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数码相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今年购买数码相机有些疯狂
YESC 2014-7-30 17:58
今年似乎有些疯狂,从三月至今共买了三台数码相机:尼康的S9500、D800以及索尼的H300;真可谓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了!然而却有些“逾矩”了。S9500原是为老伴买的;不料人家不喜欢,只好我自己使用了。这台相机的画质还不错,携带十分方便,焦长、像素都可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需要。其最大的毛病是:使用GPS时会发生死机现象!记得今年5月23日我到苏州太平山景区游览时,只带了S9500。但该机不争气,不时出现死机且无法关机,每次都必须去掉电池、重新装上电池、然后开机;十分恼人!我在微博中已经提到过,希望尼康公司能够尽快发个固件改进! 今年去苏州未带单反机,只带了新买的S9500、H300两台家用机。此后的游览以使用H300为主,但又不得不带上使人烦心的S9500;因为H300没有GPS的功能。从心里讲:我不喜欢没有GPS的功能相机,购买索尼H300只是因为我很想尝试一下自己从未使用过“Carl Zeiss”镜头。这个镜头的解像力确实非凡,但仍有明显的紫边。使用后感到索尼H300的像质不如尼康S9500;其照片在“实际大小”时实在是不堪入目,50%以下尚属正常。我认为:其图像处理器差、像素过高,是影响画质的主因;对于1/2.3吋芯片,1600万像素最适宜!H300照片的原始文件名与尼康单反机的命名相同;由于我主要使用尼康单反机,希望在H300命名字母“DSC”的后面、数字之前增加“S”,以示区别。但其“MENU”中关于文件名的只有两项,无法更改命名,只能重置;实在不可思议!诚然,在ACDSee Pro软件中可以改变照片的文件名;这个软件是为导入各类相机的照片而公用的,为一个不常使用的相机改变导入照片的命名方式是不值得的,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H300的使用,打消了我原本计划购买索尼黑卡机的念头。但是我不敢奢望索尼公司也会像尼康公司那样,接受使用者的意见,发表固件改进产品的不足!
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爱国者普通数码相机拍的照片
热度 12 laifly 2012-7-15 22:37
身边很多人都觉得国产质量不靠谱,但是我买了国产的,觉得物美价廉,效果还不错。
个人分类: 生活涂鸦|530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如何把书上的字弄到电脑上或者如何把早年pdf转成word
热度 5 pmeyin 2012-4-19 09:57
在工作中,我常常在想,要是能把纸上有用的文字快速输入到电脑中,不用打字录入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该有多好呀!随着科技的发展, 这个问题在不断的解决,例如,现在市场上的扫描仪就带有 OCR 软件,可以把扫描的文字转换到电脑中进行编辑。但是,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即不想多花钱购买不常用的设备,又不想费力气打字录入,那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我刚刚发现的方法吧!现在数码相机很普遍,也很常用,我们就从这里下手吧。 工具准备: 硬件: 电脑一台 数码相机 软件: word2003( 其它的版本我没有实验 ) doPDF (百度可以搜索下载,是一款免费的 PDF 制作软件) AJViewer 软件(在百度可以搜索下载,是一款免费的阅读器) 步骤: 1 、在电脑中安装 doPDF 和 AJViewer 2 、用数码相机把需要的文字拍下来(相机和照像水平就不多谈了。照片效果越好,可以大大缩小转换文字的误差率) 3 、在 word 中插入你用数码相机照的书上的文字(打开 word—— 插入菜单 —— 图片 —— 来自文件 —— 选择照片 —— 插入) 4 、在 word 中选择文件菜单 —— 打印 —— 在打印机选项中选择 doPDF—— 确定 —— 点击 “ 浏览 ” 选项 —— 选择文件保存的位置和填写文件名称 —— 保存 —— 确定 5 、按照上面的步骤,电脑会自动打开 AJViewer 软件,若没有自动打开该软件,可以自己打开 AJViewer 软件,然后在 AJViewer 中打开刚刚转换的 PDF 文件。 6 、选择 AJViewer 中的 {字/A}键 ,然后在需要的文字部分拖动鼠标画出虚线。 7 、点击发送到 word 按钮,就可以转换成 word 文件了。可以编辑了。 要点提示: 1 、照片一定要平整,最好对比强烈。(最最关键的部分) 2 、用 doPDF 生成 PDF 文件不只一种用法,你也可以选择其它更好、更便捷的方法,这里只提供我本此的实验软件。 3 、如果熟练的使用我的方法,用不了一分钟就可以转出若干的文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切记:输出的文字一定要校对呀! 详细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84fde25801011xd2.html
个人分类: 生活技巧|64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各大品牌厂商数码相机基本介绍
热度 1 kd652 2011-11-15 22:31
各大品牌厂商数码相机基本介绍: 在此,我们汇集了八大知名厂商参与到我们的品牌评选,他们分别是:富士,尼康,佳能,索尼,松下,三星,奥林巴斯,柯达(排名部分主次),由消费者对各个品牌进行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责任感四个方面进行1~5分投票评选。我们将对评选结果进行汇总、评判,并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评论报道。下面对各大厂商进行一下基本介绍。 关于富士公司   富士胶片事业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1934 年成立以来,事业范围已经遍布影像事业、信息事业、文件处理事业, 列2007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第 287名。富士胶片于2001年在中国上海独资设立的投资性子公司,把富士胶片领先于世界的民用和商用产品带入中国受到了市场的极力欢迎。 关于尼康公司   尼康公司历史悠久,创建于1917年7月25日,由三菱财团(Mitsubishi)投资,合并三个光学仪器厂组成。创建初期,曾聘请几名德国光学技师,并于1932年开始生产尼柯尔(nikkor)镜头。尼康以工艺精湛,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蜚声国际,尤其在亚洲各国,长久以来,受到广大摄影家的宠爱。 关于佳能公司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关于索尼公司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索尼Cyber-shot数码相机的历史从1996年35万像素的DSC-F1数码相机开始,不断地向前发展,最新型号的拍摄能力已超过800万像素。 关于松下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 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松下是世界上较先成功地大规模生产EA(超高折射率非球面)镜片的厂家,研制出厚度很薄的配备25毫米广角镜头的数码相机。2003年推出的光学防抖技术,使松下DC在数码相机领域确立了其在长焦以及防抖领域的领先地位。 关于三星公司   自1938年成立至今,三星本着“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出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经营理念,从本土产业领导者发展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三星数码相机致力于开发“数码相机生活方式”,不断制造出便于携带、具有超高精密度镜头的最先进数码相机。 关于奥林巴斯公司   奥林巴斯公司成立至今已有88年的悠久历史。在“Social IN”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奥林巴斯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从产品的市场推广、渠道营销、客户服务一条龙的事业发展体系。在激烈的数码市场竞争中,奥林巴斯作为光学数码科技的先行者,凭借着卓越的“光学数码科技”,先后多次领先推出了带动数码相机时尚潮流的全新产品。 关于柯达公司   在照相机史上,柯达是一个里程碑。1888年,伴随着“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的口号,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为消费者带来了第一部简易相机。而当时间走近20世纪,柯达又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100多年来,正如伊士曼让摄影“像使用铅笔一样方便”的目标,柯达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数码相机领域,绝对是日系厂商的天下,一线品牌中除了美国的柯达还在苦苦支撑以外,其余全是日货,至于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台湾的明基,中国大陆的爱国者、联想等品牌其产品品质与一线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由于数码相机结合了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因此,数码相机厂商也相应的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传统光学派,以尼康、富士、奥林巴斯、宾得、理光等为主要代表, 它们都是传统影像器材厂商,光学技术实力雄厚,都有自己的镜头,但电子技术实力稍逊,绝大多数不能自己生产传感器(ccd);另一派是新兴电子派,以索 尼、松下、卡西欧、三星等为主要代表,它们都是传统电子产品厂商,后进入数码影像领域,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实力,有些能自己生产传感器,但光学基础普遍薄 弱。 我将数码相机常见品牌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三线品牌。 一线品牌包括佳能、尼康、索尼、柯达、富士、松下6个品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成像质量较好,有较全的产品线,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其中某些品牌在数码单反相机方面亦有很强实力。 一、佳能 目前数码相机行业公认的老大,拥有最为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其数码影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佳能拥有顶级的光学技术以及核心部件 CMOS感光器的生产能力。其软件消噪技术独步天下,这保证了其具有很高的成像质量。其成像特点是色彩还原真实,噪点少,但风格偏软。 无论是消费级相机还是数码单反机它都成绩斐然。 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它的产品十分丰富,综合性能优异。主要类型有:家用型低档手动机A系列,适合打算认真学习摄影技术的新手朋友;超薄时尚型卡片机 IXUS系列,适合年轻人,尤其适合广大MM,是各品牌中极少数能和索尼T系列争夺市场的型号;长焦型S IS系列,适合喜欢拍远景和动物的朋友;广角相机S系列,适合拍风景;高端专业 PRO 系列和准专业G系列,适合专业摄影师和有较高摄影基础的朋友。其消费级相机中最著名的是A系列和IXUS系列,市场占有率颇高。 数码单反领域更是佳能的强项,其数码单反相机EOS 系列拥有高达60%的市场占有率,佳能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全画幅机型的厂商,因此其顶级数码单反领域领先其余竞争对手。