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办高水平科技期刊是为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之辩
ysxbhxf 2008-11-16 17:53
首先声明,我们只进行友好的争论,就事论事,观点交流,我很想也很愿意和王主编成为朋友。 其次,我很赞同王主编这篇博文的标题:办高水平科技期刊是为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997 ),我也赞同您第二、七、八段文字的观点。 第三,我在回复您的评语时已经说明,我没要求什么爱国心,只是希望获得一个公平的投稿选择环境。如果您真的在中国国内搞科研或办期刊时,你会发现期刊编辑们还没有什么资格对科研人员有扰民之举。 第四,您举的食客到哪家饭店吃饭的例子并不适合用来比喻拿中国的科研经费搞研究却把最好的论文发到国外期刊上的这样的现象,也许我下面举的例子会更恰当些: 一个中国老板出钱请某个建筑设计师为自己设计房子,但那设计师却把做出来的最好的设计方案送给了一个洋人老板,留给中国老板的只是个不入流的设计方案,而且中国老板要看到那个最好的设计方案还得向那洋人老板付钱。那么,中国老板应该如何想呢? 第五,如果中国科研人员目前在国外期刊所发表的英文论文的一半是在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发出的话,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就会是高水平的国际科技期刊!如果要什么评价体系评价的话,只要SCI收录全部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就行了。 第六,忘了交待一下,在我举的例子里,科技期刊编辑相当于中国老板请来的民工,呵呵,不是饭店跑堂的小二。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48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赔钱发文的感受
jlpemail 2008-11-16 10:30
赔本转吆喝,这是不发表文章的人对一些发表了 文章的人的一种评价.有些单纯经济观点. 事实上,各自的专业人员,干什么吆喝什么天经地义, 而赔钱发表的文字,对于作者来讲的确不只是一层 的不爽. 其一,有些自费出版的书籍是不被认可的,被认为水平低. 其二,不符合劳动对应报酬的常识.劳动要有报酬的,付出了 劳动反而倒贴钱,怎么让人爽快得起来呢? 其三,是自愿的吗?那些不得不出钱发表文章的人,即使 版面费有地方报销,也不会为赔本发表文章自豪的.他们 的自愿是虚假的. 其四,我觉得许多期刊至少不应该以赚钱为目的,即使 以赚钱为目的,也应该由刊登广告的企业等单位出钱. 发表文章本身不应看作广告行为.虽然文章作者的单位 都是公开的.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3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稿多投应该被禁止!
zhaodl 2008-11-15 16:43
在科学博客上看到武夷山的一篇发表的规矩不要一刀切文章。结合文章的观点和读者的留言,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教。 一般来讲: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是指一样或基本一样的内容,在相同语言的不同期刊上同时或先后发表。而如果是在不同语言的期刊上发表这不成为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而是平行发表或并行发表。关于并行发表问题我暂不涉及,仅仅谈一下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的问题。通观文中关于一稿多投的辩护无非是基于:没有个人利益的企图,只是为了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学习。这个理由是否成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在十年前,这样的理由可能还勉强成立,因为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订户、不同的读者,尽管是统一专业领域的期刊也不一定具有完重复的读者。可是,现在的期刊几乎是100%地实现了数字化(特别是学术期刊),读者不可能仅仅依赖于自己或自己资料室的订阅来研究和学习。所以,发表一次与发表多次与文章在读者面前的显示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说是会在一个检索界面中一稿多投的文章会显示多次。网络的普及已经解决了期刊读者范围的限制,而有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如何还有一稿多投的必要。 (2) 一稿多投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尽管我国《著作权法》的法律责任中没有明确一稿多投的法律责任,但对此行为是有所限制的。 第二十三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是报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应该可以理解为:报社、期刊社对其刊登作品专有使用权的取得不需要通过订立使用许可合同,只要是著作权人(作者)将作品交给报社、期刊社,就视为许可报社、期刊社专有使。 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理解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作者无权在向其他报刊投稿应该没有错误!换句话说,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得到通知的,作者才可以想其他报刊投稿。 当然,法律限制一稿多投,但并不限制作者授权其他期刊转载,或者未经作者授权只要向作者支付报酬就可以转载。也就是说,限制了不同期刊分别加工出版同一篇作品,但是可以转载他人(其他期刊)编辑加工过的作品,除了作者声明不得转载的以外。 (3)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必然浪费有限的出版资源,包括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和搜索引擎的结果界面的容量。一页搜索结果中,如果一篇文章出现多次,那么必然降低页面的信息含量。出版资源是出版者的,但也是整个科学研究共同体的,因此浪费的是大家共同的资源,重复发表一次就会减少一篇其他成果的发表。降低了信息量,侵害的是作者的利益、出版这的利益,也包括读者的利益。读者所能看到的信息量减少了,搜索到同一关键词的文章有十篇,其中5篇是重复发表的,并且是同一种语言,读者获取信息时没有任何障碍,如何是为了读者的利益。 因此,无论是从法律上来看、还是从读者利益角度来观察,一稿多投都没有合适的理由,不该提倡和理解,一刀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的利益收到伤害除了作者自己的不当利益。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5380 次阅读|3 个评论
随笔:伴我成长的一本书
zhaodl 2008-11-15 13:20
今天接到《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辑办公室孙主任的E-mail,通知我短文已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11月11日第二版。孙主任与我同乡(我的第二故乡),不知是否对我的文章有所关照才得以发表,我感觉我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本书也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技书刊标准化的进程,特别是以陈浩元为首的团队,在此项事业中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与他们在观点上可能有所出入,但在根本出发点和为中国科技书刊发展而努力的赤子之心是相同的。尽管我与陈浩元之间常常是没大没小,但是我对他是打心眼里敬佩和尊重,因为他愿意与年轻人交往,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我平日里没有表达过这种敬意,谨以一此篇短文言之。关于陈浩元我没有描述过,在短文中试图留下我的印象,可惜又被编辑给删除了,原来我是这样写的: 提起陈浩元,可能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他,高高的个子,嘿嘿的脸庞,快乐的有点疯,整天风风火火地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发在这留存。 11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我还没有收到,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发表的文本,转发过来与各位分享。 http://www.chinaxwcb.com/xwcbpaper/html/2008-11/11/content_42502.htm  提起陈浩元,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如果提到陈浩元领衔主编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相信大多数科技书刊的编辑都读过,它几乎成为科技书刊编辑的工具书,也是伴随我成长的一本书。   1995年3月,我从业务管理岗位转到期刊出版行业当了一名编辑。尽管我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但是要当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还是有不少怀疑的目光向我投来。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可是,当我编辑的稿件经过一校、二校转到审读编辑的手上以后,又被改得如同我的脸满篇通红的时候,我才知道: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仅有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字功底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科技论文的规范来进行编辑加工。量和单位,对于理工科出身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应用在科技学术论文中则需要区分正体和斜体、需要注意表达的规范却是我没有想到的。从此我也认识到,编辑确实是一门学问。   当年4月,我就报名参加了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主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从那时起我认识了陈浩元,接触到了《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严格地说,那时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还没有出版,只是陈浩元等人撰写的一本讲义。而我就是从那本讲义开始,一点一点地掌握了编辑出版的业务知识。量和单位、图表和参考文献的规范表达、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以及科技论文的编排格式,等等,我几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一些东西初看起来会感觉很容易,可是一旦琢磨起来就会叫你头疼不已。我记得,关于正斜体的区分:物理量的符号一般使用斜体,物理量的单位使用正体,可是一个符号在文字叙述中到底代表的是物理量符号还是名称的西文词头,就曾让我晕头转向。庆幸的是,有那本书在我身边,书里的论述和例句总是可以给我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1998年5月,《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总算正式出版了,当时我接到订单就给每一位编辑配备了一本,也给自己买了两本:一本放在办公室,一本放在家里。每当我遇到编辑方面问题的时候,都会取出来查阅一下,看看书里是如何讲的。   时光流逝,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从一名编辑成长为学术期刊的常务副主编、学校期刊中心的负责人,管理着全校21种期刊的出版工作,还直接主办有几本学术期刊。尽管我只是负责期刊的稿件录用和终审终校,已经不具体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工作了,但是我每当发现稿件中的表达方式存有疑问的时候,还是会取出身边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来查找对照。在对其他期刊进行出版后审读的时候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是我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已经习惯于翻阅这本书《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4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心”有理“期刊”无罪!
