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作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工作狂[第五季01 - 04]中英文字幕高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9-6 22:32
片 名:工作狂 上映年代:2014 类 型:生活喜剧 主 演:Adam DeVine Anders Holm 地 区:美国 剧情介绍: Workaholics讲述了三位男子的生活故事。他们曾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他们的工作是通过电话推销产品。三人中,安德斯经常能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好主意,亚当最为自信,布莱克则拥有一头长长的卷发,在电影院里时,你绝对不会想坐在他的背后。他们嗜好大麻,饮酒无数,脑筋更多的是花在想怪点子上,而非工作。离开大学校园后好日子就结束了?用不着那么悲观。三个好伙伴试图向你证明:即便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他们同样可以寻欢作乐。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他们在一起做电视推销员;从下午5点到早上9点,他们在一起寻找「自我娱乐」的方法。他们从来就不是什么优秀员工,迟到、带着醉意去上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他们甚至经常忘记日子!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116872682
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否放慢些?自我调整经验谈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3-11 15:57
本人曾经也是个工作狂, 26 岁考研究生时,就被查出一过性高血压;热爱事业,成了 “ 拼命三郎 ” ;大学工作考评,一度本人年年领先,工作业绩是平均值的几倍;故二级跳,副教授、教授都是破格; 30 多岁成了市劳模。结果, 1992 年劳模体检,那年我正好 40 岁,一查,全身健康问题一大堆,不少还比较严重。拿到检查结果,我当时就懵了!开始自我反思:自己是搞医学,促进健康的,这样下去,自己还能长命吗?自己都无法健康长寿,怎么去干预别人的健康,别人凭什么听一个病恹恹的医生的建议?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改变自我,从放慢节奏做起,兼顾饮食调整,掌握时间调度,真正学会生活! 22 年过去了,自己现在至少活得很轻松,工作效率不降反升。因此,自我经验提示: “ 要健康,要学会管好自己的命,可以从安顿好心,放慢点节奏开始。” 说实在的,中国太多的人,不会生活,不知道生活是为了什么? 中国近代幽默大师林语堂曾说过:“地球上只有人拼命工作,其他的动物都是在生活。动物只有在肚子饿了才出去寻找食物,吃饱了就休息。人吃饱了之后又埋头工作。动物囤积东西是为了过冬,人囤积东西则是为了自己的贪欲,这是违反自然的现象。”既然连普通的动物都知道吃饱了要休息一下,享受着生活的乐趣,那么,作为职场上的男男女女,就更应该明白这道理了。故别总把工作看成是你的唯一,别总把工作认定为是满足你欲望的载体,适时地把工作放一放,抽出点时间,享受慢生活情趣,休闲休闲,运动运动,或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更有利于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许,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至少,我是从拿到体检报告单那时候起,开始思考,并逐渐领悟到这点的。 就在前几天,一张大报整版介绍了一位我廿多年前的老朋友兼老病人,也是同届劳模,他在国营大企业干得很好,成就斐然;而且,一心为公!故作为正面典型被宣传了。但报纸放了三张他的大照片,我只能依稀认出他,太苍老了!然后,我让旁边人猜猜看,此人多大岁数!他们认真看了,一致认为应该在85岁上下!其实,他比我还小,刚刚 60 岁!我敬佩他的拼命和成就,却不解他为什么如此玩命!没有青山,还有什么?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战争年代了! 一个更耐人寻味的故事:我的一位老朋友,名牌大学高材生。母亲是乳腺癌患者,她是个能人,事业早就非常成功了。国内不算,还去加拿大发展了,定居该国。结果, 50 多岁时也患了乳腺癌。痛定思痛,放下事业,委托他人,自己则天天与加拿大女性混在一起。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短信给我说:我才发现,我以前根本不会生活…,以前都是为了别人,为了生活之外的事,拼命奔波,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好活着……!她的话,令人感慨万千!的确,中国人怎么好好活,是需要重新普及教育的! 首先,我们必须慢下来!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能不能慢下来? 很多人说秉性难改!真的吗? 其实,以自己为例,20多年前,意识到问题所在,努力开始慢了下来。20多年的经历,觉得还可以吧,身体还算可以!指标有所好转,体力不错,至少比同龄人不差,且效率并没有降低! 因此,现身说法,完全可以适当慢下来!适度享受慢生活,能够做得到! 这里,自认为有几点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第一,其实今人所谓的“快”,是因为外界诱惑太多!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要!但你毕竟是个普通人!所以,只能挤干了时间,快步走,拼命抓住所有的!故诱惑太多,你选择的目标迷散而众多,是导致太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鉴此,想奉劝大家:有一个“二八定律”,身边各种东西都很好!但你要选择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努力去抓取;哪些是不那么重要的,可以有所放弃!哪些是根本没意义的,坚决放弃!很多人这也想抓,那也想要,另外的也不放弃,结果,只能是踮起脚尖, 24 小时拼命跑!弄到最后,代价往往令他惊愕万分的!甚至是生命的付出……。 所以,面对外界诱惑太多,首先理清哪些是重要的,有所聚焦。套一句俗话,要学会“舍得”。减慢节奏的第一要义,是要意识到减慢节奏重要性!不仅要获得你确切需要的,而且要增加自我生活情趣,并考虑要拥有健康生活与身体。 正确的作法是有所放弃,聚焦于你最有兴趣的!适当参与一些你较有兴趣的!对一些你没太大兴趣,或者暂时不急迫的,则有所丢弃。 第二,别越界,不要超过边界。我有个学生,年龄比我年轻得多了,看起来已老态龙钟,又是肥胖,又是高血压。他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在陪着我从机场到公司的路上,两只手机一直响个不停。难道真的有那么多事情吗?我问他,那些琐碎的事情,少管一点,行不行?他说不行,我不管他们就做不了。其实,这就是越界了,超越你的边界了。就像诸葛亮“事必躬亲”,所以50岁多一点就死了,壮志未酬!像他这样高智商的, 50 多岁死,只能说是巨大的遗憾! 什么都想管,那就是越界了!超越边界后,不仅被管的人不舒服,你自己也很疲惫,而且绝对是低效率的。这时候,我们能不能分一分,该谁的事情扔给谁,该撒手时就撒手。你也轻松,他又高兴,效率也高!何乐不为呢!就像前面说的那一位学生,放手让员工管一些事,员工就会成长起来! 犹太人有个经典的比喻,手捏一把米,手捏得越紧,米从指缝里掉出来的就越多;松松的,恰到好处地握着,也许一粒也不掉。这是同样道理。 临床观察表明:我们今天很多六七十岁的家庭主妇为什么会生癌症?就是劳碌命,什么都想管,什么都不放心,什么都要去干预,…。结果是大家烦你,事情也不见得管好,最后自己落下一身的病,这都是越界之故! 所以,要学会别越界!要学会分权,要学会分享,我在北京卫视养生堂里还讲到,要学会从容、包容、宽容。 第三,合理安排时间。很多人确实很忙,就像本人,也涉及很多方面,既有强度和数量都超越常规的临床门诊工作量,又研究课题,写书写论文,还要带博士硕士,开会会诊,还要上课,并兼管不少的事!所以,首先要意识到:慢,不是懒!而只是适当放松一点!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工作要讲究节奏与效率。 慢,更不是不做事情。慢,只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就像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一样。因此,前面讲“舍得”,是讲放弃一部分。这里,讲究要学会适当调配和安排。比如,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里可做一些大事情;相对短的时间,则可见缝插针地看些悠闲的书;需先对自己的时间做个安排。然后,一定要学会过段时间让自己轻松轻松。包括有空散散步,喝杯清茶,看些闲书。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闲暇时,看看书!让脑子放松放松,一则效率会提高!第二,生活情趣会增加!第三,也达到了慢生活的要求。 还有些人会说,我工作很忙,实在不行!有简单一招:现在人们都离不开电脑,电脑用了二三十分钟后,一定站起来,走一走!伸伸懒腰。在家里写作时,写二三个小时后,一定出去散散步,看似浪费了二三十分钟,但换来的却是头脑清醒,身体松弛,效率更高。 我规劝很多生病重新恢复岗位的人,建议他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自我放松一下,不要做过于激烈的活动,只悠闲地走走看看,也是种慢下来的好方法。 第四,“慢”有技巧。本人原来性子很急,争强好胜。经常会跟人因为一些学术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什么事都讲求效率。在70~80年代时,我自己敦促自己,平均一周工作84个小时,还不包括路上时间,但也没觉得效率很好。后来感到应该有张有弛。比如,经常坐飞机,这时一定会带本书。飞机晚点是家常便饭。这时,别人常焦虑地去问,我则优哉游哉地躲在角落里看书,既是欣赏,又是充电,同时还是心灵放松。因此,须认识到,在今天越来越快的节奏中,要抓紧机会,让自己慢下来!这不仅是心身康宁的需要,且是效率更高的标准,也是生活情趣的体现。 如从这四方面争取放慢节奏的话,也许不再是件可望不可及的难事了!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275 次阅读|25 个评论
你有拖延症?还是工作狂?
