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两弹一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两弹一星

相关日志

讲点正气
热度 2 guobaohua 2012-11-21 16:18
既然暂时不再隐藏博客,还是多说几句。 (1)老师的理想和学生的追求都没有错 老师想让学生干科研,我想也并非纯粹为了科研,只是靠他自己的经验来讲,学生将来可能会取得较大的成绩(不管是否水),生活自然也不成问题,名利双收。 学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老师认为短视的行为,老师看不到学生当中学老师的未来,老师也无法提供学生目前当中学老师的获得。 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老师也没啥说的;老师自己也承认。 谈点理想,也是老师没有办法的办法,用这个词,也许可以更畅快的表达一下自己的遗憾。 我这里谈点理想,与上述事件无关。具体事情太复杂。说不清楚。 (2)整个社会缺乏精神气,所以,应该谈一谈 为什么,两弹一星的年代,科学家们精神鼓舞,能做出不凡的事业;而现在只能金钱鼓舞,做出不少的论文呢? 没有获得太多的利益,是不是就应该不负责任呢? 地震的时候,范跑跑说可以跑,应该跑,要跑的快,快点跑;很多人认为他真实,很棒很棒;而学生家长有杀人之心。 非学生家长的鼓励,会亲手增加了自己孩子将来被抛弃的几率。 成人为儿童而死,应该是普世价值。 不能为保护儿童尽力,应该是羞耻的行为。 八刀杀人,判案时摇摆不定。有人说,激情杀人、可以杀、应该杀、再多捅几刀也无妨;而死者家属有杀人之心。 非死者家属的鼓励,会亲手增加自己或亲人被捅八刀而死的几率。 杀人者死,是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形成案例,将有更多的灾难。 有法依法,无法按例,激情杀人不死将成为很多犯罪者的救命草。 南京老太,你没撞她会去扶?老太被撞伤,撞人者施救赔偿,是非常天经地义的事。撞人者施救后,因赔偿谈不拢,而撒谎说没撞,整件事被宣扬为“老人倒了,你还敢扶吗”。老太抑郁而终。 非被撞家属的起哄,会亲手增加自己或自己的老人横尸街头的几率。 广东小孩被车压过,20余路人不肯看见。 世人的冷漠,实际在一点点蚕食自己的安全。 世道一天天变坏,幸福已仅存于无知的炫耀。 没有人心,良辰美景又算得了什么。 (3)传递正能量,很是急需 想过或经过生死的人,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好谈的。 想想孩子们,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一生快乐。 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懂事之后,也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一个极其无聊的现实。 我想让孩子们多感受一些善和美。 狗屎一样的真实,还是埋起来。 放在大街上臭烘烘的熏人,只能多几个忧郁,多几个自杀的成人和孩子。 年龄大的人,忍耐的能力应该更强一点,把臭屎放到肚子里,脸上多一点笑容,哪怕是伪善。 老而不死是为贼。 为老不尊不可尊。 (4)逐步完善生活规则,心想事成是妄想 无所适从,无所适从。 不知道跪着挣钱好,还是站着到一边凉快去好。 站着挣钱,现在的规则是不大允许的。 让人扭曲,逼人发疯。有不少这种病例。 不知道跪着挣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统统都要跪。 心里郁闷变态多。 少挣一点,少跪一点,把风气搞好一点。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个人分类: 社会百态|11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钱学森与思维科学
sheep021 2012-11-6 10:54
转自: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1243038/1.html 钱学森对自己晚年的科学思想是最看重的。他曾经对自己的孙子说:“你记住上世纪爷爷做的这些事,如果称得起伟大的话,那么21世纪的爷爷将更伟大。”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十分超前。20年之后,我们才能理解他的思想内涵。 “两弹一星”是工程,是技术,其实也是科学问题。钱学森说过,“两弹一星”研究成功,是一场科学革命。钱学森之所以研究思维科学,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遭遇了很多瓶颈。于是,钱学森提出要研究“五代机”,首先需要解决思维问题,因此他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思维科学》。 对于思维,原来人们是用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没有人想到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钱学森不仅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思维问题,并且把思维分得非常清楚,分成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钱学森提出,要真正获得突破,必须研究形象思维,写文章、搞科研虽然是逻辑推理,但是很多灵感来自于形象思维。 钱学森对思维科学的阐述曾经引起一位美国学者司马贺的兴趣。司马贺与钱学森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是美国人工智能之父,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计算机图灵奖、美国国家科学奖,在每个领域都做过基础性工作。司马贺非常想跟钱学森探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钱学森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想,但这个“系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统。他说人脑是由几万个细胞组成的开放思维系统。他也很强调综合集成,认为应该把人的思维、成果、知识情报、资料、信息集合起来,不仅要集大成,而且要出智慧。这就是他所说的人机共建的智能系统。智能系统肯定是开放复杂的,但是开放复杂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智能系统,也可以用在其他系统之中。 30年前,钱学森就已经对智能终端进行过描述。他说,将来查阅资料可以做到如同自己脑子里记着一样简单方便,用计算机终端就可以实现这一点,包括图书、文档、资料、文学、绘画、音乐、录音、录像等等,这样一个信息系统几乎可以包括人类千百年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全都能由任何个人随手调用。这段话放在现在很容易理解。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把所有的信息、知识融合起来。可钱学森说这段话是在30年前。 现在整个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新的技术正在从终端设备领域产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只要一联网就非常方便。后台设立方面有云计算,可以把数万台机器联合起来完成一项工作。如果把云计算扩大几百倍、几万倍,就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平台。IBM的Watson系统首先夺得美国智力节目《无限边缘》中人机大战的冠军,能够理解人类复杂的语言表达方式,然后通过分析计算,寻找问题的答案。另外还有刚刚推出的苹果Siri系统,它可以实现人机的自然对话。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它集成了智能技术和云技术。 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展开。人们面临的是海量信息、海量计算、海量用户以及人机交互。由此可见,钱学森讲的人机共建是多么重要。根据钱学森的智能思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海量的世界知识库,然后管理这个知识库的智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云计算集成几十亿人的信息和数据。这个智慧平台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智能语音搜索等,最终实现人机对话。 钱学森说过,智能系统非常重要,是国家大事,关系到下一个世纪中国的地位和实力,如果在这方面有突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关键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是对一切事物的测量,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有结构的信息,智慧是管理和创造知识。 钱学森开创的思维科学,是中国第一次在人类科学重大问题上取得世界领先的突破,是科学的革命、也是新技术的革命。
个人分类: 智慧城市|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奥秘
热度 1 sunapple 2012-10-16 01:45
前不久访问了一个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他说中国当时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如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氢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据自己的体会,文革期间技术能够进步的关键奥秘有三个,而且这些奥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具备的。   第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他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至拍桌子,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样的过程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参与拍桌子讨论,许多细节问题和工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益,结果使得整个的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免了后续试验中间细节引致的失败,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和隐患常常是在技术民主中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底地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这个老工程师回顾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市场潜在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评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彻底批判,许多有助于巩固私有观念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个研究所,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都可以无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术成就。彻底破除私有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技术大协作"成为可能,有限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高灵敏协调机制。这个老工程师提到,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这个就要求四个完全一样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帮助解决。聂荣臻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条,张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人技师开会,一个校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做出来了,合计不到24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前不久还访问了一个南京大学的老师,他在1969年参与主持我国的电子计算机项目。据他所说,当时的项目立项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关系,国家直接按照技术力量优势所在,甚至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拨给南京大学1000万元经费,指定用于电子计算机项目,项目办公室成立之后,不需要他去找江苏省委,而是项目立项的同时由国家指定江苏省委配合研究工作,无条件地承担项目的协调工作,许多电子部系统的七字头的工厂,就按照研究进度和要求来进行配合试验,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相关部门直接受项目小组的领导,结果是"产、学、研"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经费绝对不容许个人为私人目的动用,许多工厂在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来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再重复投资和花钱。