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俱乐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俱乐部

相关日志

"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的发起人春遍雀來
yanjx45 2017-11-11 18:44
独轮车上的语言学大师-春遍雀來 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Centenarian Unicycle Club)"的发起人-春遍雀來 我心中多年的偶像之一,是既能在体育竞技领域登峰造极,又能在学术领域出类拔萃的春遍雀來(英文名Jack Halpern)。  春遍雀来 1946年出生于德国,早年曾辗转居住在法国、巴西、美国等六个不同的国家,最终于1973年与家人一起移居日本,目前定居在日本埼玉。 春遍雀來在体育竞技领域登峰造极,骑独轮车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技术水平,是日本和世界独轮车协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 他曾是独轮车100英里(160公里!)竞速马拉松项目正式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春遍雀來在学术领域出类拔萃,是天才的语言学大师,掌握并能运用15种语言(其中精通10种)。 他是日中韓辞典研究所(CJKI)的所长,编著了日文书写系统和日中韓信息处理为中心的20多部图书,是世界上日中韩辞典资源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 以下对春遍雀來在体育和学术两方面的天才表现作较详细的介绍,并介绍他关于成立"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Centenarian Unicycle Club)"的设想。 一 狂热的独轮车天才 春遍雀来(Jack Halpern)是一个狂热的独轮车骑手,而且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技术水平,曾是独轮车100英里(160公里!)竞速马拉松项目正式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春遍雀来为独轮车运动在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他创办了日本独轮车俱乐部(JUC),将竞技独轮车运动引进日本,并担任第一任主席。 随后,他担任了在该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的日本独轮车协会(JUA)的执行董事,直到2012年。 他的书“任何人都可以骑独轮车(Anyone Can Ride a Unicycle )”被认为是关于如何骑独轮车的第一本日语书籍。 1980年,春遍雀来创立了国际独轮车联合会(IUA),并当选为第一任会长。 从1984年到2001年,春遍雀来也一直担任该联合会的会长,帮助在全世界推广竞技独轮车运动。 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他帮助组织了从1984年到2000年的前十届独轮车世界锦标赛(UNICON)。 1993年,春遍雀来通过组织第一届长城独轮车马拉松,向中国引进了竞技独轮车运动。 二 热忱的语言天才 春遍雀来出生于德国,早年曾在欧美六个不同的国家居住,熟悉多种当地语言。 在大学学习天文学之后,他开始提供技术翻译服务。 1968年,春遍雀来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日本公民,因其对汉字的介绍,春遍雀来开始了他一生对汉字和各种语言的兴趣。 春遍雀来是热忱的多语言通晓者和日中文辞典编撰家,掌握并能运用15种语言(英语,日语,希伯来语,意第绪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汉语,世界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其中精通10种)。 他目前最热衷的是汉语,世界语,阿拉伯语的学习和研究。 春遍雀来是日本意第绪俱乐部的创立人和负责人,教日本学生学习他的母语意第绪语。 他被称为“讲谈社汉字学习者词典”的主编,并是汉字查询的SKIP系统的发明者。 春遍雀来是日中韓辞典研究所(CJKI)的所长,专门从事汉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和其他语言的词典编纂工作。 该研究所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日中韩辞典资源的供应商,为自然语言处理产业提供日中韩及阿拉伯语词汇数据库资源(共约2400万个条目)。 作为专业的辞典编纂家,春遍雀来曾花费十六年时间编纂了《新英解(日语)汉字词典》。在任职昭和女子大学(东京)研究员期间,编纂提供了许多汉语学习者必备的参考辞典。 到目前为止,春遍雀来编著了日文书写系统和日中韓信息处理为中心的20多部图书,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和学术论文,进行了600多次关于日语和日本文化的演讲,数十次国际会议报告。 三 春遍雀来关于成立"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的设想。 在国际独轮车联合会(IUA)网站中,春遍雀来专门提出了关于"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Centenarian Unicycle Club)"的讨论话题: 我已经筹划了一段时间来创建“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 计划创建一个网站,以招募成员。 加入的条件只有一个:有争取到100岁还能骑独轮车的愿望。 该俱乐部的奖项会有不同的级别,最高的奖项将授予那些在100岁时确实还能骑独轮车的人。 但是,即使你在该俱乐部追求健康-长寿宗旨的指引下只是活到了100岁,到时候已不能骑独轮车,你也仍然可以获得奖励。 而且,能活到100岁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 我们大多数人肯定会在去世前的某个时候开始放弃独轮车,只要我们不是突然死亡。 100岁时骑独轮车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如果你能说服自己坚信你可以做到,你的思想和身体都更有可能会积极配合。 众所周知的是,个人的心态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你会变得更强壮。 顺便说一下,我和我的妻子都“计划”活到117岁或118岁。 ……,我在这里邀请你与我一起参加第38届国际独轮车锦标赛(UNICON XXXVIII),到那时我们都超过100岁了。 四 结语: 关于世界最老的独轮车手的年龄,目前的纪录至少是92岁。 百岁老人骑独轮车已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现实的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有许多好榜样走在我们前面。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百岁老人独轮车俱乐部(Centenarian Unicycle Club)"能迎来第一位名符其实的成员。 在该俱乐部"健康-长寿"宗旨的指引下,其成员队伍一定会更快地发展壮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智慧家庭的美丽太太:太太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
geneculture 2016-11-26 14:44
世界杰出华人太太俱乐部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就被赋予了 “ 太太安 则家庭安, 家庭安 则社会安”的 理念 和“做 智慧家庭 美丽女主人”的 使命 在这看颜值的时代 也需脸蛋、身材、气质… 但优秀华人太太们更想要的 是有底气且满怀自信的人生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太太朋友 “世界优秀华人太太俱乐部”的社会生态系列活动值得更好的您拥有 在游走于世界的优秀华人身边的太太们的精致聚集地… 是的,它最早由一批世界优秀华人太太们共同提出“世界华人太太俱乐部”的概念并推动“内容+”生态系列的布局,把世界华人太太俱乐部会员们可以链接的项目链接进来,有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老年乐园、儿童乐园、公益房产、应急安全体验场景、玫瑰庄园度假景区,逆龄抗衰美容养生系列…,链接到旅游、教育等各行各业,让背后的大数据更精准更智能更好用,让“世界华人太太俱乐部”链接全世界、链接出新世界;是的,这是她们的小小野心和大大梦想,这个小小野心已获北上广、香澳台、北美、欧洲和澳洲乃至非洲与拉美等的大佬以及其太太们以深度合作的方式加以支持,已获优秀华人太太们暨小伙伴们全情全力的投入。 如果这个小小的野心能够打动你… 她会一直等待着你和她不期而遇… 偶然的相遇可能是她的精心设计… 当然她还在执着地等待 等待彼此欣赏的太太们和她一起… 每天她都会盼着你回复 本周日(11月27号下午两点~四点整)在(深圳市罗湖区京基一百E座2-604)会议厅,她们为你准备了一场生动有趣启智的故事盛宴,特别邀请身心健康才是真健康的理念践行者、智慧家庭美丽太太的蓝图描绘者与有趣动人的太太们一起分享! 在此,太太们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和喜欢的事情 太太们的愿景是:美容养生+金融理财=开心快乐! 嘉宾简介 邹晓辉 世界华人太太俱乐部企业文化总策划,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双脑智库(珠海横琴塞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美塞尔研究中心主任)融智学专家,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应急安全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 会议流程 Smart Lady for Smart Famil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from us(Past, Present, Future) Speaker: Zou Xiaohui Sponsor: World Chinese Ladies Club 1 Introduc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urpose and background) story 2. Text 2.1. The story of lady's beauty 2.2. The stor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the lady 3. Conclusion Happy lady (significance for health) 智慧家庭的漂亮女士: 身心健康从我们做起(过去、现在、未来) 主讲嘉宾:邹晓辉 主办:世界华人太太俱乐部 1.引言 身心健康的故事(目的和背景) 2.正文 2.1. 太太美容养身的故事 2.2. 太太当家理财的故事 3.结语 开心快乐的太太(健康的意义) 崇尚太太安则家庭安进而社会安.pp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愛情] [前女友俱乐部(2015)][720p][韩国][主演:卞耀汉]
lcj2212916 2016-8-20 18:52
《前女友俱乐部》是韩国tvN电视台于2015年5月8日起播出的金土连续剧,由权锡章执导,李珍梅编剧, 卞耀汉 、 宋智孝 、 李允智 、 张智恩 、 刘花英 主演 。 该剧主要讲述了人气网络作家房明秀和把明秀前女友们的故事搬上银幕的电影制作人金秀珍之间的爆笑故事。 作为知名电影制作人的金秀珍 ( 宋智孝 饰) 为了挽救公司的财务危机,要将房明秀 ( 卞耀汉 饰) 和前女友们故事为素材的人气漫画拍成电影,由此她不得不走上“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漫漫征程。通过这个过程,房明秀和四个前女友们再度“欢聚一堂” 。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前女友俱乐部”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21105.html
1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樱桃成熟时(2012)][720p][美国][主演:阿什莉·欣肖]
lcj2212916 2016-6-25 14:23
《樱桃成熟时》是史蒂芬·艾略特执导, 阿什莉·欣肖 主演的电影。 影片通过讲述女主角Angelina因为家庭不幸及男友的建议拍摄色情片赚钱,探索了美国色情行业的盛衰,以及这个行业在将女性物化这种现象中起到的影响。 故事的主角是位名叫Angelina(Ashley Hinshaw 饰)的18岁姑娘,她家庭不幸,母亲酗酒、继父有暴力倾向。一天,他的男友前来建议她拍色情片赚钱,Angelina虽然疑虑重重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并用赚来的钱和好友(戴夫·帕特尔 饰)来到旧金山。在旧金山的脱衣舞俱乐部里,她遇见了律师Frances(詹姆斯·弗兰科 饰),他带她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斥着昂贵的衣服和无休止的party的世界。此时,Angelina也以“樱桃”为绰号逐步在这里的色情业起步。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87356.html
6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Oh我的鬼神君[全集]》(2015)高清下载[主演:赵正锡]
lcj2212916 2015-12-12 12:46
:Oh 我的鬼神君 :韩国TVN :TVN金土剧 :2015年07月03日 :每周五、周六晚间7点45分各播放一集 :前女友俱乐部 :刘济元《高校处世王》 :杨熙胜《高校处世王》 :赵正锡 朴宝英 林周焕 朴正雅 金瑟祺 :16集 : 主要讲述了讲述被淫荡女鬼附身的胆小女厨房助理罗奉善(音译)与不信鬼神的自恋狂明星主厨姜善宇(音译)之間的浪漫搞笑故事。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7557453
2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驚悚] [喧嚣贵族 The Riot Club (2014)][HDRIP][英国][主演: 杰
lcj2212916 2014-12-17 11:01
导演: 罗勒·莎菲 编剧: 劳拉·韦德 主演: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 娜塔莉·多默尔 / 山姆·克拉弗林 / 道格拉斯·布斯 / 荷丽黛·格兰杰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9-19(英国) 片长: 106分钟 又名: 骚乱俱乐部 / Posh IMDb链接: tt2717860 影片追随两位牛津大一新生,Miles(麦克斯·艾恩斯)以及Alistair(《饥饿游戏》男星山姆·克拉弗林),他们加入“骚乱俱乐部”(Riot Club)的过程和经历。根据电视特辑所说,骚乱俱乐部成员不到十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要进入这个精英团体可不容易,随后的片段中,Alistair 就喝下了一杯,加了烟头、蠕虫等各种难以想象的恶心“佐料”的红酒。   影片改编自2010年火爆伦敦的剧作“Posh”,骚乱俱乐部的原型据说是牛津大学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Bullingdon Club),英国许多政要,包括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是其中成员。其奢华的晚宴,以及狂暴的“入会仪式”,比如在学校餐厅和寝室“打砸抢”等,也同样出名。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0534262
3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大稻埕 (2014)】【台湾】
lcj2212916 2014-5-6 19:35
导演 : 叶天伦 主演 : 谢友侦 / 王宥胜 / 简嫚书 / 隋棠 / 李李仁 / 杨烈 / 李易 / 李相林 / 林玟谊 / 钟欣凌 / 陈竹升 / 赵正平 / 吴朋奉 / 王彩桦 / 小戽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闽南语 上映日期: 2014-01-31(台湾) 又名: Twa-Tiu-Tiann IMDb链接: tt3487082 据台湾媒体报道 以电影《鸡排英雄》挤入“亿万俱乐部”的台湾导演叶天伦,近来开始积极投入新片《大稻埕风云》的筹拍工作。为考据日据时代的美学风华,日前他还特地去参观台铁125周年启动“新台铁元年”的展出,意外看见1923年日本皇太子来台乘坐的骨董级铁路车厢,简直惊喜万分!叶 天伦表示,自己从小就是个火车迷,看到这骨董车厢里的豪华陈设,竟让他一时恍神,彷佛走进了他电影《大稻埕风云》里的梦幻场景。他更表示,将依此作为他打造该片场景的重要标竿,引领观众进入当年大稻埕的最风华年代,全片制作费约3000万人民币,片中关键人物想再邀请“鸡排福星”猪哥亮演出,并让搭设场景成为观光景点。电影预计明年2月开拍。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4197036
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欢迎参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思考”报告会
kejidaobao 2014-4-23 09:26
科技导报社“科学百家讲坛”首场报告会暨 科技导报社“读者俱乐部”成立仪式即将举行 为紧密联系广大科研工作者同时答谢广大读者对《科技导报》长期的支持与厚爱,科技导报社将于2014年5月8日在北京举办“科学百家讲坛”首期活动暨科技导报社“读者俱乐部”成立仪式。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我们将为您奉上一场高端、深刻而富于启发的专家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思考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 科技以前所未有之势影响着当今社会发展。在过去500年中,世界先后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包括2次科学革命和3次技术革命。有观点认为,第6次科技革命脚步已经临近。如果第6次科技革命暴发,将会给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带来何种影响?未来的科技将走向何方?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在未来将处于何种位置何传启研究员将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国际和国内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和结构、科技革命与战争形态的演变、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对策”等战略层面为您解读第六次科技革命。欢迎报名参加。报名请提供: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电子信箱的等信息。 时间:2014年5月8日13:30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3号中国科协科技会堂103会议室 联系人:石萌萌,孙铮 电子信箱:shimengmeng@cast.org.cn,sunzheng@cast.org.cn 电话:010-62193529;010-62103225 科技导报社“科学百家讲坛”与“读者俱乐部”简介: “科学百家讲坛”是由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创办的以启迪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思想、开拓科学视野、深刻理解科学问题、报告和评论最新重大科研成果、传播优秀科学文化和道德、倡导百家学术争鸣为目的,面向一线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人员、科学传播人员开展的系列讲座活动。 “读者俱乐部”是《科技导报》为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扩展读者服务内涵,加强科技导报社与读者的交流及合作而建立的组织。“读者俱乐部”将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科技导报社与读者之间的充分沟通。“读者俱乐部”现吸收会员281名。 科技导报社 2014年4月10日
个人分类: 《科技导报》工作动态|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单身妈妈俱乐部 The Single Moms Club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4-11 22:35
导演 : 泰勒·派瑞 编剧 : 泰勒·派瑞 主演 : 艾米·斯马特 / 尼娅·朗 / 泰瑞·克鲁斯 / 科科·布朗 / 泰勒·派瑞 / 威廉·莱维 / 祖蕾·亨奥 / 温迪·麦丽登·康薇 / 瑞安·艾戈尔德 / 艾迪·斯比安 类型: 剧情 / 喜剧 官方网站: www.thesinglemomsclub.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3-14(美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Tyler Perry's The Single Moms Club IMDb链接: tt2465140 在一次学校事件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单身母亲团结在一起成立了一个互助小组。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327009
2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Dallas Buyers Club (2013)】【720p
lcj2212916 2014-1-12 21:19
导演 : 让-马克·瓦雷 编剧 : Craig Borten / 梅丽莎·沃雷克 主演 : 马修·麦康纳 / 詹妮弗·加纳 / 杰瑞德·莱托 / 史蒂夫·茨恩 / 达拉斯·罗伯特斯 / 凯文·兰金 / 丹尼斯·欧哈拉 / Jane McNeill / 格里芬·邓恩 / 詹姆斯·杜蒙特 / Juliet Reeves / Steffie Grote / J.D·埃弗摩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09-07(多伦多电影节) / 2013-11-01(美国) 片长: 117分钟 又名: 续命枭雄(港) / 药命俱乐部(台) / 达拉斯顾客俱乐部 IMDb链接: tt0790636 1986年美国达拉斯市,恐同的德州电工罗恩·伍德鲁夫(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发现自己患上“同志病”——艾滋,生命只剩30天。他使用的AZT(叠氮胸苷)是当时美国药管局唯一批准面市的抗艾药物,但毒性极大。为了活下去,罗恩开始研究各种抗艾处方和替代疗法,甚至走私来自世界各地未经批准的药物。在医生萨克斯(詹妮弗·加纳 Jennifer Garner 饰)和异装癖同性恋雷蒙(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的帮助下,罗恩开始成立了一个叫做“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地下组织,为艾滋病人提供更多“非常规疗法”,很多患病的男女同性恋亦求助于他。他的举动自然受到了药管局和药商的阻挠和施压。罗恩最终在1992年9月去世,离他被告知只剩30天可活已经过去了2557天。在这近7年时间里,他坚持不懈的与病魔、与药管局及制药商进行艰苦的斗争,享受真正活过的人生......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绝症病人如何努力求生并拯救成千上万面临同样境遇的人的故事,提名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男配以及获得大小29个奖项。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4122403
2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个教授“俱乐部”如何
热度 1 ljxm 2013-11-13 15:39
足 球有啥啥俱乐部,教授们也搞几个“教授俱乐部”!哦,不是维权啥的。仿照足球俱乐部会员制,教授们可以转会,如何?
