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汇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初冬
yuguo2012 2018-11-16 19:41
黄叶飘红薯香,灰霾遁蓝天旷。 你不闻他不望,来匆匆去忙忙。 甲为总结苦想,乙因汇报发慌。 丙说好累好冷,丁答情况一样。 2018.11.16,北京月坛南街
个人分类: 生活|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青椒的汇报会
jing 2014-1-10 09:27
年关难过,对实验室的年关我已深有体会。但项目课题的年关,我虽然已有很多体会,如需要提交年度汇报材料,各种总结成果等。但自己独立给领导专家面对面汇报还没有过。而今年,我将以负责人的身份汇报项目的进展。这个第一次,让我着实紧张。以前都是给老师准备材料,最后还是老师去讲。 前期准备得还算比较充分的。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准备汇报 ppt 。在美国开会时收到课题通知具体汇报时间和地点的邮件,心里有些犯嘀咕。这个怎么汇报呀?回来之后,还是硬着头皮,一张一张的 ppt 做吧。最为紧张的是,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一直对专题的理解还处以不断深入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分析进行推翻、修正、提高,乃至颠覆和重写。 真到了汇报的那一天,还是不见紧张的。下面多为厅局级领导坐镇。不由的不紧张呀。不过,还算比较顺利的,自己对材料很熟悉,心理默念着“我自己做的东西,毛主席问我也不紧张”。缺失因为观测没办法进行,拿不到数据的问题,只能继续寻求当地部分的合作。这其实不属于科学问题。但目前的现实是,科学家必须的是社会活动家,是会交际善应酬的多面手! 题外话:随便上网查了一下一位专家们的简历,我的妈呀,那真是厉害,硕博期间就有 40 篇文章。而饭桌上,看到的是他一杯接一杯的白酒下肚,哪里还看得出他是一位勤奋努力、著作颇丰的专家呀!哎,也不知道他内心是否真的愿意这样。
个人分类: 杂乱思索|2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周例行的小会议-研究者的自身修养
banniyisheng 2013-9-18 15:23
每个学校博士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的方式不同。总结我所在学校的形式:①电子邮件和QQ;②电话(导师经常出差);③单独在办公室汇报;④评审会或是咨询会的汇报;⑤根本不汇报。当然形式还有很多,这是我身边常见的。 我的博士研究进展汇报属于第四个,我们选定每周固定的时间,但不是每周都汇报,一般半个月一次,我们这样汇报的基础设施是齐全的,有自己的小会议室,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都参加,当然仅限于我们研究团队。 汇报的形式: 汇报人做PPT展示自己的成果,要求:研究进展,研究意义,背景,自己的创新点,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形成文章,当然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几次汇报之后提到这一点。 我从2009年入学,导师就要求我们这样做,最初的时候认识问题不清楚,汇报较少,到了博士阶段汇报较多。 汇报结束: 在场的研究生和博士进行提问,有的质疑,有的说你做得不够全面,还需补充,最后导师最整体进行点评,提炼思路和创新点,如果内容可以,就建议你写成文章,投到什么级别的杂志。 汇报感受: 毕业之后这样的汇报必不可少,无论你是做设计还是研究,平时汇报次数多了,就不害怕了。还很锻炼人的表达能力。 最主要的是:还能写文章。
4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热度 2 sunflower8008 2013-3-8 21:46
( Notes: 下面是我在庆祝三八妇女节应书记邀请给年青人做的报告雏形,供参阅。) 2 月 28 日下午,书记委托我在三八妇女节这天,给大家做个报告,目的在于启发大家发现科学问题,探索科学问题。其实,说实在的,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缺陷很多。与大家相比,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比大家长几岁。 :)书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对我而言还真有难度,我觉得他和主任讲比我更合适。:)但为了不至于让他过于失望,我且就结合自己的科研道路给大家说道说道从事科学工作需要的基本素养吧。得到点启发更好,得不到启发就全当我给大家讲故事了。 体会一:做个稍微有点“好高骛远”的人 - 有志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在离骚中的至理名言。含义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他为后人留下了怀念和瞻仰。 你一定会说,我们不可能都当屈原,都成名家。那具体到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二三十岁,还很年轻,正是树立人生目标,确立人生方向的大好时机。很多名家英雄是时代造就,他们多具有宏伟志向,远大抱负。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甚至愿意以生命作为代价,原因在于他们有了众人所不具备的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句出自《史记 · 陈涉世家》 , 这是秦末年间陈胜与耕农在田间说的话。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 “ 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 ”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 " 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 陈胜长叹一声说: "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 当然,说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让大家都学陈胜吴广去起义,:)不过,想想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们去打仗,说明大家心底里信任他们。 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需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创新、易合作的人。 就科研方向的选择而言,我们应该从大的方向着眼,也算点小小的好高骛远吧,如何做? (1) 关注国家发展过程中社会所需和自身专业的相关性; 记得我 1999 年从美国回来后 , 提交的第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书 , 是关于沙尘暴的。