‑~   计算机项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泽东说要继续大跃进,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后头搞"爬行主义",要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跟踪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这个意见在三届人大上通过。为此,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于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这个规划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制定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这样在文革期间政治上初步稳定之后,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就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研究机构,除了南京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也是计算机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到197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丰硕的成果,一个清华的教授告诉我说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中国实际上和美国是基本同步的,后来由于这些项目和"运十飞机"的命运一样下马,这样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关键技术领域,就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清华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单晶硅,现在反而不会了。还有一个人告诉过我,前几年某研究单位以单晶硅立项,结果得到数千万的研究经费,最后是在美国去拉出单晶硅来结项的,事情竟然演变到这个样子,特别值得那些真诚关心中国技术进步的人们深思了。   当时中国能够以有限的技术力量,去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能够集中使用,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大。而中国今天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界里根本就丧失了追赶的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主义"后果,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编者按: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没有技术壁垒(指国内,对国外则保密度极高),个人没有私心,更不存在金钱和利益集团,国外反动势力无法左右中国的发展之路,洋奴哲学遭到批判(影响不到国人)。从普通工人到知名科学家、学者,没有"贵族""下人"等级之别,谁的意见对,谁提出的方案正确,就采纳谁的。这就极大的调动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学技术的研发从最短的距离获得最佳的方案和意见。同时,一个好点子,一项最新技术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运用。如此便形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绩效。综观全世界都不可能再有比这好的体制。回顾过去,当时的中国能够创造这么多、如此伟大的奇迹也就不奇怪了。   这里仅记录的是毛逝世后下马的尖端军工项目,不包括众多的重大民用工业和科技项目,比如船舶、数控机床,大型工程装备等等。这些可都是为着实现四化所必须的啊!四化不是靠吹的,而信心遗失,人才流失才是最为可惜的。在下马风的同时,国防科研部门在全民经商,国防靠后的热潮中推行市场化、自负盈亏、军转民等,一些有丰富经验的科技人员在一片“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宣扬声中,被迫向外流失。最终使中国至今仍臣服于外国产品面前,巨额外   汇白白花掉。   1、运10飞机下马。   2、截至1982年,中国空军总计下马原定项目31项:   其中主要有:   ⑴、远程轰炸机;   ⑵、对地强击机;   ⑶、空中优势战斗机;   ⑷、大型军用运输机;   ⑸、武装专用直升机;   ⑹、地空远程、中程、近程导弹。   3、截至1982年,中国海军总计下马原定项目11项:   其中主要有:   ⑴、包括现在才出来的“093,094”;   ⑵、“092G”大型导弹SLV驱逐舰;   ⑶、早期航母   4、截止1982年,二炮下马原定项目多达45项:   其中主要有:包括了多弹头形式的“DF6A”固体发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   直-7下马   直-7是中国空军原定于设计制造,用来替换早期研制的mi4即直-5使用的。他的最大运载能力与适航性。均达到了俄产米8的基础。而在同时代出现的法国AS332。其性能与直-7设计参数十分接近。1975年定型后,在1978年原计划投入试验生产。但是,1978年一声“春雷”把这个“WG产物” 下马了。如今21世纪我国面临灾害却缺少直升机运输能力,唯一可靠的竟还是为数不多的俄麋鹿和美黑鹰。要是当年直7搞下去,这次救灾那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至少你不卖,我自己可以造,现在自己又造不出,买又买不来,给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是青藏高原真的有事,装活塞式发动机的直5是飞不上去的,靠那24架使用了30多年的黑鹰怎么行?现在据说中国又在仿制米17,性能和直7差不多,走了30多年,又从头开始,本来只比人家落后几年,现在比人家落后几十年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毛的战略眼光是D所没法比的.   直-8下马   现在的直8性能完全比不上已下马的真的直8,真直-8是中国早期设计的武装专用直升机。类似前苏联米24。性能绝对可以与当时欧美武装专用直升机匹敌。原定于1979年试验生产!结果,1980下马。原型机于当年被解体.   歼8II一拖再拖   真的歼8战斗机,并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I型。而是在1974年就定型的歼8II。虽然中国国家军事刊物,对此作出了“技术处理”但是,早期设计的痕迹依旧显露了歼8II不属于80年代的特征。按照正常计划。1982年应该上马的并不是后来再一次从新翻新“放大样”长须鲸I。而是歼8II。但是那个时期没有“洋人”认可是很难设立项目。因此1984年在美国格鲁门公司首肯下,定型并且与格鲁门公司联合改进“和平典范”计划。也称“军刀1”中国空军为此耗费了10年的拖延时间。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弹一星】经费管理模式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呢?
热度 5 pukin 2012-9-6 08:06
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最引以自豪的科技成就分为两类:一类是动员全国优势兵力、高投入、大兵团作战的项目,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青蒿素、运十飞机等;一类是以个人或小团队为主、项目经费很少的的项目,如当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 像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项目,类似于今天的国家重大专项。不知道那个时期的国家重大专项的经费管理是如何操作的?是不是也设有首席科学家,经费是谁说了算?合作单位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经费是如何分配的? 像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些当年的国家重大专项不但完成的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参与项目的主要科学家没有出现经济问题! 最近听到一些消息,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的一些学者,包括教授、院长甚至个别更高级别的学者,在巨额经费面前,没有把持住自己而走向经济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惋惜! 现在的国家重大项目经费动辄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经费的掌控基本都是项目首席或主持人说了算,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的话,经济犯罪的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的。 对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了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保护科学家不犯错误,【两弹一星】式的经费管理模式能否借鉴一下呢?
4304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科技工作者需要发扬航天精神
热度 9 hifly2008 2012-6-16 00:46
航天技术属于高度机密,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政治影响力,建国以来,为发展航天事业,在处于国际孤立的不利情况下,中国航天人能够独树一帜,从零开始,自力更生,众志成城,不断取得突破,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如今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仔细想想,为什么我国的航天事业相比其他科技行业发展得更突出,更成功呢?!这其中必有缘由,每当看到卫星发射成功的画面,我就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也是真正的爱国者和人民科学家。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留下的不仅是航天科技攻关系统工程,也有宝贵的航天人精神,今天看了中央电台对神九航天员的采访,很高兴也看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初步分析值得科技工作者学习的地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益求精,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不管是航天员,还是普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特别在采访航天员时感觉更加深刻,他们可谓万里挑一,从体能训练、意志品质,再到专业技能都可谓十分优秀,而且为他们提供训练的人都是真正的科研牛人,这些人才很多都是在两弹一星时代自主培养出来的佼佼者。 二、爱国爱岗,众志成城,建立高效的科技攻关协同系统。十几万航天人团结一心,从飞船设计、建造,总装技术,调试,到负责航天员训练,生活起居,到医疗保障,以及到发射监控方方面面凝聚合力,可谓众志成城,从而形成强大的协同创新能力,这是大项目带动的效果。 三、热爱事业,敢于担当,不怕牺牲,潜心钻研提高。所有航天员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承受常人无法承受之艰辛,与外界隔绝却自得其乐,历经各种考验,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而脱颖而出,他们身上都有爱国报国之志,并且坚定不移忠于职守,支撑他们成就非凡,许多科技工作者扎根沙漠,潜心研究,他们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四、纪律严明,军事化管理,形成实事求是和追求卓越的浓厚科学风气。航天系统属于保密系统,具有严格的纪律,也属于国家军事设施,因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问题,这不能做半点假,长期的传统已经形成精益求精,实是求实,勇攀高峰的作风,为成功操控完成对接任务,航天员模拟训练1500多次并获得成功,这保证航天员和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具有高度的信心,他们不做模凌两可的事情,他们要求自己做到100%,而且一定做到100%。 对比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你在自己的科研行业中所看到的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你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么?你们在追求高效解决科技问题,攀登科技高峰,还是在浑水摸鱼,追求个人的私利?!你们真的热爱你的科技事业么?你们能否做到排除万难,敢于牺牲,去赢得胜利么?你们能够乐于生活在简单而孤独的科研世界中,围绕科学问题,想方设法去研究,解决他们么?!我想想,自愧不如,所以发自内心的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
个人分类: 新观点|8142 次阅读|29 个评论
也谈:“中式卷烟”:是进步,还是倒退?