1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人民不需要这种冠军荣誉
热度 3 cyj 2013-10-11 09:17
中国人民不需要这种冠军荣誉 广东恒大集团对中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很大,他们不惜重金投入,组建了男子足球和女子排球两支俱乐部代表队。男子足球代表队已经获得2012年度全国俱乐部冠军,于2013年参加亚洲俱乐部杯比赛以来,又获得决赛权,而且完全有可能取得冠军头衔,并将代表亚洲参加俱乐部世界杯的争夺,希望很大。在此过程中,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提升了全国人民热爱足球事业的信心和热情。恒大集团的信誉和知名度,也得到超强的增加,极其有利于恒大集团的自身利益。 恒大的女子排球队聘请了世界级知名教练员郎平之后,2010年,参加全国乙级联赛,2011年晋升为甲级代表队、并且获得全国亚军,又一年后的2012年度,便获得全国女排联赛的冠军,因而,恒大集团的女子排球代表队,有资格参加今年的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争夺。 昨天,有消息报道这支俱乐部代表队,已经在首场比赛中,以3比0的比分,战胜非洲俱乐部冠军队——尼日尼亚的某某俱乐部代表队。今天还将与瑞士俱乐部冠军代表队进行第二场比赛。 问题是,我们发现广东恒大俱乐部代表队,已由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9员主力球员所顶替。她们是二传手沈静思,主攻惠若琪、朱婷,副攻徐云丽、杨珺菁、曾春蕾,自由人张娴等人。 这是冒名顶替的弄虚作假,用人人皆知的国家代表队,替代原来的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人员。如果被外国俱乐部投诉于国际排联,这种羞辱和损害,什么人能够承担得起? 为了恒大集团在男子足球方面的功劳,人们应该向老总们鞠躬致谢;在女排建设方面也博得全国群众的好评。然而,现在把中国女排的9员主力悉数搬去,冒充是恒大俱乐部的运动员,当然是为了获取女排世界俱乐部不见不散的桂冠,就有弄虚作假欺骗他人之嫌,是正直人士所不屑为之的错误行为。 要知道,名誉和声望,是依靠实事求是而获得的,如同恒大俱乐部的男子足球代表队那样。唯有实事求是,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共荣和幸福,才能够心安理得。不然的话,欺世盗名的所谓荣誉,绝对不会安抚人心,绝对不会心安理得,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这种结局在中国的许多行业里,都已经被事实所佐证,例如,2007年发生在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束鹏程身上的造假大案,其中联袂弄虚作假,十余年所骗取的省市级和国家级的科技进步奖,还不是害人害己、以损害学校和国家利益而告终。 前车之鉴,希望当事人改弦更张、悬崖勒马,向全国尊敬你们的人民群众赔礼道歉!你们的荣誉声望,都会得到群众的谅解而重生!
220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哈佛上海俱乐部主席- Kate McFarlin
davidzsguo 2013-5-22 08:51
SHANGHAI — Kate McFarlin got off the plane in Beijing not knowing a soul. It was 2003, the summer of SARS, and the recent Harvard graduate was there to spend a year at the Beijing Film Academy. McFarlin, armed with little more than what she described as “mediocre classroom Chinese” and the email address of a contact gleaned from her boss at a summer job, survived the yearlong fellowship. But she recalls her initial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of why it’s important for Harvard to have strong alumni networks in China an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I remember how lost and confused I was when I arrived off the plane,” McFarlin said. “Just having a single person’s email so you can say, ‘Where should I go? What should I do?’ was invaluable.” McFarlin arrived with her one-year fellowship and a five-year plan to improve her Chinese, get experience, and make contacts. Ten years later, she remains in China, comfortably fluent in Mandarin, an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Harvard Club of Shanghai , is working to strengthen the alumni community. She has spent time as an entrepreneur and as a teacher, and is currently a communications and recruiting specialist for a fast-growing global investment firm. Through the changes, two things have held steady for McFarlin: her enthusiasm for both China and Harvard. “I’m a huge Harvard enthusiast,” McFarlin said. “Harvard opened the world to me. It said,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way in the world I’d be sitting in Shanghai … right now if I didn’t go to Harvard.” Those who know McFarlin describe her as outgoing, friendly, and “charmingly relentless,” a driving force behind making the Harvard Club of Shanghai relevant to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there. “She embodies both Harvard’s growing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and the rapid emergence of Shanghai as a truly global city,” said William C. Kirby, the T.M. Chang Professor of China Studies, Spangler Family Profess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head of both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nd the Harvard China Fund. “She is so bright, organized, and charmingly relentless that our Harvard Club of Shanghai has thrived under her leadership.” Shaw Chen, the club’s treasurer, got to know McFarlin through a mutual friend shortly after McFarlin arrived. He praised her efforts to raise the club’s profile and, on a personal note, said her annual Thanksgiving dinners are not to be missed. “It’s an amazing spread of traditional home-cooked favorites,” Chen said. “It’s an event her friends look forward to every November, particularly for the homesick American expats among us, myself included.” McFarlin entered Harvard in the fall of 1999 thinking that she would become a doctor. Freshman chemistry proved a problem, however, one that McFarlin admits could be at least partly traced to her “freshman social life.” Instead of goading her into further struggles, however, McFarlin’s advisers asked her to look at her whole Harvard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classes she was enjoying most. “Their advice was: Why bother with Chem 10 when that’s kind of a Gen Ed course taken by every pre-med in the world? What’s the unique thing at Harvard you’re studying?” She doesn’t recall exactly why she enrolled in beginning Chinese as a freshman or why she stayed with it, given that most of the other “beginners” in the class already had ample experience. But she found herself enjoying the language, and learning to write characters appealed to her artistic side. “This Chinese class was really fun. I had never had a Chinese class in my life. I’m sure the teachers thought I was totally insane to even try because everyone else had parents who spoke Chinese, but , ‘Oh, I don’t know how to write characters, so I should be in beginning Chinese,’” McFarlin said. “They walk into class and are chatting with the teacher the first day, when I had never even heard ni hao .” But “it was such a fun experience to be in this language class that I took my adviser’s advice, picked up a couple of other Asian history classes, and then declared East Asian studies as my concentration my sophomore year.” McFarlin was prepared to go to China after graduation, but when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broke out in Hong Kong and began spreading, the global panic led to the cancellation of Chinese job postings, including, she thought, the fellowship she had applied for at the Beijing Film Academy. Instead of China, McFarlin headed home to Tampa, Fla. “I went home to Florida and watched my parents’ chagrin that I had graduated from Harvard and now was home,” McFarlin said. “That’s before it was trendy.” But SARS or not, a few weeks later, a letter from the Beijing Film Academy arrived, saying that she had been accepted and that classes started in two weeks. “I just packed a couple of bags and came. That was it. I never left,” McFarlin said. McFarlin eventually moved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for a job with an investment firm. When she left that job, she spent the next couple of years teaching high school, tutoring, and freelance writing. A recurrent problem for McFarlin was finding clothes that fit. At 5 foot 10, she is taller than most Chinese women. She began making her own, and her designs were such a hit with her friends that they urged her to start a business. She took their advice and Suits U was born. Working with Kevin Ching, a 2006 Harvard graduate and friend from Hasty Pudding , the two marketed custom-made suits and shirts to college students at Harvard, Yale, and other campuses. McFarlin handled the China end of the operation, locating material and working with tailors. The business did well for a few years before Ching moved to Beijing, leaving McFarlin without a U.S. contact. For a while, she contemplated moving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take on that role herself, but she had begun dating the person she’d eventually marry, Nathaniel Barney. She closed Suits U and joined her current firm, GHF Group, for which she handles human resources, recruiting,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s. “I’ve had more opportunities here in China, in my 20s, than I ever would have had anywhere else,” McFarlin said. “You have amazing access to people. … I’ve had amazing job offers and could hop across any industry I wanted, and I did.” McFarlin got involved with the Harvard Club as a way to meet people. She started out by organizing events and took over as president seven years ago, succeeding David Orenstein. McFarlin said the opening of a permanent office, the Harvard Center Shanghai , in 2010 has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club, offering both a physical focus for the alumni community and a place in which to hold events. McFarlin has been active in College recruiting efforts, spreading the word to talented Chinese high schoolers that Harvard is an option. McFarlin has another year to go in her term as club president, because she and other current officers have agreed to stay on during a transition period in which the club will adopt a more formal governance structure, ratified at the first general meeting in November. “It’s really been fabulous,” McFarlin said. “The University’s done great things for me to further my education and my career. I’ve received travel grants and scholarships, so I’ll do anything I can as a volunteer to promote the Harvard spirit in China.”
1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些国际经济俱乐部
huailu49 2012-10-10 14:55
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共有 21 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包括一些小国,此外尚有部分环太的拉美国家没有加入。 BASIC ——基础四国,取巴西( Brazil )、南非( South Africa )、印度( India )、中国( China )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 BRICS ——金砖五国,取巴西( Brazil )、俄罗斯( Russia )、印度( India )、中国( China )和南非( South Africa )五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前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 2001 年提出 BRIC (金砖国家)概念时,不包括南非。 G20 —— 20 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 11 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 IBSA —— 指印度( India )、巴西( Brazil )、南非( South Africa )三国对话论坛。 MIST ——迷雾四国,取墨西哥( Mexico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韩国( South Korea )和土耳其( Turkey )四国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由前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 2011 年提出。 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 3 国组成。 Next-11 ——又称“未来 11 国”或“新钻 11 国”(简称 N-11 )。这是高盛公司继“金砖四国”后提出的,成长潜力仅次于金砖国家的 11 个新兴市场,包括孟加拉国、埃及、印尼、伊朗、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越南和韩国。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号称“国际富人俱乐部”,目前共有 34 个成员国,其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但也包括墨西哥、土耳其和智利等发展中国家。 VISTA —— 取越南( Vietnam )、印尼( Indonesia ) 、南非( South Africa )、土耳其( Turkey ) 和阿根廷( Argentina ) 5 个国家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在英语中 vista 有眺望、远眺的意思。此外微软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的一个版本名也叫 Vista 。 WTO ——世界贸易组织,无疑是目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成员国众多,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兼容并包。
个人分类: 区域发展|3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长俱乐部的午餐会
热度 5 伍加 2012-8-27 01:24
