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副作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简单便宜地治疗季节性过敏的专利产品
热度 5 SNPs 2011-3-21 00:41
每到春天,我都会对花粉过敏,而且越来越严重,开始还是就流鼻涕,后来眼泪都下来,要一两个月才过去,吃药症状缓解可是药物副作用(嗜睡)也很严重。前段时间,我太太向我推荐用盐水冲洗,她说她哥哥用这个方法把很严重的过敏都治好了。太太买来了一个壶,还有很多盐包(点击图看使用视频): 只要Google "Neti Pot, Nasaflo"就能找到。街口的CVS就有卖的,十几块美金。 我已经试用了两个星期,的确非常有效,现在一点过敏症状都没有了,还不用担心药物副作用。原理就是把吸入鼻腔的过敏原清洗出去。我已开始还只在早上洗澡的时候把温水加入壶里冲,结果很容易有游泳呛水一样的鼻酸感觉,用了盐水呛水的感觉也好多了。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和一般这类日用产品不同,这个壶不是“Made in China", 不但如此,还特地写上“已经申请了美国,欧洲,和国际专利”。 这样的一个壶也能申请专利?专利需要三个条件:新颖性,实用性,不明显性。在这个“发明”以前,也有用冲洗的方法治疗过敏的,不过是用一个尖头的瓶子,冲洗时很难把握角度,冲洗下来的液体还会“污染”手,很不方便,也不卫生: 和以前的方法比,这个壶的确进步了很多。虽然壶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把它用在冲洗鼻窦上可以算是有新意了,满足了novelty的专利要求。实用性也很好满足,的确管用,我都能证明。不明显性也好证明,“壶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明显的话早就有人用了不是?”。所以这个专利取之无愧,而且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新。 其实这个产品是一个很好的有关创新的案例:创新不一定需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甚至不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不用所谓的高科技;但是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需求”,满足“需求”。从问题出发,从需求出发,创新的机会就到处都有,无时不在。 问题不是没有机会创新,问题在于我们很多人不想去创新:认为自己是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学者,创新的话也得起点高些,做一个壶,讲起来都不好听!可是这个壶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一篇Nature的论文,它可以让千千万万象我这样的过敏患者得到治愈。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4002 次阅读|8 个评论
欧美蔓延核辐射恐慌,出现抢购碘片潮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3-17 21:57
核扩散恐慌在欧美蔓延,多国民众抢购可以抗辐射的碘化钾(碘片)。有美国生产商指,当地碘片供应开始短缺,美国西岸更出现抢购碘片潮,网上拍卖已推高至500美元一包。芬兰最大的连锁药店也指,民众周末纷纷抢购碘片。   美国弗吉尼亚州Anbex公司超过1万盒14片装的碘片在上周六售罄,公司主席莫里斯(Alan Morris)形容,他们每分钟收到的碘片订单,相等于过往1星期的数量。他们向求购者强调,辐射抵美的可能性很低,但许多人仍然害怕,尤其是在西岸生活的居民,「买不到的人还哭了。」   芬兰最大连锁药房Yliopiston Apteekki发言人表示,周六碘片一度缺货,但他们已在周日补充库存。他说,买家主要是需要飞往日本或亚洲的人士。   碘化钾是盐的一种,用于饱和甲状腺,阻止其吸收高度致癌的放射物质。加州公共卫生部呼吁居民不要自行採取预防措施,发言人警告,对贝类过敏或甲状腺病患可能对碘片产生副作用。世卫组织也对饮用或使用碘原液有保留,因为它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或在医生处方下用来清洁伤口。
个人分类: 其它|39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德国“神”药阿司匹林(2)称霸
热度 2 fs007 2011-3-13 04:18
寻正 ====上一章 阴差阳错撞大运 水杨类物质退热抗风湿痛风的作用在学界已广为人知,限制其使用的,是该类药物的强烈的副作用。一个从医学上说并不重要,但关乎药品成功的副作用是水杨酸纳的那种令人发呕的甜味,这一特点,结合该药本身对胃肠道强烈的刺激作用,让患者极不愿服用。在所有的优势中,估计移除这一副作用是阿司匹林取得成功的关键——再好的药品,如果患者不愿入口,即失败了一半。 德赛尔设计了一系列的试验证实阿司匹林的药效与明显减少的副作用。德赛尔的研究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并在医学界得到了回应,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阿司匹林的作用,阿司匹林逐渐成为最畅销化工药品。四年后,阿司匹林在医学界人尽皆知,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都不再需要提供常规的药品描述。阿司匹林逐渐成为该药的通用名称,由于其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逐渐走入家庭壁橱,成为常备药物。 阿司匹林畅销的最基本前提是减少了难以入口的这个障碍,而在其它副作用上,其实并不明显,起码远不象德塞尔以及当时的医生们所相信的那么明显。 水杨酸、水杨苷、以及阿司匹林在本质上是同一药品,其生物活性成份是水杨酸。水杨苷与阿司匹林都会在吸收后迅速分解为水杨酸起作用,因此称为前体药(Prodrug)。阿司匹林吸收后半衰期只有20分钟,分解成水杨酸,水杨酸的半衰期则有3-4小时。 水杨酸是人体内本身就会合成的可能起生物调切作用的活性物质。水杨酸能抑制环氧合酶,进而抑制其产物——前列腺素类(Prostanoids)物质的产生。前列腺素类物质包括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前列环素(Prostacyclins)、以及血栓素(Thromboxanes),与白三烯合称花生酸类(Eicosanoids)。这些物质是激素类的信号介质,通常所言的激素是指内分泌激素,把信号从体内一个器官带到另边一个器官,而在同一细胞上传递信号的,称为自分泌(Autocrine),在相邻细胞间传导信号的,称为旁分泌(Paracrine),花生酸类物质就起局部传递化学信号的作用。 花生酸类物质不但是炎症发生时的信号传导物质,同时也是体内众多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的必不可少的信号介质。前列腺素是炎症介质,使得痛觉传导更为敏感,能促使体温升高,这就解释了阿司匹林为什么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另外阿司匹林会干挠到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恶心、出血等常见不良反应。 德赛尔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副作用小于水杨酸或水杨酸钠,然而,他没有对比阿司匹林与水杨酸服用后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或者说即使他做了相应实验,他没有报导结果。现在我们知道他做这个实验会有什么结果,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强于水杨酸。在1899年,柏林的雷登大学诊所做了关于阿司匹林的第一个临床实验,10个有风湿病等相关疾病的病人服用了阿司匹林,其中不少人是用酒兑服的,阿司匹林1-3克,作者报道患者没有不良反应。酒精显著增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当初的实验令人难以置信。 为什么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当时会被低估呢?其中的关键是水杨酸难以入口。一个难以入口的物质往往造成极大的对其消化道副作用的极大预期,因此,水杨酸的胃肠道反应往往可以正确判断,而阿司匹林则没有这个心理预期,病人及医生往往把出现的异常反应归结于其它原因,这种偏见是造成对阿司匹林副作用误解的根本。 其次是医学界的社会心理预期,水杨酸效果显著,同样地也臭名昭著,人们期望出现一个可以有其作用而没有其副作用的物质,阿司匹林迎合了这种心态,人们易于忽略那些副作用。同时,阿司匹林副作用比较隐蔽,比如一半以上的出血,患者不出现症状,因此也易被忽略。麦克拉根推介水杨苷时,他倾向于水杨苷而不是水杨酸,为证明水杨酸不好,他曾经做实验证明来自埃登公司的水杨酸含有大量的杂质。那么水杨苷与水杨酸的副作用也可能跟其不纯净有关,从这一角度上说,埃登公司的乙酰水杨丹不是贝尔公司的阿司匹林,同一样药,两种境遇,并非偶然。 阿司匹林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促销。在1917年美国的阿司匹林专利到期,随后孟山都公司以及一大堆仿制者拥入市场,更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是,美国专利局在1918年还取消了阿司匹林商标名的注册权,1920年,美国最高法案也在贝尔的一件侵权案中宣告,阿司匹林被广告得人尽皆知,已经成为普通药名,不再具有商标性质。这一系列的发展,只是贝尔公司因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付出的代价的缩影,很快,贝尔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打击,在大多数国家丧失商标权,阿司匹林彻底变成一种大小药厂参入竞争的普通药物。 柳暗花明第二春 贝尔公司在1904年开发出片剂,在1915年,阿司匹林成为非处方用药,随后阿司匹林在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时大展风彩,奠定了其家庭常用药的基础。由于人们大规膜地使用阿司匹林,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能有效治疗的疾病,它被广泛用于任何引起发热、疼痛、或者其它不适的症状。在1950年,阿司匹林作用最畅销药品进入迪尼斯世界记录。据说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的宇航员们就带有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市场地位不断地受其它药品觊觎,药品行业也不断地推出新药,试图撼动阿司匹林的地位,如前所述,阿司匹林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远不如最初推介的那么少,种类众多的退热镇痛药还是有机会的。最严重的威胁在20世纪中叶出现了。 在人群中有约2%的人对阿司匹林过敏,在许多人会产生胃不适乃至出血,在儿童会引起雷氏病(Reye’s syndrome),有致命风险,阿司匹林还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比如耳鸣,在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增加出血的风险。在1953年,美国麦克雷尔(McNeil)公司推出了泰诺(Tylenol),其推介方针跟当初阿司匹林窜升如出一辄,新的泰诺有阿司匹林的效果而没有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人群中不能用阿司匹林的(比如小孩),可以用泰诺。 泰诺照抄阿司匹林的推广方式,也几乎全面照搬了阿司匹林的成功,麦克雷尔公司后来为强生公司收购,依仗强生的财力,泰诺以泰山压顶的方式夺去了阿司匹林在解热镇痛药市场的地位,时至今日,泰诺的销售量超过阿司匹林一倍,阿司匹林的很大一部分销售还不是在解热镇痛药市场,因此,可以说泰诺远远地把阿司匹林抛在了后面。 在1959年,强生收购麦克雷尔的时候,泰诺开始推出非处方剂型,发展到1970-80年代,阿司匹林的市场地位已然岌岌可危,前景暗淡。但却有一线曙光,从泰诺诞生之时,就默默地照耀着阿司匹林,在危机尚未成型时,这一片光明就化为灿烂的阳光,把冰冻阿司匹林之势,化为无形,阿司匹林的生命,再现了第二春,成就医药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 给予阿司匹林第二次生命的,是克锐文(Lawrence L. Craven)医生。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他在实践中发现,他的病人如果使用了阿司匹林,其发生心肌梗塞的几率就大减。在1948年,他系统地采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塞,在1950年,他发表了结果,400例使用阿司匹林的男性,无一例发生心肌梗塞。克锐文一生只发表了四篇文章,都跟他主张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塞有关。 克锐文的发现,虽然引起了部分执业医生的共鸣,但在医学界却没有引起重视,只给阿司匹林提供了一线曙光而已。在克锐文之后,是纽约大学的威斯(Harvey J. Weiss)医生把遮蔽曙光的云层撬开了更大的缝。威斯系统地研究了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前面我述及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大多是通过分解成为水杨酸活性成份起作用,但威斯发现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是独立于水杨酸的。威斯的研究对业界实践影响仍然微弱。 彻底揭开遮挡阳光的云层的是英国药物学家姜*文(John R. Vane),他与瑞典生化学家萨蓼尔森(Bengt I. Samuelsson)及伯格斯太龙(Sune K. Bergström)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前列环素与揭示阿司匹林的药理学机制,他揭示阿司匹林制的实际工作完成于1970年代初,随后在1974年,卡迪夫大学的爱尔吾德(Peter C. Elwood)等人率先报道了关于阿司匹林与心肌梗塞的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在1980年代后,FDA扩大了阿司匹林的适应症范围:中风(1980)、心肌梗塞(1985)、与疑似心肌梗塞(1996)。尽管在2003年FDA拒绝了将阿司匹林适当症扩大到对心肌梗塞的预防,但这不能完全防止人们误以为阿司匹林对相关疾病有着强烈的预防作用。 对阿司匹林新功用的发现,导致了这一流行药物的经久不衰,贝尔公司在1999年的百年回顾中宣称阿司匹林在20世纪末产量达到了4万吨,其它保守的估计也起码在3-3.5万吨。阿司匹林成就了德国贝尔公司,它成了德国数一数二的药业巨头,在全球药品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贝尔公司阿司匹林销售额(百万德国马克) ====上一章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9526 次阅读|2 个评论
治理镉污染的技术问题
yangze 2011-3-5 12:40
接上面的博文,很想讨论一下关于治理镉污染的技术问题,不知有没有相关的环保专家。 据我有限的化学知识,猜想根据热力学pH-化学势图,可以用酸碱调教pH值来沉积镉离子。但估计酸碱对环境也有很大副作用,而且cost很高。 我在日本注意到日本有不少组,用有机抽出剂如PC88A去回收Nd、Dy等稀土离子,我想用有机高分子螯合Cd是可能的,但不知道cost如何。 另外我还注意到日本有研究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模拟地球熔岩状态,用超临界溶热法,来回收各种稀土离子。 不知道镉污染如何才能够有效,低cost,大规模处理。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5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料妙用大全:豆蔻养胃壮阳改善口气
shawnshen 2011-2-20 11:07
调味品不仅能刺激你的味蕾,还有益身心。美国雅虎健康网站近日刊文推荐了9种调料,帮您轻而易举调理出健康。   大蒜降低血压。美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发现,每天吃一瓣大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还能降血压。大蒜还有抗菌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轻微感染。   生姜治疗恶心。大量研究表明,生姜可缓解眩晕和因怀孕引起的呕吐,且没有口干、嗜睡等其他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生姜还有舒缓痛经、关节炎、肌肉酸痛的作用。   肉桂降低血脂。临床试验显示,肉桂含有的肉桂多酚可以降低体内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含量,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脂。同时,它还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肉桂粉在超市可以买到,下次吃点心、喝麦片时,不妨撒点。   咖喱保护关节。咖喱的主要原料姜黄,有抗肿瘤、消炎、抗氧化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还能提高记忆力,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孜然增强免疫。烹调肉类、海鲜、蔬菜,都可以用到孜然调味。孜然被认为可以增强免疫,并改善肝功能、减少肠胃胀气。   八角有助消化。八角常被用于煲汤和炖肉,在增添风味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有研究发现,八角有助提升人体免疫力。   豆蔻增加活力。在亚洲,豆蔻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活力。此外,豆蔻能壮阳、助消化,还能缓解哮喘、防止口臭、改善心情。   丁香缓解牙痛。据记载,最早把丁香用于烹饪的国家是印度。丁香除了可以促进消化外,牙痛时嚼几粒也能缓解。   茴香调理肠胃。茴香能刺激胃肠,促进胃液分泌,有调节肠胃蠕动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能缓解肠胃疼痛。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1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Lie to me》1x07:夸大药品的疗效,隐瞒副作用,是要坐牢的
seawan 2011-2-18 15:12
而且FDA的人马很迅速的,说arrest就来了。 简直像电影一样。。。(哦,错了,本来就是个电影)。 ---------------------- 想起来西药的一贯做法:研究生理机制,制作药品,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等。 然后出台。 很科学。 不过我又在想: 生物几十亿年进化出来的平衡,由于某种原因,不平衡了,所以,需要我们来一剂药。 那么,这一剂药会对生物个体这个巨巨复杂的系统产生什么副作用呢?只有通过实验看看这个生物体是否能够“抗”过去了。 那么更长期的效果呢? God knows.
