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秋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秋分:天光月色交响曲 ——阅读欣赏清代女词人顾太清《金风玉露相逢曲》感怀
热度 1 pww1380 2020-10-3 13:14
秋分:天光月色交响曲 ——阅读欣赏清代女词人顾太清《金风玉露相逢曲》感怀 篱风 初 稿(微信朋友圈发布):2020-09-22(秋分)19:09 修订 稿(微信朋友圈发布):2020-09-23 06:30 定 稿(科学网个人空间《信息文明之光》发布) : 2020-10-03 13:12 月光皎洁 如今平分秋色 天光如水 老去来日无多 且珍惜 芭蕉老健 平心看 梧桐叶落 掬一捧天光 留于后世 沐一身月色 走向天国 …… 附:金风玉露相逢曲 【清】顾太清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叶老,梧桐叶落,老健春寒秋热。 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古体诗词集|2305 次阅读|4 个评论
秋分秋花蜂蝶忙(附同学赠诗)
xucq45 2020-9-26 15:20
时节已进秋分,天气渐渐凉了。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我趁机来到小区,拍拍秋花。只见不时有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附同学赠诗: 秋分秋花蝶蜂忙,蝶蜂如人紧收藏。 莫道秋分来的早,节气运转孰能挡。 (王忠义)
个人分类: 校园风光|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秋分养生兼纠正错图
热度 1 kd652 2020-9-22 15:07
秋分节气这一天,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网上有一篇谈养生的文章,用下图解释秋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图(有差错,或者说)不直观,应该是⬇这样子: 要看秋分如何养生,请点击链接查看: https://nd.mbd.baidu.com/r/9WepNBvW6I?f=cprs=827646996ruk=2h7p4uY3DkxcUdWtBkq-CAu=527000e7bc42acf8
个人分类: 养生|1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文(4)一一四个重要的节气
kd652 2020-3-30 02:41
上一节说过,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存在23.5度的夹角: 因此,地球在一年四季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不同的时刻垂直照射四个圈(其中绕过两次赤道),看下图: 12月21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天叫冬至; 3月21日,阳光直射赤道,管这天叫春分; 6月21日, 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天叫夏至; 9月23日, 阳光直射赤道,这天叫秋分。 国外只有四个节气,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下表是各个节气白天的长短: 至于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是根据北半球(主要是黄河流域)农作物生长情况确定的: 用下面的装置可以测出哪天是“冬至”: 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就是“冬至”,然后把去年冬至到今年冬至的天数除以四,可以确定出去年的秋分,夏至和春分,也可以推算出明年春分,夏至和秋分。 人们精确的观测“冬至”发现每年“冬至”的日子并不总是在同一天,大约每四年循环一次, 从此推算出地球每年大约是365.25天,因此制定日历的时候每四年一个“闰年”,“闰”者“润”也,多出来一天。 关于闰年的设置还有更精确的说法,由于本篇主要是哄孩子,这里不再详细展开了。 有首歌开头唱道“抬头望见北斗星......”,如果我们在一年里每天晚上同一个时间(比如21:00)去看北斗星从而找到北极星,然后记下来或者拍照,那么经过一年就会得到下面的结果: 我国古人以“东方”为春天的开始,《鹖冠子》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青”就是春天草木的颜色,也为草木茂盛的季节,我们通常把草称为“青草”,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分析出,在上面的“图”里北斗星每天转了(360/365.25)度,比1度小一点点。 注意⚠你要是一直盯着看北斗星的话,并且假想白天黑夜里你都能看到北斗星的运动,那么北斗星每天转360度左右,只是差1度左右。 请注意上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 请参考视频【地球公转的特征是什么你知道吗】https://dwz.cn/woo3HxJT?u=95466627a80aba98 注意“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这句话。
个人分类: 天文|5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分与中秋
热度 5 fdc1947 2018-9-24 09:12
秋分与中秋 今年的秋分连着中秋节。 9月23日秋分,24日即是中秋。 前两天,全国的各大媒体全都发表了这样一条消息: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 9月23日9时54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进入秋季。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在赤道上,即昼夜平分,故称“秋分”。这是个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今年“秋分日”这天,还是我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新华社的消息。大家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当然都十分高兴。教师有教师节,医师有医师节,中国农民理所当然地应当有农民的节日。这里先不说农民丰收节的盛况,先说上述消息中的一个另外的问题。 有人问,消息中说:秋分 “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而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中秋意味着秋已经过去一半了。这个问题应当怎么认识? 人们认识秋,毫无疑问首先是从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春天植物发芽生长,小虫子活动。秋天树木落叶、草类结籽、昆虫死亡。人们首先认识的,就是这春秋。春种秋收,是中国农业社会的规矩。所以,春字,最早就是写成草木发芽的 萅 字,而秋就是写成小虫子样子 的龝字 ,或者写成从火从禾的会意字秋,意味着秋天收割庄稼以后放火烧荒以备耕种。 从春秋到夏冬。人们认识了一年四季。又认识了一年十二个月,于是,把十二个月三等分。一季三个月,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于是八月十五就称为中秋。 但是,问题是,要把一年分十二个月,就出来了一个问题。 首先,所谓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约 365.24天,称一个太阳年。我们把一周的360度作24等分,每一个分点为一个节气。这样,所谓24节气是安在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产生的“太阳历”简称“阳历”的框架之内的。 所谓一月,就是指月球绕地球一周。平均转一周的时间是二十九天半多一点。 如果取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 29.5天,那么这样的一年就只有354天,比365天少了11天。3年就差了一个多月。如果一开始把新年摆在大冬天,十六年以后,就要在大夏天过年了。 这种历法,就是真正的阴历,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社会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我们不是农业社会,不靠种田吃饭,那还好一点,阿拉伯历就是这种真正的阴历)。 我们的祖先想出来一个改进的办法,就是设立闰月。既然,阴历与阳历之间,每三年差了 33天,那就多加一个月,称闰月。这样还不够,就19年加7个闰月,那就凑得差不多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 这是一种阴历向阳历妥协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阴阳合历。 这对于古代的农业生产也马马虎虎可以使用了,所以,称为农历也还可以。 所谓中秋,即这种阴阳合历中的八月十五日。 但是,这样的历法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并不回到太阳年的起点,只是在这个起点周围来回变动。 