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心技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情况及随想
ssglwu 2013-10-25 10:44
吴国林 据国家的权威发布,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比上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比上年的1.84%提高0.14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为5.95%, 上海的研发投入强度为3.37%, 江苏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38%, 山东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04%, 广东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17%.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支出6009.8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8个省(市)。 从上述可见,我国,包括一些发达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已经有很大的起色,这对于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有利于我国吸引国外一些高级人才加入我国的科技研究,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能力。 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0%,是走入自主创新的基本门槛儿。 当然,这些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3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市场上买不来最先进的核心技术
热度 4 heitiedan2012 2013-10-19 05:29
黄树东在他的《大国兴衰》里提到,自改革开放以来,凡是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先进技术的,结果都没有成功。我们引进的都是人家即将淘汰或者打算淘汰的技术,核心技术一个也没搞来。而且,凡是在合资的领域,我们自己原有的技术也都被搞没了。一些西方企业在中国建立的研发中心,也从来没研发出什么先进的技术,究其原因,西方人说,我们一流的核心技术从来就没打算给过中国。黄先生在他的书里还说,我们总希望通过市场经济,特别是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得到最先进的技术,甚至不惜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牺牲了很多利益,但结果并不如愿。 他的这一番观点的确值得深思。我们当时确实不太了解这个世界,也不太了解西方。我们犯过那种今天看起来相当幼稚的错误。但是问题也并不能看得那么绝对。比如,我们希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个出发点本来没有什么错。虽然我们引进的并不是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可是在有些领域,我们与国外相比,连人家二流三流四流的技术都不具备。通过与国外的交流,我们至少能够了解到国外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思路,对我们后面自主开发核心技术也是有一定帮助的。黄先生说,我们的航天技术就没有跟国外合作,结果自主搞出了核心技术。这话也是没错,只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两弹一星”当中,至少我们的导弹研发,与钱学森在美国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我们的核弹的研发,也与我们一大批五十年代在苏联学习核技术的留学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表明,我们那些自主的技术研发,并不是完全关起门搞出来的。 当然不容否认,在我们有些技术方面还可以的领域,也确实存在通过所谓中外合作,把自己的东西给弄丢了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某些官员政绩观的偏差而造成的。某直辖市的主管领导,就把本辖区内非常有希望的一个油漆生产厂家,硬性要其与日本公司合作。该公司技术人员称,我们油漆质量比日本的强多了,市场也有,资金也不缺,根本没有合资的必要。但是该市主管领导却强迫该中国公司与日本公司合作,结果日本方面把比它们先进的中国技术白白拿走了。这位主管领导在该市所作所为也是不让该市老百姓待见的,后来死在任上了。 现在看来,希望通过与外商合作来取得最新的先进技术,这个路子基本是走不通的。人家根本就不给你,人家根本也不想让这些最先进的核心技术进入市场。看来,我们对市场经济还应该有更全面更清醒的认识。别以为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了,一切都可以进入贸易领域。有些东西是进不去的。有些核心技术人家根本就是防着你的。 说到世贸组织,黄先生说,加入世贸组织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话我信。但问题也有两方面。关键要看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即付出的与收获的相比,到底哪一头更大一点,更合算一点。至少对中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几年来,中国的发展总起来是健康的,是有利的。当年,西方根据所谓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什么决定,坚决不向中国出售武器系统。但时至今日,北约成员之一的土耳其却来购买中国的红旗导弹系统,西方却始料未及。如果咱们没有加入 WTO ,咱们能向土耳其卖这些货物吗? 黄先生说,我们当年那么多企业倒闭,工人下岗,都是加入 WTO 让我们付出的代价。也许是这样的吧。也许我们应该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更好的路子来解决当年的问题。但是,既然已经走过了有问题的路,现在更重要的是反省和弥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我们现在已经看清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嘴脸,那么对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完全可以纠正过来。 俄罗斯也曾经想积极加入 WTO ,但美国等西方阵营对他们的要价更高,俄罗斯一盘算,觉得不划算,现在已经不再把加入 WTO 当成第一要务了。当然,每家每户走的路子没有必要都一样,人家自有人家的想法,人家自有人家的前景。如果当年咱们在加入 WTO 的谈判时能有今天的实力,也许就不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了。只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人能够划掉重写。
376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塑造中国强度:世界上唯一实现微晶钢工业化生产
ssglwu 2013-3-11 19:13
吴国林 塑造中国强度:世界上唯一实现微晶钢工业化生产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03/11/22968711_0.shtml 2013 年 03 月 11 日 13: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贾婧 在刚刚过去的 1 月份, 宝马 公司在中国推出了全新进口 5 系轿车,这款车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其超轻量级的碳纤维引擎盖有效的降低了重量。 去年,一家科技网站称,苹果正在打造一款神秘设备,而它要用到碳纤维材质。消息称,碳纤维材质部件主要用于设备的外壳部分。或许不久的将来, iPhone 6 外壳由碳纤维材料打造也说不定。 以细晶粒、高强度、低成本、环境友好为特征的超级钢 ,自本世纪初在宝钢、鞍钢、本钢等实现工业生产之后,在钢铁企业掀起一阵阵超级钢旋风,各厂竞相开发超级钢板带材、棒线材等产品,超级钢产量由最初的几千吨试制品迅速飙升到数千万吨。超级钢的技术思路已经深入人心。目前,已由企业个别行动升级为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 超级钢:挺起和平发展脊梁 “30 年后,将是 ‘ 超级钢铁 ’ 的时代。 ” 我国轧钢领域的著名专家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超级钢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2012 年,央视《创新中国》栏目报道,我国的微晶钢(超级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超级钢的特点是:低成本、高强韧性、环境友好、节省合金元素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被视为钢铁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超级钢的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超级钢尚未走出实验室。 刘相华表示,目前的钢铁材料还远未达到强韧性的理论极限, “ 超级钢铁 ” 研究还将继续下去,这几年我国陆续出现的第三代 汽车 钢、高品质特殊钢等就是例证。 超级钢发展的另一个着眼点是废钢的再利用, 30 年后我国将有更多的钢铁陆续退出服役期成为废钢,废钢的循环利用比用 铁矿石 炼钢简单廉价,到那时超级钢因其成分简单而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据刘相华介绍, 2012 年我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了 7.16 亿吨,产值超过 3 万亿元,只要把其中的超级钢比例提高 1% ,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增量就会超过数十亿元。 刘相华说,开发超级钢的历程可以追溯到 1998 年,那时我国钢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品种质量与国外差距很大。科技部分别在 1998 年和 2001 年启动了 973 计划:《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和 863 计划:《 500MPa 碳素钢先进制造技术》。在这两个重大项目的支持下,东北大学与宝钢、一汽等企业合作, 2002 年成功地实现了超级钢的工业生产并用于汽车制造,这标志着我国超级钢开发应用走到国际前列。 在这两个重大项目结题之后,作为国家层面的超级钢开发整体上告一段落,超级钢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作为超级钢标志性成果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在全国遍地开花。 “ 开发超级钢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思路,十多年来一直影响着钢材品种开发和质量提升的发展趋势。 ” 刘相华说道。 近年来已经把超级钢低成本、高强度的思想升级为低成本、高性能。除了强度这个重要的指标之外,在经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之后,人们更加关注钢材的屈强比、抗震性、耐火性等关乎人类生命安全的钢材技术指标。 “ 超级钢的技术指标体系中,不再是 ‘ 强度 ’ 一枝独秀,而是强度、塑性、韧性以及抗震性和耐火性等使用性能全面提升 。 ” 刘相华说。 随着我国超过美国成为汽车产量第一大国,汽车用钢品种质量发展迅速。刘相华介绍,汽车用钢的主导产品的强度等级正在由 200—400MPa 向 500—800MPa 的方向发展,个别部件甚至超过了 1000MPa 。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路线,取得成功。 贯穿超级钢开发中低成本、高性能的思想,不仅可用于提升材料内部的性能,也可以外延用于优化钢材的形状尺寸。这方面,刘相华教授领导的东北大学差厚板课题组近几年在变厚度轧制方面的科研实践取得了成效。 据统计,差厚板用于汽车制造减重效果可达 10—40% 。刘相华表示,令人兴奋的是,今年 3 月 7 日上海汽车集团召开了 “ 连续差厚板自主技术国内首次成功量产应用总结会 ” ,标志着变厚度轧制技术已经由实验室进入大生产。给超级钢产品插上变厚度的翅膀,将开辟出钢材节能减排的一片新天地。 碳纤维:突出技术封锁重围 中国用聚丙烯腈为原料生产碳纤维的研究始于 1962 年,起步可谓不晚,但长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由于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中有重要用途,西方国家将其视为军用物资,对中国 “ 禁运 ” ,更不转让生产技术。 去年 9 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把一辆 碳纤维小 汽 车 开进了人才科技周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赚足了眼球,亮点主要在其外壳上:在普通材质的汽车引擎盖上,榔头用力敲击,漆盖上很有可能会有凹陷,而这辆车的车壳却非常坚固,用力敲击车盖后会迅猛反弹,表面丝毫未损。伴随着这次亮相,彻底颠覆了纤维一词在人们脑海中的柔弱印象。 “ 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做的车,比起普通用钢材制造的汽车,它的最大特点是轻和快。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赵晓光介绍说,这辆车抛弃了传统的钢结构,大量采用弹纤维材料制成,比普通钢材的汽车重量能减少 60% 。在同样用油情况下,这辆车每小时可以多开 50 公里。 体重减轻了,安全性如何?机械科学研究院复合材料专家陈长年介绍到,虽然碳纤维看起来像塑料,但实际上这种材料抗冲击性比钢铁强,特别是用碳纤维做成的方向盘,机械强度和抗冲性相比大大提高。在复合材料的 “ 武装 ” 下,这辆小车反倒成了家用车中的 “ 装甲车 ” 。据陈长年透露,现在这种碳纤维材料已经在高速列车的裙摆上应用。 碳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与传统的玻璃纤维 (GF) 相比,杨氏模量是其 3 倍多;它与凯芙拉纤维 (KF-49) 相比,不仅杨氏模量是其 2 倍左右,而且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有学者在 1981 年将 PAN 基 CF 浸泡在强碱 NaOH 溶液中,时间已过去 30 多年,它至今仍保持纤维形态。 陈长年说,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传统使用中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 碳纤维的故事 师昌绪, 80 岁接过 “ 烫手山芋 ” 1975 年,国防科工委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部署国内碳纤维研究工作,并制定了 10 年发展规划。 