个人分类: 杂感|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饶毅:学术不端的体制性处理办法
Fangjinqin 2011-1-31 15:53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学术不端的体制性处理办法   作者:饶毅   主要观点: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重要问题,需要全国性机构专门处理,在自 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国家科技部、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 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学术不端在自然科学表现最多的是科学研究不端。对于科研不端,该不该处 理?能不能处理?怎么处理?   该不该处理?可能有比较多的共识。科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职业,人数很多, 含有各种利益,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科学发展过程的自我纠正,已不足以抵 消各种不端、特别是严重的和常见的不端所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副作用。需要对 科研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   能不能处理?可能有一定共识,但也有一些人可能有疑问。有些单位和人不 想处理,怕得罪人、影响单位利益;有些人觉得不好界定,不好处理;有些人觉 得报刊、网上、舆论压力就可以了。   如果看国际上的历程,80年代美国也没有处理科研不端的正规机构。NIH(国 立健康研究院)有两位科研不活跃的研究员,私人打假,引起一些争论。美国国 会议员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相关的例子,大张旗鼓地打假,闹的纷纷扬扬。在这 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机构出台措施、设立几个可以影响全国的诚信办公室,从 此有规范地处理科研不端,对于有罪的和无辜的,都有合理以及比较公平的途径 得出大家能接受的结论。   目前中国的科技部有诚信办公室,出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办公室不是常设 机构,资源和责任不足以起到很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已经 开始工作,处理申请基金委经费过程出现的不端,但不处理经费申请以外的不端。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而个人 网站,既无资源、 也无公众监督的规则、缺乏公认的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个 人网站,只能起到举报和舆论的作用,而无法起到国家机构可以、而且应该起到 的作用。   怎么处理?可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共识。有些部门已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无具体执行的常设机构和措施,尚无全国性的约束机制。   所以,中国急需建立规范的体制,在已经出台的条文基础上,有具体的、可 操作的机制,确立对全国有约束性、有调查权威的机构。这种机构通过要求和监 督各单位,而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初期,只处理可以明确界定的学术不端,而搁 置尚有争议的。   具体做法,可以借鉴有经验的国家,参照国外行之有效的相应机构和措施, 在科研方面,比如可以参照NIH的ORI(研究诚信办公室)。由科技部的诚信办公 室、或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科技部或基金委经费的单位, 必需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对学术不端处理的规章制度,上报科技部/基金委。如果 单位不制定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不被科技部诚信办、基金委监督局接受,那 么这个单位整体(如某个高等院校全校,中国科学院或其研究所所)的所有人, 都不能申请科技部/基金委的经费。而科技部/基金委本身的作用在于,建立办公 室审批这些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出现学术不端问题时,审核各单位调查和处理是 否公平合理;如果某个单位3次审核没有得到科技部、基金委机构的认可,可以 停止该单位申请经费资格一年,以避免单位故意包庇;在个人不服单位审核也要 求申述时,由科技部或基金委的机构进行终审。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规范的机制是否能够运作?中国的研究经费分配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过去20多年的运作历史表明:建立适当的机制后,中国人、 中国学术界是可以相当公平地运作的。对比我参加过的中国和美国基金评审,我 认为,虽然中国还有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中国基金委的运作与美国的国家科学 基金会无本质差别。所以,我认为建立处理学术不端的机构,在中国也能成功地 运行。   总之,对于学术不端的讨论时间不少了,现在需要更强的机制保证有具体行 动。   (2011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处理学术不端 莫再坐而论道”为题发表; 主要内容于2010年11月30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上发言) (XYS20110128)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者来信——麻疹疫苗引起白血病
热度 3 fs007 2011-1-23 10:44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按:白血病是非实体癌症,侵犯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如果犯有白血病,是不推荐进行麻疹免疫接种的,减毒疫苗仍然是活的病毒,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来说,会诱发威胁生命危险的疾病,比如白血病接种麻疹疫苗后可以发生病毒性肺炎,导致死亡,加重病情。无论麻疹疫苗本身是否引起白血病,在此案例中小孩接种了不必要的第三次麻疹疫苗,劝诱其接种的医疗机构与政府就有责任。权威机构一定会肯定地告诉家长,麻疹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科学的说法是,麻疹疫苗引起白血病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有证据显示麻疹疫苗接种导致增加的白血病风险,同时也有证据表明疫苗接种导致白血病风险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判断是即使是麻疹疫苗有增加白血病的风险,这个风险也极小,因此,对一般民众仍然要肯定地推荐麻疹接种。但是,这种一般的推荐,对于此案例的判断却没有帮助,只有上帝知道,这个孩子的白血病究竟是什么原因——白血病的原因与机构本身就不明确,更加增加了判断的难度。对于这位家长的呼求,我只能遗憾地说,对不起,没有任何人当得起鉴定专家(当然,并不意味没人来鉴定)。万幸的是,白血病是极少的治愈率极高的癌症,适当治疗,有80%以上的几率可以根除癌症,设法让孩子恢复健康再说吧。】 我是一个麻疹受害者的家长 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情况下给孩子接种了第3针麻疹疫苗 现对孩子的的身体造成了重大影响-诱发白血病 现在国家要给鉴定关联 希望能得到您有关医学方面的帮助 提供些医学知识 万分感谢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资料 忘再得到一些知识 尊敬的各位医疗鉴定专家: 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为我的孩子鉴定,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希望这次鉴定结果能给我痛苦的家庭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心 身体健康 首先我简单陈述下孩子的患病经过。 我的女儿申恒悦 女,孩子今年3岁。孩子天生活泼可爱.家里视为掌上明珠。今年国家卫生部出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看了电视上的宣传,9月18日孩子在县妇幼保健院接种了麻疹疫苗。接种前孩子身体精神方面一直都很好,但接种后孩子明显感觉不乖,出现流涕.哮鸣.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9月25日晚孩子就出现39°C的高烧,第2天到附近诊所诊治。医生说是上呼吸道感染打了几天吊针并开了些药回家治疗。28日晚孩子又出现高烧38.7°C又抱孩子去诊所打针治疗。9月30日又出现高烧并进行治疗。10月13日去诊所 10月20日去妇幼保健院 就这样反反复复孩子的病情一直未有好转 10月26日家人带孩子去陕西森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后第7天主任查房时才怀疑说是白血病 建议去西安儿童医院检查治疗 孩子于11月3日住进儿童医院,几天后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听到诊断结果时家人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白血病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降临在孩子头上。悔恨.泪水已经无济于事。当听到巨额的医疗费用后,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宣布了死刑! 2010年国家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行动,在这次活动展开前就有一些国外医疗组织和 国内免疫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及全国政协委员等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对于这次疫苗强制注射卫生部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必须履行对外国卫生组织的承诺 而不是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后代和健康负责。 并提出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可怕后果。我孩子就是在看到电视上的宣传响应国家的号召后接种的麻疹疫苗,在接种前幼儿园老师曾以不接种不准上学为要挟。此前孩子以接种过麻疹疫苗,为何要求反复接种。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其不良反应率发生较高,接种麻疹疫苗实际是一次轻度的感染,可引起相应病种的轻度症状 约有5%~15%的孩子在接种5-12天后开始发高烧,及呼吸系统疾病有: 呼吸困难、哮鸣、咽喉水肿、声音嘶哑、鼻眼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及皮疹或皮下瘀点、肝脾肿大、呕吐、腹泻、出血、贫血 血小板减少 关节痛疼 发热 淋巴结肿大,等等。(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麻疹疫苗立场文件)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 关于白血病的一些临床表现有 发热 最初有表现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出现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 关节痛疼 等症状。 我孩子就是在接种麻疹疫苗5天后出现的高烧反复, 伴有上呼吸道感染. 哮鸣.声音嘶哑. 流涕. 无力, 随后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 贫血. 血小板减少. 关节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报告里都具有。 目前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立论,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急性白血病与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因素`有关。也有研究表明某些患者染色体异常和基因有关。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某种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与内因结合导致发病。孩子接种前健康活泼 孩子出生后未接触过辐射 家族也无遗传史 就是接种了麻疹疫苗后出现的病症 这个外因就是接种麻疹疫苗 由于孩子个体差异免疫状态不同导致的诱发。要跨越一个免疫不稳定的容易产生自身抗体的阶段,这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以引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获得了证实。(北京大学免疫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王月丹教授) 《动物学研究》 1992年03期 麻疹疫苗诱发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_1)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研究 摘要】:正 实验证明,麻疹病毒及其疫苗可诱发染色体畸变。 (华北制药厂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WXY199203001.htm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预防接种麻疹疫苗诱发粒细胞白血病1例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SYQK1993S1246dbname=CJFD1993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第6卷 短篇报道 接种麻疹疫苗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 http://www.fx120.net/yxlw/jcyx/myx/200607191024412317.htm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2年S1期 麻疹疫苗免疫力的体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特异性玫瑰花试验 37℃处理麻疹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的形成,再免组及痊愈病人组淋巴细胞在以抗原处理后,A—RFC%比未加抗原的对照管有明显增加,此效应在初免组较不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7年01期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正 作者对从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VAERS)得到的55例麻疹疫苗接种后的血小板减少症(TP)的报告资料作了回顾和分析,以提高人们对这种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认识. 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疫苗 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无论从不良反应上 ,时间的关联上.及病毒学 .免疫学. 染色体异常. 超敏反应等都与接种接种麻疹疫苗排除不了关联 与白血病的诱发因素完全吻合。 首先我相信国家.相信科学.相信专家。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想你们都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道德,在这里我希望各位专家能认真. 科学. 实事求是. 多方面研究给予我孩子一个科学满意的答复。这也是一个属于国家事件,国家也有相应的补偿办法。请不要把这种伤害错误强的加于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我是一个农民的家庭 白血病是一个需要巨额费用的重大疾病 孩子得病时我身上只有5千元 剩下的钱全是借亲朋好友的, 该借的借便了, 实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所幸孩子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 现在正走第2个疗程 由于经济原因现在都耽搁半个月了。我在这里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求各位给孩子一个生的机会 您做的不是鉴定 是决定一个孩子的生或死!!!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13050 次阅读|4 个评论
