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后记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后记

相关日志

《传染病辨证体系规范化实践》后 记
fqng1008 2020-2-11 08:23
这本书即将出版发行之时(已经开印),责任编辑突然打来电话,看到我博客里不少新型肺炎的博文,要求临时增加一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限3天内交稿。我又告诉他,手头还有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的中医药认识及防治的相关内容,他连忙说也作为一章另立。这就是后两章紧急拼入的原因,因而体例和内容完全不一样。 我们团队有人坚决反对这样做,觉得匆匆忙忙总有不到之处,而且疫情才开始不久,不定论东西太多,会影响全书的质量。但我与责任编辑的想法一致,如我博文所言: 这本书在出版社躺了整整三年,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时机 促成 ——2019-nCoV 感染 疫情迅猛。也许,出版社 早 有预见, 三年时间就是为了等待 这样的 一个 时机。 如果不为这场席卷全国、波及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一点粗浅的小结,那真是白白辜负了它 三年 的对待。何况,在这场对待中,一是书稿的内容已经 滞后,因为时代又进步了许多, 我们 的思想又前行了许多 ; 二是这一场瘟疫很可能与前两场冠状病毒感染 ——2002年的SARS、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一样,次年就销声匿迹,那时候再写出来的东西则可能真正成为“屠龙之术”。 值得说明的是,责任编辑限定 3天时间的同时,我们正在申报深圳市科创委招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专项而难以脱身,只好让儿子聂凡博士承担了第十章的写作任务。谨在此致谢,也为他不能作为作者之一表示歉意。同时,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谨对责任编辑等付出心血的老师致以崇高的谢意! 聂广于 2020年2月11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科学(完整版)》之跋
tian2009 2018-5-14 00:29
《警惕科学(完整版)》跋 北京的春天一向很短,这几天迎春黄艳,桃杏夭夭,却有了夏天的味道。 非常感谢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能够在两年内再版此书。 实际上,这个“完整版”比原来的版本只多了一篇文章:《警惕科学家》。在上一版进入最后流程时,此文尚未正式发表,为了保证《读书》的首发权,也为了不闹乌龙,忍了一下,没有收入。《警惕科学》付梓一个月后,《警惕科学家》出现在《读书》杂志2014年4月号上。当时我人在北美,首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阅览室看到了《读书》,又在两个月后看到了样书。 既然是增补,曾想再加两篇文章,《绝对正确》和《关于科学精神的随想》,算是前史,那样一来,就是从我弱科学主义到极端“反科学”的近乎完整的心路历程了。不过,我不想进入主题太慢,也不愿篇幅再长,所以最后决定,在这个跋里留下这两篇文章的名字。 上一版的序言中,本来已经包含了对《警惕科学家》的介绍,出版前删去了。正好在这一版里把删去的补上,顺便做了少许增订。 当然,这个跋是新写的。感谢的话与大前年差不多,就不在此重新说一遍了。 与三年前相比,我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已经有了彻底的变化。 如果北京的天空总是如这几天一样,天蓝云白,我也是很爱这个城市的。 更何况,这个城市里有我爱的人。 2017年3月15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科学(完整版》与《警惕科学》的致谢部分
tian2009 2018-5-14 00:27
【《警惕科学(完整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7 年)之致谢,完全延用了《警惕科学》( 2014 年)的致谢。】 致 谢 不久前,在美国西部千里独行,驾车千迈,飘行在沙漠和海滨的公路上,直接到体验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文明的成果,心情格外复杂。我深深知道,这样的生活,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之上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微博微信上频频亮相的北京雾霾,仿佛是我的脚注。小崔回国,转基因纷争再起,这本小书终于到了临盆的时刻。 感谢曹宝印先生邀请我加盟这套熟悉,让我这个系列的文章得以完整呈现。感谢石婧女士认真尽责的编校工作。 感谢多年来与我合作过的编辑杨虚杰、王洪波、李焱、叶彤等人,他们的约稿和催稿,是推动我写作的一个巨大动力。 感谢多年来在学术上与我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江晓原、刘兵、王一方、吴国盛、刘华杰、蒋劲松、苏贤贵等“反科学文化人”; 感谢对我等“反科学文化人”欣赏包容,并在学术上相互砥砺的刘晓力、吴彤、卢风、刘孝廷,以及去年匆匆离世的胡新和等兄长; 感谢前辈学人范岱年先生、董光璧先生、张华夏先生、刘钝先生,以及我的导师金吾伦先生、陈久金先生、难得一见的刘吉先生,他们是淳淳长者,对我的偏激与离经叛道都能宽容包容,平心论道、平等对话。 感谢我的表哥李学志和表嫂冯小双,让我在稻香园度过了十一年的美好时光,本书的前半部分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给了我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蓦然间,我发现自己已经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教书、读书、写书,衣食无忧。 只是,天空不再是蓝色的了。 时间一维,不可逆。 2014 年 2 月 28 日 Lamont Library , Harvard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2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后记》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7-12-1 08:58
姚远,颜帅:《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后 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终于写完本书最后一章,述及数位已逝前辈的事迹之时,眼前不觉浮现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身影,一股感慨不禁自心底升腾而起。杨宏基那深沉苍桑的《三国演义》片头曲不知觉间哼唱出声。 回想起29年前参加颐和园会议,研究会尚在襁褓之中,我还被呼为“小姚”,转瞬却已届花甲。正可谓,青山依旧在,辉煌成烟云,笑谈所历事,一切成传说。然而,唯独不能释怀和置之笑谈的是我所认识的那些亦师亦友的同仁和前辈熟悉的面容和故事。也许是经年累月读史、作史的一种自觉,我似乎冥冥之中,感觉到一种身前事和身后评的担当,要把他们甘做人梯,创业维艰的故事记载下来,传之后世。 这些英雄,都是挥洒两支笔的好手,特别是他们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研究的支持、帮助,尤应铭记在心。其中特别是已逝者中:1948年即投身革命、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编辑学报》原主编和参加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教程》的鲁星(1924—2009)编审,曾于1998年1月24日的来信勉励,这“将会对我国科技期刊 事业 大发展产生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杨焕章(1937—2014)教授于1998年9月16日的来信指出“深感这方面一片空白……在学报界,乃至编辑出版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时代即靠近革命、在自然地理统计方面卓有成就、从事编辑工作5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发起者之一李汝燊(1923—2010)先生,曾在《我国首部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面世》的书评中多有嘉许;提出信息有序化编辑概念、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定华(1931—2005)先生,曾在其任主编的《情报•科研•学报》发表了一批最早的科技期刊史习作。他们都是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著书立说的编辑英雄中的代表。让这股无名英雄之气,永远驰骋纵横于人间。 尽管竭尽所能,恐怕所写、所记、所载,仍难恢复和反映历史的原貌,就连自己亦难以满意,只能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来者。衷心希望有志者能够继续这一事业,让历史天空的星座中,也闪耀有无名英雄之星,不要让他们的创造被后人付之一笑。 姚 远 2016-01-23 于西安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4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前言”“后记”中的人生情怀
热度 2 sanshiphy 2017-5-20 15:03
拿到一本新书,可能很多朋友会忽略掉书中的“前言”“后记”。我开始养成看“前言”“后记”的习惯,也是上大学那时候的事。还记得大学第一堂线性代数课,一位瘦小精干的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拿到书,前言要读一读,一本书哪些是重点,哪些可略读,作者在书中都告诉我们了,一目了然。自此之后,我也开始慢慢读起“前言”“后记”了,读着读着,就觉得这里面也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情怀。 赵世瑜《天子的悲剧》的后记结尾写道:“1992 年10 月15 日于北师大学15 楼那不满15 平的蜗居”。作者时任讲师,在蜗居中做学问写书,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可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曾说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诚是也。有人说了,北京房价目前这么贵,我要是有15 平怎么怎么的。可是您要是有15 平了,您敢保证蜗在里面做学问写书,而不是操心换成60 平? 朱本军《政治游说》的前言有这么一段话:“在当今房价不断攀升、物欲横流的社会,二位老人将他们的房子无私腾给我们一家居住,为我潜心治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书中所指的二位老人是作者的导师北大高利明教授和她的爱人李佑斌老师。老师招学生为什么,申请项目,干苦力,壮门面?否也,老师招学生是为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招学生不必唯多,但必唯精。得一英才,全力教育爱护之,望其成才,也称得上人生一大乐事。 这里再讲一个对年轻人或许有所参考的“前言”。张晓《Matlab 微分方程高效解法》前言说道自己博士毕业后,由于某种原因待业了3 个月。“于是我在年近30 岁的时候开始面对既无业、也无钱、还单身的人生悲剧,想起昔日的同窗、朋友大多已成家立业,内心的苦闷愈甚却无处排解。这时候我开始着手将已掌握的谱方法及其重要的技巧和经验总结成书,一来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些有价值的数值方法。二来潜心写书可令我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张晓得这番表白,使我想起了物理学家费曼在自己爱人去世后也曾经历了一段消沉的日子,他通过强迫自己专注去研究转盘的运动,终于走出了这段低谷。人生总是会经历一些低谷,不妨专注于某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需要考虑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花时间做,一心只想做完做好,也许不经意间你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低谷。 最后讲一个我最欣赏的情怀“前言”。梁思成《佛像的历史》一书的前言由他的夫人林沫撰写,其中讲到梁思成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全家5 口被迫搬到25 平的小房子里住。虽是陋室,但梁老可不能“惟吾德馨”做学问写书,只能写检查。一天,林沫整理书架时,翻出了梁思成在美国为写《中国雕塑史》时收集的散落在国外的中国历代雕塑的图片。“思成正在写检查,听到响声回头一看,他的眼睛立刻从茫然的神态中放出了光芒,急忙拾起掉在地上的图片对我说:‘眉眉你看那多(美啊)…… ’‘美’字刚要说出来又咽了回去,因为“美”在当时是犯忌讳的事。”是呀,一个人多年冷板凳坐下来做学问,图的是什么?或许是名,或许是利,这些都无可厚非,只要你挖到矿,都是对社会有贡献。可在,在梁老那里还有第三种图法,“美”!让知识像宗教一样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这是最高级的一种图法。 讲了这么多书,大家有兴趣都可找来翻翻。“前言”“后记”写的这么有情怀,作为精华的正文也是不错的。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4591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科学家为何婉拒“论文科普化》的简评与新书后记
Fangjinqin 2016-8-30 16:15
对《科学家为何婉拒“论文科普化》的简要评论与新书后记 2016/8/30 15:25:46 Fangjinqin 应该改变目前现状的时候了!我还是比较重视科普工作,经常发表了一些科普文章,也出版了科普书等,“科技浪花与追梦随笔记——新兴科学交叉集”下个月将正式出版,这些都是出自个人的责任感和兴趣。2014年我出版一本《漫游网络世界》, 当时《科学大讲堂》给我发来邀请函,要我去科普一下,但是言而无信啊!虽然 我真的认真准备了,花了不少时间,可是后来我问科学网,他们答复是改变了计划,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取消了?岂不骗人!!大家想一想,连科学网就是这样的状态,《科学大讲堂》难道不成为哗众取宠的有名无实的“作秀”而已?!这样大家可想而知:在我国开展科普工作有多难!我国怎么能够真正把科普传播工作真正带动起来??!!令人深思啊!!! 我在“科技浪花与追梦随笔记——新兴科学交叉集”一书 最后有一个《后记》,不妨抄写如下: 后 记 正如席近平在2016年“科教三会”上所说:“科学普及 与科技创新 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 完全赞同! 科普知识传播与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工作无疑都是同样重要的, 甚至有时科普传播更重要, 特别是在我国整体科学素 质迄今仍然低于西方的情况下, 更应重视和强调科普传播工作的极端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 只有 通过知识普及才能产生实际影响,才能提高全民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有可能尽快成为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变成社会的劳动技能,最终才能形成强大的科技生产力,才能给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真正的福音。试问:这些道理谁人不知? 面对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加强科普知识传播,大力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是我国非常紧迫的一件大事。 大凡有识之士,特别是科学大家,他们都非常重视科普知识传播工作。例如,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利亚·普利高津教授就是这样,他1969年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他领导的布鲁塞尔-奥斯丁(Brussels-Austin)学派是国际上著名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派之一。每次他的课题组获得科研新成果后,都要撰写成科普著作,迄今他在国内外出版多部科普名著,如《从存在到演化》、《探索复杂性》、《确定性的终束》、《从有序到混沌》等。他在科研上的最大风格和特色是,敢于人先,独树一帜,善于从哲学高度来阐明科学原理及其应用,他有一句著名论断:“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揭示了非平衡系统的基本演化规律。 为了向科学大家学习, 力促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作者2014年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网络科学的科普合著《漫游网络世界》(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4),旨在帮助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 该 书不仅介绍网络科学的入门知识,而且弘扬了网络科学经历的三个里程碑及其传奇人物令人感动的奋斗历程,激励年轻人探索前行。并提醒网友,严防诈骗,警惕陷阱;力促网络健康发展,推动网络美好应用 。 该书出版后,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和影响,例如 有网友在科学网上发表评论,其中国防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徐攀博士的科学网博文《网络揽胜,胜似闲庭信步——读《漫游网络世界》有感》,令我感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496-847276.html )。 正是在广大读者热情 鼓舞和激励下,2016年我再次郑重推出一部别具风格的新著:《科技浪化与追梦随笔——新兴科学交叉集》,它将比《漫游网络世界》更上一层楼,反映半个世纪以来作者从事新兴交叉科学知识的积累,亲身目睹国内外发展的历程,真情谱写科学梦的四部曲。该书主要特色表现在:自然地融科普知识、学术探索和科学人生三位于一体,涵盖新兴交叉科学的国内外学术报告、科普讲座和传媒传播,把科普、专业和传记有机地融合一起,既展现国内外波澜壮阔的科技浪花,又生动反映跌宕起伏的新兴交叉科学的发展脉络。因此,这本适合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各个不同领域的广大读者,同时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和兴趣,期盼此书出版后能够达到综合传播的最佳受众效果。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雷奕安:《下一次革命》的前言与后记
