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相关日志

[转载]光明网: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蒋高明 2012-4-21 10:10
2012-04-16 14:04:14   来源:光明网卫生事业部   贾志光 译 沈阳 校   查看评论   进入文化论坛   手机看新闻 10 发送给好友 http://health.gmw.cn/2012-04/16/content_3974839.htm !--enpproperty 39748392012-04-16 14:04:14.0贾志光 译 沈阳 校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1)_卫生频道_光明网转基因,美国,科学,产量,29222卫生原创/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2009年3月,这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组织的专家格里安. 谢尔曼撰写的题为《 转基因 未能兑现的产量----转基因作物的性能评价》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全球、特别是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应,很多美国人这时才发觉,自已近40年来一直都被转基因产业大享所忽悠,因为大家最初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特别是听到了他们曾经承诺了一些十分响亮口号,包括:“转基因能最大限度地增产!” ,“转基因能解决全世界穷人的饥饿问题” 等等,我们把“ 科学家关注联盟 ”网站上的有关这份报告的介绍翻译出来,让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出该报告去深入细读。我们也希望读者能把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光明网卫生频道的同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全球转基因主粮的安全问题。小标题是译者所加。 一、《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研究背景 多年来,转基因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以标榜能养活整个世界大肆鼓墟,并声称转基因作物会产生更高的产量。 格里安. 谢尔博士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关注联盟” 专家 格里安. 谢尔曼 (Doug Gurian-Sherman) 先生在2009年3月发布了题为《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认为以上这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一贯标榜的承诺都是空谈:他用了美国近20多年的数据研究和13年转基因商品化了的资料分析,证明基因工程并不能够显著增加美国农作物的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是以农作物的产量作为指标仔细评估基因工程的整体效果的第一份报告,对比转基因与其他农业 科技 差异。报告综述二十几份玉米和大豆的学术研究资料,它们都是种植在美国的两种主要基因工程食物和作物。基于这些研究数据,《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得出结论认为: *美国的基因工程种植的耐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玉米产量并没有增加。而抗虫玉米只是稍微提高了产量。 *报告还发现:过去的13年美国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育种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而带来的。 二、《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主要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提出时,正值全球食品价格暴涨和局部地区粮食短缺,国际社会关于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产量呼声很高。 “产量”一词是指一个在特定时间内,每单位土地面积生产的农作物数量。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一贯认为要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目标,离不开基因工程的技术支持。 例如,孟山都公司正在全球传播的宣传广告,涉及世界人口爆炸问题的广告词说“......先进的种子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揭穿了孟山都公司这种广告词的说法,用数据证明:粮食生产要在未来增产,基因工程不起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声称有更好的产量,但《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阐述了实施于基因领域以提高产量的实验在20年中并无显著成果。 三、《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概念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还把农作物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区分,它们常在行业中被混为一谈并被他人误解。 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指在最好的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最终达到的生产量能力。而“产量预期”是指在排除病虫害,干旱和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失后的产量水平。 2、三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数据研究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研究了美国三种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作物,即耐除草剂大豆,抗除草剂玉米,抗虫玉米(Bt玉米,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之后,其基因使玉米抵抗多种昆虫)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耐除草剂的大豆、抗除草剂玉米和Bt玉米未能增加内在产量。与传统方法相比,抗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的玉米也没有提高经营产量。 该研究报告同时披露新发现的一个结论: 与典型的传统种植方法相比,Bt玉米在“产量预期”方面可能提高3-4%的边际产量。由于Bt玉米已经在1996年开始商品化,其产量每年只是平均增加0.2-0.3%。若以此数据做背景,美国过去几十年玉米产量平均每年都能增加约1%,这明显高于Bt基因性状提供的产量。 四、《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建议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除了用历史数据评估美国基因工程外,还反思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在价值。 报告作者并不否认基因工程最终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报告也用数据告诉大家: 想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支持去实现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无实际意义,这一点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十分重要。 此外,《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也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有机质肥料,和类似的耕作方法已经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民用低成本获得双倍作物产量回报。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建议:美国农业部、美国的国家农业机构和大学要用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研究和开发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这些方法应该包括: 现代传统植物育种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质肥料耕作农业,以及不需要农民支付大量前期种植成本投入的先进耕作方法。 该报告还建议,美国的粮食援助机构将这些有前途和低成本的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格里安.谢尔曼说:“地球因人口过多和气候变化方面带来的饥饿问题,我们想找出解决办法并真正起作用,只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采用传统育种、耕作办法比转基因工程更有用。” For years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trumpeted that it will feed the world, promising that it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will produce higher yields. That promise has proven to be empty, according to Failure to Yield, a report by UCS expert Doug Gurian-Sherman released in March 2009. Despite 20 years of research and 13 years of commercialization,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S. crop yields. Failure to Yield is the first report to closely evaluate the overall effect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had on crop yields in relation to oth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t reviewed two dozen academic studies of corn and soybeans, the two primar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ose studies, the UCS report concluded that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has not increased yields. Insect-resistant corn, meanwhile, has improved yields only marginally. The increase in yields for both crops over the last 13 years, the report found, was largely due to traditional breeding or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e UCS report comes at a time when food price spikes and localized shortages worldwide have prompted calls to boos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r yield -- the amount of a crop produced per unit of land over a specified amount of tim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maintain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to