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氛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什么是正常的学术?
热度 36 wangdh 2016-8-4 19:50
什么是正常的学术? ( 王德华 ) 这些年来国内学术界怨声不断,有日趋严重之势。不管是发愁怎么花钱的,还是发愁怎么找钱的,不管是政策受益者,还是制度受损者,不管是院士,还是年轻学者,不管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都似乎有一肚子的苦水,有满腹的怨恨。我相信这都是真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抱怨的内容不同而已。经费管理,绩效考核,学术评价,院士评选,国家奖学金评选,项目申请,职称晋升,成果申报,研究生毕业,学术论文署名 …… 等等,回顾这几年我国学术界的问题,也一直都是这些问题。 我自己在这些年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不少方面也是渐感心衰力竭,无能为力。我在给研究生授课的时候,在跟自己研究生交流的时候,多次提醒说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年轻人要看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一些不正常所迷惑。作为研究生,学术眼光要看到国际学术界,一定要知道哪是正常的,哪是不正常的,哪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是随着发展会逐渐消失的。很失望,多年过后发现收效不大。大家对于未来,似乎不感兴趣,都是冷笑对待,更多地专注于当前,关注现实。现实很容易改变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现实让他们变得很实际,很物质,很短视,也很自我。很多很多的无奈,一次一次的受挫,自己坚持下去的力气就少了很多。也经常会问自己:还有必要坚持吗?需要坚持什么?大环境适合坚持吗? 心理动摇是难免的,但职业操守要求自己还是要尽量坚持学术规范。放弃很容易,放手很容易,一旦放弃了,放手了,似乎也就轻松了。我担心的是,会是真的轻松吗?如果学生出现情况,心理上还轻松得起来吗?要坚持这些,需要什么样的内心支撑呢?答案很简单:需要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业规范。每个职业有行规,有标准,每个人至少应该遵守行规,坚持标准。这应该是最低要求。现实是这些基本要求却成了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真的不敢想象,没有学术规范的学术界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没有学术规范意识的导师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没有学术规范意识的博士生们将来如何在学术界表演? 所以,我还是坚持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思想意识受文化的影响,受传统的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学术文化呢? 每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思想上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听着一个一个学术演讲,有时候就会走神。一个人回到房间坐下来的时候,思想就更是乱了。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每个报告人都对自己的研究那么投入,对自己的结果和发现那么有感情。报告人用短短 15 分钟或 20 分钟,甚至墙报的简介 2-3 分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们报告自己的研究发现和自己的学术见解。这里讨论的都是学术,展示的都是研究结果和发现,没有听到 CNS 的讨论,没有听到 IF 的讨论。讨论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科学问题,科学疑问,科学争论。会议期间坐在报告厅里,咖啡时间排在等咖啡的队列里,晚上的墙报展示时间游走在每个展板前,感觉自己更像一个过客来体验一个正常的学术氛围是什么样子的,正常的学术交流是什么样子的。 学术报告的舞台上,有著名的学者,有刚出道的研究生,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学者,有温文尔雅的老学者。学术平等,人格尊重,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不管你的报告做得如何,你的英语表述是否地道,总会收到同行善意的赞美,也会有对结果发现的质问。 渐渐地,一些当年叱咤风云的领军学者不再是学术研究的尖头兵,他们更多的是对新发现的欣赏和对基本概念的规范、建议和评论。同时,当年充满稚气的年轻学者,这些年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开辟了自己的学术领域,延续了自己学术家族的学术传统。你会看到导师对自己学生的爱护和支持,每当自己的学生做报告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导师这个时候一定会坐在前面,给学生鼓励和信心。我观察到导师脸上的微笑,也看到学生报告后的眼神会投向坐在前面的导师。导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学生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在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厅里,没有一个学者会懈怠,会大意,会随意。大家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严肃。学术人一定知道学术声誉的重要性。 学术研究在深入,学术领域在拓展。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有时尚的科学问题,有传统的科学问题,看不到某个领域一窝蜂的追风情况,更多的是学术积累,思想和理论的成熟,家族的扩大,问题的一步一步深入。有些研究很基础,有些很传统。可以感受到大家关心的是学术问题,感兴趣的是自然现象。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擅长,自己的思考,一步一步找出问题的答案,逐步深入下去,拓展开来,这就是正常的学术。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中,乐在其中,享受着科学的发现。这就是正常的科学氛围。 担心发不了分数高的文章?担心拿不到国家奖学金?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忧虑这个,忧虑那个,怎么做好学术?学术界有些规定和要求是必须的,有些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导向,一切以功利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一定是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轨道,偏离了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轨道。这样的文化蔓延开来,学术界是看不到未来的。这样下去,我们与国际学术界的正常轨道会越来越远。 一点即时感想,记下来。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7104 次阅读|36 个评论
德国的科研氛围
热度 36 Mervyn1985 2016-7-24 04:25
