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温州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温州

相关日志

从南溪江畔到南运学派
yaojunwei 2019-6-4 21:35
从南溪江畔到南运学派 应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王院长邀请,我与团队成员张老师一起赴温州茶山高教园区创业学院进行学术讲座及交流。去时时节正佳,恰逢梅雨季节,听王院长说这雨估计又要下一个月了,着实让我身临其境,领略一下南方的梅雨季节。 其实梅雨季节对我而言,适合独处、静思、作诗、冥想……,然此次倒是有别于常,来了一次所谓严谨的学术交流,倒是与朦胧蔓延的梅雨季节不应季了。 我其实特别喜欢雨天,尤其是接连下上几天,这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小时候的感受,因为一下雨我就不需要下地农作了。当然就农作来说,我也不是一个勤耕的人,算是想着办法偷懒耍滑的人,为此没少挨父亲的责骂,想来我与农作也是无缘了,所以当时我想既然农作与我此般生分,唯得读书一道了。与农作我算是懒散人,与读书乃至此后学术,倒也自问算是勤恳之人了,无须阔论,只图不与农作罢了。 此次讲座类似于圆桌会议,大家各抒己见,气氛颇为活跃,不仅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充分讨论,而且还派生出众多合作空间,包括可以将研究中心与王院长团队合作,进行温商知识生态的研究,以及衍生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服务、女性创业等研究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之价值,每逢此时倍思涌。 次日,王院长邀请我们去创业学院参观,每次交流都受益匪浅,尤其是此次创业学院一行。创业学院的走廊文化、青年创业人才评选项目、创业学院学生创业团队实体入驻等皆让我们感受到创业学院在学生创业方面的布局和落地,这确实是好多高校创业中心需要到此取经的好地方。 参观之后,王院长及团队吴老师、毛老师三人开车载着我们去参观楠溪江,让我们感受一下永嘉地区楠溪江周围的农村文化创业氛围。到达楠溪江畔之时,被眼前这梦幻烟雨的风景所锁目,一层溪流一层雨,一层烟雨一层山。坐在楠溪江上的竹筏,我在想当年“永嘉学派”的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是否也值此雨季泛舟于楠溪江中针砭时学。 竹筏逆行之时,观之筏底竹间水流,思之创新,略有所悟。楠溪江逆流而上,船家发动马达推动,虽则逆水行舟,然速度不减反快,创新亦或如此,虽阻力重重,然开启自我心智马达,全速前进,融入这创新战略的潮流中去。 竹筏体验之后,步入永嘉书院,王院长饶有兴致地介绍其“永嘉学派”,并着重介绍了 “经世致用,义利并举”在温商中的传承和影响。在永嘉书院烟雨朦胧中,一边行一边聊,我们彼此之间亦愈发坚定了深度挖掘温商创新创业的决心。 第三天返回之际,王院长在路上,将其媒体对于学院报到的册子带来与我们分享,拿到册子翻阅的时候,尤为钦佩王院长对于学院发展的心血、思想及功夫,我也将这些资料的学术开发和探索和王院长交流了意见, 并将我们团队的 TSC 方法如何分析这些媒体报道做了初步的讲述。 登上飞机的时候,我们共建的学术交流群里面正在讨论,我在想温商模式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所以需要深耕在温州这片土地上,进行探索和开发,提出本土化的温商理论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争取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这就需要理论自信,从而不再受制于西方。 这三天的雨未曾停过,就如我的思绪未曾停滞一般。永嘉学派的思想可以借鉴,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与感悟,我也斗胆想创建“南运学派”。“南运”来自我老家西边的杏花堤畔的“南运河”。南运河,又名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南运河之于人工开凿,犹如“南运学派”之“始于自我耕作”,即“先经己致用,后经国济世,主张学术的价值化和行动化”。而我们的学校及学院也在海河的南岸,取其“南”字,尤为寓意。 此次温州之行,从南溪江畔到南运学派,其间脉络为“创业学院——温商共研——楠溪江畔——永嘉书院——永嘉学派——理论自信——本土拓疆——思想凝聚——南运河畔——南运学派——经己致用——经国济世——学术双化”。 温州此行,烟雨朦胧。楠溪江畔,永嘉学派。温商探究,菩提明镜,杏花堤畔,南运学派。
个人分类: 应如室|1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倒房或与乱改房屋结构出租相关
陈龙珠 2016-10-13 08:33
【文中图片清晰可见温州倒房小区尚存房屋的私自加层改造现象。联想到,今年国家曾出台政策容许户主合适分隔房间后用于群租,应严防失控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温州房屋倒塌:让我们重新回归专业,思考房屋改造安全问题 http://t.cn/RVtM2yx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5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田山的蓝天
热度 2 huailu49 2015-12-25 14:33
南田山,位于文成县的西北部.....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550 次阅读|7 个评论
飞云江美景
热度 4 huailu49 2015-12-23 10:19
飞云江始于丽水的景宁,中途流经泰顺县、文成县,止于温州的瑞安,论长度、论流域面积,在浙江都排不了第一,然而它却是是浙江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9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飞流直下
热度 3 huailu49 2015-12-18 19:00
haishanzhidian 2015-12-18 16:45 来个全景照 好: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014 次阅读|8 个评论
走近百丈漈
热度 3 huailu49 2015-12-18 12:54
在浙江温州方言中,往往称瀑布为“漈”。百丈漈风景区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城去南田镇的要道上。 百丈漈实际上是一个V 形深壑巨涧,涧长1200米,落差达353米,形成三折瀑布,俗称头漈、二漈、三漈,其中一漈高207米,二漈高85米,分上下二折,中有一条高2.7米、深8米、长50余米的岩廊;三漈高为12米,漈口宽达80余米。因这三级瀑布总高度折合100多古丈,故名。 2015年9月13日,首届(中国)百丈漈瀑布节在文成百丈漈景区盛大举行,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现场宣布文成百丈漈瀑布为中华第一高瀑。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3297 次阅读|7 个评论
迟到的后悔
热度 25 何裕民 2014-12-17 16:47
钟某某,温州企业家,十分成功,为某行业的老大。2007年底来造访,一再后悔地说自己错过了机会,以致花了大笔冤枉钱,人也备受折磨,还不知道有否希望走出恶魔的纠缠。 原来在1999年,40岁刚出头的他被确诊为乙状结肠癌,做完手术用了进口药化疗,并找笔者用过中药调整。那时起,我们成了常联系的朋友。由于他年轻、体质好,又认为有钱用最好的药,一定会有最好结果。故服中药约3个月后,就不再坚持,只是断断续续。因为在他眼里苦涩的中药肯定抵不上动则几万的化疗。然而事实却教训了他,让他后悔莫及。 他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多次住医院,结识了不少同为肠癌患者,先后介绍3位患者来笔者处诊治。在这3位患者中,2位比他的病更为复杂,一位手术时已经有肝和肠系膜转移,另一位是直肠癌,离肛门很近,十分勉强地做了“保肛”手术。这3位患者先后在笔者处求治了3~5年,其中肝与肠系膜转移者稍稍麻烦一些,化疗用了2个疗程,又做过介入,但自2003年起,就已经很稳定,已恢复半日工作。另两位则一直稳定至今,已进入康复期。 这些情况钟某十分了解,故感慨万千。他前后已用去80多万,先后化疗近40次,放疗也多次;从2002年起,每年几乎有3/4的时间在医院。结果却是复发接连不断,在病床上呆着,企业也无法顾及了。现状是肝、骨、脑多处转移,当年壮实的他羸弱得很,以至于坐着和笔者说话都气喘吁吁。对比之下,他下决心同时配合中药零毒抑瘤治疗。但毕竟目前的病情复杂多了,他感慨地说:“我真后悔,总认为中药只有调补性作用,想不到我介绍了别人,别人在坚持后取得了最后胜利。我却‘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知道能否走出陷阱……” 确实,癌症治疗十分困难,需要中西医学充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主动。借助军事学观点,笔者认为:肿瘤的治与防中“中西医学就是两支目标一致,协同作战的‘友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防,攻守有序,可最大限度地抑克肿瘤,并保护机体不受损害,便是中西医结合的最根本所在”。这也是谋取癌症治疗最后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2754 次阅读|26 个评论
请看图说话:温州住宅楼咋坍了?
热度 2 陈龙珠 2014-7-3 09:43
图片来源: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62599.html#p=1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269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南农耕图
热度 1 huailu49 2014-7-3 08:04
向往这种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 (摄于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陈岙村)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6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进雁荡山
热度 2 huailu49 2014-6-19 08:37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326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叶檀:温州房地产损失100亿?
JYH64J98Y99H 2013-9-21 23:47
温州房地产损失 100 亿? 2013/9/19 南方人物周刊 噩梦成真,房价一落千丈,银行成为最大的房东,贷款不良率大幅上升。 《南方周末》披露,温州房价急转直下,房地产作为最重要的处置资产已有 1 万套流向市场,如果按照每套 100 平方米来计算, 100 万平方米的量已经超过了 2012 年温州全年新盘供应量。以保守的每平方米 1 万元计( 8 月温州市区每平米均价 21696 元),冻结的资金约有 100 亿元,很有可能,这些财富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蒸发,相比而言,温州 2012 年 GDP 为 3650 元,排名浙江省第三,增速倒数第一。 每个地方政府都希望加大投资、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维持房地产泡沫不要崩盘。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的案例显示,泡沫不是想维持就能维持的。 把温州房价下降归咎于央行加息或者限购属于一叶障目,泡沫大到一定程度,一根稻草就能压垮一整辆车,无论这根稻草是加息,还是限制房贷。 温州是中国草根市场经济圣地,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富庶之乡,温州目前的泡沫化印证了,草根市场经济没有走向实体之路,而是走向无规则的虚拟之路。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从低端向中端发展,此时实体经济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更为完善的游戏规则。品牌商需要对品牌的保护,需要对创新技术的切实的捍卫,需要高端的服务业为实体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从金融到法律各方面的市场介入。 很遗憾,温州的发展历程说明温州欠缺市场化向纵深发展的能力,利用紧缺时代的低端大生产模式获得第一桶金之后,他们抱着第一桶金不知所措。温州类似于“小姑娘”之类的原始融资游戏玩了三十年,经济周期下行高利贷市场崩盘的悲剧一再出现,说明依靠当地自身的力量,他们永远无法弥补上制度、人才、文化上的欠缺。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嗅觉,他们奋不顾身地扑入炒房、炒金、高利贷的泡沫链条,没有实体经济、权力经济支撑的泡沫游戏,充其量是一场小规模的庞氏骗局。 温州的金改是温州浴火重生的契机,雷声大雨点小的金改现在留下了交易并不活跃的借贷平台供人唏嘘,这座城市三十年前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破釜沉舟的勇气逐渐消失,失去了野蛮生长的成功基因。目前控制得极其严厉的金融体制,对温州雪上加霜,这座市场经济的重镇甚至没有培育出一家有特色的当地银行,远不如其近邻台州。浙江电视台采访温州当地经济,为了借贷设立的平台公司大多成为僵尸公司,银行以续贷为幌子对企业抽贷,以往最为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现在数九严寒。 其实,何止温州,房地产泡沫崩溃之处,我们无不看到低端的制造业,横生的高利贷,以及疯狂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版图上分为房地产泡沫茁壮的地区与房地产泡沫摇摇欲坠的地区:前者的经济数据非常亮眼,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后者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民间借贷冻结,房地产价格如飞云直下,银行避之惟恐不及。 温州不过是其他城市的先行样板,未来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得到更上级政府的重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当地,让当地走出困境。这条路是政府主导经济的不归路,结果是消灭中国经济中残留的市场基因,让东中西部一起过上靠老天撒钱吃饭的日子。或者,横下一条心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市场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并购重组清除僵尸公司,以此培育适应温州当地的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业。温州民间的市场动力、民间资金得到重生,温州的房地产业也将借由实体经济的振兴得到重生。 如果政府在温州经济萧条中只得到一条教训,不轻易推出严厉的限购等举措,以免因房地产泡沫崩溃作茧自缚,那么中国的经济终将在温州式泡沫的蔓延中历尽劫波,如果将温州的经济衰败视作制度对市场的束缚,不仅温州,中国的经济也将在更高层面上重生。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让银行成为房东是不是一个前奏?
热度 10 lin602 2013-8-22 23:16
刚刚看到一网上报道,见: http://i.feixin.10086.cn/pages/lp/1258/1323329828?regid=407253 温州的房价连续23个月下跌,已经跌破银行贷款额,许多房子主人不要房子了,反正是抵押,房子给银行就是了。 温州经常是全国的风向标,他们一般都比较敏感。他们挣到钱了,经常让跟进者‘跌跟头’。 美国前段时间的‘二美’公司的房价风波,历历在目。 好象是前年吧,房价有段时间不涨,有点跌的迹象,一些人就不要房子了,有的退房,还有的不少房主闹着不让房地产商降价,群体闹事,这些都有记载的。不过后来房价又涨上去了。 如此多的空房,还在建着,人口不是在增加,这泡沫何时破?这会不会象中国的股市? 有人说,政府不会让房价跌,不过,经济不好,房价过高,谁都没有回天之力。有人说要政府托股市,托住了吗? 听一个搞管理的朋友说,香港与日本都遇到过房价泡沫破裂的事情,不过我没有研究过。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房价有时候破的时候也是如山倒。我的好几个美国的同学都是在高价位买的房子,后来降价了,他们说他们房子已经不够贷款的钱了。 各银行做好做‘房东’的思想准备与对策了吗?
252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小谈温州经济的衰退
热度 1 liumeao 2013-6-16 23:55
最近听到很多温州经济衰退的原因的说法,因为只是听到,没有数据来支持也就只能在博客上写写。 应该说大部分温州人认为主要是两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决策;就如同当年的温州八大王事件。 在浙江除了杭州,就是温州是副省级城市;宁波归中央管。所以温州的官便成了浙江省的一个用于过度的肥缺,因为是过度,所以只求稳不求过;所以温州打钱兴中市长以后,发展很慢了。 历任温州市长 卢声亮 1983年—1993年 相继担任温州市市长、中共温州市委副书、七届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陈文宪 1993年—1996年 贪污落马 钱兴中 1996年—2003 年 温州市委副书记、温州市代市长、市长 刘 奇 2003.02—2006.03 温州市委副书记、温州市代市长、市长;现 浙江省常委,宁波市委书记 邵占维 2006.03—2008.04 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市长;前 杭州市长 赵一德 2008.04—2011.09 中共温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现 浙江省常委,省委秘书长 陈金彪 2011.09—至今 温州市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在有当年的4万亿的投资导致本来过的很滋润的温州民企老板,突然有大笔贷款可以去扩建企业,而在扩建还没完成就被要求还贷,从而导致逃得逃,死的死。 其它的原因还有,温州人认为公务员和医生才算还职业,而导致很多企业的后人不去经商;所以这些企业不追求技术进步而知关注投资。 还有不少温州人跑去越南操纵越南股市,导致当地人都不玩股票了,从而大笔资金被套牢;再加上越南的外汇管制,导致这些人的钱进入越南后,就出不来了。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但温州已伤筋动骨了,很难恢复如初了。
54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官不再与民争道,民也能让路于急吗?
陈龙珠 2012-12-9 18:50
文字报道: 北京-3公里路 120急救车走了40分钟 鲜有车辆避让 伤者身亡 摘录:在国外,给急救车让路是“铁律”。在德国,任何车辆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即使发生交通意外,也要尽力让出车道,如果发生拥堵,最里道的车就算冲上人行道也必须把道路让给救护车通过;在新加坡,救护车都装有摄像头,如果拍摄到哪辆车不给急救车让路,这辆车就将受到重罚。 全程视频: 温州-消防车救火路上受阻 5分钟的路程走了半小时多火灾损失惨重 ------------- 陈龙珠sh :这只是高官们双休日、短途、慢速型的出行不封路。在险象环生的长途、高速公路上也能这样吗?合乎情理的临时封路,只要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扰民,未尝不可,而且今后一定会有的。 陈龙珠sh :相比之下,消防车、救护车被堵这一普遍问题的解决,比落实高官出行不封路政策,更紧迫。 @人民日报 【不封路】习近平昨日考察深圳, @深圳交警 透露,考察期间,累计行程150多公里,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交警落实不封路的要求,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出租、私家车与车队并行。期间虽遇周末晚高峰,基本没有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244) | 转发(4548) | 评论(1353) 今天10:32 来自 新浪微博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1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十一月号(186期)篇目
zhangzizhang 2012-11-24 15:59
温州读书报十一月号( 186 期)篇目 一版 《籀园讲坛》序(韩石山) 斯大林传语蒋介石:杀人立威(夏里专栏,王春南) 本期要目 二版 读陶(希圣)三则(韩三洲) 我的签名本(子张) 三版 丁景唐先生帮我找朱自清佚文(朱金顺) 小孟尝刘歧山(眉睫) 我读冯骥才(夏春锦) 买点新书(余毛毛) 四版 一名右派的回乡劳作日记(沙开胜) 《温州历代楹联》读后(滕万林) 两个刘伯温(孟甫) 应用图案(温州老版本,方韶毅)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4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在温州建设大学和研究所
blownsand 2012-11-16 22:30
不能在温州建设大学和研究所
无论高校教师还是研究所科研人员,相信很多人都不愿在凛冽寒风中盯着石头发呆。还好,温州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
2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魅力温州》之 “山和水”
kinglandom 2012-8-29 13:21
《魅力温州》之 “山和水”
山水温州 温州山水甲东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湖美瀑绝的百丈 漈 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名列“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南麂列岛,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 雁荡山1 雁荡山2 雁荡山3 雁荡山4 白石1 白石3 泽雅1 泽雅2 泽雅3 大罗山1 大罗山2 大罗山3 大罗山4 楠溪江1 楠溪江2 江心屿1 江心屿2 南麂岛1 南麂岛2 南麂岛3 南麂岛4 南麂岛5 洞头岛1 洞头岛2 洞头岛3
个人分类: 随笔|10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7月23日 温州动车惨剧
热度 1 firefive 2012-7-23 22:51
难道是故意忘记这个? 国的这天就要过去了,门户媒体上没有一点悼念的声音,真是悲哀啊。。。。 2011年7月23日...今天晚上20点34分,一趟杭州开往温州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在温州双屿下岙路段发生脱轨,两列车厢掉落桥下。至今多少人在这次事故中遇害还是个迷。。。。 想起这个事的同胞们,请自觉默哀一分钟。。。。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3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温州:“史上最彻底”车改?——南方周末zz
jjmm26 2012-7-13 12:58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温州市发改委车改实施方案显示,该单位及下属事业单位发放车补人数为156人,上缴车辆为24辆,平均6个人有一辆公车。 多位温州市政府中层干部担忧,车补过高会引发民意反弹,最终令改革夭折。事实上,在浙江省内,因群众反应强烈而叫停车改已有先例。 正处级干部不再有专车 2012年6月24日,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民大会堂,首场温州市市级机关公车拍卖,800多位竞拍者角逐250多辆公车。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除去300辆执法执勤用车得以保留外,温州全市1200多辆市级机关用车,将在7月底前全数拍卖,温州市正处级干部将不再享有专车特权。这场张扬的拍卖,令温州的这场公车改革,被称为“史上最彻底车改”。 公车拍卖本就稀奇,连日来在温州街巷传开的拍卖细节,更令外人瞠目。一辆市场价不过6万的二手帕萨特轿车,被人以近9万的价格拍走。一辆车龄超过十年的奥迪车,起拍价仅为9000元,最终以7万元成交。 当地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刘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车质量过硬、配置高档,这是到场者的共识。“一辆被本单位公务员拍走的车辆内就装有价值3万元的高档音响”。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拍卖现场多为消息灵通的车行老板,还有部分公务员。“知道情况的普通百姓很少。”刘明说。据悉,这次拍卖会的报名上限为1000人,竞拍者须提前交纳1万元的保证金。 将八成以上公车拿去拍卖,在全国并无先例。据温州市车改办的干部李文(应其要求,用化名)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5月初,公车拍卖方案已定,市政府一高层领导反复叮嘱:为了避免舆论挑刺,估价过程必须严肃。为此,温州市政府更是向全国公开招标了三家评估机构,“卖高了会骂我们二次分肥,卖低了又要被骂国资流失”。 早在4月初,一份详细的温州市级机关公车改革方案便已下发。车改范围并不仅限于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都被纳入其中,“只要是吃财政饭的,统统拿去拍”。 拍卖仅是温州车改方案的部分内容。改革被官方归纳为: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车。温州对从正县实职到科员、办事员,按其职务层级划分为7个车贴档次,每人每月最高补贴3100元,最低为300元。车补不计入个人工资,全部存入市民卡专用账户,用于市内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加油、保险、汽车维修等费用,不可提现或挪作他用;远程出差和重大应急用车,将由温州市交运集团组建的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承担。 据李文介绍,此种思路非温州首创,2009年8月,杭州便率先启动公车改革,货币化+市场化的理念也在各地推广。不过,温州市正处级官员每月最高补贴3100元,超过了杭州市正厅级2600元的标准。 改革显然禁不住舆论挑刺。贱卖国资、补贴虚高、成立国有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涉嫌垄断”等批评迅速出现。多位温州市政府中层干部坦言“始料未及”。 7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位于温州市政府主楼10楼的车改办,多位车改办工作人员以“从其他部门抽调不久不熟悉情况”为由拒绝了采访。南方周末记者随后拨打车改办主任陈波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李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改革初始,主持车改的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官网上还一度广而告之:欢迎广大媒体朋友来电垂询。 “市区少了三分之一公车” 富庶的温州到底有多少辆公车?李文并没给出准确数字,“区县的数字仍在不断更新,市级机关和市区三区(鹿城、龙港、瓯海)的公车数量接近6000辆。这次只是让市区少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公车”。据悉,按照进度,温州市各区县的公车改革将于2012年底完成。 改革之后,还有多少人享受专车待遇,李文同样回避了这个问题,“至少13名市委常委还有专车,他们是省管干部,不在此次改革之列”。 事实上,配置专车的级别需厅局级以上,而地级市市级机关的公车配置数量则没有相关规定。“如果参照2011年5月中办、国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中央和国家机关‘每20人有一辆公车’的规定,那么全国基本都违规。”李文强调说。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温州市发改委车改实施方案显示,该单位及下属事业单位发放车补人数为156人,上缴车辆为24辆,平均6个人有一辆公车。 在温州,流传着一些夸张的公车配置故事。因碎尸情妇而被处极刑的原瓯海区区委书记谢再兴便是其中之一。一名瓯海区政府中层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06年上任之初,谢再兴便要求更换仅开了两年的座驾。因为需要省市两级控办审批,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并未立即照办。一次区委常委会议上,谢再兴为此拍了桌子。很快他如愿以偿,新车车牌也更换为气派的“浙CA0001”。 除了配置标准屡屡被突破,违规使用公车更是成为温州各级纪委的心结。据温州市纪委系统一官员回忆,最厉害的当属2004年,当年的前9个月,温州共发生因违规驾驶公车造成的事故接近400起,死伤超过20人,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多份温州民意测评显示,公车私用始终排于群众最关心的几大问题之首,在温州多个本地论坛上,随手拍公车的帖子历来成为热帖。 浙江省纪委系统一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高层便发文要求公车改革,但对改革细节没有规定。最早进行公车改革的浙江,局部试点近10年,仍未全盘展开。 李文并不讳言温州是车改的“后进生”,从2004年的定点加油维修,以控制用车费用、到2011年在瑞安市(县级市)试点安装GPS定位,以扼制公车私用,直到最终决定将改革权限内的市级机关公车全数抛出。“这是改革一步步试错的过程”。 李文说,三个月解决1200辆公车的处置,来自2011年9月启动的温州市属国企公车改革,“那是一场彩排”。2010年年底,温州对国企公车进行摸底,一份总结报告显示,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公车购置不入账等问题突出,其中不乏斥资百万购买的公务用车。 其中,如今已在监狱服刑的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曾经的座驾便是一辆黑色“林肯”轿车,所挂的苏E牌照事后被证实系伪造。“这触动了市委领导决心先下手改革国企”。 事后证明,先啃掉的国企公车是一块硬骨头,在2011年12月举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奔驰、奥迪、宝马频繁出现。“国企超标配车比党政机关严重得多。”最终,800辆国企公车被拍卖。 车补过高会引发民意反弹? 据曾赴杭州调研的温州市纪委系统一官员介绍,借鉴杭州模式后,又有国企车改的经验,温州决定三个月内,对公车一次性“洗牌”。 这是一场速度极快的改革。3月15日,初步方案交由民意代表研讨;4月10日,方案下发;4月16日,车改办成立;5月20日,评估开始,6月20日,公车全部上缴;6月24日,第一场拍卖开槌。 值得一提的是,7月,同样针对“三公消费失控”,一份被称为“史上最细”的公务接待标准,在温州党政系统内下发。不准吃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及其他高档菜肴,不准消费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各类进口酒以及高档香烟等要求被列入标准中。 一位参加过车改座谈会的温州市政协委员回忆,市委书记陈德荣对于“三公”改革倾力颇多。2012年2月温州党代会上,陈德荣公开承诺:“三公”改革要在今年推进,特别是公车改革,从而从制度上解决“你不能腐败、你腐败不了”的问题。 车改措施中,最触痛公众神经的仍是高额车补。有网友将最高车补标准与温州市区企业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每月2200元)对比:假定处级待遇不变,到60岁退休,一40岁的正处级官员所领取的车补总额,将是338个月的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 多位温州市政府中层干部担忧,车补过高会引发民意反弹,最终令改革夭折。事实上,在浙江省内,因群众反应强烈而叫停车改已有先例。 一名浙江省纪委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05年春节前浙江省委的一次党风廉政会议上,先期试点地区的问题被反映较多。那次会议后,“上面要求还没搞的地方暂缓,已经搞的不要再扩大范围”。 “车补标准不统一,公务员之间差距太大,改革后开支并未明显减少。最重要的是,百姓对车补这种显性福利反对声强烈。”这位省纪委官员说。 据李文透露,车贴标准是根据15%的节约目标进行倒算,起初曾试图突破惯例,以实际工作量来发放车贴,但终因“难以实际操作”而搁浅。不过,一位温州市商务局中层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他们获得的实施方案中,在不突破车补总额的前提下,同一职级不同岗位的车补标准可以在400元内自行浮动。 温州改革的初衷,被英国《金融时报》解读为,中国地方财政吃紧下的被动之选。李文并不认同,“15%的节约目标换成钱,不过两千多万,对财政贡献并不大”。 卖车的人乐了,修车的人愁了 温州市某局的王姓副局长7月5日上午9点要到市委开会。换作以前,专车司机8点半会准时守候在他家楼下,驱车15分钟便到达市委大楼。这一天,他早上8点便驾驶私家车出发,“必须提前去,否则找不到停车位”。 新成立的公务用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剑峰则对南方周末记者念叨着,公司开业至今,每天都有超过10单的公务租车业务。“车辆购置成本较低,又有稳定客源,经营不成问题。”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该公司拥有200辆处置的公车,全部按照评估价获得。对“国企垄断”的质疑,陈波曾对媒体表示,国企不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在应急公务、安全行车、保密纪律等方面“抓得住”,“下一步不排除搞多家企业参与充分竞争”。 温州市发改委的15名司机,也没有在分流安置中利益受损。据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除了年长者申请提前退休外,多半司机留本单位办公室工作。干部出差,也可以到租车公司租车由这些司机来开,“有些司机,领导也舍不得走”。 突然到来的800元车补,让从不下基层的某局办公室文员李渊开始寻思着买车。多家汽车销售公司已瞄上李渊这个群体,已有多场公务员专场团购会上演。除了礼品相送外,最实惠的是公务员贷款购车享受银行最低零利率分期付款。“平时我们就用不到公车,现在相当于领导拿了购车补贴,我们拿了养车补贴,何乐而不为?” 鹿城区团区委买入了数十辆公务自行车,以便公务员们穿梭在巷弄众多的鹿城区。据了解,团区委内部甚至实行了“一三五”原则:公务员出门办理公务,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行,五公里内公交出行。 卖车的人乐了,修车的人却发愁了。一家鹿城区汽车维修公司的老板刘兵甚至在南方周末记者面前拍了桌子。2011年7月,刘兵通过关系,被授牌“公车定点维修单位”,他与其他43家维修公司一起,承接市级机关和市区三区的公务用车的维修业务。不料遇上公车拍卖,生意大受影响。 刘兵一直对公车业务青睐有加,“因为财政埋单,公车修理收费一直不菲”。他盘算着,还有半年时间,市区三个区的四千多辆车,还能让自己分得最后一杯羹。 李文则担心着改革回潮的危险。他介绍,杭州第二批公车改革中,甚至推出了局级干部“包干用车”的新制度:不领取车补,在公务范围内借用公车服务中心的车,不包括上下班。尽管这被杭州解释为制度创新,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变相回归到专车特权”。 让李文稍有宽慰的是,车改领导小组组长、市长陈金彪多次提及“九不准”:“不准擅自借用机关单位留用车辆和企业车辆”、“不准违规使用执法执勤用车”、“不准利用职权或职务谋取公车方面的利益”、“不准以车改为借口消极怠工”、“不准公车私用”等。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截至2012年7月10日,还有16个市级机关尚未审核完毕,而区县则在2012年年内完成。 相比市级机关,区县公车改革让李文头疼,市区公共交通发达,但文成、平阳等县的交通状况很差,公车没了,补贴又不可能超越正处级干部,“烦恼还在后面”。 先期试点的瑞安市,则面临着“花出去的钱怎么办”的烦恼,全市1800辆安装了GPS监控的公车,是否能够顺利推向拍卖现场?温州的这场张扬的车改,仍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