我回国后回植物所和组里的师弟妹们相聚,记得在回来的出租车上,我的导师在和我谈到确立科研方向时,对我说,“小刘,最近我在科学时报上看到一篇阐述北京沙尘暴及其严重的消息,你可以查一查,在这方面做些事情。”我的导师是个学术嗅觉及其敏锐的人,我正苦于找不到古植物和社会的结合点呢。回来后花了 3 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份让自然博物馆第一位博士和我的导师都很认可的基金书。这份申请书由于工作的变动没有从我手上提交,但为我今后 2009 年从新视角考虑尘暴问题奠定了基础。 (2) 关注学科热点问题和自身专业的相关性 2000 年 4 月,由于院内部调整,我被调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当时丁辉院长兼任理化中心主任,记得我回国后去院业务处找肖处长,想咨询他申请项目的渠道,他先不回答,直接指着他办公室沙发上坐的一个人说,你问他,他是丁院。这便是我和丁院的相识过程。丁院问了我学啥专业的,我告诉他古生物、植物学背景,他沉思了 2 秒钟的样子,对我说,“学植物好啊,首钢每天往出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想一想,如何通过植物的反应,判断首钢污染了环境,那样我们就可以罚它的款。”他言谈诙谐却富有深意。一语道破了环境污染是未来北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道出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想不到,就这次谈话,奠定了我后来追求的“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的学术思想,成了我后来这二十年的科学追求。 (3) 获得关键信息的渠道 2 国家中长期规划 2 新闻媒体、科学时报 2 公众热点 2 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期刊: science ,中国科学, 2 关键词搜索各大文献库。至少可以先得到摘要 体会二:学会利用单位这个大平台作强大后盾 - 找共鸣 从学校步入社会,毕业了,到了新单位,开始面对新的人、新的事情,难免有一段时间感到迷惑和漫无目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熟悉单位的计划、你会在适应新环境上节省时间,有的放矢。 记得刚去理化时,中心的一把手带我到实验室参观,他是学噪声的,但很娴熟地对我介绍着各类先进仪器设备的名字。我越听心里越毛,心想过会我再返回来时怕是都已经记不得了。面对理化外围粉红色华丽的大楼,窗明几净的实验室,我能做什么呢?一个博士,面对全然不知的新领域,心中虚哪!和很多新手一样,问头有啥安排,他却说,没安排,你就熟悉熟悉环境。先休整 2 个月再说。天,两个月!这才叫无形压力!我就不断地学习仪器知识,在几个好打交道的实验室里走动、请教,以便于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化的仪器设备进行结合。 第 1 个项目: “北京市石景山区野生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响应” 。( 2000 年 9 月萌芽项目)。 第 2 个项目: “北京市污染源区强抗污植物筛选及抗性机理的研究”。( 2002 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第 3 个项目: “北京市街道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净化作用的研究”。获 2002 年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 这些项目都是充分利用理化的分析技术手段实现解答部分科学问题的目标。 体会三:做个会观察勤思考之人 - 寻思路 这是科学工作这必备的素质,很多科学家都是这样的人,而且从小就爱观察和勤思考: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创造发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天象的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发明了测定地震用的“候风地动仪”。小时候的张衡爱数星星,他能发现:“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能观察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转动的现象。这就是善于观察的典型例子。 爱迪生,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一生中得到一千多种发明项目的专利。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他的各种发明为世界增加的财富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采用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照明的办法,解决了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的问题,救了他母亲一命。这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 我自己也有些体会,一次,在植物对污染物净化的 4 个重复实验中,总是有一个的值很低,左看看右看看,长势差不多,都很健康,反复推测后发现,那个和其他不一致的实验中,土壤忘记浇水了。于是,推断水分短缺对该植物的净化作用起到了抑制作用,因而进一步设置干旱试验进行验证,探讨干旱对植物哪些生理指标有影响,从而追寻其可能会与净化功能有关的因子。这里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一种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 我认为思考中,联想是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过程。这联想非瞎联想、乱联想,而是在不同事物的现象之间发现内在的相关性和规律性。探索一种事物的规律是否在其他事物中存在,把一种领域的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等。仿生学就是把生物学特性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下面是几个例子: 2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2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 “ 探路仪 ” 。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 “ 超声眼镜 ” 也已制成。 