1978 年,国家科委恢复,碳纤维转由科委为主管理,新材料处把碳纤维视为重中之重,花费大量精力和经费,碳纤维质量虽有所提高,却一直难以有大的突破。一连串的失利严重挫伤了各方面的信心,国家各部门在 20 世纪后期的 10 多年内都不愿或不敢大量投资,使碳纤维研发成为一块令人望而生畏的 “ 烫手山芋 ” 。 直到 2000 年初,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师昌绪找到了李克健说: “ 中国的碳纤维上不去,影响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不搞上去不行。我已近 80 岁了, 80 岁以后要少管点事,但想抓一抓碳纤维。 ” 师昌绪的意见得到当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石定寰、材料处处长马燕合、 “863” 计划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石力开等人的支持,决定在 “863” 新材料领域立软课题 “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对策研究 ” ,成立以师昌绪为组长的软课题组。 2001 年 10 月,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专项,当年 11 月成立了专家小组。 2002 年 2 月 26 日科技部高新司召开 “863” 计划新材料领域 “ 十五 ” 安排通气会,师先生针对碳纤维专项再次提出: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组织形式要创新,要推行联合,不能有门户之见,不能形成 “ 瓜分体制 ” ,支持建设高水平的分析测试平台,支持建立公平、公正、高透明的取样评价体系。 2002 年 3 月 9 日 ,专家组在太原开会,最后修改审定 “‘ 十五 ’ 战略目标 ” ,并按此对战略目标作了若干重要修改。 2003 年 1 月 17 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碳纤维领域两个重点项目,由 “ 宏观调控经费 ” 资助。 2005 年碳纤维项目被批准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宝贵的基础研究经费。 当我国碳纤维技术取得进展,产业化起步后,师昌绪立即把国产碳纤维应用提上日程,努力支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为此争取专项经费,取得重要成绩。 国产碳纤维生产即将取得突破。李克健说,我国碳纤维产业化采取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已初见成效,到 “ 十一五 ” 末期基本实现了相当于日本 T300 的国产碳纤维规模生产线,并且有一些企业已形成了 T700 以上水平的百吨生产线、中国碳纤维产业已经从重重封锁及围追堵截中找到突破点! ■ 创新驱动 超级钢:为大桥减重让 汽车 省油 建筑行业,我国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将屈服强度为 400MPa 级钢筋作为主导受力钢筋, 500MPa 级已经开始应用,我国混凝土用钢水平落后的局面将得到扭转。超级钢棒线材解决了强屈比、时效性等问题,通过轧制及冷却工艺制度的优化来减少使用微合金元素,降低生产成本,其市场潜力巨大。 利用超级钢热轧带钢产品减重节材,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如宝钢梅山超级钢板卷、钢管研究开发成功,用 6mm 超级钢钢管替代 8mm 厚度低合金钢管,抗撞击性能大大优于普通的结构钢,并且直接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上海东海大桥,钢板减薄后,降低了大桥整体自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相当可观。超级钢用于汽车减重,经济效益更加明显。纵梁是卡车的关键承重部件,将 500MPa 级超级钢用于卡车纵梁,可大幅度减轻车身自重,取得了钢材生产厂和用户双赢的效果。普碳钢品种的升级换代,带动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超级钢中厚板多用于造船、建筑、桥梁等行业,来替代传统的普通板材具有良好的前景。高强度船板可以减轻船体重量,增加载货量;低成本、高性能桥梁板有利于桥梁结构的优化设计,使桥梁更加坚固耐用。在这里,超级钢大有用武之地。 超级钢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在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节能减排的重要角色。 碳纤维:给体育换器材 为航天配 装备 碳纤维和人们生活的距离已经十分密切,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一些体育用品器材。传统的体育用品大多采用木材及其复合材料制品。但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木材高得多,它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分别是杉木的 4 倍和 3 倍,是梧桐木的 3.4 倍和 4.4 倍。因此,它在体育用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文体用品方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尔夫 球棒 , 钓鱼竿 , 网球拍 , 羽毛球拍 , 赛车 , 滑雪板 , 车架等。此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体育用品方面还可以制造动力雪撬用的弹簧板、洋弓、箭、跳竿、冰球棒、游艇、赛艇、赛艇桨、帆船桅杆、摩托车零件、登山用品以及滑翔机、人力飞机等。 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 58% ;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 23% ,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 19% 。 1991—2009 年,碳纤维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是持续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基本保持平衡,而体育用品在碳纤维应用的比例则持续下降,碳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表示,碳纤维品种很多,我国目前只是做出了几个最基本同时也是用量最大的品种,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品种仍还在努力阶段。 从国内碳纤维需求结构看,体育休闲领域碳纤维的需求仍占据中国碳纤维需求的首位,但其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明 2005 年后体育休闲对碳纤维的需求基本上达到饱和。工业应用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 2010 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达到 1900t/a (吨 / 年),是 2003 年需求量的 9.5 倍。航空航天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也较快, 2010 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达 250t/a ,是 2003 年需求量的 4.2 倍。 2003—2010 年中国碳纤维需求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李克健认为国内新材料产业目前还比较薄弱,我国的潜在市场巨大,但现实市场却尚存不足。 2012 年 5 月,国务院通过《 “ 十二五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其中。作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复合功能材料用料,碳纤维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5 年,我国高强度钢筋产量比例将达到 80% ■ 专家展望 刘相华 超级钢开发应用是近年来国际上钢铁领域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据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表示,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外的超级钢开发项目,虽然做了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理论研究,但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我国在超级钢开发和应用这一轮国际竞争中走到了前面。超级钢产品已应用于 汽车 、建筑等各个行业,实现了产业化目标,在钢铁产品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建设部把 III 级钢筋作为主力钢筋的产业政策出台,细晶粒超级钢棒线材的产量近几年大幅度增长,用 400—500MPa 的钢筋取代普通的 200—300MPa 级钢筋的过程进展迅速,预计到 2015 年,我国高强度钢筋产量比例将达到 80% 。其中三分之一按照超级钢的思路组织生产,其产量将超过 3000 万吨。在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建筑业的繁荣为超级钢棒线材提供广阔的市场,低成本、高强度的超级钢棒线材也将为建筑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超级钢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依靠添加微合金元素来改善性能的船板钢、桥梁钢、容器板等,均可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强度,改善韧性,提高使用性能。借助于开发超级钢的思路来节省微合金元素,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已经成为钢铁生产者的自觉行动。 超级钢开发成功,已经对我国钢材品种更新换代产生重要影响,具备超级钢特征的低成本、高性能、细晶粒新一代钢种系列,已经开始逐渐取代陈旧的钢号标准,超级钢作为里程碑式的标志,载入了我国钢铁产品开发的史册。 未来十年中国碳纤维材料将高度发展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教授预测未来十年是中国碳纤维材料高度发展的十年。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此外, 碳纤维还兼有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 X 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 。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世界碳纤维格局方面,发达国家产业成熟,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日本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 78% 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截至 2008 年,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大、小丝束产能共计 64200 吨。 但李克健同时也指出,现在的碳纤维市场投资具有盲目性,国营、民营都在做,导致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甚至有的打着 “ 新材料产业 ” 的旗号,将碳纤维的生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只考虑招商引资,根本不顾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的大局。这其实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
个人分类: 核心技术|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对外开放的两种前途(《红旗文稿》,技术发展与外部环境
wangxiaog04 2012-10-28 13:49
对外开放的两种前途 作者:易涤非 来源:《红旗文稿》 中国的对外开放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敌视和严密封锁,当时除了苏联东欧国家给予的援助,中国只有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重重封锁中舍此别无他法。中苏交恶之后,外部封锁更趋严酷,给新中国建设事业造成了进一步的困难。一直到毛泽东重新开启中美交往大门,这种局面才得以改观,西方封锁至此才稍有松动(但种种限制时至今日依然很多、很严)。没有 1972 年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人民即使想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恐怕也无从谈起。 通过 30 多年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有机会了解世界大趋势,并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及商品,有效地发展了经济,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中国企业也抓住时机,参与经济全球化,志在 “ 杀出一条血路 ” 。从积极方面说,对外开放政策顺应了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为全球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当然,从消极方面说,在 “ 与国际接轨 ” 、 “ 遵守国际规则 ” 的名义下,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技术和资源的依赖也不断加深。 因此,对外开放政策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前途。第一种前途,以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繁荣和自主,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的科学发展,踏上强国富民的复兴之路。第二种前途,在对外开放中日益丧失自主性,国家最具赢利能力的企业以及土地资源,以种种理由被境外资本收购,绝大多数人民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国民经济则丧失独立性、自主性,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附庸。从世界经济史看,前者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走过的成功之路;后者则有拉美、俄罗斯、东欧诸国的前车之鉴。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实质 何谓对外开放政策,不同国家给出的解释并不一致;甚至同一个国家对本国和他国的开放要求也不一样。 