meeting this goal. Monsanto, for example, is currently running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warning of an explod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claiming that its “advanced see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rop yields…” The UCS report debunks that claim, concluding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unlikely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been promising better yields since the mid-1990s, but Failure to Yield documents that the industry has been carrying out gene field trials to increase yields for 20 years without significant results. Failure to Yield makes a cri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potential—or intrinsic—yield and operational yield,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conflated by the industry and misunderstood by others. Intrinsic yield refers to a crop’s ultimate production potential under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Operational yield refers to production levels after losses due to pests, drough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tudy reviewed the intrinsic and operational yield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most common genetically alt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insect-resistant corn (known as Bt corn, after the bacteriu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hose genes enable the corn to resist several kinds of insect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Bt corn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intrinsic yields, the report found.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lso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operational yield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Meanwhile, the report found that Bt corn likely provides a marginal operational yield advantage of 3 to 4 percent over typical conventional practices. Since Bt corn beca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1996, its yield advantage averages out to a 0.2 to 0.3 percent yield increase per year. To put that figure in context, overall U.S. corn yields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have annually averaged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one percent, which is considerably more than what Bt traits hav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genetic engineering’s record, Failure to Yield considers the technology’s potential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The report does not discount the possibility of genetic engineering eventually contributing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It does, however, suggest that it makes little sense to support genetic engineering at the expense of technologies that have proven to substantially increase yields, especially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ddi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rganic and similar farming methods that minimiz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synthetic fertilizers can more than double crop yields at little cost to poor farmers in such developing regions as Sub-Saharan Africa. The report recommends that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tate agricultural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increa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proven approaches to boost crop yields. Those approaches should include modern conventional plant breeding methods,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farming, and other sophisticated farming practices that do not require farmers to pay significant upfront costs. The report also recommends that U.S. food aid organizations make these more promising and affordable alternatives available to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f we are going to make headway in combating hunger due to overpop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we will need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said Gurian-Sherman. “Traditional breeding outperforms genetic engineering hands down.”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饥饿疗法的科学与谬论
热度 1 heping20052005 2012-4-17 16:04
栏目:圈点新闻 研究发现隔日禁食有助长寿 美国科学家说,隔日禁食可以让你更长寿。 他们发现,隔日禁食不仅能帮助人们减轻体重,还能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提升脑力和延长寿命。 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 (NIA) 率先倡导的这种试验性饮食方法是以如下事实为依据的:在只摄入维持生命所需最低热量的情况下,动物的寿命可能比正常情况长一倍。 这种饮食方法看来可以保护心脏、循环系统和大脑不受老年疾病 ( 包括早老性痴呆 ) 影响。此前,人们认为动物吃得少活得久这一事实和人类关系不大,因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意志力,能把对热量的摄取控制在如此低的水平。 但现在 NIA 的科学家发现,隔日禁食的做法几乎同样有效,而且人们可以在不禁食的那天吃他们想吃的食物。 NIA 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马克·马特森说:“限制饮食热量摄入能延长寿命,帮助大脑和心脑血管系统抵御老年疾病。” 他说:“我们已经发现,限制饮食热量摄入,尤其是间歇性地大幅度限制热量摄入 ( 例如隔日禁食 ) ,会激活神经细胞中的细胞压力反应通道。” 马特森说,这样的反应有助于大脑恢复活力,从而提升或保护智力和认知能力。 在一项实验中,马特森与其同事隔日给一组小鼠喂食,另一组小鼠则每日进食。小鼠每次进食时都不限量,两组动物的热量摄入总量平均而言是一样的。 但马特森发现,隔日喂食的小鼠对胰岛素——控制人们进食后的血糖水平的激素——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度。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分泌的胰岛素较少,而研究已经发现,较高的胰岛素水平与较差的脑力和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有关。 间断喂食也能改善小鼠对一种模拟早老性痴呆的神经毒素的抵御能力。马特森昨天在温哥华向美国科学促进会陈述了他的研究成果。 研究还发现,限制热量的饮食也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看起来,减少热量摄入能抑制促进衰老的基因,并启动延缓衰老的基因。 ( 2012 年 2 月 21 日《参考消息》) 栏目:编辑圈点 关于饥饿疗法的科学与谬论 何平 朋友通过 QQ 发给我一个长达近 8000 字的转帖,说的是“饿能治百病”,提倡人们不吃晚饭,晚上饿了就喝果汁、吃水果等。在百度的“网页”栏搜索,发现有关此转帖的网页多达 156 万个之多。而在“新闻”栏里搜索,却只有寥寥 6 个,且均为批评此种“另类养生”理论,提醒人们警惕上当受骗。 恰好想起前不久看到一篇介绍美国科学家关于“隔日禁食有助长寿”研究的文章,同属于饥饿疗法和养生保健。细读两篇文章,对比朋友介绍的“另类养生”理论,便可以看出哪些是科学研究,哪些是信口雌黄。 在科学家那里,“隔日禁食”的研究有如下特点: 1 、他是一种“试验性饮食方法”,其依据是:“在只摄入维持生命所需最低热量的情况下,动物的寿命可能比正常情况长一倍。” 2 、研究的结果只针对老年人和部分老年疾病。 3 、目前还只停留在对小动物白鼠的实验阶段。 4 、实验的结论只是“看来可以”、“ 看起来”,只是“向美国科学促进会陈述了他的研究成果”。 5 、实验中的两组“小鼠每次进食时都不限量,两组动物的热量摄入总量平均而言是一样的”。 但在“另类养生”理论那里,他们论证不吃晚饭“饿能治百病”的方法却有三大特点: 第一、将只适用于部分人群的饮食经验夸大到适用于所有人群。此文开门见山提出:“话说爱吃晚饭,是我们人类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也是许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个原因。许多人认为,晚间饿了就要吃东西;其实不然,晚间饿了不吃东西,才是正常的。”诚然,晚饭过饱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发生疾病,某些疾病通过晚间节食也许能好得快些。