疫苗安全手册
热度 1 fs007 2011-1-18 12:12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按:原文发表在《南都周刊》,商业性转载请与该杂志联系,非商业性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原文中有比本博客中更为简短的常规疫苗简介,在此略去。〗 疫苗的安全性又一次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现代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强制或者推荐疫苗究竟有多少效益,又有什么样的潜在危害,本手册将系统地为你一一梳理。    疫苗安全手册   3月17日,山西问题疫苗事件被媒体曝出。几十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3月26日,广州又有3名小学生疑因接种甲流疫苗致病。当问题疫苗的受害者及其家长还在苦苦等待最终调查结果出炉的时候,3月29日,曾经因疫苗质量问题被勒令停产整顿的江苏延申居然已重装上阵。疫苗的安全性又一次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现代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强制或者推荐疫苗究竟有多少效益,又有什么样的潜在危害,本手册将系统地为你一一梳理。   从来没有绝对安全的疫苗   疫苗本质上就是不安全的。科学上所谓的“安全”实质上是经济净效益,即疫苗的好处大过疫苗的坏处(效益风险+成本);“安全”的另一个含义是指疫苗的风险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比如常见的短暂的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但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揭露山西卫生厅下辖疾病控制中心官商合谋、置操作规范于不顾向下属机构配送大量问题疫苗,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不要相信专家?科学教导人要有怀疑精神,而专家们又一再以科学的名义要我们遵守他们制定的规则,信与不信,成了一个两难问题。   疫苗到底安全么?   疫苗的别名就叫模拟“坏蛋”   人体是一个精致的系统,在发生疾病后总能自愈或者试图启动自愈机制。   人体自愈机制中免疫系统占据核心的作用。免疫系统中有三大体系: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它们的作用分别相当于派出所治安警察、警察局与武警、及国家安全局。   如果有病原体侵入人体,先是“派出所”派出非特异性免疫出面清扫。如果控制不了,就报至“公安局”,启动体液免疫,“成立专案组”,生成有特异性的抗体。抗体就是针对病原的“海捕文书”及“导弹”,它可以直接中和病原使之不起作用,也可以引来吞噬细胞,将病原绳之以法。另外某些细胞只产生少量抗体,但可以长期存活,下次如果遇到同一病原入侵,则可以快速启动生产抗体的免疫活动。   然而人体的警察工作效率并不高,它们抓坏蛋时总是误伤群众,它们有时还很糊涂,没有坏蛋时专抓群众,造成了各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起来棘手无比。   事实上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不适当的免疫反应的结果,警察巡捕开着警车到大街上抓坏蛋,病原的确消灭了不少,但人体损伤更大,比如患上急性肝炎,乙型脑炎,或者细菌性肺炎,病原本身造成的损害远远不及间接带来的后果。   疫苗的功能成分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疫苗的别名就叫模拟坏蛋。   疫苗越“坏”越不安全   疫苗大致分两种,一是全细胞疫苗,二是成分疫苗。   成分疫苗是病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采用时只提取供产生抗原的部分;   全细胞疫苗中,又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采用的是通过化学物理方法杀死的病原作为疫苗,也就是尸体疫苗;减毒活疫苗,相当于拔了牙的毒蛇,有其形而无其实。   免疫接种的作用有二,一是为病原体“坏蛋”画像,二是训练身体的免疫系统。比如乙型脑炎,大多数人都会有合理的免疫反应,乙脑病毒入体,由于缺乏身份证,又拿不出护照,称职的警察巡捕见一个抓一个,画影成像,产生抗体,大家什么感觉都没有就过去了;但是在每50人到200人之中,有那么一个不幸者,其免疫警察开着警车上了大街,对首脑机关一番狂炸,这人就得了脑炎;得脑炎者中,有的警察特黑心,不但弹药带得足,还炸得猛,把整个人都毁了,这种情况占脑炎病患的1/4到1/3。   总而言之,疫苗的作用就是通过训练身体的免疫能力而让其防御体系针对病原进行合理的反应,提供相片识别让它不产生歇底斯里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其它部分不受伤害。身体功能正常,才是人体整体功能正常的根本。   既然号称“模拟坏蛋”,如果不够“坏”,就不能引起“警察局专案组”体液免疫的“重视”,起不到诱发免疫反应的作用,所以一般而言,减毒活疫苗能诱导最强的免疫反应,灭活疫苗次之,成份疫苗最弱。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则相反,减毒活疫苗最不安全。   疫苗本身是坏蛋,所以本质上就是不安全的。科学上所谓的“安全”实质上是经济净效益,疫苗的好处大过疫苗的坏处(效益风险+成本),而不是一味强调疫苗的安全;“安全”的另一个含义是指疫苗的风险在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比如常见的短暂的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不安全因素很多   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也叫副作用(Side Effects),指的是针对疫苗我们所不期望的事件与效果。我们希望的效果是免疫系统成立“专案组”,产生持续有效的抗体,一旦有病原入侵,可以有效地有条有理地应对,既不让病原大量繁殖,又不让身体过度反应。   疫苗产生严重副作用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人体千差万别。普遍适用的剂量针对某些人就过度了,另外一些人就太低了,疫苗副作用大多涉及过敏性反应。   作用机制不明。针对任何一个疫苗我们并没有全面认识其发生机理,某些病原使用成分疫苗有效,另外一些则要用减毒活疫苗,还有很多病原根本造不出相应疫苗。   每一个疫苗都是成百上千的失败代价换回来的。细菌病毒并非单一成分对人体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得容忍其它不明或者已明成分的不良反应。比如说在研究乙脑疫苗时,针对现在的二代细胞培养疫苗Ixiaro,研究者采用对照组给安慰剂,安慰剂中只含免疫佐剂(加强免疫效果的称为免疫佐剂)与稳定剂(使疫苗性质稳定不变性的称稳定剂),结果对照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达到57%。   杂质与掺假。疫苗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使得最终产物成分极为复杂,对于已知的成分我们可以监测,研究其危害风险,但针对未知成分就没办法了。疫苗中总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过程越复杂越容易出错。疫苗生产过程当然给生产商留下了故意或者疏忽的空间向疫苗中掺入不明或者已知成分,这些成分会产生不良效果。   2008年3月,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就因为违规向疫苗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而招回其产品,其中大量的产品已为消费者使用。山西问题疫苗曝光更揭示了疫苗生产出厂以后,还有储存不当,管理不善,违规操作的一系不安全因素,最终进入消费者体内的疫苗的安全性相应地也就无法保障。   接种受伤害 国家应赔偿   疫苗的副作用轻微的大家不在乎,大家不在乎的专家知道很多,而大家在乎的严重副作用专家又知道极少,基本上处于无法判断的程度。   疫苗副作用的发生机制不明是一条明确的规律,专家并不能为民众带来更多的科学上的信心。   这是关于疫苗安全性的一大悖论。如果我们明确知道某种副作用的发生机制,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防止该副作用的发生,某种成分引起了副作用,我们就会在设计上去除该成分或者采用其它方式限制其作用。   疫苗的副作用轻微的大家不在乎,大家不在乎的专家知道很多,而大家在乎的严重副作用专家又知道极少,基本上处于无法判断的程度。   这是关于疫苗安全性的第二大悖论。美国1991-2001年间疫苗副作用登记系统(VAERS)的数据,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疫苗副作用(按报告次数排列):发热、注射部位不适超敏感、皮疹、注射部位水肿、充血、注射部位疼痛、感染、躁动、瘙痒、疼痛、肌肉酸痛、荨麻疹等等。   常见副作用专家知道最多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原理,比如说百白破三联疫苗,其发生躁动的几率为1/3,如果研究人员观察10例接种者,就有超过99.998%的几率观察到这样的副作用。   而不常见的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远远不到百万分之一,而疫苗的临床试验上万人就是极为难得的了,成本极为高昂,如果研究人员观察1万例,他能发现这一严重副作用的几率不到1%。   首先采用排除法   目前,疫苗不良反应的认定依赖于排除法,排除法是生活中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逻辑推理中,要证明A引起B,首先A要先发生(时间条件),然后存在A引起B发生的机制(充分条件),最后还要在没有A发生时B不发生(必要条件)。在生活中这种推理方式往往简化为排除法,A先于B发生,B不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就是A造成的。   在台湾的疫苗伤害案件的审理中,排除法占据显著的位置。1977-1998年间,台湾共受理27件因乙脑疫苗伤害而申请赔偿的案件,给予赔偿的20例中有12例都基于无法排除因果关系。受害人接种了疫苗,然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你不能确定有其它原因造成这一后果,或者无法说明为什么疫苗不会造成这一后果,那么,其因果关系就可以认定。这是平常逻辑思维中的最基本的法则。   严重不良反应是小概率事件,只能在疫苗投入大规模使用后才能被发现,因此中国建立疫苗不良反应登记体系刻不容缓。   如果我们要求疫苗生产厂家在研究明确了严重副作用之后才批准其生产,基本上我们就断绝了疫苗开发的希望。因此,疫苗的严重副作用基本上都是在大规模使用后才有机会研究了解的。   建立不良反应登记体系   美国在1986年通过《全国儿童免疫伤害法案》,建立了“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VAERS),将疫苗统一编号,通过编号识别生产厂家、批次、分销商、以及服务人员,以利于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从而允许临管机构采取适当的行动。VAERS置于国家疾病防御中心与卫生部的双重临管下。   1999年一种叫RotaShield的轮状病毒疫苗在美国被及时从市场中取缔,因为VAERS发现报告该疫苗使用后小儿肠套叠风险增加。   类似的体系见于世界各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药物监督机构(PIDM),近一半的国家是该机构的成员。   中国是1998年加入PIDM的,然而迄今仍未有疫苗不良反应登记体系。如果查看有关新闻,总很容易看到卫生部官员或者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发出的通告,“某疫苗接种多少万人,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缺乏登记体系,这种说法就是信口开河。   中国采用地鼠肾细胞(PHK)株生产乙脑疫苗就备受质疑,而中国报告的结果都好得出奇,连轻微副作用都缺乏,放着这么好的疫苗不用,国际上仍然坚持用日本人生产的有着严重副作用可能性的鼠脑疫苗,为什么呢?当中国不认真采集数据、不以科学的方式来临管与使用疫苗时,用PHK细胞株生产的疫苗反而听上去太好而令人无法相信。   2010年3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就直言中国的疫苗质量有待提高,1周以后山西问题疫苗被曝光,为他在政协的发言提供了直接了当的注脚。   合格的疫苗对暴露在室温下有一定的抵抗力,山西疫苗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疫苗本身是否合格的问题。   设立疫苗不良反应登记系统并允许民众公开查询,可以形成作用巨大的临督制约机制,减少谋财害命的投机行为。   在被动登记项目之外,尚需要主动识别疫苗的副作用,因为依靠受害人及相关人员主动报告必然有漏报。   针对可能存在的疫苗的较长期作用,由于缺乏时间上的紧密连接,比如说超过1周后发生的副作用,就很难让人意识到它跟疫苗相关而进行适当的报告。针对这些缺陷,就需要主动地识别接种人员的医疗事件,从中发现相关的副作用,才能依此最终提供可靠安全的疫苗。   设立国家赔偿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疫苗伤害是现实问题,对伤害进行赔偿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宜建立国家赔偿机制。   由于发现疫苗严重不良反应所需要的巨大社会成本,也就导致了现实的疫苗会产生严重伤害,这种伤害尽管从整体上是不得不为疫苗的巨大社会效益埋单,但承担它们的却是不幸的个别人,基于谁受益谁补偿成本的原则,这些因疫苗受到伤害的人应当得到国家补偿。   针对某些疫苗,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尽管从群体角度来说全民免疫属于理性行为,但针对特定的个体来说,接种疫苗是净损失,因为承担了风险而得不到相应益处——在脊髓灰质炎基本消失的时候,个体没有感染该病毒的风险。不过,如果人人都拒绝接种,则脊髓灰质炎又可能会传播开来了。因此,设立国家赔偿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一味地推诿派专家出面否认疫苗的风险,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自德国于1961年率先设立疫苗伤害赔偿以来,法国、日本、瑞士、丹麦、新英格兰、瑞典、英国、美国、意大利、挪威等国相继设立了这样的项目,大多由国家财政出资,或者像台湾地区那样由厂商与社区共同分担,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社会共同承担其资金。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6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苗简介:炭疽疫苗
fs007 2011-1-13 07:30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炭疽病把柯霍与巴斯德两个现代医学的开创者联系在一起,柯霍首先在1875年鉴定出炭疽病的病原炭疽杆菌,为疾病的细菌学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6年后,巴斯德开发出了炭疽疫苗并以公开实验的方式证明疫苗的有效性,造成了极大轰动,推动了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畜牧业的影响远大于对人健康的影响。人发生炭疽病在已经有抗生素的现代并不可怕,不治疗,80%的人也能自愈。炭疽引起皮肤、肺、与消化道坏疽性病变,皮肤病变组织坏死变黑是病名的来源。 只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员工才需要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苗是成份疫苗,是用无毒的一种炭疽菌浸出液制作的,免疫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接种程序麻烦。苏联曾生产过一种减毒活疫苗,副作用明显,估计现在已停产。国际通用的疫苗推荐接种5剂次(0、4周、6月、12月、18月),每年还要补种以延续免疫力。如果你不小心接触到了炭疽病原,你需要马上接种三剂次(0、2、4周)。 炭疽易于生产,而且炭疽杆菌疱子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炭疽曾被各国用于生物武器研究,在911以后,恐怕分子还曾成功地用炭疽制造了更多恐怖,造成了5人的死亡。他们将炭疽杆菌从邮件中寄给受害人。如果你对此不知所措,一个美国中学生的发现可以帮助你,把家用的电熨斗开到最热,5分钟后就可杀死炭疽孢子,还不影响信件内容,这位中学生的研究后来发表在学术杂志上。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7421 次阅读|1 个评论