究其经济实质,所谓对外开放,就是一个国家在哪些领域赋予外国资本在本国多大的自由。这些自由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自由、贸易自由(主要指货物贸易)、移民自由(可包括迁徙自由)、知识产权(重点是专利、版权和商标权)贸易自由;此外,还有对经济发展影响极大的驻军自由以及信息传播自由等政策选项。 一个国家倘若完全拒绝赋予外国资本上述自由,显然是闭关锁国的做法,说不上对外开放;反之,一个国家如果对上述自由化政策照单全收,则与沦为殖民地无异。 因此,所谓开放与否,通常是相对而言的,过犹不及。 即使是美国这一所谓 “ 开放社会 ” 的典型、世界第一强国,在技术转让、贸易、移民、投资甚至信息传播方面,均设置了大量限制,以确保美国的安全、繁荣和霸权。至于赋予外国在美国的驻军自由,则是世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 对美国在海外建立大量军事基地并驻军,绝大多数美国人则又视之为天经地义 —— 把这当成各盟国对美国的合理开放政策。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形势看,一个国家赋予外国资本在本国无限制的自由,将使它无法合理保护本国及其人民的正当权益,从而危及国家的独立生存和健康发展,正常情况下极其罕见。但是,某些国家的统治集团在各种外部压力和诱惑下,可能失去保护本国人民利益的决心、意志和能力,从而赋予外国资本极大的自由。近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掠夺殖民地、强迫落后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就是其中的典型。晚清至民国期间,当时的中国政府与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何尝不是被迫对外开放的事实? 可见,正常的对外开放,是有限度、有选择的对外经济自由化。近代以来荷兰、英国、美国等三大霸权的经济兴衰史表明, 一个国家在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壮大;随着其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并 “ 君临绝顶 ” ,则转而采取经济自由化政策。越是发达、富有竞争力的资本主义国家,越希望其他国家与其一道实施彻底的经济自由化。 霸权国家因而往往威逼利诱其他国家与其共享 “ 世界是平的 ” 这一虚幻理念,追求绝对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但即使如此,在知识产权转让、移民自由化方面,强国却只允许有限自由化,有利则行、无利则废 —— 发达国家设置了绝少妥协的重重障碍、阻止知识产权的自由转移;除非能够吸引投资和技术,各发达国家均严格限制移民规模、并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此外,只有在军事结盟的前提下,各发达国家才可能允许外国驻军。 两国之间即使对等开放,也不等于是互利双赢的选择。 考察各国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实力差距很大的国家,彼此即使赋予对方同样的经济自由,其后果也并不一样 —— 在强国一方,它具备实施这一自由的充分能力,既可巧取又可豪夺,将不断在竞争中高奏凯歌;而在弱国一方,虽然名义上享有投资、贸易、信息传播等自由,但由于缺乏实施此类自由的实际能力,自由的结果必然是弊大于利。 历史上,英葡之间的《梅休因条约》、英法之间的《伊甸条约》都貌似平等,但其实施的结果是,前者几使葡萄牙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者则陷法国经济于困境,并诱发了法国大革命。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霸权国家的操纵下,一些国际组织不断成立、形成 “ 超国家力量 ” 。布热津斯基直言不讳地指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可以说代表全球利益, …… 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利益的左右。 ” (《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1 页)诸如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 “ 资本联盟 ” ,它得到强国政府支持,同时能迫使弱国政府就范。通过以政治、军事压力相胁迫、以意识形态操纵相诱惑,强国及其操纵的国际组织常常使欠发达国家签署城下之盟。这样,经济弱小的国家遵守 “ 国际规则 ” 、 “ 国际惯例 ” 的结果,完全可能是丧失自主发展能力,进而沦为跨国资本积累利润的外部条件。 二、对外开放的方式与步伐 各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历史上,貌似强大、盲目自信的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长期向意大利诸城市国家开放经济,在经济上为后者 “ 输血 ” ,最终导致国弱民贫,以至崩溃。大英帝国的强国之路,其始则千方百计以保护主义摧毁荷兰霸权,其后则引诱欧陆诸国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实施自由贸易,其盛则倚仗工业品输出、掠夺遍及全球的殖民地,终成世界霸主。美国立国后,最初选择汉密尔顿保护主义的经济路线,积极发展制造业、海运业,增强国防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工业实力已成为世界至尊,但其保护主义政策依然不容稍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携摧毁德国、战胜日本、瓦解大英帝国的声威,才转而推进所谓 “ 公平贸易 ” (实即可选择的贸易自由化),并成为取代英国的新霸权。 可见,开放不是问题,如何开放才是大问题。其一,通过有选择地实施经济开放政策,加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这是英国、美国以及德国、日本所走过的道路。其二,在对外经济开放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为之,听任外国资本在本国随心所欲,自主性日渐削弱,最终沦为国际资本的附庸。这是历史上莫卧尔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我国清王朝走过的绝路,也是今日拉美、东欧等国的现实处境。 回顾强国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经历漫长的 “ 四步曲 ” 。第一步,在现代化经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引进外部的技术和设备、加快建立现代工商业。第二步,保护国内市场,为处于幼稚期的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有效空间和时间。第三步,促进国内竞争,迫使各企业变市场压力为创新动力,在技术研发、工艺制造、品牌建设中快速壮大实力。第四步,实施对外开放,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谋求优势,力求后来者居上。值得强调的是,所谓 “ 跨越式发展 ” 极其罕见,强国成长的每一步都曾付出巨大努力。 三、兴利避害的长久开放之计 第一,人类文明史表明, 富国不强军,到头一场空 。一个富裕而缺乏自卫能力的国家,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将必然沦为对强国最有诱惑力的 “ 猎物 ” ,也往往最早招来杀身之祸。与此相反,一个国家穷兵黩武、四面树敌,或早或晚将丧失道义上、物质上的优势,民心向背因而逆转,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此二者,中国皆不可取。未来若能严守坚定的积极防御政策,增强国防的自主发展能力,即 “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坚信 “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 ,中国就能在长期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任何国家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能力,对外开放政策才能从容实施;否则,在军事侵略、经济劫掠的压力下,难免功败垂成。 第二,国家竞争能力既取决于物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和国防能力),也取决于精神领导能力(主要表现为理论、新闻和文艺信息的传播能力)。一个体格健壮的壮年白痴,斗不过一个机智勇敢的孩童。世界历史上一些盛极一时的大国,最终土崩瓦解,其根源在于这些国家的统治集团精神早已崩溃。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强国可以利用周密的信息战、心理战和有效的意识形态操纵,通过理论传播误导对手的认识、新闻传播瓦解对手的判断、文艺传播扭曲对手的感情,从而引诱对手盲从 “ 四面楚歌 ” 之音,落入 “ 自刎乌江 ” 的绝境! 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屡屡在精心选择的时机得到大力传播,导致了市场万能论、私有经济效率论、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论、土地私有保护农民利益论等怪论大量泛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隐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理论,并无历史事实和实践经验作基础,逻辑上也多有矛盾之处。不过,有些人往往以特定新闻事件为 “ 爆破点 ” ,吹捧某些 “ 权威性 ” 分析,施加一波波舆论压力,诱导公众和官员渐入歧途而不自知。因此,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加强理论、新闻与文艺等各类信息传播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既是对外开放的内容,也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舆论导向正确,是国家与人民之福,也是成功实施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 第三, 大力推进互利的货物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自由化。 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大局,是中国发展的经验之一。 未来仍需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增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竞争力、提高商品附加值,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大力自主研发新技术、保护版权贸易繁荣发展、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同时 要排除障碍、积极重视引进知识产权、消化创新。 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具有战略控制力的资源、日益先进高效的制造业,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如果策略得当,中国有能力取长补短,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何况,中国巨大的经济纵深也创造了他国难以企及的发展空间。 强国依靠跨国公司,早已事实上垄断了大部分世界资源和商品输出市场,还频频采取保护措施(如进口配额、反垄断、反倾销、技术标准限制、生态环保限制、国家安全限制),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长期受制于这一 “ 成长的烦恼 ” 。 时至今日,中国各产业尽管发展水平不一,但大多处于第三步、第四步之间,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在核心技术、战略产业赢得优势,中国将摆脱所谓 “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 ,而站上更高的经济舞台。 第四,实施合理且有限度的投资自由、移民自由政策。一个国家能否保持对绝大多数骨干企业、银行及土地资源的所有权,是它能否在当代世界分享经济发展果实的基础。一个失去了本国主要企业、银行及土地资源所有权的国家,只能依赖出卖劳动力为生,在对外开放中将步履维艰。 为此,中国需要进一步保护好一定数量、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和银行,使之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 有赢利能力的中国企业在实施股份制改革中,应当选择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优先面向中国投资人出售股份。 坚决保护好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严格限制向外国资本出售,或长期出租土地资源。如稀土等具有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必须受到最严格的保护。 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靠对外移民解决发展问题。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吸引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本不断流失。 这种卑劣的 “ 掐尖儿 ” 行为,既给技术和资本流出国造成物质伤害,还损害其凝聚力。 西方列强在发展中都曾主动引导移民携技术、资本进入本国;同时严密防范技术外泄,甚至追究泄密者的刑事责任。 因此,对所谓 “ 富人移民潮 ” ,虽然不必大惊失色,但也必须认识到,引发技术和资本外流是限制弱国的惯用手段。发展中国家可以考虑设立与之相应的移出限制,比如规定技术移民的技术失效期、投资移民的资产转移税等,从而降低强国 “ 掐尖儿 ” 带给发展中国家的伤害。 总之,对外开放不是问题,但如何开放却事关成败。从远期看,拉美各国与美国获得独立的时间相差无几,相当一部分国家的自然禀赋与美国相比也毫不逊色。尽管美国的繁荣、拉美的停滞与各自国内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是否在开放中盲从比较优势理论、是否坚持产业自主发展、是否选择明智的产业保护和竞争政策,是美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而拉丁美洲至今陷于泥泞的重要外因。从近期看,俄国、东欧诸国在上世纪末经济转轨后,不仅彻底摧毁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还将自己最有赢利能力的企业、银行甚至土地资源出卖给西方投资人,结果除了少数官僚、买办因此攫取了巨额财富外,本国人民除了出卖劳动力,别无选择。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在对外开放问题上倘能审时度势、不务虚名、不迷信教条,而致力追求经济的自主自强,则中国的开放大业必有笑傲江湖的一天。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集团综合部)
1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与世界就隔着一条下水道吗?