但是,将吃晚饭的危害性夸大到“人类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显然绝对化了。 第二、用某些特殊人群的养生经验要求所有人群。此文写道“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 11 点— 13 点,过了 13 点就不能再吃饭了。”“中医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饭,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为了养生。”我们知道,中医是个精华与糟粕杂陈的理论,“过午不食”的精华应该指的是通过控制热量的摄入而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糟粕应该是后人加进去的不问对象、不分情况的极端化禁食行为。佛家的“过午不食”,一来是珍惜施主的供奉,二来是他们所从事的活动较为轻松,三来能够真正长期坚持的也只有少数。中医和佛教“过午不食”的理念或许能给我们以养生启发,但绝不能生搬硬套到所有人群。 第三、杜撰不吃晚饭的历史。此文例举了许多关于不吃晚饭可以养生的证据,有的属于杜撰。例如文中说:“过去,我们汉族人不吃晚饭。”“上自皇帝,下到农民都是不吃晚饭”,“汉族人每年只吃一顿晚饭。这顿晚饭要在每年除夕的交子时刻吃。”翻开《金瓶梅》、《红楼梦》,这些以市民和贵族生活为描写内容的小说,关于晚饭和夜宴的描写比比皆是。《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等唐诗,就写于士大夫的夜间宴席上。“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 宋代王之道:《和沈次韩秋日雨后督子厚报赏析》 ),写的是诗人闻到农家晚间新米饭飘香的惊喜心情。 据考证,古人确实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朝食时间,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饭叫哺 (b ǔ,补 ) 食,又叫飧 (S ū n ,孙 ) 。一般是申时 ( 下午四点左右 ) 吃。饔飧是一天中的两顿正餐,现在晋、冀、豫几省交界的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每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且多为稀饭。笔者年轻时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怀化农村,也是一天早晚两顿正餐,中午则随便吃点当“点心”。可见,这些情况下的“不吃晚饭”,都是以热量摄入总量能够维持人体基本需要为前提的。 人类包括吃不吃晚饭的饮食习惯,是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受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阶层、年龄、职业、健康状况的人,对于吃不吃晚饭有不同的要求,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将只适合于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定方法,说成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只能是误导公众的谬论。 对于那些“另类养生”理论,我们还要多一个心眼。前几年,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宣扬的绿豆汤、生茄子“包治百病”,无非是一场忽悠。后来,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传出消息:百余人为“养生”生吃泥鳅,最终进了医院。这都是盲从的结果。 对于朋友这个转帖宣扬的“饿能治百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文中反复出现“饿了怎么办?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之类的文字。如果猜得不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忽悠人们不吃晚饭,而选择吃某种宣称比果汁、水果更方便、更营养的保健产品。
2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微子“显赫”的历史年表
kejidaobao 2012-4-11 14:51
中国大亚湾实验组发现“中微子第三次振荡”的欢呼,以及去年9月“超光速中微子”引发的轰动,使中微子一跃而成“科学明星”。其实,在粒子世界中,号称宇宙间“隐身人”的中微子一直有着显赫的地位,它的每一步进展都是极具价值的科学突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它不凡的历史记录吧。 1930年,德国科学家泡利预言中微子的存在。因为中子在衰变成质子和电子(β衰变)时,能量会出现亏损,泡利认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正确的,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并预言其为中微子。    195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以后26年后,在实验中才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认为中微子永远观测不到的悲观观点,莱因斯因此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年,美国科学家莱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通过加速器产生中微子流,发现第二种中微子——μ中微子,荣获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8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1987年,日本神岗实验室小柴昌俊和美国IMB实验观测到超新星中微子,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研究——中微子天文学,戴维斯与小柴昌俊共同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证明存在且只存在3种中微子。 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岗实验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中微子存在振荡现象,即一种中微子在飞行中可以变成另一种中微子。 2000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发现第三种中微子,τ中微子。   2002年,日本KamLAND实验用反应堆证实太阳中微子振荡。    2003年,日本K2K实验用加速器证实大气中微子振荡。    2012年,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宣布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    值得纪念的是,1942年,中国科学家王淦昌提出利用轨道电子俘获检测中微子的可行方案,美国科学家艾伦成功地用这种方法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当时的实验不是非常成功,直到1956年,莱因斯成功实现了王淦昌的建议。 封面图片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探测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金功博设计。(本刊记者 杨书卷)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PNAS2012)
hgiap 2012-4-2 08:29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骥平等人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几十年北极海冰减少对冬季降雪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并被选为新闻亮点文章。 对于近年来冬季的异常降雪和寒冷天气,一些学者认为是由北极涛动或厄尔尼诺造成。但刘骥平等人在论文中指出,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不能解释过去4年出现的持续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是导致近年来冬季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的重要因素。 此项研究表明,1979年以来,北极秋季海冰减少了29.4%,特别是过去4年是自有卫星观测以来的4个最小值。同时,过去的4个冬季,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异常降雪和严寒天气。 结合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刘骥平等发现: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可以引起冬季大气环流的变化(这种环流变化不同于北极涛动),从而减弱了北半球中高纬的西风急流,使其振幅增强,即变得更具波浪状。这种环流变化使得北半球中高纬阻塞形势出现的频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冷空气从北极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入侵的频率,造成北半球大陆地区出现低温异常。另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从而将大量的局地水汽从海洋传输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 该研究还指出,如果北极海冰继续减少,我们很可能会在冬季经历更多的降雪(特别是强降雪过程)和严寒天气。(来源:中国科学报 宗华) Impact of declining Arctic sea ice on winter snowfall renchunxiao 添加于 2012-3-5 15:55:15 125次阅读 | 0次推荐 | 1个评论 While the Arctic region has been warming strongly in recent decades, anomalously large snowfall in recent winters has affected large parts of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east Asia.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ecrease in autumn Arctic sea ice area is linked to changes in the winter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at have some resemblance to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winter Arctic oscillation. However,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 linked to the reduction of sea ice shows much broader meridional meanders in midlatitudes and clearly differe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an the classical Arctic oscillation. This circulation change results in more frequent episodes of blocking patterns that lead to increased cold surges over large parts of northern continents. Moreover,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content in the Arctic region during late autumn and winter driven locally by the reduction of sea ice provides enhanced moisture sources, supporting increased heavy snowfall in Europe during early winter and the northeastern and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during winter. We conclude that the recent decline of Arctic sea ice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recent cold and snowy winters. 作 者: Liu, Jiping; Curry, Judith A.; Wang, Huijun; Song, Mirong; Horton, Radley M. 期刊名称: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期卷页: 第卷 第期 ~页 学科领域: 地球科学 海洋科学 海洋地质学 添加人是否为作者: 否 原文链接: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2/17/1114910109.abstract?sid=30e91bdc-5224-4b0e-9cad-7778dc765487 DOI: 10.1073/pnas.1114910109 ISBN: 0027-8424