zhaodl 2008-11-12 17:25
也是因发表费而起,国家高层提出要对目前的核心期刊等评价机制进行调研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针对核心期刊的非议主要是借核心期刊 大肆敛财,论文版面费的收费按核心和非核心有不同的收费标准,核心的收费动辄几千元。显然,但从收费的角度来看,罪过不在核心期刊,因为论文收费本身都不 能完全归罪于期刊(以前论述过),更何况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无非代表了一个期刊的品牌,代表了期刊在某个方面的影响力。而这种影 响力表现在经济上就被利用在论文的发表费上。这个好像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至于核心期刊本身的经营情况或借核心期刊之名的一些行为,因为涉及的主要是论文发表费问题,所以解决的办法也应该是论文发表费问题健全学术论文出 版保证体系、制定论文发表费收取的原则、增强期刊出版的自律、加强期刊出版的监管,无论是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只要是合理合法地经营都应该是值得提倡 的。至于科技论文的交易,则是一种社会毒瘤:有人借期刊牟利、有人借发表论文出名。因此,病源是在我们的社会道德建设和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水平和 学位答辩的评价机制上!如果不解决目前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可能杜绝论文的买卖现象!就是期刊全部禁止收费,那么,作者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为了发表文章同 样会私下塞钱有人会说这是违法行为,对,是违法行为,就如同医生收红包一样,必须从职业管束和需求共给(包括需求抑制)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目前半 公开的论文有偿代写就是这种社会需求的表现,只是这种交易是私下地、隐蔽的和一对一的,所以才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影响。 回到核心期刊评价机制上来。核心期刊评价,目前主要有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索引源期刊和人文社会科 学引文索引源期刊四种,其他的形形色色的核心期刊甚至有的打着全国核心期刊的旗号,都是一些没有影响的杂牌。这四种影响力比较大的核心期刊评价系 统,各自有各自的评价指标和体系。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了统计分析我国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情况而建立的,为统计数据提供基本的 统计资料的一个期刊名单。也就是说,以起选定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作为中文科研成果产出的指标。为了能够保证统计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对期刊的学科范围、学 科代表性和影响力等有一定的评价。因此,办刊人员以能够成为统计源为荣,所发表的论文才能计算入国家的科学研究的产出中。这一点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吧?!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要览是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牵头的高校图学馆协会组织研发的一套,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提供指导的一个期刊目录,目的是使图书馆根据自己的 馆藏需要,使自己的采购在最少的花费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覆盖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对于单个学科来说,采购到最能代表本学科的期刊是提高经费使用率的最 好办法。能够被图书馆优先采购并被读者阅读和利用,这也是学术期刊出版者应该追求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吧! 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索引源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源期刊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和南京大学文献评价中心分别开发的,基于高水平中文期刊来统计分 析科学研究动态一个类似于sci的一个论文引文分析系统。这两个系统往往被应用在高端成果的评价和人才的考评之中。同样,期刊出版者在办刊之中根据自己 的办刊定位,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成为高端人才发表成果的园地也是应当可以理解的。 可怕的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管理和科学研究基金审查部门将是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评价一个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研究人员就争 相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否则,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就失去了价值。因此,作者才热捧核心期刊,不管是文章的水平如何都希望能够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 核心期刊上发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学术水平不行或者是学科内容不符,就千方百计地调动自己的资源包括人缘关系和物质资源来打通发表的渠道,有时我们的各级领导也 同样是有意无意之中被利用而卷入其中,给期刊打招呼!而期刊出版者中的部分人也难以坚持自己的办刊原则而参与这种权钱交易之中。因为期刊的水平不仅仅决定 于论文的学术水平,也与期刊的办刊条件紧密相关,如果得罪了相关方面办刊就会招来麻烦或阻碍。从办刊的角度来讲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我就是在这种压力 下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在保住自己的品牌情况下尽量搞好周边的关系,包括关系稿接受的原则以及如何表白退稿的理由和无奈,目的就是争取各种关系者的理 解! 如果看得到目前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解决核心期刊和发表费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的方向和办法就会变得容易一些。据我理解,上层希望能够促使各评价系统联合 起来,研究开发一套权威的评价系统,改变目前的诸侯割据状态,以便规范评价行为。我在不同场合都听到过这种呼声建立一套我们自己的权威而全面的评 价系统,希望能够代替sci的同时规范国内的评价体系。 我认为,这种愿望是良好的,是值得追求的。将自己国家的科学研究方向交给外国来评价不仅是可悲也是危险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的增强,这种 需求也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政治的高度来重视。但是,重视归重视也不能脱离现实。目前我们的科技实力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还不能脱离国际的大环境,还需要 在国际的夹缝中寻求突破,所以国际的游戏规则还不得不采用。当然,并不排除提出我们自己的评价标准,至少应该体现我们的导向! 国家的导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体现,投入方向、政策指引、评价标准、财政税收等等各种措施都可以体现国家的科技导向。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在政策的具体 落实上也需要有一套权威、科学、体现政策导向的成果和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需要对现在的评价体系进行规范或改造,将现在的分散地、缺 乏权威的评价体系整合提高。科研管理机构的评价往往落脚在期刊论文上,所以核心期刊的评价系统就成为政府高层关注点。但是,我不主张:停止现有的评价系统 的运作而整合成为一个系统,这种计划色彩浓厚的垄断行为,不仅不利于评价系统的科学性而且也会使目前核心期刊的社会弊端更加加剧!我们看,目前通行的核心 期刊评价体系,都是基于一定的需求而建立的,其目的各不相同。所以,如果希望建立一个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的、满足落实国家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新 的需求。针对新的需求就会、也应该产生一种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建议:针对这种新的国家需求,国家应当设立新的基金项目组织人力来开发建立,这种开发应该吸收现有的国际国内评价系统的经验积累。所以,就可以采用招标 的方式来分派任务,根据其方案与国家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来确定开发团队,甚至可以以某个团队为主吸收其他团队的加入。对于最后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经过 论证和修改后应用于国家项目的评定和政策的落实之中。在使用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研究政策的导向逐步完善和提高。而至于民间的各种研究应该给予鼓 励,不应该禁止。只有在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机构参与、百家争鸣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出新的更加科学和权威的评价系统。 这样的新的、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的评价系统,首先应该应用于国家行为的项目评定和人才评价中,包括国家级优秀学术期刊的评价。随着其权威性的增强,地方甚至单位的评价也必然会走向趋同。同时,也不能代替图书馆的期刊采购等特殊需要而存在的评价体系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44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零引用的逆向思考
zhaodl 2008-11-12 17:10