前几天刘立先生写了一篇关于德国科研制度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国立科研机构的整体架构和制度,也介绍了德国的科研机构与大学之间的异同,比如德国的科研机构没有学位授予权之类的。那篇文章基本上扼要的理清了德国科研的制度性硬件,并没有涉及德国科研的软件部分,也就是我今天想介绍的科研氛围这一部分。如果没有对德国科研氛围的深入了解,只搬照科研制度,很容易画虎类犬,徒有皮毛而不得精髓。我还是要从其中的一种制度说起,这一点儿在刘立先生的文章里没有提及,那就是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 1.工资制度 德国科研人员的工作与科研的产出不挂钩 。德国公立大学、公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都是固定工资,科研人员个人不会因为多发论文或者拿到了大的科研项目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以教授为例,德国永久职位教授(现行制下 W3 教授,原先旧制度为 C4 教授)的每月税后收入大约在 4000-5000 欧左右(东西德略有差异),一般情况下高出当地平均工资两倍以上。一般博士后科研人员按照工作年龄逐年增加工资,约在 2000-3000 之间。博士生的工资在 1000-1700 之间,也高于柏林地区的平均工资。另有一点儿需要说明的是,德国的教授及其他公立科研机构有永久职位的科学家都是德国的公务员( civilservant ),退休之后享受最高等级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 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德国的科研氛围非常重要。因为教授没有后顾之忧,不用靠拉项目、发论文来养家糊口、发财致富,所以绝大多数教授都是正儿八经从事科研。有人会有疑问,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儿奖惩措施吗?有的。如果某年某教授的工作团队表现得比较好—论文较多,科研项目较多—学校会分给教授更多的业务经费,这部分经费用于实验室的日常开支,不进入教授个人的腰包。如果一个教授的工作组连续五六年没有科研成果,学校会消减业务开支。但是,德国大学的奖惩措施也仅此而已。德国科研机构的主力军,马普所的惩罚非常严厉,而且不是经济惩罚。如果某教授的工作组从事的科研不是世界前沿或者说不是前瞻性科学问题,马普所会直接关闭工作组,将科研人员遣散或分流。 如果没有经济刺激措施,德国大学的教授会不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绝大多数教授不会的。因为 真正的科研圈 非常小,如果某教授连续多年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是羞于和其他科研同行会面和参会的。这样的教授既不会吸引到好的学生,即便是有博士生毕业,博士生的在科学圈寻找就业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这样,作为科研的规划者,教授们一方面衣食无忧,后顾也无忧,一方面又要保证自己在国际学术圈的地位,就只能绞尽脑汁从事比较靠前的科学研究。他也就不会追求论文的数量,而会非常关心科研和论文的质量。 2 . 人事制度 除了教授是永久职位,德国科研机构极少有永久职位 。理工科实验室会有一到两个永久职位的实验室主任和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永久职位了。近几年来德国大学尝试引入 juniorprofessor 制度,相当于我国的副教授,并不是永久职位。通常情况下,这种副教授和教授的科研项目挂钩,科研项目结束了,副教授的合同也就到期限了。也就是说,德国的科研人员流动性极强、淘汰率极高。这也促成了科研的主力军,博士后、博士生们不得不自己努力,为下一轮竞争积攒优势。 德国的科研机构还有一些潜规则值得注意。比如,某教授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一般不能留在原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必须到科研人才市场寻求其它博士后职位,或者去非科研领域就业,比如到企业里。这其实也是促使教授认真涉及科研课题的因素之一,试想:如果你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连在国际学术圈都找不到个博士后,岂不是相当于学术圈否定了你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这种属于国际性丢人,而且以后在学生面前也没有面子。德国的博士百分之七十以上在非科研领域就业,这其实是保证德国工业强劲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比如,如果要成为教授,大部分人都要去美国做一两期博后。这也是潜规则之一。如果不是去美国,那就是去其他国家的。他们也非常重视海外背景。欧洲地球化学协会主席贝宁( Bening )说:“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到国外去,和不同思想的人交流沟通。”正儿八经的理工科研究是没有学派的,学派是近亲繁殖的产物,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表现,是外强中干的窝里奓。 3 . 成果的获得与分享 德国的科研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课题就是那个人自己从头到尾干完的,博士生课题尤其如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和教授、同事有很多探讨和交流,但是你的课题就是你的课题,没人会插手帮你,你也不会找人帮你,否则就是变相证明你没有独立科研的能力,会被迅速踢出科研界。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科研的署名一般情况下是,具体做实验和写论文的人署名第一,指导教授和其他合作者排在后面。不会出现教授抢了具体做实验和写论文的人的第一署名,教授也不会在乎什么通讯作者。因为这些科研成果,在学校和研究所评定的时候,都算作教授的功劳,算作教授这个科研集体的功劳。这样是最公平的,署名第一的作者,比如博士生,其实学术圈都知道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出来是因为你的教授推动、修改、完善和加工才得以成型,博士生自己只不过是实现了教授的一个科研设想而已。科学圈有明确的是非评定,并不因为教授仅仅排在第二,而且也不是通讯作者,就会觉得教授一点儿功劳也没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德国教授修改论文会非常认真,其他合作者也会提出认真的修改意见。这也是国际学术圈有那样一种认识的原因。 4. 科研实力的评判 在德国评价一个大学教授有没有科研实力,一条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有没有组织过大型科研项目。德国国家科研基金( DFG )也设有类似我国的 973 、 863 等项目,叫做 SPP 以及 TRR 等等。如果一个大学教授能组织十几个、二十几个德国教授,申请这样一个课题,本身就是德国科研圈、甚至政界对你的高度认可。要组织这样大型的科研项目不仅要组织者本身科研思维极好,而且能吸引其他科学家感兴趣,还要说服议会批准投资。没有组织过这种大型科研项目的教授,基本上是不会被认为是精英教授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教授到绞尽脑汁想好的科研思维、科研课题,而懒得发没人看的烂文章的原因。得到学界认可,文章只是很少一部分。不会像我们国家有些领域,会一群人一起把一个人推上去,代表他们 去 高层争夺、分割科研经费的大蛋糕。有时候,这样被推上去的人,好像是满身插满管子的人,自己大口大口的吸取国家的科研经费,再通过自己身上的管子分配到那些把自己推上去的人嘴里。德国几乎没有这种事情。 5. 日常科研氛围 德国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教授工作组都会有一个咖啡室,相当于一个 socialroom 是同组人员喝咖啡、聊天的地方。以本人所在的工作组为例,午饭后大家会在咖啡室聊天半个多小时,说一下新看的文章、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之类的。其实,就是在这种日常点滴中,我的知识面才不断拓宽的。 德国的大学,一般都有 seminar ,也就是讨论会。多则每周一次,少则两周或者一个月一次。这种 seminar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讨论本组科研人员最新实验数据的 seminar ,其实就是具体做实验的人把自己近段时间以来的成果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下一步怎么安排合理。另一种是文献阅读课,就是每学期设定一个主题,由教授遴选十几二十篇这个主题内近几年最重要的文章,分给本工作组的科研人员讲解。