个人分类: 气候论文交流|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实现中微子通信 有助与外星人联系
热度 1 mfq1986 2012-3-20 12:57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实现中微子通信 有助与外星人联系
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项新的通信技术,利用中微子束发送信息,所发送的信息能够直接穿过地球或者其他行星。这项技术不仅允许潜艇在海洋深处潜伏时进行远距离通信,同时也有助于与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取得联系。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信息编码成中微子束(中微子是一种微小的亚原子粒子)而后发射并穿过240米厚的岩石。第一条使用这项技术发送的信息非常简单,就 是“中微子”。这项通信技术虽然先进,但也存在缺陷,目前唯一具备发射这种中微子束能力的设备就只有一台2.5英里(约合4023米)长的粒子加速器。接 收装置是一台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测器,重达数吨。   不过,这无疑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技术。美国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丹-斯坦赛尔表示:“借助于中微子,地球上任何两点在无需使用卫星或者电缆情况下便可进行通讯。中微子通信系统要比当前的系统更为复杂,拥有重要的战略用途。”中微子几乎能够穿透所遇到的任何物体。   如果将这项技术用于潜艇,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远距离通信,虽然当前的技术也能做到这一点,但难度较大。如果人类希望与月球远侧或者其他行星进行通信,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信息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目标。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凯文-麦克法兰德参与了此项实验。他指出:“我们当前研发的技术需要借助大量高科技设备才能进行中微子通信,目前还不具有实用性。但这是我们朝着未来使用中微子进行通信迈出的第一步。”    此次中微子通信实验在芝加哥郊外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进行。研究小组已向《现代物理学快报A》杂志递交了他们的发现。实验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两个设 备,一个是大功率粒子加速器,通过在大约2.5英里长的环形轨道内加速质子而后与一个碳目标相撞形成高能中微子束;另一个是数吨重的探测器 MINERvA,位于地下100米的洞穴内。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中微子通信必须借助类似这样的设备,因此,让这项通信技术得到应用仍有很长的一路要走。 一幅介绍实验的图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大功率粒子加速器和重达几吨的接收器,加速器的环形轨道长2.5英里(约合4023米)
22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笑的某些美国科学家们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2-1-14 08:57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 美国研究揭示新的地震触发机制 》(见附件),俺以为聪明的美国人又发现了神马新大陆,认真读完,感觉美国的某些科学家们不懂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懂时空关联性的基本常识,又在误导老百姓了。 报道说: 在过去的 50 年里,共出现 3 次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即 Morakot 、 Herb 和 Flossie 台风。在此之后的 4 年内,台湾山区发生了大地震。 2009 年 Morakot 台风过后,便发生了 2009 年和 2010 年的里氏 6.2 级和 6.4 级的地震;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1969 年 Flossie 台风结束后,随即于 1972 年发生里氏 6.2 级地震。 2010 年海地 7 级地震发生在山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半,海地 25 天内接连受到两次飓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 质疑一:没有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强震就不会发生了?假设上述事件与强震有关,那么在台湾发生的其它强震前都有这些事件吗? 质疑二:断层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内营力(地幔对流),孕震系统处于临界状态时,外营力(如潮汐力)起触发作用。若将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视为外营力, “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集集地震, 9 月 21 日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 ,正好说明该两次地震对应的孕震系统在 1999 年前距临界状态较远。否则,对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系统,外营力的触发作用不可能延迟如此长的时间。 我们对集集地震的孕育过程研究表明, 1999 年 9 月 20 日 ,该地震区内发生了 M L 6.3-6.7 级标志性前震震群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后,孕震系统才达到了临界状态, 7.6 级地震才随之发生。 质疑三: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对震源体应力变化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远不及潮汐力的作用。 根据一些观测资料研究强震孕育机制时,不要把某些不靠谱的东东视为与某件事物的必然联系,需从时空关联性上严格论证。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有人向天上开了一枪,正好有颗流星下坠,如有人把开枪与流星事件联系起来,不觉得很好笑吗? 看来,在地震孕育机制研究方面,即使自命清高的某些美国科学家也会掉链子,如表演杂技的小丑般可笑。 附件: 以下引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489.shtm 美国研究揭示新的地震触发机制 美国迈阿密大学罗塞斯蒂尔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显示,热带气旋可能是引发地震的重要机制,包括 2010 年海地、台湾地震在内的许多地震都可能是由热带气旋(飓风和台风)引发的。 通过对台湾和海地震级≥ 6 级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两个地区的热带气旋灾害与地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时空关系即大地震都是在强降雨热带气旋季之后的 4 年内发生的。 在过去的 50 年里,共出现 3 次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即 Morakot 、 Herb 和 Flossie 台风。在此之后的 4 年内,台湾山区发生了大地震。 2009 年 Morakot 台风过后,便发生了 2009 年和 2010 年的里氏 6.2 级和 6.4 级的地震;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1969 年 Flossie 台风结束后,随即于 1972 年发生里氏 6.2 级地震。 2010 年海地 7 级地震发生在山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半,海地 25 天内接连受到两次飓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 研究表明,强降雨事件是地震的诱因。暴雨导致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严重的侵蚀,这些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地表物质的运移使得地壳断层压力负荷减轻,继而因断层压力释放引发地震。 科学家认为,对倾斜断层所引发的地震而言,这种地震触发机制是唯一可行的解释,因为倾斜断层断裂会导致明显的地壳垂直运动。同时,研究还揭示出热带气旋地震发生的趋势,即热带气旋地震模式存在于 5 级以上地震中。研究人员还将分析菲律宾、日本等其他地震活跃区的地震模式,这些地区也受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周小玲) 《中国科学报》 (2012-01-12 A2 国际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8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13种消化酶 可分解致癌物
热度 1 xuxiaxx 2011-12-24 15:38
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13种消化酶,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这些酶可以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将口水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以及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口水的致癌物在30秒内才完全降解,如果进餐时狼吞虎咽,食物刺激时间短,口水的分泌量少,抗癌功效会打折扣;如果进餐时细嚼慢咽,口水就分泌得多,抗癌功效自然会增强。细嚼慢咽才能发挥口水的抗癌功效,符合养生之道。 来源:新华网
12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接近成功的时刻
kejidaobao 2011-12-9 15:31