如 果仅统计论文、综述和简讯类文章,1984年ISI中各学科零被引论文的百分率分别为:自然科学22.4% (美国作者14.7%,非美国作者28.0%),社会科学48.0%, 艺术与人文科学93.1%。据国际知名文献计量学家Moed博士统计,1990-1999年SCI光盘版收录中国作者的论文有65%为零被引,其中在中国 中文版期刊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率为90%,在中国英文版期刊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率为86%,在中国大陆以外期刊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率为58%。这是任胜利博士的 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720 )中提供的数据,更加引人的是他的一句感慨:其中84种期刊(占总数的75%)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在2001年的总被引频次少于50,如果剔除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实在是不忍卒度了。 引文频次不能完全代表文章的被利用程度,但是目前最能够衡量论文不利用的的最好指标。论文发 表以后是否能够被引用,相关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在引用中的误区和不公正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单讲人们引用中重视名刊轻视普通刊、重视名人轻视普通人、重视 核心刊轻视普通刊、重视欧美等外刊歧视中文刊等心里和意识,就可能对统计数据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我也大胆地估计一下,国外英文刊的零被引如果是22%的话,我想至少可以给他增加一倍,也就 是同样论文如果署名是非美国人被引用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倍(美国作者14.7%,非美国作者28.0%),更何况中国办的的期刊和外国办的期刊可能也要差 一倍,中文和英文也要差一倍,这都是比较是在的估计。那么,回过头来看看:中国那些零被引的数字就不是那么可怜了不是?90%的数字扣减三倍如果是30% 的话是一个什么概念! 所以中文期刊的办刊人,在看到我们目前差距的同时也没有必要过度悲观!在大环境和形式没有改 变或者不平等的情况下,努力是应该的但不是在一种悲凉的情绪下的发奋。我们完全可以满怀自信地走向向世界,当我们的努力一天天地得到承认,科学的引用没有 那么多误区和歧视以后,我们的真实情况会得到公平的评价。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并行发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热度 4 zhaodl 2008-11-12 17:08
2007年我在《中国研究生》第8 期 发表关于发表国际论文的建议以后,网上网下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和质疑:论文以汉语在中文期刊发表以后,还可以翻译成其它语言再次发表?我记得我是建议将 研究的初期成果在中文期刊发表,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投向国外期刊,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投稿国外期刊的命中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国内期刊介绍给国外读者;或 者将成果首先投给中文期刊,即使是被退稿,也可以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再行决定投稿的方向;如果不幸被中文期刊录用了也不要紧,翻译成外语投给国外的期 刊也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不同的语言发表不属于一稿两投,因为著作权人享有论文的翻译权。这种以不同的语言发表的行为称为并行发 表。并行发表虽然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我感觉有必要进一步阐明,以免产生误解或误导。 一般来说,期刊并不喜欢 发表其他期刊发表过的文章,所以通常申明拒绝一稿两投,因为大家都希望占有优先报道权,对于高水平的期刊更是不愿意发表已经在其他期刊已经发表过的文 章,包括用不同语言发表的论文。但也不是绝对的,一般期刊常愿意将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即按照法定转载: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 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如国内的一些中文期刊就专门将国外期刊以外文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在征 得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翻译成中文再次发表,即所谓的翻译作品;一些名人专家的文章常常被使用同一种语言多次发表,这并不一定是作者多次投稿而是期刊之间 的转摘或转发。在冷战时期,美国为了了解前苏联的科学研究进展也曾专门对一些俄文期刊进行翻译出版。 由此可见,是否喜欢翻译 作品或者接受并行发表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而是读者的需要决定着期刊的好恶。随着中文科技期刊水平和读者外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翻译作品在中文期刊论 文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少,因为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献而没有必要通过别人的翻译来了解国外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在决定将自己的论文进行并行发表 时,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首先,并行发表需要具有 翻译权,论文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一般情况下作者自己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作品是否需要翻译成其他语言进行二次发表。但在出版过程中,期刊出版单位的版权 意识越来越强,为了保证论文出版后的信息传播往往要求作者将论文的部分著作权转让给期刊出版单位。如果作者一旦与期刊出版单位签订了著作权转让协议, 那么协议所涉及的著作权就归期刊出版单位所有。所以,作者如果要对一次发表的论文进行翻译并实行二次发表,就需要了解自己的翻译权是否包含在著作权转 让协议之中。如果已经转让给了期刊出版单位,那么作者就无权实行并行发表。如果作者已经将翻译权转让给了出版单位,那么作者实行并行发表之前则需要征得著 作权所有人出版单位的同意 http://zhaodal.blog.163.com 。 其次,应当在二次投稿时 向投稿的期刊编辑部明示,以适当的方式明示二次发表的事实和一次发表的期刊:所投论文全部或部分已经在什么期刊上以什么语言发表过。这不是法律的规定,这 应该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为了避免出现论文发表中的欺瞒行为,或给二次发表期刊的编辑造成误会,维护作者的学术声誉,所以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向二次发表期 刊明示。 再次,应当注意,二次发 表期刊的读者对象或读者群应当与一次发表期刊是不同的。如果两种期刊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读者对象或读者群,那么二次发表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记载、传 播和交流,反而会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出版资源不仅仅是出版单位的也是整个科学共同体的,相同的信息占用了有限的版面必然影响到其他研究成果的发表,所以 有背科学精神和科学共同体的职业道德规范。 最后,论文二次发表是为了扩大科学成果的传播范 围而不是为了谋取利益,尽管是因此可能会作者带来一些现实的好处,但这不是并行发表的目的。并行发表的目的是使不同语言的读者能够共享作者的科学研究成 果,使科学研究成果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所以论文并行发表以后,作者在自己的成果统计和工作考核时只能计算一次,而不能重复计算。 发表于 中国研究生 2008年 第10期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903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技论文写作讲座提纲
zhaodl 2008-11-12 17:07
这是我刚整理好的明天要出去用的讲座提纲,发出来与你分享。 1 科技论文的特点与分类 1.1 科技论文的概念 对创造性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以及科学总结,并通过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文章体例. 科技论文必须完整回答: 为什么研究(why)? 怎么样研究(how)? 结果是什么(what)? 研究工作(或实验)总结与科技论文不同,总结在内容上可能更详细,不一定有创造性,也不一定要发表,格式上要求也不十是分严格和统一。 1.2 科技论文的特点 (1)创造性或创新性 科技论文报道的主要研究成果应是前人所没有的。原则上是不能重复别人的工作,可以改进但不能照抄。没有新的观点、见解和结论,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方法、材料、结果、理论或解析几个方面实现 (2)理论性或学术性 理 论性指一篇科技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表现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有2个方面的含义:对实验、观察或用其他方式所得到的结果,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 分析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包括提出并解决一些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对自己提出的科学见解或问题,要用事实和理论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与分析或说明。 (3)科学性- 内容可靠,数据准确,实验可重复。 (4)逻辑性-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推导合理和编排规范。 (5)有效性-公开发表或经同行答辩。 1.3 科技论文分类 研究方法分: 实(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仿真分析) 数学推导 设计制作 综合论述 幻灯片 8 按写作形式分: ?学术性论文, ?技术性论文, ?学位论文。 本讲座是以学术论文为主。 1.4 科技论文发表的意义 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确定选题研究实施整理发表 总结自我反思和完善。 记录知识积累和保存。 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 评价用于考核和评价。 2 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 2.1 写作的一般要求 不 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一般一篇论文论述一个核心问题(综述除外)选题是关键。