热度 16 xiazhi397288 2014-5-30 18:45
对待工作,不同人有不同态度,有人是工作狂,有人随性,有人积极主动,有人时有拖延。如果你因为工作态度受到责备,大可把罪责怪到基因头上呢~ D2 基因让你一秒变工作狂 也许你是工作狂人,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常常脚不沾地地苦恼着时间都去哪儿了?这种工作态度有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我们知道,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而且还能调控奖赏这种神经功能,其感受器为D2基因。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Barry J.Richmond团队研究发现,通过注射一小段特别的DNA到猴子的大脑中,能使其与脑细胞中某个关键的基因相结合,暂闭D2基因的活动,以让猴子变成专注并不期待回报的“工作狂”。 他们于2004年发表在《PNAS》上的这篇文章中,讲述了详细的实验过程。具体说来,是这样的:让7只渴了一段时间的恒河猴看着屏幕上的提示推动杠杆,如果做得好,就给它们几滴水作为奖励。普通猴子的干劲随着奖赏的有无而变,如果能得到奖赏,它们就会干得非常起劲,很少出错,但如果不给它们奖励,它们就会偷懒。当使它们的D2基因失活后,它们的行为动机和奖赏感受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就会“不在意”或是忘记是否有奖赏,干劲十足的持续工作下去,出错率也很低。但在治疗效果消失后,猴子又恢复了往日的懒散。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或许可以作为人类治疗精神失调的方法,也可以让那些长期情绪低落、看不到工作价值的人恢复工作热情。 是不是有那么一丝害怕这个培养工作狂的秘诀被老板发现? 我不是不愿意工作,只是我很容易疲劳 有的人少眠,他们经历充沛,可以轮轴转,只要睡5、6个小时就能神采奕奕。而有的人却很容易疲劳,需要睡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生活中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些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如果你非常疲劳的状态出现半年以上,身体也无其他异常,那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早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项目组在对227名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多次生理和心理的检查评估后,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含有的某些基因,与大脑调节压力反应的活动有关,而且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基因活性。 而在2005年的时候,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50名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与其它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某些基因是有差别的,具有独特的基因活动模式。不过,研究者还尚需时日,以进一步研究发现诊断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新方法。 我只是懒,所以不想做 “ 我想好好工作,可一想到要有那么多的体力劳动,我就懒得动......”。今年年初发表在《PLoS Genet》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懒得动与基因有关。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携带Slc35d3基因突变的小鼠比正常小鼠不爱运动,表现出进行性肥胖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症状。Slc35d3基因起到协助神经信号转移的作用,帮助传递运动和认知信号,一旦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将使多巴胺信号通路阻隔,让大脑无法发出刺激人动起来的信息。一旦对携带Slc35d3基因突变的小鼠进行受体兴奋剂处理之后,小鼠就如一般小鼠一样活泼好动了。 而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成年人体内也检出SLC35D3基因突变,肥胖症人群该基因突变频率超过千分之五,这或许是控制人体活力的“开关”,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和进行性肥胖症的良方吧。 我是拖延症患者,明天再做吧 “ 啊事情好多啊可就是不想做,明天再做吧”,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拖延心理?脑袋里“勤快”和“懒惰”这两个小人打架,牺牲的总是“勤快”小人?研究表明,拖延不仅来源于心理,还可追溯到进化原因。 上个月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提到,拖延有基因方面的原因,它还可以遗传,并往往与冲动联系在一起。冲动是符合进化需要的,原始人们往往只顾得了当下,有吃饱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不然就可能饿上很多天。但随着进化的推进,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还要为以后着想,因此,拖延的意义就表现出来了——当冲动这个表观遗传特征告诉我们要“朝朝暮暮”时,拖延则会让我们顾着“天长地久”,可见拖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那些一拖坏事儿的例子就不值得提倡了。 由此可见,拖延是冲动的进化副产品,这一点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心理学家Daniel Gustavson从遗传的角度对181对同卵双生子(100%的基因共享)和166对异卵双生子(共享50%基因)的研究中也发现了。 所以,尽管市面上有关拖延症分析和治愈的书籍不胜枚举,但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吧,可能还是得尚待时日。毕竟,没有分子层面更多的了解到它的遗传影响,就无法真正的理解并找寻到其解决对策。 这么看来,拖延or工作狂,可不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有些可是隐于血液之中,或“藏在深深的脑海里”做“潜伏”的哦。问对策?我劝吧,还是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啦,善待自己,且行且珍惜吧~~这,才是王道! 《我的歌声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5NTQ4NzQw.html
11091 次阅读|33 个评论
“工作狂”几乎都是被动的
热度 3 cutefay 2013-10-21 18:16
“工作狂”这个词,之前在我眼里一直看成是对工作有特别的嗜好,为了工作而不顾其他事情的人,这种人是主动想工作的。而最近的想法变了,突然才发现,其实真正自己想主动拼命工作的人还是寥寥无几的,大多数被外人看起来像是“工作狂”的人,其实都是被逼无奈。而这种被逼无奈,往往又是出于一种对工作敬业和负责任的心态。 现在有很多职业和职位都是很累的,如果不花大量时间尽心尽力去做,就做不好这份工作。科研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特质,如果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确实还是需要花一些精力的。社会上也有其他很多职业具有这样的特征,我见过的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金融行业中的某些职业、计算机行业中的某些职业、管理咨询行业的人等,往往都是必须要多花精力,否则无法胜任,当然,这些多花的精力也带给他们高薪的回报。在这种必须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是一个对工作比较有责任心的人,就自然会不得以为此投入很多精力。 《穿Prada的女王》的影片中的那个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对工作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她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她如果要让上司满意,就必须要拼死拼活地工作。最后,她选择放弃了这份工作。 其实,人天性中都是带有惰性的,在能够获得的利益大小一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能够舒舒服服地轻松生活,就不会去没事找事,要过着累死累活的生活。几乎每个人都渴望在工作之余能够有时间去休闲、交友、照顾家庭等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看起来像是“工作狂”的人,大多数都是被动工作狂,或者称之为“伪工作狂”。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605 次阅读|3 个评论
“工作狂”是对健康的自虐
热度 27 何裕民 2013-9-2 10:01
