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归属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谁是真正的父亲 文摘一则
xuxfyuwp 2014-4-23 13:56
DNA的界定,只是生物上的父子关系;而养育互动培养出来的,是文化、社会意义上的父子关系。DNA的重大贡献之一,不是厘清了生物上的关系,而是凸显了非生物关系的重要。 西方有一句谚语:“家是心之所在(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无论是华厦还是陋室,心理上有归属感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的家。 那么“父亲”又如何来界定呢?父亲,是一个心理上的名词,还是一个生理上的名词? 下面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迈克离婚后,除了付抚养费外,也定期付女儿的衣服、教育、度假等费用。他觉得理所当然,且一直和女儿维持着很亲密的关系。可是他和前妻间,似乎总有点说不出的疙瘩。检验DNA的科技普及之后,迈克灵机一动,想验一下女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好心不一定有好报,检验结果出炉:他不是父亲;女儿真正的父亲,是前妻婚前的男友,婚后似乎还藕断丝连。他怒火中烧:自己多年的付出,原来是为他人做嫁,自己是冤大头、是白痴、有苦劳而没有功劳。而且,雪上还要加霜,前妻即将和前男友(也就是女儿的DNA父亲)结婚。 他怒不可遏,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停止支付女儿的相关费用。法院的裁决,不折不扣的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虽然它不是真正的父亲,虽然前妻和女儿真正的父亲要结婚,可是他还是要继续支付女儿的各项费用。因为,他是女儿法律上的父亲(the legal father)。 在旁观者看来,这简直荒诞无稽,是不折不扣的黑色幽默。真正的父亲享受父女天伦之乐,由不相干的人付钱埋单。 当然,如果这种情形只是个案,虽然令人同情,毕竟只是个案,不值得社会大众多费心思。然而,迈克的情形并非个案。自从DNA的科技发达普及之后,一般人在街角药店买到测试包,用刮棒在自己和子女的嘴里一刮,再把两份样本寄到检验中心。过不了多久,就会接到检验结果。令人惊讶的是,经过测试,有30%的送检父亲发现,自己不是真正(DNA认定)的父亲。自己哄玩抱捧的宝贝,真正的父亲不是自己。 确定生物上的亲子关系之后,麻烦往往才开始。迈克的例子,只是众多类似的个案之一。他们觉得愤愤不平,且觉得被被老天爷开了个不好笑的大玩笑。一旦知道真相,他们怎么做都不对:如果继续付钱,自己像傻瓜;如果法院同意,不继续付钱,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己不再是法律上的父亲,自然也无权定时探视子女,即使是自己从小一路呵护的小公主、小王子。 事实上,这也就是美国法院判决的着眼所在。DNA所界定的,只是生物上的父子(女)关系;而由养育互动所培养出的,是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父子(女)关系。当DNA科技不发达时,这两者往往合二为一;可是,当科技的进展让这两者可以轻易区分开来时,法律所选择的是后者。也就是,文化上所建立起的父子(女)关系更重要。特别是考虑到年幼子女的最佳利益时(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child),生物上的父亲往往不知所踪,而文化上的父亲通常就在子女左右。 这么看来,不只“家是心之所在”,父亲、母亲也是心之所在。人虽然是一种生物,但是“人”的主要内涵,已不再是由生物来充填和界定;DNA的重大贡献之一,不是厘清了生物上的关系,而是凸显了非生物关系的重要。 (熊秉元 经济学家茶座 2010-2) (原文写于2010-07-17 05:20:2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文摘|1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确定与否
热度 1 lisababy 2014-4-15 15:37
当你什么都不确定时,就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务实地做事业,因为事业是你选择的资本,决定你选择的高度。 当你什么都确定时,就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因为没有家的感觉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找不到归属感。 当你什么都不想确定时,就保持心平气和,让自己好好地静一静,想一想。 但记住:且行且珍惜!