疫苗简介:肺炎球菌疫苗
fs007 2011-1-13 07:09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引起儿童感染的细菌之一,在中国估计有每年有上千万的人受累。肺炎球菌引起中耳炎,菌血症,肺炎,最严重的是引起脑膜炎,可以有高达10%的死亡率。 肺炎球菌有多达90多个血清型,最早的肺炎球菌疫苗选择了最常见的7个血型清作为免疫对象(PCV7-惠氏公司),新一代的疫苗增加到了10个(PCV10-GSK)或者13个(PCV13-辉瑞)。最常见的7个血清型覆盖了常见感染细菌的80%。 肺炎球菌疫苗是成份疫苗,相对较为安全,但轻微的副作用常见,80%的小孩接种后会某种程度的反应,躁动不安,1/3的会有低热,而有5%的人会发生高热。 美国推荐接种时间为2、4、6、12-15个月。同轮状病毒疫苗一样,对幼儿进行肺炎球菌接种的时间非常重要,因为要防止的疾病多发生在低龄幼儿。如果错过了接种时间,在两岁后只需要再接种一次就行了。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苗争议起源于态度
fs007 2011-1-7 11:44
寻正 【按:本文为Women's Health约稿发表文章,欲转载者请与我或者该杂志联系。发表文章有修改。】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疫苗的诞生是现代医学的标志性事件,疫苗也是现代医学的核心成份。即使是在科学普遍为世界所接受的条件下,疫苗仍然会受到某些人的强烈反对。社会上针对疫苗的态度总是多极化的,一些人强烈地反对,另外一些人几乎是盲目地推崇,剩下的人站在中间看热闹。 在疫苗的推崇者中,不乏盲目信奉科学的人,他们几乎认为疫苗没有任何副作用,而同时简单地认为只要是疫苗,就一定会在人体产生免疫力。这一类人在中国极为常见,因为中国的疫苗政策倾向于简单化,不注重对消费者的引导与向民众传播正确的疫苗知识。由于中国教育体系把科学推崇到解决一切问题的程度,也导致了不少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包括博士硕士,成为疫苗的盲目推崇者。 绝大部分的医学专业人员了解疫苗的风险与效益,他们对疫苗持有限的支持态度。疫苗应当在效益超过风险时使用。 作为盲目推崇者的反面,是疫苗的坚决反对者,早在琴纳发明牛痘时,疫苗就有了其毫不妥协的对手,在基督教的某些派别,或者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病是上帝或者真主对人陷入罪恶的惩罚,使用疫苗就违背了上帝与真主的旨意,因此,不管疫苗是否有效,都不可以用疫苗。在21世纪初轰动世界的塔利班就曾颁布教令,禁止疫苗接种,曾经多次袭击暗杀从事疫苗接种的官员。 大部分的疫苗的反对者是基于疫苗的风险而反对的,在西方国家,由于信息相对公开,不时有反对各种疫苗的声音出现,比如有名的韦克菲尔德丑闻,他在1998年发表研究说麻风腮三联疫苗引起小儿自闭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批的家长因而质疑疫苗的风险与效益,后来韦克菲尔德被揭露研究中存在不端行为,失去了医生执照,仍然有不少家长继续质疑疫苗的安全性。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对疫苗安全进行质疑与保持警惕性是必要的。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推崇宗教与科学的理想与热情而成为中间派,更倾向于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当疫苗效益超过风险时,愿意接种,而风险大过效益时,则反对接种。这是理智的态度。还有的人缺乏主见,易于受接收到的信息影响,跟着推崇者接种疫苗,而遇到反对者则不信任疫苗。这是糊涂状态。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152 次阅读|1 个评论
麻疹疫苗的决策基础——作用与危害
热度 4 fs007 2010-9-15 12:33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摘要: 本文针对麻疹疫苗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来验证打疫苗的净效益,阐述为什么儿童只需要打两针的原理。如果儿童按计划免疫打了两针,他们就对人群免疫力做了适当贡献,本身就已经是无私地奉献了。打第三针是愚蠢的,因为不但净效益始终为负值,也不对人群免疫力做贡献,更浪费了社会资源——你必须要想一想,疫苗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打了不必要的一针,某个地区某个人,就得少打这一针,如果此人从未打过疫苗,社会人群免疫力的净损失是很大的,即使这个人打过一针,社会净损失也是不小的。其后我进一步解释不适当的行政行为是罚善扬恶,是倒行逆施,卫生部与某些科学作者在透支自己的信用。 全文: 一、麻疹疫苗的副作用(不良反应) 我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疫苗就可以无限制地打,认为多打一针没有害处,且不说疫苗中的成份,难道平白无故地用针刺你就无害了么?有的人马上说,那跟疫苗产生的保护作用相比,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云云。且住,我们在讲疫苗的害处,没有说综合效益。 疫苗不但引起疼痛,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般而言,常见的不良反应都可以承受,但显然,感冒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承受,有谁无聊到成天想感冒的?局部症状就不说了,说说全身性的反应。 1. 发热与高热惊厥 WHO 的立场文件是这样说的: 在接种后大约7-12天,高达5%的受种者可出现至少达39.4℃的发热,并持续1-2天。有时这种发热会导致热惊厥(发生率约为1/3000)。2%的疫苗受种者会出现一过性的皮疹。 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 )在1996 年针对疫苗的副作用的综全评估上说: 有5-15%的接种者可能产生高热,在接种后5-12天达到或超过103F(39.4℃),通常会持续多天。发热者大多没有其它症状。一过性皮疹发生于大约5%的受种者。 WHO 非洲办公室麻疹补充免疫行动指南则有如下数据: 发热超过39.4℃:1/9(11%) 皮疹:1/10(10%) 热惊厥:1/2500 CDC最新MMR信息卡: 发热:高达1/6 (17%) 轻度皮疹:1/20 (5%) 热惊厥:1/3000剂 从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不确定性。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即使是WHO的文件,引用数据也未必一致,因为关注的对象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专家的意见就有区别,但显然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专家们从不否认疫苗存在风险。 2. 严重过敏反应(急性过敏反应) WHO 的立场文件是这样说的: 麻疹疫苗的过敏反应罕见,发生率约为1/10万剂。 CDC 最新的MMR 信息卡: 严重过敏反应低于百万分之一。 1998 年Duclos 与Ward 在《药物安全》杂志上回顾: 从1/2万到1/百万不等。 1983 年Pollock 与Morris 在柳叶刀杂志上报道: 9/17万 (0.53/万) 2008 年Erlewyn-Lajeunesse 等人在《不列巅医学杂志》上报道: 单价疫苗:18.9/10万 = 2/万 1992 年Kalet 等人在《儿科学》杂志上报道: MMR接种2789份,产生5例过敏性休克,即使剔除两例同时接种了其它疫苗的病人,其发生率也超过1‰。 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高度的不确定性。但显然,任何人不能对疫苗潜在的相关不良反应忽略不计。引用数据,必须考虑接种对象,使用的疫苗,人群,以及疫苗生产商。 如果你要中国的数据: 华西医科大学的苏明等人在2009年报道: 6.5/百万 跟中国报道有得一比的,是伊朗Vahdani等人在2005年报道的: 在超过2百万剂接种中,严重反应只有13例,其中包括其它资料归于不严重反应的9例热惊厥,而过敏性休克只有1例! 稍微对疫苗研究熟习的,就不难理解,在中国与伊朗这类国家中,疫苗的不良反应被严重漏报。如果你查阅文献,中国的各类疫苗不良反应率都远远低于国际上用的疫苗,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疫苗从未产生过兴趣。 面对公众,显然我能给出最好的关于麻疹疫苗的严重过敏反应是低于1/万。低于1/百万的疫苗在其它国家,中国人未必打得着。中国疫苗生产厂商拿得出证据否认我的说法么?拿不出,因为政府失职未进行市场后监控,厂商们也显然宁愿花钱走关系,不愿花钱来研究具体中国疫苗的相关副作用是多大。 3. 脑炎脑病 方舟子不懂装懂,我说麻疹疫苗发生脑炎脑病的几率低于1/百万,他说我造谣。我们看看相关说法。 ACIP1996 : 脑炎脑病在疫苗接种后发生率不到1/百万,低于该人群自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相应疾病,因此,不认为是疫苗引起了脑炎脑病。 WHO 非洲办公室麻疹补充免疫行动指南: 脑炎脑病及其它严重神经性疾病:1/百万 Merck 公司关于MMR 技术文件: CDC指出,即使不给予疫苗,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人群基础上,会发生一定量的脑炎疾病。但是,数据显示存在其中某些病例是由麻疹疫苗引起的可能性。使用减毒活疫苗产生的此类风险显著低于自然发生的麻疹疾病后产生的脑炎与脑病(1/2000)。 4. 在前述三个不良反应之外 ,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昏迷、头痛、血管炎、胰腺炎、糖尿病、关节炎、关节痛、肺炎、中耳炎等等一系列的可能性。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约为1/3万,此发生率在文献中算是唯一比较稳定的值,WHO与CDC一致。 二、疫苗的效益 前面我们讲了疫苗的风险,现在我们讲效益。打疫苗究竟有什么效益?那当然是对疾病发生的保护,让你不得麻疹。 要评估疫苗的效益,就得有一个参照值,目前中国麻疹的流行趋势是4/10万(卫生部资料,3.95/10万),我们不妨保守一些,估计为10/10万,也就是1/万,即:你的小孩有万分之一的几率得麻疹。 麻疹传染性极强,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传染性强的疾病要普遍流行就不能太历害,因为它跟宿主是共生关系,把宿主灭了,病毒也把自己消灭了,尤其对于人类几乎是唯一宿主的麻疹来说,更是如此。大部分人的麻疹相当于一次重感冒,我已经指出过了,在有营养不良的人群其死亡率高,但对一般人群则死亡率并不高。我们可以大致说,一次麻疹,相当于一次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百万到1/万。 很明显,你的小孩有万分之一的几率发生一次麻疹,或者打一次疫苗,你得到90%的保护,然后你得麻疹的几率是1/10万,但同时你产生了相当于在/百万到1/万的不良反应几率,我们取几何均值1/10万,那么你的净效益就是1/万-(1/10万+1/10万)=8/10万。 在第二针的决策时,你小孩只有1/10万的麻疹几率,如果再打一针,你再得到95%的保护,剩余几率是0.5/百万,而另一边,你再次得到1/10万的不良反应几率,那么你的净效益是1/10万-(0.5/百万+1/10万)=-0.5/百万。 也就是说,你的第二针不该打,因为打第二针的净效益为负值,值得冒险得麻疹! 我这话一讲,方舟子之流要把我吵死。那么为什么专家要推荐你接种二次呢?因为群体效益,如果大家都不打第二针,那么麻疹的发病率就会上升,麻疹发病率稍微上升一点,你就发现第二针的效益转为正值了。说到底,你的最大效益是别人都打第二针,而你不打,那么你就能够占大家的便宜,不打针也得到保护。这就成了人群博弈了。 博弈论告诉我们,如果人群中任由个体自己选择,他们会在净效益为正时选择打,而当人群发病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净效益就会变为负值,他们就不愿意打这第二针了,其结果是麻疹发病率稳定在一定水平,比如1/万左右。这里,政府与国际组织的效能就发挥出来了,没有WHO这样的国际组织,传染病的免疫就无法推展,会自然地稳定在一定水平。正是由于政府与WHO的作用,大多数人选择了没有效益的第二针,才保持了麻疹不发病或者发生在很低的水平。 那么第三针呢?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两次都没有产生免疫应答,第三次就可能是条件概率了,可能你身体就不对这玩意儿产生免疫应答,打100次都如此——这没人愚蠢到去验证,因此永远是个迷。我们依然估计这第三针是独立的,可能有95%的几率在未免疫的人中产生应答。那么你在第三针中再得95%的保护,剩余几率是0.25/亿,而另一边,你再次得到1/10万的不良反应几率,那么你的净效益是0.5/百万-(0.25/亿+1/10万)≈ -1/10万,完全是疫苗的不良反应! 事实上如果麻疹发病率不高达10%以上,这第三针是有害无益的。那么,你是否可以象方舟子那样宣称自己为群体免疫做了贡献呢?不,因为你第三针产生免疫力的机会不到1%,如果我前述条件概率机制成立,你两针都不能产生免疫力,可能就属于天生不对麻疹敏感的人,那么你第三针做贡献的几率更是远远不到1%,对群体免疫力毫无帮助——对群体来说,要提高群体免疫力,最首要的是那些一针都未打过的人,其次是只打了一针的人,对只打了一针的人来说,还有10%左右的机会做贡献。 疫苗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是受限制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打了这不必要的一针,就意味着某个地区某个正该需要人减少了一次机会。如果此人从未打过疫苗,你对人群免疫力的贡献为起码-90%,如果此人打过一次,你对人群免疫力的贡献也可能高达-10%。因此,不要做了傻事还标榜自己有善心。 三、惩善扬恶= 倒行逆施 我们再来看WHO的政策。从总体上来说,麻疹免疫分为两种策略,两种策略实际上并不怎么相容,采取了一种,就减少了第二种的必要性,非得要两种方式同时采取,还要不顾一切地实行,就是傻子。 第一种策略,就是计划接种,发达国家大多采取这一形式。每一个小孩出生后在1岁时接种第一针,随后在4岁左右接种第二针,如果计划接种得到贯彻执行,那么这个国家的易感人群就基本上不存在了,婴儿在6-9个月内被母体抗体保护,而9-12个月时依靠群体免疫保护,所以麻疹就没有流行的基础,当然,成年人也不可忽略。以美国人为例,CDC以血清学证据表明,在1956年或以前出生的人,由于自然感染机会(并不人人都会得麻疹,大多是隐性感染),他们95%以上的人都有抗体,因此,CDC推荐凡在1957年及以后出生的人都要打麻疹疫苗。在这种条件下,1周岁内的婴儿得到绝佳保护。 第二种策略就是全民普种(补充免疫行动SIA)加后续再补充行动。在美洲地区,当各国卫生部长决心要消灭麻疹时,并非他们要出政绩,而是当时麻疹经常在那些国家暴发,夺人性命,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当时这些国家跟英国一样,只有一针计划免疫,由于不是发达国家,许多的人拖三拉四,计划中的那一针大打折扣,易感人群可以低至60-70%都没打疫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出台了不管免疫史的普种计划,覆盖范围包括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在第一次搞了SIA之后,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国家1-14岁儿童起码有了一次接种机会,麻疹的暴发马上受到抑制,取得了巨大成功。 受第一次普种成功的激励,这些国家采取了每隔4-5年一次的后续补充接种行动。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源源不断地出生成长,这些国家的计划免疫仍然比较差,普种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儿童又回到老路上,很多人一针都没种,重复三四年,这一批人的数目就很可观,这就是方舟子想当然而又没搞懂的易感人群积累效应,积累了四五年,麻疹暴发的基础又逐步形成,于是这些国家又针对1-5岁这些新成长起来的儿童进行补充免疫,每四五年搞一次,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就很高,导致了麻疹在美洲地区得到全面控制。美洲地区的成功,正好说明人群不需要100%的免疫就对传染病有控制作用。 方舟子对美洲经验一无所知,就只知道跟在WHO专家后面拾人牙慧,所以闹幼稚的专业笑话。而美洲控制麻疹控制得最好的,当然是美国与加拿大,别人计划免疫成功,根本就没有麻疹流行的空档,从来不用担心易感人群的积累效应。中国大城市甚至一些农村地区其实在计划免疫上都做得很好,所以中国麻疹疫情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一些落后地区未能得到中央适当的关怀,导致了免疫工作不到位。 中国在2006年的麻疹行动计划书中,就明确提出WHO倡导的两针计划,但不知为什么,到了2010年会采取不顾一切的愚蠢政策。这次普种起着惩罚善人而奖励投机者的作用,在任何国家政策中,都是应当极力避免的。 对于大多数真正为人群免疫力做贡献的人来说,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了计划免疫,因此他们的孩子从来就不是群体免疫力的负担,但是由于他们认真地执行了计划免疫,在普种计划中,他们就受到打不必要的免疫针的惩罚。而那些不执行计划免疫的人,他们正好免费得到接种的机会,不但省了计划免疫的钱,还享受了群体免疫的保护。如果中国继续执行如此愚蠢的政策,显然,放弃计划免疫可以得到最大效益! 一个社会如果执行惩善扬恶的措施,那就是倒行逆施。2006年中国卫生部制定了好好的麻疹行动计划,谁在倒行逆施破坏它呢? 四、中国麻疹疫苗的效力 很多人,尤其是业内的人,对中国疫苗缺乏信心,因此,他们会基于麻疹疫苗的效力考虑第三针,他们猜测是否中国发行过无效疫苗,所以才搞如此大规模的普种。尽管这种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我在麻疹疫苗问答录中就进行过如此猜测,但我的目的却是营造公众压力,希望中国卫生部更加公开透明,而不是真正地质疑中国疫苗的效力问题。 我之所以不质疑中国疫苗的效力(我仍然质疑其不良反应几率),是因为发展了几十年,麻疹疫苗技术太成熟了,中国人没能力独自发展该技术,几十年,偷也把相关技术偷到手了。中国做疫苗的技术并不太落后,我国的乙脑疫苗还出口到许多国家。 就麻疹疫苗而言,85%的第一针效力或者95%的第二针效力都差不多是下限,最近韩国学者进行的测试,一针甚至都可以达到100%的免疫效果。如果麻疹传染力不是那么强,第二次根本都用不着。因此,麻疹疫苗打两针已经有了足够的缓冲,足以克服疫苗中的小问题。 最后关键的信息来自国内专业人员与卫生部提供的麻疹疫情。根据卫生部的资料,我国麻疹实际上得到了控制,说明疫苗有效。上海的陶黎纳提供信息,说国内麻疹流行呈U型,两头大,婴儿与超过14岁的人群占了得麻疹的病人的大多数,更进一步说明麻疹的有效性,因为1-14岁的人群是用了疫苗的,所以防止了麻疹。 因此,我认为即使是出于不相信国内疫苗,打第三针仍然是不必要的。打疫苗跟吃药治疗疾病是两回事,有病才吃药,吃药就起作用,但你不打疫苗,你不得麻疹的几率也远远高于得麻疹的几率,再如前所述,疫苗本身是有成本的,是有不良反应的,打疫苗从来都要进行风险与效益的评估,盲目地给自己孩加针是愚蠢的,如果你自己缺乏免疫力,还不如给自己打一针有更大的人群保护作用与效力。 中国公共卫生部门与一些科学作者明显在透支自己的信用。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6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Avandia: 一个正遭受质疑的糖尿病药物
