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凝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磁相互作用才是气态原子凝聚为液体的原因
tyctyc 2017-12-10 16:10
过去人们都用电偶极的作用来解释分子、原子间力,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和电子构成偶极是合理的。 A、B两个原子相互作用示意图,原子核位于a和d处,电子绕核运动,当B原子的电子位于c处时受到A原子的最大偶极作用为:按照库仑定律,A原子的电子在b处时c处电子受到最大排斥力(用负值表示),A原子的电子在f处时,c处电子受到a处核的最大吸引力(用正值表示),净剩力F B c 为该两力之差(k是系数,r是原子半径,R是原子间距): F B c = f Ab +f Af =-k/(r bc ) 2 +k/(r + r bc ) 2 当B原子的电子位于e处时受到A原子的最大偶极作用为:A原子的电子在b处时d处B核受到最大吸引力(用正值表示),A原子的电子在f处时,d处B核受到a处A核最大排斥力(用负值表示),净剩力 F Be 为该两力之差: F Be = f ' Ab +f ' Af = +k/(r + r bc ) 2 -k/(r bc +2r ) 2 总的净剩力:F= F B c + F Be =2 k/(r + r bc ) 2 - k/(r bc ) 2 -k/(r bc +2r ) 2 r bc远大于 r 时, F=0。 r bc = r时, F=-11k/(18 r 2 ) 原 子 越接 近 排 斥 力 越 大, 这是理论计算 的 最大值。 两个原子外面是电子,用静电力的库仑定律来计算只能得出净剩力是排斥力的结论。 实际值应 接近零才能符合气体的电中性。 中外都有人用偶极作用来推导分子间力,但都是错误的推导。用任何数学方法都不可能合符逻地得出吸引力。 那么还有什么力使原子相互吸引?我们知道两块磁铁靠近会自动吸在一起,南北磁极吸在一起是最低能态(稳定态)。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也能产生磁场(还有磁矩),依靠电子运动产生的磁场相吸使体系处于 最 低 能 态 使原子凝聚在一起 。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让原子束穿过不均匀磁场,结果发现有单电子的H、Li、Cs、Ag等原子束分裂为两束,有成对电子(两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的Sn、Pb、Cd、Hg原子束不分裂仍为一束。这个实验首先发现核外电子产生的磁场与外磁场的作用。 H、Li、Cs、Ag等原子束中部分原子的单电子向某方向运动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反时,原子受到吸引力向上偏转;同时原子束中部分原子的单电子向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外磁场相同,原子受到排斥力向下偏转;这就是原子束分裂的原因。在Sn、Pb、Cd、Hg原子束中成对电子(两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的磁场相互抵消,在外磁场中几乎不受力,所以Sn、Pb、Cd、Hg原子束不分裂。 原子的单电子会顺应外磁场,这类原子叫顺磁性原子,例如H、Li、Na、K、Cs、Cu、Ag等原子。原子的成对的电子总是反抗外磁场,这类原子叫抗磁性原子,例如Sn、Pb、Cd、Hg、He、Ne、Ar、Kr、Xe等原子。 由于抗磁性原子的电子成对使其磁场大部分相消(磁矩反平行),剩余磁场较弱导致这类原子对其他同类原子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所以这类原子要在更低的温度才凝聚,它们的熔点较低,例如Sn、Pb、Cd、Hg、He、Ne、Ar、Kr、Xe等。反之,那些有不成对电子的顺磁性原子对其他 同 类 原子的 相 互 作用 比较强,它们容易凝聚有较高的熔点。当然要在相近状态下比较 熔 点 : HHe, LiNe, NaAr, KKr, RbXe CuZn, AgCd, AuHg 氢原子的单电子有较強磁场,形成氢分子后的剩余磁场仍比氦原子 的 剩余 磁 场 強,所以氢的熔点比氦的 熔 点 高。 Li、Na、K、Rb形成晶胞 后的剩余磁场仍比 Ne、Ar、Kr、Xe 原子 的 剩余 磁 场 強,所以 Li 、 Na 、 K 、 Rb 的熔点比 Ne 、 Ar 、 Kr 、 Xe 的 熔 点 高。但是 影响熔点的原因很多,这里是初步探索。
个人分类: 太子弦:电子|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费米子为什么可以凝聚?