,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来自其它厂商。 二、尼康 拥有悠久的光学历史,一向以专业素质著称,成像以锐度高闻名,也是在数码单反领域唯一一家能跟佳能分庭抗礼的厂商。 尼康近年来似乎把主要精力用于数码单反机的开发,对佳能紧追不舍,其数码单反相机D系列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而且性价比略高于佳能,深受专业摄影师的青睐。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而且目前尚无全画幅机型。 尼康近来对消费级相机领域重视程度下降,退步明显,其机型趋于单一,性能亦不突出,市场反应平平,没有叫得响的机型。 消费级相机主要类型有:高端准专业机Coolpix 系列;时尚轻薄卡片机S系列; 低端家用型L系列,中端普通数码相机P系列。 三、索尼 索尼在数码摄影领域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牌,因为它并非专业的相机生产商,但它作为著名的家电及数码产品生产商,大胆涉足数码摄影领域,却取得很大的成功,至 少在市场运作方面是这样,尽管不少专业用户对索尼嗤之以鼻,但它在中国大陆的消费级相机市场占有率却超过了佳能,甚至成为广大外行朋友购机之首选,我想这 主要得益于它在家电领域培养出来的极高知名度。 索尼的数码相机跟它的其它电子产品一样,走的是时尚路线,极为重视外观,造型十分时尚,尤其得到广大MM的喜爱,是GG们赠送MM礼物的首选,呵呵! 索尼的致命弱点是光学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镜头,其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卡尔•蔡斯的贴牌镜头,这成为内行们讥笑索尼的主要材料。 但索尼也有自身的优势,它的电子技术实力雄厚,为多家相机生产商提供CCD感光器,这一点连佳能、尼康也不敢跟它叫板。 索尼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但其价格稍贵(不过有几款消费级旗舰还算不错)。主要产品系列有: T系列是超薄便携卡片机型,使用潜望镜头,此系列最为广大MM喜爱;H是长焦系列,W是中高端实用型消费家用机型,R系列是索尼专业高端数码相机系列;P 系列是中低端家用机型;S系列是中低端的实用机型,价格便宜;U系列是超小型时尚机型;F系列是镜头可旋转中高端机型,F系列中的F717曾经名噪一时, 成为一代经典机型。 索尼于2005年收购柯美并利用柯美的技术于2006年推出其第一款数码单反——α100,引起不小的市场震动,索尼似乎想改变留给人们的“索尼=业余”的印象,但毕竟其根基尚浅,想被广大摄友们认可还尚需时日。 四、柯达 一线品牌中唯一的非日系产品,美国著名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历史悠久,在胶片时代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便出自柯达。柯达是色彩标准的制定 者,并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曾经推出过全画幅的数码单反(2004年退出了单反市场),但柯达的光学基础薄弱,大部分机型采用德国施耐德的贴牌镜头。 目前柯达主打消费级相机,凭着“非日系”的光环,和较高的性价比,柯达赢得了不少用户,尤其是几款长焦机(如当年的DX6490 ,一代经典哪!)很受欢迎。其产品的综合素质已完全有能力同日系机抗衡。2005年经过改革,主要机型有4大系列:p系列为全功能系列,具备手动功能;z 系列为大变焦系列;c系列为简约系列;v系列为时尚轻薄系列,v系列中的v570开创了双镜头数码相机的先河,具有鲜明的特点。 柯达相机最大特点是成像色彩鲜艳,比真实的景物要鲜艳不少,讨人喜欢,但细节表现略差。近两年柯达在市场策略上有不少失误,总体开始走下坡路,但不管怎么说,柯达仍是目前非日系的最佳选择。 五、富士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的很有名气,进入数码时代亦是小有成就。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其最引以自豪的有三点:其自主研发的Super CCD、富士珑镜头和高ISO成像,这些特色在业界颇受好评,也赢得不少用户。 富士数码相机主要类型有: 时尚轻薄机 F系列;低端高性价比A系列;长焦S系列;入门级手动机E系列。 富士相机成像色彩鲜艳,产品素质可圈可点,尤其是长焦机颇受好评。 但在数码单反领域,富士的底气就明显不足,机身全由尼康代工,机型单一,市场占有率很小,不过在影楼倒是挺受欢迎。 富士数码相机的有三个主要缺点,一是大多数相机采用XD卡,这种卡只有富士和奥林巴斯两家采用,通用性差,而且价格昂贵;二是富士相机由于起点ISO g高,噪点较多,三是紫边较为严重 。 六、松下 松下跟索尼很相似,也是靠做家电起家的厂商,虽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但其电子技术实力雄厚,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 其弱点也是光学基础薄弱,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莱卡的贴牌镜头。其产品成像还算可以,只是噪点控制能力稍差,而且价格较贵。 松下亦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主要产品类型有:TZ:紧凑型长焦机型;FZ:长焦系列机型; FX:卡片时尚机型 ;LX:16:9幅面CCD机型;LS:家用入门机型; LZ:家用长焦机型;LC:高端消费机型 。 松下产品一向以长焦为其所长,是各品牌中最先搞长焦DC的,再有就是著名的那款相机FZ20由于使用恒定的F2.8大光圈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声名显赫,颇受 摄影爱好者的喜爱;还有近两年新推出的LX系列相机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率先使用独特的16:9幅CCD,十分适合拍风景照,因而名噪一时。松下也于2006年推出了第一款数码单反,跟奥林巴斯一样采用4/3系统,造型莱卡味十足,但似乎一点也不受欢迎。 以上说了一线品牌,我们再谈一下二线品牌。二线品牌包括奥林巴斯、宾得、理光、莱卡、适马、三星、卡西欧7个品牌。这其中前五个都是老牌传统影像器材制造 商,但在数码相机崛起后,它们落后了,也许是以前在传统相机领域取得的成就太大,使它们固步自封吧!而三星、卡西欧则都是从电子行业转入影像行业的。二线 品牌基本上不掌握多少核心技术。 一、奥林巴斯 把奥林巴斯放入二线品牌我也权衡了半天,毕竟它是个老牌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就闻名遐迩。而且数码相机产品也不少。但是我们毕竟主要考查的是近几年它在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方面的表现。 奥林巴斯早几年在数码相机领域的表现还算不错,推出过数款经典机型,但到了后来就变得越来越不思进取,似乎是把搞研发的钱都拿去拍广告了。其数码单反采用 非主流的4/3系统,注定没什么前途,市场表现亦不理想。消费级相机退步更是厉害,在各地市场上已经很少看到奥林巴斯这个品牌,给人留下的印象恐怕就剩下 漂亮的代言MM了。奥林巴斯跟富士一样,采用通用性差的而又昂贵的XD存储卡,客观上也限制了自身的市场发展。 奥林巴斯的主要产品系列有:单反机E系列;时尚轻薄机μ 系列;低端家用机FE 系列;全能手动机SP系列。 二、宾得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技术势力雄厚,有着辉煌的光学成就,在胶片时代的风头甚至盖过佳能和尼康。但其市场运作极不成功,尤其是在数码时代,宾得在中国大陆的广告投入约等于零,致使其知名度极底,除了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恐怕没几个人听说过。 在数码单反领域,宾得 K系列机型不多但性价比不错,成像色彩诱人,不过市场表现并不理想(这得归功于它的宣传策略),而且核心部件CCD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但随着2006年 两款新机K100D和K10D的上市,宾得大有升温之势,而且其一款中幅数码单反也即将上市。 宾得在消费级相机领域表现平平,而且价格偏贵。主要产品系列有: 全能手动机*ist D系列;低端卡片机W系列;低端家用机M系列;中端时尚机A系列等。 三、理光 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有着非常辉煌的胶片时代,那时它的地位犹如今日在数码相机领域的佳能、尼康。 然而进入数码时代以后,它的表现一落千丈,性能同佳能尼康等一线厂商相比差距明显,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其产品种类更是少得可怜,仅有那么2、3个鸽系列,连后起的三星等都不如。 理光是数码相机中最先搞广角概念的,其所有相机全部使用广角镜头。其中R系列算是小有名气了,该系列的参数看上去非常完美:广角、1mm微距、5~7倍的 长焦、全金属机身、电池耐用,而且价钱也不算贵,简直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然而遗憾的是相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成像质量却是它的最大弱点:噪点较多, 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忍受。 此外还有中端的GX系列和高端的GR系列,其中GR系列独树一帜地居然使用定焦镜头,据说成像质量不错,颇受某些专业摄友们推崇。 四、三星 韩国著名电子厂商,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技术实力远比不上日系厂商,但进步飞快。 三星也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风格类似索尼,走的是时尚路线,其相机外形大都小巧玲珑。尤其是2006年推出的“蓝调”系列家用DC外型的确抢眼。 最近三星对其产品系列代号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产品系列有: 中端家用型NV(蓝调)系列;中端时尚轻薄型i系列(代替原来的V系列);低端家用型S系列;低端卡片机L系列;高端专业机pro系列;此外还有数码单反GX系列推出,虽然用的是宾得的机身、施耐德的镜头和索尼的感光器,但总算象征性的有了。 三星的致命弱点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传感器ccd和镜头都要仰仗别人供给,(产品多数用的是索尼的感光器和贴牌施耐德的镜头)。三星想树立自己在摄友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想买来哄外行MM又想省钱的话,三星倒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应该说三星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毕竟它在电子技术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相信如果要发一个“进步最快奖”,恐怕非三星莫属。谁能保证三星将来不会成为第二个索尼呢? 五、卡西欧 传统的电子技术厂商,后涉足数码影像领域,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前几年还马马虎虎,近两年明显走下坡路。 其产品类似索尼,主要走时尚路线,几乎是卡片机的代名词,其产品除了Pro-P系列属于高端手动机以外,其余如 Z系列、S系列等都是时尚卡片机,而且还很喜欢搞彩色外壳。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代表产品。 六、莱卡 德国品牌,传统光学镜头厂商,后加入数码相机领域,产品不多,在国内几乎见不到。 七、适马 日本传统光学镜头厂商,情况与莱卡差不多。生产的单反相机镜头质优价廉廉,为众多摄友所喜爱。 说完了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其余的就都是三线品牌了,牌子非常众多,有什么三洋、爱普生、东芝、惠普、柯美、创新、日立、明基、爱国者、联想、富士康、拍 得丽、TCL等,这些厂商杂得很,原来干啥的都有,有搞家电的、搞打印机的、搞电脑的、搞电话的、搞音响的,等等等等......总之都是半路出家,看到 搞DC赚钱,临时抱佛脚插进来想分一杯羹的,这些品牌根本没有购买价值。 http://bbs.kejijie.com/dispbbs.asp?boardid=9id=4938