“职场的女人最美丽!”这句口号最先是从台湾响起的,然后,漂洋过海,席卷了香港、内地。于是乎,所有的职业女性都为这句话微笑。 不错,你是最美丽的女人。因为你一直都很努力,你渴望将自己的不同身份的美好全面展现给别人,你总是想将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最好,从而不断攀升,不断成就自己,最后最大地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你的自信与魅力。 也许,对工作无比狂热的你,经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舒适了,在自己的职场经历中也体验到很多快感,而且,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热忱,这正是中国女性最令人由衷敬佩、最令人肃然起敬之处。也因为这样,你们改变着自己,改变着周边,也改变着国家,参与创造着新的世界历史。更因为这样,有资料提示:世界10个最成功的女性创业者中,中国占了7席!这确实是让人骄傲的地方。 然而,你应该知道:你只是个女人!与天生以事业为命根的男人相比,生理、心理等多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也许你会说,说这话的人有大男子主义之嫌。其实这既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大自然的造化。男女竞技场上,差异是巨大的,男女体魄上的明显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每一天,你都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厨房、操持家务、教养孩子,你要比男人付出更多……当你无法做到完美,或者不经意间有些事情一塌糊涂时,难以排遣的沮丧、低沉、绝望感等,就会渐渐侵蚀你的大脑,干扰你的身心,问题严重时,你还很可能无法工作!渐渐地,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出现紧张,情绪波动,进而变得自我怀疑、自责、内疚。 更糟糕的是,这种种问题也许会威胁你的整个职业生涯,甚至危及健康与生命。 这绝不是吓唬你! 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大增,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不得不在工作中拼命;反过来,女性由于压力大、抽烟喝酒、晚睡晚起、缺乏足够运动、使用含雌性激素的补品和化妆品、单身、晚育以及生育后不哺乳等因素,让更多的都市女性成为妇科癌症的高发人群。第一章所罗列的大、中城市女性癌症发病率增幅已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就是一个醒目的提示,这实在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残忍事实。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趋势还在强化之中。 最新的一个遗憾就是,曾经写《滚蛋吧!肿瘤君》的熊顿,是个能干而且坚强的女人,一个人从浙江到北京打拼,她因为漫画画得好,早就为人所知,而这些成绩,显然是她打拼出的结果。 2011年8月,熊顿因一次摔伤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已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著名的央视播音员罗京、演员李钮都是罹患这种癌症去世的。 我在门诊中也接诊了不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好几位是影视界、演艺界的工作狂,还有一些则是从事企业经营的老板、销售老总等,他们的职业一听就知道,绝不是轻松的闲职。当然,青少年也不少。 观察表明,之所以被非霍奇金淋巴瘤盯上,有两个重要因素值得一提:一是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包括可能有慢性炎症而自己不知觉,青少年中这类情况相对较多);二是长期的职业性疲劳。简单说,“工作狂”易生此病。 我有十几位成年患者,主要就因为这一点。比如说一位长期从事一家超大型企业管理的老总,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天天叫“累啊累啊!”结果,2003年中了一个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大奖”。一位是1998年刚刚从台湾跑到上海来创业的三十出头的郑先生,创业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2002年确诊为此病。还有几位演艺界、影视界的就不用多说了,她(他)们常常都是几个月日夜颠倒,没法休息。当然这个病如果放慢生活节奏,应该说还是很好控制的,我负责的这类患者中,过了七八年、十来年的不下十位,这几位还都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鼓捣我一定要写《癌症只是慢性病》的是位大出版集团的销售老总,他是1998年生的消化道非霍奇金淋巴瘤,15年过去了,虽已从原单位退休,但仍然奋战在其他大企业的经营第一线。 眼下,这种淋巴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开始明显升高,而且,很多都是年轻女性,比如熊顿。得病前的熊顿,自诩为“一个剽悍的女子”,“仗着自己壮汉型的体格晨昏颠倒,三餐不定,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冬天衣不过三件,从来没有为健康操过心”。生病后,她的生活只能在家和医院间两点一线。2012年11月,年仅30岁的熊顿,因病情恶化而遗憾离世。可以说,“工作狂”大大提高了女性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女性癌症的发病年龄。 其实,女性工作狂容易罹患多种癌症。说到底,“工作狂”加剧了女性的机能失调,压垮了女性健康防范的最低防线,最终引起了“决堤效应”,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包括多种恶性肿瘤。本质上,这还不都是“女性工作狂”自身过于逞强、逞能,平时不注意身体保养,不懂得有所节制,不善于排解压力等惹的祸? 我的患者中有一位35岁的郑女士,她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自从提升为业务经理以来,她竟然成了公司里最忙碌的那个人。谁知身体又偏偏与她作对,这样那样的问题接踵而来,可是郑女士却仰仗着自己年轻,一直没当回事。 后来,她突然发现内裤上的分泌物不仅有异味,而且伴有零星的出血。刚开始,她也没太放在心上。可是,几天过后,情况依然如此,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这时,郑女士开始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跑到医院做了检查。当医生告诉她患了宫颈癌时,一直对自己身体改变毫不当回事的郑女士,一下子软瘫在地。 中国近代的幽默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地球上只有人拼命工作,其他的动物都是在生活。动物只有在肚子饿了才出去寻找食物,吃饱了就休息。人吃饱了之后又埋头工作。动物囤积东西是为了过冬,人囤积东西则是为了自己的贪婪,这是违反自然的现象。” 既然连普通的动物都知道吃饱了要休息一下,享受着生活的乐趣,那么作为高智商的职场女性,你就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别总把工作看成是你的唯一,别总把工作认定为是满足你欲望的载体,适时地把工作放一放,抽出点时间,享受享受慢生活情趣,休闲休闲,运动运动,将更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也更有利于你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许,还有助于你更好地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你也许会说:“我没有时间运动,我不得不工作……”其实,越是这种时刻,你越应该说:“我必须保养身体!”如果你失去健康,别的什么事也别想做了。如果你不能养成健康的工作习惯,不能快慢结合,张弛有度,并定期体检,小小的感冒就会让你好几天不能工作,更何况带着疲惫身躯拼搏,工作效率也十分有限。 记住: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做工作狂,你要学会善待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与健康,你的职场生涯才会更成功、更快乐、更长久! 否则,你是对健康的虐待!是自我的严重透支! 也许,这样做,恶性病魔也在悄悄地窥探着你,随时准备乘虚而入! 造物主在创造世界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而有了女性男性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种种不同,以及两者相对更为适宜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过于违背规则,可能就会铸成大错。很多情况下,女性太要强,有时候会付出惨重代价。 我特别想介绍的是一位老朋友,她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很早就从事律师职业,性格特别要强,三十多岁时就是业界小有名气的律师了。尽管是位女性,她还是抓住时机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每天忙啊忙。所内三五个合伙人,同时接着几十个案子,数她资历最老,能力最强,每天就看着她风风火火、奔上奔下地指挥。这种情况下,当然和老公的关系就疏远了,婚后没几年就和丈夫离了婚。离婚后,孩子因为管得不多,也不听她的话,事业上,她的确大有起色及进展,但家庭的事,却拖累她不少。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又担心家庭琐事拖累,一狠心,她便把孩子交给了父母,只身一人跑到了海外,去国外打拼。起初,在海外的事业坎坎坷坷,几年后,开始有起色,然后越做越不错,但一直是孤身一人,这也可能和她高傲的个性有关。 好景没维持多久,到国外8年后,她发现右侧乳腺生了癌,还好是早期,治疗后继续打拼。不久,又发现肺里生了癌,这下子,彻底击醒了她。痛定思痛,只能罢休歇业,只身一人回到国内治疗,重新换种活法。好在她后来想明白了,放缓了对事业的过度追求,安心康复治疗,且找了个伴,过起了平平静静的正常生活。目前,又有几年过去了,一切还算稳定。 我得知她生第一个癌时,就觉得这是个性因素埋下的祸根——她非常高傲、好强,自我要求又特别高,事业心极强,目标定得很久远,且要好的男女伙伴都很少。相信她一个人在海外打拼,静下来时只能顾影自怜,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安全感。这可能是导致她多次生癌的重要因素。 另一位刘女士更令我唏嘘不已!她是十多年前找我看的病,那时只有四十来岁,患的是乳腺癌。四五年过去后,康复得不错,早就恢复工作了。有段时间,来找我看病的次数少了。我问她在做什么?她告诉我,升官了,调到了和世博会场地拆迁有关的领导岗位,天天忙于拆迁动员。当时,我就给她警告,你可千万要注意!拆迁可不是轻松的活,太纠结了,你生过癌,康复后尽管体质不错,但毕竟和别人不一样,千万要注意。她仰仗身体底子好,自己癌症也康复得不错,又加上有我的中医药保护,所以拼命地投入了工作。她对工作的态度令我很感动,我一再提醒她。但她来的次数少多了,也许太忙了,且每次来找我看病,往往都是口舌生疮,神情疲惫,一连串地说工作难做,太累太累。我仍不断地提醒她,你要注意,你要注意! 然后,世博会前不久,她告诉我工作总算告一段落。我为她庆幸、祝贺。 世博会开展的第二个周末,她的先生专程来门诊告诉我:老婆住进了医院,被确诊为又患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当时真的很伤感:中国的女性啊,你为什么不自我节制一下?!如此地拼命,如此不惜代价地做职场工作狂? 两三个月后,她出院来找我看病,人像扒掉了一层皮,非常苍白、憔悴、消瘦,光着头,换了个人似的,对我连连道歉,说没有听我的话。万幸,现在她又挺过了这一关,已经准备退休,安心养身体了。 虽然这样,我仍觉得她的两个大劫难中,后一个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代价太大了。 我并不认为中国女子是柔弱的,只能在家守内,相夫教子,相反,很多女性的确比男性强很多。但是,人不能够过于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最常见的惩罚就是身体上的,我临床经历的这类教训太多太多了。因此,我要疾呼:女性姐妹们别太要强了,别太逞能了,事事应该掌握个度,否则,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 文章摘自新书《好女人,别让癌症盯上你》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073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称科学家都是“工作狂”
