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蜘蛛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图说话:蜘蛛是最优秀的材料工程师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6-10-28 05:12
看图说话:蜘蛛是最优秀的材料工程师 蜘蛛网(蜘蛛丝)是强度最高的材料。 蜘蛛丝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 蜘蛛丝是弹性材料, 蜘蛛丝是粘性材料, 蜘蛛丝是吸水材料, 蜘蛛丝是信息材料。 蜘蛛丝是 ------ 蜘蛛爪更厉害。 下面的四只蜘蛛,各有各的本事,都是材料科学领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_^ 1)这只蜘蛛有8条腿,看看它如何建设蜘蛛网。丝线来自屁股某部门,A爪子抓着线,准备粘结在经线上 2)A爪把丝线交给B爪 3)A爪抓住经线(有一定力度),B爪准备把丝线粘在经线上 4)已经完成粘结,蜘蛛编织网络的速度很快,这个视频带有慢播功能 5)已经编织到这里了 6)蜘蛛回到网中央休息了,下面看第二只蜘蛛 7)这是另外一只蜘蛛在织网,看看工作处那根经线受到了拉力 8)蜘蛛在下一根经线工作,看看,此处的经线受到了明显的拉力 9)蜘蛛又换到下一根经线上,此处经线受到了明显的拉力 10)又换到下一根经线。是不是拉紧了,蛛丝和蛛丝才能粘结住? 11)拉紧经线,把新鲜的蛛丝粘在经线上 12)好了,这只蜘蛛回到网络中央享受午餐了,下面看第三只蜘蛛 13)这只蜘蛛表演如何架设经线。看看蜘蛛的喷丝器,射程很远 14)看看,蜘蛛一次喷射多根经线 15)蜘蛛喷射出的蛛丝,直奔对岸 16)由于蛛丝在晃动,看起来像丝带 17)看看蜘蛛的蛛丝喷射器,像发射带控制线的导弹一样 18)这就是主人公(本蜘蛛) 19)看看,蛛丝下面是河流,还有一个小岛。由此可见,蜘蛛想过河太简单了 20)看看,蛛丝落在了对岸的树上,蜘蛛沿着经线出发了 21)蜘蛛在中途加固支撑点 22)蜘蛛继续前进 23)在蛛丝上行走的蜘蛛 24)看看,蜘蛛踩着至少两根蛛丝,比走单股钢丝容易多了 25)不好,迎面来了一只蜘蛛(入侵者?) 26)弱者(入侵者)急中生智,切断蛛丝,大家各奔东西,再无交手的可能 27)蛛丝被切断,两只蜘蛛哪里来回哪里去 28)回弹中的蛛丝 29)蜘蛛回到出发地,开始回收断线后的蛛丝 30)两只爪子在回收蛛丝,看看中间那个弯曲 31)蜘蛛要把自己吐出的蛛丝再吃回去,不能浪费,这可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维材料 32)再从头来 33)继续喷射 34)蛛丝在树林子里穿梭 35)蛛丝喷射器,一次喷射两束 36)看看,像一座空中索道 37)沿着索道,出发了 38)开始布设纬线工程 39)看看,这只蜘蛛先建设网络中央,随时可以回家休息 40)看看这只蜘蛛的网有多厉害 41)一只蛤蟆被网住了 42)看看这只胖乎乎的蛤蟆 43)蜘蛛知道有客来访,决定起身去看看 44)网中之蛙,挣脱不破蜘蛛网 45)蜘蛛过来嗅嗅,不是蜘蛛喜欢的菜,蜘蛛决定放生 46)蜘蛛在为蛤蟆松绑 47)蛤蟆从空中的蜘蛛网被蜘蛛松绑后,掉落到地上,蛤蟆眨眨眼跳走了 截图来自网络视频,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看图说话|306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動畫] [葫芦娃电影版(2008)][720p][中国大陆]
lcj2212916 2016-6-16 23:02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种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它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七个葫芦成熟了,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和穿山甲,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却被妖精的六棱镜射瞎了眼睛。黄娃是硬铁头,由于寡不敌众,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绿娃会火功,又被妖镜的寒光变成冰人。青娃有水性,被妖精用罂粟花醉倒。蓝娃有隐身术,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宝镜,反被他们吸进自己的宝葫芦,也被他们活捉。妖精把七兄弟送进炼丹炉,想炼成七心丹。这时,他们联合起来,发挥各人的法术,冲出炼丹炉,终于打败妖精,并把他们收进宝葫芦里。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80744.html
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命运
pingguo 2016-2-25 15:08
像蜗牛一样爬过的每一条道, 我铭刻于心。 像萤火虫一样点亮的每一寸光, 我用以飞行。 我编织的每一缕蜘蛛网, 只想网住风,那无言的颤栗。 我的心思与轨迹,我已熟悉, 可是我对命运一无所知。 我从未顺从它, 也不屑于与之抗争。 2016-02-23
个人分类: 诗歌|1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蜘蛛
pingguo 2015-5-26 18:27
独自,织一张网,若有若无的网, 借季风的意象。什么是合适的材料: 想象力,存在感,依稀的梦, 还是与夕光平行的回忆? 总之得有足够的弹性,强度与韧性。 雨后的树叶犹似无数面闪亮的镜子, 他从未在镜子里获得什么, 从未获得自己。 一生编织几张网,他已忘掉, 捕食只占很小的比例。 月光,虫鸣,花香,流经他, 流经他的网,一浪接一浪从不厌倦。 忽然醒来,可未必是真的醒来。 不被觉察的绽放只为孤独者呈现。 2015-05-26
个人分类: 诗歌|1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蜘蛛网反观科学研究
热度 2 daxigo 2013-6-14 19:40