个人分类: 摄影|28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相机史话』索尼相机的历史和样片
kd652 2011-11-15 22:07
[转载]『相机史话』索尼相机的历史和样片
索尼相机 索尼Cyber-shot数码相机的历史从1996年35万像素的DSC-F1数码相机开始,不断地向前发展,最新型号的拍摄能力已超过800万像素。通过和开发者的访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第一台Cyber-shot数码相机DSC-F1是如何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诞生的...... 一切都开始于1995年的一天。 一个聚集在索尼实验室一角的小组接受了一个任务:开发一种充满乐趣的数码相机。 那是关于Cyber-shot DSC-F1的开发指示,DSC-F1后来在1996年10月上市了。 这个任务激起了整个小组的热情。 仅仅开发一个让人满意的产品是不够的。 “如果我们要做点什么,那就让我们来创造一个数码图像的世界。” “推出一种全新的照片摄影的数码文化和生活时尚”。 伴随着DSC-F1开发者的热情、哲学和工艺所诞生的理念一直被之后的一系列型号所继承(DSC-F55,DSC-F77和DSC-F88),时至今日仍然历久弥新。 2003年08月 美能达宣布与柯尼卡合并,目标是“成为像柯达和 富士 一样的数码 影像 整体服务提供商”——不过,这句今天最终得到一个惨淡的句号;  2004年09月 柯尼卡美能达推出合并后的第一款数码单反α7D,这台机器仍使用美能达α/Maxxum/Dynax卡口,采用了美能达的CCD防抖动技术,它也是美能达 历史 上第一台成熟的数码单反;  2005年07月 柯尼卡美能达推出其第二台α系列数码单反α5D,主要面向 入门 级 用户 ; 2005年07月 柯尼卡美能达宣布与 索尼 合作开发基于α/Maxxum/Dynax卡口的数码单反相机;  2006年01月 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相机及图片市场,相机相关资产将转让给索尼...... 如果说某家单反的机身的数量会让人感觉比镜头还多的话, 那么八成就是索尼了.2006年索尼接手美能达的单反事业开始, 发布A100之后,随之而来的2007, 2008, 2009, 2010年这4年的时间里面, 索尼一共发布了下面这一大堆东西. 2006年 A100 目的, 宣告家电大厂索尼进入专业的单反这一领域 2007年 A200, A700, A900 A200是用来替代A100的, 主要的改变是外观和用户界面, 明显的少掉了一个转盘, A700, A900也是, 后二者是中端和全副机型,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它的液晶屏, 但是92万像素的3英寸液晶屏是首创, 佳能尼康当时还停留在23万像素的样子. 2008年 A300, A350 竞争不过NC, S开始另辟蹊径了,主要增加了翻转屏, 首创在单反上的LV功能, CCD像素也增加了, 尤其是A350很值得一说, 双CCD的单反, 设计很巧妙. 2009年 A230, A330, A380, A500, A550, A850 还是竞争不过NC, 于是索尼又发布了上面一堆东西. 这个要分类, A230, A330, A380, 最大的改进是把说明书做到了操控系统里面, 可以很方便的实时查询, 并且机身很小, 很轻, 也就是俗称的MM机, 或者空客系列, 呵呵. 不过男的基本不接受这些个机型. A500, A550. 针对前面的机型被狂喷高感烂的特点, 改进了高感, 同时增加了机内HDR功能, A550可以说是索尼开始翻身的机型. 当时A550+1680ZA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也是目前S家用的最多的. A850, 缩水的A900, 但是好卖的原因就是: 万元全幅. 2010年 A290, A390, A450, A560, A580, A33, A55, NEX3,NEX5 仍然竞争不过NC, 于是S基本上到此为止索尼已经放弃了MM机了 A290, A390, A450结合了A550的优点, 把高感做上去了, 作为入门低端机型 A560, A580则在A550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很实用的功能, 并且加入了视频拍摄, A580可以说是目前最强悍的入门级单反, 或者也许是索尼最后一款传统单反. A33, A55, 另辟蹊径的试水产品, 理念就是强化视频拍摄, 以及10FPS的连拍, 此外功能强大 NEX3, NEX5, 向松下奥巴学习的结果, 没想到大获成功. 2011年. A35, NEX-C3, NEX-7, A77 以上有各种小道消息, 具体无法做出评论, 有兴趣的话搜索吧
个人分类: 摄影|3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年中的两道风景
duke01361 2011-11-8 23:32
一年中的两道风景 每一年,大自然都会给我们展现两道让人感觉相反的风景,一是初春时节,草木萌发,万物生机吐露当口儿十的景观;一是深秋时节,草木将眠,冬天要来的时候。每年初春,原野中的一抹新绿,总会使人眼前一亮,让人感觉莫名的欣喜!而每当霜露来时,万木也随着日渐寒冷的霜气,变得层林尽染,漫山红透的样子,这岂不又是一道让人留连难舍的风景! 实际上,在每一年的这两个季节,我也总会触景生情,拿上我那很古老的的数码相机,一通乱拍!即使所拍景象并不合专业水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年复一年的积累下来,却也有了许许多多的自然风景的影像!一个人闲暇的时候,便播放一段,权且当作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追忆青春,留恋晚秋!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对自然的追忆如此,对人生的追忆也多少与此相似!年轻的时候,少年拿云的心智!最忌讳听别人说自己年轻,总觉得自己一天一天长大了!而当人到中年,又不经意间忌讳别人说自己老了,不喜欢别人在姓前加上一个“老”字!总觉得还是一片青春年华,而忽的却成如花的霜叶,这多少会让人有些悲观! 我不知道何时何地学会了这样一句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看来很多人也会把春秋两季的风景和人生联系在一起!人同我心啊!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说中国科技界缺乏创新
热度 4 outcrop 2011-10-9 10:29
谁说中国科技界缺乏创新
来看一款迷你摄像机、电脑摄像头、U盘(4G)、简易数码相机以及录音笔的介绍: 这一切只要189元RMB,没错,只要189元 我觉得这就是创新;发散一下,这款产品还是很好的围观、运动摄像、取证等工具。 也许我们不缺创新,而是缺乏发现、有效的组织或者其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82 次阅读|7 个评论
G12上岗,G3离休
热度 1 ilovelynn 2011-7-9 15:03
G12上岗,G3离休
上午去了附近的苏宁门店,取回G12。 DC是在苏宁易购买的,可以免费送货上门。我选择了门店自取,万一有问题换货方便。 这么多年来,习惯了用G系列,虽然是老掉牙的G3。 犹豫着是继续选择G系列,还是换一个轻巧的。 向校友李老师请教,他推荐G12。 周六带宝贝去看《功夫熊猫2》,顺便进家电城看了看。 不像G3那样大大的镜头伸在外面,G12的体积要小不少。 但是,距离我那揣在兜里随拍的梦想,差距还是挺大的。 Canon S95的相对轻巧,Sony五彩缤纷的机身,令我纠结。 宝爸说,考虑买单反。玩单反,等我二十多年后退休再说吧。 在单反和轻便之间,G12成了不二的选择。 永乐和苏宁的门店价格,都是3980。京东的价格是3899。 天热懒得出门,想起到苏宁的网站看看报价。那天上午,看到的价格是3799。 下午给宝爸打电话,让他网上订购。意想不到的是,价格下调到3584。 晚上在家盯着他,完成了注册用户、订购、支付。 然后才发现,可以先领30元优惠券再下单,感叹多花了30元。 不过,我们运气还是很不错。第二天准备买SD卡,我发现价格变为3699,还是限量促销。 从京东买了一张16G的SDHC卡,外出旅游时容量足够。 遥想当年,G3的原配CF卡只有32M,当时我又另买了一张128M的。前几年,又换了张1G的。 G3上岗第一天的照片:
个人分类: 心情随笔|26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有效像素
jlcuit 2011-4-12 19:57
有效像素目录 有效像素概述 有效像素计算单位 ccd介绍 有效像素概述   有效像素数英文名称为Effective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以美能达的DiMAGE7为例,其CCD像素为524万(5.24Megapixel),因为CCD有一部分并不参与成像,有效像素只为490万。 有效像素计算单位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象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要增加一个图片的面积大小,如果没有更多的光进入感光器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像素的面积增大,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图片的锐力度和清晰度。所以,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的图片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商家标榜“最大像素达到XXX”和“有效像素达到XXX”,此时用户应该注重看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数值才是决定图片质量的关键。 ccd介绍   对于感光器件中,在有效像素周围但没有用于成像的像素,一般用来插值图像边缘的像素点或者用来“标定黑色”(把没有参与感光的像素点的亮度值定义为黑色)等。因此这些像素并非没有用处。但也有一些相机因为各种原因而的确浪费掉了一部分像素,例如Sony的DSC-F505V,其CCD具备334万像素,但由于使用了旧的机身,镜头无法覆盖整个CCD,只能拍摄1856*1932(2.6万)像素的照片。相当数量的CCD感光单元被浪费了。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基本遇不到了。
个人分类: photo|1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有哪几种?有哪些区别?
jlcuit 2011-4-12 19:45