fqng1008 2014-12-14 22:06
前 言 本书从生命和人类的发展历史,以及技术大尺度出发讨论人类以后的发展方向。本书将回答下面的问题:生命与人类发展的脉络是什么?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下一次革命是什么?如何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城市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展?能源如何保障?人类如何永久生存下去? 未来总是要到的。未来会怎样?我们怎么才能走到未来,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30年,50年前也很难预料我们现在会是这样。再过30年,50年,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这本小书将给出一些猜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来思考这一问题,一起讨论我们大家更本质一点的需要,和人类更长远一点的未来。 科普是将已经知道的东西以通俗方式告诉大家。本书不是一科普,不只是为了介绍未来将出现的技术怎么回事。科幻是对未来,一般比较遥远的未来的一种预测。本书也不是一本科幻,去对未来的生活展开狂想。 本书希望基于现有的社会,资源技术和近期内可以实现的、看得见的技术,讨论我们应该从在开始建设一个什么样未来。从时间尺度上来说,讨论的未是二三十年到一百百年内,而不是遥远的可验证的未来。这个未来应该能够解决我们目前各种主要社会问题,让每人生活得舒适、充实和健康,能够持续发展,能够面对各种挑战,能够让我们更从容、更自信地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我们每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忙乱都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整个世界也一样,只是没有中国那么明显。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过了多个时代,从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到信息社会下的各种技术再革命再到今天看起来有点混乱的衣食无忧,但是有很多问题让我们焦虑而不是满足的现在。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我们好像失去了方向。是不是还需要一次革命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文明冲突,……,等问题? 存在这种可能吗? 真的可以做到吗? 能不令人信服? 会不引起新的问题? 本书将提出一种可能的发展模式。它也许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 人类会生活得更好。 人类的各种需求更有保障。 人类社会的生存能力更强。 更环保,对地球自然境的影响大下降。 可以为更长远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将回顾走过的路,参考几十亿年生命历程,几百万年的人类历程,几万年的人类文明历程,讨论未来应该怎么走,怎么持续前进。 我们也将从非常现实的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出发,讨论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日常生活。 站在大的时空尺度,技术进步是平凡的,每一次划代革命比如火的利用,工具制造,农业起源,蒸汽机发明都是非常平凡一步。但是这些进步的积累导致了完全不同世界。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技术,也即将拥有更多的技术。这些互相影响,在人类需求驱动下假以时日,会一次一次地产生翻天覆的变化。我们来看看下一次变化,下一次革命,是什么。 本书也不是一部学术专著。书中的观点来自作者长期观察。所有的技术或者数据引用都有来源,但是没采用学术论文的格式。这些技术或者数据,读者自己也很容易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到,但要注意网上信息参差不齐,最好采用严肃出版物或者学术网站的信息。大众媒体的信息要看来源。为了便于非专业人士阅读,本书采用科普著作的写作原则尽量不用公式,不讨论理论和计算细节,如果没有必要,数据也尽量粗略,定性的讨论多于定量。除了关核能的讨论有一定专业性之外,本书其它内容具备高中及以上的知识就可以看懂。 本书的基构成如下:第一章建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第二章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各阶段的挑战,主要技术发展的意义和造成影响;第三章总结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第四章提出下一次技术革命设想,主要解释三维城市的概念;第五章详细解释三维城市建设用到各种技术和成熟程度;第六章推测三维城市的生活可能的细节;第七章讨论三维城市的发展步骤;第八章讨论三维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第九章专门讨论人类长期发展如何解决能源问题;第十章讨论农业的长期发展方向;第十一章讨论作为工业革命后来者的中国在下一次可能承担特殊角色;第十二章从生命和人类走过的历史角度来看下一次革命的意义和必然性,并且再以后的发展提出设想。 本书正文中楷体字部分为补充内容,或事实引申。 后 记 这本小书已经终于差不多写完了,但好像还有很东西没说到或者没有说清楚。甚至书的定位,自己也不容易说明白。 笔者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在短短几十年内有惊无险地经历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变化。迅速的变化也让很多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要相信什么,怎么做才对。 早在当研究生的时候,那是90年代初,中国刚经历了一些动荡。经常与人辩论,就很想写一本书,把自己的观点清楚。99 年已经工作一段时间了,大致安定下来,曾经动笔写过一万字也就是本书前面讨论人类历史的一些内容,但要详细一些,总结了当时人类学研究的一些进展。但是很快就停下来了。直到2010年,在美国访问的时候有一些间做了一些调研,又重新开始写这本书,题目和内容也确定下来了。但是回国后工作繁忙,再加上自己的拖延,事情又耽搁下来。 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积累素材,做了大量调研,并且组织了几位有兴趣的学生就相关问题作了一些计算或者研究。比如研究生李冰桓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和植物工厂运行成本,杜奕辰同学计算三维城市的能耗,邝杨同学调研了不同社会形态下源强度,陈超、金诸峰等同学对压缩空气蓄能进行了研究,等等。自己原来就对几乎所有的能源问题做过比较详细的调研,形成一些看法。 到了2013年初,恰逢北大物理百年,希望能借此机会把这本小书完成,否则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中学的时候,一直对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有浓厚兴趣。高考没有考好,以遥领先的分数服从分配进了自己当时不知道的一所重点大学,学了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工科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对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非常着迷,于是开始自学大学物课课程。自学期间学校的课程仍然比较繁重,但是我以及格为目标专业习非常轻松(最后考试也都还不错,呵呵),除了自学物理之外有很多时间在图书馆浏览。在图书里,好像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中学时代狭窄的视野馆浏览。在图书里,好像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中学时代狭窄的视野一下子宽阔了。我看阅览室的书,不是按照专业而是按照书架顺序从第一排看到最后一排。每一本书,每一个学科都能引起我的兴趣,在暑假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回家了,而我可以充分享受图书馆的安静。曾经一个星期在图书馆泡上105 小时,每天早上等着阅览室开门熄灯才走。除了最后一个暑假(1989年)在混乱中度过之外,在混乱中度过之外,大学的每一个暑假,都是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过来的。 1989年考上北大理论物理研究生,师从曾谨言先生。上研究生后开始接触计算机,觉得很重要也很有意思就自己泡在房学会了上机和编程。后来接触微机,又自己看了很多东西被当成专家咨询并协助管理系里的计算机。再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开始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工作,自己搭建计算集群。因此对信息行业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当然,在这期间曾经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或者经常痴迷于计算机,痴迷于网络,痴迷于电脑游戏,呵呵。 2002年至 2003 年在美国从事高性能计算、多个学科的计算支持、分子动力学和从头计算等方面的工作。期间对美国社会有了很多解和感触回。期间对美国社会有了很多解和感触回。期间对美国社会有了很多解和感触。回国后,因为中国加入际热核实验堆计划(ITER ITER),北大参与聚变研究,笔者开始进入聚变研究领域。出于兴趣和全面了解能源问题的目,先后详细调研了各种聚变方案,裂核能储与可再生源等。 这几年,又详细了解农业的进展。有一段时间曾经对发光二极管照明农业非常着迷,自己在办公室吊了两盏灯种菜。这为书中独立自然农业讨论作了准备。近两年,因为偶然的原因在郊区种了一小块地也比较充分地理解了传统农业的困难。 关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长期就有书中的观点。近年来对能源与农业的了解,细化了发展的方式。其中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式。其中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式。其中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模式,是在这几年对蓄能和可再生研究基础上提出来。关于压缩空气蓄能,正在和学生一起写一本专门的书,也许明年能够写完。 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长期的,具体方向似乎出发点本身就很幼稚。但是社会总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经济和产业也必须根据大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三维城市也好,高原温室农业也好,以蓄能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也好,都可以循序渐进。小规模成功了再继续往下走。但是中国的科研体制很难产生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这需要多人去倡导。 社会也许还有别的发展方向,但是书中提出方案是可行的。粗略看来这一套方案可以解决很多目前社会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到经济,从能源到环境,再到食品安全,甚至更多。不过无论一个想法看起来多么合理,不去实践永远都是空想。很多事情开始做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才会遇到困难。比如三维城市的设计就是一个大问题。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设计过完整的三维城市。一座城市和一座楼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这本书的酝酿和写作10余年中,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911事件似乎似乎使摩天大楼成为非理性发展的象征,但还是越盖高;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上升到二位,一线城市的房价上升了五六倍,耕地连年减少,但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互联网、移动通讯变得不可或缺;云计算的概念在鼓吹了10 年之后终于看到了比较大规模的应用;物联网也提出很久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普及;医学的发展,已经可以开始培养器官;整容开始流行;十几年前,当时物理系主任甘子钊老师就告诉我,发光二极管可以很快取代所有的照明,但到今天,虽然效率又大提高了,但好像还没有那么普及;光伏产业从兴到衰,风力发电突然暴起,中国连续五年每增长装机容量一倍以上;又盖了好多摩天大楼;奥运会、世博成功举办;北京、上海的人口从一千多万增加到了两千多万;中国的高铁、地建设量和运营突然变成了世界第一;……。但同时,也有恶化的环境,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越来大的生活压力,越来越拥堵的交通,等等。 到 2013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最高的建筑也在运作之中,号称将在七个月内建成。虽然笔者提倡三维城市,但是三维城市并不只是一座大楼。笔者专门访问了刚投入使用的世界第一大楼——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它看起来更像一座由玻璃外壳罩的建筑群,有很大净空。很大的净空虽然壮观,但是会有一些问题主要气温度不好调节。那么大的空间会形成自己的气候。大面积玻璃让大量阳光直射进来,变成一个巨大的温室。制冷的结果必然是上面热,下面冷。三维城市不能按照这种方式简单建设。 在这本书初步完成之后,请朋友们批评指正。有朋友告诉我国内已经有企业在规划立体城市。上网看了一下,该项目很多出发点和这本书类似,而且已经开始筹备实施,这个项目的确是很有意义的工作。该项目由美国著名建筑事务所设计。很多细节尚不清楚,但是该项目与我们的三维城市相比,还是有一些差别。第一,三维城市是一座大楼,立体城市有很多楼。占地面积二者差不多,但是三维城市使用面积还要十倍以上,人口也要多十倍。第二,农业在立体城市中占的比例很大,但初期的三维城市农业部分很少,因为我们认为城市里的农业只能提供很少产品,作为食物供应者意义不大,人工光照明的三维农业还不成熟。第三,三维城市日常生活基本摒弃了室外,专心经营室内环境。立体城市室外环境仍然很重要。第四,三维城市的目的是所有城市三维化,整体解决方案。立体城市似乎更着重推广一些理念。作为纯技术派,我对任何理念和文化都没什么感觉。任何做法,在我看来只有对和不对,高效率和低效率两种,而各种“文化”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呵呵。立体城市看起来像升级了的新加坡,或者低碳版的杜拜,或者低碳版的杜拜。无论如何,立体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很有意义。 国内外还能听到一些巨型大楼的计划,但是要么太宏大、太科幻,太实际,综合性不强。其实美国纽约、芝加哥市中心的现状能够为三维城,综合性不强。其实美国纽约、芝加哥市中心的现状能够为三维城,综合性不强。其实美国纽约、芝加哥市中心的现状能够为三维城,综合性不强。其实美国纽约、芝加哥市中心的现状能够为三维城提供一些启示。很高的楼,密密麻麻,不需要机动车,工作和一般日常活都可以步行。但这些密集的高楼群毕竟是都可以步行。但这些密集的高楼群毕竟是都可以步行。但这些密集的高楼群毕竟是都可以步行。但这些密集的高楼群毕竟是20世纪的产物。新兴的城市国家,如新加坡,也开发了大量三维城市时代的技术立体农业等。中国对新一代城市的需求最迫切,也有条件建设下一代的城市。从最早实现工业化欧洲城市,到在一张白纸上建设的美国城市,再到本世纪的新型城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力,最先建设适合未来生活的新型城市。 经济、能源、农业也是一样,作为后来者中国已差不多走到前面了。但走到前面之后,就没有别人的脚印可以跟随了。中国不能等着别人带路,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来,去探索和开拓新的道路。 虽然经过了很多年,也尽力调研了很多学科的很多技术,但是一人之力毕竟微薄,书中的一些看法可能贻笑大方。自己看自己以前的东西,也会经常汗颜。不过如果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大家同仁往这方面思考提出合理的方案,或者去尝试研究,笔者心里就很满足了。毕竟,我们都希望生活更舒适、健康,更有保障,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过得比我们更好。 雷奕安 2013年8月于北京大学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新农村梦》在科学网上传后记