科学网出乎我意外地核准了我的博客。我已经申请有5年多了。一直没有通过,说是科学网是面向专业用户的。言下之意……我是业余的……。 不过我关心气象学方面许多问题,关心与水的相变相关的一些现象,关心地球大气对流层的许多问题 确实都是退休之后 的事了。 我把一张有三个网的照片,作为我在科学网的第一张照片。 照片上两个蜘蛛网,还有一段铁丝网。让我想入非非。 照片也是五年前拍的,当时看到这三个网纠缠在起就觉得有趣,正好和我想在科学网上申请博客的情况有点相似。我大概就像照片右边的那个网。看起来实在太不专业。简直不能算是网! 科学的研究就和这三个网一样,各有不同的目标,因而就有不同的研究手段。而且,有的时候即使是相同目标,也应该容许不同的研究手段。 从拍这张照片的那时起,我曾有意地统计了一点我看到的蜘蛛网。出乎意外的是左右两种网 实际比例高达1:20以上,任何环境周围,你能看到一个八卦形的蜘蛛网,你至少可以找到20个右边这类的网。而且同样的可以看到被粘着的飞虫。
个人分类: 水科学综述|1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会写英文字母的横纹金蛛
热度 1 mimu 2012-7-3 23:59
会写英文字母的横纹金蛛
奇怪,蜘蛛还会写英文字母? 我第一次看到在蜘蛛网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几排神似W/Y/V/N等英文字母的时候,心里也直犯嘀咕。当时没带相机,还担心是否会错过一个重要的发现,呵呵。回来查一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原来横纹金蛛和络新妇都是这种很有洋学问的本土蜘蛛喔。知道这种神奇现象以后,就留了心,后来再见的机会就多起来了,也拍过几次。 横纹金蛛属园蛛科金蛛属。这组照片前面2张是横纹金蛛雌,体长近2公分,第三张是横纹金蛛雄,个头小了很多了,只有大约半公分长。有意思的是雌雄个体,织的字母也有所不同。这些个呈现为连续的W或者V状的白色的字母,实际上是稳定丝带;我见过大腹园蛛捕食金龟子的场景,但是蜘蛛网也被拼命挣扎的金龟子弄得乱七八糟,推测横纹金蛛也爱捕食一些个体较大的昆虫,稳定丝带可以对蜘蛛网起到加固的作用。 百度百科上说,横纹金蛛“平原地区很少见”,可能不太准确。几次看到横纹金蛛都是在武汉市内,而且雌雄都有。仔细找找,也许你身边就有。 络新妇也拍过的,只是一时还没找到片子放在哪里,暂时欠奉。 有一部电影叫“夏洛特的网”,是一部关于朋友间友情的故事:神奇蜘蛛夏洛特用自己神奇的字母网救了朋友小猪威尔伯一命,而自己却默默死去,很值得一看。
160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之窗] 蜘蛛网的坚韧性不仅来源于蛛丝
热度 2 Enago 2012-3-15 22:47
蜘蛛网以不可思议的坚韧性而著称,它足以抵御超过飓风强度的大风。科学家对蛛丝的强度和韧性早有测量,对蜘蛛丝进行了大量的吹捧,诸如比钢丝还强,但是对于蛛网内蛛丝之间的连接还不清楚。目前科学家结合了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和对蜘蛛网的实验观察,提出蜘蛛网的坚韧性不仅取决于蛛丝的强度,还取决于整个蛛网的整体设计,这种整体设计能够使应力和损坏局域化。 2012 年 2 月 2 日《自然》杂志的封面故事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和在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蜘蛛网的设计如何将应变和损坏局域化进而保护了整个蛛网。 在花园和车库中发现了蜘蛛的网是多种单丝组成,粘丝及牵引丝是对于蛛网的完整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粘丝是弹性的,湿湿的,它从蛛网中心蜿蜒成螺旋状,其主要功能是捕获猎物。牵引丝僵硬而干燥,它从蛛网中心呈辐射状径向分布,牵引丝对蛛网进行结构支撑,是蛛网机械行为的关键。修建蜘蛛网消耗蜘蛛大量的体能,所以蜘蛛网的耐用性是蜘蛛生存的关键。 Buehler 实验室研究生 Anna Tarakanova 和 Steven Cranford 研发了计算机模型 ,他们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框架,将丝线分子对宏观世界的反应行为扩大,进而对蛛网在局部应力和应变的细节以及极端负荷下的断裂实现追踪与时实观察。研究表明,当蛛网的任何部分被扰动,整个网络都会有所反应。正是蛛网的这种敏感性能够使蜘蛛感知并捕获的在蛛网挣扎的昆虫。径向和螺旋细丝在削减震动方面起不同作用;当外界应力极端强大时,径向和螺旋细丝会断裂进而保全整个蛛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项目主任 Dennis Carter 说: “ 蜘蛛网具有选择性和局域性的破坏这一概念十分有趣,这种独特的结构原理存在于许多生物材料和部件中。” 英语论文修改 通常设计工程结构材料只能考虑可承受的有限的大负荷,但这种设计不能包含极端负荷。蜘蛛网通过高负荷下的局域牺牲办法独特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蜘蛛不需考虑结构工程师在设计材料时必须问的问题 “设计荷载是什么?”如果负载强大到足以毁掉蜘蛛网,蜘蛛利用局域牺牲的办法消除了不可预测性的负载所可能导致的整体失效。 下一篇: 最高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铁基超导体的发现 --- 英论阁 英论阁 enago 博文目录
个人分类: 科研出版趋势|106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蜘蛛网小宝宝的来信
热度 9 xcfcn 2012-2-18 20:22
博主案:科学网的 xiaobaobao888 好久没来了,大概也许好像是被某个科学网才女伤了。现在小宝宝特意冒泡向大家致意。小宝宝正快乐生活着呢! 蜘蛛网小宝宝的来信 hello!~ 大家好!自从蜘蛛网去年某个时候突然不让小宝宝我发言发评论后,小宝宝我很久没有来,也就算个小小的抗议吧(哈哈哈)! 最近有很多关心小宝宝我的蜘蛛网博友问: 小宝宝, 您最近怎么样呀 ? 小宝宝,怎么不来蜘蛛网呀? 小宝宝, 您还在经常买棒棒糖吗? 小宝宝, 您还在关心小动物么? 小宝宝, 您怎么不来蜘蛛网发表评论呀? 小宝宝, 您知道么,蜘蛛网又来了很多很多新蜘蛛 ......... 想告诉大家的是:棒棒糖照样经常买(只是涨价太快),小动物照样关心与爱护,照样想念蜘蛛网上的不知疲惫辛勤耕耘的蜘蛛(只是不要触那蜘蛛网三根红线哦, 哈哈哈 ),而且,小宝宝我在认真学习,在认认真真做个良好小公民。 小宝宝我还是喜欢那首本人创造的《蜘蛛调》 : 手敲键, 口含糖 , 小宝宝我误上了蜘蛛网 , 有心上学去学堂 , 呼儿嗨哟, 一写评论就顾不上 ! 不过呢, 那已经成了过眼烟云啦! ~
个人分类: 杂论|5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这次,要用写SCI文章的态度写科普文章
热度 3 沈海军 2012-2-13 22:27