2 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2 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 —— 步行机。 在我自己的科学研究中,从开始研究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响应、到植物的抗性判定、净化土壤中重金属、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降低空气中 PM2.5, 从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到净化空气净化剂研发,到室内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评价,等等,这一切,又通过实验室开放和社区科普的形式普惠于民。这算是一种逐渐发展扩展的思维模式。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团队的成长和跟进。 体会四:科研道路上要求人耐得住寂寞 - 稳支柱 这不是我一个人赞同的话,我在 google 里一索,一看吓一跳,足足 64 页的标题为含耐得住寂寞的,看来搞哪行都得有这精神。那么,搞科学就要耐得住寂寞 " 这话是谁说的? 中科院院士、地球化学家李曙光教授一贯认为,搞科学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 要持之以恒,要肯于投入,肯于花大力气,要付出毕生精力。他 40 年如一日地饯行了这样的生活轨迹。他常说,搞科学研究不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怎么能获得超过他人的成果? 我不是让大家都按照他的模板仿效,但是这精神确实值得学习。 耐得住寂寞这例子,身边比比皆是。以主任为例,他能一边开着车子,一边把鹿麻醉,这本事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功夫。就我现在了解的,怕是我们单位能做得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吧?前两天和小钟说,列一列在这个单位工作,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需要哪些基本功?来了这里,就先练就一身基本功夫,那么你在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单位时,才不会心虚。我在对你们说这些话,实际上也是在鞭策自己,其实你们愿意竞跑,和我比赛,我一定是倒数第一,因为,你们还有比我强很多倍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冲刺力。我也有自己的例子,我知道自己不是聪明人,也明白“苯鸟先飞”的道理,做事情总是喜欢赶前不赶后,就是怕自己做不好,留下完善的余地。年轻的时候,喜欢在别人去玩的时候,多看点文献,看看资料,当然,自己倒没觉得很苦,至少会尝试到苦过之后的快乐,常常为有些发现而内心欣然不已,所以愿意体会苦思冥想而后豁然开朗的那种感觉。我想这除了耐得住寂寞外,应该说 - 很执着吧。很多科学工作者比我执着,因此也获得了更大的收获,在学术上走的更远,站得更高。 体会五:打开同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 - 善交流 被誉为“量子光学之父”、现任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 200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的罗伊·杰·格劳伯, 2 007 年时在同济大学演讲时,就中国学术研究“发论文热”现象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想得到诺贝尔奖,那最好忘记像《自然》、《科学》这类世界权威期刊。并不是这些期刊不重要,关键在于你的研究成果是否被其他科学家认同、被他们的论文引用。他还借用中国俗语“人多好办事”来说明同行交流的重要性。 当然,这是交流的一层含义,而我强调的交流,包括几个方面: l 学者和文献的交流:查看、思考过程 l 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扩展启发的过程。学术沙龙、茶会,闲谈 l 学者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取得任何或接受批评、完善的过程。学术会议、评审会议 l 学者发表论文:以书面的形式寻求认可的过程 体会六:学会做个饥饿会回报的捕食者 - 求经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了创新的思想,发现了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后,需要实验和求证,很多是需要经费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除了是一个有创新的人,还得是一个有能力寻求经费支持的人。要对经费申请渠道有了解,有敏感的嗅觉。做个饥饿的人,随时准备向经费扑食的人。否则,任何梦想只能是空中楼阁。 幼儿喜欢看到投石子水面掀起的涟漪 资助者喜欢看到下注的资金得到汇报。起步的时候,胃口不要太大,可以申请些小额资助,因为你所表现的能力还不能让别人有充分的信任。小额资助就是锻炼一下你的实施和组织力。所以我说要时时感到饥饿,但在得到食物后,要懂得回报。也就是资助拿到手后,要认真对待,完成好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甚至要超额完成。只有这样,资助者才会把更大些的项目经费下次给你,即使下一次经费资助者变了,你放心,他们也毅然会很关注你曾经的科研经费收益状况。所以,一定要形成良性循环。不要犯下不良记录。 我觉得自己向来是个守诺之人,在项目完成方面,更是如此。我觉得人家把钱给了我,把事给了我,就是对我最大的赏识和尊重,如果完成不好,别说对不起别人,更对不起自己啊。因为那样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失去了专家对我们的信任。 作为掠食者,我得到过不少信任和支持,但我的第一桶金是 1 万。作为回报者,我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这些最初由少到多,质量由低到高(略)。 一切,需要积累。
436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今年的汇报怎样做?
tengyi1960 2011-8-12 12:00
先看网上的一句话: 先进典型是写(秀)出来的 就是说: 干的再好,你也应该去向别人去说明么?当然不要是假的。 所以:我来讨论一下 如何使用 PP 来为你更好的服务 总的策略: 学习主管领导的讲话结构和思路 分析更上级领导讲话内容的与你相关的战略路线: 发现自己工作与别人的关联和不同之处: 对三个听众高潮的资料卸料与精心打磨: 布置铺垫与链接安排: 如何强调对听众的好处: 如何实现你的演讲目标和获得听众的认同 我是这样做的: 待续(仅限好友观看和评论)
个人分类: 生活阅历|1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会”当凌绝顶?