25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随感-7:归属感浅议
热度 13 sqdai 2013-11-13 08:28
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对于自己的学校的归属感或认同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你看那些百年名校,学生和校友大多对母校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学习于斯、毕业于斯为荣耀,以服务于斯、报效于斯为己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若干年前,在钱伟长校长主持的上海大学,有一个公开的校务论坛,全校师生可在论坛上各抒己见,非常活跃,当时就如何增强对上海大学的归属感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全方位地分析了学校的已有长处、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笔者与来自国内某高校的一位老师议论了这个归属感问题。他认为,他所在的学校的师生、校友,对于自己的学校的归属感超强。该校是解放后兴办的,凡是在学校里呆过的人士,无不以自己是“ ×校 人”而感到自豪,每逢校庆日,总是人头攒动,校友纷至沓来,而稍有成就的校友总是想以某种方式为母校出力。学校的这种凝聚力至少不比百年老校差。 何以能够如此?我有点好奇。这位老师告诉我,这主要因为这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特殊的校园文化。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在这个学校里,贫困生在校园里没有特别的“贫困感”。在每年录取新生之后,校方就对新生的家庭境况进行全面调查,特别关注贫困生,对于他们的家庭收支情况和特殊困难的细节了如指掌,他们一到校,就及时向他们发放助学金;学生入学后,通过对他们在校内使用的“一卡通”进行跟踪调查,尤其是对学生的月平均伙食开支进行列表分析。学校还根据每一时期的物价制定保证青年学生健康的基本伙食标准,一旦发现某个学生的实际伙食开支低于这一标准,就每月悄悄地往他们的一卡通里注入差额部分。我好奇地问我的这位朋友:“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卡里莫名其妙地增加了款项吗?会追究来源吗?”朋友告诉我,当然他们会发现,但已习以为常,心照不宣了。我心里想,这种发放伙食补助的办法太奇特了。这样做,学校会增加一些开支,但与所输送的关怀和温暖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在这个学校里,师生关系亲密。很多老师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从建校开始,每逢阴历除夕夜,校领导总会与留校过春节的学生一起吃年夜饭,并给他们发压岁钱“红包”。首任校长的红包是每人一元钱;随着物价指数的递增,现如今,红包已增值到一百五十元。红包虽小,却倾注了学校对学生们的关爱。校领导的观点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校方就应以父母家长的态度,把他们视为己出。凡是家长疼爱子女的正常举动,学校都应该有。 在这个学校里,校领导和师生们努力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这些年,笔者到访过不少国内高校,也多次去过该校,发现那里的教学环境极好,老师倾心教课,学生积极向学,学校布置朴素优雅,随处可见前辈大师的塑像和治学格言,连一般校园里的小广告(“考研”、“补课”之类)也较为少见,业余活动也相当丰富。 在这个学校里,学校对毕业后的校友保持长年的关注。不但尖子学生列有专门档案,所有毕业生的成长情况也有人跟踪,经常可见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校友的成绩、成果、成就的各种报道。校友也乐于经常来归。 润物细无声。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无声的举措造成了上述归属感吧!听了我的朋友的这番话,我有一种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学校的迫切愿望,希望全方位地了解它的一切。 但愿在华夏大地上出现更多的这样的学校。 写于 2013 年 11 月 13 日晨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730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说“归属感”
热度 1 Bobby 2013-6-12 15:50
《 外教体验湖北高考英语卷 : 第一题就傻了眼 ( 图 )_ 》中说“两人翻开考卷,刚看到语法题第一题, David 就大叫了一声:“ It’s dramatically wrong !” ( 这错得离谱! ) 这是怎么回事? David 指着第一道语法题句尾的“ a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 ”说,这种表达感觉很“怪异”。“虽然这句硬要挑错也很难,但是我们的写作和口语永远不会说、也不会用这样的语式。”” 不了解那道语法题是怎么回事,是否适宜使用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归属感”译为“ Sense of belonging ”应该没什么问题。网上有解释 Sense of belonging ”为“ This is a part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 sense to belong relates to a need to belong or feel like a part of a group, family,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love, camaraderie etc. ”此词的使用别见: Sense of Belonging: A Vital Mental Health Concept / The Role of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ocial Support / Sense of Belonging as a Buffer Against Depressive Symptoms / Low Sense Of Belonging Is A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4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归属感和安全感
热度 1 toryliu 2013-2-20 14:17
每个人在工作、爱情及家庭方面都需要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生活才能踏实,和幸福。那什么是归属感和安全感呢?归属感和安全感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百度中归属感给出两种定义:1.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2.是佛洛姆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感觉。 总结起来就是:归属感是你自己觉得被领导或另外一半赏识,感受到成就;安全感是你觉得老板不会fire你或你的伴侣不会离你而去。 可以看出这两种感觉是相辅相成,一半同时产生和同时消失的。 恋爱中的男女既需要归属感也需要安全感,对另一半有责任,有感情,有依赖,有爱,有幸福。 引用乐嘉的一句话:“归属感是你强烈地想和他在一起,安全感是你觉得他强烈地想和你在一起”。