最近,儿童出版社组织大家写第六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长期以来,《十万个为什么?》一直伴随着无数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回想自己的孩童时代,就对该书如痴如醉。几十年过去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能参与该书新版本的撰写。 最近接受复旦大学封东来教授的邀请,撰写"有些虫子为什么能在水上走?蜘蛛网上的水珠为什么象珍珠串?什么是纳米机器人和分子马达?纳米机器人有何妙用?"等几个专题。自今为止,虽然自己发表过五、六十篇科普文章,但心里仍觉得沉甸甸的。 这次,我一定要用写SCI文章的态度写好科普文章。
316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转贴:胡适谈治学方法 第三讲
chenhuansheng 2011-12-17 10:27
http://daniex.info/hushi-how-to-pursue-studies-3.html 第三讲:方法与材料 (四十一年十二月六日在台湾大学讲) 钱校长、各位先生、各位同学: 在三百多年以前,英国有一位哲学家叫做培根(FrancisBacon)。他可以说是鼓吹方法论革命的人。他有一个很有趣的譬喻;他将做学问的人运用材料比做三种动物。第一种人好比蜘蛛。他的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而是从肚里面吐出来的。他用他自己无穷无尽的丝做成很多很好看的蜘蛛网。这种人叫做蜘蛛式的做学问的人。第二种人好比蚂蚁。他也找材料,但是找到了材料不会用,而堆积起来;好比蚂蚁遇到什么东西就背回洞里藏起来过冬,但是他不能够自己用这种材料做一番制造的工夫。这种做学问的人叫做蚂蚁式的学问家。第三种人可宝贵了,他们好比蜜蜂。蜜蜂飞出去到有花的地方,采取百花的精华;采了回来,自己加上一番制造的工夫,成了蜜糖。培根说,这是做学问人的最好的模范--蜜蜂式的学问家。我觉得这个意思,很可以作为我今天讲“方法与材料”的说明。 在民国十七年(西历1928年),台大前任校长傅斯年先生同我两个人在同一年差不多同时发表了两篇文章。他那时并没有看见我的文章,我也没有看见他的文章。事后大家看见了,都很感兴趣,因为都是同样的注重在方法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傅先生那篇文章题目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我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治学的方法与材料”。都是特别提倡扩大研究的材料的范围,寻求书本以外的新材料的。 民国十五年,我第一次到欧洲,是为了去参加英国对庚子赔款问题的一个会议。不过那时候我还有一个副作用(我自己认为是主要的作用),就是我要去看看伦敦、巴黎两处所藏的史坦因(Stein)、伯希和(Pelliot)两位先生在中国甘肃省敦煌所偷去的敦煌石室材料。诸位想都听见过敦煌材料的故事;那是最近五十多年来新材料发现的一个大的来源。 在敦煌有一个地方叫千佛洞,是许多山洞。在这些山洞里面造成了许多庙,可以说是中古时期的庙。其中有一个庙里面有一个藏书楼--书库,原来是藏佛经的书库,就是后来报上常提起的“敦煌石室”。在这个书库里面藏有许多卷子--从前没有现在这样的书册,所有的书都是卷子。每一轴卷子都是把许多张纸用一种很妙的粘法连起来的。很妙的粘法!经过一千多年都不脱节,不腐蚀。这里面大概有一万多中国中古时代所写的卷子。有许多卷子曾由当时抄写的人写下了年月。照所记的年代来看,早晚相去约为六百年的长时期。我们可以说石室里面所藏的都是由五世纪初到十一世纪时的宝贝。这里面除了中国文字的经以外,还有一些少数的外国文字的材料。敦煌是在沙漠地带,从前叫沙洲,地方干燥,所以纸写的材料在书库里面经过了一千多年没有损坏。但是怎样能保存这么久没有被人偷去抢去呢?大概到了十一世纪的时候,敦煌有一个变乱,敦煌千佛洞的和尚都逃了。在逃走之前,把石室书库外面的门封起来,并且在上面画了一层壁画,所以不留心的人不知道壁画里面是门,门里面有书库,书库里面有一万多卷的宝贝。变乱经过很长的时期。平静了以后,千佛洞的和尚死的死了,老的老了,把书库这件事也忘了。这样便经过一个从十一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年的长时期。到了清光绪庚子年,那时候中国的佛经已经衰败,敦煌千佛洞里面和尚没有了,住上了一个老道,叫王老道。有一天他要重整庙宇,到处打扫打扫;扫到石室前面,看到壁画后面好像有一个门;他就把门敲开,发现里面是一大堆佛经后,就告诉人说那是可以治病的。头痛的病人向他求医,他就把佛经撕下来一些烧了灰,给病人吞下,说是可以治头痛。王老道因此到发了一笔小财。到了西历1907年,英国探险家史坦因在印度组织了一个中亚细亚探险队,路过甘肃,听到了古经治病的传说,他就跑到千佛洞与王老道嘀咕嘀咕勾搭上了。只花了七十两银子,向王老道装了一大车的宝贝材料回到英国去。这一部分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内存着。史坦因不懂得中国文字,所以他没有挑选,只装了一大车走了。到了第二年--西历1908年--,法国汉学家,一个了不得的东方学家,伯希和,他听说这回事,就到了中国,跑到王老道那里,也和王老道嘀咕嘀咕,没有记载说他花了多少钱,不过王老道很佩服他能够看得懂佛经上的中外文字,于是就让他拿。但是伯希和算盘很精,他要挑选;王老道就让他挑。所以他搬去的东西虽然少一点,但是还是最精萃的。伯希和挑了一些有年月材料和一些外文的材料,和许多不认识的梵文的经典,后来就从这些东西里面发现很重要的中文以外的中亚细亚的文字。这一部分东西,现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第二部分。伯希和很天真,他从甘肃路过北京时,把在敦煌所得的材料,向中国学者请教。中国的学者知道这件事,就报告政府。那时候的学部--教育部的前身--,并没有禁止。任伯希和把他所得材料运往法国了。只是打电报给甘肃,叫他们把所有石室里剩余的经卷都运到北京。那些卷子有的长达几丈,有的又很短。到这时候,大家都知道石室的古经是宝贝了。于是在路上,以及起装当中,大家偷的偷,夹带的夹带。有的时候点过了多少件,就有人将长的剪开凑数。于是这些宝贝又短了不少。运到北京后,先藏在京师图书馆。后来改藏在北平图书馆。这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就是散在民间的。有的藏在中国学者手里,有的在中国的各处图书馆中,有的在私人收藏家手中,有的流落到日本人手中。这是第四部分。在一万多卷古经卷里面,只有一本是刻本的书,是一本《金刚经》,是在第一批被史坦因运到英国去了。那上面注有年代,是唐懿宗年间(西历868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日子可以确定的刻本书。