热度 15 boxcar 2011-8-1 18:48
“小甜甜”同学(丁甜)最近非常给力,常有大作发表,在周排行榜上已位列“三甲”。今天,他的“一个导师逼走了两个学生”又置顶了。我仔细读了一遍这篇博文,读后感是本文标题那几个字和标点符号——“会”当凌绝顶? 必须声明,虽然鄙人的博文好不容易才拽出一句唐诗来,但是本文并不打算挤如“诗词雅集”栏目,而是拿它做幌子,继续搞我的“喆学”创作——撷英 + 拆字。 从丁甜兄的博文可以看出,这位导师太重视开会了,所以我说他是把“会”当成了最顶级最重要的事物,达到了“凌绝顶”的境界,而其他一切皆要为“会”让路。不幸的是,在一个课题组中,“会”真的有如此重要么?以前不好说,以后说不好。 “会”是什么?“会”字拆开来看就是“人云”,大概就是人说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通常开会的时候总要有人说话,而且是不停地有人说。为了有话可说,特别是有新的话要说(陈词滥调说了还不如不说,不说也罢),事前总要做些准备,正式点儿的或者对即兴演说不够自信的演讲者,通常要事先打个草稿,然后修改 N 遍,为了达到一个好的效果,甚至还要在开会对着镜子自己练上几遍。非正式的或者很自信演讲者,多半也要事前预备个提纲,避免讲的时候发生严重“跑偏”或者犯原则性的错误。最牛的演讲者或会议参加者事前可以什么准备都不做,完全靠现场跟着感觉发挥,或者去总结以及演绎别人刚刚说过的话,悄悄观察了一下,发现很多领导都能做到这一点。 从这三种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会对哪种人最容易,对哪种人最艰难了。作为领导或者负责人,召集开会、组织开会、主持会议和总结发言是他们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开会可能带给他们的压力,但不是很大,因为他们有权宣布会议的开始和结束,能够决定会议到底要说什么、议什么。对于可以很超然地对待会议的那些人来说,会议产生的压力也不太大,因为他们本来就很善于应付这些会议,想说的话可以说,不想说的话也没人逼着他们说。最难受的是一些被要求参加会议并作报告的参加者,他们必须要参加会议,必须一丝不苟地准备讲稿(无论是那种形式的),并非常认真地作报告,丁甜博文中提到的被“逼走”的学生,其实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会议(包括课题组的组会)变成每天必做的功课,如果会议的地位至高无上(凌绝顶),为会议做准备必须占用大量本来可以用于学习、做实验和思考的时间,则很多学生确实会为此疲于奔命,几年下来,他们可能除了会开会以外,似乎再不大会其他的东西了,那可就真的“毁”了。会议如此,和会议相关的一对一的“会议”——汇报其实也差不多。 会议和汇报是师生或上下级交流的一个渠道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其作用毋庸置疑,课题组根据工作特点建立必要的组会制度和汇报制度是应该的,也能够对科研工作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会议太多,本来是“人云”的会将变成“云人”(晕人),使人如入云中,开会开得茫茫然不知所以然。那些没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的会议和汇报往往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对讲述者和听众都是一种折磨。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研究者和生产者来讲,会议和汇报中交流的信息及其背后的工作才是最关键的。千万不要让每个人在将来回忆一段求学或者工作经历时,满脑子只记得“会议”呀! 【1】 丁甜:一个导师逼走了两个学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470691
个人分类: 教育|5462 次阅读|33 个评论
“五味杂陈”的首席科学家
qpzeng 2011-1-8 21:19
如今我们国家真是“不差钱”搞科研攻关,也舍得“花大钱”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973计划、863计划、十X五国家级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琳琅满目,下拨经费动辄上千万,多可超亿元,可谓“一掷亿金”啊!对于这些大项目的主持人——首席科学家而言,说“一夜暴富”一点也不夸张! 凭什么给首席科学家那么多钱?首席科学家拿钱“取之有道”吗?“长字辈”成为首席科学家是不是“垄断”科研资源?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就不在这里多说,只想谈谈首席科学家拿钱之后的“酸甜苦辣”。 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科研攻关重任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训让学者们争先恐后地去竞聘首席科学家,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的科学进步与学术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当首席科学家不仅自己脸上有光,单位也有很多好处,在社会上更是广受追捧的知名人士。 不过,“人怕出名树怕壮”!首席科学家钱拿得太多,经常受到社会舆论的责难和非议,“长字辈”首席科学家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饱受公众的攻击和谩骂。不知首席科学家们自己觉得当上首席科学家是“得大于失”还是“有得有失”? 话又说回来, 国家投下那么多钱,盯得也是挺紧的!课题刚开始就要开隆重的启动会,首席科学家率领一众从全国各地“飞”来的课题组成员向主管部门领导誓师表决心;每年的年终要开年度总结会,如实报告钱用在哪里;课题进行到一半要开中期汇报会,催交财务报表;课题结束要开验收会、鉴定会、评审会! 反正拿了钱,干不干事、有没有时间干事是你研究团队的事,检查团就是不让你有消停的时间,怕团队拿钱不干事还是怕首席“打歪主意”? 我觉得,首席科学家们都是有极高地位和声誉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不一定非得盯那么紧,要提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尽管社会上对首席科学家领导的团队拿大钱很不满,但我觉得拿了大钱也不是那么好交差的! 