热度 2 eugenef 2014-8-12 06:23
页首照片:天鹅一家水中散步 在科学网上传后记: 几年前,我读了清华大学梅祖彦老先生的《晚年随笔》,非常受教诲。我想作为一个技术工作者,工作和生活的平时有任何感触,都可以动动笔,记录下来,不一定留给社会,但至少可以留给自己的孩子。等他们长大后,至少有本书可以翻翻看看,了解父辈年轻时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所以,我偶尔有记日记的习惯,有想法就写写。不小心,写了十多篇日记,也想过什么时候能汇集成集,但没有期望有这样的 出版缘分。 在我去年从原单位辞职前,校长看了我写的 《江苏大学校园天然小湖水体净化循环和玉带河美化项目》一文,那篇文章的内容以后也可以奉上。但真的不敢奢望,通过那篇文章,他鼓励我写一篇文章,《我的新农村梦》。基于我有前面的日记基础,我大胆地跟他说我能把它写成一本书。为此,搅得他也动了心,花了心思。特地为我找来最新的报纸,关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重要新闻,亲笔写下“请小方同志认真学习这篇文章”以及他的署名和日期。我保留着这份报纸,因为他的心思让我觉得它特别珍贵。我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作者,老婆形容我在外企只是一颗螺丝钉,从不指望能写什么书。这本书能出版,真的是非常感谢我的夫人张金凤,以及袁寿其校长和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刘晓倩 编辑和宋毅主编。 大概一年前,袁校长就推荐文章《我的新农村梦》到科学新闻杂志发表。我却是在一年后辗转由瑞士的水电专家 Dr. Dörfler Peter博士提醒和启发才在科学网创建自己的博客,之后上传这本书中所有的文章。科学网非常让我欣喜的是发表的博客可以被百度、google搜索了,感谢他们让与科学网的结缘。又 突然想起,今天刚好是《我的新农村梦 》出版一周年(2013年8月18 ~ 20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召开,我是在开会前的一周拿到的印刷版书籍,共1000册。那次会议我赠送了将近4百本书于参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和学生作为意外的礼物),在科学网上传完文章, 写下这篇后记算作点滴纪念吧。 在上海的德国外企工作了八年,同事也意想不到我最后要走了,写了本书送给他们做个留念。我赠言:美好的回忆,美丽的梦想。正如我的 QQ用户名:生活多美好。书中不是刻意去对比和指出国内农村的不好,或差距,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指出小水电的建设还可以与生态、自然如此地和谐,生态、环境、对人的道德关怀需要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人的基本关注。这个基本不是普通的基本,我想引用《种三棵松树》文章中的“育林”的观念,那是广义的“爱”,是付出和投入。它跟经济的发展和水平关系并不大。当我们普遍地去追求经济效益或者赚钱,普遍地忽略对环境和生态保护(包括移民)的更多地付出和投入,回报也是甭指望的了,那也许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自我放弃”,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我读过一本书,其中有篇文章讲关于读书成本的概念,买书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成本,我想公布在博客可以节省读者的买书成本,但我省不了每个读者阅读每篇博文的时间成本。但是换个角度,回报往往是跟投入成正比的,所以,大家不用有此担心。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虽然它既不像散文,又不像诗,又不像游记,又不像科普读物,又不像纯粹的政论文。 有任何批评指正,欢迎大家评论指出。 方玉建 2014年08月11日晚 于德国卡尔斯鲁厄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374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冯其庸》后记
黄安年 2014-3-17 09:16
读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 冯其庸》 后 记 黄安年 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4 年 3 月 17 日 发布 人民美术出版社刚刚出版的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 冯其庸》 画册,是一部集冯先生绘画精品大成者,其中搜集了先生 1996 年离休以后的大量绘画作品,包括相当数量的 90 岁以后的画作。 先生在自序中谈及山水笔墨之作,离不开对全国历史山水名胜反复的实地考察和体验,他说:“一九六四年夏,予奉遣至陕西长安县“四清”一年,乃得遍观关中汉唐遗迹,复两上太华,一登终南之巅。观渭水似带,秦岭如碧。此后予历游全国历史山水名胜,曾十上黄山,一游漓江,探阳朔、桂林山水之奇。十赴西域,三登昆仑之顶,至四千七百米之明铁盖达坂山口,得玄奘法师取经归国入境古道。复两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六赴龟兹、于阗古国。年八十有三,由米兰入罗布泊至楼兰,复横越罗布泊,至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而达敦煌。天下奇山异水,予游之几遍,乃悟古人山水奥区,于山容水态之外,更在笔墨之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妙,除笔墨之书卷秀逸外,更在用笔之有无轻重之间。此悟之不易,学之更难者也。” 在他的后记中写道:“ 我从小就喜欢学画, 1945 年秋,我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系,受到老师、同学们的特别重視,但因经济问题,我还是失学了。幸得无锡著名老画家诸健秋先生的多年指点培育,使我略窥山水画的门径。但我毕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作画只是研究之余兴到为之。” 冯先生是学术大家,他的研究领域涉猎极广,作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他说 : “从小到老,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作画。尤其是从 1996 年离休以来的近 20 年间,我更专心于山水画的探索,我从临摹入手学习古人的山水皴法构图以及题记。同时我又重视实地观察游览,我一生所经的大山大水真是不少,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三上昆仑,两登太华,历游中原和南部诸名山,也可算是“搜尽奇峰”了”,他特别写道 : “特别是西部山水之奇,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才于传统山水画法之外,根据西部山水的特殊面貌,另辟蹊径,用干笔重彩来表达西部山水的特有风貌,这种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库车,即古龟兹国。但是我的学习,却没有放松对传统山水的学习,其中主要是宋元两代的山水,我除认真临摹外,还仔细研读宋元山水的笔法,因为我所历山水较多,我能从古人的皴法中解悟出这种皴法的依据。”“例如我从山东邹县的一座山,看到逼真的石谿的皴法,我有一次在浙江梅城,正是春初嫩绿初放的季节,却遇到一场大雨,雨后我坐车出去,只见两边的山色如新黄,每个土山的顶上都能纷披出一道道纠结奔流的水道,我不禁大叫,说这不是天然的披麻皴吗!我到华山,看到了真正的斧劈皴。总之,我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解悟了古人的种种笔法的根据,我临《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临摹,我还到富春江去看真山真水,所以我从 80 岁到 90 岁,这十年间一直在用心读古人的山水名作并不断寻求他们笔法的依据,从纸上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纸上,这样反复地推求,以求解悟古人。” 这样,我们不难理解冯先生孜孜不倦地耕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为令人难忘的是先生的画作有这重大突破和创新。他接着写道:“但是,死看死求是没有用的,因山水烟云缥缈是灵动的,不是死板的,所以到了画家的笔下,必需要让笔下的山水灵动起来,这就不能死学古人的山水,也不能死看眼前的真山真水,一切都在变化灵动中,关键是你对这两者都要能化,化是你苦学古人、苦学造化以后的一个至高至要的境界。 80 以后,我作山水,渐渐地自己感悟到了这一点。”“我作西部山水,用色和笔法都是我自创的,当然是试探性的。西部山水的特点,以库车为例,第一是干,数千米的一座高山,完全是红土,却寸草不生,只是一座光秃秃的红土或黄土高山。第二是色彩对比强烈,有的山是赭红色,有的山又是黄色,而有的山又是白色。有一处当地人叫它五色山,我去时阳光正好,在日光的照射下真是五彩斑斓,叹为奇观。第三是山的形态奇特,奇特到让你感到有点神秘,有的山如浪卷云飞,有的如刀排剑列,有的又如千门万门,琳宫仙阙。” “我对盐水沟一带的奇山反复看过不少遍, 20 年间,我去过六次,每次要停留 20 天到一个月。我还进入盐水沟群峰深处,有的山峰如倒卷的巨浪,而且前浪、后浪一排排奔涌而来,但有的山峰,竟如刀山剑林,密密排列而指向青天,放眼看去,这种剑林式的场面竟无有尽头。我曾大着胆子下到深谷,往深处走,只是看不到头。同游的人大声呼我回来,说这样的深山秘谷从来无人进去过,说不定还有野兽,我被他们催促只好回来,但此情此景,却毕生难忘。” “我深深感到作山水,是要以实际的生活为依据的,不是照古人的样子就算数,也不是照着大自然的真山真水拍照式的画下来就算数,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自己的感悟,也就是你的悟境和化境,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你的笔墨,如果你的笔墨不到家,也就表现不了你的感悟。” “我画库车山水,用干笔重彩既是从自然中来,也是从古人中来,而又是经自己的变化生新的结果。” “我喜欢画大幅的水墨山水,因为我看了数不尽的大山大水,总觉要一吐为快。我临摹古人的作品,但常从古人的作品中走出来,忽然到了自己向往的真山真水中去。有时,我自己创作山水,笔头上却忽然出来古人的意境,这种交叉的变化,是我常常经历的,我已成习惯不以为怪。我学习古人,除了古人的结构意境外,更着重学古人的笔法,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用笔的潇洒简净而书卷气,笔笔恰到好处,笔笔交待清楚,而用笔自然,随意挥洒,真是意到笔随,这是我梦寐倾到的。”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我学习中的点滴体会,如果我身体健康的话,我会继续往前走,继续探寻绘画的新境界的。” 冯远先生在为冯著所写的序言中特别提及:“观冯老的作品是有情有景有意境,有光有色也有画境。尤其他今年新创作的《山居图》、《听瀑图》、《水阁山村图》以及《深山读书图》等等,都体现了他扎实的国学修养、精深的传统绘画技艺。冯老的画初学花卉,宗师青藤、白石,后学宋元山水,当然以他的山水画为主。他的西部山水独具西域地貌特色,色彩斑斓,人称“惊彩绝艳”。中国绘画历史上曾有董其昌首倡画分南北宗说,今有冯其庸先生的山水画始创西北宗。冯老先生又擅长书法,其书风先宗法二王,以行草名世,又喜作蝇头小楷,擅作榜书。其新近创作的丈八的书法,体现了他雄强遒劲的笔力,此之为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绝学的承继者,诗书画皆精而不同凡响。” 先读画集的序言、后记,再来仔细品味先生的画作 , 同时翻阅先生的年表 , 也就有助于先生精湛画作的领会了。 先生 1996 年离休时 72 岁,离休后他有更多时间投入他喜爱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领域。根据先生所列的画作创作年代,在 157 幅中 , 离休前 6 幅 ,2004 年 80 岁以来 126 幅 ,2010 年以来 41 幅。 像他这样的学术文化全才如此日以继夜的耕耘,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实在是我国学术文化界的楷模! **************************88 后 记 在编完这部画集的时候,我特别要感谢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各位领导,我意想不到他们竟会把眼光关注到我的身上。我从小就喜欢学画, 1945 年秋,我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系,受到老师、同学们的特别重視,但因经济问题,我还是失学了。幸得无锡著名老画家诸健秋先生的多年指点培育,使我略窥山水画的门径。但我毕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作画只是研究之余兴到为之。然而从小到老,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作画。尤其是从 1996 年离休以来的近 20 年间,我更专心于山水画的探索,我从临摹入手学习古人的山水皴法构图以及题记。同时我又重视实地观察游览,我一生所经的大山大水真是不少,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三上昆仑,两登太华,历游中原和南部诸名山,也可算是“搜尽奇峰”了,特别是西部山水之奇,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才于传统山水画法之外,根据西部山水的特殊面貌,另辟蹊径,用干笔重彩来表达西部山水的特有风貌,这种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库车,即古龟兹国。但是我的学习,却没有放松对传统山水的学习,其中主要是宋元两代的山水,我除认真临摹外,还仔细研读宋元山水的笔法,因为我所历山水较多,我能从古人的皴法中解悟出这种皴法的依据。例如我从山东邹县的一座山,看到逼真的石谿的皴法,我有一次在浙江梅城,正是春初嫩绿初放的季节,却遇到一场大雨,雨后我坐车出去,只见两边的山色如新黄,每个土山的顶上都能纷披出一道道纠结奔流的水道,我不禁大叫,说这不是天然的披麻皴吗!我到华山,看到了真正的斧劈皴。总之,我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解悟了古人的种种笔法的根据,我临《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临摹,我还到富春江去看真山真水,所以我从 80 岁到 90 岁,这十年间一直在用心读古人的山水名作并不断寻求他们笔法的依据,从纸上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纸上,这样反复地推求,以求解悟古人。 但是,死看死求是没有用的,因山水烟云缥缈是灵动的,不是死板的,所以到了画家的笔下,必需要让笔下的山水灵动起来,这就不能死学古人的山水,也不能死看眼前的真山真水,一切都在变化灵动中,关键是你对这两者都要能化,化是你苦学古人、苦学造化以后的一个至高至要的境界。 80 以后,我作山水,渐渐地自己感悟到了这一点。 我作西部山水,用色和笔法都是我自创的,当然是试探性的。西部山水的特点,以库车为例,第一是干,数千米的一座高山,完全是红土,却寸草不生,只是一座光秃秃的红土或黄土高山。第二是色彩对比强烈,有的山是赭红色,有的山又是黄色,而有的山又是白色。有一处当地人叫它五色山,我去时阳光正好,在日光的照射下真是五彩斑斓,叹为奇观。第三是山的形态奇特,奇特到让你感到有点神秘,有的山如浪卷云飞,有的如刀排剑列,有的又如千门万门,琳宫仙阙。 我对盐水沟一带的奇山反复看过不少遍, 20 年间,我去过六次,每次要停留 20 天到一个月。我还进入盐水沟群峰深处,有的山峰如倒卷的巨浪,而且前浪、后浪一排排奔涌而来,但有的山峰,竟如刀山剑林,密密排列而指向青天,放眼看去,这种剑林式的场面竟无有尽头。我曾大着胆子下到深谷,往深处走,只是看不到头。同游的人大声呼我回来,说这样的深山秘谷从来无人进去过,说不定还有野兽,我被他们催促只好回来,但此情此景,却毕生难忘。 我深深感到作山水,是要以实际的生活为依据的,不是照古人的样子就算数,也不是照着大自然的真山真水拍照式的画下来就算数,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自己的感悟,也就是你的悟境和化境,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你的笔墨,如果你的笔墨不到家,也就表现不了你的感悟。 我画库车山水,用干笔重彩既是从自然中来,也是从古人中来,而又是经自己的变化生新的结果。 我喜欢画大幅的水墨山水,因为我看了数不尽的大山大水,总觉要一吐为快。我临摹古人的作品,但常从古人的作品中走出来,忽然到了自己向往的真山真水中去。有时,我自己创作山水,笔头上却忽然出来古人的意境,这种交叉的变化,是我常常经历的,我已成习惯不以为怪。我学习古人,除了古人的结构意境外,更着重学古人的笔法,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用笔的潇洒简净而书卷气,笔笔恰到好处,笔笔交待清楚,而用笔自然,随意挥洒,真是意到笔随,这是我梦寐倾到的。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我学习中的点滴体会,如果我身体健康的话,我会继续往前走,继续探寻绘画的新境界的。 这本画册的诞生,我还要谢谢吉祥兄,是他的关心和督促,才使我大胆地应承出书,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我是不能存此奢想的。我还要谢谢郭延魁贤弟,几十年来,我的画都是他裱的,他也是我的画的第一个评论家,特别是在出画册上,他不知跟我念叨了多少遍,而且不少具体的事,他都利索地帮我干,因为他深知我老而又病,没有人帮忙是不行的,我的助手高海英,也代我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电脑,我一点也不会,只好由她全力承担了。 我还要特别谢谢我的夫人夏菉涓,几十年来,我从不问家务事,都是她独力承担的,所以我才能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书画创作。 所以这本画册的诞生,实在主要是有以上这些原因。 我的画由人美社来出画册,我非常高兴,我等待着高明的指教! 2013 年 11 月 25 夜 11 时 冯其庸 九十又一记于缠枝古梅草堂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文明曙光
benlion 2013-11-27 16:20