chemicalbond 2010-6-30 12:05
药物的副作用一直广受医生患者和药物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象糖尿病药物这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Avandia 是GSK的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下面是它的分子结构和相关新闻。 也许有一天,它会成为 VIOXX 第二?大概一两个月后就会有答案。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siglitazone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6/28/AR2010062803793.html Consumer Reports Insights: Doubts surface about the safety of a diabetes drug Tuesday, June 29, 2010 If you need a drug for Type 2 diabetes , Consumer Reports has long advised that a time-tested older medication called metformin is your safest and best first bet. Two studies published Monday, both involving a newer drug, Avandia , underscore why. In the first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searchers led by David Graham of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alyzed Medicare records of more than 227,000 people who took either Avandia or another diabetes drug, Actos. They found that those using Avandia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stroke,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In the second study, published in th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Steven Nissen of the Cleveland Clinic updated his 2007 meta-analysis (an analysis that includes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of Avandia. The new analysis, which included 14 additional studies on top of the 42 that made up the original meta-analysis, confirmed his previous finding that Avandia increases the risk of heart attacks. An FDA advisory committee is set to discuss the safety of Avandia in mid-July . The drug already carries a warning that it can cause heart failure, but some FDA officials think it also causes heart attacks and should be pulled from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internal reports released by leaders of the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 earlier this year, FDA officials speculate that if patients on Avandia were switched to Actos, 500 heart attacks and 300 cases of heart failure could be prevented every month. The FDA documents were discovered in a two-year investigation into Avandia by the committee; its report charged that the manufacturer, GlaxoSmithKline, knew of the heart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drug for years before the danger was made known to the public. Avandia now carries a black-box warning -- the FDA's strongest -- that the drug can cause or worsen heart failure. GlaxoSmithKline issued a statement denying the allegations. The report also raised grave concerns about the FDA's handling of a study that is comparing the heart risks of Avandia with Actos or a placebo. In the internal reports, FDA officials called the trial unethical and unsafe for patients, given the known heart risks of Avandia. If you a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alled the TIDE trial, ask your doctor whether Avandia or Actos is appropriate for you. (Actos also carries a warning that it can cause heart failure.) For people who need a diabetes drug, Consumer Reports' free Best Buy Drugs report recommends metformin, either alone or with glipizide or glimepiride, as the first option. It has a well-established safety profile and is available as an inexpensive generic. Type 2 diabetes drugs improve the body's processing of sugar. When they work well, a test measuring the long-term presence of blood sugar called HbA1c improves. Studies show that the newest medicines are not any more effective than those that have been around for decades, such as the sulfonylureas and metformin. In fact, three of the newer medicines -- acarbose, miglitol and nateglinide -- actually decrease HbA1c less than some of the older drugs. Also, all diabetes drug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ause adverse effects, both minor and serious. The newer drugs don't have a safety advantage; in fact, they may be less safe. Start with metformin, which offer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affordability.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ho have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HbA1c level using a single medication do better if they add a second drug. Taking two medicines at once does raise the risk of side effects. But if you run into problems, your doctor may simply recommend that you try lowering the dose of one or both drug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overall effectiveness, safety, side effects, dosing and cost, Consumer Reports chose the following diabetes medicines as Best Buys. All of them are available as low-cost generics, costing from $10 to $60 a month, sometimes less: -- Metformin,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glipizide or glimepiride. -- Glipizide and glipizide sustained releas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 Glimepirid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Copyright 2010. Consumers Union of United States Inc.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3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药物,新用途 ——万艾可那些有爱的副作用
songshuhui 2010-6-12 00:07
游识猷 发表于 2010-06-10 12:48 研究者们近来发现,广受欢迎的药物万艾可(又名伟哥、威尔刚、Viagra)又有了最新的一种功能,而且这项功能将来很可能对女性大有裨益读到这里先别急着露出心领神会的神秘微笑,这项功能大约和你心中所浮现的猜想不太一样。 倒不是说辉瑞制药(Pfizer)没和您打过同一个主意,但是很不幸地,万艾可在广大女性受众那里的实验效果实在一般。至于为什么在男性身上神奇无比的蓝色小药丸到女性那里就不管用了呢? 有人说,原因如下图所示。 这当然只是个玩笑。不过一心想攻下女性市场的辉瑞可笑不出来,他们最后只好转向开发与万艾可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药物。最新的进展是一种叫UK-414495的药物,刚在兔子身上做了实验。实验据说很成功 ,虽然出现了一些和研究本身质量无关的不太和谐的评论 兔子!难道你觉得它们生得还不够多么? 外国的野兔泛滥起来确实让他们头痛不已,好像兔子多得他们都不知该拿它们怎么办了。前不久,瑞典干脆把野兔塞锅炉里当柴火烧来供暖。 西方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何不烧肉糜的烦恼,在我看来,还是我泱泱天朝的各种兔肉食谱没有得到足够推广的缘故。 离题了,打住,回来正题。研究者们究竟发现万艾可能给女性同胞带来什么福音呢? 辅助治疗肿瘤。 对,您没看错,您眼神好着呢,就是辅助治疗肿瘤。 要说万艾可的这种功能,其实最早算是它的副作用之一。 有人不信了,还能有这么好的副作用?简直比正作用还彪悍了。 其实想当年,万艾可这个药最初的作用也不是造福男性,它这个现在的主要疗效当初的副作用,也是这么东方不亮西方亮地被人发现的。 当年辉瑞一帮子人窝在英国肯特郡的三明治小镇(Sandwich, Kent)里,研究这个代号叫UK-92480的药物时,原本是打算拿它来控制血压和治疗心绞痛的。 当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时,辉瑞发觉,虽然临床数据证明这药控制血压的效果那是相当的一般,可是这药在男性参与者中却是出乎意料地受欢迎,自愿报名入实验组的人潮简直是挡也挡不住 辉瑞立刻意识到,一个大馅饼砸到他们头上了。 不过,为什么一个设计来控制血压的药能有那么不可思议的副作用呢?这就得从万艾可的作用机理说起。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有着各种调控机制来令人体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有时这些机制可说是精巧不已。例如,我们的血液总量就那么多,当一个人运动的时候,他可能希望血液能更多地流向自己的肺部和四肢;当他考试的时候,恨不得大部分的血液都涌向大脑,让他能灵感如泉涌;而当他吃饭的时候,他又需要血液更多的流向自己的胃肠,以帮助胃肠更好地吸收养分。当他看到一个美女双眼为之一亮的时候,他就需要血液流向该去的地方 可是我们的血流动力来源就那么一颗心脏,这颗泵怎么才能在自己单调的一张一弛间实现那么多复杂的调控呢? 来自心脏的动力是统一的改不了,要不这样,我改局部的阻力还不行吗? 于是乎这时候我们的血管就来帮忙了。 别看血管细,那血管壁还分了内中外三层,中间那层叫中膜的有许多平滑肌细胞,那就是我们要重点介绍的能缩能伸的主角。 血管中膜里的平滑肌细胞平常维持在收缩状态,这时候血管也比较收窄,意味着阻力比较大,流入的血液量相对少一些。当需要增加某处血液流量时,从脑部发出的信号顺着神经纤维到达那处血管里的非肾上腺非胆碱能(NANC)神经细胞,这种细胞于是释放出一氧化氮(NO)作为神经递质到自身周围,一氧化氮就是传令兵一号,它去找下线传达信息,下线是谁呢?原来周围的细胞里面有一种蛋白酶,叫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这种酶一看,一氧化氮来了,噢,该干活了,就开始制造环单磷酸鸟酐(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cGMP的一个分子。cGMP功能很多,不过在这个系统里,它就是传令兵二号,它被制造出来以后就去找平滑肌细胞传达上面的最新指示:别绷着,放松点。平滑肌细胞收到这讯息,就慢慢松弛拉长,整个血管也随之舒张,那里的血液流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有人就琢磨了,那要是我又想收窄血管了怎么办? 不难。其实啊,这整套机制里,还有个重点人物没出场呢。 这号人物叫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简称PDE。PDE属于潜伏在那儿专门破坏革命队伍的角色,一看到cGMP就把他拉到一边,转化为三磷酸鸟苷(GTP)。