jerrycueb 2013-3-27 16:44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称科学家都是“工作狂” ​ 科学家都是“工作狂”。这是近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贤文等人发表的一篇名为《探索科学家的工作时间表:科学家们经常加班吗?》的论文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和所有科学家的共鸣。原来科学家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不需要准点上下班,可以掌握自己工作时间的轻松职业,而是基本上没有周末,不分上下班,需要熬夜加班和周末工作的“工作狂”。 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论文下载时间研究科学家工作时间规律的新方法。通过半个多月时间中24小时昼夜不停地监测和记录全球科学家下载科学论文的情况,最终收集了将近200万条数据。通过对这些论文下载时间数据的分析,作者提出了虽然科学家的时间看上去很自由,但是来自全球学术界同行的激烈学术竞争,以及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自主探索热情使得科学家们放弃了闲暇时间,经常熬夜加班和周末工作,科学家群体比其他人更辛苦。 此篇论文发表在 JournalofInformetrics (《信息计量学期刊》),该期刊是信息科学和图书馆科学领域影响最高的期刊之一。《Nature》杂志、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化学世界》(ChemistryWorld)等对该论文进行了转载或报道。目前,王贤文和他的研究生们正在对这项研究进行深化和细化,以更多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并将更多的工作形式数据考虑进来。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1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科学品味与实验
xuancewang 2012-12-17 08:17
选择和非理性的思维可能真的很重要,我和年轻时还和嬉皮士一样像禅师一样打坐,强迫自己忘记一切。对年轻的科学家而言,学会选择可能是最初的科学训练的一部分,真不是靠运气,而是要有好的品味。我年轻时在Princeton 读书时常常各处游玩,我对当时的mentor Phil说我旅行或追女孩时也在考虑问题,有时还借去欧洲开会偷偷跑回香港和当时的朋友喝酒,我从来就不是勤奋的人,事实上我认识的做的好的很少是工作狂,相反他们都很爱玩,工作太狂了,往往品味就差了,只有慢慢的像蜗牛一样爬行时你才能想想品味。我一直和我妻子争论是科学品味重要还是科学实验室训练和勤奋重要,她跟你一样也是做biological science的,显然她比我勤奋多了,我在厨房做菜,在登山,在听音乐会,在和小孩子们玩耍的很多时间她都在offfice或lab,为此不知道吵过多少次.虽然我们的工作不能比,我做物理,但可能她真那么拼命也没我做的好,我觉得不是智力上的差异,是生活态度上的,你去跳跃得思维,去热爱生活,去接受多元的信息,自然就很容易得到简洁的结果,你玩的很多东西也会助于你得到surprise的设想。我觉得品味更重要,如果没有品味,你就称不上一个科学家。而且多花点时间选择,你就会少很多沮丧,甚至跟别人撞车。年轻人,还是做几个星期就能干完的一些问题,或者你怕被人竞争可以同时多赶几只羊,等你有了些积累,在花更长时间去关注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这也是我我会告诉我的PhD students,Postdoc.和一些更长的research fellows的不同的话,我不希望他们做傻事,赶紧毕业或找到独立职位我还可以和他们合作,但他们有时不怎么听话,碰到一根筋的,我也没办法,不是我让他们那么痛苦的。你可以读读Takeo Kanade的一本书,Think like an amateur, do as an expert,我曾经想把它译成中文,但好像现在已经有了中文版的,在美国时我和Takeo 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都不相信一流的工作来自勤奋的工作,科学不是一群驯鹿赛跑,也许你可以找一条小路溜到前面睡一觉来嘲笑他们。
2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杯普洱茶的幸福
热度 18 学数学的苹果 2012-11-16 10:39
一杯普洱茶的幸福
有朋友要离开北京,有朋友要来北京,没有伤感亦没有喜悦,心里是淡淡的幸福. 我们都是工作狂,我们习惯了加班,习惯了叫外卖或饭店里去吃;我们漂亮的厨房只是摆设,鲜有用得着的时候,我们习惯了以忙来应付我们的亲人.如果你说你不忙,你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也许你觉得自己没用.我们习惯了用忙碌的工作来度过难以消化的情绪打击. 我们亢奋于各种我们内心抗拒的各种会议,各种评比,我们很难有自己和家人一起温馨的时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们不是草,但我们也是一岁一岁的度过.我们枯什么荣了什么,我们丢掉了光阴,我们却没有留下些许有意义的回忆或纪念物.楼层的增高,并没有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感,相反的给我们带来更多地烦恼.我们像一头被蒙眼的驴子,一圈一圈一年一年亢奋的转圈,我们都假设自己是能人,地球离了我们不行.悲伤的是我们鲜有人去体会每一寸平淡光阴的美好.奥修说过这样一段话:活着,就是如此美妙的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的,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我们都成了怨妇,我们的笑容许久不再灿烂. 以前我有咖啡强迫症,每天早晨我都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磨咖啡煮咖啡,然后一边喝咖啡一边看邮件回邮件.咖啡是好东西,让你亢奋的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对你的身体也会产生副作用.我以为我很难戒掉咖啡,没想到小小的普洱茶彻底将我这个咖啡控拯救了. 用矿泉水煮普洱,一股香味淡淡的充满了办公室.一个人独处,这份难得的安静让我感激生活如此幸福;一个人也会傻傻的笑,原来一杯咖啡是享受,一杯茶也是享受,其实有太阳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晒太阳也是一种幸福.少抱怨,多行动,把心态摆正,且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普洱茶 俩人对饮 漂亮的颜色,口感很好 淡淡的清香,淡淡的幸福
5262 次阅读|44 个评论
导师变“BOSS”的背后---学生版
热度 17 chaoy46 2012-4-12 20:15
时不时都会听见周边同学对导师的抱怨,有的说导师抠门--补助少,有的说导师工作狂--要求打卡上班……不知什么时候,导师这个词被新起的BOSS所取代,兴许就是因为这个变化,使很多学生觉得做实验做课题就是自己在给导师打工做苦力,所以心理也不在那么纯净了,时不时想偷偷懒,甚至和导师对着干。 现在很大部分同学不能专心做课题,因为心里总觉得好像在打工,有些不快。也就是因为有这些心理,导师很头疼,因为出不了成果,学生也学不到太多东西,毕业了找工作也就抱怨。我个人觉得这是我们现今很多研究生的通病。作为学生,处在不断提高能力和丰富知识技能的时期,专心的做些科研,多学点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自己努力了,能出成果,对实验室有益,对导师有益,对自己更有益,我们大多看到了对前两者的益处,却很少看到或弱化了对自己的益处。作为研究生,我觉得应该虔诚,放低姿态,抱着学习知识的心态,认真的做些课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那么在今后才有更多的机会。绝大部分的导师,既然有带学生的资历,自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聪明的学生,就应该和导师摆正关系,做好课题。一个好的导师,不仅会对我们的学术前途有莫大的帮助,对我们的生活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应该虔诚。我真心的希望BOSS这个词在多少年后会从研究生的口中消失,恢复起始的称谓,更重要的是虔诚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 生物进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今天所做的所以努力,只为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能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立足生存。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找,好工作就更难了,应聘单位的职位确实少了,可是只要有,就有希望,前提是你足够的优秀。所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我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6134 次阅读|26 个评论