【生活点滴(9)】 机长俱乐部的午餐会 伍加,2012年8月26日,周日 “门里出身”这个词常被用来描述子女继承父母或前辈所从事的职业。比如教师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很多从事教育,医生的孩子多读医学院,军人的后代多选择戎马生涯。在象印度这样等级森严的种姓社会里,许多职业都是世袭的,理发师的祖祖辈辈都是理发师,算命师的子孙后代还是算命师,法官的后代还当法官,而且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真是地地道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可是在美国和中国,人们的职业基本上是可以选择的。从统计学上看,门里出身多英才;从教育学上看,门里出身的人最容易获得成功。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人说是天才,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机遇。我认为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每天干的工作有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必须对所学的课程有兴趣。其实干任何事都是这样,一旦你对某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你就会全力以赴,集中精力,甚至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就是这个境界。可是,如何才能让人对某件事情、某种职业发生兴趣?“门里出身”是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哪怕是只言片语,有时甚至是无心栽柳,都会对孩子的幼小心灵打下很深的烙印,天长日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孩子很自然就会仿效父母,选择父母所从事的职业。 另外,隔行如隔山,由于父母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最熟悉,对其它行业则知之甚少,自然在帮助孩子选择专业时出现信息不平衡,谈自己的行业时得心应手,知根知底;谈其它专业时力不从心,隔靴搔痒。还有,人们都有某种程度的自恋,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比如伍加就常常对别人说教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教师就像火柴,学生就像蜡烛,教师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点亮了蜡烛,这些学生们毕业后都会感激老师的培养,用他/她们的生命之光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这种观点是我的现身说法,基于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干教师这一行有很多优点,比如有充多的假期,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职业,你有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连授课内容和讲授方法都可以自由选择。总而言之,“门里出身”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是人们获得成功的一种客观条件。 工作之便,昨天跟朋友一道参加了一个在芝加哥举办的“机长俱乐部午餐会”,期间感触颇深,今天以博文形式记下点滴感想。我的朋友戴伍德是航空学院的头头,手下有五十多架飞机,十几架直升机。他公务旅行时常常使用学院的飞机,非常方便。昨天承蒙他的关照,我有机会和他一起体验了乘坐专机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乘坐专机,这跟到普通机场乘坐客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首先,戴伍德驾车和我一起去机场,这是航空学院的专用机场,他把车直接停在控制塔台的下面,我注意到塔台这里只有四个停车位,大牌子上明确写着“严禁非机场人员停车”的字样。进入候机室后我发现,两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男的有五十多岁,女的有十八、九岁。看来,像我这样蹭飞机的不止一个,那女孩说不定是那位教授的女儿或亲戚,她显然是像我一样搭乘顺道飞机的,美国人有时候也会搞假公济私,嘿嘿。 没有安检,没有检票,没有等待,我们一行四人直接走到飞机前。如下图所示,这架飞机早就停在候机室的后门口。 这是一架 Cessna 421 轻型飞机,双引擎,翼展 41 英尺(13 米),五个乘客座位。就像汽车的 VIN 号码一样,每架飞机都有唯一的编号。当我再看到这架 N316WC 飞机时,一定会有旧友重逢的感觉。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打开旋梯,然后站在旁边示意我们登机。在候机室里遇到的一老一少当仁不让,首先登机。等我上了飞机后,发现那一老一少居然坐在驾驶室,让我吃惊的是,那位十八、九岁的少女居然坐在主驾驶(左侧)的位置!戴伍德最后登机,上来后立即向我介绍今天的机长,就是那位十八、九岁的女孩,名叫柯特妮,曾获全美国大学生飞行竞赛女飞行员冠军,是飞行学院的知名学生,学生称她是“校花”。这时我才如梦方醒:有志不在年少,无志空活百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猛然想到在学校欢迎新生大会上,就是这位柯特妮代表在校生致欢迎词的。这位十八、九岁的女孩已经有近二百小时的飞行记录,明年毕业后很可能会继续留校深造。 柯特妮驾驶飞机腾空而起,盘旋而上,然后调整飞行方向,直奔芝加哥。从滑行、起飞、爬升,到空调、定向、平飞,整个过程动作娴熟,速度均匀,机身平稳。我坐在客座上还在纳闷:她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会有近二百小时的飞行经验呢?戴伍德仿佛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向我解释了她的背景。柯特妮的父亲 1977 年毕业于我们的航空飞行专业,之后一直是联航(United Airline) 的飞行员;柯特妮在入学前已经学习过驾驶飞机,并有较长的飞行记录。又一个门里出身,又一个女承父业,又一个把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完美统一的例子。望着她的背影(下图),我不禁心生感慨,心生敬意,以诗记之: 金发少女做机长, 银燕腾空任翱翔。 门里出身多才俊, 窈窕校花美名扬。 不到一个时辰(时辰是古代记时单位,即现在的两小时),我们就降落在芝加哥西郊的 Palwaukee 机场,现在改名为芝加哥高管机场(Chicago Executive Airport)。这是世界上最大 的私人机场,它的业主的孩子是我们的校友。“机长俱乐部”的午餐会就在高管机场的会议室里举行,到会的机长们穿着都很休闲、很随便,大部分人有五、六十岁,极少数很年轻。这些人阅历丰富,每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可是他们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与他们的飞行经历有关,例如怎么样化险为夷,怎么样和塔台吵架,怎么样降落在草地上,怎样把起落轮胎全部弄爆等等,再加上他们爱使用他们自己熟悉的行业术语,一堆老飞机型号,比如“411”、“310”、“371”、“337” 之类的,我坐在那里感到十分乏味。但是,我能够清晰的体味到这些人把飞行看成一种神圣的职业,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飞行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有所建树,这就是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群十分成功的特殊群体。 会议期间也有令我尴尬的话题。比如不少机长对有些飞机公司与中国合作很不满意,他们反对中国公司并购美国的航空公司。有位从海军退役的飞行员说他曾经驾驶海军 P3 侦察机在大西洋上空监测前苏联的潜艇,现在还有不少更先进的侦察机在中国南海、东海飞行,监测中国的潜艇动向。目前有许多外国飞行员进入美国领空做商务飞行,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控制措施。比如飞行记录差的飞行员或者低于 1500 小时商务飞行的飞行员不得进入美国领空等等。 午餐吃得很简单,就是一块三明治、一袋炸薯片、一块甜点,再加上几块巧克力。不过,会议期间和午餐所提供的饮料倒是很讲究,其中那些瓶装的斐济自流井水(FIJI Artesian Water) 可是价格不菲的。 下午两点钟,会议结束,我们开始返程。这时的风速较高,飞行过程中有时会有气流引起的机身震颤和颠簸。柯特妮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机长,沉稳操作,驾轻就熟。从飞机的舷窗里看到密执安大湖和芝加哥市中心的摩天大楼缓缓地消失在视线之外。鸟瞰大地,突发奇想:那些巨大的长方形工业厂房就像集成电路板上的芯片,社区民房就像是一排排存储器、电阻、电容,密密麻麻的道路构成联接各种电子元件的通道和网络。州际高速公路就像是电脑主机中的系统总线,上面有成排成串的车辆,它们就像是排队觅食的蚂蚁,川流不息。整个大地就像是一部巨大电脑的主机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是一个由 0 和 1 组成的字符串,穿行于计算器、随机寄存器和显示器之间。事实上,每人的 DNA 序列都可以翻译成一个二进制字符串。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字符串从何而来?由何而去?是谁设计了这部巨大的电脑? 人类的天性是追求自由。在贫穷的时候,人们向往饮食的自由。“啥时候等哥们有钱了,一下子买三笼小包子,吃一笼,拿一笼,剩下一笼送人。”解决了饮食自由之后,人们又会追求穿着的自由,旅行的自由,恋爱的自由,选择工作的自由等等。但是仔细想来,人类最大的自由是什么?最大的自由是一种终极自由,这就是思想的自由。这是任何专制政权都无法剥夺的人生权利,是人类具备的独有优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条件。贾府中的焦大只是在酒后才说出那些惊天动地的话来,但他毕竟还是说出来了,表达了他的思想自由。阿 Q 的精神胜利法虽然常被认为是消极的东西,其实那也是思想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获得最大思想自由的职业是教师,这种职业需要的是一副好脑袋,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精于表达,长于传授。 今天的博文并没有核心的主旨,只是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祝有时间阅读本文的朋友们周末愉快。 伍加, 2012 年 8 月 26 日, 周日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7729 次阅读|5 个评论
20 PRL 俱乐部成员
热度 6 skylark1981 2012-6-3 22:05
总结一下我知道的20篇PRL(Phys. Rev. Lett, 物理类最有声望杂志)成员。我知道有很多老师可能PRL没有20篇,但是他们在nature, science发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的影响因子都比PRL要高。但是我这里只统计PRL的数量,这样简单一些。 Guang-can Gu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篇 Jian-wei P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46篇 Yu-ao Ch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篇 Xianhui Ch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4篇 Qikun Xue, Tsinghua University, 28篇 (Xue老师很猛,今年已经6篇了). Dong-Lai Feng, Fudan University,21篇 Tao Xiang, I 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4篇 X. J. zhou, I 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0篇 Hong Ding. I 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32篇 (也许更多,不好查) Junren Shi,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Quantum Materials, Peking University, 19篇, 加油 Weiping Zha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19篇, 加油 这个名单不全,我以后慢慢补充。如果您知道谁超过了20篇,但是没有在这个list中,请提醒我一下,我立刻加上。我觉得这个list对中国有很重要的价值。 20篇PRL,就算是美国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在这个list中,有很多教授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10年之前,能在PRL上发表一篇文章都很难,现在很多组一年都有3-4篇。比如Qi-kun Xue今年就有5篇发表了。Guang-can Guo组今年有3篇发表了。 这里不包括10篇以上PRL的。现在10篇以上PRL的人大有人在,用不了几年这些人都加入了20篇PRL俱乐部。我相信这种进步会给中国科研实力带来本质上的飞跃。 关于这些RPL的质量,我这里再罗嗦几句。 在这些PRL中,有一些很有影响的文章,比如Qi-Kun Xue的工作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他也因此被很多大会邀请做特邀报告。Guang-Can Guo组的很多文章引用超过200次,甚至远远超过200次,这些文章是领域内的经典论文。 Jian-wei Pan的文章就更加不用吹了。有了量,慢慢地质量也会上去,影响力也会逐渐增大。
1753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48家集团俱乐部“破冰者”颁奖招待会上的讲话
whyhoo 2012-4-28 12:37
尊敬的斯蒂芬·佩里主席, 尊敬的司法部国务大臣麦克纳利勋爵, 尊敬的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主任赵启正先生,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出席2012年度“破冰者”颁奖招待会。首先,我要向今天即将获得48家集团俱乐部“杰出会员”和“荣誉会员”奖的各位嘉宾预致热烈祝贺。   自2005年以来,中国大使馆已连续举办了7次“破冰者”招待会,而这7年却又恰是中英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合作不断深化的7年。今年,中英关系更是不同寻常,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   首先,今年是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总结过去4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英关系虽历经风雨,但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臻成熟,合作内涵日益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展望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第二,今年是两国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的一年。就在上周,中英启动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它与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战略对话一起构成两国交流合作的三大支柱,奠定了中英加深政治互信、扩大经贸合作和增强人文交流的坚实基础。 第三,今年是两国各领域合作大事、喜事不断的一年。两国经贸合作捷报频传,特别是中国对英投资年初以来形势喜人,仅中投对泰晤士水务公司的投资就超过了去年中国对英投资总额。伦敦书展中国“市场焦点”主宾国活动和英国正在中国举办的“艺述英国”活动已成为中英文化合作的突出亮点,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更将拉近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中英关系这么热火朝天,“破冰者”亦十分活跃。我还记得今年48家集团俱乐部举办的新春晚宴的盛大场面,群贤毕至,气氛热烈。李长春先生此次访英期间,专门会见了佩里先生及“青年破冰者”代表,谆谆期望,热切勉励。就在昨天,48家集团俱乐部与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等在英议会联合举办了中英创意产业高层论坛,出谋献策,共话合作。   今天的获奖者有政治家、外交官、企业家,还有退役将军。你们虽然行业不同,职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们都是“破冰者”精神的传承人。20世纪需要破冰者,21世纪同样需要破冰者。60年前,时代赋予“破冰者”的使命是打开中英经贸往来的大门,今天,时代需要“破冰者”身肩多重责任,促进中英关系的全面发展。 今天的“破冰者”应当成为推动中英关系健康发展的稳定力量。今天的国家关系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中国俗语说:“民意不可违”。希望“破冰者”们以实现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己任,努力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强大影响力,与我们一道来维护好、呵护好中英关系的发展,防止两国关系受到干扰。为此,我要赞赏斯蒂芬·佩里先生,你作为48家集团俱乐部的领头人,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英关系的发展。中英关系需要你这样痴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带头人。   今天的“破冰者”应当成为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取得突破的开拓者。当前的中英经贸合作水平今非昔比,但双方合作程度与两国的经济规模远未匹配,双方合作潜力远未充分挖掘。希望“破冰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致力于促进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促进两国金融合作与文化创意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合作。我赞赏“荣誉会员奖”获得者华为英国公司总经理张建岗先生,华为公司最近功收购了英国集成光电器件公司(CIP),壮大了在英研发力量,充分显示了公司的战略眼光和锐意进取。   今天的“破冰者”应当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促进者。60年前,“破冰者”的出现是两国民间交往的一个突破。今天,“破冰者”应当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深度了解和相互理解,减少和消除各种对华误解和偏见,努力成为传承中英友谊的友好使者。我赞赏“杰出会员奖”获得者威斯敏斯特公爵积极促进中英两国退役将军交流,也赞赏同为“杰出会员奖”获得者的拉姆中将努力启发英国公众了解中国。他在访华后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呼吁欧洲和西方不要制造新的敌人,不要妖魔化中国,主张对话增进了解,驱除担忧。我同样要赞赏“破冰者奖”获得者赵启正先生,多年来你不遗余力地推动世界了解中国,开展跨文明对话,今天,你的努力正在变为成果。   总之,我衷心希望48家集团俱乐部的朋友们,始终秉持“破冰者”精神,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中英关系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 原文见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926820.htm
个人分类: 外交|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华社公布向南勇行贿的名单
wliming 2012-4-26 09:51
自1999年至2009年间,南勇利用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主任等职务便利的机会,更多地涉及俱乐部升降级、裁判安排“关照”比赛、运动员出国深造、教练员工作便利等事宜,从中大肆收受相关人员所送的钱财或名表、贵重物品等。10余年间,其共计收受他人财物合计148.9万元,涉嫌的受贿犯罪事实17笔,平均单笔受贿8万余元。其所涉的主要犯罪事实包括:山东鲁能俱乐部分两次送给他50万元;1999年甲A联赛第24轮,面临降级的沈阳队找到了南勇,希望在保级方面提供帮助。沈阳海狮成功保级,南勇也多次得到了感谢费,感谢金额达到40万元。 山东鲁能俱乐部 2006年为夺冠送20万;寻求亚冠赛程照顾,山东鲁能前总经理董罡送30万。 沈阳海狮俱乐部 1999年为保级送40万。 云南红塔俱乐部 为升级希望赛程照顾,送10万。 广药俱乐部 送三盒保健品,价值13000元。 前 大连 实德官员隋信敏 送两瓶路易十三洋酒,价格不详。 前国脚郑智 希望在其转会英超 博尔顿 俱乐部上帮忙,送价值6万手表。 前中国女足主帅李霄鹏 为参加教练员培训班,送一块价值6万的劳力士手表。 前 福特 宝总经理邵文忠 送两块阿玛尼手表,价值7000元。 前天津泰达俱乐部总经理李广益 送一块手表,价格不详。 前中国国青队主帅王宝山 希望在国青教练选拔上帮忙,送一块劳力士手表,价格不详。 在案件审理结束后,南勇笑着走出法庭。
个人分类: 社会|1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院的6点半俱乐部
热度 2 hailang0 2012-4-21 20:46
本校网首页新闻上最近看到了一条《中国教育报》的消息—— 福建工程学院 “6点半俱乐部”晨读者大本营 ■ 胡荣辉 李丽红 本报记者 龙超凡 每天早晨6点半,在福建工程学院的某个角落,都可以看见这么一群人:有的高声读英语,有的埋头做练习,有的默读课本。他们的读书时间在一小时左右,每天有人负责点名。这个“草根”学习型组织被称为“6点半俱乐部”。 “周一至周五,早上6点半准时到场学习,有事需要请假,无故迟到3次默认为自动退出。”福建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6点半俱乐部”创始人之一黄炳贵介绍说,全校学生都可自愿申请加入,一旦加入就得遵守规定。 大一时,黄炳贵发现不少学生坚持晨读,便萌发了创建俱乐部的想法。黄炳贵认为,考入大学后,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早晨起不来只是懒惰的借口罢了”。 2010年4月,“6点半俱乐部”应运而生,截至目前,骨干成员已有70多人。俱乐部除了开展自由学习外,还举办自由演讲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给成员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福建工程学院,不少学生对“6点半俱乐部”十分感兴趣,但往往是“敬而远之”或“浅尝辄止”。一名刚退出该俱乐部的女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晨读对学习帮助较大,可惜我没能坚持下去。” 该校管理学院大一女生小池则一直坚持晨读,她说:“被窝是温暖的,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更具有极大诱惑力。不过,躲在被窝里太浪费美好时光了。”她说,加入俱乐部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习时间比较充裕,而且可以博览各类书籍,开阔视野,充实生活。 福建工程学院团委郑舒翔老师认为,“6点半俱乐部”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积极作用,将来会渐渐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后哑然一笑,原来是这个六点半的晨读圈子。这有什么值得教育报加以推广的? 我这个当老师的,平常也很少睡到六点多才起来的嘛。想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不都是天不亮就到林子里,湖边去晨练然后读书的么?现在大学生真是幸福啊,还有类似于中学生一样的8小时睡眠。 记得我高考前发愤的时候,家里六点父母起床之后,我也会跟着起来,在后院里背一个钟头左右的书,七点吃了饭就去上学。 不过想想看,8:20上课,6:30读书的学生不值得赞扬,难道睡到七点半才去食堂就餐的学生更值得效法? 这是大学城作息时间无奈的结果! 一日之计在于晨。想早起的用功学生,再早一点也未尝不可。
个人分类: |3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杂性科学,系统
baibing 2012-4-21 15:37
1、 集智俱乐部 http://www.swarmagents.com/ http://www.swarmagents.com/complex/intro/readings.htm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会见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并参观伦敦书展
whyhoo 2012-4-17 10:42
新华社伦敦4月16日电(记者 尚军 张越男)当地时间4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伦敦会见了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及“青年破冰者”代表,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陪同下参观了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展馆。 在会见佩里时,李长春深情回忆说,50多年前,以杰克·佩里为代表的老一辈“破冰者”以“推动英中贸易,促进平等互利”为使命,以非凡勇气冲破重重藩篱,打开英中交往之门,架设了两国经贸关系的桥梁。4年前,“青年破冰者”成立,推动英国青年为中英关系发展做出新贡献。中方对48家集团和“青年破冰者”为推动中英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 李长春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继承和弘扬敢为人先的“破冰者”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时代赋予“破冰”不同内涵,就当前而言,“破冰”就是要进一步增强两国政治互信;就是要相互尊重基于不同国情的发展道路选择;就是要破除一些障碍,推动两国经贸更大合作。希望48家集团及“青年破冰者”继续从长远角度看待中英关系,从不同领域充实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为共同开创两国关系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李长春还应询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 佩里代表英国48家集团热烈欢迎李长春访问英国,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赞赏和钦佩。他说,历史的作用是指引未来的发展,回顾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我们更加坚定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信心。48家集团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并期望通过更加紧密的务实合作,继续推动两国工商界、智库、青年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为加强英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当天上午,李长春、刘延东专程参观了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展馆。李长春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重点出版单位展区和数字展区,不时翻看参展出版物,详细询问相关企业负责人在海外的出版发行情况。他勉励中国出版企业多出版发行适合国外受众的精品,做大做强中国出版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活力,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李长春还专门出席了伦敦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展台启动仪式。 此次共有180多家中国出版企业参展,展示1万多种出版物。书展期间,中国出版企业和相关单位还将举办版权推广、作家学者交流、文化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300多场不同主题的活动。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4/17/content_2115169.htm
个人分类: 外交|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黄宗英:我亲聆毛泽东罗稷南对话(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
热度 1 byk0104 2012-3-23 11:06
[转载]转载——黄宗英:我亲聆毛泽东罗稷南对话(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