热度 1 nanomagcui 2012-4-11 00:14
最近,科学网上发起了抵制给“中式卷烟”评奖的活动,而且声势浩大,支持者众多,还有很多社会知名及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以及知识分子的联名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do=blogid=556784#quickcommentform_556784 )。可是,赞成颁奖声音有(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695do=blogid=557422 ),但是很微弱,我首先声明:我非烟民,更非烟草业从业人员,亦非烟草业的监管者;只是觉得自己有话说,虽为草民,亦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一定对,仅提供观点以资讨论。 1. 有种观点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发明的新式卷烟相当于发明了一种新的杀人方式,就好比有一天有一个人发明了一个新的杀人手段,全球技术领先,那是不是也能评选科技奖? 我的观点:提到杀人方式,倒是让我们想到当年发现核裂变原理后,发明了原子弹的那些科学家。最初发现的时候,很激动;发明了原子弹和时报成功后也很兴奋,但是这个原子弹用做了杀人武器是比刀枪棍棒更有威力啊,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些发现者发明人的光辉事迹、鼎鼎大名的牛人不是被很多科研工作者津津乐道的么?再者,与国内的“两弹一星”相比,那写功勋人物获得了党和国家的最高奖励,但是谁会否认“两弹一星”不会作为杀人武器?要是作为杀人武器的话,不是比没有发明之前的抗战中的小米步枪杀伤力更大么?如此,为什么给了两弹一星国家级的奖励、美国那帮顶级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级的奖励? 第二点:有人拿这个“中式卷烟”会鼓励吸烟说事 我的观点:鼓不鼓励吸烟?我不认为是鼓励吸烟,这一点可能烟民们不会同意。呵呵,我要说,诱惑无处不在啊,你要是想主动犯规越界,不需要诱惑的。要是哪位哥们控制不住自己想吸烟,请别怪香烟的存在,请先想想问题在哪里。 第三点:有人拿香烟的“中式卷烟”改进与对鸦片毒品的制毒技术的改进相关联 我的观点:两者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啊,首先鸦片、毒品是法律禁止的,而吸烟是法律允许的,只是某些场合道德和法规所不允许。对于违禁物品的任何技术的改进都是违法,好比对制毒贩毒技术的改进肯定是要被批判性的而不是要给奖励的。而吸烟是法律允许的,所以其实是有本质差别的。 再举个里子,有些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做化学合成的研究生们都知道,有时候通过化学手段制备出来的产物或者中间物是有剧毒的,但是需要改变条件研究形成机理或者对生物体的毒性什么的,通过改进制备手段,可能发表高级文章的并且可以次为依据申请奖励的;烟草有毒,那些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也是有毒,都是改进制备手段,一个被批的一无是处,一个却能发文章申请奖励。 技术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个是普遍承认的,就像一把菜刀,你说菜刀是有用呢,还是有利呢?要是用切菜切肉做饭,是很有用处的;要是用来杀人放火,当然是有害的。所以,技术背身是没有好坏之分。 第四点:有些人可能觉得,烟草行业是个暴利行业,通过其他渠道已经能赚的本满钵满,还申请奖励有点贪得无厌 我的观点:烟草业的确是一个暴利行业,这是个国家对此行业的政策问题问题,体制问题,而非技术进步之错!石油行业(包括采矿)也是暴利行业,对如何采油、如何提高采油含量、如何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年限之类的技术提高不是很受支持么?独对烟草如此苛刻,不公平吧。 大家对此问题的看法出现了如此激烈的讨论,是件好事。 身在日本,我却对日本人对技术提高的狂热程度,深有体会。如果稍微改变工艺,能使得产品的质量提升5%,日本人或者日本公司都会花大价钱去研究个为什么。日本人对技术的崇拜程度,从某种角度也反映了日本整个社会对任何可用以提升技术、用于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以及改善生活认真地态度。就像每年日本政府都会拿出一大笔钱奖励一些在技术领域做出革新贡献的某些公司的老板以及对日本公司技术提升有贡献的外国人,这个奖励金额是很大的,最近就奖励给第三代NdFeB磁体的发现者佐川真人先生1亿日元。可是,当初他的文章只发表在年度MMM会议上,做磁性材料的人都知道,每年的MMM会议里收录的文章都是什么档次。 我只希望这个讨论,能让大家意识到,技术进步的重要的,希望大家树立起这个观念:做研究,不是每天浪费原材料制造电子垃圾,拉动国际国内的“内需”。大家现在都意识到,有点被西方国家发明的GDP(搞地皮)欺骗了(日本不就是被玩了一把);是否也意识到,我们的科研精力和投入,也被单纯的发文章(西方国家发明的IF以及H因子)忽悠了? 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转化成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了,民生才能改善!文章不代表生产力!看看紧邻印度,要是论文章,我们比不过印度吧,印度人可是拿过nobel奖的,而且不止一次啊,我们还没有拿过吧,但是印度的民生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吧?
6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大的吴自良院士:两弹一星功臣
kexuechuanbo 2012-4-8 19:55
【天津大学】为了那惊世的“礼炮”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 天津大学校报 点击数 105更新时间:2008-6-13 16:39:12文章录入:陈艳梅责任编辑:陈艳梅 吴自良先生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象征着打破外国核垄断的“蘑菇云”从中国新疆罗布泊上空腾起。这声巨响,是让世界震惊的“礼炮”,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的崛起。而主持研制出作为原子弹核心技术———“甲种分离膜”的科学巨匠,正是让我们每一个“天大人”骄傲的著名校友———吴自良,他为此获得了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7月28日,本报记者曾专程赴上海华东医院,拜见并采访了90岁高龄的吴自良校友。虽然今天他已离我们而去,但那亲切的笑容和朴实的话语却依然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让我们再次回忆起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 1917年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后做过律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年龄最小。由于幼年丧父,他家境陷入困难之中,由母亲和兄姐抚养成人。据吴自良长子吴康琪介绍:“父亲很小就担负起家庭的担子,9~10岁时为家里放了2年牛。每次放牛回来,奶奶就摸摸牛的肚子,如果牛肚子鼓起来了,就表扬他,如果是瘪的,就批评他。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使他对当时的社会底层有了深刻的了解,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怀有强烈的愿望。”   吴自良自幼在家读私塾,从小就显露出超常的聪慧。他母亲便集中家里的财力供他读书。1926年,吴自良进入了全县最好的浦阳小学。1929年毕业后,他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读初中,当时他是从县城考进省城的,学习成绩排倒数第2名,一学期后,他的成绩升至正数第2名。1932年,他考入了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在中学时养成的良好的治学习惯为他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935年,吴自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工学院(即北洋大学)矿冶系,1年后在“航空救国”的热潮中,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转入了刚刚开设的航空机械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等院校组成了西安临时大学,学校迁至西安;1938年,北洋工学院又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等院校组成了西北工学院,学校迁到了陕西省城固县西北10余里的一个小山村———古路坝。当时教室设在祠堂里,木板充当黑板。吴自良回忆:“当时校舍比较差,但教师教课非常好,学生学习很用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读完了大学。   1939年大学毕业后,他到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因为那个工厂许多工程师都是美国人,所以他不仅学到了有关飞机制造的知识,还锻炼了英语口语。1942年,该中央飞机制造厂遭日机轰炸,吴自良随工厂撤到昆明,进入中央机械厂任副工程师。有关方面通知他:要想重操旧业,必须加入国民党。吴自良不愿加入国民党。当时的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就以“逾期不报到”为由将他除名,并表明对他“永不录用”。   1943年,吴自良在当时当医生的大姐资助下,计划自费赴美国留学,打算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然而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对他“永不录用”后,他只好改行。吴自良经他原来所在的中央机械厂厂长的推荐,以助教的名义经印度来到了那位厂长的母校———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今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物理冶金专业研究生,师从X射线晶体学家、物理冶金学家巴瑞特教授和物理学家斯莫洛柯夫斯基教授。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该校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1949年应聘到美国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任研究工程师,主持美国国防部的重要科研项目“软钢中阻尼和疲劳”的研究。   1945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小小的原子弹形成了巨大冲击波。正在求学的吴自良开始还不知道原子弹是怎么回事,听了几次报告后,他知道了一个大概。当时的他还想不到若干年后会有机会为祖国的核武器研制作贡献。   据和吴自良在一个研究所同事6年的高级工程师、我校上海校友会秘书长郁世荣介绍:“在美国时,有一件事情给吴自良的震动很大。当时美国上层社会人们都穿质地较好的衣服,他于是到当地一个高档的服装店去买衣服,而店员却问他:‘你是不是洗衣店的员工来收衣服的?’祖国贫穷,海外的游子再成功也被人看不起!联想到许多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怕被歧视而谎称自己是日本人的情况,吴自良更坚定了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富强起来的决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吴自良激动万分。