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盛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盛世 ?盛世!
热度 14 yangguoxue 2013-12-30 20:01
“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龚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际箸议第九》这篇文章里面讲到,有一种时代,看起来怎么看都象一个盛世,国家好象很强大,尤其是国家显得特别稳定,但是在这个国家里面是怎么样的呢?“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如果出了一个有才华的老百姓,一个有天赋的人民,周围一百个无才无德的人就会监督他、束缚他,甚至最后杀掉他。而且这种杀他的是什么呢?不一定是消灭他的肉体。是消灭他的什么呢?消灭他的“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就是在这样一个综合国力、GDP等都说的过去的被称为太平盛世的国家。龚自珍非常痛苦地讲到,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在这样的国家家里面,在这样的民族里面,不仅我们找不到一个才士,一个才民,一个才商,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有才能的老百姓,有才能的商人,不用说这些人我们找不到了,甚至连才偷才盗,我们也找不到了,小偷和强盗都不需要技术含量就可以作案了。 龚自珍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身为改良主义者的他,对专制政治通过对个体的天赋和发展空间的挤压换来的所谓“稳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这种维护稳定的方式最终让一个民族失去了活力,而在这个“盛世”中唯一得利的就是专制君主本人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阶层。我们可以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朝鲜,朝鲜这个国家很稳定、很太平,大多数国民活的也未必不高兴,可是朝鲜这个国家的国民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给所谓“主体思想”“最高指示”背书的机器,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样的盛世,这样的国家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民众强大,国家才能算真正的强大,一个知识分子被称作“奴才”的社会,绝对不能算是盛世。我们要摒弃、要警惕这样的“盛世”。前有封建王朝,近有朝鲜,对我们来说都是殷鉴不远。
3489 次阅读|24 个评论
随笔之三十八:《和谐》“农村小房齐”
uvard 2012-4-5 18:54
和谐 城市高楼立, 农村小房齐; 生活小康济, 太平盛世喜。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度曲●不太平
wangmengchang 2011-11-17 16:16
【自度曲●不太平】 飞车夺了人性命, 沉船枉死小儿郞; 这边厢追尾是天命哪, 那边十八铜人见死不救短命了谁家小姑娘; 官家童子鞍马齐全浑无恙, 百姓家总有苦爹娘, 悲裂了肝、哭断了肠; 不见皇帝老儿下罪己诏呀, 只有戏子把那美歌儿唱; 只等那天已黑、灯已上, 紫禁城里的山珍海味、玉液琼浆。
1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教授分级的科学性(含回答博友的附录)
热度 1 王铮 2010-12-26 09:55
2010/12/26 谨于此文纪念毛泽东诞生117年 今天是毛泽东诞生日,有的西方媒体说,中国人的圣诞节。我想写点什么。就写写教授分级吧。因为毛泽东治国开始搞分级,后来怕官本位,事实上取消了分级。是非对错,我另外说。就说现在的教授或者说专业知识分子分级吧。 关于教授分级或者说专业知识分子分级,在科学网受到了多次批评,我一直没有发言,因为需要等大家冷静。 许多人说,教授就是教授,分什么级。我说教授本身就是分级出来的,他区别于副教授、教师、助教,这就是级。哈哈。所以本来就分了级的教师群体不会因为新的细分而出现学术完了。实际上这种管理细分是人类的进步,为了提高效率的进步。最初,人类为了国家的战斗力,对军队实行管理细分,出现十夫长、百夫长长、裨将、游击将军、总兵等,后来发展了众多的军衔。几乎与之同时,为了国家的创新力,提高大学的效率,大学的教职也发生了管理细分。现代大学与古代书院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划分,而且在于教职分级和授不同级别的学位。分级是一种管理学进步,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在中国,教职的分级的问题不在于分,而是在于刘广明先生说的官本位定级,标准不合理。刘先生写道:由于这些身处管理岗位的领导掌握着制定学校岗位聘任制度的权力,在制定制度政策时,他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已有条件制定到学校的岗位设置规定中。因此,他们首先在制度上占了先机。这种现象是以党代政、以党代学术、以权谋私、滥用公权的中国特色的官僚主义的问题,它在许多方面存在,不是教师分级特有的。这就是广大知识分子拥护南方科技大学的原因。他们不是不要党的领导,而是许多人做的坏事是用党的名义为之的,把党的形象损坏了。这种官本位文化,是中国许多事情发展的障碍。打破官本位,需要法治力量。