此外都是卷子,大概在伦敦有五千多卷,在巴黎有三千多卷,在北平的有六千多卷,散在中国与日本民间收藏家手中的不到一百卷。 那时候(民国十五年)我正在研究中国佛教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分。我研究到唐朝禅宗的时候,想写一部禅宗史。动手写不到一些时候,就感觉到这部书写不下去,就是因为材料的问题。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在中国所能找到的材料,尤其是在十一世纪以后的,都是经过宋人篡改过的。在十一世纪以前,十世纪末叶的宋高僧传里面,偶然有几句话提到那个时代唐朝禅宗开始的几个大师的历史,与后来的历史有不同的地方。这个材料所记载的禅宗历史传,有一个最重要的和尚叫做神会。据我那时候所找到的材料的记载,这个神会和尚特别重要。 禅宗的历史是怎么起来的呢?唐朝初年,在广东的韶州(现在的韶关),有一个不认字的和尚名叫慧能。这个和尚在南方提倡一种新的佛教教义,但是因为这个和尚不大认识字,他也没有到外边去传教,就死在韶州,所以还是一个地方性的新的佛教运动。但是慧能有一个徒弟,就是上面所讲的那个神会和尚。神会在他死后,就从广东出发北伐--新佛教运动的北伐,一直跑到河南的滑台。他在滑台大云寺的大庭广众中,指责当时在长安京城里面受帝王崇拜的几个大师都是假的。他说:“他们代表一种假的宗派。只有我那个老师,在广东韶州的不认字的老师慧能,才是真正得到嫡派秘传的。”慧能是一个獠--南方的一个民族。他说:“从前印度的达摩到中国来,他开了一个新的宗派,有一件袈裟以为法信。这件袈裟自第一祖达摩传给第二祖,第二祖传给第三祖,第三祖传给第四祖,第四祖传给第五祖,都以袈裟为证。到了第五祖,宗派展开了,徒弟也多了,我的老师,那个不认识字的獠和尚,本是在第五祖的厨房里舂米的。但是第五祖觉得他懂得教义了,所以在半夜把慧能叫去,把法的秘密传给他,同时把传法的袈裟给他作为记号。后来他偷偷出去到南方传布教义。所以我的老师才是真正嫡派的佛教的领袖第六祖。他已经死了,我知道他半夜三更接受袈裟的故事。现在的所谓‘两京法祖三帝国师’,(两京就是东京洛阳,西京长安;三帝就是武则天和中宗睿宗。)在朝廷受崇拜的那些和尚,都是假的。他们没有得到袈裟,没有得到秘密;都是冒牌的宗派。”神会这种讲演,很富有神秘性;听的人很多。起初在滑台;后来有他有势力的朋友把他弄到东京洛阳。他还是指当时皇帝所崇拜的和尚是假的,是冒牌的。因为他说话时,年纪也大了,口才又好,去听的人比今天还多。但是皇帝崇拜的那些和尚生气了,又因为神会说的故事的确动人,也感觉到可怕,于是就说这个和尚妖言惑众,谋为不轨,奏准皇帝,把神会流放充军。从东京洛阳一直流放到湖北。三年当中,换了三处地方,过着被贬放逐的生活。但是在第三年的时候,安禄山造反,把两京都拿下了;唐明皇跑到四川。这时候由皇帝的一个太子在陕西甘肃的边境灵武,组织一个临时政府,指挥军队,准备平定乱事。那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筹款解决财政问题。有那么多的军队,而两京又都失陷,到哪里去筹款呢?于是那时候的财政部长就想出一个方法,发钞票--这个钞票,不是现在我们用的这种钞票,而是和尚尼姑必须取得的度牒。--水浒传中,鲁智深杀了人,逃到赵员外家里;赵员外就为他买了度牒,让他做和尚。也就是这种度牒。--但是这个度牒,一定要有人宣传,才可以倾销。必须举行一个会,由很能感动人的和尚去说法,感动了许多有钱的人,这种新公债才有销路。就在那时候,被放逐三年的神会和尚跑了回来;而那些曾受皇帝崇拜的和尚们都已经跑走,投降了,靠拢了。神会和尚以八十岁的高龄回来,说:“我来为国报效,替政府推销新的度牒”。据我那时候找到的材料的记载,这个神会和尚讲道的时候,有钱的人纷纷出钱,许多女人们甚至把耳环戒指都拿下来丢给他;没有钱的就原意做和尚、做尼姑。于是这个推销政府新证券的办法大为成功。对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的军事,神会和尚筹款的力量是一个大帮助。当初被政府放逐的人,现在变成了拥护政府帮忙立功的大和尚。祸乱平定以后,皇帝把他请到宫里去,叫工部赶快给神会和尚建造禅寺。神会死时,已九十多岁;替政府宣传时,已将近九十岁了。神会和尚不但代表新佛教北伐,做了北伐总司令,而且做了政府里面的公债推销委员会的主席。他成功身死以后,当时的皇帝就承认他为禅宗第七祖。当然他的老师那个南方不识字的獠和尚是第六祖了。那时候我得到的材料是如此。 神会虽然有这一段奋斗的历史,但在过了一二百年以后,他这一派并没有多少人。别的冒牌的人又都起来,个个都说是慧能的嫡派。神会的真真嫡派,在历史上没有材料了。所以当我在民国到欧洲去的时候的副作用,就是要去找没有经过北宋人涂改过的真正的佛教史料。因为我过去搜集这些材料时,就知道有一部分材料在日本,另一部分也许还在敦煌石室里面保存。为什么呢?方才讲过,敦煌的卷子,是从五世纪起到十一世纪的东西。这六百多年恰巧包括我要找的时期,且在北宋人涂改史料以前;而石室里的材料,又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点九都是佛教材料。所以我要到伦敦、巴黎去,要找新的关于佛教的史料,要找神会和尚有没有留了什么东西在敦煌石室书库里面。这就是我方才说的副作用。到了英国,先看看大英博物院,头一天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正在展览的长卷子,就是我要找的有关材料。后来又继续找了不少。我到法国的时候,傅斯年先生听说我在巴黎,也从德国柏林赶来。我们两个人同住一个地方,白天在巴黎的国家图书馆看敦煌的卷子,晚上到中国馆子吃饭,夜间每每谈到一两点钟。现在回忆起当时一段生活,实在是很值得纪念的。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不到三天,就看见了一段没有标题的卷子。我一看,知道我要的材料找到了;那就是神会的语录,他说的话和所作的事。卷子里面常提到“会”;虽然那还是没有人知道过,我一看就知道是神会,我走了一万多里路,从西伯利亚到欧洲,要找禅宗的材料;到巴黎不到三天就找到了。过了几天,又发现较短的卷子,毫无疑义的又是与神会有关的。后来我回到英国,住了较长的时期,又发现一个与神会有关的卷子。此外还有与那时候的禅宗有关系的许多材料。我都照了像带回国来。四年之后,我在上海把它整理出版,题为“神会和尚遗集”。我又为神会和尚写了一万多字的传记。这就是中国禅宗北伐的领袖神会和尚的了不得的材料。我在巴黎发现这些材料的时候,傅先生很高兴。 我所以举上面这个例子,目的是在说明材料的重要。以后我还要讲一点同类的故事--加添新材料的故事。我们用敦煌石室的史料来重新撰写了禅宗的历史,可以说是考据禅宗最重要的一段。这也是世界所公认的。现在有法国的哲学家把我发现后印出来的书全部译成法文,又拿巴黎的原本与我编的校看一次。美国也有人专研究这一题目,并且也预备把这些材料译成英文。