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两弹一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两弹一星

相关日志

他被公认为两弹一星“没有勋章的功臣”,师从约里奥-居里回国后为原子弹“加铀”
Kara0807 2019-1-27 15:20
原创: 小德 德先生 杨承宗 提起我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抗战前的北平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前身),有一个密封的玻璃系统容器,里面装着从美国买来的507毫克镭。因用作医用,它一直被放在医院地下室里。 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镭- 224、镭- 226、镭- 228及其衰变产物均属于一类致癌物。 抗战时期,这个玻璃系统让日本人敲坏了,507毫克镭放射的氡气散发到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严重危及人的健康。 卑劣的日本人并未及时阻止放射性物质扩散,而是把联接破裂系统的橡皮管直接通到楼上进行放空。楼上病房的病人遭了殃。 情况危急,医院主管人员心急如焚,急需专业的人来阻止这507毫克镭产生强烈放射性气体往外散发,并修复破损的、复杂玻璃系统。那个年代,中国几乎没有人懂镭,谁会甘冒风险,挺身而出? 真有一个人听到镭泄露的消息,立刻带着自己两名学生和一位玻璃工师傅匆匆赶来救急。 他推开放置镭的地下室房门,里面一切静好如初。凭一个镭学研究者的眼光和对臭氧敏锐直觉,杨承宗意识到:这里已经受到严重的放射污染,危害非常。他本应立即着装特制防护服、工作帽、手套、口罩以及胶鞋,但这些防护用具,现场一样也没有;刻不容缓,他只能冒险一搏。 考虑到两名女学生缺乏经验,他阻止了她们涉险,自己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最后关头,他打开保险柜,代替玻璃工的吹气工作...... 他思维敏捷,动作迅疾,处理果断得当,加水密封,把复杂的玻璃系统修复好了,牢固封闭住了镭。挽救了协和医院病人的安危。 当时谁也没注意到,他的右眼已经受到了超剂量的照射,造成了严重损坏;10年后,这只眼睛因白内障网膜剥离,失明了。对于这,他没有过多的抱怨或苦恼;认为用自己眼睛换取医院病人的安全,非常值得。 杨承宗是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2001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化学奖。 从小独立有主见 1911年他出生于苏州八坼镇的一个乡绅家庭,父亲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民族实业家。4岁时他随姐姐进了本乡学堂。初级小学毕业后,去了离家十几里的“同里高等小学”就读,从此,不足十岁的他就开始了“自立”的生活。同里小学是所“半洋”学堂,特别注重学生“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毕业后,16岁的杨承宗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国文专业,五年后,又以“最优”的成绩毕业。 1934年经同济大学校长介绍,他到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镭学研究所 (简称镭学研究所)任职,认识了他一生的良师益友——时任这个研究所所长的严济慈先生,这也决定了他一生的事业。 在镭学研究所,他师从郑大章先生研究放射化学。郑大章是著名世界科学家玛丽·居里夫人门下,唯一一名研究放射化学的中国弟子。 他们借鉴捷克育新斯泰铀矿附近的温泉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氡的测试结果,测量了我国各地著名温泉水中氡的浓度,以便在国内寻找铀矿石。在简陋的条件下,他们通过努力证实了铀-锕系对铀-镭系的放射性分枝比值约为4 % ,还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镤的定量提取及其载体元素化学的文章。 1936年,他受严济慈之托,奉命从北平赴上海筹建了“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实验室”。苦心经营了8年后,汪伪政权想让杨承宗为他们所用,派人来拉拢他。 因对汪伪政权倒行逆施深感厌恶,他言辞拒绝了汉奸的邀留,决然离开了一手创建“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实验室”。 师从约里奥-居里,回国为原子弹“加铀” 同年,严济慈把他推荐到法国巴黎居里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工作,爱好和平的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是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长女)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同意接收他为自己的学生。 其实早在抗战前夕,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公费留法考试中,就考取了第一名,因抗战爆发而未能成行。1947年春节,他办齐手续,满怀憧憬地登上了去居里实验室的法国大客轮。 在世界顶尖级原子能专家的居里实验室里,他生怕虚度一分一秒,每天如饥似渴地探索着新的知识。约里奥-居里夫人格外关注这个刻苦、聪颖的中国青年学者,经常悉心指点。 他以自己的勤奋、谦虚和儒雅,赢得了来自不同国家同事的好感。期间,他撰写了1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不断攀向放射化学的高峰。 同时,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举一反三、另辟蹊径,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周期表的第Ⅲ,Ⅳ,Ⅴ,Ⅵ族较难分离的一些化学载体元素,研究成功了用离子交换法从大量载体中分离出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的方法,应用于化学性质极为相近的放射性核素之间或对其载体元素的分离浓集。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从矿石中提取铀工艺的普遍方法。 1951年约里奥-居里夫人与杨承宗(左一) 四年后,他通过了约里奥-居里夫人主持的论文答辩,获得了巴黎大学理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也被评为最优秀级论文。出色的成绩,让他得到了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年薪为555350法郎另加补贴”的高薪续聘。 同时,他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钱三强所长的电报,催他早日回国工作。他当即决定放弃法国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国报效祖国。 回国前,他按钱三强的委托,用组织捎来的3000美元购买了大量与原子能相关的书籍、仪器和药品等,全是国内紧缺的实验器材、资料。由于经费不够,他毫不犹豫地垫付了自己在法国的全部积蓄。这让回国的家当足足装了13大木箱、铁箱。 听说他要回国,约里奥-居里夫人专门约见了他,满怀热忱地叮嘱:“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世界和平、反对原子弹,就必须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国家的科学家完全可以做得到。” 回国后,他向组织报告了约里奥-居里的这段话。这让国内的领导们很受鼓舞。之后,中央领导逐渐明确了进行原子弹研制的意向。 对于当时中国而言,他的归来对中国原子能事业来说令人振奋,当时我国从事放射化学工作的专家学者非常之少,近代物理所的所有科学家中只有他一个。 1951年秋,钱三强所长请他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大组的主任。之后他开始制定工作规划、编写教材培养核技术人员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了五百多名应用核技术人员,为全国各地开展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一个犹太商人用硝酸铀酰冒充富集铀 235 样品,向周总理兜售。周总理要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两周内对样品做出成分鉴定。 当时研究所根本没有可以测定铀同位素的质谱计,所长钱三强动员全所力量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 杨承宗组用放射化学方法分别测量铀235和铀238的子体,测定母体中铀 235与铀238的同位素含量比例,仅用了10天就得出了结果。他向钱三强报告放射化学分析的结果时表示:“样品中铀235的含量接近但决不会超过天然铀中铀235含量的一半,当心上犹太商人的当。”这让钱三强和周总理都十分地满意。 一年后,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的报告中,来自南美国家的一篇论文,在内容原理和方法上都与杨承宗组做成分检测实验完全相同,只是时间晚了一年。 也因此,在国家制定“两弹一星”计划后,杨承宗承担“两弹一星”前期基础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 1961年4月,他被安排到二机部第五研究所(铀矿选冶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持铀矿选冶工作,以顶替刚刚撤走的苏联专家。 从1961年到1964年三年里,他带领五所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创造了中国核工业史上的许多奇迹。他们建成了一座铀冶炼生产实验厂,在我国第一批铀水冶工厂尚未建成的情况下,经过三年多奋战,纯化处理了150余吨重铀酸铵,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核纯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提供了必需的核燃料,保障了“两弹一星”计划中铀的供给。 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开展了铀产品中20多种微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建立起一整套金属铀的质量检验方法。在他们取得的几十项高精尖的科研成果中,有几项成果可把铀的生产流程大大缩减,纯化程度大大提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 淡泊明志 笑对人生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它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付出和心血。杨承宗和他领导的科研队伍完成铀的提炼,也是原子弹试爆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他的同事、学生有的当选为院士,有的荣获了“两弹元勋”的荣誉,而他既不是院士,也没有佩戴上共和国的勋章。 对于荣誉得失,他的心总是平静:“事情做出来就好,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这种宽容大度、默默奉献的品格,也让他走完了足足百年的岁月。 2011年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住院期间他念念不忘实验室那些放射化学的发展。弥留之际,他对前来探望的学生刘清亮、王庚辰等叮嘱:“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第一是同位素的宣传,第二是同位素的推广,第三是同位素碳14的应用,这对国计民生极其重要。” 对于他的贡献,历史没有忘记他,人们依然公认他是“没有勋章的功臣”;学术界一致公认他是“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正如著名核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方定所说:“杨先生为我国核燃料化学的建立、发展和培养人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高。”
