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布鲁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天涯论坛:布鲁诺——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fqng1008 2019-5-14 21:26
乔尔丹诺 ˙ 布鲁诺( Giordano Bruno,1548-160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一、为真理呐喊的一生 1548年,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在十余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了那不勒斯的一所私立人文主义学校就读。布鲁诺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六年。1565年,布鲁诺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进入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布鲁诺在修道院学校攻读神学,同时他还刻苦钻研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和东方哲学。10年后,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还得到了神甫的教职。 布鲁诺不仅在修道院学校学习,还经常参加当时的一些社会活动和一些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在当时强大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当代著名哲学家特列佐( 1508-1588)的著作。他被哥白尼的学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对宗教神学发生了怀疑。他对经院哲学家们所宣传的教义持否定态度,写了一些批判《圣经》的论文,并从日常行为上表现出对基督教圣徒的厌恶。 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他被革除教籍。宗教裁判所指控他为 “异端”。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了修道院,逃往罗马,后来又转移到威尼斯。由于宗教法庭到处通缉他,整个意大利没有一块他立足的地方。1578年,他越过海拔4000米高的阿尔卑斯山流亡瑞士。在日内瓦由于他激烈反对加尔文教派,遭到了逮捕和监禁。 1579年,布鲁诺获释后来到法国南部重镇土鲁斯,在当地一所大学任教,他在一次辩论会上,发表了新奇大胆的言论,抨击传统看法,引起了该校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学生的反对,他被迫离开了土鲁斯。 1581年,布鲁诺来到巴黎,在巴黎大学宣传唯物主义和新的天文学观点,遭到法国天主教和加尔文教的围攻。 1583年,他逃往伦敦。这个时期是他思想完全成熟和创作高峰的年代。这些年他发表了数部用意大利文写的作品:《灰堆上的华宴》、《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论无限、宇宙、与众世界》、《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飞马和野驴的秘密》、《论英雄热情》等等。这些著作语言丰富生动,论述尖锐泼辣,结构严谨无隙,既可见当时哲学论战之尖锐激烈,又体现出他宣传新思想的满腔热情。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发表演说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同经院哲学家门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于是布鲁诺又被禁止讲课。 1585年,布鲁诺返回巴黎。第二年春天,在巴黎最古老的著名学府索尔蓬纳大学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辩论会,他在演说中再次论证了他的宇宙观。由于他反对被教会奉为绝对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被再次驱逐出法国。后来布鲁诺又去德国、捷克讲学,漂泊了六年。在侨居法兰克福期间,他又发表了三部用拉丁文撰写的著作:《论三种极小和限度》、《论单子、数和形》和《论无量和无数》。 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 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他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想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经过8年的残酷折磨后,布鲁诺被处以火刑。 1600年2月17日凌晨,罗马塔楼上的悲壮钟声划破夜空,传进千家万户。这是施行火刑的信号。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 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的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台伯河里。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勇气和功绩。 二、宗教的敌人 在布鲁诺的故乡意大利基督教的统治根深蒂固,民间流行着各种宗教迷信,当时信徒崇拜圣像、干尸极为普遍。但接受了现代人文主义思潮洗礼的布鲁诺对这一切轻蔑待之。他是基督教会最顽固的敌人。布鲁诺认为天主教会提出的关于上帝具有 “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他对经院哲学家宣扬的“变体说”、“圣母洁净怀胎说”和“上帝创世说”等教义持否定态度。对圣者像,布鲁诺连瞧都不瞧,有一次还把基督圣徒的画像从自己僧房中扔了出去,从而激怒了教会,遭到了教会的迫害。他斥责路德、加尔文等宗教领袖为“世上最愚蠢的人”,并说他们“毫无头脑,没有知识,远远离开了文化与生活,而在永恒的迂腐中发霉腐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给烂透了的宗教医治溃疡”,“给宗教的外衣修补破洞而已”。布鲁诺在著作和言谈中,历数宗教对科学、哲学、道德、社会关系的危害。他认为是宗教愚昧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对宗教的弊端与危害深恶痛绝,对各级僧侣恨之入骨。他甚至疾呼:不仅有必要把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消灭教会经济势力,停建教堂,关闭修道院,而且还应剥夺僧侣特权,迫使他们从事社会公益劳动。 三、布鲁诺的哲学思想 布鲁诺在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汲取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哲学和自然科学成果,论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创了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先河。他依据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 --哥白尼学说,形成了自己崭新的宇宙论。他提出并论证了宇宙无限和世界众多的思想。他认为整个宇宙是无限大的,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中心,也不存在界限。而地球只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太阳也只是宇宙中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在产生和消亡,但作为无限的宇宙本身是永恒存在的。布鲁诺不仅抛弃了地球中心说,而且也跨过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而大大前进了一步。他还提出天地同质说,认为物质是一切自然现象共同的统一基础。 布鲁诺明确指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一变化是统一的物质实体包含的各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事物经过相互转化,形成对立面的统一。布鲁诺还论述了 “极大”与“极小”的对立统一。他指出“宇宙里面,体积与点无别,中心与周边无别,有限者与无限者无别,最大者与最小者无别”。他把对立统一原则看作是认识自然、发现真理的诀窍,将这一学说提到方法论的高度。他得出的结论是:“谁想要认识自然的最大秘密,那就请他去研究和观察矛盾和对立面的最大和最小吧。深奥的法术几在于能够先早出结合点,再引出对立面”。(布鲁诺《对话集》第291页)布鲁诺把这种辨证思想推广应用于社会和日常生活。他说:“不可能有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世代、这样的家庭,其成员竟会有相同的脾胃,而没有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性格。”他指出意大利既是“一切罪恶”的渊源,又是“地球的头脑和右手”以及一切美德的“教导者、培育者和母亲”。布鲁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辩证法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辨证理论家。他提出若干重要辨证的原理并做了详细论证,为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行而上学的观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布鲁诺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前进的。他反对那种把远古社会美化为 “黄金时代”的观点。他主张社会变革,但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改造社会,他把理性和智慧看成是改造社会,战胜一切的决定力量。但是他却看不到人民群众实践的社会作用。 布鲁诺的哲学是刚刚启蒙的资产阶级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不彻底的地方,但却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资产阶级唯物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虽死在一时,却活在千古 布鲁诺的一生是与旧观念决裂,同反动宗教势力搏斗,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赞扬哥白尼学说 如同一道霞光,它的出现应当使数百年埋藏在盲目、无耻和嫉妒愚昧的黑山洞里的古代真正科学的太阳也放射光明。布鲁诺以生命捍卫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使人类对天体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布鲁诺曾在《论英雄热情》中对那些激情满怀、点燃理性之光、进行创造活动的伟大人物评价道:“他们虽死在一时,却活在千古!”其实,这也是对他自己的最好的评价。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動畫] [公主与青蛙(2009)][720p][美国][主演:阿尼卡·诺尼·罗斯
lcj2212916 2016-9-2 23:16
《公主和青蛙》是华特·迪士尼动画公司于2009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影片由 约翰·马斯克 和 罗恩·克莱蒙兹 共同执导, 阿尼卡·诺尼·罗斯 、 布鲁诺·坎波斯 和 凯斯·大卫 等联袂献声配音。影片于2009年12月11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 影片讲述王子 ( 布 鲁诺 ·坎波斯 配音) 在新奥尔良不幸遭受巫师的邪恶诅咒,幻化成一只丑陋的青蛙,唯有公主的亲吻才能让他恢复人形。急于破解诅咒的王子将黑人姑娘迪娅娜 ( 阿尼卡·诺尼·罗斯 配音) 误认为公主,苦苦哀求她吻自己一下,善良的迪娅娜同意了他的请求。然而亲吻过后,不仅王子没有变回原样,迪娅娜自己竟也变成了青蛙。 一个名叫蒂安娜(阿尼卡·诺尼·罗斯配音)的美丽女孩和一只想尽一切办法要做回人类的青蛙王子(布鲁诺·坎波斯配音),当然还有那命中注定的一吻,却将他们引入了一场异常喧闹的冒险之旅,一路穿越了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极具神秘气息的沼泽地带。 最终真爱仍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可能发生在一位王子和一位公主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一对青蛙之间,或者是一只飞蛾和吸引它的火焰——但是那些隐藏在表相之下波涛汹涌的情感流动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仅有一个生在现代社会的新兴公主,还有一只与众不同的青蛙王子。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公主与青蛙”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33208.html