这种文献阅读课,不是简单地读读文献,而是指出文献的设计思路、实验手段、数据解释、成果呈现有什么漏洞和缺点,哪一方面可以补充和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科研交流方式。这种文献阅读课的主题也不限定于教授工作组具体从事的工作,会是相关学科的主题。比如以我所在的工作组为例,我们从事行星高温地球化学,但是文献阅读课的主题从大氧化事件,稀有气体同位素、板块俯冲的同位素分流、表生地球化学,等等,这样几年下来,工作组的所有人员的知识面都相当宽厚,听其他领域的讲座不会懵逼。这样非常有利于将来科研转向,和开拓新的科研领域。 德国的大学还有一种 seminar ,叫做 colloquium , 属于由学院组织的学期性周讲。来这种讲座的主讲人都是来自其他科研机构的,是有本学院的科研人员(不限于教授)邀请来讲座的。能被邀请演讲 colloquium ,也是对当事人的科研成果的认可,人家愿意来你这里讲座,其实也是对你本学院科研地位的认可:毕竟爱因斯坦是不会到北阳学院开讲座的。本学院教授如无意外有义务参加这种 colloquium ,否则如果你多次不去,你组织的 colloquium 就会没有其他教授参加,这是比较糟糕的一件事情。除教授外,其他科研人员,包括博士后、博士生,都应该但是并不是必须参加。唯一必须参加的是硕士生。硕士生必须参加 colloquium ,否则没有学分,毕不了业。他们也有点名措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毕竟全世界的学生都喜欢逃课。他们也非常鼓励硕士生提问,毕竟教授和博士生等,你不鼓励, TA 都会提问的。 6. 日常工作氛围 在德国,只有本科生和硕士生是学生,博士生并不被看作学生,而是正儿八经的科研人员,也就是工作人员。工作要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最本质就是拿一天工资,认认真真干一天活。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干好自己的活,能帮助同事尽量帮助。我刚来工作组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穷是因为,我换了科研方向,没有知识积累,没有实验技能积累,实实在在的穷。白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和其他人交流,不懂得如何真诚的表达问题、承担责任。但是同事们并没有鄙视我、排斥我,教授也没有打击我、开除我,还是竭尽所能的帮助我、指导我。这种工作上的环境,并不是说他帮助你是为了在你的论文上挂名字,或者让你感激他、请他吃饭,不是的。他们的帮助的的确确是职业道德的帮助,帮助你是我能力的体现,是我职业道德的延伸。 另有一点想要说的是,这里一般直呼其名。几乎有 留 美背景的教授都不喜欢被叫做“ professor Dr 某某某”,都会喊你叫他的名字。同事们之间就更是这样,叫名字就好了,一般不会说:“ Dr 某某某,您能帮我来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一般都是直接喊名字。我觉得直呼其名背后是人格的平等,同事们直呼教授的名字,并不代表不尊重教授,同事之间直接称呼,也不代表你博士生就比博士后高级。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在里面。在德国的科研圈,教授的权威在于他比学生有着更宽的知识面、更敏锐的科学触觉、更前瞻的科学规划,而不是仅仅“ professor ”这个头衔。说起来, professor 只是职务(在德国教授的主要任务是给本科生上课,包括挂靠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开课。挂靠教授开始是免费的。德国的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必须挂靠到大学才能获得教授职衔,招收博士生。),而不是头衔,真正的头像是 Dr 。因为 professor 是从几个申请获得教授职位的人里面选出来的,而 Dr 是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干出来的。中国人称呼博士是王博士、李博士之类的,把博士加到姓氏的前面,有光宗耀祖的隐含意味;其他国家的 Dr 是加到名字的前面,比如大刚博士,小红博士,其实是表明这个头衔是你本人努力挣来的,不是血统遗传来的。 7. 其它 德国科研界有没有学术腐败? 有没有任人唯亲? 有没有不思进取? 有没有假公济私? 有没有唯利是图? 有,这些都有。 但这并不是德国学术圈的主流,甚至连个流都算不上。 在大部分德国人眼里,能拿到博士头衔,暗含你有较高的个人自控能力,不会伸手触犯法律;同时,也暗含你可能有较高的道德情操,不会做出下三滥的事情。但是,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出个把败类总是难免的。 我们国家如果只看到德国的科研教育架构,就想移植到中国来,而没有考察德国的科研氛围,最终必将会弄成形象工程,换汤不换药。德国的科研架构和德国的社会体制是一致的,协调的。德国社会不是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德国各行业也并不鼓励实行经济激励手段(中国和美国常用经济激励手段,催生效益),德国人也不注重人多力量大,德国人也不看短期效益。没有听说过基础科研是要见经济效益的,这在国际学术圈闻所未闻。只有技术研究必须要见市场、经济效益。 我们国家历史上没有正儿八经科学研究的传统,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环保的科研氛围,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可以被姑息养奸的。我们国家在从粗放型的以数量取胜的科技大国到以质量取胜的科技大国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吸纳科研发达国家有益的体制性、制度性建设,一方面必须培养健康、绿色的科研氛围。没有健全的科研制度,谈不上什么氛围;没有健康的科研氛围,在那个制度里的人都是扭曲的人,都是难受的人,都是想法设法趋利避害的人。只有合理的制度和健康的氛围,才能让我们国家的科研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走上以质取胜的健康轨道。 学术圈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大锅饭,更不是社会难就业人员收容所。学术圈是国家才智精英的聚集体,是花着纳税人的钱代表全体公民探索知识和技术前沿的人,纳税人的钱应该得到善用,纳税人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我们国家或许少数领域属于科技领先,但是就整体而言,与科技发达国家尚有二三十年的差距,尤其是在科研氛围上。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开眼看世界,开怀容纳世界,开心地和其他人一步步建设更好的世界。青年科研人员一方面应该加强自己的科研实力,一方面应该积极改变现有科研环境中可以改善的地方。我们不做,没有人替我们做;我们不改,其他人更不会帮我们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你要是一块砖也不搬,罗马城永远都起不来,只能永远住在草窝里。 注: 本文写的自然科学的科研情况,可能工科或者文科并不适用。 我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不能别人家厕所有积屎,就允许自己家变成粪坑,而看不到人家房子造型比较好这个优点。同样,不能因为我国有不好的地方,就说我国一样不如人,这明显不是事实。也同样,不能因为德国、日本、美国的科研里各种各样的阴暗面,就认为我们的科研圈就理所当然该怎么阴暗就怎么阴暗。没有这种逻辑的。 这篇文章是两个小时写完的,有错别字,请诸位原谅。谢谢诸位提供不同意见和证据,意见和证据越多,越能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优势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感谢诸位阅读和评论。 尽情转载,无需问我。
个人分类: 社会讨论|20746 次阅读|39 个评论
大学及部分学术机构网站赏析
热度 1 ecoliugy 2014-11-19 00:33