个人分类: 德先生|1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敏:倾注一生心血 只为“祖国强盛”
redtree 2019-1-20 18:02
于敏:倾注一生心血 只为“祖国强盛”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 作者: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7 8:40:32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样的肺腑之言,出自一位年轻人之口。 为了这个信念,从1961年起,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国家分配,28年隐姓埋名,换来沙漠腹地的一声惊天“雷鸣”。 当时的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于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于敏先生是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一直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是我们身边聪慧而亲切的师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中国科学报》说。 氢弹第一功臣 1964年底,杜祥琬从莫斯科回国,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工作。在这里,杜祥琬结识了于敏,与他共同工作、学习55年。 当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成功爆炸,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氢弹原理。1965年9月到次年1月,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上海华东计算所,突破了氢弹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杜祥琬说:“在计算过程当中,于敏先生很敏锐地发现了氢弹的设计原理。他立即给理论部主任邓稼先打电话说,我们抓住‘牛鼻子’了!” 1966年12月28日,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展开。杜祥琬告诉记者,当时考虑的是要做不失氢弹特征但要减小威力的试验。“试验中有两个速报任务,当于敏先生听到关键的数据后便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氢弹研制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于敏虽然不赞成‘氢弹之父’这种说法,但公正地说,他是氢弹的第一功臣。”杜祥琬表示。 国家利益至上 1986年初,当国际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邓稼先和于敏预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要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他们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于敏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他两次毅然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钱三强曾评价他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亦称赞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良师益友 于敏不仅是一位好的科学家,也是关心年轻人的好师长。 在杜祥琬的记忆中,“紧皱眉头”是在于敏脸上最常看到的表情。“他总是不断地思考问题,1975年我负责重新组建中子物理学研究室,于敏经常到基层来,甚至到组里找到负责工作的同志讨论非常具体的业务问题。”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中科院院士胡仁宇说,自己从事科研几十年,遇到了不少老师、同事和朋友。而在这些人当中,于敏是对他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人之一,是他的良师益友。“这是我一生中有幸碰到的‘机遇’之一。” 于敏用“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奖金,除了上交万元特殊党费,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了“于敏数理奖励基金”,鼓励青年人从事科学研究。 1980年,于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曾对记者说,“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对于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他更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永远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 “于敏一直是这样的风格,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困难他都不在意,关键是能把事情干成。当我承担领导工作时,于敏嘱咐我要‘由微观进入宏观,再由宏观驾驭微观’,他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杜祥琬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1-17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人物|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敬国家的脊梁
热度 1 张海霞 2018-12-6 10:20
【题记】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带着绝密资料从青海基地飞回北京,落地时飞机不幸坠毁,他与警卫员牺牲时紧紧抱在一起保护资料完好无损。致敬郭永怀先生,致敬钱学森、邓稼先、李佩等先生,这些光辉的名字永远会被炎黄子孙铭记,因为他们是国家的真正脊梁! \0 \0 国之脊梁 -- 在力学所拜谒钱学森、郭永怀、李佩先生 张海霞 2018-01-12 这是一年前和女儿的约定,当时李佩先生刚走,我们晚饭后在中关村散步到13、14、15楼,寒风中跟她分享郭永怀先生、钱学森先生和李佩先生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故事,当时两个人走到力学所,跟她说:郭先生和警卫员的骨灰就埋在这里,这里还保留有钱所长、郭副所长的办公室,那时就约一定要来看看。没想到机缘巧合,我2017年参加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有幸和钱学森、郭永怀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的同事—著名力学家张德良教授一起去广东做科普讲座,七天同行,张老师跟我分享了很多钱先生和郭先生的轶事,我跟他约了一定带孩子去力学所看看这些真迹。昨天孩子们期末考试结束,我跟张老师说今天上午去,于是就有了这次难忘的心灵之旅。 九点半,我和孩子们北四环路边的力学所大门会合,张德良老师也联系了所里办公室的老师,打开了三楼的钱学森所长办公室的门。这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不到10平米见方,保持着先生之前上班的场景,一桌、一椅、一对老旧沙发、一个小小的书架,墙上是缅怀先生的话和纪念照片,看不出排场更看不出,展柜里是先生的手迹,那英文字真的像是印刷的一样漂亮,这就是钱先生创办力学所时就用的办公室,只要他到所里来就在这里办公,张德良老师深情幽默地回忆了他做为中科大第一届学生听钱先生课的场景: “那时候我们的教师团队真的是豪华:钱学森、郭永怀、吴文俊、严济慈等等均是我们的老师,每周都来上课,一节都不落下。钱先生口才好,课讲得生动活泼,而且特别主动理解,考试的时候开卷,很轻松,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出来,因为题目很开放很难,考的是解决问题,到最后钱先生法外开恩“实际成绩的开根号乘以十为最终成绩”,真的为后来在两弹一星的研究中解决问题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大家看到这个计算尺了吗?它有个小故事,我们那时候上学,没有计算机,全部要靠这个计算尺来算,可是很多同学家里穷买不起计算尺,钱先生就用当时获得国家奖的钱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计算尺……” “郭先生的口才不是很好,他讲得内容非常深奥,我们这些大学生听不懂,可是那些来旁听的老师和研究员都拍手叫好,就他们这些有一定基础和研究经验的人很实用。郭先生也是唯一一个全部参加了两弹一星三个工程的人,可惜……” “ 还有了不起的李佩先生,郭先生去世后,她的女儿也出了事,可是李先生没有落下一天工作,组织学生的英语考试和英语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咱们一会儿下楼去看看郭先生的纪念碑,他的骨灰和警卫员的骨灰就合葬在楼下的花园里,去年,李佩先生去世的骨灰也埋在一起了……” “是呀,很巧,今天是1月12日,李佩先生去世一周年的忌日。”一个学生小声说。 真的是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原来选了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来看望他们,算是巧合,还是心有灵犀,楼下花园里,郭先生的半身雕像前,石碑上刻上了李佩先生的名字,还有纪念的鲜花,站在碑前,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我们所有人一起三鞠躬: 在中国 钱学森、郭永怀、李佩 这些光辉的名字永远都不会忘记 因为他们是国家的真正脊梁! 脊梁 张海霞 2017-01-19 期末考试结束那天,跟女儿在中关村散步谈心,两个人聊得很开心,不想回去,我说:那妈妈带你去个没去过的地方吧! 路上我开始跟她讲两弹一星,她说:我知道,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 可是你知道郭永怀、何泽慧、李佩吗?你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走到了中科院科源小区的13、14、15楼。 三层的低矮旧楼,完全看不出它的辉煌,可这里就是这些大师们住过几十年的地方!我重点跟她讲了郭永怀和李佩、钱三强和何泽慧这两对了不起的夫妇,他们都是当年学富五车、在国外赢得尊重的大科学家,为了建设国家而义无反顾在新中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回来的,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祖国的建设鞠躬尽瘁,讲到郭永怀的牺牲那个环节,我怎么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流淌,这就是一个科学家和他的祖国的情结:最后的时刻他和警卫员死死抱在一起守护着国家的秘密!没有豪言壮语,悲痛万分的李佩甚至都没有当众流过眼泪,可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继续无怨无悔地做着她该做的事!