2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中国试“金”石
whyhoo 2012-5-26 10:45
黄建勤戴着粗框眼镜,穿着黑色修身短袖衬衫,看上去更像是一位设计师,而不像一家中国贷款机构的掌门人。唯有办公桌一角的大金牛摆件(传统的富贵象征)泄露出追逐财富的气息。 但黄建勤并非寻常的中国银行家。中国当局正在开展一场改革试验,目的是通过放松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而黄建勤执掌的、位于沿海温州市的恒隆小额贷款公司就处于这场改革试验的中心。 恒隆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小型企业。中小企业虽是中国经济的生命线,但长期以来被国有大银行忽视。分析师表示,如果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能够成功,恒隆小额贷款公司之类的企业将会大量繁殖并发展壮大,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打造一种效率更高的融资模式。而如果试验失败,则中国经济可能大幅减速。 黄建勤表示:“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民营企业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银行却不愿借款给它们。国有银行只向大型国企发放贷款。” 如果说中国三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令人惊叹,那么,这也是一部原原本本地展现出这个共产党掌权国家利用国有银行大举投资、使落后且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故事。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更为艰难的阶段。许多高层官员仍热衷于政府主导的增长模式,虽然该模式多年来在中国很有效,但目前已成强弩之末。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推动增长的旧有路径不可能永远管用。中国在资源和信贷的使用上都面临约束。”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但如今正在降温,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已下滑至8.1%。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陆挺预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放缓,到2020年增长率会下降到6%左右。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已习惯向政府支持的大型投资项目大举放贷。如今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这将迫使银行掌握一项新技能:甄别那些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国下一轮增长的动力将来自这类企业。 中国要转变增长模式绝非易事,但我们仍有理由保持谨慎乐观,相信中国政府确实打算真刀真枪地进行金融业改革,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经济硬着陆将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据政府估计,中国约6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80%的就业岗位由中小企业创造,但它们却只占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我们正在改变这种不对称的局面,”黄建勤表示,“如果某家企业成为银行的客户,那它绝不会是我们打算提供贷款的企业类型。我们承担着更高的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也已成为中国政治议程中的头号问题。在即将于明年卸任之际,中国总理温家宝发出了不同寻常的疾吁——该是“打破大银行垄断”的时候了。 为了把温家宝的指示落实到行动中去,中国政府决定在温州开展可能是中国十年来最大规模金融改革的试点,以期降低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今年3月,中国政府表示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钢表示,“如果温州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温州经验。所以我们处于前沿位置。”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北京经济学家彭垦(Ken Peng)表示,温州试验“意义重大”,因为这表明了政策制定者对金融改革必要性的一致认可。 尽管这项工作刚刚起步,但有关方面已经采取了两个大动作: 第一,温州市已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促成资金充沛的个人和企业与需要资金者的配对。第二,贷款公司将获准改制为可吸收存款的银行。如果大批贷款公司变身为银行,将会打破国有银行所处的垄断地位。 官员们认为,与单纯命令国有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相比,这两项改革更为务实——前者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温州此举意在迫使更多贷款机构相互展开竞争,竞相为优秀民营企业提供支持。 黄建勤在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前曾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他相信自己可以在这种竞争中占据优势。他经营下的公司纪律严明,他每天早上召集手下11位员工开会,然后就把他们派去客户那里。国有银行员工盛行花大把时间吃午餐,饭后再小睡片刻,他可不苟同这种作风。 温州一直充当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身处崇山峻岭之中的温州利用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比其他城市都更快地发展起了民营经济。 毗邻香港的深圳被钦定为推行市场改革的经济特区,而温州则是自个儿闯出来的。 企业家向亲友借钱创办小企业的“温州模式”,为成千上万工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这些工厂生产鞋、眼镜、服装等各种各样的产品。温州生产的打火机一度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 然而,最近这个城市开始时运不济。房地产泡沫破裂,企业破产,企业老板因债台高筑而跑路……在这场骤然来临的厄运中,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资本外流和投资失策等全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当地官员和实业家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偏爱。 温州市政府顾问张小燕表示,在中国,资金就像一条大水管,从国有银行流向国有企业,只有极少部分水滴流入了民营企业。待遇如此不平等,民营企业不遇到困难才怪。 中小企业不得不退而求诸于民间借贷机构(有些是合法的,大部分不是)。这种现象在拥有700万人口的温州最为明显。温州人不信任外地人,但非常愿意彼此帮助。 康奈(Kangnai)副总裁周金淼表示:“这对我们来说很自然。当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创办企业时,没有一家银行可以告贷,因此我们的第一笔资本来自家庭,随后是朋友,再后来是邻居。”康奈是温州最大的鞋企之一。 然而,此类贷款都是有成本的。民间借贷始于家庭内部,但高利贷者迅速进入市场。 民间贷款机构收取的利息远高于银行,有时比银行利率高出10倍,年化利率可以高达60%。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表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高利率。“问题不是我们借不到钱,而是我们还不起。” 这样的利率使得致力于维稳的中国政府担心,高利贷可能引发一场“次贷”危机。一些无力偿债的企业家躲了起来;有的企业家甚至跳楼自杀。温家宝和央行行长去年年末来到温州调研。他们提出的应对举措就包括这一新的银行业计划,使贷款受到更严密的审查。 关于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尽管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投行中金公司(CICC)估测,民间借贷的规模已相当于正规银行贷款的7%左右,并且正迅速增加。据中金公司估算,2011年上半年,民间借贷同比增长38%,达到人民币3.8万亿元。 在温州,这一情况更为极端。中国央行称,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这类贷款相当于温州全部银行贷款的六分之一。 温州市的一名官员表示,正是由于温州的金融改革试点被视为相对安全,不会引发不良后果,因此,这项工作会得到顺利推进。还有一些改革举措也在讨论中,但也许会引发争议,包括让汇率更加自由地浮动,以及为国际资本流动打开门户。 不过,温州的改革试点也存在风险。改革派承认,改革如果存有设计缺陷,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随着非国有贷款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坏账规模也会与日俱增。 汪涛表示,要开展更大范围的改革,还缺乏有力的支撑,银行改革应该与深化债券市场同时进行。 如果改革最终以失败收场,政府将再次通过以往的方式提振经济——大力投资基础设施,授意国有银行加大放贷。许多分析师表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为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埋下了伏笔。 汪涛还指出,“我的基本观点是,事情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今后几年出现由盛至衰的周期,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对较高。” 而在有些人看来,现在进行改革,或许已为时过晚。 宏诚融资担保是一家信用担保公司,为需要贷款的小型企业提供担保。该公司总经理李佳佩戴的香奈儿(Chanel)耳环和项链让人不难相信,她的生意曾经是多么红火。然而如今,局面已是急转直下。 “我们今年还没有做成一单业务。眼下,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争取不要赔钱。”她说,“我总是在跟人说,只要经济好转,房价企稳,我的担保生意就能做成。可从去年底以来,这两点都成了问题。” 但在康奈鞋业的总部,周金淼认为银行改革至关重要,对此,他深信不疑。 1980年,周金淼的“企业”还只是7个朋友挤在一间小屋里用手工制鞋,如今,在康奈你可以看到,超过4000名员工在长长的装配线上用缝纫机工作。周金淼说,已有海外投资者对他的公司表示出兴趣,但他今后要想从银行获得优惠的贷款条件依然很难。 他说:“如果银行之间展开竞争,这对我们是件好事。竞争越激烈,对我们越有利。银行应该争先恐后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服务,而不是颠倒过来。” Emma Dong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 补充阅读:“吴英案”引发金融改革大讨论 吴英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通过售卖具有除皱功效的羊胎素,她成为了中国最有钱的女人之一。在这个生意上,她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只是当她将手伸向投资领域时,她才惹来了麻烦。她似乎拥有一种“点金术”,能够说服其他有钱人将自己的钱放心地交给她。 于是,罪恶就这样出现了——同样出现的,还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中国,未经政府批准创建投资公司属于违法行为。然而,在一个由国有机构占据主导的金融体系内部,获得上述审批又是何等之难。 吴英最终用光了她的好运气,在她开始赔钱时,她的客户把矛头指向了她。 2007年,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逮捕,随后,她被判处死刑。 起初,公众并未对她报以同情。毕竟,在中国,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可就在最高法院今年对吴英的死刑判决进行复核时,她所创建的私人投资公司模式在全国引发了广泛讨论。 《南方都市报》(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的一篇社论发问:如果吴英被判死刑,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其他人?又有多少银行家、甚至是公务员应该入狱? 31岁的吴英被描绘成长期以来受到压抑的中国私营部门的英雄,然而,这种看法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她的公司编织了一个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根据最高法院对事实的认定,她通过向新投资者借款的方式,来偿还以往投资者的资金。 然而,针对吴英所受刑罚之严厉,公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以至于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温家宝表示:“对于案件的处理,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他还呼吁进行金融改革,他指出:“我们应该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 对于温总理的话,最高法院的确是听进去了。上个月,最高法院驳回了吴英的死刑判决,这在以往的死刑复核记录中十分罕见。如今,吴英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在有些人看来,“吴英案”以及温州金融试点必会引发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将终结国有机构在银行业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译者/何黎 原文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725
个人分类: 经济|1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读书报五月号
zhangzizhang 2012-5-16 22:11
温州读书报五月号 一版文讯 百年籀园 何时开放 / 金 陵 乡愿与斗士驳议 / 滕万林 读钱昌照回忆录散记 / 夏里专栏 二版书窗 新书架:蒙文通年谱长编等十部 / 章亦倩 旧时王谢堂前燕 --- 印象白先勇 / 振羽话书 三版书香 捐赠书籍的经历 / 王建辉 阎婆惜抉择太贪婪 / 董国和 长沙大火后的一副对联 / 韩三洲 多情而浪漫的许君远 / 梦之仪 四版瓯风 陈黻宸不是心兰书社创办人 / 余振棠 自杀念头之谜 / 故乡旧事 小事见证朱自清温州情 / 李树德 夏承焘复徐润芝函 / 卓 永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站在河边”说话的市委书记
热度 1 陈龙珠 2012-5-5 06:34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2/05-04/3866545.shtml 日前,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表示,“检验温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 读报疑问: (1)为何河水治污标准是环保局长能下去游泳,而不能是这座城市真正的首长-中共的市委书记? (2)河水能游泳还是能喝,更干净? (3)不看科技检测数据,要看下属下河游泳,法制还是人治?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温州向全国选聘108位金融人才
hxgwzu 2012-4-26 09:55
温州“金改大戏”开拍的日子不远了,“剧本”已定,只差“演员”了。   3月28日,国务院正式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发布了被专家称作是“剧本”的十二项任务。昨天,温州正式向全国的金融人才发出“英雄帖”,选聘“108将”。   过去,温州被称为是“草根金融”,缺正规军,现在温州金融改革摆在国家层面,正规军显得尤其重要。据了解,选聘的职位有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等高“含金量”的职位,也有温州银行开出“百万年薪”。   本报驻温州见习记者 官平 插图 连诚   108将只是第一批   温州之所以如此“求贤若渴”,也是有原因的,温州虽然民间金融活跃,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温州现有金融从业人员5万多人),但民间的草根金融显然满足不了金融发展的需求。   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温州市面向全国竞争性选聘金融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杜建平说,目前温州金融人才队伍仍然存在着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金融战略性、风险控制、金融监管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十分紧缺。   较早得到招聘消息的温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一力教授告诉记者,温州除了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管理人员受过正规训练,大量人员边干边学。   实际上,温州有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掌舵人都是从银行退出来的,但是这批人在温州也不多。    “虽然比较敏感,学起来快,但还是草根金融者,对股票、期货、基金,都不是很懂,特别对风险管控能力偏弱。”张一力说,实际上在试验区确定下来之前,温州就已经决定在全国招聘专业金融人才。   据张一力透露,此次温州招聘“108将”,以后还会有更多更专业的金融人才招聘。“温州大学要将经济学转成金融方向,并且申报一批金融专业,成立金融研究院、研究中心,为温州金融改革供应金融人才,这是自己培养的。”   那么,温州此次揽才,又是哪些方面的人才呢?   金融改革当地最缺什么人才   为了广揽金融人才,温州市从昨天开始,在人民日报等全国主流和专业性媒体及网站上发布公告,并实行网上统一报名(网址: http://www.600hr.com )。   快报记者从官方发布的招聘公告中发现,温州市这次面向全国竞争性选聘的108名金融人才,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四大类,从市金融管理部门到国有企业金融管理人员,再到各县金融机构、国企管理人员,以及省属或在温区域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管理人员。   第一类是市金融管理部门、市属国有企业等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9名,其中包括温州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1名,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1名,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名(包括1名副行长)等。   第二类是市属国有企业中级金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3名,其中包括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等。   第三类是各县(市、区)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17名,其中包括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平阳、苍南、永嘉、乐清等区(县、市)金融办,还有温州市空港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   第四类是省属或在温区域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69名,此类招聘人数最多,其中包括华夏银行温州分行、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等。   副行长“百万年薪”是当地平均水平   记者从招聘公告中发现,此次全国招聘最高年薪为100万元,高级管理人员30万-6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为15万元左右。   另外,市、县金融办副主任的薪酬按国家行政机关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岗位以及事业性质的领导岗位,其薪酬待遇与当地同层级领导人员同等待遇。国有企业和区域性金融机构选聘人员实行聘任制。薪酬待遇实行年薪制,岗位年薪与用人单位面商。   昨天,温州银行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蓝女士告诉记者,副行长职位开出年薪100万元,是董事会根据当地平均水平开出的,尽管与上海等大城市有差距,有很多人都希望亲身经历这场改革。   蓝女士说,总行此次招聘副行长2名,首席财务官、首席信息官各1名,如果说能得到这个岗位,对他以后的管理能力肯定会有很大提升,锻炼机会也更多。此外当地政府又这么重视。   “这次招聘是银行自身的需要,也可以扩大我们的宣传面。”蓝女士告诉记者,招聘过来的副行长主要负责国际结算、资金业务、新产品开发、资金运营管理等等,主要还是招业务性的金融人才。   在机会与年薪之间 后者吸引力更大   在市属国有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一栏中,记者发现年薪在8万~18万元不等,对于财务人员、副总会计师等职位来说,年薪可能并不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   不过,记者发现,不少国有企业均称,虽然年薪不是特别高,但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有一类职位值得关注,就是省属或区域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为它占了108个职位中的69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均称,这次招聘也是自身的业务需要,只是恰巧温州市政府统一组织,也能提升知名度,容易招到比较好的人才。   记者注意到有个岗位比较特殊,就是政府委托业务部经理。对此,工作人员解释,我们与政府部门有一些合作,另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下来,有一项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内容,而我们公司又在做这块。   工作人员说,我们平常在人才网上也有招聘,这次平台高一点,我们就积极参与进来。 外部链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4/17/content_1254570.htm
2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金融改革:“关键看演员”
whyhoo 2012-4-20 13:09
编者按: 二十年前,温州曾经是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后来却因为害怕风险裹足不前,改革停滞甚至倒退。此后,温州在全民借贷的畸形之路上越陷越深,最终在去年引爆信贷危机。 危机催生了新的改革。3月底,国务院批准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无论对民间金融,还是中国经济来说,这都是一次不容错失的机会—— “温州悖论”长久地困扰着中国经济:一边是有钱无处投,一边是有项目缺钱。打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血脉通道,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至于如何改革,坊间关于“顶层设计”与“基层设计”的争辩尚未有结果。也许,中国的改革从来没有剧本,更值得期待的是演员的表现。 已过花甲的杨嘉兴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重拾旧业:1986年,他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私营银行——温州鹿城城市信用社。 次年,大洋彼岸的《纽约时报》撰文点评:“在温州,中国国营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然而,此后十余年,现实却指向了相反的方向——民间金融创新却停滞不前。 1995年,在得知温州43家私营的城市信用社和金融服务社要被国有金融资本“收编”之际,安全经营了10年的杨嘉兴全身而退。自此,他一直密切关注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试图东山再起。 之后,中央出台了若干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包括2005年的“非公经济36条”、2010年的“新非公经济36条”,以及2008年的小额贷款公司放开,然而杨嘉兴却只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终于,2012年3月28日,他等来了这辈子最大或许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这也让杨重燃“民营银行家”的梦想。在4月13日温州当地的一个关于金融改革的公开论坛上,他忘情高呼,“我们这批人再次向金融机构进军的时间到了!” 第二条,破局的“试金石” 在国务院交给温州综合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那就是,能不能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在3月28日这一天,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几天后,温家宝在福建调研时指出,打破金融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思想”。 “我这里坦率地讲,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温家宝在调研中说。 中国现有国有银行垄断的金融体系偏向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一直备受融资难的困扰,尤其这两年随着央行紧缩银根,中小企业贷款变得更难。催生民营银行对改善整个垄断失衡的金融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本次温州金融改革被外界贴上了打破金融垄断的标签。 然而,备受期待的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试点两项内容,在《总体方案》中被淡化,这也令一些市场改革派人士有些失望。 尽管民营银行的提法被弱化,但《总体方案》还是发出了积极信号——政策层面肯定了民间资本可发起新型金融组织。 舆论普遍认为,在国务院交给温州综合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那就是,能不能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温州本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家和投资家把中国当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统称为“伪民营银行”——尽管民营资本占大股,但行长任免是由政府部门而不是股东决定。 社会各界简直是拿着放大镜、“字斟句酌”地在研究第二条的这两句话,即“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杨嘉兴的希望也就在这条。如果这条意味着民间资本,包括像杨这样的自然人,可以作为主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不仅投资主体是民资,而且也是由民资自己而非国有的金融机构来管理,那么杨的梦想就有望实现。 “只要银行不参股,是大是小、什么名称都没有关系,哪怕再小搞个金融服务社都行。”杨嘉兴说。他只希望能有个国家承认的名分去做26年前他就已经在做的业务:做大银行不愿意做的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贷款。 实施细则的出台和落实,也让杨嘉兴在内的温州民间金融人士翘首以待。尤其是第二条的实施细则,被广泛看成是温州这次声势浩大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是创新还是守旧,是前进还是倒退的“试金石”。 失落的十年 因为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导致温州的金融改革因噎废食,此后十年时间里,温州在全民借贷的路上深陷泥沼,并最终引爆了大规模的高利贷危机,这也成为温州金改“失落的十年”。 事实上,这并不是温州第一次成为金融改革试验区。 早在改革氛围浓厚的1980年代,温州就是金融改革的先行者。 1984年,温州诞生了第一家私人钱庄,1986年诞生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随后,几十家类似金融机构诞生。这些机构,基本上都执行着市场化的利率。 当时,温州当地官员顶着各种压力,极其支持这些改革,温州民间金融得以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不过,发展的过程鱼龙混杂,也缺乏监管,“台会”由此盛行,并一度造成一场金融秩序的大混乱,甚至多次闹出人命。 那场混乱与随后的大整顿,让许多人都心有余悸。温州金融改革的步子,由此慢了下来,即使是后来央行批准温州成为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2002年,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批准温州成为当时中国惟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其内容比本次改革还要超前:不仅提出了这次改革没有提及的利率市场化,还明确提出允许民间资本成立民营银行等内容。 央行行长戴相龙当年在温州调研后,曾公开表态:“温州市场经济活跃,发展富有活力,在此实行某些金融改革最有基础和条件。” 当时的改革框架是:要把吸引民营资本改造股份制商业银行这面旗帜树立起来,吸引民资改造中小银行,比如温州城市商业银行这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吸纳民间资本再扩股;要加快农信社改革,吸引民间资金、更多农民入股,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比如乐清、瑞安农信社可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此外进行利率改革、建立小型投资公司、成立担保公司等等。 2002年,温州本地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就在戴相龙调研中表达了设立民营银行的意愿,这些温州民间资本甚至筹集了10亿,还从四大行挖了个行长,为筹建民营银行积极厉兵秣马,但银监会对此事始终未作批复,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在戴相龙温州调研前后,关于民营银行的争论已经波澜四起。