我们把阳历年作为一个框架。农历年又是一个框架。这两个框架并不一致。阳历一年 365或366天,变动的范围很小,农历一年354天到384天之间。变动的范围很大。如果我们固定阳历这个框架,那么。农历这个框架就在阳历的框架附近作振动,来回晃动。虽然从很多年来看,例如十九年一看,其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实际上 农历中的每一天,对应的阳历是不同的 (顺便说一句,各位的农历生日与阳历生日可能每年不相同,但是, 19岁、38岁等19倍数岁生日与真正的生日是基本重合的,最多差一天)。例如,近19年来,即从2000年到2018年间,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所对应的阳历日期是(小数点前后分别为月、日): 9.12;10.1;9.21;9.11;9.28;9.18;10.6;9.25;9.14;10.3;9.22;9.12;9.30;9.19;9.8;9.27;9.15;10.4;9.24 可以看到,中秋节最早的日期是 2014年9月8日,那天正好白露。最晚的日期是2006年10月6日,再过两天就是那年的寒露。中秋节就是以19年为周期,在9月8日与10月6日之间来回震荡。换句话说, 中秋节就在白露与接近寒露之间来回震荡,秋分差不多就是在它们中间处 。 1981年到1999年,1962到1980年等等,每19年间中秋节的阳历日期也如此变化。 中国传统的立法中,往往以 “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端。这样的做法,与最冷为冬季、最热为夏季,间于其中的为春、秋即我们身体的冷热感觉并不相同。“四立”往往只是感觉的开始,即,立春是开始要暖和了,立夏是开始要炎热了,立秋是开始要凉快了,立冬是开始要寒冷了。而真正的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的到来则要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这样,如果我们要以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标志,那么,还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他们的开端比较合适。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的两点: 第一, 中秋节是农历框架下的概念。而季节是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它基本上固定在阳历框架下,所以,中秋节总是在白露与接近寒露之间震荡,这样, “中秋”并不是真正寒暑意义上秋季的中点 。 第二, 即使在阳历的框架下,传统的四季开端即 “四立”只是一种倾向的标志,即要暖和了、要炎热了、要凉快了和要寒冷了。而真正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则要由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开端 。 这样,我们就搞清楚了,在以暖和、炎热、凉快和寒冷为四季标志的话语概念里,中秋节并不是秋季的中点,而秋分则象征着真正秋天的到来。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昨天已经是秋分,又是农民丰收节,祝大家很好地欣赏这秋高气爽的大好秋光,享受各种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的秋天。 潘学峰同志认为,“中秋”是“秋收中”的意思。 答潘学峰同志的质疑: 对于中秋两个字的解释, 1.据《汉语大词典》 中秋条 : 中秋,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 中秋节 」。 ●宋吴自牧《 梦粱录 •中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2.下图是民国年间的小学课本 至于天文学上的“秋分”,详见本人博文《 此秋并不等同彼秋 》 2015-8-12 07:2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12401.html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32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秋风点绛谢蝴蝶
热度 1 mimu 2017-9-24 11:03
周六秋分。这几天阴雨绵绵,气温降下来不少,倒是应了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秋分前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花儿都谢了,银杏、法国梧桐也都换上或金黄或棕褐的暖色调; “ 二候蛰虫坯户 ”, 大多常见的昆虫也开始蛰伏了。本想趁着周末去看看附近的物候,无奈适逢小雨,也只好宅在家里陪孩子看看书,顺便背一背和秋分有关的古诗词。 秋分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气,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帝王们便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历代文人墨客们提及秋分的诗句也很多,杜甫“晚晴”末联中的“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就很有名,我还在网上找到一首吉他编曲的“晚晴”,唱起来古韵十足,美到融化。不过,北宋诗人谢逸的“点绛 唇· 金气秋分”中,“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 写得也很有意境,古意盎然,更兼文辞洗练,后世传抄甚广,值得一读。 喜欢谢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谢逸 是 中国历史上写蝴蝶最多的诗人。据统计,谢逸一生共写过蝴蝶诗三百多首, 有“谢蝴蝶”之称, 其中不乏佳作,其中“咏蝴蝶” 中 的“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写得也是飘逸隽永,在历代描写蝴蝶的诗句中都算得上是佳句。略有遗憾的是,谢逸写蝴蝶虽多,却多是写意,中国蝴蝶史在分类研究上莫名缺失了一块,让人觉得殊为可叹。 今年秋分 二候以后,也是国庆小长假结束的时候,今年的蝴蝶季基本上就结束了,想看蝴蝶的话,基本上就要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了。 目前 气温非常适合外出赏蝶,而且也不乏好蝶,所以这段时间是一年中看蝴蝶最好的时间段之一。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在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拍到二十多种蝴蝶,其中比较少见的就有珐蛱蝶等。而到十月底,能够看到的蝴蝶就只剩下菜粉蝶、黄钩蛱蝶等区区两三种以成虫方式越冬的蝴蝶了。想想在短短的十多天里,这么多种类和数量的成体蝴蝶俱都飘落凋零,或归于尘,或归于土,也着实够悲凉的。 说珐蛱蝶少见,是因为身边拍摄蝴蝶的朋友不少,见过珐蛱蝶的并不多。查了一下湖北省蝴蝶的相关文献,武汉市及周边并无记录,在湖北科技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素眼观蝶 · 武汉市蝴蝶生态图鉴》一书中珐蛱蝶的图鉴就采用了我拍摄的这组照片。但是珐蛱蝶实际上却是东洋世界的一个广布种,国内北至东三省、南至广州和海南乃至西南各省都有分布,国外在印度、日本等国家也有记录;和柳紫闪蛱蝶一样,珐蛱蝶的寄主也是极为常见的杨柳科植物,但是根据我们的直观感觉及大致统计,珐蛱蝶的数量要比柳紫闪蛱蝶少很多,至少在本地如此,其中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珐蛱蝶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并非没有新的亮点,比如,在海南,珐蛱蝶的寄主就包括母生树,一种天料木科植物。 珐蛱蝶( Phalanta phalantha )是蛱蝶科珐蛱蝶属的属长,有文献说这个属共有 4 种,但我在 BCBI 中只查到三种,分别是奥绮珐蛱蝶 ( P. alcippe ) 、马达加斯加珐蛱蝶 ( P. madagascariensis ) 和珐蛱蝶, 中国仅产珐蛱蝶 1 种, 其中珐蛱蝶在云南、福建和台湾的亚种 根据《中国蝶类志》记载 为指名亚种; 有一种哥伦比亚珐蛱蝶即橙珐蛱蝶未见收录。珐蛱蝶外观与豹蛱蝶近似, 原豹蛱蝶亚科 几个属 的 分类最近有些调整,看来目前珐蛱蝶属的地位仍然得以保留。 根据广西蝴蝶爱好者的饲养记录,这种小型蛱蝶在广西一带的卵期为 4 天、幼虫期 15 天、蛹期 7 天,湖北本地尚没有完整的生活史观察记录。根据文献分析 珐蛱蝶 是以蛹的方式越冬,我拍摄 珐蛱蝶的附近数百米处倒是有几株柳树,希望能够在不久后找到它们越冬的蛹采集到更多的数据,更 期待这种美丽蝴蝶的 蛹 可以顺利度过严寒,明年春天能够重新绽放生命的华彩。
8036 次阅读|3 个评论
北京于23日开始的雾霾过程已接近尾声:关注23-24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6-9-26 16:50