问:如今,数码照相机采用的影像传感器主要有哪几种?性能方面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目前数码照相机采用的影像传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藕合)器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CCD又有好多种类型,从信号传输方式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全帧传输CCD、隔行传输CCD两种;从滤镜类型来分,可分为原色CCD和补色CCD;从感光单元形状和排列方式来分,又可分为普通CCD和富士公司的“超级CCD”。由于CCD的生产工艺复杂,目前世界上只有索尼、柯达、富士、菲利浦、松下和夏普6家厂商可以批量生产。CMOS影像传感器也有佳能的CMOS、索尼的ClearVid COMS、尼康的LBCAST CMOS和奥林巴斯的Live MOS之分。概括地说,CCD与CMOS两种类型的影像传感器,(CCD 与 CMOS 电路结构之比较),反映在成像效果上,有以下特点:   ①ISO感光度差异:在相同像素下,同样大小的影像传感器尺寸,CMOS的感光度会低于CCD。    ②分辨率差异:由于CMOS每个像素的结构比 CCD复杂,其感光开口不及CCD大,相对比较相同尺寸的CCD与CMOS影像传感器时,CCD影像传感器的解析度通常会优于CMOS。   ③噪声差异: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配一个 ADC 放大器,每个放大器或多或少都有些细微的差别,很难达到放大同步的效果,对比单一个放大器的CCD,CMOS产生的噪声就比较多。   ④成本差异:CMOS应用半导体工业常用的 MOS制程,可以一次整合全部周边设施于单晶片中,节省加工晶片所需负担的成本和成品率高;因此CCD的制造成本相对高于CMOS。   ⑤尺寸差异:CCD常见2/3英寸(8.8mm×6.6mm)以下,要做到APS-C尺寸(APS-C型:横竖之比约为3:2,胶片画幅尺寸为16.7mm×25.5mm)则价格十分昂贵,CMOS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轻松做到全画幅(24mm×36mm)而成本却上升不多。   ⑥耗电量差异:CMOS的影像电荷驱动方式为主动式,感光二极体所产生的电荷会直接由旁边的电晶体做放大输出;但CCD却为被动式,必须外加高驱动电压让每个像素中的电荷移动至传输通道。CCD的耗电量远高于CMOS。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上述的差异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在高像素大尺寸方面,一直是CMOS影像传感器占优,但是,2008年7月,世界上推出的第一个 5000 万像素大尺寸的影像传感器却是 CCD 影像传感器,由柯达公司研制成功。 近几年来全球数字影像 产品从数字相机、PC Camera、数字摄录像机、相机手机、光学鼠标等产品均出现市场 热卖之情形,尤其在数字影像科技与无线传输、宽带通讯技术的推动下,便携式数字产品越来越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数字影像产品的门户是影像 传感器 ,而2003年全球影像传感器需求量及市场规模已达160百万个及1813百万美元,估计从目前到2007年之需求量年复合平均成长率将达30.3%。 两大影像传感器技术 影像传感器依其工艺技术主要可分为CCD (电荷耦合组件)及CMOS (互补性金属氧化半导体)两大阵营。前者是于1970年代由SONY将之商品化,目前全球CCD技术与市场主要由日商所掌控。CMOS影像传感器虽在1980年代发明出来,但因当时工艺技术不高,产品噪声大,不易商品化,直到最近几年才因工艺技术逐渐改进,产品开始投入市场应用。 影像传感器的应用市场主要有相机手机、摄录像机、DSC、保全监视系统、PC Camera、互动玩具、光学鼠标等几大类,而由于各种应用产品对影像感测器的需求重点不同,因此CCD与CMOS影像传感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各有其擅长。 基本上,数字影像产品价格较低者如PC Camera、互动玩具、光学鼠标等,低价格零件对其重要性较高,对影像分辨率、感光度可接受即可,故多采用CMOS影像传感器。另CMOS在入门机种的低价DSC及保全监视系统方面,被采用的比率约与CCD相当。至于售价较高的数字摄录像机及高阶DSC等,则对感光度及分辨率要求较高,故所采用之影像传感器均由CCD所囊括。另外,在需求量大、且市场呈现高度成长的相机手机方面,其对影像传感器要求主要在于省电、轻薄短小,而且手机因LCD屏幕尺寸不大,不需要太高分辨率档案,且高分辨率也会造成影像文件太大,拉长手机的信息发送时间,故对相机手机而言影像分辨率只要够用就好。此需求状况下,也使得单价便宜、低耗电的CMOS影像传感器在相机手机市场潜力将优于CCD影像传感器。 整体而言,由于CMOS影像感测器可藉由半导体微缩工艺的方式,以改进质量及降低成本,故价格降幅较大,且因体积小、低耗电、单价低及芯片整合容易等优点,市场需求提升速度亦较快,预估市场需求量将于2007年赶上CCD影像传感器。资料估计,2002-2007年全球CMOS影像传感器市场需求量、值之年复合平均成长率分别达49.1%、24.3%,高于CCD影像传感器的20.3%、4.9%。 全球影像传感器产业概况 影像传感器的工艺技术特殊,长期以来全球CCD影像传感器市场几乎完全掌握在日本大厂如SONY、Sharp、Sanyo、Matsushita与Fuji等手上,且由于高阶数字相机及数字摄录像机等商品亦以日商为主,故在上游零件及下游应用产品皆由日商主导下,其它国家业者要切入CCD影像传感器市场难度极高。但CMOS影像传感器则是使用一般标准工艺,进入的技术及资金门坎较低,且市场成长潜力大,故市场参与者也较多,目前全球最大CMOS影像传感器供货商为安捷伦(Agilent),其它大厂有美光(Micron,系于2002年并购Photobit后,成为CMOS影像传感器重要厂商之一)、豪威(OmniVision)、海力士(Hynix)等。 传感器尺寸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才算好? CCD 全称 电荷 耦合器 (Charge Coupled Device)。 1/1.8与1/2.5或者2/3 一般是指几分之几英寸! 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也即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 信噪比 越低。CCD/CMOS是 数码相机 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目前市面上消费型数码相机的数量几乎占掉了总产量的7成,这一类型的特色多是轻薄短小,使用 Aspect Ratio 长宽比皆为 4:3,清一色都是 1" 以下的设计;比较常见的有:1/3.2"、1/3"、1/2.7" 、1/2"、1/1.8"、2/3"等。至于,等同传统底片面积的 CCD 或 CMOS 因为所使用的长宽比由 4:3放成3:2,就不以『英吋』作为 表达方式 ,而改为 Full Frame 或 35mm Film Size (面积:36×24mm)直接称呼,比这小一号的或称为 APS(25.1×16.7mm) / APS-C size(23.7×15.6mm)也是同样的道理。近来,为了补足 APS-C 以下的 CCD 尺寸空间,由日本 Olympus 主导的 4/3 系统(比一般消费型数码相机的 1吋型CCD 再大上 1/3 (22.5 ÷ 16mm)),但比例不是 3:2 而是 4:3 ,是故沿用『英吋』的称法,命名为 4/3 或是 1又 1/3 系统(见参考资料图示比例说明)。 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数码相机教学:CCD尺寸详细解 http://www.veryol.com/digi/jiqiao/2004-10-21-12054.htm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 体积重量 。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D V 成像效果的优劣,大部分取决于CCD的数量、品质与尺寸大小。常见的CCD尺寸大多为¼英寸、1/6 英寸等, CCD的尺寸越大其感光能力越强,所拍摄的画面色彩与 清晰度 就越好。目前市场上无论什么级别的DV,CCD的数量最多为三片,但真正在民用领域大量普及的还是单片CCD机。这主要是因为3CCD机的工艺成本较高,价格居高不下。并且3CCD机的耗电量也比单CCD机高得多。在单CCD 领域,S o n y 、Panasonic、JVC 等几大DV生产商今年在市场上投放的民用DV机,大都采用了1/6 英寸的CCD。 看看佳能A系列吧,性价比很高的哦。
个人分类: photo|10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单电数码相机初体验
热度 6 kd652 2011-3-8 10:09
单电数码相机初体验
春节前孩子们送来一台(OLYMPUS E-PL1) 单电数码相机,1200万像素,个不大,放在手里感觉不重. 单电数码相机又戏称为"单不反数码相机",或者说是可换镜头的便携式数码相机. 看看效果: 最近OLYMPUS又出了 E-PL2 另外,SONY等公司也有单电产品.
个人分类: 摄影|3380 次阅读|7 个评论
在科学网上发照片的前处理
热度 10 lixuekuan 2011-1-21 17:42
在科学网上发照片的前处理
liangjin 老师说在科学网上发照片总出问题,实际上是照片的尺寸太大了。现在的数码相机像素越来越高,如果原片在网上发是很难的,很多网站对照片的尺寸要求很严,一般不大于200K。尽管科学网可以发比较大的照片,但大尺寸照片发起来很难,别人阅览也慢,也占科学网的空间。另外,照片发到科学网上,由于照片尺寸大,网站自动给于压缩,自动压缩的效果比自己减小照片尺寸的效果就差多了。这就是很多博友说的,“为什么在我机子上看照片效果很好,发到网上效果就差了哪?”的原因。 为了照片发起来容易,别人看起来迅速,也少占公共空间,在发照片之前应该对照片的尺寸进行缩小。具体的方法下面具体讲解,软件使用的是光影魔术手,其它软件也是差不多的步骤。 打开一张照片 点击“裁剪”,使用鼠标拉动出需要裁剪的范围,点击“确定”完成 “裁剪”成功 点击“缩放”,出来一个对话框。在新画框宽度里输入 横图宽度输入800;如果是竖图在高度里输入700, 点击另存为,出来一个对话框,另外给照片取个名字。点击“确定” 点击对话框中的“估算大小”,出来一个照片是多少K,拉动上面的箭头可以调节照片的大小。 点击“确定”,整个处理过程结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66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摄影爱好者的福音 WinMoDof景深计算器1.3版体验
fumigation 2011-1-20 23:05
前两天在华军资讯看到一篇介绍 WM 手机上关于景深计算器软件的文章,觉得很有用,这里转发给所有拥有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朋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http://news.newhua.com/news/2010/0926/103209.shtml # 附件是PDF格式文件,供下载。 news.newhua.com_news_2010_0926_103209.shtml.pdf
个人分类: 摄影知识|2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组合数码装备之007间谍装备
creator 2010-5-19 15:19
第一种:1+2 假设是一款具有照相功能和GPS功能的手机,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两个信息方便的做地图标注,上传的图片,直接就能到指定位置。开发这样的产品可以作为虚拟街景广告使用。旅游使用。还有其他很多应用开发可用于其上。 第二种:1+3 偏光片不是简单的放在镜头上,而是将偏光片按一定空间架构结合起来,形成探测光线方向的记录仪。给出光线与照片视角的夹角,在拍摄及光线补偿上可以给出最合理的设置,同时可以记录拍摄点的光想方向,用于反演。 第三种:1+4 陀螺仪与数码照相与摄像的结合,特别是与摄像的结合,可以使得普通拍摄的影片更易于后期处理,负载了陀螺仪数据的视频流可以方便方向矫正。比如丛林追逐的拍摄,有了陀螺仪的矫正后,可以得出较平稳的画面,这有利于降低运动拍摄的成本,提高其质量。同时它也能提供拍摄面的准确三维方向。 第四种:1+6 可以得出准确的摄像距离,对于调焦及收集信息有很大的用途。 第五种:1+8 电子指南针能给出南北地理信息,可以给照片更好的确定地理方向信息。 第六种:1+2+3+5+8 这种组合可以很准确的给出拍摄的地理坐标,方向及光线还有时间参数。能够反演出很多未知信息。比如一个战地记者或侦查员在黑夜及混乱或慌乱中利用这些设备拍摄,那么可以完整的反演出地理位置,目标分布位置,光照等信息。如果加其他传感器还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第六种:1+7 解释下,为什么用剃须刀,这里是借其头,大家都知道现在炒得比较厉害的是,立体照相机或摄像机,那么利用两个头拍摄,利用偏正片繁衍回来就可以获得立体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将两个头改为三个头,特别是情报收集的时候,三个头更有意义。 第七种:1+2+3+4+5+6+7+8+9 这是一款超级007装备,它可以作为间谍或狗仔队收集情报所用,其收集信息的能力绝不是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比拟的;它也可以作为安保监视所使用,特别是针对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地方,其游动性及可反演特征可以使其发挥巨大的作用。怎么个组合利用法,嘿嘿~!