吴自良的外甥徐燕舞说:“小舅当年毅然放弃了在美国拥有汽车洋房的优越生活条件和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立即着手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1950年冬,他突破种种阻挠,以华侨的身份取道日本和香港,于1951年初终于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   回国后,吴自良先到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冶金系任教授。1951年夏,他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持物理冶金方面的研究工作。   吴自良说:“我不太喜欢上海,年轻时就决定不考上海的大学,想不到因为要陪母亲度过最后的日子,结果留在了上海,一留就是大半辈子。”此事足见吴自良是个孝子。1952年,吴自良和震旦大学(现复旦大学)英文系教师徐仁女士结为伉俪,之后养育了两个儿子。在新中国的崭新天地中,吴自良开始了他一生为祖国而不懈耕耘的奋斗历程。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吴自良在回国初期,主要志趣在于运用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知识在世界物理冶金学科领域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科技落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大量材料学科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志趣,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前线急需一种“特种合金电阻丝”,中央军委通过上海市委下达命令,限期半个月内完成。上海冶金研究所承担了这项任务。吴自良二话没说,带领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如期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表彰。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低合金钢材料。当时所用的合金钢均来自美、英、苏。这些国家的合金钢中含有一些我国稀缺的金属元素,国产化较困难。吴自良接受了中科院下达的研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品任务。他经过调研确定了以我国富产的锰、钼代替40X中的铬,终于制出锰钼钢,与40X钢相比,其生产成本低,低温冲击韧性、回火脆化敏感程度等性能优越,疲劳和氰化性能相似。这项成果创建了我国自己的合金钢系统,被誉为该系统的典范,并在抚顺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和上海柴油机厂进行了推广应用,获得了1956年我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60年代,他在所内组建了精密合金研究室,提出研究相变问题的方向;他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澄清了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70年代,他针对半导体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并指导开展单项工艺和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获得了中科院和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他的同事评价:吴自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上海冶金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个“优质‘链条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美、苏、英3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也开始对原子弹技术进行研究。众所周知:铀235是最重要的核燃料,在热中子的照射下会发生核裂变,并通过连锁反应放出大量核能。但在天然铀中,铀235只占0.7%,其它都是铀238。而铀238不但本身不发生核裂变,还要吸收热中子,妨碍铀235连锁反应的实现。所以要研制原子弹首先是要得到浓缩的铀235。但二者的原子量差别很小,只差1.3%,所以把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分开,关键是制造出分离膜。美、苏、英3国均把分离膜列为国家绝密,苏联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拒绝为中国提供分离膜等关键器材。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的钱三强曾说:“有人扬言:没有外援,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更不用说造原子弹了。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制造用来分离铀235的分离膜。”   “甲种分离膜”对外称“真空阀门”项目。包括上海冶金研究所、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和北京原子能所4家单位开展了研究工作。但当时因为力量分散、工作重复、交流不便而妨碍了研制的进度。周恩来总理及时作出了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五六年内攻克这一“心脏”;并将任务交给了上海市和中科院。总理亲自找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交代了任务,中科院将该研制任务集中下达到上海冶金所,通知其他分离膜研究小组携带设备于1961年春节后到上海冶金所报到。于是,60多名专家在上海冶金所组成了第10研究室,对外称7支部。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的吴自良任室主任、技术总负责。7支部下设3个组,各个组分工合作,联合攻关。   想到当年美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引起的轰动,现在有机会为制造自己国家的核燃料和原子弹出力,吴自良感到无尚光荣。他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会战之中。3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每天检查各组的进展,随时解决各种问题。那时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过年过节也不休息。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吴自良和同志们一道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几天难见“荤腥”。1963年,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特地来到上海来听冶金所的工作报告。二机部则经常派人来查看工作进展。1963年年底,上海冶金研究所正式报告:“‘心脏’被攻克,能在中等规模的工厂批量生产;元件性能良好,超过了苏联的元件;造价仅为原来估算的黄金价格的1%!”   就这样,中国科学家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攻下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独立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已着手新研究的吴自良从报上获悉了这一消息,激动万分。那遥远的“礼炮”声里,有全体中国人的自豪,也饱含着科学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之后的20多年实际应用表明,“甲种分离膜”的使用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1984年,这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覆盖项目奖。   据郁世荣介绍:“在研究所,吴自良的一句话广为流传:我们搞国防的要有‘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决心,把一生都贡献给国防建设事业!”他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在这句话中表露得淋漓尽致。我们在采访吴自良时,徐燕舞把吴老在病榻上写的回忆文章《‘链条人’日记》拿给我们看。他写到:“80岁以前,我是根‘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我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链条人’了!”他在回忆研制“甲种分离膜”那段经历时写到:“毛主席当年找来了科学元帅聂荣臻,亲自布置了要制成原子弹的任务,当时这个任务叫‘两弹一箭’。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口袋里装满了完成这个大工程的各个‘链条’”。“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链条’人光荣的使命。”“此举在国外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尼克松也‘打着白旗’来投降,毛主席脸上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人生一世,有此足矣!”这些话语,不正是他一生不懈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奉献出全部心血的写照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12月出生的吴自良属蛇,离属马只差20几天。他说:“我更愿意自己属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象“链条”一样高速协调运转的一生印证了他的话。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发现在全世界掀起了“高温超导热”。考虑到这种新材料在高技术领域中的极端重要性,吴自良不顾年逾古稀,身患痼疾,仍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他指导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的“薄膜材料制备工艺及氧在高温超导氧化物中扩散行为的研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深得好评。1980年,吴自良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吴自良挑起了全面负责所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担。他悉心指导,严格把关,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而贡献余热。他非常看重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常说:“自己不努力,老天也帮不了你的忙。”他还亲笔写下了“天助自助者”的人生格言,勉励所内的年轻人。由于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成绩卓著,吴自良于1990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2008年,他被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吴自良为人非常谦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于研制“甲种分离膜”属高度机密,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从未向外界吐露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吴自良是上海市惟一的受勋人员。