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综合,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的精神。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走过: 1 ) BC2000 年 -AD 元年; 2 ) AD 元年 -AD2000 年,目前,已经进入第 3 个大纪年时期,将转型到新的文明模式。 人类是地球人,生活在银河的恒星系 - 太阳系的第 3 颗行星上,地球人本不应该有疆域局限,应该都是全球公民。 21 世纪国际前沿科学 - 系统生物学简史 1 ) 1910 年 S.Leduc 提出合成生物学, 1968 年 D.Mesarovic 提出系统生物学 - 分别属于化学合成与理论生物学概念; 2 ) 1992-94 年 BJ.Zeng 提出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工程(及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等, 1996-99 年倡导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定义 BSSE 为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及整合微电子和转基因的细胞计算机分子电路概念图); 3 ) 1999-2003 年国际兴起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理论和实验( omics )、计算( in silico )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概念形成,2003年S.Benner发表个性化医学概念; 4) 2007 年瑞士 ETH 建立 D-BSSE 研究中心, 2008 年美国 NIH 建立肿瘤的系统遗传学研究专项资金, 2012 年国际系统医学大会召开。 - (自 2007 年阐述第 4 次科技与第 3 次工业革命) - ( 2011 年 6 月 -2013 年 11 月《网络日记 - 沉思录》,不再互动,请勿转载 - 包括评论)
个人分类: 太平洋|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 后记
热度 6 Greg66 2013-11-3 12:07
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 后记 安全科学是关于事故预防的科学。 预防事故,其实是一个一点也不难的事,只要知道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也即具有事故发生的知识,人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预防事故,就像人们确切知道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就会乐于系上安全带一样。自觉自愿,习惯成自然,正是行为安全的精华所在。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熟练、稳定地记得、掌握、运用安全知识,尤其是大量的事故案例知识,从中了解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一套做法和思想做指导,这就是行为安全方法。 行为安全,在国内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希望本书能对推动这一简单、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的发展有用,使人们安全、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享受美好人生。 如果本书能增加一名公民系上安全带,那这本书的出版就不算浪费社会资源。企业、政府的各级领导,还有我本人,就会少操很多心。。。。。。。 祝福你,尊敬的读者! 傅贵 2013 年深秋时节写于中国北京
个人分类: 5|602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后记
黄安年 2013-10-5 07:12
《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后记 2006 年10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10月5日发布 本书从 2005 年 12 月初策划到编着出版,前后十个月左右,其间,通过在美国、加拿大和国内的网上和纸媒等各种管道,夜以继日地收集了一千多幅图片和上百万文字数据,画册的编着经过八次修改,从中精选了 200 幅左右图片,并一一编写了文字说明,附录还注明了图片来源和注释、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在编着修改过程中与编辑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定稿后又经图文责任编辑和主编认真加工润色,终于与读者见面。 须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编着过程中我们不仅就收集到的图片进行了认真的比照、甄别和精选,而且力所能及地考查了图片来源和收藏单位,联系图片的版权保护事宜。尽管我们使用的不少图片的原创时间已经超过了伯尔尼公约规定的 50 年的版权保护期,作为用于公益事业和非赢利目的的出版物,我们有权使用这些图片,然而我们仍然严格遵照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的精神和学术规范,与数十家图片来源和收藏单位进行多次联系,取得共识、支持和理解,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图片的使用和出版问题。其中有些图片征得收藏单位同意免费使用,有些则付给一定的用于翻拍的管理费用。对于经过多次联系仍无回复的图片收藏单位,我们除了注明来源外,还在版权保护中心储备了一定的费用,一旦信息沟通后即转交给图片收藏单位。 在编着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网站、单位、组织和学者个人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在美国的有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华裔资深教授袁清先生,他不仅多次提供信息,而且亲自到加州伯克利图书馆和内华达州铁路博物馆等地联系图片数据。为画册提供图片资源信息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希教授、内华达州卡尔森铁路博物馆义工 David Fong 博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美国加州奥克兰图书馆、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负责人吕建琳女士等。 IBM 公司周念军博士、瑞士银行高级职员 John Painter 先生等,在技术维护和保障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苏格教授、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文化处的李彩云女士提供了很好的咨询意见。特别是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教育学院李宁玉博士无私地提供了《枫骨中华魂》画册,并慨然同意免费使用其中的一些图片用于出版。在国内,提供信息资源帮助的有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罗宣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梅雪芹博士、教授孙燕京博士、网络技术学院在读博士生罗敏女士,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朝晖博士,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人华侨信息中心徐云女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谭圣安教授,徐继畬研究会会长任复兴先生,北京图书馆于鹏先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宋广波先生,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邓蜀生编审,法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祝立明编审,学术批评网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等。须要特别提到的是加拿大皇家造币厂、中国新闻图片社等单位,丁刚、郑宇飞、傅文森、刘淳、夏宁等先生提供了不少图片资源。 我是在 2005 年 12 月 9 日 赴美探亲前夕接受编着任务的,要在短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图文并茂画册,要使画册具有知识性、可读性的雅俗共赏的效果,对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不仅是由于编着画册对我来说是头一回,而且所有图片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甄别和编撰工作主要在网上进行,这也是头一回。尽管画册的图片属历史数据,但是整部画册的立意构思和文字表述,既立足于对于历史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也考虑到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方便,即力求做到尊重历史,又要富有新意。    图片涉及的来源和收藏单位多达数十家,其工作量之大和困难之多,可想而知。在一般情况下,类似画册即以一个团队也需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此,我不敢有丝毫怠慢,放下手头其它任务、放弃休闲时间,用倒记时安排编着进度,以期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任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从时间、技术、财力上给予的全力支持和充分理解,否则要按期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画册给作者编着规定的时间很紧,而且网上查询和必要下载面临一些技术难题,还由于整个课题没有丝毫启动资金和赞助,全部需要自费投入,仅仅打印下载的图片等的耗费就达近千美元。还要特别提到五洲传播出版社年轻的责任编辑覃田甜女士,她的热情和执着,一丝不苟的负责态度,在领导和作者之间的及时沟通,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为了这部画册的出版,仅在作者和编辑之间的越洋电邮就多达近千次,还有必要的越洋电话。如果不是作者与编辑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配合,也难以想象能够如期完成出版任务。对作者和编辑来说,画册编着和出版本身就是我们自己的重新学习过程,尤其是在重视版权保护方面,我们力求做到保护图片作者和收藏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到画册的公益性质,尽量减低出版成本,使读者受惠。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协议,有关版权接洽方面的工作是由出版社负责的,在这方面出版社编辑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这方面的有效工作,画册的顺利出版是不可能的。 承蒙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聚国博士慨然允诺,放下手头工作及时将本画册的中文译成英文,并订正了送审稿中一些用词,美国教授袁清博士为译文进行了审定,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画册的正式面世,了却了一桩心愿,作为年届七旬的美国史研究者,笔者倾注了对于沉默的华工们的深切思念,愿他们永远活在中国、美国、加拿大人民的心中。 黄安年 2006 年 6 月 15 日 于美国康州丹伯里寓所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论文后记——写于2010年
热度 18 ssyandmltcdj 2013-6-4 02:39
斗草阶前初见,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陋室空,相寻梦里路,洒泪落花中! 自 2002 年负笈入蜀,至今已有八个春秋,岁月如水在指间轻轻滑过。其中六载川大学习时光,使我得到了养育和爱,明确了方向。在川大这片我所挚爱的土地上所经历的一切,那些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历历如在眼前。但激动之余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以羸弱之笔打捞那些快忘却的记忆碎片,尽力编织一幅这些年学习生活的画卷。 一 这些年给我最大帮助、令我终身铭记的是恩师戴晓雁先生和印永祥先生。自 02 年与川大结缘以来,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拳拳舐犊之情伴我一路前行。 02 年考研时,我因英语 3 分之差而与河北工业大学失之交臂。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因此有机会调剂到川大。记得 02 年 4 月 26 日我第一次见到了印先生。先生待人随和,初次见面就热情跟我详细的介绍了等离子体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实验室最近的研究重点,希望我能够提前读一些相关的书籍,还列了一个简单的书目。那时候的我根本不懂还有等离子体这么一个当时听来颇为“神奇”的研究方向,只是觉得先生的热情和随和,令人感动。 印先生不仅待人随和,而且治学极严。从我的第一篇文章开始,他不仅从宏观上把握,而且逐字逐句的修改润色。一旦发现我流露出似懂非懂的样子,就又反复的串讲,尽量使用简单的话语说明深刻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令人感动和钦佩。如果说一篇 4 、 5 页的小论文如此润色修改那是任何一位导师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博士论文 100 多页,印师都坚持逐字逐句修改润色,从初稿的 150 多页蜕变到现在的 110 几页,不仅让结构显得更加严谨,而且读起来也明快了许多!印师的热忱和严谨使我感悟到对学术的虔诚。 戴先生为人谦和,博学多识。他在九三和政协任职,政务繁忙,但是从没有忽略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经常通过电邮跟大家交流,而且利用晚上、周末或者假日的时间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有很多次我都是晚上到戴师家中汇报进展,讨论学习生活与工作。记忆尤深的是,我在宜宾刚刚参加工作,戴师去那儿开会,晚上约我到驻地见面。那天我们秉烛夜谈,解除了我许多初入社会的迷茫与困惑,为我下一步的进取方向提供了诸多建议。 两位恩师不仅仅在学术上对我影响颇深,还在人生态度上让我更加清晰地理解到“要做事,先做人”的可贵。 尹猷钧先生自 02 年认识,我们在绵阳并肩工作了一年多,从很多细节上都对我影响很深,印象深刻 的是“绑铁丝”和“还钱”。我们 大多是普通的单面收紧,而尹先生却是两面收紧,非常 牢固;“还钱”则是我俩个在绵 阳吃完早餐,会账后我俩已经快走到实验室了,我发现钱多找了,本想中午再还,但是尹师坚持马上送回去,事情虽小,但是却对我影响颇深。尹师对我的博士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令人难忘。 储伟先生在我工作和学习中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指导。储先生是催化学界的知名学者,而我则是刚刚接触,因此是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经常打扰储先生。他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同时在实验工作中也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不仅是学术上的指导,平日与储先生相遇,总要聊上半小时,使我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许多见识。 梁斌先生、禇良银先生、梁玉祥先生、余徽先生等都为我的科学思维培养给予了热忱的关心和指导,对我影响颇大。 诸先生的师恩山高水长,寥寥文字无法尽表我的感恩之心!感谢化工学院所有老师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予的无私教诲和大量帮助。 二 博士生活之余,众好友经常在我 们的“旁若无人斋”、楚竹兄的“不舍斋”和安中兄的“瘦石斋”小聚,讨论社会人生、理想信仰与学 习生活,无所不谈。舍友有庆兄将我们的寝室 命名为“旁若无人斋”, 还撰文以纪其事: 己丑之秋,七月廿五夜,星月俱隐,余方寻章摘句于斗室。友人安中、嘉良过予,安中书画双绝,风流儒雅,嘉良攻艺术史,诚恳豪爽。因与论西哲福柯之学,观印象派毕沙罗之画。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如此良夜何!”安中曰:“我有五粮佳酿,藏之久矣,今当与诸君共享之。”嘉良亦曰:“有酒无肴,吾当谋之。”于是呼朋唤友:“夜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须臾酒肴咸备,数友毕至。举酒属客,觥箸交错,不亦乐乎。 饮酒乐甚,论为文之难,众皆慨然叹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遥想先贤为学之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汗颜之际犹欣然似有所得矣。于是推杯换盏,嬉笑怒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快然自足。继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众皆尽欢而散。 是夜星月无光,细雨初歇,独有闲人六人会于旁若无人斋。闲人者,忙里偷闲之谓也。六人者,安中、嘉良、东子、李立及女友欣,与余共六人矣。旁若无人斋者,盖余酒后自名陋室耳。