反对的声音认为,温州在1990年代初期就出现过乱集资、乱批金融机构、乱从事金融业务的“金融三乱”,最多时整个温州有200多家基金会、170多家城市信用社,温州民间资本也活跃在这些金融机构之间,尽管这些机构都限制民资的进入,但不少民营资本设法戴上集体帽子,从而成为实际的出资人。 由此滋生的问题是,一些机构一开始就把它当作圈钱的地方,出资人另外办企业并源源不断地向自己的企业贷款,这样形成的坏账数额惊人。 这种野蛮成长的结果,一度造成金融混乱的惨痛局面。到了1999年,温州不得不对225家农村合作基金会、民融资金服务部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社进行清理整顿。而在此之前,温州已于1998年对57家城信社进行了清理整顿。温州也就被视为民间金融领域的“罪魁祸首”。 2005年,温州市银监分局和温州市体改委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认为,“在当前的形势和经济、金融环境下,设立民营银行时机尚未成熟”,民营银行“不可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这场改革于是无疾而终。事隔10年,温州再次来到几乎同一起跑线上,只是现在,曾经在金融创新领域一骑绝尘的温州已远远落后:温州没有如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那样的新三板市场(即OTC市场,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市场),温州没有本地的信托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屈指可数,而且几乎都没有投本地企业。 即使在温州人曾经领先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方面,台州、宁波等城市都已后来居上。“他们都是在学我们呢。”在1984年就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私人钱庄的方培林羡慕嫉妒恨。而温州自从上世纪90年代收编了私营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官方承认的民营银行。 因为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导致温州的金融改革因噎废食,此后十年时间里,温州在全民借贷的路上越陷越深,并最终引爆了大规模的高利贷危机,这也成温州金改“失落的十年”。 “高利贷危机”倒逼改革 “如果中央不马上批准在温州改革,让民间资金搞活,温州会死定的。”杨嘉兴说。 外界普遍认为,2011年下半年温州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直接促成了这次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温州。 然而事实上,早在2010年,刚刚履新的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察觉到了温州的高利贷问题后,很快就决定以此为契机推动一场金融改革。 时任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的史晋川就是当时为温州市委撰写改革方案的学者之一。2011年清明节后,史晋川任组长的浙江大学课题组完成了《温州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研究报告》。正是这份报告,成为日后温州上报国务院“综改方案”的蓝本。 温州方面将报告整合成一份“温州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向上申报。据史透露,当时温州市委领导带着方案“跑省里跑北京”,却“到处碰软钉子”。 直到2011年下半年危机浮出水面,震惊全国。2011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温州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才驶入了申报快车道。 不过,尽管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缓解温州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举措,但温州的民间信贷危机还远未结束。 记者从多方消息源证实,由于支撑温州民间信用的担保体系崩塌,温州民间信贷已基本“冬眠”,无论银行还是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现在都非常“惜贷”,跑路潮仍在继续——据多方消息,2012年1-3月,温州又跑了六十多人,因信贷压力而自杀的事件仍不断见诸报端。 而接下来的4-6月,随着新一轮还贷高峰的来临,危机或许还会升级。“接下来跑路的或许就是银行行长了。”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温州银监局的资料显示,2012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比2011年6月末最低时的0.37%飙涨了370.27%,达到了十年来的历史高位。其中,一家国有大行温州分行的不良贷款达到20.9亿元,居各家银行之首。 伴随持续不断的跑路潮,温州的民间信用已濒临崩溃,一个电话就能筹资几百万上千万的日子已经过去。业内人士称,现在温州的银行一听到“永强”(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的重灾区之一)就怕,而全国的银行一听到“温州”就怕。 “现在外地商家一听到是温州的,都要求先交钱再发货。”一位温州本地企业家说。 “这种信用危机,几年都恢复不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温州苍南县“方兴钱庄”的创始人方培林说。 当银行和民间资金同时拧紧水龙头,人工、能源等成本仍在上涨之际,更让温州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开始出现罕见的“订单荒”。 据温州海关数据统计,2012年2月温州外贸出口5.14亿美元,同比减少30.87%,环比减少更高达72.05%。其中受欧债危机影响,对欧盟贸易额为1.5亿美元,同比减少44.35%。 按产业分的话,温州典型产业鞋靴、服装、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眼镜及阀门2月的出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为40.17%、47.86%、24.44%、51.13%和27.51%。 温州鞋业协会会长谢榕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温州鞋业出口第一季度高达15.3%的下降幅度,为“历年来所没有的现象”。 “温州经济正遭遇几十年未遇的困境。”鹿城一家小额信贷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总经理说。 温州佑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旭苍,也是温州第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的创始人,更是极端悲观,随着未来两个月还债高峰的到来,如果银根再不放松,“温州民营企业可能全死光”。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州人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能以前所未有的仅5个月的速度获批给予了“民间”解读。“如果中央不马上批准在温州改革,让民间资金搞活,温州会死定的。”杨嘉兴说。 打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如何打通约8000亿民间资金和实体经济之间的通道,正是温州这次金融改革的着力点。 3月28日,当温州成立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消息一传开,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的办公室立马车水马龙。找他的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陷入生存危机的企业家们,前来咨询这场改革能否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局?另一类是手握大量现金的企业家,他们关心的问题则是:他们能做什么。 这恰好就是温州悖论的集中写照:民间仍然有很多的钱却没地方投,而本地中小微企业又嗷嗷待哺。如何打通约8000亿民间资金和实体经济之间的通道,正是温州这次金融改革的着力点。 “改革主要是建机制。”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说。 这个机制,在浙大的史晋川看来,就是构建一个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金融体系,即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贷款(间接融资),而当企业要转型升级、融资数额大增的时候,则可以通过私募股权基金以及非上市公司的场外股权交易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2011年温州跑路潮中最典型的案例——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就是倒在了融资问题上。 2008年4万亿时代中,银行行长们追着胡福林贷款,鼓励他投新兴产业。胡福林于是选择了资本密集型的光伏太阳能。然而2009年年底,银根开始收紧,胡买设备的钱已经支付,可设备还没有到位。无奈之下,他筹借了高达5亿的民间高利贷。 “实际上他的融资方式不恰当,不太适合银行贷款,尤其是绝对不适合用银行的短期贷款。”史晋川说,“最好是股权融资,因为这种投资不是说一年两年就能收回来的。” 私募股权投资(PE)就是一种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在企业上市后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套现退出的一种投资行为,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 “直接融资的问题,也就是地方资本市场发展,是我们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温州金融办的张震宇说。 顶层设计VS基层设计 周德文更是直言,现在就要看温州地方官敢不敢把“乌纱帽放在桌上”。 与外界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普遍欢饮鼓舞不同的是,温州本地对这个消息的反应颇为复杂。 感到振奋的人如温州中小企业的代言人周德文。2011年温家宝总理温州调研期间,周专门向总理建言温州试点金融改革并得到总理首肯。他告诉络绎不绝地前来打听投资机会的会员企业家们,这次,民间资本“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金融领域”。 悲观的也大有人在。在方培林看来,这次改革如果不是倒退(因为上世纪80年代温州就已经大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并实际上执行市场化利率),也至少是在原地踏步。 “不管改不改,这12条其实温州都在做。”他说,“这就好比两人结了婚,孩子也大了,现在你来发个结婚证。” 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投资家更是从这12条中读出了“决策层没有人想真正打破金融垄断”。他说,除非诞生真正的民营银行,否则,“在温州办几家小贷公司就能打破金融垄断?在这12条里我看不出一丝曙光!” 相比乐观和悲观,持观望和审慎乐观的人似乎更多。 温州经济研究者、前温州市政策研究室主任马津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国务院的“12条”措辞模糊,但正好给地方提供了“想象空间”。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看地方政府能不能以积极、主动的改革态度落实细则。“上世纪80年代温州私营银行诞生的草莽年代,连个影子文件都没有!” 评论者马光远也持相同观点。他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剧本,我更期待的是我们的温州‘演员’。” 周德文更是直言,现在就要看温州地方官敢不敢把“乌纱帽放在桌上”。 4月9-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到温州调研。根据公开报道,他的发言未有提及“打破金融垄断”,而是强调改革要立足温州实际,解决温州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 不过他对温州说,改革“允许试错”。面对“尚方宝剑”,温州负责金改的一位官员在近期的一档财经节目中则表示,对他而言,这次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温州本地学者担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地方政府可能会趋于保守,事事请示,层层报告。 “中央是允许你试错,但一旦错了,你的官是升不了了。”温州本地一位熟悉官场的企业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至少,目前在如何阐释最关键的第二条,即能否诞生真正的“民营银行”,温州地方官员尚不能确定。 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明确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到底民间资本能不能取代之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温州目前由明星企业作为主发起人的小额贷款公司能不能直接转制为村镇银行(这意味着同时保留对村镇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审批权在“银监会”。 而12条中的“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是另一个温州向国家争取的改革领域,审批权则在证监会。张震宇指出,温州希望私募债的价格能定在小额贷款公司(最高为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和银行贷款利率之间,“我们现在跟证监会在讨论”。 不过,就在温州金改获批前不久,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一篇文章中透露的改革思路,尺度极大,令人期待。 在2012年3月1日出版的《中国改革》上,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撰写了《温州金融改革再出发——对温州金融风波的认识及推进改革思路》。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温州要立足长远,本着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大力度地推进金融改革。 文中所提的4条建议,前两条内容意味着温州将完全放开本地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准入,村镇银行不仅要成为民资自主管理的民营银行,而且主发起人可以不再是企业,而是合格的自然人。 这些建议,除了利率市场化以外,都可置于措辞模糊的“12条”之内。现在人们最为期待的是,这些建议能出现在温州即将出台的改革细则中。 地下民间借贷“阳光化” 作为放贷方的个人,害怕露富,特别是公务员和官员。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微企业,如果要来这里登记借款,也相当于把企业的财务状况曝光。 温州几乎全民放贷,民间借贷规模大约有1000亿。如何让这笔庞大资金从地下走到地上,纳入规范化管理,亦是这次金改的重点。 就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的第二天,一家全新的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正是这家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公司,被赋予了“让温州地下借贷阳光化”的重任。 不过,公司开业的时间一拖再拖,其原因据说是因为投资人和政府并没有完全想好这个东西具体该怎么做。 首先遭遇的就是法律困境。由于旨在让地下钱庄阳光化的《放贷人条例》总是难产,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能向企业贷款的就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如果向个人融资就是违法。中国因为非法集资被司法处置的案例从未断过。 当然,既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已经完成注册,那么企业向个人融资的行为就应该是得到有关方面默许的。 但是,真正要让借贷双方都有动力来这里登记,尚有许多难题。 作为放贷方的个人,害怕露富,特别是公务员和官员。而且一旦有利息收入,根据国家法律还要缴纳高达20%的个人所得税。而原来民间借贷因为是地下,所以没有纳税。 而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微企业如果要来这里登记借款,也相当于把企业的财务状况曝光。现在温州很多出现财务危机的中小企业,即使政府有资助资金都不敢用,就怕被银行知道,列为“关注”对象,断了今后从银行贷款的路。而且如果出现还贷逾期或者不还,不仅下调信用评级,企业还要面临司法诉讼。 “如果没有给放贷人保障,没有给借款人贴息,我干嘛来这里登记,不嫌麻烦吗?”方培林反问道。 企业一旦开张后,还将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即如何平衡一家民营企业的逐利冲动和承担民间信贷“阳光化”重任这个准公益组织之间的矛盾。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本来是政府要办,但专家讨论的结果是,如果政府办,“完全不可能办起来的”。 “因为一旦政府直接介入,就面临借贷双方需要缴税的问题。”该人士说,“另外,政府担心一旦有借款不还的情况,出资人会找政府算账。但其实投资总是存在风险的”。 所以温州政府后来决定让民间来办,并让鹿城区明星企业开元集团牵头。 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徐智潜说,当前登记中心的运营费用是依靠向入场中介机构收取租赁费。“现阶段,登记中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带有公益色彩的纯服务机构。” “如果亏损,那么财政会补贴一点。”徐说。 面对所有潜在的问题,作为股东之一的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强调:办法总比问题多。 “其实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服务中心,重新建立温州的契约精神。”上述知情人说。温州的信用重建并非一两天之功,也不是说设立了一个登记服务中心马上就能解决。“不过,这是我们必须要走出去的一步,一直坚持下去,路慢慢会走通的。” 原文见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379
个人分类: 经济|1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周小川赴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调研
whyhoo 2012-4-10 22:16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指导和协调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周小川行长率领中国人民银行调研组一行赴浙江温州深入了解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指导试点工作,与浙江方面共同研究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启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关工作。 4月9日下午,调研组一行与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等座谈,交流情况。10日上午,赵洪祝主持召开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周小川在会上发表讲话。副省长龚正,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及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发言。 座谈会上,周小川首先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和意义。周小川指出,在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着力破解温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通过金融综合改革,有效提升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能力,完善专注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周小川强调,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立足温州实际,解决温州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突出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的优势,探索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途径,趋利避害;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定温州市乃至浙江省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信念,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要点和重点在于“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支持实体经济、配套协调、安全稳定”。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做到“依靠市场、适应市场”。对于那些基本具备条件的改革任务,成熟一项,就启动一项。温州在金融综合改革过程中要增加透明度、依靠人才、加强规范、鼓励竞争和创新,通过挖掘潜力提高金融资源的效率。在把握好方向原则的同时,大胆探索。只有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才能不辜负国务院领导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期望,不辜负温州社会各界的期盼。 周小川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管,随时注意总结经验。对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需要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层面进行协调的工作,人民银行将积极予以支持。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杭州中心支行也将加强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办公厅、货政二司、稳定局、研究局和上海总部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调研。 原文见 http://www.gov.cn/gzdt/2012-04/10/content_2110273.htm
个人分类: 经济|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辜胜阻:建立温州金融试验区具有四大改革效应
whyhoo 2012-4-5 22:12
人民网北京4月5日电 近日,在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建立温州金融试验区具有四大改革效应,最大的突破是打破银行垄断,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   辜胜阻解释“四大改革效应”包括,一是让民间金融合法化,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二是推行民间融资备案制度,避免审批制度的缺陷,简化民间投资环节,降低民间投资的“隐性”成本;三是构建以地方为主,地方和中央相互联动的监管体系,以防止出现监管真空,为民间金融规范化运作奠定基础;四是内外并举,使金融对内向民间资本的开放与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行,促进民营企业海外拓展,提高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辜胜阻认为,温州计划在三到五年内,由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五十家村镇银行,这是温州金融改革的最大突破,有利于打破银行垄断。此次温州金融改革在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同时,还鼓励民间资本的多渠道发展,比如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境外直接投资等,还要构建地方场外交易市场,以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和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温州金融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意在营造一种高效竞争的金融生态环境。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与企业家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表示中央已统一思想打破银行垄断。温州金融改革正是打破银行垄断的一次重要试验。   辜胜阻表示,首选温州试点金融综合改革,对于治理民间借贷“高利贷化”问题,引导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温州素有市场化的改革基因,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民间金融活跃。同时,温州也是这次民间借贷危机的“风暴眼”和“重灾区”。其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具体来说:一是“钱多”,温州民间资本极为丰富,但由于“投资无门”致使大量资本演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二是“人急”,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导致民间金融“高利贷化”倾向严重;三是“民企活”,40多万民营中小企业成为温州金融改革的基础,但融资渠道的缺失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需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血液”;四是“房价高和产业空心化”,“炒”经济使温州“人思暴利”,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领域,产业面临“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辜胜阻强调,温州要以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推进民间金融阳光化、合法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构建与企业构成相匹配的“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重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生态。要推进《商业银行法》的修订,明确民间资本发起建立银行的合法性。要进一步制定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细则,明确民间资本发起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的条件,破除民间金融“合法化”进程中的“玻璃门”和“弹簧门”。要完善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融资体系,为富裕民间资本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引导游离于实体经济的“游资”和“闲钱”回归,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重振实业精神。要鼓励和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和小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适合民资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要创新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分层次的依法监管体系,增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刘江日王敏李睿) 原文见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48980/17581676.html
个人分类: 经济|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梅新育:温州金融改革之我见
whyhoo 2012-3-31 22:15
相传已久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文称《方案》)终于在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强调,被外界认为是该方案的最大亮点。 的确,在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的温州,开展某些金融探索是必要的,但《方案》并不意味着温州的金融改革试验就此踏上铺满鲜花的坦途。任何试验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有些试验未必能够达成试验者所期望的目的,甚至可能带来始料不及的负面后果,我们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成为制定和批准这一《方案》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国务院会议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很多都是直接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而提出的。但其他条件相同时,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天然处于劣势,这一点不因任何良好意愿而改变。而且,通行的"正规化"规则与小微企业融资迫切需要的"便利性"存在冲突。目前做得较好的民间借贷机构依靠"熟人社会"中对借款人资信的深入广泛了解控制风险,也依靠"熟人社会"中失信可能导致丧失一切的机制抑制借款人的潜在道德风险。要谨防民间融资所谓"规范发展",扼杀上述长处。 此外,如果处理不当,温州获得授权全面推行金融改革试验,也可能对当地和其他地方的潜在道德风险形成"逆向激励"。近年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的温州企业,许多并不是得不到正规金融体系的融资,而是得到了多得不成比例的金融资源,却投向投机性业务而不是实业,或是投资规模过大,超越企业承载能力。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还很有可能带来关联贷款扶摇直上,从而加大金融市场不透明和风险。在有意进入金融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当中,大部分人不了解金融行业的规律、规则,有些人存在着误解,认为办银行就是为自己的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就是关联贷款,或者没有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另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给部分大企业资金投向提供了一条出路,中小投资者实际上无缘分羹,也使入股金融机构的大企业有可能操控自己参股的金融机构,开展违规运作。 温州早在好几年前就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并不是现在才取得这个地位。为什么几年下来并没有取得什么实绩?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名之曰"改革"就一定会成功。事实上,商界不少缺乏诚信之辈已经瞄上温州金融改革的"商机",一手炮制"收购美国特拉华州大西洋银行"假新闻的温州商人林春平就自述,此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日后参与温州金融改革。我们必须把各种可能考虑周全一些。▲(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189/c6
个人分类: 经济|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读书报今年第三期(总178期)要目
zhangzizhang 2012-3-15 21:16
温州读书报今年第三期(总 178 期)要目 一版文讯 参观港大“明德百献”的感想(陈福康) 大学图书馆没书可读,你信吗?(宫 立) 陶希圣笔下的众生相(夏里专栏,王春南) 二版书窗 “少若”就是吴小如(我的签名本,子张) 家人闲坐灯火亲 (振羽话书,雷雨) 三版书香 耳目一新私房话(董国和) “不让须眉”的巾帼之交( 韩三洲 ) 海浪拍岸声声碎(李道英) 书乡温梦( 元尚 ) 四版瓯风 我最早发表的文章(故乡旧事,叶祥奎) 缅怀王兴福同志(章志诚) “白雁”不是“清白高尚之音”(胡珠生) 民国平阳县志纠误一则(潘猛补)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1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有地才是王;国内碰壁美国行;加薪也靠美国压?