而不远处的力学所就是郭永怀和钱学森工作过的地方,那里还有他的雕像,下面埋着他和警卫员的骨灰。 女儿说:妈,咱们去趟力学所吧,我想去看看郭先生的雕像。 我们一路向东走到了力学所,这一路上两个人聊起了很多国家和科学家的故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郭永怀、不知道邓稼先,可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仅仅是今天,是永远,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真正的独立自主,也只有他们才配得上爱国二字!由此又聊起了科学家的科学贡献与品格的关系,女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有些人的科学贡献在珠穆朗玛峰,人品却在马里亚纳海沟!而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等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是科学贡献和人品都登顶珠峰的人,只有这样的人配得上名垂史册,才是民族的脊梁! 他们也正是鲁迅先生那段话所说的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个冬夜,我们在寒风中走了很长时间,聊得热血沸腾,和孩子一起回顾了历史上的很多危难时刻以及在这些时刻历史人物的选择,有幸我们住在距离历史这么近的地方,百岁李佩的意外离世给了我们的这样的机缘,让我们母女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如此深刻地谈心沟通, 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民族,关于未来,对于正在成长期、 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路上,通过这样的谈话,我们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底是谁?该度过什么的人生才是真的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对于她和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记得快到家时,孩子跟我说: 妈,我们都要努力啊!你以后不要退休了,像李佩先生一样好好工作到一百岁! 我说:那当然,你也要必须要更加努力啊,不仅要学习好,更是要立志做郭永怀、邓稼先这样学品和人品都登顶珠峰的科学家! 那必须得,妈,你不知道我的内心现在有多么澎拜! 这是 发生在几天前的事,今天在飞机上回想起来还内心激情澎拜, 再次致敬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李佩们!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你们所有的努力,远远超越了“金钱、名利、地位等”世俗的成功表象,沉淀成了真正触及我们内心、让我们感动和震撼和支撑国家民族发展的脊梁! 致敬先生们!吾辈定当自强不息! \0 \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是“两弹一星”?
Mech 2018-10-27 13:25
在北京时参观一个保密单位历史的非保密部分。很长知识。可惜不容许拍照,参观前手机都放在外面的柜子里。 过去我一直以为“两弹一星”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可能也是多数人的看法,当然也不能算错。只是政府在表彰“两弹一星”元勋时,非常明确,“两弹一星”所指的地对地导弹、核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只限于地对地导弹,不包括也在研发的其它导弹例如地对舰导弹。想想也很有道理,地对地导弹可以发展成为战略武器。解放军过去没有远程轰炸机,如果没有地对地导弹,实际上就没有核弹的投放能力。 1965 年钱学森先生为地对地导弹指定的“八年四弹”的目标,实际上用了 16 年才完成。陆续发射了东风 2 到东风 5 导弹,就是中近程弹道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弹。 东风 4 在“文革”中研制完成,东风 5 也在“文革”中研制, 80 年发射成功。研发人员面临很大困难。有关部门对这些人的生活也尽量保证,有特供的猪肉、黄豆等,只给研发一线人员,连研究所领导都没有。这些“文革”中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与其说因为有“文革”,不如说尽管有“文革”。当然,区分相关性和因果性,一直是对研究者的挑战。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11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敬绘元勋彰典范 ——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
suqing1961 2018-5-30 14:32
开幕式上,画像作者杨华女士(左五)、科学诗作者郭曰方先生(中坐椅者)与观众合影。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宣传英模人物,倡导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2018年5月30日,中国科技馆举办“‘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包括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它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创建的辉煌伟业。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均以姓氏笔画为序)。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集中体现。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既是 “两弹一星”全体研制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光辉典范,堪称时代楷模、国家脊梁、民族英雄。举办“‘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旨在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展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风采,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争先行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奋力拼搏。 “两弹一星”群英谱(水墨画) 杨华创作 本次展览所展示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均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杨华女士创作完成。作品突破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创作形式,采用大肖像着重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在表现手法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髓,形成了兼具民族性与国际性、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时代特色的水墨写实主义绘画风格,是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绘画精品力作。 画展首次尝试多媒体展示方式,每幅作品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对“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进行延伸阅读、拓展宣传;其中,中国科学院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原书记郭曰方先生为每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专门配写的诗歌,以及部分诗歌的配乐朗诵,与画作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画展增光添彩。 有感于斯,谨作诗一首《 敬绘元勋彰典范 》,以表敬意,以示祝贺。 群贤跃马号角催, 自主攻关勇作为。 三老四严作风硬, 两弹一星丰碑巍。 重才尊知强科技, 兴军卫疆扬国威。 敬绘元勋彰典范, 创新争先后学追。 注:更多阅读内容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博记语(198)- “两弹一星”纪念馆
zjzhaokeqin 2017-9-28 08:35
读博记语( 198)- “ 两弹一星 ” 纪念馆 赵克勤文,岳爱国图 读科学网岳爱国博客《 藏在深山沟里的纪念馆》 (链接地 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94970-1077944.html ) 记语如下: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曾经的怀柔县怀北镇的山坳里、今天的雁栖湖畔应运而生了。从2013年9月3日白春礼院长提出建设该纪念馆动议肇始,到2015年9月12日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仅用了两年零九天的时间。” 评 :历史不能忘记。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脊梁
热度 14 张海霞 2017-2-3 09:41
【题记】春节跟家人团聚,过的很安详,家里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茁壮成长,一家人和和美美过大年。看美国那边Trump上台后这十来天已经是鸡飞狗跳、满世界的游行和抗议,真的是感慨:家和万事兴啊!新的一年里,就像春节前我和女儿散步时说的那样,学习我们身边那些超越“金钱、名利、地位”等世俗表象的民族脊梁,踏踏实实地不懈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为祖国大家庭的进步尽微薄之力! 脊梁 2017-01-19 期末考试结束那天,跟女儿在中关村散步谈心,两个人聊得很开心,孩子不想回去,我说:那妈妈带你去个没去过的地方吧! 路上我开始跟她讲两弹一星,她说:我知道,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 可是你知道郭永怀、何泽慧、李佩吗?你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走到了中科院科源小区的13、14、15楼。 三层的低矮旧楼,完全看不出它的辉煌,可这里就是这些大师们住过几十年的地方!我重点跟她讲了郭永怀和李佩、钱三强和何泽慧这两对了不起的夫妇,他们都是当年学富五车、在国外赢得尊重的大科学家,为了建设国家而义无反顾在新中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回来的,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祖国的建设鞠躬尽瘁,讲到郭永怀的牺牲那个环节,我怎么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流淌,这就是一个科学家和他的祖国的情结:最后的时刻他和警卫员死死抱在一起守护着国家的秘密!没有豪言壮语,悲痛万分的李佩甚至都没有当众流过眼泪,可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继续无怨无悔地做着她该做的事!而不远处的力学所就是郭永怀和钱学森工作过的地方,那里还有他的雕像,下面埋着他和警卫员的骨灰。 女儿说:妈,咱们去趟力学所吧,我想去看看郭先生的雕像。 