北京于 23 日开始的雾霾过程已接近尾声:关注 23-24 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潮汐组合 D : 9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825 度, 9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北风今夜来 终结雾霾天 2016 年 09 月 26 日 01:35 来源:新京报 市气象台昨日 17 时发布入秋后首个霾黄色预警,预计昨夜至今天白天,北京大部分地区有中度霾,能见度较低。今天白天,北京最高气温 25 ℃ ,空气质量为 5 级重度污染。不过好消息是,于 23 日开始的雾霾过程已接近尾声。今天夜间,北风君将连夜入京“大扫除”。明日,北京风吹霾散,气温也将进一步下降,凉意明显。新京报记者 王硕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926/14902539_0.shtml 雾霾又来了!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Ⅲ级)应急响应!!! 2016-09-24 保定晚报 【 HBSW 】各地各有关单位:根据《河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报告》,预计未来四天( 9 月 24 日 -9 月 27 日 ),我市范围内将连续出现 AQI 大于 200 的重污染天气。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自即时起,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Ⅲ级)应急响应。本次预警于 9 月 27 日 24 时 解除。 9 月 23 日 21:15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74877020ver=1signature=osYXqBIQyWo57XCAGbT4Z9kaK-godOUUQ01UyC11A0*vawLQWE1fMCYj123LYpM5kWA4h*fUWjeg6xOiRvu8NfzDGeRjgtuZ9qwvx-mji9K0UAXZUL4cIafLOihRtfA0*AHsDRyhwOdS6dWEmwgThuAJ3iP*qCyfWLgmIXKIzgo = 秋分之后雾霾问题登场! 已有 229 次阅读 2016-9-25 11:21 张学文, 2016/9/25 每年 9 月 23 日左右,秋分。即北半球的白天长的日子结束了。这也对应着北半球每天获得的太阳能在迅速减少。而经过夏季多雨,地面潮湿之后,太阳能的减少就意味着地面温度比较低。潮湿地面遇冷而形成雾。于是“雾的问题”就回到我们的视线。 这可能是我国冬半年多雾的基本气象条件。我们需要认识地球气候环境的自然过程。无论人类是否存在冷季雾多应当是自然界的使然。 雾这个字在工业化之前、在大气污染问题提出来之前早就存在了。 是的,夏季北半球日光使地面的空气不稳定,雾,难以存在。而污染问题的存在的条件类似于雾的存在条件。于是与污染物密切联系的霾,于是我们在夏季就很少讨论大气污染问题。 现在秋分已过,地面附近的,稳定度很高的逆温层(大气层结)也容易出现,雾以及霾问题就自然回归了。 于是讨论污染的文章、博客就随着季节登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04957.html 2016 年 9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强 已有 619 次阅读 2016-7-29 15:37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9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9 月 3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9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B : 9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1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2701 度, 9 月 7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9 月 18 日 为日月大潮, 9 月 1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2 度, 9 月 19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最强 ) 。 潮汐组合 D : 9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825 度, 9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分,云行故里
iron038 2016-9-23 10:40
太阳今日直射在赤道上, 南方的秋天才算正式开始。 据说要是能站在地球的南北两个极点,便可看到太阳绕着地平线转圈的奇观。 前日看一篇天体物理的文章,才发觉 我们一直都在坐井观天,因为 我们目前只能感知到四维的时空,而事实上我们的宇宙还有更高的维度, 若我们能站在比四维更高的维度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年岁如电影一般在视线里流逝,不敢想象,那该是多么美的画面啊 ! 只是,如今能站在山顶看看远方都已成了一种奢望,因为很多人都放不下心中的怨和怒。一念心静,眼里尽是远方,而一念心动,则万物皆会失色。 秋天,听着优美的音乐,夜便会在梦里慢慢变长。今日在田野里看到韭菜花开了,它们的生命也将随着绽放的白色逝去。以前总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美丽的秋天感伤,今天突然一下明了,其实那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对满地萧瑟的生命发出的感概和追思。花草树木的生命可以在下一个春天再现,可我们是否还会有下一个轮回,都只是个未知数。也许,我们的一场逝去从此便了无痕迹......。 九月在眨眼间就已过去了大半,可总觉得自己还没遇到秋天。或许是没有闻够记忆里的稻香,心里的那个自我总是不肯放开自己,不知到下次遇见,又该是何日何年。没有遇到牧童,可远处却飘来牧歌声,突忆起儿时骑在牛背上的风景,只可惜时光渐远,年岁已荒,谁也没能力承得住那些过往,直到终老。 时间在我们身上逐渐老去,不觉间就留下了阡陌交错的刻痕。可我们还是要感谢它给予的四季轮回,因为它会让我们沉浸在陌上花开缓缓归的路途里。只是不管我们走多慢,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却依旧被侵蚀得接近模糊,我们都在时光里渐行渐远,毕竟我们要一直面对生命赋予的成长。 此时夜黑如漆, 虫鸣声让窗外的九月更显安静。 秋风现,意万重,稻香入梦一夜秋。 此时枕着九月,或许会长醉不醒。 如是沉溺,如是心安。
个人分类: 路途风景|4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燕子的背影
热度 2 boxcar 2015-9-27 12:17
最近发现,有大群的燕子在马家沟畔新修的变电所楼顶及其附近出现,像是在集合准备南迁。。。
个人分类: 摄影|3177 次阅读|5 个评论
秋分
热度 1 hucs 2015-9-23 21:55
秋分 胡春松 其一 秋分降,夜渐长; 气高爽,醉斜阳; 虫鸣唱,好风光; 红叶芳,雨寒凉; 丹桂香,果满仓; 蟹肥壮,菊花黄; 登高望,心绪扬。 其二 秋分至,最美时; 晴空碧,云霞迤; 凉风习,夜寒即; 早卧起,调情志; 动合理,辛酸食; 保暖胃,养阴气; 补身体,艾灸之。 注: 作于南昌大学,2015年9月23日。 秋分 ( Autumnal Equinox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人员。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 · 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 N 章和 JAMA 诗稿九篇》(待出版)。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 =RT-ABCDEF+E(e)SEED-BasED+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雅虎博客( 2007.6-2009.9 ) .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 “ 种子 ” 保健康。 注: “ 种子 ” 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 健康的 “ 种子 ” 法则 ]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青春诗语》,第 129 页,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JTD 2014 IF: 1.783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二,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DT A novel management program for hypertension ( http://www.thecdt.org/article/view/6826 )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0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春捂秋冻休止符