wya 2012-2-21 09:26
1、依然是地王的天下,国家政策是允许单位自建房的,只要你单位有地、有钱就行! 君不 见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石油等 单位的廉价分房从未停止。 2、国内政策玻璃门阻挡不住美国的市场开放门!王同志不是也去美国大使馆了吗。 关键时刻,还需汤姆大叔助你一臂之力! 3、主动加薪、改善福利待遇,不能靠工人生命和美国老板的压力来推动! 劳动力价格低廉不应成为宣传的优势,让农民、工人及所有公民享有“体面的生活”才是根本! http://news.163.com/12/0221/02/7QOLJEHV0001124J.html 为青年教师买房难鸣不平 和很多其他学校的校长相比,顾秉林是个很低调的校长,较少在媒体前有强烈的情绪化表态。但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顾秉林曾经为青年教师买房难打抱不平。 年轻教师的住房问题一直困扰顾秉林,“每次开座谈会或者路上遇到,都会和我谈房子问题。”他说,清华附近的房价已经升至每平米2万-3万,“别说年轻教师买不起,我也买不起!” 从2002年起,清华已经近8年来没有解决过住房,顾秉林下大力气决定推出两批住房。首批1000套左右的房子已经交付入住。另外,八家地区5000套左右的教师住房工程也已经启动。“我想,10年内清华教师不会发愁住房问题。” 然而也正是这一次下定决心,引起了舆论上关于清华福利分房的争议,面对质疑,顾秉林只说了一句话:“我做的一切,没有比政策所允许的多一步或少一步。” 在去年的清华人才工作会议上,顾秉林表示,学校要尽力为青年人才解决更多的顾虑,让他们能放开包袱全心教学科研,而解决住房只是其中之一。 http://news.163.com/12/0221/02/7QOLAQFF00014JB6.html 温州商人6千万美元买下美国大西洋银行 此前十年, 温州民间资本在内向国务院申办成立华侨银行,在外选择意大利尝试成立欧联华人银行,但均告失利 。 去年,温州民企深陷“跑路危机”。官方事后分析原因时认为,温州本地产业空心化是出现此次危机的主因,实业发展体系面临政策垄断瓶颈,富余的民资缺乏增利渠道,犹如笼中困兽,只能一边在政府金融管制的暗渠中左冲右突,寻找出口,一边又通过灰色担保中介与国家银行体系共生相契。 去年11月,温州商人林春平买下了一家美国银行,这家后来更名为“新汇丰”的银行已于2011年11月11日试营业——这是温州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左冲右突十年却未有结果的一次破冰之旅, 也是温州民资在国内试水银行业遭遇政策玻璃门之后的苦涩选择。 http://firefox.huanqiu.com/china/roll/2012-02/2454043.html 富士康员工加薪16%至25% 或因苹果调查 有消息透露,富士康科技集团自2012年2月1日起,全面调升大陆各厂区基层员工的基本薪资,加薪幅度为16%至25%。这已是富士康自201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次大幅加薪。   本报讯 据消息透露,富士康此次加薪将根据员工所工作地点(园区)的不同、工种的差异及技能水准的高低,加薪幅度为16%至25%。其中深圳地区基层员工的基本薪资已由三年前的900元基本薪资调升为目前的1800元起,考核后升至2200元以上。   而本报记者了解到,金融危机以来,制造企业为了招聘到更多的工人,加薪是吸引工人的普遍趋势。而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很多企业目前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动加薪,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变被动加薪为主动加薪。   苹果公司迫使?   据了解,在此次加薪之前,作为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富士康正遭遇来自各界的压力。有消息透露,包括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LA)以及一家美国电视台进入富士康进行调查,虽然目前没有给出一个正式的结论,但有媒体引述FLA首席执行官奥瑞特·凡·希尔登的话表示,富士康存在大量问题。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杨群表示, 此次富士康加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苹果这些外界的压力迫使富士康加薪。而除了加薪,富士康还宣布,在调升薪资的同时,为了让员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集团还对加班时间进一步管控 。   业内猜测此次加薪是富士康公司在与苹果公司沟通之后的结果。而本报记者获悉,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人,中国制造业不得不通过加薪来获得熟练工人。    加薪已成行业趋势?   专门从事玩具出口的东莞嘉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建荣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工资上涨是企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之前,他们公司一个初级工人的工资大概1500元,现在涨到2000元以上了,而一个熟练的一线工人的薪水已经超过3000元了。钟建荣透露,今年的工资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左右。而本报记者在今年年初的招工系列采访中获悉,在珠三角地区,很多服装、玩具等制造业企业普遍进行了加薪,加薪标准从 10%~20%不等,很多企业除了加薪,更是通过提供免费食宿来吸引工人。    业界评论   制造企业应主动加薪   中国优质制造商联盟主席凌风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制造业加薪是一个普遍现象,但目前中国企业加薪还普遍处于被动加薪时期。   当前包括一线熟练工人在内的各级人才还是比较缺少,很多同行都是用加薪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高级人才和普通员工 ,但很少企业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去进行主动加薪。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177期】篇目(2012年第2期)
zhangzizhang 2012-2-12 21:57
【温州读书报 177 期】篇目 一版文讯 李长之的六十九岁(张国功) 殷海光看国民党的危机(王春南) 《日军入侵鹿城暴行纪实》出版(李岳松) 二版书窗 孙犁书简别有情( 我的签名本, 子 张) 《蒋介石画传》漫谈( 振羽话书, 雷 雨) 三版书香 朱正与《语文学习》( 百堂话书, 董国和) 吴伯箫的一封家书(亓 勇) 俞樾是 “ 最后一个状元 ” 吗(字里乾坤,黄鸿森) 向那些人致敬(汪秀枝) 四版瓯风 两篇难能发表的文章(故乡旧事,叶祥奎) 关于“ 山外青山楼外楼”诗的作者(陈增杰) 寻觅《绿》的踪迹(孙永庆)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新年一期(总176)篇目
zhangzizhang 2012-1-18 22:38
尊敬的专栏作者先生 游先生王先生董先生子张兄振羽兄:现将今年第一期鄙报篇目寄奉,权当一次汇报。感谢诸位的大力支持。报纸今天付印,寄到府上可能春节了。大年除夕,礼阳一家回老家永康过年。顺祝诸位新春如意。礼阳一月十六日腊月廿三小年 【温州读书报】新年一期(总 176 )篇目 一版文讯 荫泽古巷忆深深 ------ 怀念马允伦先生( 张声和) 山内青山楼内楼(董楚平) 通读《胡适全集》(夏里专栏,王春南) 二版书窗 送高华远行(振羽话书,雷雨) 诗比野蛮更长久(我的签名本,子张)。 三版书香 丁宁护书记(桑 农) 李逵与孝不结缘(百堂话书,董国和) “ 个 ” 字释文二议(字里乾坤,黄鸿森) 与许杰的一段交往(钦 鸿) 四版瓯风 李成勋为《浙瓯儿童》作画(郑征庄) 石磊 老师(故乡旧事,游修龄) 周采泉致方介堪王敬身手札(张炳勋) 此孤屿并非瓯江孤屿(胡珠生) 《蒋叔南游记》台版附记(卢礼阳)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气不好,不怪领导 (我的评论,原创博文)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11 07:06
编辑看不懂吗?! 难道这样的现象,科研人员没有权力评论吗?! 天气不好,不怪领导,不怪学校,不怪校长,不怪老师,不怪学生,不怪家长,不怪网民,只怪天气。 孩子们穿雨衣没法跳舞 领导们绿色安全行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温州小学生冒雨表演领导撑伞观看续:当事校长被停职
dongzg101 2012-1-11 04:08
温州小学生冒雨表演领导撑伞观看续:当事校长被停职 802 人参与 4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石坦巷小学的孩子冒雨起舞,台上领导和老师或穿着雨衣,或撑着伞。图片来源:温州晚报 【温州网·原创报道】温州网鹿城支站消息,1月10日下午,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及局长、党委书记林宣富通过鹿城教育网就 “石坦巷小学学生冒雨表演”一事 公开致歉,同时要求辖区内各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校园活动,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去年12月29日,温州市石坦巷小学举行“迎元旦·绿色安全行”主题活动,孩子们冒雨表演受到网民热议,鹿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纪委协同有关部门对此次事件做进一步调查了解,责成教育部门对此事进行深刻反省,对活动组织者、当事校长予以停职检查,同时感谢新闻媒体及广大网友的监督。 早前报道: · 温州一小学庆元旦活动:小孩淋雨表演 领导安坐伞下 延伸阅读: · 江苏万人长跑公务员穿羽绒服学生穿单衣(组图) · 数千名学生冒雨做操 只因教育局来学校检查 · 湖南中学学生雪中站队迎领导 网友质疑(图) · 领导视察学生夹道欢迎 蓬安县教育局回应称被误会 PN018 标签: 表演 校长 温州网
1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事故的责任认定看来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而是影响最小化!
热度 2 wya 2011-12-6 09:40
http://news.163.com/11/1206/07/7KIUN7090001124J.html 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未公布被指因责任认定难 据接近“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调查组人士称,动车事故调查报道迟迟未出,原因系高层对责任认定难以取舍。 若认定信号设备供应商承担主要责任,则对中国高铁国际形象乃至出口更为不利; 若认定铁道部调度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则牵涉责任人众多。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629 次阅读|6 个评论
知道了开始,我们总能预料到结果。
热度 1 daladala 2011-12-6 09:17
知道了开始,我们总能预料到结果 作者:铁戈 多少人的 残疾 和 死亡 , 换来的就是 另一个人 突然死亡。 他叫马骋,是铁路通信号董事长。 还有 前些天那 昙花一现的处理报告, 有人告诉你, 那叫“虚假新闻”。 死了的人就死了吧 人民快点把它忘 大家赶快挣钱 赶快买车 赶快买房 或者在潦倒中挣扎 或者移民他乡 总之, 不要再想起 这样让我们为难的事 这是 梦 一场 借【虚假】与【和谐】, 让它成为黑幕, 成为卑鄙者的堂皇。 转载以记录。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动车事故调查未果被指因责任认定难取舍 http://news.163.com/11/1206/07/7KIUN7090001124J.html 2011-12-06 07:53: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北京)  有 5638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23 ) 核心提示:据接近“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调查组人士称,动车事故调查报道迟迟未出,原因系高层对责任认定难以取舍。若认定信号设备供应商承担主要责任,则对中国高铁国际形象乃至出口更为不利;若认定铁道部调度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则牵涉责任人众多。 40人死亡,200余人受伤,“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但调查结果迟迟未公布于众。据接近调查组的人士称,调查报告迟迟不出,系高层对责任认定难以取舍。 多位专家表示,动车事故的书面调查报告已于9月完成。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最迟至11月30日,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就应公布调查报告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但这一天,相关部门未发出只字片语。 记者调查数月发现,导致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原因,既有信号设备软件设计缺陷,亦有非正常行车下的调度指挥失误。实际上,从信号设备提供商,到上海铁路局调度所、温州南站行车值班员的行车处理,到电务部门的维修、登记,事故暴露出铁路多个部门均存在问题。 据接近调查组的人士称,调查报告迟迟不出,系高层对责任认定难以取舍。若认定信号设备供应商承担主要责任,则对中国 高铁 的国际形象乃至出口不利;若认定铁道部调度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则牵涉责任人众多。若信号设备缺陷说被推翻,供应商不再担责,铁路系统也不会全然接受此说,相应会要求承担较轻的管理责任,缩小处理范围。此外,杭州电务段温州电务、上海铁路局调度所、温州南站行车值班员各方责任孰重孰轻,对所追究责任人的范围、职位亦有影响。 事后, 中国北车 股份有限公司将54大列CRH380BL问题动车组召回整改,后于11月16日分批重新投入运营。对于为何未在空车试运行期间就发现相关问题,问题车到底进行了哪些整改,供应不合格配件从而导致故障问题的分供方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同样语焉不详。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个人分类: 文学专辑|406 次阅读|1 个评论
重庆之行
热度 2 wuqiang198 2011-11-30 00:18
2011 年 11 月份从温州到重庆,第一次到山城重庆,非常兴奋。第一次坐飞机,更加兴奋。双重兴奋事件的刺激下,自己抑制不住喜悦,精神也格外好。也许是这份心情,使自己对重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对重庆的感觉非常之好。这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感觉,使自己对重庆人也多了几分亲切感。 当晚也许另外一份喜悦来自和老同学重逢,和l老友坐在重庆标志性的露天排挡下,觥筹交错,吐沫横飞,很是痛快。这么多的因素下,注定要我为重庆此行留下些什么。 1 重庆饮食文化 才呆了两天,使我的嗓子眼直冒烟,不舒服,肠胃也开始闹起革命来。二十多年的南方生活,特别是养成了对麻辣没有任何免疫力的饮食习惯。以至于第一晚和高对饮叫下的烧烤,最后浪费很多。根本没有吃,因为很辣,而且是那种麻辣。非常不好受。 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氛围。 1 、 2 点外面都会到处摆着排挡,即使是没有客人,老板和老板娘都会很敬业的站立等候。有时候也许是累了,邻近的老板们也会互相敬烟攀谈。老板娘们会拿出毛衣或者围巾来织上几针。 重庆人是很喜欢吃的。后来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和陈伟鸿绕着南岸区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圈下来,很多饭店门口溢出一股很浓的麻辣味道,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从透明的玻璃窗看进去,小孩老人青年,围在一个桌子上,啃着鸡爪,头上冒着汗,让人眼羡。 这也许是重庆人皮肤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在吃的同时消耗一部分营养外,汗液也排出。 2 重庆交通 我对重庆的交通很是惊讶。因为建筑彼此之间落差太大,交通天桥太多,隧道也比较多,弯道太多。所以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开车,技术会炉火纯青,比别的城市开车技术好。汽车耗油也比较多,因为下坡固然好,但是上坡也是比较耗油的,那么,半坡起步肯定是要练好的。否则在半道上突然堵车要停车时,起步那个要有一定技术的。所以我想重庆的女人是否都是买自动挡的车。 经过到观音桥,看到底下,很是害怕,万一发生撞下栏杆或者方向盘乱晃,那一般事故都是很严重的。 我在南坪东路站,第一次看见有人排起长龙等公交车的景象。于是我在想,是否重庆人的素质高,秩序意识强呢?还是人太多,公交太少呢?后来也证实了两点,秩序这个事情,在中国人眼中向来不是很重视。因为即使有秩序,肯定是有潜规则或者底下秩序的。但是重庆人,肯定是好的。因为我在较场口等车的时候,一个老人问我和高到哪儿去,一听说到工商大学去,就说自己经常去,自己的儿子在那边汽车设计研究所上班。重复说了三次,后面的大妈也似乎看出了我们不耐烦了,连忙和我们说,如果是到解放碑的话,新华都也是解放碑的,暗示我们快上车。车上一个邻座听说我们也是第一次过来的,很是热心,详细的和我们说了路线。所以我认为重庆人是火辣的性格,热心的心肠,刀子嘴豆腐心。 重庆的公交确实很拥挤。火爆的场面在公车上经常上演,但是虽然很挤,乘客都没有什么怨言。不像我在杭州的时候,稍微挤点,姑娘们便紧锁眉头,鄙夷的看着周围,埋怨声嘟囔个不停。这也许是重庆人乐观精神的体现。 3 重庆人 重庆美女多。这个知名度在媒体和全国人们心中似乎都是公认的,但是我经过此行要为这个话澄清一下。重庆看见美女的几率和别的中心省会城市差不多,但是重庆人的皮肤好我承认。身材好我也承认。这与地形相关。 因为重庆的路都是紧急陡峭,步行的话,就相当于体育锻炼,肌肉得到锻炼,能量得到释放,关节得到润滑。所以不怕没有锻炼的机会,身材肯定塑造的好。 所以看见山城很少人骑自行车,因为爬坡一般人都是不敢挑战的难度,几个坡度爬下来,估计会做噩梦。的士的生意好就不足为奇了。据说重庆有三万辆的士车,还不包括主城区周围的的士。这些的士车都是同一采购的,黄色的日本铃木。在街道行驶过程中,很是抢眼。 重庆人对自己的语言有一种天生的热爱,即使是大学教师,如果对方没有主动要求的话都不会把自己的语言换成普通话。以至于外地人对重庆一切都很热爱,但是就对这个交流比较抱怨。因为重庆四川话相对于别的语系还是比较好学好说好懂的,但是一旦对方说的比较快速,那就比较困难了。 4 重庆红歌会 重庆打黑全国知名。 重庆红歌,也是重庆这几年主推的政治动作。 那天在解放碑有幸看见重庆红歌会的现场,要知道是星期天,所以红歌会让机关单位的人放弃周末的时间来唱红歌对普通大众来说是喜闻乐见的,至少比机关单位干部腐败的好。因为,红歌虽然比较喧嚣,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是大庭广众之下的娱乐。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娱乐方式,我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在人流量非常密集的地段运作一个红歌会,舞台和活动占地面积把行人挤得没有只有进出两条道路,加上旁边看热闹的行人,平时两分钟穿梭的路程,要花上几十分钟到半个小时。试问,有关责任人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红歌会的现场,有很多饮料,也有很多的美术展品,背景墙、灯光设备、桌椅、饮料…… 我想问主办方几个问题:这些公共财物的采购、后续处置办法是否公示了?资金从哪里来?中间是否有寻租空间?有关人员是否有按劳取酬的现象?我看到还有 VIP 和普通观众区,这个对于人人平等或者我们本身倡导平等自由的普世价值的时候有这个必要吗? 但是,对于重庆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也看到了重庆人确实很快乐幸福的生活。虽然我离开的时候依然雾蒙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99 次阅读|3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第十期目录
zhangzizhang 2011-10-24 22:20
郭伟兄方平兄:十月篇目,方便的话请挂上博客。谢谢。礼阳 子张兄:瓯歌已托维强兄捎带,请阅。礼阳 一版 文讯 爱书人聚温州 沐瓯风叙衷肠 / 章 宇 来函照登 / 张恒善 字里乾坤:说说酒筹 / 黄鸿森 夏里专栏:胡适的经典词语 / 王春南 二版 书窗 民刊扫描 (十二种)/ 章亦倩 我的签名本:百年辛亥真镜头 / 子 张 振羽话书:管窥百年辛亥 / 雷 雨 三版书香 温州年会日记(上)/ 吴昕孺 吴稚晖论“官气” / 赵映林 四版瓯风 遗民诗人的诗与愁 / 徐 硕 故乡旧事:江心寺对联漫谈 / 游修龄 赵士桢逸文 / 孟 甫 沧河巷,另一种老屋生活 / 郑大转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了事故,却凸显好人好事-----坏事变好事的逻辑!
热度 3 wya 2011-10-20 15:46
本来温州的高利贷者跑路是其投机暴利的必然成本,有关方面却声称要合法化,并支持民间借贷的发展。 岂不知在合法化之前都是非法。即使要改革发展,也必须先纠正、处罚这些违法行为,否则法不责众行为就是对守法者的不尊重! 本来人民银行负责监管金融秩序,出了事没有追究其失察、失职之罪,反而变成了地方政府的亲密战友和救世主!如果人民银行发现民间借贷需要支持,本该早就提交国家讨论才是,而不是等到暴利结束,要承担风险的时候才站出来! 政府一味强调救市,救、救、救,到底救了谁?还不是自己和暴利的获利者!特别是那些参与放高利贷的银行职员、公务员等公职人员! 其实,国家最应该救的是那些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做实业的企业。 投机必然有风险,应该自己承担,自生自灭! 赔了钱的时候要全国纳税人拿钱去救,当初赚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要分给人民呢? 义务和权利应该对等才行。 动车追尾之后,开的是“抢险救人表彰会”;债务人跑路之后,开的是支持、救助会!总之,大家都是在做好人好事! 真是有趣的、有特色的事故处理逻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153do=blogid=498090 温州苦果应该自己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8091do=blogid=497050 为什么温州不应该“救市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56 次阅读|8 个评论
从跑路的温州大佬到守信的剃头小伙:中国伪精英的再次现形
热度 2 jsnjjlj 2011-10-19 10:59
我家的楼下 曾经有一家由穷苦的打工仔成立的理发店 成员大多是农家子弟,也没受过多少教育 就连这家不起眼的小店也是他们多年打工的积聚 用眼下某些媒体的话,他们是LOSER 可就是这些社会底层的人群 在理发店难以维系,无法经营的时候 他们没有选择月黑风高的日子一走了之。 而是四处努力,为我们这些已经办了卡地用户找到下家 妥善安置后歇业! ------------------------------------------------------- 在看看这些跑路的温州大佬 他们的跑路并非家徒四壁 恰恰相反,他们很多事采取了做国际航班出国避难的方式 一句话,他们个人的生活水平从没有下降 他们的出逃仅仅是不愿意因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 为此,他们不惜抛弃千百个辛辛苦苦为她工作的人 而这些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那些应该得到的劳动所得是他们养家糊口生存的底线。 温州 这个当年靠假冒伪劣起家 而后又靠投机名扬天下的概念 曾几何时 被某些媒体、砖家、品评为 成功人士 精英阶层 而今,这些精英又一次以放弃商业道德底线的方式现形了自己 因为中国人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这是天理!!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而已!