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条人命,一本书--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热度 12 hongkuan15 2016-1-30 13:40
这几天跟朋友们谈论小保方晴子的事,据日媒报道, 日本一家出版社本月 27 日宣布,将出版理化学研究所前研究员、 STAP 细胞论文作者小保方晴子 (32 岁 ) 的手记 。日媒称,这将是小保方在离职之后首次完整地向外界坦露心迹。据出版社方面介绍,手记名为《那一天》。该书包括 253 页, 15 个章节,记载了小保方从立志成为科研人员到 2014 年 1 月发表 STAP 细胞论文、之后被发现存在违规直至撤回论文的经历。 事件的大概经历: 2014 年 1 月 29 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 “STAP 细胞 ” 。 这种重大突破马上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但也很快有众多研究人员指出该论文存在多处疑点。其他任何人按照其文章提供的方法都不能重复出实验结果。随后,开始了对她的文章的调查。 2015 年 4 月 1 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这篇论文存在 “ 捏造 ” 和 “ 篡改 ” 2015 年 7 月 2 日,从《自然》撤回两篇论文。 2015 年 8 月 5 日,受到牵连的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自杀。 2015 年 9 月 23 日,《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小保方晴子的研究结果是 “STAP 细胞为混入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 ) 的结果 ” 。 2015 年 11 月 2 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宣布,正式取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学位。 坚持! 尽管受到这些重创,但小保方晴子一直坚持,她认为 STAP 细胞具有真实性, STAP 细胞制备方法的论文是正确的,其自杀的导师笹井芳树也在遗书中嘱咐小保方晴子: “ 一定要再现 STAP 细胞啊 ”…… 她仍在坚持,即使她道过歉,但也是典型的日本人的思维,为她给别人添了麻烦,而不是自己造假。 她是对的吗? 戏剧性的是,就在前几天,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可以通过 “ 挤压 ” 细胞使其转变成为干细胞,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 2016 年 1 月 11 日的《自然材料》( Nature Materials )上。而这种挤压的方法其实只是小保方晴子当年文章中提到的一种诱导干细胞的方法,其它方法还包括酸洗,饥饿等。从这方面来说,小保方晴子的论文是对的。这可能是她 “ 复活 ” 的开始。虽然,我对干细胞不熟悉,也无法判断两种方法的可比性,但从理论上说,他们是很类似的。 真相只有一个,你等得及吗? 历史上,类似这样的事情也出现过。约 500 年前,哥白尼提出了 “ 日心说 ” ,认为太阳是中心,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对的,他的观点也直接冲击了天主教会,因此,他一直被教会控制和迫害,几十年后,《天体运行论》这本书直到他临终前才得以出版。这期间仅有的几个人支持他,其中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由于批判《圣经》并坚决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 1600 年 2 月,在罗马鲜花广场被烧死。小保方晴子的事件与哥白尼多么相像,都是出了一本书,死了一个人。幸运的是小保方晴子的等待时间并不长。一种新的理论和假说的出现,必定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会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反对,然而,真相只有一个,只是需要时间加以验证。不幸的时,能有多少人知道等待的时间会是多少,能有多少人能够给出时间来证明? 哥白尼 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我很认同一句话:否定他人比肯定他人容易得多。要想否定一个人一条理由足以,然而,要想肯定一个人十条原因可能还不足够。何况,还有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即使你是对的,仍然会有人明知你是对的故意刁难你。利益争斗和黑暗心理我们不加评论,只希望无关利益者和那些监管者能够从容,客观的看待一些人和事,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你敢保证你就一定是对的吗?事情还可以从来,人命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小保方晴子是正确的,那些当初惩罚她的人是不是也会有人无法忍受压力而做出过激行为呢?小保方晴子到现在也不认为自己造假,也许她真的做出了或者做出过 STAP ,只是自己一时重复不出来了,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其他人也重复不出来也很正常,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小保方晴子的熟练程度,并且生物实验依赖的是技术细节,即使公布了 methods ,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差异的。这里面有很多因素需要分析,很可能天时地利人合使小保方晴子做出了 STAP ,并且她的确够幸运。仅凭这些是不能够认定是造假。 科学研究发展到现在,没有什么不可能,再新奇,不靠谱的理论也有可能是对的,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一切皆有可能。就像我现在的学科,有多少人能够在 10 年前认可肠道微生物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人能够想到小小的人体微生物居然跟多种心理和生理疾病相关?十年来,特别是近两三年,人体微生物的研究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关系被众多的科学家发现和认可。 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多点宽容和理解,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446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喜劇] [如翼之舟 Comme un avion (2015)][DVD][法国][主演: 布
lcj2212916 2015-12-11 15:49
导演: 布鲁诺·波达里德斯 Bruno Podalydès 主演: 布鲁诺·波达里德斯 / 桑德琳娜·基贝兰 / 阿涅丝·夏薇依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5-06-10 片长: 105min 又名: The Sweet Escape IMDb链接: tt4163644 Michel, la cinquantaine, est infographiste. Passionné par l'aéropostale, il se rêve en Jean Mermoz quand il prend son scooter. Et pourtant, lui‐même n’a jamais piloté d’avion…   Un jour, Michel tombe en arrêt devant des photos de kayak : on dirait le fuselage d’un avion. C'est le coup de foudre. En cachette de sa femme, il achète un kayak à monter soi‐même et tout le matériel qui va avec. Michel pagaie des heures sur son toit, rêve de grandes traversées en solitaire mais ne se décide pas à le mettre à l'eau. Rachelle découvre tout son attirail et le pousse alors à larguer les amarres.   Michel part enfin sur une jolie rivière inconnue. Il fait une première escale et découvre une guinguette installée le long de la rive. C’est ainsi qu’il fait la connaissance de la patronne Laetitia, de la jeune serveuse Mila, et de leurs clients ‐ dont la principale occupation est de bricoler sous les arbres et boire de l’absinthe. Michel sympathise avec tout ce petit monde, installe sa tente pour une nuit près de la buvette et, le lendemain, a finalement beaucoup de mal à quitter les lieux…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7376943
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可怜的布鲁诺,布鲁诺是科学烈士吗?
热度 5 lixur123 2011-10-26 19:25
哇咔咔,廖童鞋在昨天发表了一篇《可笑的“科学烈士”布鲁诺》,好评如潮,坏评也有,紧接其后刊登《 可怜的布鲁诺》一文,声称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因为打破了“又”一个“人造”的神话,其实方舟子已经对此类文章做过批驳,所以如果要打破的话完全论不到廖童鞋这篇文章,此类文章本人已见过很多版本,这里也有一篇颠覆性文章http://shc2000.sjtu.edu.cn/0512/bulunuo.htm我可以说廖童鞋完全是占据了“科学网”这个至高点,不过我倒是明白了“科学网”+精标准。,我对这两篇文章倒是抱有很中持的意见,第一篇文章带有严重的个人感情的偏向色彩,先拿这让我想起很早有篇文章叫做“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此文有理有据,虽然回复骂声一片,统称其“卖国贼”,但我觉得那篇文章的资格足以够得上还原历史真相的资格,此文要我说又长,又感性,又啰嗦,差...完全套用写“作文”的标准...廖童鞋这篇文章,不知和我有没有同样感觉的人总觉的怪怪的。对,就是那句“基督教对科学的推动远比任何社会力量与机构做得更多”, 是不是很耳熟,基督教名言名句嘛,呵呵,如果历史反推的话,明朝的建立也跟元朝的推动大大的有关,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如此,呵呵,当然仅凭一句话万万不能否定一切,还有一句是“无神论对抗宗教的一个利器”.............无厘头,首先这里廖童鞋是要抹黑“无神论”还是?其二,最好是能给“无神论”者一个定义。其三,对无神论抗宗教一个利器,这个说法是不能理解的,据我所知和宗教抗衡的就是“科学”吧,好吧,我们就算“无神论”只是“一小撮”部分人得信仰,但是它真的是作为无神论者对抗宗教的一把利器吗?你确定不是“边缘科学”“伪科学”提倡者?这是要把“伪科学”和“无神论”者划等号喽?照这篇文章结论意思是说,的亏牛顿当年因为对科学做出过重大贡献,手中有“权有优势”,不如以牛顿那个“刻薄”,不,是及其刻薄的性格,早被灭了,是这意思吗?变相的再我们讲述“职场官场笔记”吗? 再者文中作者提到Mocenigo请布鲁诺做家教,由于不认真及极端的性格惹恼了Mocenigo,事实呢?其实布鲁诺到威尼斯教他记忆术。莫塞尼戈未能掌握这一“自然魔术”,对布鲁诺心怀不满,于是在布鲁诺向他道别时,向威尼斯异端裁判所告发布鲁诺有“多个世界”(指宇宙中存在多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的异端信仰和有不端行为,于是布鲁诺被捕。作者还提到假如布鲁诺擦了哥白尼的边,那伽利略被烧死十次都不为过,额?这不是典型的上下文矛盾吗,上文说布鲁诺愿意部分悔改,那不愿放弃的部分是哪些部分?仅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那事实是如何?