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粮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欧洲几个转基因玉米争议事件的解析
zhumengjin 2010-3-11 17:01
作者:午夜星河 近日,一位叫徐开彬的 旅美学者 在凤凰网的评论版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转基因安全疑问须由专家自身试验破解》。这位美国费城天普大学传播学院的助理教授,在文章中说 国外正在被不断证实转基因食物不安全 。为了证明这个说法,并且呼应《转基因安全疑问须由专家自身试验破解》的题目,他举了欧洲几个转基因玉米争议事件作为例子,包括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的论文、奥地利泽特克及其研究小组的论文等。在反对转基因的各种文章中,有人喜欢举出国外转基因安全事件的 例子 来说事,但像徐开彬先生这样,不但举出 例子 ,而且注明了文献出处的,还真不多。 争议事件( 1 ) 徐开彬在文中说: 最近,《国际生物科学学报》 2009 年第 7 期上发表的四位法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喂食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三个月后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心脏受损 。我根据徐先生提供的文献出处,查阅了《国际生物科学学报》 2009 年第 7 期,结果发现: 1. 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并未亲自做实验 徐 先生文章的题目是 《转基因安全疑问须由专家自身试验破解》。这是一个好题目。的确,转基因安全不安全,只能通过科学家自身试验才能做出正确回答。那么,徐先生举出的法国科学家的 研究结果 究竟是如何 自身试验 出来的呢?我查了原文,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确实于 2009 年在《国际生物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从文章中,我没有看到 Seralini 及其同事的 自身试验 ,倒是清清楚楚看到文章作者说,他们讨论的对老鼠喂食三种转基因玉米( NK603 、 MON810 、 MON863 )的试验,原始数据来源于欧盟政府,而欧盟的数据则是转引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实验数据。原来,这几个法国人所做的 工作 是把别人几经转手的数据拿来重新做了一个统计分析。我想,按照徐先生的题目,这几位未 亲身试验 的科学家恐怕是不能 破解 转基因安全疑问的。 2. 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并未说老鼠肝脏、肾脏和心脏 受损 徐 先生说,法国科学家 研究结果 表明食用转基因玉米 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心脏受损 ,可是鄙人反复拜读法国科学家的 研究结果 的全文,也未能发现 转基因玉米让老鼠肝脏、肾脏和心脏 受损 的字眼。 受损 一词英译应为 damage 或 harm ,法国人写的文章中压根就没有用过这个词 。 3. 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的文章未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 既然法国人并没有说 受损 ,为什么徐先生要拿他们的文章来做自己的文章呢?原来,法国人把欧盟转引的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实验数据重新做了一个粗浅的统计分析,认为食用了 90 天转基因玉米的老鼠,与食用转基因玉米不到 90 天的老鼠,其肝肾生化指标有差异。据此把这种差异解释成食用转基因玉米后造成的。 Seralini 及其同事的文章发表后,马上受到科学家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广泛质疑和批评,现列出一些让大家看看。 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 French High Counsel on Biotechnology )否定 Seralini 文章 的科学性。该委员会指出:在 Seralini 及其同事发表的论文中仅列出了数据的差异,却没能给予任何生物学或毒理学上的解释,而且这种差异仅反映在某些老鼠和某个时间点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此外, Seralini 及其同事没有进行独立实验,仅仅是对孟山都公司原始数据做了重新分析,显得粗略、证据不足、或解释错误,根本不足以推导出转基因产品会导致某些血液学上的、肝肾的毒性迹象这样的结论。总之, Seralini 等人的论文 没有任何新的科学信息。同时, Seralini 等人 在 2010 年 1 月 5 日 的公共网站链接上引用的所谓 奥地利开展的转基因玉米喂食老鼠的研究 ,早已被该试验的研究者本人承认是错误的。 ( http://ogm.gouv.fr/communiques/CP_Saisine-Grosdidier-HCB20090106.pdf ) 。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 (FSANZ) 用事实指出了 Seralini 等人的错误。澳 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独立调查分析了 Seralini 等人 论文中的数据,结果认为喂食转基因玉米后,老鼠表现出的差异性是完全符合常态的。该机构指出, Seralini 及其同事的 统计结果与其他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之间缺乏一致性,并且没能给予任何看似合理的科学解释。 Seralini 及其同事歪曲了毒理学上的显著性,忽略了其他相关因子对差异性的影响。该机构强调, Seralini 及其同事 的论文中提到的差异性与老鼠性别及喂食剂量均无关系。 ( 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scienceandeducation/factsheets/factsheets2009/fsanzresponsetoseral4647.cfm ) 争议事件( 2 )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事件,那就是早在 2007 年,法国人 Seralini 及其同事就曾对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玉米的原始数据作出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与他们 2009 年公开发表的论文类似的结论。而且在文章发表后,他们同样受到了国际同行和业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科学家们 (Doull et al., 2007; Mond, 2007) 和来自欧盟、德国、法国、澳大利亚 - 新西兰、菲律宾的监管机构在审查后均宣布该文对孟山都原始数据进行的重新统计分析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和缺陷,不认同该文的结论,而支持最初的分析即转基因玉米 MON868 是安全的。 其中,国际期刊《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发表了同行评议专家组对 Seralini et al. (2007) 及孟山都公司的试验研究 (Hammond et al., 2006) 的评价和复审结果。该专家组由国际上认可的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 6 位毒理学及统计学家组成。下面是结果的部分要点。 1 . 