ssglwu 2012-7-23 06:27
吴国林 评:并不完全赞同下文中的说法。下水道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政府对民众的考虑。当然,北京本来少雨,谁知这些年雨是如此大。对于本来雨大的城市,排洪能力要强得多。当然,除了技术之外,责任心与制度是关键的。 下水道的并不是越大越好,这涉及到不要浪费的问题 。 中国与世界的实质差距在于科学与原创技术,当然包括其中的思想与方法 。 中国与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 ——抛开唯 GDP 论,文明的差距就是一条下水道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xiashuidao/ 一场暴雨,北京成了 “ 东方威尼斯 ”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过,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 …… 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有时候, GDP 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要点 1 下水道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处硬伤,一根软肋。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一句话: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 2 即使没有出过国,在西方的电影中也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几个人并排走在下水道里,不管是为了逃命,还是为了追凶,人家的下水道宽敞得令人瞠目。再看看我们的下水道,莫说钻人,一头猪如果不幸跑到了下水道,结局也恐怕会很悲惨。 3 只是,出于显像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官员宁愿拿钱建筑一幢幢高楼作为炫耀的资本,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时的全力救援,却未曾想咬紧牙在排水系统上大干一番。 追问城市下水道:暴雨过后,留下了什么? 组照:北京暴雨 2012 年7 月21 日 10 时起,北京市从部分地区暴雨扩展为全城特大暴雨天气,罕见暴雨导致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市民开车如行船,多出低洼处成为天然 “ 游泳池 ” 。接到报警据中央电视台 21 日晚间 23 时报道,根据最新数据,北京此次降雨为 61 年来 (1951 年以来 ) 最大。 暴雨如注,北京一夜间如同汪洋泽国。路面塌陷,地铁积水,行人车辆被洪水围困,多处下水道井盖被冲翻,要么下灌形成漩涡,要么形成一股 “ 喷泉 ” ,不得不靠人力暴雨中守岗。 面对天灾,警、民齐心协力,展开一场暴雨中互帮互助的攻坚战,不幸的是,最终因雨势太大,路面水位过高,已造成数人遇难。 在空前的强降水考验前,这些外表光鲜亮丽的大城市,都没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倾盆大雨之后,汪洋一片,我们的城市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下水道折射出的 GDP 经济面子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认为,一场大雨足矣。 她说, “ 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 3 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 ” 巴黎下水道:欢迎参观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 50 米的世界,从 1850 年开始修建,巴黎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到 1999 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 100 %完全处理。有意思的是,巴黎下水道还是一处观光旅游点, 1867 年巴黎承办世博会期间就开始向游客开放,陆续有外国元首来这座地下迷宫取经。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后期使用过程中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年工程,惠及今日。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德国下水道:考虑细致 德国人从 1899 年开始在青岛铺设的地下管网,至 1905 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并最早实现雨污分流。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好。而在德国,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11 年。地下总长 2434 公里的排水管网中, 有 13 个地下储存水库,总容量达 70.6 万立方米 。如果暴雨不期而至,地下储水库就可暂时存贮雨水,再慢慢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东京下水道:五至十年一遇 除了地震以外,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台风和夹裹而来的大雨。日本人为解决下水道系统的落后而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于 1964 年 4 月,日本成立了 “ 下水道协会 ” ,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 “ 五至十年一遇 ”( 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 36 毫米雨量,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一到三年一遇 ) ,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 12 米左右。 有时候, GDP 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差距,中国与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 一条下水道,不仅体现出规划着眼点的远近差异,也体现出对 GDP 和财富态度的差异。 即使没有出过国,在西方的电影中也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几个人并排走在下水道里,不管是为了逃命,还是为了追凶,人家的下水道宽敞得令人瞠目。如果再深究一下,那些下水道是 100 多年前,甚至 200 多年前修建的。一次性投入,让后代子孙受益,世代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 再看看我们的下水道。莫说钻人,一头猪如果不幸跑到了下水道,结局也恐怕会很悲惨。我们的下水道狭小不用说,施工质量也难有保障。于是,三天两头挖开,疏通堵塞。下水道每修一次, GDP 就增长一次,而财富却在悄无声息中被损耗,当然,城市的运行效率也大大降低。西方国家修下水道,一劳永逸,此后虽然再也不能在拉动 GDP 增长方面做贡献,却在悄无声息中,节约着巨额财富,提升着城市的运行效率,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样看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其实隔着一条下水道。 我们长期以来,重 GDP 增长而轻财富的积累,重短期的奢华而忽略长久的规划。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人们的归宿感却在降低。因为,伴随着旧城的消失,原有的文化沉淀不复存在,原来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也灰飞烟灭。 越是每天忙着拆了建、建了拆的地方, GDP 增长越快,干部的政绩越突出,当然,一些人的个人财富增长也越快。一举多得。但这样的地方,百姓幸福指数往往很低。 下水道,城市这一硬伤何时痊愈 习惯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雄壮,而下水道,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脉,流动的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与活力。 只是,出于显像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官员宁愿拿钱建筑一幢幢高楼作为炫耀的资本,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时的全力救援,却未曾想咬紧牙在排水系统上大干一番。下水道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处硬伤,一根软肋。 近年来,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各处满城挖,地形地貌有很大变化,自然空地不足,对雨水吞吐不及时。建设管理过程中方案不够完备,急于看到高楼拔起,却忽视地下管道系统建设。每遇暴雨,便呈现出一幅 " 哮喘 " 的病态,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一场暴雨引发的成本交究竟值不值得?一旦暴雨来袭,政府管理者就会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展开救援,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息事宁人过后,继续按着原先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前行,提心吊胆地盼望着暴雨不再来临。生命伤亡,财产损失,资源浪费,到头来一切原本可以避免,却最终被归咎于两个字:天灾。 下水道无疑已成为城市的一处硬伤,伤在筋骨,伤在血脉,伤在元气。 一场暴雨,如果不能让城市建设管理者从中汲取教训、做出改变,那么所谓的未雨绸缪只能当做一句笑谈。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未来的攻坚战才能有十足把握。
个人分类: 杂记|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
热度 2 libseeker 2011-10-26 10:39
笔者从2000年开始持续关注数字图书馆研究,有所实践,有所思考。然而就什么是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并不清晰。曾试图求教同好,似乎亦含糊其辞。数字图书馆一路走来,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直观的感受是时下的信息技术设备、网速、存储等较十年前有巨大的进步。 笔者通过读秀平台“知识”搜索“数字图书馆”与“关键技术”,得到专题聚类信息589条,其中图书相关79篇、期刊相关345篇、报纸相关2篇、文档相关15篇、学位论文相关25篇、会议论文相关11篇。这些文献排除重复的部分,文献量也不小,但是总体说来信息质量不高,大多是一知半解的、零碎的、片面的,甚至是过时的。其中有一篇《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http://navi.nlc.gov.cn:8080/WEB_GT/Resource/p106.ppt )信息质量比较高,署名是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但我知道该文献是“编著”的,其中不少内容是熟悉的,没有注明信息来源。笔者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著”。 要回答什么是关键技术?先得了解什么是核心技术?核心是指中心的主要的,关键是指最关紧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数字图书馆核心技术分3类:(1)以系统为中心的核心技术。数字图书馆必须利用高端服务器、多类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存储系统、将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知识组织和调度系统相结合,建立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群体。包括:基于并行和集群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中心服务器;通用数字对象命名体系的设计和实现;大型分布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宽带网络、P2P网络等相关技术;通用数字图书馆支撑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信息安全机制和技术;海量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压缩、表现和数字化技术等;基于分布、异构、海量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多种主体(Agent)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中间件技术;数字图书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2) 以内容为中心的核心技术。以内容和收藏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注重于更好理解并完善获取新的电子内容和收藏的途径,鼓励跨学科研究,鼓励所有学科领域的参与。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内容建设,也就是用一套中性技术(例如:XML)对数字知识内容资源加以组织与管理。具有超大规模、分布式的、可扩展的多媒体知识资源库,是发挥数字图书馆作用的基础;加工内容资源必须采用多种国际标准与工业规范去标引和组织,以达到一次加工、长期使用、以及多种内容资源可互操作的目的。包括:元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知识资源(含声、像、图、文)的通用型加工系统;语法层次的大容量文献自动采集;自动篇名生成、自动标引、自动文摘生成的实用化技术;知识概念(语义)体系的建立(实现语义层次的自动标引、自动文摘生成);分布式藏品元数据的聚集与元数据库的构建;超大规模多媒体数字资源的长久保存、归档和存储管理技术,包括档案系统等;数字内容藏品的版权管理系统;数字对象和媒体的新型经济与商务模型研究;与创建和使用数字收藏有关的社会经济法律问题的技术、方法、过程。(3) 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技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不断改善用户服务为最终目标,必须为用户在知识发现与利用上提供高效方便的工具,并且使得用户可方便地透过数字图书馆的多个资源库无缝获取所需的知识。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试图进一步了解数字图书馆在增强人类在创造、探索、使用信息方面的活动中的影响和潜力,并促进为这些活动设计的技术的研究。包括:先进的高效导航系统;适用于TB级数据的高效搜索引擎;开发实用的多语言、多文字、多文化以及个性化用户界面;个性化、智能的主动服务技术; 保证藏品的安全和完整性技术;包括信息过滤系统;隐私权保护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群与科学数据库群内容的集成性服务;对新型媒体知识产权处理形成合乎法律框架的新的经济和商业模型;用户工具软件;基于因特网的协同工作技术和工具用户和可使用性研究,包括人-机交互、以人为中介的交流、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和机构。 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分6类:(1)分布式技术,如网格技术、P2P。网格是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虚拟的巨大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总之,网格可以实现分布在全球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知识资源全面的连通,达到资源的最大共享。(2)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知识网络、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利用智能技术中的专家系统、语义网络等可实现:智能参考咨询;智能藏书决策(采访)、决策支持;智能分编;智能标引;智能搜索;智能信息推送等。专家系统由开发环境、咨询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四大主要部件为:知识库、推理机、用户接口、动态库(3)开放源码,如自动化系统、服务软件。开放源码(open source)软件是一个新名词,它被定义为描述其源代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开放源码软件通常是有版权(copy-right)的,它的许可证可能包含这样一些限制:着意保护它的开放源码状态,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开发的控制。美国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是国际公认的开放源码产业模式的非官方、非赢利的社会团体,在业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声明为“开放源码”的软件可以由OSI给予认证标志。(4)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如自建数据库、联机检索、智能标引。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而这些信息对于预测趋势及决策行为是十分有用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之间的关系:数据仓库是数据挖掘的基础,数据挖掘促进并指导数据仓库的建设。(5)虚拟技术,如虚拟现实、虚拟学习( e-Learning )。提供虚拟学习、虚拟实习、虚拟考试的环境。(6)其他技术。如信息的传递技术、压缩技术;权限管理技术;WEB2.0技术;信息抽取技术;IPv6技术;数字图书馆的支撑技术(系统集成、网络、web、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系统安全)。 以上描述,关于数字图书馆核心技术的比较全面系统,但关于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的则很飘忽(有车轱辘式之嫌),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有部分原因是囿于自身学识,对其中若干技术知之甚少,但不容否认的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应该是数字图书馆核心技术的真子集。任何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只是采用部分技术,而“关键技术”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 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教正!