一定要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题目,可拓展性强的领域。应该跟踪前沿,但 不要盲目追随热点,强调独立选择。元部件和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系统特性和测试,方案设计和实现等。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途径,新方案,新进展, 新方法。 2.2 科技论文的结构 题目 摘要和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和致谢(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等 2.3 科技论文的篇名 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明确无误。语句简短,最好不超过20个字。避免用非公知的简称、缩写和公式等。题目太大、太泛《能源新技术的研究》。忌乱用研究、基于等词 2.4 科技论文的署名 在投稿时,署名应慎重,以后不宜更改。应写出单位全称,单位的顺序应当区分。作者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1)署名是一种权利的声明。 著作权属于作者;包括署名权。 2)署名是文责自负的承诺,署名即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真实性、创新性和保密义务。 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读者阅读文章后,若需要同作者商榷,或者要询问、质疑或请教,以及求取帮助,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 2.5 科技论文的摘要 以 提供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的内容的短文。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没有必要给出本文、作 者作主语,也应避免使用首先、 最后、首次 等修饰词。文摘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可以脱离原文而存在,应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得使用公式、引用文献。常识、背景性内容不宜写入。分为指示性和报道性摘 要,为200~400字。 2.6 科技论文的关键词 主题词+自由词 3-8个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第一个为论文的主要工作或内容,或二级学科;第二个为论文主要成果或若干成果、类别名称;第三个为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的名称;第四个为论文采用的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避免使用分析、特性、计算等普通词组 2.7 科技论文的引言 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通过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指出本文研究目的和思路,确立研究的必要性!一般不要出现图表,视内容的需要定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重点)。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3)预期的结果或地位、作用和意义。 2.8 科技论文的正文 论 文核心,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一般正文应有下述几个部分组成;研究基于的理论或原理分析;采用的方法或方案(根据内容而定);数值计算,仿真分析 或实验结果(根据内容而定);讨论,主要根据理论分析,仿真或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参数产生的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的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2.9 科技论文的结论 文章的小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 以正文为依据,简洁、概括。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与已经发表的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意义。对近一步研究的建议 2.10 科技论文的致谢 对给予本文研究的选题、构思、实验或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或建议的人员致以谢意。由于论文作者不能太多,所以部分次要参加者可不列入作者,在此表示致谢。一般资助单位应在文章首页下脚加注,所以不在此致谢。致谢非必须。 2.11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 文章中引用他人成果或文章内容应注明参考文献,应按国标或编辑部规定的格式格式著录。责任者.文献题名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文献 ,现有的研究 2.12 科技论文的附录 附录不是文章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可为深入了解论文的研究基础、论证过程提供参考。主要提供论文有关公式推导,演算以及不宜列入正文的数据和图表等。附录A,附录B.,其中序号为:A1,A1.1,图A1表A1 3 科技论文的审查评价 3.1 科技论文的评审机制 科技论文的三审制 1. 编辑部初审 2.同行专家评审 3.主编终审 科技论文的录用与否重点在专家评审,但是否送给专家或主编审查的决定权,往往在编辑的手上。 3.2 论文评价的形式标准 论文题目的准确性和吸引力。 作者以及作者的单位信息。研究项目的受资助情况。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情况。 语言表达和行文的规范化程度。材料的组织和逻辑性。 3.3 审稿人的审稿重点 1. 选题不新,意义不大。 2. 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重复偏多。 3. 思路混乱、逻辑不清、重点不明。 4. 内容有重大错误或缺陷。 5. 论证不严密、缺乏说服力或自说自话缺乏可信的证据。 6.文献占有量偏少、偏旧、代表性不强。 3.4 编辑的审查重点 1. 写作无层次、形式不规范。 2. 用词生僻、语言不流畅,读起来生硬。 3. 语句错误,用词不当,标点符号乱用。 4. 图文不符,符号标识模糊不清。 5.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不全,过多或过少。 6. 篇幅太长,基本原理说得太多。 3.5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5.1 西文字母的使用 (1)缩写词:摘要和正文中的缩写词第一次出现都必须写出全称。 (2)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和上下角 斜体:物理量等变量符号:时间t,长度L,速度v,坐标 x、y 正体:单位符号(cm, kg)以及其他非变量的符号,ln, log, sin、物质名称的缩写词(出口压力Pout) (3)一个符号不能表示两个或多个物理量,如用C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同时表示常数和电容 3.5.2 图表的规范 图表内容及含义、坐标名称和量纲要清楚 图和表内容不应重复,文字也避免重复 按顺序连续编号 图 1, 图 2, ;表 1,表2 图标随文字出现,先文字后图标 3.5.3 量和单位 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首次出现(公式)的符号应说明物理意义:Nout满足; Nout(输出功率)满足或者输出功率Nout满足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字母,如阈值电压 (Threshold Voltage) 不能用TV ,应当用 Vt 组合单位的斜线不能多于1个,W/m2/K应为W/( m2 K)或Wm-2K-1 3.5.4 论文长度 文章长度并无明确规定 一般科技期刊论文的篇幅在4000~8000字(含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左右。 根据期刊性质、学科性质和论文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长短不是衡量水平的标准。 版面是有成本的,过长过短信息密度。 4 与论文发表有关的不端行为 4.1 欺骗发表造假 将不完整的实验数据修改成为更完整 保留符合期望的数据,抛弃不合期望的 修改或伪造論文的一部分甚至全部的数据或照片 4.2 剽窃和抄袭 把別人的观点或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別人已發表的研究成果,未依照规定方法引用,注明出处。 引用不恰当,尽管列入参考文献,但淡化或含混不清,或者是整段、整个模型地引用,或者主要的证据引用他人以公开的数据或图片。 4.3 重复发表 以一样或基本一样的资料、实验,以同一种语言多次发表。 内部出版物发表后可以再次发表于公开出版物。未作声明,期刊间的转摘不属于作者行为。 一样或基本一样的资料、实验,以同不同的语言多次发表(并行发表)。 翻译者享有翻译权或取得翻译权。 第二次发表时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明示。 两种刊物之间具有不同的的读者群。 发表间隔在2周以上。 考核时不得重复计算成果。 4.4 不受欢迎的发表方式 拆分发表,将一项研究成果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不利于读者阅读和信息传播的完整性。 对已发表过的论文,添加新的对象而没有新的结果再次发表 即使是不同语言的发表也要视期刊的喜好而定。 引用图表和照片,应当征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特别是作为自己的证据使用时。 5 科技论文的投稿建议 为什么感觉论文发表那么难? 作者享有发表权、期刊享有出版权,发表权依赖于出版权而实现。 高水平是相对的,建立在退稿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退稿率就没有高水平期刊。 排除关系稿和金钱稿,可做的就是提高水平,包括投稿的策略。 5.1 做实基础 好东西人人都喜欢要,不被录用,只是没有足够好,如果能够做的足够好也就不愁发表了。 高水平的期刊也求人!我们能做的是尽力好 研究本身是基础:产生出高水平的成果。 形式规范是保证:使成果的水平得到充分表现,甚至使成果看上去高水平。 5.2 选准对象 学科类型的选择 期刊性质的选择 读者对象的选择 期刊档次的选择 写作风格的选择 编辑作风的选择 期刊规定的研究 5.3 积极配合 自我推销,话忌过头。 追求科学,忌过媚俗。 领会意图,忌讳偏执。 及时反馈,主动沟通。 5.4 基本原则 分开层次 不同层次稿件投向不同层次的期刊。 保住重点 保证符合条件的数量之后再行攀高。 避开热点 顶尖的期刊影响大而竞争也激烈。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83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界的“潜意识”之二:导向之害