杨书卷 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颇为引人关注:“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可能对现在的科学家不适用了。例如,现在的物理学家做出颠覆成绩的黄金年龄大约定格于48岁,这与爱因斯坦的“如果30岁前还没有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就再也不行了”的著名论断显然不相契合。 俄亥俄州立大学Bruce Weinberg教授所在的研究小组,先是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年龄的变化,随即,他们又分析了1901年至2008年间的525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得主,以他们做出获奖成就的年龄为依据,来动态衡量这一变化趋势。应该注意的是,“获奖成就”的年龄并非是指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年龄,而是指当时做出被诺贝尔奖承认的重大突破的年龄,后者通常比前者早得多。 研究人员发现,1905年前,在所有学科领域内,30岁前取得重大科学成就非常普遍。在40岁前,大约2/3的得奖者就取得了令他们获奖的成就,其中,有20%是在30岁前取得的。最极端的例子,是Lawrence Bragg年仅25岁时就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在23岁时即开拓出使其获奖的物理学新领域“X射线系统地探测晶体结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做出巅峰贡献的年龄正在推后。根据2000年之后的数据统计,在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三大领域,没有哪项重大成就是在30岁前做出的,在40岁前在物理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只有19%,而在化学方面,几乎没有。 “青年才俊难得一见”,Weinberg分析这一现象认为,部分原因在于如今基础科学的科学家要学到的必要的科学知识所需的时间在延长,例如,现在的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都比以前大大延迟了,另一部分原因,也许在于学科性质的变化,比如,20世纪早期量子力学的出现,就“井喷”似的早就了一大批早慧的物理学家,而近年来基础学科中就没有了这样的变化(11月7日美国生活科学网)。 对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得出了现在的基础科学家们最接近成功的平均年龄,而在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最接近成功的时段。据美国Popular Science杂志11月11日报道,来自法国巴黎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的Lutz Duyi团队首次将用干细胞培育的血液输入人体并取得成功,实验结果预示着,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成功接近“终结血荒”的时刻了。 Duyi团队首先从一位志愿者的骨髓里抽取到造血干细胞,然后利用一组混合液,激发这些干细胞产生血细胞,在给这些人造血细胞做好追踪标记后,他们把其中100亿个细胞(相当于2毫升血液),注射回志愿者的体内。 令人欣喜的是,5天后,这些人造血细胞中的至少94%仍在这位捐献者的体内参与血液循环。26天后,41%到63%的人造血细胞仍然存活,这一数据与天然血液的存活率基本一致,且它们运送氧气的能力与天然细胞一样,并无二致。这说明,人造血细胞中没有出现干细胞治疗中最让人头疼的“变异”现象,就像美国西奈山医疗中心的Migliaccio医生评论的那样:“这证明了这些人造血细胞非常正常,没有变成有两条尾巴或者三个角的怪胎。” 血源紧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这一实验的积极意义在于用人工方法产生真正的血液,而不是原来的那种所谓的“替代血液”,肯定会明显缓解人们对“替代血液”安全性的担忧,虽然本次实验中的输血量仅相当于一名普通病人每次输血量的1/200,要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人体首次成功输入人造的“真实血液”还是在干细胞治疗中具有这非凡的意义,Duyi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出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 在病毒治疗领域,科学家可能走出了“最成功”的一步:新物质“天龙(Draco)”也许是一种对付病毒的“万能疫苗”。 打败病毒比打败细菌要难得多,特别是它没有像抗生素这样的对付多种细菌的“万能药物”,大批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苦苦追寻这种遏制病毒的“万能疫苗”,现在看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最有可能拔得头筹。 研究者之一的Todd Ryder说:“我们迄今用‘天龙’对15种病毒进行了试验,包括感冒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胃肠流感病毒等。这种物质对所有的病毒都有效。”这其中的原理是,“聪明”的天龙的攻击对象并非病毒本身,而是身体里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因为它能够识别被各种病毒感染的细胞,然后让这些细胞自我毁灭,从而结束感染,看起来就像能治疗所有病毒感染的“万能”药物一样, 不过,但有些科学家也对这一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一个器官的大部分细胞受到感染,那么杀死被感染细胞的同时也就杀死了这一器官,既而危害人体。看来,Ryder还要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医疗方案,但就“天龙”能根据共性,识别被各种病毒所感染的细胞这一点来说,也已经是值得骄傲的重大突破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取得成就的年龄推迟,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取得科学突破浮现出的艰巨性也在逐渐增强。例如,在令人砰然心动的干细胞治疗方面就进展缓慢,因为它必须特别保证,新的治疗方案不会给人带来任何伤害。因为只要一个胚胎干细胞出了问题,就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末日灾难,而这样的干细胞治疗常常需要用到几百上千万个细胞。也许,现代科学中,做出“天才之举”时间的推后正隐约预见着科学研究的一些性质正在发生着不为人明显察觉的变化。■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火山爆发是祸首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9 10:23
中国、加拿大和美国联合研究发现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火山爆发是祸首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科技部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2011年11月18日讯:由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三国联合研究小组最新确定,约在2亿5000万年前的二叠纪,当时地球上的陆地还连在一起被称为联合古陆的时候,火山爆发导致95%的海洋生物、70%的陆地生物灭绝。 该项研究是在中国的四川进行的,经过采集和分析标本,联合研究组得出如上结论。结论指出,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发生于距今2亿5220万年前,而不是最初地质学家认为的2亿5140万年前,当时海洋和陆地生物的灭绝同时发生,祸首是现今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火山大喷发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联合研究组成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质系教授安德森说:尽管他们得到的结论分辨率看起来不如当今其它领域的科研实验结果那么高,但就地质研究来说,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 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1112/t20111208_91292.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说数学不好是因为计算障碍症
热度 3 jiangxun 2011-11-19 01:43
作者:蒋迅 平时有的人害怕算数字,遇到该付钱或找钱时就只有听对方报数了。还有的人不会抽象化。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给一位同学讲解归纳法。讲1、2、3都可以接受,但一讲到 N ,他就头晕。最后我只好放弃。最近看到,美国人对这个现象有了研究结果。 美国科学家说,一些学生的数学不好是因为计算障碍症 。原来,有一部分人学不好数学是因为得了病。不怪他们不够努力。计算障碍症是一个新词,英文是: dyscalculia (dis-cal-KOO-lia)。这个词和诵读困难 ( dyslexia ) 一词相关,但对计算障碍的研究要落后30年。 美国人的研究还说,三岁孩子估计数量的能力将预示著他们在小学里学习数学的本领。这个没错。我们中国人早就有“三岁看大,五岁看老”一说了。有人可能觉得这 个计算障碍症就是低智商。其实不然。事实上,低智商的人一般是会有计算障碍,但有些正常智商的人也可能患有计算障碍症。 既然是一种病,那么对这种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是一个新的课题。 在中国,心理学家对这个疾病已经 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且发现计算障碍患者跟读写困难症同样普遍 ( 大约5% 的孩子患有计算障碍 )。 一些孩子的疾病得到了诊断 。 计算障碍不是简单的课题 。我们期待中国的数学教育家们能为这个课题做一些贡献。
个人分类: 谈数学|8441 次阅读|6 个评论
引进老年美国科学家有用吗?
热度 39 lujiangxiao 2011-11-16 23:15
  昨天在一个会议上碰到我当年博士后导师.谈起他现在在南韩建立了一个实验室. 他已经75岁左右,为什么还要"流洋韩国"呢? 原来韩国科学院建立了一个神经科学所,招募了一批国际上比较有名的科学家. 由于韩国的条件没有限制只招韩国人,也没有年龄歧视,所以年老而德高望众的科学家反而较强的竞争力.因为老年美国科学家早已经过职场风云,一般不会狮子大开口要条件,所以被招收的成功率也较高.    我觉得招聘条件很容易控制, 可以保证招到高质量的科学家而非国际骗子.比如要求在美国名牌大学当过N年终身教授,拿过N年NIH基金, 发过N篇高质量文章, 教授过N年本科,医科或研究生院课程, 学生中有N个拿到教授职位等. 这些条件需要多年兢兢业业工作的积累, 英文叫做"track record",不容易造假的.    一定会有人疑问这么高的条件能招到人吗? 从我的观察是很容易的.因为美国二战后加强科学教育,积累了一大批精英科学家,他们很多已经到了60-70的年龄.这种人在美国是人山人海. 近两年来美国国内NIH和NSF基金急剧下滑,很多人面临实验室关门的考验.这些人很多身体尚健,不愿退休.外国的高级研究院对他们就有吸引力,多年以来澳洲,南美,日本,新加坡,南韩等国一直有政策系统地招收这类接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名牌科学家.我认识几个欧洲的知名科学家最后都安家南美.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雄厚的科研基金,有条件把投资分散一下, 不要只投在立足本国人的超级项目上.   这么老的人对国家的科研水平有用吗? 个人认为是很有用的,因为他们是美国科学的底线. 实际来说, 首先他们教课,实验完全是英语教学,实验室的建立管理也是国际标准的,这就给国内学生营造了一个不用出国的国际进修机会,节约了大量资助留学的外流资金. 其次,他们有多年培养人的经验,很多人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和学生做实验,一字一句帮学生改文章. 就是说能为自己的学生花大量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导师的作用. 这点是很多中青年科学家比不上的. 按照他们过去的成绩,如果十年能把十个本国博士后带成教授,贡献应该是很大的. 培养人的方法都是有"遗传"的, 导师为你花多少时间你也会为你的学生花多少时间. 我的导师是这种人,他的十几个学生包括我自己也是这种人. 第三,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可以说是美国科学的大脑. 把这种人从世界各地吸引到美国曾是美国有意无意的国策.中国(和前面提到的其它国家一样)虽然没有吸引世界精英的国策,但在局部政策方面(比如基金委)补充一下,收获也会很大的.   从负面看, 这种吸引高级(高龄)科学家的政策也可以看成是乘美国科研资助之危的"brain drain". 嗨,没那么多阴谋论啦,从正面地看是接过引领世界科研发展的火炬. 附: 用韩国吸引一个人的条件作为例子:  硬条件:  工资,打给那人在美所在的学校.  实验室300平方米  一百万美元左右的启动经费  在韩国每年工作三个月 这些条件只相当于招收一个新junior faculty.启动经费相当于一个NIH平常的基金(R01, 25% PI effort)  软条件:   依山傍水的校园,走路上班,宿舍不收租金. 一两个本国学生作为助手. 软条件比较难, 要求没有过度开发的自然环境,房地产不是天价,空气没有过度污染.