关于安全性评价的毒性试验的设计、执行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经合组织、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部门均为 安全性评价的毒性试验 提供了明确的相似的准则或条例。孟山都公司用转基因玉米喂食老鼠 90 天的试验设计是完全按照经合组织测试准则第 408 条进行的。 关于 90 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数据的分析,经合组织测试准则第 408 条明确规定, 数据的分析应当采用合适的、被广泛接受的统计方法,这些统计方法及要分析的数据的选择应当在试验设计阶段决定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指出 统计方法及要分析的数据的选择应当先于试验开展,在试验设计阶段进行。而 Seralini et al. (2007) 是选择性利用孟山都公司的部分原始数据,并采用不为同行所认可的统计方法进行的,显然是一种不被接受的 事后分析法 ( Post hoc analyses) 。 由于统计方法众多,为保证毒理数据分析上的一致性,监管机构已经就此专门提供了指南。按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红皮书中的描述,统计方法类型的选择应当完全取决于毒理学试验的设计以及要回答的问题(注:这表明在试验设计完成时就已限定了将使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Gad 和经合组织的要求,假设检验的统计分析按惯例包括喂食 啮齿动物 90 天及慢性毒性试验 。这些试验及分析方法已被监管机构广泛接受(注:监管机构审查亚慢性和(或)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以此作为转基因产品能否获批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孟山都公司使用的所有统计程序均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87) 制定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原则一致 (Hammond et al., 2006) 。此外,这些试验统计方法被全世界范围内的合约研究机构所通用,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以及日本卫生和福利部等权威部门广泛认可。欧洲食品安全局 (EFSA, 2004) 还称赞这些方法是 具有统计学上极佳的设计 。 值得指出的是 , Seralini et al. (2007) 提到当采用与孟山都公司一样的方法进行分析时 , 得到了与 Hammond et al. (2006) 相同的结果。专家组发现 , 在血清生化、血液学及临床化学数据的统计分析上孟山都公司与 Seralini et al. (2007) 都使用了方差同质性检验及各种成对比较方法。主要差别是 Seralini et al. (2007) 没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缺少了多重比较方法的 t 测验极易扩大显著水平,导致更多的数据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对老鼠体重的数据分析上,孟山都公司 (Hammond et al., 2006) 采用了常用的方差分析及参数分析,但 Seralini et al. (2007) 使用了 the Gompertz model 。 Gompertz 模型是建立在假定每周老鼠体重具有相同方差的基础上的,由于老鼠体重在增加,该假设根本就不能成立,所以该模型几乎不被同行用来分析体重数据。 ( 2 )关于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 在毒性试验中,通常最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被测验的物质是否产生了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注: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相关的效应)。尽管统计学提供了一个工具去比较对照及处理组,但对于任何在统计上具显著性的效应,均需要从生物学意义上分析更广泛的数据来判断,正如 Wilson et al. ( 2001 )所描述的那样,这些数据应当包括:是否具有与剂量相关的效应;是否具备重演性;与其它同类研究结果的关系如何;显著性差异的程度如何;是否在两性间发生情况相似。比如, Wilson et al. ( 2001 )指出,当血清中仅丙氨酸转氨酶一个指标在某时刻点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升高,这是不大可能与处理相关的;而如果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也出现了升高,并伴有肝细胞的坏死,这时就能合理地推断出确实与处理有关,在生物学上确实出现了问题。此外,显著性差异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及此时反应的一致性,动物生理的、身体的、生化的及代谢的异常反应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考虑。在毒理学试验中由于试验组规模有限而出现统计学上的假阳性是很常见的。这时必须采取个案分析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变化的方向是否一致、有无剂量效应、动物的另一性别是否也出现类似效应,以及是否有临床病理学上的其他证据等。 另外,还须考虑控制完全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87) 对此作了明确说明。比如在 0.05 的显著水平下,对 100 个独立变量进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其中至少有一个变量是仅由随机因素引起而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概率高达 99.4% 。孟山都公司 (Hammond et al., 2006) 在试验中设置了参考对照组(与处理组及近等基因对照组在相同实验室、相同时间及相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其关键营养成分与近等基因对照组完全一致),用于减轻背景噪音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noise) 。该方法常用于统计分析中,经合组织对此还特别予以了肯定,专家组也认为设置参考对照组是完全必要的。但该部分数据竟然被 Seralini et al. (2007) 弃用。 专家组发现 Seralini et al. (2007) 对于结果的解释仅停留在统计学上,完全脱离了生物学本身的意义去分析。比如对于老鼠体重的分析,饲喂 33% MON863 (高剂量组)的雄鼠最终体重是 502g ,其近等基因对照是 515g ,减 3% ;饲喂 33% MON863 的雌鼠最终体重是 289g ,其近等基因对照是 278g ,增 4% ;饲喂 11% MON863 (低剂量组)的雄鼠最终体重是 496g ,其近等基因对照是 513g ,减 3% ;饲喂 11% MON863 的雌鼠最终体重是 286g ,其近等基因对照是 278g ,增 3% 。专家组指出,这些体重方面的小波动在雄鼠没表现出剂量效应,在雌鼠还表现出相反的效应,因此这些数据在生物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此外,高剂量处理组与 6 个参考对照组的平均体重没有差异,只能认为体重方面数据的波动完全是由随机因素引起。