我亲聆毛泽东罗稷南对话(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 黄宗英 2002年第12期 炎黄春秋杂志 天地幽纷,忽明忽暗,疾电炸雷,交错撼震。我猛地惊醒,不知是梦是真?我又见到银发萧萧、伟岸不群的大翻译家罗稷南先生,他昂首健步向我走来……   莫不是刚看过草婴发表在《文汇报》上的那篇《铁骨铮铮罗稷南》搅动了我潜意识中积存的情愫?我凄然想起30多年前死于肺癌的罗老,猛然悟到大智大勇者的死亡是他辉煌的永生。我好像又见他在马路对面笑着和我打招呼——恍惚记得前几天他才和赵丹一起散步,他俩依旧经五原路,过淮海中路,在思南路老文化俱乐部打弹子,吃西餐。罗老啊,如今你和阿丹在另一世界朝夕相处,两颗容不得些微渣滓的灵魂尽可像生前那样倾吐积郁,您为什么还来找我?   莫不是啊!啊一定是,一定是为那桩事——既非“军事秘密”,也非“党内绝密”,可竟然掖在我心角落里45年,从来没说过,从来没写过,不久前却由当年的后辈现今亦年逾古稀的周海婴给捅了出来……   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写到,1957年罗稷南在一次座谈会上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不料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深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这段“罗毛对话”,我是现场见证人,但我也想不起有哪一位还活着的人也听到这段对话。我打电话给我熟悉的律师,简要地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后,问他:“如果我写出自己听到这段对话,将与海婴所说的分量不同,因为我在现场;如果没有第二个人说他也当场听到,那我岂非成了孤证?若有人提出异议,我又拿不出任何旁证,那么在法律上……”那位律师说:“正因为当时在场的人如今大概多已不在人世了,你就更有责任写出来,留下来。你又不是在法庭上,你先把你看到听到的事实写出来再说。”于是我就到处求助,希望有更多的文字资料校正我的远记忆,以期尽可能准确地表述这场短暂又撼人心魄的“对话”。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对话”给我的震颤,提起这件事,我血液循环也要失常。   作为经历过旧社会的演员,我曾在黑暗中憧憬、追索、企盼、等待,并一厢情愿就全心全意跟定了共产党,那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解放初期,我所有的工作总结,年终鉴定,第一条就是听党的话。那怕是在某个早晨,我们突然发现报纸头版头条大标题《批判反动电影〈武训传〉》把我吓懵了时,也是如此。(赵丹踏上26路车往徐家汇去电影厂时,售票员悄悄问他,“侬呒没进去啊?!”——我们本来还以为深受欢迎的影片可能荣获“毛泽东奖章”哩。好在当时有于伶同志上门来开导,而黄源同志更常与阿丹对坐,—根接一根抽烟,黄源制服前襟落满了烟灰,显然领导人的思想负担比我们还沉重呢。)事情过了也就过了,我们和党不隔心,还是—门心思想为人民拍出好影片,只是……只是到反右时,党内传达大鸣大放是引蛇出洞,是阳谋不是阴谋,我才头一次陡地感到自己的心结凌挂霜了。那以后……那以后我才开始对政治有了神经兮兮的一面,虽然依然糊里马虎至今。   言归正传。1957年7月7日,忽传毛主席晚上要见我们。反右已风起云涌,我忐忑不安想请假不出席,怕的是会被点名发言。阿丹说:“宗英你怎么啦,虚汗淋淋的。”当时我预产期将到,我答:“孕妇可能特别敏感,我害怕……”及至我们被领进一间不太大的会场,只见一张张小圆桌散散落落,一派随意祥和气氛。我们电影界的人扎堆坐在迎中门方向的两三张小圆桌边。50年代领袖接见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安排。我回忆不起毛主席是怎样坐到电影界桌边的。在去年(2001年)中国电影艺术资料中心为庆祝党的诞辰80周年摄影图片展览的版块上,我看到1957年夏天赵丹和我坐在毛主席身边的中景照片;而此番动笔前查到《光明日报》1957年7月11日和《解放日报》1957年7月9日刊载新华社通稿及会场全景照片,赵丹和我是坐在毛主席身后,照片右角背影是罗稷南,他坐在毛主席的斜对面,据此我依稀记起在“罗毛对话”后,赵丹和我曾让开主席身边的显赫位置,这也是合乎情理的。我们还见到一些经常在重大聚会时见面的各界朋友(共36人),上海市领导柯庆施、陈丕显、曹荻秋等也来了。   那天,毛主席和在座各位似乎都熟悉。他兴致勃勃地谈起王人美的父亲是自己的老师,并问起演《渔光曲》的电影演员王人美来了没有?有人答:演员王人美今天没来,女作家王元美来了。元美忙站起来说:“毛主席,我是不是来错了?”毛主席大笑说:“没错没错,欢迎女作家王元美同志。”人们有跟着鼓掌的。毛主席放下手中的黑折扇查看手中的一份与会者名单,点点头说:“噢,你的先生是话剧《清宫秘史》的大导演村彬。他可好啊?”元美笑答:“好,好,谢谢,谢谢。”毛主席对照名单扫视会场,欣喜地发现了罗稷南,罗稷南迎上一步与主席握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他俩一个湘音一个滇腔,我只听出“苏区一别”的意思。还是此番为此稿查资料时我方得知,罗稷南(原名陈小航)曾任十九路军秘书,在十九路军被调到福建,筹建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时,他曾被派赴瑞金,与红军将领张云逸签订共同反蒋抗日协定,并向被封锁的苏区供应急需的布匹、食盐、医疗设备和药品,当时毛泽东曾设宴款待陈小航。罗稷南有这番军旅经历,怪不得我以前总感觉到这位勤于笔耕的翻译家身上有一股军人的英武阳刚之气。怪不得了。   我又见主席兴致勃勃地问:“你现在怎么样啊?”罗稷南答:“现在……主席,我常常琢磨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我的心猛一激灵,啊,若闪电驰过,我感觉空气仿佛顿时凝固了。这问题,文艺人二三知己谈心时早就嘀咕过,“ 反胡风”时就嘀咕过;可又有哪个人公开提出?还当着毛主席的面在“反右”的节骨眼上提出?我手心冒汗了,天晓得将会发生什么,我尖起耳朵倾听:   “鲁迅么——”毛主席不过微微动了动身子,爽朗地答道:“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呀,不发脾气的脾气,真仿佛巨雷就在眼前炸裂。我懵懂中瞥见罗稷南和赵丹对了对默契的眼神,他俩倒坦然理解了,我却吓得肚里娃娃儿险些蹦出来……   记不清远一点儿的圆桌旁的哪一位站起来又说些什么,也记不清座谈会是怎么继续的,我只偷空儿悄悄问应云卫:“应家伯伯,侬阿听清爽要关勒监牢里?”应云卫对我滑头滑脑笑眯眯:“清爽勿清爽,当伊呒介事。”他嘻嘻哈哈跟别桌的老朋友搭讪去了,满堂宾客他仿佛没有不认得的。(应云卫,这位老导演,老制片,“文革”中被拉出去游斗时猝死于街头大卡车上,颈上还挂着“大反革命分子”的沉重木牌。他被判定为30年代“文艺黑线”的重要人物,直到1979年彻底平反时,电影圈内人才知道他竟是1935年单线发展的中共秘密党员。“天地一舞台,人生一出戏”,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位天才演员有他这等超凡的演技,实在是古今中外之一绝。老应啊,应家伯伯啊,我们大家好想你!)   那天晚上回家,我疲惫得几乎晕厥,只觉得腹中胎儿在伸胳膊踢腿。我担心已惊动了胎气。作为母亲,我怕自己的精神负担影响到即将出世的宝宝。我请假休息了三四天,剧团里还等着我(所有党员和积极分子)“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哩。报上大标题的反右社论、通讯一篇比一篇“结棍”,《斗争正在开始深入》(《人民日报》社论)、《人民代表揭露右派反动面目》(《光明日报》头条),而头版的右上角是毛主席接见我们,大家笑逐颜开簇拥着有说有笑的毛主席的大幅集体照片。我不敢再想7月7日晚上的“罗毛对话”,更不敢想“关在牢里”。不该想的偏又想:怎么没见什么文件、简报记载此事?我知道孕妇此时应该看最美的图画,听最美的音乐,可是又禁不住怯怯地问阿丹:“没听到批判罗老的提问吗?”阿丹神色严厉地“划”我一记:“侬笨??!格事体摊出来啥影响?”(阿丹这些日子特烦躁,他正为老友钟惦的《电影的锣鼓》和瞿白音的《炉边夜话》在挂钩上纲写检查。同时还要为参加中宣部一次“扩大会议”,聆听了毛主席讲话后与石挥他们合写的一篇文章写检查。)于是我谨遵“非礼勿言”的古训,几十年来,几乎没跟人谈起1957年之夏,震撼心灵的一瞬间——发生于短短一分钟时间的“罗毛对话”。   此刻已是“罗毛对话”的45年之后,是7月4日的丑时。窗外接连雨声暴雷向我奔来。   光的闪裂,雷的撞击。一切似被吞噬了。   天与地汲存了此声此象,“对话”被刻入于宇宙文化之砾石。 (写于2002年7月4日 病中) (作者黄宗英系著名作家和影星)
2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点我在大学本科时的事情(2)
Huangyy 2012-3-19 17:47
当时每所大学招生人数相当的少,比如广西农学院,很大的校园,大约有 3 千多亩的面积,我们那一届只招收 800 人,当时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我们这个年级入学后,一部分的男生住在教工俱乐部,那是几个系的学生,每个系都用隔板隔开,便于管理吧,要么房子就很大,因为俱乐部就是一个小礼堂那样的,还有舞台。刚入学那几周好像我们每天上午都要集中,接受领导的 “ 训话 ” 和指示,当然我们都很愿意、或者是喜欢听,都是分各个系的,一个系几个专业。同时也上课,上课政治类的课,如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公共课为几个专业一起上的,要么现在说与农学专业、气象专业可是最直接的同学呢。数学、化学、物理学、英语等就是各个专业在一起上,像现在这样。如一个专业两个班等。 当时校园大,可是哪个有单车啊,极少,当然那时相当多的城市里家庭或极少数农村的家庭里有单车,也不太带到学校的。也更不可能买得起单车在学校用。而部分家在南宁市的,但是又在学校里有宿舍的,就有时骑单车来上课,便于周六回家吧。当然,当时在高中里,却是很多人骑单车上课的。只是大学里当时就是少,大多数都走路到教室的。一大早,起床,锻炼,吃饭,去教室上课。一班都想早点到教室,主要是以来不迟到,另外,找到个近点的位置,好听得更清楚、更好,大家都满怀激情,主动、积极和活泼,那时,哪里有什么旷课的?极少,一个班,乃至一个专业,你想找个懒点的,太难。就算是好中挑好,然后,认为哪位可能差点的,比现在的许多你认为算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也还要强呢。当然现在也有不少是优秀的。 上课都是很认真、严肃和思维活跃的时候,大家都是专心听讲,个个笔记记得很快,很好,可以说,那时的大学生,速记是很有本领的,练出来的。一般,几乎所有人,每门课都有笔记本或两门合为一本笔记本,记得很整齐,或潦草点,但是大部分的内容都记在那。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都记了。便于课后复习,结合书本综合思考和复习。当时的学习,可以说, 5 个方面的方法,即“听、看、想、写、问”都用的很好或相当的好。至于什么课堂讲话、看其他的读物、趴桌睡觉等行为你想找那可没可能,因为,没有那回事,即便偶尔有一次课有哪位开了点小差,也很快就自觉地回到原来的学习状态。反正当时的几年里,就是几乎看不到那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或极少。你认为哪个差呢,但是你就是看到他们在认真听课的样子,很有趣吧。 每个学期每门课都要闭卷考试,而且经常有的课还有两次的小测验,或者期中测验,也都是闭卷的。大家因此学习更为热情高涨。课间问老师,复习考试期间也很勤问老师。那时教学相长,学生这么积极热情地学习,老师就热情、细致地教,可好了。因此,那时学习是紧张的,甚至是辛苦的,可是也是愉快的、幸福的!做实验可认真了,细致得很,写报告也认真,画图、计算等都怕搞错,老师改得也认真,发回来都给个评价。指出不足支出,是鞭策、也有的很多是褒奖。做完实验,都要轮流做实验室卫生工作,大家都积极地做,那时就是这样的精神面貌、心理和高的自我要求。 学校校园里,课余充满欢笑、歌声,运动场上的比拼, 湖边小路上的闲聊与畅想。农大的校园很优美,到处绿树成荫,而且不少大树和老树,造型古朴典雅,有很多的湖,在教学区就有 5-6 个,农场还有几个,教学区的几个湖就很大,尤其是碧云湖,很宽,碧波荡漾,湖边一排排各种乔木多姿多彩,很是优雅。湖中远处还有几只小船在漂荡。 当时很多好的电影和歌曲在校园里播放,比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年突击队之歌》、《祝酒歌》、还有电影插曲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乡恋》等等。当时的电影也很好看,那时可能拍电影用功夫,用心更强点吧。说不清,就是经典的比较多。比如《小花》、《甜蜜的事业》、《庐山恋》等等,很多呢,而电影里的插曲,都是那样的优美动听,鼓舞人心。 那个时期,还有许多好的电视片,比如《哈尔滨的夏天》、《潜海姑娘》等,伴随着美景故事,是那动听的音乐、主题曲,你们还记得或知道吗?当时刚刚进入开个开放,还放了许多文革以前即 1966 年以前拍的电影,大家也都很喜欢看,是个对历史和故事的回忆,许多我们也没看过的,那就是欣赏了,当然,看过的也是再欣赏。如《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林家铺子》、《革命家庭》,还有译制片,如《流浪者》、《摩登时代》等等。当时的当红明星很有本事的,大多艺术造诣很好的,如张金玲、刘晓庆、唐国强、张瑜、李秀明、郭凯敏、陈烨、肖雄、龚雪等等,塑造了很多在人们心目中美好的形象。那时的这些歌曲和电影现在基本都是经典之作,现在欣赏,同样是那样唯美动听、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现在再看当时的许多的歌唱家、演员们,他们确实是我国一代很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给年轻的学子们和社会各界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艺术的享受,给人予启迪、教育和鼓励。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周其凤:北大已进入国际一流大学俱乐部
热度 1 dongzg101 2012-3-10 04:31
周其凤:北大已进入国际一流大学俱乐部 今天(3月9日)上午11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谈到大学排名问题,周其凤说,现在国际一流大学把北大看作伙伴,并且被纳入到他们的“俱乐部”。 周其凤介绍,在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排名中,全球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科,被划分为22个学科,按照学术水平进行排名。十年前北大只有4个学科是全球最好的,经过十年建设,现在达到了18个,其中,化学比全球99.97%的学校和科研机构都要好。 另外,按照另一个国际权威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排名,北大的学科被分成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生命科学与药学、工程技术五大学科群,从学术角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排名,目前北大的排名分别是人文科学第18位、自然科学第17位、社会科学和管理排第21位、生命科学和药学第24位、工程技术第34位。北大办学的五大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均进入了前40名,有两个甚至排名进入了前20。 周其凤说,虽然目前北大办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一定不足,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提升,把五个学科群推到前20。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12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在阿尔巴尼俱乐部午餐会上的演讲
whyhoo 2012-2-28 22:40
(2012年2月23日,多伦多) 阿尔巴尼俱乐部卡珀比安科、巴侬两位副主席, 各位议员,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感谢阿尔巴尼俱乐部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让我今天有机会与各位新老朋友见面。   两周前我陪同哈珀总理访华。此访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成果丰硕, 取得了成功。诚如哈珀总理所言,访问将中加关系推向了新水平。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此访的感受。   第一,扩大了中加在两国关系发展战略方向上的共识。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加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和平与稳定、应对全球性问题等广泛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深化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哈珀总理称中加关系应建立在互尊互敬的基础上。这实际上已成为中加领导人的共识。由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的差异,中加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和善意沟通。也唯有如此,中加关系才能不受干扰地向前发展。   第二,两国互利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访问中,两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签署了能源、自然资源、农产品检验检疫、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协议,并就开展铀贸易和渔业合作达成共识。双方企业还签署了涉及能矿、农畜、建筑、航空、金融、轨道交通、电信、环保等领域的20多个商业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30亿加元。   更重要的是,双方宣布完成《中加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FIPA)谈判,同意今年5月前完成 “中加经济互补性联合研究”工作。这对两国工商界人士来讲是个利好消息。   第三,推进人文交流可以说是此访的一大亮点。   哈珀总理甫抵北京就任命大山为“中加亲善大使”,并留下了“旅游业以善意为原料,以友谊为产出”的名言,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   有中国国宝之称的大熊猫也将到加拿大做客,它们同样是中加亲善大使。   双方决定2013、2014年在两国互办文化活动,使两国老百姓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中加文化的精髓,加深相互了解。   双方还决定将教育提升为中加关系新的战略重点,并确定了5年内实现双向留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的目标。这是对中加关系的长远投资,因为这些留学生是明日的政治家、投资者、学者和意见领袖。   中国欢迎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升格为总领馆,这将为双方人员往来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样,2011年,中方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设立了新的总领馆。   女士们、先生们,   哈珀总理此访可以说为中加关系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需要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关于发展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使中加两国人民真正受益。为此,我认为双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加强对话。双方应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充分利用两国四十多个各领域、各级别对话和磋商机制,多交流、多沟通,加强对彼此国情、发展道路的了解,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培育和深化互信。   二是落实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成果。两国有关部门应加快FIPA等协议的内部审批工作,加紧中加经济互补性联合研究,积极探讨进一步改善双边投资合作机制,扩大在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林业、农业、高科技、环保、民航、金融服务等各领域的合作,将良好的合作愿望转化为真实的合作机会,不断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   很多此次随哈珀总理访华的企业家都在中国发现了新的商机。我希望他们把中国市场机遇无限的信息传递给包括诸位在内的加工商各界人士。更多务实企业家们参与,有利于我们把中加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   三是夯实中加友谊的社会基础。哈珀总理在这次中国之行中注重走近中国老百姓,走近中国文化,比如参观历史悠久的天坛公园、观看中国老百姓下象棋,吃老北京传统小吃。中国人将总理先生的行动解读为加拿大人希望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的确,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才能奠定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的基础,对于客观认识和妥善处理双方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包括对人权问题的不同看法,也会大有帮助。   比如,只有了解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历史,才能理解中国为什么习惯把人权问题与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看到,中国人权状况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我们更加尊重和保障人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成功使2亿多中国人摆脱贫困,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赢得国际社会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让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温家宝总理连续三年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前同网民交流,倾听民声。   任何国家的人权状况都不是完美的。中国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国就人权问题坦诚对话,增进了解,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双方也要利用哈珀总理这次访问在人文领域取得的成果,为两国人民增进对彼此历史、文化和发展的了解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善意和理解将使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我们需要就未来两年互办文化活动提前筹划,我们需要加大对本国教育、旅游资源的推介力度,为两国学生、游客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留学和旅游环境,我们还要共同努力,尽快为两位VIP,Very Important Pandas,在加拿大安置一个舒适的家。   女士们、先生们,   我期待着与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中加各界有识之士一道,共同创造中加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注:阿尔巴尼俱乐部成立于1882年,是加拿大最古老的私人俱乐部之一,成员主要来自执政党保守党高层,包括哈珀总理在内的历任保守党政府总理均为俱乐部成员。) 原文见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908491.htm
个人分类: 外交|1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中英关系的回顾与期待
whyhoo 2012-2-9 19:31