个人分类: 数图研究|50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学的作文其实是最基本的,可谓是“核心技术”了
热度 1 liwei999 2011-7-31 20:18
作文中的对话体并不是很好写的。小学的作文其实是最基本的,可谓是“核心技术”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1/2011 01:00:07 因为不会很多抽象的 描述,反倒很朴实。到了中学阶段,词汇量虽多了,但文章反倒有些虚了。 李维的录像与作文也很有关系。一般人摄像的速度都是偏快,对一个景、一个场面基本上是一扫而过。因为人眼看到了、看清了,就以为录像也是如此。如果是每秒1千幅的速度的话,那样也可以。但是实际上记录速度只有每秒30幅,移动快了画面就很怪了。如同用毛笔写字,运笔快了,墨迹就会出现“虚处”的道理一样。做文章也是要“细描”。最好就是细到自己写完了程序的标书,程序也编完了的境界。 场景的描写一般比较容易。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有些难度了。所谓好的作品都是对人心理活动的描写很到位。其原始态,就是“我(脑子里两种)思想斗争起来了”、“毛主席的教导也在我耳边响起”这样的定式。 文章能写好的确是不易。对职业作家也同样是如此。他们虽然是会写,但是被要求写的量也不一般。因此也是个苦差事。鲁爷讲“被挤牛奶”,就只个真是的感受。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如何理解核心技术? 精选
dongzg101 2011-7-31 03:24
如何理解核心技术? 精选 已有 679 次阅读 2011-7-30 10:19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核心技术 高铁 看了李维老师和陈儒军老师两位关于核心技术的帖子,也来讨论下如何理解核心技术,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观点1:能独立自我研发,方可认为是核心技术的掌握。 这种观点为搞技术的人所普遍认同,不论是两弹一星、中国航天、中国军工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直接体现。 观点2:核心技术可以买来,通过合作、引进加以消化吸收。 观点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商品可以购买,所以核心技术也可以买,只要我们国家可以在其它方面把钱赚回来就行。国家之间的竞争如同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要凸现各自的竞争优势,不必要在所有的方向上全部都自主研发,能买就行。 比如说,瑞士,挪威等这些小国,他们也没有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一定要搞两弹一星和大航天大飞机核电站高铁啊,但他们生活的非常富足,整个国家治理的也很不错。这种观点多见于搞经济的人。 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对此感受是不同的,特别是观点1、3多分别为技术背景和商业背景人群所认同。至于观点2,经过过去这么多年在运十等各个事件上的教训,业界人士大多已经认可:凡是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产业进步的核心技术,是轻易不会买来的,我们前三十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从总体上看是失败的,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但这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发展时代的反映而不是核心技术推动的结果,至少我们从各种舆论渠道听到的重大技术突破几乎无一是引进、大都是由国人自己做出的,比如说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核电、军工、新材料等。对比航天和航空两个行业的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和运十的下马,可以说结果差异明显,历史原因已无需争论,更多的是今天我们应如何吸取经验教训。(ps: 大飞机项目的立项还得感谢江上舟,他的推动和呼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也对6.29日去世的这位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表示敬意) 目前的主要争议在观点1和观点3上。虽然公开不说,但是观点3在我国事实上颇有市场,这从各级领导的决策结果中可以看出来,对自己的无信心和不信任,使得各级政府在决策和上项目时着眼于大工程大项目,着眼于尽快从经济的角度贡献GDP而不是支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此付出了本可节省的大批学费,却不肯培养自己的队伍。以移动通信为例,如果没有“巨大中华”四家企业的发展,如果只有移动电信联通这种运营性公司,我们不知会交出这个行业产值的多少给国外,绝对将是天文数字。试想,如果没有中兴华为,国外的企业能在中国主动降价吗?我们很可能要花费10倍甚至百倍以上的代价才能建成我们的移动通信网(写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中国高铁的建设中,铁道部希望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竞争降低价格,却没想德国和日本私下联手围标,铁道部还是不得不淘血本购买)。去看看原上海贝尔、Cisco等公司产品的价格历史就知道,期待商业人血管里充斥道德的血液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马克思不是也曾经明确说,只要资本能超过10%的利润,它就可以活跃起来,要是能有100%的利润,它就可以六亲不认了。国外企业在中国的降价正是因为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 如网友批判,再次思考:华为中兴掌握核心技术了吗?什么是核心技术? ),从市场上对他们形成了反制,使得他们不敢太过分。而不是他们不想赚的更多。另外一个反例就是韩国,在2G时代交了太多费用给高通之后,想在3G/4G时代摆脱高通已异常困难,对此韩国人非常头疼,可以说,整个国家的通信被高通所绑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兴华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们从市场上赚的那些直接收益,还包括我国通信界从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间接受益,即使撇开国家安全因素不谈,后者的社会间接收益也是巨大的。 从纯技术的观点看待核心技术难免流于狭隘,特别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所做的工作,拘泥于技术的具体实现,耗费了大量的宝贵人力资源,片面的认为做出来才算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技术,或者是简单的以市场成败论英雄。能做出来,有用,但不能代表核心技术概念的全部。真的“核心”技术,应更多的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角度来遴选和评价,希望我们宝贵的精力,能投在这些方面。 不妨让我们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给核心技术下一个定义: 核心技术是使得我们能够在商业市场和国家安全上,平等的与外方合作,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不受制于人的技术。 依此度量,前期的专利、成熟期的技术机密和可在市场成功销售的产品、囤在技术库中公开但不生产的技术原型都可归属到核心技术成果范畴。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自我研发的原型,尽管它们在市场上未必成功,比如说,倒推回去5年各大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一直在Linux、Windows Mobile、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摇摆,象Motorola积极试水Linux手机,其实并非他们摇摆,而是他们对商业技术风险的一种应对,而不要受制于某一家系统软件提供商,在万一某方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迅速切换或者是作为谈判的筹码。目前的龙芯也是个例子,尽管龙芯在市场上的成功之路非常艰难,但龙芯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国家投个数千万,其他方面的节省可能不止于此。如陈毅元帅所言,原子弹是争气弹!因为有了原子弹,我们可以平等的和美苏等有核国家谈判而不再受制于人,虽然我们的原子弹从未在“市场”上应用一下, 呵呵 再外推一下,如果一项技术,未必我们全部研发,但如果能拿来,充分消化掌握并扩展应用,出了问题能解决,有新的需求可以满足,也可认为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宣传的侧重要掌握好,千万不能拿了人家的东西不给人家留面子,反说全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是对原始贡献者的不尊重,比如说把国外的开源软件拿来重新编译和包装一下就说是自有知识产权、把国外的测控装置直接装到现场就说是整个系统独立自我研发等等,这引起的不仅仅是国外的反感,而且是一个民族道德的问题,让我们为其他人所不齿。作为搞技术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有些东西要坚决独立研发,有些东西要能用好,有些东西可以外包或采购,只要不受制于人就好,小到一个team,大到一个国家皆应如此 ,这点不妨作为对核心技术是否掌握的评价标准。 ps: 感谢博友的评论,也许我们应该把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这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放在一起讨论。我在博文中有些所提本质上作为核心竞争力看待更为合适,但核心竞争力包含的范围显然更宽,不仅仅是技术。做这种咬文嚼字式的概念内涵讨论,无非是希望明确什么东西是真正的核心技术,让我们的工作能够方向更加清晰更有价值,并不是为了概念而概念。 附: 核心技术是什么?(李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469537 从高铁事故看掌握核心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陈儒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69412page=2#comment 软件里无核心技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69686 回应陈老师“软件里无核心技术?”的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469735
1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核心技术
热度 1 vcitym 2011-7-30 19:30
这几天有一些人在围绕高铁、动车事件进行归因分析,其中涉及到核心技术。这里将其概念转摘一下,以资理解。 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通过特有的技术要素和技能或各种要素和技能的独特的组合来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以产生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术资源(包括技术和知识等)的企业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038.htm )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又可分为技术核心和设计核心。技术核心是在基础理论基础上在确定技术路线情况下支撑产品实现的技术选择中的关键部分,完成这条思路的技术和 工艺 就是核心技术。设计核心技术的代表为韩国在通讯业的发展,在外观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结合日本等国的制造技术形成韩国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特点: 首先,核心技术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企业基于对产业、市场和用户的深刻洞察,以及环境长期孕育形成的,有独特的市场价值,能够解决重大的市场问题。 其二,核心技术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代价高。 其三,核心技术开发和形成需要一个稳定的队伍、一种激励机制、一种超前的理念和一个科学的流程。它是一个科研体系一个技术体系,包括工艺、设备、配件、原材料、实验室技术、基础理论、中试、工艺样机生产等一系列评审、市场调研等等的整个一个体系。 (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3903.htm ) 让核心技术先飞一会,看看另外的核心技术及其科学性。 其实,中国的核心技术,除了与西方一样的先进科学技术外,还有就是我们国家独特的东西,比如太极拳。关于太极拳的科学性,中央台10套走近科学栏目曾经专门走过研究。但最终没能被所谓西方的科学方法所解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核心技术。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志俊先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1815954.htm )接受了“科学的检测” 。