又如,对于老鼠肾脏重量的分析,由于处理组、等基因对照组及 6 个参考对照组的方差分析不显著,孟山都公司按常理不进行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 (Hammond et al., 2006) ;而 Seralini et al. (2007) 却利用 t 测验对数据进行了比较,认为高剂量雄鼠处理组与近等基因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专家组认为,该差异很小,并且处理组与 6 个参考对照组的平均值没有差异,另外血液中尿素氮及肌氨酸酐水平也没有出现相应变化,说明肾脏功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 3 )总的结论 专家组认为, Sralini et al. ( 2007 )对孟山都公司原始数据的重新分析结果中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喂食转基因玉米 MON863 会导致老鼠出现不良副作用。在各种情形下, Sralini et al. ( 2007 )及孟山都公司 Hammond et al. (2006) 报告的统计结果实际上均表明与处理无关,或者不具备生物学及临床上的任何意义,这是因为结果并没有显示出剂量效应;不具备重演性;与其他比如组织病理学上的相关变化没有关联;不在两类性别间均发生;没有发生超出正常范围的差异;或者在生物学上不具有如因果联系的合理性。总之, Sralini et al. ( 2007 )对孟山都公司原始数据的重新分析结果没有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新的科学数据来表明转基因玉米 MON 863 在 90 天的老鼠喂食研究中会导致不良副作用。 争议事件( 3 ) 徐开彬在文中还提到, 2007 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山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 NK603 (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 MON810 ( Bt 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 20 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2007 年,奥地利泽特克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确实对孟山都公司研发的两个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了动物实验。关于转基因玉米是否影响老鼠生殖,共进行了三项研究,其中仅 Zentek 博士负责的一项发现了潜在问题。此事引起奥地利政府的高度关注,奥地利联邦卫生家庭及青年部对此展开了调查,并于 2008 年 11 月 11 日 发布了一个报告, 称 Zentek 博士负责这一项研究被多方证明是不靠谱的。 首先, Zentek 博士的研究结论在发布时未经同行科学家评审, Zentek 博士自己表示,其研究结果与其他两项研究很不一致,确实显得初级和粗糙。 其次,两位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专家 (Drs. John DeSesso and James Lamb) 事后专门审查和评议了 Zentek 博士的研究,并独立地发表申明,认定在 Zentek 博士的研究中存在严重错误和缺陷,该研究并不能支持任何关于食用转基因玉米可能对老鼠生殖产生不良影响的结论。 此外,欧洲食品安全部评价转基因安全性的专家组最近对该研究也发表了同行评议报告,认为根据 Zentek 博士提供的数据不可能得出任何科学的结论。 事实上, Zentek 博士研究活动涉及的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已被世界上至少 20 家监管部门认定是安全的。但由于 Zentek 博士的草率,造成错误的判断,进而又造成错误的传播,被一些反对转基因的组织和个人 以讹传讹 ,拿来误导公众,成为一个典型的 伪事件 。这个教训十分深刻。 ( http://www.monsanto.com/monsanto_today/for_the_record/monsanto_corn_mice_fertility.asp ) , 参考文献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2007a). Statement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90-day rat feeding study with MON 863 maize. Adopted 25 June 2007.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2007b). EFSA review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conduc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MON 863 90-day rat feeding study. 28 June 2007. Bfr, 2007. 90-Tage-Studie an Ratten mit MON 863-Mais: Keine Hinweise auf gesundheitliches = . Bundesinstitut fur Risikobewertung (BfR) , Berlin. Opinion No. 009/2207 from the BfR on 29 March 2007. http://www.BfR.bund.de/cm/208/90_tage_studie_an_ratten_mit_mon863_mais.pdf AFFSA, 2007. de lAgence francaise de se curite sanitaire des aliments relatif a` la re cente e tude publie e1 sur le ma ? s ge ne tiquement modifie MON 863. Agence Francaise de Se curite Sanitaire Des Aliments. La Directice Ge ne rale. AFFSA Dossier No. 2007-SA-0109, 26 April 2007 Doull, J., Gaylor, D., Greim, H.A., Lovell, D.P., Lynch, B. and Munro, I.C. 2007. Report of an Expert Panel on the reanalysis by Seralini et al. (2007) of a 90-day study conducted by Monsanto in support of the safety of a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 variety (MON 863).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5 (2007) 20732085. FSANZ. Review of the report by Sraliniet al., (2007): New analysis of a rat feeding study with a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reveals signs of hepatorenal toxicity. 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July 2007. 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_srcfiles/Review_of_Report_by_Seralini_et_al_July_2007.doc Monod H., 2007. Exprience sur rats mene par Monsanto en 2001-2002 avec certains rgimes comportant du mas gntiquement modifi: analyse statistique des courbes dvolution du poids. Study conducted upon request of the CGB (Commission du Gnie Molculaire, France). Yap , A.C., 2007. Review of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Rat Feeding Study of GM Corn Event MON 863. Memorandum for the President from Secretary Arthur C. Yap.