感觉貌似作者像是穿越时空了一番一般,布鲁诺被囚禁、审讯了七年。在漫长的审讯过程中,布鲁诺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天主教教条调和起来,为自己辩护。他愿意放弃部分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坚持自己的宇宙观是正确的,尽管裁判所的法官要求他放弃其多个世界的观点。布鲁诺希望能通过放弃部分观点来换取自己的生命,但是裁判所法官和教皇要求他放弃全部的观点,而布鲁诺则坚决不愿意放弃其宇宙观。   有关布鲁诺案件的原始记录已经丢失。但是1940年在罗马教廷发现了一份当时根据原始记录写成的本案概要,其中包括布鲁诺著作摘要、部分审讯记录和其他从原始记录抄录的文件。在布鲁诺被处决前的最后一次审讯中,裁判所法官讯问了他的宇宙观。布鲁诺坚持认为他的宇宙观是有科学基础的,而且也与基督教《圣经》不冲突。他是如此回答的:“首先,我要说,我是在合理和确切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地球运动和天空固定的学说的,这并没有破坏圣经的权威性……就太阳而言,我要说它并没有升起或降落,我们也没有看到它升起或降落,这是因为,如果地球绕着它的轴转动,也就产生了我们说的(太阳)升起和降落……”   这次审讯可能是在1599年4月举行的。布鲁诺最终被判为异端,而由于他坚决不认罪,被判处死刑。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骨灰被扔进了流经罗马的台伯河。主持审讯布鲁诺的是枢机主教贝拉明(Bellarmine)。16年后,在同一个地方,贝拉明主持了对伽利略的审讯,这回起诉他的原因比较简单:因为伽利略宣扬日心说。伽利略由于宣布放弃自己的观点而留下了性命。 伽利略的发现很多都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严重地挑战了当时罗马教会所认可的托勒密古希腊天文观与地心说。他将这些发现汇集撰写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意图平复反对的声浪,以避免教会的制裁。1615年伽利略受到罗马宗教法庭的传讯,在法庭上他被迫作出承认自己错误的声明(有证可循) 1741年伽利略被正式平反,教皇本笃十四世授权出版他的所有科学著作。1992年10月31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伽利略事件的处理方式表示遗憾。 是否需要我帮你回忆一下?中世纪的教皇福尔摩斯被他的继任者从坟墓中挖出,砍去手足,游街示众。教皇本笃六世、本笃七世、约翰十四世、约翰十六世都被继任者杀死,甚至割耳剜舌。教皇格里高里和英诺森成立了凶残的宗教裁判所,在它肆虐期间,估计有500万人在宗教火刑柱上被烧死,其中包括成千上万的所谓'女巫',也包括科学家阿司柯里、塞尔维等,另有培根、伽利略等科学家被判终生监禁。直到20世纪80年代,罗马教皇才为伽利略和布鲁诺平反…没鬼的话还给平反吗?…尊贵的上帝呀,我的列举没有谬误吧。 关于第二篇先给别人戴高帽然后再利用地形优势对负面评论进行回击的那篇博文,表示,评论嘛,都是好坏掺半,廖童鞋莫非真以为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啊?这年头随便聊天都能碰上受害者..你以为被人气急败坏攻击了就算是为你的说法提供了可证性?....所以就像你说的对于智者来说,任何场合不失自己的判断力,我也借此引用方舟子以及卡尔萨根著作中的文章为大家提供的一个看问题的侧面。好吧。 方舟子撰文;   提起科学烈士,大家马上会想到布鲁诺。通常认为,布鲁诺是因为捍卫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判为异端,用火烧死。今天一些不被科学界承认的伪科学人士喜欢以当代布鲁诺自居,不过人们提起布鲁诺,更多地是以之做为宗教势力压迫科学进步的例子。这当然让宣扬宗教与科学不冲突的人士不以为然,声称布鲁诺并非因为其科学观点而被处死,把布鲁诺当成科学烈士是以讹传讹。有个华人教徒还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论证布鲁诺被处死完全和日心说无关,而是因为宣扬邪恶理论、搞巫术施魔法、组织邪教团体,看来是死有余辜了。  最早想要推翻传统观点的,很可能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名誉的天主教人士。20世纪初,正是天主教会势力衰弱,科学声势高涨之时,美国天主教学者编撰出版了一部在天主教世界影响深远的《天主教百科全书》,对布鲁诺一案是这么说的:“布鲁诺被处决既不是由于他捍卫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也不是由于他有关存在多个人居世界的教条,而是由于其神学错误,其中包括:基督不是神而只是一个技巧非凡的魔术师,圣灵是世界的灵魂,魔鬼将被拯救等等。”   影响所及,一些人文学者也持这种观点,例如网络版《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在“哥白尼”词条下这么说:“在1600年时天主教对哥白尼体系并无官方立场,它肯定不是异端。当布鲁诺被做为异端分子烧死时,这与他支持哥白尼宇宙观的写作毫无关系。”国内有的学者也乐于要告诉大家一个“布鲁诺的真实历史形象”来标榜自己的专业性,似乎只有他们才知道大众被蒙蔽的真相。   那么布鲁诺究竟是由于什么“罪过”而被捕并处死的呢?布鲁诺是在1592年5月22日在威尼斯被捕的。两个月前,应威尼斯贵族莫塞尼戈(Mocenigo)的邀请,布鲁诺到威尼斯教他记忆术。莫塞尼戈未能掌握这一“自然魔术”,对布鲁诺心怀不满,于是在布鲁诺向他道别时,向威尼斯异端裁判所告发布鲁诺有“多个世界”(指宇宙中存在多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的异端信仰和有不端行为,于是布鲁诺被捕。几个月后,布鲁诺被引渡到罗马,由罗马异端裁判所进行审判。罗马教廷对布鲁诺有多项指控,五花八门,根据意大利历史学家鲁奇?费波(Luigi Firpo)的归纳,加在布鲁诺头上的有八大罪状:   一、坚持与天主教信仰相反的意见,并有反对它及其教士的言论;   二、坚持有关三位一体、基督神性及道成肉身的错误意见;   三、坚持有关基督的错误意见;   四、坚持有关圣餐变体论和弥撒的错误意见;   五、宣称存在多个世界及其永恒性;   六、相信灵魂转世和人的灵魂能转给畜生;   七、从事魔术和预言;   八、否认圣母玛利亚的童贞。   初一看,这八大罪状似乎的确没有提到哥白尼日心说,但是其第五条提及的“多个世界”观点已包含了日心说,实际上是比哥白尼日心说更具革命性、也更接近现代科学观点的宇宙观。布鲁诺相信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公转,并赞扬哥白尼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但是布鲁诺更进一步指出,地球固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行星,但是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所谓的恒星其实就是一颗颗太阳,宇宙中有无数恒星,它们也有行星围绕着它们在旋转,组成无数个太阳系,而在这些行星上,有的也会有生命的存在,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多个世界”。在布鲁诺看来,宇宙是无限、永恒、均质、各向同性的,宇宙万物都由相同的元素组成(而不是像前人认为的那样——天体由特殊元素组成),而且受相同的自然规律的支配。   可见,起诉布鲁诺的罪状中的确包括了其宇宙观。有人也许会说,那只是八大罪状中的一条而已,不能说是其主要罪状。但是,那是起诉布鲁诺的罪状,并非最终处决他的理由。布鲁诺被囚禁、审讯了七年。在漫长的审讯过程中,布鲁诺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天主教教条调和起来,为自己辩护。他愿意放弃部分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坚持自己的宇宙观是正确的,尽管裁判所的法官要求他放弃其多个世界的观点。布鲁诺希望能通过放弃部分观点来换取自己的生命,但是裁判所法官和教皇要求他放弃全部的观点,而布鲁诺则坚决不愿意放弃其宇宙观。   有关布鲁诺案件的原始记录已经丢失。但是1940年在罗马教廷发现了一份当时根据原始记录写成的本案概要,其中包括布鲁诺著作摘要、部分审讯记录和其他从原始记录抄录的文件。在布鲁诺被处决前的最后一次审讯中,裁判所法官讯问了他的宇宙观。布鲁诺坚持认为他的宇宙观是有科学基础的,而且也与基督教《圣经》不冲突。他是如此回答的:“首先,我要说,我是在合理和确切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地球运动和天空固定的学说的,这并没有破坏圣经的权威性……就太阳而言,我要说它并没有升起或降落,我们也没有看到它升起或降落,这是因为,如果地球绕着它的轴转动,也就产生了我们说的(太阳)升起和降落……”   这次审讯可能是在1599年4月举行的。布鲁诺最终被判为异端,而由于他坚决不认罪,被判处死刑。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骨灰被扔进了流经罗马的台伯河。主持审讯布鲁诺的是枢机主教贝拉明(Bellarmine)。16年后,在同一个地方,贝拉明主持了对伽利略的审讯,这回起诉他的原因比较简单:因为伽利略宣扬日心说。伽利略由于宣布放弃自己的观点而留下了性命。   虽然异端裁判所起诉布鲁诺的罪状比较多,但随着审讯过程的演变,布鲁诺最后主要是由于坚持其科学观点而被烧死的,那么说他是科学烈士也没有不妥。 摘自;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与巫术 15世纪到17世纪搜捕女巫时,那些宗教和政权机构所提供的被认为是可接受的证据和审判的公正性,我们就可以看出,18世纪的美国宪法和《人权法案》中许多新鲜而独特的特点就清晰可见了:陪审团的判决、反自陷法网禁令、反对酷刑和非正常惩罚禁令、言论和出版自由、审讯正当程序、权力制衡以及教会与国家分立。 弗里德利希·冯·希培(发音“Shpay”)是一个耶稣会牧师,他不幸听到了那些在德国维尔茨堡市被指控为从事巫术活动的人的忏悔(见本书第7章)。1631年,他出版了《谨防控告人》(Cautio Criminalis)一书,书中揭露了教会和国会联手制造的对无辜大众实行的恐怖主义的实质。他在未受处罚之前死于瘟疫,死时仍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教区牧师。以下是他的具有警示意义的书中的一段摘录: 1.令人难以置信,在我们德国人中,特别是(说到此,我感到羞耻)在天主教徒之中普遍存在着 迷信、妒忌、污蔑、中伤、含沙射影等等做法,这些做法既不受惩罚也不遭到排斥,却开始了对巫术的怀疑。对所有的一切负责的不再是上帝或自然,而是巫师们。 2.因此人人都叫嚷着要地方法官对巫师们进行调查——只有公众的闲言碎语才会说出这么多的巫师来。 3.于是,君主们就命令法官和律师们对巫婆提起诉讼。 4. 因为法官们没有证据或证明,因此,他们不知以什么理由提起诉讼。 5.与此同时,人们又说这种拖延值得怀疑,一些告发者一个接一个地对君王们陈述他们的怀疑,使得君王们也认为如此。 6.在德国,触犯君王是大罪,甚至连牧师都赞成尽可能地取悦他们,至于是谁唆使了这些君王(但是出于好意)倒不必在意。 7.因此,法官最后只得屈从于他们的愿望并谋划如何开始审判。 8.由于还有拖延办案的法官害怕卷入这件棘手的事情,因此为他们派来了一个特别调查员。在调量方面,不论他在工作中是何等傲慢和缺乏经验,都得被视为对正义的高度热忱。这种热忱在希望有利可图的时候会更加强烈,特别是如果这个调查员既穷又贪心而且还拖家带口,那么,除了调查的附加费用和津贴之外,这个调查员还按每个被烧死的巫婆抽取人头费等许多薪俸,这些费用都是调查员们获准向其传唤者随意勒索所得。 9.如果一个疯子胡言乱语和一些恶毒的、无聊的谣言(因为不需要任何诽谤的证据)针对的是某个无助的老妇人,那么她将成为第一个受害者。 10.然而,为了避免表面上看来起诉她的理由仅仅是依据谣言而没有任何证据,他们就通过提出以下两种情况来得出某种有罪推定:她是过着一种邪恶的、不正当的生活还是过着一种善良的、正当的生活。如果是邪恶的生活,那么她将被认为有罪。另外,如果她过的是善良的生活,对她同样不利,因为巫师们总是会掩饰自己的过失并竭力使自己看上去特别高尚。 11.这样,老妇人就被投入监狱。他们通过第二次判断找到新的证据:她害怕还是不害怕。如果害怕(当她听到对巫婆使用的那些可怕的用刑声音时),这就是确凿的证据。因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如果她并未表现出恐惧(相信她自己是清白的),同样也是证据。因为巫师就善于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竭力表现出勇敢和快乐以掩盖自己真实的感情。 12.由于对这些仅有的证据感到心虚,调查者还委派通常都是些堕落分子和邪恶人士的密探,去调查她过去的生活。当然,这样就必须查出她的某些说法或做法,以使得那些随意办案的人能够轻易地将事实真相进行歪曲或捏造出她从事巫师活动的证据。 13.任何认为她是邪恶的人现在都有充足的机会对她提出他们所喜欢的任何指控。每个人都说控诉她的证据是充分的。 14.这样,她很快就开始被施以酷刑。这些巫师在被捕的当天就要遭受酷刑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15.在这些审判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允许请律师或通过其它方式为自己做公正的辩护,因为巫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罪行(所有的法律程序规则对这种罪行都可以延缓使用),任何想要冒险去为犯人辩护的人,最终的下场是连自己也被怀疑为从事巫术活动。