最近为琐碎事情忙碌,难以静心思考,因此博文也更新较少。因需要搭建一个子网站之故,我先后阅览了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页。恰巧今天看新闻说,互联网大会也即将在乌镇开幕,凑个热闹我也来谈一谈中国学术机构主页建设问题。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网站主页可以说是一个机构的脸面和灵魂。主页传达出一个单位的风格、氛围和价值观。总体来说,中国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主页缺乏学术、文化和科学探究内涵,战斗气氛浓重。可谓美院不美、大学无学、研究所不专,植物园没植物、动物园没动物。与国外大学重学术的风格大不相同,国内很多网站上充满了领导开会和视察的新闻报道,而不少重大科研文化进展却只言片语默不作声,严重偏离大学精神。网站搞的与娱乐新闻网一样,根本不值得一读。只有少数机构如清华、厦大、复旦、中央美院主页挺用心,很漂亮,有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其它仍需不断改进。 很多人喜欢把事情做的不好,或做的不完美归结于“中国特色”。中国式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网站也呈现出类似的弊病。总体上看,中央级别的很多网站反而自由开放,紧跟国际潮流,真正做到有中国特色。反而很多远离北京的地方机构,页面极为劲爆,充满政治意味,最具“中国特色”。这种网络钳制恐怕更多还是出于各机构自己内部的思想落后,以及管理层的溜须拍马,为迎合领导写新闻管理网站有关,而非源自高层的高压控制和要求。撇开每条信息和新闻的专业性要求,以及大多数人学人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对上级负责的方式方法,在形式上,学术型机构的门户网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文化和科学的追求,对学生教育、对公众负责的心态尚未深入人心。门户网站建设事关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构建,值得大家关注。 以下是部分网站案例,优劣不言而喻,与诸君秉烛共赏。 1.四川美院 2.中央美院 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乃民族文化大省,民大这确是一片荒芜。差评!!) 4.云南大学 (云大的管理层为学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有待提高) 5.南京大学 6.兰州大学 7.复旦大学 8.厦门大学 (厦门今年虽然卷入各种漩涡,但不得不说厦大的首页是最具学术氛围的网页之一。) 9.清华大学 (清华首页活泼、专业,学术交流文化浓厚,学生们从首页就感受到对创新的追求) 10.中国科学院 (缺乏科研文化,充满政治口号。还真不容易看出这是个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的主页) 11.新加坡国立大学 12.剑桥大学 (重视学术与自然人文探索的氛围,一眼即视。) 12.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金申请新议-29:全力投入 憋足后劲
热度 21 sqdai 2014-11-1 08:46
又到了一年一度策划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时段,学界的不少机构和朋友已开始厉兵秣马,谋划新一轮的申请。前不久,本市一所高校的科技处长向我提出一个问题: 发展中高校如何保持基金申请的后劲 ?笔者觉得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议题,于是,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在此发表一些浅见。 先说说目前状况。 大家知道,在基金申请的成功率方面,不同机构各有千秋。先进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常是“基金大户”,每年获准的基金项目总数远远超过一般单位,基金委有时不得不对若干“大户”的获准总数加以适当限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加之“海归人士”不断增加,一些名校名院的人才吸纳能力又渐趋饱和,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逐渐走向一些一般机构,成为这些单位的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再加上一些发展中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励精图治,基金申请及其获准的格局随之有一定变化,有些历来的“后进单位”的获准项目成倍增加,特别是,其中一批毕业于先进高校的博士纷纷拿到了青年基金项目。就笔者见闻,这样的情况已出现了五六年。 几年下来,一些发展中高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进入常态,每年获准的项目总数大致保持稳定,仅有小幅度波动。然而,这些单位近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危机感”,因此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问题。常见的困境在于:随着青年才俊的涌入,青年基金项目的总数一开始出现“井喷”,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拿到项目者拿不到后续的面上项目,总体来说,与发达高校相比,出现后劲不足的局面。下面来分析一下个中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个主要原因是:一般高校的科研环境不如先进高校,差距不仅在于由于经费投入不同而产生的“硬件”上,更重要的是教风、学风、人员结构、科研氛围等方面的“软件”上。新引进的博士一开始挟在先进高校得到熏陶的“余勇”,成功地申请到第一项基金,后来的设备条件、人员配套、科研时间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并受到科研气氛单薄的影响:一部分人员没有科研习惯,得过且过,虽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继续奋斗,也有一部分人随波逐流,因此,出论文的速度减缓,发表档次降低,在科研方面失去了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因此很难申请到第二个项目(面上项目)。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拿到基金项目之后,在扩大学术影响方面注意得不够。一般高校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偏安于一方,不注意内联外合,特别是,拿到经费之后不善于用来进行学术交流,不积极参加会议、组织会议,因此,在同行中缺乏知名度。而在先进高校中,即使这样的交流机会很多,也容易在交流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关工作也容易广泛传播,有利于进一步申请基金项目。 从主观上说来,有一部分人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获得基金资助只是一种手段,为开展科研创造条件,而不是一种目的。因此,容易造成随遇而安是局面,缺乏积极进取的劲头。 笔者认为,保持基金申请的后劲的要点是: ——获得第一项资助之后,全力以赴地予以实施,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任务书中所列的各项计划; ——人自为战,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造成良好的学术气氛,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学术交流; ——设计长期的科研运作计划,抓住最新的学术动向,主动出击,不断更新目标,争取更上一层楼。 以上仅为个人初步想法,愿与博友们深入交流意见。 写于 2014 年 11 月 1 日晨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34140 次阅读|36 个评论
为什么老科学家怀念以前或国外的学术氛围
热度 34 gxfycyyhang 2012-7-1 18:24