尊敬的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先生, 尊敬的各位大臣, 尊敬的各位议员, 女士们、先生们:   我和我夫人胡平华很高兴出席48家集团俱乐部春节晚宴。我要祝贺佩里先生选了一个好日子。根据中国的习俗,春节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今天。今天又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还适逢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登基6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已向女王陛下发来贺电。因此,可以说今天是“三喜临门”。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中国意义非同寻常,它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增长率达到9.2%。中国还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   这一年,中英关系是好戏连台,高潮迭起,亮点不断。当我回顾过去一年双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成果时,很多个“首次”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政治领域,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先后访英,两国领导人达成多项重要共识。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先后来英,主持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战略对话。中国领导人如此密集地访问英国,可以说前所未有。这既反映了中国对中英关系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中英政治关系的热度。   经贸领域,英国百年品牌MG汽车在沉寂16年后首次推出两款新车型MG6,并成功创造了“英国设计、中国生产和英国组装”的合作模式;中英接连召开了首次基础设施投资大会,首次知识产权研讨会,首次中小企业论坛。双方在不断探索新模式,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中英务实合作的步伐越迈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人文领域,中英决定建立中国同欧洲国家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国艺术团体首次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舞台,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牡丹亭》和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中西合璧,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妈妈咪呀》中文版首次在中国上演,在中国各地受到热烈欢迎,场场爆满。在第十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决赛中,英国选手凭借出色表现首次创造“团体佳绩”。阔别17年,大熊猫再次来到英国,并首次入驻爱丁堡动物园。 当然,中英关系一年来的发展进步,难以用几个“首次”囊括。但很多“首次”的背后,却蕴含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不竭源泉。正如我最近在帝国理工学院演讲时所指出的,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我也想指出,创新是中英关系发展的关键。   我们已经迎来中国的龙年。龙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龙年里的大事、喜事分外集中。就中国而言,“十二五”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大”,中国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对英国而言,英国将迎来女王登基钻石庆典,伦敦即将举行奥运会,世界的目光将汇集于此。   明天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这就是英国和中国民众都熟知的作家狄更斯诞辰200周年。我们都知道狄更斯有一部经典作品,它的名字叫《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可直译为“满怀期待”),我对今年中英关系的发展可以说同样“满怀期待”。   ——我期待中英双方更加积极有为。两国政府对不断发展中英关系已达成共识,社会各界也广泛支持。中英双方应努力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加大投入,加大创新,努力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亮点。今年中英将迎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中国将成为伦敦书展主宾国,“时代英国”活动将在中国开展,中国也期待伦敦成为中国奥运军团的又一“福地”。中英双方要充分把握机遇,加强交往,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我期待中英双方加强信任理解。中国古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英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我们不赞成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也不赞成搞“麦克风外交”。我们主张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进行坦诚的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政治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我认为,这是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期待中英双方收获丰硕成果。就在年初,我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国中投公司投资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这是自去年中英积极致力于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合作以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我相信,只要双方找准方向,积极探索,今年两国在双向投资、贸易金融、中小企业合作、技术创意等领域将取得一个又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成果。   总之,我期待2012年的中英关系像奥林匹克格言所说,实现“更快、更高、更强”。   最后,我要感谢48家集团俱乐部举办如此隆重的春节晚宴。这不仅是“破冰者”们的聚会,更是中英关系中的年度盛事。60年前的龙年,当老佩里先生(杰克·佩里)成立伦敦出口公司并在此后辗转前往中国进行“破冰之旅”时,他是身单力薄,应者寥寥。今天,48家集团俱乐部纳各行各业代表,融社会各界精英,成为推动中英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也高兴地看到,在座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破冰者”和“妇女破冰者”,他们的加入为48家集团俱乐部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中英关系长远广阔的发展增添了力量。祝愿在佩里先生的领导下,48家集团在龙年龙腾虎跃,不断发展壮大!   现在,我提议,   为中英友好合作不断持续发展,   为两国人民友谊更加深厚牢固,   干杯! 原文见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902780.htm
个人分类: 外交|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陆欣义母亲在英国一次围棋锦标赛之前发言纪念陆欣义(双语版)
热度 3 Wuyishan 2012-1-27 22:21
2012年1月21号, 由英国围棋协会主办、日立公司支持、梅登黑德围棋俱乐部承办的梅登黑德日立围棋锦标赛在位于梅登黑德的日立公司举行。来自英国的50多位围棋段位选手和围棋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比赛前, 举行了纪念陆欣义的仪式。 陆欣义父母应邀参加了纪念仪式, 欣义的母亲在仪式上发言: 亲爱的朋友们, 我很感谢梅登黑德围棋俱乐部、梅登黑德日立围棋锦标赛安排了纪念欣义的仪式, 我们也感谢英国围棋协会命名英国互联网个人联赛奖项为"陆欣义奖"。 这个地点让我回想起我和欣义当年初到梅登黑德的许多事情。我17年前被这个大楼内的日立欧洲微系统公司聘用, 从爱丁堡搬到梅登黑德。从那时起, 我们一直居住在梅登黑德。 在这里, 欣义上了小学、上了中学, 同时也学会了围棋。 十多年来, 欣义的许多星期五晚上都用于参加梅登黑德围棋俱乐部的活动。欣义也参加和组织了以前的梅登黑德日立围棋锦标赛。今天如果他没有出事的话, 也应该在这里和大家在一起。 围棋是欣义最喜欢的活动, 不仅享受着竞赛, 而且广交朋友。 欣义遇难后, 他的许多朋友给我们写信、或在网上撰文纪念他。最常听到的一个描述是":欣义的微笑"(Xinyi's smile)。 欣义是一个温和、友善、助人为乐的人, 他总是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别人、面对生活。 他的微笑源于他喜欢围棋、也喜欢下围棋的人; 他的微笑源于他热爱所居住的梅登黑德、也热爱这个国家。他的微笑也给予了他的病人和同事, 也体现在他所参加的其它公益事业之中。我们为他而骄傲、为失去他而痛惜, 但是他的微笑永远伴随着我们。 希望欣义的朋友们记住":Xinyi's smile" , 祝愿梅登黑德日立围棋锦标赛成功举办! 该讲话原文如下: Dear friends: I am grateful to Maidenhead Go club, Maidenhead Hitachi GO tournament Mr. Iain Attwell for arranging such a memorial event for Xinyi. We are also grateful to the BGA League Tournaments for the naming of the Internet individual League winner prize as Xinyi Lu Prize. This building reminds me of many things about myself and Xinyi. I was employed by Hitachi Micro Systems Europe, just inside this building, 17 years ago when we moved from Edinburgh to Maidenhead. Since then, we have been residents of Maidenhead, where Xinyi completed his primary education, at All Saints School,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t Burnham Grammar School. Meanwhile, Xinyi learnt to play Go. For almost ten years, Xinyi spent most Friday evenings with Iain friends of Maidenhead Go club. Xinyi also took part in, and organized, previous Maidenhead Hitachi GO tournaments. Xinyi would have been here today if the accident had not occurred. Go was Xinyi's most joyful activity. Not only did he enjoy the game, but also he made so many friends through it. After Xinyi's death, many of his friends wrote to us, or, wrote on the internet in memory of him.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xpression is "Xinyi's smile". He smiled because he loved Go. He smiled because he loved those friends. He smiled because he liked Maidenhead and this country. His smiles were also there when he was with his patients and colleagues, as well as in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He had been a regular blood donor from when he was 18 until his death. He also became a registered donor so that he could contribute his organs and bone marrow in order to save other people's lives. He was a gentle, caring and kind person, so he always smiled. We are so proud of him and we feel very sad to lose him. But his smile will be with us forever. It has been so difficult during the past three months, when we fought a campaign in China in search of justice for Xinyi, and to raise awareness for the safety standards of public places in China. The local authorities have finally admitted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angerous spot in the national park, and I am glad to say that it is now closed. We appreciate the strong support we have received from all of you. Thank you. Finally, we hope that all of his friends remember Xinyi's smile, and we wish today’s tournament will be a great success. 下面是英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约翰.柯林斯在英国梅登黑德日立围棋锦标赛前纪念欣义的发言 2012年1月21日 We know that everyone in the British Go community and Xinyi’s place of work was totally shocked and horrified to learn of Xinyi’s tragic death in October, whilst on holiday in China. As well as playing a prominent part in over-the-board games and tournaments, Xinyi Lu was an enthusiastic player in the newly-started online individual league during 2011 after playing a prominent part in the team league on behalf of the Central London Go Club team. Although he started in division 2, he soon dominated the division, not only playing more games than anyone else, but winning all of the ones he played. By August his position at the head of the division was unassailable and his promotion to Division 1 seemed inevitable – but alas it was not to be. It had already been decided that prizes should be awarded to the winner in each division of the Individual online League, but as a small memorial to Xinyi, it has been agreed that these prizes should be henceforth known as the "Xinyi Lu Prizes" as a small, but hopefully lasting, memorial to him. The other winners of the Xinyi Lu Prizes for 2011, who would have included Xinyi himself, have agreed to donate the value of their prizes to Xinyi's parents to assist towards their legal and other expenses in connection with his death. Whilst any such gesture can only seem totally inadequate in the face of the pain suffered by Xinyi’s family, we hope that the knowledge that his contributions to British Go were greatly valued and appreciated will give Xinyi’s family a justified sense of pride as they remember and continue to grieve for him.
个人分类: 鼓与呼|4734 次阅读|6 个评论
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wmy9039 2011-12-7 09:09
昨天晚上,我独自倒童玲乒乓球俱乐部打乒乓球,刚好两个学生刚结束准备走,我邀请了他们和我一起打,他们在打球时,敷衍了事,不停地讲话,我几次想制止他们,始终没有说出口,唯恐他们不大了。联想到上次在实验室和一名学生因为灭菌锅的事,我应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能着急,否则,别人认为你软弱可欺。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棍节,我的欣慰与感动
热度 15 sxhelijian 2011-11-25 10:50
  这是发生在2011年11月11日的事情。在这一光荣伟大的神棍节里,却要遇一天的超负荷工作。这学期上了两门短学时的课,而本周恰是前期要结,后期刚开,导致上午下午都得战斗,恰周五又有两项固定参加的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不敢马虎,早早做好准备,棍夕夜就开始放松自己,给次日储备体能。   上午四节课,是学科导论课的最后一次上课。中午,参加同事的孩子的婚礼(选神棍节脱光,个性)。下午,陪着C++自由上机的同学,做些辅导,然后上大学生学习指导课。而晚上,则是例行的CSND俱乐部活动,本周,到北京参加了移动开发者大会的大二同学要讲参会的见闻与感受。   我的欣慰发生在第二小节之后。   当我结束了学科导论课的所有环节,即将要宣布下课的时候,课代表H同学和我说:“老师,等一下,还有点事。”我让他讲。他拿出一个纸袋,对我说:“我们知道下学期您不再教我们课了,非常舍不得,大家都知道您对我们的好。周二是您的生日,今天周五,我们用复印资料剩下的一点钱,为您买了件礼物,送上迟到的生日祝福。”说罢,他转向同学,说:“我给老师挑了一条围脖。”大家都笑了,知道老师爱上微博,初冬之季,一条围脖,暧啊。这时,班长指挥大家唱起了生日快乐歌,H同学给我围上了围脖,他代表全班给了我一个拥抱。我沉浸在幸福中。   更出乎意料的是,班长Y同学说话了。他说:“你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我们将铭记在心。请允许我们向您表达这份感谢之心。”说罢,他指挥同学们起立,一起向我深深地鞠躬。当我弯下腰回应同学们之时,我也已经被同学们感动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当我发现刚入学几周,有相当多的同学的学习就已经陷入消积之时,我无法遏制自己的失望,花了近半个小时,谈了自己的感受,谈了对大家的希望,后来甚至将一位同学红牌罚出(见《 我把学生赶出了课堂 》)。我有些话说得非常不好听,在此还是愿意回顾一下。   刚开始表达时,我说到了自己的失望与痛心:大一刚开始就这样,不对,不应该是这样!即使再高年级,也不应该这样。同学们,我心疼你们!   我甚至说出了这样的狠话:传说中的毕业即失业,有没有?如果有,谁该失业?是你们!不是你们还能是谁?以这样的状态混完大学,还能够有好工作等你?我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将感到汗颜,我将感到公平不再。上完大学,学无所成,你还要对后来人讲,上大学没有用,大学里什么也学不上。我请你闭嘴,混完了大学的你,没有资格讲这种话,没有资格说你上过大学。讲这些话时,我的右手平伸着,拿食指一遍遍地划过他们面前的空间,宣泄着我的不满。   经过多年的磨炼,每每这时,同学们都认为老师气坏了,但惟有我知我的内心。我真真切切地是痛心,没有怒气。我知道这批专科的孩子心中有不愿让人说起的隐痛:在应试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中,上了独立学院的专科,并不是成功的事。这些孩子们需要有人为他们鼓劲。   我直言了我的内心。我说,你们上专科,上独立学院,在惯性的和世俗的氛围中,你们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应试教育中,惟分数论英雄,你们服气吗?不服气又能怎样?这就是现实。但是,你们只是还缺乏一种勇气。到了大学,分数已经不再有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了,是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了,是证明自己的不多的机会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然而,一些人的状态告诉我,你们妥协了,就此认了,服气了。   我告诫大家,在现在的不公正面前,有人对知识改变命运产生了怀疑。不要怀疑,确切地讲,大学改变命运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要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不要认为上过大学就是有了知识,要看大学是怎样上的。要让自己有机会去见证“知识改变命运”。   我谈到了对同学们的期望:学习状态已经进入正轨的同学,不要放弃不入状态的同学:(1)他是你的同窗;(2)在学习氛围中,大家都是一分子,相互影响;(3)如果他们不跟上,老师可能无法将应教的内容全教给你,莫说提更高的要求了。对不入状态的同学:(1)改变自己,这是自己的事,为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生活不应该这样度过;(2)你不可以在学习氛围中起负面的作用;(3)不要伤老师的心,现在很多老师不能严格要求大家,为什么?老师们的心也不是铁打的,师生应该都积极起来才行。   我让同学们冷静思考后作出决定:不能这样度过剩余的大学生活,要么改变,要么尽早退学。   我想,我的话是说进他们心里去了。摆脱消极的学习、生活状态,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有人点拨,加上自己的努力,是会成功的。   就在此刻,我由衷的欣慰。我和同学们讲,面对这样一个曾经“大骂”过你们的老师,你们给我这样的礼遇,谢谢大家。你们的纵容,将鼓励我必要时更起劲地骂下去。和你们好好说不行时,似乎也剩下当头棒喝这一招了。甚至,我对D同学使了极端的方式(我和D同学相视一笑)。今后,你们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去妥协,你们能做到。我们还将在一起,各种联系方式都能找到我,需要时,我也还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煽情一下,几位女生的眼中的泪花快溢出了)。以后不一定会遇到愿意“骂”你们的人,更需要自己把握。   回味着这份幸福与欣慰。不少同事不敢管学生,不愿管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其实,影响学生的途径有多种,即使我急眼了的这种极端方式,学生也能认可。关键是,不要单纯泄愤。下午在大学生学习指导课上,借题发挥,我和同学们说起这件事,我说:“我敢于要求学生,因为我是爱他们的,他们能感知到这份爱。”   只要心中有爱,学生就能听在耳中,记在心上。   为人师,足矣。   
个人分类: 教学相关|464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乒乓球俱乐部成立
wangyk 2011-11-23 20:42
王应宽 Wang Yingkuan Beijing, China November 23, 2011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乒乓球俱乐部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1年11月17日,在我院五层大厅举行了院乒乓俱乐部成立大会,会议由信息中心 副 主任王应宽主持。会议宣读了院乒乓球俱乐部章程、俱乐部会员名单,并通过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选举。 大家选举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秦京光担任 会长、王应宽为副会长、曾勰婷博士为秘书长 。 俱乐部目前有 25名会员,为方便大家联系沟通,还专门建立了乒乓球俱乐部QQ群。俱乐部的大门仍向全院干部职工开放,欢迎乒乓球爱好者加入。目前初定每周四下午4:30—7:30为俱乐部活动时间,地点在五楼多功能厅。 同时,秦京光还担任院乒乓球俱乐部主教练 。他 担任过 几 届中央国家机关公仆杯的农业部代表队领队兼教练,曾获得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科协男子 乒乓球 单打第三名。秦会长介绍了俱乐部训练及管理情况,希望俱乐部成为会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切磋球技、 锻炼体魄的平台,真正实现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会员体质,提高球技,营造积极、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的俱乐部宗旨。大家还就俱乐部的训练设备购买、球技训练与提高等开展了积极讨论。秦会长还对俱乐部成员进行了乒乓球基本功的讲解与一对一的训练。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活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加深了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并对乒乓球技术提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院乒乓球俱乐部能尽快配备相关训练器材 , 使各位成员能够更方便、更好地进行锻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女人首次进入男人俱乐部?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1-10-22 10:54
   很抱歉,因为昨天谈到科学网的牛人们,今天我又关注了一下周排行榜。    有惊奇发现,俺老人家竟然又成老大了,原来的时候短暂地当过几天老大,可是,俺说:这个是不作准的,因为有三座大山呢。吕喆兄也当过老大的那几天,俺们也说:这把交椅你是很快就会让出的。好在吕喆兄也和我一样有自知之明,深深地感觉自己要在10米深的水下继续待着。    除了俺再次老大了一回(一定是短暂的),俺又发现竟然有科学女人进入了这个男人圈子的前列排行榜,这个现象似乎以前没有过 ,或即使有过也非常短暂 。而且,就所谓综合实力而言,前100里只有两个科学女人,可见科学圈基本等同于男人圈。    YC同学,你已经老九了,比曹大侠还牛了也!恭喜下......