2810 次阅读|6 个评论
温州苦果应该自己吞
热度 2 zw373737 2011-10-18 12:53
选择了炒房,就应该承担后果,不要指望人民同情! 贪婪的报应 朱国政:救了一个温州,赔上整个中国 字号 大 中 小 作者 朱国政 来源 腾讯网 2011-10-17 14:28 如果,今年楼市还是一片疯狂的“涨”声,温州高利贷就继续如罂粟花一样勃勃生长,中小企业还是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假象,哪会有什么危机? 中 国民营经济发源地温州,再一次聚焦公众的目光。此番温州风云激荡,惊心动魄,不是民营经济又放异彩,而是温州老板因高利贷危机而纷纷“跑路”,接二连三“跳楼”,令人唏嘘。温州民间高利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用“风暴”一词来形容,已也不为过。波及面之广,态势之严峻,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日前,温家宝总理亲率周小川谢旭人等金融财经高官,紧急前往温州安抚和督导。 温总理与温州中小企业家座谈时,说:“事先派人来温州调查了一段时间”,对温州高利贷危机了然于胸。他开出了治疗温州高利贷危机的“药方”:一要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二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三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四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除了这疏通金融血脉的“四贴药”,温总理外加一针2008年金融危机用过的“提振信心”牌强心剂。 温总理开出这四贴药,在常态下纾缓小微企业的资金瓶颈,无疑是灵丹妙药。但是,温州高利贷危机,绝不是小微企业发展中遭遇的资金困难,而是“不务正业”的赌徒式发展模式的必然绝境。温州高利贷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发烧”,而是棘手的经济“非典”。这四贴药,要治愈来势汹汹的温州经济“非典”,恐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偏。 温州高利贷危机从何而来?此间主流媒体报道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中央收紧信贷的影响,今年4月份开始温州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就断裂,有多达90个企业老板欠下巨债而外逃,初步估计这个信贷的规模是达到了200亿元,随时引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性金融危机。”表面上看,经济环境恶化加上中央收紧信贷,屋漏偏逢连夜雨,导致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究其实质,是中国楼市泡沫的残酷破裂,是中国虚拟经济的投资崩盘,而导致中小企业穷途末路。在投机性投资屡获暴利的诱惑下,温州许许多多老板不务正业,长期以来浸淫在炒楼盘、炒股票等投机性的投资领域,资本的逐利性再加上过高的融资成本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企业也加速从实体经济抽逃,纷纷加入房地产等暴利行业。许多富起来的温州企业,并没有全心全意地想着继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而是兴起了“炒”风,什么赚钱就炒什么。温州炒房团横扫天下,风云一时。高利润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风险一环传一环,直至把企业逼上绝路。 温州实体经济在多年以前就开始走下坡路。温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多年在浙江省倒数,产业空心化早已非常严重。温州高利贷危机的突发,关键诱因是今年国家对楼市的打压力度空前,多管齐下,楼盘滞销,有价无市,炒楼失利,造成楼市投机性投资预期全面落空,继而悲剧性爆发高利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今年楼市还是一片疯狂的“涨”声,温州高利贷就继续如罂粟花一样勃勃生长,中小企业还是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假象,哪会有什么危机?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患上“非典”症状的突出表现。在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炫目光环下,在增速连年保八保九的号角声中,中国经济早已虚火太旺,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中国处在高速增长下的泡沫经济里,华服包裹着不堪的病体,远未能终结泡沫。 泡沫成了难以降解的经济垃圾,充当了财富的伴娘。更可怕的是,经济泡沫常被误认成经济“奇迹”,美其名曰“中国模式”。 中国最大的经济泡沫,毫无疑问是楼市泡沫。中国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每平方米高达2至3万,二线城市达到1万以上,就连三四线城市也“水涨船高”。在高房价背后,大批工薪阶层望楼兴叹,望楼生恨,而大批新楼盘成为投资产品,成为投机者的梦想乐园。去年前八个月温州房价上涨了73%,均价达26300元/平方米以上,而自住需求仅占30%,投资、投机性购房占成交量的70%,这远远超过了投资性购房比例应控制在15%以下的警戒线。温州的炒房,已经成了一场博傻的金钱游戏:许多温州人把干实业辛辛苦苦赚的钱和大量银行贷款,砸在价格高得离谱的钢筋水泥里,指望房子能不断暴涨升值。然而,就像股市的庄股疯炒到远离价值之后,只有最傻的人才去接最后一棒。试想,70%的房子在炒家手里,这样的楼市怎么撑得住?温州如此,放眼全国,哪里不如此?巴菲特说:潮水退去的时候,就能发现谁在裸泳。 中国经济泡沫泛滥,乱象横生,扩大信贷规模成为楼市浮肿的金融泡沫,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成为好大喜功的投资泡沫,通货膨胀成为怨声载道的物价泡沫,汽车业、光伏产业等盲目扩张成为昙花一现的产业泡沫。泡沫经济犹如孩子爱吹泡泡糖,不仅有迷人幻彩,满口甘甜,还能一口气就制造人间奇迹。但是,泡泡一吹大,就破了。中央政府经济决策预见性差,有时甚至是幼稚的,习惯于搞经济大跃进,等到泡沫形成了,甚至严重了,再来刹车,晚了。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泡沫的衍生品。据前不久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并且,温州市大约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活动。可见,并非如温总理所说“毕竟是极少数。”不仅仅温州如此,在浙江台州、金华、丽水、绍兴等其他城市,民间高利贷都已成规模。内蒙古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规模有2000亿元以上,且最高年利率普遍在60%以上,由于今年资金链断裂的房企,导致鄂尔多斯的烂尾楼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同样,被外界戏称为“宝马乡”的江苏省泗洪县,该地资金需求量的激增导致高利贷民间融资占全县民间融资规模的85%以上,约20亿元,而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楼市。 在早期,多数小企业都将资金用于补充短期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缺口。随着楼市飞涨、虚拟经济发狂,大小老板按耐不住,见钱眼开,高利贷资金一股脑儿都涌向炒房、炒股。我认识的浙商老板中,已有好几位都放弃本来发展不错的实体经济,而专门做高利贷的营生。世上还有什么比“钱生钱”更具蛊惑力的?温州当地民间借贷月息一般在3分左右,有的甚至为5分至1毛,而“5分利”相当于资金的年回报率是60%,有的高利贷年利率最高达到180%。这样的高利率诱惑,促使民间高利贷市场疯狂扩张。我想,世界上除了走私军火、贩毒,有什么产业可永远保证获得如此高的暴利?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表现在: 一、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社会责任感极度贫乏。整个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和极度自私的思想,为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温跑跑”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老板欠钱为什么要“跑路”、“跳楼”?因为高利贷伴生的是黑社会恶势力,老板被逼得走投无路。 温州公安部门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非法集资立案17起,涉案金额达5 .5亿元,同比上升30 .77%,且这些非法集资案大多与民间借贷有关。同期,全市因民间借贷担保、纠纷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共71起,同比上升16.39%。没有报案、不敢报案的,还有多少? 二、特权骄横,腐败之风,愈演愈烈,银行金融资源控制在极少数有权有势者手上,广大小微企业难被其泽。 三、地域差距、贫富悬殊极为突出。富者可敌国,而大批穷苦农民、下岗工人依然挣扎在温饱线。即便如温州,仍有大量贫困者。穷人也梦想一夜发财,筹钱放高利贷成一个发财捷径。 四、社会价值观畸变。“摸着石头过河”的不确定因素,在人们意识形态里逐渐形成一种目光短浅、讲究现实,对前途缺乏远见。官员们更是普遍急功近利、极端自私;上不为国、下不为民,在其位不谋其政,做点事就捞取政治资本或沽名钓誉,为获得更大私利打基础。为了中央提出的经济保八保九目标,只要有利于GDP和税收增量,就迫不及待、毫无顾忌地大干。 五、“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诱发了人性恶。无数老板和普通民众,为了发财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已,社会公德、道义统统可以丢弃,甚至法律红线都敢闯。传承千年的仁、义、礼、智、信在金钱面前,全部缴械投降。无论官场还是民间,莫不散发一股浓重的“流氓”习气和凶悍的“狼性”味道。 所有这些负面的社会丑恶现象,是执政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导致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不择手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导向;二是滋生腐败、不公和侵权的中央集权体制。这就是社会道德堕落、不公不义遍地、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富了的中国老百姓缘何鲜见幸福感的症结所在。 马克思指出,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狂想症,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利润。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泛滥,想不劳而获甚至不择手段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患上了“暴富狂想症”,以钱赚钱,而且赚大钱、赚快钱渐成为主流。随着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不断膨胀、持续繁荣,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虚热实冷”怪相,“刺绣纹”愈发不如“倚市门”。当谈笑间通过内幕交易即可获得50%以上的收益率,当买上一套房就能坐拥20%以上的收益率,有谁愿意去投资办厂,埋头苦干,实业致富? 温州高利贷危机敲响的,不仅仅是小微企业发展的警钟,更是中国经济泡沫破灭的丧钟。要治愈中国经济的“非典”症状,不发烧,不发狂,不虚火,不泡沫,必须追本溯源,医治病根,让国民经济真正成为惠及全体国民的经济,而非政绩经济、特权经济、投机经济,才能恢复其健康、生机和活力。 汪丁丁:温州的投降 ---从600亿元的乞求演变为国务院中小企业管理局 标签: 官僚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厮杀 2011-10-15 03:20 中国两千年历史的舞台,戴着“新政治经济学”的眼镜,我只看到两种基本力量的长期厮杀,其一称为“市场经济”,其二称为“官僚政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温州,成为市场力量的重要立足点之一。不过,最近的事变意味着,温州投降了。请参阅我9月29日写在这里的那篇日志,市场力量的投降,一定早已开始,例如,十年前就开始了。据凤凰卫视报道,国务院筹建“中小企业管理局”。对我们这一代人,这是一个熟悉的名称。它无非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第二轻工业系统”,国务院的“二轻部”,地方政府的“二轻局”,以及,作为统购统销商业系统的必要补充,各地政府的“二商局”。当初,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力量,在城市里,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这个“第二轻工业系统”和“第二商业系统”,所谓“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业系统。当初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斯大林式绝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冲突,也表现为中国允许了这样一个背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第二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在苏联人看来,这是中国“小农社会主义”的典型特征。再长期一些吧,盐铁官营还是私营?广泛而言,盐铁茶丝,以及任何曾经盈利的行业,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都有过“官营”还是“私营”的论辩和厮杀。总而言之,凡有利可图之处,必有“官营-私营”之争。因为,“利润”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企业家创新的报酬。有利可图之处,就是激发潜在企业家才能的机会。利润(而不是亏损)的实现,常引来官僚争利,谓之“国家利益”,干预的形式当然可以千差万别。我仍想到的,是义乌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偏见”:女儿嫁给公务员?不好,那是一个没出息的职业。小人物随意的言谈,却令我感受到市场经济的伟大。“伟大”?当然,市场经济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迫使我们每一个人独立选择,也就是“自由选择”。哈耶克补充说明:“自由”绝不直接意味着“幸福”(请回忆“幸福感”的三种来源),因为你可以是一个幸福的奴隶,尤其是,当你失业或破产的时候,你仍然是自由的,温州人,请不要忘记,你仍然是自由的,只要你不向你的敌人求援。一个自由人,康德论证,与一个奴隶相比,他永远是伟大的。因为他有独立之人格。一个自由人,他应当预期会有人生的“高潮”和“低潮”,也会有“失业”和“破产”,这是“自由”这一概念意味着的“不确定性”的题中之义。恰恰因此,他才是伟大的,因为,他没有如奴隶一般服从于物理世界的“必然律”。企业家能力,每一个人天生具有的潜质之一,被定义为“应付不确定性的能力”,奈特指出,正是这样的能力,引领着人类社会进步(通过创新而有进步)。这样的企业家能力,如果表现为一个地区的民众的“群体气质”,就称为“企业家精神”。温州人,曾几何时,以这样的精神为骄傲。今天,温州投降了。 下面转贴我多年前认识的一位朋友最近发表的文章: 王巍的文章 温州的民间信贷问题本来是小地方的小事,但温家宝总理亲临温州考察后就成了国家大事了,大家都在谈“救温州”。问题是,温州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需要全国救温州? 温州模式错了吗? 温州模式突然再次被关注,一如以前,仍然是从负面的角度来关注,但首先要理解到底什么是温州模式。我个人认为,温州模式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温州商人始 终立足于老百姓的需求做生意,坚持市场的立场,不是跟着政府的指导、被“计划”引路。这才是真正的商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其次,温州商人始终在与政府的政策博弈,有自己的生意经和投资经。过去投机倒把是一个坏词,今天大家也理解了,在没有任何政策资源的条件下,商人的投机倒 把恰恰是捕捉市场变化的正常经营行为,无可厚非。其实不仅商人在投机,我们的改革历史也是一部采用机会主义政策的历史。这是求生存的本能。最后,温州商人 是从实业起步,逐步聚焦到金融。当年温州是从做针头线脑等蝇头小利的生意起家的,但现在提到温州,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地下钱庄和民间融资。这就是温州的变 化。最近参观了温州博物馆,感受到了南宋浙江永嘉学派的重商功利思想对温州商人的影响──实用而不是信念决定选择。 这个温州模式是非常成功的,温州产生了巨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创造了无数优秀的品牌,温州商人和生意走向了全世界,而且温州商人的抗风险能力极强。这么多年 来,宏观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各级政府和传媒都喜欢到温州抓典型、找问题。但是,每次调整一过,温州又迅速发展起来。抗风险能力是温州重要的竞争力。 为什么温州在全球各地可以获得成功却在中国经常是负面典型? 温州模式给了全国中小企业最丰富的创业和成长经验,为什么总是在低潮时期被批评和打击? 温州模式在政府眼里到底是好模式还是坏模式? 我认为,之所以有温州模式,恰恰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温州始终是彻底市场化的区域,是一个参照系。特别是过去十年来,国有经济高歌猛进,把民营经济都排挤 到墙角了,温州模式就更有现实意义了。温州模式是成功的,在一无所有的环境中创造出这么大的企业家群体和产业,温州模式值得骄傲。 民间金融怎么了? 提到温州,就要谈民间金融。民间金融长期被忽视、被打压,但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讨论民间金融。我创建了一个中国金融博物馆,一直关注中国金融历史的演 化。民间金融在全世界始终是合法的,现在的全球金融巨头都是从私有的民间金融发展起来的。直到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中国的民间金融也是合法的,民间的钱庄和 票号甚至拥有铸币权,可以发行地区货币。 金融不过是一门生意,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但中国政府始终与民争利,要把金融垄断在自己手里。不容许老百姓搞金融,对已经运转几百年上千年的民间金融进行封杀,把一门正经生意变成非法,贴上了诸如特殊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之类的标签。 有趣的是,上世纪80年代政府清理民间融资时数量仅在20多亿,打击了二十年,结果现在到了几千亿,也有上万亿之说。这就出现了逻辑问题──如果它是坏 的,打击这么多年为什么却越打越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一定是政府无能。另外,浙江当年没有多少国有资产,也没有多少国有银行的贷款,中小企业却 发展成为全球的奇迹,这其中温州民间金融功德最大。 我们老是讲民间金融放高利贷扰乱金融秩序等等问题,但什么是高利贷不应该是政府说了算,而应当是当事人来判断。而且,当一个个国有金融机构口口声声为客户 服务却始终旱涝保收的时候,这可能才是高利贷。当中小企业大发展时,中国的银行业大赚钱,这是好事。可是过去几年,中小企业都亏损时,中国的银行业却更赚 钱,不与企业和消费者共存亡,这还不是高利贷吗? 以我二十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来看,真正扰乱中国金融秩序的是国有金融机构。行长是政府任命的,利率是根据政策不是市场决定的,从老百姓手中收集的社会资金 本来都是公共资源,却都投向了政府项目,造成了十几万亿不良资产。五六年前,四大国有银行本来已经技术上破产了,但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注入外汇储备和包装 上市来华丽转身却变成了所谓的世界优秀银行。 我认为温州才是真正金融家的土壤,市场定价、市场选择行长、市场淘汰机构。可惜,我们没有给他们环境让他们合法公开经营,从而发展成为真正的银行。只要允许按国有银行一样剥离不良资产,同业互注资金,给上市的机会,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将是非常健康的。 不久前,浙江省有关机构准备建立一个民间金融的监管中心,我的建议是,如果从来没有干过民间金融,也不了解市场需求,泛谈监管意义不大,还不如叫民间金融的服务与促进中心。所谓规范管理的核心应该是服务,而不是封杀和摧残民间金融。 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更重要 我注意到温州当地报纸对温家宝总理来温州欢欣鼓舞,对温州成为国家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抱有很大期待。我不以为然。三十年前的改革需要一批有视野能担当的精英 们的高层设计,依靠上层政策推动基层的变化。现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不能依靠自上而下的推动,还是要自下而上地发动。 温州问题只能依靠市场智慧,不是政府救济。市场上有更多的变通办法,例如担保、租赁、抵押和保理等中间业务应当凝聚力量,实现集团化和跨域化经营。民间金融不能始终停留在做生意的阶段,要学习做公司,有长期经营战略,健全公司治理和财务透明度。 实际上,股权投资是一个重要转型机会,可以帮助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到地上,通过公司运作方式进行投资,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的集合资本炒楼盘、炒棉花、炒大蒜和炒股权等,而是从赌上市机会到赌公司的经营状况。 温州需要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温州目前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不要妖魔化温州,更希望中央政府不要提出空洞的口号和政策,这只能是透支政府的信用。例如,当年提出的支持中小企 业的36条,过了五年又提出新的36条,我仍然看不出来有什么机会可以实现,也许过几年又要出新的新36条了。 对政府来说,应该提出些具体的能落实的措施,例如,10月12日国务院提出的给小型和微型企业减税的政策。另外,可以考虑建立重组基金来支持重组公司。中 央可以给四大银行注资帮助重组,民间企业没有这个条件,但可以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建立一些重组基金。公司有了头寸问题,只要不是破产就应该给机会重组,逼迫 它破产通过强制执法来清算这些有问题的公司,实际上是再次剥夺。特别是公检法系统应该保持距离,别越位执法或非法介入清算。 最近,从报纸上得知许多“跑路”的商人这几天又回来了,这是好的现象。至少比起七八年前清算德隆集团的时候要大有进步。另外,能不能允许建立中小企业银行?给温州一个试验的机会,让它建立十个小银行与大银行竞争试试? 总之,温州不需要被救,如果有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温州可以自己渡过困难,而且,如果温州能有机会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战胜危机,给全国中小企业一个模式,那就不是全国救温州,而是温州救中国了。 下面转贴人民大学经济学论坛发布的2011年第五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的“议题流程图”,也就是中国经济现状及问题的图示: 人民财评:“温州现象”是房价泡沫破裂的信号 尹中立 2011年10月18日08:19 来源: 人民网-财经频道   为什么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温州?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好,对策当然是发展民间金融、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日前,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九条政策,核心是促进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税收支持。显然,上述对部分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的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主流。   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中国的确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认为集中出现在温州的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最核心问题是民间金融不发达或这些企业缺少融资服务,就大错特错了!   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之所以集中出现在温州,就是因为温州的民间金融十分发达,增加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支持只能缓和当前紧张的状况,无法根本改变这一问题。原因在于:这些企业通过过度负债的方式参与房地产投机,房价停止上涨才是导致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   由于一直关注温州的经济及温州企业家的行为,笔者对温州今天出现的现象丝毫不感觉奇怪。笔者曾在2004年初发表了一篇《炒房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文章,其中列举了炒高房价的几大危害:“抬高劳动力成本,削弱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妨碍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抑制社会有效需求”、“扭曲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扬”。   温州人因能够吃苦耐劳和善于创业而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如果富裕之后的温州人大部分以炒作房地产为盈利主要来源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勤劳的温州人将会沦落为不思进取的食利阶层,正在崛起的温州制造业将会因此丧失产业升级的机会。任其发展,将来的温州可能会产生世界有名的富翁,但产生不了世界有名的品牌,这将是温州的遗憾,也是中国经济的遗憾。   七年时间过去了,这些预言和推测正在成为现实。在温州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成功的炒房故事,当然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主业而专注“炒房”的故事。很多企业早已把所谓的主营业务当作了融资平台来经营,其主要精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而资金实力有所欠缺的则从事炒房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直接参与到与炒房有关的产业链上去,有的从事资金的掮客,有的成立担保公司,甚至银行信贷都成为炒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因此,眼下出现的所谓“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的实质是“炒房者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炒房者出现资金链断裂是市场规律决定的。翻开金融史就会发现,金融运行的历史其实就是金融危机的历史,而100年来的金融危机的历史主角一定与房地产泡沫有关。当房地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就会吸引各种资金参与投机,房价上涨持续时间越长则参与者信心越大,而信心越大则会导致炒房者的资金杠杆倍数越大。如果房价出现快速上涨,这些通过高杠杆负债的方式参与炒房的人获利成倍增加,于是,通过高利贷方式融资炒房也必然越来越普遍。2008年的救市政策导致的2009年和2010年房价大幅度飙升,进一步刺激了通过高利贷炒房者的信心。但如果房价停止上涨,则整个游戏会戛然而止。高利贷的资金成本大约在20%-30%左右,如果房价上涨速度小于20%-30%的幅度,则通过高利贷的方式参与炒房的人就会亏损;如果房价停止上涨或下跌,则意味着这些人立即陷入高比例的亏损(因为存在高比例的资金杠杆),持续时间越长则亏损越严重。   由此可以推测,只要房价延续现在向下的趋势,则会有越来越多的炒房者出现亏损或资金链断裂。而每当一个炒房者出现资金链断裂又会导致债权人强制卖房的“斩仓盘”,对市场价格预期产生进一步冲击,市场进入恶性循环。这与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银行出卖被收回的住房情形十分相似:房价越卖越跌、而越跌卖盘越多。   可见,高利贷的源头在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其主要原因是宽松货币政策。始发于温州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是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或个人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所在。(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诚聘人才