光是那些无穷无尽的会议也会折杀人的“阳寿”,还不说严重扼杀自己宝贵的“科研生命”!不信,你看看那些“可怜”的首席们,虽然他们不直接进实验室做项目,但那脑袋瓜里装的东西真不少,负担可不轻啊!你想,一个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课题,子课题或分项目负责人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而且必定是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近可以在咫尺,远可以在天涯!好在如今的通讯发达了,打个电话、发封e-mail沟通一下倒不是难事,但如果哪个项目出了问题“跟不上趟”,就会影响整个研究的进度,拖团队的后腿!这是让首席科学家最头痛的事,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会都得亲自到场。 好家伙,首席们只得风尘仆仆地满天飞,好一个“飞哥(鸽)”啊!今天赴这个会,明天赶那个场,简直是黑白颠倒、昏天黑地啊! 更“可怜”的是那些带“长”字的首席科学家(估计七成以上的首席科学家都是“长字辈”,只有“大长”和“小长”之分),表面上很风光,暗地里遭人骂,内心里还有倒不出的苦水!家中老人妻儿一年下来聚不了几回,单位人事管理又事无巨细要操心,招收的几十位研究生也无暇顾及,让他们分身真难啊!为此中年人“早生华发”,老者沧桑的脸上又平添了好几道皱纹! 我不敢说所有的首席都是“正人君子”,也不能担保没有“漏网之鱼”,但我相信绝大多数首席都是我们国家科技的栋梁和精英,干工作还是含辛茹苦、兢兢业业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看到那些“吃力不讨好”的首席们,我这个小老百姓竟然生出怜悯之心,觉得有体恤中老年知识分子防范“积劳成疾”的必要,但愿不是“杞人忧天”吧!人都是血肉之躯,何况首席们都已迈入“知天命”之年,有的甚至已是“风烛残年”,不能让那几千万压垮了原本孱弱的身躯啊! 我认为,给60岁以上的首席科学家配个年轻的助理是比较人性的做法,更希望我们的社会给首席科学家们多点理解,少点责难! 我也赞同拨款部门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但你们能不能改进一下管理办法?比如,开个电话会议?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个视频会议?但我建议最好少开会,省出点宝贵时间多干点事。这样,首席科学家就不用动不动飞到“皇城根”请命了,京城的“督察”也用不着劳民伤财地去“乡下”巡游了。除非有人闲着没事想出来散散心,那就悠着点吧!纳税人宁愿让钱花在务实的科研上,也不原花在借开会之名务虚的公款旅游上。 我希望拿钱的人“用心”,投钱的人“放心”,管钱的人“省心”,我们这些不投钱、不管钱、也不拿钱的人“开开心心”!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6139 次阅读|4 个评论
马云向温家宝总理专题汇报全文 201006
pikeliu 2010-7-16 21:48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关于印发马云向温家宝总理专题汇报 全文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6 月 25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里巴巴集团杭州滨江园区考察时,听取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关于阿里巴巴集团及子公司架构、运营模式、盈利状况、未来十年发展目标及在电子商务方面创新思路的汇报,现将汇报全文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参阅。 二 ○一○ 年七月五日 马云向温家宝总理专题汇报全文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我们今天真是怀着非常感恩的心态,我们感恩这个时代。因为十年中国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我在这里做一个简要介绍,关于阿里巴巴集团目前的情况。阿里巴巴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当年十八个人在我家里开始创业,到现在为止只有十年时间。我们的员工平均年龄是 28 岁,虽然我们在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是一批非常年轻的员工,但我们是一批非常理想主义的人。阿里巴巴的高管 60% 以上是老师出身,我自己也当了六年老师,我们是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的一家企业。但是我们也很务实,我们坚信互联网能帮助大家更成功。在互联网领域里面有三个主要行业: 第一类是以新闻门户站点为主,第二类是游戏类,第三类电子商务。 首先,我们认为做新闻类,对意识形态的把握不是我们的强项。 第二块是游戏,我们坚定的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 ? 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第三类,也就是难做的,是电子商务。十年以前做电子商务,人家认为是天方夜谭,互联网在中国不可能发展,电子商务更难发展。凭什么你们做电子商务 ? 我们仔细发现,美国电子商务围绕大企业做,大企业有钱,他们创造的价值为企业省时间、省采购成本。而我们发现在中国,特别是亚洲主要是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除了知道怎么省钱,更想知道怎么挣钱,所以我们跟欧美的电子商务做了一个相反的动作,大家认为我们要帮人家省钱,我们认为我们要帮人家赚钱 ; 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帮大企业服务,我们认为我们要帮中小企业服务,因此,根据这些思想我们创建了阿里巴巴公司。 十年专注电子商务 第一,十年以来阿里巴巴只专注电子商务。