当脑部传来信号时,cGMP就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平滑肌细胞也因而保持拉长的状态。但当脑部不再传来信号时,cGMP就只有消耗没有产出,原本留下的传令兵再多也经不起PDE这么持续和平演变啊。cGMP一消耗殆尽,平滑肌细胞收不到信号了,就又回复原本的收缩状态,于是血管变窄,血液流量下降到原始水平。 所以这出名为血流调控的戏剧里,正面角色包括一氧化氮和cGMP,这俩都是能增加血液流量的分子。反派就是PDE,这小子不干好事,专拖cGMP的后腿。这么一总结我们就清楚了,要增加某处的血液供应,一种办法是增加干活的人手,另一种办法就是减少拖后腿的。 万艾可采用的就是后一种办法。 有人又琢磨了,你说万艾可一个口服药,吃下去以后药物被吸收,然后随着血液流动运输到全身,你说它怎么就能针对性地对某重点部位的PDE进行裁员呢?要是它先从肠胃的PDE下手,那不成了助消化药了吗? 原来我们体内的PDE其实是一大类,就目前所知,至少有十一种PDE分布在人体各部位,其中PDE5就主要分布在那个重点区域。知道这点以后,万艾可的发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辉瑞发现这个学名叫枸橼酸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的东西结构上恰好和PDE5十分契合,它跟PDE5一块儿的时候,借用一句歌词,那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PDE5忙起来就没功夫搭理cGMP了,于是cGMP就能不断累积,于是那儿的血流量就越来越增加,于是局部不断充血,于是于是辉瑞就有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万艾可大获成功之后,其他制药公司眼都红了。要说确实原理弄清楚以后,类似的PDE5抑制物其实没那么难研制。于是,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做了个Tadalafil(商品名Cialis);拜耳(Bayer Pharmaceuticals)、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再加上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三家联合推出了vardenafil(商品名Levitra);都急吼吼地冲来分一杯羹。 实际上,vardenafil才是这次研究者实验中更多地使用的药物。可惜vardenafil的名气实在差万艾可一大截,结果许多新闻媒体报导时,还是打着万艾可的招牌报导。不知三巨头看到那些报道时候,会不会仰天吐一口血,叹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言归正传,还是回来接着说万艾可到底怎么能辅助肿瘤治疗吧。 我们前面提到了万艾可的主要作用对象是PDE5,而且说了,PDE5主要分布在某重点区域。 主要二字,就代表别处也是有一点PDE5的。 比如说,脑子里。 因此,一个人服用万艾可以后,脑部的PDE5也会受到抑制,结果就是脑部的cGMP相对增多了。 cGMP这个传令兵比较十项全能,除了放松血管平滑肌以外,它还能控制离子通道、细胞凋亡、肝糖分解、眼部光传递系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就带来了万艾可的一些副作用有的人抱怨服用以后头痛,有的人则表示视觉受到影响,比如整个世界都有点偏色,确切地说,偏蓝一点。这其实就代表了万艾可对脑部眼部都有影响力。 此外,因为脑部的cGMP还能辅助记忆形成的过程,2006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员就证实了万艾可能让老鼠在迷宫里认路认得快点基本上,这就代表了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提高。 万艾可对脑部的这些副作用倒是让研究人员想起了一个困扰他们已久的事儿脑部肿瘤的给药问题。 我们的大脑可说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我们也进化出一整套最为严密谨慎地保护着它的机制。这套机制中,就包括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简单说来,就是比起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脑部的毛细血管结构上尤为紧密,大多数物质无法通过脑部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脑组织。很容易想见,这样做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许多伤害。 但当脑部出现肿瘤时,或者当别处的肿瘤转移到脑部时,这样的肿瘤就也受到了类似结构的保护,称为血脑肿瘤屏障(blood-brain tumor barrier ,BTB)。 有些肿瘤明明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比如HER2检测呈阳性的乳癌就对单克隆抗体赫赛汀(Herceptin)有着很好的反应。但当这种乳癌转移到脑部以后,赫赛汀因为难以通过血脑肿瘤屏障,就很难抵达脑部的转移灶加以控制。 自然母亲创造出这个屏障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远离各种危险物质,但现在我们需要穿透屏障给药时,却遇到了麻烦。主要研究者之一,Maxine Dunitz神经外科研究所的Julia Y Ljubimova博士如是说。 所以,你应该能想见当研究者们发现口服万艾可居然能增加血脑肿瘤屏障的渗透性时他们能有多高兴。 在最初的实验中,万艾可把血脑肿瘤屏障的渗透性增加了1.8倍,而三巨头推出的vardenafil则提高了2.7倍。实验人员于是选定vardenafil做为后续实验的用药。随后,实验人员培养出身上种植有人类肺癌和乳癌细胞的小鼠,确定它们都有脑部转移后,把它们随机分成四组给药,一组给盐水,一组单给赫赛汀,一组单给vardenafil,最后一组则同时给赫赛汀与vardenafil两种药。结果显示,同时给予赫赛汀和vardenafil的小鼠在生存时间上比起其余三组有了明显提高肺癌组延长了30%,而乳癌组延长了20%。 Ljubimova博士对此结果当然非常满意,我们现在已经展示了如何让大分子透过血脑肿瘤屏障,以后我们会继续对纳米医学里的更多大分子药物采用这种策略,这将为脑部肿瘤的治疗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万艾可帮忙治脑瘤,这确实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传说里,这一把蓝色小药丸还有更多匪夷所思的非主流作用帮助球队获胜、拯救濒危动物、解决粮食危机,以及,帮助CIA反恐 如有好奇的读者想知道有关具体情形,不妨移步最后一条参考资料的网址,自行观赏、惊叹、赞美、铭记之。 【完】 参考资料 C.P. Wayman, D. Baxter, L. Turner, P.H. Van Der Graaf and A.M. Naylor; UK-414,495, a selective inhibitor of neutral endopeptidase, potentiates pelvic nerve-stimulated increases in female genital blood flow in the anaesthetized rabbit;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0; Volume 160 Issue 1, Pages 51 59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45379_1944626,00.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ldenafil http://health.howstuffworks.com/viagra3.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yclic_guanosine_monophosphate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ion by sildenafil citrate attenuates a maze learning impairment in rats induced by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ion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06 Jan;183(4):439-45.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0-05/cmc-dnu050710.php Hu J, Ljubimova JY, Inoue S, Konda B, Patil R, et al. (2010) 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 Increase Herceptin Transport and Treatment Efficacy in Mouse Metastatic Brain Tumor Models. PLoS ONE 5(4): e10108. doi:10.1371/journal.pone.0010108 http://jandan.net/2010/03/29/5-weird-uses-of-viagra.html 扩展阅读: 吃伟哥可能有听力损失风险? 小药片 性安全 万艾可为什么是蓝色的 ? 万艾可问题 :Zeng Amy(附众答案)
个人分类: 医学|2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业已在德国正式启动
Helmholtz 2010-2-15 18:06
德国科学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最大也最雄心勃勃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协调下,明年1月初国际癌症基因组学研究组(ICGC)的德方参与者将正式启动研究,系统地分析儿童脑肿瘤的分子遗传学原因。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找到目标准确、副作用小的新疗法。国际癌症基因组学研究项目ICGC囊括了世界范围典型的基因变异产生的重大癌症。迄今为止共有22个国家参与该项目。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与德国癌症援助协会共同为德国参与ICGC的5年项目投入1500万欧元。 脑肿瘤是儿童年龄段的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可以治愈,受治儿童往往要遭受很大痛苦,而且可能影响其大脑的继续发育。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性强而副作用小的疗法。儿童中最重要的脑肿瘤是髓母细胞瘤,德国每年大约有100位这种小患者,另外每年还有200人左右被诊断出患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恰恰是对这两种疾病,我们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一些很好的前期工作,而且已经收集了很全面的肿瘤样本”,德国ICGC协作组发言人彼得.利希特尔(Peter Lichter)教授说。 德国ICGC研究协作组将对这两种疾病各进行300例的肿瘤样本分析。另外也将对相同数量的同一病人的健康样本进行对照,以期找到癌症性的差异。对于成人常见癌症而言,ICGC的标准是要对每种癌症进行500个样本量的检查。 启动国际癌症基因组学项目的重大契机是美国在结肠癌和乳腺癌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个肿瘤中存在着比人们当初所猜测的要多得多的基因变异。另外,对于不同的癌肿类型,相互之间有着极为不同的基因变异特征。由此可以认定对不同的癌症可能应采取完全不同的全新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应当采用鸡尾酒式多种靶向混合药物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不同的分工任务:采集,测序,分析 德国ICGC协作组的各项任务将由国际知名专家领衔。共同的目标是要在分子学水平对肿瘤做尽可能详细的分析。所以除了发现新的针对性治疗靶点以外,还希望找到有助于更早,更准确地辅助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找到某些治疗有效果或者产生某些预期副作用的分子学证据。“尤其是对于儿童,那些不必要的治疗,必须尽量回避,因为他们更容易遭受放疗和化疗之后危险的后效应的折磨”,儿科医生与分子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项目负责人的斯蒂芬.普菲斯特(Stefan Pfister)说。 研究人员现在掌握了不同的方法,可以对细胞核中DNA单元进行测序。特别要区别对待的是那些具有蛋白质规划作用的DNA片段的序列。另一个子项目是要检查DNA上的哪些区域可以通过某种化学标记、即所谓的表观遗传突变,而置于休眠态。另外还有一组研究人员则是研究能够调节单个基因活性的小的RNA分子。 我们将把一部分测序工作委托给专业化的公司。我们在试行阶段就曾试着把工作交给地处康斯坦兹的GATC生物技术公司”,彼得.利希特尔说。“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DNA测序的价格不断下降,所以我们总是只约定6个月的工作,由此降低减少整个项目的成本。” 来自海德堡五家一流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这项宏大科研计划: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国家肿瘤疾病中心(NCT),海德堡大学及大学临床医院,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除此以外,参与协作任务的还有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以及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 癌症基因组项目中的数据管理:绝非易事 人们所面临的一项特别挑战是对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储存。一个细胞的遗传基因约由30亿个基本单元构成,在不同的分析中为了保证结果的质量,测量量甚至会被放大30倍。所有德国ICGC计划的数据将在联盟的副发言人、罗兰.爱尔斯(Roland Eils)教授那里归总。身兼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理论生物信息学部主任的爱尔斯为此目的在海德堡大学建造了一个“生物量子中心”(BioQuant-Zentrum),后者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面向生命科学的数据存储单元。该项目所需的资金- 几百万欧元 – 将由联邦政府和巴登符腾堡州联合提供。这套系统的容量将达到数十兆亿字节 – 十兆亿字节等于一百万个十亿字节 – 是在1的后面加15个零! 联盟发言人彼得.利希特尔相信,这份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自己的前期工作以及海德堡地区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之间出色的协作保证了我们将能就儿童脑肿瘤很快获得结果,并且将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对这些小患者的治疗。” “PedBrainTumor”科研协作团队的子项目及子项目负责人: 项目主持协调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彼得.利希特尔(副协调员:罗兰.爱尔斯) 组织样品库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安德烈.考休诺夫(Andrey Korshunov),亨德里克.维特(Hendrik Witt,),斯特凡.普菲斯特(Stefan Pfister) 病理学和质量控制 :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圭多.赖芬贝格尔 分析的产品纯化分离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海德堡国家肿瘤疾病中心克里斯托夫.冯.卡勒(Christof von Kalle) DNA 基因组的测序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斯特凡.普菲斯特,彼得.利希特尔, 配对形成谱图 :杰恩.科贝尔(Jan Korbe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甲基化状态分析 :伯恩哈德.科恩(Bernhard Korn),伯恩哈德.拉得维默(Bernhard Radlwimmer),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基因转录组 :玛丽-洛尔.雅士波(Marie-Laure Yaspo),汉斯.雷拉赫(Hans Lehrach),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 小分子RNA 分析 :帕布罗.兰德格拉夫(Pablo Landgraf),阿恩特.博客哈德(Arndt Borkhardt),圭多.赖芬贝格尔,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 生物信息学 :贝尼迪克.