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May 16, 2007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6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釜底抽薪:在国内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sheep021 2010-3-11 10:55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说,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 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 见: http://news.hexun.com/2010-03-11/122945873.html 农业部副部长 危朝安 【看人家这名字,多有水平!】,一句话,等于为热热闹闹的转基因食品争论来了个釜底抽薪! 网上所谓的 广西种植孟山都玉米的铁证 ,难道是空穴来风? 转基因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也吃不出来 基本上属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继续关注。 不过,有些东西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人民网2月25日报道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 公报显示, 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 ,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
antiscience 2010-3-11 08:48
全文另见: http://www.csc.pku.edu.cn/art.php?sid=3997 关于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意味着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但是,这些安全证书是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发放的,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制止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我国食品安全和粮食主 权将受到重大冲击。这个担忧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对于新批准的转基因主粮,中国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专利。一旦商业化,根据他国的教训,很可能被索要高昂的专利费,导致我国农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这相当于为我国的粮食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 第二,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就能增加产量。粮食产量的构成因素很复杂,在影响农业生产的系统条件中,有气候、土壤、肥料、灌溉、种子等诸多因素,种子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是人为的和生态的,不仅仅是种子,转基因水稻所要解决的虫害问题用常规植物保护方法也可以解决。美国是 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耕地比中国多,但美国粮食总产量远低于中国。中国粮食单产也比美国高。推广转基因主粮,未必能保证中国粮食增产。 第三,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关于动物及人类食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尚无定论,现在就认定没有风险,为时过早。袁隆平院士也认为,转基因抗虫大米必须经过试吃后才可放心食用。转基因不是杂交,自然界里从来不存在转基因生物,它是按照某些人的意志合成的人工生物。转移的基因是否会在自然界中扩散并繁衍复制,从而造成无法逆转的生态后果,目前看来是难以预料的。 第四,主粮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子孙后代,公众应当有充分的知情权。目前不正常的是,某些鼓吹转基因水稻的专家和部门选择性地利用各种数据向公众保证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并断言转基因的反对者对生物技术无知,对转基因产品有恐惧症。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围绕转基因作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其中既包括某些跨国公司,也包括相当部分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因而,关于转基因问题,这些科学家并不能保证他们的观点是客观、公正的。对于这样一 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和生态风险的问题,当事者应该向公众澄清自己与该项目是否具有利益相关性。 我们恳切地请求政府部门充分尊重公众对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在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还没有建立充分信任,在科学共同体还没有取得高度共识之前,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 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其农业政策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稍有不慎,有可能成为全球农业灾变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扳机,对于蕴含隐性风险的转基因品种的批准与推广必须慎之又慎,以体现对人类生态高度负责的大国责任意识。 科学探索固然重要,但国民的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更加重要。 