10823 次阅读|65 个评论
论“美国科学家为人类的最长寿命150岁打赌5亿美元”
热度 1 ylkzmc 2011-11-5 09:36
这就是当今国际科学界对寿命问题的高见和目标吗? 1903年,在为居里夫妇、贝克勒尔德授奖仪式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托奈布赖德博士说 “ 科学的发现唤起了希望,即科学的辛劳将开辟出新的天地 。” 1911年,在未居里夫人的授奖仪式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达尔格伦博士说:“科学家已经 揭开了 一些至今还遮盖着的------秘密 。 炼金术士最感亲切的嬗变理论,意外地死而复生 ----导致科学一个 新分支的诞生。” 少年不识珠峰高, 岁近不惑船江中。 十载光阴磨一剑, 不可为之而为之。 激扬文字,指点科学。
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发现 抗衰老 新方法
dongzg101 2011-11-5 04:10
美国科学家发现抗衰老新方法 2011-11-04 09:30:10 来源: 网易探索   有 586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8 ) 核心提示: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延缓衰老过程中某些症状的出现。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清除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科学家得以推迟甚至阻止小鼠出现白内障和脂肪减少(可导致皱纹出现)等问题。 图: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使用药物清除人体的衰老细胞可令衰老过程的某些方面出现停滞。 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延缓衰老过程中某些症状的出现。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清除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科学家得以推迟甚至阻止小鼠出现白内障和脂肪减少(可导致皱纹出现)等问题。 为了保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工作,大多数年轻、健康的细胞都要不断进行分裂,但这些细胞最终会停止分裂(即所谓的“细胞衰老”现象)并被其它细胞所取代。细胞衰老贯穿人的一生,但随着年龄渐长,人体将衰老细胞清除出体内的能力越来越弱,从而导致衰老细胞堆积。 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Rochester, Minn.)的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使用一种能够靶定并杀死衰老细胞的药物,基本上可以令衰老过程的某些方面出现停滞。 虽然周三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的这项研究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这已经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能是令人类在衰老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一种方法。 这篇论文的实验室负责人德乌森(Jan van Deursen)说,如果能清除衰老细胞,或许就能将衰老相关疾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个体来治疗。德乌森是梅奥诊所生物化学系及小儿及青少年医学系的教授。 长期以来,细胞衰老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遭到怀疑。但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衰老生物学系主任塞拉(Felipe Sierra)说,上述最新发现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衰老细胞在衰老相关疾病中起到的作用。塞拉并未参与此项研究。 细胞衰老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还会引发炎症。梅奥诊所衰老研究中心(Center on Aging)负责人柯克兰(James Kirkland)说,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慢性组织炎症是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等问题的原因。柯克兰也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 研究人员说,在老年人的身体组织中,衰老细胞仅占很小的比例,大约为5%或更少,但却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因为衰老被认为是作为对抗癌症的一种防御手段而发展演进的,它的作用就是停止可能有危险的细胞分裂过程。癌症本身就是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 但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想知道,如果将衰老细胞从人体中彻底清除,或者将它们产生的有害物质加以中和,是否能制止衰老细胞造成的损害? 研究小组在周三发布的研究中使用的是老化速度快于正常水平的老鼠,给他们服用了一种可识别已停止分裂的细胞的药物。该药物只刺穿这些细胞的细胞膜,然后产生一个让细胞死亡的自然过程。 德乌森说,研究人员让部分老鼠终生都服用这种药物,结果发现它们在患白内障以及发生与年龄有关的肌肉和脂肪变化方面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延迟。 研究人员让其它老鼠在上了年纪后服用这种药。它们体内衰老细胞的清除并没能扭转已经发生的机能衰退,但阻止了衰老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研究人员说,这种药物似乎只是清除衰老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并且似乎没有对老鼠产生任何副作用。 美国全国老化研究所的塞拉说,还需要进行广泛研究,以测试清除衰老细胞是否会对正常老化的老鼠产生同样效果,以及在脑部等不同于肌肉组织的其它组织是否会产生不同效果。 研究的作者说,还有一个问题是,是否需要持续清除衰老细胞才会产生有益于健康的效果,抑或定期清除(类似春季大扫除那种)也同样有效? 这项研究的资金来自梅奥诊所以及几个对推动衰老研究感兴趣的私人基金会和慈善家。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衰老研究之思路篇
热度 4 ylkzmc 2011-10-19 17:02
美国科学家雨果·德加里斯在其《智能简史》中遗憾地说: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还太原始,以致不能逃离地球这个地狱的苦难-------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衰老研究是其核心:海龟千岁、海绵万岁,万物之灵奈何差之甚远?此乃当今全世界 衰老研究之思路篇 科学界之主题。此败,则一切高科技都成空谈。 爱因斯坦说:经验无论收集再丰富,也不能得出相对论及其中如此复杂的方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我们必须用一些更远离直接经验的概念;开普勒的惊人成就表明,人类的理性能走多远。 维纳在《控制论》中说:联系一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 上言或能为衰老研究家有所启发。 当今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家告诉实验家观察什么。负电子、中子、黑洞等的发现可证之。 考察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考古、宇宙学等各个领域,在现有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我们渴望明白:寿命困境,是自然界之意不可违,还是我们的少知?浩瀚宇宙创造出人类,难道只是为了毁灭? 诚如霍金在《时间简史》结尾所言:如果我们对此找到答案,那将是人类理性的最终极胜利!