检测者是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 李祥晨教授及其团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86bbb0100lbpy.html )。 但是,很是使大家失望。因为张先生的各项西方现代体育的指标都不如常人,可总能制胜。 太极拳神奇是仪器不能解释的,张志俊先生说:没有什么神奇的,就是身体协调与力的化解,人人通过锻炼都能达到。如果说,现代科技都无法解释,那就只能感激我们的先辈,是她们给我们创造的太极拳,让我们探寻她们的神秘时,更多时是对先辈的崇敬。 太极拳很博大精深,有人甚至称太极拳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86bbb0100lbpy.html ) 以为博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1010/191510.html )发文,评价这样的科学研究: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一样,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每一个反应动作,一个动作里面除了表象——运动轨迹之外,往往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真伪、轻重、虚实、变化等等,这些东西累坏了专家们——以现有的技术手段,一个人的意图的真伪就够他们读一辈子。我估计,最最急切的盼望着我国“云计算”迅猛发展的,就是体育总局的这些专家们。 显然,直到节目结束,这些专家们既没用牛顿微积分读出太极拳,也没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读出太极拳——他们把太极拳的功夫高低解读为——符合牛顿力学原理的、掌握技战术的“熟练程度”。 专家们想必是感激牛顿的,要是没有牛顿,太极拳险些成了无号的草鞋,无名的野鸡。 人吃饭的时候,舌头和牙齿极少打架,咀嚼与搅拌自然而然。不知道这些专家吃饭是他自己学的,还是他妈教的,还是牛顿教的?总不会是掌握了舌头、牙齿和食物的科学运动规律、读完博士后才学会吃饭的吧?太极拳就像吃饭一样,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杨露蝉要是生活在今天,肯定进不了体育总局。 太极拳创立至今,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如果算上文化渊源,那与中华民族的生存时间是等长的。不过,现在情况很糟,那群废物专家一不寻师访友练点儿功夫,二不下基层推广群众运动,整天为了写几篇论文,评几个职称,拉点儿经费,就可以随意舞动科学手术刀肢解中国文化。更糟的是,他们占据了公众的视听,陶醉于给公众展示那些血淋淋的“科学碎片”,毁人不倦。 好在,太极拳是不怕肢解的。因为,不懂它的人,不知道如何解;懂它的人,根本不需要解。解和读,在中国人看来是互通的,解就是读,读就是解;解中有读,读中有解。这哪里是西方人的对立思维所能了解的?拿着手术刀,能找到任督二脉吗? 科学的手术刀当道,太极拳肯定会沉默。 另一博友发言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ff37490100n2hd.html ): 张志俊先生接受科学的体检,是一件牵动国人最敏感神经的一件大事。我可以保证,不知有多少人在不满意、提心吊胆、焦躁不安的情绪中等着---解密太极拳、解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他们同样也正在犯身外求法、心外求法的错误。虽然,身心的关系极其复杂,是一条自从有人类就展开的慢慢探索之路。但是,即使是今天,不管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后都会摇着头曰:“知人知面难知心”啊!他们都只能看到太极拳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也敢保证,从此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练习传统太极拳。因为,他们至少又一次相信了,他们经常信心不足的传统文化、太极拳里面可能真正的有宝藏。同时,我也坚信通过这次体检,会迎来中国传统文化再次的复兴高潮! 博主:虽然科学紧密没有将太极拳解密,但这是人们看到了一些趋势,太极拳中的圆、切面、斜面、杠杆、螺旋等被发现。这样也就引出了一个命题,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解密。 参阅: http://blog.163.com/s_biao60/blog/static/102972309201092911821564/
个人分类: 杂谈|25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理解核心技术?
热度 10 softstone 2011-7-30 10:19
看了李维老师和陈儒军老师两位关于核心技术的帖子,也来讨论下如何理解核心技术,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观点1:能独立自我研发,方可认为是核心技术的掌握。 这种观点为搞技术的人所普遍认同,不论是两弹一星、中国航天、中国军工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直接体现。 观点2:核心技术可以买来,通过合作、引进加以消化吸收。 观点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商品可以购买,所以核心技术也可以买,只要我们国家可以在其它方面把钱赚回来就行。国家之间的竞争如同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要凸现各自的竞争优势,不必要在所有的方向上全部都自主研发,能买就行。 比如说,瑞士,挪威等这些小国,他们也没有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一定要搞两弹一星和大航天大飞机核电站高铁啊,但他们生活的非常富足,整个国家治理的也很不错。这种观点多见于搞经济的人。 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对此感受是不同的,特别是观点1、3多分别为技术背景和商业背景人群所认同。至于观点2,经过过去这么多年在运十等各个事件上的教训,业界人士大多已经认可:凡是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产业进步的核心技术,是轻易不会买来的,我们前三十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从总体上看是失败的,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但这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发展时代的反映而不是核心技术推动的结果,至少我们从各种舆论渠道听到的重大技术突破几乎无一是引进、大都是由国人自己做出的,比如说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核电、军工、新材料等。对比航天和航空两个行业的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和运十的下马,可以说结果差异明显,历史原因已无需争论,更多的是今天我们应如何吸取经验教训。(ps: 大飞机项目的立项还得感谢江上舟,他的推动和呼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也对6.29日去世的这位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表示敬意) 目前的主要争议在观点1和观点3上。虽然公开不说,但是观点3在我国事实上颇有市场,这从各级领导的决策结果中可以看出来,对自己的无信心和不信任,使得各级政府在决策和上项目时着眼于大工程大项目,着眼于尽快从经济的角度贡献GDP而不是支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此付出了本可节省的大批学费,却不肯培养自己的队伍。以移动通信为例,如果没有“巨大中华”四家企业的发展,如果只有移动电信联通这种运营性公司,我们不知会交出这个行业产值的多少给国外,绝对将是天文数字。试想,如果没有中兴华为,国外的企业能在中国主动降价吗?我们很可能要花费10倍甚至百倍以上的代价才能建成我们的移动通信网(写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中国高铁的建设中,铁道部希望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竞争降低价格,却没想德国和日本私下联手围标,铁道部还是不得不淘血本购买)。去看看原上海贝尔、Cisco等公司产品的价格历史就知道,期待商业人血管里充斥道德的血液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马克思不是也曾经明确说,只要资本能超过10%的利润,它就可以活跃起来,要是能有100%的利润,它就可以六亲不认了。国外企业在中国的降价正是因为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 如网友批判,再次思考:华为中兴掌握核心技术了吗?什么是核心技术? ),从市场上对他们形成了反制,使得他们不敢太过分。而不是他们不想赚的更多。另外一个反例就是韩国,在2G时代交了太多费用给高通之后,想在3G/4G时代摆脱高通已异常困难,对此韩国人非常头疼,可以说,整个国家的通信被高通所绑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兴华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们从市场上赚的那些直接收益,还包括我国通信界从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间接受益,即使撇开国家安全因素不谈,后者的社会间接收益也是巨大的。 从纯技术的观点看待核心技术难免流于狭隘,特别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所做的工作,拘泥于技术的具体实现,耗费了大量的宝贵人力资源,片面的认为做出来才算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技术,或者是简单的以市场成败论英雄。能做出来,有用,但不能代表核心技术概念的全部。真的“核心”技术,应更多的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角度来遴选和评价,希望我们宝贵的精力,能投在这些方面。 不妨让我们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给核心技术下一个定义: 核心技术是使得我们能够在商业市场和国家安全上,平等的与外方合作,在竞争中不落下风不受制于人的技术。 依此度量,前期的专利、成熟期的技术机密和可在市场成功销售的产品、囤在技术库中公开但不生产的技术原型都可归属到核心技术成果范畴。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自我研发的原型,尽管它们在市场上未必成功,比如说,倒推回去5年各大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一直在Linux、Windows Mobile、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摇摆,象Motorola积极试水Linux手机,其实并非他们摇摆,而是他们对商业技术风险的一种应对,而不要受制于某一家系统软件提供商,在万一某方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迅速切换或者是作为谈判的筹码。目前的龙芯也是个例子,尽管龙芯在市场上的成功之路非常艰难,但龙芯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国家投个数千万,其他方面的节省可能不止于此。如陈毅元帅所言,原子弹是争气弹!因为有了原子弹,我们可以平等的和美苏等有核国家谈判而不再受制于人,虽然我们的原子弹从未在“市场”上应用一下, 呵呵 再外推一下,如果一项技术,未必我们全部研发,但如果能拿来,充分消化掌握并扩展应用,出了问题能解决,有新的需求可以满足,也可认为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宣传的侧重要掌握好,千万不能拿了人家的东西不给人家留面子,反说全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是对原始贡献者的不尊重,比如说把国外的开源软件拿来重新编译和包装一下就说是自有知识产权、把国外的测控装置直接装到现场就说是整个系统独立自我研发等等,这引起的不仅仅是国外的反感,而且是一个民族道德的问题,让我们为其他人所不齿。作为搞技术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有些东西要坚决独立研发,有些东西要能用好,有些东西可以外包或采购,只要不受制于人就好,小到一个team,大到一个国家皆应如此 ,这点不妨作为对核心技术是否掌握的评价标准。 ps: 感谢博友的评论,也许我们应该把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这两个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放在一起讨论。我在博文中有些所提本质上作为核心竞争力看待更为合适,但核心竞争力包含的范围显然更宽,不仅仅是技术。做这种咬文嚼字式的概念内涵讨论,无非是希望明确什么东西是真正的核心技术,让我们的工作能够方向更加清晰更有价值,并不是为了概念而概念。 附: 核心技术是什么?(李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469537 从高铁事故看掌握核心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陈儒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69412page=2#comment 软件里无核心技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69686 回应陈老师“软件里无核心技术?”的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469735
12477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软件里无核心技术?