2012年的9个。。。
热度 4 pingcn 2012-1-2 11:21
2012的第一天,就放假了!不上班时候,心里有小小的不踏实 ——貌似我真有点工作狂的潜质噢。 今天不想在家猫着。于是选择来单位加班。 写资料。写到现在,突然想,2012了噢,新年伊始,应该给自己立一些目标,鞭策一下自己。 高中的时候,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了两句话“老牛自知夕阳短,无须扬鞭自奋蹄” 而我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属于那种“不自觉”的老牛,所以,还是立一些志、定一些目标,来约束一下自己吧。 2012年的“任务”?“目标”?“愿望”?whatever,总之就是想完成的事。 1.发表文章,拿到学位。 (这个目标最初是哪年的目标?拖啊拖,一直拖到了传说中世界末日的2012,实在不应该!那么,就在2012完成它吧) 2.再申请一个科研项目。 今年申请的那个,是领导想做的,不算是我的思路。 明年要自己想、自己写、自己申请一个。 3.好好做实验,发表至少一篇文章。 和我一起来单位的那个姑娘已经发了一篇了。压力好大啊~~~ 4.读书,至少读12本新书(平均一个月一本,不算好高骛远噢)。 今年好像只读了两三本?汗颜。 5.恢复读文献的习惯,每周追踪一次最新进展。 “没时间”只是不想读的借口,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6.多花一些时间、心思在父母身上。 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小心翼翼的样子,都是因为我表现得太工作狂,这个,必须改。 7.去至少3个没有去过的城市。 以前太宅,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见多识广”的反义词,以后要改改。 不过,话说,这个,只要有money,其实很容易完成,现在已经确定了要去两个城市,O(∩_∩)O哈哈~。 8.恢复打乒乓球的习惯。 N年没有打过了,再这么下去,球技就全废了。还是抽空找人一起打打吧。 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嘻嘻,这个。。。。似乎不该是“任务”或者“目标”,而应该是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的。 可是,老祖宗都说了“三十,儿立”。“儿”立是没指望了,儿的爸爸立在身边还是有希望的,^_^ 不过,这个“愿望”的一大障碍是我的“完美主义倾向”。这个一定、必须、must改了。 去年的时候,写了10个愿望,结果大部分都没有实现。 今年,改了,改成比较切合实际的了。 必须脚踏实地滴努力实现他们。 嗯,谁不努力谁是猪头~~~~~ 如果到了年底,居然有几个都没完成,那就拎着自己耳朵骂——猪头~~~~ PS:刚才看到一个笑话,转转—— 【如何才能让猪上树?】 方案一:给猪一个美好的愿景,告诉他你就是猴子,简称画饼。 方案二:把树砍到,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简称山寨。 方案三:告诉他如果上不去,晚上摆全猪宴,简称绩效。 一般情况下,老板会选择第一方案,员工选择第二方案,而经理人通常会选择第三方案。what about u?
63 次阅读|3 个评论
曹国忠:人生如梦,要对得起自己……要学会享受生活。
热度 3 dhwang 2011-10-15 14:00
华盛顿大学曹国忠教授:一个工作狂的幸福生活 “所谓的人生,是在一个大的时空和体制下由一系列的选择串联而成;而选择都由个人的智慧和胆识所决定;智慧和胆识是由一个人的知识和经历所决定的。” “一个人年轻时一定要有理想,并且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一个人中年后一定要健康、睿智、富足,有自信和能力。” 科学网报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76-1.shtm 采访手记: 待续!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1-9-6 13:18:19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华盛顿大学教授曹国忠:一个工作狂的幸福生活 “所谓的人生,是在一个大的时空和体制下由一系列的选择串联而成;而选择都由个人的智慧和胆识所决定;智慧和胆识是由一个人的知识和经历所决定的。” “一个人年轻时一定要有理想,并且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一个人中年后一定要健康、睿智、富足,有自信和能力。” 同国内学术界的绝大多数人相比,曹国忠的生活状态都是更为惬意的: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大学的高尔夫球场练1小时的球;为了一顿晚宴或一个聚会,他可以在2天的时间里在香港、上海、首尔或西雅图之间飞一个来回。他说:“人生如梦,要对得起自己……要学会享受生活。” 在科研工作中,现在的曹国忠不缺项目,也不缺人,他是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的Boeing-Steiner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小组有20余人,致力于研究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他出版了7本书,他的《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成为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巴黎理工学院等大约100所大学的教材,今年会出中文和俄文版;他的博士生中,有的在美国大学做教授,有的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有的利用实验室的成果开办了公司。 然而,为了实现今天的成就,曹国忠也着实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坎坷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初,他出生在江苏南通乡下,父母不识字,家里没有书;上初中时,同学每天为他带一本书,他养成了一天读一本书的能力。少年时代的他对星空很有兴趣,梦想周游世界;1978年,他成为所在高中唯一考上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被华东化工学院录取,步入材料学领域,之后在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他赴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他到美国寻找教授职位。 日前,曹国忠接受《科学新闻》专访,谈及自己的科学人生。他说:“我是一个很幸运并积极享受人生的工作狂。” 乡间童年 “那时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是天差地别,我梦想有足够的食物、暖和的衣服。” 曹国忠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弟弟和妹妹。 他在村里的小学读书,每天要自己扛着小板凳去上课。所谓的小学,就只有一间大房子,里面有一、三、五年级的学生,两个老师轮流教。后来,曹国忠转学到镇上的农家子弟小学。“因为镇上的小朋友欺负我们乡下人,我们也不服气,两个学校的学生就经常打群架,一直打到初中、高中……” 到了初中,曹国忠还是面临着不正规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初中是在一组平房里,5个教室中,4个属于城镇中学,1个属于农村中学,城镇中学有全套老师,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和体育等。农村中学就只有一个老师,老师说今天上语文课,我们就上语文课;老师说上体育课,我们就到操场上去玩;如果早晨来时没有看见老师,我们就回家务农。”上大学前,他干过很多农活:插秧、种玉米和棉花等……有两次差点被淹死,但学会了游泳。 虽然家里没有书,但曹国忠在初中时却读了很多书。“我有些同学家里有藏书,比如《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榜》等,都属于‘封、资、修’毒草,同学早晨悄悄带一本来,放学就带回,这样就养成一天读一本书的能力。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看书……我的考试能力一直不错,总能考高分,所以,老师拿我没办法。” 初中毕业时,正赶上邓小平复出,强调教育。曹国忠所在村子里有5个初中毕业生,只有一个上高中的名额。村党支部书记就想出考试的办法。曹国忠成绩最高,进了镇上的高中。 他所在的年级有5个班300多个学生,1978年高考时,只有他超过了江苏省300分的录取线,他考了390多分,当时满分是500分。 尽管成绩优异,但曹国忠认为自己上高中时并不算刻苦。“读书很轻松。我不用心机,很愿意帮助同学,同学中有任何解不开的题目就会来找我。如果有一个人问我问题,周围马上就会围上一圈人,看我怎么解题,这培养了我很好的反应能力。就这样,我接触到很多题目,比所有同学看的书都多,而且看的都是最难的题目,这省了我很多时间,对我很有帮助。这是帮助自己也是奖赏自己的最好方法。” 上海求学 “上大学就成为城里人,我到了上海,从此告别饥饿和寒冷。” 高考填志愿时,班主任老师曾建议曹国忠:“你家穷,考师范学院吧,师范是包吃包住,还有津贴。”他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因为我从来就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将来遇到我这样的学生,不是很痛苦嘛?”老师又建议他做医生,他也回绝了:“我认为医生一辈子很痛苦很压抑,因为人从生到死是自然规律,医生可医病,但死病无药医。” 15岁的曹国忠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我对星空总是很有兴趣,所以第一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但上海交大在江苏省的录取线是400分;第二志愿是大连海运学院学驾驶,因为我想周游世界。”最终,他被华东化工学院材料系录取,开始了上海8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像中学时代一样,考试前同学有难题都来问他,他因此受益良多:“辅导别人,你自己就会学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 本科时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读书最厉害,会读本校的研究生。