个人分类: 未分类|64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从哪里来:一个社群归属感上的思考取向
热度 3 xiaojiyun 2012-11-23 16:00
我从哪里来:一个社群归属感上的思考取向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 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 凡夫。”——《金刚经》 近日,继“你幸福吗”的街头采访之后,央视再推出“我从哪里来”的调查。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多位市民,年龄涵盖了 1940 年到 1990 年出生的人,再次遇市民神回复,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捡来的”,也有称自己是“咯吱窝里生出来”“洪水冲来的”。(新华网) 孩提时代,隐约的生物性本能会让近乎每个孩子去追问父母:“我从哪里来?”双亲往往敷衍了事。而事实上,摒除性的角度,这个生命元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于成人,延续孩童时的嬉闹,不去认真理析人生的起点与终止,始终逃不脱命运的如影随行。毕竟,它太过重要了! 胡适先生在诗歌《希望》中写道:“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无不尽显其温和、雍容的君子之风。而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开篇便说了句:“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彰显出其对现实残酷与命运无奈的哲理思考。两种迥异的回答恰恰印证:在严格意义上,人生不谓“生亦何欢,死亦何求”吗? 天地一微尘,飘飘何所依。作为生物,人对归属感的体悟与直觉从未停歇。内在的认同,甚至浑然天成的前世般的膜拜;外在的站队,举手表决,甚至以语言的腐败来逆转社会的知会,都是个体对群体的服膺的表征。这种普世的价值让家、国、天下成为可能,让人作为类物能延续下去成为可能,甚至让人更进一步而成为灵性动物。 然而,我们这个社群无法满足每个成员的归属感需求。教育资源的匮乏,让归属感流于直觉(物质)层面;房价的畸高,让蚁族们的生命终生之指向定格;道德的滑坡,让人们倾向于冷漠的刚硬,而置内心于不顾;官员群体的腐化,让成员的归属感丧失殆尽……如何粘接个体对社群的心灵依归,或许是当下最迫切的题解了。 个体没有归属感,社群便无安全感。柴静在《告别卢安克》中说:“他在信中提到一本非洲塞拉利昂参加内战的 12 岁小孩写的书,当时这个小孩扼杀了无数同年龄的孩子,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为了避免受不了的感觉,他天天吸毒。后来这个孩子在联合国的会议上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加入部队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可吃的,失去了自己的家,但同时盼望着安全,盼望着自己属于什么,在这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这跟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相似的,只不过极端得多,夸张得多。为了找回归属,他们什么都愿意做,都没看清楚对方是同胞还是敌人。”继而她引用卢安克的话来说明留守儿童的归属感的社会重要性:“中国的社会没有那样的背景情况,但中国的留守儿童将也会成为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并强烈渴望让个体麻木与迷失,也会让群体崩溃。 或许央视的设计没有抵至社会归属意义。我从哪里来?人生的旅程,或坦荡,或崎岖,全是内心的欢娱与悲楚。生的始基就像国的柱石,来自幽幂力量——前世抑或人民,难于动摇。老子曰:“道生一,一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归属感的强制,不就是“道”吗?故而,前世(个体信仰)是个体的责任,人民(群体本位)是国家的源泉。惟其如是,归属感,继而幸福感才会回归。
2598 次阅读|5 个评论
博士后到底是什么?-记一次博士后沙龙
热度 14 y555120 2012-6-2 00:22
我是博士后,但是我内心的感觉是不上不下,没有归属感,四不像,什么活都干,却没有时间认真搞科研。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沙龙,邀请了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候选人来和博士后们讨论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优秀。各位年轻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各自的观点,每个人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但是结果都相近,虽然成功不能复制,但是过程经历值得借鉴。 1. 他们都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双方都能理解各自做的事情,而且都相互支持和理解,这便是无后顾之忧。 2. 学习都比较好。一直都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都有国外学习经历。 3. 都有自己最坚持的东西。不管做什么,结合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定位,选题,然后就是坚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挺。 我能记住的他们说的话如下: 课题冷门好,同行少,相互支持的比较多,容易获得基金支助。 不管你做什么,一条路走到黑。 找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多发国际期刊的文章。 琐碎的事情很多,主要靠晚上搞自己的研究。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单位很重要,不要勉为其难。 我觉得这次博士后沙龙很重要,让我认识到,别人的成功道路无法复制,自己以后的成功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优秀了才会引起重视,自己不争气就等着自生自灭吧,没有人会来培养你。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9873 次阅读|29 个评论
2012.叁.弍柒
liuqt 2012-3-28 11:04
在律所实习一个多月了 心理感觉经历了一番翻江倒海 最初的胆怯和不安 和希冀 现在也不能说坦然 人们都说 当律师的前几年都是很苦的 确实是 物质上 心理上的 而除此之外 归属感的缺失 会让人不停地想逃
2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是不对的呢?