很苦很累的时候一分钱也没得赚,我们还是守住电子商务,不管那时候游戏再赚钱,不管那时候门户站点再能卖广告,我们都一直坚持做电子商务。 坚持为小企业服务 第二,我们坚持为小企业服务。不管大企业给我们多少钱,我们基本不做,我们只盯住小企业,因为我们十年创业的经历告诉我们,小企业非常艰辛,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完善,帮助他们成长。 全球眼光 当地制胜 第三,我们坚守在浙江。不管再远大的理想,必须立足于本地。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一个企业并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你如果看全世界,你能做全世界的生意,所以根据这些想法,并且我们坚信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帮助传统行业去利用互联网,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每次灾难都是一次机会阿里巴巴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公司,所以我们乐观,我们坚信每次灾难都是一次机会,任何大灾难来了后,我们只要镇定下来,我们一定能对付掉的,无论是 SARS ,还是金融危机来袭,我们都一次次地度过了。事实上这家公司绝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这批由 80 后、 90 后组建的公司,我们希望跟父辈们的公司不一样,我们专注小企业、专注电子商务、专注帮助别人成功的思想,这是阿里巴巴集团整个经营的思想。 接下来,我想汇报一下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业务。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主要是以四家公司为主: 每天买家人数等同于二十个广交会 第一家公司是阿里巴巴,是企业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围绕小企业,围绕中小企业我们做两件事情,内贸和外贸,今天看到的这张图,是实时的。现在不是很热闹,到晚上看会非常热闹,因为欧美刚好跟我们时间相反,从这个图上面可以实时看到,比如现在泰国正在寻找编织的东西。这张图我们能够知道全世界的采购量,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 目前,我们总共使用阿里巴巴的中小企业有五千万家。在国内有 3700 万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使用阿里巴巴,在国外有 1200 万家中小企业卖家。我们搭建了一个买卖平台,帮小企业把产品卖出去。比方说有家小企业卖杯子,只要在网站上放上杯子的信息,想买杯子的人就会联系他们,这样就形成了这套体系。进出口贸易的体系也是一样,现在每天有 130 万海外买家访问阿里巴巴国际网站,每天买家人数等同于二十个广交会。 提前预测到金融危机正因为这些数据,使我们提前八个月到九个月预测到金融危机。 2008 年初,我们突然发现整个询盘数急剧下滑,欧美对中国采购在下滑。海关是卖了货,出去以后再获得数据 ; 而我们提前半年时间从询盘上推断出世界贸易发生变化了。所以我们提前了十二个月做了一些准备,鼓励小企业度过难关,所以我们在 2008 年 7 月 21 日 ,奥运会前两个礼拜我们写了一封信,告诉企业界冬天来了,请所有企业做好准备。 一图而知中国小企业动态 现在这张图是中国内贸,现在有 3700 万中国小企业,各种各样的小企业在阿里巴巴进行买卖。这张图是实时在线,实时反映他们的数据,能基本掌握整个中国经济的一些小企业动态。 现在在全国的十几个省,尤其是沿海地区,我们有直销人员每天上门拜访三家以上客户,我们还有电话服务人员,他们每天至少打二十个电话。我们一天大概能够掌握七万家小企业状态,从这些经济的状态,我们来判断小企业需要什么。这是我们的阿里巴巴,这家公司现在已经在香港上市,它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小企业服务。 今后十年努力超越沃尔玛 第二,是淘宝网。今天在中国可能对年轻人影响最大的就是淘宝网。淘宝网在七年前诞生,一开始主要是年轻人,现在大批商家都上淘宝,有些生意做大了就变成 B 2C 了。去年淘宝完成了 2000 亿交易额,今年我们要完成 4000 亿的交易额。 淘宝网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是 113 万人,创造的间接就业机会已经超过 302 万。这张图能看到整个中国的网上交易状态,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最热闹,网上创业人数最多。接下来是华南地区,然后是北方地区,我比较遗憾的是中部和西部发展并不是很迅速。我们希望通过十年努力,超越沃尔玛在全世界的销售额。现在沃尔玛全球销售额是 35000 亿人民币,我们今年的目标是 4000 亿,但是我们是有机会的。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淘宝网去年交易额是 2083 亿,目前来讲增长速度非常快。 我一会儿汇报我们如何能做到 35000 亿,这是一个巨大趋势。因为很多工厂都是直销的,我们今年交易额涨得非常好的主要原因是广东由于金融危机,工厂货卖不出,他们就到淘宝上卖,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使得中国内需市场由于通过网上交易而迅速发展。 我们在广东帮助广货北上,主要通过网络卖,所以今年 4000 亿是小数,十年以后我们有把握、有希望、有决心做到 40000 亿,一旦做到 40000 亿就非常了不起。 从另外一张结构图来看,淘宝有些数据,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淘宝上女装就卖了 124 亿,今年我们估计服装在淘宝上卖会达到 600 亿,很多年轻人一个月收入 1500 块钱,到线下花,没多少钱好花的,但是在网上 1000 块钱相当于现实生活的 2400 块钱,所以虽然很多人收入低,但是他们买的又便宜又好,我们扩大了整个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现在淘宝每一分钟卖出去的服装是 969 件衣服,每一分钟卖出去的鞋子 203 双,现在在这个巨大的市场,淘宝一天成交额已经达到 10 亿人民币。