个人分类: 趣论|5040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希拉里称美国外交应向经济方面倾斜,独霸世界野心表露无遗
sqzhang 2011-10-15 19:43
http://blog.huanqiu.com/blog-482083-2282479.html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导向应进一步向经济方面倾斜。她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说,美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军事上的敌人”,而是如何在当今的经济条件下加强自身的全球领导地位。希拉里认为,目前的世界形势受诸多因素影响,国家安全不仅凭借军事力量,更要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经济因素在各国制订外交政策时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显著加大。——此言不是说美国不重视军事,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军事上,美国已经是头号帝国,现在主要是经济上受到严重挑战,主体是来自中国和亚洲经济体。希拉里自己都说:“我们不仅要在亚洲展现强大军事和外交实力,还应发挥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并将这一影响力持续下去。” 希拉里说:“很多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和巴西,都将经济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他们在处理国际和国内问题时都首先会问,这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我们同样也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她还说,由于世界的战略及经济重心正在转向东方,美国尤其要加强自身在亚洲的经济存在。她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美国的一个成功战略就是与欧洲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和各类机构,直到现在我们仍受益于此。本世纪我们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加强与亚洲的联系。”——她一方面说世界的战略及经济重心正在转向东方,本世纪我们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加强与亚洲的联系;另一方面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美国的一个成功战略就是与欧洲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和各类机构,直到现在我们仍受益于此。此话什么意思呢?联合欧洲是真,联系亚洲也是真。对欧洲是联合 unity ,是建立稳固的朋友关系;对亚洲是联系 contact ,就不一定是朋友了,更多的一定合纵联横,远交近攻,分化亚洲,分化世界,围堵中国,独霸世界野心表露无遗。 那么美国有没有这个实力呢?做不做得到呢?来看看他的两手,军事上的优势是确定的,没有第二个能与其匹敌,不仅是因为美国先进装备,更重要的是他有全球布局;经济上,有点问题,加上国内经济不佳,社会动荡,所以希拉里表示要加强。 要看到,全球美元广义上在 30 万亿以上,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全球年 GDP 总量才 60 万亿。美元的国内流量中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在国际。对于美国及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并不在于美元的存量规模,而是在于美元的巨额流量不断改变着美元货币的境内外持有人结构。试看国际上那个国家货币能与美元相比,欧元不行,英磅不行,日元也不行。唯人民币作为一个大经济体足以与美元抗衡,但自身条件严重不足,这是美国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原因。对于中国,韬光养晦不是几个字,不是做第二,不出头就能够达到的;韬光养晦关键在韬光,就是如何学别人,把自己的事做好。中国还需努力!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本惊现淋病新病毒 抗药性增强500倍无药可治
xuxiaxx 2011-10-13 09:46
淋病变异病毒已经被命名为“H041”,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最近瑞典研究学者称,日本从京都市的一位卖淫女身上发现了一种变异的性病病毒。   研究人员说,淋病病毒的这种新变种可以抵御现有的所有抗生素。由于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正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    感染变异新病毒   据悉,这位女性在京都的一家卖淫俱乐部工作,在感染性病后,刚开始还以为是一般性病,但因为久治不好,经过医院仔细检查,发现感染了一种变异的新病毒。   研究员称,这一变异病毒已经被命名为“H041”,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他说,很担心这一种病毒会被扩散开来,那将是一个灾难。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研究人员从一名日本性服务者的喉部分离出了这种病毒。    抗药性增强500倍   瑞典病原体奈瑟菌参考实验室的研究员芒努斯· 乌内莫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不仅是一个警示性发现,也是一个可以预见性发现。”自上世纪40年代抗生素成为标准治疗方法以来,这种病毒就一直在通过变异来抵御抗生素。   《泰晤士报》称,研究人员可以准确找出使这种病毒具有抗药性的4种新基因变异。更糟糕的是,这种病毒很易将抗药性传给其他变种,从而使后者的抗药性增强500倍。   乌内莫说,现在判断这种新型超级性传播疾病是否正在蔓延还为时尚早,但如果没有新治疗方法,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淋病是已知最古老的人类病原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因此,这种病毒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最初治疗淋病的方法是使用磺胺药物,但病毒变异后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其后使用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氟喹啉现在也已失效。   专家指出,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最佳方法是开发新药,但目前无法实现,只能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来源: http://health.sohu.com/20111012/n321911909.shtml
1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育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yejiabao 2011-9-28 01:50
1.体育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2.体育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 3.体育俱乐部管理 4.体育赛事管理 5.体育品牌管理 6.体育战略管理
3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外教
热度 1 whyhoo 2011-8-8 12:56
今天去新校区上课,中午就在英语沙龙休息了会。两个女学生正和一男一女两老外聊着什么,我就在旁边听着,原来是要让两老外经常来英语沙龙参加活动。等她们说完了,我就跟这两老外聊了起来。此二人是英国人,都是两周前来交大当外教的,男的叫Rob,女的叫Lisa.Rob长了张娃娃脸,Lisa则是个典型的英国美女。先和他们摆了一些基本情况,算是客套话,然后就要了他们的Email。Lisa后来有事就走了,Rob则回到沙发上备起课来,一问他下午还有两节课,而他一周要上20节课。我就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和他聊了起来。Rob六年前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杨福家院士曾担任该校校长)数学系,随即来到了中国,在上海、西安等地待了两年后于四年前来到成都,在成都一所大学教英语,娶了个重庆女孩当老婆。Rob在英国时是博尔顿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现在则是成都谢菲联的球迷,还是一支业余联赛球队的教练,周六在川大有一场他执教球队的比赛,对手是一支职业球队,Rob很高兴的邀请我去观看他们的比赛。除了足球,他还爱好乒乓球、斯诺克,听他说乒乓球也起源于英国,我很是纳闷,英国佬也真是厉害,他们发明了很多体育运动。牛顿、霍金、莎士比亚、狄更斯、罗素、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戴安娜王妃、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布莱尔首相,我把我所知道的关于英国的一切著名人物都摆了出来,不过此兄竟不知萧伯纳为何人,看来这位数学系出身的英国人对英国文学了解的不够,他也坦言不怎么看莎士比亚的作品,认为太难读懂。他对音乐了解的不是很多,对绘画作品倒是有所了解。当我开始跟他谈论我正在研究的量子保密通信时,他倒是挺感兴趣,他对英国出版的Natute和美国物理学会(APS)出版的Physics Review系列论文有所了解,看来他也挺喜欢物理的。Rob喜欢喝绿茶和红茶,英国人比较喜欢喝红茶,不过他很少泡茶馆,在英国的大学里,教授有喝下午茶的习惯,Rob则说没有这回事,这个英国小伙子一脸诚恳,不像是在忽悠我。聊了很长时间,他说他上午刚上了两节课有点累了,就准备去上下午的课了。Rob的父母国庆节要来中国看他,他很高兴,他已经适应了成都的生活了,跟他聊得很愉快,不知不觉也有两个多小时了,我的英语口语还基本流畅,中间也插了些中文,还要多加练习。
1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娜与南方科大,“制度内 ”还是“制度外”?
热度 2 sqzhang 2011-6-11 20:00
李娜成功了,各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关注李娜的原因之一是她是“制度外”的成功者。与那么多的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相比,李娜的成功实在太普通了,但这些都是“制度内”的成功者。 足球也改革了,因为也实行了“俱乐部”制。但足球却失败了。 为什么李娜成功,而足球却失败? 李娜的“俱乐部”制是彻底的。 足协和足球管理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足球的“俱乐部”名不副实,改革不彻底。 这样说来,似乎改革的彻底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功与否。 南方科大也要改革。 教育部的意见是在制度內改革,因此要求南方科大的学生必须取得“合法”身份。 南方科大却坚持要彻底改革,实行在“制度外”的改革。 依照李娜和足球比较得出的结论,似乎我们应当支持南方科大。 可是,不要忘记,李娜的成功和“制度内”的成功相比实在太普通了。这也就意味着,“制度内”的成功更容易,因此也更多。 有很多人还为李娜的成功找到了另外一个原因,李娜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仿此,有人也为支持南方科大找到了另外一个理由,“南方科大”的改革是在“与国际接轨”。尽管也找到了很多国外在“制度外”成功的大学,可我总感觉,与那些在“制度内”的大学相比,这种“制度外”成功的大学依然是少数。这又和李娜与其它世界冠军相比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更何况,国外大学生似乎压根就不存在有无“合法身份”这种说法。 究竟是应当在“制度内”取得成功呢,还是应当在“制度外”去拼搏呢? 没有答案。 十分纠结。 看起来比较好的办法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在“制度内”,也可以在“制度外”,多元化总比一元化强吧。起码可以取得更多的经验与榜样。
30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于同奎(6月12,集智俱乐部)合作之谜:来自人工社会例子
yizhenzhong 2011-6-7 20:04
开始时间: 2011年6月12日 周日 14:30 结束时间: 2011年6月12日 周日 17:00 地点: 北京 海淀区 叁号会所 为什么在社会动荡的朝代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被采用(如秦的焚书坑儒),而在太平盛世的朝代主张仁义道德的儒家思想会兴盛(如汉的独尊儒术)? 为什么在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年代会对儿童采用棍棒教育,而在当前独生子女的时代却不提倡对儿童的体罚? 特权和腐败是不是总是坏的?该如何权衡清廉、腐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讲人将从社会合作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 假设我们在一个世外桃源的社会中,每个村民都在街头随机游走,当两个村民遇到一起时,主动搭讪的一方可以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如果合作,他将花费 (如 )单位成本给对方带来 (如 )单位的收益;如果不合作,双方收益为0。这样的社会中能否形成合作呢?如何才能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促成合作呢? 我们采用了三种方法对此进行研究。 1.演化博弈动力学 将采用不同策略的村民类比为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种群,策略的收益就是种群的适应度,利用种群演化动力学刻画村民的策略学习过程,从而得到社会合作的演化路径。 2.真人互动实验 通过在计算机局域网络中搭建虚拟社会实验平台,招募大学生在此社会背景下进行群体博弈。真人互动实验作为一种在可控的虚拟环境中获得真实可靠数据的有效途径,可以提供更加直接、真实的个体行为模式和合作演化路径。 3.多主体计算机仿真 多主体计算机仿真可以针对个体建模,刻画个体的具体行为规则,可以产生更加丰富的社会合作演化形态,更好地对应真实社会的现象。 从这个虚拟社会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如果没有必要的机制,这个世外桃源中的村民都将不合作。 (2)如果存在信誉机制,合作可能会形成。 (3)在信誉机制下,惩罚机制可以提高合作形成的可能性。 (4)如果社会不存在信誉机制,权力不对称仍可能会促成腐败型社会合作。 主讲人:于同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博士研究生
个人分类: 研究微博|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舟共〖〗
热度 1 Flyingriver 2011-5-30 15:21
各行各业、不同阶层,同舟共济总是很时髦的语言。 而在科研活动中,要实现同舟共济可谓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君不见千万经费俱乐部那是非常人可去逗留的,更何况亿元俱乐部那只有望洋兴叹了。 那么就降而求其次吧,追求同舟共级吧,不论是大牛还是小牛,也无论是级别高还是级别低者,能够平等共事,也是不错的吧?可是,同舟共级的机遇也是罕见。 那就再降低点期望,至少实现同舟共机吧。可是,一些仪器及实验室是大牛经费买的,很难让咱共产啊!某些机器拥有者,即使你出高价他们也不愿意为小牛们做点样品。更何况那同舟共几、同舟共汲,一起喝点清茶的机会也不多。最终也就很难实现同舟共积——数据不能分享,也不会共同积累;或者数据在某个部门,想拿到就准备大价钱吧。 到头来只见同舟共急、同舟共激、同舟共嫉、同舟共讥、同舟共挤!——整个呈现出窝里斗局面。 如果不能实行同舟共济,则往往会演变为同舟共击了,则复兴科学的道路或许变得忒遥远!
个人分类: 小品——不止一笑|22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科学网——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AIPBeijing2010 2011-5-27 10:33
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个人分类: 杂谈|1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piaojian 2011-5-24 22:49
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在医学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有50多位科学家均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获得了1000万元以上的资助。 5月23日,生物医药专业网站“丁香园”发布了一份“千万俱乐部”榜单。华中农大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者张启发排名第一,他先后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拿到24个项目,共计3047万经费。2009年,张启发团队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率先获得安全证书,颇受各界瞩目。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刘德培紧随其后,共申请到2777万元经费。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曹雪涛位列第三,共申请到2496万元资助。 卫生部部长陈竺也在这份榜单之上。他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拿到的经费合计1082万元。他的夫人陈赛娟名列第11位,获得1616万元资助。两人都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从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资助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由科研人员自主申报,再进行评审立项,以此鼓励自由探索。其年度资助经费,已从自1986年成立之初的9300余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4亿元多。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累计拨付经费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经费超过170亿元。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1年预算即达到73亿美元,主要负责生命医学领域资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0年预算为308亿美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外,中国政府的科研经费分配渠道还包括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以及各个部委、各个地方分别自主的经费等。此外,中国政府还陆续启动了大飞机、转基因育种等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经费往往在百亿元以上。 与上述经费来源相比,学界普遍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对较为独立、所受行政干扰较少、评审较为公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透明度也远远高于其他渠道,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其资助经费的具体流向。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等渠道的具体经费分配,公众则难以知晓。 丁香园负责人李天天告诉记者,之所以推出“千万俱乐部”榜单,是希望推动研究经费分配的透明化,“我们都是纳税人,有理由知道科研经费的投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生命口“千万俱乐部”一览 姓名 项目数 金额(万元) h指数 单位 张启发 24 3047 34 华中农大 刘德培 14 2777.22 20 中国医科院 曹雪涛 16 2496.44 26 二军大 魏江春 18 2268.5 4 中科院 张亚平 15 2116.8 36 中科院 田志刚 14 1900 17 中科大 李家洋 14 1872.04 36 中科院 尚永丰 9 1843.5 11 北京大学 李林 10 1839 30 中科院 朱学良 16 1733 15 中科院 陈赛娟 17 1616.14 16 上海交大 武维华 15 1608.5 10 中国农大 裴钢 6 1600 35 中科院 方精云 12 1542 18 北京大学 沈树忠 12 1491.15 12 中科院 杨焕明 13 1490.65 29 深圳华大 张传茂 7 1485.95 16 北京大学 庞代文 17 1482.8 30 武汉大学 于贵瑞 9 1460 13 中科院 丁健 7 1446 25 中科院 康乐 9 1442 16 中科院 傅伯杰 13 1440 18 中科院 曹务春 8 1433.6 4 军科院 曹晓风 6 1431 13 中科院 黄力 12 1424.5 20 中科院 樊代明 13 1419.5 23 四军大 李德发 13 1417.3 18 中国农大 吕应堂 11 1395.8 13 武汉大学 葛颂 7 1352 21 中科院 詹启敏 9 1383.8 18 中国医科院 常文瑞 5 1377 14 中科院 蒋华良 18 1372.09 29 中科院 高福 15 1345.4 15 中科院 周忠和 6 1285.92 33 中科院 韩兴国 12 1283.5 16 中科院 陈晓亚 12 1247.5 26 中科院 张福锁 19 1238.7 24 中国农大 韩启德 13 1199.1 7 北京大学 贺福初 12 1166 23 军科院 盖钧镒 12 1144.6 11 南京农大 庄文颖 9 1132.5 8 中科院 邓秀新 17 1105.4 18 华中农大 陆祖宏 11 1105.4 24 东南大学 焦念志 14 1085.5 10 厦门大学 陈竺 20 1082.56 18 上海交大 舒红兵 5 1079 9 武汉大学 管又飞 11 1075.4 11 北京大学 邓子新 18 1060.23 14 上海交大 朱玉贤 6 1059 17 北京大学 王宪 23 1057.98 26 北京大学 王红阳 13 1056.34 13 二军大 施蕴渝 7 1053.5 17 中科大 马克平 6 1038.4 11 中科院 魏于全 3 1005 19 四川大学 王道文 6 1005 21 中科院 杨维才 7 1002 9 中科院 陈晔光 9 1001.4 17 清华大学 (来源:丁香园