徐燕舞说:“小舅曾多次表示,要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给所里。他说,荣誉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个代表人物。”(其夫人徐仁及儿子吴康琪、吴丹琳完成了他的夙愿,捐赠仪式已于2008年5月29日举行。)吴自良与母校感情深厚。他因为工作关系,多次与我校师生接触。在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吴自良作为杰出校友的事迹在校内被广泛宣传,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他呼吁科学工作者要积极踊跃、持之以恒地去搞研究,不要老想着过去取得的成就。记者采访他时,90岁高龄的他还兴奋地回忆起在北洋就读时的老师魏寿昆、技师邓曰谟和学长叶培大,他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24日,吴自良在上海辞世,享年91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吊唁信中写道:“吴自良先生在一生的科研实践中,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脉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不断深入拓展其研究领域的科技前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徐燕舞以他的名字所作的藏头挽联:“自强不息两弹一星建功勋 良师益友教书育人铸辉煌”正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吴自良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并敬献花圈和花篮。   一颗科学界的巨星陨落了,但更多“天大人”将传承他的精神,奋勇拼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荣与希望:国家科技进步的推动力量
kejidaobao 2012-3-21 14:53
文/杨书卷 2月14日,又逢中国科技界的最高盛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第12届获奖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与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他们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象征着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获奖证书,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19位和第20位得主,掌声再一次为灿烂夺目的“科学巨星”响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不仅是科学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其人格品质与高尚情操更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本届获奖的科学家谢家麟院士,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艰苦创造条件,奠基和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这是中国自“两弹一星”后,最高精尖技术含量的突破性项目;而吴良镛院士的名言“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仅看他是否设计出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也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更是无比深情地传递出一位建筑大师对普通民生的浓浓关切。这些科学家“标杆”的树立,足以成为整个社会效仿的精神榜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一次将这些杰出的科学家推到公众视野,让科学家背后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使他们的科学探索经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尊敬;其荣誉与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越对科学家个人的奖励和激励,而辐射至中国科学界的整体,在时代赋予科技更高的责任时,也激励科学家有更多的勇气担当时代精神的代言人,获奖不是终止,而是开始(2月14日新华社消息)。 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成才不仅在于自身努力,还要有配套的合适外部环境。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正式进入全面运作,这一项目计划从2012年开始,在未来5年内斥资2100万元人民币,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60名左右的优秀科技人才,资助他们出版原创性的高水平科技著作,满足那些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希望为有潜力成为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中国科学家开辟出一条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认为,中国科协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在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这将是一次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出力的战略合作。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由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社长苏青表示,资助的科技著作必须对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优先资助科技工作者出版首部科技著作。目前,“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已开始全面接受推荐申报材料。 此时此刻,中国科技界也频传出佳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11年增选的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与同事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八光子薛定谔猫态,被赞誉为“量子光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该项研究成果2月12日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 多粒子薛定谔猫态的实验集中体现着量子操纵的核心技术,而实用化的量子计算,必然无法绕过对多个量子态的相干操纵。因此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一个多粒子纠缠的实验平台如同驾驭量子计算的航空母舰,凭借这个载体才有可能施展拳脚,研究各种量子计算的方案。潘建伟小组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锁住”这一宏大的目标,并分别于2004年、2007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对五光子、六光子纠缠的操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每个细节,发展低噪声八光子干涉仪,又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多粒子纠缠操纵的发展水平就代表了其驾驭量子计算的能力,一直是国际上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审稿人评价潘建伟小组的工作是“一个出色的成就,光学量子计算领域至今最先进的实验”,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在多粒子纠缠研究领域再次抢得先机,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2月16日《中国科学报》)。 2月10日出版的Science也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与陶寰副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通天塔’的话,那么它应该在亚洲的里海南岸”。 在过去的研究中,因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扩散中心也在非洲。但李辉等人此次使用新的“计算生物学”方法,收集了全世界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析解“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后认为,欧亚大陆的语言语音比较复杂,而非洲的略简单,美洲与澳洲更简单,语音最复杂的前几种语言都出现在中国,全世界的语音分布指向语言的扩散中心可能在亚洲。 李辉认为,语言的不同体现在语法、词汇和语音3个方面,其中语音最有规律,也是最有特征性的东西,相当于语言“基因组”中特殊的标志性标记,“计算生物学”正是以语音为突破口,用计算机来分析语言“基因”,为人类语言的起源提供了崭新的解释方式,中国科学家再次赢得了荣誉。 科学家是一个国家不断创新、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才能,引领学科发展新方向,并能够以国际化的视野带领这一领域不断前进的科学人才不断涌现时,中国才能迈向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让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潜龙出水震海天
热度 1 wyccn 2012-2-10 21:58