所以,制定教授分级的标准,不应该放在各校,至少要省级人大的辩论和投票决定。 人大制定分级标准,有一个分级的原则问题。这个原则不能是完全功利主义的,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考虑代际公平。据我所知,当时人事部制定教职分级,是与公务员工薪改革同时举行的,它更多地考虑人们的持续贡献和累计,鼓励人们兢兢业业工作,一时间突出的贡献,已经有各种千人工程、杰出青年和百千万人才等激励了,这些工程对突出贡献给予了奖励和优惠,为了避免马太效应,教职的分级采用重视突出贡献与持续工作的综合指标。这是美国的做法,也是人类多种鼓励人们为人类社会奉献的管理制度的一种科学选择。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种管理细化中是重要的。直接强调功利主义。年轻人会认为自己 SCI 多,是杰出青年,或者自己正在承担某一官位,不服气老中年人。中老年会认为中国过去不强调 SCI ,基金委也不搞杰出中老年评审,中老年人按当时的学术标准作出了他们的贡献,这种贡献是有后效的,虽然后效在衰减。按照可持续发展精神,按拉姆齐函数原则计算实际贡献不小于前者。无论如何,廉颇吃饭是吃不过赵括的,廉颇指挥过的战役规模也没有赵括将要指挥的大,新知识比如赵括,但是廉颇积累了更多经历。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管理效益看,也只有承认工作年限作为一个标准,分级评估成果,才能保持每一代人的持续奋斗。不然年纪轻轻的学者,一下当了一级、二级,他们就可能大功告成,会不奋斗的,对国家的累计贡献降低。同样中老年学者,自己被过河扔拐杖,对国家失望,感到社会不公平,与国家离心离德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代际公平。 可持续发展,还有强调社会公平和效益。奉行官本位定级,就把分等定级的方向导偏了,使得本来为了提高社会效益的管理细分工程,南辕北辙,导致年轻人指向当官,中老年失望。官本位定级把教职分等定级的目标废除了,这是要靠法治来杜绝的。在这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经验似乎值得教育部参考。中国科学院当年的做法是院管理机构的研究员,一律定为最低的四级除非是院士;还有领导带头,例如,我们研究所的所长就自告奋勇自己不参加研究员评级。这样一些做法,避免了工作混乱,保持了研究队伍的创新活力。 当然,中科院的做法后来也暴露了不足,为了应对一些年轻研究所负责人或者现行骨干的不满,原定的给二级研究员的称号取消了,没有给二级、三级的工资差别以外的任何医疗、工作条件待遇,分等定级的意义完全蜕化了。可惜管理学的苦心了,激励效果未能体现,反而成为了一个闹矛盾的基础。所以世界上的许多事,是要做则作才行的。改革不能半途而废。 《铁齿铜牙纪晓岚 4 》有个故事,和坤搞改革,决定给四库馆的知识分子定级,提供不同待遇,叫四库馆的车马费,没想到知识分子们闹得不可开交,怠工了。结果只好待遇取消,贫困的知识分子们什么也没有拿到,依然贫困。和珅说:老纪呀,你们读书人真贱。现在的分等定级,我体会,中央政府本来的意思是知识分子太多,也有鱼目混珠的,照顾不过来,先把早期贡献的,现在需要适当照顾的中老年照顾起来,让年轻人有个持续奋斗的盼头。级别待遇定下来,现在的老学者总归要退休,后来人就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了,形成了一个持续奋斗,老无所忧的局面,国家也持续提供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各种知识分子特别是当了权的心态不平衡,一闹,就像和珅当年,我和中堂就一律不给谁车马费了。所以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要合理标准,而不是反对分级。 也许当年和坤心里说,老纪们这些读书人真贱,还是我不学无术的好。老纪呢,记住服务好皇帝,就行,至于四库馆的那些同仁,穷去吧,谁叫你们不当官。老纪我外有皇帝的优待,内有小月格格做红颜知己。挺好。皇帝呢,他有事没事考察考察江南,每天写写诗歌,保持一个与汉族地主亲善的形象。就是不制定保持社会有序和利益均分的法律,就是不要法治。结果乾隆盛世也就是自己的王朝从上升转向下坠的时代。知识分子,或者说读书人,没有要法治,只闹待遇,是自己整自己。 更可惜的不是这些贱书生,而是我们的大清盛世。不要法治,搞官本位,任人唯亲地照顾满清的官二代、三代,留下的只有和珅这样的贪官污吏和没有创新只有编撰的纪晓岚这样的平庸文人。直到广州虎门,一声炮响,给我们送了来半殖民主义。 补充一句,分级是正确的管理决策,就是不要让官本位破坏了,不要让任人唯亲搅乱了。毛泽东当年害怕官本位,把分级管理废除了,还让江青之流以政治代替学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 补充:作为历史资料补充。 博友王修慧质疑教职分级说:教授分四级(大家想一想局长、处长分几级呢?)、副高分三级(再想一想副处长分几级呢?)、中级分三级(还想一想科长、副科长分几级呢?)...... 好家伙,共13级 是他不懂了。有关部门设计的教职的分级与公务员级别是一一对应的,也正是这种对应,才使得国家计划给知识分子予公务员同等待遇。不过现在似乎给知识分子闹了拖下来了。哈哈。真是四库馆的车马费。 据我所知,当时的设想是,因为国家公务员分15级,所以教职分13级。,第一、第二级公务员不对应。关于教职和研究技术序列的设想是:教授一级(院士),部级或略低于部级(相当于三级到四级公务员,这个好像各省市自治区均落实);二级(略低于副部级,相当于四~五级公务员,强调略低就是五级为主,以下类推);三级(正厅级,五到六级,没有强调六级为主,所以二级、三级教授没有设计出明显差别,为了大家能保持接近的工作条件);教授四级(副厅级);副教授一级(教职五级),正处级;副教授二级(教职六级)副处级;副教授三级(教职七级),正科级;讲师一级(教职八级),副科级;讲师二级(教职九级),股级。好像讲师只有二级,王老师说三级,是不是我记错了。其余怎么对应,我记不得了。