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闻香识女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闻香识女人
热度 8 freefloating 2012-12-29 13:46
前段时间被推荐看《闻香识女人》,据说里面好多 metaphors …… http://baike.baidu.com/view/292797.htm 于是某晚我搜了视频正在看,儿子走过来,站我旁边一起看,我赶紧轰他出去玩:“我担心里面有带色的镜头,我可不希望和你一起看这种片子,赶紧出去玩吧!”这个我还没审查滴…… 看了半天,啥镜头没有……我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失望呢?还是应该伟大光正呢? 我决定还是伟大光正一下!妇女儿童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滴! 儿子回来我跟他说:“这个电影名字虽然香艳,但其实没啥黄的,而且非常有教育意义哦。”于是向他介绍了故事简介,并跟拖着和他回顾了几个重要片段,特别是最后一段。 看完后,我说:这个男孩非常不幸的陷入两难境界,是不是要出卖别人而换取前程……然后遇到这个中校,在整个过程中他随时可能因为自己的抉择伤害自己,若是他没有冒着生命危险因为拯救了中校的生命从而拯救了自己的前途,那他这一辈子就完掉了吗?” “但问题是是万一他遇不到这个中校怎么办?” 儿子看着我,我说,“那个中校在听证会上所说的这些话,这个男孩可以自己说出来的,只要他有这个思想深度,就可以自己挽救自己。 因为如果制度给了他说话的机会,那他就应该利用说话的权利,努力用心中的正义说服别人,挽救正义,也挽救自己,……自己拯救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当然,电影小说这样安排是因为必须制造冲突才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冲突还是要尽可能防患于未然,或者控制冲突在可控制范围内……因为如此幸运的偶然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 ” %----------- 隔日午饭我和儿子又讨论起这个片子,儿子嘲笑我说:“《闻香识女人》一听就是爱情片,怎么会是色情片呢?” 我这个不好意思啊,心理独白曰:“我错了,我错了,你看看,你看看,我都想哪儿去了。” 于是请教:“你还挺有判断力,那什么样的题目是色情片啊?” 儿子说:“那要名字里面带裸体,或者是床戏的……” 我正色道:“爱情片往往也是有色情镜头的,你以后爱跟谁看跟谁看,这个尴尬我还是要避免的,难道你愿意跟大人一起看那种镜头吗?” 儿子说:“当然不愿意啦。” 我说:“那还是的,你都怎么知道这种判别规则的?” 儿子说:“上网不是总往外弹出的,而且教室里的老师的电脑里一堆一堆的这个名字” 我说:“这还了得,你们老师这个私下看看还可以,这怎么能搁在外面让您看到呢?看你们老师也不像啊?这个,其实看谁也不像……我有必要和你们老师沟通一下吗?或者你和你们老师沟通一下的?” 我说:其实《闻香识女人》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个男孩可不可以告密, 告密是为人不齿的,但其实告密有时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关键看告密的后果:如果告密的结果不是惩罚,而是疏解,改正,进步……,那么告密本身是非常正确的。告密也是亦正亦邪的,是中性词。 所以,若是对孩子们的恶作剧宽容些,他们就会主动承认错误,而且我觉得如果宽容,他们也根本就不会这么恶作剧老师领导的……他们的恶作剧那是对不宽容的一种反抗!” 儿子说:“先不用跟老师说吧,我们没人看的,下课他们就是打开看恐怖片。” 我说:“ 我不提倡看恐怖片,对于心理健康而言:恐怖片还不如色情片好呢。” 儿子说:“我也不喜欢恐怖片,他们愿意看看吧,我可以出去玩的。” 我说:“不管是恐怖片还是色情片,我还是希望你现在主动远离的,长大了没有不看的,但小的时候被催熟,可能会对成长有不好影响,还是顺其自然,慢慢成长比较好,这就跟小树……” 儿子说:“我知道了,小时候你告诉我,小树直接浇尿,就烧死了,大树就不怕了,还是很好的肥料。“ 我说:“对,应该等到小树长大的,有足够承受力的时候,再去接触某些东西比较好,当然也不是说小的时候完全杜绝,现如今这也不可能,你们男同学这个好像都懂的挺早的吧?肥料也一定冲淡了来用,要有意识主动回避一些。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别让这个打扰了玩兴!” …… 未完待续:下集预告《恐怖片》
个人分类: 快乐成就|4905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我们知香臭和肺有关系吗?