热度 7 szc009 2012-3-4 23:17
从读小学到大学这些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这句话一直都被老师和学校宣讲着,也因此一直扎根在我的心底。为此老师和学校就会举出很多一直为荣的例子,高中的时候举例子无非就是谁谁考上了名校,到了大学的时候就会说我们学校出了几个院士,企业界的领袖等等,曾经我也想能够让母校以我为荣。然而在不断的梳理自己的教育历程与生活经历时,却发现这句话潜在的危害很深,可以说是毒害,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角度出发这个提法更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合自身的思考和经历,简单的提出该口号的以下几点错误: 首先是事实上的错误,就拿读大学来说,试问有几个人学生真的在校时有“我以母校为荣”的?相信读大学那时候对大学的不满还是居多的,更谈不上以之为荣了,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也有对老师或学校提出学校的历史、名人,跟别人吹嘘下,不过这只是虚荣。“以之为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而不是虚荣心。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真的“以我为荣”吗?恐怕学校以之为荣的还真不多,用王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母校真正自豪的还真是日后有出息的学生,要是能捐款,学校就更自豪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36378 ) 其次是思想上的错误,看起来这句话是鼓励学生成材的,但更多的时候会适得其反。这里没必要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为追求真善美,培养独立人格的社会人,但造就多元化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总可以吧。但是无论是看到这句话的学生,还是提出这句话的学校不想到的不是成就大名利?前阵子也看到一些关于教育的评论,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其背后的逻辑跟这句话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背后都是功利心,不是说功利心不好,对于教育来讲,功利化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有一件事情曾深深的触动了我,我过年的时候给初中、高中老师拜年,他们对我发出一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差了,跟你们那届比差远了。我确定老师是认真的,我就跟老师说,“我读书的时候也有老师这么说我们”,当然不是说我老师,也是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后来跟老师说,“其实老师很不容易,说的都是实情,现在孩子不好管,不过不拿他们跟其他届的学生比,应该会好些吧。”老师老师动情的感叹了一句:“其实把心思放在带的学生身上不容易,希望能够都有出息,怎么可能呢?交了那么多学生,有多少还记得老师呢?这些手里的孩子才是老师的骄傲……”老师说出这句话,我都有想哭的冲动,老师也不是跟我发牢骚,他对学生很用心的,可能也是力不从心了。其实有多少老师能够明白“手里的孩子才是老师的骄傲”呢? 最后是实践上的错误,错误常常是理论的先导,而错误的理论直接指导实践的错误。希望多出优秀的学生,杰出的校友本没有错,但是在教育实践上不能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就会伤害很多学生,更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才。因为老师和学校也只有在校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影响学生,也才能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尤其读书的时候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如果母校不能够关心学生给学生哪怕“滴水之恩”,而只是喊着要他们“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期待着“明天母校以我为荣”,又怎么可能获得学生将来的“涌泉相报”呢?毕业后真正对母校有感情的,一定是在学校真正被关心的。记得大学有一次坐火车,车上聊天时遇到一个校友,他说毕业十年了都么回校过,我说,“学校今年校庆,你回去吧?”他顿了很久只说了三个字:“没意思”。每当看到“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横幅时,我都会想起火车上那一幕,一个学长提起母校以那种无法言语的表情说出的三个字。 曾经有个华人发财了,给美国的母校捐了很多的钱,国人都愤怒了,为什么不捐给国内呢?是啊,为什么呢?难道每一个学校和教育者不应该反省吗?我现在认为,若真的要“以之为荣”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学生以老师或者学校为荣是毕业以后,老师、学校以学生为荣只有在学生在校的时候。学生在校的时候才是老师和母校的真正荣誉之所在,因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学校才能培养真正的荣耀;而有朝一日,曾经的在校生回报母校的时候,请母校也不要以之为荣,告诉那位回报母校的校友“母校为你的行为感到欣慰”,也告诉他同时告诉每一个在校的真正值得引以为荣的学生“这位学长的成绩很使我们震惊,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也请那些回目校做报告的校友们,告诉你等学弟学妹们,“我们对于母校的荣耀在我们毕业离开校门那一刻才真正开始,在校的一年中的365天里,每一天24小时里都是和学校一起成长的岁月,无论是知识、学识、能力和品格,每一天都进步,那才是学校的荣耀真正之所在,学校现在以你们为荣,不是我们,当你们和我一样走出校园的时候,我们要珍惜我们的荣耀——我们的母校,关注她的发展。如果在你们毕业以后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下刚要走出社会的学弟学妹们一把,哪怕他们不是我们的校友,母校也会为你感到欣慰,也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够做出让母校感到震惊的成就来……”