dropwater 2015-3-29 23:19
初春风送暖,惊雷初闻,大地蠢动,柳芽草嫩,湖清鱼漾。此时人体的气血也由冬日收聚在里,转而向上向外升腾,充于肌肉筋脉之间,浮游于分肉间,鼓舞人们山野中踏青,活动活动肢体,以开腠理发泄冬日闭藏淤积于体内的沉滓。就在徜漾于迷人春色,脱衣行走觉累小憩之时,往往寒意袭来,不由得添上衣物;若勉强不穿,则可能感寒发烧,不由得意兴阑珊。 春日乍暖还寒,看气温数值不比冬日低,可觉得比之前冬日更冷,此时或对春日有些抱怨。这是因为,机体受春日气息感召,已经打开了腠理——人身最外层的屏障。同样的气温,冬日的腠理是闭塞的,而春日的腠理已经初步打开,即卫外功能减弱。因此初春寒气乘虚而入,感冒或受冷现象反倒冬日显得更为突出。感冒后,衣物或就不敢随意减了。那么,这春捂,该捂到什么时候?往后,记忆也许就模糊了。 初春,天气暖流与寒流交争,暖流初胜,寒流余势仍在,二者互有胜出,因此春雨绵绵。在北半球的亚洲大陆,受太阳回归赤道并逐渐向北回归线移动及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暖湿气流逐渐稳定着已方胜利果实,至春分前后,往往会出现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回潮”,这是冷空气影响过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快速上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出现结水珠的现象。到此,说明暖湿气流取得决定性胜利,“春捂”也就可以结束了。此后,人体气血逐渐趋于肌腠表层运行,脏腑等内部气血供应相对减少,以致有“春困”。 相对于春捂,秋冻又该到什么时候呢?经过春生夏长秋收,气温由暖变热转凉,身上的衣物由多到少,甚至于趋无而重新加上。而谚语言不能急加衣,那么秋冻的目的是什么?从夏至热盛极,到秋由凉转冷,人身气血,由浮于肌表,逐渐趋于下,向内脏腑聚集,腠理开始收紧门阀,御寒于外。若加衣过早,则机体觉得暖和,气血内行趋缓,腠理收缩减缓,待到寒冷完全到来,则不免难于适应,易于感寒。那么“秋冻”至何种程度,相对于春日,此时西伯利亚的干澡冷空气渐袭和太阳逐渐向南回归线运行,当以秋分之后,一阵秋雨一阵凉之后,地面干燥起尘,分冻肤、冻肉、冻骨,层层加上保暖衣物。 寒气其来重而徐,暖气其退轻而快;寒气其退滞而缓,暖气其进速而漫。
个人分类: 养生随笔|3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冰岛降低火山喷发危险级别:9月秋分爆发可能性大
热度 1 杨学祥 2014-8-25 13:14
冰岛降低火山喷发危险级别 2014-08-25 12:16:4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冰岛气象办公室 24日宣布,将巴达本加火山喷发的航空预警级别从最高的红色降至橙色。 气象办公室当天早些时候在官方网站公布,没有迹象显示巴达本加火山有持续喷发活动。 本月23日,气象办公室发现位于冰岛瓦特纳冰原之下的这座火山开始小规模喷发,因此将航空预警提升至红色。过去一星期,这座火山发生数千起小型地震。专家说,火山喷发的岩浆正在融化冰原冰盖。 (新华社微特稿) netease 本文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http://news.163.com/14/0825/12/A4GAEQKP00014AED.html 冰岛巴达本加火山可能在9月下旬秋分附近爆发 已有 207 次阅读 2014-8-20 13:4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冰岛 火山喷发 地球扁率 太阳潮 潮汐形变 推荐到群组 冰岛巴达本加火山可能在9月下旬秋分附近爆发 杨学祥 2010年3-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3月20-21日为春分,太阳在赤道上空,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为最慢,两极流体向赤道流动,赤道突起增加,两极收缩下降,而后发生反向变化,激发北极地区火山喷发。 2014年9月下旬秋分附近太阳又回到赤道上空,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为最慢,两极流体向赤道流动,赤道突起增加,两极收缩下降,而后发生反向变化,激发北极地区火山喷发。冰岛巴达本加火山在9月下旬秋分附近爆发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087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强潮汐组合在赤道:秋分为什么会快速降温?
杨学祥 2013-9-24 05:35
强潮汐组合在赤道:秋分为什么会快速降温? 杨学祥 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常言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此后,昼短夜长,气温降低,我国大部进入凉爽的秋季。今后三天,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配合“天兔”继续西移带来的影响,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我在8月20日和9月4日分别指出,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靠近,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和地球自转减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月亮近地潮,9月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9月23日秋分,太阳在赤道面上,与9月16日为月亮近地潮,9月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接近赤道面),四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秋分至 我国大部迎大风降温并创气温新低 2013年09月23日10:09 中国气象视频网 微博 我有话说( 33 人参与) 9月23日-25日冷锋示意图 9月23日-25日最高气温预报 9月24日-26日最低气温预报 未来几天省会级城市最低气温统计,北方大部跌破10度    中国气象视频网9月23日讯 今天,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常言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此后,昼短夜长,气温降低,我国大部进入凉爽的秋季。今后三天,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配合“天兔”继续西移带来的影响,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23日,较强冷空气将给东北、内蒙古大部、河北东部、山东西部一带带来2-6℃的降温,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西部一带降温幅度可达10-15℃,内蒙古中东部的最高气温可能还不足15℃,伴随5级左右的风,感觉较冷。   24日,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区域继续南压至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一带,给这一带地区带来4-8℃的降温,最高气温也随之降到25℃以下。   25日,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将给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北部、广东北部一带带来2-6℃的降温,其中,浙江中部、江西中部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达8℃左右。   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北方最低气温将只有10℃上下,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的最低气温将不足0℃,黑龙江西北部还可能出现霜冻,东北、华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能出现6级以上大风,风寒效应会使体感更冷一些。南方最低气温超过20℃的区域则不断缩减,到26日将南压至华南一带。北方在今明两天、南方在明后两天多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创下半年以来的新低。   昨天,冷空气带来的这轮降温过程就拉开了序幕,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降幅普遍达12-16℃,这一带不少地方的最高气温创下今年下半年的新低,如甘肃酒泉降温16℃、最高气温仅有12℃。与此同时,受“天兔”的风雨影响,广西大部、广东西部的高温几乎绝迹。   今天05时,西北地区东部的气温比较低迷,普遍只有10℃上下。省会级城市中,西安的最低气温创了下半年新低,为16℃。而在秋雨绵绵中,今天早上6点到9点,北京的气温也仅有17℃。   