为什么老科学家怀念以前或国外的学术氛围 -良好学术氛围受益一生 不良学术环境误导几代 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我国学术界出现一个现象:一些老科学家在谈到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时,要么怀念几十年前的,要么怀念国外的,似乎只有在那里才看到科学精神的传承。而对国内的学术环境,较多的是批评和忧虑。现从学术氛围及学术交流视角,将很有代表性的几个老科学家的讲话举证如下: 上世纪 80 年代起,钱学森多次指出:“在我们国家,不但是学术讨论气氛不浓,就是一个集体当中,封锁、闭塞、闭关自守等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违反社会思维学的规律的。” “从学术讨论对人的启发作用这个角度来看,我感到我们国家的学术讨论气氛不太活跃。所谓不太活跃就是一个同志在会上讲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发言讨论。第二个人再讲,也是如此。 外国的学术交流和我们不一样,一个人作了报告之后,讨论热烈极了,发言各有不同,有的是提问,有的发表不同意见,有的作补充,有的提新看法。所以过去我曾经想,学术讨论是不是西方的东西? ” “ 在学术民主方面,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体会很深 。当时,学校经常有讨论会,通常是一个人先做发言,所谓‘主题介绍’,介绍学科领域的情况。大约讲四十分钟,然后讨论一小时,大家七嘴八舌都可以讲。那时,我不过是个研究生,也参加讨论,这是允许的。主持会议的教授有时也讲,和大家一起讨论。偶尔说着说着,教授会说他刚才讲的不对,收回。就这样子,在学术问题上很讲民主,最后还要集中。怎么集中呢?这是讨论到最后,教授作个十到十五分钟的总结:我们今天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他从不勉强作结论,但是解决了什么问题,认识到什么程度,他还是要总结说明。” 2009 年钱学森在《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再次回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时的学术氛围:“ 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 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 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 科学家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回忆中说:“ 在大学四年和研究院的两年中, 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各方面的新发展都精神奋发地去理解,去搜索。和同学彭桓武、张宗燧、傅承义等 经常为一个新问题争辩到半夜两三点钟,这样的条件可惜一辈子中只有六年,这是最不可忘怀的六年。 ” 2007 年,周光召在谈到学术环境时说: “ 回顾‘两弹一星’的研究,那时候团队精神和学术民主的氛围都很好。 拿今天的话来说,是软环境很好 。当时,我们完全是针对问题本身展开各种讨论甚至争论,根本没有等级和身份方面的顾虑和限制。 大家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讨论,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这种情况很难看到了,反倒经常出现两种不开放的情况:一是缺乏学术民主的氛围,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二是实行不必要的封锁,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了 。” 2012 年 4 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给大学学子讲学习生活时回顾西南联大说: 他与黄昆 ( 半导体物理学家 ) 和张守廉 同住一室,他们除了常侃电影明星、政治事件、历史观点, 更多的则是无休止地辩论物理问题。 学校没有开水,他们就经常到茶馆叫上一杯茶,讨论一下午物理。有一次对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的争论,他们各自都有观点,一直争论到晚上回到寝室,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辩论仍然没有停止。最后三人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了蜡烛,翻看海森堡 (Heisenberg) 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他们的辩论。“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我自己做教授以后的多年经验,都告诉我: 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 从以上老科学回忆对比学术氛围、学术交流的言论片段,折射出我国学术氛围“今不如昔、国内不如国外”的现实性和严峻性! 虽然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都是评价我国学术氛围的主体,但老科学最有发言权,这不仅因为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真谛、对科学精神的灵魂感受、洞悉最深,更因为他们对奋斗数十年的中国科学之前途最上心! 应当提到,在传播国外“民主又活跃” 学术氛围,对我国学术环境持严肃批判者,钱学森居上游。他警示国人之早、传播国外学术交流理念之深,对我国学术氛围持反思批判精神之不懈,都在他人之上。 钱学森的名言“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是对我国“寂静”的学术氛围最精辟、最无情的鞭笞。钱学森提出的在学术讨论中勇于 “提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作补充,提新看法”的学术交流方式,是充分利用学术交流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钱学森的学术交流思想很丰富,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学术交流真谛的理解,体现了他对学术交流的灵魂 -- 科学精神的尊崇! 质疑批判理念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改变我国学术氛围核心元素。我们可以在科研设备、科研经费、薪酬标准等方面不如科学发达国家,但在学术交流上,绝不能搞“人云亦云”。我们必须倡导“批评式学术交流”,必须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学术交流基本“避免受权威、权势及其他利益的影响”,我们必须尊崇学术交流的灵魂 -- 科学精神,真心实意地将自己托付给科学精神。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高峡 2012.6.30 )
13062 次阅读|38 个评论
警惕学术打假中的一种反右和文革遗风
热度 12 陈龙珠 2011-10-11 08:25
网友nm多次在本博日前文下发表民间打假对中国科技发展有害的看法。在某些情形下,TA的担忧看似不无道理。 本博对基于事实的打假,仍认为是有益于净化学术环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提倡人们去专业从事学术打假。 其次,要坚决反对一种反右、文革式的学术打假: 先 基于不够充分的理由 对某人认定有学术不端 且 广而告之-以将其打倒为目的 ,之后 再想方设法挖掘 素材包括隐私来加以证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因为这种“ 有罪推定 ”方式,已在反右和文革中,被证明对大批当事人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群体成员间正常必备的互信造成了重大伤害。用这种方式进行学术打假,对个人乃至社会,将会因回应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并可能再现那种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538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当前华人圈中的学术打假是什么属性的行为?