个人分类: 未来科技|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基础
ChinaAbel 2010-5-16 09:09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摄影技术也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对于摄影的新手来说, 数码相机并不是一件简 单的摄影工具,想拍出 比较完美的照片还是需 要下一定功夫的。 数码相机特有功能的掌 握 首先是应该知道的是数 码相机的一些特殊功能 ,数码相机有别于传统 相机,所以在摄影的时 候有些比较特殊的调节 选项,而且这些选项对 于数码摄影来说非常关 键。比如ISO调节 和曝光补偿就是 非常特别而重要的。 (一)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 ,ISO的设置调整主 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 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 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 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 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 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 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 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 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 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 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 得选择较高的ISO来 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 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 用低ISO设置进行拍 摄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 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 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 好为1/125s。不 过如果在ISO50或 者ISO100的设置 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 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 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 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 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 ISO设置来获得快速 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 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 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 ,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 ,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 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 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 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 SO设置进行拍摄,当 然无论如何,ISO的 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 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 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 简而言之,ISO的设 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 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 好的时候,ISO增加 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 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 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 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 斑现象会比较明显,低 ISO下拍摄的画面干 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 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 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二)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 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 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 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 ,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 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 况吧,其原因就在于 白平衡的设置上。能 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 的功能就是白平衡 。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 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 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 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 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 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 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 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 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 境光线如何,仍然把 白定义为白的一 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 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 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 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 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 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 容易失误。此时,建议 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 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 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 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 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 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 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 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 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 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 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 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 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 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 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 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 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 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 ,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 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 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 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 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 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 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 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 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 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 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 述。此外,我们可以利 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 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 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 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 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 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 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 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 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 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 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 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 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 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 彩表现。 (三)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 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 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 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 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 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 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 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 光通量)、快门速度( 曝光时间)以及ISO (感光度,对光线的敏 感程度)有关。如今的 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 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 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 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 至ISO值。但在复杂 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 环境下,P(程序自动 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 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 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 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 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 是曝光补偿EV(ex 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 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 、摄影灯、反光板的外 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 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 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 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 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 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 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 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 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 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 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 ,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 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 ,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 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 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 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 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 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 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 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 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 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 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 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 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 ,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 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 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 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 法是进行EV的调整, 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 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 备2.0EV调节范 围,高档些的DC可达 可达3.0EV。