因为这些材料至少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是新的材料,可以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使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人得一个新的认识。 就在那一年冬天,傅孟真先生从德国回到中国;回国不久,就往广东担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并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后来又应蔡孑民先生之邀,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不久,在历史语言研究季刊第一本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因为我们平常都是找材料的人,所以他那篇文章特别注重材料的重要。这里面有几点是在他死后他的朋友们所常常引用的。他讲到中国三百多年的历史语言学的考据与古韵古音的考据,从顾亭林阎百诗这两个开山大师起,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年,二十世纪初年。在这三百多年当中,既然已经有人替我们开了一个新纪元,为什么现在还这样倒霉呢?傅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三个最精辟的解答: 一、凡是能直接研究材料的就进步;凡是不能直接研究材料,只能间接研究材料的,或是研究前人所研究的材料或者研究前人所创造的材料系统的就退步。 二、凡一种学问能够扩充或扩张他的研究材料的便进步;凡不能扩张他的材料的便退步。 三、凡一种学问能够扩充他作研究时所应用的工具便进步;凡不能扩充他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便退步。(在这里,工具也视为材料的一种。) 所以傅先生在他这篇文章中的结论,认为中国历史语言学之所以能够在当年有光荣的历史,正是因为当时的顾亭林、阎百诗等大师能够开拓的用材料。后来所以哀歇倒霉,也正是因为题目固定了,材料不大扩充了,工具也不添新的了,所以倒霉下去。傅先生在那篇文章里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提出了三条工作旨趣: 一、保持顾亭林、阎百诗的遗训。要运用旧的新的材料,客观的处理实在的问题。因为解决问题而更发生新问题;因为新问题的解决更要求更多的材料。用材料来解决问题,运用旧的新的材料,客观地处理实在地问题,要保持顾亭林、阎百诗等在三百多年前地开拓精神。 二、始终就是扩张研究的材料,充分的扩张研究的材料。 三、扩充研究用的工具。 以上是傅先生在民国十七年--北伐还没有完成,北伐军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提出的意见。他在这篇文章里面还发表了一个很伟大的梦想。他说我们最注意的是求新的材料。所以他计划要大规模的发掘新材料: 第一步,想沿京汉路,从安阳到易州这一带去发掘。 第二步,从洛阳一带去发掘;最后再看情形一步一步往西走,一直到中亚西亚去。在傅先生那一篇并不很长的‘工作旨趣’里面,在北伐革命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已经在那里做这样一个扩大材料的梦想。而在最近这二十年来,中央研究院在全国学术机关内,可以说充分做到了他所提出的三大旨趣。我虽然是中央研究院的一份子,却并不是在这里做广告。我们的确可以说,他那时所提出的工作旨趣,不但是全国,亦是全世界的学术界所应当惊异的。 我在民国十七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方法与材料”,已收在文存第三集内,后来又收在胡适文选里面。我不必详细的讲它了。大意是说: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的不够,可以限制做学问的方法;而且材料的不同,又可以使做学问的结果与成绩不同。在那篇文章里面,有一个比较表,拿西历1600年到1675年,七十五年间的这一段历史,与东方的那段七十多年间的历史相比较,指出中国和西方学者做学问的工作,因为所用材料的不同,成绩也有绝大的不同。那时正是傅先生所谓顾亭林、阎百诗时代;在中国那时候做学问也走上了一条新的路,走上了科学方法的路。方法也严密了;站在证据上求证明。象昨天所说的顾亭林要证明衣服的“服”字古音读作“逼”,找了一百六十个证据。阎百诗为书经这部中国重要的经典,花了三十年的工夫,证明书经中所谓古文的那些篇都是假的。差不多伪古文里面的每一句,他都找出它的来历。这种科学的求证据的方法。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这种方法与西洋的科学方法,是同样的了不得的。 但是在同一时期,--在1600-1675年这一段时期,--西洋做学问的人是怎么样呢?在十七世纪初年,荷兰有三个磨玻璃的工匠,他们玩弄磨好的镜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无意中发明了望远镜。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意大利的一位了不得的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便利用这一原理,自出心裁的制造成一个当时欧洲最完美的最好的望远镜。从这个望远镜中发现了天空中许多新的东西。同时在北方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刻伯勒)(Kepler)正在研究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他对于五大行星当中火星的轨道,老是计算不出来,但是搜集了很大材料。后来刻伯勒就假设说,火星轨道不是平常的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不但有一个中心而且有两个中心。这真是大胆的假设;后来证实这个假设是对的,成为著名的火星定律。当时刻伯勒在北方,伽利略在南方,开了一个新的天文学的纪元。伽利略死了二三十年后,荷兰有一位磨镜工匠叫做李文厚(Leeuwenhoek)。他用简单的显微镜来看毛细管中血液的运行和筋腱的纤维。他看见了血球、精虫、以及细菌(1675年),并且绘了下来。我们可以说,微菌学是萌芽于西历1675年的。伽利略并且在物理学上开了新的纪元,规定了力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就在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西历1642),一位绝大的天才科学家--牛顿(Newton)--在英国出世。