“听说黄老总病危,无论如何我也要和他见上一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王可立说。尽管当时病人已经陷入昏迷,但年逾七旬的王可立,仍然久久陪在病床前,坚持送“黄老总”最后一程…… 海军某试验基地高级工程师黄莉亚珍藏着一本“奇怪”的纪念簿——第一则留言竟然写在纪念簿靠后的几页上。“这是黄老总给我写的寄语,他说,要把前面的空白,留给更重要的人。可是,他就是我心中那个最重要的人啊……” “黄老倡导的‘四共同’原则今天依然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忠诚报国的赤子情怀、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大力协同的优良作风、默默奉献的高贵品格是航天精神的集中展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如是说。 2011年11月23日入夜,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位95岁的老人辞世。数日间,在大江南北、荒漠深处、万里海防……有无数献身中国航天和国防事业的人,默默为他们心中的“黄老总”献上哀思。 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院士。 “两弹合璧”的见证人 “我听很多人讲过自己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但是,从没听黄老总提过一句自己的成就。”王可立说。然而,人们知道,谦虚低调的黄纬禄,战功赫赫。 时间倒回1964年。这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西方却开始了对中国“有弹无枪”的嘲笑——尽管早在1960年11月和1964年6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和第一枚自主研制导弹“东风二号”,但其射程尚不足以投送核弹头。西方断言:“5年内中国不会拥有运载核武器的工具。”毕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发射载有核弹头的导弹,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岂料,仅仅两年后,中国就实现了原子弹和导弹的“两弹”合璧——“东风二号甲”导弹成功运载原子弹在预定地点爆炸,外电惊呼,“这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黄纬禄便是参与创造这个“神话”的关键人物之一。 研制火箭和导弹,关键在控制系统,它如同大脑与神经中枢。而黄纬禄,这位1947年从英国伦敦大学学成归国,毅然投入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无线电专家,正是导弹控制系统的攻关负责人。在他主持下,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先后突破了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 1970年,我国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研制迫在眉睫,这一次,黄纬禄受命出任总设计师。 与此前我国已经拥有的液体战略导弹相比,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战略导弹体积小、机动性强、发射准备时间短、隐蔽性好。拥有了它,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将得到跃升,在拒绝核讹诈的同时,也能为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增强底气。 不仅如此,黄纬禄得到的任务,是一下子越过近程单级和陆上发射两道门槛,直接研制最具战略威慑作用的、能从水下潜艇发射的两级中程导弹。而黄纬禄面前,既无资料、图纸,也没有仿制样品,甚至缺乏预先研究。如何选择水下机动发射技术的试验途径?选择什么样的发射方式?诸多问题,纷至沓来。 稳如磐石的“主心骨” 横跨19个省区、10个工业部门,涉及5个研究院、3个研制基地,承担任务的单位多达109个……黄纬禄上任之初遇到最多的,是由不同系统间协调、技术方案选择产生的激烈争论。极端时,甚至有人指着黄纬禄的鼻子责难他。面对这一切,黄纬禄却稳若磐石——他最能理解大家对事业的一片赤诚。 “黄老总从来都不全面否定别人的想法,总是耐心听取各方意见。他比我们年长30岁,却总是用商量的口吻和我们交谈,‘这个问题我有点不明白,能不能再讲讲?’就算他有不同意见,也总是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这个问题?’”某型号总师王骐回忆,“在确定最终方案前,他必定先找到被否决方案的提出者,先肯定他的优点,再详细分析不同方案的利弊。这样,无论自己的方案是否被采纳,大家都会感到自身的价值。下次讨论时还是会争先恐后地发言。跟黄老总工作,心里特别愉快。”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黄纬禄对自己的尊重。 一次,在试验基地,导弹已箭在弦上,仪器却出现故障。摄氏零下20多度的气温,天寒地冻;导弹装有自毁系统,非常危险。当抢险工人爬上发射架准备更换仪器时,却突然发现,早已疏散撤离人员的发射架下,黄老总独自伫立在寒风中。“我相信你能完成这个工作,我在这里陪着你。”黄纬禄的一句话暖人肺腑。工人师傅在高空干了两个多小时,黄纬禄就站在下面陪了他两个多小时。 黄纬禄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他用“共同”两字凝聚人心。 “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今天,这“四共同”已被奉为中国航天人的“金科玉律”。它正是黄纬禄在潜地导弹研制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 “‘四共同’中最核心,也是难做到的,是‘有余量共同掌握’。”当年和黄老一起工作的原某型号总师陈福根深有感触地说。所谓“余量”,就是每个系统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把握,都会对其他系统或是自己的子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但层层加码,往往超出合理范围,人为提高研制难度,甚至令研制陷入困局。“黄老总要求,各个系统都要坦诚相见,把自己的真实余量拿出来,使其总体最优化。这样一来,各级设计单位增强了彼此信任,更不必花大量精力、时间和经费去满足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一丝不苟的“导弹医生” “黄老总不仅是协调千军万马的优秀指挥家,还是一位坚定果断的决策者。”从1979年开始跟随黄纬禄一同工作的某型号副总指挥杨树诚,多次亲身感受过黄纬禄在关键时刻毫不迟疑的一锤定音。“他的决断,有时看上去十分大胆,却决不是‘碰运气’。一切都源于他在技术方面的一丝不苟。” 经验丰富、善于思考、心细如发,让黄纬禄拥有了“导弹医生”的美名。在一次导弹测试过程中,异常信号一闪而过——一个继电器偶然出现了一次该吸合而未吸合的现象。但在其后的几十次反复测试中,这种现象却消失了。即便如此,黄纬禄仍然坚持,“一定要抓住这个‘偶然’不放!查它个水落石出。”一连几个小时,黄纬禄和大家一起继续测试观测,直到发现继电器衔铁上的一片微小铁屑。“一定要抓住‘偶然’不放!”从此成为大家的座右铭。 蛟龙出水,烈焰飞腾。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水下潜射固体导弹“巨浪一号”获得成功。而在导弹试射成功前的两个多月里,过度操劳的黄纬禄体重一下子骤减了11公斤。与黄纬禄朝夕相处的人们心疼地说,黄老总是剜下了自己的肉补在了导弹上! 潜艇水下发射技术及动基座上三轴稳定平台的调平和导弹的瞄准技术;导弹射击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技术;陆上多功能发射车的研制及冷发射技术;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技术;高海情下导弹出水大姿态的控制技术;耐压全密封弹体结构和切割式级间分离技术;弹上设备小型化和高密度的安装技术;先储存后发送水下参数的遥测技术……一项项技术难题被黄纬禄和他的同事们攻克。 用情至深的“亲人” 在人们眼中,黄纬禄是权威专家,也是宽厚长者,更是用情至深的“亲人”。他的情感,浸润在每一个细节里。 同事这样说—— “研制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作为总设计师,黄老总背负着多大的压力,难道我们不知道?”型号总师杨德润说,“但遇到挫折,他总是自己揽起全部责任,千方百计地为其他人减压。” 黄纬禄专门有一个本子,上面工工整整抄录着他从四处搜集来的笑话。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昼夜温差大,风吹石头跑”的发射基地,他给大家讲笑话,让人们在恶劣单调的环境中体会开心一刻;在试验接连受挫,研制团队情绪极度压抑的时刻,他给大家讲笑话,把大家卸下的压力扛在自己肩上。 亲属这样说—— “当年恢复高考时,为了给我补习,父亲就算在外面开会中午也一定赶回家,不吃午饭,就为了能给我多攒下20分钟的辅导时间…… “母亲去世的前一天,癌症折磨得她疼痛难忍,父亲搬了个凳子坐在母亲床前,一连几个小时为母亲揉脚……”黄纬禄的大女儿黄道群回忆道。 从青丝到白发,黄纬禄心中,有最深沉的爱。 在十年动乱中,他曾用裴多菲的诗句倾吐心声——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在荣誉面前,他用当年入党介绍人对他说过的话回应—— “你是搞航天的,你知道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虽然都是明亮的,但它们有区别——太阳是主动发光发热的,月亮是被动地反射太阳的光辉。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像太阳那样,不论在哪儿都要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时时处处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黄纬禄,将一生的光热,奉献给了挚爱的祖国。 更多阅读 送别黄纬禄院士:对于技术,他从来都不保留 “火箭老总”黄纬禄:从不靠权威身份轻率拍板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逝世
16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史故事:周总理请4000名“两弹”科学家到人民大会堂吃肉
热度 4 liuli66 2012-2-4 23:06
记得曾经读过这个故事。 网上查找,找到一个权威的网址: 北京日报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报道 两弹惊世 把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请科学家们吃肉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时,新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要研究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另一方面却要忍受最原始的饥饿的折磨。   长时间吃不饱,九所很多人都得了浮肿病。彭桓武脚肿得穿不了鞋,只好用两只手拎着鞋上班。   有一次,邓稼先跟同事们又饿着肚子干到深夜。忽然有人拿出来几个火烧,大家一哄而上,抢了个精光。一向含蓄的邓稼先不好意思跟年轻人抢,忍了半天,挤出一句:“你们吃,也给我留一小块吧!”直到第二天上午,大家仍对那几个火烧回味无穷。   虽说吃不饱,但在北京的日子还算能凑合。身处戈壁滩、深山高原的核工业职工,日子就更难熬了。   1960年12月,酒泉电子能联合企业接二连三地向北京发来告急电报。三万多人的建设工地,粮食只够吃七天了!孤悬戈壁荒漠之中,即便是用卡车运,来回也要近百公里。更何况酒泉厂所在的甘肃省正是粮荒的重灾区,地方上哪儿有粮食接济他们呢!   “粮食只够吃三天了!”“零下25.5度,煤只够烧13天了!”一封封告急电报发到北京二机部。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搞原子弹。二机部副部长袁成隆找到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想想办法。甘肃省在自己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给酒泉厂拉来一列车土豆。   包头的核元件厂同样面临着断粮的威胁。包头副市长把厂长张诚找去说,仓库里粮食也不多了,你们赶紧派人领走吧!不然真保证不了你们吃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知道核元件厂粮食困难,当即表态,我们内蒙古再困难也不能不管这个厂子的吃饭问题,当即拍板为核元件厂调来40头奶牛、500只羊和500口猪。   主管两弹的聂荣臻元帅当时正在住院,当他得知科学家们饿着肚子搞两弹时,非常着急。为解燃眉之急,聂荣臻向各大军区求援。他从海军调来了鱼和海带,从北京军区、广州军区、新疆军区调来了肉,从沈阳军区调来了黄豆和水果。   来医院看望聂荣臻的陈毅听说了,风趣地说:“你这是搞‘募捐’啊!我举双手赞成,也加上我的名字。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贝,要爱护。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硬,都靠他们。”   1961年1月5日,4000多名科技工作者被召集到人民大会堂。大家顺着红地毯走到了宴会大厅。许多人边走边打听,今天是什么活动呀?   一会儿,周总理进来了,坐到钱学森和钱三强中间,幽默地对大家说:“吃肉补脑。你们今天的会议主题就是吃肉!”