21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没有免疫就没有生命
xuxiaxx 2011-10-12 08:14
——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揭示免疫系统的奥秘 2011年10月3日上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获奖的是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 三位获奖者的成果 霍夫曼发现了一种称为Toll的基因参与了果蝇胚胎发育,同时也在构建果蝇的防御病毒和真菌的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没有Toll基因,果蝇就会死于病菌的感染。1996年,他与其同事把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杂志。 两年后,博伊特勒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类似的研究结果。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另一种类似Toll基因的突变基因,称为Toll样受体(TLR),它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蛋白,这种蛋白在小鼠天然的免疫系统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博伊特勒也发现,这种Toll样受体能识别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脂多糖,免疫系统能对后者产生可致命的过度危险反应。这些发现揭示,在遭遇病原微生物时,哺乳动物和果蝇在使用相似的分子来激活体内的先天免疫系统。这也意味着,Toll样受体是先天免疫系统的感应器,是它们启动了先天免疫反应。这也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这些发现迅速扩大了对Toll样受体的研究,以及后来的适应性免疫研究(又称获得性免疫)。后者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会集中火力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和病原菌,消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斯坦曼正是在从事获得性免疫研究中获得了重要成果。 发现一个大家族 Toll基因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受体,后来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动物和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Toll受体,称为Toll样受体(TLR)。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在果蝇对抗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它能调控抗真菌多肽果蝇霉素的合成,而果蝇霉素能让果蝇对抗真菌感染。这种抗感染的功能首先要归功于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即外来入侵者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它们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如癌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博伊特勒发现,TLR4能够探测到细菌脂多糖的存在,从而促发免疫系统抗御细菌,称为免疫应答。博伊特勒等人同时发现,如果使小鼠中的TLR4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会识别和对脂多糖起反应。除了细菌本身和细菌的脂多糖,细菌身上的其他物质,如鞭毛蛋白、非甲基化DNA、透明质酸酶、硫酸肝素、纤维蛋白原、酵母多糖、脂蛋白、脂肽、脂磷壁酸、肽聚糖和酵母多糖等(统称为抗原,也称为Toll样受体的配体),都能够激发宿主(人)免疫应答,但是如果这样的应答持续过久或者强度过大,也会对人造成伤害。 由于Toll样受体扮演着免疫应答感应器的角色,它首先起到的是免疫监视和识别的作用,每种TLR可识别不同的一类抗原,也就构成了监视与识别各种不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次Toll样受体可抗御和限制病原菌对宿主的伤害;最后Toll样受体也参与获得性(适应性)免疫反应,尽管这种反应主要是由树突细胞所引发的。 这种抗御病菌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可以概括为: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膜表面表达的TLR感受入侵病原的相关分子模式刺激后,由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进入细胞核内活化NF-кB,启动核内相关基因,转导出相应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从而合成白介素1、6、8、12,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并释放到细胞外,引起粒细胞、巨噬细胞趋化聚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淋巴细胞浸润等,发挥攻击和消灭入侵病菌的免疫应答效应。 当然,Toll样受体启动的免疫效应还包括抗病毒感染。比如,通过诱导产生白介素6等,促进机体清除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也限制了一些病毒对人的伤害。 Toll样受体启动的免疫效应同样可以参与获得性(适应性)免疫反应。多数Toll样受体可以诱导抗御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系统,产生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健康哨兵”引领免疫疗法 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由斯坦曼首先发现的,即树突细胞(DC)被抗原激活而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应答)。 树突细胞分布在人体外周组织和器官中,像哨兵一样对身体进行警戒,但是,它们处于非成熟状态,需要通过吞噬抗原并加工处理抗原后,才可以分化成熟,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激发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根据树突细胞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髓系(DCl),另一类为淋巴系(DC2)。它们都起源于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但它们各自的前体细胞不同。DC1的前体是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及粒细胞有共同祖先;而DC2的前体是浆细胞样T细胞,与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有共同祖先。因此,从它们的来源可以看出,树突细胞本身就具有细胞免疫的功能。 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细胞启动的第二道免疫防线(获得性免疫)不只是可以抗御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且在今天产生了一种新的可以抗御癌症的疗法,即癌症的免疫疗法。斯坦曼本人患癌也采用了由树突细胞研制的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这类疫苗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同时,斯坦曼和霍夫曼、博伊特勒的发现所开启的更多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治疗其他一些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树突细胞是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现在的癌症治疗性疫苗就是利用或瞄准树突细胞来研制的,称为树突细胞疫苗。由树突细胞制成的治疗前列腺癌的疫苗Provenge已于2010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试验治疗。 树突细胞被致病抗原(如肿瘤抗原)激活后,可以促进特异性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Provenge疫苗的研制首先是,把人体中的树突细胞分离和提取出来,在体外把它们暴露于一种叫做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癌症相关蛋白中,使树突细胞致敏。然后把这些致敏树突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这时致敏树突细胞就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有针对性地杀灭前列腺癌细胞。 用Provenge疫苗对512名男子进行临床试验,得到Provenge治疗的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25.8个月,而那些对照组的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21.7个月,治疗者生存时间增加了4个月。三年之后,Provenge治疗的病人中32%仍然存活;而对照组只有23%存活。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树突细胞是不同的,因此Provenge疫苗需要为每个病人单独定制,这也造成了治疗费用较为昂贵,治疗一个病人开支为9.3万美元,疗法为一个月内三次注射。但是,利用树突细胞研制的疫苗也不只是治疗前列腺癌,而是可以治疗其他癌症,如神经胶质瘤。美国《临床肿瘤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在接受树突细胞疫苗治疗神经胶质瘤的22名病人中,有9人在一年后仍然存活,而且病情没有恶化。神经胶质瘤是一种发展极快的恶性肿瘤,这证明树突细胞疫苗治疗这种肿瘤的效果是显著的。 首位不知自己获奖的先行者 事实上,斯坦曼生前和其他研究人员也正在计划采用不把树突细胞提取出来、而是直接致敏体内的树突细胞来治疗癌症患者。2007年,斯坦曼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后,他就意识到自己可以充当一名先行者,用自己发现的树突细胞研制的疫苗来试验治疗自己的癌症。这可以建立一种新的疗法,而且也有可能治愈自己的疾病。斯坦曼试用的许多实验性疗法中有两种就是树突细胞疫苗治疗。阿哥斯治疗公司研制了一种治疗肾癌的树突细胞疫苗,基于此,该公司为斯坦曼个性化地设计了一种树突细胞疫苗以治疗他的胰腺癌。 同时,斯坦曼也寻求另一种树突细胞疫苗GVAX进行治疗。人体中有一种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用GM-CSF基因修饰肿瘤细胞之后,可以成为一种树突细胞疫苗,称为GVAX瘤苗。GVAX瘤苗经放射线灭活后注射到患者肿瘤周围,可分泌GM-CSF,以增加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吸引大量多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聚集浸润。这些细胞能吞噬注射局部的肿瘤细胞。试验表明,Gvax肿瘤疫苗对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肾脏肿瘤及黑素瘤5种肿瘤都具有抗癌活性。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因为,未成熟树突细胞摄取、加工抗原的功能与成熟树突细胞递呈抗原、激活T细胞的功能相互协同作用,加上树突细胞能促使自身成熟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进一步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因而提高了抗肿瘤效果。 尽管斯坦曼接受树突细胞疫苗治疗延长了寿命,但因其癌症比较特殊,加上树突细胞疫苗也只处于实验阶段,因而疗效并不显著。他在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其获得本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前三天去世。尽管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但他和博伊特勒、霍夫曼以及其他研究人员所发现和揭示的免疫系统的奥秘将在未来造福更多的病人,而不只是癌症病人。 Toll基因的发现 Toll基因并非由朱尔斯·霍夫曼发现,但是霍夫曼发现了Toll基因具有免疫功能。 德国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哈德最早发现Toll基因,并阐明其在果蝇发育中的作用,因此他成为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沃尔哈德等人发现,该基因突变后果蝇长得很怪。有人认为之所以叫它Toll基因,是因为沃尔哈德等人当时发现它的作用后很激动,用德语大呼Dasistjatoll(太棒了)! 人体两道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先天性免疫)——Toll基因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TLR),扮演着免疫应答感应器的角色。 作用①:监视与识别各种不同的病原菌 作用②:抗御和限制病原菌对宿主的伤害 作用③:参与第二道防线作战 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树突细胞被抗原激活后,从身体的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激发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作用: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武器”,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及“入侵者”。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47798cat=09C