签名人(按姓氏拼音为序): 曹南燕: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陈永金: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刘 兵: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刘华杰: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 邱仁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 邱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讲师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一方:医学人文学者,资深出版人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燕:理学博士 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10年3月10日 北 京 2010年3月11日新增签名人: 董光璧: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肖显静: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萨日娜: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刘先志:成都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樊春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3月12日新增签名人: 范岱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正伟:中国科普研究所理论室助理研究员 林秦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 吴飞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田 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杜萌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国文:山东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所高级工程师 孟 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 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朱效民: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教授 梅雪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福龙:《世界博览》杂志社记者 霍伟亚:《中外对话》副主编 2010年3月13日新增签名人: 莫 非:诗人,园艺家,摄影家。 王 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王延伟: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 王 号:工学博士,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吴小丁: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 2010年3月14日及以后新增签名人: 柯遵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博士后 徐祥运: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任 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讲师 关法春:西藏农牧学院讲师 刘华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全国人大代表程恩富:粮食生产应用转基因技术存重大风险
蒋高明 2010-3-9 10:08
2010-03-09 09:42 来源:和讯网 作者:程恩富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抗虫棉 本文出处: http://biz.xinmin.cn/zhengquan/2010/03/09/3930253.html 全国人大需要就转基因粮食品种的商业化生产,以及加强对转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进口、经销环节监管进行立法。这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存在基因污染等增殖、扩散及清除途径不确定因素,并且其种子完全靠生物公司供给。 程恩富   赵黎   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品种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接受和讯网访谈时称,转基因粮食的生产安全尚不确定,我国更不具备转基因方面的技术优势。全国人大需要就转基因粮食品种的商业化生产,以及加强对转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进口、经销环节监管进行立法。    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对经济 安全不利   程恩富说,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之一。 粮食安全不仅是数量方面的安全,也包括质量方面的安全。从质量方面看,粮食安全的核心之一是粮食种子的安全。 现有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转基因种子退化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例如,我国1997年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的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籽棉、皮棉的转化率数年后就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   如果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我国的粮食生产,风险将难以估量。这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存在基因污染等增殖、扩散及清除途径不确定因素,并且其种子完全靠生物公司供给。   程恩富举例说, 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专利分别属于孟山都、拜耳和杜邦三家跨国生物公司。如果这种具有价格优势的转基因水稻一旦被大规模种植,我国自有的传统的优良粮食品种必然会被逐渐淘汰。显然,现阶段匆忙推广和种植转基因粮食品种,难以说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安全。    转基因作物产业 化不是主流   程恩富坦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并不是发展主流。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统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种植或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全球99.5%的农民不种植或拒绝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全球85%左右的转基因作物是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四个国家。可以说,目前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并不是主流。   他同时指出,转基因粮食缺乏未来消费市场。即使我国的转基因粮食作物生产在技术上得到解决,其成功也要最终取决于其市场前景。主张推广和生产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观点认为,利用转基因粮食作物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农产品的竞争,除了价格方面,还有质量,更重要的则是需要消费者的认可。   自1998年以来,欧盟便没有批准过任何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上市,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禁令。