考 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 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 ,而在EV调整中调整 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 的因素,一般的以0. 3或0.5为级别。级 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 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 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 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 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 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 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 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 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 的区域较多,如逆光、 强光下的水面、雪景、 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 EV+,在典型过曝场 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 多,如密林、阴影中物 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 )使用EV-。简单通 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 、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 在P挡还是S/A挡下 ,当对EV值进行调整 时,相机的光圈/快门 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P挡下EV调整时, 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 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 圈固定、EV调整会联 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 S挡下快门固定、EV 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 变化。但是这些光圈、 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 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 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 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 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 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 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 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 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摄影的入门技巧 摄影其实是件既复杂又 简单的事情,如果掌握 了精髓,就会比较轻松 。首先介绍的是构图, 构图是拍好一张照片的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 一个步骤。 1. 光线的处理 摄像用光的动态性特点 不仅是由摄像的技术要 求和造型特点所决定的 ,它还与不同内容对光 线的不同 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在 纪实性影像中,如纪录 片、风光片、纪实性专 题片等通常要求在不失 真的情况下艺术地再现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光效 ,注重实景光线的运用 ,强调真实自然的光效 。而艺术类影像的用光 比纪实类要复杂而多样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 工处理,但应根据拍摄 内容和节目体裁的区别 来适度地掌握。 2. 色彩的处理 色彩能够影响我们的情 绪,如拍摄红色,能让 人有一种喜庆、奔放的 感觉,绿色能让人有一 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白色让人有一种恐怖、 死亡的感觉,在拍摄时 应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 要选择感情特征明确、 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 进行恰当、灵活地匹配 、组合和运用。 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现时 间,如红叶象征秋意, 橘红的草地告诉我们夕 阳正在落山,而姹紫嫣 红则显示早晨,而且色 彩还能烘托视觉要素的 表现力,如肤色红润表 现青春年华。 3. 影调的处理 在影像构图中搞好明暗 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 我们在画面中选择拍摄 对象时,在大面积的亮 影调中安置一小块暗影 调,或是在大面积的暗 影调中出现一小块亮影 调,都能够吸引观众的 视觉注意力,有利于表 现所要强调的对象或主 体。明暗配置在画面构 图中还可以用来均衡构 图,如果画面一侧是很 浓重的暗调,而另一侧 是很轻淡的明调,利用 构图适当地调整明暗关 系,就能够改变这种不 均衡的情况,使画面的 结构形式稳定、均衡。 4. 线条的处理 在构图中线条的造型美 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它与画面框架的相互关 系。如拍摄同一根旗杆 ,虽然现实生活中它是 笔直地矗立着的,但是 在电视屏幕的画面框架 中,它可以居中占满画 面,也可以靠边分切画 面,给人的感觉是不一 样的。这就要求您在拍 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和 选择何种构图下被摄主 体的线条形式最佳、最 能表现和反映其本质、 最能传达主题思想和创 作意图。 在掌握了构图以后,我 想你离成功就只剩下一 点点距离了。不急,最 后来看看我们总结的要 点,相信你看完以后剩 下的只需要多拍多思考 ,就能创造出绝佳的照 片了。 扎马步-避免抖动带 来的危害   三脚架对于菜鸟来 说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 件,即使配置了三脚架 的朋友在外出游玩时也 常常不愿携带,在光线 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一般 不会遇到快门过低带来 的手持晃动问题,但是 在暗环境下如果不使用 三脚架辅助拍摄的话, 一般的菜鸟都没有在快 门低于1/15秒时 稳如泰山的 功力,这时候相机容易 产生抖动,拍出来的照 片也就可想而知了。( 数码相机快门在低于1 /30s拍摄的时候, 在LCD显示屏上会出 现防抖动的警告标 志)   在没有三脚架来固 定相机拍摄的时候,就 要像武林高手那样学会 利用一切方法、地形来 达到最稳定的拍摄准备 ,如果没有三脚架,就 一定要借助周围的物体 拿稳相机,如靠在树上 、将双臂放在栏杆或其 他固定物体上,这时如 果使用具有旋转镜头( 尼康5000,尼康5 700,索尼F717 ,F707等)或者可 选择显示屏的数码相机 (佳能G2、G3,奥 林巴斯5050z等) 就再好不过,因为就算 靠在栏杆上、地上或者 墙上,都可以将 LCD朝向自己正面取 景,很是方便。 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 把数码相机放置在腰间 盆骨凸出的地方进行稳 定拍摄。 高低决策-如何降 低噪点   在拍摄运动物体, 或者在暗环境下拍摄, 有时候可以采用高感光 度设置来进行,在IS O数值高的时候进行拍 摄,快门速度比较快, 拍摄起来较容易,但是 高感光度带来的一个问 题就是画面的噪点将会 增多,实际上这是让许 多数码相机用户颇感头 痛的两难问题,感光度 低,拍摄不易,噪点少 ,感光度高,拍摄容易 ,噪点多。一般来说, 采用高感光度拍摄的照 片我们都只好缩小分辨 率进行欣赏,而这时照 片上的噪点就没有那么 明显了,简单分析这是 因为缩小后图像上的一 个像素点是由原先的多 个像素合并后得到的, 换句话说就是把三个噪 点变成一个噪点,这不 是很严格的解释,但是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 现象。   因此利用上面谈到 的这个现象,我们可以 直接在数码相机上来解 决高感光度拍摄噪点多 的困难。不过我们先再 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噪 点产生的原因:在光线 照度低的情况下,CC D单元不能感应到足够 的光,在将光信号转换 为电信号后的电流强度 比较小,而CCD自身 通过的暗电流比例相对 增加而产生的,那么可 以理解为增加CCD感 应到的亮度就可以减少 噪点。比如我们把最高 像素可达300万像的 数码相机按100万像 素拍,这样就相当于用 3个CCD感光单元当 一个用,感光能力相当 于增加3倍,图像噪点 也就下降了不少。   每款相机在高感光 度设置下按照多少像素 拍摄的效果最好,这需 要用户自己实际体验, 我们做个比喻,如果都 是在ISO400的设 置下,可能200万像 素的数码相机在640 480分辨率设置下 的拍摄噪点最小,而5 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在1024768分 辨率设置下就能够获得 很好的效果。 消除雀斑-避免日 期显示在照片上 传统的相机大部分都有 日期打印功能便于日后 查询,数码相机也继承 了这个功能。不过照片 打上日期后感觉旅游纪 念成分很浓,如果是一 幅很美丽的风景照打上 日期后就会感觉有点多 余,如果不打日期又害 怕以后忘了拍照时间。 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 都支持Exif信息功 能,Exif是包含在 照片文件头的一段信息 ,包括了拍摄时的日期 时间、光圈、快门、焦 距、白平衡、相机型号 等详细拍摄参数,有了 Exif信息完全可以 不再打日期。数码相机 一般可以直接在浏览模 式下查看该信息,要想 详细查看可以将照片文 件传进电脑后,用看图 软件ACDSee 4.0以上版本查看。 具体步骤是:先选中想 查看的文件然后点击文 件属性来阅读,或 者在Windows XP系统下直接查看文 件属性,然后选择 高级来查看。 使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 照片,可以使用上图所 示的方法,在ACDS ee软件中就能轻易查 询到这张照片的各种属 性,包括分辨率、图像 大孝光圈大孝快门时间 、焦距、拍摄时间等等 一切信息。 自拍提示用闪光 数码相机大部分都是电 子快门,所以一般不会 发出声音,为了方便人 们感知快门动作,按快 门时都会发出较小的模 拟声响。一般拍照倒没 问题,如果是在噪音比 较大的场合用自拍功能 拍摄,根本就听不见快 门声,虽说有自拍指示 灯但光线稍亮的环境就 不容易看见了,由于不 知道什么时候拍完,也 就只能像雕塑一样多等 一会儿。其实,我们可 以利用数码相机的强制 闪光功能,自拍时将闪 光模式设置为强制闪光 ,这样看到闪光就知道 照过了。不用担心强制 闪光会对照片曝光有影 响,因为光线够的情况 下拍照,是否闪光从照 片上看是不明显的,光 线不够的情况下就更应 该闪光了。 自拍的时候如果自拍指 示不明显就可以用闪光 灯加以说明,如果在光 线不足的情况下,就更 应该打开闪光灯进行光 线补充。 广角轻松拍 许多数码相机镜头的广 角都比较小,一般为3 5-38mm,如果受 距离限制必须靠近拍摄 时,有时候不能将想拍 的景物都摄入画面,这 时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 机照片便于后期制作的 特点,以被摄物为中心 偏左偏右各照一张或多 张,在电脑上用全景软 件合成为一张照片,其 质量再好的广角镜头照 的也比不上。目前比较 常用的全景软件有Pa norama Factory、MG I Photovista 、Adobe Photo Elmement等。 如果你对Photos hop熟悉,完全可以 用Photoshop 。 左边的照片是用35m m的镜头所拍摄,右边 的照片是用28mm广 角镜头在同一位置所拍 摄的,可以明显看出右 边的照片所包含的内容 比左边的要丰富很多。 不过目前除了美能达D image7系列、尼 康Coolpix50 00、奥林巴斯505 0z等几种数码相机采 用了28mm的广角镜 头以外,其它大多数消 费级数码相机的广角都 在35mm以上。 像这样的全景照片大家 可以通过很多软件实现 。在原始素材的拍摄上 ,目前很多品牌的数码 相机都为全景照片的拍 摄提供了方便,比如佳 能、奥林巴斯等。 如何用好DC测光 模式 稍微高级一些的数码相 机,大都拥有多种测光 模式。不同的测光模式 是为了满足摄影实践中 不同曝光需要而设置的 ,作为摄影者只有真正 了解和运用它们的不同 特性,才可满足不同的 拍摄需要。   尽管市场上数码相 机有多种测光模式,但 只要真正熟练地掌握1 ~2种测光模式,了解 相机的测光原理,就能 对付日常生活中大多数 拍摄题材的需要。下面 我们就对数码相机之中 常见的测光模式做一个 详细的讲解。   常见的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   这是数码相机中最 主要的测光模式,几乎 所有的DC都内置有该 模式。也有部分相机将 平均测光称为矩阵测 光或多重测光, 例如尼康数码相机将它 最多分为256个区域 ,相机对取景框内的画 面作全面分析后会自动 得出一个平均比较科学 的测光读数,以保证曝 光准确。    偏重中央重点测光   这种模式比平均测 光要更精准些。因为一 般摄影者在拍摄时常常 会将主体安排在画面中 间,因此该模式针对此 特点,从整个画面测量 照度,但将测量重点放 在位于取景器中央的一 块区域,相当于传统单 反相机裂像对焦圆大小 ,由于以中间为主,同 时适当兼顾周围环境亮 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点测光   点测光是一种更加 精确的测光模式,它的 测光大约只测画面中之 2%~3%的面积,不 考虑周边环境亮度,因 此可确保摄影者完全按 照自己选择的某个具代 表性的点来测光曝 光,所以能满足严格的 曝光要求。   此外还有些比较特 殊的测光模式,比如A F模式,它将对焦点作 为测光点,摄影者在完 成对焦的同时也完成了 测光,这对抓拍动体时 比较有利。不过这种功 能在一般普及型数码相 机上比较少见。不过, 再先进的机器也是没有 思维的工具,而且相机 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摄影 者对某个对象的曝光意 图。因此对摄影者而言 ,只有真正针对相机不 同的测光特性来使用, 才能确保捕捉到最佳曝 光,获得高质量的数码 照片。    平均测光模式适用条件   平均测光模式的特 点是在拍摄时相机测光 曝光系统根据具体情况 作多点取样, 然后测算出整个画面所 需的最适合的平均曝光 量, 以确保最后获得准确曝 光。从实际拍摄的角度 分析,平均测光模式主 要适合拍摄画面反差比 较正常的内容,适合于 被摄主体与背景没有强 烈反差对比,亮度差异 相对平和的对象。   一般来说,平均测 光模式最适合的内容是 顺光、侧光下的风景、 人物特写、中景、团体 照等,也适合拍摄一般 人物室内或室外活动场 景等该模式在一般情况 下都可正常发挥作用, 尤其是拍摄顺光,前侧 光以及阴天或大面积亮 度比较均匀的场景时都 非常有效。   相对于平均测光模 式而言,中央重点测光 和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更 小,曝光效果也更加精 确。但是许多摄影初学 者也正是因为掌握不好 测光位置,影响到拍摄 效果。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模式是一种非常可靠的 测光方式,几乎在所有 的拍摄题材中都适用。 概括而言,拍摄那些既 需表现主体,同时又需 兼顾整体曝光量的内容 ,就需要选择偏重中央 平均测光系统。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模式在实践中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这是由于该 模式在主要考虑中间部 分曝光的同时也兼顾了 背景,而在日常生活摄 影、新闻摄影、风光摄 影、广告摄影以及其他 摄影实践中,主要表现 对象大都往往在中间。 所以在实践中,无论是 拍摄背景与主体有一定 反差的内容还是拍摄主 体与背景亮度较一致的 场景,采用此种测光模 式来测光拍摄,基本上 都可确保万无一失。    点测光模式   我们一般所说的 点测光是一个适合要 求较高的专业摄影人士 需求而设计的模式,主 要为了对付特殊拍摄条 件下的测光需要。该模 式在测光和拍摄时,测 光系统只测量取景范围 中3%的面积,完全不 考虑周围其他背景的曝 光需要,因此有经验的 摄影者利用它能预测到 最后照片的实际影调效 果。   要用好点测光 模式,有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摄影者得知道被 摄对象中什么位置是适 合选为点而且作为 测光标准。   点测光设计的主要 特点是其窄角度测光范 围,能确保测算画面中 主要表现对象所需曝光 量,能满足特定环境下 的测光需要。比如说在 主体与背景反差亮度特 别大的对象,如舞台摄 影中常常有追光灯打在 演员身上,而背景几乎 一片漆黑,如果不用点 测光必定出现主体曝光 过度。再如拍摄日出日 落场景,也需要摄影者 针对天空实际亮度选择 某一个标准区域来还原 自己希望的亮度,同样 要依赖点测光才比较可 靠。另外像逆光摄影、 空中摄影、拍摄跳伞等 场景,采用点测光模式 也比较合适。   在所有测光模式中 ,只有点测光才能真正 解决体积较小的主体在 极亮或极暗背景前的准 确曝光问题。 阴天时怎样才能拍摄出 好作品 冬天虽然是摄影的好季 节,但许多时候却又阴 天连连,不见阳光,特 别是在我国南方,一进 入冬季,更是难见晴日 。那么,阴天里如何拍 出好作品呢? 一、阴天时选择多少感 光度 。   阴天摄影时有两个 基本问题。一个是光线 较暗,导致快门速度降 低。另一个是由于光线 较暗导致色彩还原不良 ,拍出的作品颜色不漂 亮。   阴天摄影时为防止 手颤可以使用三脚架, 另外,也可以用高感光 度来提高快门速度,防 止手颤。但到底用哪一 种方法,还是要根据当 时具体情况来决定。一 般来说,拍摄风光、静 物等不动体可用三脚架 。抓拍则可选用高感光 度来摄取。两种方法各 有所长。使用三脚架拍 摄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而且有时即便使用三脚 架也不能完全避免被摄 体晃动。而使用高感光 度拍摄也有不足之处。 高感光度拍摄颗粒粗, 成像不够细腻。   二、阴天时怎么使 用闪光灯 。   要解决由于阴天光 量不足还有一个方法, 即拍摄时使用闪光灯。 闪光灯的光线性质与阳 光差不多,能使曝光还 原正常。但是,使用闪 光灯摄影只适合拍摄距 离照相机比较近的人物 和花卉等被摄体,而不 适合拍摄闪光灯光量达 不到的风光等较远处的 被摄体。   在阴天使用闪光灯 时要想拍好,使被摄体 获得适当的曝光,就要 对暗背景进行0.5~ 1EV的曝光正补偿。 现在很多中档以上的A F单反机都具有设定闪 光量和曝光补偿的功能 ,用起来非常方便。   如果闪光量太强的 话,可把闪光量设定0 .5~1EV曝光负补 偿。但要知道,有些机 型该功能只限于内藏闪 光灯使用,也有些机型 可对外接闪光灯进行设 定。   