又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公众需注意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衣保暖,避免季节转换、气温起伏引发感冒等疾病。   【编辑:晓丹】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923/100994314.html 2013年9月潮汐组合: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频发 2013-9-4 16:17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地震 火山 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3年9月潮汐组合: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频发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9月南半球处于冬季,南极海冰最多,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变窄,使冷水沿南美西部沿海北上,增强秘鲁寒流,加快拉尼娜发展。强潮汐组合集中发生在赤道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地壳均衡运动反向升降13-20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强烈的构造运动。 潮汐组合A:9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1度,9月5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9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68327度,1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月亮近地潮,9月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 9月26日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59919度,9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月2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靠近,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和地球自转减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29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2252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广西湖南贵州有大暴雨 全国大部气温创新低
热度 2 杨学祥 2013-9-23 19:17
广西湖南贵州有大暴雨 全国大部气温创新低 2013年09月23日17:09 中央气象台 我有话说( 221 人参与) 省会级城市最低气温盘点(蓝色部分将突破此前最低) ( 1 / 5 ) 暴雨黄色预警   盛极一时的“天兔”登陆后元气大伤、全速减弱。今日14时,中央气象台对“天兔”停止编号。不过其残余环流仍将给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造成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今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受“天兔”残余云系的影响,广西大部、湖南中西部、贵州中东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广西北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与此同时,在重庆东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等地也会下起大到暴雨,安徽中部局地可达大暴雨量级。   上述各地需做好强降雨及其可能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   另外,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秋分”。从季节上讲,时至秋分,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目前正在经历的这股冷空气给了“秋分”更形象的诠释。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南疆盆地还会出现沙尘。未来24小时,随着冷空气向南渗透,黄淮西部和北部也将随东北华北等地一起加入大风的队伍,上述地区将遭遇4~8℃、部分地区10℃的降温,并伴有4~5级以上大风。   一、重要天气    1、中央气象台9月23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23日20时至24日20时,广西大部、湖南中西部、贵州中东部、重庆东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广西北部、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安徽中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2. 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自北向南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南疆盆地有沙尘。未来24小时,东北、华北东部、黄淮西部和北部等地将有4~8℃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4~5级以上大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923/170994338.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686 次阅读|4 个评论
当中秋遭遇秋分——钱塘江大潮
liu005777 2013-9-20 16:36
——刘全稳 钱塘江之潮每天都要发生两次,无论你是否亲临现场,还是月球是否圆缺,也不论太阳是否出来。这是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中国人擅长农耕文化,千百年来养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将人生的第一准则与太阳的昼夜变化紧紧绑定,而将人生的第二准则春夏秋冬的往复变化与月球的阴阳变化加以联系。 当太阳落下去以后,成为人们劳累一天后闲暇的开始,这时,人们需要清理一天的劳动成果与劳动工具,需要准备第二天劳动的内容与材料。长此以往,人们学会了总结与思考,也发现了月圆月缺的变化,并将两者联系起来用以记事。 当明亮的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家庭成员间、左邻右舍间可能要借着月光交流一些明天“一起打猎”“一同远行”等想法或者分享今天刚刚“一同打猎后的收获”“一同远行后的心得”等。思考的次数多了,人们便开始计划在一年中四个农活季节分明的中间分别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联谊活动,并将活动与圆月亮对应起来形成节日。人们发现,每年总是在这夜深人静月圆的时候,传来了钱塘江上怒吼,有如千军万马,叫人恐惧万分。年复一年,总是在中秋节这天夜晚发生,于是记住这一时刻。 于是就有了“潮汐天天有,中秋节最大”的说法。 于是就有了周密的名篇《观潮》。 观察大潮汐的变化扯上月亮的不只中国人,还有欧洲的贤哲。 当英国人牛顿用所谓的“万有引力”即致潮汐力加以解释后,钱塘江之潮为月球引潮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人反对过。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如潮的人们会如期而至涌向钱塘江两岸期望一睹那久负盛名的钱塘江大潮,然而,历史上很多时候的中秋节人们却并没有分享到那声如雷霆,震撼激射的天下之伟观。如2006、2007、2009及大旱的1961~1966年等。 而有些年份的9月中下旬,钱塘江大潮却会天天来临。如2011年。据报道:2011年的钱塘江大潮自9月1日前后开始就已多次伤人,以至于海宁和杭州两地都调集了大量的警力加强沿岸安保,尤其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9月11日)、八月十八,电视媒体进行了多次现场直播,使钱塘江大潮“皆因为月球的引力作用所致”的认识深入人心。 钱塘江大潮真的是因为中秋月圆所致吗?在此,我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其一,月亮圆缺只是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反射太阳光线的面积大小不同,月亮圆缺不会影响月球质量的增减,也不会是因为与地球距离的变化引起。如果引力的影响因素没有发生变化,作用结果会发生改变吗? 