rbhuang5907 2012-8-3 15:36
【按】题目改了一下。 我们如何知香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8a5230102e6bo.html (原文还有精美的插图) 《灵枢》:“鼻者,肺之官也。”“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这是中医的著名理论。肺司呼吸,鼻为呼吸通道,古人把鼻挂靠于肺是相当可以理解的。鼻同时又有嗅觉功能,可以闻香识女人,甚至练成田伯光的“天鼻通”神功,这种嗅觉是否也依赖于肺的生理功能呢?非也!二者全不相干! 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类嗅觉可以识别约1 万种气味,并具有比视觉更长久的记忆。但是,这种辨别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直到2004 年才由诺奖得主美国理查德. 阿克塞尔(Richard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 Buck)解决该难题。他们的开创性研究结合以往结论,我们终于可以清晰阐明嗅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有500万个嗅神经细胞,每一个嗅神经细胞向两边伸出长长的纤维,一端叫树突,末端象树枝一样分支为嗅纤毛,在鼻腔最上部筛骨板(分隔颅内与鼻腔的颅底骨面)之下聚合成20条嗅丝,嗅纤毛的细胞膜上镶嵌有一种蛋白质,叫气味受体。气味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每一个受体识别一种气味分子,二者结合后发生电化学变化,其信息自细胞膜传入细胞质,再传递到细胞的另一端轴突,轴突穿越筛骨板进入前脑叶下侧的两个嗅球内向第二级神经细胞传递,进一步藉两个嗅脚与大脑相连,分支往内嗅中枢和外嗅中枢分布,直到大脑的嗅觉区里,在此最终形成嗅觉。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的研究是完美描绘了气味受体基因大家族的基因图谱,它包含了约1,000个基因(占人类基因总数的3%)。这1000个基因编码1000个嗅觉受体蛋白,每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1000 种受体产生大量组合,从而形成大量的气味识别模式,这就是人类能够辨别和记忆约10000种不同气味的基础。每两个相同受体细胞聚合到同一嗅小球(2000个),嗅小球的特异信息流传递到僧帽细胞,僧帽细胞再将信号传输到大脑其他地方。结果,来自多种气味受体的信息整合成每种气味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模式”,使得我们可以自由地感受到识别的气味。 中西两种嗅觉理论谁更科学谁更博大精深可谓一目了然。以之解释临床如何?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中医会认为是肺功能异常,所以会以“宣肺透窍”治之。实际上,鼻塞时的嗅觉不灵不过是由于阻断了气味分子和气味受体的接触而已,与肺没有什么相干。而临床上有很多复杂得多的嗅觉障碍更不是中医理论所能解释。比如部分交通事故后出现的嗅觉永久丧失,是由于含有嗅觉感觉器的嗅神经纤维,在筛板处被切断。这要是让中医治,一定会开大量的“宣肺透窍”之类毫无用处的中药。在嗅神经经过的途径上,除外伤外很多疾病都会阻断嗅觉纤维导致嗅觉的异常,如颅内血肿、前颅窝、鞍区与鞍旁肿瘤、颅内压增高症与脑积水、老年性嗅神经萎缩、各种中毒及感染等。嗅觉异常主要形式有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 唯有正确的认识嗅觉的机理,正确的诊断嗅觉异常的病因,才能正确的给予治疗。显然,这一切远远超过了中医的能力。 与“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一样荒谬绝伦的还有“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脾和则口能知五谷”、“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等中医理论。
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闻香识女人(企鹅版)
热度 9 gaojianguo 2011-9-24 09:10
闻香识女人(企鹅版)
看过电影闻香识女人 (Scent of a Woman) 的人估计都会被男主角超人的能力所折服,瞎子艾尔 · 帕西诺能够通过女人身上的香味猜测姓名、辨别体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甚至是家庭背景,虽然夸张点,但足以反映了一个有阅历男人的魅力。美国科学家发现企鹅也有如此般的 “ 特异功能 ” 。 通过体味识别信息在昆虫中普遍存在,但在企鹅中发现倒很新鲜,他们的研究论文 Odor-Based Recognition of Familiar and Related Conspecifics: A First Test Conducted on Captive Humboldt Penguins ( Spheniscus humboldti ) 近日发表在 PLoS ONE 上。科学家从企鹅的尾部一腺体获取一种气味分泌物,之后涂抹在狗窝里,观察企鹅在狗窝里的逗留时间。如果狗窝里的分泌物是企鹅的非亲缘不熟悉的,相比于非亲缘熟悉的逗留时间明显偏短,说明了企鹅对熟悉的气味更能亲近,企鹅能够分辨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气味。在第二个试验中科学家发现相比于不熟悉的亲缘,企鹅会逗留更长的时间在不熟悉的非亲缘的狗窝里,说明企鹅能够分辨亲缘和非亲缘,对新奇的气味比较感兴趣,而这据说可以避免自交衰败。这项研究有两个明显的意义,一是可以用于濒危动物的保护,如在设计迁地保护方案时,可以在迁入地加入动物熟悉的气味,帮助动物快速适应新的栖息地。另外,他们的研究也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企鹅是如何避免近亲繁殖的。 令我困惑的是,从整个研究来看,企鹅好像既喜欢熟悉的气味,又对不熟悉的气味有偏好,好像有点矛盾。 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之父的达尔文娶自己的近亲结婚,结果其子女多不健全,人类好像缺乏避免近亲结婚的生物学机制,即使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依然有很多表亲结婚现象。现在近亲结婚在优生优育的国策下已经明显减少了,随着我国一个家庭一个孩的政策持续执行,近亲结婚的外部条件都不会存在。有一点我们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区别就是,我们往往通过文化这种更强大的约束力来避免繁衍出孱弱的后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526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一段震撼人心的演讲(转播)
huailu49 2008-3-12 16:56
个人分类: 音像资料|375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