但大学三年级时,他与一个同学聊天,同学说:“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中学同学考了一位学部委员(院士)的研究生。”他就跟同学说:“我也考个学部委员的研究生给你看看。” 在别人听来的一句玩笑话,曹国忠说了就要做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非常少,他根本不知道所学专业的学部委员是谁。过了几天,他和另外一位同学到图书馆去查,发现时任中科院第一副院长严东生是无机材料领域的唯一一位院士。于是,他报考了严东生的研究生,并顺利进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就读。 曹国忠说自己做事的特点之一是非常专注、投入,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效率高。在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他基本上将图书馆里自己感兴趣的书浏览了一遍。做研究时,他可以早晨8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才回寝室,尽管如此,他每天还会花几个小时打桥牌,是研究所桥牌队队员。 两年后,严东生问他是直接读博士,还是获得硕士学位后到国外深造?他决定到国外去实现自己周游世界的梦想。 欧洲游学 “出国后,就不再为钱发愁了。刚到荷兰4个月,我便去参观希腊的神殿,游克罗地亚天堂般的国家公园,听维也纳大剧院的音乐会……即使16年后的今天,我仍怀念在欧洲优雅闲适的生活。” 准备出国那一年,曹国忠获得了三个机会: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受教育部公派到德国留学、到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最终,他选择了荷兰:“到美国是作访问学者,只有考了托福和GRE后能才转为研究生,我当时还没有考;德国是公费,我不想学德文,也不想欠国家的钱;荷兰给我的条件很好,不用学语言也不用上课,就是做研究,还有很好的年薪和五个星期的双薪假期。所以,我选择了一条最简单、最舒服的路。” 作为长子长兄,曹国忠在大学时代就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大学三年级时,他向同学借了300元钱,帮助家里维修坍塌的房子,五年后他还了这笔钱;研究生时,他已经开始资助弟弟上大学;出国前,他向朋友和同事借了大约4000元钱,将家里的事安顿好。 到荷兰是自费公派留学,他向单位借钱买机票,但人事处长说:“其他人以前借的钱都没有还,不借了。”实验室副主任黄孝先安慰他:“我去找所长。”另一同事马狄说:“小曹,不用担心,我虽然没有3000元可以借给你,但我在所里工作了20年,人人都认识,我帮你借,一人一块钱地筹,我也把你送出国。”最后,还是所长郭景坤同意借钱。一年后回国时,曹国忠还了所有借的钱。两年后,他邀请所长在意大利的一家餐厅午餐,感谢他的支持。 1987 年 3月,曹国忠带着20公斤的行李和100美元来到了荷兰。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爱因霍芬科技大学的Metselaar教授早晨5点起床,开了2个多小时的车到机场接他。“当他听说我是自费买机票时,觉得不可思议,向校长办公室申请,将机票钱还给我。” 一个星期后,他才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出国到了荷兰。 “在荷兰读书非常轻松,实验室每天下午5点关闭,周末也关闭,与我在美国念研究生的同学相比,过得非常逍遥。旅游、打桥牌、烹饪是周末必有的活动,还有好多带薪假期。所以,我现在也不给学生很多压力,这与我在欧洲做学生时的经历有关。” 曹国忠开始周游世界,流连于伦敦街头画廊,在约旦谷的死海中泳而不游,在布拉格旧城广场凛冽的寒风中喝温热的红酒,震惊于“柏林墙”两边的巨大差异……游历中,他在希腊的雅典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妻子——一位和姐姐结伴到欧洲旅游的香港姑娘。 一年后,他们在香港结婚,太太所在公司的总裁陈启宗请他们到家里庆祝,晚餐后,陈启宗带他到太平山顶,指着夜色中流光溢彩的维多利亚港问他:“国忠,你觉得我们维多利亚港漂不漂亮?”他说:“漂亮。”陈启宗自豪地说:“这里含有我们的一份贡献。”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他。 获得了博士学位和荷兰护照后,曹国忠开始工作了。这时,他意识到:“荷兰人非常友好,荷兰社会非常自由开放,收入和福利都很好,如果继续在欧洲呆着,那么我30岁是怎么样,65岁退休时也基本上是这个样子。这里工作太舒服了,没有了动力,温水煮青蛙,人就完了。人活着要有梦想,梦想能不能成是另一回事。如果在30岁时就没有了梦,这是很悲哀的事。” 1995年,他辞去工作,离开生活了8年的欧洲,到美国做博士后。这时,他的收入降低了一半多,夫妻两人从三室两厅的公寓搬到了只有一间卧室的地下室。 美国教授 “美国社会是一个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大杂烩,但大家各自保留着自己的特性,是真正的混(和)而不同。” 然而,到了美国之后,曹国忠立即发现问题大了。 “我到美国的唯一理由是做教授,但在美国做教授有几个条件,第一是名师组出来的,我的导师在欧洲还不错,但在美国就排不上名了,欧洲与美国还是差很远;第二是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我在荷兰的大学在欧洲不是名大学,在美国就更不是了;第三,一般情况下博士毕业后2~3年就应该有职位了,否则别人会说你不行,我到美国时博士毕业已经快4年了。而且,我的每一次研究、每一份工作,我都是挑最不懂的题目做,所以每个领域里我都做得很好,但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积累下丰富的资本。这些因素加起来,我知道我几乎不可能在美国找到一个教授职位。” 一时的挫折困扰着曹国忠,“我怀着一个梦,放弃在欧洲拥有的一切,现在却发现这个梦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当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给了他唯一一个面试机会,他抓住并获得了这份工作时,曹国忠真正体验了绝处逢生的感觉。1996年,他成为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助理教授,也是工程学院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这让“我一直非常感谢华大,华大给了我机会,所以我尽一切努力做事,也一直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曹国忠推测华盛顿大学之所以给他这个机会,“也许他们赌我这张空白支票可以写出一个大大的数字。” 在华盛顿大学15年的时间里,他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做到讲座教授,途中也充满艰辛:他在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没有任何联系,对美国的大学体制一无所知,他的同事和朋友将他描述为领域中的孤儿。作为学院中来自大陆的第一位教授,他面临过某种歧视和挑战:做教授的前8年,他一直没有成功拿到过一个联邦政府的项目,靠小项目惨淡维持;在最困难的时候,被自己最信任的同事因一点小利益而出卖,失去了最需要的基金;辛苦收来的学生跳槽其他研究组……他告诉自己没有必要伤心,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精力充沛的曹国忠是一个工作狂,不出差时,几乎每天都会到自己的办公室报到。但他不熬夜,而是早睡早起,有时会在清晨4点到办公室,这样工作不受别人打搅,到早晨9点同事们来上班时,他已经工作了好长时间,可以悠闲地喝咖啡或和同事聊天。 他热爱并享受生活。直到四年前,他都不会将工作带回家。在家里,他读各种与工作无关的书,一周读一本书。他收集所喜欢的作家的书,比如金庸、南怀谨、龙应台、沈从文、贾平凹、陈之藩等。到美国后,他迷上了高尔夫球,几乎每天都会到大学的高尔夫球场练1小时的球;为了一顿晚宴或一个聚会,他可以在2天的时间里在香港、上海、首尔或西雅图间飞一个来回。他说:“人生如梦,要对得起自己……要学会享受生活。” 如今,教授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意味着一份衣食无忧的薪水,一个很享受的兴趣爱好,一个周游世界见老朋友、交新朋友的方便途径。工作中他最满意的是:“我可以做喜欢的事,不做不喜欢的事;跟喜欢的人打交道,不跟不喜欢的人打交道,这是一种真正简单、舒服的生活。” 在华盛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里,有两面书墙,一面是英文书,一面是中文书,中文书有《四书五经》《道家十三经》《资治通鉴》《传习录》《圣经》《蜗居》《德川家康》《活着》等,6本高尔夫球的书,6本关于酒的书……当感觉疲惫时,他将办公室的门关上,浏览这些中文书,尽管有些书已经读过多次,他说:“每次阅读都有新收获。” 他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愿意为自己美好的未来付出劳动。他说,作为一个人,应该是超脱自由,不为古人框框所累,不向权贵折腰,不受世俗流行观点左右;作为世俗社会一员,应该是睿智的绅士,并在自己的领域中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作为一名教授,应该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是学生和同事的一面镜子,一种力量和一份信心。 家国情怀 “学习不是为了学位,学位并不代表知识,更不代表学问。一个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以你对别人的帮助来衡量。” 几年前,曹国忠在荷兰的老朋友寄来一张圣诞卡,上写:“曹国忠是否仍然为家事、国事、天下事跟自己不多的几根头发过不去。” 曹国忠认为海外华人学者是一座金矿,有些有用的见解和学问,他们可以多种方式为国家服务。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说:“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但我在国外学了很多很多,这正所谓要理解一个文化,你必须要生活在这个文化中。我从农村出来,在上海8年,欧洲8年,美国16年,在外面见得比较多,对东西方文化有些了解,回去给年轻的老师和学生讲讲对人生的看法,启发研究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很实在的事,希望能给国内的年轻人有些帮助……” 曹国忠与国内合作的主要方式是,一方面短期回去讲学,一方面在招收培养国内的研究生。在他的研究小组里,国内来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占了一半。去年,他回国6次,在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市高教局举办的硕士导师培训班上发表演讲,介绍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等。 他说:“出身贫苦的人,通过努力也能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尽管需要比别人更努力、做得更多。今天,美国大学里的许多中国教授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中国农村。如果你有能力经常帮助别人,那么你的生活是成功的;如果你能调侃自己,那么你的生活是成熟的。” 当曹国忠下国际象棋输给8岁的儿子时,他会说:“尘尘,你赢棋是应该的,不稀奇。你爸爸是大学教授,但爸爸的爸爸却不会识字。”