其二,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对应的是全天24小时,即使是白天,月亮也是不会减小的,为何大潮只是在中午和午夜两个极短的两个时刻光临?所以,形成潮汐的影响因素可能不是月亮。 其三,如果是月亮引潮,那么地球上不同纬度处海水潮波的峰值应对应在同一经度线上,这明显与事实不符,与舟山群岛大致相近的大连、青岛、香港等地的海潮峰值肯定与钱塘江潮不同时。不同经线上的海域发生潮汐高潮的时间更加不同。 其四,如果是月球引潮,潮汐的最大峰值应该在地球上与月球的最短连线处而且保持不变,或者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波浪。 仔细思考了这四个问题后,可以接着往下读。 请大家注意主题中的“秋分”。秋分在地球的一年中位置与春分一样重要,几何学上,它处在阳光被白天与黑夜均分的位置,物理学上,它是地球上质点受到太阳作用发生位移加速度等于0的点,也就是说秋分后地球转入收敛状态,气压逐渐增加,而之前则是发散状态。 地球发生潮汐的作用力大小与月亮的圆缺没有任何意义上函数关系,因为秋分这一天,地球上的任何质点受到来自太阳的作用力——胀缩力等于零,而使潮汐力的作用显得更加明显。 那么,导致地球发生潮汐现象的潮汐力是怎么样的呢? 1. 地球的潮汐力主要源自太阳,而非月球 理论研究表明,在天体的轨道运行过程中,处于轨道焦点的天体对围绕其运行的天体可产生潮汐力的作用,这种潮汐力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F = ma cos α cos β 式中: F —地球潮汐力(N);m—物体质量(kg); a — 黄纬( ° ); b — 黄经( ° ); a —极径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m•s -2 )。 所以,潮汐天天有,一日有两次。 详细分析指出,潮汐振幅极大值在地球表面为曲线形态,即 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具有潮汐振幅极大值( 图1 ) 研究表明,地球的表面物质在两分点上具有速度最大特征,此时物质所具有的运动能量最大。 所以,钱塘江大潮应该出现在3月21日(春分)、9月23日(秋分)前后,而不是中秋。历史上,只有中秋与秋分重合的日子才发生大潮。 因而,月球不是使地球上发生钱塘江大潮的真正使者,真正使者是处于地球运行轨道焦点的太阳。或者说,地球在八月十五这天使月球发生了最大潮汐,使月球变大。而反过来说月球使地球致潮则是完全没有理论依据的。 2. 潮汐力的理论出处 最早推导出这一理论公式的文章见诸《大气海洋油气质点受力分析》,该文发表于2000年7月,即《成都理工学院学报》第27卷第3期。随后《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于2001年做了跟进报道,发表了《地球的潮汐力》与《潮汐力的连续性特征》,向人们介绍了地球发生潮汐的真正动力原因及动力方程式。再后来,由专著《地球原动力》、《地球动力与运动》、《理论地质学导论》将其系统化。 潮汐理论表明,受太阳影响的地球最大潮出现在两分时节的正午和午夜。 潮汐理论还表明,受银核影响的地球幔核潮汐出现在地球地候的裂分与合分时节(地质学新词汇,参见《理论地质学导论》),此时,地球上要发生大面积的岩浆侵入活动。 3. 今年钱塘江的最大潮汐将在秋分时节(9月23日)上演 各位看官,您只需要在9月23日去钱塘江,就一定会欣赏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这是具有理论依据的,除非钱塘江水突然干涸或变小。 4. 为何春分时节不出现钱塘江大潮 影响潮汐形态和规模表现的因素主要在于水体。如果钱塘江见底,即使海水在潮峰到来的那一刻如期涨潮,它也不会形成潮水的堆积与传播。假如钱塘江上游的水体较大,海潮形成墙体使河水逐渐堆积会巨浪滔天。 1 )春分时节,春雨尚未来临,钱塘江水体较小,不可以形成秋分时节的规模,但与春分前后对比,还是可以发现其幅度较大的; 2 )春分前后,在北方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生沙尘暴,正是此理论作用之一表现,处于地表的沙尘在潮汐力作用下,容易脱离地表,使能量得以体现。(关于沙尘暴运动方向及其他受力,尚有强中纬力作用,此不表)。 事实上无论中秋是否来临,当秋分到来时,钱塘江大潮总会如期而至。而是否为大潮,则还要视水体大小,河床形态而定。当然,假如秋分时恰巧遇上台风,大潮将威力更大。 中秋节是中国人依据月球的圆缺变化而定的农历八月的月圆之夜,有时,中秋节与秋分相同,更多时则不一致,有时在秋分前,有时在秋分后,如果是闰八月则更靠后。当中秋与秋分相近时,人们将大潮现象仅仅对应了月亮,当中秋在秋分前三天到来时,就出现了“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现象,就像2013年一样,周密写观潮时无疑是碰到了中秋与秋分的这种结构。假如周密碰到的是2006年10月6日才中秋的时节,他是断然不会如此写的。 当中秋遭遇秋分,月球的作用掩盖了太阳的效果,这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场误会。也是人们对牛顿的引力理论的一种盲目崇拜。
个人分类: 大自然探索|4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是一年秋好处
sunyu367 2012-9-24 18:39
秋分 云遮月半小窗孤 红豆银花满玉壶 又是一年秋好处 依稀碧血染茅庐
3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活灵活现的龙(图)
热度 6 sheep021 2011-5-8 19:23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活灵活现的龙(图)
龙: 甲骨文 金文 篆體字 这个龙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东方苍龙七宿的形象。 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 龙的心 ,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 说文解字 》在解释“龙”字时说:“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 。“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是龙抬头。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 打油诗 :“二月二,龙抬头, 天子 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因此,乾卦中的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也是对苍龙七宿在天空中位置的生动写照。中国古代的文化,几乎都产生自天文,联系到天文,一切都不玄了。 《乾》卦之“龙”《周易》解疑系列之二 (2007-01-19 08:57:17)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69bf00100074q.html 《乾》卦之“龙” 在《乾》的卦辞中,有《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和《用九》“群龙无首”。《彖"乾》还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故《乾》卦可谓“龙”文化的源头和代表作。 在王弼注、孔颖达疏的《周易正义》中,以“龙”寓阳气。如《乾"初九》孔疏曰:“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气起于建子之月,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故言‘初九潜龙’也。”《九二》王注曰:“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孔疏又曰:“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九五》王注曰:“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孔疏曰:“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上九》孔疏曰:“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用九》王注曰:“九,天之德也。能见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 “阳气”属于古代阴阳学说的概念范畴,作为一种自然之气,“阳气”可以理解为阳光、温暖等有利于万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潜龙”指阳气潜伏,“见龙”指阳气初现,“飞龙在天”则为阳气茂盛,“亢龙”则为阳气盛极而衰。 从古天文历法来看,“龙”通常指东方苍龙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有时特指“大火”。大火又称龙星,包括苍龙中的房宿四星、心宿三星和尾宿九星,共十六颗星(如图1),他们共同组成黄道附近的亮星群,是古代观象授时的主要星宿。在西方的黄道十二宫星座中都在天蝎座内。苍龙或大火的主星都是心宿二(天蝎座α),是一颗亮度为1.0的火红色亮星,“大火”之名因此而得。 案《春秋"昭公十七年》孔颖达疏曰:“〈释天〉云:‘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李巡云:‘大辰,苍龙宿之体,最为明,故曰房心尾也。大火,苍龙宿心,以候四时,故曰辰。’