ysxbhxf 2008-11-9 19:36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好的大的投入就没有好的多的产出,做科学研究是如此,办科技期刊也是如此.没有好稿源哪里会有什么好的科技期刊!看了蒋先生一篇博文(一种奇怪的学术现象,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261 )的3个评语时,深感国内对于科研论文发表的导向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危害性.那3个评语是这样的: 标题:不对 发表评论人: 学术应该无国界,往国外投稿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我们的工作要受到人的重视应该要往有影响的刊物投,这样才能让他人更好地分享你的结果。当然如果有一天中国聚集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也许最好的刊物将出现在中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游客 严重不同意博主的看法! 如果你一项好的工作不选择发表在国外的著名期刊, 而选择国内的期刊, 这个是很不明知的. 1. 国外的著名期刊读者多, 影响力大, 了解你工作的人会更好! 2. 现在国内很多机构只看你工作发表在那个刊物, 而不去看这项工作到底是否很有意思, 试想, 如果你的一项很优秀的工作发表到了国内某个刊物, 而没有选择国外著名刊物, 我想你以后的境遇会很惨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你的工作没有意思, 不重要. 你回去用你上面的观点去挨个解释吗? 另外, 如果你每次都把重要的工作发表在国内期刊, 我想你以后申请基金支持都会很困难的, 不信你自己试试? 国内科研现在是只看帽子不看人, 不管什么东西, 只要你能发表在好的刊物上面, 你就可以猛吹, 你的工作多么好. 如果没有发表的好的刊物上, 即使是很优秀的工作, 那么对不起了, 你吹了人家也不相信你的优秀工作. 这个是一个悲哀, 但是是国内的现状. 3. 等到我我们国内的期刊也成了国际著名了的时候, 再作出以上选择(博主的观点).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这个世界不是你认为,你相信,你希望,世界就是这样了。我同意其他两位的观点。只有当中国的整体科研实力完全能和欧美一较高下的时候,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才可能出现。这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事请。不是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了的。 123楼的评语让我这个做编辑的感到悲哀,假如国内学者都以这样的逻辑和思维来看待中国的科技期刊,那么你们就永远等不到那个如果变成现实的那一天!!在中国永远也不会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而且中国的整体科研实力完全能和欧美一较高下的时候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当这样的逻辑和思维成为科研管理人员的观点时,他们也可以这样对学者们说:等你们的研究水平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时,我们才能给你们研究经费!!!!!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42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界的“潜意识”之一:无米之难
ysxbhxf 2008-11-2 13:30
做科技期刊编辑十多年了,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十几年来,眼看着中国的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一直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挣扎、奋斗和叹息。凡是能考虑全面一点的、眼光开阔一点的和思想深刻一点的人都能看到,整个中国的科研学术环境是不利于国内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的。尽管有关部门如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中科院等都在为改善和促进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进行了实质性的投入和支持。但另一些部门的政策导向却与这些部门努力的方向正相反,SCI论文在评价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本身的业绩和能力时,在科研项目评审、结题时,在科研人员提职称、博士和硕士毕业答辩时,总是要比国内非SCI论文更顶用,更吃香,甚至在所谓的三巨头上发表了论文还可获得数以万计的奖金。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国内作者的高水平论文大多流往国外发表,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了近20年了,到目前为止,更是愈演愈烈,决无减缓的迹象。国内的学术期刊编辑在经历了努力、奋斗、建议和反映之后,对此只能望而兴叹。期刊管理部门也一直敦促编辑们要办好科技期刊,要创一流,办精品,但最后得到的结果不过是些精致的窝窝头,哪里会有什么满汉全席呢?没有好稿源却要办出好期刊来,谁能说不难?!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55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表明年长科学家能发表更多论文
windest 2008-10-29 19:08
图片说明:年长科学家仍有高论文发表量。 (图片来源:Punchstock)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年长科学家能发表更多论文。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研究人员查看了近14000名教授的论文发表记录,发现五六十岁的教授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几乎是三十出头教授的2倍,而且研究表明这些年长教授的论文也有高引用率。研究论文预先发表在arXiv网站上。 论文作者、小组领导人、科学史专家Yves Gingras说表示,我们不应低估年长研究者,我们的调查提供了最牢靠的证据表明,年长科学家即使不比年轻科学家更富生产力,至少也是能力相当。 在得知 首次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津贴者的平均年龄从1970年的34岁变为2004年的42岁后 ,Gingras开始对这一问题感兴趣。他的研究小组查看了2000年至2007年间魁北克13680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论文发表数据,标明了每名研究者的年龄、发表论文数量以及引用记录。 不出意料,研究小组发现,在接近三十岁和三十出头时,发表能力急剧上升。但是到四五十岁时,发表能力仍然在继续缓慢上升。活跃的教授在六十多岁时每年仍能发表大约3篇论文。一般每篇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随作者发表能力上升而下降,但年长作者的论文影响因子再次上升,同时引用次数保持稳定,说明 年长研究者在论文数量和引用度上都超过年轻研究者 。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in Leuven, Belgium)的Wolfgang Glnzel说,这项研究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之一。他说,他很想知道年长作者发表的文章中有多少是评论性文章,以及年轻合著者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两者都有可能是造成年长科学家高发表量的重要因素。 荷兰莱顿大学科技政策研究者Anthony van Raan说:高影响力不等于原创性。不过这项研究对于欧洲普遍实行的强制退休的政策来说是个反例,他说:最好让年长研究者继续工作,他们会成果丰富。 (科学网 徐青/编译) 博主按: 前 两天一个老师给我们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还说到类似的问题:他接到一个问卷调查,问为什么现在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年龄越来越大?作为曾经的杰青,现在的长江学者,他开玩笑地对我们说:要想年龄小很简单,45岁以下改为40以下就行!随后他详细说了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科研产出这个东西比如以发表论文为例,是需要积累的,其实说白了就是拼数量,大家都有就比谁发的多,因此年龄大的比年轻的更有优势(这也和最新研究的结论一致)。现在很多研究领域已经很完善了,出现重大理论突破的可能性很小,都是渐进式、滚雪球式的发展,要想在众多科研工作者中最终脱颖而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你要身体健康,不能半途退场,第二你要在一直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最后当然还需要本身的实力外加一点运气。在加拿大的这个研究中,不知道年龄最大的是多大,据这位老师说,本学科(材料科学)一些年纪大的院士由于知识老化,即使仍在从事科研,已经很难发出高水平的论文了。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2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Optics Express Top 10 download papers: 矢量光孤子
zhanghan 2008-10-13 11:07
无意中发现,我们课题组 8 月底发表的一篇 Optics Express 被列为 Top 10 下载的文章。而且该文还能跟上海交通大学马红孺教授的 反斗篷 同时被列在 Top 10 ,荣幸之至。马红孺教授的这篇文章被广泛报道过了,所以能引起很大的关注。 马红孺教授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79 对于 Optics Express 来说,因为是 Open access 的缘故,其下载量一直很大。我们课题组的这篇 OE 能被忝列为 Top 10 ,说明了仍然有不少孤子领域的专家会关注我们的工作了。虽然光孤子研究还是一个很偏的领域,但是我们相信还是有不少同行奋斗在这个领域,以后将会有更大的重大发现的。 这也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一个鞭策的作用,再接再励。 这篇 Optics Express 的下载地址是,希望能得到专家们的指导。 http://www.opticsinfobase.org/oe/abstract.cfm?uri=oe-16-17-12618 这篇文章报道了矢量光孤子的两个偏振状态之间的能量交换。通过四波混频的相互作用,矢量光孤子的两个偏振状态之间可以通过相干能量交换的形势耦合在一起。实验和理论都较好的证明了四波混频的存在。众所周知,四波混频需要相位之间达到匹配。但是由于光纤双折射的存在,相位匹配条件无法在整个频域上面满足,而只能在部分特殊的频率位置满足,这就导致了某些位置产生了边带。我们定义该边带为四波混频致亚边带。 原文下载: 四波混频
个人分类: 矢量孤子|7348 次阅读|2 个评论
Physical Review Letters:高阶矢量光孤子!