淘宝三天到四天就能完成整个王府井百货一年的营业额,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需求市场,主要是解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信用积累是最值钱的 第三家公司是支付宝。最近央行出来文件对我们也很好,最早网上购物大家最担心就是诈骗,我给了你货,你不给我钱 ; 我给你钱,你不给我货,大家相互扯皮。我们建立支付宝,经过六年发展,现在支付宝已经为中国的 3.5 亿人提供服务,我们甚至上可以为大家交水费、电费、煤费进行支付,换句话说我们做了银行不愿意做和银行做不了的事情。银行不可能说从建设银行划一分钱到工商银行,这个成本太高,而我们由于用互联网的技术,能够迅速把一分钱从建行到农行划一百次,让老百姓不需要到街上排队交电费、水费。但支付宝最大的宝贵之处,是我们为每个年轻人,每个网上消费的人建立一套信用机制,你在网上买过什么、卖过什么都在这个信用机制内,信用积累是最值钱的,这给很多银行做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做了很大的保障。 我们真正的进入一个数据时代 第四家公司,也是我们觉得比较骄傲的就是阿里云。我们由于掌握了阿里巴巴的内贸和外贸数据,掌握了淘宝上消费者消费行为 ( 现在淘宝有 2 亿消费者,每天到淘宝上想来买东西的人有 4300 万人,完成 500 万笔交易的大量数据,加上我们支付宝数据,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真正的在进入一个数据时代。我们今天掌握的数据,对国家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对个人消费,特别对制造业是巨大无比的宝库,所以我们准备做云计算,五年以后,我们的竞争一定是在计算数据上面的竞争,我们在这儿将大力投资,我们主要的思想是让整个社会去分享数据,让制造业掌握消费者的数据,让消费者知道制造业的数据,而且整个数据我们是彻底分享,而不是靠数据挣钱,所以这是我们四家公司。 帮助企业比赚钱更有意义 这四家公司现在盈利状态:阿里巴巴很挣钱,我们收很小的费用,一家企业只要付 1688 块钱人民币就可以做内贸。外贸,由于金融危机之前是 5 万块钱一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降到了 1.98 万,去年我们少赚五亿利润,但是我们去年多服务了五千家企业,对阿里人来讲觉得非常骄傲,我觉得做帮助企业的事情比赚钱更有意义。淘宝没有收费,因为本来我承诺三年不收费。刚刚准备收费,金融危机过来,我们又决定五年不收费,现在经济形势还不是很好,我们决定还是不收费,所以我们已经七年没收费了。尽管不收费,但是光收点广告的钱,淘宝很盈利。另外,我们觉得支付宝有可能是继 VISA 、 Master card 之后,对下一代金融体系创新的信用体系。所以我们对支付宝大力投入,保证它的安全、干净、透明、开放。这是目前四家公司的状况。 我们是一家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我刚才讲的一切都是理想主义,但是理想主义加我们现实、务实,才让我们活到现在,接下来我要汇报,我们未来十年想发展什么。 1000 万小企业、 1 亿就业机会、 10 亿消费者 刚才看的视频是十周年的时候,我在全体员工大会上的承诺,未来十年我们要为一千万家小企业解决一个生存、成长、发展的平台 ; 第二我们要为全世界解决一亿就业机会 ; 第三个目标,我们为十亿人打造网上消费平台。 我们这一代人做企业是去解决社会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做企业跟上一代人最大的区别是,上一代人做企业是在社会中找机会赚钱,而我们这一代人做企业是去解决社会的问题。我们阿里巴巴集团从 18 人到 1.8 万人,可能将来还会发展到 12 万人,没有一个机会大到可以让我们持续发展,只有解决社会不断涌出来的问题,才有可能让我们这代年轻人持续不断发展。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小企业就业以及让企业更加开放、透明。 所以根据这些思想,以及我们的目标,我们想在未来十年重点投资三个领域。 创造小企业银行服务的直升机部队 第一个领域,我们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小企业发展。今天阻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有三块,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的税收、中小企业的培训。我们觉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从我们的数据来看,现在的经济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小企业的倒闭率跟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差不多,而一个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解决金融问题。在这儿看一张图,我们跟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联手做了一个给小企业贷款项目的调查:今天中国 55% 的小企业贷款需求是 50 万人民币以下,而中国各大银行贷款期望至少是两三百万以上,让大银行做小企业贷款也真的很为难,就像让香格里拉偶尔摆一个地摊、摆一个大排挡可以,天天摆大排挡,他也吃不消,因为他训练的人是做大企业的。全中国网商在阿里巴巴上面申请的贷款金额总共 2512 亿元,获得贷款的客户是 1.3 万家,获贷金额是 132 亿,获贷比例只有 5.25% ,也就是只有 5% 的小企业获得了贷款,大批的企业不能获得贷款。 小企业是无抵押,而银行一定要抵押,现在很多小企业感觉把银行当成当铺了,我交给你什么,你贷一点现金出来。今天通过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数据也可以进行贷款了,而今天为止,我们贷出去的 132 亿中,坏账率只有 0.28% ,几乎是没有什么坏账,小企业贷款非常注重自己的信用。我们只贷 50 万人民币以下的款,我们有把握和保证。