个人分类: 人物专访|6374 次阅读|4 个评论
谁能告诉我怎么把科学网上动物所的人筛出来
热度 1 wildlife331 2011-3-10 21:16
之所以想这样做是因为研究生会的老师交给了我一个让我头大无比无比头大的任务 有这么一个征稿启示,重点是这个征稿启示不是重点,所以就放最后了。 老师要求我把动物所以往的优秀毕业生,发过重大文章的学生忽悠出来写这个征文,(话说这个征稿启示里的 在“读期间曾在《自然》、《科学》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踊跃参与、积极投稿 看着就有点小恶心,要求也很诡异,还要感人,看要子做动物保护的人说不定有什么经历能讲讲? ) 能发出来跟广大学生老师交流交流,顺便拿点或大或小的钱,算不上什么坏事,可以算的上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就是我严重怀疑那些天天盯着实验室,盯着Nature,cell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们会愿意写上两千五百字的汉字? 然后我突然在科学网上看到了传闻中某工作狂老板的一副研还是非常有兴致的在科学网上码着一些又有趣又执着的文字,我发现能在这儿找到个人的希望是最大了。 筛的工作是不顺利,因为如果搜动物所的话,第一个搜出来的必然是资深博主王老师……后面几个也不对。 谁能有什么比较靠谱的办法么? 我也顺便给研究生院的这个活动做做宣传。大家去挣钱啊~ 师兄师姐们,有兴趣的上吧。 各位同学: 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引导研究生们创新成长,研究生院与《科学时报》联合举办“给力科技创新谱写青春乐章 ——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 ”征文活动,现面向全院广大研究生征稿。征文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主题 给力科技创新 谱写青春乐章——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 二、征文内容 研究生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亲身经历,参加课程学习、进行科研选题、参与学术交流、实现科研突破、提升创新能力的故事、体会和收获。   三、征文范围   全院在读和已毕业研究生均可参加,特别欢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科院院长奖、各类冠名奖学金获得者,在读期间曾在《自然》、《科学》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踊跃参与、积极投稿。   四、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 2011 年 4 月 30 日,面向全院征稿; 2011 年 5 月,开展网络投票、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颁奖。   五、征文体例及具体要求 1. 记述研究生期间的真实经历,字数一般在 2500 字以内,要紧扣主题,语言清新,文笔流畅,寓情于事,真实感人,富有启发性、引导性和示范性。 2. 征文稿用 A4 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小四,行距 1.5 倍。标题居中,一般不超过 15 字,字体为大标宋小二;摘要为文章核心内容的介绍,不超过 300 字。 3. 作者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所在培养单位(工作单位)、读研期间的主要经历、所获成果和奖励、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固定电话、手机、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邮箱等)、反映本人参与学习和科研工作的高分辨率照片 1 张。 4. 计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使用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符号。确切数量和年月日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注意区分大小写。外国人名用音译。 5. 文稿清样和作者声各 1 份,由各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到征文组委会。 六、评奖办法 1. 本次征文活动组委会由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并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征文评审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 2. 评奖文章均应符合征文体例具体要求并签署作者声明,否则将一律不予参评、不收入文集。 3. 采取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征文作品经专家初选后,在研究生院新闻网发表,并在中科院网站开设专题进行网络评选,网友参与投票评分。网络投票标准:与征文主题的相关性、内容的原创性、故事性、可读性,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研方法的引导性。 4. 评审委员会在网友评分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集中评审。设立特等奖 1 篇,奖金 1500 元;一等奖 5 篇,奖金各 1000 元;二等奖 10 篇,奖金各 800 元;三等奖若干篇,奖金各 500 元。对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和奖金。最终评审结果将于 2011 年 6 月在《科学时报》公布。   七、征文发表 1. 通过初选的作品发表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专题。中科院网站开设专题并进行网络评选。 2. 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在《科学时报》等媒体发表。 3. 获奖作品择优入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园文化系列丛书》之一适时出版。 八、投稿方式 1. 文章纸版及电子版请于 2011 年 4 月 15 日前交至研究生部。同时上交作者声明。 2. 请自留底稿,文稿恕不退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工作狂的健康问题
热度 1 mamingguo 2010-10-10 12:11
我所认识的工作狂除了导师和老板,还有我当家的。 每次野外都安排的很紧张,起早摸黑处理大量的事情,回来立马就去办公室,晚上发烧第二天输液,这也不是第一了。尽管这样努力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但我却常忍不住忿忿然:为什么不让自己适当休息一下,总把弦崩得那么紧,这么拼命一个人也不能把天下事做完,何况这么忙把自己累倒了也看不出到底为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人可以干很多事、也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如果病倒了不仅不能照常上班还要报销医药费,受牵连的不仅是家人还有单位和国家。 婆婆以前常爱说的一句话:人健康的多活几年,能多做好多事。现在的人不知道怎么了,莫非硬要弄个亚健康、疲劳死,才过瘾吗?爸爸说的好:锻炼身体要在年轻时,等岁数大了有毛病了再锻炼就晚了。如果真的不幸得了重病,一不能怪单位二不能怨他人,要怪只能怪自己不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没有哪个领导会希望自己的职员生病,在我们的健康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时,健康主要靠自己了。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也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合理安排时间加强锻炼!很喜欢大连理工大体育馆门楣上的红色大字: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 回来就开始输液还不见好转,输到周末又要出差,真希望医生直接给他开个住院手续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到哪个风景秀美的疗养院好好休整半个月...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立委随笔:工作狂》
liwei999 2010-7-30 17:15