我们一路向东走到了力学所,这一路上两个人聊起了很多国家和科学家的故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郭永怀、不知道邓稼先,可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仅仅是今天,是永远,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真正的独立自主,也只有他们才配得上爱国二字!由此又聊起了科学家的科学贡献与品格的关系,女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有些人的科学贡献在珠穆朗玛峰,人品却在马里亚纳海沟!而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等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是科学贡献和人品都登顶珠峰的人,只有这样的人配得上名垂史册,才是民族的脊梁!他们也正是 鲁迅先生那段话所说的人: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这一个冬夜,我们在寒风中走了很长时间,聊得热血沸腾,和孩子一起回顾了历史上的很多危难时刻以及在这些时刻历史人物的选择,很庆幸我们住在距离历史这么近的地方,百岁李佩的离世给了我们的这样的机缘,让我们母女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如此深刻地谈心沟通, 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民族,关于未来,对于正在成长期、 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路上,通过这样的谈话,我们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底是谁?该度过什么的人生才是真的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对于她和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记得快到家时,孩子跟我说: 妈,我们都要好好努力啊!你以后不要退休了,像李佩先生一样好好工作到一百岁! 我说:那当然,你也要必须要更加努力啊,不仅要学习好,更是要立志做郭永怀、邓稼先这样学品和人品都登顶珠峰的科学家! 那必须的,妈,你不知道我的内心现在有多么澎拜! 这是 发生在几天前的事,今天在飞机上回想起来还内心激情澎拜, 再次致敬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李佩们!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你们所有的努力,远远超越了“金钱、名利、地位等”世俗的成功表象,沉淀成了真正触及我们内心、让我们感动和震撼和支撑国家民族发展的脊梁!致敬!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601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回忆李佩先生二三事
热度 2 STS 2017-1-13 14:14
陪同先生调研“两弹一星”纪念馆工地 先生做《回忆钱学森》的报告,我是主持人 第一次见到李佩先生,还是刚刚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的那个开学典礼上,同学们都知道,她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虽然这次没有跟先生有过多的交流,但至少让我感觉到,原来大师就在我身边。   第一次比较深入地接触李佩先生,是开学后不久的那个9月16日上午,担任了研究生院学生会学术部长的我接到了李佩先生的电话。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先生的声音的时候,让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惊喜的是第一次接到自己仰慕已久的人打来的电话,而且她还清楚地叫出了我的名字;而意外的是没想到李佩先生能够给一位普通的学生打电话。   在电话里,李佩先生和蔼地告诉我说:“9月18日快要到了,现在的学生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九·一八”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这里正好有一张日本人拍摄的记录这段历史的光盘,你可以拿回去放给同学们看。最好能跟中国人自己拍的影片对比着看,这样了解事情能够更清楚一些。”   放下电话之后,我便急切地赶到力学所。见到李先生之后,她亲切地问我现在的学生都读什么书?每天都在忙什么?当我把情况如实地汇报给李先生之后,她给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建议。临走的时候,李先生不但送给我光盘,而且还送给我一些学习上非常实用的资料。得到先生如此的信任,真是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有了这次接触之后,我和李佩先生联系的机会也就多了,她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对年轻学子特别关心。   没过多久,敬爱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这时,李先生又一次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同学们都是否了解钱学森,大家都打算怎样纪念钱学森。当我把准备的方案汇报给李先生之后,她说:“虽然你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这样还不够,像钱学森这样为国家、为科学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你们一定通过各种途径,花大力气来纪念他。”从李先生的电话中能够听出来,她对老一代科学家的感情之深,情谊之重。   第二天,李先生再一次打电话告诉我说:“我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钱学森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找了几位一直跟在钱老身边的人,有力学所的前任所长郑哲敏先生,还有谈庆明先生,给你们讲讲那些人,那些事。我给你们找车,回头你把同学们组织一下,到力学所来,听完报告顺便可以看一看钱老生前的办公室。”   当我把通知发出之后,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找来的两辆班车坐得满满的,甚至还有同学宁愿自己坐公交车去力学所。从李先生满脸的笑容可以看出,她对这次活动的组织还是满意的,在表扬我之余,还告诉我们:“大家想听没关系,这是件好事。咱们学校不是有礼堂吗?回头我做这些老先生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到玉泉路再给同学们做一场报告。”先生的话再一次感动了我,没想到她会如此关心青年学生,没想到她做事情这样执着认真,更没想到年过九旬的她考虑问题如此细致周到。   在科学院,正是有一批像钱学森先生、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这样的老科学家,为科学院留下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精神财产。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科学院的灵魂。
个人分类: 科技与社会|79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钱学森精神、贡献与鲜活描述“蚕丝”
ericmapes 2016-12-11 22:20
钱学森精神集中体现在“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 这也是钱学森用自己毕生的实践与 德行 ,为国人作出的表率。 钱学森贡献体现在(我学习概括如下不知可否?): 两弹一星研制发射成功; 科技兴国战略提出(后来叫科教兴国,现在是创新驱动或双创即创新创业); 系统论提出(包含技术科学领域的信息论与控制论); 钱学森之问抛出。 霍有光:谈谈交大人眼中的钱学森精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020000.html # 钱学森鲜活描述“蚕丝”见40楼评论 谢维 (2016-12-1118:48): 我说的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作为校友,更应该关注不为常人所知的生动细节,还原一个科学家丰满的形象。做到这一点其实何必数千字,我觉得几百字的小故事就可以,甚至只需要几段话就可以。 另外,目前关于钱的资料中,最深入人性的描述应该来自张纯如的《蚕丝》。 钱首先是一个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显贵家庭之后,其家风决定了他致力于科技的必然性,这和那一代科技文化巨星的背景非常类似。 北师大附中时期他在优越的教育条件中,数理的天赋脱颖而出,随后进入中国理工大学之最——交通大学,在学校一骑绝尘。 然后就是MIT-CIT渐渐登峰造极的工程科学修养,而他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更是让他有过人的创造力。与他的导师冯卡门相比,钱更长于用精湛扎实的数理方法解决工程学的难题,而冯卡门则是一个长于物理学直觉、能够开拓新的学科领域的大师,两人的合作珠联璧合。 他的专业注定了他需要和国家军事部门发生关系,在美国做出非凡的贡献之后,他渐渐碰到天花板。如果说此前家国情怀只是一个概念的话,此时这就和他的事业发生了切实的关系。 当美国不再给予他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他当然需要回来,为家,为国——更为了才华的兑现。这一切最根本的东西依然如初,而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夺目的价值,是人生与世界共赢的必然选择,我不觉得需要多么强调爱国主义才能让它鼓舞人心。 钱学森•蚕丝•张纯如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719573/ 野兽爱智慧 评论 ThreadOfTheSilkworm 2009-11-0710:51:19 钱学森•蚕丝•张纯如 2009年10月31日早上8时6分,98岁高龄的钱学森在京与世长辞。各大报刊的纪念文章大多引用了华裔美国女作家张纯如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又名《蚕丝》)一书中的文字。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说,第二实验小学使钱学森免于当时以严酷著称的传统式教育,周遭的气氛鼓励他主动发问、找寻答案,甚至向权威挑战。“他的疑问很多,但基本上他的叛逆性不强。”高中时的钱学森已经表现出了多才多艺,不论是绘画、音乐,还是辩论,都表现出众。他十分喜欢自己的高中,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在旧中国能把一所学校治理好是一个奇迹。(南方周末:《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梦想》) 据美籍作家张纯如考证,1949年重返加州理工学院前后,钱学森花了很长时间在帕萨迪纳四处寻找可以买下来常住的房子,却未成功。原因是,当时洛杉矶附近的高级住宅,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屋主转售房子给非白人,即便钱学森已经是小有名气、收入丰厚的大学教授。本文中部分资料引自张纯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ThreadoftheSilkworm)一书(三联生活周刊:《解读钱学森归国曲折历程) 1995年出版《蚕丝》讲述了华人科学家钱学森为美国火箭科技作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后在中国发展起中国原子弹的历史。 