1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揭示免疫反应激活机制
xuxiaxx 2011-10-9 08:11
揭示免疫反应激活机制 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前译巴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人类及其他动物依靠免疫系统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关键受体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这是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斯坦曼则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   声明说,这3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为免疫系统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将分享其中的一半奖金,斯坦曼则独享另外一半。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3日晚宣布,不取消已故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获得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按照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故人士。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如果获奖者在颁奖前去世,仍可保留其所获奖项。鉴于评选委员会事先不知晓斯坦曼逝世,误向已故者授奖,诺贝尔基金会认为这种情况类同于获奖者在颁奖前逝世,因此决定不取消斯坦曼所获奖项。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46950cat=09C :
1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年-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xupeiyang 2011-10-6 00:47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获奖。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1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及物理学奖揭晓
lsmmaomao 2011-10-5 13:43
2011年度诺贝尔奖 www.jyb.cn 2011年10月05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1年诺贝尔奖各奖项揭晓时间及获奖者   1、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时间:斯德哥尔摩时间3日11时30分 (北京时间3日17时30分)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3人),从左到右依次为: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Beutler)、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Hoffmann)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Steinman)。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介绍   因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分享了这一奖项。    博伊特勒195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研究。自2000年以来,博伊特勒在位于美国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担任基因学和免疫学教授。1998年,博伊特勒发现对脂多糖具有耐受性的老鼠体内含有一种特殊蛋白质,与霍夫曼在果蝇体内发现的蛋白质非常相似。这种蛋白质可以促使动物机体在受到外部致病性微生物攻击时产生免疫反应。   霍夫曼1941年生于卢森堡,现为法国籍。他196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尔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74年至2009年,霍夫曼在斯特拉斯堡担任一所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眼下是斯特拉斯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任。另外,霍夫曼在2007年至2008年还曾担任法兰西科学院院长。1996年,霍夫曼和同事在研究果蝇抗感染机制时发现能够识别致病性微生物的蛋白质,对免疫系统激活机制研究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斯坦曼1943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6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上世纪70年代,斯坦曼加入洛克菲勒大学,自1988年起担任该校免疫学教授。斯坦曼1973年发现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树突细胞。通过进一步研究,斯坦曼证实这种细胞具有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领。令人遗憾的是,斯坦曼被证实已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前3天去世。   相关新闻    三位科学家分享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卢森堡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 详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坦曼已于获奖前3天去世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3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荣获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该校教授拉尔夫·斯坦曼已于3天前逝世,享年68岁。由于诺贝尔奖通常不授予已故人士,因此,今年授予斯坦曼的奖项是否被取消目前仍不清楚。 详细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决定不取消斯坦曼所获奖项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3日晚宣布,不取消已故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获得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详细   特写:“迟来的”诺贝尔奖   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师生们来说,3日无疑是苦乐参半的一天。这天清晨,出生于加拿大的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成为该校历史上第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仅在3天前,斯坦曼因胰腺癌逝世,享年68岁,没能亲耳听见自己获奖的消息。 详细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www.jyb.cn 2011年10月05日  作者:刘仲华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 (记者 刘仲华)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宇宙正在加速扩张”这一成就。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称,早在1998年,珀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小组,以及施密特和里斯领导的超新星研究小组就分别发表论文,宣布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惊人结论。通常认为,宇宙是在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膨胀。但他们通过对爆炸的超新星的研究,发现这些超新星的发光度要小于按照原先给定的宇宙膨胀速率计算出的数值,这说明超新星离地球的距离要比想象得远,也说明宇宙在“暗能量”的影响下在加速扩张。   他们的发现第一次提出了“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至今还不能看得到的实体,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的95%都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它们的作用和重力正好相反,会加快宇宙的膨胀。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将彻底改变人们固有的宇宙观,更多的宇宙奥秘将随之解开。 珀尔马特1959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86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该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超新星宇宙研究项目主管。珀尔马特自1988年开始领导一支研究团队,观测超新星。   施密特1967年生于美国蒙大拿州,1993年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超新星研究团队主管。施密特于1994年底开始领导一支独立的研究团队从事超新星观测研究。   里斯1969年生于美国华盛顿,199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并在美国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任职。他曾在施密特的团队中扮演重要角色。
1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xupeiyang 2011-10-5 08:50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 澳大利亚 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他们的贡献是,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变冷。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在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再次革命。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获奖是由于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而两位美国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的贡献是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贡献是发现了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奖。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