个人分类: 关注牛人|1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多少钱打造一个院士?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5-24 19:17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多少钱打造一个院士? 作者:dakuan   近日,两个令人瞩目的新闻:“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获得千万元以上资助的科学家”。   两个名单有重叠。   在国家基金委拿钱多的前50名,多数是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夫妇,当仁不 让,双双高居“千万俱乐部”。   千万富翁科学家不是院士的,就是今年的候选院士,光荣榜如下:   李林,1839万元,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前所长。   曹晓风,1431万元, 2003回国任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研究员   高福,1345万元,2004年回国任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   舒红兵,1079万元,2005年回国,从美国的助理教授变成武汉大学生科院院 长,百万年薪   朱玉贤,1059万元,北京大学教授。   杨维才,1002万元,2003年新加坡回国,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副所长   陈晔光,1001万元,2003年辞去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助理教授回国,现任 清华大学教授。   这些大款院士候选人在美国没一个做过正教授,回国却立马做所长、院长。 不出几年,他们就从自然科学基金会一个渠道就得了千万的经费,如果算上科技 部、农业部,肯定更多。   最妙的是做古生物的周忠和,也得了1285万元。现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 人类所所长。全世界做古生物都用不了多少钱。周所长是全世界古生物学家中最 有钱的。 50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获千万元以上资助 在医学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有50多位科学家均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获 得了1000万元以上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生命口“千万俱乐部”一览 姓名 项目数 金额(万元) h指数 单位 张启发 24 3047 34 华中农大 刘德培 14 2777.22 20 中国医科院 曹雪涛 16 2496.44 26 二军大 魏江春 18 2268.5 4 中科院 张亚平 15 2116.8 36 中科院 田志刚 14 1900 17 中科大 李家洋 14 1872.04 36 中科院 尚永丰 9 1843.5 11 北京大学 李林 10 1839 30 中科院 朱学良 16 1733 15 中科院 陈赛娟 17 1616.14 16 上海交大 武维华 15 1608.5 10 中国农大 裴钢 6 1600 35 中科院 方精云 12 1542 18 北京大学 沈树忠 12 1491.15 12 中科院 杨焕明 13 1490.65 29 深圳华大 张传茂 7 1485.95 16 北京大学 庞代文 17 1482.8 30 武汉大学 于贵瑞 9 1460 13 中科院 丁健 7 1446 25 中科院 康乐 9 1442 16 中科院 傅伯杰 13 1440 18 中科院 曹务春 8 1433.6 4 军科院 曹晓风 6 1431 13 中科院 黄力 12 1424.5 20 中科院 樊代明 13 1419.5 23 四军大 李德发 13 1417.3 18 中国农大 吕应堂 11 1395.8 13 武汉大学 葛颂 7 1352 21 中科院 詹启敏 9 1383.8 18 中国医科院 常文瑞 5 1377 14 中科院 蒋华良 18 1372.09 29 中科院 高福 15 1345.4 15 中科院 周忠和 6 1285.92 33 中科院 韩兴国 12 1283.5 16 中科院 陈晓亚 12 1247.5 26 中科院 张福锁 19 1238.7 24 中国农大 韩启德 13 1199.1 7 北京大学 贺福初 12 1166 23 军科院 盖钧镒 12 1144.6 11 南京农大 庄文颖 9 1132.5 8 中科院 邓秀新 17 1105.4 18 华中农大 陆祖宏 11 1105.4 24 东南大学 焦念志 14 1085.5 10 厦门大学 陈竺 20 1082.56 18 上海交大 舒红兵 5 1079 9 武汉大学 管又飞 11 1075.4 11 北京大学 邓子新 18 1060.23 14 上海交大 朱玉贤 6 1059 17 北京大学 王宪 23 1057.98 26 北京大学 王红阳 13 1056.34 13 二军大 施蕴渝 7 1053.5 17 中科大 马克平 6 1038.4 11 中科院 魏于全 3 1005 19 四川大学 王道文 6 1005 21 中科院 杨维才 7 1002 9 中科院 陈晔光 9 1001.4 17 清华大学 (XYS20110523)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67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烈祝贺科学网博主施一公、饶毅和王飞跃老师入选院士候选人
热度 8 neilchau 2011-5-23 16:51
据我所知,“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似乎只有三位科学网的博主: 施一公老师、饶毅老师和王飞跃老师 。不知道,还有哪位也是科学网上的博主? 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入选为有效候选人的有314位,既然都是选举产生的,怎么候选人还分有效、无效?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按规定每次增选的好像都不能超过60人。今年入选的314位,哪60位能够成功突围,进入院士俱乐部,我们拭目以待 据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 2009年年仅39岁的他就成为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现在都2011年了,怎么今年还是候选人。看来进入院士俱乐部的门槛一定很高,竞争那是相当惨烈。 随着中国科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入选院士的门槛肯定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新当选的院士,其学术水平跟十几年前入选院士的学术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了半天,差点忘了祝贺我们“科学网大学”(科学网就是一所谓虚拟大学,所以科学网的博主都是这所大学的老师或学生了)的三位准院士,祝贺他们跨到院士俱乐部的门槛上。最后能否成功,就看最后的一跃了
个人分类: 放松心情|708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丁香观察第6期 NSFC:百亿大蛋糕与千万俱乐部
windlight 2011-5-23 10:04
http://www.dxy.cn/topic/nsfc/ NSFC:百亿大蛋糕与千万俱乐部 25年前,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NSFC)成立了。按照官方的说法,设立NSFC的初衷是为了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平等竞争和激励创新的机制引入基础研究,同时能够尊重科学家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进科学民主管理。 如今,NSFC每年向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金额已经高达百亿之巨。虽然仍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它以相对更高的公平性成为普通学者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公开争取到的国家级项目,因而在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利用丁香园开发的 NSFC查询平台 ,我们挖掘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据此制成专题与诸位共飨。 蛋糕个头连年增长,2011年铁定超百亿 2010年NSFC资助金额涨幅超30% NSFC萌芽于1978年那个“科学的春天”。在举国思变图强的感召下,89位科学家致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原中国科学院基金局的基础上正式诞生,并成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从1986到2010这25年间,除少数几个年份外,NSFC的资助总金额、资助项目数以及单项平均金额基本呈上升态势。其中金额涨幅最大的是2002年,高达46%,其次是2010年,涨幅为30%。在政府财政收入连年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可以非常肯定地说,2011年超100亿几无悬念。展望未来,如果2012不是《2012》的话,相信这样的上升势头会继续下去( 查看详图 )。 美国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同样很大 为了和先进国家的类似机构有所对比,我们搜集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创立以来的历年预算数据( 查看详图 )。 前者是世界上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共拥有 27 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另外,它还通过各种资助方式和研究基金支持各大学、医学院校、医院等的非政府科学家及其他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后者是美国独立的联邦机构,任务是通过对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改进科学教育,发展科学信息和增进国际科学合作等办法促进美国科学的发展。 你一刀我一刀,大家都来分蛋糕 十姐妹与一巨头切掉了蛋糕的四成 相对于所谓大牛才能染指的863、973等项目,NSFC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它相对较为独立、所受行政干扰较少、评审较为公正。与科技部先立计划的立项方式不一样,NSFC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模式,由科研人员自主申报,再进行评审立项,鼓励自由探索。 根据我们的统计,1986年以来,NSFC共资助了191259个项目,累计金额达到了503个亿。这笔钱看起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面对汹涌的申请热潮,仍不免有僧多粥少之感。近年来,NSFC的获准率一直在25%附近上下徘徊。这其中,十姐妹与一巨头就占据了四成。这里的十姐妹是我们为获取NSFC资助最多的前10所大学起的昵称,而一巨头自然就是涵盖多家科研院所的中国科学院了( 查看详图 )。 医学生命口的千万俱乐部 一些科学家由于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NSFC的连续支持,我们统计了医学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 获资助金额超过1000万的科学家 及其所在的单位,并借助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研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应功能,用 H指数 对这些科学家的贡献进行了衡量( 查看详图 )。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涉及保密性质研究的科学家不大可能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因此用H指数来评价他们的学术产出基本不适用,而一些老科学家在接受教育时掌握的第一外语通常是俄语,这也限制了他们的SCI文章数量。另外,在Web of Science中搜索时,搜索语法要求的姓名缩写格式很容易增加重名的几率,我们在查询时虽已尽力避免,但仍不能排除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医学生命口获资助已超170亿 自打NSFC诞生伊始,它对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就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截至2010年,医学科学部共获批31760项,金额共计773755.1万元。生命科学部共获批36783项,金额共计937338.32万元。随着NSFC年度预算的增多,生命医学口获支持力度也愈来愈大。生命科学部与医学科学部不但在总项目数和总金额数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其近年来这一比例还有日渐提高的趋势。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对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对于从事这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丁香园站友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查看详图 )。 结语 提到中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体制,诟病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不少海内外科学家纷纷在《自然》、《科学》等著名杂志上就这一问题秉笔直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声誉颇隆的NSFC仍在不停的改革当中。据江湖传闻,除了总经费依旧持续增长之外,NSFC单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将上升到60-80万元,普通项目的执行期将从目前的3年增加到4年,在管理方式上会参照重点项目,即每个人的在研项目将从目前的2项减为1项,一个项目完成后才能申请下一个。面对这些变化,大家准备好了吗? 网页内容仅供医药专业人士浏览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矿业开发交流中心QQ群( 143796142 )
warlong 2011-5-5 22:36
国际矿业开发交流中心QQ群( 143796142 ) 矿权运作、投资开发及地勘经验、生活体会的交流平台, 打造境内外矿界朋友的俱乐部! 走马安山雪中草,探油条支海上波; 填图外蒙窥金带,投资南洋宝岛多。 磁测库页贝加尔,勘查非洲墨西哥; 提锤北上乌梁海,开发西域唐风播。 ==互利,合作,共赢==交流,增益,共进== 国际矿业开发交流中心QQ群 ( 143796142 )
个人分类: 地勘驴歌|3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互联网的改变与未来
billzhenxing 2011-4-19 14:48
399游戏董事长蔡文胜发言:互联网的改变与未来   http://www.gmw.cn  2011-04-10 09:23:57 来源: 站长网     4月9日消息,2011重庆热线互联网站长大会4月9日在重庆科技馆举行,本次大会由重庆热线,重庆网站联盟,落伍者论坛,Discusz!社 区,百度创业者俱乐部联合主办,重庆溜承办,重庆科技馆、猪八戒网、网上解放碑等协办,来自全国各地800多名站长和嘉宾参加了本次大会。以下是4399 游戏董事长蔡文胜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   大家好,站长们好,刚才说要10分钟,我估计10分钟应该用不到,但如果你们觉得说得好,可以继续。其实我们今天开的这个会叫站长大会,我想这 里很多人做了10年的站长了,包括我。我觉得,如果这10年在做站长,应该是很失败的。因为十年前当你一个人做站长的时候,到今天你还是一个人做站长,并 不算成功。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不是一个人做站长,大部分都有他的团队,很多都有他的公司了。应该说还怀念站长这个名字,所以想保持一个站长的心态继续做事 情。其实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有11年,到今天是重大的拐点。就像现在很多人玩手机,互联网已经到移动互联网的阶段了,这个在美国非常明显。在中国北、上、广 这些大城市也已经体现出来了。未来移动互联网应该有哪些机会?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刚才的标题说错了。   整个互联网,这是美国的阶段,在2003年以前,美国是雅虎的时代,雅虎是信息路口,其实就在导航网站,当网站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网站已经不 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比如说我到新浪门户,可能要找的是一个股票的价格。那么,我们需要快速的到达某个网页这就是谷歌的出现,他应用云计算和更精准的搜索到 达谷歌。现在美国美国博客超过谷歌,雅虎已经没落了,发生 什么改变呢?其实很简单,雅虎就是雇了1千个最著名的编辑,在推荐内容里。谷歌雇了1千个最聪明的工程师搭建一个非常好的内容提供给你。这两个网站再牛, 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今天开会干嘛,就是希望能做网站。Facebook有很大的改变,包括互联网跟电信最大的差别也是互联网的互动,电信布什么东西就给你 东西。所以到Facebook阶段到2005年,包括2006年Facebook领天下。他能更大的改变就是能赚到钱。因为我们通过谷歌能够赚到钱,比如 通过IDC还是广告的模式,但是在Facebook上面可以做应用,做开发。经过上面去做游戏的应用开发,现在市值已经80亿美金了。   Facebook挑战的,包括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其实就是一个新型的信息路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我们知道QQ可以加500个好 友,在老外的理念里概念中,只能150个好友。在中国手机好友有的上几百个,这是中国的特色。国外一样Facebook虽然只能交50个好友,但是通过好 友的好友,其实这个网络拓展到数千个。跟大家分享,我们知道中国最热门的就是微博,我们看到Facebook和Twitter的不一样。Facebook 是强关系,先有同学或者同时,或者公司之间的关系牵起来的,Twitter通过明星连起来的关系,Facebook是双向的关系,这是一种双向的连接。 Twitter里面是几百人关注一个,是一个单向的链结。第三facebook是熟人的关系,Twitter是陌生的关系。其实在中国更多的是QQ。目前 的新浪微博也有这种类型,新浪批着TWitter的外衣,然后干着Facebook的事。   现在即便了,这几十年基本上用鼠标和键盘,包括我们玩游戏上网,如果有两三岁的小孩,你就会发现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这些小孩都在用触摸屏长大, 以后绝对不会用鼠标和键盘,这个已经很明显的改变了。如果你玩大战僵尸,你会发现没有鼠标非常棒的,只是没有很多人开发,未来所有的东西会围绕触摸屏开 发。   (PPT)这个表最上面的黄色线表明中国的人口,下面的线表示上网人数,蓝色的是搜中国手机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智能手机,覆盖中国80%的人群。这是终端的一些分析数据,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在网上查到。   董勤锋先生得很好,他讲的东西更接近实战。我接下来讲的未来三个领域,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社交和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都是一个 平台,我们利用社交网络的平台去干什么?干电子商务的需求。因为所有生意的本质无非就是买卖,另外一个就是媒体。但是你要干成媒体,一定像Twitter 去干,对大站长来讲还是变为商业的本质,你去卖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重点讲一下,电子商务未来更多是倾向于几个方向,虽然淘宝很成功,我们电子商务是不是没有机会了?其实刚好相反,我认为淘宝就像30年中国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农贸市场。我们知道,30年前的农贸市场里面的确有不规范,到了90年代初,后来的百货商场就打败了当时的农贸市 场。当你到农贸市场发现买不到可信任的东西,就是能买到可信任的东西要花时间去找到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可以再沿着这些线做垂直化的东西。大家非常清 楚,在10年前做垂直化,当时起一个网站叫我的钢铁网,最近互联网炒起来了,因为他们今年准备上市。他们网站的流量不超过几万人,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垂 直化发展。同样,我们今天都是重庆互联网的站长。发展一个重庆的电子商务,前面几年,整个重庆互联网发展还不太普及,到现在,不管PC还是,只要做好本 地,然后进入大西北,进而解放全中国。   然后是SNS时代是社交网络时代,流量真的不重要,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一直讲一本书《IT不再重要》,这个引证了,所谓IT,联想、英特尔都是 IT,他们只是工具,谷歌也好,Facebook也好,都一样。QQ6月份也要开放了,他们作为几亿人的用户,如果做成有价值的东西,做出非常好的内容, 现在口碑传递的速度非常快的,能一夜之间传遍互联网,你要做好总绩,就像是你在微博上有5万的人群就是总绩。   说得更集体的例子,美图秀秀是我投资的,我可以跟大家保证,大家也能看到,他从来没有特别的东西,他纯粹考口碑起来,基本上不花广告费用。这让我坚信互联网在今后的社交时代,可以通过口碑扩充的。   美国Facebook一家独大,在中国可能会出现3-4家这样的公司。现在QQ和新浪微博是很成型的,当然也会出现第三家,第四家,他们做一个 基础平台。如果给你几个号码,你之选择一个,帐号密码其实是很烦的,所以QQ和新浪微博只能做基础平台,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有一个团队做终端的应用平台, 可以做音乐平台,做一个购物平台,做一个游戏,价值在他们上面,在他们身上很多东西不用干了。这样的应用平台价值也是很大的,做得好,这个公司的价值超过 10亿美金没有问题。   只有一个人做不出一个应用平台,你可以在网站做下一级的应用。所以,我也觉得,以后,未来我们的站长敢于开发。更多为这些社交网络,或者为这些 大的平台开发,这个对我们很多站长是有实用的。为什么?现在作为站长的成本太高,你要租域名、租主机,然后在公安局备案,如果在QQ、微博上开发,这些程 序都会免掉。   昨天我还骂老广,他还在用诺基亚,我建议这里有条件的尽量买一个智能手机,哪怕砸锅卖铁,如果实在没钱,我个人也可以赞助。整个互联网从PC时 代慢慢切换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很多东西在上面能体现,平板电脑呢,我认为是未来的移动终端,对于我们来讲,所谓的互联网手机是很重要的环节,而且这个 空间远远没有被打开。基于手机的应用再出现几百亿的公司都有,因此不可能出现QQ、微博的这些里面。我跟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新浪微博里面是草根微博 第一名,后来发现为什么第一名?这个人是85年的,在南京读书,自己喜欢冷笑话做这个东西。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网站,也不懂得做网站,到现在没有网站。为什 么没有网站能做到微博的第一名呢?很简单,我们很多人开微博的时候,很多是想到微博去找用户。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就相当美图秀秀当时没有发展起来,他是 想把这些用户抢在自己的手里。冷笑话没有包袱,所以能做得好。   同样在未来的手机上面,之前没有网站,没有品牌,没有人脉没关系,就像三大门路,他们绝对不会做一个百度搜索,同样现在百度搜索在其他的电子商务其实是放诸四海的一个定义。   以上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在未来的时代,跟大家共勉,移动互联网,包括结合电子商务一定会出现无数的机会,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有一天会成功的,谢谢。