个人分类: 省思教育|36963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为什么要做科研?
热度 2 happymelon 2012-3-3 17:39
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博与归属感111
热度 5 tang11100 2011-11-19 09:30
读博意味着享受寂寞 读博使人孤独中走向成熟 读博使人闹中有静 读博使人坐得住板凳 读博使人享受由无知变已知的快乐 读博使人明智 读博一样让人找到归属感1111
个人分类: 淡淡心情|3346 次阅读|5 个评论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热度 5 wangxingchin 2011-8-19 17:31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不管你现在是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始终没有找到一丝归属感,还是你在跟 朋友们一起吃饭开心地笑着的时候闪过一丝落寞。 不管你现在是在图书馆里背着怎么也看不进去的英语单词,还是你现在迷茫地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要往哪走。 不管你现在是在努力着去实现梦想却没能拉近与梦想的距离,还是你已经慢慢地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了。 你都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有的时候你的梦想太大,别人说你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有的时候你的梦想又太小,又有人说你胸无大志;有的时候你对死党说着将来要去环游世界的梦想,却换来他的不屑一顾,于是你再也不提自己的梦想;有的时候你突然说起将来要开个小店的愿望,却发现你讲述的那个人,并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不过又能怎么样呢,未来始终是自己的,梦想始终是自己的,没有人会来帮你实现它。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朋友的一句鼓励,一句安慰,却也得不到。 但是相信我,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只是想要和你说说话。 因为我们都一样。 一样的被人说成固执,一样的在追逐他们眼里根本不在意的东西。 所以,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始终不是你不能懂你的心情,你又何必多去解释呢。这个世界会来阻止你,困难也会接踵而至,其实真正关键的只有自己,有没有那个倔强。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有的时候很懒,懒到去经营一份感情,懒得去走进其他人的生活;又或者有的时候,昨天跟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今天不经意地走进你的生命里;有的时候,你很在乎的那个人,却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却把你们的回忆留下了。 初中里你暗恋上的那个女生,你鼓起勇气表白却连朋友也没做成;高中里你又喜欢上一个女生,却不敢去告白,实际上,那个女生也喜欢你,一直在等你的那句话,于是你们错过了;大学里,有人来到你的生命里,你们爱的轰轰烈烈,可是到后来,你们还是分开了。 这一切还是都过去了,你还是一个人,偶尔会孤单偶尔会难受也会想有个人拥抱,所以你还是在等。 没关系,你一定会等到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也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在找你。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在最好的状态里,遇到最好的他。 曾经受过的伤,你觉得一辈子也忘不了,可是不还都是过来了。曾经离开的人,你以为你一辈子也放不开,可是后来你还是发现,原来真的不会,离开谁就活不下去的。曾经说着的梦想,你也没能实现,可是你却在实现梦想的努力中,找到了喜欢的那个自己。 也许你到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不过没关系,因为你跟你的他,见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也许你到最后也没能家喻户晓,不过没关系,因为你的朋友,都很开心能够认识这样的一个你。 也许你到最后也没能牵到喜欢的那个人的手,不过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在她的心里面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在很多小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啊,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浪费,去闯去梦去后悔,你一定要相信,不会有到不了的明天的。 