热度 1 talentblog 2011-10-14 13:5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诚聘人才   人才引进待遇 一、50周岁以下的正教授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教授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并提供30万元购房补贴;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2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2万元,理工科4万元; 4.解决配偶工作。 二、45周岁以下的副教授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副教授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并提供15万元购房补贴;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1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1万,理工科2万; 4. 不具备引进条件的配偶可作为学院聘用人员安排工作,年薪3万元至4万元。 三、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和45周岁以下的非高校教师系列副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博士和副高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1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1万,理工科2万; 4. 不具备引进条件的配偶可作为学院聘用人员安排工作,年薪3万元至4万元。 四、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五、欢迎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来院工作,具体待遇面议。 ■柔性引进人才及优惠政策 我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欢迎具有上述专业50-65周岁我院急需的高层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紧缺的实训指导师不迁人事关系来我院短期工作。 1.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须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训指导、毕业环节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工作;至少承担一门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教学工作,完成教学课时量280课时/学年;完成系部布置的其他工作。考核合格者享受下列待遇: 年 龄 年薪(万元 /年) 职称 ≤ 60周岁 > 60周岁 副高(或博士) 8 6 正高 10 7 正高、博士生导师 12 8 2.实训指导师须履行岗位职责,考核合格者享受下列待遇: 年 龄 年薪(万元 /年) 职称 ≤ 60周岁 > 60周岁 中级职称 (包括技师) 5 4 高级职称 (包括高级技师) 6 5 柔性引进人员均实行坐班制,年薪参照在编在岗人员按10个月计发(除8月、2月外),月薪按年薪的80%预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学年教学课时量达到280课时,且考核合格,则补发余额,考核不合格余额不发;如实际授课超过280课时,超出部分按所在系部课时标准,由系部发放超课时费。在学院工作期间享受在编在岗人员午餐补贴标准,其它福利参照聘用人员发放标准。非市区人员(按学院规定认定)安排校内住宿或享受租房补贴,并享受两次/年的往返路费,报销标准按学院相关政策执行。 鼓励柔性引进人员参加教改和科研工作,凡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名义申报的院级重点及以上课题、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发表的2A及以上论文、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省级及以上重点教材,奖励按学院在编人员同等对待。 我们热忱欢迎您来我院工作! 联系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武老师 联系电话:0577-86680010 传真:0577-86680090 邮编:325035 网址: http://www.wzvtc.cn E-mail:rsc@wzvtc.cn E-mail:wzyrsc@126.com 如有意向,请将“ 应聘人员登记表 ”及“个人简历”发送到电子邮箱。 2011 年人才需求计划表 系别 序号 需求 专业 需求人数 学历及职称要求 其它要求 机械系17人 1 骨干教师 机械设计大类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工业阀门设计或制造技术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金属材料成型(高速级进模具设计)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高速精密级进模具设计和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汽车设计与制造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行业,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机械制造大类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从事数控机床设计或制造技术,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数控加工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6 模具重点实验室专职人员 材料成型(压铸模具方向)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压铸模具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7 骨干教师 材料成型(塑胶模具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塑胶模具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电气系11人 1 骨干教师 电机与电器专业(成套电器、工厂供配电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电气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现场总线技术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4 专业带头人 电机与电器专业(高、低压电器研究方向)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方向) 2 硕博研究生并具工程师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35周岁以下 6 骨干教师 电气工程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并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45周岁以下 7 实训指导师 电工、电子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技师及以上并具市级以上获奖 5年以上本专业实训指导经历,并具备专业的技能等级考辅导能力,35周岁以下 计算机系6人 1 骨干教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工作经历,懂3G、三网合一技术,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5年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CIO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多媒体技术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担任过项目经理,有3个以上的实际项目实施经验,40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电子商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软件工程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建工系17人 1 骨干教师 建筑学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建筑工程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城市规划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规划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建筑装饰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装饰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建筑给水排水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6 骨干教师 建筑电气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7 骨干教师 建筑暖通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暖通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8 骨干教师 房地产 1 硕博研究生并具高级职称 3年以上房地产全程策划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9 骨干教师 建筑景观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景观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10 骨干教师 工程造价 1 硕博研究生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 3年以上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轻工系6人 1 骨干教师 鞋样设计或工艺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有制鞋企业实际经验和操作能力,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家具设计与制造或工业设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博士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服装工程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服装平台或企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工商系5人 1 骨干教师 国际商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货代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酒店管理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酒店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有行业证书,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物流方向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市场营销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财会系2人 1 骨干教师 会 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会计专业工作经历,熟悉会计电算化,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金 融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银行或保险公司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人文系3人 1 骨干教师 文 秘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档案管理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摄 像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并具中级职称及以上 2年以上摄像工作经历,擅长于后期制作或前期拍摄,35周岁以下 公共教学部 1人 1 教 师 数 学 1 硕博研究生 有数学建模特长,35周岁以下 计财处 2人 1 会计 会计、财务管理 2 硕博研究生   成教学院4人 1 骨干教师 会 计 2 硕士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0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机械制造或机电一体化 1 硕士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0周岁以下 3 实训指导师 会 计 1 硕士并具相应的资格证书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熟悉大、中、小会计实务工作,具有高校实训指导经历,35周岁以下 党院办1人 1 文字秘书 本科211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相关专业 1 硕士研究生 相关工作经历优先,40周岁以下 教学督导处 1人 1 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类 1 硕士研究生 具有2年以上高校教学督导管理工作经历,30周岁以下   1 辅导员 专业不限 2 硕士研究生 中共党员,担任班长、团支书及以上干部工作经历,30周岁以下   2 教学秘书 专业不限 4 硕士研究生 30周岁以下 注:1. 特别优秀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作特殊考虑; 2. 相关专业可作适当考虑。
41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冯立果:温州模式死于政府掠夺之手
liaodehua01 2011-10-10 17:51
本文来源于 《财经网》  2011年10月09日 09:25 我要评论( 28 ) 打印 | 字号: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一只掠夺之手,它是温州模式走向衰落的直接力量   温州的企业倒闭潮越闹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了抛弃厂房设备跑路,也有企业家选择了跳楼自尽。这让我们联想起政治教科书里说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本来这场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许多学者、机构在今年四五月份的调研都表明,这是一场比2008年还要严重的中小企业危机,需要政府采取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但由于政府讳疾忌医或者闭目塞听,总之像鸵鸟一样把眼睛和耳朵埋在沙漠里,任凭事态发展,才酿成今日之祸。 温州企业家的跑路和跳楼,标志着中国这一自生自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温州模式,正在衰落。温州模式留给中国的除了少数几个知名的大企业如德力西、正泰、人民电器等, 大多数温州企业可能永远只能以中小企业的身份继续生存或死亡 。   温州模式兴起于地方政府的不干预   温州这个海防前线的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居然成为一种经济模式,实在出乎中央计划者的意料,因为中央既没有给温州配置诸多政策资源,也没有建设许多国有企业。但恰恰因为缺少了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管制,温州这种以工带农的“小商品大市场”模式才可能得以发展。阅读温州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温州民营经济即使在计划经济鼎盛时期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与地方政府的“无为”和变通有很大关系;文革结束后,除了1984年前后遭受的短暂挫折(八大王的冤假错案)外,温州民营经济三十年来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则完全扮演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守夜人”的角色,比如只打击假冒伪劣,不干涉企业内政。因此 温州模式的实质是“民有、民营、民享、民富” 。 这种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是今天许多经济学家仍然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无为而治”的政府管理,最大限度发挥了温州人血液中的商业文化基因和企业家精神,不但使温州经济成为一种模式,更使得中国制造的商品畅销全球各地,从而成为中国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群体。   温州模式被逼无奈之下转向虚拟经济   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三。 第一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创业精神。 不夸张地说,除了军火贩毒,天下没有温州人不敢干的生意。活跃的创业精神是市场经济永葆活力的必备条件。 第二是做实业。 温州人从做五金电器、制鞋、汽配等小商品制造起家,逐渐将生意扩展到诸多制造业门类,但总而言之是辛苦并踏实地做实业。 第三是勇敢闯荡全球市场。 温州人绝不局限于浙江市场、中国市场,相反而是勇敢闯荡世界各地,销售中国商品。这三点成就了温州模式,成就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盛名。   但进入本世纪以来,温州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型,即企业家不再专注于实业,有的甚至不再做实业,而是转向了虚拟经济部门,包括炒房产、炒农产品、做PE。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温州企业的倒闭破产、企业家的跳楼是活该”的原因,因为他们不踏踏实实的干实业。 这话对于温州企业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太差了,利润太薄了,做实业太难了。 举一个例子,2007-2010年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近300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都占到500强总和的40%以上,而利润总额却只有500强总和的30%左右。相反同一时期,我国最大5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农建中交)的营业收入总额均只有500强总和的6%左右,但它们的利润总和却已经占到500强总额的27%左右。 实业部门与银行部门存在悬殊的利润差距,长此以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出实业部门是一种必然。    温州模式死于政府的掠夺之手   从概念意义上来说,温州模式从做实业转向做短期炒作、做金融,就意味着温州模式的死亡。第一,这说明温州创业精神的衰落。创业是艰难的,温州富二代没有几个愿意做累死累活又不挣钱的实业,而都愿意做来钱快的炒楼团,创业精神被侵蚀。第二,说明做实业是挣慢钱,但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是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第三,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打击温州制造业,温州制造业的国际化也基本止步于“进出口贸易”。   然而,温州模式的死亡不仅在于概念层面,更是实质性的。 2011年以来,我国采取了名义上稳健、实际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冻结了数万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也使温州企业赖以生存的民间信贷系统面临崩盘 。据报道,目前温州至少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或倒闭,9月份发生26起,3名老板跳楼自杀。尽管官方尽量淡化这种危机的存在,同时试图亡羊补牢,但是无论如此, 温州模式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转 。   第一,温州模式的先天优势已不再。温州模式是在满足计划经济造成的商品短缺而崛起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基础优势。这是温州商品能够畅销全球的基本原因。但是近年来温州模式赖以成功的先天优势已经逐渐失去,中国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尤其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没有了低成本,温州制造何以生存和发展?   第二,温州资本没有投资出路。现在一方面是温州中小企业很“差钱”,融资难,另一方面却是温州商业银行存款达到7000多亿元,周转于各地房地产市场、农产品市场、收藏品市场、PE市场的流动资金更数不胜数,充分说明温州庞大的资本没有投资出路,只能“流窜”于各种投资品市场。必须指出,温州资本不是不想转型升级,不是不想投资,但体制障碍总是无法逾越。所谓玻璃门、弹簧门都是假象,真相只有一个就是垄断门。国务院的新老36条是个好东西,但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国务院一年发布上千份文件,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又都是“条条”和“块块”的利益主体,谁又关心这两个文件的落实情况呢?何况它们又不是法律!   第三,政府的“掠夺之手”雪上加霜。市场经济讲究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规律,但我国政府处处强调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 这只“看得见的手”到底是一只什么手呢?它支持的是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官办经济”,而不是“民办经济”,因此温州模式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模式,难以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它制定了高昂的税负,使中小企业尤其制造业企业负担沉重; 它制造了掠夺性的“官办商业银行体系”,将实业部门创造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掠夺进政府的腰包; 它制造了垄断性的国有企业部门,它们控制着中国的钱流(商业银行)、物流(民航、铁路、航运)、能源流(石油、煤炭、电力)、信息流(电信、邮政),占据在民营企业的产业链上游,源源不断地吸取民营企业创造的财富;更不用说民营企业所遭受的“吃拿卡要”等无处不在的腐败行为。因此毫无疑问,这只“看得见的手”是一只掠夺之手,它是温州模式走向衰落的直接力量。   冯立果为中国企联经济学博士 【作者: 冯立果 】 (责任编辑:陈君)
1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高利贷敛财要枪毙的
热度 10 xupeiyang 2011-10-10 12:27
前几年,浙江放高利贷敛财的枪毙了几个富婆。吴英7个亿,也是死刑,还没有枪毙。周婷婷3.6亿,死缓。 现在,大家炒钱,就管不了了。 温州经济,已经无法无天了。 温州90多老板负债出走3人返回 政府已干预救市 浙江省向 人民银行 申请600亿元贷款专门用于困难企业融资,维护金融稳定。 自今年年初,温州部分企业出现资金危机以来,已有90多个老板负债出走,目前有3人已返回国内。 9月22日 信泰集团大门口看热闹和讨要贷款的市民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39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微博:温州高利贷危机
wangfangnk 2011-10-10 08:11
90多老板负债出走,政府介入救市。 希望此次危机能小事化了,不要演变为次贷危机或金融危机。
个人分类: 读书评论|2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牵涉九成家庭
热度 2 周可真 2011-10-8 12:05
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庞大 九成家庭牵涉 2011-10-08 05:23:00  来源 : 新京报 ( 北京 )   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有数据显示,温州 89% 的家庭、个人和 59% 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温州中小企业主为民间借贷的资金链危机而忧心忡忡。受访者普遍表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难,“逼迫”企业不得不选择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温州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如今已经牵连了当地的家家户户。 近期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跑路”已经引发了高层的关注。随着政府的最终介入和多项扶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阴霾的生存困境或将迎来曙光。 “十一”长假期间的温州,气温骤降,阴雨笼罩着城市上空。不少温州中小企业主的心情和天气一样阴沉,越来越多老板“跑路”的消息和对整个资金链或将断裂的忧虑搅得一些人人心惶惶,熟人见了面都会私下议论着各处听来的最新消息。 10 月 4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明确提出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措施。至此,已持续半年的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和跳楼情况引起了高层关注。 中小企业主跑路成潮 自今年 4 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报道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 9 月以来就高达 25 人。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 跑路企业主和停工企业的数据没有办法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都是比较大的企业,那些小微企业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表示,加上小微企业,跑路、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远不止上述数字。 “ 我从今年 1 月份就开始呼吁政府部门关注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周德文介绍说,“ 上半年已经有一些企业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的状态,但这些都是没有名气的小企业,所以没人理他们 。”周德文一直向记者重复说,如果早点开始采取措施或许就不会蔓延成现在这种形势。 银行利息高昂融资无门 东信集团董事长王崇焕对本报记者表示,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危机波及的范围很广,从东信集团的感受来看,企业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过高的银行贷款利率。 “ 目前企业实际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了 15%-20% ,而一个正常企业的回报率在 10% 左右,这就等于所有的利润都不够给银行的,温州企业主为什么不想做实业了?就是因为做实业总是亏损 。”王崇焕称尽管不难从银行中贷到款,但是如此高的利息却令企业难以承受。他算了一笔账,一个企业若贷款 20 多亿,按照现在实际的利息算,每年就有 3 亿左右的利息要交给银行。 “ 企业的资金越来越紧张,我们这些搞实业的信心都不是很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对记者表示,目前他的企业从银行中贷款仍然较难,即使贷到款,企业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支付利息。 周德文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主要是由于银行和民间借贷对企业的逼迫。他介绍,“ 我们有一个会员企业也倒了,他的事例非常典型。这个企业主欠银行 5000 万元,银行承诺先还钱然后再贷给他。因为没有那么多现金,他就先借了短期民间高利贷来还给银行,结果还款后银行变脸不再贷款给他,民间高利贷还不上,他只有跑路了 。 ”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主任邱世枝认为,除 2008 年金融危机余震的影响外, 4 万亿救市政策对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亦是不可推卸的影响因素。“ 4 万亿下来后,政府加快投资、银行也不计风险地贷款,有些企业经不住诱惑,贷款几个亿投资房地产和太阳能,现在来看这两个行业都一落千丈,信贷用完了,又不能让企业倒闭,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高利贷由此进来,也就是毒药进来了 。” 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便转向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而跑路或跳楼的企业主或多或少都与民间借贷市场有些瓜葛。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自身具备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 随着今年以来国家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的影响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借贷利息一路疯涨。周德文称,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 3-6 分,有的则高达 1 角,甚至 1 角 5 分。年化利率高达 180% 。 受访者介绍,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 有数据显示,温州 89% 的家庭、个人和 59% 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 邱世枝指出,民间借贷市场都是地下操作,很难做准确的统计,在温州有一部分人自己没有钱,募集到钱后以高利息放出去;另一些人本身有做工业的平台,在温州有很大的厂房就比较容易拿到银行贷款,工业利润下降后,为了补贴工业的亏损就把从银行贷出来的钱以更高的利息放出去。这种现象在温州普遍存在。“温州的 服装 业、打火机、眼镜、皮革等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就发展非主营业务,倒卖人民币搞个差价也算是非主营业务之一。”邱世枝说。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复杂。”周德文称,由于过高的利润,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路资金,其中有人专门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上市公司的资金;也有国企和公务员的资金。民间借贷的过程也非常简单。 多项扶持政策将出台 目前,温州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终于引发各级政府关注。 9 月 29 日 ,温州市政府出台了多项解决中小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的措施,其中包括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当地政府抽调 25 个工作组进驻市内各银行,防止银行抽资压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断链。温州市银监局也已要求当地各家银行调低贷款利率,最高上浮不能超过 30% ;如企业财务危机牵涉多家银行贷款,银行间要“同进同退”,不得单独抽资。 10 月 4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国庆节长假中赴温州考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他表示,“跑路”和“跳楼”在温州毕竟是极少数。他要求政府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强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监管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次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轰动一时的跑路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于 10 月 5 日 回到国内,谈判企业重组事宜。业内人士预言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因政府的最终介入而渐显曙光。 附: 以下都是今年媒体报道过的或比较大的知名企业,无数逃跑的小企业,私人的不包含其中    4月初,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   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   6月中旬,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   7月底,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记者了解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一亿…… 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   8月31日,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了……   9月1日,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了……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9月13日左右,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300名员工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往年只发一箱方便面当作中秋福利的老板,今年居然要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度假,包括5名保安,费用由公司全包。意想不到的是,当中秋节后他们欢天喜地的游玩归来,却震惊的发现,两天一夜里,公司40多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全部不翼而飞,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负责人也不知所踪。   中秋节期间,温州龙湾新耐宝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唐风制鞋老板黄伯鹤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金竹工业区的星际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欧霸标准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9月15日左右,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欠银行贷款2亿多元,民间借贷8000万元,承兑汇票5000万元没有归还。   9月19日,开业仅2年的信河街温州福燕兄弟实业有限公司(燕窝之类饮食的)倒闭,房产易主,老板跑路。老板欠了几个亿的高利贷资金链断了,房产被银行转卖。 9月21日,公司占地200亩,年总产值达10个亿的浙江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姜国元跑路,一名在东特公司门口揽客的当地驾驶员告诉记者,这两天他看到一些手持借条陆续来东特公司要债的债主,其中有两名债主操温州龙湾当地的口音,一人展示的借条有1600万元,另外一人的借条共计1800多万元,他俩一看到公司搬抢一空的情形,当场腿就软掉了。日前警方正在审理中,涉案金额至少上亿……   9月22日,温州龙湾蓝天大药房老总跑路,涉案资金8000万,但按照龙湾三甲庄泉移民村的居民反映,涉案资金估计超亿,目前老板手机全部关机。   9月22日,位于温州瓯海区娄桥工业园区内,厂房占地120亩的,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欠款8亿跑路(具知情人透露,实际欠款达20多亿)。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159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温州经济危机,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小范围还是大危机的来临???