热度 4 陈龙珠 2011-9-23 09:59
在本博近日有关学术打假短文下面,网友nm发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 最新一条 如下: nm 2011-9-23 04:29 额,博主不至于不知道学术举报和学术打假的本质区别吧?怎么一会儿支持举报,一会儿支持打假?如果支持学术举报,怎么还可能支持学术打假呢? 学术举报和其他各界的举报类似,是遵守法律和道德程序的行为,向有关主管部门或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提供涉嫌学术不端的证据,由这些权威部门来组织调查、判定真伪,这在所有国家都是学术界自我规范的当然组成部分; 而学术打假是集举报、调查、下造假结论系于一身的行为,只要个人或大众媒体就能进行,就算不懂学术也能做。除了一些中国人,没有一个国家把这当做学术界规范行为的一部分。 一个连学术打假都支持的国家,还可能有学术嘛? 按百度百科定义, 举报是指公民或者单位依法行使其民主权利,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 检举 、控告违纪、违法或犯罪的行为。 本博认为,任何领域的举报行为,都具有举报者认为被举报者有违法或乱纪的言行特征;否则,就不是举报,而是为对方请功了。目前全球华人圈中出现的所谓“学术打假”,本质还是一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实名或匿名的公开举报行为,因为他们并没有对被打假对象的行政甚至司法处理权。 这种发达国家少见的现象,看似主要是由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被打假者所在工作单位 对被举报的诸多学术问题不作为、公众容易由此形成公愤热点 而造成的一种特别现象。 发生在任何领域的举报,都可能存在借此打击报复甚至诬陷的现象。在学术打假过程中,鱼目混珠现象难免,而且若政府主管部门继续不作为,则将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学术造假和假学术打假的社会乱象。这对当前乃至下一代的诚信观念,都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我国已经出现的道德危机迹象更加全面社会化。 另外,关于该网友提及肖医生在国内的科研被方博士学术打假终于让其“身败名裂”的案例, 本博觉得 : 肖博士在国内被击倒,原因不在于方博士的打假,而是他自己的不沉默和不理性。方博士对他的打假,原本只能算是一种干扰。(@SZ)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715 次阅读|6 个评论
再说学术打假
热度 7 陈龙珠 2011-9-22 09:17
对科学网和其他传媒学术打假事件,本博今年已有感而发了2篇短文。 读破窗理论,想到了举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70do=blogid=430154 话说学术打假 b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70do=blogid=488333 上述两文及其对网友评论的回复,观点是连贯的。 这里再补充几点看法: (1)学术打假过程是一把双刃剑,打假者若逻辑不明甚至心术不正、拿出的证据真真假假,时间久了,不伤及自己,那也只是偶尔的运气; (2)学术打假者及被打假者彼此之间过招的得失,对旁观者来说,不乏正面教育意义; (3)虽然学术打假有益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净化,但一个人沉迷于学术打假,不可取。(@SZ)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222 次阅读|7 个评论
话说学术打假
热度 3 陈龙珠 2011-9-20 10:52
学术打假,对发展科技和净化风气有益。所以,学术打假者令人敬佩,不论打假者的初衷是出于正义,还是为了“复仇”。 在国内发生的学术造假,被揭露了,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造假者所在单位甚至政府主管部门,大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引起了公愤可能引发大众事件,或者上了据说中央领导也经常收看的央视“焦点访谈”。 与此相比,在西方发达且法制国家及其主办的学术期刊上,造假一旦曝光且被确认,后续看到的便是撤销那些造假的论著。为获得名利而学术不端的代价,是身败名裂,甚至丢掉饭碗。所以,尽管铤而走险者不能杜绝,但比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发生的,看似要少得多。 看到网上有人坚持不懈地打假,精神可嘉。只是,对被指控造假的学术论著,若那本期刊或出版社至今不予以撤销,则又如何认定造假的指控属实呢?面对国内即使确认造假也不一定被处罚的形势,如此这般,你还能对被指控的对象奈何得了什么呢? 另一方面,吃过几年更别说几十年科研饭的人大多知道,认识自然中的未知世界,做假定经常是少不了的,而且有些假定或许就会与既有理论相悖,否则咋会有科学上的跳跃式进步呢?显然,即使后来被证明有误,科学假定和学术造假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而且,论著在出版过程中,还难以杜绝打字排版错误。 因此,在我看来,国人发表在境外国际舞台上的学术论著或者推广使用的科技产品,在那认定真假和是否故意,应该说相对要规范得多。但若你长年累月进行的这类打假,做不到国际同行的认定和国际期刊的处罚,则在旁观者和管理层眼里,估计谁也弄不清楚你是在为正义而奋斗还是为啥“恩怨”在折腾了。 题外话:对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大事,行动前想想相关的别人会如何反应,比只想着这些别人应该如何反应,或许更为靠谱且对成事非常重要。 (@SZ)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32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高校导演的SCI、院士崇拜热何时能够谢幕?
热度 6 陈龙珠 2011-5-26 08:18
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今年又已粉墨登场,举世瞩目。 那么,国人对院士头衔的极度关注乃至崇拜,源自何方呢? 中国科学院和其他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的院士,他们的津贴和其他待遇比普通研究员的高出很多吗?再看看中国高校,一位今天灰溜溜地办完了退休手续的教授,要是后天一旦被评上院士了,则就会被学校高薪广厦地请回来并委以重任,其配偶也会受到倍尊,抑或还能对单位的人事和资源分配指手画脚起来。中国高校教师谋求来的院士头衔,已演变成个人和所在学校甚至所在的省市从国家谋求重大利益的一个筹码,有此潜力的人和单位何乐而不为甚至造点假又何妨呢? 比较高校和其他单位的院士待遇差别,目前中国科技界令人几乎到了深恶痛绝的院士崇拜热,难道还看不出正是高校带头搞起来的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在不断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中,不断地扮演着不很光彩的角色。只是先前出演的博士导师、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崇拜和社会攻关热,随着博士学位、博士后头衔的大幅贬值,已经基本退潮;而SCI、国家科技大奖、杰青、长江学者、千人学者和院士崇拜等等热潮及其带来的污泥浊水,仍在泛滥。中国大学、院士和教授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难道不是自己许多的不良行为酿成的恶果吗? 院士作为中国科技界最杰出代表的群体,你们有决心以切实的行动而不仅在言论上,杰出地引领好千千万万的科教大军吗?中国大学的领导们,你们有良知和有能力善待你们全体的教职工吗?若你们自身不能,则从国家层面上改革现有科教经费投入分配和奖励政策,应该势在必行。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640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技评奖方法应有益于抑制学术浮躁和造假
热度 6 陈龙珠 2011-2-10 09:50
李小文院士日前 在本博文下点评谈及 胡总曾关心过有关科技评价方法的问题,值得思考。 人的行为与资源或利益分配原则密切关联。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导向和执行状况好坏,不可能不严重影响着学者和科技人员的行为。 然而,看看实际情况,拿到大项目不等于能做出大成果应该是一个逻辑常识,但现在虎头蛇尾之事泛滥;在形式上有科技鉴定和成果登记,就可以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主管部门谁也不想费神去鉴别诸多鉴定和登记的成果是否饱含水分甚至是假造的-在网上出个公示让网民们自己去折腾。 重大科技成果理应有同行专家验证、行业推广应用和发现利弊的时间过程,5-7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做的科技工作缘何就那么急地能被省部乃至国家奖励呢? 本博觉得,要避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出现重大瑕疵、抑制科技人员浮躁之风,有两点措施可以采取:在国家相关科技评奖部门对官员实现问责制、规定科技人员在获得成果10年后才能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 相关阅读 :《 让论文飞一会儿:质量重于数量 》,《 科技部撤销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4361 次阅读|9 个评论