他把刻伯勒与伽利略等人的发现,总结起来,做一个更大胆的假设,可以说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胆的二、三个假设中的一个,就是所谓万有引力的定律。整个宇宙所有这些大的星,小的星,以及围绕着太阳的各行星(包括地球),所以能够在空中,各循着一定的轨道运行,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万有引力的缘故。在这七十五年中,英国还有两位科学家我们必须提到的。一位是发明血液循环的哈维(Harvey),他的划时代的小书是1628年出版的。一位是了不起的化学家波耳(Boyle),他的在思想史上有名的著作“怀疑的化学家”是1661年出版的。 西方学者的工作,由望远镜、显微镜的发明,产生了力学定律、化学定律,出了许多新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新的宇宙出现了。但是我们中国在这个时代,在学者顾亭林、阎百诗的领导下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的材料是书本。顾亭林研究古韵,他的确是用新的方法,不过他所用的材料也还是书本。阎百诗研究古文尚书,也讲一点道理,有时候也出去看看,但是大部分的材料都是书本。这三百多年来研究语言学、文字学所用的材料都是书本。可是西方同他们同时代的人,象开普勒(刻伯勒)、伽利略、牛顿、哈维、波耳,他们研究学问所用的材料就不仅是书本;他们用作研究材料的是自然界的东西。从前人所看不清楚的天河,他们能够看清楚了;所看不见的卫星,他们能看见了;所看不出来的纤维组织,他们能看出来了。结果,他们奠定了三百年来新的科学的基础,给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而我们这三百年来在学问上,虽然有了了不起的学者顾亭林、阎百诗做引导,虽然可以说也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但是因为材料的不同,弄来弄去离不开书本,结果,只有两部“皇清经解”做我们三百年来治学的成绩。这个成绩跟三百年来西方科学的成绩比起来,相差真不可以道理计。而这相差的原因,正可以说明傅先生的话:凡是能够扩充材料,用新材料的就进步;凡是不能扩充新的材料,只能研究旧的,间接的材料的就退步。我在那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张表,可以使我们从这七十五年很短的时间中,看出材料不但是可以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而且可以规定了研究的成绩如何。所以我那篇文章后面也有一个和傅先生类似的意见,就是说:做纸上的考证学,也得要跳过纸上的材料--老的材料,去找新的材料,才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成绩。我那篇文章虽然没有他那一种远大的大规模的计划,但是也可以作为他那篇历史上很重要的宣言的小小注脚。我们的结论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地方是我始终没有他那样大规模的梦想:做学问的团体研究,集团研究(CorporateResearch)。培根在三百多年前曾有过这种梦想--找许多人来分工合作,大规模的发现新的真理,新的意思,新的原则,新的原理;在西洋各国已经逐渐实现了。中国方面,丁文江先生在北平创立了中国地质调查所,可以说是在北方的一个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团体,为团体研究、以搜集新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土。在民国十七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尤其是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在中国的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各方面,充分的使用了傅先生的远大的见识,搜罗了全国第一流的研究人才、专家学者,实地去调查、去发掘。例如,安阳的十五次发掘,以及其他八省五十五处的发掘,和全国各地语言语音的调查:这些工作,都是为扩充新的材料。除了地质调查所以外,历史语言研究所可以说是我们规模最大成绩最好的学术研究团体。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文史的学问,到了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以后才走上了完全现代化完全科学化的大路,这是培根在三百年前所梦想的团体研究的一个大成绩。 不论团体研究也好,个人研究也好,做研究要得到好的成绩,不外上面所说的三个条件:一,直接的研究材料;二,能够随时随地地扩张材料;三,能够扩充研究时所用的工具。这是从事研究学问而具有成绩的人所通有的经验。 我开始讲“治学方法”第一讲的时候,因为在一广场中,到的人数很多,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所以只能讲一些浅显的小说考证材料。有些人认为我举的例太不重要了。不过我今天还要和诸位说一说,我用来考证小说的方法,我觉得还算是经过改善的,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我可以引为自慰的,就是我做二十多年的小说考证,也替中国文学史家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扩充了无数的新材料。只拿找材料做标准来批评,我二十几年来以科学的方法考证旧小说,也替中国文学史上扩充了无数的新证据。 我的第一个考证是《水浒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七十一回,从张天师开始到卢俊义做梦为止。但是我研究中国小说,觉得可以分为两大类。象《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是第一类,是创造的小说。另一类是演变的小说;从小的故事慢慢经过很长时期演变扩大为整部小说:象《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封神榜》等这一类故事都是。我研究《水浒传》,发现是从《宣和遗事》这一本很小的小说经过很长的时期演变而来的。在演变当中,《水浒传》不但有七十一回的,还有一百回的、一百二十回的。我的推想是:到了金圣叹的时候,他以文学的眼光,认为这是太长勒;他是一个刽子手,又有文学的天才,就拿起刀来把后面的割掉了,还造出了一个说法,说他得到了一个古本,是七十一回的。