热度 4 skylark1981 2013-10-4 10:32
费米子和波色子服从完全不同的统计发布, 所以波色子在很低的温度下会占据同一个能级,但是费米子不会,它会像爬楼梯一样由低到高占据所有可能的能级,如下面左图: 那么为什么费米子会凝聚呢, 如上边右图?所以必须要有相互作用,而且是吸引的相互作用,才能让费米子配对。这是BCS超导理论的核心, 如下图: 大家都玩过这个东西,”飞去来“丢出去以后,它会跑回来。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用这个原来向初学者或者外行解释BCS超导理论的机理。电子放出一个声子,然后又被另外一个遥远的电子(和原来的电子有相反的动量和自旋)吸收,所以连个没有直接相互作用的电子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能量(等价于有了相互作用,或者形成复合子)。我没有办法讲述得更加严格,毕竟是科普类文章。 我接触过一些人,其中有相当一部份人认为,复合子就是波色子,其实不是的。我们定义复合子的算子$c = a_{ks}a_{-ks'}$, 那么我们可以证明$ = 1-n_{ks}-n_{-ks'} \ne 1$, 其中,$k$, $-k$为动量,$s$, $s'$为自旋。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它不是严格的波色子, 但是它有一些类似波色子的性质。这种复合子的总自旋为$s+s' = 0$ (spin is additive), 或者1,从这点来说,它又是一种波色子。 这个问题在BCS理论的原文中解释得非常清楚,如下: 这里有一个概念问题: 自旋 为 半整数 (1/2,3/2…)的粒子统称为费米子,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 整数自旋为波色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447.htm 所以费米子的凝聚也和普通的波色子的凝聚也有所不同。波色子的凝聚是说所有的粒子的波函数完全一样,但是费米子的凝聚是说,复合子的两个费米子的动量$k$都不一样,但是它们总的动量都是一样的, 所以凝聚是总动量的凝聚。这也可以从它们的波函数上看出来。 这个也说明,任何两个费米子,只要形成了复合子,都有可能形成凝聚。这个相互作用可以是散射(冷原子中),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固体中),电子-空穴相互作用(激子)等等。这种费米子凝聚态有些时候也叫做第6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12/17/content_2347736.htm http://ienjoychem.blogspot.hk/2012/07/the-6th-state-of-matter-fermionic.html (固体液体气体为主要额三态,等粒子体为第四态,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为第五态,费米子凝聚为第六态)。 结尾的话 : 有些网友让我正面回答某些网络暴民或者民科的质疑,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我的回答, 科学问题应该又科学来解决, 而非造谣与诽谤。我对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没有任何兴趣,我的博客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问题。
11000 次阅读|8 个评论
伴自旋共舞轨道 辨凝聚区分超流
热度 10 张志东 2013-2-7 11:15
伴自旋共舞轨道    辨凝聚区分超流
“ 刻苦专研,厚积薄发 , 运用路径积分和格林函数等量子场论方法,深入研究冷原子气体系统的基态、激发谱和量子相变。发现自旋 - 轨道耦合对费米系统凝聚和超流的相反影响,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 这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年终总结大会上 2012 年度优秀青年学者奖 ( 基础研究类 )的颁奖词。该奖颁给我们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 青年学者 周可召副研究员。颁奖词是对他潜心科学研究,取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肯定。 “ 伴自旋共舞轨道 辨凝聚区分超流 ”是对这项研究成果的写照。 在此,借科学网这个平台再次向他表示祝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12 年度优秀青年学者奖 ( 基础研究类 ) 推荐理由: 近年来他一直运用场论方法(路径积分和格林函数)研究冷原子气体系统的基态、激发谱、量子相变以及凝聚和超流现象。一个重要的进展是,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 SOC )对一个费米系统凝聚和超流的影响。运用路径积分方法和 Hubbard-Stratonovich 变换,推出了关于配对场的有效作用量,在鞍点(平均场)近似下得到了系统的基态能量并由此推出能隙和粒子数方程。根据非对角长程序的概念,发现系统的总凝聚密度应该等于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总贡献,更正了 Phys. Rev. A 84 , 033633 ( 2011 )中认为凝聚密度仅含单重态的贡献这个错误。运用 phase-twist 方法计算了超流密度张量,这种方法与通过线性响应理论研究系统的流关联函数来计算超流密度张量的方法是一致的。由于自旋轨道耦合的存在,系统的各向异性明显地体现在超流密度变为一个张量。分析了在这样一个不满足伽利略变换不变性的系统中朗道关于超流密度计算公式的局限性。通过求解能隙和粒子数方程,得到能隙和化学势以及凝聚密度和超流密度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行为。结果表明,在零温下自旋轨道耦合增强了凝聚,但抑制了超流。由于能隙以及凝聚密度均与费米面附近粒子的配对有关,因此费米面上的态密度决定了能隙(配对场)和凝聚的大小。