再谈学术氛围
lxchencn 2011-1-31 11:32
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学者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也是团队紧密联系的纽带和研究生熏陶教育的无字书,也是学者抛弃世俗、追求理想、忘我工作的养颜圣水,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个人名利、骄奢淫逸、私心杂念、尔虞我诈等等不能相容,它就是一泓九寨沟里圣洁的池水,悦目赏心,涤荡心灵,它就是海南岛上吹来的春风,心旷神怡,醉人心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一点都不亚于拿一项大课题、发一篇优秀的论文,营造、呵护、持续、保养学术氛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或人事变动的时候,如此重要的事情如何做呢?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高招,以下几件事情可能要常做的: 1.阅读杂志:杂志Journal club,新的高水平杂志论文阅读交流; 2.技术方法:创新的开创性性技术方法介绍; 3.专家讲座:本学科、外学科、外校的专家讲座交流; 4.课题申报交流:学科内的课题申报报告交流修改; 5.外国专家报告:国际知名学者报告; 6.研究工作进展报告:不同小组工作进展交流分析分享; 7.投稿论文报告:论文投稿前报告交流; 8.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完成结题总结报告; 9.研究生开题、中期、预答辩、答辩:研究生培养的多个环节的交流; 10.试剂仪器公司讲座:交流新试剂方法、新仪器进展; 11.会议报告:学术会议报告的预演报告交流; 12.团队、学科规划:长时间、短期规划讨论交流制定; 13.大课题申报:组建大课题申报团队学术交流汇报; 14.成果申报:成果申报材料汇报交流; 15.年度总结庆典:年终总结庆典汇报; 16.老专家谈事业人生:老专家的一生经验之谈,启迪青年学者;
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氛围也是科研能力
热度 1 lxchencn 2011-1-27 21:51
看得见的科研能力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基金、获得的成果、产出的经济效益,但很容易被忽略的无形能力就是学术氛围!已经到了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的时候了! 学术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在看得见的成绩背后其实学术氛围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君不见:走到一个著名实验室,见到那些你梦寐以求的科学家,那些书香味,那些摆放的仪器设备,那些精彩的学术发现图表,那些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研究学者,那些对专业侃侃而谈对名利淡薄不求,那些接连不断的学术报告,那些对研究生、青年学者的谆谆教导,那些对学术精益求精绝不马虎,那些对事业殚精竭虑对不正之风断然大喝不容之风范,那些激励人生的座右铭,那些远见卓识,无一不是浓厚的学术氛围之所有,在这样的学术气氛的熏陶下,外行愿意学,不知者愿意研,后学者愿意赶,失意者会振奋精神,逐利者会变高尚,近功者会放远目光,争权夺位者会让贤,一个团队,一个小组,一个单位,有这样的学术氛围,何愁学术研究不大放异彩呢?学术氛围就是维生素,缺一天两天,不会大病,长期缺乏大病将至矣,吃一天两天维生素,不会马上见效,立竿见影,还是让我们好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吧!不求一时之功而收一世之效,也许永远做无名英雄、铺路小石,你说呢?
4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读后感
热度 1 陈龙珠 2011-1-12 09:05
曾庆平的《 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 》,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得我做研究生的时候(1983-1987),一旦偶有心得,就赶紧推公式或做实验,并尽快将东西整理成文稿,提交给正、副导师审阅。正导师是一位20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的老先生,对我们的学业要求严,一个问题若有3个方面,一般不支持我们在解决了其中的一个时就投稿谋求发表文章。副导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出国攻博留学生且于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成回国,对已获得科研进展只要达到著名学报发表的水平,他觉得都值得尽快投稿发表。 我的体会是,正导师的看法是让我们养成静心和严谨做学问的习惯,他提倡的做法虽然发表论文会晚点、篇数会少些,但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对前期的结果进行论证和消化,就可以避免出错,并将在此领域获得更重要发现的机会留给了自己。副导师的思路有益于尽快扩大在此领域发言的知名度乃至影响,并能通过稿件的审稿意见和论文发表后同行的学术讨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检验或纠错以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启迪。显然,这两种科研策略,都有益于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 从我遇到的关于撰写发表论文的上述经历可见,将一个问题“掰”成几个方面并按研究所获的进展来分别发表文章,与 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若对一个问题的某个方面已通过研究而获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这时若将其中几个相关的因素再“掰”开去分别发表论文,则难免就有凑文章篇数的嫌疑了。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当前的考核机制下,包括本博在内,绝大数人是难以做到杜绝的,大家能够做到的或许只是在这种问题的量度上,保住自己做人的底线。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6060 次阅读|3 个评论
近期我亲历的学术氛围
陈龙珠 2010-7-9 14:05
本周我先后在 西安 和 上海 参加了与工厂设备、轨道交通运行引起工程环境振动防治相关之应用性项目( 分别由原机械部科研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担 )的评审会。每个评审会均有来自高校、企业的5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评审程序也基本是会前阅读书面报告材料和会上项目组汇报、评委提问和评说、项目答辩和评审组形成决议等几个环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评审会上,评委们能对项目成果中的关键理论、算法或实验技术乃至结论,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异议,并对进一步完善或值得研究的问题给出直爽的建议;被评审的项目组成员也能对所质疑的问题沉着应答,而且还对重要的问题趁机向评审组相关的成员讨教。虽然会议时间有所偏长,但评审会却俨然变成了一次小型的、彼此颇有收益的科技交流会。 今天,我的又一位研究生经历了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参加预答辩的5位本系教授( 专业分布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可靠度、数值计算、地下结构 ),已于3周前拿到了这本博士论文纸质初稿;在听取了博士生的汇报后,他们逐一对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撰写发表了看法,其中不乏涉及对核心成果论证严密性的质疑和今后推广应用可能面临的瓶颈,为后续至少3个月的论文修改定稿和本课题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如此认真、和谐的学术氛围,让我感到踏实和欣慰。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0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喝咖啡与做学问
jianxu 2009-12-12 20:38
