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外公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籍,签证,永居与海外公民,国爱与爱国
热度 28 laserdai 2016-4-21 06:52
也许这是个议论和争论了好久的话题。 好几年前,我在曼城中国签证中心亲眼见过的一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许永远都不会忘记。( 注释:中国签证中心,是最近几年来设立的中国驻外使馆领馆签证处的紧密协作单位,负责处理外国护照持有者办理中国签证的半官方机构。 ) 一位持有英国护照的华人,国内父亲过世,亲属头天晚上电话通知,于是次日一早来到签证中心申请中国签证以奔丧,结果签证处告知:此类紧急签证,第一天递交申请,加快办理需要第三工作天才能领取,加上航班一般 15 小时,还有国内的交通,看到逝去的亲人最后一面,掐指算来最少需要五天时间。看来,为了所谓的中国传统的尽孝,这次这位华人父亲的丧葬日期需要第六天才能进行。而事实上,按照中国的非常传统的习惯,葬礼一般是三天之内举行。现场的情景我还依然清晰记得,这位华人因为逝去亲人而面色极度疲惫,估计一夜没有睡好而且加上内心及其伤心,当场他对签证官苦苦哀求,就差没有下跪行礼了,然而规定就是规定,签证官女士从窗口后面亲自出来给他和同行的人解释规定,也是职责范围之内的最大善意和善行了。 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中国的国籍规定把门堵死而同时没有打开窗户。中国人拿了外国护照就是外国人(某国华人),回国需要办理签证。 我记得当年看书时候记住了一句话:上帝把门关上的同时会打开窗户。 可惜,上帝是上帝,凯撒是凯撒。 最近又遇到一件同样的事情,好朋友MT突然电话过来,是一个周四的下午,刚接到国内电话,t母亲去世了,问是否知道如何快速拿到中国签证回去奔丧。我回答说,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你明天(周五)一早到签证中心递交签证申请,加快办理第三个工作天得到签证,那就是下周二了,你最早下周二下午可以飞,回到北京 / 上海需要 15 小时就是周三下午,再换国内飞机,到家的最早时间已经是中国时间的周三深夜了。不如今天(周四)晚上直接飞去中国,在北京 / 上海的机场海关办理签证,或许能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这是上上策。 结果周日得到消息,他的确周五早上 9 点整到了中国签证中心,后来又去了使馆 / 领馆亲自交涉,得到的结果是,周六周日两天算数,他在周一上午就可以得到签证,那么下周一下午就可以启程回国奔丧。我说,这不是明显错过了时间了吗? 上帝讲究亲情和大爱,凯撒的就是死规定! 今天遇到一位印度人,无意中聊起这些事情。这位印度人告诉我,印度同样严格不允许双重国籍,关上了大门但同时打开了窗户,持有外国护照的印度人可以申请办理一个‘印度海外公民’护照,此护照可以自由回到印度并且无限期停留( lifelong ),也可以自由受雇于印度的企业工作,但是进入政府等部门工作就有很多限制,因为不是印度公民,这本所谓的印度海外公民的护照,维系了海外印度人与故国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果在看看欧美等国的规定,加入外国国籍后在不能保留本国国籍的情况下可以在故国拥有自由旅行和从事商务的权利,比印度还要宽松。 引申一些个人看法,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的确需要人才,需要笼络人才,看看春秋时期,如果某位国君的政策好大批贤士都来归顺,所以才有可以称霸的主诸侯国。 一般而言,能在国际上行走的人都是很好的人才,都需要认真笼络。欧美国家对这类人都比较重视,都在认真争取。 改革开放后很多中国人出国,去国际上行走,能在一个国家长时期居留下去,这样久经考验与锤炼的事实证明是真正的人才。相对而言,出去混几天镀镀金回来的那不算真正的人才,不妨叫做镀金人才甚至混子人才。 一个国家如果胳膊肘向外拐,对真才吹胡子瞪眼,签证居留方面处处刁难,而把混混们当成真才,这样的国家的发展或许能昙花一现,牛上几年,但是妄想达到真正繁荣发达并长久不衰,那才是国际笑话。有很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就算人才很多也不断产生,但是每天都流出而几乎不流如,长此以往消耗下去,实力总在减弱。好比一个伤口,一直在流血,虽然体内一直在造血,但是长久下去,身体总会出大问题,这样的能健壮吗?笑话。 看看美国历史,二战以前也的确不怎样,就是二战前后笼络了大批人才(包括爱因斯坦),之后才飞黄腾达,主霸世界很多年,至少会持续今后几百年。 或许现在的印度明显不如中国,但是,从笼络人才方面看,长久以后,中国会必然落后于印度。 以前写过爱国与国爱的博文,觉得很是精髓。如果某国自行狂傲,自视很高,要求人人爱我,而同时没有我爱人人。当然,他也爱某些人,溺爱使得这些人家里的钞票烧坏点钞机,这不是分明的错爱吗?! 该爱不爱,不该溺爱却溺爱,这不是有点神经错乱吗?或者是二百五乎? 曹操说,宁可负天下人,毋宁天下人负我。 几千年了,此精神竟然丝毫未变,我很服气。 最后,曹操费了大力气打下的天下轻易被司马懿家给拿走了。而且,凯撒也早成了历史人物了,庞大的罗马帝国只有历史书上才能见到。 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嘿嘿嘿了。 科学网—爱国和国爱两位一体是傅立叶变换关系 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24155.html 科学网—国爱的李小文vs 爱国的段王爷 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6251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5815 次阅读|58 个评论
我海外公民渐成为恐怖袭击直接目标
xupeiyang 2009-9-29 08:25