总之与公务员一一对应的。国家的这个办法也是为了克服中国现状的公务员热,想有序解决知识分子待遇。所以说那些认为教职分为十三级是多于公务员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中国公务员级别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396717 以我说,四库馆的车马费还是先要着再说。关键是要求车马费发放要有标准。 另外王修慧老师引用的元代关于九儒十丐书知识分子的说法、臭老九的说法,基本上是一种牢骚,不是国家定级。实际上只有元代给孔夫子家族封了王,颜回、孟子家族封了公,元代中期开始尊重知识分子了。在文化大革命,臭老九的说法是认为前面有八种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知识分子有问题,不过他们的问题是酸臭,不是反动,定性臭,是带有一定的政治保护的。后来毛泽东说老九不能走,是要给知识分子地位的。昨晚凤凰台讲原子弹爆炸三天就把钱三强送去四清工作组了,四清工作组是刘搞的,是毛周后来批判的桃园经验,毛、周是反对工作组的。毛政治上歧视知识分子,心里还是知道要利用知识分子的,他的利用,是以利用之的。给知识分子分级,大约有利用的意思,以小利用之,国家获大利,这是历代贤明郡主的做法。肯定有人说,不要君主要民主,哈哈,王铮老矣,只知道,民主是一步一步有君主和民众共同建设的。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1061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
jiangjinsong 2010-6-12 10:07
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 視頻直播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博举办意味着中国盛世起舞!?
cwhm 2010-5-2 01:50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2009年美国也提出了G2和Chimeric这些新词,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办,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盛世么? 从经济和收入分配上看,中国的人均GDP是3800美元,排名100多名以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万美元。代表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中国是 0.46 ,而 0.4是警戒线,这就意味着10%的家庭拥有45%的收入。 再说我们的国防,中国一直是韬光养晦,军事实力没有扩展到周边地区,更不足以影响世界其它地区。 在这里再看我们的科技,我们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它专业领域相关的诺贝尔性质的学生奖项内地也是很少问鼎。再拿科研论文的引用次数,中国的科研 论文往往是数量居多,引用居少。 论文怎么说也是可以公开的公布的一些成果,对于那些高端保密的科研,中国或许落后外国更多更远。再拿专利,几乎高端科技的 专利都被外国控制着,他们拿着定价权,我们却浪费着资源,破坏者环境去做世界工厂赚取血汗钱。 这样看来中国确实与世界还是有蛮大的差距。中国离盛世还甚为遥远!!但是我们不要悲观,中国的现状还是乐观的,或许可以说我们具备了 大国崛起的雏形? 首先说经济,我们中国人对20年间中国飞跃的变化有切身的体会,20年前可能一年只能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二十年前的一个县城步行不到 10 分钟就可以从城东走到城西。 20年前中国人还是提菜篮子的时候看到塑料袋都是稀奇宝贝,现在这一切都太平常不过了,塑料袋还成城市垃圾了。 离2020年政 府设定的小康水平还有十年,按照现在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速度,国民的幸福感只会越来越高。 再说我们的军事,我们也可以看到中 国现在的军舰穿越了第一岛链引起日本的恐慌,中国在南海也派出了渔政船也给越南敲起了警钟,这都代表着我们的军力也确实在提升 ,我们的海军已经慢慢具有能力保护我们的海洋资源和我们海外的商船。 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日本在35年前的1975年在冲绳举办了世博会。中国的现在和1975年的日本是有那么多的相似,战后的日本也是只重视应用研究 而忽视基础研究,也就是在7 0年代日本重视了基础研究后,才有了近些年的日本盛产诺贝尔奖。中国现在也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相信几十年后,中国会有自己的诺贝尔奖。 日本的产品最开始也是低质便宜的代表,但是30年后的今天,日本的汽车,电子已经成了品牌的象征。中国现在产品打入世界,处处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中国的建筑公司在非洲大地上,中国在全世界输入技术和劳力,和全世界一起来发展经济, 华为这样的中国品牌的企业也在崛起,相信30年后中国会 有更多自己的品牌。还有我们的高铁,中国的高铁是吸收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铁技术然后融合再发挥,然后中国有了自己的武广高铁,京杭高铁,直到现在中国的 高铁技术可以出口,就连美国也开始进口中国的高铁,中国也和土耳其签订了高铁的修筑合同 ,我在外国的时候,别人也经常问起中国真的有那么快的高铁么?是否可以预言30年后的今天,大概也就是在2040年是真正的中国盛世。 本博文很多数据和部分观点来自凤凰卫视;三分抄袭,七分原创,言论不要全部跟博主对号入座,欲知专家言论,请欣赏节目视频链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4Z47DBBfQ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94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空軍上校:中國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