布洛尔斯(Benedikt Brors),罗兰.爱尔斯(Roland Eils),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 数据管理 :罗兰.爱尔斯,和德国的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大学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是德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是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成员之一。包括850多位科学家在内的2000多位工作人员在这里研究癌症的机制、总结癌症的风险因素。他们的成果是用于开发各种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基础。此外,癌症信息服务中心(KID)的工作人员还将病人、病人家属以及对癌症疾病感兴趣的公民提供有关癌症的咨询服务。该中心的经费90%来自联邦教育和研究部,10%来自巴登符腾堡州。 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也已在德国启动 德国科学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最大也最雄心勃勃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协调下,明年1月初国际癌症基因组学研究组(ICGC)的德方参与者将正式启动研究,系统地分析儿童脑肿瘤的分子遗传学原因。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找到目标准确、副作用小的新疗法。国际癌症基因组学研究项目ICGC囊括了世界范围典型的基因变异产生的重大癌症。迄今为止共有22个国家参与该项目。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与德国癌症援助协会共同为德国参与ICGC的5年项目投入1500万欧元。 脑肿瘤是儿童年龄段的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可以治愈,受治儿童往往要遭受很大痛苦,而且可能影响其大脑的继续发育。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性强而副作用小的疗法。儿童中最重要的脑肿瘤是髓母细胞瘤,德国每年大约有100位这种小患者,另外每年还有200人左右被诊断出患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恰恰是对这两种疾病,我们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一些很好的前期工作,而且已经收集了很全面的肿瘤样本”,德国ICGC协作组发言人彼得.利希特尔(Peter Lichter)教授说。 德国ICGC研究协作组将对这两种疾病各进行300例的肿瘤样本分析。另外也将对相同数量的同一病人的健康样本进行对照,以期找到癌症性的差异。对于成人常见癌症而言,ICGC的标准是要对每种癌症进行500个样本量的检查。 启动国际癌症基因组学项目的重大契机是美国在结肠癌和乳腺癌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个肿瘤中存在着比人们当初所猜测的要多得多的基因变异。另外,对于不同的癌肿类型,相互之间有着极为不同的基因变异特征。由此可以认定对不同的癌症可能应采取完全不同的全新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应当采用鸡尾酒式多种靶向混合药物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不同的分工任务:采集,测序,分析 德国ICGC协作组的各项任务将由国际知名专家领衔。共同的目标是要在分子学水平对肿瘤做尽可能详细的分析。所以除了发现新的针对性治疗靶点以外,还希望找到有助于更早,更准确地辅助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找到某些治疗有效果或者产生某些预期副作用的分子学证据。“尤其是对于儿童,那些不必要的治疗,必须尽量回避,因为他们更容易遭受放疗和化疗之后危险的后效应的折磨”,儿科医生与分子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项目负责人的斯蒂芬.普菲斯特(Stefan Pfister)说。 研究人员现在掌握了不同的方法,可以对细胞核中DNA单元进行测序。特别要区别对待的是那些具有蛋白质规划作用的DNA片段的序列。另一个子项目是要检查DNA上的哪些区域可以通过某种化学标记、即所谓的表观遗传突变,而置于休眠态。另外还有一组研究人员则是研究能够调节单个基因活性的小的RNA分子。 我们将把一部分测序工作委托给专业化的公司。我们在试行阶段就曾试着把工作交给地处康斯坦兹的GATC生物技术公司”,彼得.利希特尔说。“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DNA测序的价格不断下降,所以我们总是只约定6个月的工作,由此降低减少整个项目的成本。” 来自海德堡五家一流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这项宏大科研计划: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国家肿瘤疾病中心(NCT),海德堡大学及大学临床医院,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除此以外,参与协作任务的还有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以及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 癌症基因组项目中的数据管理:绝非易事 人们所面临的一项特别挑战是对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储存。一个细胞的遗传基因约由30亿个基本单元构成,在不同的分析中为了保证结果的质量,测量量甚至会被放大30倍。所有德国ICGC计划的数据将在联盟的副发言人、罗兰.爱尔斯(Roland Eils)教授那里归总。身兼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理论生物信息学部主任的爱尔斯为此目的在海德堡大学建造了一个“生物量子中心”(BioQuant-Zentrum),后者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面向生命科学的数据存储单元。该项目所需的资金- 几百万欧元 – 将由联邦政府和巴登符腾堡州联合提供。这套系统的容量将达到数十兆亿字节 – 十兆亿字节等于一百万个十亿字节 – 是在1的后面加15个零! 联盟发言人彼得.利希特尔相信,这份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自己的前期工作以及海德堡地区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之间出色的协作保证了我们将能就儿童脑肿瘤很快获得结果,并且将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对这些小患者的治疗。” “PedBrainTumor”科研协作团队的子项目及子项目负责人: 项目主持协调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彼得.利希特尔(副协调员:罗兰.爱尔斯) 组织样品库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安德烈.考休诺夫(Andrey Korshunov),亨德里克.维特(Hendrik Witt,),斯特凡.普菲斯特(Stefan Pfister) 病理学和质量控制 :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圭多.赖芬贝格尔 分析的产品纯化分离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海德堡国家肿瘤疾病中心克里斯托夫.冯.卡勒(Christof von Kalle) DNA基因组的测序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斯特凡.普菲斯特,彼得.利希特尔, 配对形成谱图 :杰恩.科贝尔(Jan Korbe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甲基化状态分析 :伯恩哈德.科恩(Bernhard Korn),伯恩哈德.拉得维默(Bernhard Radlwimmer),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基因转录组 :玛丽-洛尔.雅士波(Marie-Laure Yaspo),汉斯.雷拉赫(Hans Lehrach),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 小分子RNA分析 :帕布罗.兰德格拉夫(Pablo Landgraf),阿恩特.博客哈德(Arndt Borkhardt),圭多.赖芬贝格尔,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 生物信息学 :贝尼迪克.布洛尔斯(Benedikt Brors),罗兰.爱尔斯(Roland Eils),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 数据管理 :罗兰.爱尔斯,和德国的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大学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是德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是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成员之一。包括850多位科学家在内的2000多位工作人员在这里研究癌症的机制、总结癌症的风险因素。他们的成果是用于开发各种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基础。此外,癌症信息服务中心(KID)的工作人员还将病人、病人家属以及对癌症疾病感兴趣的公民提供有关癌症的咨询服务。该中心的经费90%来自联邦教育和研究部,10%来自巴登符腾堡州。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4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T: mendel -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的科技水平太差
liwei999 2010-2-13 01:33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的科技水笔太差 (6616 bytes) Posted by: mendel Date: February 09, 2010 06:07PM 我虽然不反对转基因农作物,但也不是盲目的赞成派。我认为科学是数据说话,而非逻辑或类比,至少对生物学是这样,所以只有生物学才是正真的实验科学,不需要公理定律等来推演未知的东西。 转基因技术,无疑是人类的一大壮举和发明,可是,我看到有人为了推销转基因农作物,就硬要把转基因农作物当做自然界早有的杂交和育种,我就感到这些专家真无耻。 我记得基因治疗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也是对此充满了热情和乐观,可是,这一杂交和育种的过早应用,导致了许多问题,差点扼杀了这一个伟大的技术。 1)转基因或基因治疗技术,绝对不是所谓诱变育种的范版,或这个记者认为的转基因育种比诱变育种更为安全(这记者的这句话好像是从方肘子那里学来的) 2)转基因或基因治疗技术,需要谨慎对待。 3)目前的转基因农作物(包括水稻),基本是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增强抗除草剂的能力,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增产。BT基因加入到水稻的基因组中,能增产你个头啊!其实,所谓增强抗除草剂的能力,也会导致过多使用除草剂,这有点矛盾。 4)当官方或所谓专家在宣传目前批准商业化的两个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时候,我们不没有看到具体的安全数据,Show me your data, not your promise! 5)正在官方说转BT水稻很安全的时候,浙江大学水稻研究所的一组科研小组去年发表了一篇转BT水稻的重金属含量太高的文章,(Wang H. Modified accumulation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in Bt transgenic rice., Environ Sci (China). 2009;21(11):1607-12)。他们发现,BT转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更容易富集重金属铜,镉和铅,特别是镉的含量,严重超标。当然,这些元素也是来自土壤,就是需要在种植BT转基因水稻时,不能种植在污染的土壤里面。这个实验至少说明,BT转基因水稻的真正情况并非是这些记者或专家所能逻辑类比或推理出来的。 引用: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科技随笔:黔之驴与Bt转基因水稻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 人对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就好像寓言黔之驴中第一 次看到驴子的老虎,而这种恐惧往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在我国批准生产两种转 基因抗虫水稻的消息发布后,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近日热火起来。在转 基因的反对者中,许多人犯了寓言中老虎的错误因为不了解而高估风险。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一个怀疑的声音是:对虫子有害的水稻,人能吃吗?B t转基因水稻的优点是植入的外来基因能制造Bt毒蛋白,抵御害虫对水稻的侵 袭。但部分批评人士说,虫子不要吃的东西人更不要吃。这个说法很煽情, 但不正确。 人们一直狼吞虎咽着许多昆虫不吃的食物。昆虫和人的生理构造有本质区别, 能杀死昆虫的食物,许多不危害人,甚至有益健康。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 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自然界中,蔬菜和水果经常产生天然杀虫剂或驱虫剂, 虫子是不吃的,比如西红柿、柑橘、葱、蒜、辣椒、胡椒等。有时这些天然杀虫 剂和驱虫剂甚至对人体有益,例如柑橘含有类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也 具有抗癌作用。 这种类比毫无意义,纯粹是三段论没学好,偷换概念。问题是BT,而非其他东西 作为一种天然杀虫剂,Bt毒蛋白的安全性久经考验。Bt毒蛋白由苏云金 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因此简称B t)制造。早在1938年,法国就开始使用Bt毒蛋白作为农田杀虫剂。19 58年,美国步法国后尘开始使用Bt毒蛋白。由于这种农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 用,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时下大行其道的有机食品广泛使用Bt毒蛋白作为杀 虫剂。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谨慎但肯定地 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 类健康产生危险。 这位记者可能不知道可能不会对人 类健康产生危险中可能二字的意思。BT早就一种杀虫剂,但是,并不是说人们早就吃BT了。BT早就用到农作物,并不是说人们现在可以吃BT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只能骗骗小学生。人们需要的是实验数据和长期的评估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二个怀疑的声音是:转基因违反自然规律,因为通过转 基因技术,水稻等目标生物会被植入自然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拥有的基因。 有这种疑问的人忽视了一点,科学已经、正在并且将要帮助人们实现自然条 件下无法实现的奇迹。作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来说,它并不比现有的育种技术更加 违反自然规律。 这记者所谓的它并不比现有的育种技术更加 违反自然规律,不知道是啥意思,也是从方肘子那里偷来。这记者的会死亡,是不是说我现在让他死掉也是属于并不违反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基因突变,自然杂交或人工育种,当然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这技术用到人身上,其区别就更大了,而不能看得那么轻松。 以被广泛接受的诱变育种为例,这种技术通过紫外线照 射或者化学药剂涂抹等方法,诱使农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的植物种子 可能拥有从未有过的基因片断。