那些敢于为这些案件的判决方式表示抗议,而且敦促法官谨慎行事的人后果也将是同样,因为他们将立刻被定罪为巫术的支持者。这样所有的人都由于恐惧而三缄其口。 16.这样看来这个女人似乎还有一点机会可以自我辩护。她被带到法庭,法官宣读对她罪行的指控,并开始进行庭审——如果这可以被称为庭审的话。 17.即使她否认这些起诉,并且圆满地回答了每一项起诉所提出的问题,但没有人会理会她的话,甚至她的答辩都不会被记录在案。无论她的回答多么完美无缺,但所有的指控仍然具有原来的效力,其有效性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她又被下令押送回狱,再仔细想想她是否还要固执己见——因为,她已经否认了她的罪行,所以她被视为是顽固的。 18.第二天她又被带了出来,听取一条关于酷刑的法令,就好像她从来没有反驳过起诉一样。 19.然而,在被施以刑罚之前,法庭人员在她身上搜查护身符:她全身的毛发都被刮光,甚至隐私部位也不放过,这种做法表明,女性可以被随心所欲地检查。 20.什么事情会是如此令人震惊?连神父也会遭到同样对待。 21.当这个女人被刮光并搜身之后,她被施以酷刑以使得她坦白真相,也就是要说出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因为在正常状态下所说出的任何事都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事实真相。 22.他们开始施用酷刑的第一步,这是相比较不太严酷的刑罚。虽然这实际上已经相当严酷了,但是比起后边的刑罚还算是轻的。如果她因此而坦白,他们就会说这个女人未经过酷刑就坦白了! 23.现在,当他们告诉君王这个女人未经过酷刑就主动坦白了罪行时,她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24.然后她就毫不迟延地被处死了。但是,即使她没有承认,她也可能被处死。因为一旦开始实施酷刑,她就注定要死,她无法逃脱,她必定要死。 25.不论她承认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她承认,她的罪过就是明确无误的:她将被判死刑。无论她如何表示其忏悔之情都徒劳无益。如果她不承认,将被不断地拷打,二次、三次、四次。对待特别罪行,拷打持续的时间、严酷程度及施用频率都是不受限制的。 26.在拷打过程中,如果老妇人因为痛苦而面容扭曲,他们就说她在笑;如果她昏了过去,那么她就是睡着了或者施了巫术使自己变得沉默。如果她始终沉默不语,她必定会被用火烧得重新苏醒过来,正如在虽然经过多次酷刑之后仍然不说出调查者所希望听到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将被施以一种火烧的酷刑。 27.甚至告解神父和牧师们都认为她是由于顽固和毫无悔恨之心而死;她不可能改变信仰,也不可能放弃自己邪恶的念头,除非她忠实于他们。 28.然而,如果她死于这种酷刑之下,他们就说是魔鬼掐断了她的脖子。 29.因此她的尸体被埋在绞刑架下。 30.换一个角度讲,假使她没有死于酷刑,假使有一些特别正直的法官在没有获得更多的证据时不想对她再施酷刑,也不想在她还没有坦白时就烧死她,那么,她将继续被关押在监狱内,并被更加残酷地用链子锁住,除非她最后认错坦白,否则,即使是锁上整整一年也不会放开她,直至她在监狱里饿死、腐烂。 31.她永远也无法为自己洗脱罪名。如果调查委员会宣告一个女人无罪,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耻辱。只要将这个女人逮捕并用锁链将其锁住,那么,她就必定是有罪的,不管用公正的手段还是恶毒的方法都要证明这一点。 32.同时,任性无知的教士们折磨这个可怜的女人,使得她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只能承认自己有罪。他们说,如果她不这么做,她就是不可救药之人,就不能领取圣餐。 33.更博学多识的牧师们不能去监狱探望她,以免被人认为他们是给她出主意的,或者通告君王事情的真相。没有任何事情比揭发和证明被指控人是无辜的更为可怕,任何试图这样做的人都会被认为是惹是生非之人。 34.在她被囚禁并经受拷打时,法官们想出多条妙计,编制出可以指控她有罪的新证据,这样,在审查这个判决结果时,某些大学教师就能确认将她活活烧死的判决是正确无误的。 35.一些看似极为正直的法官,逼迫这个女人施法驱邪,将她转移到别处,不断地拷打她让她坦白。如果她坚持不承认罪行,那么他们最后就会烧死她。我现在以上帝的名义,想要知道,既然她坦白或者不坦白都是一样地死,那么这些人,不论多么清白无辜,又怎能逃脱这种可怕的惩罚呢?可怜的女人啊,你又为何竟然不知其后果而对法庭怀有希望呢?你为何不在最初入狱时就按他们想知道的承认一切呢?愚蠢而痴狂的女人啊,为什么当你可以死一次时,却要死许多次呢?听从我的劝告吧,在经受所有的皮肉之苦之前就承认你是有罪的,然后死去。你是无法逃脱的,因为这对于德国人的狂热来说会是一种灾难性的耻辱。 36.当这个巫婆在巨大痛苦的压力之下承认罪行之后,她的处境将是难以形容的。不仅她自己无法逃脱,而且她会被迫指控那些她根本都不认识的人,调查员不断地提起这些人的名字并逼迫她说出来,或者行刑人引诱她说,这些名字也有可能是她听到的一些被怀疑或被起诉的人的。这些人又被迫指控其他人,其他人又被迫指控另一些人。如此进行下去:既然这种事情必须要继续下去,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37.法官的所作所为必定是延缓审判(这样就会归罪于它们的合法性)或烧死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自己,或者其他人。因为所有这些早晚都要被错误地指控,而且如果受拷打,一切都将被证明有罪。 38.这样,那些起初叫嚷得最厉害的煽风点火的人自己最终也被卷了进去,因为他们草率得没有发觉自己的厄运也将到来。这样上帝公正地惩罚了那些用自己讨厌的舌头编造出那么多巫婆,而将那么多无辜者送上了火刑柱的人…… 冯·希培对于酷刑中所用的那些残暴的方法并不十分清楚。以下是从罗塞尔·霍普·罗宾斯(1959)所编的一本宝贵的汇编《巫术魔法大全)中摘录的一段话: 你可以看一看在班贝格地区人们使用的一些特殊刑罚,比如,强迫犯人吃下用盐烹制的鲜鱼,但此后不给他水喝。还有一种类似的精心设计的做法,将犯人侵入加了石灰的沸水。对付巫师的方法还有木马、各种刑架、烧红的铁椅、腿钳(西班牙靴),还有将滚烫的沸水或溶化的铅倒入其中的用皮制的或金属制的大靴子(当然,要把脚放在里面)。在对犯人使用水刑时(即question de l’eau),要将水连同一块软布塞入犯人的喉咙使其窒息。然后,迅速地将这块布抽出来,这样,内脏及肠子就会断裂破碎。拇指夹(gresillons)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老虎钳,它将大拇指或大脚趾压到钉子的根部,巨大的对手指或脚趾的压力会产生无比剧烈的疼痛。 除此之外,更常使用的吊坠刑以及其它更可怕的酷刑,我不想再对其进行描述了。使用酷刑之后,以及使用了被看做是很平常的酷刑工具之后,受害者就要在一个坦白书上签字。这个坦白书被称为是一种自愿承认的“自由忏悔”。 冯·希培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反对迫害巫师热。反对这种狂热的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主要是亲眼目睹过这种罪行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士们——包括16世纪意大利齐安弗朗希斯克·庞兹尼比奥、德国的科尼利厄斯·路斯和英国的雷金纳德·斯科特以及17世纪德国的约翰尼·梅福斯(“听,你们这些嗜财如命的法官和嗜杀成性的起诉人,魔鬼显现的都是谎言”)和西班牙的阿隆卓·萨那查·德·福爱斯。他们和冯·希培与公谊会会友一样是我们人类的英雄,为什么他们不能更加知名一些呢? 在《黑暗中的蜡烛》(1656)一书中,托马斯·艾迪阐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有些人又会出来反对,并且说,如果巫婆不能杀,而且还用巫术做出一些怪事来,为什么那么多巫婆都承认她们做了谋杀之类的事情和其它一些她们被指控的怪事呢? 对于这一点我的回答是,如果亚当和夏娃都那么容易上当并被引诱去犯罪,那些身陷困境的可怜人经过劝诱、许诺和威胁、不允许睡觉以及持续遭受拷打又怎能不被迫承认那些虚假的、根本不可能的、有悖于基督徒信仰的事情呢? 很多人确信自己看见了外在的鬼魂,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活跃在他头脑中的一种内在的幻影。 直到18世纪在对巫师的迫害中幻觉成分的可能性才被认真考虑。毕晓普·弗朗西斯·哈齐森在他的《关于巫术的历史文章》(1718)写道: 由于巫术狂热反对者的勇气感染了特权阶层,同时资本主义体制正走向确立,尤其是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致使焚烧巫婆的行为最终消失了。在荷兰,这个启蒙时代的发源地,最后对巫师执行死刑是在1610年;英国是在1684年;美国是在1692年;法国是在1745年;德国是在1775年;波兰是在1793年。在意大利,直到18世纪末审判中还将人处以死刑,而在天主教会中直到1816年才废除了在审讯中使用酷刑的惯例。基督教会是巫术的现实性和处罚的必要性的最后支持者。 对巫术的迫害狂热是可耻的。我们怎么能这么做呢?我们怎么会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弱点如此无知而愚昧?如果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我们的信仰是正确的,而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动机是善良的,而别人的动机则是邪恶的;宇宙之王只对我们说话,而不理会其他不同信仰的信徒;对传统信念提出挑战或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是邪恶的;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相信和服从;这样的话,对巫师的迫害狂热就会以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继续下去,直至最后一个人。请注意一下弗里德里希·冯·希培提出的第一个观点以及提高公众对于迷信和怀疑论的理解的意义可能有助于我们在整个因果关系中迅速地找到答案。如果我们不知道事情在最后一环上的发展情况,那么,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认识它的本来面貌了。 卡尔萨根--《宇宙》节选   开普勒发现他的第三定律之后整整8天,导致“三十年战争”的事件在布拉格发生了。战争动乱使千百万人家破人亡。开普勒的命运也是如此,他的妻子和儿子死于军队所传染的流行病,他的皇家赞助人被废黜,他也因为在教义问题上固执己见而被开除路德教的教籍——开普勒再次沦为难民。这次冲突——天主教和新教都把它说成是神圣的战争——其实是那些贪婪的人利用宗教狂热争夺土地和权力的战争。过去,当交战双方的君主耗尽资财的时候,战争也就结束了,但现在,有组织的抢劫成了维持作战部队的手段。受蹂躏的欧洲人束手无策地看着一把一把的犁和修校的刀被打成剑和矛。 在乡下,妖风四起,谣言弥天,无权无势的人受尽了祸害。许多孤身老妇被控行巫,成了替罪羊。开普勒的母亲就是在深更半夜被人从衣柜里拉走的。在开普勒的家乡小镇韦尔德斯塔特,从1615-1629年,每年大约都有3个妇女被当做女巫而加以折磨和杀害。凯瑟琳娜·开普勒是个爱争论的老妇, 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开普勒写了一本科学小说来阐述和推广科学,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梦》。他想象了一次月球旅行——那些太空旅行者站立在月球上,观察他们头顶上美丽的地球缓慢地旋转着。通过改变我们的观察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宇宙的机理。在开普勒时代,反对地心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运动。在《梦》这本书里,他尽力将地球自转的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写道:“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我要站在群众一边。因此,我十分耐心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解释。”(另一次,他在一封信中写道:“请不要让我单纯搞数学计算这种单调的工作,给我时间从事哲理的研究吧,这是我惟一的乐趣。”⑦) 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开普勒的“月球地理学”的设想正在成为现实。他在《梦》中将月球描绘成布满山峦峡谷和孔洞(即伽利略不久前用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发现的月球上的环形山)。他还想象月球上有人居住着,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险恶环境。他描述了从月面上观察到的地球缓慢旋转的情形,并想象我们行星上的大陆和海洋会引起像“月球上的人”那样的联想——把在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班牙南端与北非的相互靠近想象成“一个穿着柔软的衣服的少女正准备跟她的情人接吻”。但是,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在“碰鼻子”。 根据月亮上日夜的长短,开普勒认为月球上气候严酷,温度变化悬殊。