令人遗憾的是,本书的中文版只在台湾海峡对面出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美】张纯如著,张定绮、许耀云译,台北天下出版公司,1996年)。书不能在大陆翻译出版,据说在于它披露了一个事实:钱在美国已经申请入籍,在受到麦卡锡主义迫害后而不得不海归。这不同于中国对钱因爱国而海归的宣传! 再过两天,就是张纯如逝世五周年祭日了。对一个作家的最好纪念莫大过于对她的作品的广泛阅读了,但由于某些人为的原因,让她的创作成果不能成为我们的公共记忆。谎言在信息时代是长久不了的,只会让说谎者受人鄙视。更何况前代人的谎言何须后代人来遮蔽,我们可以有新的起点,瞒与骗害人又害己。 愿我们的出版界人士将该书的出版提上日程,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出版审查部门能放过该书。谢谢了。 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10:39,野兽爱智慧居 附录: 张纯如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Douglas)结婚,7月迁往旧金山湾区。   1995年,自由撰稿人,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美联社撰写稿件。冬季,在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6年,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1998年,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5月13日,获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8月,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Douglas)出生。   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国华裔史录》。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 《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导读 缘起 by张纯如 本书讲的是钱学森的故事,他不仅是二十世纪火箭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专家,也是中国大陆外太空开发计画的枢纽人物,大陆媒体一致尊称他为「中国飞弹之父」。虽然他已将近半个世纪未涉足美国领土,但科幻小说家克拉克(ArthurC.Clarke)在长篇小说《二O一O年,太空漫步第二集》(2010:Odyssey(2))中,还把一艘中国太空船命名为「钱学森号」。 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可说是冷战吊诡的极致。一方面中共第一代的飞弹及人造卫星(其中包括在波斯湾战争中用于对付美军的蚕式反舰艇飞弹),都由他一手策画完成。另一方面,他虽以公费生赴美留学,却在美国享受完善的训练与栽培,一待就是十五年;目睹三O年代与四O年代祖国政局激烈的动荡变化,最初他返国服务的意愿并非很积极,后来却因韩战株连,在莫须有的共党罪名下遭到驱逐出境,遣返中国。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土专家”标新立异搞氢弹,让中国两年半就从原子弹进化到氢弹
热度 32 beckzl 2016-11-21 22:04
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 …    早些时候,一条关于核武器的新闻令人惊奇    核大国俄罗斯和美国相继销毁了所有大当量氢弹 核弹当量:为了更直观地表示核弹的威力,常常将核弹爆炸释放能量换算为TNT化学炸药当量表示    如果不考虑朝鲜自己宣称已经拥有的氢弹(未证实)    目前全人类拥有的二三十枚大当量氢弹全在中国    其中的原因说起来浅显易懂但却并不简单    氢弹不仅研制困难,后期的维护费用也相当惊人    美俄相继销毁这些“烧钱炸弹”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各国都纷纷将重心转向更实惠的原子弹和中子弹    那中国真的为了核威慑而不计成本保有这些氢弹吗? 中子弹是加强中子辐射的小型氢弹    其实中国关于氢弹的一系列行为都相当特立独行    没有苏联的援助,我国的核武其研制困难重重    可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的两年零八个月    我国竟完全自主研发出了独特的氢弹结构    独立于美国的技术,成为全人类仅有的两种氢弹结构之一    要知道,当年苏联还是动用情报组织才从美国搞到了氢弹的关键技术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因为这种独特的氢弹结构,充分考虑到了社会主义国情    解决了成本高和维护难的棘手问题    而幕后的英雄竟是一个半路杀出的 “纯国产土专家”    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留学专家中的一股清流    一个被雪藏近30年的“氢弹之父”——于敏 …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的一个普通家庭    中学时他就初露头角,以各科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    条件艰苦,于敏受同学父亲的资助才得以进入北大    据说,大学时的某次近世代数考试,题目极其困难    连数学系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才刚刚及格而已    但选修这门课的物理系学生于敏却拿到了满分 中学时的于敏    1950年,正当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大胜之际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华盛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轻率地谈到美国正考虑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新中国深深地感受到了核武器的威慑力    研发核武器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 美国总统杜鲁门    此时,才刚毕业在北京大学任助教的于敏    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当时的于敏被告知,调动是因为他家中条件困难    研究所的收入可以减轻他的家庭经济压力    然而于敏并不知道,接下来他要面临的是什么挑战 1952年北大物理系部分教职员工合影,后排左二为于敏    虽然在某些方面颇有天赋,但成就他的还是勤奋    于敏在研究所中从事了好几年基础理论物理研究    凭借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钻研精神,于敏苦心研究    不久后与杨立明合著了开创性的《原子核理论讲义》    被彭桓武称赞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两弹元勋彭桓武先生    有一次,一位来自日本的专家来访中国    在听过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颇为惊讶    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    没料到于敏风趣地回答: “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是国产的!”    也让于敏得到了日本友人 “国产专家一号” 的称赞 “土专家”于敏    这才刚刚有些许名气,可于敏却即将隐姓埋名    1961年,于敏秘密地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谈话    钱三强开门见山“氢弹的研究以后你来搞怎样?”    这句命令式的话语吓了于敏一跳    研究氢弹意味着他要放弃所爱的物理理论研究    而当时正是于敏的科研生涯开花结果之时    犹豫之时,于敏想起了童年的一件往事    那还是日军侵华的年代,中国倍受凌辱欺压    当时于敏刚刚学会骑自行车,准备骑车去拜访同学    一个日本人不怀好意地开着吉普车迎面而来    差一点就将年幼的于敏撵在车轮底下    自那时起,于敏心中发誓,一定要科学报国,让中国强大起来!    回过神来,于敏的赤子心伴着愤怒猛烈地跳动着    没有过多地犹豫,他做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决定    他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这不仅是国家组织的安排,也是于敏一生的宿命 钱三强    可是氢弹的研究对于处在婴儿期的中国是何其的困难    1959年,本应提供原子弹技术的苏联老大哥    因为中苏交恶,单方面停止了所有合作协定    中国的原子弹前途未卜,而氢弹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于敏所要面对的挑战自然是前所未有的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熟悉原子能理论    担起重任的于敏还是权威专家中唯一没渡过洋的    如果换做是普通人可能早就有些胆怯了    可是于敏完全不自卑,他从基础理论开始研究    没有老师完全靠自己摸索着学习,竟也摸到些门道 “土专家”于敏    氢弹的研究工作中最为困难的还是计算问题    全中国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    其中近95%的运算力用于原子弹的计算工作    留给于敏小组用于氢弹研究的只有可怜的5% 电子管计算机    就这样,直到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那一年    四年里,于敏带领小组已经提交了成果报告69篇    除了依靠那5%的计算机运算力,更多的时候还是靠于敏惊人的计算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可于敏心中除了喜悦之外有了更大的责任    国家领导做出了指示 “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    但这时于敏的氢弹研究却陷入了一个瓶颈    氢弹的理论模型一直不理想,重量大且威力低    完全不符合要求 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    究竟是理论没有吃透还是资料出现了差错?    