1415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什么归国人才能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12-26 20:16
为什么归国人才能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应该看到和强调党和政府: 对科研\教育和人才的重视,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策与措施! 其实这也正是: 我国能够独立自主创新造出各种核武器, 各种导弹\卫星\发展航天技术, 极大的增强国力, 全面进入小康, 的关键所在! 也正是: 能吸引爱国人才回国效力的关键!
个人分类: 其它|2809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年的思考
热度 1 zhanglixian 2011-12-20 18:09
由于工作忙,很长时间没有光顾科学网了,实在是遗憾。 回想这一年很忙很忙,认真备课,检查每个学生的作业。设计每个研究生的试验课题和方案,从头到尾修改每个研究生的论文。到野外采样,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虽然很累,但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社会服务,我很高兴。所以,我给学生和培训学员讲,我站在讲台上讲课是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认为我辛苦有价值。 但这种思想好像早被时代淘汰了,学校考核的不是你讲课如何,论文写的如何,对学生如何负责。只有一个考核标准,那就是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多多益善。我们一些小教授有时候坐在一起谈论说,每年有15-30万的经费就够学生做实验和补助了,这些经费所做的试验也可以发现一些自然规律和有价值的查考结论。但这些经费远远不能达到考核的要求。一些学校已将科研经费作为能否招收博士生的标准,经费少你就别招生。如果你与别的科研单位合作研究课题,如果经费不到学校,不算你的工作,那你就是徒劳。有时我在想如果有几百万或几千万经费的大教授们,他们有三头六臂能完成这么多工作吗? 我们的小学和初中教材上提倡要持续“两弹一星”精神,当年也没有用那么多的费用。 钟南山院士认为“科研浮夸”,究其根源就是考核制度的不合理。这种考核制度助长了浮夸。 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安静的研究环境、延续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长时间的资料累积,不是一年小考核一次、二年中期考核、4年评岗考核就可以做到的。如果说这些小教授的工作对得起国家、学生和自己的良心。但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考核的经费指标。 改革目前高校和科研领域的这种考核制度迫在眉睫,否则会影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所造成的危害我认为可以与文革相提并论。 钟院士的“大师”与部长的“集体”这两个概念不是可以一起讨论的。靠他人工作成果,光环戴在个人头上,这种情况是目前最流行和时髦的攀升方法。 每个年底都发发牢骚,但还是要怀着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因为每个人都要活下去。 所以,只能真心实意地祝贺每位科研工作者,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这是最实在的。
32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青出于 蓝 而 胜 于 蓝
dongzg101 2011-11-30 00:17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逝世 黄纬禄(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我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43年赴英国实习,1945年进入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学习无线电专业,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曾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工业部电信局上海电工研究所、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1957年转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第一设计部研究室主任、设计部主任,七机部一院12所所长、一院四部主任、一院副院长、二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二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二院技术总顾问、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型号总设计师。 黄纬禄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奠定了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发展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我国涉及导弹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世纪70至80年代,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他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填补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两弹一星的科研经验
热度 1 Education 2011-11-18 11:10
关于两弹一星算不算创新,争论很多 。什么叫创新,没有也不可能明确定义,所以我换一个角度,不局限于创新来谈。 1。官方的话也没错,两弹一星确实在理论推导,工程试验,工艺制造方面都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 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全国的科研人员功不可没。 国防科研注重实际,至少对内部科研和管理层而言,弄虚作假的少。 对外宣传上吹牛倒是有的,其实我国和美俄大国比,差距仍在扩大 。 2。我国两弹一星没有原创的含义 科研上,你已经确认了别人的结果成立,(在日本)使用过,而且你大概知道其原理,那你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你从各个思路去折腾,锲而不舍,迟早能做出来。 如果两个人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独立做出了发明创造,成就才能分属两人。 这个意义上讲, 两弹一星的创新思想不能分属国人。 还有的事情必须要提,就是苏联的原子弹是得到情报帮助的,光靠科研人员是不够的。 中国嘛,情报我不知道,那几个领衔的人从美国跑回来大家都知道。 苏联人在找矿,教学上也让国人少走许多弯路。 3。这个两弹一星应该不是很高深的技术。 参与的单位和个人获得过褒奖和荣誉, 可能感情上不同意上述看法。但剔除政治军事的光环,冷静看科技,也许就 能看清,这些确实是一个小国都能折腾出来的东西。 什么朝鲜,以色列,巴基斯坦,法国,印度都有。 如果仅仅以科技能力来谈,但凡是个现代国家,甚至台湾,伊朗都能造出来原子弹。 4。两弹一星是军品,我国可以不计代价的去搞,据说那几年饿死*()!#$*$@人?无从考证。 但这肯定不是可推广的科研方法。 实践也证明,不惜代价搞军品的方法成本太高,不适合民用产品比如大飞机,计算机; 甚至对搞军品也没太大借鉴意义,军机坦克的发动机,航天器的软着陆,航母的适用性,空中加油等等, 可以说实际技术都未解决。 5。 科技实力应该蕴涵于苹果,微软,IBM,三菱重工那样的私营公司,应该蕴涵于全民同心同德, 如果当且仅当依靠行政垄断和权力就名利双收,谁会真正地关心科研? “两弹一星”的创新之争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8/247538.shtm?id=247538 继续扩大之中的俄中战略武器技术差距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11864.shtml 从最近数年来俄罗斯军事工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在主要的航空雷达、发动机、核武器、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等尖端军事技术领域,中国与俄罗斯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之中。歼-10B战斗机与无源机载相控阵雷达、歼-20试验机、052C“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KJ—20OO预警机的相继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军事工业在完全处于与世隔绝、孤立的状况下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暴露了与俄岁斯的军事技术差距在迅速扩大之中的事实。没有一个国家在21世纪发展军事工业是以闭门造车、完全克隆的方式进行的       核力量的弱势      首先就核武器技术、洲际弹道导弹、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而言,俄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实战上具备了搭载10个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的能力,仅仅就其自走式的发射方式而言,就远远比中国最新推出的“东风”—31A要先进。更何况看不出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具备了搭载10个弹头的能力。     俄新一代的“尤里·多尔戈鲁基”系列战略核导弹潜艇的外形也具备了21世纪西方战略核潜艇的风格,导弹舱的设计方式已经完全西方化,相比之下中国的 094战略核导弹潜艇完全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战略核潜艇的翻版。俄式“布拉瓦”潜射战略导弹的测试2010年以来3次成功,而中国的“巨浪”-2型潜射导弹的实际服役时间目前看来仍遥遥无期。       常规力量的弱项      歼-20战斗机的出现,的确表明了中国朝独立设计战斗机的方向迈进。然而正是歼-20的出现,使得继续购买AL-31FN发动机的动向说明了中国战斗机工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继续存在,而且短期内难以越过。那就是依然缺乏大推力发动机与先进雷达的技术。     歼-20只是一种试验机,发动机显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只能称其为“具备中国特色自,j第四代战斗机(试验机)”而已。至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从两年前开始进行空中测试,而且不止一种。第五代战斗机需要的117系列14500公斤级加力推力发动机促使T-50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     中国的远程防空武器无论在装药还是在发动机技术上,与俄式防空导弹还有相当的技术差距,俄已经开始开发射程400公里的防空导弹系统。     在舰对空导弹方面,俄开始部署新一代的9M96E 垂直发射系统,S-300PMU2上舰并非困难的技术问题。垂直发射器的通用化,促使俄式9M96E舰载垂直发射导弹的射程覆盖40-120公里,它比早期型的RIF-M舰对空导弹(中国海军使用)更加小型化、模块化、数字化。在舰对舰导弹的技术、种类方面,只有俄印部署了射程300公里、小型化的超音速“宝石”多用途导弹。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技术,也没有一种垂直发射的舰对舰导弹。     中国的机载武器系统与俄罗斯的差距也在拉大之中。射程超过220公里的KD-88空对地导弹的出现,使中国空军有能力实施视距外对地精确打击。但是俄、美、欧洲的先进空对地导弹,都在向300—500公里射程、采用先进的GPS+INS+地形匹配+末端红外或者雷达成像诱导技术发展。中国同前使用的俄式空对地、空对舰导弹都开始进行改良。     海军的情况也基本相同。表面上,中国具备了90% 的国产化能力,然而就是这最后1O%属于关键技术。     052C导弹驱逐舰的出现是“海军版的歼-20”。052C的出现,的确表明了中国舰船工业的进步,至少已经掌握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       中国的优势      在无人机领域,中国发展比俄罗斯快是事实。大型化的战略无人机“翼龙”开始进入试飞,拥有反坦克攻击能力的攻击型无人机已经推向了国际市场,而俄罗斯尚未出现类似的无人机。     坦克的改良速度也比俄罗斯快,5年来已经拿出了多种99式坦克的改良型,俄直到2011年9月才展出了T-90AM改良型主战坦克。此外,中国近年来建造的水面舰吨位也远远大过俄罗斯,而日.比俄罗斯海军率先装备了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然而总体上,正如上述,整体差距依然存在。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44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4名科学家获2011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xuxiaxx 2011-10-18 08:48
2011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今天在北京颁奖。4位45岁以下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中青年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 本次“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从今年3月开始受理申报,来自全国17个单位的27名中青年科学家参加角逐。最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付遵涛博士、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雷建设博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立波博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靖博士分别获得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空间探测“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赵九章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我国国防科技和人造卫星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设立于1989年,主要奖励我国在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及空间探测学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来源::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10/18/content_358219.htm
1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弘扬钱学森的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 深切怀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whyhoo 2011-10-3 19:06