计算发现只当自旋轨道耦合大于某个特征值时,凝聚密度才有明显地增加,与态密度的行为一致。自旋轨道耦合对超流的抑制和三重态配对场的存在紧密相关。由于自旋三重态的行为与正常态类似(零温时,自旋磁化率不为零),因此,自旋轨道耦合抑制超流是通过自发地产生三重态配对来实现的,与杂质通过耗散的方式抑制超流截然不同。以上所述现象在三维和二维中均存在。鉴于自旋轨道耦合对凝聚和超流的这种相反作用,被推荐人预言在杂质和自旋轨道耦合的共同调制下,系统将更易于出现玻色玻璃态。被推荐人发现的这种由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凝聚和超流的相反行为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很多关注。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Phys. Rev. Lett. 108, 025301 (2012) 。 2011 年 10 月在 arXiv 上贴出后至今,已有 20 次引用。 图1:三维费米体系的凝聚密度(上)和超流密度(下)随自旋-轨道耦合的变化以及与1/kFa的关系。 图2:二维费米体系的凝聚密度(上)和超流密度(下)随自旋-轨道耦合的变化以及与ln(EB/EF)的关系。 论文链接: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108/i2/e025301 http://arxiv.org/abs/1110.3565 名词解释: 自旋轨道耦合: 根据量子力学,一个粒子(如电子)因为自旋与轨道移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称为 自旋 - 轨道耦合 。 自旋 - 轨道耦合可以使电子的能级产生 位移。电子移动经过原子核的电场时,会产生电磁作用,电子的自旋与这电磁作用的耦合,形成了自旋 - 轨道作用。类似的例子是原子核的壳层模型能级的位移。近年来,与 自旋轨道耦合相关的量子 自旋霍尔效应、自旋流、几何相位等是热点问题。 超流: 当液氦( 4He )的温度降到 2.17K 时,液氦从原来的正常流体突然转变为具有一系列极不寻常的性质的 “ 超流体 ” 。 液氦能沿极细的毛细管管径约 0.1 微米)流动而几乎不呈现任何粘滞性。当液氦由容器中通过多孔塞(或极细的毛细管)流出时,容器内的液氦的温度升高,为机械致热效应。其逆过程称为热机械效应,即:当升高容器内的温度时,其中液氦的液面将上升,若容器本身是一毛细管,则将观察到液氦从上口喷出,故也称喷泉效应。超流是一种宏观范围内的量子效应。由于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许多分子都转到动量为零的状态,这就使得它们在坐标空间中还是在容器中的液体,而此时液体的流动性发生了突变。 在蛇年即将来临之际,祝科学网的编辑和网友们春节快乐,蛇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个人分类: 科普|9803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国创新力确实在凝聚
热度 3 outcrop 2013-1-5 12:50
科学网转载了文章《 人 民日报:中国创新力在凝聚 》,我表示认同。 特别是“在凝聚”这个词,一方面承认之前的创新力不够,另一方面又表明有好的方面正在形成。 虽然很多行业“山寨”成风,但也成长了出一些有模样的企业来,也打破了一些行业的欧美垄断格局。 比如神舟打破了笔记本的高价,小米打破了智能手机高价的格局,等等…… 在科研方面,科学网上,也能看到一些创新的星星之火,虽然不够猛烈,但我相信在合适的发展环境下,很多能燃烧起来。 所以还是希望国家能够继续鼓励创新,继续创造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只要不太约束中国人的脑袋,总有人会闪亮出来的。 至于我们个人,饭后茶余抱怨之后,还是安心啃啃有挑战点骨头,啃出点有趣的玩意吧。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281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物质的凝聚与分解
liuyuejin 2010-1-23 12:39
宇宙是聪明的、智慧的、和谐的,是由空间和运动的物质所组成的,而空间只是物质内的空间,物质又是空间内的物质,所有的物质都在做着有序的物质运动和物体运动,引力是为了凝聚而产生的,分解也只是物质运动的一个章节,每一种物质在凝聚与分解当中都有着各自角色与循环过程,凝聚是有程序的,分解是有条件的。 宇宙是运动的,各种天体的运动,恒星的运动,行星的运动,星系的运动,及星系群的运动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还有另一种运动是我们观测不到的,比方说这些物质是怎样来的,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物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定格,是由很小很小的物质经过凝聚、分解、再凝聚这样的一个过程,它与物体运动是一样的,永不停息,与我们身边的生命一样,一个人,一种动物的个体,一颗小草或一颗大树,每一个个体都是生命的个体,而这个过程就是凝聚与分解。 凝聚与分解是连续的,每个阶段的凝聚与分解都是由前一个阶段的凝聚与分解来实现,在空间内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个天体都是由物质凝聚而来,每一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凝聚过程,和分解条件。没有一种物质是孤立的,它们都有各自的链环和自己的位置,而每个阶段的凝聚最终都要走向分解,为下一个阶段的凝聚做准备。 有生命就有凝聚与分解这个过程,任何一种动物和植物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了凝聚,一个生命的历程就是凝聚过程,生命的完结到消失就是一个分解的过程,无论是一颗小草还是一个大型动物的个体还是一株细菌都是这样,但是这个物种总会有新的生命出现。 我们的太阳,月亮,我们的家园地球乃至银河系也是这样,它们都是由凝聚而来,结果也是分解,但是在空间内也总是有新的星系诞生。 