余将就睡,因记其事,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每次小聚,几位好友,有酒饮酒,无酒品茶,畅论人生,交流学术,相互切磋,正如前贤所说 “ 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两三素心人议论之事 ” 。东子之五古《旁若无人斋雅集八:感怀》描写当时之盛况,颇为大家赞赏。 旁若无人斋雅集八:感怀 旁若无人斋,欢聚皆吾侪。 高谈七八子,阔论二三钗。 俾睨天下事,横行狼与豺。 世胄蹑高位,英俊尘下埋。 顑 颔意难平,运与世道乖。 烹茗且为乐,煮酒共开怀。 荡胸生豪气,涤我心头霾。 青春行作歌,一醉皆可排。 常来的众友中除赵蓉师妹外,董迎春、祝东、王安中、廖嘉良、杨致远等兄均是文科博士,也让从小就爱好文学、中学选报文科却被老师强行分到理工科、至今遗憾的我受益良多。 室友杨有庆,博学多才,风流萧散,大有魏晋风度。每次雅集都使我受益良多,不仅如此,而且多少次的“卧谈”,多少次的争论,又有多少次不眠之夜共同探讨学术,甚而在我回戎州的日子作为我的“私人秘书”,都让我甚是感动! 赵蓉师妹博学而精思,慎思且笃行。与我同为工科学生,但是爱好广泛,许多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一口气能够诵出众多古文及现代作品,闻者皆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其英文水平也是非常之高,对我的小论文通篇润色修改,给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让我受益良多。 迎春兄,笔名常跑,以一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发自筹自办“常跑读书班”,令人尊敬,是我们圈子里最优秀的青年学者。至今犹记,常跑每次畅谈酒醉之际,高声朗诵诗人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时的情景: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 祝东兄号楚竹,诚实敦厚,治学严谨。雅集时常吟诵屈子的《离骚》,偶尔还吉他弹唱一曲校园歌谣,才艺俱佳。每每晚上写作博文辛苦,就到对门 “ 不舍斋 ” 和楚竹兄聊上几句,以消解胸中烦闷之气,然后继续工作。 安中兄书画双绝,雅致高洁。他虽是工科出身,但 6 岁习书法, 13 岁学画,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再传弟子,硕博士转到文学研究,短短 5 年已经著作等身, 30 余篇论文, 1 本专著,堪称我辈典范。 每次雅集上半场在“旁若无人斋”或“不舍斋”,下半场则转到“瘦石斋”。偶 尔无酒无肴,大家也能煮咖啡、品茶、游艺诗文,自得其乐。经常在我写作的半夜上来慰问,缓解了我的压力。 嘉良诚恳豪爽,热忱好学。他主攻艺术史,英语水平甚高,在图书馆兼职,经常主持英语沙龙,在我的小论文发表过程中给予了非常多的语言上的支持和帮助。 致远兄俊朗坚毅,率性直为。平时他经常骑车到蓉城周围,己丑年暑假骑车翻越秦岭,通过自己的实践加深对学术和生命的理解。我两次到西安,第一次便是致远兄做导游,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西安古城才会培养出如此坚毅的英才。从他的骑行中让我感受颇深,每次论文、工作的重压喘不过起来,我就想起他在翻越秦岭的路上摔伤,休整一周后毅然选择继续骑行的刚毅。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何其幸,三年博士生活,有众多好友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在论文、学业和工作的重压之余有了心灵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依托,使得那些疲惫和烦闷都不足为道了! 三 至今犹记得 08 年 3 月 26 日我们一起举 办的那场“诗会”,让诗歌深入我们的内心,在那夜色里的烛光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件事缘起于 08 年 3 月 14 日晚, 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我请常跑、有庆、致远、迎君诸兄在北园一个小卖部的二楼畅谈,顺便由我主讲爱氏生平和他的“唯理主义”思想。常跑兄提到 26 日晚大家一起在体育馆旁边的“情人坡”上朗诵 诗歌以纪念海子。我提议做一次大型的,不要就只是我们几个人,即使是弄上几支蜡烛,也只是我们几个好友的小型活动,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电告蓉城所有诗歌爱好者,以诗歌把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纪念。 说干就干,我们写了宣传稿,又和蓉城的几位诗人、学者联系 ,然后在“旁若无人斋”经过几次大讨论,最终如期举行,那天是我生命中经历的最大型的文学 事件,让我现场领略了诸多诗人翟永明、干天全等和学者赵毅衡、阎嘉、陆正兰等的风范。那天本来让我自己做主持人,但是我怕自己太紧张,于是让松松协助我,幸好如此,松松在那个诗歌之夜让我们领略到了才女的脱口秀,才让我没有当众出丑。 那天在场的同学事后说,最后全体起立、手持烛光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场面让他们感动的一塌糊涂,引起了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反思。文学院博导赵毅衡先生在诗会最后的总结中说,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海子是个巨大的能指,而其所指却一直缺席,所以海子一直是分裂的,而我们通过诗会做到了把他重新合一,构建成了一个海子神话,而当前的我们恰恰也需要这样的神话。 诗会结束时,大家久久不愿意离去,松松激动地与大家相约明年再见。可惜我们由于学业的重压,我更是由于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没有能够履行我们的诺言。但是正因为那场诗会的隆重和后续诗会的爽约,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 除了各位恩师和好友,还有许多事情让我永远铭记。三年来影响最深的莫过于 2008 年那 场“汶川”大地 震, 5·12 那个让人至今想起仍然有些惊心动魄的感觉。我由于当时在戎州,虽没有路宿街头的记忆,但是 5 月 18 日晚我回到蓉城之后还是深切感受到所有人离开高楼大厦、拥抱大地以寻求安全的震撼场面。 至今犹记得和有庆、东子、致远等一起在“中国红十字会·成都救灾备灾中心 ” 做志愿者时的情景,大灾之前,众志成城!至今犹记得,晚上去做志愿者,白天就和印师在化工大楼前席地办公的样子;至今犹记得爸爸在震后一再要求到震中心去做志愿者,但却让我阻拦,最终我带着全家人的祝福和鼓励坚持志愿服务 10 余天。 那场记忆还没有在脑海里遗忘,玉树就又发生了 4·14 地震,尽管我在紧张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但仍想到第一线去看看能不能 帮忙,只是后来看到招募志愿者的要求是“懂藏语”、“有过高原工作生活经验”等 等,我才不敢造次,只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玉树人民,希望你们早日度过难关了! 五 学术上我一直追求轻松愉快的快乐学习,也算是追 求“乐知者“吧 !三年里我参加了不下十次学术会议,第四届中日化工学术论坛(成都, 2007 )、第五届化工年会(西安, 2008 )、 “ 化学产品工程”研 究生暑期学校(广州, 2008 )、中国材料研讨会(广州, 2008 )、第十届二氧化碳利用国际大会(天津, 2009 )等。 我一直称每次的学术 会议为“学术小旅游”, 在一次次的学术旅游中提升和磨练自己,也许说磨练有很多人不屑,一定认 为“学术小旅游”一定 是美其名曰,不就是借着开会旅游嘛!我从不做此想,也许用社会上流行的那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读万卷书我不敢造次,至今家中的藏书也只有 1500 本左右, 但是“行千里路”和“名师指路”我 是一直在追求的,如果不走出去,就不可能见到更多的名师,如果不见到更多的名师,就不会在现有的思维上有所突破。 09 年 的“三井化学”杯和 我本来写在论文中 的“化学产品工程”的 思想就是 受“第五届化工年会”和“‘化学产品工程’暑期班” 的深刻影响而做的两个探索。 当然,每次的学术旅游的质量必须保证。 08 年在华南理工参加化学产品工程暑期学校,每天上午 8 点半至 12 点和下午 2 点半至 6 点听讲座,连续十天。三天之后我们每次回到住地马上洗漱上床,倒头就睡,连聊天的欲望都没有,虽然身体如此疲惫,但心情却出奇的好。 10 天时间,国内外知名学者 20 余人,每个人都讲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历程或学术成果,或 1 小时左右,或一天时间,每次都令我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 这些学术小旅游也给了我感受名师风采的机会。徐僖、钱逸泰、欧阳平凯、师昌绪、李灿、钱宇、万立骏等,我都近距离的接触过,甚至聊过几句天,他们待人的平和包容、治学的严谨和对学术的孜孜以求都让我肃然起敬并豪气满胸。 六 等离子体化工研究中心这个团结协作、热情友爱的集体是我学业完成的坚实基础。柴晓燕、刘改焕、陶旭梅、李育亮、徐艳、宋磊、申攀、龙华丽、李洁、齐凤伟、覃攀、冉袆、李代红、习敏、李祥、陈涵斌、彭耀东、雷厉光、王子松、胡诗婧等,都在我的学业完成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支持! 尤其是师妹柴晓燕,我经常不在,但是实验从无间断,甚至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做实验,让我感动。师妹改焕是我读博之后才认识,仅仅只有一年时间她就毕业了,但是通过为她润色学位论文让在经历两年工作之后学术上已见生疏的我快速走上正轨,少走了许多弯路。旭梅师妹,我硕士毕业时就已经熟识,她现在已经日渐成熟,而且学问做的非常扎实,经常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指出问题,让我时常有“茅塞顿开”之感。 化工学院 07 级的研究生是一个互相关心、充满友爱的集体,也更是得益于毛静、杨谨媛、黄瑶等美女老师的热心工作。尤其是我们 07 级博士每学期都要聚会 1~2 次,大家在一起交流研究进展,经常都会有碰撞的火花出现,对我的学业研究很有启发。 博士论文完成期间,我的大学及中学的各位师友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中学恩师陈新泉先生和连庆珂先生经常关心我的发展,博士期间更是给予了诸多鼓励。大学室友四哥王岩龙和五哥李志锋经常给我电话,许多时候我都在忙碌之中,但是听到哥哥们的关怀鼓励心中感激莫名,总会不由自主的有种豪气荡漾胸中。 08 年五一几位哥哥在天津小聚,他们都说“少了‘老七’,总觉得少的人太多”,于是我们用电话聊天,一直把几位哥哥的电话的电池都打光,聊到畅快处,已不觉窗外从夜色朦胧转至薄旭侵晨了! 宜宾学院在我的学业和工作上都给予了极大地关心和支持。他们为了支持我的学业,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了周末。只是要对那些周末上课却一直理解和支持我的学生道一声歉意,他们并没有因为周末上课而缺席,每次都是带着饱满的精气神和对知识的渴求给我极大地鼓励。同事何一、王金月、李惟一、黄飞、杨云贵、杨善斌、许泽宏、王健、张燕、张健、覃柏英、罗华锋、傅小红、甘贤雪、何春等给予我的极大支持和关怀,每次回戎州都是匆匆忙忙,很多事情都无法及时处理,都是他们从无怨言的挺身而出,为我解决了诸多后顾之忧。 2009 年 6 月 14 日,家中被盗,我正好在蓉城,梅梅和妈妈在家里无助的带着淘淘看着家中纷乱的现场,是金月、贤雪等几位同事及时赶来帮着料理。 七 特别感谢我深爱的、也深爱我并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每念及此,想到更多的却是深深地歉意。 梅梅在我一路走来的日子里给予我的无私和默默支持!可是我却没有尽到责任,每每想起这三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就感到深深地歉意!有人戏谑说我读博士是 “ 抛妻别子做学问 ”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是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 淘淘出生的第二天我就赶往蓉城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自他出生伊始,我就没有好好地照顾过他,开始时有爸爸和妈妈帮着梅梅带淘淘。后来他们由于需要照顾老家和身体原因,都离开戎州回到冀北老家,只剩下梅梅一个人带着淘淘。那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悉心照顾淘淘还要上课做家务的劳累实在是无法想象,幸而我的导师和同门都对我非常的照顾和关心。记得淘淘有段日子被送到冀北老家看护,偶然感染了 “ 手足口病 ” ,我正在跟印先生一起在绵阳中试基地,得知此消息后,先生马上拿出 500 元钱并让我赶紧回家,当时的感动无法言表。梅梅每天照顾生病的淘淘,开始的时候怕耽误我的学业,并没有跟我说,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我回到冀北老家时淘淘已经开始好转,可是梅梅和爸爸妈妈都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梅梅更是大把大把的掉头发,那种无依无靠但又默默承受的坚强让我至今无法释怀。 为了能够让我安心学习,淘淘 2 岁多一点儿就被送进幼儿园读书,除了前三周不适应而生病缺勤幼儿园,而后至今一直是 “ 满勤 ” ,他的坚强和梅梅的悉心照顾无法分割,也保证了我在蓉城的时间。我只能每周周一至周五在蓉城,周六日则在戎州,希望稍尽一点义务。这一直游走于蓉城 —— 戎州之间的生活,每学期至少十余次往返,为蜀地高速公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身心俱疲,但也算是我稍尽丈夫和爸爸的责任了!。 纸短情长,往事历历尽现眼前,无法抑制我的内心激动。 在川大这片有着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 之精神传承的土地上,我得到了养育和爱。三载博士的学习生活虽万言难述其万一,只能就此搁笔了! 真诚的感谢和祝福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家人、同学和好友,春安夏祺,开心顺利! 庚寅仲夏于蓉城川大北园旁若无人斋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14589 次阅读|45 个评论
我的毕业论文后记
热度 15 danjon 2013-5-29 12:25
论文撰写已近尾声,一篇后记总是免不了的。半年来偶尔与人开玩笑说:“后记可写它五千字,以免论文字数凑不够”。如今真提起笔来,才发觉这已是我漫长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篇文章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我未满六岁即入小学 , 至今已二十五年。童年时读奥数班,时常被人夸奖天资聪颖 ,那时的愿望是长大后当个数学家。 可从小学毕业开始,我的求学生涯却伴随着一次又一次波折。高中毕业时我只考上一所普通本科,而幼年一起读奥数班的同学纷纷考入名校。多年间始终不甘心就这样泯然众人,却一直无力改变现实,此中苦痛,非言语所能形容。直到八年前我调剂到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开始,情况才有了改观。在广州的两年间埋首书海 , 夙夜匪懈,略有所得。读书之余苦练魔方,不想竟因此暴得大名 , 压抑多年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以为早年挫折至此为止,苦尽甘来,前途无量。不想其后却连考两次博士未中 , 此后甚至一度心灰意冷 , 放弃求学志向,栖身于杂志社中,以文字编辑为业。讽刺的是,在广州时便已对“探险猎奇式”地理毫无兴趣,工作之后却以当一名国家地理类杂志编辑满世界采访作为职业理想。可两年下来终于明白还是应该回到学校,辞职再考科学史所才得以如愿。 十五年前读高二时,我决定以地理学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吊诡的是,进入大学之后的十几年里,虽然始终是个“搞地理的”,但我却从未真正在地理系念过一天书。很显然,在我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结束求学生涯之后,这一点就将成为我永远的遗憾。但另一方面,这种经历也给了我某种“必要的张力”,避免了我从一开始就陷入某一狭小的研究领域。“我该做什么样的地理”是我十几年间一直在思考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在广州读硕士期间我甚至一度认为这一问题对我来说是无解的(因此我在前两次考博时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都是天文学史)。三年前入学时,我清楚地知道到博士毕业时在此问题上我必须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吾师汪前进先生,三年间耳提面命,对我钟爱有加。刚入学时先生因我本科所读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觉得我的专业背景很适合做地图学史研究,并建议我以地图投影问题作博士论文题目。不想到了二年级我习惯性地“流质易变”,执意转入地理学思想史和社会史领域,先生亦给予充分体谅,并为我的新研究方向提供诸多建议。在反复商讨之后才选定了现在的题目。 由于时间仓促,从我选定这个题目到论文开题只间隔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而且由于我在此前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也缺乏足够的近代史知识。在此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只得一边研究一边恶补,期间走过的弯路也就可想而知。我曾用了半年时间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到最后发现其实是个伪问题。而对本论文研究最为重要的一篇参考文献,台湾学者沈松侨的《江山如此多娇》,我竟然是今年二月底论文进入收尾阶段时才发现的。必须承认,直到我的论文提交初审之后,我才大概弄明白这项研究该怎么做。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是只“下金蛋的鸡”。由于这个论文题目牵涉面颇广,涉及到许多我并不熟悉的领域,因此我在题目确定之时就设想,在研究如何运用地理学进行民族主义规训的同时 , 大可以把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本身看作一次自我规训。