一次,于敏在与同事散步的途中突发奇想    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完全推翻之前结构    同事与他越聊越是兴奋,似乎这样一来就能解决了    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当晚就上计算机演算    于敏看着印着计算结果的纸带不断地送出    一边看一边推算着,越算越有底气,越算越是激动    看来这次的设想可算走上了康庄大道    于敏赶忙给留在北京的邓稼先打电话 邓稼先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的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这一通晦涩的通话过后,邓稼先急忙与于敏会合 于敏(右一)与邓稼先(右二)    中国的氢弹研究终于在于敏的带领下走上正道    而在我国之前造出原子弹的法国却依旧愁眉紧锁    突破了最关键的结构设计,氢弹的研制快马加鞭    1967年,仅仅在首颗原子弹爆炸后两年八个月    中国的第一颗 “于敏构型” 的氢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 中国首颗氢弹爆炸    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迅速震惊了全球    两年多,没有前辈的指点,自行独立研究出了氢弹    这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怪物啊    苏联当初还是靠从美国搞来的情报,才造出了氢弹    而中国设计的氢弹竟还解决了成本和维护的难题 苏联大力出奇迹的”沙皇炸弹“    而在幕后于敏,贡献越来越大的同时却销声匿迹了    成了国家机器中一个不知名却又至关重要的零件    核武器的研究远还没有到可以松懈下来的时候    于敏在医院探望病重的邓稼先时,他俩讨论了一番决定赶在美国打压之前,开始核武器小型化的研究 邓稼先(左)与于敏(右)    此后,我国的核武按照于敏邓稼先规划的方向发展    研制成功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核武器    赶在了1996年的全面禁止核试验协议签署前    将我国的核武器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世界一流级别 1996年安理会决议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而于敏这个名字在1988年前都是不存在的    他隐姓埋名近30年,直到退休才被解禁    退休后他深居简出,过着不能再普通的生活    直到2015年,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世人才知道于敏这个名字,才知道氢弹背后的这个 “土专家” 2015年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早在中国氢弹研制成功后几年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专家波尔访华时    特意与于敏会晤,称赞他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虽然于敏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一直不买账    “氢弹之父,这样提不符合科学,我一直不赞成”    有人说于敏是 “不知天高地厚” 的科学家    明知氢弹的设计困难重重,非要研究全新的结构    但很多人还真是就缺了这点“不知天高地厚”的精神    甘于平庸,放弃了追求,淹没于茫茫人海中    很多时候人有多聪明并不能决定成就有多高    于敏式的人物靠的是为科研而大隐于世的定力    靠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才能有如此成就    “我觉得我也许有点天赋,不过我想我不是很聪明”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22400 次阅读|54 个评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者至今仍健在的人
热度 6 pukin 2015-1-10 13:28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于敏院士。 已故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选院士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到: 【 九院理论部一些了解当时研究工作内情的同志近年来告诉我,就科学技术方面(而不是从组织管理方面)而论, 对原子弹贡献最大的是周光召,对氢弹贡献最大的是于敏 。我觉得, 两弹元勋 邓稼先之伟大在于,不仅自己有才华,而且能够让他手下比他更出众的人充分施展才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周光召、于敏这类帅才,也需要邓稼先这种帅才,当然也还需要精通科学技术、能在全局上选择正确方向和做出正确决策的朱光亚这样的科学家帅才和领导。 】 注:九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简称。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 23 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和他们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这 23 位功勋奖章获得者已有 16 位过世,他们是: 郭永怀、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王淦昌、钱学森、姚桐斌、钱骥、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王大珩、黄纬禄、屠守锷。 目前仍然健在的有 7 人: 程开甲 、王希季、 于敏 、 孙家栋 、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 其中孙家栋院士200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程开甲院士获得了 2013 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于敏院士获得了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552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redtree 2015-1-9 12:36
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马丽 魏艳 赵竹青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1/9 11:09:42 资料图: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马丽 魏艳 赵竹青)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独得该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据悉,经过严格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简介】 核物理学家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01-09 10:0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于敏资料图 人民网: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1988年于敏才被正式解封,他的妻子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院副院长、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的空白。他曾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他还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氢弹突破和武器化”项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于敏领导突破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研制奠定可靠基础,该项工作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于敏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该项工作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他参与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他曾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中央果断决策,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中国提升核武器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上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完) (原标题:“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存浩、程开甲获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sanwensheng8 2014-1-10 11:16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王小谟。 当天的奖励大会上,2013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也一一揭晓并颁奖,本年度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简介 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他是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上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他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答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上世纪70年代,张存浩开创了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他开拓和引领中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存浩院士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他还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了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这项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程开甲院士简介 程开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南京 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程开甲院士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上世纪40年代初,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5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严谨求实,崇尚科学,无私奉献,勇于登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转自凤凰网》
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些年,为“两弹一星”而奋斗一生的科学家们!
热度 4 alick1 2013-3-18 22:06
