树蚁, 英文为 Weaver ant ,Oecophylla smaragdina )。 黄猄蚁为该蚂蚁的中文名,意为这是一种 凶猛的 黄色的蚂蚁,Weaver ant 为这种蚂蚁的英文名,意为这种蚂蚁能够吐丝将枝叶接在一起织巢。 近看这只雌性蚁蛛,腹部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跟下图中黄猄蚁的头极其相似。 拟态 中贝茨拟态( Batesian mimicry )是指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 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缪勒拟态( Mllerian mimicry )是指一种生物模仿其他 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 凶猛、擅斗的黄猄蚁 (图片摄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注释: 1. Kerengga Ant-like Jumper 首先发现在泰国,是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蜘蛛。Kerengga是 weaver ant 的意思,Jumper 意思为能跳的蜘蛛。蚁蛛属于跳蛛,在遇到危险时会跳跃逃走。 2. Kerengga Ant-like Jumper 雄性和雌性差别很大,雌性更像黄猄蚁,这样有助于雌性接近凶猛的黄猄蚁而不被黄猄蚁捕杀,有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生育下一代;雌性Kerengga Ant-like Jumper 还能抖动第一对足来模仿黄猄蚁的触角。 3. 更多信息或者观看雄性Kerengga Ant-like Jumper照片,点击 http://en.wikipedia.org/wiki/Myrmarachne_plataleoides)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283 次阅读|3 个评论
蚁蛛、黄猄蚁和缪勒拟态
ecoliugy 2009-9-17 23:25
粗看的话,两只蚂蚁悬在空中;仔细看的话, 发觉上面一只有八条腿,那么这是一只蜘蛛 蚁蛛(Kerengga Ant-like Jumper , Myrmarachne plataleoides )正在捕食一只黄猄蚁(或叫红树蚁, 英文为 Weaver ant ,Oecophylla smaragdina )。 黄猄蚁为该蚂蚁的中文名,意为这是一种 凶猛得 黄色的蚂蚁,Weaver ant 为这种蚂蚁的英文名,意为这种蚂蚁能够吐丝将枝叶接在一起织巢。 近看这只雌性蚁蛛,腹部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跟下图中黄猄蚁的头极其相似。 拟态 中贝茨拟态( Batesian mimicry )是指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 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缪勒拟态( Mllerian mimicry )是指一种生物模仿其他 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 凶猛、擅斗的黄猄蚁 (图片摄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注释: 1. Kerengga Ant-like Jumper 首先发现在泰国,是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蜘蛛。Kerengga是 weaver ant 的意思,Jumper 意思为能跳的蜘蛛。蚁蛛属于跳蛛,在遇到危险时会跳跃逃走。 2. Kerengga Ant-like Jumper 雄性和雌性差别很大,雌性更像黄猄蚁,这样有助于雌性接近凶猛的黄猄蚁而不被黄猄蚁捕杀,有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生育下一代;雌性Kerengga Ant-like Jumper 还能抖动第一对足来模仿黄猄蚁的触角。 3. 更多信息或者观看雄性Kerengga Ant-like Jumper照片,点击 http://en.wikipedia.org/wiki/Myrmarachne_plataleoides)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