他并且说《水浒传》是一部了不得的书,天下的文章没有比《水浒》更好的。这是文学的革命,思想的革命;是文学史上大革命的宣言。他把《水浒》批得很好,又做了一篇很好的序,因此,金圣叹的《水浒》,打到一切的《水浒》。我这个说法,那时候大家都不肯相信。后来我将我的见解,写成文章发表。发表以后,有日本方面做学问的朋友告诉我说:日本有一百回、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后来我在无意间又找到了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四回本和一百十九回本。台大的李玄伯先生也找到一百回本。因为我的研究《水浒传》,总想得到新的材料,所以社会上注意到了,于是材料都出来了。这就是一种新材料的发现,也是二十多年来因我的提倡考证而发现新的材料。 关于《红楼梦》,也有同样的情形。因为我提倡用新的观点考证《红楼梦》,结果我发现了两种活字版本,是乾隆五十六年和五十七年的一百二十回本。有人以为这个一百二十回本是最古的版本,但也有人说《红楼梦》最初只有八十回,后面四十回是一个叫做高鹗的人加上去的。他也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是从卖糖的担子中发现了古本。我因为对于这个解释不能满意,总想找新的材料证明是非,结果我发现了两部没有排印以前的抄本,就是现在印行出来的八十回本。 因为考证《红楼梦》的关系,许多大家所不知道的抄本出现了。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曹雪芹一家的传记材料。最后又发现脂砚斋的详本《红楼梦》;虽然不完全,但的确是最早的本子--就是现在我自己研究中的一本。后来故宫博物院开放了,在康熙皇帝的一张抽屉里发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一张秘密奏折。这个奏折说明当时曹家地位的重要。曹雪芹的曾祖、祖父、父亲、叔父三代四个人继续不断在南京做江宁织造五十年,并且兼两淮盐运使。这是当时最肥的缺。为什么皇帝把这个全国最肥的缺给他呢?因为他是皇帝的间谍,是政治特务;他替皇帝侦查江南地方的大臣,监视他们回家以后做些什么事,并且把告老回家的宰相的生活情形,随时报告皇帝。一个两江总督或江苏巡抚晋京朝圣,起程的头一天,江苏下雪或下雨:他把这个天气的情形用最快的方法传达给皇帝。等到那个总督或者巡抚到京朝见时,皇帝就问他“你起程的头一天江苏是下雪吗?”这个总督或者巡抚听到 皇帝这个问话,当然知道皇帝对于各地方的情形是很清楚的,因此就愈加谨慎做事了。 我所以举《红楼梦》的研究为例;是说明如果没有这些新的材料,我们的考证就没有成绩。我研究这部书,因为所用的方法比较谨严,比较肯去上天下地动手动脚找材料,所以找到一个最早的脂砚斋抄本--曹雪芹自己批的本子--,和一个完全的八十回的抄本,以及无疑的最早的印本--活字本--,再加上曹家几代的传记材料。因为有这些新材料,所以我们的研究才能有点成绩。但是亦因为研究,我们得以扩张材料: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安慰自己的。 此外如《儒林外史》,是中国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吴敬梓做的。当我在研究时,还不知道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我为了考证他的人,要搜求关于他的材料。不到几个月的工夫,就找到了吴敬梓诗文集全集,后面还附有他儿子的诗。这厚厚的一本书,在书店中别人都不要的,我花一块半钱就买到了。这当时是一个海内孤本(我恐怕他失传,所以重印了几千册)。就拿这种考证来讲,方法与材料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材料,就没有法子研究;而因为考证时能够搜求材料,又可以增加了许多新材料。 我再用佛教史的研究说明扩张材料。我那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院看敦煌卷子的时候,该院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我说: 有一位日本学者矢吹庆辉刚刚照了许多卷子的影片带回去。后来矢吹庆辉做了一本书叫“三阶教”。这是隋唐之间佛教的一个新的研究;用的材料,一部分是敦煌的卷子,一部分是日本从唐朝得来的材料。 我搜求神会和尚的材料,在巴黎发现敦煌所藏的两个卷子。我把它印出来以后,不到三年,日本有位石井实先生,买到了一个不很长的敦煌的卷子,也是与神会和尚有关的材料。这个卷子和我所发现的材料比较起来,他的前面一段比我发现的少,后面一段比我发现的多。这个卷子,他也印出来了。另外一位日本学者铃木,也有一卷关于神会的卷子;这和我所发见的是一个东西,但是抄写的不同,有多有少,可以互相补充。因为考证佛教史中禅宗这个小小的问题,增添了上面所说的许多材料。 日本的矢吹先生在伦敦博物院把敦煌所藏的卷子照了许多影片带回日本以后,日本学者在这些照片里面发现的一件宝贝,就是上面讲到的,南方韶州地方不认识字的和尚,禅宗第六祖慧能的语录--《坛经》。这是从来没有的孤本,世界上最宝贵的本子。这本《坛经》只有一万一千言;在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本子有两万两千言。这本《坛经》的出现,证明现在流行的《坛经》有百分之五十是后来的一千多年中和尚们你增一条,我添一章的加进去的,是假的。这也是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发现。总之,因为我考证中国佛教新的宗派在八世纪时变成中国正统的禅宗的历史,我就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 最后我感谢台湾大学给我这个机会--讲学。我很惭愧,因为没有充分准备。我最后一句话,还是我开头所说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求证当中,自己应当自觉的批评自己的材料。材料不满意,再找新证据。这样,才能有新的材料发现;有新材料才可以使你研究有成绩、有结果、有进步。所以我还是要提一提台大前任校长傅先生的口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载1952年12月2、6、7日台湾《新生报》
2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膜
Alisa 2011-9-23 14:21