孙言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大火也心,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左传"昭公十七年》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杜注:“为昏见”。注疏中的“苍龙宿心,以候四时,故曰辰”、“时候主焉”和“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等说法,都是古代以大火出没的各种天象来判断季节的观象授时方法。像大火这样的可以用作观象授时标志的星宿,称为“大辰”或“辰”. 《左传"桓公五年》曰“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 杜预注:“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 其中“雩”是祭天。所谓“龙见而雩”,是指在惊蛰节气之后,每当夜幕初降之时,“大火”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这时就举行祭天的盛大仪式,用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放火烧荒,开始春耕。烧荒谓之“出火”,周朝有专职官员职司此事。《周礼"夏官"司爟》曰:“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季春出火,民咸従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因此,《乾》卦的“见龙在田”,可以直接释为:龙星(大火)昏见之时,开始农田耕作。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曰:“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案杜预注和孔颖达疏云,周历十一月时东方苍龙的角、亢晨见东方(古代又称“朝觌”)时,全年农事才陆续结束。农忙期不宜土工。当大火的心宿继角、亢而晨见东方时,进入农闲期,可以安排土工。 在二十八宿的东方苍龙七宿中,角宿为苍龙之角,亢为龙喉,氐为龙颈,房为龙翼、心为龙心、尾为龙尾,其中房、心、尾合称大火,是苍龙主体。房宿三和心宿二都位于黄道近旁,并且非常明亮,很容易观测到日月五星从房、心宿旁沿黄道的运行状态。由于岁差原因,在不同年代的大火春季昏见和秋季晨见的天象是不同的。以春分昏见为例,在尧舜时期,春分昏见是心宿,夏禹到成汤时代则是房宿,西周早期为氐宿,而到了春秋早期的鲁桓公时代,要在清明左右大火房心尾才出现在黄昏的东方地平线上。 《左传"桓公五年》的“龙见而雩”究竟是指当时的清明昏见天象还是古代的春分昏见天象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说明了大火在古代确定农时中的重要作用。 《左传"昭公三年》曰:“火中,寒暑乃退。”案杜预注,季夏大火昏中暑气消退,季冬大火旦中,寒气消退。“火中”有大火昏中和旦中两种天象,分别指黄昏和日出前,大火位于南中天。 《国语"楚语下》曰:“日月会于龙,土气含收,天明昌作,百嘉备舍,群神频行。” 韦昭注曰:“‘龙 ’,龙尾也。谓周十二月、夏十月,日月合辰于尾上。月令:‘孟冬,日在尾。’”这里的“土气含收”指阳气收敛,“龙 ”或“龙尾”则是大火的尾宿。霜降前后,太阳运行到尾宿,称“日在尾”,这时的农作物收获结束,万物已经仓。 《左传"哀公十二年》有“火伏而后蛰者毕”。“火伏”是指太阳运行到大火,或云日在大火,故晨昏大火均不可见。在火伏季节之前的黄昏,大火见于西南方天空,谓之“流火”。《诗经》有著名的“七月流火”。 从以上几个事例中可以看到以大火和苍龙作为“大辰”在规范农时中的作用。在《昭公十七年》和《桓公五年》的事例中,是以大火昏见作为全年农事开始的天象标志;在《庄公二十九年》的事例中,是以苍龙的角、亢两宿晨见作为农闲和安排土工的标志;在《楚语下》的事例中,是以日在(古又称“日躔”)大火尾宿作为全年农业收获结束的标志;在《昭公三年》中以昏旦时的大火位于南中天作为寒暑消退的征兆;在《哀公十二年》中则以“火伏”和“流火”出现推断昆虫的蛰伏。这里所说的昏见、晨见、日在、昏中、旦中、火伏和流火,都是古代观测大火天象的具体方法,古人以“龙”或大火为大辰,通过多种观测方法得到不同的天象,借以确定季节,用来规范农政大事。此法谓之“火纪时”。 “火纪时”由来已久。有记载表明在五帝时代就已经设有专职官员职司此事,称为“火正”。《国语"楚语下》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又案《国语"郑语》曰:“黎为高辛氏火正。”《左传"襄公九年》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其中,高辛氏为帝喾,陶唐氏为帝尧。由此可见,自颛顼起,经帝喾、尧,而至夏商周三代一直设有火正,直到西周末年的周宣王时,才“失其官守”,可见大火和苍龙对观象授时的作用由来已久。因此,在《周易》中出现的“龙”,就其本义来说源于古代观象授时中的龙宿。 中华民族的观象授时,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时代伏羲的“观天法地,而作八卦”,这与古代的巫史文化、龙文化和《周易古经》的起源一脉相承。孔子集巫史文化、龙文化和卜筮之大成,提出天地之道的哲学思想,进而总结为“龙德”,形成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来看孔子对于“龙”和“龙德”的论述。 关于《乾》卦之“龙”,在帛书《易之义》篇中有:“九也者,六爻之大也。为九之状,浮首俯下,蛇身偻曲,其为龙类也。夫龙,下居而上达者□□□□□ □□□□□而成章。在下为潜,在上为亢。”在图1中可以看到,大火房、心、尾三宿组成的图案很像“九”字,并且符合“浮首俯下,蛇身偻曲,其为龙类”的形体特征。这同样说明,《乾》卦之“龙”应为龙宿(大火)。 在帛书《二三子问》中,弟子问孔子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孔子答曰:“龙大矣。龙形迁,假宾于帝,俔神圣之德也。高尚行乎星辰日月而不眺,能阳也;下纶穷深渊之渊而不沫,能阴也。……曰:龙大矣。龙既能云变,又能蛇变,又能鱼变,飞鸟 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迁”为变化, “龙形迁”指龙有各种变化。“假宾于帝”可以释为:视为天帝的使者,“俔神圣之德”释为:神圣的象征。在远古的巫史文化中,人类认为上天在溟溟之中主宰着世间万物,上天的统治者是天帝,他的意志体现为天象,天帝以龙的昏见、晨见、昏中、旦中等天象昭示季节,让人类安排农政大事,以保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从这一点来说,作为龙宿的大火就成为上天的使者,体现了上苍对人类的神圣之德。另外,作为一种神化的动物,龙既能腾飞于天,行于日月星辰之间,又能下潜于渊,游于江河湖海之中,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有各种变化,而又不失其本性。所以,他得到了人类的尊重和信仰,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孕育和形成了特有的龙文化。 这里出现了“龙之德”(简称“龙德”)和“神圣之德”等“德”的思想观念,这是《周易》和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论是在今本还是帛书本《易传》中,都多次提到这一点。如 初九曰:“潜龙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文言"乾》)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辞上》第七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第六章)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系辞上》第十一章)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系辞下》第十二章)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系辞下》第二章) 《乾》卦从初九到用九,不同的爻位表示不同的形势或时机,其《象》或《文言》中都有关于德的相应论述。这里的“大人”指圣人,儒家的圣人指贤明的古代帝王,如伏羲、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大人之德在于效仿天地变化,在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由此可见,“龙德”的思想源于天地之道。 ------------------------------------------------------------------------------------- 泰山上的这个石刻,或许也是一个“龙”字 斗为帝车—— 北斗星(勺里部分等)和北斗星君的风彩(他像帝王一样大气有神彩地坐于勺内)。 佩服我国古代星象气象学,时间早,生动形像地表达了复杂抽像内容。 斗柄之上,别有一翼人,持小星,而于上者,矛招摇也。按上海汉语大词典说:矛招摇,即古指招摇星,近北斗星,即现牧夫座 γ 星)。 古代也有北斗九星之说: 《天官书》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2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七星终年在地平线上,常明不隐,自足引起深刻之注意。