个人分类: 科研相关|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许多美国人表示非常不希望中国人看到这篇演讲(转)
热度 3 sqzhang 2011-4-4 00:20
转自《强国论坛》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08466159 作者:Peter Schiff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F737rtanqI/ 顺便说一句,在美国论坛的BBS上,许多美国人表示非常不希望中国人看到彼得希夫的这篇演讲 为什么我们不应对金融危机感到意外? Peter Schiff在美国共济会金融家高级俱乐部的演讲(演讲时间:2009年)   "几周前,希拉里·克林顿访华(2009年2月),其目的是请求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她说:“我们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台下笑】。而实际上她想告诉中国人的是:“你们应该让你们的公民把钱拿出来,借给我们,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钱交给我们的公民,让他们用你们的钱购买你们生产的产品,与此同时你们的公民可以获得工作。 ”这就是希拉里想达成的交易。 中国人完全应该这样告诉希拉里:“不不不,你知道吗?我们有个更好的主意。【台下大笑】为什么不把那些钱留给我们自己的公民,让他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还能保全所有的产品。”希拉里想说的是:“我们得到了东西,而你们得到了工作。” 但让别人享受产出的工作算什么性质的工作呢?这不是工作,是奴役【全场大笑】。"           "你知道,昨天中国公开表示对借给我们的钱“有些”担忧【台下大笑】,说“有可能”我们美国还不了。其实我想他们不应该只是“有些”担忧———这只是公开说法。想象一下他们私下会怎么看?其实他们一定知道我们不会归还这笔钱,不可能给中国人还这笔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全场大笑】 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天总统奥巴马,对着数亿美国民众,发表一次这样的电视演说,他说: “亲爱的美国同胞们,今天我非常不幸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美国政府决定对美国普通民众大幅加税;那些仍然没有失业的人,将为此支付更高的个人所得税;政府将全面削减社会福利,仍然没有实施的各种福利措施将彻底取消;我原先制定的所有计划,包括全民教育、医疗保障、自主能源,所有这些计划将被无限期搁置。因为中国人要我们现在立即还钱!【台下长时间狂笑】 我们借得实在是太多了,全世界妇孺皆知【台下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所以美国人现在必须勒紧裤腰带给中国人还钱!【台下大笑】”             各位认为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 我们应该对中国人说的是:“你们是食利者,是放高利贷者!我们需要修改游戏规则【笑】,我们要打破债务枷锁!你们明知我们还不了,还蓄意借给我们那么多钱!【台下大笑】这并不是我们的错!” 中国人自己很清楚,他们无法参与我们的政治选举,我们为什么要在意中国人怎么想?华盛顿难道会得罪美国的选民,去取悦那些非选民?             "中国人很清楚,我们不可能还他们钱,这和伯尼·麦道夫的骗局是同一个道理。 别人借我们钱,我们是怎么还的?——再去借新债。麦道夫早期的客户确实能把钱要回来,为什么?因为麦道夫仍然在吸收新钱,骗那些还不知道这是庞氏骗局的人入会。 美国财政部在做的是同样的事情,国债到期了怎么办?——再把它设法打包卖给其他人。需要支付利息怎么办?——照借不误。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愿意再买我们的国债了怎么办,那当然美国就只能违约,和麦道夫一样。违约只有两条途径,要么直接宣布不还,要么多印钞票(让美元贬值)来还。这就是这些债务唯一可能的两种结局。 反正它们是不可能被偿还的。中国人当然知道这一切!!!(大笑)"  (以上是这个演讲译文的择要节选)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7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3月14日
xupeiyang 2011-3-14 05:06
3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3天(闰年第7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2天。3月14日还是世界反水坝日、白色情人节、圆周率日、 香港 沙士纪念日、国际警察日。 1804年,奥地利作曲家老 约翰·施特劳斯 出生 1905年, 切尔西足球俱乐部 成立 1979年, 北京 和 东京 结为 友好城市 1994年, Linux 内核1.0.0发布 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 》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热烈庆祝三八妇女节
xupeiyang 2011-3-8 07:43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 中国 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我国最早的妇女运动先驱是何香凝女士。从1909年3月8日, 美国芝加哥 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00年的历程。我i国妇女和 世界 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我国党和政府对维护和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较完美的 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 1641年,地理学家、旅行家 徐霞客 去世 1918年,皖系政党发起成立 安福俱乐部 1921年, 俄共(布) 决定实行“ 新经济政策 ” 1952年,人类第一次成功地使用 机械心脏 2008年, 马来西亚 举行第十二届全国大选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3月6日
xupeiyang 2011-3-6 08:55
1475年,意大利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 出生 1834年,加拿大最大城市 多伦多 成立 1902年, 皇家马德里 俱乐部成立 1986年,中国美学家 朱光潜 逝世 2008年,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会议与 西藏 代表座谈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隔代亲,中越之战因缘揭幕
热度 1 iwesun 2011-2-18 16:57
隔代亲,共运的神马浮云 ——中越之战因缘揭幕    Me: 求教专家:中越之战,到底为啥?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神仙和外星人,考察地球,看看地球人是否够格加入神仙俱乐部,其实,还得看气球人自己的精神状态。    华侨说,被我彻底否定!    中国历来视华侨为外国人,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大多时候连个屁和不敢放。   再说华侨大多是资本家,本来就是革命的对象。 答案一,女人说:    大毛忽洞:为了一个女人。    据说(八卦小说)当时的越南党的领导人事事都听老婆的,    结果爆发了战争。   网上查查: 胡志明要求结婚 黎笋投反对票:“我不能毁了你”    http://www.dacheng.com.cn/NewsFolder/20098/2009825113247865.html   黎笋没有动怒,心平气和地说:“老胡,别太冲动!凡事从长计议,不可不三思而后行。我这么劝阻也是为你着想。你曾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生不娶,这句话影响很大,一旦你违背诺言,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业,这不仅有损你的国父形象,连越南共产党也将从此名声扫地。所以,我宁可被你指责、憎恨,也不能让越南老百姓唾骂我们是千古罪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请你原谅我的固执。”   上世纪30年代初,为了掩护胡志明在广东、香港开展工作,中共安排林依兰以一个“妻子”的身份照料他的起居。不久,俩人产生了爱意……这段恋情经历了38年风雨,最终未成眷属。1968年,林依兰在眷恋中告别人间。胡志明闻讯,痛不欲生,一年后溘然去世。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林依兰的名字。    答案二,投名状说:    吕喆 :投名状?    anonymity : 投名状?这个解释很给力啊。   "投名状"是《水浒传》里说的,上山为寇时,拜山头,人家不信任你,怎么办?先随便杀几个人,提人头来,才能入伙。林冲上山那段有。    Me:你的意思是孝敬美国佬? 答案三,内政说:   210.73.3.*:参加过文革的人都知道,边境冲突是为内政服务的. 那个历史时期,啥最重要? 冲突后,谁最显眼? 想想这些你就明白了   XXX,你不会打仗,我来指挥! 答案四,围魏救赵说:    李学宽 :为了支持波尔布特,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    陈安博士 :老李说的对。而其实,红色高棉杀中共的人可是杀了不少。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看大节,大节都是为了共产主义,多杀一些我们的人我们也不在乎,还是支持,有点难处(越南来侵)我们也围魏救赵地去救。 答案五,天气太热说:    逄焕东 :越南在热带,又经常下大雨,所以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去解放他们,他们居然说那是侵略,真是万劫不复的奴才。 答案六,明知故问说:   219.245.152:明知故问!   精彩,专家就是专家,为我解惑。   都说的很对,综合起来,两个字:    玩玩。   中越之战,纯属娱乐,玩玩罢了。    anonymity :话说多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坐出租车时,听收音机里有点歌节目。那些年很流行这个的。一位听众打进来电话,说她奶奶今天生日,老人家一辈子不容易,点首歌祝她健康长寿。    结果,主持人说,好啊,那么我就给您选首《血染的风采》吧。    于是,歌声响起。于是,我们全楞了,然后,笑喷了。。。   Me:俺又想起了徐良,董文华和赖昌星。都是天才。   一切都是交易!   宗主国都要阻止附属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也是一样。   这招叫做分而治之!   英国会,法国会,俄国会。   俺们伟大的中国人,岂能不会?   分而治之,这玩意儿,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延伸,就是忽悠别人搞民主,自己搞集权。      这个世界存在善类么?   大家都说的这么精彩, 尤其以天气说和女人说最给力。   俺再补充一个,要不对不起大家。    答案六,隔代亲说:    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类文化现象,奇特之一,就是隔代亲。   共运,起源于法英德,但在俄国这个奴隶制国家光大了,俄国开始和父亲作对,死敌。   俄国下了个蛋,就是中国。   中国长大了,就要反对父权,把俄国列为苏修,以自己为正宗。   中国下了个蛋,越南。   越南长大了,就开始反父权,自己太小,就绑定爷爷——苏联。   越南下了蛋,红色高棉。   红色高棉长大了,就开始反父权,自己太小,就绑定爷爷——中国。   中国,这个老二,找不到爷爷,只好回到猴子里找,就是美国。   搞来搞去,其实都是为了玩玩,人人都想解放全人类。   神马都是浮云。   有个基因突变,就是古巴, 卡斯特罗估计是自学成才 ,是个另类,和大家关系不大。   卡斯特罗不知道啥时候下个蛋,一定也会搞他自己。   玩玩,还会玩下去的。       下一步,中朝必有一战。   你没听错,就是中国和朝鲜,不是韩国,也不是日本,更不是美国。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京、杭州、广东等真的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吗?
热度 3 scaukzcai 2011-2-15 11:18
以下来自最近的新闻报道: 报道1: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孙丹)随着2011年地方“ 两会 ”的渐次闭幕,各地2010年的GDP“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纵观各地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又有3个省份(陕西、内蒙古 、黑龙江)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广东、 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4万亿元。2010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江西、天津和山西2010年GDP总量都突破9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准万亿俱乐部”。从GDP增速来看,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有2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广东 45472.83亿元 同比增长12.2% 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报道2: 北京市统计局1月21日对外公布,2009年北京全年地区GDP增速达10.1%,超过预期实现双位增长, 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报道3: 中新社杭州1月25日电(记者江耘 徐王俊) 据浙江省杭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杭州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86642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68398元。 依全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水平双双突破1万美元,步入“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另据资料介绍 :《中国城市年鉴》总编组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的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人均GNP的现代化标准为5000美元以上。按照这一标准,中等发达国家的名单包括:希腊、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科威特、韩国、阿根廷、乌拉圭、捷克、匈牙利、沙特阿拉伯。 疑问 :北京、杭州、广东整体上真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吗。我生活在广州,按理更加应该体会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可是在房价、物价、福利、环境质量、幸福指数、就业、国民素质等方面怎么天天见到的都是抱怨、叹气呢?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902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数字出版要替传统出版还三笔债
热度 2 renxiang 2011-2-11 18:09
相比西方出版业,我国现代出版的发展并不成熟,更谈不到完善。从封建社会的文字狱禁锢,到民国时期短暂的出版自由,再经历文革前后的文化浩劫,最后是短暂的30年的商业化进程,可以说,中国传统出版产业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与框架。虽然说,数字出版给了中国与国外出版业一个相同的起跑线,出版产业与出版文化的固有差距依然会成为将来发展的短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数字出版要替传统出版还债,或者说补课。当然,这种还债其实也是重要的商业机会。 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读者社群的培育。尤其在小说阅读领域,国外的读者俱乐部极为发达,是传统书业中作者、出版商、读者相互交流的主要平台。我在英国的时候,参加过几个大作家的读者会活动,其运作模式、规模、用户忠诚度不亚于流行歌星的歌友会。出版巨头贝塔斯曼其实就是依赖这一模式而建立的帝国。而国内出版社在读者服务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出版社多把边缘员工、退休职工安排管理读者服务,业务也只是邮购、退换书而已。数字时代,国内的原创小说网站,比如红袖添香,起点等建立了类似的网络读者社群,以此作为原创内容销售的渠道。不过,缺乏了传统出版商与大牌作家的参与,这些读者社群太草根了,缺乏文化底蕴与社会认可。这一领域是数字出版的一大机遇。 第二,书评人与书评氛围。中国出版业没有书评。任何一个看过《纽约时报》书评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以宣传软文,或者你好我好的歌功颂德为主的中国书评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外壳。引导消费,评点江山的职能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书是内容消费品,不读完不知好坏。所以,书评人的引导与推荐至关重要。公正、批判性的书评氛围是出版业能否真正向着有品位、有内涵、有水准的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国内书评规模很小,更重要的是,缺乏公正与批判精神。各大媒体给钱就说好,一起忽悠读者,这种氛围要不得。数字出版时代,书评领域,点评类网站大有可为。 第三,作家经纪人。由于中国出版业真正商业化的时间很短,而且国内出版业有一个非常恶劣的文化,那就是把作者视为弱势群体。拖欠稿费,压低报酬,雇佣枪手,是国内出版业内容制造方面的主要问题。在如此一个轻视作者劳动的产业环境中,作者都泥菩萨过河,哪里还有经纪人的利润空间。这也是中国文化缺乏原创力的一个症结所在。西方出版业的畅销书作家一般只管埋头写作,一切俗务均由经理人代办。正是在一流的经理人与经济公司的运作下,才诞生了诸如斯蒂芬金、丹布朗这样的超级畅销书作家。数字出版时代,国内出版业要补上这一课。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142 次阅读|2 个评论
捐献遗体俱乐部
kksonne 2010-11-7 22:46
盛弘强 2010-11-07 前几日,经过科研楼时看到一副横幅杭州市捐献遗体俱乐部祝全世界人民健康长寿。第一眼看了总觉得不是个滋味。医学生解剖用尸体来源一直非常紧张是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的共同话题。其中有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但是, 获得尸体后医学院校、医学生们有没有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大范围的祭奠慰灵仪式?有没有邀请社会人士、遗体捐献者家属来发言缅怀、纪念?学生们每一次尸体解剖开始前,有没有由衷的几秒钟的默哀沉思或以表敬意? 尽管看起来有些形式主义,但是对家属的安慰和社会的推动意义重大。试想,尸体解剖的单位和人员若不认真对待,只有让捐献者家属寒心,让志愿者逐渐漠不关心。 俱乐部一词最早来源于日语,取club的谐音,多指社会交际、娱乐方面志趣相投者形成的社会团体和/或场所。俱乐部在社会用词里我想还是娱乐性质为多。但将捐献遗体上升到俱乐的层面总觉得不是那么协调,(尽管媒体也有报道还有自杀俱乐部),至少不是那么严肃。可以是捐献遗体协会、捐献遗体志愿者团体等名称更加符合大众的接受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4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顶级20家俱乐部年收入排行
eaglezxw 2010-3-2 17:22
排名 俱乐部 联赛 比赛收入 转播收入 商业广告 总收入 1 皇家马德里 西甲 101.4 160.8 139.2 401.4(365.8) 2 巴塞罗那 西甲 95.5 158.4 112.0 365.9(308.8) 3 曼联 英超 127.7 117.1 82.2 327.0(324.8) 4 拜仁慕尼黑 德甲 60.6 69.6 159.3 289.5(295.3) 5 阿森纳 英超 117.5 89.0 56.5 263.0(264.4) 6 切尔西 英超 87.4 92.9 62.0 242.3(268.9) 7 利物浦 英超 49.9 87.6 79.5 217.0(207.4) 8 尤文图斯 意甲 16.7 132.2 54.3 203.2(167.5) 9 国际米兰 意甲 28.2 115.7 52.6 196.5(172.9) 10 AC米兰 意甲 33.4 99.0 64.1 196.5(209.5) 11 汉堡 德甲 146.7 12 罗马 意甲 146.4 13 里昂 法甲 139.6 14 马赛 法甲 133.2 15 热刺 英超 132.7 16 沙尔克04 德甲 124.5 17 不莱梅 德甲 114.7 18 多特蒙德 德甲 103.5 19 曼城 英超 102.2 20 纽卡斯尔 英冠 101.0 注:各数字单位为百万欧元,前十名总收入后括号内为上一年收入。 http://sports.sina.com.cn/g/2010-03-02/10114865356.shtml
个人分类: 体育世界|2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达尔文俱乐部端午节活动记
eminor 2009-5-28 16:04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说过,商场里的商品散发的都是贼光:人们进商场时钱包是鼓鼓的,出来以后钱包便瘪瘪的了。而博物馆里的藏品散发的却是宝光:人们进博物馆时脑子是空空的,出来以后脑子是满满的了。今天是端午节假日,小达尔文俱乐部的亲子活动又开始了,在北京郊区的白垩纪地层中寻找化石。孩子们很兴奋,家长的热情也很高。大家都找到了叶肢介化石,有些孩子还找到了狼鳍鱼。去的时候大家的背包是空空的,回来的时候背包里是满满的化石。这个假日的收获大大滴! 这是谷歌地球的照片,野外活动的地点在这架飞机西南侧两里地。 到达活动地点,家长和孩子们下车寻找地层露头 找到露头后开始发掘 已经有几个小朋友找到化石了 不用害怕白垩纪的恐龙出现,解放军叔叔的坦克会保护大家 看看坦克是怎么开的 又有人找到化石了! 相关博文: 小达尔文俱乐部五一活动记
个人分类: 岁月如歌|7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