  当年参加核试验人员风餐露宿,生活非常艰苦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于敏(1926~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王希季(1921~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白族。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7)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 孙家栋(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 任新民(1915.12.05~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陈能宽(192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程开甲(1918.08.03~ )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吴兴人,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钱骥(1917~1983.08.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 钱三强 朱光亚 王大珩 邓稼先 赵九章 彭桓武 钱学森(左四)在核试验场 黄纬禄 …… 他们,一个民族的脊梁!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6955.htm#6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09-06/06/content_6585685.htm 参考阅读: http://www.xztc.edu.cn/hangtian/ldyx/ http://china.qianlong.com/4352/2007/10/02/2502@4089619.htm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456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我看民主群星的陨落》序言——李 锐
葛肖虹 2013-2-2 20:22
我们应该懂得历史,了解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精英们几十年是怎样走过来,他们有的成了两弹一星的元勋,每年成为获得国家科学特等奖被人民尊崇的人物,而更多的精英却在那“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年代里被整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不懂得历史就不懂得未来,科学创新只能在民主的环境中诞生。请认真读一读96岁高龄的革命老人——李锐的这篇“序”。 我看民主群星的陨落 《 “ 民主堡垒 ” 群星陨落记》序言 李 锐 原载《炎黄春秋》 2012 年 11 期 今年我已经吃 96 岁的饭了,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很少伏案握笔。前不久,李凌同志将他的书稿《 “ 民主堡垒 ” 群星陨落记》给我,并嘱写序言。我之所以应命,是由于这本大著中有我熟悉的人,主要描述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大师的悲惨命运,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我晚年不断呼唤的 “ 何时宪政大开张 ” 。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国历史变局的一个例证。 当年领导云南地下党活动的省工委书记郑伯克,是我在中组部工作时的同事,又同住一栋楼的邻居(已经去世),他在云南多年,曾亲临联大指导工作,解放后就被打成 “ 地方主义 ” ,从一线退下,再没有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 1939 年夏,我到重庆参加南方局青年工作会议时(青委书记是蒋南翔),认识了袁永熙,他当时是西南联大党总支书记、省青委委员,刚从云南调到重庆南方局办的青训班学习。 1941 年,皖南事变后,全国白色恐怖,他奉云南省工委的批示从昆明到农村隐蔽起来,继续在个旧地区从事党的工作。随后奉南方局组织部的命令, 1944 年回西南联大复学,参与领导学生民主运动。他曾有过短暂辉煌,解放后,在团中央任学生部副部长、清华党委书记、校长助理。他的夫人陈琏(陈布雷的女儿)因他被打成右派而离婚,文革中自杀。 还有何功楷,也是 “ 一二 · 九 ” 运动后武汉秘密学联的成员。他的哥哥何功伟,在抗战初期被国民党杀害,延安开过追悼会,是我参加筹办的。何功楷在外交部工作,任过驻外大使。 1952 年以前,我一直在报社和宣传部门工作,非常关心国家形势的发展,对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曾写过不少文章。昆明的 “ 一二 · 一 ” 惨案,随后李公朴、闻一多相继遇难,是震动全国的大事。书中的统计数字说明: “ 一二 · 一 ” 前,昆明的大学中只有党员 20 多人,运动之后发展到 100 多人,仅西南联大就有 71 人。西南联大存在的八年多时间里,曾在校就读的学生约 8000 人,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 3800 多人,先后在校中学习和工作过的中共党员有 206 人。其中 “ 一二 · 一 ” 惨案中遇难的烈士有于再、潘琐、李鲁连、张华昌(于、张不是联大的)。 1949 年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的有肖亮、刘国 (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钟泉周、钱泽球、江文焕、荣世正,还有参加云南武装斗争牺牲的烈士吴国珩、曾庆铨、陈海、陈虞陶,共 13 人。大多数学生解放后在各种工作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马识途、宋平、王汉斌、彭 云、何东昌、何功楷、沈克琦、李晓等。有一位 1940 年在联大毕业的老教授、研究美国史的专家刘绪贻,书中没有提及。 2012 年 5 月,武汉大学为刘教授一百岁大寿开了庆祝研讨会。由于他坚决反对 “ 用民本偷换民主 ” 的 “ 维稳 ” ,以此压制改革,大家歌颂他为 “ 百岁非毛派 ” ,要力挺 “ 刘绪贻精神 ” 。我的贺辞: “ 关心祖国和人类命运,为实施宪政努力奋斗 ” ,悬挂在大厅;还编入纪念文集《野老丹心一放翁》的首页,文集有近 100 人的文章,约 120 多万字,有很多文章是歌颂联大的民主自由,抨击蒋介石专制独裁贪污腐败的。由此可以看出,西南联大这个 “ 民主堡垒 ” 对最后战胜国民党所作的贡献了。 西南联大能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堡垒,不仅是云南省工委领导了联大有战斗力的党组织,一批优秀党员和许多进步同学奋不顾身的英勇战斗;还有一支富有民主思想的校领导和教授队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后两校校长蒋梦麟、张伯苓都在重庆有兼职,不能来云南,校务由清华校长梅贻琦全权主管。梅的人品与个人修养极佳,从不轻易发言,成竹藏胸,言出必行,行必有方。陈寅恪如此评价: “ 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严谨,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 梅的生活也很严谨,他将校长专用车改为公用车,自己尽量步行;每遇困难挺身而出,从不独断专行。清华成立之初就是民主治校,梅校长力主学术自由,抗拒政府政治控制的教育体制,学校有教授会、评议会和教务会议,最有发言权的是教授,被称为 “ 教授治校 ” 。梅视教授为大学的脊梁, 1931 年就职演说有这样的话: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没有读过大学的华罗庚,入学考试英语差的吴晗,数学极差的钱钟书,都是他引进的人才。在云南时,梅校长对校内中共地下党的组织活动从不干涉,甚至加以保护,对国民党镇压学生行动时则予以抵制。 联大有一支出名的富有民主思想的教授队伍。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遭国民党刺杀,引起轩然大波,激发更多知识分子站到国民党的敌对方面。罗隆基、潘光旦、曾昭抡、费孝通、向达、吴晗还有云南大学的潘大逵等,都是竭力促进中国民主化变革进程的。他们大都留过学,受西方科学、民主和宪政治国的影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专制统治深感不满。皖南事变后,一部分国民党参政员组成民主政团同盟(即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就是为了促进中国民主变革的一次重要行动。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都成了民盟的高层成员。这当然也是联大成为 “ 民主堡垒 ” 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年坚持民主制度的人,未必接受马克思主义。如罗隆基,抗战前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就因为批评国民党统治下的人权状况,鼓吹言论自由,就大受迫害,要取消他的教授资格。他的政治思想,就是从英国拉斯基学来的政治学,在《新月》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作了直接的批评,如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的理论(现在罗的这种见解已经被学术界接受了)。这些教授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是极其真诚的、坚决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还可以说陈寅恪教授,我过去并不知道这位大学者,是上世纪 80 年代黎澍同我去钱钟书家拜访时,听钱谈到,解放初期,郭沫若写信给陈,邀请他到科学院第二历史研究所任所长。陈回信说:如要我当所长,这个所就不讲马克思主义,请你告毛泽东、刘少奇得到他们的同意。陈没有去台湾,一直留在广东中山大学,也没有北上。陈是史学大师,认为 “ 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 陈是真正的家学渊源: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和父亲陈三立都支持维新变法,举办新政,遭到撤职。他的哈佛大学同学吴宓对陈的家世也极为佩服,在《日记》中称赞他 “ 造诣出群,非偶然也。 ”“ 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 ” 陈寅恪认为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他曾经指导 “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 , “ 桎梏 ” 当时指三民主义,后来指马克思主义。中央曾先后派章士钊、陈毅、周扬等人到广州劝说陈来京就职,陈一一谢绝。 这些当年反对国民党蒋介石专制统治的进步青年和精神独立的教授们,结合在一起,就成了 “ 民主堡垒 ” ,乃星空中璀璨夺目的群星。这种定性是完全正确的。 李凌这本书的书名是《群星陨落记》,它不是要写群星,而是要写群星的陨落。 1949 年之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被赶到台湾去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成了大陆的执政党。根据当年共产党尤其毛泽东着重宣传的,要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这些民主教授和革命学生们追求的目标可说已经达到了,这不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吗。可是奇怪的是,就像天文学上发生的流星雨一样,群星乱落了!这一本书就是记下了这一页历史。 1949 年以来,政治运动不断(有学者统计,大小 40 多次),这些运动不论叫做什么名字,都是 “ 与人斗,其乐无穷 ” 的,都是整人的,首先是打击知识分子的。书中写到:当年受周恩来派遣到昆明做龙云工作的华岗,取得很大的成功,还一度化名在西南联大任教。可是到了 1955 年的肃反运动中,他就在山东大学校长的任上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后来被整死了。肃反运动的打击面(立案审查)是 140 万人,所有政治历史稍微复杂一点的都得列为肃反对象。华岗这样的大案是登了报的,其他的人就无从知道了。 1957 年的反右派斗争,为了要使右派分子在公众面前 “ 扫脸出丑 ” ,毛泽东规定要有十分之一见报。这样,在当年的报纸上,就看到了罗隆基、费孝通、潘光旦、曾昭抡、潘大逵、吴文藻、吴景超、向达 …… 等等民主教授被列为右派分子的材料。联大的学生划为右派分子的,有参加党组织领导的袁永熙。