如果这些突变符合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 这类种子就会进入商业生产领域。 诱变育种中的基因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转基因技 术是把特定的基因片断嵌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产生后果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都大 为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基因育种比诱变育种更为安全。 这种无知言论,也只有没有做过转基因的文盲才会说得出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三个怀疑的声音是:转基因种子能把独特优势保持多久? 的确,Bt转基因水稻不可能永远阻止害虫的侵害,但这并不影响推广转基 因水稻。农作物和害虫是一对矛盾,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愈强,一段时间后,害 虫抵抗特定杀虫剂的能力也就会提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决这一问题 的办法是依赖科学的不断进步。在所谓超级害虫出现前,就有计划地研发出 新的控制害虫新办法。与此类似,抗生素与病毒的斗争也是沿着这个循环上升的 轨道前进的,结果是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另外,有许多办法推迟超级害虫出现的时间。比如害虫避难所。美 国在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同时,在农田中有意加入小片农田种植非转基因 农作物。这一小片避难所可以为害虫提供有限的食物。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压低 害虫发生基因突变并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最终推迟超级害虫出现 的时间。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四个怀疑的声音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特别是部分欧洲 国家至今反对转基因农作物? 除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原因外,欧洲部分国家对引进转基因农作物犹豫不 决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粮食自给有余,不急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即使如此,欧洲国家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上升。根据欧盟支持的转 基因生物指南针网站公布的数据,包括西班牙、法国、捷克、葡萄牙、德国、 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波兰在内的欧洲八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从2005年 的5.5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0.8万公顷。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基因 农作物受欢迎程度更高。同样根据转基因生物指南针的数据,2008年,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5亿公顷,比2007年上升9.4%。 在美国、阿根廷和印度等农业大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在2008年都有所 上升,其中美国增加480万公顷,阿根廷增加190万公顷,印度增加140 万公顷。目前,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球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2%,转基因棉花占 全球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 诚然,相比一些传统的科学学科,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生物科学还是一门快速 发展的新兴学科,尚有大片未知的处女地,但这不能成为人们犹豫不前的理由。 如果现在停止前进,中国将失去争夺转基因技术领先者的机会,方舟子 说。 这话太煽情和虚伪了点。据说转基因技术非中国专利,仅仅在中国种植生产而已 ★★★★★★★★★★★★★★★★★★★★★★★★ --我思故我在。 建议立委兄把秀才这篇评论推荐到科学网去 (321 bytes) Posted by: 桂铭 Date: February 10, 2010 09:54PM 这些作家记者怎么那么喜欢把自己当作科学的代言人,自以为是地科普自己根本没有资格说话的东西?!让人想起那种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的傲慢可笑。 因为不了解而高估风险---我不认为这是个错误,而是正常的反应。人们需要对转基因水稻持谨慎乐观态度。生物体是复杂的,如秀才指出的那样,不能靠所谓的逻辑推理来代替实际的结果及其分析。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1209,61209#msg-61209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3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身体验甲流疫苗严重副作用之一:左尺神经损伤
zengzhiyong 2010-2-5 17:44
2010年1月13日上午11点,到校医院接种甲流疫苗,之后接种部位轻度疼痛、发麻,下午小腿酸痛,晚上轻度发烧,持续两天后,上述症状消失。但是,左臂(接种的是左手)肩胛部发麻,反反复复持续了20多天。 2010年2月4日,晚上,左手手掌及手指持续性发麻,个人感觉问题严重,上网一查发现有好几个帖子说有发麻的现象,但都无详细回复! 我打了 甲流疫苗 左背有点 发麻 ?_百度知道 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999257 接种 甲流疫苗 后出现手指 发麻 无力怎么办- 已回答- 天涯问答 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81a2be0be1b18cd 打了 甲流疫苗 之后20天出现全身 发麻 的反应,是怎么回事? ask.39.net/question/10957501.html 我打 甲流疫苗 后20天出现全身 发麻 是怎么回事? - 大洋知道 zhidao.dayoo.com/a/93052099176591935.html 2009年11月29日 ... 我是医院的护士,24天前打了 甲流疫苗 ,打后一直无不适反应,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全身 发麻 伴针刺样和蚁走样感觉,行动无障碍,无其他不适,请问 ... 2010年2月5日,到省人民医院检查,两次挂号花费16元,之后医生让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20元,神经电图90元,肌电图100元,超声计算机图文报告15元; 诊断结果: 左尺神经肘段MCV减慢 结论:左肘部尺神经轻度损害 开药: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 10支,2184.80元 甲钴胺胶囊2盒,127.20元 总共花费:2653元。 上述就是打甲流疫苗的代价,还不晓得针打完、药吃完后是否会恢复,如果继续加重,可就惨啦,真担心瘫痪就恼火啦! 网上查到 格林巴利综合症, 一般认为与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疫苗预防接种史。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多。 其临床特点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颈、肩、腰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 http://med.cnedu.cn/html/2006/7/zh7793933111027600212168-0.htm 真的很担心,贴出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劝还没有注射甲流疫苗的同志,注射时权衡利弊吧!!!
个人分类: 随笔|4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甲流病毒并不可怕,疫苗可打可不打!
hongkuan15 2009-11-27 10:13
中国国家卫生部昨日通报,截至11月25日24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300批次5271.7万人份。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疫苗4275万人份;累计完成接种2292万人。 但总体来说,死亡病例并不多, 中国超400万人接种甲流疫苗 不良反应300多例。 最近一周的流感病例近90%是甲型H1N1流感 卫生部25日通报11月16日至11月22日的疫情时指出,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为89.8%。通报指出,11月16日至11月22日,境内31个省份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733例,住院治疗3101例,死亡51人。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显示,上周境内流感病例占流感样病例的比例为55.9%,与前一周(50.5%)相比略有上升。 近期,甲流病毒在我国处于高发态势,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感病情中大部分为甲流。我国率先在全国范围重点人群中国免费注射甲流疫苗,正如所担心的,疫苗的副作用出现了。随着接种人群的不断增加,疫苗的副作用终究会出现的,然而这些副作用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预知的。毕竟从疫苗研发到上市没有几个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做到充分的验证,因此副作用在所难免。看到近期报道的注射甲流病毒致死病例开始出现,虽然不是很多,但还是有的。我又想起了前不久发的一篇博文, 关于疫苗生产中应用的硫柳汞。 总体来说疫苗能够保证大多数人免疫病毒侵袭,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他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尤其是对儿童,我想国家在免费提供给大众疫苗时能够尽到告知义务,将疫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告诉大众,让大众自己选择,自作决定。有几个人知道疫苗的这种副作用? 甲流的致死率到目前为止并不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即使感染了甲流病毒人一样可以抵抗,人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强大的,这已经有文章支持了。还有文章所甲流病毒在全球蔓延,80%的人感染之后甲流病毒就停止传播了,因为那时候绝大部分的人已经有了免疫力。所以,如果你的身体不是很差,平时又很注意锻炼,作息有比较有规律,近期没有服用抗生素,或者很少服用抗生素,我建议还是不要打疫苗的好。多锻炼身体,多喝酸奶,保持好的作息时间,心情舒畅,甲流病毒不会青睐你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四岁女生接种疫苗后离奇死亡
zjcui 2009-9-29 17:29
已知多数癌症没有办法通过打免疫针的方法进行预防。但是有一种癌症可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预防的,那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的头号杀手,若不及时诊断几乎是预后不良的代名词。但是已知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直接关系,早期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成年宫颈癌的手段。HPV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成为国家强制接种疫苗。 但是新近从英国考文垂传来消息,一个名叫Natalie Morton的14岁女生接种HPV 疫苗数小时后在医院离奇死亡。而其她接种了这种疫苗的同学,也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现象。官方目前尚未证实Morton的死亡是否与HPV疫苗的接种有直接关系,但是同批号尚未使用的疫苗已经被收回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成人通过性生活在人群间传染,宫颈癌中有70%是由HPV引发的。在英国,每年有3000人被诊断患有宫颈癌,有1000人死于宫颈癌。在中国,这个数字应该是成百上千的增加,但是具体数字有待验证。 英国从去年开始接种HPV疫苗,已经有超过百万人接种。预计到2011年,英国所有18岁以下的女性都可接种HPV疫苗。英国所接种的HPV疫苗Cervarix产自医药巨头GlaxoSmithKline。据悉其他一些国家使用的HPV疫苗是Merck公司生产的 Gardasil。后者更加贵一些,但是同时可预防部分性疣的发生。 这一疫苗接种死亡时间已经得到了英国卫生部门的重视。卫生部长Gillian Merron对Natalie Morton的家人表示了同情,并表示将尽快调查这一死亡事件发生的原因。对HPV疫苗是否安全,也将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考文垂卫生局长Caron Grainger医生表示将在几天内对Natalie Morton的尸体进行病理检查,与此同时将暂时停止接种HPV疫苗。 Warwick大学生物系教授Malcolm McCrae说,Cervarix疫苗经过了长期和严格的检验。当然悲剧的发生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这种疫苗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并被接种,是为了应对一个相当严重的健康问题(宫颈癌)。 到目前为止,接种Cervarix疫苗后已经报告发生了4,657 例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头晕和恶心。但是以前并没有出现过产品介绍中没有涉及的严重副作用。 GlaxoSmithKline公司英国部医学总监Pim Kon说,公司对Natalie Morton的家人表示同情,同时已经将同一批号的疫苗封存,直到查到Morton的具体死亡原因。 影子内阁卫生部长Andrew Lansley也表示了对Natalie Morton家人的同情和哀悼。说,政府在决定使用哪阁厂家生产的疫苗之前,应该向公众解释取舍的基础。应该解释为何其他与英国相似的国家都是使用的另外一个厂家的疫苗,而只有英国使用的是GlaxoSmithKline公司生产的疫苗。 去年10月在利物浦的一个女生,Ashleigh Cave,在接种这一疫苗30分钟后突然腰部以下离奇瘫痪。在瘫痪之前该生首先出现了头晕和头疼,时候还全瘫痪。一周之后其双腿完全没有了任何力量,之后入住医院。该生今年已经13岁了,至今已经在医院住了整整12个月。Ashleigh Cave的Cheryl Cave妈妈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给公费医疗系统有关人员说,这一疫苗有问题。但是他们都不承认。我现在每天都非常后悔当初签了认可接种的知情同意书。每个妈妈在让自己的女儿冒一定风险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但是GlaxoSmithKline公司说,英国药监局认为 Ashleigh的病与疫苗无关。 Natalie Morton的朋友们为其举行了悼念仪式。Natalie Morton的同学,15岁的Charmaine Dunn-Myria说,同学们都在楼道里哭泣,没人相信这种事能够发生。我今天也接种了这个疫苗,不知道可能会因此而病倒甚至死亡。 有校友在Facebook上写道:“Natalie,你是如此友善,如此美丽,总是给人以微笑!我们将永远怀念你!”另外一个校友,Nicola Watson,写道:“你现在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我们都在为你祈祷。我们都非常喜欢你。你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原文见链接: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life_and_style/health/article6852858.ece Close ... Natalie, left, with stepmum Joanne, sister Abigail and bruv Joshua
个人分类: 实验室最近论文|4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