热度 10 chrujun 2011-7-29 12:10
网友mirror认为,软件里无核心技术,也无关键技术。软件是著作权和版权问题,是经验的积累,不涉及到核心技术。可能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把软件等同于文学作品,认为软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mirror先生的错误在于他对软件的地位和作用,对软件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不了解。 实际上,现代科技的核心体现在软件里,软件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相当于人的大脑。没有软件支持,高科技产品将无法发挥作用。 软件不仅仅运行在个人电脑上,更重要是运行在各种高科技产品中。小到U盘、MP3播放器、电话机,大到数码相机、移动电话、高级轿车、IPOD、IPAD、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电冰箱、洗衣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高科技产品,都有软件在我们默默服务。读者比较熟悉的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导弹、核潜艇、核电站等等,都有软件在控制。 即使是miiror先生认为体现核心技术的精密轴承,没有一流CAD软件设计、没有数字化精密机床加工,就根本造不出精密轴承。在精密数字化机床里,只有软件对机床进行精密控制,才能够加工出精密轴承。 在数字化时代,人类的知识更多地体现在软件里。软件里面包含的核心技术更是跨国公司保护的重中之重。所谓软件无核心技术的说法,主要出在对软件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高科技产品的全面渗透。软件是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大脑和灵魂,国际巨头一直投巨资进行各种专业软件开发。我们需要改变软件无核心技术的肤浅认识,加快软件开发投入,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强国之路。不然,高铁的教训不可避免。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7736 次阅读|16 个评论
核心技术是什么?
热度 5 liwei999 2011-7-28 23:39
核心技术是什么?谁见过?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0:01:51 这个话题来自陈老师的 从高铁事故看掌握核心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陈老师历来主张发展国产仪器产业,这一点与镜某的认识是相同的。但是陈老师也难免落入讨论的“俗套”,在使用“ 核心技术 ”一词儿的时候,对 具体的 技术没有实体的认识。 镜某在老老年前就强调过 需要区别“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的提法。很多时候,当舆论界讲“引进技术”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引进设备” 。这次在与陈老师讨论的过程中,感觉到这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理解,在今天仍然没有被解决。这很值得教育界、舆论界的人们思考。 这里有一个对于“ 核心技术 ”相当错误的理解: Quote 你知道微软为什么最赚钱吗? 微软的WINDOWS系统为什么无法仿制吗? 如果你的目光只停留在硬件上,而看不到软件已经包含了绝大部分核心技术这个事实,你的思想至少落后了40年。 这应该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对于这样的认识,镜某的说法是这样的:微软问题是个 著作权、版权 的问题,而不是个技术的问题。如果这两类事情都不能区分的话,就不是“落后多少年”的问题了。 商业上的成功 与 技术上的成功 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项。这样思考的教育,是国人教育体系中缺少的东西。 微软的成功是个典型的商业上的成功事例,如果是论 技术上的成功 ,Linux可算是一例。如果能理解Linux就是所谓的“核心技术”的话,也就不会乱用什么“核心技术”的提法,当然也就不会有出现“汉芯”系列芯片的问题的土壤了。 有这样一种思考,科学网上常常出现,以为专利是个很了不得的事情。 Quote 你知道微软的软件涉及到多少项专利吗? 软件里面有顶级技术,这对我们来说是常识了。我们搞的独门武器就在软件里面,这个东西最值钱。 这也是没有接触过研究现场人想当然的思考。 从本质上论,专利的思考并不是个技术的思考,而是一个商业的、产业的思考。是技术秘密与商业推广平衡的产物。 也就是说,关键技术也不是用专利数来判定的。因为关键的专利恐怕不过专利总数的万分之一,到了这个档次,涨落的幅度很大,专利根本就不是个可靠的指标。因此,有大公司之间的专利互换事情。 当年,计算机是个关键技术,网络也是个 关键技术 。干高能物理的意义之一,就是可以通过作高能物理的“名义”,进口比较大的计算机,程序,尽早接触网络世界。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常规技术了。但是在当初, 巴黎统筹委员会 、 巴黎统筹委员会 是限制这些设备、技术对中国进口的。 铁路系统也是个综合性的技术工程。其中的所谓关键技术应该说国人并没有掌握。把事情如实地告诉国人才是遵守的职业道德的规范。这些年来, 在讲实话方面,国人显得“很扭捏”,不合实际地说了很多“过分”的话。很多人也是有意、无意地被“误导”了。 对于现状的认识,国人采取的是“双重标准”的态度。一方面是崇拜原装儿、进口件儿组装、“歧视”国产货,或者是以国货充洋货。另一方面,在需要的时候,却是用洋货充当国货。 所谓关键技术,往往是那些知道该如何做、却又做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说 精密轴承 ,就是这样的关键技术。无疑是要买的东西。为了乘客舒服,车厢与车架之间要有除振结构。这也是个核心技术。国人大约就是引进了的成品、或者是成品设计。高架、隧道、铁轨、供电、避雷、运行信号,大功率变频系统、车厢、接电头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运行系统监控、售票、预约等等的,除了技术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验的问题。 要获得经验,掏钱是个侧面, 诚意 又是一个因素。过去求师、拜师的很多故事里面,都讲了 诚意 的问题。如今国人学东西的 诚意 大大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一代人了。这是全世界洋人教师们的一致意见。也就是说,国人在真本领还没有学到手的时候,尾巴已经翘起来了。 安全连锁的设计不能说是什么 核心技术 ,也没有什么 关键技术 可言。这类事情只要是肯做,都可以做出来。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安全设计的思考、思想。而这些,都是些经验积累的东西。这些东西变换成数理符号(很可能是“梯子符号”),就是软件。编程中有没有错误,如何验证,也都是需要人力和负责精神的。的确,如果用发卫星的那种方法,这次事故原因的列路信号体系中的错误是可以被发现的。应该说卫星和铁路的思考模式不同。铁路开发的责任和成本都要低于卫星的。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应该说是个大量引进的三十年。还没有功夫消化和吸收。但是大量的摄入(吃进)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一种错觉:以为吃进去了就是消化和吸收了。尤其是出现了一些靠政绩吃饭的人。他们的大量存在,也助长了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 动车改进的部分镜某没能看到,“改恶”的部分却看到了。飞机和洋人列车的座号是两维座标的:数字123和拉丁字母ABC的组合。这样找位子方便,也容易知道座位的位置。但是国人的座号却都“继承”了传统的办法,一维序列排列,从一到一百多号依次排列。继承传统也不带这样做的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举例:选什么作电灯丝并不是技术。而把金属钨提纯,拉成丝,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8/2011 10:14:13 就是技术了。然后才有了钨灯丝的“白痴灯”。从丝 卷成灯丝,技术含量低些,也算是个技术了吧。至于把灯丝做成双重螺旋,技术含量就更低了,应该叫作工艺。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603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高铁事故看掌握核心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热度 14 chrujun 2011-7-28 16:48
从目前公开的正式报道看,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正是被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控制。 中国虽然在外围做了一些工作,但核心技术无法破解。导致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和国外核心技术无法完美结合,给中国的高铁技术留下了隐患。 我们做测控系统的时候就发现,如果里面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是第三方生产的,总会碰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只能想办法绕过。因为你搞不清楚这个嵌入式控制系统完整工作原理,也无法对这个嵌入式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现在我们自己设计和定制嵌入式控制系统,碰到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因为我们可以深入到自己研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中,根据需要对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为什么中国的火箭技术漂亮?就是因为我们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完全不会受制于人。 中国高铁今天碰到各种安全问题,其本质在于我们还没有完全吃透国外核心技术,无法对整个系统进行随心所欲的改进和完善。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8851 次阅读|33 个评论
核心计算机技术能超过美国吗?
accsys 2010-4-11 06:50
姜咏江 喜闻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将完全采用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腾处理器,至此完全有了属于中国制造的高性能计算机,说明我国的计算机科技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技术水平。据报道,前期的天河一号使用了几千个Intel和AMD的处理器,想不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用自己设计的飞腾处理器完全替换下来,并且整机品质有较大提升,不能不说国防科技大学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创造了奇迹。 说句实话,我不大看好那些耗电量相当于中小城市,设备排起来如一列火车,每年电费超过千万元的高性能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是计算机能力的象征,但目前应用面的过于狭窄,经常在20%左右峰值下运行,费用一般叫人望而却步。国防科大能够设计制造出这样的高性能计算机,说明了我们国力的强大,特别是全部自主设计制造,足以证明我国计算机理论和方法的空前进步提高。在计算机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我们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一年前曾听过飞腾处理器专家邢座程教授的报告,得知该处理器是综合了目前世界各高端处理器核心技术的优点设计成功的。飞腾虽然技术先进,但邢教授坦率地承认其中缺少原创。邢教授袒露的是科学家的胸怀和不甘示弱的决心。 计算机技术最尖端的就是CPU核心技术。计算机发展的60多年,美国等国家已经将单处理器计算机技术发展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近二十年左右网络技术的广泛的蓬勃的发展,让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紧密地糅合在一起,更使计算机张显出无与伦比的作用。什么智慧地球,什么物联网,什么现代网络服务,什么云计算,,人类社会完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计算机协同时代。 在国外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阶段,我们正处在文化革命时期,这使我们本来就落后的科学技术又向后退去了十几年,整整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发展。好在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政策优越,经过派出去学习请回来工作和国内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通过三十年的不懈奋斗,在计算机技术等诸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几年前我们就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制造CPU芯片了,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就是典型的代表。现在一向以先做系统,后做芯片为方针的国防科大,不但成就了像天河一号这样世界一流的高性能计算机,而且使包括核心处理器芯片在内的关键部件,实现了全面国产化,不但让人兴奋,而且足见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计算机科技水平已经能够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如果认为若干年前在算机设计制造领域的工作,是一种模仿占据主流的局面,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到了深入研究,创新设计的阶段了。 何为创新?怎样创新?这是现实摆在中国计算机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面对计算机高科技发展的大好形式,工信部组织了核高基重大科研专项。我经过了对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员的访问,了解到这多少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专项。据讲,核高基的目的是要集中全国之力来打造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企业。据我所知,包括飞腾龙芯在内的计算机核心芯片设计,基本上仍处在仿造的阶段当中,其中的技术与方法,基本上是延用国外已经成功实施过的设计,其中尚有若干知识产权问题(龙芯与MIPS签约一事就有所反映),因而不可回避,我们的理论技术尚处在追赶状态。这样,我们研究制造的核高基很难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难以摆脱国外计算机技术消费大国的局面。 由于计算机芯片功耗等方面的原因,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全面推向了片上多处理器(CMP)时代。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更多的电器资源,甚至一个相当规模的电子系统,都能够封装在一个芯片当中。这样的变化给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已经使计算机产业的片上多处理器技术迎来了全面的创新设计的挑战。 计算机以往那些看似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任务和效率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成功的计算机设计方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置疑。为延用以往的技术,照顾市场利益的需要,国外各大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尽可能兼容的多核技术,试图仍然延用软件的方法来解决成百上千 核的同时并行工作。实际上,在高速、高效、充分并行的要求之下,所有核的任务分配与调度成了CMP技术的焦点。实际上,用软件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已经形成了无法解决的瓶颈。软件的方法已经不能使每个核或处理器得到充分工作的机会。因此,全新的结构方式和任务分配调度的理念,必然会在CMP环境下诞生和发展。 如今,美国人在新的计算机结构芯片面前,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这是落后超越先进的极好时机。因而,我们在理解掌握国外先进的思想方法的同时,要能批判地吸收他们的东西。针对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认真研究,勇于探索,开拓性地面对新一代多处理器计算机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才能从落后变成先进,才能在未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领先的梦想。 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指导管理的科技部和工信部,一定要高瞻远瞩,在引导追赶先进的同时,抓住时机,集中力量实现跨越。在照顾商业利益的同时,投入一定的力量,敢于号召创新研究,发现创新研究,支持创新研究,施行两条腿走路的政策,才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在计算机领域真正赶上或超过美国。 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重视计算机核心技术,而且要花大力气促进发展创新。 2010-4-10
个人分类: 随笔|61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转基因主粮问题上,中国如果没有核心基因是很麻烦的