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当然;他并不是事事正确。例如,他相信月球周围有大气,月球上有海洋,也有人居住。特别奇怪的是他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起源的猜想。他说,这些环形山使月球看上去“像小孩子出天花的脸”。他认为,环形山是凹下去而不是突出来的。他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他从观察中发现许多环形山四周突出,中心耸立着一个山峰,但是他认为这些规则的环形说明了一种级数,只有智能生物的存在才能解释这种现象。他设想到从空中落下来的大岩石会引起月球的局部爆发,爆发物向四周匀称地散开,结果形成了圆形的坑穴,这就是月球和其他类地行星上许多环形山和坑穴的起源。因此他推断:“月球上存在着某种能够灵巧地建造那些回洞的人类。这些人类为数一定很多,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建造凹洞以满足需要。‘针对’这样的大建筑工程是不可能的”的观点,开普勒列举埃及的金宇塔和中国的长城(这些东西现在我们可以从环绕地球的轨道上看到)加以反驳。开普勒的思想核心是,几何级数反映了潜在的智能。他对月球环形山的论述预示了一场关于火星运河的论战(第五章)。通过观测的方法搜寻地球外的生命在发明望远镜的年代开始了,这是拥有最伟大的理论家的时代,这是举世瞩目的时代。 《梦》中有些部分显然是作者的自述,例如,主人公拜访了第谷,他的双亲是卖药的,他的母亲与妖魔鬼怪有交往,其中一个魔鬼最后还向她提供到月球旅行的工具。《梦》向我们清楚地表明(虽然它没有向开普勒同时代的人表明):“应该容许人们在梦中偶然想象到知觉世界所不存在的东西。”科幻小说在“三十年战争”时代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开普勒的书被当做为指控他母亲为女巫的证据。 正当开普勒面临着严重的个人问题时,他赶到沃坦堡去看望母亲。他那74岁的老母亲被拘禁在新教区地牢里,还受到严刑的威胁(枷利略在天主教的地牢里也受到了同样的威胁)。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很自然地立即就着手调查指控他母亲行巫的原因,其中包括调查沃坦堡人将身体上的小毛病都归咎于她的符咒的事件。他的调查是成功的,跟他的一生一样,他的调查是理性对迷信的胜利。他的母亲被放逐,永远不得返回沃坦堡,否则处以死刑。正是由于开普勒勇于自卫,沃坦堡的君主。才定下了不得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任意指控人们行巫的法令。 战争的动乱使开普勒基本上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后来的生活很不安定,到处恳求帮助。他给沃伦斯坦君主算命,就像他曾经给鲁道夫二世算过命那样,最后在沃伦斯坦控制的一个西里西亚的市镇——萨根——度过了晚年。他亲自写下的墓志铭是这样的:“我过去测量天空,现在测量的则是阴影。我的精神跟天空密不可分,我的身体却在地上安息。”但是,“三十年战争”把它的坟墓湮没了,如果今天要为他追求科学的勇气树碑立传的话,碑文可以这样写:“他追求的是严酷的真理而不是美妙的幻想。”  开普勒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宇宙帆船乘着天风”在空中航行,船上满载“对浩瀚的太空无所畏惧的探索者”。今天,那些探索者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人,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用来准确无误地导航的,正是开普勒经过终身奋斗所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开普勒为了解行星的运动、为探索宇宙和谐的原理而奋斗终生,他的研究工作在他死后36年由牛顿推向顶点。
5259 次阅读|9 个评论
可怜的布鲁诺
热度 13 fs007 2011-10-26 13:31
可怜的布鲁诺
寻正 我的博文 《可笑的“科学烈士”布鲁诺》 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因为打破了又一个人造的神话,也同时让一些人气急败坏,急急地问我的宗教信仰——这对于讨论的问题重要吗?对于智者来说,任何场合不失自己的判断力,我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侧面,同时在推荐阅读材料也提供了一位最为维护布鲁诺的作者,就希望读者自己判断。对于偏执传统看法的人,我只能奉劝一句,诛心没有用,布鲁诺一生中最受害的最痛恨的是什么?Pedantry,用中文的话说,执古不化者,喜欢对事件进行教条化的理解,而且一旦固化教条,再也不容人侵犯。 我维护这样的立场,1)布鲁诺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2)布鲁诺是思想自由的先驱,敢于维护自己独立思想的勇士;3)罗马教会针对布鲁诺的迫害是错误残忍的,从根本上违背基督精神;4)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烈士。 我嘲笑的是这样的立场:1)布鲁诺是科学烈士;2)教会本身是邪恶的,跟科学不相容;3)布鲁诺是大科学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维护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针对布鲁诺,我更愿意在向他献上敬意的时候,看到他凡人的一面,真实的一面,那些替我们洗脑的人不愿我们看到的一面。布鲁诺性格之冲,缺乏诚信,以及他的懦弱,我只需要举一二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 我先引用《圣经》教导,Matthew 5:37 “But let your speech be, Yea, yea; Nay, nay: and whatsoever is more than these is of the evil one.”(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恶者。)在圣经旧约中,人是允许起誓的,但耶稣不允许人起誓,为什么呢?如果人完全信实,誓言是不必要,更是对神的亵渎。那我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呢?因为布鲁诺是多米尼宗会牧师,他在道德上要受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约束。 布鲁诺逃离意大利,他在1579年到达宗教逃难者的圣地,日内瓦。对于日内瓦的经历,他在宗教裁判所是这么讲的: “but having been told that I could not remain there long if I did not make up my mind to adopt the religion of the city, for if not I should receive no assistance, I resolve to leave.”(我被告之,如果我不下定决心,改信当地的宗教,我就不能在那里久居。如果我不信他们的宗教,我就得不到帮助,因此我决定离开。) 日内瓦信的是加尔文的改革宗教,脱离罗马天主教的控制,所以被罗马定为异端,天主教徒加入加尔文教被视为叛逆异端,不可接受。(另一个著名的改革教是路德教)那么布鲁诺是否诚实呢?不。在1559年,日内瓦的确要求人接受加尔文教,但到了1570年代后期,只要外来人加入一个教区就行了,不强求改变信仰。那么真相如何呢? 在日内瓦有一位大学教授,M. de la Faye,德高望众,于次年成了校长。他在讲道过程中,布鲁诺跟他发生了争执,初到日内瓦,布鲁诺对自己的逃难者身份似乎毫无顾忌,神学争辩,真要说谁是谁非怕也不易,任何其他人估计到此为止。但布鲁诺属于牛气冲天的角色,他随后专门印刷驳斥De la Faye的材料,列举这位教授多达20处的错误,到处散发。为此,他被告到市政议会。 布鲁诺被捕,然后承诺,要在长老会(Consistory,日内瓦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开认错,并向教授道歉。然而,真地面对长老会时,他却出言不逊,认小不认大,还讽刺教会长老牧师为教条主义者(Pedagogues)。随后教会威胁要驱逐他,禁止市民与他往来(称为Excommunication),布鲁诺才老老实实地认错道歉。 布鲁诺的上述表演,无疑让他在日内瓦的上层社会再也混不下去,他只好离开日内瓦。跟他编造的说法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人之常情,放在一个小商小贩,绝对可以理解。千万不要用时间久远记忆不好之类的借口来搪塞,对于布鲁诺这位记忆大师是用不上的,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关于记忆学的。 对于英雄崇拜者,咱们不妨再来一段让他们吐血的回忆。在布鲁诺被威尼斯宗教裁判所逮捕后,他对威尼斯的自由主义倾向还抱有期望,因此,他对裁判所非常合作,一再强调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否认任何对他的异端学说指控,并且,布鲁诺承诺,愿意做任何裁判所认为适当的行为以获得自由或者免除重罚。我按一般逻辑,应当随后写道,“就差没有下跪乞求饶恕了”,然而,我无法这么写,因为,布鲁诺主动下跪乞求了!哦呵,又打碎一地镜片? 布鲁诺随后被引渡到罗马,在罗马的宗教裁判所他才逐渐硬气起来的,拒绝放弃他的核心信仰——事实上也不是那么坚决,按他的说法,他被罗马开除(即上述Excommunication,禁止其他教徒与之来往),他一直在请求教皇的特赦,教皇也同意赦免他,但条件是他回到多米尼宗会,他拒绝当教士,所以谈不拢。布鲁诺才气外显,名气很大,罗马是希望他回头做贡献的,而他不愿意,只愿意低头不回头,这是他讨价还价的基础,也是他受难的根本原因。 我为什么说布鲁诺可怜呢?他如果家境更好,用不着进修道院修学,他会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会史上留迹。他写的喜剧,当时超过他的屈手可数(有沙士比亚这类牛人,咱不敢替他打包票天下第一),他入错了行。如果他生在另一个时代,比如放在现代,他会身家不凡的。 布鲁诺沉寂了三个世纪,谈什么贡献都是可疑的,包括哲学。打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比爱因斯坦早500年发明相对论,大家会有什么感觉?那一定是天才。但他对科学做了贡献吗?没有,没有启后的功效,科学贡献就是零。布鲁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19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子布鲁诺热,大家从历史故纸堆里把他拉出来,赋予他不切实际的想像中的作用。 我还原布鲁诺为人,并非就全盘否定,我同样惊奇于布鲁诺超越他时代的想像力,但不认为他是什么科学家,他所谓发展哥白尼的学说,无非是有接近现代科学认知的内容,但不表明那就是科学。除了跟现代天文学有似是而非的部分内容外,他的所谓天文学完全是胡说八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他相信月亮上有其他的“人”,有吗?我们有后见之明,可以赋于他的那些瞎说很多意义,但唯一的麻烦就是,吹得再多,都是假的。连八卦都可以被后见之明赋于计算机先驱之名,但中国并不能因此就配上计算机发源地之桂冠,除非你习惯于自欺欺人。 布鲁诺之死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他几乎一生都在跟偏执的教条主义者作战,但他没有意识到,他本人就是那么偏执激进冲动,一旦跟他意见不合,他就上火,猛攻,还契而不舍。如果他跟审判者换位,同样的故事也会上演。这就是他的根本的可怜之处。在布鲁诺之前,还有位真正的科学家叫塞尔维特,也被宗教烧死了,他也几乎是重复了这一历史讽刺(有兴趣的吭一声,咱们再讲塞尔维特)。 作为多米尼宗会牧师,布鲁诺几乎完全缺乏一个基督徒的美德,这是他失败、悲剧、与可怜的根本。无论是耶稣会,还是多米尼会,修身是本,修学为具,本末倒置就是人生悲剧。 人,还是厚道的好。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7229 次阅读|14 个评论
可笑的“科学烈士”布鲁诺
热度 61 fs007 2011-10-25 12:13
可笑的“科学烈士”布鲁诺