不管这篇论文最终的质量如何,至少这一自我规训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在论文提交初审前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供开发,我的这篇论文仅仅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落脚点。而这一领域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足够重视的现实,又让我感觉到对于单枪匹马贸然闯入这一领域的我来说,眼前所展现的是一片暂时只属于我一个人的“边疆”,而继续在此“边疆”中勉力开拓,似乎就成了我的 manifest destiny 。 “爱国之道 , 始自一乡 。” 反之亦然 。 我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 3 岁时便随父母举家迁往河北唐山,而我户口本上的籍贯一栏却写着湖南长沙,一个我至今仍未去过的地方。高中毕业后我先后在西安、广州和北京完成了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你是哪里人”这样一个对一般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却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既无“乡”可“爱”,似乎也让我对民族主义有一种天生的疏离感,期望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地理学与民族主义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想,这可能是我选择此题目的另一个原因。 虽然我选择的题目与汪先生所治地图学史相去甚远(先生在论文开题时便说,这个题目对我们二人都是挑战),但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汪先生始终给予支持与鼓励,将家中可能与我的研究有关的书籍悉数找出,这些书陆续堆满了我的整个办公桌。对我在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结论,先生也都及时与我讨论并指出不足。本论文本拟专设一章探讨地图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影响,但由于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原因最终作罢。作为汪先生的弟子,这无疑是我在论文完成之际的一大遗憾。 感谢我的母校暨南大学。在我22岁走投无路而在北京街头游荡的时候,暨大收留了我;22个月后,我带着学业上的飞越和世界第一的光环离开。但与这些实际的改变相比,我更应该感谢暨大对我的启迪,在那里我懂得了什么叫作自由,以及什么才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 (以下致谢部分从略)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 我度过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古人云三十而立,而我更愿意篡改一句西谚:“ Life begins at 30. ”虽然年岁渐长,但对学术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磨。能在三十岁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期待着在此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实在是幸运之至。
13541 次阅读|15 个评论
《二十世纪美国史》后记
黄安年 2013-2-5 07:12
《二十世纪美国史》后记
《二十世纪美国史》后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2 月 5 日 发布 为了回应网友和热心读者对了解美国历史的需要 , 自 1 月 16 日 -2 月 5 日 发布《 20 世纪美国史》( 1989 ) PDF 全文版目录,该书是我国美国史中青年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现代美国历史的专门论著。时间起自 1900 年截止于 1987 年。书中反映了当时笔者对这一时期的美国历史观察。本书第后记 PDF 版 506--511 页 , 共 6 页。 后记中含笔者 1989 年底所写《从里根到布什 -- 没有里根的里根时代》一文。 (参见同名 《 从里根到布什》( 1988 年 12 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9 月 15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12914.html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诸子百家 – 系统生物学学派
benlion 2012-11-7 21:45
后记 (2011年6月-2012年10月网络日记) 贝塔郎菲提出以系统论方法研究生物系统的理论生物学,系统生物学( systems biology )词汇是 1968 年在“ systems theory and biology ”会议上提出,早期研究层面是行为、生态系统和生理生化系统等,可称理论系统生物学学派。 1989 年在美国召开了生物化学系统论和计算机数学建模会议,代表的是计算系统生物学学派;组学( omics )系统生物学派以 Hood L. 等为代表在 1999 年之后形成。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和人工生物系统设计,以 Knight 、 Collines 等为代表的合成生物学家属于工程生物学学派。以物理学家 A.L. Barab á si 为代表的是网路( network )系统生物学学派,约在 2003 年形成的学派,并以互联网 * 的理论应用于生物系统研究,但最早是 70 年代的免疫网络理论。 21 世纪系统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不少理论和计算生物学家声称早在 20 世纪已在做系统生物学研究。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 2 次大的浪潮: 1 ) 60 年代因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而导致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比如代谢系统论和 90 年代开始代谢工程)层面的数学和理论研究; 2 ) 90 年代中国曾邦哲因在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 和生物系统与数学拓扑学、图论研究中发现中医理论的网络系统(网络是一类系统)概念和控制论稳态模型等开始,并深入到系统遗传学、系统生物工程和结合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方法推进到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网络与细胞发生动力学(约 2007 年后成为系统生物学新的发展趋势)的层次,从 1995 年到 2000 年在国际上倡导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概念和分子、细胞、器官到生态层次的研究,包括理论、计算与实验、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包括 biosystem network )和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总之,系统生物学(包括生态、生理、遗传、医学和生物工程)等词汇、概念和理论在 20 世纪发展,而在 90 年代生物技术和方法成熟和 21 世纪初研究机构的迅速建立,经历了一个转折或变革时期,但从 20 世纪到 21 世纪的历史过程比较漫长和复杂,整个学科体系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微电子学、芯片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形成诸多学派(大致 5 个学派) - 故而,我称之新诸子百家。 : * ,源于“互联网 ”(不是指“国际”互联网而是指计算机网络) 概念和网络理论在生物系统研究的应用,涉及系统生物学的云计算、合成生物学的 Bi-Fi 等。 ** ,系统医学 - 国际会议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12114.html 。 另外, 我本想不再写网络日记,但提问到有关系统生物学的问题,又觉得不回答一下不太好。但一回答,却是一大堆文字,以上又继之后的回复,其实远没法完,比如,阴阳五行模型 - 艾什比在神经控制论等研究中就已经首先从这里提出一个超稳态模型了。 中医、西医的争论也是没个完,自鸦片战争以来至今,原以为系统医学发展了,就不会再有争论了 - 在国际科学史上也都有个科学发展的渊源或起源,尽管初级,比如莱特发明的飞机与波音飞机之比,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即使现代科技也未必在未来一样不是很初级,初级是高级的起点,但到了高级阶段也未必都要回到起点重新讨论 - 除非是发展到后来出了故障,需要寻找问题在哪里,这包括我们的前人对西方科技和西方文明、东方科技与东方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 这确实是需要重新研究与思考。 人类及其文明的起源和文化历史、考古等研究,记得在大学时期读过一本林惠祥的人类学著作,他提出人类考古的连线构成一个四边形,中心在西亚很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中国文化、以色列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能够找到一些类似的要素,比如 “ 五行元素 ” (西方走向原子内 “ 分解 ” 研究,中国走向元素间 “ 关系 ” 研究) * 、 “ 伏羲交尾图 ” 和太阴历记年等;因而,我推想这 3 大民族之间一定在公元前 1500 年之前也许存在关联,这有待于历史学家考证。 * ,这是东、西方的两种逻辑方向 - 我称中国的为模式( form )或图式( pattern )逻辑 - 这却是亚理士多德最不愿意探讨的形式因 “form” 。
个人分类: 百家|19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的崛起》后记(1992)PDF版
黄安年 2012-11-5 07:03
《美国的崛起》后记(1992)PDF版
《美国的崛起》后记 ( 1992 )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5 日 发布 本文是笔者 1992 年著《美国的崛起》一书的后记(第 606-608 页),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出版。在博客和学术交流网发表《美国的崛起》提要时包含这一内容。 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共 3 页。 本书叙述和研究 17 — 19 世纪的美国历史,是拙著《二十世纪美国史》的姐妹篇。这两部书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国史体系,是我近 10 年来在该学科领域内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之一。 在《二十世纪美国史》的前言中,我曾说过: “ 美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经济实力最强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 ‘ 美国热 ’ 中广大中国读者渴望了解和认识美国。在 ‘ 中国热 ’ 中的美国读者也希望了解和研究中国人怎样看美国。 ”“ 谈到美国,人们经常关心美国发展 ‘ 模式 ’ 和特点这样的问题。诸如,为什么美国在近一个世纪里一直保持头号世界大国的地位 ? ‘ 美国式 ’ 道路是什么 ? 外来移民、跨越封建制度阶段、领土开拓和西进运动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等因素对现代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 《美国的崛起》一书,正是要从美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统一观出发,阐述美国的近代发展历史。 本书系统阐述自公元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到 1898 年美西战争前的美国早期和近代历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别探讨美国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考察美国在短期内由荒原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之路,研究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内政改革,工农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外交原则的制定和对外关系的演变,几次重大战争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宗教、文化艺术的概况、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等重大课题,实事求是地评价美国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作用,并介绍美国和我国史学研究成果及最新学术动态本书旨在有助于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美国历史实际,正确认识美国崛起之路,正确认识美国近代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美利坚合众国。考虑到本书的主要对象是中国读者,并使国外读者了解我国的美国史研究成果,在撰写本书时,充分引述了我国学者有关论著,并对涉及美中关系和美籍华人问题给以一定的篇幅,以期使本书富有中国特色。本书除导言外,分上下两编。上编,从荒原到合众国的诞生 (15 世纪前一 18 世纪末 ) ,下编,十九世纪的美国。正文后,附有 8 项重要的历史统计表以及近代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 中西文主要参考书目、中英文人名;专名、地名对照。 本书在拙编《美国历史纲要 ( 近代部分 ) 》和本人对近代美国若干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作了重大的修改和充实,增加了新的课题,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纲要》作为油印教材,几年来为北京师大历史系及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美国史选修课程的基本教材,收到了良好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土以及广大读者认识、了解美国的强烈愿望,在目前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情况下,决定出版《美国的崛起》。在此,谨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王昊先生致以深切的谢意。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祚昌先生和北京大学教授齐文颖先生郑重推荐出版本书,刘祚昌先生还为本书作序,鼓励我在美国史研究中继续探讨,在此向两位先生谨表谢忱。还要郑重声明:本书的出版得到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的资助,特此致谢。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沈永兴先生和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曾梅筠女士的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意。我要专门提及,杨玉圣先生和胡玉坤女士,在我 1991 年初至 1992 年初赴美考察期间,费力为拙稿润色加工和负责一、二校,并编写附录四: “ 八十年代我国美国近代史研究硕士论文题录 ” ,他们的辛勤工作,对保证本书的质量和顺利出版起了重要作用。 值此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书中所引述有关论著的中国著 ( 译 ) 者表示谢意。还要感谢对我的美国史论著、讲授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读者,他们对《二十世纪美国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了解美国早期和近代史的热切期望,增加了我公开出版本书的信心。 美国崛起之路具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它是美国历史发展多样性统一的体现。美国崛起之路具有启迪意义。认真研究美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并不是要实现美国化。不顾我国国情,盲目照搬美国经验,是不可取的,借口闺情不同,排斥多样性统一历史中的美国经验,也是十分错误的。 本书面世时,历史车轮已经跨入了 90 年代。但愿《美国的崛起》能有助于繁荣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普及美国历史知识,推动美中文化交流,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 21 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微力。 黄安年 于北京师大晾米阁 1990 年 12 月完稿 1992 年 3 月修改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楼梦会心录》(台湾版)后记
黄安年 2012-2-12 07:54
