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口增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可否实行差异化的人口政策在资源贫瘠地方更加严厉地限制人口?
热度 4 chenhuansheng 2018-9-27 01:40
左宗棠说陇中苦,甲天下,这是大约150年前的事了。这里的陇中主要指今天的定西地区。前几年的母亲水窖也主要资助这些地区,缺水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发展制约。这属于自然条件,人工几乎无力改变(近几年的引水工程另说)。 今晚上网上看到一个(以前的)报道说,在最近引水工程以前,家里娶媳妇的最重要资本就是水窖,因为缺水女子都外嫁,光棍现象特别突出。 自然禀赋无法改变,他对人口的发展会形成约束。人口应该不会大规模增长。定西地区恰好也是这样。刚才查了《定西地区志》,解放时人口规模约190万,但2000年左右达300万(大致)。解放以后50年,人口增长不到一倍。而同期全国人口从4亿增长到12亿,增加了两倍。所以定西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 此段数据有误,见附录更改。定西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在如此资源匮乏的地方,有如此高的人口增长,确实值得思考 ) 但是换个角度看,像定西这样的几乎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为什么人口还在持续增长?我们通过发展农业科技,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让自然对人口的选择——疾病,饥饿——某种程度上失去作用,只要出生了的人口就会尽量存活下来。发展农业科技短期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供应更大规模的人群。但是,人口的增加似乎总是跑在粮食等资源供应的前面。不仅定西,甘肃、新疆(乃至陕北)很多地方(局部县市)都是这样。 这就像城市里修路与堵车一样。早期是因为堵车所以要扩宽道路,结果导致更多的车辆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堵车程度。一直修路,一直堵车,越修越堵。 城市可以通过限号、限制汽车贸易来抑制堵车问题。但是国家或地区想过限制人口来适应资源供给吗?我们80年代开始的一孩政策,现在放宽到二孩了,有人预计以后会全面放开。 我们在一些缺水、易旱、土壤盐渍化、沙漠化严重的地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改变环境,但是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人口需要养活。这是个矛盾体,不解决迟早要出问题。比如天下都有民勤人就是这个矛盾的最后崩溃。 与其如此,我们是否想过,在这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实施相对严格的人口控制制度?也就是有差别地人口政策! 当然,这又会带来公平的问题。 PS1: 据《定西地区志》,今天的定西地区包括定西县、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彰显、岷县。1949年,上述定西各县总人口124.45万;1958年151.40万;1990年256.53万;2003年296.35万。2003年,人口数量是1949年的2.4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同期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2亿增长到2003年的12.92亿,末期人口是初期的2.38倍。 由此看,定西地区人口增速与全国平均平均水平相当。
810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人口还在以每年7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加
jiangming800403 2017-8-21 21:16
二战以后,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婴儿潮, 中国 的婴儿潮在1960年代确立,持续了大概30年,与欧美日等国相比,中国婴儿潮出现峰值晚,持续时间长。由于婴儿潮余波的几朵浪花,目前我们正在经历最后一次生育高峰,总 人口 还在以每年7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加,人口增长估计还要再持续十几年,峰值人口可能比目前再增加一亿。 新 中国人口 出生 规模 稳定在每年2000万人以上还是在灾荒结束后的1963年,按照平均预期寿命,那一代人的人生大规模谢幕还要等到2040年前后。从2040年开始中国人口会持续下降30年,到2070年左右,总人口会比峰值人口减少2亿人,并开始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珠三角贫困带兼评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jiangming800403 2017-3-9 21:47
环珠三角贫困带兼评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广东珠三角与非珠地区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区别,狭义的珠三角地区——广佛深莞惠中珠江八市人口不到广东的一半,GDP总量超过六万亿,占全广东的80%,人均超过10万元,其中深圳和广州更是人均超过两万美元,可以与高收入国家比肩。广、佛、深、莞、惠、中、珠七市的人均GDP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也只有这七市(江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仿)。 非珠地区的GDP 只有两万亿, 人均 只有4万元, 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东三省,最低的人均只有两万多,相当于中西部的平均水平 。 但是珠三角地区的生育水平并不高,因为珠三角地区年轻人比例高,但很多在广东打拼的年轻人并不可能在珠三角都市区生孩子。 非珠地区的 生育率远高于珠三角,特别是人口爆炸的粤东地区 ,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在整个沿海地区居于后列,而且封建残余和宗族观念浓厚,黄、赌、毒、诈骗泛滥,历来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难点地区。与粤东相比,高度发达的珠三角的发展其实依靠的并不是本土人口,而是依靠不断南下的外来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易富贤先生人口增长会促进发展的理论在江西、淮北等高出生率地区同样不适用。特别是淮北豫东向北一直延伸到鲁西冀南的的高出生率地区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中东部经济发展的锅底,与低生育率的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冀东等地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人首先是消费者然后才是生产者。