寻正 He is one martyr whose name should lead all the rest.—John J. Kessler(他是烈士之最。) 在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布鲁诺为自己的思想殉道,被罗马当局烧死——这是中世纪常用的针对异端、巫术师、以及叛国者的极刑。据说布鲁诺在面对判官们曾大声宣告,“你们害怕宣读这一判决可能超过我害怕接受它”。在1889年,布鲁诺以胜利者的姿势重回鲜花广场,实现了他的这一预言。 鲜花广场上的布鲁诺塑像 布鲁诺沉寂了三个世纪,在20世纪初成了最伟大的科学烈士,成为人们称诵的经典。中国学生应当不陌生,因为布鲁诺是语文与历史课本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无神论者针对宗教的最强有力的谴责。咱们摘录一段语文或者历史课本经典:“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百度百科) 布鲁诺是科学烈士吗? 简捷明了的回答是“否”。布鲁诺是一个捍卫自己思想的勇士,但他不是科学烈士,他无非是那些一心把教会树立为科学对立面的缺乏诚信的人手中的便宜工具。 从智商高低来说,布鲁诺可能堪比甚至超过伽利略,他在年青时就展露头角,在记忆力上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甚至因此受到过教皇的接见。在中世纪,布鲁诺难得地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他在那不勒斯的多米尼宗会接受教育。在1572年,24岁的他取得了神父资格。在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时代里,这个宗会(Order)是怎么回事呢?它们是天主教特授的荣誉教徒团,往往负有特殊使命,比如最有名的耶稣宗会(Society of Jesus),其使命就是传播福音(传教),在传播基督教与现代文明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米尼宗会为圣徒多米尼所创,强调维护基督教正统信仰,为抵制世俗对宗教的淡化作用,通过向社会低层人士布道而为基督教赢得人心,其教育过程强调徒众获得知识,用听众喜爱的方式布道。布鲁诺的写作华丽雄辩,就是基于他在多米尼宗会的训练。 布鲁诺的绝世聪明给他带来了麻烦,象伽利略一样,他喜欢刺人。但不象伽利略,他获得学识的目的就是刺人,而伽利略是不得不刺时才刺人,而他是为刺而刺。在布鲁诺时代,最能刺其同行的,莫过去用异端邪说来打击同行了,因此,他被同行们告发,说他拥护阿里乌教派的异端邪说。他化装逃跑了——他的见人就刺、眼高于顶的秉性让他几乎没有同行愿意为他说话。他居然能坚持11年才成为异端,甚至取得了神父资格,说明当时教会还是很有容人之量的。 在1576年布鲁诺开始出逃,到1579年他辗转到了日内瓦,在这里他不再担心来自罗马的海捕文书。 不过,他恶习难改,他又发表攻击在日内瓦很吃得开的一位教授的言论,随后被捕,最终离开了日内瓦 ,到了法国。布鲁诺的善辩与聪明最后让法国国王享利III世感兴趣,为他提供了一份收入不错的教职。布鲁诺写了不少的书,主要是关于记忆艺术的,献给国王与权贵,所以他在法国的日子过得挺逍遥的。 在1583年,布鲁诺被法国国王派到英国跟法国大使做伴。在英国布鲁诺曾试图在牛津大学谋取教职,但没有成功,而他嘴尖的毛病又让他跟伦敦学院校长,或者牛津的主教等重要人物产生冲突。冲突之一是他相信哥白尼的学说。在1585年他随法国大使撤回法国,他的喜欢跟正统学问相冲突的毛病让他不久就感受到了压力,他离开法国去了德国。在1588年因同样的问题他流浪到了布拉格,受鲁道夫二世的保护,但好景不长,又被路德教派禁止与之往来,布鲁诺又得开始跑路,这一次,他接到死神的邀请信。 在威尼斯,有一个显贵家族,就是莫色利哥家族,在历史上常执政威尼斯,如果这一家族愿意提供保护,布鲁诺是可以衣食无忧的。他收到了其族长公子来信,希望他去教导记忆的窍门。他正确地估计到宗教裁判所对他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了,因此,他回到意大利,去了帕多瓦,因为帕多瓦大学数学系正在招主任,但没被看中,次年伽利略得到了这一职位——布鲁诺有才,但缺乏伽利略那种底蕴。布鲁诺只好选择回到威尼斯做家教。 布鲁诺在1592年3月到了莫色利哥家好吃好喝,但刺人的毛病不改,跟主人家发生了冲突,两个月后布鲁诺拍拍屁股就要走人,莫色利哥急了,哥们做家教不认真,却把我们惹得汗毛都是气,你丫有名气牛气,还要记得咱们是土霸王。土霸王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莫色利哥宣布他是异端,将他捆送威尼斯宗教裁判所,这下子新账旧账一齐算,布鲁诺被押回罗马。 布鲁诺的案子审了8年,翻来覆去无非就是他信异端邪说,那可多了。如果宗教裁判所有中国法庭与警察的10%的效率与对颠覆者的痛恨,布鲁诺只需要半年就被咔嚓掉了,哪里用得着等8年。布鲁诺嘴吊,却还是有些牛脾气,对异端学说并不否认,这场审判之所以持续8年,把观众的热情都耗尽了,就是因为他很有名气,宗教裁判所更愿意烧没名气的人,不停地派人做布鲁诺思想工作,要他悔改,只要他悔改,就给宗教裁判所一个不烧死他的理由,大家体面地结束。布鲁诺最后还在讨价还价,愿意部分地悔改,耐心耗尽的主教们终于叹口气说,还是烧罢,烧了我们好回家吃晚饭。 布鲁诺跟哥白尼学说完全不是教科书上所描述的那样,哥白尼学说几乎只是他一个用来嘲笑基督教义的工具,事实上他讲的东西跟哥白尼学说很不一样,谈不上发展与扩充哥白尼学说,他没那本事。布鲁诺天马行空的想法无计其数,他对天文学毫无贡献。在审判过程中,哥白尼学说只略有提及,教会不当回事,布鲁诺也没在意——如果布鲁诺否定哥白尼就能过关,估计他随后不久就到另外一个以前没到过的国家地区去嘲笑那里的上层人物去了。 罗马教会禁哥白尼学说是伽利略的贡献,布鲁诺是一个历史的匆匆过客,看上去有才,实际水不深,接触就令人受不了;而伽利略则是真正的大师,所以其影响致大,在1616年,罗马教会因为伽利略的著作而意识到哥白尼学说对基督教义的冲突,才正式下令将之排入异端邪说——事实上,罗马教会对哥白尼的科学仍然宽容,其书在删除少量教会认为不适的文字之后仍然在发行!伽利略的审判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惩罚在可接受范围内,教会没有心理负担。 出于对人性的无知,后来者总把先驱写得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假如伽利略有布鲁诺因哥白尼学说而被烧死的前例,他断不会在有生之年发表为他惹来麻烦的著作。假布鲁诺因为擦了哥白尼学说的边而被烧死,那伽利略被烧死十余次都无法相称。 布鲁诺有许多的主意,非常有力的想像,但他对科学没有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贡献。他之所以被神化,是因为他的泛神论,泛神论实际上就是无神论。作为专业培训的多米尼宗会神父,他显然背叛了他所接受的神学教育的宗旨,不是维护信仰,而是处处攻击贬低信仰,比如他相信耶稣及其门徒是巫师,这对教会来说完全不可接受,因为涉及基本信仰。布鲁诺在沉寂三个世纪无人问津之后,在20世纪得道升为科学烈士,因为他是世俗去宗教化,无神论对抗宗教的一个利器,为此,有人不惜以谎言编造一个原来没有,历史也不需要的科学烈士出来——基督教对科学的推动远比任何社会力量与机构做得更多,鉴于篇幅,不细述了。 布鲁诺曾多次试图重新拿起牧师神父的身份混饭吃,但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让人觉得其心不诚,投机色彩重。不是值得仿效的道德模范。布鲁诺之死,其刻薄寡恩的性格是主导因素,在他流浪的一生人,总是有人愿意帮他,直到受不了他,或者因为周围人受不了他而不得不停止帮助。天份,不跟适当的性格结合,就是悲剧。 我非常好奇,一个人要刻薄成啥样,才会让禀性不坏的威尼斯四世三公的莫色利哥家族对他起了这样的歹意……做人还是要厚道点才行的。 扩展阅读推荐 : K. F. Herzfeld (1932) , The process of Giordano Bruno, Science, 75(1939): 241-242 R. W. Pogge (2003), The Folly of Giordano Bruno, SETI League, Inc. http://www.setileague.org/editor/brunoalt.htm , Accessed Oct 24, 2011 J. J. Kessler, Giordano Bruno: The Forgotten Philosopher, The Secular Web, http://www.infidels.org/library/historical/john_kessler/giordano_bruno.html , Accessed Oct 24, 2011 Wikipedia (2011), Giordano Bruno, http://en.wikipedia.org/wiki/Giordano_Bruno , Accessed Oct 24, 2011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7591 次阅读|59 个评论
真理开始时总是弱小的
wangxh 2011-7-23 22:10
真理开始时总是弱小的
90年前的今天——7月23日,想必许多人不知道是个什么日子。十几位找到救国真理的年青人,为了逃避政府的追捕,他们来到嘉兴南湖上(俺到嘉兴第一件事儿就是拜访那条 红船 ),提出了自己的纲领——解救全中国劳苦大众! 就是这十几位年青人,代表着全国七十多位党员,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领导着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进行了无与伦比的、艰苦卓绝的、史无前例的革命历程,经过28年的时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 如果当时这条船的人这样认为:中国这么大,政府及其官员这么腐败,就凭我们十几个人,这不是杯水车薪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思想家——乔尔丹诺 · 布鲁诺(1548-1600),出生于 意大利那不勒斯 附近的诺拉镇。他幼年丧失父 母,家境贫寒,由神甫养育长大。但他自幼好学,15岁成为多米尼修道院的 修道士 。他全凭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成为当时知识渊博的学者。后来他发展了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还提出了唯物主义思想。这些学说及思想极大地震撼了教廷的统治地位,被教廷处以火刑,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但他的思想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他捍卫真理不畏迷信的精神被世人所传颂。 查尔斯 · 罗伯特 · 达尔文, 英国 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 贝格尔号 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达尔文开始也得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指着他说“是猴子变得”。好在人类思想在进步,他没有步布鲁诺后尘被处死,并且其理论最终得到世人的承认。 真理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是不会被众人看好的。 社会实践证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照搬西方的理念不行;历史终将证明,中国的教育、中国的科学事业,照搬西方的理念同样行不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段某某就是最好的佐证,如果继续留在国外,他也许不会拿科研经费干那个的。
个人分类: 社会|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布鲁诺
热度 1 metanb 2011-5-20 09:49
真理之火越烧越旺!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2月17日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17 04:18
元宵节,过了今日,年就过完了,不用拜晚年啦,大家开始正式工作了,开学了,又忙了。 624年,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出生 1600年, 乔尔丹诺·布鲁诺 被罗马教廷以火刑处死 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 开始 1987年, 中国 近30年来最大一宗贩毒案判决 2000年,微软公司发布 windows 2000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方孝孺和布鲁诺
yangsir 2009-12-30 23:18