zchvictory 2011-10-8 10:20
 以下都是今年媒体报道过的或比较大的知名企业,无数逃跑的小企业,私人的不包含其中。   4月初,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   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   6月中旬,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   7月底,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记者了解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一亿…… 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   8月31日,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了……   9月1日,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了……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9月13日左右,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300名员工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往年只发一箱方便面当作中秋福利的老板,今年居然要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度假,包括5名保安,费用由公司全包。意想不到的是,当中秋节后他们欢天喜地的游玩归来,却震惊的发现,两天一夜里,公司40多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全部不翼而飞,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负责人也不知所踪。   中秋节期间,温州龙湾新耐宝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唐风制鞋老板黄伯鹤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金竹工业区的星际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欧霸标准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9月15日左右,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欠银行贷款2亿多元,民间借贷8000万元,承兑汇票5000万元没有归还。   9月19日,开业仅2年的信河街温州福燕兄弟实业有限公司(燕窝之类饮食的)倒闭,房产易主,老板跑路。老板欠了几个亿的高利贷资金链断了,房产被银行转卖。 9月21日,公司占地200亩,年总产值达10个亿的浙江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姜国元跑路,一名在东特公司门口揽客的当地驾驶员告诉记者,这两天他看到一些手持借条陆续来东特公司要债的债主,其中有两名债主操温州龙湾当地的口音,一人展示的借条有1600万元,另外一人的借条共计1800多万元,他俩一看到公司搬抢一空的情形,当场腿就软掉了。日前警方正在审理中,涉案金额至少上亿……   9月22日,温州龙湾蓝天大药房老总跑路,涉案资金8000万,但按照龙湾三甲庄泉移民村的居民反映,涉案资金估计超亿,目前老板手机全部关机。   9月22日,位于温州瓯海区娄桥工业园区内,厂房占地120亩的,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欠款8亿跑路(具知情人透露,实际欠款达20多亿)。(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 媒体称温州中小企业亏损面超1/4 倒闭潮超预想   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致富的典型到民间资本借贷问题的爆发地,温州被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前奏。也正是因为民间资本借贷的问题在温州集中地暴露出来,使得中央各部门都在积极地探寻解决之路,以防止问题扩展到全国。   日前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长谢旭人在内的一众财经高官南下温州 来处理这一场“温州危机”。他们就与当地的中小企业家来座谈,指示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经济形势,稳定金融形势。有专家分析说,当局可能会推出让银行暂缓追债以及防止老板外逃等等措施。   妥善处理民间借贷引发的问题   据悉,目前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比预想的要严重,今年以来,温州眼镜、打火机、锁具等40多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超过1/4。大批中小型企业倒闭,许多企业老板“跑路”,其中包括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乐清三旗集团等名企。   据媒体之前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1/6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这些钱当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高达40%(440亿元)。   10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绍兴和温州调研经济运行情况,并在企业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   总理强调,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场原则,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谨防借贷的“多米诺效应”   虽然美银美林发表的报告称,温州的“灰色借贷”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或者只是“茶杯中的风暴”,对于温州和中国沿海的制造中心地区来说,真正的挑战是愈来愈高的人工成本和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急切需要。美银美林认为无需担心中国会出现自己的“次贷危机”,因为投资者已经对于温州出现的破产和“灰色借贷”失败等状况产生警惕。   但是,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民间资本借贷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民间资金想找出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难做、实体经济难为,使很多企业家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注意力放到“转行”上来,炒房、炒稀土、炒古董、炒金融衍生品,再到眼下的民间高利贷,什么赚钱炒什么,以至于现在炒出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最新的资料显示,进入9月份,流入银行体系的存款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截至9月15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比较8月末,下降了4200亿元,贷款增速只有800多亿元。而业内预计,全国银行业各项存款下降,可能高达6000亿元以上,与银行存款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借贷是欲发疯狂。   而这场火爆的借贷中的可怕之处就是一旦民间资本借贷出现问题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一连串的问题。不少中小企业即时债权人又是债务人,就像二十多年前的“对缝”一样,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上游下游都会随之出现不良运转。在我国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若不能很好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问题,那么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或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终危及我国的实体经济,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说到底温州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但是却给整个金融运作与监管体系敲起了警钟,如果不进行改革,直接影响到的是全国各地的资金链与企业生存,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味靠“堵”不是解决办法,给民间资本一个合法的出路,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当是根本之策。不少业界和学者纷纷呼吁,民间借贷阳光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是要认可民间借贷的合法社会地位,要纳入到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同等的金融体制内。此外对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资金使用途径等要有明确的法律手段和武器来规范,监管机制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疏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实现资本要素的自由配置,也就是打破现有银行的垄断体制。事实上,“新36条”已有类似规定,如“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民间借贷阳光化其实也是“新36条”的具体落实过程。
个人分类: 新闻信息|1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整顿金融秩序遏制高利贷化倾向”
flyman 2011-10-6 13:17
温总理十一长假也不休息,好辛苦啊,跑到温州去救火,但好像也没带灭火器。我觉得,总理的讲话可能是金融政策转向的一个信号。遏制高利贷,只能有堵有疏,不能一棍子闷死——高利贷之所以形成,肯定是市场决定的。 我们虽然学过“价值决定价格”,但是,这是理想状态下;现实生活中,任何情况下,永远都是“价值决定价格”——比如借贷的价格基础应该是银行间拆借利率(我国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现在上网可以看到( http://www.shibor.org/shibor/web/ShiborJPG.jsp )Shibor年利率5.2%,这是价值。但是温州高利贷的价格可以高到180%,值就是价格。 市场经济,决定政府无法命令各种高利贷公司降低利率,只能加大银行、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财政输入,否则最多是短期见效。
个人分类: 金融|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诚聘人才
talentblog 2011-9-19 11:2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诚聘人才   人才引进待遇 一、50周岁以下的正教授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教授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并提供30万元购房补贴;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2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2万元,理工科4万元; 4.解决配偶工作。 二、45周岁以下的副教授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副教授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并提供15万元购房补贴;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1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1万,理工科2万; 4. 不具备引进条件的配偶可作为学院聘用人员安排工作,年薪3万元至4万元。 三、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和45周岁以下的非高校教师系列副高级任职资格人员可享受以下待遇: 1.为符合安居房政策的博士和副高申请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指标; 2.安家费(包括搬家费)1万; 3.科研启动经费文科1万,理工科2万; 4. 不具备引进条件的配偶可作为学院聘用人员安排工作,年薪3万元至4万元。 四、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五、欢迎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来院工作,具体待遇面议。 ■柔性引进人才及优惠政策 我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欢迎具有上述专业50-65周岁我院急需的高层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紧缺的实训指导师不迁人事关系来我院短期工作。 1.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须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训指导、毕业环节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工作;至少承担一门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教学工作,完成教学课时量280课时/学年;完成系部布置的其他工作。考核合格者享受下列待遇: 年 龄 年薪(万元 /年) 职称 ≤ 60周岁 > 60周岁 副高(或博士) 8 6 正高 10 7 正高、博士生导师 12 8 2.实训指导师须履行岗位职责,考核合格者享受下列待遇: 年 龄 年薪(万元 /年) 职称 ≤ 60周岁 > 60周岁 中级职称 (包括技师) 5 4 高级职称 (包括高级技师) 6 5 柔性引进人员均实行坐班制,年薪参照在编在岗人员按10个月计发(除8月、2月外),月薪按年薪的80%预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学年教学课时量达到280课时,且考核合格,则补发余额,考核不合格余额不发;如实际授课超过280课时,超出部分按所在系部课时标准,由系部发放超课时费。在学院工作期间享受在编在岗人员午餐补贴标准,其它福利参照聘用人员发放标准。非市区人员(按学院规定认定)安排校内住宿或享受租房补贴,并享受两次/年的往返路费,报销标准按学院相关政策执行。 鼓励柔性引进人员参加教改和科研工作,凡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名义申报的院级重点及以上课题、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发表的2A及以上论文、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省级及以上重点教材,奖励按学院在编人员同等对待。 我们热忱欢迎您来我院工作! 联系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武老师 联系电话:0577-86680010 传真:0577-86680090 邮编:325035 网址: http://www.wzvtc.cn E-mail:rsc@wzvtc.cn E-mail:wzyrsc@126.com 如有意向,请将“ 应聘人员登记表 ”及“个人简历”发送到电子邮箱。 2011 年人才需求计划表 系别 序号 需求 专业 需求人数 学历及职称要求 其它要求 机械系17人 1 骨干教师 机械设计大类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工业阀门设计或制造技术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金属材料成型(高速级进模具设计)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高速精密级进模具设计和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汽车设计与制造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行业,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机械制造大类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从事数控机床设计或制造技术,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数控加工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连续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6 模具重点实验室专职人员 材料成型(压铸模具方向)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压铸模具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7 骨干教师 材料成型(塑胶模具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塑胶模具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电气系11人 1 骨干教师 电机与电器专业(成套电器、工厂供配电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电气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现场总线技术方向)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4 专业带头人 电机与电器专业(高、低压电器研究方向)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 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嵌入式技术方向) 2 硕博研究生并具工程师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35周岁以下 6 骨干教师 电气工程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 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并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45周岁以下 7 实训指导师 电工、电子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技师及以上并具市级以上获奖 5年以上本专业实训指导经历,并具备专业的技能等级考辅导能力,35周岁以下 计算机系6人 1 骨干教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工作经历,懂3G、三网合一技术,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5年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CIO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多媒体技术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担任过项目经理,有3个以上的实际项目实施经验,40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电子商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软件工程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建工系17人 1 骨干教师 建筑学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建筑工程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城市规划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规划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建筑装饰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装饰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5 骨干教师 建筑给水排水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6 骨干教师 建筑电气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7 骨干教师 建筑暖通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暖通设计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8 骨干教师 房地产 1 硕博研究生并具高级职称 3年以上房地产全程策划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9 骨干教师 建筑景观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工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3年以上建筑景观设计经历,45周岁以下 10 骨干教师 工程造价 1 硕博研究生并具高工职称和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 3年以上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轻工系6人 1 骨干教师 鞋样设计或工艺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有制鞋企业实际经验和操作能力,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家具设计与制造或工业设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博士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服装工程 3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服装平台或企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工商系5人 1 骨干教师 国际商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货代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酒店管理 2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酒店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有行业证书,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物流方向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4 骨干教师 市场营销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财会系2人 1 骨干教师 会 计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会计专业工作经历,熟悉会计电算化,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金 融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银行或保险公司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人文系3人 1 骨干教师 文 秘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档案管理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并具高级职称或硕博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45周岁以下 3 骨干教师 摄 像 1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并具中级职称及以上 2年以上摄像工作经历,擅长于后期制作或前期拍摄,35周岁以下 公共教学部 1人 1 教 师 数 学 1 硕博研究生 有数学建模特长,35周岁以下 计财处 2人 1 会计 会计、财务管理 2 硕博研究生   成教学院4人 1 骨干教师 会 计 2 硕士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0周岁以下 2 骨干教师 机械制造或机电一体化 1 硕士研究生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40周岁以下 3 实训指导师 会 计 1 硕士并具相应的资格证书 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熟悉大、中、小会计实务工作,具有高校实训指导经历,35周岁以下 党院办1人 1 文字秘书 本科211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相关专业 1 硕士研究生 相关工作经历优先,40周岁以下 教学督导处 1人 1 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类 1 硕士研究生 具有2年以上高校教学督导管理工作经历,30周岁以下   1 辅导员 专业不限 2 硕士研究生 中共党员,担任班长、团支书及以上干部工作经历,30周岁以下   2 教学秘书 专业不限 4 硕士研究生 30周岁以下 注:1. 特别优秀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作特殊考虑; 2. 相关专业可作适当考虑。
4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动车事故葬礼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8-2 23:56
温州动车事故葬礼
天下同哭—— 8月1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不幸遇难的3岁小朋友周仁特的亲人捧着遗像为他送别。 8月1日,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痛失5亲的杨峰抬着妻子的灵柩出殡。
个人分类: 时论|5557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转发:同事肖培东写给项余岸的悼文
热度 1 Helmholtz 2011-8-1 21:44
(这篇文章是温州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写给项余岸的,他是他最要好朋友 ) 余岸,下午,有人说你没了,找到你的身份证了。 知道吗,兄弟,我笑了。 笑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不管你是一堆肉泥还是一粒粉尘,不管你是一粒微尘还是一地泥泞,你是扭曲的,你是变形的,我们都不在意,我只知道你的微笑,浅浅的微笑,在善良的脸上,挂着永远的对生活的期待。余岸,我们找到你了,哪怕你只是一张身份证,只是一张符号。我也知道,那张身份证的上面,有个中国的象征。余岸,你知道吗,你是中国的公民。你死在中国的高速上,没有一句话,你曾经逃脱了一次车祸,你终于逃脱不了人祸的雷击。 兄弟,我不哭,我不想哭,虽然我的眼泪在流。 余岸,你是和你的妻子一起去那没有中国制造的动车的天堂吗? 还有那许多逝去的生命,他们和你们一样,无辜,鲜艳,平凡。 遇到雷雨天气就断电就被迫停车,显示中国高铁技术的脆弱。前方列车停驶,后续列车也应当即停驶,这是最基本的铁路运营管理技术。事故说明,中国高速铁路列车系统管理根本就没跟上。可他们强调的是天灾。兄弟,你和我一样,不服气吧,那你把他们也拉到天堂辩论。不,他们没资格进天堂,因为他们没有你这样纯净的眼神。他们的眼睛里,只有功绩。 当速度成了官员炫耀的资本,当数字成了他们提升的媒介,兄弟,你就必须含笑地走。 你是去接你的妻子女儿,你是去和她们一起快乐奔赴你温暖的家,对吗,我的兄弟。 余岸,你去天堂的路上还这样忽悠吗? 你是多么善良的啊,你是多么纯净的啊。 你会很用心地爱你的妻,爱你的女儿。你为了她们,你是累尽是疲倦是奔走,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体弱,瘦小,孱弱,你用尽了父亲的爱,你的孩子就这样成长。也许,这样的坚韧中,成就了孩子的生存奇迹。余岸,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是最后找到的,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项玮伊,伊人还在,可你们呢? 余岸,你为什么坐这辆车,你为什么买这个车厢?我们朋友都恨你这一点。 早一点回去不好吗?是怕热浪袭击孩子的脸吗?迟一点回去不可以吗?是想早点奔赴你温州的温暖的家吗? 你的孩子还活着,那一定是你和妻子的爱,是伟大的爱,让她存活下去。 电视上一直说着你的女儿,可是兄弟,别怪我,我宁可你把孩子带走,带到没有动车或者没有中国制造的动车的天堂。我难以想象孩子在冰冷的钢铁空间怎么度过了这20个小时,是畏惧,是恐怖,是想象,是憧憬?余岸,你那么幽默地留下了她,其实是你们夫妻最大的残忍。你让她醒来看不到你们,你让她顾盼间没有目标,兄弟,你可以,你够意思,你狠! 电视上开始说官员的救援功绩了,救援怎么成了功绩?那么防御怎么就不成为功绩? 自夸的速度就像动车的速度,呵呵,余岸,你知道吗,这就是急功近利的一些官员的特点。 你的尸体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在山西太原,我有理由不去看你睡觉的姿态,我不想看你最痛苦的扭曲,我只知道你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你的妻子,她温柔的眼睛永远和你一起。 上个电话,是我请你吃饭,你笑着说“老大,我在杭州,啊,不好意思”,我以为你是去了人间天堂,哪知你去了天堂永远。 我后悔。 那次,你电话我,说好久没聚了兄弟,你叫我吃饭,我推说忙,很忙,我责怪你别没事太闲,可现在,余岸,我多么想你再打个电话,请我吃饭啊,让你埋单,…… 你痛吗,当巨大的震裂袭来时,你一定还在微笑的逗你的孩子,你知道,再过两分钟,你就到站了,你就到温州了,你们一家三口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温暖,可你永远想象不到温州双屿,竟然是你的不归之地。 余岸,我不想看电视,不想听电视的赞歌,都在说他们救一个死去的你多么伟大多么功勋,可是,我想问,动车没有停止装置吗,现代化的动车没有避雷装置吗?前面的车停着,竟然没有人电话后面的车吗?我们不是有数码不是有苹果吗?蛟龙号前几天不是潜水破记录吗?21世纪,呵呵,兄弟,你的语文世界很浪漫,可是现实也很幽默。不是超越欧美吗?用动车的速度证明自己的伟大,用死人的速度来证明自己的快捷,别忘了,京沪高铁停电似乎就在昨天!余岸,物价房价真的比欧美高,动车速度一快就更是伟大的创意。有人创意有人开心,可是我的兄弟,你为什么就走真得那么迅捷,没有留下一句话,没有给家人一个问候,没有给朋友一个微笑。余岸,你的离开为什么也这么潇洒? 领导可以被免职,只是他会有其他的驿站,你呢,则永远失去了生命的平台。这么多年了,只有你,做一个老师,换了岗位,还是教育局的小职员,而且你竟然还美滋滋的。 余岸,我第一次写回忆录,纪念你,也纪念未来的我们。 你用生命为我启迪,买了动车票别忘记写遗嘱,我终于明白动车实名制的原因了。 兄弟,我知道,你在微笑,我再也不看你的语文轩,再也不要你的语文资料,看一次,我就知道,哀痛再侵袭我。 余岸,我的手机里还有你的号码,我不删,因为你永远在我手机的名单里微笑。 余岸,你弟弟打电话给我了,他竟然来安慰我,他能坚强,他说,他知道他要抚养好你的女儿,仿佛在告诉我你在遥远的天堂要说的话。其实,兄弟,你的女儿就是我们朋友的女儿,你不说,甚至不用一个眼神,我们都明白。弟弟问我怎么把语文轩弄好,可我不想触摸这个网名,那会是心里的伤痛,很长时间。 不想纪念你,真的。情愿你半瘸半拐地在我们这帮朋友眼前苦笑,那至少是你的招牌。 闭上眼,是你和你妻子的父母,他们的哀痛,远甚于我,余岸,你知道吗? 去吧,余岸,岸的那边是安全吗? 只是,余岸,天堂还有动车吗?如果有,你也别买中国制造的,记得了吗?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1649 次阅读|1 个评论
铁道版《一无所有》,给力!欲看从速!
热度 18 qlms 2011-7-31 22:16
关于7-23动车追尾事件,有人以《一无所有》的旋律发出响彻天际的呐喊! 下面是歌曲的链接: http://v.163.com/video/2011/7/A/O/V78VATCAO.html#sd=V796PQH1Jld=V68F91IG1nvp=v.163.com/video/2011/7/1/J/V796PQH1J 不知道是否会被删除,欲观看从速!!!!! http://v.163.com/video/2011/7/1/J/V796PQH1J.html
个人分类: 媒体的文章|4875 次阅读|51 个评论
太沉重!
yangfanman 2011-7-29 12:45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回您来晚了 温家宝总理28日10时许来到温州
热度 6 xupeiyang 2011-7-28 10:12
温家宝总理28日10时许来到温州。他将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并看望受伤人员,对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温家宝还将举行中外记者会,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存在三大疑点亟待澄清 事故发生时,该路段很可能出现了红光带,调度人员随后实施非常站控,即转由人工控制调度, 最终调度错误导致事故。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7-28/101022892496.shtml 39名遇难者名单如下: 39具被家属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认定核实。    第一批遇难者名单:(共28人)   黄雨淳,女,身份证号350123200005****22,福建福州;   陆海天,男,身份证号342623199106****10,安徽无为;   金显眼,男,身份证号330326197704****34,浙江平阳;   CAO ERXING,男,美籍华人,中文名曹尔星,原籍福建;   卓煌,男,身份证号350102197307****77,福建福州;   金扬钟,男,身份证号330326200307****1X,浙江平阳;   毛菲菲,女,身份证号330326198508****44,浙江平阳;   陈碧,女,身份证号330326198301****29,浙江平阳;   张秀燕,女,身份证号350122197905****05,福建连江;   陈跃,女,身份证号330325197911****28,浙江瑞安;   徐配配,女,身份证号412825198804****4X,河南上蔡;   郝乃刚,男,身份证号120106195305****19,天津北辰;   陈云英,男,身份证号350111196502****35,福建晋安;   朱平,女,身份证号330302199103****68,浙江鹿城;   李建忠,男,身份证号330321196811****16,浙江鹿城;   LIGUORI ASSUNTA,女,意大利国籍;   胡维鹏,男,身份证号360421197808****56,福建福州;   项余岸,男,身份证号330325198012****13,浙江鹿城;   金建飞,男,身份证号330325197810****12,浙江瑞安;   周辰特,男,身份证号33032620081212001x, 浙江平阳;   金文博,男,未上户口   江正通,男,身份证号332623196906****3X,浙江温岭;   苏孝图,男,身份证号330326198301****17,浙江平阳;   林骁,男,身份证号350111197106****50,福建福州;   陈怡洁,女,身份证号330327200010****27,杭州下城;   陈熙,女,身份证号330326198111****48,浙江平阳;   温爱萍,女,身份证号330326196005****27,浙江平阳;   施李虹,女,身份证号330326198206****4X,浙江瓯海。    第二批遇难者名单:(共7人)   林焱,男,身份证号350102198311****31,籍贯福建福州;   穆立楠,女,身份证号110222198810****66,籍贯北京顺义;   陈鸿鹏,男,身份证号350182199608****5X,籍贯福建长乐;   陈财发,男,身份证号350126197305****37,籍贯福建长乐;   郑杭征,男,身份证号350122197608****11,籍贯福建连江;   陈治平,男,身份证号330302195110****12,籍贯浙江鹿城;   吕红艳,女,身份证号432401197108****23,籍贯湖南长沙。    第三批遇难者名单:(共4人)   曾国钧,男,身份证号330325196607****14,籍贯浙江瑞安;   CHEN ZENGRONG,女,护照号码4632702**,美籍华人,中文名陈曾容,原籍福建;   赵立松,男,身份证号120104197009****3X,籍贯福建福州市;   潘一恒,男,身份证号350111197307****56,籍贯福建福州。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18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日本火车出轨事故后
热度 4 sivaxin 2011-7-28 10:08
[转载]日本火车出轨事故后
2005年4月25日,从大阪府宝塚市驶往同志社大学车站的城际列车在经过尼崎市时,发生脱轨抛飞事故,2节车厢飞入附近的一栋公寓楼,107人死亡,549人受伤,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为惨重的列车事故之一。 事后查明,列车在驶入这个弯道时,应该减速至70公里,但是这位20几岁的司机却并没有按照规定减速,依然以117公里的时速前行,最终导致脱轨抛飞。 但是,日本国土交通省的事故调查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这一事故的主观原因是这位司机的失职,但是客观的原因是,沿线没有安装监控超速行驶的自动刹车系统。 铁道公司社长来到遇难者遗体安放处向遗属们谢罪。事故发生后,经营这一条铁路的日本JR西日本公司社长山崎正夫等9名经营班子成员以“业务过失致死伤罪”遭到法院的起诉。 铁道公司整个经营班子在社长的带领下举行记者会谢罪。 同时,已经离退的前三任公司社长也因为在任期间没有很好的考虑安全问题而被受害者家属起诉,追究其经营责任,并被收缴了一部分年薪。此后,山崎社长和公司主要干部引咎辞职。 包括棒球队员在内的一般市民也为遇难者默哀 事故现场设置了献花台,让遇难者亲友和一般市民献花哀悼。鲜花台持续了2个月。 日本政府和铁道公司为遇难者举行追悼大会 除了巨额的赔偿之外,每年的这一天,JR西日本公司社长带领主要干部都要到现场举行追悼会,再次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谢罪。而媒体也每次对这一追悼火活动进行报道,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一惨案,更加重视铁路的运营安全。 而由受害者及其家族组成的团体,一直负责与铁路公司的交涉与沟通,解决一系列遗留问题,并定期举行心理治疗活动,减轻受伤者与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压力。 事故现场附近的一个农田上勾勒出的一个“命”字,时刻提醒人们敬爱生命。 这一起被称为“福知山线脱线事故”的惨案,导致了日本政府和国会修改了《铁道事业法》,规定各铁路公司必须在铁路沿线安装“自动列车停止装置(ATS)”,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个人分类: 读书阅史感悟|5097 次阅读|5 个评论