立委按:上次提到理想职业的话题,其实如果发现有工作狂,距离理想职业就不远了,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我看维平办丁丁电视,夜以继日,不辞艰辛,就是理想职业的活生生的例证。我自己也曾有这个体会。说到底,理想职业是一种个体感受,但是经常具有这种感受的只是较少的一部分人(the lucky few),大部分人还是为五斗米折腰,工作的不得已成分远远多于 enjoyment。据说,当年我们为之热血沸腾的共产主义就包含一个理想职业普及的诱人远景,各尽所能,乐在其中。社会的发展是越来越接近这种状态么,还是渐行渐远?现代社会如此发展,大多数人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为什么给人的生存压力感觉上是越来越大? 工作也上瘾,傻不傻呀?甚至自己的休息时间也搭上。 (134466)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February 13, 2008 09:05PM 明明是愚公移山,却也上瘾,傻不傻呀? 干我这行,企图cover越来越多的海洋一样的语言现象,真是蚂蚁啃骨头啊。可是每天啃一点,感觉骨头就小一点,居然有成就感,上瘾起来还不能停手。以吾生的有涯,殆不殆呀。都老帮菜了,还不明白这点。既无突破,也不学术,就是一个老中医瞎撞。每克服一个新现象,感觉好像多吃了一块排骨一样畅快。似乎语言难关的攻克,世界大同的到来,指日可待的样子。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作狂与黄泉路?-----从教育说起
zls111 2010-5-20 09:55
刚才看了Neil的文章 【科学网】工作狂与黄泉路 ,甚是诧异,我好像也是每天在实验室呆很长时间的,有时也感觉有些累。确实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比任何都重要,也是很务实的表现。作为一个人这点没有明白过来,可能就要考虑下自己的想法或价值去向。以后要21点就回去。 但是对文中报导的几件事情,是不能说明工作狂就会导致**。得到这个结论得做社会调查,是不是真是比普遍的高。从自然的道理上想,每个人都有机会得癌症。就如最近的新闻,大部分都是负面的消息,有的人就在诧异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那么多事件发生(地震,第九跳等)。我觉的很正常,反而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大家关注这些问题表明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向以人为本靠拢,以前肯定也是有这些问题。现象(问题)出来了是好事,被和谐更可怕,接着就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 回到工作狂与黄泉路,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当今的社会取向(价值观)有关系,与被教育出来的价值观有关系。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观和目的是什么? 生命价值肯定是第一位 ,相比于那些每年有机会能检查身体,我想有很多很多的人是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去检查身体。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注意身体,我觉的这是教育的悲哀。小时候就从来没教育过生命的重要,反而成绩第一位。在家人和老师心中除了成绩就是成绩。从父母在为子女争取好的学校就读就开始在扭曲孩子的心灵,就让孩子以成绩为第一位。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考试成绩是那么的没有价值,反而是毒药。 现在觉的那时受的教育单学四书五经,学怎么做人,也比现在这种只看成绩的教育方式好。 接着成绩下来就是要做人上人(只要自己过的好,很少关心他人),要争第一,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是牺牲自己的身体。考试的时候偶尔小抄点,获得好成绩,最后得到的是肯定,是多么的讽刺。这些事件的本身不知道在以后能起到什么作用,我觉的这种现象与当今的腐败成一定的线性关系。有关系不用已经被人鄙视,认为傻。而作为父母也是尽量帮孩子找关系,说的严重些这找关系就是找监狱,为什么不多让孩子独立,在关键时刻指导下。 除了这些能获得好成绩,另外一种手段是汗水,并且能获得很好的成绩,还很受认可。我们的教育本身就是只要能记能花时间,考试一定能考得好成绩。当孩子发现这点后,并且这样行动发现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受到同学羡慕的眼光。那就开始认真学习,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而没有去想想学习目的是什么,而忽视了学习的目的? 作为老师和父母也不去关心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只要能考得好成绩,最后在高考中就获得好成绩就皆大欢喜。就如现在能发CNS,才不管什么意义就是牛,哪怕牺牲一些身体健康(生命)和各种手段用上(搞经费)。 我觉这些在美国也普遍(比如利用关系,走后门),怎么跳出这些,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是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和 务实 的行动。 正好我们现在处于变化的路上,没有积累(相对西方教育有很长时间的积累),适合改革。 照搬西方教育模式不结合自身情况,就如最最近的讨论的山寨,学习他人不创新(韩老师几篇关于山寨讨论那样( 创新者提问;山寨者求解 ))没有什么意义,结合自身走出一条符合我们发展的道路(如美国20世纪学欧洲教育,我们也有点类似处在这个路口上,当今西方教育并不是完美)。 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生命无价,那时社会就和谐,而不是被和谐。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3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年少几曾“工作狂”
boxcar 2010-5-17 21:47
博友张旭昨天有篇博文科学网上年轻有为的工作狂,历数了科学网上3位年轻有为的博主是如何拼命工作的,最后还引用了若干名人关于成功和勤奋之间关系的名言警句。我读后的体会是后生可畏,这些比我小5~10岁的年轻人确实厉害,工作更勤奋而且成就巨大,很让人敬佩。但我认为,这种工作狂的套路未必适合所有人,体力好、精神头儿足的可以拼一下;体力不好的,赶紧回去洗洗睡吧。博主张旭在回复中表达出要分享一下我年轻时如何工作狂的故事,索性写篇博文,说点儿自己当年工作狂的旧事。 话说12年前我读博士期间,曾经有过这么一次经历。当时我决定自己做了个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负载调整并采集电池输出电压和电流等数据的仪器。这个仪器的电原理图设计好、元件采购在白天完成之后,我决定在晚上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和绘制。当时我我干这活儿完全是手工作业,因为既不会用Protel,也不打算花钱出去加工印刷电路板(PCB)。由于想兼顾输出电流较小和较大的燃料电池,就在里面加了一个自动判断、切换量程电路,这部分电路是用施密特触发器加模拟开关的模拟电路来完成,所以这个电路的元件用得比较多,大概有10个集成块。当时我还想设计得很紧凑,所以板子的尺寸不能太大,仅十几厘米见方,只好设计双面电路板了。 当晚,我从10点左右开始设计,先在纸面上设计好了布局,画好了元件面和焊点面的走线,用了大概2个多小时,打好一些必要的定位孔(集成块管脚和关键的过孔位置)后,开始用小狼毫毛笔蘸着虫胶(又名漆片,常用来画电路板)在双面覆铜板上笔走龙蛇画焊盘和布线了。一气画到快4点,终于完工。赶紧调配双氧水和盐酸的水溶液,把板子放进去腐蚀,20分钟后大功告成,高兴地把板子捞出来,冲干净后放在一边,倒在5把椅子拼成的床上沉沉睡去。此时已是凌晨4点多,窗外已经天色见亮了。 一觉睡到7点半,回食堂吃饭,然后返回实验室继续这项工作。先用棉球蘸着酒精一点点地擦去板上的虫胶,露出下面的铜箔,然后冲坑、钻孔。当我开始插元件准备焊接的时候,才发现板子上是有些布局错误的,一一查对下来,发现错误居然有10多个,没办法,只好该切割的切割,该划掉的划掉,该飞线的飞线了。。。好一阵忙活之后,总算把板子搞定了。 这次熬夜,效率其实是很高的,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完成纸面的设计后并没有仔细校对设计草图,而是很匆忙地开始了绘制。在绘制的时候,由于已经是后半夜,身心比较疲惫,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有些迟钝,结果出现了错误。在绘制好的板子出错后,又过于自信,却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导致直到无可挽回的时候才发现错误。如果不急躁,不是在熬夜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或许就可以少犯错误。 可见,并不一定每个人、每天、干每种工作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晚睡早起的工作狂模式,如果精力好体力不足,搞不好只会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 ~~~~~~~~~~~~~~~~~~~~~~~~~~~~~~~~~~~~~~ 参考: 【1】张旭:科学网上年轻有为的工作狂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914 ~~~~~~~~~~~~~~~~~~~~~~~~~~~~~~~~~~~~~~ 补充: 熬夜往事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7264
个人分类: 科研|10525 次阅读|21 个评论
work,work,work
cwhm 2009-10-7 04:18
希腊应该是一个很悠闲的国家,可是在我所在的实验室,却看到了不一样的环境,才知道了什么叫工作狂,他们来实验室来的不早,大概10点之后才来实验室,一直到晚上9点左右才走,这中间让我很不适应的就是没有国内的午餐,没有国内的晚餐,他们这将近12个小时,一直工作。 从南非一个访问学者那里知道,这里没有luch break,弄得我往往到了下午就很饿很饿,只好吃香蕉,吃饼干。那个南非做AFM实验的学者更厉害,好多天只睡三个小时,早上带点葡萄,巧克力,这就是一天的食物,他晚上离开实验室,一般去去咖啡屋喝咖啡,还以为他是休息,谁知道他说即使他喝咖啡的时间,也在工作,拿着笔记本审阅一些博士论文。 我还以为那教授晚上早上来实验室10点钟比较晚,在来之前在睡懒觉,后来才知道,他们即使在家也是工作,家不是休息的地方,只是另外一个工作的场所。 中间有一次,下午出去找中餐店,顺便带了个相机在路上拍点照片,可是回来,收到一封email说,她没想到我还有时间去sight viewi,谈及她读博士期间说,她从来没有sight view过。 总算见识了什么叫工作狂!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