一个星系是由不同时期产生的恒星所形成的,而每颗恒星又是由同一种物质经过长期的凝聚而形成的,而这个凝聚也是通过分解来凝聚。在书本里我们没少见到这样一个词“宇宙尘埃”也就是指的像猎户座大星云中的云,还有伴着星系的星云,如 NGC — 4414.NGC — 5128 等等都少不了这种物质,还有与我们很近的昂星团,那大小不等的星星都是靠这种物质发光发热,靠这种物质把小星仔养大。 有人要问那星星都是蓝晶晶的,而我们的太阳为什么是金黄色的,这是因为发着蓝光的星星是正在凝聚的,而我们的太阳是正在分解当中的恒星。 一颗恒星的一生大至要分三个阶段,也就是凝聚阶段,过渡阶段和分解阶段。从外观上看凝聚阶段恒星都是显现着蓝光,我们称之为蓝段,就是一个小星星从诞生那一刻起,一直到过渡阶段的恒星成长过程。过渡阶段是凝聚的物质通过分解达到物质转换。而黄段则是通过过渡阶段对物质的转换和形成一套完善的分解过程对氢进行分解,称为黄段。 我们都知道太阳燃烧的是氢,那么恒星在蓝段用的是什么呢?凝聚下来的又是什么呢?氢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想到的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想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要符合逻辑又要与现实相符合。 在氚的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在氘的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而氢只有一个质子,所以断定关键的东西是两个中子,且中子在不同的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三种物质与恒星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第一次氚的核聚变分解了第一个中子,同时生成了氘,成为了恒星的主体物质。氚的核聚变反应在逐渐加大的星体表面进行,在聚变中不断凝聚,随着不断加大的星体,第二个中子,在星体中的核区内的第二个中子首先获得相应的压力,一个启动核聚变的压力,把恒星内核的氘引发了核聚变分解了第二个中子,原来原子核内的中子消失了,一个氘经过一次聚变转变为氢。如此看来那些宇宙尘埃,那些云状物质都是由氚形成的云,形成恒星的基本物质,一个星系的基本物质。 在这环环相扣的物质链中还不知道氚是怎样凝聚的过程,更不用说两个中子又是什么分解和凝聚的,还有氢分解完了是什么、我们地球人都视而不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讲十分钟:Photo finish in race for strontium condensate
GrandFT 2009-11-19 08:37
谁来讲十分钟: Photo finish in race for strontium condensate Nov 18, 2009 An expanding field An Austrian group has beaten its US counterpart by a matter of days in a race to create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BEC) of strontium atoms. Researchers at the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 and Information (IQOQI) at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ubmitted their paper on a strontium BEC a mass of ultracold atoms all in the same quantum state just 10 days before those at Rice University in Houston, Texas. The breakthrough makes way for more precise quantum timekeeping and new studies of the quantum nature of matter. We have been in a race to get this done, and once some big unknowns were figured out a couple of years ago it was no mystery how to get here, says Rice Universitys Tom Killian, who adds that the IQOQI is a great lab. Rudi Grimm of the IQOQI says he and his colleagues learnt a lot from the Rice University group, but were just quicker with the final cooling stage. A single stat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ccurs when atoms of integer spin are cooled below a critical temperature. The atoms settle in the same quantum state and move coherently as though they are a single entity. The first BECs were made in 1995 from alkali metal atoms, such as rubidium, which have one electron in their outer shell.