谁不曾感觉过失望,谁不曾辜负过自己的青春,我们总是在昨天狠狠绝望过一回,然后突然醒悟般地走向未来的生活。 我们终究还是找到了,找到了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勇气。 喜欢一个人就去追,因为在这一辈子里面,你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能牵到那个人的手了。 有梦想就去努力,因为在这一辈子里面,现在不去勇敢的努力,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你要去相信,一定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3344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对互联网的需求层次浅析
热度 6 outcrop 2011-4-27 18:32
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来对用户在互联网中的网络需求来进行一个需求层次建模的话,不妨分为以下几层需求: 目标信息需求 ,对应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层次。这是上网最基本的需求。具体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解决目标问题等;选择网络,通常因为网络具有不可替代性或者相对传统方式更有优势。 信息可靠性需求 ,对应马斯洛的安全需求。主要是对信息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需求,比如科学网信息的可靠性一般大于八卦论坛的。 社区归属感需求 ,对应马斯洛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属于社交需求。比如科学网社区的好友。 尊重需求 ,对应马斯洛的尊重需求。比如博友互动中的彼此尊重,以及各种赢得尊重的行为:彼此掐架等。 自我实现 ,对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比如一同尝试科学网大学的筹建等,虽然是虚拟社区,自我实现一样表现的比较强烈。 筹建科学网大学,可以尝试从这个逐层深入的需求层次入手,也许在实施过程中,能有更清晰的方向感。 马斯洛读得不深入,这个需求层次的尝试,也是照猫画虎。希望抛出这块砖头能引来点玉石 。这个需求层次模型可能完善后出现在我的论文里,有兴趣的朋友请手下留情 ----------------------------------------------------- 欢迎参与筹建科学网大学,参与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430969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674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上海还不属于我
longfo 2010-5-24 09:35
我从 1994 年就开始在外面流浪,先从小村子到了乡里,以前到过乡里就是去拣破烂卖钱,想不到自己也可以跑到乡里来读书。读书以后又跑去县里考试,第一次去县城,看到什么都很新奇,想到处逛逛,因为也要考试就放弃了,然后坐着一个拖拉机一样的车有回到了乡里。三年以后, 1997 年,香港回归那一年我到了一个镇上去读书,比我们乡要大一些,所以叫做镇。我在这里读书读了四年,第一年考大学调剂没有去读,复课一年,结果没有考上大学,当年我考了 538 分,同样的分数在新疆我朋友上了天津的南开大学。然后我就去了市里读书,聊城我早就到过,没想到我可以在这里读书。先去了三中,因为聊城三中离我同学家近,这样可以回家方便一些,但是因为没有住宿条件,所以就去了一中,一中要好很多,但是一中要把我编入新生班,而且班级很差,我就去了二中,聊城二中 19 班,因为当时复读的人多,所以就加了一个班, 19 班,我就留在了二中,读了一年。 聊城并不能满足我的欲望,我就去了济南,本来我打算去青岛,结果阴差阳错把我调剂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是个好地方,因为我的到来这里的喷泉开始复涌了,想来我到那里哪里都会改变,我是一个面临改革得人。我到初中,初中盖新楼,我去高中,高中盖教学楼,我去复课,二中扩大校区,我到山东中医药,那里开始建设新校区,经十路大修,泉水复涌。然后我到了上海,上海举办奥运会足球赛,世博会,我们校区进行道路扩建。 在济南我过的一点也不如意,我的想法常常被讽刺,我是一个走在前沿的小丑,我的很多想法被人拿去当作笑话,我想我要离开。济南永远也不会成为我的城市。 1999 年的时候我已经年满 18 岁了,可是我到了 2007 年还在依靠父母养活,我其实还是一个孩子。在济南我创业两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次卖首饰,赔了 2000 多,一次进行武术培训,没有赚到钱。我追女朋友,一个也没有追上,我很丑,又没钱,又很笨。记得实习期间,我的很多同学都被小护士追,就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宿舍里面,还好这段时间我就有时间看书了,也算是一个收获。 济南是我最失败的地方,济南不属于我。只是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很多人对我还很好,骨科的人都知道有个人,干活很卖力,救治了很多病号。病号也很给我面子,都康复出院了,就我长得那样,人家还夸我像电影明星,不知道像谁,反正好不到哪里去,当时很多护士听到病号家属夸我都偷偷笑,可见这话有点水份。上过报纸,上过电视,我妈妈看到我还以为我出了什么错误,打电话问我,要我注意别惹事生非。