西方历史上学而仕者只是少数,有大批超越于政治的独立知识分子,而中国历史上的士,唯一出路是仕,只能把智慧贡献给政治和朝廷。 皆因朝向, 故死有二态:泰山之上,鸿毛之下。 (摘自《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皇太孙允火文的老师。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孙继位,就是短命的明惠帝,方孝孺理所当然地成为顾命老臣之一,尽管他年龄并不老(死时才45岁)。后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到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惠帝则不知所终。当时的大臣有投到新皇帝一边的,方孝孺等则死保旧皇帝。到那时为止,最重的刑律是灭九族。方孝孺名垂青史的特殊处是灭十族,那第十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朱棣夺位成功后,召方孝孺,要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坚拒,投笔于地,又哭又骂,说再强迫他写,他就写燕贼篡位四字。朱棣大怒,对他说:汝独不顾九族乎?方说:便十族奈我何?于是他的门生多人也被收斩。  方孝孺死难的年代是1402年,是15世纪的开始。斯时也,文艺复兴的朝阳升起在欧洲上空。先有1401年德国人库萨率先破除地球中心论的托勒密体系,后有100年后波兰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紧接着布鲁诺诞生于意大利(1548年),发展了哥白尼学说,并提出宇宙无限论。因被人向宗教法庭告发传播异端邪说,布鲁诺于1592年被威尼斯教廷收审,后来又被引渡到了罗马。他在罗马狱中受审讯长达7年,种种辩护都无效,罗马教廷给他的唯一出路是公开、无条件否定自己的学说,这点他坚决拒绝。晟后被判处烙刑,临刑前舌头给夹住,足见他的言论有多大的威慑力。在向他宣读判决书时,布鲁诺有一句名言:也许你们判决我时比我收到判决时更感到恐惧。不过布鲁诺只一人殉难,未见株连到其他人。 就抽象的个人道德而言,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铮铮铁汉。为捍卫自己认定的死理宁死不屈。但是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有天壤之别。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来说,地球就是围着太阳转,这是他们已经发现而且坚信不疑的事实,国王、教皇都无法改变,这就是科学。与此有关的人在压力面前可能表现不一。例如哥白尼慑于可以预料的压力,迟迟不敢公开其发现,直到死前不久才正式发表,伽利略有坚持,有妥协,在教会的淫威下也说过违心的话,而布鲁诺则刚直不屈,卒至殉身。但是不论怎样,他们还是公开说出并论证了自己的科学发现,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与先进的科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本人是人类进步历史长河中的灿烂群星之一。方孝孺维护的是什么呢?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儿子当皇帝,这里面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吗? 再退后到公元前300~前200年间。那时的希腊几何学之父阿基米德正在埋头研究、发明一条一条的几何定律。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国王叫他辨别工匠制作的金王冠的真假,他在洗澡时偶然发现浮力原理而欣喜若狂,一声尤里卡贯穿时空,成为不朽的天籁。当其时也,中国热门的新学是纵横学,苏秦、张仪等正奔走于七国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居王位者兜售他们的谋略,极尽纵横捭阖、权谋计术之能事。其实战国策士们那种像下棋般地一步一步揣摩对方的反应,决定对策的弯弯绕,现代的博弈专家跟着转起来恐怕也很吃力。这种思维的路数其实与几何学推理是一致的,只是用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自从与西方邂逅吃了大亏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落后,许多人总是举出四大发明、精湛技术,还有祖冲之发明圆周率早于西方人1000年等。事实上,技术不等于科学,因为没有理论,不能举一反三,无法普及。技术只是手段。印刷术和纸的发明确实伟大,但更重要的是用它印出来的书传播什么思想。古代欧洲哲人着迷于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不惜为与人间利害无关的真知而献身,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求真知超越于经世致用的客观存在的傻劲,中国早熟的是政治文化,是处理人际关系。不过唯其早熟,政治文化本身也受传统之累。当近代西方人争取到了思想言论自由,建立了保护这种自由的民主制度,再不必因异端而获罪,从而进一步释放出无限创造力时,中国一方面以八股文章使天下读书人皓首穷经,一方面发明文字狱禁锢思想。结果的差异可想而知。西方历史上学而仕者只是少数,有大批超越于政治的独立知识分子,而中国历史上的士,唯一出路是仕,只能把智慧贡献给政治和朝廷。
个人分类: 古今人物|52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勿在国际天文年里尽情恶搞——评《布鲁诺不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
chenzhao 2009-9-21 17:25
请勿在国际天文年里尽情恶搞评《布鲁诺不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   最近几年流行的一个词汇叫恶搞,已经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步普及到生活中的常态存在了。恶搞的基本模式是,把人们曾经认为高尚的,纯粹的东西拉下来,沾它一身大粪,并嘲笑那些落水凤凰不如鸡的落魄和狼狈。你越是为曾经的价值辩论吧,你越成为群众的众矢之的。   恶搞之所以能流行,跟我国大众的心理有关系,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在我国的历史多么久远!但在这种相对安全的戏弄权威的游戏中,总有无辜的受害者。当人们不便正面斥责讨厌的人物,借助于指桑骂槐的技巧时,无辜者可以是妻子、小辈亲属、地位较低的人,甚至是动物,总之是无力或不便为自己 申辩的生灵们,是可以为了发泄一下怨气而被牺牲的。   这一回的牺牲品是天文学史,还有一个故去了409年,无力为自己申辩的,几乎被人遗忘的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发泄对象是曾经神圣的科学斗士宣传,或者,倒毋宁说,是曾经强大的宣传机器?恶搞模式是基本的:你受骗上当了,必须第一时间就抓住人们的眼球,接着,曾经神圣的科学斗士,变成了一个古怪的神秘主义者,似乎死得罪有应得。跟那个时候的大批巫婆一样,结局是火刑。   在Carl Sagan的《宇宙》里,天文学家Kepler的母亲曾被指控为巫婆并被拘押,原因是Kepler写了本类似科幻小说的东西,他借助于他母亲的魔法来到了月球云云。Kepler为此倾家荡产营救他母亲,最后总算幸免于被火刑的命运并被释放。Kepler和Bruno是同时代的人,我们可以从这个小事中,大致上明白当时的巫术指控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点很重要,公私的历史记载都表明,Bruno不是个野心勃勃,想另立宗门的人(类似的人加尔文恨Bruno可是一点也不少);他没有杀人,没有偷盗,没有其他恶行。罗马教廷究竟根据什么来审判这个写了几本书的人呢?一般认为是以异端处以火形,在参考文献1里,有很有趣的一段话:   It is often maintained that Bruno was executed because of his Copernicanism and his belief in the infinity of inhabited worlds. In fact, we do not know the exact grounds on which he was declared a heretic because his file is missing from the records.   没有详细的判决书解释被处火刑的原因,因为他的文件在记录总已经丢失了。   然后,我们的尊敬的罗马宗教法庭,根据已经消失了的文件,于1889年,为布鲁诺平反并恢复名誉。   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可以确认以下几个事实:   1、布鲁诺提出了无限的宇宙和无限的可能存在生命的世界,从而走得比日心说更远。   2、烧死布鲁诺10年后,教廷为了日心说审判过伽利略,逼迫其签字承认日心说只是数学技巧而非物理 真实。   3、在教廷要求下,布鲁诺被引渡给教廷,并被关押审判长达7年之久,在此期间,布鲁诺拒绝悔过。   4、罗马教廷宗教法庭宣判布鲁诺有罪,并被处以火刑。   5、应属于罗马教廷宗教法庭保管的关于布鲁诺审判的详细档案被丢失。   6、罗马教廷于1889年,火刑289年后,为布鲁诺平反并恢复名誉。   7、信仰天主教的施方济2006年撰文,称布鲁诺不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   我必须提到的是,由于关键性的审判档案被丢失,无法确切证明是的,就是因为天文学他们烧死布鲁诺的,但是更无论如何得不出确定的结论不是。   总有些嫌疑犯能成功的毁灭证据。但是厚颜无耻地站出来,说自己当时杀人只是杀了个巫师,并称他是一个语无伦次的诡辩的.........   很明显,无论是什么情况,Bruno是因思想而死。如果我们容忍一个人仅仅因为写了几本书,发表了一些言论而被处死,那么科学的土壤就是贫瘠的。哥白尼没有想挑战教会的权威,伽利略向教会认罪,同时代的思想家,只有 他,以走向火刑架的勇气捍卫了思想的自由。与其说,他是因捍卫日心说,或宇宙无限论,或其它特定的科学观点而死,倒不如说,他因视思想高于生命,可以说是为了捍卫思想自由而死,因为他只要悔过就可以减刑。而思想自由,是使科学成为可能的宝贵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捍卫的不是特定的科学价值,而是科学的根本。   假如我们今天面临选择:要不要立法禁止民科?要不要立法禁止攻击相对论、进化论?要不要对那些毫无根据地挑战成熟科学,导致年轻人思想混乱的人课以处罚?   总有些人会赞成上述措施,但是如果我们真那么做了,这会完全取消科学存在的基础和理由。谁没有错误?谁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是一开始就选到了正道?你说地球是平的,你说地球是球形的,你错了,但如果你认为上面两个错误性质没有区别,你就犯了个更大的错误。   认识到宇宙的无限,以及无限的天体上可能存在着的无限的世界和生命,这个美丽的错误为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并为天文学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培根和他一样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个人生活境遇和后世的议论相比判若云泥,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厚此薄彼。   当拉瓦锡因为包税案件被法国革命政府砍下头颅(这才跟科学毫无关系),无数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为之叹息。Bruno之所以受到了这样的待遇,很简单,他的荣耀,就是天主教会的耻辱;他的伟大,就是狭隘宗教思想的渺小。而有几千万信徒的教会,可被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哲学家有权势得多。   我猜想,Bruno也曾经跟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样,抬头仰望星空。心怀宇宙天地宽,死去都400多年了,还在乎地上小小一群人的议论、和虚无缥缈的荣辱吗? 参考资料 1、在线不列颠百科:Giordano-Bruno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82258/Giordano-Bruno 2、Giordano Bruno (1548-1600) http://galileo.rice.edu/chr/bruno.html 3、Biography of Giordano Bruno Giordano Bruno - Tortured and Burned For His Beliefs of The Universe by Nick Greenefor About.com http://space.about.com/cs/astronomyhistory/a/giordanobruno.htm
1559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史:布鲁诺不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
可真 2009-9-21 01:24
W. C. 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 译 张今 校)第三章《文艺复兴 . 哥白尼》 论 布鲁诺之死因: 哥白尼教人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地球从宇宙的中心降到行星之一的较低地位。这样一个改变不一定意味着把人类从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贬降下来,但却肯定使人对于那个信念的可靠性发生怀疑。因此,哥白尼的天文学不但把经院学派纳入自己体系内的托勒密的学说摧毁了,而且还在更重要的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信仰。 由此产生的疑惧不安,是不奇怪的。当时欧洲正在宗教问题上有所争执,但所争论的题目并不牵涉更深邃的问题。两方面都接受一种宗教哲学,这种哲学给人以高贵的地位,并且使人感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安适的,因为大家都同意这个世界是为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创造的,虽然造物的直接表现有时好象是不必要地神秘。而且,当时最好的科学意见,是反对这个新体系的。 罗马和日内瓦都认为是异端的布鲁诺等革命知识分子或许赞成哥白尼的见解,但比较谨慎的哲学家都敬而远之。布鲁诺也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星星则散布于无尽的空间里。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地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 他受到教会法庭的审判,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由于他热中于宗教改革 ;他于 1600 年被教廷烧死。 