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石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柳湾彩陶 2011-06-18 13:57
taodeng 2014-2-23 13:24
青海 乐都 柳湾 原始的先民似乎比现在的人们更有艺术追求,就那么些看起来像今天的土罐瓦缸的容器,都画满了复杂抽象的图案,而当时用于绘涂的颜料和工具还很难寻找和制作。柳湾是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具有黄河上游最大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发现了大量半山、马厂、齐家和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其年代距今4600至3600年。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仰韶文化 2008-09-29 17:57
taodeng 2014-2-7 23:41
河南 渑池 仰韶 在掩埋地下6000年后,安特生在偶然中打开了远古的大门,让我们知道了祖先简朴的生活和原始的艺术。出土的陶器表面大都施有彩绘图案,多为红棕色素底,并涂有黑色或暗紫色纹饰,器内时有几何条纹。在二十年前热闹的宣传后,仰韶以商业之名流传四方,而遗址却再次被人遗忘,纪念园里杂草丛生,水泥的碑柱也斑驳脱落。 纪念碑 红粘土 文化层 彩陶片 火烧云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史前骨笛一览
sheep021 2009-10-1 21:07
一、 贾湖遗址骨笛 (80009000年前) 贾湖遗址是 淮河流域 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 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 。   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还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骨笛,多数有7个音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中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据测试,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质好。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二、 赤峰兴隆洼骨笛 (8000年前) 骨笛17厘米,五孔,竖笛。笛孔是一次性完成,说明制作手法娴熟。通过骨笛形制和演奏的音乐,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一、席永杰教授认为,从骨管的形式看,骨笛是用鸨骨制作的。二、社科院研究员刘国祥认为,古人已经完全掌握了笛孔与音阶的关系。三、古人已经掌握了制作笛子的三分损益法技巧。四、通过演奏出完整的音乐看,8000年前先民也熟知七音八律。   《淮南子》讲到律的起源时曾说:律之初生,写凤之音,故音以八生。这一记载恰与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先民以禽骨制笛,能吹出八律的情况相吻合。故兴隆洼遗址骨笛的八律应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律。说到律,古史记载是黄帝时代一位名叫伦的伶人发明的。而且演奏律即可产生神奇的效应,如武工伐商,吹律听声、孔子吹律定姓等等。考古学者在研究历史时认为,乐器的起源在黄帝时期,而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这一骨笛无疑将中国的乐器史提前了3000年。 三、 红山文化之骨笛   骨笛,1994年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乡三座店村农民在植树造林时发现了一支骨笛。骨笛管状深黄色,是用飞禽类的肢骨制成,已经石化。骨笛长约15厘米,外径1.5厘米至0.7厘米,其上有等距离的5个音孔,音孔直径约0.3厘米在底端处还有两个约0.2厘米相对的小孔。骨笛的年代依据考古学资料,材料类比学的方法,经文博部门同志认定和辨认与骨笛同时发现的红山文化彩陶碎片和磨制石器工具,确认骨笛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乐器,距今约5500年。 本博小评: 这仅仅是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从精湛的制作手法、高超的乐理知识看,其源头似乎还能向前追朔。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