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BECs have also come made from atoms that have two outer electrons ytterbium and more recently calcium. The real prize, however, is strontium another atom with two outer electrons that has already proved very useful in extremely accurate optical clocks. Two electron atoms are interesting because they have no magnetic moment in their ground state. This means that a BEC of strontium would not have to be shielded from stray magnetic fields making it easier to use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an atom interferometer that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tiny changes in the local gravitational field. Breaking with convention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way of cooling atoms to create a BEC involves trapping them with a magnetic field, and then lowering the fields potential so the hottest atoms tend to collide with others and are ejected from the trap a process called evaporative cooling. Some researchers had found that lasers could perform both the trapping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of non-magnetic atoms, but this has proven problematic. The trouble is related to the scattering length, which effectively marks the distance at which atoms collide. The most abundant isotope of strontium, Sr-88, has a very small scattering length, so the collision rate is too low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fai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xt most abundant isotope, Sr-86, has a very big scattering length, so collisions occur among too many atom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wo groups was to opt for a much rarer isotope, Sr-84, which has a scattering length somewhere between Sr-88 and Sr-86 making it just right. The IQOQI group used it to create a BEC of about 1.5 10 5 atoms, while the Rice University group used it to create a larger BEC of 3 10 5 atoms. I think it is impressive how the field has matured and that we can now condense atoms which have small natural abundance, and which cannot be magnetically trapped in the ground state, says Wolfgang Ketterle of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in 2001 for being one of the first to create a BEC. The strontium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an amazing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techniques. Robust and well defined Strontium is advantageous because it forms fairly robust condensates that can last longer and be made larger. This makes it easier for studies of quantum degeneracy, in which atomic interactions are tuned, for example, to create novel quantum fluids.