给我们这一次机会,我们要创造一个奇迹出来,因为世界没有一个公司拥有这么多小企业数据,并时刻掌握这些数据。我们要创造小企业银行的直升机部队,直升机部队不是空军,空军是高空飞行,大银行就应该高空飞行,而小企业银行是低空飞行,对小企业机制进行创新。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小企业成功,这是我们未来十年全力以赴想做的。 四个小时把货送到家门口 第二件事情,今天淘宝看到了一万亿的交易,但是我们看不到三万亿、四万亿交易,什么原因 ? 被物流挡住了,中国的物流体系分散,原先是邮政为主,现在出现了很多民营快递。由于淘宝,出现了大量小的民营物流公司,但是我们缺乏像日本、美国那样好的体系建设,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网上下单,四个小时把货送到家门口,这是我们在十年以内想做的,我们想在全中国找十个省,建十个大的仓储体系,让所有小企业把仓储放在里面,同时鼓励所有物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 乡村都市化,而不是都市乡村化 我们还有一个思想,我们觉得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把都市乡村化,不是把农民推到城市里去,大家一起来建一个城市,这就是城市化了,我们认为要把乡村都市化,住在乡村里的农民,假如高速公路能通,假如网上下一个定单就可以把城市的货运进去,我们就能真正做到乡村都市化,而不是都市乡村化。现在大批民工到城市找工作,都市乡村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觉得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时代,我们全力想推进十二五规划想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信息的沟通。如果这个打通以后,我们看到中国有可能建立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而今天沃尔玛在全美国布到乡村的商场其实就是仓储系统,我们其实今天有机会,阿里巴巴想在这上面全力以赴,我也不希望政府投什么钱,一直以来我们得到浙江政府全力支持,这也是我们的理念和思想,我们也不会向政府要钱,我们全力想推进现代物流。 全世界商业数据最完备的公司 第三,大力推进云计算,因为高科技能力就在于计算能力、储存能力和信息分享的能力,我们今后有可能是全世界商业数据最完备的公司。这些数据如何给社会提供服务、提供价值,这是我们想做的第三块工作。云计算五年以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会全力以赴。 最后,汇报一下外贸和小企业的经济状态,未来三个季度,我们预测是每个季度外贸同比增速会下滑十个点,外贸状态不理想也不乐观,这是我们从订单上进行的分析。外贸企业可能会遇到三个问题:汇率、用工,原材料涨价,这三个问题如果合在一起的话,困难会非常大,我们将紧密盯住这些问题的发展。 请总理放心电子商务 请总理放心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是一家拥有理想主义的公司。我们感恩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为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提供服务。 请总理对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放心 也请总理对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放心,我觉得我们这批人在创造至少前面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 我们想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文明,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以赚钱为目的。我们说赚钱只是一个手段,它不是目的。我们还是一家很开心的公司,一会儿总理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倡导的是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别人说快乐生活、认真工作,我们是倒过来说,我们觉得生活一定要认真,你不认真生活,生活也不会对你认真,而工作要快乐。 马云向温家宝总理专题汇报全文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和导师的相处之道:谈自己的一个体会
fisherray 2010-2-7 04:07
就自己的教训谈一个体会,的确是“一个”,不是“一点儿”。 还记得以前有了一点想法,导师问进展,就很兴奋的汇报,汇报时再夸张点,某某时间可以完成(显示进展相当快)。其实吧,八字还没一撇,要很拼命才能完成,这还没算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然后呢?到了许诺的时间,多半是一无所获。对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压力往往是负担。一次失言,两次失言,慢慢的,就给导师留下了不可信的印象。 现在我学乖了,抓紧的话,两周能干完的活儿,给老板说需要四周,不是偷机取巧,而是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万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发现个大问题,导致赶不上进度呢?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超额完成任务,就给导师一个surprise,多好! 目前已经如此这般,交上了两份作业。第三份进行中,其实有关技术路线的报告刚刚完成,速度超过我的预期,都有点儿压抑不住兴奋想要发给老板了。“平静!平静!”一次次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检验过可行性后再说。 忙了一周,要短暂的休息休息了。
个人分类: 科研路|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