依靠生育的经济增长只是低水平的外延式发展,多生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增加初级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但显而易见会增加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同时压低当前人口的消费水平,制约产业升级。只有依靠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劳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才有可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38337.html 上一篇: 学术争论和学术批评对学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下一篇: 总和生育率(TFR)是什么,兼谈易富贤先生在人口问题上的不靠谱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5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易富贤先生的人口理论自相矛盾
jiangming800403 2017-3-8 21:12
注: 易富贤先生不接受我对他的博文评论,所以我只能自说自话。 计生国策实际上一直在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背 书 。 是人口数据错了,还是易富贤们错了?当然,易富贤先生是一个好人,他似乎从来不和人争论,不过别人的质疑他也从来不回复(甚至是根本忽略)。一个人经常自言自语,这算什么。 当推测与现实情况不一致的时候一定是推测错了,而不可能是现实情况错了。按六普数据,目前处于生育活跃期(1981-1990)的女性数量是6340+5018=11348万,年化后是1135万,按照那些忧国忧民的“反计人士”的逻辑“只有不到75%的生孩子,一个女性一辈子只生不到1.1个孩子”,那现在每年的出生人口只有930多万,是每年超过1600万的人口出生数据错了,还是易富贤们错了。用1600万除以1100万,还会得出我国的实际生育水平在每个女性一生生育1.5个孩子(考虑了独身不育等因素),基本等于15年以前的政策生育率。 反计人士一贯处心积虑的论证中国人快绝种了,真不知道能得到有什么好处?多生孩子对父母、对小孩、对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真的很好吗? 我为什么反对现在就全面二胎,第一,现在生育数量仍然处于爬坡的阶段,现在全面放开二胎就是在汽车加速下坡的阶段踩油门;第二,80+当中,很多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来自多子女家庭,他们的父辈根本就没怎么好好执行过计划生育政策,更不用说一胎化,给他们(当然也是我们,我也不是独子)开闸,就是老市民给农民工腾地方,因为80年代的独生子女都已经可以生育二胎。 实际上中国从来没有过全面的一胎化政策,而且整个80年代,农村的计划生育就没有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否则现在总人口可能不会突破13亿,而且已经停止增长了。1995年以前农村超生一直很严重,实际上目前很多农村二孩仍然占多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18079.html 今天,易富贤先生公开了他在颇有影响力的平面媒体上的两篇文章,科学网也在第一时间加了精。但是这两篇文章其实似是而非、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由于易富贤先生总是善意的忽略不同意见。所以我把质疑与商榷写在下面。 第一,易富贤先生大概也不想把东北三千里大好河山变成黄土高坡。尽管东北的东北虎、远东豹种群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在中国境内还远远不足100只。从某种程度上东北人口不是太少,而是太多。“1945年,东北超过日本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经济体”这恐怕只在某些人的梦里面。直到今天,东三省的钢铁产量仍然比不上日本,虽然东北人口和日本差不多,面积是日本的三倍。 1945年年前,东北的重工业虽然占据了全中国的大部分,但是钢铁产量最多不过六七十万吨,而日本本土在二战前已经达到了500万吨,几千架的零式飞机和大和号战列舰更是伪满望尘莫及的。日本主要是从中国(特别是东北)掠夺煤炭、粮食、木材,从未想过把东北建成一个重工业地区。而且,直到战败投降,日本本土(包括朝鲜、台湾)受到的战争破坏也不大,从来没有过地面战争,由于缺乏前线机场,盟国对日本轰炸持续的时间和破坏强度比欧洲战场也小得多。东北成长为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主要得益于两个时期,一是一五计划打下的基础,二是最近二十年来的技术升级。 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的改善更主要的是靠技术进步 、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多生孩子。 第二,易富贤们不止一次的重复“ 发展是最好最好的避孕药”。 但易先生既认为 广东发展好, 又认为 广东生育水平高 ,这是自相矛盾,得到的“经济发展靠生孩子的结论”会是似是而非。广东珠三角与非珠地区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区别,狭义的珠三角地区——广佛深莞中珠江七市人口不到广东的一半,GDP总量超过五万亿,占全广东的70%以上,人均超过10万元。而 非珠地区的GDP 只有两万多亿, 人均 只有4万多元, 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东三省 。但是非珠地区的 生育率高于珠三角。特别是人口爆炸的粤东地区 ,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封建残余和宗族观念农户,黄、赌、毒、诈骗泛滥,历来是全国综合治理的重点难点地区。与粤东相比,珠三角的生育水平反而不高。珠三角的发展其实依靠的并不是本土人口,而是依靠不断南下的外来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易富贤先生人口增长会促进发展的理论在江西、淮北等高出生率地区同样不适用,特别是淮北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中东部经济发展的锅底,与低生育率的长三角、山东半岛地区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易富贤先生似乎更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关心个人实际的福利情况。多生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增加初级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但显而易见会增加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压低当前人口的消费水平,制约产业升级。易富贤先生们是自觉不自觉的要中国走一条“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道路,并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道路。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4年人口翻5倍,有可能吗?