依照当时的习惯,对于欧洲的学术及精神生活负有责任的人们,踌躇不前,不敢接受这个天文学说,是完全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学说可能破坏他们自己最深的信念,并且象他们所想的那样,还可能使他们负责保护的不朽灵魂陷于危险。当伽利略带着满腔热忱到教庭去宣传这个学说的时候,冲突使无可避免了。当时的学术界主要属于亚里斯多德派。他们催促教士们采取行动。果然。在 1530 年对这个新学说表现了开明的兴趣的教廷,到 1616 年就禁止伽利略说话,并且由红衣主教柏拉明( Bellarmine )宣布哥白尼的学说是 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 ;哥白尼的书在未经改正以前不许发行,但是这个学说还可以当作一个数学假说来讲授。 1620 年盖塔尼( Gaetani )主教按照这样的方针对这本书作了小小的改变。停刊的命令一直没有得到教皇的批准; 1757 年就取消了这个命令, 1822 年太阳就得到教庭的正式裁可,成为行星系的中心。 附文一 : 布鲁诺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吗? (天主教)施方济 译 自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6-09-12 乔尔丹诺布鲁诺 意大利哲学家, 1548 年生于那不勒斯坎帕尼亚区的诺拉镇, 1600 年卒于罗马。 布鲁诺 11 岁 来到那不勒斯学习人文、逻辑和辩证法, 4 年后他进入圣多默神学院,放弃了世俗的名字飞利浦,而改名为乔尔丹诺。后来他在那不勒斯当修士并继续深造,于 1572 年被祝圣为神父。 然而,甚至 他在当修士的时候,他的自我创意和对普遍接受的神学的批评就已开始了 。 他升了神父后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以致在 1576 年他被正式判为异端 。于是他去了罗马,但是,他显然没有改变他关于信仰奥迹的观点,结果他在密涅瓦修女院受到了更多的指控。在他到达罗马后几个月内,便逃离这座城市,抛弃了他对圣召的所有誓言。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在各国漂泊,而无法找到安身之所。他在几个意大利城市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于 1579 年去了瑞士的日内瓦,他好像在那里加入了加尔文教派。尽管布鲁诺后来在威尼斯教会法庭前矢口否认曾加入过革新教会,但这点是确定的: 他因对加尔文教派的长上无礼而被逐出教会并被迫离开了这座城市 。此后他去了法国的图卢兹、里昂并于 1581 年来到巴黎。 在里昂,他完成了他那指导记忆的著作《巨匙》。在巴黎,他又发表了几部作品,进一步阐述他的记忆训练法,并揭示了雷蒙德卢利与新柏拉图学派的双重影响。 1582 年,他发表了一部独特的作品《启蒙者》一部讽刺作品,书中充满猥亵之辞和错误的喜好。在巴黎,他在 坎巴拉学院的赞助下公开讲授哲学 。 1583 年他到了英国,至少有一次得到了伊莉撒白女王的恩惠和飞利浦西德尼爵士的友谊。 为了讨好西德尼爵士,他对天主教会进行了最为恶毒的攻击。 布鲁诺于 1584 年写了《被驱逐的胜利之兽》。同年,他访问了牛津大学,由于没能获得在那里授课的资格,他发表了 《圣灰晚餐》 一书,在书中,他 攻击牛津大学的教授们,说他们对希腊文的了解还不如对啤酒了解得多 。 1585 年他回到法国,在巴黎逗留期间,他几次试图与天主教会和好,但没有成功,因为他拒绝再当神父,即,他不想再履行圣召了。 1587 年他去了德国,他在那里就像在牛津一样,傲慢无礼、自作主张,结果在海姆斯达特被路德教派逐出教会。后来他去了法兰克福,有时参加一些图书馆的活动。 1591 年,他应默西尼果的邀请去了威尼斯。默西尼果对他的记忆训练法很感兴趣,但他没能理解布鲁诺的自然奇术的秘密,结果默西尼果去宗教裁判所告发了他。布鲁诺被捕了。 他首先在威尼斯宗教裁判所前请求按双重真理法则给予庇护 。 布鲁诺说,归咎于他的错误是因为他是位哲学家,而不是一个诚实的基督徒。但是后来他庄严发誓放弃违反天主教教义、教规的所有错误和怀疑 (参阅文献 Berti, Docum., XII, 22 和 XIII, 45 )。这时罗马宗教裁判所出面干预此事,并要求引渡布鲁诺。威尼斯宗教裁判所同意引渡。布鲁诺于 1593 年 2 月被送到罗马,并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关了 6 年。史学家们试图找到证据,来解释他为什么被关了这么长时间,结果一无所获。 1599 年春,罗马宗教裁判所开审布鲁诺,被告被允许有几次间歇时间来收回他的错误。 1600 年 1 月,布鲁诺最终被判有罪, 2 月 8 日被移交给世俗权力机构, 2 月 17 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木桩上。 布鲁诺并不是因捍卫哥白尼学说而被判罪,也不是因为他那关于有人居住的诸世界的学说,而是因为神学上的错误,比如:基督不是神,只不过是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圣神是世界的灵魂;魔鬼将会得救,等等 。 除了上面已提到的作品以外,布鲁诺还写过《 Della causa, principio ed uno 》 ; 《 Dell' infinito universo e dei mondi 》 ; 《 De Compendios Architectur 》 ; 《 De Triplici Minimo 》 ; 《 De Monade, Numero et Figur 》等书。在这些书中,这位诺拉镇人(译者注:他常这么称呼自己)阐述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原理是新柏拉图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理性神秘主义(受雷蒙德卢利的影响)和统一物质世界(受哥白尼学说影响)的自然主义概念。他对亚里斯多德的态度能最好说明他不断提出的断言:古马其顿斯塔利亚人的自然哲学,已被占优势的、探讨自然现象的数学模式的辩证法所败坏。他通常对学者极其轻视,但对伟大的艾伯特和圣多默倒是始终保持着极度的尊敬。他希望改革亚里斯多德哲学,但受到拉莫斯和帕萃兹等同时代人的极力反对,尽管他们的主攻方向是一致的。布鲁诺有知识,尽管比较肤浅。他的作品涉及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和漏洞百出的安布利储斯和普罗庭纽斯的书。新柏拉图学派使他的思想趋向一元论;他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借鉴了唯物主义对一元的阐释;而哥白尼学说又使他学会了识别物质的一元可见、无限、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 因而 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语无伦次的、唯物主义的泛神论 。神与世界是一元,物质与精神,肉身与灵魂是同一物质的两个方面;宇宙是无限的,在可见世界以外还有无数个其它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人居住;地球有一个灵魂,事实上,地球的每一部份,包括矿石、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物质都由同样的元素组成(不管是陆地的还是天上的物质),所有灵魂都属一类 ( 所以说轮回并不是没有可能 ) 。这种一元的观点使布鲁诺认为自然奇术有道理。毫无疑问,在自然万象中建立一套科学体系是重要的,也是有趣的,但布鲁诺建立的却是自然一元论的概念,尽管斯宾诺莎、加可比和黑格尔等人对此羡慕不已。另一方面,尽管布鲁诺有夸张、局限、他的科学体系的错误、不能容忍同样从事哲学改革的人、错误的类推、荒谬的寓言以及使自己情绪高涨的诡辩推理等诸多问题,但很多人认为这没什么。拜尔把他描绘成哲学的游侠骑士。布鲁诺对宗教真理的思想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他没能体会到基督宗教的任何重要意义。 一位基督教牧师称布鲁诺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知识渊博,但对宗教却一窍不通。 译者评: 坦率地讲,译完这篇文章后,我对布鲁诺动了恻隐之心。尽管他肆意攻击天主教会,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性,但是罪不至死。然而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不能按现代人的观念来评判古人。古代基督徒认为异端是个极其恶劣的事件,它不但使自己的灵魂不能得救,而且还会使很多受蒙蔽者的灵魂丧亡。从伦理上讲,处死异端者,能保护更多的人免受影响,灵魂不至于丧亡,说它是自卫,也不为过。 消灭异端不只是天主教会采用过,当时的基督教兄弟教会也使用过。比如新教的一些教派将再洗礼派的领袖们处以火刑,又将他们的妻子溺死等。 (本文来源: http://www.folgimman.com/hpyforum_bruno.html ) 附文二 : 因行巫术而非坚持科学被烧死的布鲁诺神父 作者:恰空 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写道 : 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 , 出现了意大利的布鲁诺 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一种新理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没有固定的中心,也没有界限。他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宣传,触怒了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处死 。 首先有一点 , 我们的书上没有告诉大家的是 , 日心说的三位著名人物 : 哥白尼 . 布鲁诺 . 加利略 , 都是天主教神父 . 那么 , 身为神父 , 布鲁诺为什么被处死呢 ? 让人意外的是 , 教会对布鲁诺多年调查庭审后的判决书 , 批判布鲁诺否认三位一体学说 , 否认圣母玛利亚的童贞 , 认为万物有灵和否认耶稣的生平事迹 , 对于地狱和犯罪的错误看法 , 亵渎神明 , 侮辱教会神职人员 , 试图在修道院纵火 , 研究和实施行巫术 , 等等 , 却对日心说只字未提 . 这说明 , 法庭并没有因为日心说而判他有罪 .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布鲁诺为什么被烧死 . 从判决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 布鲁诺被烧死是因为布鲁诺触犯了中世纪严厉的教会法典 , 事实上布鲁诺身为天主教神父 , 却处处宣扬一种古代的太阳神信仰 , 并四处游说人们接受他的理念 . 当哥白尼神父写成 天体运行论 并将此书提交给教皇批准后 , 布鲁诺也读到了此书 . 对天文学和数学一无所知却狂热崇拜太阳神的布鲁诺认为 日心说 支持了他的信仰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原本对科学一窍不通的布鲁诺 , 由此成为了日心说的坚定支持者和宣传者。 从圣经、天主教教理来看 , 地球绕太阳还是太阳绕地球转 , 与天主教信仰并无什么联系 . 而在某种固定思维模式下 , 我们很多人眼里 , 布鲁诺由一个巫术师 , 变成了科学的坚定捍卫者 . 因为布鲁诺宣扬的赫尔默兹太阳神崇拜涉及日心说 , 加利略神父继续发扬 日心说 触动了教会敏感的神经 , 在信仰和哲学异端这个理由上禁止加利略的进一步研究 . 但 1979 年教皇肯定了加利略的信仰 . 作为太阳地球哪个是中心 , 这跟天主教信仰毫无关系 , 如果说仅因为继承托勒密的哲学思想而将地心说加于天主教哲学 , 那么教皇看到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时 , 为什么不将他烧死而还要批准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呢 ? 当然 , 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 都有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 . 古代天主教廷因为传播巫术而杀死布鲁诺 , 是一种不尊重自由和人权的体现 ; 而我们把此事当作坚持科学真理的唯物主义进步学者对唯心主义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 , 则是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化思维模式。 最后 , 让我们看看 , 虔诚的哥白尼神父提交给教皇的《 天体运行论 导言》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因为人类果真见到上帝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必然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人趋向于规范的生活,去实行各种道德,可以从万物中看出来 , 造物主确实是真美善之源。 (本文来源: 渝报 论坛 渝报论坛 城事爆料 http://www.yb023.com/showtopic.aspx?topicid=180967forumpage=1onlyauthor=1 )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16815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