  PTFE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经压延、挤出、双向拉伸等方法制成的微孔性薄膜。PTFE膜按用途可分为服装膜、空气过滤膜、空气净化膜。PTFE膜具有原纤维状微孔结构,孔隙率85%以上,每平方厘米有14亿个微孔,孔径范围0.02micro;m-15micro;m。   PTFE膜的微结构:   1. PTFE微孔薄膜表面形态是具有蜘蛛网状的微孔结构。微纤维之间形成孔隙,微纤维排列方向与拉伸方向基本平行;纤维束的连接处即为结点,它是由许多微纤维纠缠相连形成。   2.PTFE膜属于非对称性膜,膜的正反面微孔尺寸有差异。   3.膜的截面微孔尺寸比其表面的微孔尺寸大,纵横向微孔尺寸也有差别,纵向微孔大于横向。   4.膜的截面是一种网络结构,在孔的三维结构上有网状连通、孔镶套、孔道弯曲等非常复杂的变化,可能有多个微孔组成一个通道,也有可能一个微孔与多个通道相连。 PTFE膜的分类及应用   1, PTFE 服装膜   利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树脂的成孔特性,采用双向拉伸方法制成的微孔薄膜。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十多亿个微孔,每个微孔直径(0.1μm-0.5μm)比水分子直径(20μm-100μm)小几百倍,比水蒸气分子(0.0003μm-0.0004μm)大上万倍,使水蒸气能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利用这种微孔结构可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另外因为该孔极度细小和纵向不规格的弯曲排列,使风不能透过,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经与其他面料复合后,广泛应用于军队服装,医用服装,休闲服装,消防、防毒、浸水作业等特种防护服,户外运动服装,鞋、帽、手套等辅料以及睡袋、帐篷、雨具等材料。   2,PTFE空气过滤膜   利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独特的节点原纤性、表面光滑、耐化学物质、透气不透水、透气量大、阻燃、耐高温、抗强酸碱、无毒等特性,可用于大气除尘、空气净化等。该膜所制成的产品过滤效率高,可达99.99%,近于零排放;运行阻力低,过滤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运行费用。主要用于化工、钢铁、冶金、炭黑、发电、水泥、垃圾焚烧等各种工业熔炉的烟气过滤。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该膜孔径可控制在0.2~15μm之间,空隙率可达85%以上。   3,PTFE空气净化膜   空气净化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过膨化拉伸后形成一种具有微孔性的薄膜,将此薄膜用特殊工艺覆合在各种织物和基材上,成为新型过滤材料,该膜孔径小(0.05~0.45μm),分布均匀,孔隙率大,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过滤包括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达到净化且通风的目的,它广泛应用于制药、生化、微电子和实验室耗材等领域。
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蜘蛛网
zhudingju 2011-2-1 21:44
蜘蛛网 朱定局2011-2-1 每天蜘蛛织的网都被风吹破或被虫子撞破 每天晚上蜘蛛都重新织网 每天织的网也许都不一样 蜘蛛在网上生活 网是蜘蛛的家 蜘蛛在网上打猎 网是蜘蛛的战场 蜘蛛给自己做网 网也是蜘蛛离开这个世界的地方 每个人都惊叹每个蜘蛛网都不一样 每个人都欢呼每天蜘蛛网都不一样 蜘蛛网 破了再织 织了再破 几天是这样 几年是这样 几个世纪还是这样 蜘蛛网永远是蜘蛛网 因为它是蜘蛛的网
1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网情深
热度 1 papaya313575 2011-1-24 15:13
一网情深
西双版纳,冬日的清晨,薄雾清远。 拿着相机,漫步行走在葫芦岛上。 却没想到,意外邂逅饱含露珠的蜘蛛网—— 有挂在桥头的,有粘上枝头的,还有结在草地上的 演绎了好一番“一网情深”!
个人分类: 热带雨林|2813 次阅读|1 个评论
儿子的新发明:一种智能音乐蜘蛛网
harmonism 2010-4-14 18:58
儿子的新发明:一种智能音乐蜘蛛网 曾纪晴 从幼儿园接了儿子,在回家的路上,他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有了一个新发明! 什么新发明啊?快告诉爸爸!听到儿子说他有了新发明,心里非常高兴,想知道他又在想些什么。 我发明了一个假蜘蛛网!这个蜘蛛网是用非常细的金属丝编织的。我们用手指碰它一下,它就可以发出声音,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弹奏音乐呢!小家伙兴高采烈地对我说。 啊,你这是音乐蜘蛛网啊!太好了!小家伙的想法还真不错。 我的蜘蛛网啊,还可以捕杀蚊虫呢!蚊虫碰到它,就可以发出啪啪的电火花,把蚊虫杀死!儿子兴奋地说。 哈哈,你的音乐蜘蛛网还是电蚊拍啊。看来儿子的发明还不是简单的发明呢。 我的蜘蛛网可不是一般的电蚊拍,它是可以识别好的虫子与不好的虫子的。比如,蚕虫是好的虫子,它就不会被电死。小家伙继续讲解他的新发明,我的蜘蛛网上面有显示器的,蚊虫飞过来,显示器就会显示蚊虫,它会自动放电杀死蚊虫,我们也可以按一下按钮,把它杀死! 哇,你的蜘蛛网可真厉害啊,还有自动识别害虫的智能呢!呵呵,小家伙看来还真不简单啊。 从蜘蛛网到音乐蜘蛛网,这里可能受到吉它等弹拨乐器的启发。从音乐蜘蛛网到捕杀害虫蜘蛛网,这显然是受到电蚊拍的启发。有趣的是,小家伙能想到显示器等害虫智能识别系统。这些功能的组合,显然是符合了发明的要素的。 2010-4-14
个人分类: 天和之路: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5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蜘蛛营造的索网结构
陈龙珠 2009-11-25 11:48
(2009-11-25 上午摄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78 次阅读|6 个评论
漂亮的彩色蜘蛛
大毛忽洞 2009-9-26 11:21
漂亮的彩色蜘蛛 远看 蜘蛛喜欢头朝下睡觉(背部) 漂亮的网络(腹部) (俺自己拍摄的新鲜的照片)
个人分类: 画意和诗情|5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