从人本角度,对温州动车事故的反思
yue 2011-7-27 17:38
1,对救援的反思 中国现在已经明确了以人为本,但是落实以人为本是没有止境的。就是说,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仍然是完全没有以人为本。 在科技发展的路线上,就应该完全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建议今后中国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科技发展的最高目标。而不是目前以国家安全作为目标。国家安全靠武器,但是更要靠政治。 现在的科技路线以国家安全为目标,具体表现为军用的科技是最优先,民用的科技始终是靠后。这在汶川地震中已经充分暴露。或许这是错误的。 科技路线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民用科技最优先,同时把尖端设备投入民用。 军队毕竟也是救援的支柱。或许可以修改军队的基本任务,就是除了“保卫领土,维护稳定”,再加上“救援人民群众”。在战时,当然领土第一,和平时期,当然救援人民是第一。 其实,这也是训练军队的绝佳机会。在灾害现场,军队都不好去,难道战场好去吗? 2,对高铁的反思 在美国,航空占石油总消耗的三分之一,因此航空其实是最不环保的交通方式。介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道德责任。中国发展高铁的方向或许是非常好的。 中国国土广大或许也是高铁发展的绝佳舞台。人口多,也是高铁发展的理由,否则不好解决运能问题。 中国和欧美争夺航空市场恐怕不是靠飞机,而是靠陆地飞行,即高铁。高铁在国内夺取了航空市场的份额,也就是蚕食了欧美航空器公司的市场,使它的销售市场有所缩小。 3,对中外技术纠纷的反思 中国或许还得好好学习西方的技术优点。 中国人最好少用政治思维,少把高铁作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论题。 在经济利益方面,要尊重外国的正当利益。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有了专利,我们不希望从中牟利吗?说到底,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世界人民内部的矛盾,只不过是范围更大一点。
个人分类: 科幻 对科学的困惑|3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動車追尾慘劇,中心思想是“不可思議”
热度 3 LEOLAND 2011-7-26 21:04
動車追尾慘劇,中心思想是“不可思議” 曲津華 上週六晚發生在寧波 - 溫州區間的鐵路動車追尾大事故,死亡人數至少在 40 人。是次慘劇有諸多匪夷所思的地方,但放在特色中國的大背景下,應該還是不出意料之外的。為此事,坊間民情洶湧,人聲鼎沸,歸納起來,有幾個比較特別的疑點如下。 第一, 前車停駛,後者猛撞——前車為何沒有把停於半途的信息傳達到後車?即使信號系統損壞,不是人人都有手機嗎?前車在聯繫後車避讓的同時,爲什麽沒有組織乘客離開極度危險中的動車車廂? 第二, 按列車時刻表,前車本該跑在後面,為何卻超了車,跑到了前面,挨了追尾? 第三, 鐵路方面在救援中為何要現場挖坑來掩埋受損車廂?超級費解! 第四, 鐵路方面為何不做徹底搜救就命令清理現場(最後獲救的 2 歲小女孩是被警察抗命堅持搜索后才救出的)?更加費解! 綜觀以上種種怪象,難怪有評論說,鐵道部不僅管理混亂,而且這回是“破罐子破摔”了。 按筆者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與天上的飛行器不同,這種地面上的交通工具,而且線路是獨用的全封閉,在人類都已經可以發射火星探索飛行器的高科技年代,其所有的傷亡事故都完全沒有理由發生!換一句話,享有專線的地面交通工具是百分百可靠的,根本就不會發生傷亡事故!因為,沒有這個把握,那就不會、不要推出社會,不會、不要推向公眾! 可以想象的是,不管高速還是低速的火車,在沒有地震、海嘯、泥石流等極端天災時,其最後一道安全防線就是停車。而這次的慘劇,中國的鐵道部連這樣一個底線都敢打破,可見其已經墮落到了極點。 都 21 世紀了,火車涉及的那點技術早已不是最前沿的了,而質量、安全、可靠性理論及規則也早已在人類對多次事故的總結中得以完善而共享,多重防護、多重保險、故障預警和安全鎖定等機制更是常識。中國鐵道部置這些絕對保險的安全機制于不顧,置公眾安全于不顧,一味迎合某些變態的目標和勾當,真真無恥到了極點! 一些媒體對這次慘烈事故報導的關鍵詞是“不可思議”,非常贊同! 就地罷免鐵路局長和書記,顯示的不是鐵道部的問責效率,而是心虛。鐵道部部長雖說上任不很久,對大壞蛋前任的爛攤子也多有清理,但該辭職還是要辭職,因為,非如此不能謝罪於公眾。 2011-07-26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2342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成功举办“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
热度 14 科学网编辑部 2011-7-26 18:36
7月23日,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至今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而之前的6月30日高铁上线以来也是事故频出。7.23动车追尾的真实原因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高铁和动车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26日14:30-16:30,科学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在线访谈(访谈地址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41 )。 访谈特邀请机车动力学及气象、消防安全、雷电防护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多名专家(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闵应骅 ;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教授、机车车辆专家罗世辉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气象学家丁裕国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 ; 雷电防护专业人士丛远新 ; 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互联网科学专家沈阳 )、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 温州都市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吴智勇 、 新浪微博网友小刀 )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涛涛博士 ),做为嘉宾,与网友面对面交流铁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访谈吸引了上万名网友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短短两小时内网友共发布提问503条,嘉宾回复361条。众多网友对当前动车及高铁的技术安全问题表达了极大的忧虑和关切,各位嘉宾也与网友展开积极互动,尽自己的专业所能,以及所了解的最新信息对网友关注的问题和事故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负责任的探讨。 科学网“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在嘉宾和网友的积极参与下得以成功举办,并引发了中央电视台、新京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 搜狐网 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同时在新浪微博上引起用户的热切支持。 更多阅读 科学网往期在线访谈案例 南科大能走多远?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37 蜱虫疫情防治专家访谈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34
1328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原来都不安全
热度 1 ahyxwangdong 2011-7-25 13:53
很多时候,听到很多人说,愿意坐火车到达目的地,而不愿意坐飞机。比如,苏珊大妈就很恐惧坐飞机。 看到近日的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为不幸遇难的旅客感到 难过,也开始恐惧坐火车了。 在很多事故中,是不应该 以很多无辜、鲜活的生命 为代价,来总结经验教训的。
个人分类: 学海俯拾(资料篇)|21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关于动车翻车我只是蛋疼说几句
热度 2 zhangdong 2011-7-24 23:30
一,昨晚定性是责任事故,信号问题就是电务处,路基问题就是公务处,牵引变电就是机务处,调度肯定有问题但是不是全是调度的责任,搞调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我相信一届交运300号人出不了10个总调度,要出问题就出在列车和调度室沟通上,不知道是前车停了未通知调度,还是调度通知了后车后车没收到,反正根据我这种学艺不精的交运人看来问题环节就是这个。至于ATP,我宁愿相信他是做摆设了。 二,中国动车包括高铁技术上和工艺上真的没有问题,技术上70%+的核心技术都是照抄国外的,你告诉我怎么出问题嘛?没道理我全抄你的卷子,你80分我不及格嘛。至于工艺,核心部位比如发动机是西门子及其他外国公司产品,中国的工艺现在根本产不了这些部件,你要骂直接去骂西门子。 三,说实话中国民航坠个机也没有动车翻个车群情激奋,尽管明白人都知道哪个问题更大,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动车是翻在了风尖浪口上。其实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年国家需要拉动内需,但是钱印了没地方花,于是被铁道部抓住了机遇,搞跃进式发展;我相信这几年大家钱包里多了些东西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感觉,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铁道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到了这几年,通胀严重,民不聊生,群情激奋的需要找到宣泄口,可是这个你不能骂中央啊,所以这个时候媒体很有默契地把目标指向了铁道部,春运,中国高铁,动车,等等,痛打落水狗嘛,谁不会。所以骂铁路局的时候,请稍微留点情面。 四,铁路部门也不容易,昨天晚上基本上上海局有关的领导都去温州了,甚至我知道的什么龙游供电段的,什么宁波机务段的段长之类十八杆子打不到部门领导的也连夜赶过去了,铁路是铁路人共同的事业,贪污归贪污,该干活的时候还是好好干的。中国干铁路的其实很苦,一般路局职工一个月到手2000顶天,还要四班倒;工程局工资比较高能有三四千,可是干项目的时候,三五个月在外地是常事,不要以为刘志军过得好贪得多下面人就照样学样。我认识很多干铁路的长辈,他们为官正派,学识渊博,矜矜业业。我相信如果换国家电网的人来搞铁路,我觉得应该和中国铁路应该能和印度比比。 五,我一直觉得很多民间媒体为了新闻G点可以不要一点操守道德常识,这次我就看到一群媒体在转载把车厢埋了的事情,我实在是觉得他就是没事找事。我可以告诉你车体没有一点点问题!后车是日本新干线的最新车体,前车照着加拿大庞巴迪的车做的,稍微懂点的都知道,,需要掩盖么?再说整个列车都是一样的,如果要毁灭证据,为什么不整个两个列车都埋了啊?不过哗众取宠而已。车体都那样了,还拖回去回炉重造么?又不是飞机坠机,还要抢救个黑匣子出来。 六,伤员被送往了温州附一院附二院,根据温州民间风评,这两个医院比动车杀伤力强多了,愿伤者好运。 七,扯开来谈谈刘志军的问题,其实官做到部长,贪不贪贪多少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国家能保证你一切享受。所以因为贪污被拉下马的这个级别的,真正问题肯定不是贪污。比如,薄一波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北京做生意,身家几十个亿,他叫薄熙成;另一个儿子在重庆当官,搞政治投机,叫薄熙来。官商结合什么的,完全就是公开的。刘志军被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兔死狗烹,另一部分是因为威胁到了一些人。当然我只是说说,没证据的,爱信不信。刘志军在位的时候,干了很多有魄力的大事,比如撤销分局,比如不花国家一分钱,建设铁路十五年。当然民众是不会知道的,在他们严重刘志军不过是一个靠女人上位的贪污犯而已。 八,回归说说高铁安全的问题,京沪高铁是肯定有问题,上面也表示要搞人的了,但是肯定不能在这个风尖浪口搞,这等于给媒体大众坐实罪证,计划是下半年风声过去了再收拾,现在这么一来又两说了。然后说到甬台温那条线,那条线铁道部亏了大概两个多亿,亏在哪里现在还在分析,因为甬台温实在是地形复杂,东南丘陵不是摆设的,没事还要刮台风,说白了是一条吃力不讨好的线路。以前温州到杭州要十多个小时,现在只要三个,说实话换我我也不敢坐,事出异常必有妖啊。但是其他线比如武广,京沪什么的,虽然会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人生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毕竟这种跃进式发展,后遗症多也是没办法的,既然当时无法制止,就只能承受镇痛的。以后出行,高铁还会是我的主要选择。毕竟在法国,欧洲之星海底隧道被困二十个小时的事情也是有过的。 九,就个人意见来说,这件事情铁道部错在搞虚假繁荣,又要不花钱(其实也不是不肯花钱,是真的没钱,你看看铁路工人工资就知道了)又要把工程做的又快又好,又不肯科研又号称自己研发了整个动车,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上海局是直接责任人,我也不知道出事前他们在干什么,但是我觉得未来五年上海局不管在铁道部内部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不折不扣的罪人了。至于国家,请让我用呵呵二字表达我的心情。 十,我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静的表达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也哀悼死难者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此事的立场。这只是一个车祸,一个事故,请勿上纲上线,即使不知道该上哪条纲该上哪条线。
3719 次阅读|2 个评论
挪威和温州
热度 1 longfo 2011-7-24 14:37
挪威遭枪击了,原因是一个迷茫的人,因为信仰而杀人 温州遭撞车了,原因是一个突然的雷,因为放电而杀人 我所担心的是,中国也会出现挪威那样的人, 那是否更可怕。
165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D3115次动车温州附近发生车厢脱轨坠桥事故
susheng 2011-7-24 07:04
[转载]D3115次动车温州附近发生车厢脱轨坠桥事故
墨菲定律起作用了。 7月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温州动车脱轨事故目前已造成32人死亡,171人伤。 如果是高铁出事,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高铁中高速和低速列车并行,是不是更容易出事?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读书报六月号篇目
zhangzizhang 2011-6-5 10:29
温州读书报六月号篇目 读书报六月号(总169期)篇目 一版文讯 “相信朋友超过相信制度” / 张国功 温州亟待理顺文物管理体制 / 卢礼阳 籀园复刊词 / 编辑部 琦君来函 / 杨瑞津 《永嘉场墓志集录》出版 / 温州文献丛刊编辑部 第七届英语之星大奖赛报名继续 / 活动部 二版书窗 我的签名本:最初的蜜最新鲜 / 子 张 振羽话书:黄河青山梦百年 / 雷 雨 新书架 / 章亦倩 三版书香 一个学者的点点滴滴 / 王国华 长城 —— 两位西方作家对它的不同解读 / 林志坚 龙应台的《雨儿》 / 徐晓蕾 读《犹太家教智慧》有感 / 鲁 虹 四版瓯风 故乡旧事:记张慈恩 / 游修龄 读温州读书报随记 / 陈增杰 夏承焘与谢玉岑 / 万君超 雁山柳下师小考 / 孟 甫 中缝 温图五月受赠书目 / 凌秀丽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1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会议通知:全国首届“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会议”
热度 1 wangdh 2011-6-2 12:37
第一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 2011 年 6 月 24-27 日,温州) 一、主办单位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部分资助 二、会议目的: 生理生态学( physiological ecology )或生态生理学( ecological physiology )是生态学与生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用生理学的手段解决生态学问题,或者说利用生理学数据,回答与生存( survival )和繁殖( reproduction )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解释有机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存和繁衍。 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包含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种群、群落、甚至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核心是动物个体本身。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宏观与微观生物学研究的结合、对个体水平以下各研究层次的发现进行整合和阐释等方面都具有重地位。 近年来我国的动物生理生态学发展较快,已经有很好的积累。 为了更好地交流生理生态学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研究进展,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与温州大学在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部分资助下, 共同举办动物生理生态学研讨会,诚邀国内动物生理生态学工作者参会。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 2011 年 6 月 24 日 —27 日 会议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 报到时间: 2011 年 6 月 24 日 报到地点:温州大学( 茶山南校区 A 区 专家楼招待所 ) 交通线路:市区乘 52 路、 53 路、 38 路等公交车到温州大学南校区 乘动车 83 路公交车到温州大学南校区 乘飞机从机场直接打车到 温州大学南校区 四、会议主题: 1 、我国鱼类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2 、我国两栖、爬行动物 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3 、我国 鸟类 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4 、我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五、注册费: 1 、 注册费: 600 元(学生代表会议注册费减半)。 2 、参会 代表的差旅费和会后考察费用自理。 参加会议的代表请务必于 5 月 30 日 之前将会议回执、 报告题目和会议论文或摘要 E-mail 传给温海虹 wenhaihong2011@163.com 或倪小英 ynlele@ sina.com.cn 。会议将印刷《第一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论文全文或摘要,论文的书写格式请参考《兽类学报》。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负责人:柳劲松 地址: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 电话: 13506875510 E-mail: ljs@wzu.edu.cn 联系人:温海虹 倪小英 地址: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 电话: 86689257 传真: 86689257 E-mail: wenhaihong2011@163.com ynlele@ sina.com.cn 本次会议是 全国首次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热情欢迎各位同行朋友的到来!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 O 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6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其实很俗气
xupeiyang 2011-4-22 09:45
车价上亿“超豪华”迎亲车队亮相温州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4/21/c_121333667.htm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州读书报》四月号篇目
zhangzizhang 2011-4-13 21:40
温州读书报四月号篇目 一版文讯 追念海婴先生 / 阿 滢 传承籀园“五爱”精神 / 黄海彬 爱读“私家排名榜” / 罗文华 二版书窗 振羽话书: 卡扎菲 苏加诺 / 雷 雨 我的签名本:正本清源说母爱 / 子 张 新书架 / 章亦倩 三版书香 读吴冠中 / 刘学正 爱书的我 / 罗 乐 城墙的遐想 / 小唐 人生难免琼瑶式的遗憾 / 黎 明 四版瓯风 不必平反的冤案——忆先父潘国存先生 / 潘猛补 故乡旧事:游止水 / 游修龄 罗江不是瑞安的古称 / 非 越 台版《永嘉先生伤寒论讲义》 / 李 珍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1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总166期篇目
zhangzizhang 2011-3-16 22:41
温州读书报总 166 期篇目 一版文讯 活出全新的自己 / 鲁 虹 从心所欲的境界 / 陈 骋 喜接董桥来信 / 黄岳年 张抗抗:尽快修订著作权法 二版书窗 振羽话书:萨苏 雪珥 朱小棣 我的签名本:诗惯写真不唯美 子张 新书架:《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等 三版书香 书痴张一纯 / 马斗全 不死的天堂鸟 / 庞玉生 川端康成与马尔克斯 / 徐亚达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 / 王雅军 四版瓯风 装饰了别人的梦 / 高启新 《李孝光集校注》补正 / 孟 甫 故乡旧事:灶神爷 / 游修龄 传说岂可随便换成史实 / 沈洪保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招聘实验技术岗位
hxgwzu 2011-2-28 09:12
因工作需要,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拟招聘实验技术岗位1名(人事代理),具体要求如下:   实验技术岗位(人事代理):   一、招聘对象: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招聘条件:  ( 1)品德优良,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  ( 2)本科及以上学历,30周岁以下,电子、电器相关专业;  ( 3)从事电子、电器行业技术开发工作3年以上;  ( 4)具有独立承担项目能力;  ( 5)身体健康;   三、岗位职责:   一般设备仪器管理维护、承担项目开发、实验室项目管理等。   四、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 2011年2月28日   五、报名需提供材料   1、下载并填写《温州大学应聘登记表》发送至邮箱: fangss@wzu.edu.cn  2、考试报到前携带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方老师叶老师 联系电话:0577-86598075  附件: 《温州大学应聘登记表》.doc
个人分类: 分享|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院院长的“倒霉年”
xupeiyang 2011-1-22 15:14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2733/13791295.html 温州23名医院高管落马院长每月莫名收“礼金”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操、左慈与瓯柑
hxgwzu 2011-1-21 13:51
瓯柑已有2400多年的栽种历史。温州简称“瓯”,温州蜜柑因称“瓯柑”。瓯柑先苦后甜,清凉去火,别有风味。苏东坡有诗云:“侍史传柑御座旁,人间草木尽无浆。”又有诗云:“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谁知包贡宣和日,一颗真柑值二千。”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长子、永嘉太守韩彦直《永嘉桔录》一书中记载:“温四邑之柑,果大而色鲜,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久藏味愈甘。” 刘伯温《卖柑者言》有名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来源:温州日报 尤新东摄 -------------------------------------------------------------------------------------------------------------- …… 冬十月,魏王宫成,差人往各处收取奇花异果,栽植后苑。有使者到吴地,见了孙权,传魏王令旨,再往温州取柑子。时孙权正尊让魏王,便令人于本城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往邺郡。至中途,挑担役夫疲困,歇于山脚下,见一先生,眇一目,跛一足,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来与脚夫作礼,言曰:“你等挑担劳苦,贫道都替你挑一肩何如?”众人大喜。于是先生每担各挑五里。但是先生挑过的担儿都轻了。众皆惊疑。先生临去,与领柑子官说:“贫道乃魏王乡中故人,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如你到邺郡,可说左慈申意。”遂拂袖而去。   取柑人至邺郡见操,呈上柑子。操亲剖之,但只空壳,内并无肉。操大惊,问取柑人。   取柑人以左慈之事对。操未肯信,门吏忽报:“有一先生,自称左慈,求见大王。”操召入。取柑人曰:“此正途中所见之人。”操叱之曰:“汝以何妖术,摄吾佳果?”慈笑曰:“岂有此事!”取柑剖之,内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操自剖者,皆空壳。操愈惊,乃赐左慈坐而问之。慈索酒肉,操令与之,饮酒五斗不醉,肉食全羊不饱。操问曰:“汝有何术,以至于此?”慈曰:“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及视,不见。如此者数日。忽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操曰:“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慈笑曰:“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操大怒曰:“此正是刘备细作!”喝左右拿下。慈大笑不止。操令十数狱卒,捉下拷之。狱卒着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操怒,命取大枷,铁钉钉了,铁锁锁了,送入牢中监收,令人看守。只见枷锁尽落,左慈卧于地上,并无伤损。连监禁七日,不与饮食。 …… (节选自:《 三国演义 》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个人分类: 杂谈|3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崛起可以帮助美利坚!
热度 3 BihongFu2010 2011-1-20 18:54
Obama: $45B deals show China's rise can help US 奥巴马总统对中国的450亿美元大礼欢欣鼓舞,历史终将证明没有中国人民,美利坚会破产,像冰岛、希腊一样!所以,我建议伟大的温州人民尽快进驻美利坚,把美利坚给炒起来,就像炒炒煤、大蒜、房产等一样。我坚信伟大的温州人民有这样的能力,不知奥巴马总统是否同意让“温州资金”挺进美利坚?趁胡主席此次访美的机会,温州商会赶紧给胡主席提出要求与奥巴马谈判。那一天温州资金买下了美利坚,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个人分类: 评述|3000 次阅读|5 个评论
《温州读书报》2011年第一期目录
热度 1 zhangzizhang 2011-1-19 20:58
读书报新年第一期篇目 一版文讯 农耕笔庄的“不受” / 张学义 怀念徐规先生 / 徐顺平 改善籀园管理工作的建议 / 卢礼阳 说赵文楷诗中之“中原” / 马斗全 来函照登:关于温州通史的建议 / 陈崇清 二版书窗 一面之缘:记张世幼女士 / 王春南 读书未必签名本 / 子 张 我与韩石山笔战 / 陈福季 三版书香 铁生,铁汉一生 / 张春波 许君远与王芸生 / 眉 睫 亲近丰子恺 / 谷 雨 名不副实的《鲁迅书话》 / 阿 滢 四版瓯风 八十年前的温州戏台和演戏 / 游修龄 杨万里集笺校纠误二则 / 孟 甫 朱黼与陈傅良的情缘 / 陈崇华
个人分类: 读书:且读书|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到新环境的一个月
liuxuanxuan1 2010-10-13 21:26
不知不觉,来到温州一个月了,回想起来挺快的,其实想想刚来的十几天也还蛮漫长的。 比较讽刺啊,我这么大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写博客,也不知道写些什么,就说说我来到新环境的生活跟感悟吧。如果写的不好请读者见谅啊,毕竟是第一次嘛,而且自己本来也不擅长写东西,呵呵。 本人是九月八号到温州的,刚下车这边就在下雨,本来自己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以前也从来没出过省,这下一下子跑这么远,心情其实也还蛮沉重的,又加上这边的天气刚来不适应,几乎天天下雨,心里也老是跟着阴天。 刚来到一个新地方,应该满是充满希望与激情的,可是这次我没有。刚来到这边,看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声音,又加上自己遇到的几件事。。。不过现在好多啦!这大概就是平时常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吧!风雨过后会有绚烂的彩虹! 通过这次这么远的离家,让我知道自立自信的重要。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有自信,勇敢大胆的去做! 生活或学习中,你肯定也彷徨过、不自信过,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告别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勇往直前吧!!爱拼才会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谁说温州人最难看啊?!
xupeiyang 2010-9-13 16:36
必须这里看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0-09-13/162661140483.html 视频:温州54岁妇女夺得巴黎模特大赛总冠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6:26上视新闻综合 简介:   华夏风情第二届巴黎中国国际时装周模特大赛总决赛在巴黎落下帷幕,54岁的青岛选手珍妮获得本届大赛中年组冠军和全场总冠军。珍妮为一名温商的妻子,定居温州已有16年。昨天,珍妮载誉归国回到温州,在机场受到了热烈欢迎,她还在机场现场秀了一段模特步。   9月11日上视新闻综合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首播时间: 9月11日15:00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霞客行之楠溪江:芙蓉古村丽水街
kingstar 2010-2-2 22:49
芙蓉村位于岩头镇以南永仙公路西侧,相传村西南有座高山,三峰突起,色白透红,状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取名为芙蓉峰,村中一大水池,每天傍晚芙蓉峰便倒映水中,村以此而得名。 我算是第二回来这里了,一切都老样,当然是老样,人家五六百年的功力还是深藏不露的。 进村! 居然还有圣旨! 500年前也算LP家的了。 村落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村落规划,寓以七星八斗格局。芙蓉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它与周围的山水环境高度和谐,粉墙乌瓦,常用挂柱出檐深远,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粗犷干砌的石墙勘脚,大小、色彩富变化。 相得益彰,谋杀菲林。 村中主干道 厕所也疯狂 悦来客栈,中国最大的旅社!哪朝哪代都有! 也有西厢! 又见书院! 没有学生的课堂 老朽的青春 芙蓉峰下 菜油是怎样炼成的? 碾子:滚过几多红尘! 毛色越鲜亮,鸡汤更鲜靓! 炊烟升起! 耕读世家 【丽水街】 坐在丽水街百年长廊的长椅上,绝对会想到闲适二字。 丽水街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东西,那长满青苔的老水车,站在清澈的溪水中央吱吱呀呀地转着,让你不能忽视了它的存在; 丽水桥头的古樟树,最起码得四五个人合抱才围得住,它不正是丽水百年老街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吗? 还有,还有 【楠溪江】 楠溪江,如果用二字来概括那就是秀丽。 脱俗而端庄的楠溪江静卧于两岸绵延的青山中,水底的卵石清晰可见,缱绻的山水间由轻轻的风、湍湍的流、绿绿的树组合成的山水风情,又像一幅连绵不断的长卷。 下一次,暑假。要向楠溪江上游进军,据说那里是桃花源。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4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管理与评价高级研修班(第一期)会后总结
junpengyuan 2009-6-29 15:53
PPT下载地址: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s/1753182 增加北大科研部部长周辉博士的PPT----2009-6-30。 应周辉博士要求撤下了他的ppt。---2009-6-30-8:46 ------------------我是袁军鹏专用的分割线------------------------------------------ 2009 年 6 月 22-25 日,我们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了科研管理与评价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本次研修班 尽管通知时间紧,而且还和教育部的会议有些冲突,但还是 得到了55个高等学校、医院、研究所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参会代表达到69人。十分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 研修班首先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做了如果我是高校科研处负责人的精彩演讲,武总从基本立场,避免评估的异化,科研评价应知,科研管理者要活用数据,善于分析问题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科研管理的思考,具体的可以参看武总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132 。然后,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中国区总裁,首席代表 刘煜博士就激励发现,推动创新为题介绍了中国科技产出的情况以及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该公司可能有些读者不甚了解,为啥会请一个公司的人来研修班,但是,我们介绍下该公司的产品大家就会恍然大悟,ISI(包括SCI、SSCI,原来的ISTP)就是该公司的一个产品。随后,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周辉博士,南京大学 科学技术处处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李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云涛研究员, 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首席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 岳 卫平 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玉华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袁军鹏博士, 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 马楠 博士等也做了精彩的报告。 许多报告贴合高校科研管理实际,剖析了目前管理上存在的难点,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张玉华研究员提出了直接对论文进行评价的一系列指标,有别于目前依靠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论文的现状。 具体的PPT大家可以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网站下载,也可以在我的网盘上下载: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s/1753182 该会议参会的单位如下(按照机构名称字母序)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京大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医学院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 西北大学 厦门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汤森路透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476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