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it has several well defined electronic-transition frequencies, which makes it attractive as an atomic clock for more precise metrology studies. Tilman Pfau, a physic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who used similar techniques to condense chromium five years ago, called the new work an interesting addition to the BECs of ytterbium and calcium. What is maybe also interesting is that people talked about condensing strontium for years, and now within days two groups have achieved this goal almost simultaneously, he adds. Science is a nonlinear process. The strontium BECs comes hot on the heels of the first calcium condensate, which was reported in September by Sebastian Kraft and colleagues at Germanys PTB metrology lab in Braunschweig. Kraft told physicsworld.com long term goal of the PTB team is to create an optical lattice of calcium atoms in which each lattice site holds precisely one atom. Such a Mott insulator could in principle be used as part of an atomic clock that is extremely precise because individual atoms are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research is reported in three papers i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see restricted links). About the author Jon Cartwright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istol, UK
个人分类: 讨论班课题推荐|3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奇思异想说光子BEC
热度 1 jixuanhou 2009-10-6 06:54
半年前刘全慧老师在他的博文 《学一回苏格拉底如何?》 中谈到有学生问光子是否存在BEC。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是隐约记得当年去北大偷听《量子光学》这门课的时候老师似乎说过激光就是光子的BEC。因此当时就在该博文下面留言激光就是光子的BEC。在刘老师和众博友的细心教导下,我终于放弃了这个观念。但是心里一直有点残念,既然光子没有BEC,那我总要想个办法弄出点类似BEC的东西,哪怕是等效的或者是在某一个维度上也好,由此写下这篇博文,请各位大侠斧正。 我的方案如下: 往一卷光缆中打一束激光,如图所示。光缆直径为a,激光的入射位置d、激光的频率以及光缆的卷曲半径R都是可以调节的。在光缆上建立新的正交坐标{u, },那么在{u, }坐标下看整个系统则如下图所示, 光线就像乒乓球一样在光纤中弹跳。 既然光线的运动可以等效于重力场中的乒乓球,那么如果我们只关注{u, }坐标中的u维度,那么光线运动就等效为一维的重力场中的粒子,其势能如下图所示 而光遵循的麦克斯韦方程可以等效的化为薛定谔方程,那么光线在u轴上的运动完全就是一维重力场中的量子粒子,其波函数也由上图给出(Airy函数)。那么光线在各个分立能级上的分布函数就可以求出,如下图所示 我总是可以通过调节激光的入射位置d、激光的频率以及光缆的卷曲半径R让能量主要集中在基态(n=1)上。那么按照爱因斯坦给出来的BEC的定义,我就完成了光线在某一特定维度(u轴)上的等效BEC。而且实现该等效BEC还不需要超低温,只需要在常温下通过非常简单的手段就可以实现。(哈哈,本博主得意地笑一下!) 当然这究竟是不是BEC,当然不是。鄙人的恩师经常告诫我们,麦克斯韦方程化成薛定谔方程再怎么像,它毕竟不是薛定谔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它本身还是经典的,而薛定谔方程是量子的。BEC是一个量子概念,它不可能在经典体系里得出。 顺便插一个故事,当年Berry重新提出几何相位的概念,大家都想用实验验证几何相位,第一个实验就是让偏正光在卷曲的光纤里绕几圈射出后偏正角度与入射时有个偏差,这样人们就说这是几何相位。但是很多人(包括Berry本人)也反对将量子的几何相位用这种经典的薛定谔方程来得出。 Berry's phase in Optical Fiber As is seen in fig below, photon in the fiber is in helicity states i.e. circularly polarized and the helix k(t) undergoes a loop in the k space with the same initial k and final k i.e. k(T) = k(0). The helicity state is set up of optical fiber experiment to measure Berry's pahse. They Berry's phase is where l is the number of the loop and (C) is the solid angle enclosed by the k in one loop as in fig below. And the rotation of linear polarization of the photon is C is the path of the k in one loop, and (C) is the solidangle in one loop. 反正不才也不想发什么文章,就把一点想法曝在博客上,与众博友哈喇一番,就用来消遣消遣,还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 注:本文部分插图摘自网络,部分插图摘自PRL,102, 180402
个人分类: 科学视角|8869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