zhanghan 2008-10-11 22:49
在光纤激光器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孤子:高阶矢量光孤子。该论文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1, 153904. http://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01.153904 此光孤子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偏振分量为单个脉冲形成的孤子,但是其另外一个弱的偏振分量为束缚态 形成的孤子 。两个 偏振分量通过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在一起,使得它们以相同的群速度传播。 对于低阶矢量光孤子,它的每个偏振状态均为单个脉冲 形成的孤子 。 打个形象的比喻, 通常的状态是,一个人只有一个影子。 但是,对于高阶 矢量光孤子, 就像一个人有两个影子一样。 这意味着:但是高阶矢量光孤子却有特殊内部结构。 早在 1987 年, 该高阶矢量时间光孤子理论上就已经被预测到了。但是,被许多专家证明该高阶矢量时间光孤子在光纤中是不能够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其束缚态的偏振 分量很容易分裂。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高阶矢量时间光孤子是无法在光纤中观测到的。然而,对于空间光孤子而言,高阶矢量空间光孤子是很容易得到的。 这是在光纤激光器中,首次观测到了高阶矢量时间光孤子。此外,我们的理论模型较好的验证了该新型光孤子的存在。我们相信,通过研究光纤激光器中的光孤子特性,能进一步发展孤子的理论和更熟悉孤子的内在现象。这些理论上的新发现是有助于研究其他领域的孤子动力学,特别是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 流体力学以及超导态等等需要用 Ginsburg-Landau 方程来描述的耗散型孤子的动力学。 实验装置图: 高阶矢量光孤子示意图 原文下载: 高阶矢量光孤子
个人分类: 矢量孤子|850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篇科研论文的发表过程
热度 1 刘玉平 2008-8-30 17:43
著名学者 Gulson 和 Jones 于 1992 年指出,锡石属于金红石族矿物,当其具有较高的 U 含量时,可以作为 U-Pb 和 Pb-Pb 法测年对象,并报道了南非 Bushveld 杂岩 Zaaiplaats 锡钨稀土矿床和印尼 Belituna Island 锡矿床的锡石年代学研究结果,开辟了直接利用矿石矿物测定成矿年代的一种新途径。该方法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国内鲜见报道。 我国是世界锡金属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应用锡石 U-Pb/Pb-Pb 法定年开展成矿年代学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2005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302026 )等项目的资助下,我们与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李惠民研究员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李正祥教授合作,对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及相关花岗岩开展了锡石和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也算圆了我从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的一个“梦” 。 该研究成果已以《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 U-Pb 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 - 成矿事件 》在《岩石学报》上发表。尽管该成果从学术意义上应可以在国际 SCI 源期刊上发表,而且让本人汗颜的是至今尚未在国际SCI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论文,但我仍然首先考虑在国内 SCI 源期刊上发表。 几天前,所里召开了网络建设方面的会议,号召科研人员将研究进展和成果整理总结成新闻形式,积极为我所网络建设提供素材。我将上述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论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整理成新闻形式,发给所网络管理人员,不多时便在所主页上发布了。该新闻经过有关同志的进一步编辑,推荐到中科院网站,已在ldquo;科研进展rdquo;栏目报道。 一篇科研论文的发表过程 刘玉平 《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 U-Pb 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 - 成矿事件 》一文初稿完成后,在征求全体作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投稿国内某顶级刊物的地学版。该刊物承诺在 3 个月左右予以回复,其间我与有关编辑也多次通过网络和电话交流沟通。 2007 年 4 月初,忙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距投稿已过去了近 5 个月,再次联系编辑部,得到的答复是:两位审稿专家有一位已于 便返回了意见,而另一位评审专家在编辑部多次联系后以某些原因为由拒绝评审hellip;hellip;。鉴于该刊物稿源非常丰富,如果另请其他专家评审,可能还得等上好几个月。为了保证该成果的时效性,经过慎重考虑,在与其他作者交换意见后,本人于 向编辑部发出了撤稿的申请。我非常感激该刊物编辑部付出的辛勤劳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经过格式修改和版面调整后,于 投稿到国内地学方面的另一顶级刊物《岩石学报》。该编辑部对此稿件予以了高度关注,两位评审专家也都在两个月以内反馈了评审意见。针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中肯建议,我在最快的时间修改了初稿并反馈给编辑部。2007年7月初,收到该编辑部发来的录用和版面费通知;2007年8月底,收到该编辑部寄来的赠刊和抽印本。 从投稿到拿到赠刊和抽印本,仅仅用了不到 4 个半月时间(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匆忙,在付印时将投稿日期ldquo;2007年4月15日rdquo;印成ldquo;2006年3月1日rdquo;、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ldquo;40302026rdquo;印成ldquo;4302026rdquo;)。 《岩石学报》编辑部和有关评审专家的辛勤工作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尽管由于某些原因,我国的SCI源刊物的影响因子都不算高,特别是《岩石学报》自 2007 年以来没有进入 JCR (即没有 SCI 影响因子),也就意味着该论文在年度考核、评定职称等 可能 会遇到一些ldquo;麻烦rdquo;。 但我仍将一如既往,以更好的稿件奉献给以该刊物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期刊,为我国科技期刊优质化和国际化略尽微薄之力。 《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 U-Pb 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 - 成矿事件 》一文的发表,是国内应用锡石 U-Pb 法确定锡矿床成矿年代的首次实例报道( 包括本论文在内,至今通过网络检索到的国内外中英文实例研究文献也不超过5篇 ),除了对深入探讨都龙锡锌矿床的锡矿化年代和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外,关键在于建立了在 Gulson 和 Jones ( 1992 )的方案基础上、经过改进的 锡石 U-Pb/Pb-Pb 法定年的样品处理流程和分析测试方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有关锡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深入,进而深化对这些矿床形成机制和成矿规律认识,在科学和实践上均具有一定意义。 主要相关文献 : Gulson BL , Jones MT. 1992. Cassiterite : Potential for direct dating of mineral deposits and a precise age for the Bushveld Complex granites. Geology , 20 : 355-358. 刘玉平,李正祥,李惠民等 . 2007.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 U-Pb 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 - 成矿事件 . 岩石学报, 23 ( 5 ): 967-976. 我国成功应用锡石U-Pb法直接测定锡矿床成矿年代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8/08/29/16/06/52.htm 应用锡石 U-Pb 法直接测定锡矿床成矿年代在我国获得成功 http://www.gyig.ac.cn/html/645.htm ***感谢参与上述研究的全体合作者,感谢在上述论文发表过程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所有编辑和评审专家,以及研究过程中以各种形式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各位老师、同事和朋友! 歌曲ldquo;感谢你rdquo;(作词:于淑然 作曲:孙川演唱:孙悦) 附件(PDF):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年代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43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研十大法则(一):争取论文发表的十大简则
热度 1 wangyk 2008-6-18 18:15
争取论文发表的十大简则 规则一:阅读很多论文,从成功的和失败的两方面汲取经验。 规则二:对您自己的论文越客观,最终的结果越好。 规则三:优秀的编者和审者会客观对待您的论文。 规则四:如果您英文写作不佳,提早补习,将受益终身。 规则五:学会与退稿为伴。 规则六:好的科学元素显而易见新颖的研究主题,广泛的涉猎相关文献,好的数据,好的分析,包括强有力的统计学支持和发人深思讨论。好的科学报道其元素也显而易见完美的结构、恰当的使用图表、适当的篇幅长度、为目标读者而写。切勿忽视这些显而易见的元素。 规则七:当有解决问题的思想火花迸发时,就开始撰稿。 规则八:在职业生涯之初就成为评阅人。 规则九:提早决定去哪里发表论文。 规则十:质量是一切。 笔者将以上发文十律总结为十句打油诗,谨供参考,欢迎雅正。 客观为文结硕果,多读博采成败经。 优秀审编善对文,早补英文益终生。 坦然面对退稿信,广评他文益自身。 灵感迸发就动笔,动笔之前刊选定。 好科学加好写作,质量优异铸真金。 阿宽编译 2008-06-18 附原著: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Philip E Bourne Philip E. Bourne is Editor-in-Chief of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 E-mail: bourne@sdsc.edu The student counci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asked me to present my thoughts on getting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at the Intelligent Systems in Molecular Biology conference held in Detroit in late June of 2005. Close to 200 bright young souls (and a few not so young) crammed into a small room for what proved to be a wonderful interchange among a group of whom approximately one-half had yet to publish their first paper. The advice I gave that day I have modified and present as ten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Rule 1: Read many papers, and learn from both the good and the bad work of others. It is never too early to become a critic. Journal clubs, where you critique a paper as a group, are excellent for having this kind of dialogue. Reading at least two papers a day in detail (not just in your area of research) and thinking about their quality will also help. Being well read has another potential major benefitit facilitates a more objective view of one's own work. It is too easy after many late nights spent in front of a computer screen and/or laboratory bench to convince yourself that your work is the best invention since sliced bread. More than likely it is not, and your mentor is prone to falling into the same trap, hence rule 2. Rule 2: The more objective you can be about your work, the better that work will ultimately become. Alas, some scientists will never be objective about their own work, and will never make the best scientistslearn objectivity early,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have. Rule 3: Good editors and reviewers will be objective about your work. The quality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s an early indicator of the review process. Look at the masthead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you plan to publish. Outstanding editors demand and get outstanding reviews. Put your energy in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before submission. Ideally, the reviews will improve your paper. But they will not get to imparting that advice if there are fundamental flaws. Rule 4: If you do not write well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ake lessons early; it will be invaluable later. This is not just about grammar, but more importantly comprehension. The best papers are those in which complex ideas are expressed in a way that those who are less than immersed in the field can understand. Have you noticed that the most renowned scientists often give the most logical and simply stated yet stimulating lectures? This extends to their written work as well. Note that writing clearly is valuable, even if your ultimate career does not hinge on producing good scientific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journals. Submitted papers that are not clearly written in good English, unless the science is truly outstanding, are often rejected or at best slow to publish since they require extensive copyediting. Rule 5: Learn to live with rejection. A failure to be objective can make rejection harder to take, and you will be rejected. Scientific careers are full of rejection, even for the best scientists. The correct response to a paper being rejected or requiring major revision is to listen to the reviewers and respond in an objective, not subjective, manner. Reviews reflect how your paper is being judgedlearn to live with it. If reviewers are unanimous about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paper, move onin virtually all cases, they are right. If they request a major revision, do it and address every point they raise both in your cover letter and through obvious revisions to the text. Multiple rounds of revision are painful for all those concerned and slow the publishing process. Rule 6: The ingredients of good science are obviousnovelty of research topic,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good data, good analysis including strong statistical support, and a thought-provoking discussion. The ingredients of good science reporting are obviousgood organizati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ables and figures, the right length, writing to the intended audiencedo not ignore the obvious. Be objective about these ingredients when you review the first draft, and do not rely on your mentor. Get a candid opinion by having the paper read by colleagues without a vested interest in the work, including those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topic area. Rule 7: Start writing the paper the day you have the idea of what questions to pursue. Some would argue that this places too much emphasis on publishing, but it could also be argued that it helps define scope and facilitates hypothesis-driven science. The temptation of novice authors is to try to include everything they know in a paper. Your thesis is/was your kitchen sink. Your papers should be concise, and impar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in the least number of words. Be familiar with the guide to authors and follow it,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do. Maintain a good bibliographic database as you go, and read the papers in it. Rule 8: Become a reviewer early in your career. Reviewing other papers will help you write better papers. To start, work with your mentors; have them give you papers they are reviewing and do the first cut at the review (most mentors will be happy to do this). Then, go through the final review that gets sent in by your mentor, and where allowed, as is true of this journal, look at the reviews others have written. This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the quality of your reviews and, hopefully, allow you to see your own work in a more objective way. You will also come to understand the review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reviews,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gredient in deciding where to send your paper. Rule 9: Decide early on where to try to publish your paper. This will define the form and level of detail and assumed novelty of the work you are doing. Many journals have a presubmission enquiry system availableuse it. Even before the paper is written, get a sense of the novelty of the work, and whether a specific journal will be interested. Rule 10: Quality is everything. It is better to publish one paper in a quality journal than multiple papers in lesser journals. Increasingly, it is harder to hide the impact of your papers; tools like Google Scholar and the ISI Web of Science are being used by tenure committees and employers to define metrics for the quality of your work. It used to be that just the journal name was used as a metric. In the digital world, everyone knows if a paper has little impact. Try to publish in journals that have high impact factors; chances are your paper will have high impact, too, if accepted. When you are long gone, your scientific legacy is, in large part, the literature you left behind and the impact it represents. I hope these ten simple rules can help you leave behind something future generations of scientists will admire. Citation: Bourne PE (2005).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PLoS Comput Biol 1(5): e57. Published online 2005 October 28. doi: 10.1371/journal.pcbi.0010057. Copyright : 2005 Philip E. Bourne.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are properly credited.