《红楼梦会心录》(台湾版)后记 授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2 月 12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本文 写于 1991 年 7 月 15 日 , 原载《红楼梦会心录》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2 年版序。 学术交流网 / 红学研究汇要 /2007 年 02 月 11 日 首 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cid=36id=20955 笔者受权在博客上发布,并经她本人审定,以飨读者,目前网上流传该文 , 除《 红楼梦会心录 》、学术交流网外 , 均未经吕启祥本人授权。 《红楼梦会心录》(台湾版)后记 记得 1983 年《红楼梦开卷录》交稿时,启功先生为我题了书签,连书名也是他给想的,说是要起一个不与人雷同的名字,当然还得符合我原先教现代文学以后才转入红楼梦研究的实际。《开卷录》这题名,我觉得很相宜。随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请启功先生顺手写了一个《红楼梦会心录》的书签,这倒是自己想的,多少有点心血来潮,其时书稿远未辑齐,更不知何时可以出版,总之,一切都尚渺茫,心里只想,启功先生声名日高、文事益繁,今后实在不忍心再去劳烦他,不妨 “ 预支 ” 一个,即便书出不成,也可留作纪念。于是便把书签藏了起来,已经足足有五、六年光景了。 如今,《红楼梦会心录》居然得以印行,这又当感念冯其庸先生的鼓励和促进。同《开卷录》一样,他在纷繁的公务和文事中,不辞辛苦地为之做序。我本想请他作一张画或题一首诗以代序,觉得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他坚持不可以代替,于是变成了亦画亦序,反倒增加了工作量。比之那时。他的领域更宽阔了,有关中国文化史,包括地下出土的和地面留存的、文字的和形象的,都在视野之内。前不久为探考中国文化的源头,踏勘丝绸之路的遗迹,甘冒风雪严寒,万里西行,登山涉水,不避艰险。从冬到夏、自朝至夕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在这当中, “ 红学 ” 仍然是他倾心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同道和后辈的热忱,亦一如既往。 这本《会心录》收入了我 1984 年以来写下的有关《红楼梦》的长短文字二十余篇。在这其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红楼梦大辞典》的编纂上,参与了从拟定体例到修改定稿以至审看校样的全过程。说来惭愧,辞典中我个人撰写的条目并不多,但这是一个集体项目,规模较大,受命协助主编做些具体工作,而筹措协调多有不力、拾遗补阙多所不及。对于我这样一个学识浅窄又缺少 “ 杀伐决断 ” 的人来说,实在感到很吃力了。现在,大辞典已经出版,回过头来编自己这本书,看看里面的东西,比之《开卷录》并没有多少长进。然而在我,倒也未曾特别的躲懶或故意地趋时,每写一篇,力求论析肯切、有所会心。收入本书的文章,分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冷观 “ 红楼热 ” 》、《胡适与红学》两篇近乎红学史论;《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及其他》以下七篇,大体上同《开卷录》中《形象的丰满与批评的贫困》之类一个路数,只不过更著意於从艺术形象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价值方面去开掘和探求。 “ 《红楼梦》与李贺诗 ” 、 “ 《红楼梦》与《金锁记》 ” 等则试图从作品的承传和影响方面作点文章,当然只限于某个局部而非宏观综论。《 “ 凤辣子 ” 辣味辨》等八篇短文曾发表在《文史知识》等刊物上,文虽短,写来却颇费力,因为刊物是面向青年的,更不能塞责。另有数篇是书评,其中 “ 《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 ” 实际上是辞典编写工作的一个学术总结,此项工作历时数年,对读者编者都应有所交代,是经过思考反省写成的。总之,这些文章之所以还要结集而且名之曰《会心录》,是因为不论长短,并无应景或勉强之作,虽有应约而写的情况,那也是自愿的,都经过了自己头脑的思索体味,时有会心独得之乐。这心得在别人也许早已领会,在自己却刚刚悟得,因此不免敝帚自珍,要想留下这印记了。 尝有友人相劝说,你把这些东西打碎、拆卸、组合,构成一个 “ 体系 ” ,或变成 “ 系列文章 ” ,不就是一本 “ 专著 ” 了么?书店推销不也容易些么?这好意诚然是可感的,时下出版艰难也不失为一种办法。然而我自知比并无构筑 “ 体系 ” 的雄心和能力。果若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为建设红学的学科体系或红学某一方面的体系作贡献,确实是有意义而且很诱人的;但如自身并无相应的学力识见而奢谈体系,那么顶多是个大而无当的空架子,甚或连架子都搭不像样。与其如此,不如听刘姥姥的话, “ 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 ” ,还是量入为出、量体裁衣的好。 想到为学的功底,私心常常羡慕老一辈学人的蒙学幼功或家学渊源,那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严格训练简直一生受用不尽。自己忝为浙江人,我的外祖父是绍兴临浦(今属萧山)一位笃学而开明的教书先生,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他与同乡的以编撰了中国历史演义五百余万字巨著名世的蔡东藩先生交谊甚厚,听母亲说,差点儿成了儿女亲家。可惜外祖父在我出生之前已经故去,我只在抗战期间逃难回乡时见到过满屋子一橱橱的线装书,据说外祖父还很有一些吴昌硕见赠的字画。这一切,经过战火,尤其是 “ 文革 ” 的劫火,早已荡然无存了。对我来说,先辈们的余泽流风,已无从感应,这一切不仅已经远去,而且简直隔断了。既然只能生长在相对贫瘠的文化土壤上,那就只有靠自己勉力学习了。说到头来,我们每个人不管有过怎样的经历,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门庭宽阔,她的丰厚絢烂,早已举世闻名,理应得到珍重并且必将能够绵延和再造。我们背靠著这样古老的文明,面对著一个开放的世界,只要具有健康的文化心态,既自重又开放,就能够在这大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工作的意义。《红楼梦》无疑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精品,通过她,世界可以认识中国,中国也可以走向世界。 在《红楼梦开卷录》的后记中已经交代过我是怎样阴差阳错地入了个这个 “ 红圈 ” 。这些年来,在这个领域里虽则跋涉艰难却还至今不悔。因为《红楼梦》所启示的人生真谛和艺术奥秘具有无穷的魅力,作为一个红学的爱好者的确出自衷心。然而作为一个红学的研究者则不免忧心忡忡,近年愈来愈感觉到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炒冷饭,不循八股,写出一点有新意的东西其难度是愈来愈大了。须知搞文学研究尤其是红学研究,一靠学力二靠悟性,或云一靠悟性二靠学力。所谓学力指的是学问、知识、功夫,可以靠勤奋积累得来,但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谓悟性亦即灵气,犹如贾宝玉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一但失落便灵性全无,这是与生俱来的,关乎人的秉赋和心理素质。一般说来,作家写的文章以悟性取胜,学者写的文章以学力见长。如果是学者化的作家,或者能创作的学者,自然可望写出二者 “ 兼美 ” 的文章。 “ 兼美 ” 应当是红学文章的理想境界。自问学力和悟性两者均不及格,在此只是叙说一种感受,表示对 “ 兼美 ” 境界的向往和呼唤。退一步想,贾宝玉尚且深深感慨 “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 、 “ 到底意难平 ” 。可见美中不足,意绪难平乃是普遍存在的人生局限。文章写不好同样是一种人生局限,凡夫俗子也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正视这种局限,或许就找到了超越自我的起点。因为这个缘故,尽管常常写出些缺陷很多、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东西,却还不至于因此而束手。 陶渊明说: “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 会意 ” 亦即 “ 会心 ” 之谓。我自然不敢謬比高士前贤,但无论如何,本书所录毕竟是我自己的 “ 会心 ” ,我愿将此奉献于读者之前。 最后,谨向给本书以出版的机会的编者和出版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1990 年 8 月草 1991 年 2 月改   (原载《红楼梦会心录》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2 年版后记)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春诗语》(胡春松 著) 后记·致谢(全文)
热度 1 hucs 2011-9-3 21:31
《青春诗语》(胡春松 著) 后记 · 致谢 青春是最珍贵的人生时光,只有一段;诗歌是最美好的人类语言,属于一流。热爱青春,热爱诗歌,相信 《青春诗语》 将带给读者心灵的共鸣和生活的感悟。 人们常将人生的 45 岁划定为青年和中年的界线。在这里,作者要告诉你,无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老年,拥有 《青春诗语》 ,你就会拥有不老的青春。 诗歌如药,圣医妙方。翻阅 《青春诗语》, 细细品读,中老年朋友定将返老还童,回味无限眷恋的消逝的青春,而少年儿童将会热切地憧憬和向往那美好的青春。 最美诗歌岭峰体 。岭峰体 — 由《 青春诗语》 作者提出并命名,以其“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点,成为诗歌中的精品和珍品。无论是新诗,还是古体诗词,无论是保健类诗歌,还是山水 、 人物类颂歌,《 青春诗语》 的各类作品中随处可见岭峰体美的印记。 青春诗语,如歌如画,至美至纯,将带给你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日子。 在这风华正茂的年代和欢笑灿烂的仲秋,我们终于迎来了《 青春诗语 》的诞生。愿《 青春诗语 》陪伴你度过深秋和隆冬,迎来新一轮春夏秋冬,迎来家国事业的蓬勃发展,迎接自己更加灿烂而美好的前程。 值此 《 青春诗语 》出版之际,作者要真诚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她的贵人: 我要感谢中国嘉年 — 这个美好而伟大的中华时代。正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富民强国的伟大事业孕育了《 青春诗语 》 的创作土壤和创作素材;正是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际遇和创新创业的时代召唤,催生和激发了《 青春诗语 》 的创作思维和创作灵感。 我要感谢各级领导 — 这群开明开放、求真务实和维新维美的管理群体,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乡,让《 青春诗语 》 的创作者纵笔难收、欲罢不能。 我要感谢合作伙伴 — 相关的共同作者,是你们令《 青春诗语 》声名远扬、魅力四射、震撼中西;是你们在《 青春诗语 》展现领袖风采、讴歌时代面貌,播撒大爱情怀、传颂奥体精神;是你们让《 青春诗语 》再现俊美而靓丽的青春、优雅而可爱的校园和家乡、精美而曼妙的山水和情景,等等。这其中,既有院士、专家,又有教授、同行,还有名师、学友。 我要感谢出版机构 — 江西高校出版社。贵社的高效务实和精诚合作,令我充满信心奉献青春系列作品。还要特别感谢科学网博客的倾情奉献 -- 提供的最佳展示平台,提升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 我要感谢各位读者 — 你们遍布伟大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五湖四海的精彩世界。从学校到机关、从厂矿到军营,正是海内外存读者,天涯间有网友。 我要感谢家人师友 — 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岳父岳母,我的爱人孩子,我的兄弟姐妹,我的恩师同学以及各位亲朋好友。 啊,《 青春诗语 》,人生伴侣。 胡春松 2011 年 9 月 3 日 于南昌大学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31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留美札记-后记:恢复平静生活
热度 4 lxchencn 2010-12-31 21:54
后 记 在高考时语文还没有考及格,我也没有写作的天赋,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却总是让我有写点什么的欲望,我只想记下自己平凡生活中一段特别生活片段的真实感觉,在美国和归国后断断续续地写下了我的留美札记,尽管每天晚饭后在校园散步时还经常会回忆在美国的生活,与夫人的回国不回国的争吵也时不时出现,但毕竟 2 年多的留美生活虽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然而,也有很多没有改变,一切正在恢复到从前,可是也许永远也无法完全回到从前,平淡而多彩的生活就这样继续,人生也许就是书写平凡,多少年以后再回头,留下的可能也就是一声叹息而已。 陈临溪 著 2008 年 6 月 15 日于恬静书斋 湖南 衡阳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4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博士论文致谢
热度 6 rxd1981 2010-11-23 10:10
深秋的江南并不冷,只偶尔吹起几许风。摩挲着手中的论文,并不需要翻开,那些字里行间便跃然于眼前。然而论文之中却并不只有字句,追忆之后愈加清晰的,是我即将结束的学生生涯。从家乡的青山绿水到青岛的红瓦绿树,再到上海的繁华似锦和洛城的碧海蓝天,辗转求学已有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走来,或疾步匆匆或漫步悠然,或踱步思索或驻足而观,脚下的路在变,路上的人也在变,而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感动。 七年之前求学于同济,遂投身李杰先生门下。彼时先生不以浅陋,教我一字一句,授我一招一式,谆谆教诲,铭铭于心,如此三年,倏然而过。及至完成硕士论文,尤感先生之学博大精深,区区三载或仅涉一隅,而一己之学尚在发轫之际,于是立定决心而继续追随先生。博士学业伊始,我仍痴迷于技巧枝节,每日手捧先辈之学,略有进益便自以为乐。先生相机教我:问当不流于章句而深追其大意,学者须重思想。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促我恍然大悟,自此再读先贤之作,所思所想与往日大有不同。于是三千弱水之中恣意挥洒,终取得自己的一瓢。时至今日博士学业即将完成,先生又教我:科学之精神,毕生之追求。先生之言当永远铭记于心,时时策我自省而催我进取。 值此之际,我要感谢我的联合指导教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S. Chen教授。在洛杉矶求学的两年间,教授深厚的数学功底、精到的研究思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均使我受益良多。在教授的指导下我进入了计算力学的研究领域,教授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使我快速掌握了本领域的思想方法。而与教授的交流中所体味到的风云际会与灵光一现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我要感谢陈建兵副教授兄长一般的关怀和帮助。老子曰:上善若水。陈兄做人秉承润物细无声的品格,而治学坚持水滴石且穿的韧性,为人为学都是我辈的楷模。我同时要感谢周勇老师,陈隽副教授,谢强副教授,高向玲副教授,刘威副教授和冯世进副教授,各位老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尤其令我感动。 特别感谢我的师兄彭勇波博士、范文亮博士和徐亚洲博士,当年与诸位师兄相聚于同济,把酒言欢之际,尝能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回想起来竟是读博期间最难忘的时光。感谢我的同年周俊明博士、贺广零博士、汪大海博士、郝效强和张永利博士,求学期间的相互扶持至今令我难忘。感谢我的师弟黄桥平博士和师妹曾莎洁博士,共同的课题研究使我们成为一个战壕的战友,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进而合作无间。感谢梯队大家庭里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同学们。 我还要感谢Dr. Pai-Chen Guan, Dr. Sheng-Wei Chi, Dr. Yuchuan Tang, Miss Judy Yang, Mr. Chung-Hao Lee, Mr. Shih-Po Lin and Mr. Masa Yoneyama。在UCLA留学期间,你们无私的帮助令我不能忘怀。感谢同济大学的王莉华博士、清华大学的王汉奎博士和山东大学的周婷婷博士,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聚首在遥远的他乡,而相互之间的支持和鼓励更带给我异样的温暖。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妻子。家人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学业的支柱,而我谨以我的论文,献给一直以来关爱我的家人们! 任晓丹 2010年11月18日凌晨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352 次阅读|16 个评论
《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后记
黄安年 2010-9-20 07:36