蒋高明 2010-2-24 10:33
蒋高明 昨天的第一财经日报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对转基因问题进行理智的分析报道。 其中关于转基因核心技术, 中国一位权威玉米育种专家人为:转基因品种产业化,中国企业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 国内研发的转基因玉米种子,核心技术、核心基因不是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是从别人那买 来的 。研发单位宣称转基因玉米种子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企业都会说自己的好话。 在水稻问题上,华中农业大学回答: 我校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我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保护。一些人以为我们使用了多项国外合法 有效专利,是一种误解或猜测 。 转基因核心专利问题涉及转基因商业化生产的主权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这是应当不难弄清楚的。有关方面如消除社会上的误解或猜测,必须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要 有懂行的专家组成委员会进行鉴定并向公众公开,让大家吃颗定心丸。专家中必须有国外相关领域外国专家组成,明确 中国专利的转基因水稻在多大程度 上是拥有自主产权的。百分之百拥有?百分之七十五拥 有?百分之五十拥有?还是百分之二十五拥有?这几个百分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华中农业大学时花的国家的科研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成果应当是国家的,是为中国服务的,应当回报社会,不能成为个人或者单位的私有财产。孟山都可以有自己的专利, 他们花的是自己的钱,因此,他们还必须收回他们的钱,还有赚到钱。这就是国外专利和中国专利的区别。 中国转基因作物自主知识产权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3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傅勉   除了质疑安全性问题,国内转基因作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反对者火力指向的又一靶心。 披上自主知识产权马甲的西方技术?   2009年农业部向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发放了安全证书,一位权威玉米育种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转基因品种产业化,中国企业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 。国内研发的转基因玉米种子,核心技术、核心基因不是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是从别人那买来的。研发单位宣称转基因玉米种子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企业都会说自己的好话。   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首席专家薛达元说:一个课题组乃至一个国家取得一项技术的成功,可能使用了国外的许多相关技术,就转基因而言,一个 转基因作物的成功研究,可能涉及30多个专利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由多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人员或公司所拥有。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并不多,有些转基因研究 确实使用了其他国家和国外大公司研究机构所提供的基因材料。   华中农业大学因为与孟山都多有合作,其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水稻自主知识产权也被怀疑者打上了问号。孟山都公司方面披露,2009年下半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设立了100万元人民 币的奖学金,鼓励该校学生从事生物科技研究,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新基因的探索上合作。 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的领导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启发在2009年11月孟山都北京生物科技研发中心落成时表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合作,加速新技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 。   对于舆论质疑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回答:我校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我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保护。一些 人以为我们使用了多项国外合法有效专利,是一种误解或猜测。   华中农业大学进一步表示:农业部评价这一批获得安全证书的品系,这是在中国转基因技术研究自主知识产权上的重要成果。以华恢1号为例,该品系所用受体品种 为我国已推广多年、目前已处在公共领域的优良恢复系明恢63,抗虫基因Cry1Ab/Ac为中国农科院科学家自己修饰并取得专利的融合基因,转基因方法已在我国申请了专利保护 。可见,该转基因水稻品系的核心知识产权均属于国内研发单位,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华恢1号已向有关部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如获批准将完全归属于我国研发单位 。Bt汕优63也是同样。因此,对两个品系的商业化开发不存在中国失去专利控制权的问题。 转基因棉花成功突破的启示   反对派对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自主知识产权质疑的背后是担心中国主粮被人卡住咽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在吃饭问题上,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不能受制于人。   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一书中写道,孟山都以转基因大豆种子为平台掌控了整个阿根廷大豆种子市场。该书披露,自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开始种 植转基因大豆,后来发展到阿根廷99%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完全控制了该国的大豆生产,孟山都公司的主要控制途径是与阿根廷的种子公司签订专利使用权 转让协议,并要求支付使用费。这种对转基因种子收取额外的技术费,除了造成现在转基因种子一般比常规种子贵2~4倍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让阿根廷很难获取非转基因的种子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玉米育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国内农民怕麻烦,图省事,愿意用转基因种子。孟山都通过转基因大豆种子,控制了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市场,除了孟山都的 转基因种子,阿根廷很难获得其他大豆种子,转基因玉米种子也面临这个威胁。中国市场推广转基因玉米种子,将来杂交玉米种子可能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过中国在转基因棉花的研究上曾经上演过后来居上的戏剧性一幕。1996年,孟山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到2004年之前,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 占据了中国市场主要份额。然而1997年开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成功推出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国家, 随着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商业化的不断深入,质优价廉的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不断将孟山都的同类产品挤出市场,截至目前,中国棉农使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的转基因棉花种子。   薛达元就此评价道:我国建立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应该是有可能的,这在转基因棉花方面已有先例。从长远来看,随着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逐步建立 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还是有可能的。蒋高明则指出:我国建立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有这种可能,但核心技术必须为中国人所拥有,不能有个人利益在内 ,因为研发的费用是国家出的,另外关于粮食方面的技术体系不应当申请专利,那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中国的蚕丝、豆腐、中药都是没有专利的, 只有认钱不认人的外国公司才将 专利盯到人家的饭碗上。我们要高度警惕这个问题 。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 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食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前者是穿在身上,后者是吃到身体里,两者的安全标准不可能相提并论 。   一位育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转基因研究要搞,现在太分散,很多科研院所各自做一块,而且有些科研单位有自己的经济利益,申报项目把将来的效果说得如何如何好,实 际上很难实现宣称要达到的水平 ,我们应该像以前搞两弹一星一样,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做,获得一批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2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虚胖”令人担忧
pikeliu 2009-10-23 15:59
中国企业专利申请量虚胖令人担忧 2008年09月24日 15:26: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9月24日电(记者孔博、王攀、肖思思)我国目前的专利申请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大量核心技术仍依靠国外的状况并未因此明显改观。记者近日在广东顺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走访有关企业和专家后发现,我国的专利申请普遍存在数量大、质量低的问题,制约着技术创新能力的真正提高。   专利申请量虚胖令人担忧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跃成为专利申请量大国。截至2007年底,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400万件,与达到第一个100万件用时近15年相比,达到第四个100万件仅用了1年6个月。同时,2007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5401件,同比增长41.2%,居世界第七位。 然而,与专利申请量猛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底气不足。我国大型飞机、大型医疗设备、光纤设备、数控机床等先进机器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未改观;在出口额约占全国1/3的广东,高新技术出口中近八成来自外资企业。 专利申请数量大但质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东省。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说,从1995年开始,广东的专利申请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但作为评价专利申请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却一直在较低水平上徘徊。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5年广东专利申请量首次居全国第一时,全省当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仅占专利申请量的6%,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才达到目前的20%。 陶凯元说:实用新型仅仅是改变了功能结构,外观设计也仅仅是外形的创新,真正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在国外,实用新型根本不能授予专利,而我们的专利申请量中,包含了大量缺乏科技含量的东西。 广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汤重熹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专利申请中,约有50%是真正有价值的,其余的则价值比较低。   过于依赖传统发展模式 靠三来一补方式发展起来的制造业使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发展模式也成为企业追求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的障碍。 汤重熹教授曾任万宝工业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珠三角地区企业工业设计大趋势的研究。他表示,由于长期习惯于三来一补中的依照样板仿造,同时在加工仿造过程中,又通过小修小改的变化来生产所谓自己的产品,多数企业逐渐产生了对设计创新的惰性与对仿造的依赖,设计能力十分薄弱。 汤重熹表示,不少企业简单地将工业设计理解为造型款式变化出新,热衷于仿造,知识产权观念淡薄,以出国带回来的产品样本为范例仿造生产。由于我国目前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采用形式审查,因此这些修修改改的设计也常常获得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时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国的产品长期靠物美价廉的优势畅销国际市场,不少企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掌握了世界上二三流的技术,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中存在维权成本过高、侵权成本过低的问题,导致企业习惯于模仿和抄袭,自主创新意识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欲望不强。 有鉴于此,今年6月4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增强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比重;促进企业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推动维权成本明显下降。 公平竞争推动企业向创造转变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展出的深圳华为公司,2007年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365件,居世界第四位;国内专利申请5500多件,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强大的专利实力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07年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72%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 汤重熹教授说,企业必须由成本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制造业发展完全依赖成本驱动只是权宜之计,应该不断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加快进入品牌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高层次阶段,实现由成本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通过创新的设计与技术去实现有利于品牌发展的价值。 张勤表示,推动整体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给企业合理的诉求表达渠道,从而制订出符合中国需要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二是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公平的法制环境;三是企业要培养自己的具有专利代理资格的专业人员,充分实现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价值;四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维权成本过高的问题,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五是培养知识产权文化,让全社会都尊重知识的权利。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