热度 1 skylark1981 2013-9-5 15:20
温景嵩先生最近的文章中提到 : 因为隋文帝治国已有二十四年,所以这个人口统计应该主要是隋文帝的惊人业绩,在他治下的短短二十几年之中,就使北周时期的不满一千万人口,急升了五倍,达到四千多万人。这显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的府库充盈,老百姓生活富足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85-721738.html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数据,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统计有误差,但是如果24年真的可以翻5倍,我还是怀疑的。简单计算为,当时人口增长率必须为7%。这个数字已经是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的5 - 8倍了。这个数字让人怀疑。 我们并不知道当时人均寿命是多长,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41岁,解放前的婴儿死亡率是170-200‰ (也就是每5个婴儿有一个要死去), 所以保险起见,我们假设但是的人均寿命也是这个数字,同时假设15岁开始生小孩,到30岁结束,这已经是非常极端的就假设了,那么24年以后有多少人呢? 假设总共有N = 1000万人,那么有N/80对夫妻,每年有N/40死去,但是有(15 - 30岁的人生小孩) 16 * N/80对夫妻生1个小孩,所以24年以后,总人数为(16 * 1.0 * 24 * N / 80.0 - 24.0 N / 40.0) = 4.2。也就是说24年以后人数为开始时的4.2倍。考虑婴儿死亡率,那么为3.2倍。如果每2年生一个小孩,那么人数为1.8倍。要达到这个地步,要求全国人民使劲生小孩,在是很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个小故事是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 尽信书比如无书,读历史也好,读文献也好,要用头脑思考思考,掂量掂量。
30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联合国警告:世界人口“到2100年或增至150亿”
xuxiaxx 2011-10-26 08:59
世界 人口 “到2100年可能增加至150亿” 联合国将于本周发出警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速度,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可能会翻一番多,达到150亿,给 地球 资源带来灾难性的压力。 这一数字很可能会令许多专家感到震惊,因为它远高于当前的许多预测结果。联合国此前的一份预测报告认为,到2100年,全 世界 人口将超过100亿,而目前地球上生活着近70亿人。 这一数字是联合国人口基金在定于本周发布的一份里程碑式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编写这份名为《2011世界人口状况》的报告是为了纪念地球将于本月某个时候迎来它第70亿位人类居民。 一直倡导控制人口的人口事务组织主席罗杰·马丁说,地球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新阶段。“我们的 星球 正在接近一场由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石油减少组成的完美风暴,”他说,“这个星球其实供养不了70亿人。”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受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高 出生率 推动,加上药品的普及和医疗的改善,儿童死亡率下降,地球上的人口已经翻了一番。这轻而易举地抵消了发达国家出生率普遍下降造成的影响。世界各国人口的寿命延长也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专家认为,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拥有限制和控制世界人口的手段。需要采取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确保有效的计划生育措施在发展中世界得到普及。 不过,倡导计划生育的活动家经常会碰到各种文化和宗教因素,使得女性受教育和缩小家庭规模变得十分困难。有些国家还在努力增加人口,还有很多宗教组织反对采取避孕措施。 来源:新华网
1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富先老”,如何应对?
热度 2 lhj701 2011-9-26 21:01
“未富先老”,如何应对?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将到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 ,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 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 ,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6亿。 到 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 。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起来并不富裕(2010年中国人均GDP不足4500美元 排世界第94位;2010年 美国 的人均GDP是45594美元,世界排名第9位)。 但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对社保、医疗、居家养老都带来很大压力。对目前的计划生育的执行也带来挑战。 不过既然非要来了,也必须积极面对,除了国家的政策,还可以有如下应对: 1.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精神,退休后能够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这样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养老负担 。 2. 积极发展社会居家养老业和上门社区医疗业,不仅可以提高养老的服务质量水平,还可以增加这方面的就业,走一条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建立一个社会广泛参与的养老体系 。 3. 发挥信息业在养老业中的优势,比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老人看护、智能老人医疗保健监护中,尽可能降低人力的成本 。 相关阅读: 人民网《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5738616.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新闻|3056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目前的要务之一是住房革命
热度 2 Flyingriver 2011-8-8 19:13
中国目前的要务之一是住房革命
中国几十年来都能够严格执行一家一孩政策,这解决了人口数量的超级增长。那么,现在有必要确立一户一套房政策。相比人口增长的控制,一家一套房的控制应该更为轻松,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则可。 对于目前一户超出一套的房子,应该通过必要手段和措施全部收回,再以相应的价格卖给无房户。 哪个房子属于我?
33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球人口2050年将达110亿
xupeiyang 2009-9-23 10:54
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409801.shtml 由42位世界环保学、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专家21日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不加遏制的全球人口增长正在加速气候变化,破坏供养地球生命的生态系统,将许多国家拖入贫困,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控制人口增长则可以促进经济繁荣。 专家警告称,除非通过自愿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方便有效的避孕方式大幅度降低生育率,否则,地球上的总人口很可能在2050年前膨胀到110亿。而这个数字绝对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之前,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到下个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从目前的68亿增加到80亿~105亿。 研究者称,如今,每个星期都有超过150万人口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持续增加的人口将加重生态负担,导致饥荒,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生物谷 Bioon.com)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