就是这样,我一直就是一个坏形象,都没有点好事情找我,即使做了好事。我最大的欣慰都是这些病号,都好好的出院,而且都很感激我,至少我感到作为一个大夫,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也算是一点成功吧。 可是济南毕竟不属于我,一个比较前卫的人,虽然长得比较老土,穿着也很老土,可是我的想法在济南这座老土的城市得不到施展。 我想去北京或者上海,一直想去北京,可是人家说北京都是官,我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官,去了北京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可不好,人家给我算命说我是官的命,我看还是远离官场好一些,省得当上了官,做了不好的事情挨骂。于是我选择了上海,上海最好的医学院校,国内也算是一等一的好了。 上海是个大都市,我来以后也是个穷小子,自己挣钱花,总是比富二代们显得要拮据。我每年还要给家里钱,我白白吃了老爸老妈 20 几年的饭,白穿了 20 几年的衣,我要还回去,孝敬父母。我出门别人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因为穿着太简单了,一直也不敢换衣服,有点贵,买不起。后来我的一个记者朋友有了那种采访单位送的衣服就送给我,弄得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一直一套衣服打天下,还好搬家的时候我最省心,也是个好处。不管你做什么还是穷人一个,我就去打工,挣点钱花,我总觉得自己会成为富人,想来想去还是要培养做公益事业的习惯,于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也要花去一笔钱,还好有的活动给点劳务费,也算是扯平了。 在学校里面生活还是可以得,总是学生很多穷人,也不会感觉太不好。但是我出去一走,感觉自己还是一个穷人,一个彻底的穷人,一个不能拥有这座城市得人,甚至说还没有被这座城市接纳得人。今年过年我要做实验不能回家,大过年的一出门,发现很多东西只能看不能买,看着服务员给我讲解,我真的不能在那里多呆一会,还是早早离开,兜里面仅仅 500 元小钞,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不是在学校,我可能就是流浪街头的一个要饭的,虽然我拣过破烂,但是现在如果再作这个事情还真有点难受。 总之上海这座城市还不属于我。从一个小村庄,我跑到大点的乡镇,跑到城市,跑得省会,跑到国际大都市,我已经不再属于一个乡村,也还不属于一个城市,我还是一个流浪者。作为一个穷人我可能最能体会到这样的感觉,虽然很多家庭条件好的人也有同感。 今年的贺岁片,大部分都是关于相亲的,看见中国很多人都处于流浪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没有属于自己的城市,甚至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即使你在做世界顶尖的事情,也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看看周围得人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大部分和我一样一无所有,要不是家里面老爸老妈给钱花着,想来也是外债高筑了,一个走在社会最低层得人最能体会社会的酸楚。 想来我要做点事情才好,不能像别人一样伸手给老爸老妈要钱,其实我们可以自己争取,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正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在危难中,机遇却在我们手中,虽然现在上海还不属于我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做好事业,相信有一天他会留在我们手中。 加油!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透视“饶毅们”回国的理由----“归属感”的历史、心理及文化分析
livingfossil 2009-10-2 12:32
透视“饶毅们”回国的理由--“归属感”的历史、心理及文化分析 关键词:饶毅们;留学;回国;归属感;海归 今天是庆祝伟大祖国60华诞的重要节日,后天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这令人兴奋的历史时刻和节日氛围里,我本想写一篇短文祝福北京祝福中国、祝福亲人祝福朋友。可是,我昨天在网上阅读了饶毅先生的文章《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读罢此文,我的思想深受触动,我改变主意,决定写一篇短文谈谈我对“归属感”的肤浅认识,欢迎大家批评或批判。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已有很多中国劳工到国外谋生,也有很多中国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尽管这些漂泊在海外的中国劳工和留学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命运归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归根”,另一类是“落地生根”。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对于那些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人常常追问他们:“为什么要回国?”在我们主流文化比较认同的答案中通常含有“以爱国的名义”、或“以科学的名义”、或“为了科学救国的梦想”之类的熟词。 中国植物学界的学术前辈唐耀先生(1905---1998)是著名的木材解剖学家。他于1935年秋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跟随20世纪国际木材解剖学大师Samuel J. Record (1881---1945)专攻木材解剖学。