12 月 9 日 的《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小短文: 诺奖得主谈成功因素 。文中说: 学术自由、独立研究以及经常在公休时间与同事喝咖啡对今年的诺奖获得者取得突破性发现起到了帮助作用。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耶鲁大学的 Thomas A. Steitz 说,喝咖啡的公休时间使他能够与同事一起就研究进行讨论。他在回忆 1967 年到剑桥大学的第一天时说:多棒的地方啊!早上喝咖啡,中午吃午饭,下午喝茶。我想知道大家是如何完成科研工作的。这是因为他们在相互交谈,弄清该进行哪些实验。 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 Elinor Ostrom ) 说她也有类似的经历。她说: 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你可以讨论今后的想法、总结近期的发现和困惑的环境。我从这个环境中收益良多。 欧美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有的设有工作间歇的喝咖啡时间( coffee hour )。记得当年在美国工作的那个实验室喝咖啡的时间是下午 4 点。那段时间会有一些教授和学生陆续到来,相互间打招呼,喝咖啡,闲聊,也有的接了一杯咖啡后就端着走人了。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可以与做其他工作的教授和学生们相识。了解一些本组以外 ,别人都在做些什么。对开阔视野很有好处。 与我分享办公室的是一个物理系的美国学生,他不怎么去 coffee hour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那儿的咖啡不好喝。在他写博士论文的那段时间里,他经常从家里自带一个保温壶,里面装着咖啡,一边在电脑上写着,一边喝着。那个咖啡壶盖子一打开,马上散发出香气,萦绕于室内。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咖啡这东西的浓香。这才明白了实验室 coffee hour 提供的那些咖啡可能是低档货。(在美国,有这样的公款消费已经不错了。) 德国马普金属所的 coffee hour 是上午 10 点。到时间,研究部内的人员相聚,喝着咖啡闲聊。不过,这个咖啡是自费的,墙上贴有一个很大的表格,自己把喝的次数记上。过一段时间会有那么一位像是国内工会小组长似的人物找你所要费用。当然,也没有太多的钱。墙上还有一份挂历,上面标注着一些人的生日,到了那一天会有一些人凑份子买来蛋糕或香槟,大家一起分享。也有些客座访问的学者,在工作结束离别时,买些水果和甜点之类的东西。拿来在 coffee hour 让大家享用。我在即将离开的前几天,也有一次买了 2 瓶香槟和一些甜点与大家分享。德国人很兴奋,因为他们很少看到中国人会这样慷慨。有些人还与我握手话别,说声再见。 近几年,咱们自己的实验室里也有些研究组设定了 coffee hour,每周一次 。也荣幸地被邀请参加过几次,气氛挺好的。不过真正要办好 coffee hour ,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能净是拉家常,但也不能太严肃,否则气氛不够轻松。多聊点儿学术问题才好。 2) 学术带头人一定得光顾。另外,邀请一些团队之外的教授参加,否则容易办得像组会( group meeting )。只有吸收外来客,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知识互补。 3) 要长久坚持,而不是三日打渔两日晒网。不能急功近利,指望短期见效。其实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氛围和文化。大家都轻松一些,别一天老想着去搞钱,想着出论文。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要那么多论文干什么?我们现在最缺的是花时间来想问题,想出好的点子和题目给学生做,想出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喝咖啡是洋人的传统,咱们是喝茶的。这喝咖啡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咱们也得慢慢去悟。不能仅仅是学一些形式和皮毛,重要的是内涵和里子。这自然是需要时间历练的。 相关链接: 2009 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学者型科学家正在走向 濒危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3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大国崛起的兴奋与诺贝尔的影子(转载)
王军强 2009-10-7 20:06
王艳春2009年10月07日 07:56 10月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获此殊荣。虽然其他学科的还没公布,但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美国的锋芒毕露,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习惯,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诺奖上那一大串美国人的名字,已经了习惯了在每年的这个时刻保持缄默,不论先前我们是沉浸在如何狂热的大国崛起的兴奋中。 面对总是需要勇气的,但我们必须面对,知耻而后勇,在巨大的刺痛之后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自1900年至2008年,美国已有274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占世界获奖总人数的70%以上,而其人口不到世界的5%。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超过德国占据世界科学技术研究的制高点,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这几年年度科研经费达110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2.8%。与之相似的是日本,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在科学技术研究上亦是突飞猛进,最近几年诺奖获得者中都有日本人,获奖总人数已达15人。而与之相对,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1%,以2007年为例,该年度我国GDP为30100亿美元,科研投入为2000亿人民币,占GDP比例约为0.83%,而这比2001年时的最高水平1.1%要低0.2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上升了科研投入比例反而下降,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也难怪别人说中国是以环境赤字和极度廉价劳动力换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当然科研资金投入只是一个方面,经费能否用到实处,科研收益率如何都是另外要考虑的问题,美、日在保证科研经费落到实处方面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而中国虽然有的项目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有的研究机构拿到国家的项目资金后,一般先是买楼买车,甚至请客吃饭都从科研经费里面出,一笔经费花光了科研还未启动。至于科研收益率我们国家的是20%,美国是200%,日本是500%。 与资金投入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推行的都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恰恰相反,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曾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他举例说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美国学生更注重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高等教育又是怎样的呢?最为可贵的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也影响着美国人的治学态度,他们大多有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信念,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当然这一切的社会基础是不在科研领域搞论资排辈那一套,没有中国许多所谓的“学霸”。 有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要想取得科学研究的繁荣和腾飞还必须有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严惩和杜绝学术腐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还有许多的功课要做。过去的几个月媒体曝光了一连串的院士、大学校长级别的论文抄袭事件,暴露出我们的学者学术道德的沦丧,监督机制的漏洞,配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