jiangjinsong 2010-1-28 01:16
空軍上校:中國能否 想過美國會不會還?我們的官員跟美國的領導人說:你要保衛我們資產的安全。美國人說:你放心,你 這塊肉在我肚子裡很安全。那你什麼時候拿回來呢?它可能回不來了。我有好幾個理由可以支援。還是在跟金岩石(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聊天的時候,他跟我說 過,他在師從索羅斯的時候,出席了一個會議,當時巴菲特就說:美國的經濟就是借貸經濟,不斷借債,推動美國經濟的發展。有一個13歲的小孩問他:巴菲特爺 爺,你不斷借債,你借的債,將來是不是要我們還?巴菲特就跟他說:好好學習,讓你的孫子替你還。   有一次,美國經濟學家門蒂斯和我同時演講,當時台下的人問他,門蒂斯先生,剛才戴先生說了,這8000億美元,你們肯定不會還我們了,你認為 你們美國會怎麼還?門蒂斯說:當初我們欠英國人的債,我們把他們打跑了;後來我們又欠荷蘭人的債,我們也把他打跑了。我們當時欠的不過是8000萬美元, 這8000萬和你們的8000億就是數字不同而已,別的沒有什麼區別。這就是門蒂斯回答的。去年9月,奧巴馬宣佈對中國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以 後,有55個國家在幾天之內對我們進行反傾銷起訴。一個美國人說的: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拉幫結派,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對中國發起暴徒般的反擊。   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   講到這個情況,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面臨的情況,除了內憂外患外,我們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美國是一個軍工綜合體的國家,美國有 1/3的企業在從事軍品生產。不打仗誰要軍火呢?所以美國到處打仗。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東西,實際上都是美國的軍工產品。我們的手機是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用的 一個戰場通信系統,那就是手機的原型。電腦是美國當時在核軍備競賽中為了超越蘇聯發明的。這些都是把軍用技術轉為民用的。所以我說,美國一定會打仗。   戰爭總是跟著財富走,這是世界經濟規律,就像食肉動物跟著食草動物走一樣。我們可以看20世紀的3次財富大的轉移,第一次是歐洲從中國搶完財 富以後,歐洲暴富起來了,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歐洲成了世界的財富中心,就在這個地方連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財富轉移發生在七八十年代,中東的 石油成為西方的命脈,所以從那時候,中東連續打了20多年5場大的戰爭。   我認為未來20年,中國會面臨大的考驗。為什麼我說20年呢?到2030年的時候,我們的城市化可能達到最高峰,正好也是世界走出金融危機,世界新一輪經濟革命完成的時候,而且很多國家的軍事革命也完成了。所以這個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   腐敗問題也會加速危機的到來。忘了奮發向上的生活,整天忙於滿足物質的慾望,這種民族肯定是要衰敗的,歷史規律就是這樣的。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從GDP的迷途中醒過來,確立正確的戰略思維。(來源:《青年參考》/演講人 戴旭)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170 次阅读|3 个评论
盛事出国虎还是乱世出猛虎
剑走偏锋 2008-3-10 11:47
陕西某县"发现华南虎",县官兴奋异常,连连宣杨"盛事出国虎",直想捉着国虎,敬献领导. 但这是 盛事出国虎还是乱世出猛虎? 在中国各朝代历史可看出,是乱事出猛虎啊 君不见,一到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地里欠收,草木不存,食草动物灭绝,食肉动物饥不择食,只好危害人类. 而此时,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投石井落,更致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才有荀捐杂税猛于虎之说. 虎在中国历史上绝不是好东西,如果现在陕西那县出了猛虎(或许是只将死之虎---瞪着白眼半天不动),那不是中国之福,更不是陕西之福! 2008年1月,果然,从陕西南部一直到鄂、黔、川、渝、湘、赣等中国南部传统华南虎出没地区,暴雪成灾,天寒地冻,不少人就直言是陕西华南虎惹的祸。幸好这只是假老虎,中央政府运筹有度,才使人民安然度过这灾祸。 盛事岂能出猛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8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