《道钉 ,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后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0 日发布   在本书正式出版前 , 需要做些补充说明。    美国政界对华裔移民历史上遭受的不公待遇 , 自 2009 年 7 月下旬以来,有了较为明确的表态。 2009 年 7 月 21 日 , 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签署华裔州众议员方文忠所提出的 ACR42 法案,承认 150 年前开始对华裔移民的迫害,并对这种不公平的迫害行为致歉。这项法案作为加州法令,将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加州排华的历史终在一百多年后画上了句号。 7 月 24 日,笔者在《迟到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道歉》博文中写道:尽管整整迟到了一个半世纪 , 还是值得高兴。当今加州经济面临困境,州政府财政面临破产,挽救加州走出困境离不开加州华裔和华侨的鼎力支持 , 整个美国经济的复苏也需要中国的支持 , 在这个大背景下 , 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签署法令,承认 150 年前开始对华裔移民的迫害,并对这种不公平的迫害行为致歉。这是加州华裔华侨长期努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政治实力强大的体现。 150 年前中国的农民工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加州拓荒建设 , 加州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和起飞离不开中国的农民工,没有早年的中国农民工就没有当年的加州。今天加州的华裔华侨同样为加州现代化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但是中国华裔华侨的奉献和遭受的待遇并不相称,还受着心理的创伤,加州华裔、华侨有理由为华裔、华侨正名 , 这有利于和谐合作建设新加州。 对于 150 年前的这段难忘的历史 , 我们不应忘记,我们需要记住,并视为难得的宝贵财富。 2009 年是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通车的 140 周年,加州的大规模排华潮恰恰发生在太平洋铁路建成之后。我们的媒体似乎对于这个历史事件过于忽视甚至无视,对此反应和报道少之又少。比起许多历史上重大事件来说 ,1869 年太平洋铁路建成对于美国近代的崛起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需要记住那些沉默的道钉们,以及他们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不仅是因为历史的存在,而且今天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某些排华现象。 美国历史上的排华并不限于加州,一段时间内发展为美国联邦政府行为。历史已经表明, 1869 年美国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成是和中国华工的杰出贡献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 , 这条铁路的建成是美国的崛起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中国华工的辛勤劳动换来的确是随后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对于这段往事,当代美国总统们往往回避不作正面回应。 2009 年 11 月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 , 第一站就是上海,自 1991 年以来在上海的广元路、衡山路口街头花园内,有座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这是 1991 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捐赠的。纪念塔正面写着:中国建路工人所作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我注意到 1991 年正是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奥巴马总统的上海之行日程极其紧凑 , 无暇关注这座纪念塔,可以理解。有意思的是这座纪念塔建造恰恰来自奥巴马的伊利诺伊州,这不该是偶然的巧合,奥巴马和美国政府也不该对此毫无所知。 今年 5 月 24 日,奥巴马总统终于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 5 月 27 日笔者在《美国总统首次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博文中写道 : 5 月 24 日他在纪念亚太裔传统月招待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亚太裔都为建设这个国家,为保卫这个国家,为成就这个国家的今天作出了贡献,并提到越过悬崖峭壁,铺设枕木构筑横贯美国本土大铁路的中国劳工。还说 : 你们在美国走过的历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一定经常得到应有的承认,许多美国亚裔和太平洋诸岛原住民都了解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 奥巴马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华工贡献和不公遭遇表态,而是在纪念亚太裔传统月这个场合讲了上述一番话 , 尽管如此,这毕竟是美国总统首次就修建美国太平铁路华工明确表态,并将华工的贡献和历史上曾出现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联系在一起 , 无疑这是正视历史和现实的表态,是一个良好的开局,希望奥巴马总统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华工和美籍华人在美国的历史性贡献和遭受的不公待遇作出官方正式声明和回应。 北美第一条太平洋铁路通车的 140 周年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媒体和宣传报道的热点,人们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和那些逢五、逢十举行大庆活动相比 , 令人感慨万千。不过感到欣慰的是 ,2007 年 11 月初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编导就摄 制 《碉楼往事》一事向我征求意见 , 并在 13 日来我家就就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问题对我进行采访和摄像,此前 , 还 借走了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年中英文版)和 Becoming American , The Chinese Experience (1)(2)(3), DVD 等资料。今年 7 月 17 日下午编导将所借书画册等书籍和光盘还回 , 并送来了一套八集大型高清记录片《碉楼往事》(中英文版),这套光盘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江门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 2009 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先在江门电视台播出 , 今年 3 月 30 日开始在央视二套推出。八集大型高清记录片《碉楼往事》的播出无疑是可喜可贺的。我注意到片中大量采纳了《沉默道钉》画册中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几处则是 2007 年 11 月 13 日在我家中采访的镜头。 ( 见有感于高清纪录片《碉楼往事》的摄制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17 日 ) 本书稿中所提三年多前齐鲁电视台、新浪网、山东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寻找美国铁路华工历史之旅活动,无果而终。看来哪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要真正做成、做好,并不容易。 笔者在有生之年 , 希望自己能沿着当年美国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建路线来个寻找美加铁路华工历史遗迹之旅,能否兑现要看自己的体力、精力、财力,也要看机遇。这种历史遗迹考察对于一个历史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举个最近的例子,今年 7 月 9 日 , 我来到位于上海广元路、衡山路口街头花园内 , 瞻仰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 , 纪念塔正面用中英文写着:中国建路工人所作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本纪念塔用三千枚道钉塑造,以表彰他们的业绩,并象征伊州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持久友谊。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赠。州长詹姆斯 R 汤普森 塑造者格洛尼亚柯南 一九九一年一月六日。该塔于 2006 年 9 月改建,并在塔的侧面刻有道钉绿地 改建于 2006 年 9 月的字样。这是笔者首次对该塔的实地考察,订正了《沉默的道钉》一书第 163 页中关于中国铁路华工纪念碑的用语。(见《瞻仰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16 日)   我的书稿《道钉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于去年 7 月交白山出版社。出版社领导在极其繁重的出版和社务情况下 , 挤出时间为本书精心编审、装帧设计、排版校对,尤其花费大量时间配用图片。书稿的原名是《沉默的道钉 ---- 纪念华工建设北美铁路 140 周年》,出版社建议改为现名《道钉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道钉已经沉默了一个半世纪 , 道钉没有沉默,道钉不再沉默。人民的学者和媒体有责任为沉默的道钉呐喊。      最后 , 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如果没有白山出版社邢志有社长、董志新总编 , 宋杰副总编辑的全力支持 , 和胡文彬兄的大力推荐,也许这部书稿还将石沉大海。       作者 写于 2010 年 7 月 18 日 (原载《道钉,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 349-352 页,白山出版社, 2010 年版,又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第203-208页)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莞(6)——后记
jlxt33 2010-2-27 18:43
(六)后记经济与文化 本来东莞行已经发表完毕,但是还是觉得有些话想说说。 (1)在五篇博文中我介绍了林则徐销烟旧址、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和两个公园。其中两个公园随便进,是真正的公园,只有停车场有人管理,停车费是6小时之内3元。林则徐销烟旧址,免费停车免费参观,只需领票即可;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同样地领票参观和游玩,停车费一次10元。 以前也曾参观过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全部收费,有的还价格不菲,曾多次想过,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该免费参观,受教育,但是自己又有很多理由说服自己。这次终于见到了免费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设施先进,服务到位,比很多收费的基地还要好很多。 为什么东莞可以这样做而那么多地方就做不到呢?当然除了主观因素外,我认为最大的制约是经济。 广东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东莞的经济发达,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软硬两个方面都可以大力投入,当然相应地会带来更多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此时更深刻地理解了经济是基础的观点。 不过话说回来,是不是没有东莞这么发达的地区,就真的囊中羞涩到无法支撑一个博物馆的正常运行了?好像不完全是这么回事,老百姓都知道,穷什么不能穷教育,每个家庭都想方设法全力支持孩子读书。好像又不完全受经济制约。 00 (2)《阿凡达》的热映,几乎救活了华南Mall这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的大型广场,除了票房收入外,周边的餐饮、娱乐,甚至旅业都财源滚滚,这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效益,在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东莞制造业的时刻,文化产业与银行业似乎没什么联系。现在东莞将利用其完整的制造业打造新型的创意文化产业链,使城市在危机中达成真正的转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加快发展。 (3)几乎走过了东莞的所有城区和镇,这里的发展水平基本均衡,城区更是一派都市气息。一直萦绕在脑海的是:如果中国所有的乡镇都达到了东莞的乡镇的水平,那中国就是真正发达了,否则就只是数字上的强大。13亿实在太大了,多大的数除以它,都会变得很小;多小的数乘以它,都会变得很大。 期待着中国真正发达的那一天!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550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安年新著:《老话题与新挑战》后记
黄安年 2009-12-30 09:54
黄安年新著:《老话题与新挑战》后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0 日发布 2009 年 12 月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的新著《老话题与新挑战 ---- 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美国》,这里发布的新著的后记 后 记 今年是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学研究岗位退下来的第十个年头。《老话题 新挑战 ---- 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美国》一书中的绝大部分文章写於退休后 , 尤其是 2007-2009 这三年间。我的 20 来部著编译作大多数出版在退休前。近年来出版的只有《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年)。另外一本《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周年华诞祝贺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年)则是由我、任东来、杨玉圣三人合编的 , 主要是杨玉圣教授的努力结果。退休后 , 对于我来说属于自由学术阶段 , 从事于美国史和美国问题、世界现当代史的研究不仅从来没有停歇过 , 而且还有新的思考和研究心得 , 此外还对社会保障、民生问题、学术生态和教育改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已经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集中在一起 , 已超过了我在职时发表的数量,至于在网络上发布的就更多了。很多朋友建议我把其中一些题目的文章集中起来出版 , 以利资源共享。可是这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多年教师来说 , 已属弱势群体,要公开出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最主要的是手中没有资源 , 更没有项目费。由于老话题 新挑战这个主题是个学术性、时评性兼备的热门话题,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提出了许多新思考,无论在讲演时或者在学术交流网和博客上发布时都受到了好评和广泛关注 , 这增加了我尝试出版的信心 , 多亏老友中国法制出版社社长祝立明先生慨然接受出版 , 使得本书得以和读者见面。十分感谢法制出版社编辑郭善珊女士的辛劳,由于她的努力 , 本书的出版相当顺利。  本书截稿于今年 7 月初 , 之后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和美中关系的发展 ,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 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迄今的历史发展表明,无需修正笔者书中的见解。    《老话题与新挑战》一书 , 是开放的 , 近几个月笔者在博客上又发表了一些新作 , 笔者还会继续就这个题目发表新的评论和见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科学网黄安年的博客 (www.sciencenet.cn/blog) 或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查阅。   黄安年 写于 2009 年冬,京郊天通苑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达感慨和感谢:阿宽博士论文后记与致谢
wangyk 2008-3-9 23:53
在完成博士论文的艰难岁月里,得到很多学人和良师益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关于开放存取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得到大专院校师生们的鼎力支持,才使得1200多份答卷顺利回收,为博士论文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对导师、学人、挚爱亲朋、答卷者大力支持的感谢都浓缩在后记和特别致谢中,发布在此,再次表达我感恩的心。 博士论文后记与致谢
个人分类: 感恩的心|5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