当同时用曝光补偿 和闪光调光拍摄时,有 时候究竟是闪光灯光量 太强、还是背景太暗, 可能难以判断。这时最 好的办法就是用不同的 组合多拍几张,选择最 满意的作品并从中总结 经验。   三、阴天时构图需 要注意什么 。   阴天的时候天空基 本上都是灰蒙蒙的,并 没有可观性。所以在阴 天摄影构图时不要让灰 蒙蒙的天空占画面较大 面积,这是阴天摄影一 个重要的原则。为此, 拍摄时要尽量使照相机 位于稍高的位置和角度 ,尽量利用地面上的景 物以替代灰暗的天空。 阴天的时候较为适合拍 摄花卉,因为在散射光 的情况下花卉的色彩会 表现得较为鲜艳,但在 叶片上的反光则较难消 除,在拍摄时应有选择 而摄。 正确使用曝光补偿---- 变被动为主动 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 无论你使用的是高档还 是低档器材,曝光补偿 都是很有用的,尤其是 对于中低档次的全自动 数码相机来说,曝光补 偿可能是你唯一能参与 、控制照片拍摄过程的 环节,在缺乏强有力的 手动模式的机型中,曝 光补偿是你变被动为主 动,大大改善拍摄品质 的法宝! 什么时候使用曝光补偿 ?怎样进行补偿?补偿 量多少好呢?下面,举 例说明曝光补偿功能的 应用。 1由于数码相机在拍 摄的时候可以从液晶屏 上大致看到景物的明暗 程度,特别是当按下半 截快门的时候,画面会 显示出一个近似最终成 像效果的样子,此时留 意一下它的画面效果和 亮度,如果明显偏亮或 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 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 ,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不过有的时候,拍摄 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 摄结果有一定出入。 2由于数码相机可以 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 ,此时,可以更加准确 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 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 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 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 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 补偿。 3进行曝光补偿的时 候,如果照片过暗,要 增加EV值,EV值每 增加1.0,相当于摄 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 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 EV值,EV值每减小 1.0,相当于摄入的 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 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 以以1/2或1/3的 单位来调节。 4拍摄环境比较昏暗 ,需要增加亮度,而闪 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 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 增加曝光量 5被拍摄的白色物体 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 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 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 是越白越加,这似 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 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 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 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 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 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 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 犯的通病。 6当你在一个很亮的 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 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 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 或使用闪光灯。 7当你在海滩、雪地 、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 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 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 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 而偏暗。 8拍摄雪景的时候, 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 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 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 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 灰色。(对比一下雪景拍摄不 用曝光补偿和使用+1 .0EV补偿的拍摄效 果) 9拍摄黑色的物体, 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 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 光量,使黑色更纯。 10当你在一个黑色 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 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 免主体曝光过度。 11(夜景拍摄需要 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 得足够的曝光量) 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 光灯,提高曝光值,靠 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 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 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 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 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 数码相机的人感觉夜景 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 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 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12慢速同步闪光灯 与曝光补偿的配合:某 些老式的数码相机的闪 光灯可能没有慢速同步 模式,比如柯达DC2 15,这对于拍摄夜景 下的人物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只要使用了它的 曝光补偿功能,一样可 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对 于已经有慢速同步闪光 功能的相机,适当的曝 光补偿可以更加突出辉 煌的夜景灯光。 13阴天和大雾的时 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 ,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 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 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 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 ,加0.3到0.7可 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 然。 14在某些艺术摄影 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 片,要增加曝光补偿, 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 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 意图。同样的,在某些 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 片亮度的,就应降低曝 光补偿。 如何构图: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菜鸟们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常见的几种构图方法    下面的这些构图方法你可要记住喔,当你拿起相机的时候,构图设想应该在你心中了。 摄影构图要点 不同画幅的形式的构图   画幅的形式主要有横幅面、竖幅面,一般采用横画幅拍摄躺着、坐着的人物;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不过你可千万要记住,这不是一寸不变的定律,只是在较多情况下是这样的。 光圈F8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 55mm 采用横幅形式构图,画面容纳了更多的视觉元素 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 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向1/3线位置 ,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光圈F4.8 曝光时间1/125s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线条感较强的背景,更加凸现模特修长的身材 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虚化背景的方法以后再讲),达到两者的统一即可。    光圈 F2.5曝光时间 1/200s             光圈F3.5 曝光时间1/125s 焦距90mm 感光度160 焦距 135mm感光度 100               背景虚化得当,既不影响画面中的人物主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体,同时又交代了环境因素 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当,就会出现 人物头顶着树、柱子 等物体或者 肩部长出树枝 等不正确的构图形式。这就需要摄影者注意, 当人物主体背后有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时,要考虑让人物主体稍微移下一点 ,避免作为背景的树木和人物重叠。 当然,也可以对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 光圈F13 曝光时间1/100s 焦距85mm 在环境人物拍摄过程中,要避免人物和树木等背景重叠 把握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   初学者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拍摄半身人像时,把握不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经常会出现断臂、拦腰截断的画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要注意,当从取景器里取景时, 不要从人物的关节处切割 。也就是说, 不要让景框的底部从肘部、腰部或者膝盖处切割,景框的两边也不要从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须要从手臂或者腿部剪切,也应尽量跳过关节处。 光圈F4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135mm 拍摄大半身人像时,可以在膝盖以上或者以下部分进行切割 人物和景物的关系   景物的选择以及人物和景物合理的搭配是旅游人像摄影的关键所在。每到一处地方,都有当地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即使是一些小城市也都有它一定的风景特色。这就要求摄影者 要把被摄人物恰当地安排在这种独特的风景中 ,这样,照片就成为到此一游最有利的证明,不然就和在家里照没两样。我就看到过一些人在鸟巢的钢架下拍照,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要注意人物和景物的构图搭配问题。在拍摄旅游照片时,经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人物位置不当,即把景物给遮挡住了;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多表现景物而造成人物不明显(人物太小,不仔细看还找不到)。所以,在拍摄人景结合的照片时,被摄者所站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旅游人像摄影的主体是人,景点只能作为背景,但又是典型和有意义的背景,并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主体的人物要在整个照片中至少占据五分之一以上,因为我们拍摄的的人像照片,若人物占据比列过小,会导致整张照片中的风景变得喧宾夺主 , 这点初学拍摄人像的爱好者特别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在 旅游人像摄影中, 景点约占画面的 三分之二,而人物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    人物的位置 最常见的构图是 将人物放在照片的中间 ,不过现在最为流行的人物放置位置是在整张照片的黄金分格点上,也就是在 画面左或右的三分之一处,这样看起来会使得照片变得更加自然, 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由于广角和标准镜头能够更好的摄取和表现景物和人的关系,所以使用较为广泛。天然风景虽然宽广浩大,但其每个细部也并不一定都需要进入画面,因此拍摄时,应当 选拍一些典型的细节或局部,使画面更富有艺术的魅力 。对于局部的刻画和描写,长焦镜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虚化效果,同样可以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的是 人的倾斜一般要朝向照片中央 ,向外倾斜会给人带来一种外八字的别扭感觉。当然如果你故意要表现某种风格是属于特殊情况,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拍摄 光圈F5.6 曝光时间1/500s 焦距55mm 广角镜头的选取,不仅使人物得以充分表现,同时对环境的交待也恰到好处 没有距离的友谊    同朋友外出游玩, 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在一起的时间,其间总免不了合影留念。此时,即使没有什么壮观或者美丽的景象,只要能 通过镜头表现出朋友的亲密无间,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 朋友 间的生活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以自然、随意的方式表现。 比如说,尽量鼓励他们做一些可爱的动作、有意思的鬼脸,等等,要避免被摄人物做一些模式化的动作或者表情。   当然,摄影者还可以对人物进行抓拍。主体在没有意识到被拍摄的情况下,其表现是最自然的。摄影者要眼疾手快,趁其不备, 在低声耳语或者追逐打闹的情况下,快速抓拍一些精彩的画 面。       被摄人物无拘无束的面对镜头,       亲密朋友间的低声耳语 给人更真实的感觉 合理构图 塑造稳定感   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另外,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失败的取景   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广阔的蓝天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等份分割的效果。    较佳的取景   避免透视现象,拍好建筑物   拍摄建筑首先要避免透视现象,就必 须保持拍摄主体建筑的水平 ,在使用广角镜头的时候 尽量避免仰拍和俯拍 ,否则建筑物在画面中就会向中央或四周倾斜(把镜头朝上仰拍,建筑物会向里倾斜,镜头向下俯拍,建筑物会向外倾斜。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造成的)。 (站得离天安门城楼较近,又想把红旗拍进去,只好把相机向上仰拍,结果两边的建筑向里倾斜。同时拍摄主体天安门城楼也不水平,建筑物倾斜得厉害,这也是特别要避免的。) 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最好 选择较远的位置,用中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 (站远一点,然后通过变焦把拍摄主体拉近,不过雨雾天画面可能会灰朦朦的),这样就能够完全避免透视现象。 如果光线与建筑物正面成45度角的时候,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很容易把建筑物本身的气质表现出来。 适当加入一些视觉元素,让大场景不再单调   对于大场景,如大海、湖面、草原、沙漠,拍摄者都会运用大量广角视觉。但是风景拍摄也有讲究,如果只拍摄海面、沙丘,颜色就显得比较单调一点。    如果在画面中容纳一些其他的景物、色彩、脚印和人物,哪怕是远远的,也能起到色彩的搭配,会别有一番味道。所以摄影是很自我的东西,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体会。       构图评析 Story .1   场景与人像的搭配,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意象与结果,在构图上,有时,看似没有章法,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   在 Part #1 中,我们先看看人像摄影上最常犯的小缺失。   1. 【错误示范】:这张人带景的影像中, 建物支柱的线条明显地位于人物头部的上方 ,这种情况,就犹如外拍时,在人物的头上拍出树枝、树干一般,显得较为怪异。   