今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钱学森同志是为新中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功勋卓著、影响深远的杰出代表,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巨匠、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志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人生追求的榜样,他高尚的爱国情怀、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大家风范,在中国航天人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一、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坚定不移树立矢志报国的崇高信念   钱学森同志一生对党高度忠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在钱学森同志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青年时期就立下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远渡重洋,孜孜求学。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正处于巅峰的科研事业和优厚待遇,历经艰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钱老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我的事业在中国,成就在中国,归宿在中国”。句句朴实的言语展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赤子情怀。凭着这份信念,在新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极其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钱老以科学独到的卓越智慧和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实现了“两弹一星”伟大壮举,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及自己的贡献,他却谦逊地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5年来,在以钱学森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感召和影响下,“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成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继承钱老的爱国精神,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倍加珍惜航天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将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给予的崇高荣誉化作前进动力;就要清醒认识航天科技工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找准我们与航天强国的差距,把握航天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把保质量、保成功、保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履行集团公司的政治责任、安全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兑现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就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志存高远,甘愿奉献,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共同筑就航天伟业,造福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    二、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钱学森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以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智慧,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描绘了美好蓝图。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创新发展道路。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国家科技基础非常薄弱、研制条件十分简陋,又面临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封锁、苏联中止援助、撤走专家等困难,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攻坚克难。在钱老的带领下,老一辈航天人以惊人的毅力和必胜的决心,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了一个个关键技术,以伟大的壮举相继实现了中近程地地导弹、“两弹结合”、人造卫星等多个划时代目标,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钱学森同志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切献给祖国”的庄严诺言。   新时期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站在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继承发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光荣传统,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奋力开拓,通过创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将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就要发扬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的优良作风,居安思危,超越自我,把握市场脉搏,引领科技发展,提升竞争能力,推动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就要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卧薪尝胆,敢于超越,通过大力实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真正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就要始终牢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攻克和掌握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并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三、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   钱学森同志一生尊重规律,科学求实,是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系统管理科学的奠基人。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始终发挥系统工程在航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钱老不仅强调技术创新,同样十分重视管理创新。钱老不仅是一位科学大家,还是当之无愧的管理大师。他立足国情,把工程控制论的方法运用到航天科研实践中,不仅推动我国航天科研管理步入正规化、科学化轨道,而且被整个国防科研系统沿用至今,已成为工程管理的典范。航天科技战线在钱老思想的指引下,对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从建立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两条指挥线,到全面实施矩阵管理、项目管理、“零缺陷”管理,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使整体优化、系统协调、环境适应、创新发展、风险管理、优化保证等系统工程的核心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新时期弘扬钱老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系统工程管理的理念,运用好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结合多型号并行研制、高密度发射和飞行试验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系统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总体的牵引拉动作用和专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不断创新发展航天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破解制约航天科技发展的难题;就要立足基本国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始终用“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统一思想,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方面各阶段建设,形成人力、财力、物力最佳组合,确保工程建设和重大试验顺利实施;就要创造性地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管理方法,统筹总体单位和分系统单位、当前和长远、继承和创新、质量和安全、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适应航天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推动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    四、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钱学森同志一生甘当人梯,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倡导、推行选才育才的科学理念和机制,为培育航天精神、培育航天队伍付出了大量心血,建立了不朽功勋。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为航天事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钱老爱才、育才的意识和胸襟为人敬仰、令人钦佩。归国之初,他既当领导,又当老师,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筹建力学研究班,亲自写教材、上讲台、育新人。他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在实施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过程中,当时研制队伍中最年轻的王永志同志针对某技术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他的潜质引起了钱老关注,从此对他不断培养和鼓励,积极推荐他担任新型导弹的总设计师,王永志同志最后成长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在我国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推进卫星研制工作的关键时刻,钱老独具慧眼,向聂荣臻元帅推荐了年仅38岁的孙家栋同志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正是钱老的大胆提携、委以重任,年轻人才得以迅速成长,孙家栋同志不仅担任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而且还主持了我国已发射的100多颗卫星中近40颗卫星的研制工作,至今仍坚守在型号研制第一线。作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堪当重任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航天事业步入正轨后,为了让年轻一代尽快接班,他淡泊名利,甘居幕后,甘当人梯,举贤荐能,一大批年轻的航天专家走上前台,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两院院士30名,国家级专家100余名;300余名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占3/5,一大批“70后”、“80后”科技人员崭露头角,成为科研一线的骨干力量。   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依靠伟大事业凝聚人才,依托实践平台锤炼人才,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大家和领军人物,确保我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瞄准“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机制,加强科技人才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坚实、充裕、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就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加强航天文化建设,用航天精神激励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需要为最高需要,创先争优,勇攀高峰,不断提升中国航天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仅将组织完成100多次宇航发射,发射100余颗星、船、器,实施一系列战略、战术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而且同时面临着加快战略转型,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挑战。在钱老诞辰百年之际,集团公司将实施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我们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广大航天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崇高精神,以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为目标,加快实施战略转型,在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履行新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作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19/201109/t20110929_113982.htm
1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堪比两弹一星的中国科技成果
热度 2 xupeiyang 2011-9-20 13:11
堪比“两弹一星”的中国科技成果与哪些? 杂 交水稻 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意义堪比“两弹一星”,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2011年9月19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 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 青蒿素 屠呦呦 1971 年 10 月 4 日 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 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 人类在和疟疾这一重大疾病的搏斗中迈出的关键的一步。 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青蒿素研究项目是1967年5月23日确定的国家保密科研项目(五二三项目),组织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究工作,是一项重大科研协作项目,这些研究机构和参与人员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时报》韩健和吴老关于“两弹一星”创新之争及其他博文
热度 1 liuli66 2011-8-11 08:57
见:“两弹一星”的创新之争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8/247538.shtm AN在这个问题上发表的观点,WUWUWUWU, 被“忽略”。 好在该报给AN面子,发表了AN的专文: 呼唤科技界“诚实代理人” 。感谢编辑的认真修改。 该期还发表了: 王德华老师“什么样的研究生是打工仔”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8/247556.shtm 老李:高教改革的出路:旧瓶装新酒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8/247554.shtm 以及其他博友的文章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2233
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