1938年,唐耀先生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学界的学术前辈杨遵仪先生(1908---2009)是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两周前杨先生在北京仙逝。他的音容笑貌仍然留在我的记忆里,他所开创的事业仍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杨先生1936年 赴耶鲁大学留学,1939年获博士学位。唐耀先生和杨遵仪先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回到了战火烽飞、苦难深重的祖国,他们属于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老一代“海归(海龟)”。我一直为学术前辈们执着而坚定的爱国热情和科学追求而感动。 我曾当面请教过杨遵仪先生:“您从耶鲁毕业后为什么要回国?”杨先生跟我说: “我们那一代人出国留学,毕业后基本上都回国了。我在耶鲁念书的时候,我的未婚妻在国内。我回国先要同未婚妻结婚。”杨先生的回答非常平静,非常坦率,也非常感人! 改革开放30年来,大批中国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赴海外留学。冷战结束以来,国内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和平发展与全面崛起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如今,一些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这应该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最近,有些在国外已取得很高学术成就和地位的中青年学者全时回国工作,这似乎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最新看点。当媒体记者每每追问饶毅先生(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什么回国?”饶毅先生的答案总是三个字:“归属感”!(注:该术语的英文可能是“feeling of belonging or sense of belonging”。) 什么是“归属感”?这是文化心理上的一个概念。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其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由此可见,“归属感”属于一种社交需求。从文化心理角度看,归属感也许是人类生命里程中非常必要的社交需求或认同,它有助于人们实现健康人生、快乐人生与幸福人生。如果您拥有某种难以排遣的“归属感”,请您跟着感觉走! 我常常这样想:人有两条腿,仿佛有两条根,一条是生命之根,另一条是文化之根。俗话说:“根深叶茂。”如果“根”要扎得深,那么它必须有很深厚的肥沃土壤。那些在中国出生且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里长大的青年学生一般早已“烙上中国印”。即使他们出国留学后加入了外国国籍,但他们还可能拥有“中国心”。他们的“落叶归根”心理或情结是很普遍的,这正是“归属感”的自然表现。这种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根”的向往、倾诉和回归。现在,有些中国留学生学成后或在事业巅峰回国服务,这种叶未落但先归根之情形也是“归属感”的正常表现。 有些海外华人,如著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钱永健认为他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也许他没有渴望回到他父母的祖国工作的这种“归属感”,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内心没有他自己早已心向往之的某种“归属感”。 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落地生根”,又叫灯笼花,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现已广泛栽培。在植物分类学上,“落地生根”的分类位置归属于景天科伽蓝菜属。它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叶片肥厚,边缘有圆齿,圆齿底部易长不定芽。这些幼小的不定芽均匀排列在大叶片的边缘,一触即落,且易落地生根。这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代表着一种很巧妙的适应环境能力。在海外华人中,“落地生根”的情形也不少见。例如,有些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那些小留学生(有的不到10岁)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几乎是“落地生根”,因为他们能很快融入美国社会,或习惯当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人一旦扎根于美国社会的文化土壤,他们会建立起自己的归属感。一般说来,属于“落地生根”类型的人回国工作的兴趣和可能往往不大。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并不奇怪,当然也是无可厚非、无可指责的。 孙启高 2009年10月1日晚11点半(ET)完稿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5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