http://news.qq.com/a/20090929/000258.htm 外交部:我海外公民渐成为恐怖袭击直接目标 http://news.QQ.com   2009年09月29日05: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衰退或不景气,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生存环境有所恶化。在恐怖袭击和绑架、海盗等非传统安全事件中,中国公民正逐渐从过去被殃及变为直接目标。各种刑事犯罪和意外事故更直接造成我国公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今年79月间,外交部、我国驻外使领馆、各地方外办以海外文明和海外安全为主题,共同开展了树立海外中国公民文明形象宣传月活动。记者日前就该活动和领事保护工作对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进行了专访。 为什么要开展树立海外中国公民文明形象的宣传活动?活动的情况和效果如何? 宋涛说,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中国公民和企业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近年来,我国海外领事保护案件频发,其中多数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如侨居国政局动荡、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案件是由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自身问题引发的。比如,有的中国公民和企业不了解或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导致劳务纠纷,店铺被查抄等。有的中国公民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或宗教禁忌,造成当地人误会。有些行为不仅给个人和企业造成损失,甚至也损害中国人在海外的整体形象。因此,倡导文明形象、文明举止十分必要。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人谦和友善、遵法守信,广大海外侨胞人身财产安全就能得到更多保证,发展就有更大空间,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就更有亲和力。 为此,我们专门印制了100万册《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2009年)》和《海外中国公民文明指南》,分别介绍了我国公民在海外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处置方法,以及在海外必备的文明常识。我们在福建长乐、浙江青田和内蒙古满洲里三地举行了推广活动,并通过各出入境口岸、各驻外使领馆等在海内外广为散发。公众也可从外交部网站免费下载。 目前我国领事保护形势如何?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宋涛说,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我国出境总人数仅为28万人次。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了4584万人次。这既说明我国对外互利合作和交流日益扩大,也意味着领事保护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目前,我们面临的海外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地区热点问题升温和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直接影响我海外公民和企业安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衰退或不景气,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生存环境有所恶化。 在恐怖袭击和绑架、海盗等非传统安全事件中,中国公民正逐渐从过去被殃及变为直接目标。 各种刑事犯罪和意外事故更直接造成我国公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及合法权益,多次就领事保护案件作出重要批示。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领馆将领事保护作为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准备着为同胞们的安危奔走劳碌。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以来,与我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保持着联系,随时紧急处理突发的领事保护案件。我们的驻外使领馆身处一线,遇上重大突发事件时,几乎都是从大使到科员全部出动开展领保工作,有时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最近几年,我们平均每年要处理大大小小的领事保护案件3万多起。去年11月,我们在短短几天内租用12架次民航包机,从泰国接回3400多名滞留在那里的中国游客。这么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去年12月,我们积极配合军队,实施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赢得海内外广泛赞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民出境数量还会增长,这对领事保护工作无疑是巨大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有哪些设想? 胡锦涛主席在今年7月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要求我们继续做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不懈地做好领事保护工作。当前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海外安全工作机制,建立中央、地方一体化的海外安全保护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应急处置。各驻外使领馆继续细化重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快速反应、协调处置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好预警宣传。外交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及时发布出国特别提醒和领事新闻。四是推动领保立法。外交部将积极配合领事保护立法工作,以使领事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记者 徐步青) 相关新闻: 外交部: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2008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军舰护航属重大壮举 我国海外人质危机解析: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