个人分类: 科研的十大法则|143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版面费”是否名正言顺?
热度 1 wangyk 2008-3-22 03:09
版面费是否名正言顺? 近期国内各种媒体关于收取版面费是否合理的报道很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正反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反对者直接将它与学术腐败挂钩,支持者则以期刊经费困难面临生存压力和国际惯例加以反驳。笔者支持向论文作者合理收取出版费用,把出版付费和出版服务统一起来,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但在此不作深入阐述。本文主要探讨版面费的称谓是否名正言顺。 版面费系指作者为发表论文向期刊支付的与论文发表相关的费用,由于收费标准一般按照版面计费,因此叫版面费。可能源自对英文 Page Charges 的翻译。笔者以为,版面费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其含义,且容易引起误解,此称谓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理由如下。 一、版面费不能包含发表论文所涉及的费用。国外学术期刊向作者收取的论文发表费用主要有版面费、超版面费和图版费三种。其中,超版面费是指刊物对论文篇幅或长度有统一要求,超出规定篇幅后即予征收超版面费。国内期刊也有收取评审费、加急费、论文彩图费、英文审查修改费等。可见,版面费只是出版费用的一部分,不能代表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二、版面费已不适合网络出版和电子期刊。版面费只是相对于纸质期刊按照版面计费而言的。在网络环境下,论文发表在网络空间,海量存储,没有版面概念和限制,何来版面费? 三、版面费不适合按篇计费的期刊。有的期刊不以篇幅长短或版面多寡计费,而是根据单篇计算收费,一般冠以发表费、出版费等名义,不称版面费。 四、版面费不适合按字数计费的期刊。许多期刊按照字数收费,而没有按照版面计费,称版面费不妥。他们认为,版面的设计弹性大,行距、页边距、版心、字体字号等不同,版面容量差距很大,不便于合理计费。 五、版面费更容易被误解。许多管理部门不清楚版面费的含义,把版面费混同于广告费。以为版面费就同广告销售一样,依靠卖版面获利。有的工商部门还因此对版面费征收与广告费相同的税。 六、版面费不能体现出版服务与出版付费的关系。事实上,期刊编辑为作者论文发表提供了服务,而作者利用项目经费为所获得的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来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版面费似乎指编辑利用特权将版面卖给作者,而没有体现服务与付费的关系。 综上所述,版面费的称谓已不合时宜,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应改称什么好呢?国外期刊对相关费用的称谓值得参考。开放存取期刊大都采用作者付费模式,著名的开放存取期刊出版商 PLoS 称为 Publication fees , BioMed Central 提出一个独特的名称 Article-Processing Charges, 简称 APC ,译作论文处理费。国外期刊还有称 publishing fee/charge, publication charge/fee, page charges, submission fee (投稿费) 或 registration fee (注册费), author fee, 等等。 因此,笔者以为,称作出版费、发表费或论文处理费更合适。究竟叫什么好,也请各位博友献计献策。 (阿宽原创)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7981 次阅读|5 个评论
2007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wangyk 2008-3-10 02:10
过去的2007是辛苦的一年,也是富有成效的一年。学术之旅值得纪念和珍藏,愿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2007-06-10 郑州轻工业大学 30 周年庆祝学术交流,应大学之邀请作学术报告(郑州)。题目:中文科技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与励建荣、杨公明、等专家同时应邀作报告) 2007-06-11 应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邀请作学术交流(郑州)。 2007-06-12 应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邀请作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郑州)。 2007-06-13 应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邀请作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新乡)。 2007-08-16-21 参加 2007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 2 次学术年会(大庆)。  顺访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2007-08-22 ~25 日,应邀参加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蓖麻经济技术分会第三届四次年会(淄博宾馆),坐主席台嘉宾。 2007-08-24 应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邀请作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 2007-10-12 2007 科学出版社第二届期刊出版工作研讨会(青岛),应邀作大会报告,题目: BioMed Central 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案例研究及启示。(前排嘉宾) 2007-10-14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特邀报告( 300 多人报告厅,听者爆满,盛况空前)。题目:科技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网上已有报道消息和照片) 2007-10-26 应邀参加 2007 中国科协期刊出版论坛(杭州),数字化网络化分会场主题报告。 2007-11-02 应邀参加万方数字出版 DOI 国际研讨会(北京)。 2007-11-2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 17 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 现状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南宁),应邀作大会学术报告,题目: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研究。 2007-11-26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 11 次年会暨建会 20 周年庆祝大会医学期刊学术研讨会分会场(海口),应邀作主题报告。题目: BioMed Central 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模式及启示。 2007-12-22 沈阳农业大学建校 55 周年庆祝学术交流活动,应大学之邀请作学术报告。 题目:中文科技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与任胜利博士同时应邀作报告) 2007-12-29 应邀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社编辑同仁作开放存取交流讲座(北京)。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感悟
wangyk 2008-3-10 00:46
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感悟 l Make editors happy rather than angry l Better science, better writing. l If it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well. l Writing is rewriting, which begins with evaluating and detecting problems. l Writing is revising, which begins with detecting. l Clear agents, clear actions. l Getting your network to work for you. l Strategic co-authors.
个人分类: 论文撰写与发表|5138 次阅读|3 个评论
想发表论文,这么做是“必须的”
wangyk 2008-3-10 00:41
想发表论文,这么做是必须的 l 1 引用拟投稿期刊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增加相关性和亲和力。 2 写一份论文创新的说明或背景介绍 (Cover letter) ,多一次说服的机会。 3 认真校对修改文章,消除病句错别字,注重稿件给编者和审者良好的第一印象。 4 认真审核图表与参考文献列表,别犯低级错误。 5 提交稿件并确认(电子系统有时也不可靠)。 6 及时缴纳审稿费并登陆更新信息。 7 推荐若干审稿专家。 8 积极保持与编辑部的联系与沟通。别坐等发表( Do not sit and wait to publish )。与编辑部沟通时应注意 3 个 P( Positive, Polite, to the Point) 。 9 及时修改返回论文,并附详细修改说明 (Response letter) 。 10 坚守科学道德,别抄袭、剽窃、一稿多投。 王应宽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论文撰写与发表|7164 次阅读|9 个评论
编辑视点:退稿的十大理由
wangyk 2008-3-10 00:22
文章被期刊"拒载" 的常见理由. 1 )论文主题与期刊报道范围不符。 2 )缺乏创新,重复他人工作。 3 )文章的科学性或技术性存在重大缺陷。 4 )文章不完整,缺少数据支持。 5 )文章错误之多无可挽救。 6 )需重大修改,但认为作者难以修改好。 7 )逻辑混乱,表达不清。 8 )已经发表过相关论文。 9 )来稿量太多,只能割爱择优录用。 10 )科学道德问题:如剽窃、抄袭、一稿多投。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528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