但我国古代曾有北斗九星之说,梁刘昭注《后汉书》卷二十《天文志》有云:“珞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斗九星也。”其言出自《星经》。《黄帝素问灵枢经》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之语,唐王冰注:“上古九星悬朗,五运齐宣,中古标星藏匿,故计星之见者七焉。”孙星衍以为九星者,即现有北斗七星外加招摇、大角。《淮南子》卷五《时则训》:“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仲春之月,招摇指卯昏弧中,旦建中……季冬之月,招摇指丑,昏娄中,旦氐中。”招摇离目前之北极51°左右,离西汉初北极亦40°。不特非现时终年所得见,即2000年以前,在黄河流域亦非常明不隐之星也。南宋王应麟引《春秋运斗枢》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摇光即招摇也。”按《天官书》:“杓端二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招摇如为杓之一部,则天锋亦应属杓。《晋书·天文志》:“梗河三星在角北,招摇一星在其北,玄戈一星在招摇北。”《甘石星经》:“招摇在梗河北,入氐二度,去北辰四十一度。”是则招摇非摇光明矣,北斗杓三星玉衡、开阳、摇光相距自5°至7°而自摇光至玄戈,自玄戈至招摇亦各六七度。星之光度,玄戈稍弱为四等星,招摇足与七星中天权相比,故玄戈、招摇殆为北斗最后两星。距今3600年以迄6000年前包括右枢为北极星时代在内,在黄河流域之纬度,此北斗九星,可以常见不隐,终年照耀于地平线上。 雷公双锤敲鼓图,敲双锤的(即上图中)是雷公,是大力士,他坐在雷车上,雷车上设有二鼓。古人认为,大力士雷公敲雷车之鼓,才发出震天雷响。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253 次阅读|6 个评论
几个历法上的说法——应王老师
liwei999 2010-11-25 18:47
几个历法上的说法应王老师 (268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22, 2010 05:19PM 王老师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天文学家 ,因为没有当成,就写了一个《万物本生态的教科书中国传统历法的简介》作为了结。其中有个问题: 引用: 回归年是从地球上看,太阳为让黄道一周德时间,也就是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下一个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一个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359599740(而不是360,恒星年指的是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至于为什么请请教正宗的天文学家)。 这类题是答还是不答?因为不是正宗的天文学家,不好去冒名。 对音乐有感觉、对诗词有感觉的人是种天赋。当然也有后天强化的因素。镜某自身的感觉是开窍,某一天突然对每个词的说法上有些理解了。比如这个春分点,秋分;冬至夏至,赤道、黄道、白道等等,日常人们都用,但是较少有人想为什么被这样说。 对王老师疑问的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岁差。顾名思义就是一年的差,春分点在一年过后漂移这么多量。因此,用回到春分点的定义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微小差距。那么什么叫春分?谁跟谁分了?一般人不去想这个问题,或者说不去这样想问题。最普通的理解是分地球的公转轨道分份儿,分24份儿360度=24节气x15度。应该说是赤道与黄道分离了。迭(叠)在一起叫做合。黄道就是天球上太阳的轨道。 这里又多出来了个天球。天球是什么?那就先要说地球。国人都知道赤道。其实赤道的说法是来自天球。可以说把今天地球的表面移动到天上,就是天球了。天球的腰带就是赤道。用超然(俯视太阳系)的观点看,赤道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兼圆环),黄道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的平面内太阳的轨道(兼圆环),白道则是指月亮的轨道。 大约交大的江晓原老师是历法史方面的学者。他主张过去国人的天文学不叫天文,而叫天学。天文对地理,这是国人的一个思想。崇文对宣武也是个对称。可惜,国人市俗,只要东西不要文武。北京城墙都可以毁掉,灭了崇文、宣武也没有什么。 言归正传,回到春分点是一个回归年(=又回来了),是个自我调和、自恰的体系。这个体系里含有地球自转和公转两个要素。但是对恒星体系,因为它们是很远的点,地球自转矢量方向(角度)与地球与恒星两点之间定义出来的角度之间,有微小的不一致。在今天看来,这是地球自转角度不稳定造成的。这个自转角度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25800年转一圈。地球与恒星两点之间定义出来的角度精度是光分/光年是2ppm的精度,而岁差的程度是38ppm而且还是累积的,所以比较容易察觉到。 天动、地动原本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作历法的人那里。因为它们有现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具体的对象的,有条不紊的。倒是到了大众这里跑了调儿,被认为只有天动是科学。镜某在谈论月亮话题的时候体验过这个事儿。 同理,什么是科学原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作科学的人那里。但是有那么一批科学贩子去兜售,结果到了大众那里科学就变调儿了。 宗教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信仰并没有什么大事儿。问题是用作为一个统治、控制人的工具,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2465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日秋分
张三火 2010-9-23 20:16
今日是秋分,全国各地气温骤降,患有感冒、咳嗽的病人明显增加。提醒大家注意防寒,如果感寒后及时服用疏风散寒类的药物,神威或同仁堂的感冒软胶囊、通宣理肺丸、桂龙咳喘宁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天气寒凉,要及时增加衣物,喝些姜汤、红糖水、大枣粥、热的杏仁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种气候变化让我想起在年初运用中医运气学理论推算的气候变化规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863 ,秋分的到来,标志着五之气的开始,此时段的气候特点是: 五之气:秋分日至小雪前( 2010 年 9 月 23 日 2010 年11 月21 日 ) 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雕(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到来时,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太阳寒水,阳热天气已过,寒冷气候将会到来,此时雨水增多,气温下降,人体毛孔闭塞,汗出减少,坚硬的树木提前凋落。人们应该及时防寒,避免寒邪侵袭人体,要多加衣物保暖,居处要提早密闭防寒。 近期气候的变化,尤其是低温多雨天气增多,验证了中医运气学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依然是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大周期的实践观察,总结出来60年一个周期的气候变化规律,而这种规律是以天文、历法等做为基础,在这样的属于金运太过的年份里,地球上的气候变化、物候变化,乃至疾病流行情况与太白星(金星)的运行有关,这是现代人至今尚未认识到的呢。 因为是金运太过的年份,全年要以凉燥的气候较为明显,尤其是在秋分过后到小雪前这段时间里,凉燥伤肺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因此,平时养生保健,多以保养肺气为主。秋梨膏、百合粥、杏仁露、煮梨汁、温开水都能起到润肺益气的作用,大家要适当选用哦!!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442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秋分的落日
sheep021 2009-9-27 12:11
影像提供及 版权 : Tamas Ladanyi (TWAN) 秋分的日落 说明: 日落时分经常能给人以震撼,或者让人陷入片刻沉思,这或许是能拍射到最普通的天文事件。但是这一不寻常的美丽落日影像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拍摄的,这一天是 9 月 22 日 秋分。当天是天文学上季节变换的日子,地球上的居民在这一天能感受到 12 个小时的白昼与黑夜。太阳光经平静的湖面反射,影像轮廓中出现的是巴拉顿湖上静止不动的帆船,太阳正在西下,并且她已经跨过了赤道正朝南运行。背景是匈牙利蒂哈尼的本笃会修道院。 翻译: 北京天文馆 (郭霞);编审 (陈冬妮)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