本书作者李凌,是在联大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的,也被划为极右了。当年在联大积极参加领导学生运动的共产党员,解放后被整得很惨甚至整死的,除袁永熙、陈琏外,还有李炳泉、吴显铖、尚嘉齐、范迪之、卢锡锟等,联大师生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右派、极右、三反分子、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被抄家、被凌辱的人不知有多少。据我所知, 1957 年谢富治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时,他就把当年调到 “ 边纵 ” 工作的许多联大学生党员打成右派、打成地方主义分子。陈寅恪是 1958 年批判 “ 厚古薄今 ” 的运动中,遭到批斗的,从此告别讲台,潜心著述,文革时被打成 “ 反动学术权威 ” ,双目失明二十多年去世。 我在几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毛泽东与反右派斗争》(刊《炎黄春秋》 2008 年第 7 期),从《毛选》上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 年最早发表的原件中(《选集》作了大量删改),可以看出他早年的敌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他认为无论哪个国家,都分有上、中、下三等人,或五等人即大、中、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将银行等高等员司、政府高等事务员、政客、部分留学生和大学教授、学生、大律师等,称为 “ 反动派知识阶级 ” ,属于前四等人的附属物(人数约一百万)。将为 “ 中产阶级 ” 服务的知识分子,即大部分留学生、大学教授和学生、小律师等,分为右翼和左翼,右翼属于反革命,左翼有时可参加革命,然易与敌人妥协,这些可友可敌的人有四百万。延安时期必须同国民党争夺知识分子,毛对知识分子的看法略有变化,但没有根本变化,从 1942 年的整风运动及随后的抢救运动,知识分子仍被当作 “ 异端 ” 惨遭迫害,我有亲身经历。(抢救运动中,延安和边区共打了 15000 个特务,一个真的也没有。)毛始终认为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附属物,乃 “ 皮上之毛 ” , “ 阶级斗争 ” 革命中的反动派。直到文革时,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连知识也被否定了: “ 知识越多越蠢,越多越反动 ” 。 关于反右派斗争还应多说几句话。 1949 年后的所有政治运动都是整人的,主要整知识分子。反右派斗争除开打击人之外,还要批判这些人的见解,即批判所谓右派言论和右派思想。今天看来,其实当年所批判的右派思想,其中许多都是有助于中国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主张。批判了这些,就颠倒了是非,迟滞了中国按普世规律前进的进程,其后遗症至今还没有消除。反右派运动可以说是对中国民主群星一次大规模的摧毁。可是事情至此还没有完,比如吴晗,在反右派运动中是颇为积极的(那时他刚入党),到文化大革命就成了祭旗的牺牲,最后他全家死得好惨。 由于知识分子喜欢提意见,喜欢多嘴多舌,执政当权之后,视 “ 独立精神 ” 、 “ 自由思想 ” 为异己的 “ 伟大导师 ” 毛泽东,感到同他所希望的人人都当 “ 驯服工具 ” ,当 “ 螺丝钉 ” (学雷锋)的要求格格不入,将知识分子特别是大知识分子当敌人看待的早年认识,终于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实践了。 1958 年 3 月 22 日 ,在成都会议的讲话提纲中,毛泽东写道: “ 对于资产阶级教授们的学问,应以狗屁视之,等于乌有,鄙视,藐视,蔑视,等于对英美西方世界的力量和学问,应当鄙视藐视蔑视一样。 ” 1966 年 4 月 24 日 ,毛泽东对 “ 北京艺术院校试行半工(农)一文的批语 ” 中说: “ 那些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们只会啃书本(这是一项比较容易的工作),他们一不会打仗,二不会革命,三不会做工,四不会耕田,他们的知识贫乏得很,讲起这些来,一窍不通。他们中的很多人确有一项学问,就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至今还是如此。他们也有术,就是反革命的方法。所以我常说,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比较起来是最没有学问的人。他们不自惭形秽,整天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如此下去,除了干反革命,搞资产阶级复辟,培养修正主义以外,其他一样也不会。 ” 既然是反革命,当然要对付了。 1970 年 12 月 18 日 ,毛泽东对他的美国友人斯诺说: “ 我们没有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员呵,全部用国民党的,就是他们在那里边统治,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他们开刀。 ” 1971 年 5 月 31 日 ,中共中央印发了这个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纪要,在注释中指出: “ 此件请印发党的基层党支部,口头传达到全体党员,并认真学习,正确领会主席讲话精神。 ” 也就是说要全国各地一直到基层党支部都要对知识分子 “ 开刀 ” 。(以上引语分别见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第 118 页,第 12 册 35 页,第 13 册 171 页、 182 页。) 文化大革命中,将知识分子打成 “ 臭老九 ” ,将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远不得翻身。 西南联大即是 “ 民主堡垒 ” ,又是 “ 人才摇篮 ” 。在八年多的教学期间,教育出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中,到 1995 年,共有 90 位学生成为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我国 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8 位是联大人,其中只有赵九章、杨嘉墀两位是当年的教师,其余 6 位都是当年的学生,即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王希季、邓稼先。我国从 2000 年开始,评 “ 最高科学技术奖 ” ,每两年评出两人。该项奖极其严格,宁缺毋滥。到 2008 年,共评出 12 人,其中有当年联大学生 4 人,即黄昆、叶笃正、刘东生、吴征镒。还有李政道、杨振宁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来自联大物理系。可是培养这些学生的老师们,如曾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饶毓泰和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赵九章都下场凄惨,甚至被整死了。 李凌同志的这本书,以他的亲见亲闻亲历为主,加上搜集到的材料,记录下这一页沉重的历史。现在的中年尤其青年人,大都不了解这一页历史。中国应当走上自由、民主、科学、法治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大家的责任,一百多年来,多少人为此奋斗、为此牺牲。知识分子在人类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处于一种什么身份和地位,毛泽东怎样扭曲了这种地位,历史就在眼前流过,不能无动于衷。任何理论都不能离开真实的历史,对历史要有忠诚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也都同他们当年经过的史实分不开。本书作以耄耋高龄、孜孜  来写这本书,当然感到这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前几个月,我所在的单位老干局发了一个《关于开展 “ 党的生日寄语 ” 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这些老头写一段 “ 寄语 ” , “ 以营造庆党的生日、迎党的十八良好氛围 ” 。我就在 “ 通知 ” 下面的空白处,写了这样几句话,录以结束这篇序言: “ 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人类历史进步,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智能社会,靠的是科学知识创新;此种创新又同自由民主的宪政治国分不开。 1919 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正是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循此普世规律、世界潮流。我们党革命胜利,也是靠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统治,宣扬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获得的。可是执政之后,却走了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殃民祸国,直到 ‘ 文革 ’ 十年呜呼哀哉。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好转,前十年随世界潮流前进,八九年之后,普世价值失效。我的忧虑在:何时宪政大开张 ” 。
2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评论:学术研究需要大师精神回归
jiaguangjia 2013-1-6 09:57
最近,“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相继离世,人们不禁痛惜大师队伍中又失两位!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是在学术上能做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事业的人,受万世景仰,令我辈望尘莫及。眼看大师远去,只能不胜唏嘘。 构筑了离我们最近的一代大师群像的那一大批学人,出生于辛亥革命前后,在民国成立到抗战结束那段新旧思想更迭,旧学西学交融的乱世,幼时既受过旧式私塾教育,又受过早期西式启蒙学堂教育。自然科学家也具有幼时就打下的国学根基。他们既有学问,又有风骨。他们传承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肩负民族振兴的责任和使命,那是一代知识分子的魂,可敬可叹。 而当代是一个绝好的时代,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物质文明、科技水平都高度发达。可是提起现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这些人,总自觉不自觉想起“论文抄袭”“桃色纠纷”“公知走穴”等形形色色的事件。这些人基本不具备国学基础,忘却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人格,在并不充分享有学术自由的大环境下,不致力于学术研究,而醉心于名利场上的角逐。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或者只是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很多知识分子在默默耕耘,我们无法知悉,留待后人评说。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时下知识分子普遍精神追求不够,境界降低。 如果说时代无法复制,那么基础教育模式、人才评价机制、学术自由氛围能否复制?更为重要的,就是知识分子的魂——大师精神的回归
1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