此外,图 1 人物视线的空间似乎仍然留的太少。   2. 【构图改进】:只要稍稍调整拍摄的角度,避开建物支柱的线条,并且将相机的框景范围往右带,留出更多的视线范围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Story .2   在拍摄人像时,多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是相当重要的,面对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多思索以何角度拍摄,最能达成画面的张力与趣味。   在 Part #2 中,我们来看看人像摄影不同拍摄角度的影响。   1. 【错误示范】: 画面不稳定 -由于墙面的线条,造成成画面的不安定感。   2. 【错误示范】:改进画面不稳定,但是 构图平常 -这是最常用的平行拍摄,虽然已改进上图的画面不安定感,但是构图显得过于平常。   3. 【构图改进】:稍调整拍摄的角度,我们尝试由模特儿的上方进行拍摄,这样子拍,是不是比上述 2 图,还要活泼多了! Story.3   在叙事、纪实或是有故事情节的人像摄影中,我们常会以人带景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所在的场景、时空、环境。这个时候,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变成一个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在 Part #3 中,我们来看看框景范围的影响。   1. 【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的场景表现不够明显,有叙事的成份,但是 时空、环境表现不佳 。   2. 【错误示范】:再多一点框取范围,但 框取了后面的景致 ,很明显地,并没有为影像带来多大的意义,而且反而变的更杂乱。   3. 【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表现出来了!   在上一个「摄影构图的改进」单元中,我们谈到,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是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   基本上,单元 #3 在改变框景范围时,想的是如何让让场景有旷远、层次的感觉,并且诉说人物所在的场景。   更进一步,如果是要表现影像背后的含意,诉说影像的主题时,在框取影像时,便会有不同的着眼点。   Story.4   下面是一幅取景非常失败的例子。 这张照片问题在于 地平线过高 , MM有一种要掉进水里的感觉,画面失去平衡。   下面这张取景非常成功, 让地平线消失在相片1/3--1/2处 ,看起来非常协调,不会让人感觉MM要从相片里掉出来或陷进去的感觉(所以摄影的时候, 决不要把地平线摆出相片1/3--1/2以外 。) Story.5   像这张,主体人物被嘈杂的背景严重干扰。   这张很好地和跑龙套的拉开距离,突出了MM的PP。但是, 地平线是斜的 ,同时也提醒MM们摆POSE的时候是把头斜过来,不是要你们把身子斜过来。 经典摄影构图赏析    精美的照片#1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美国 俄亥俄 都柏林    摄影重点: 自然所创作的美丽风景和人们美丽的生活姿态共同构成了画面   ● 视平角。(Full - shot) 17mm   在色彩的配置上下了较大的功夫。水平布置蓝天后增加了稳定感,湖水安排在画面的左侧三分法横线上。加上构成斜线的绿草地又衬托人物的活动,形成了童话中所描绘的画面。    精美的照片#2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美国 俄亥俄 都柏林    摄影重点: 自然所创作的美丽风景和人们美丽的生活姿态共同构成了画面。视平角。(Full-shot)17mm   ● 视平角。(Full-Shot)17mm   蓝天和绿色草地占据画面的3/5,在画面的右侧以斜线布置了异国风情住宅。此外,为了增添画面的活力,在左侧安排了孩子和母亲,并利用人物衣服的颜色进一步调和了色彩。总之,妈妈和孩子可爱的动作与清透的背景相互协调后形成了洁净、温暖的摄影作品。    精美的照片#3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仁川 月亮公园 Sudoguksan博物馆    摄影重点: 把两个可爱的小女孩融入到蓝天背景中。低角。(Full-shot)18mm    ● Canon EOS 300D, 1/640s, F3.5, ISO 100, 18mm   作者去了一趟仁川东区的Sudoguksan 博物馆。该博物馆重现了能够勾起老一辈人的回忆的月亮村原貌。恰好碰到的蓝天非常美丽,这使作者想到为孩子们创作出回忆的一页。蓝天为背景,以低角拍摄了穿着不同衣服的两个孩子的侧身,画面的下侧以线条为主安排了博物馆建筑,并布局大幅蓝天后,表现出清爽感。此外,把孩子安排到右下侧的三分法交点和画面的中心上,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       精美的照片 #4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仁川 国际机场    摄影重点: 摄影意图在于表现时间和空间效果。高角。(Full-shot)23mm      ● FinePix S3Pro, 1/125s, F3.3, ISO 800, 23mm   该照片以高角纵向抓拍了钟塔下的孩子。留出红色标记的区域及钟表后侧的空间等大幅背景,加上孩子对时间的迫切感,表达出这个孩子的剩余时间和已流逝时间之间的界线。    精美的照片 #7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铁原 原野    摄影重点: 画面同时取景蓝天、手持秋英花的女人、衣服色彩以及黄色原野,有意夸大表现浓浓的秋意。低角(Waist-shot)。10~20mm   ● Canon EOS 30D, 1/400s, F10.0, ISO 400, 11mm   为了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摄影的重点放在了画面布局上。该照片的构图较为复杂。摄影时利用了低角和广角镜头的扭曲现象。即,从人物的下侧仰视拍摄,就可形成较强的扭曲效果,而此时就要使用广角镜头。斜线表现动感的人物和风中飘逸的头发为主,再结合蓝天、金黄色原野以及秋英花,散发出更加浓烈的秋天的气息。    精美的照片 #8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铁原原野 白菜秧苗    摄影重点: 以广角取景蓝天和白菜地里务农的人们。广角镜头(Full-shot)。10~20mm   ● Canon EOS 30D, 1/400s, F8.0, ISO 100, 10mm   以低角拍摄了忙于秧苗的农民的运动形态。摄影的主体为老奶奶的活动,因此采用了最适合的斜线构图,得到了还算成功的摄影作品。    精美的照片 #9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春川市西面新梅里    摄影重点: 以低角拍摄了孩子们戏水的场景,通过捕捉溅起的水滴,为画面赋予了生机。 ● Canon EOS 1D Mark II N, 1/400s, F11.0, ISO 200, 12mm   平凡的视平角很难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苦思了画面布局后,干脆跳进水里选择了低角。以蓝天和水面、表情为中心的布局,表现了孩子们生机勃勃的活动感。红色标记的背景线以及孩子们的分布线均选择了    精美的照片 #10 (使用广角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春川市昭阳路2街开发区    摄影重点: 强调了月亮村的风景和孩子们的笑容。低角。70~200mm   ● Canon EOS 1D Mark II N, 1/320s, F3.2, ISO 320, 155mm   拍摄了雨天在胡同里拉着手一起打着伞的孩子们。比起表现孩子们矮小个子的摄影角度,坐着的低角摄影更能突出孩子们生动活泼的姿态。为了表现开发区这样的空间效果,特意包含了红色标记所示的旧建筑,利用画面下侧的积水提示了运动方向。    精美的照片 #11 (使用标准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公园    摄影重点: 以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为主拍摄的特写。视平角(Bust-shot)。85mm     ● Canon EOS 300D, 1/1000s, F2.2, ISO 100, 85mm   使用了中心集中式构图,以孩子的表情作为了摄影重点。虚糊周围背景,使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表情上。    精美的照片 #12 (使用望远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宝城 绿茶地 摄影重点: 摄影对象为在绿茶地的犁沟高角(Full-shot)。85mm     摄影的重点在于强调色彩的对比和人物的表情。为了表现草绿色的新鲜感,留出画面下侧的大幅背景,人物安排在画面左上侧的三分法交点,这样就形成了红衣女郎向前走过来的画面。犁沟从人物的进行方向延伸到画面右下角,充分表现了画面的方向感和稳定感。    精美的照片 #13 (使用标准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安眠岛 海边    摄影重点: 对比冬天海洋的无色和人物衣服的颜色,并把人物表情作为了摄影重点。 视平角(Medium-shot)。85mm   ● Canon EOS 1D, 1/1250s, F1.4, ISO 200, 85mm   没有特殊的可取背景时,最好使用人物为主的中心构图。在人物为中心的构图中,通常在画面的中心给出特写。然而,实例将人物安排在画面左侧的三分线上,接近无色的背景与人物衣服的原色又形成对比,使画面看起来分离了人物和背景。对于存在零碎的贝壳等多余被摄体的环境,适合使用焦点虚糊较强的望远镜头或光圈值较低的镜头。    精美的照片 #14 (使用望远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菲律宾 达斯帕玛斯(Dos Palmas)海边    摄影重点: 海边为背景,以可协调人物和背景的构图作为了摄影重点。低角(Full-shot)。70~200mm   ● Canon EOS 300D, 1/1000s, F5.0, ISO 100, 168mm   实际上这艘船位于白沙场的白沙上,但是该作品给人船只浮于海面,而船上的女人却进入幻想的感觉。在画面的左侧,以三角形形态布置人物,画面的右侧包含了船的一部分。同时取景山和海洋,有意识地提高了海边清爽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只包含了船的前部分和模特自然的形态。    精美的照片 #15 (使用望远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庆南 密阳 表忠寺    摄影重点: 摄影重点在于孩子们的衣服和背景的色彩协调性。视平角(Full-shot)。70~200mm   ● Canon EOS 300D, 1/200s, F5.0, ISO 100, 168mm   该作品中尽可能表现了草绿色的清新感,孩子们鲜艳的衣服所表现的活力。比起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更有利于表现孩子的自然姿态。另外,这些孩子年龄过小不具配合摄影的能力。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先构思构图,并连续按下快门重复拍摄。    精美的照片 #17 (使用标准镜头的摄影)    摄影地点: 室内摄影    摄影重点: 突出表现了孩子可爱的表情。视平角。85mm   ● Canon EOS 300D, 1/80s, F1.8, ISO 100, 85mm   特写孩子可爱的表情。该作品的摄影重点是表情,此时没有必要显示多余被摄体而分散注意力。因此在画面中心,给出了充满画面的特写镜头。画面右下侧揪着头发的小手更加衬托了孩子可爱的表情。 注: 本文来自摄影书籍和有关网站的综合整理,随挂原创之名,实际是归纳整理,主要供学习之用,无他意!也不指明出处了。
个人分类: 休闲娱乐|69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用數碼相機拍攝電視劇,feasible!
LEOLAND 2010-4-16 12:56
曲津華 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都分別熱了多年,二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起來。因為,用DC拍攝視頻和用DV拍攝照片,雖都不務正業,卻也都有模有樣,并不太突兀。從技術指標上來看,DC的視頻拍攝,近一兩年來已經跨入了變焦、防抖、立體聲和1080P全高清時代;而DV也把靜態圖像的像素提高到了近千萬級。還是那句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一個比較新的新聞是,有影視界的達人已經開始純用DC來拍攝電視劇集,就是用作電視臺播放那種,非家庭版的笑笑小電影,也非演藝專業学生的實習作業。這就厲害了,從此電影電視劇的製作,沒准就忽悠一下子進入了全民時代,人皆可為之。當然,這裡面的學問還遠不僅在拍攝,後期編輯也很重要,不過這也早已平民化了現在的普通電腦完全可以勝任相當專業的視頻製作。 2010-04-16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QUASI PERFECT: SONY HX5 POCKET CAMERA
LEOLAND 2010-3-12 13:02
A NEWLY RELEASED POCKET CAMERA BY SONY ISTHE ONEI WILL TAKE SOON. SONY CYBER-SHOT HX5 IS CLOSE TO PERFECT THAT I AM WAITING FOR LONG. ITS SPECIFICATIONS IS AS FOLLOW: 基本规格 发布日期 2010 年 01 月 机身类型 消费 传感器类型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尺寸 1/2.4 英寸 有效像素 1020 万 镜头特点 光学变焦 10 倍 (数码变焦20倍) 等效于 35mm 焦距 25-250mm 广角镜头 是 长焦镜头 是 镜头说明 索尼 G 镜头 伸缩镜头 是 对焦区域 多重 AF ( 9 点,未检测到人脸),中心 AF ,定点 AF 对焦点数 9 点 对焦辅助方式 对焦辅助灯 光圈范围 智能自动: F3.5-F8.0 ,使用中灰滤光镜,程序自动: F3.5-F8.0 ,使用中灰滤光镜,手动: F3.5-F8.0 ,使用中灰滤光镜 变焦方式 电子 显示屏 显示屏尺寸 3 英寸 像素及类型 23 万像素液晶屏 可旋转液晶屏 否 触 摸 屏 不支持 取 景 器 无 快门性能 快门速度 2-1/1600 秒 程序模式: 1-1/1600 秒 手动模式: 30-1/1600 秒 闪光灯 闪光类型 内置 支持热靴 否 闪光模式 自动,不闪光,强制闪光,慢速同步 红眼减弱:自动,开,关 曝光控制 曝光补偿 2.0EV, 1 , 3EV 级 测光方式 多重,偏重中央,定点 白 平 衡 自动,日光,多云,荧光灯 1 ,荧光灯 2 ,荧光灯 3 ,白炽灯,闪光灯,一键定义 感 光 度 自动, ISO 125 , 200 , 400 , 800 , 1600 , 3200 高感光度 否 拍摄性能 防抖性能 光学防抖 场景模式 高感光度,柔和快照,风景,夜景人像,夜景,美食,宠物,海滩,雪景,烟火,高级运动模式 自拍功能 关, 10 秒, 2 秒,人像自拍(一个人,二个人) 连拍功能 最高约每秒 10 张 面部识别 人脸检测:自动,关,儿童优先,成人优先 短片拍摄 AVCHD 格式: 1920 1080 ( 50 帧 / 秒,隔行 ) 14401080 ( 50 帧 / 秒,隔行) MP4 格式: 14401080 (约 25 帧 / 秒,逐行) 1280720 (约 25 帧 / 秒,逐行) 640480 ( VGA )(约 25 帧 / 秒,逐行) 高清摄像 支持 拍摄模式 智能自动,程序自动, 智能扫描全景 , 手持夜景 , 动作防抖 ,手动曝光,高清动态影像,背光校正 HDR ,轻松拍摄,场景选择 (11 种模式 ) 操作功能 麦克风 / 扬声器 支持 编辑能力 修整,红眼校正,模糊掩蔽 播放模式 串片秀回放( HD , SD ) 串片秀效果: 4 种(简单、怀旧、时髦、活跃) 音效( 4 种,最长五分钟) 回放变焦 ( 8 倍) 存储性能 存储卡类型 MS 卡 ( 记忆棒 )/ SD/SDCH 卡 * *SD/SDHC 卡需 CLASS4 及以上标准 TransferJet 无线传输卡内文件 记录容量 45MB 最高分辨率 36482736 图像分辨率 10M ( 36482736 ) 5M ( 25921944 ) 3M ( 20481536 ) VGA ( 640480 ) 3 : 2 模式 8M ( 36482432 ) 16 : 9 模式 7M ( 36482056 ) 2M ( 1920 x1080 ) 扫描全景模式 水平扫描:宽尺寸( 71521 , 080 ),标准尺寸( 49121080 ) 垂直扫描:宽尺寸( 49121 , 920 ),标准尺寸( 34241920 ) 接口性能 数据接口 USB2.0 视频接口 高清静态照片输出 电池性能 电池类型 专用锂电池 NP-BG1 , NP-FG1 (兼容) 外观设计 外形设计 黑色,金色 外形尺寸 102.957.7 24.6mm 产品重量 170g 轻巧机身 是 大屏幕 LCD 是 ADDITIONALLY, HONG KONG VERSION OF THIS TYPE HAS GPS AND COMPASS FUNCTIONS. YOU CAN TAKE PICS WITH LOCATION MARK AND DIRECTION MARK.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码相机或手机拍太阳会出现“黑洞”
famingkuang 2009-9-21 23:13
偶然翻开旧相册,发现2004年6月4日拍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照片上,太阳中有个黑洞,以为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并以〈 我无意中拍到的天象奇观,是不是不为人知的重大发现?天文学家请进 〉发了博文,幸亏有二傻指出了可能是数码相机本身的原因,这也提醒了我,如果是数码相机的原因,肯定网上会有很多相似的情况,于是在网上搜了搜。果不出所料,这种情况还真不止我一个,并把我搜到的一些太阳黑洞的照片一起奉上,让大伙开开眼界,并请行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自己拍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3f06b010005oq.html http://bbs.imobile.com.cn/thread-tid-6780085.html http://www.xici.net/b72482/d84371988.htm http://dzh.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6875982_0.html http://lenovo.zol.com.cn/frmView.php?frameon=yessubcatid=1763bookid=357339ref0=http://www.baidu.com/baidu?word=%E6%95%B0%E7%A0%81%E7%9B%B8%E6%9C%BA%E6%8B%8D%E5%A4%AA%E9%98%B3%EF%BC%8C%E5%87%BA%E7%8E%B0%E9%BB%91%E7%82%B9tn=ichuner_4_pgie=utf-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