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94%的欧洲人希望能自己选择是否购买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据俄罗斯舆情研究中心调查,95%以上的俄罗斯人同意拒绝使用转基因产品。总的来看,全球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普遍并不放心,转基因食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转基因粮食的种植和食用存风险   转基因粮食作物及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程恩富认为,由于转基因食品目前还处于消费的初期阶段,其对消费者的健康究竟有何直接的负面影响,暂时难以下结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估量。但国内外不少动物实验都表明,转基因食物存在潜在危险。2009年12月10日法国科研人员指出,经过足够样本和多方面比较的实验,发现转基因玉米对老鼠内脏发生毒性副作用,作用程度同食用数量时间和对象性别等因素相关。   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绿色优势存在不确定性。转基因产品对生态与环境安全具有不可预测的影响。一方面,转基因作物会扰乱原有的生态系统,基因的转移、污染、增殖和扩散,可能会造成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生物链的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势必带来种子污染,一旦人们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缺陷,将无法挽救。   鉴于种植转基因粮食和食品存在的诸多风险,程恩富建议,清理现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对现有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种植和交换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并加强对转基因食品进口、销售和生产的监管,对现有进出口转基因粮食和工业原料等领域进行风险评估,使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决策遵循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1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粮食,生命和土地——农业与食品国际影片展映系列
tian2009 2010-3-8 23:34
【按:转发一个消息。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粮食,土地与生命 农业与食品国际影片展映系列 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蔬菜和土地。 展映活动介绍 随着农业、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成为学者、政府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热点话题,电影人也用他们的视角,将这些话题带进国际主流院线。关注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纪录片 《食品公司》( Food Inc. )一举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提名。 正值立春,农忙开始。欢迎大家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参加我们特地为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准备的以 粮食,土地和生命为主题的农业与食品国际影片展映系列活动。 在国际专家和电影人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展映活动将是《食物的未来》 (The Future of Food) ,《玉米大亨》 (King Corn)_ 和《大河》 (Big River) 这些国际知名作品在国内首次亮相。 这些影视作品的作者视世界粮食安全和世人食品健康为己任,以不同的风格和角度去唤起大家对自己的食物来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食物的未来》历经三年的跨国研究和拍摄,通过与各国专家和农民对话,生动地揭示了复杂的生物技术、伦理、环境、农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当今北美乃至世界粮食系统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和食品安全所带来的挑战。 而在《玉米大亨》和《大河》里面,两个美国的年轻人则回到美国爱荷华州老家,种上一英亩美国最高产、补贴最高的粮食玉米,用亲身经历去探究自己的食物来源,追踪自己种这一亩地将会为下游地区的人们带来怎样的环境影响。 通过观看这次来自国外的影片不仅能帮助观众了解别的国家的情况,更可以透过其它国家在农业工业化之后发生的各种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来反思中国本身的各种现象和趋势。例如, 《社区的力量》讲述被美国封锁的古巴在 90 年代苏联解体后,面临严重的石油短缺,被迫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从而探索出一个可持续的农业模式。这部虽然讲述的只是古巴的故事,但是在当今世界可能面临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它也为我们如何在后石油时代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该片被评为纪录古巴 短暂的石油危机历史 最出色的一部片子。 这些影片的作者和他们拍摄的对象已经开始关注,开始行动。今年的春天,我们期待能够从你们那里获得多一份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思考,多一点让人放心的绿色。 请关注我们的最新展映活动安排: 3 月 12 日晚上 7:00-9:00 《东西的故事》( Story of Stuff )放映暨可持续生活方式专题讨论 主持人:文佳筠 ( 美国 2030 研究所 ) 主讲:安金磊(河北农民), 陈昕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贺雪峰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地点:人民大学民德主楼 930 3 月 13 日 下午 3:00-5:30 《玉米大亨》 (King Corn) 放映和讨论 嘉宾: Jim Harkness ( 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 ) ,石嫣女士(人民大学博士生,小毛驴农场创始人) 地点:人民大学民德主楼 930 3 月 14 日晚上 6:30-9:00 《食物的未来》 (The Future of Food) 放映和导演见面会 嘉宾:导演 Deborah Koons Garcia 女士, Joshua Muldavin 博士( 2030 研究所 ) 地点: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3 月 21 日晚上 6:30-9:00 《食物的未来》放映和导演见面会 嘉宾:导演 Deborah Koons Garcia 女士, Joshua Muldavin 博士(美国 2030 研究所 ) 地点:北京老书虫( Bookworm, 北京市朝阳区南三里屯路 4 号院 , 中宇大厦东南侧 ) 3 月 22 日晚上 6:30-9:00 《社区的力量》 (Power of Community) 放映和讨论 嘉宾:文佳筠博士 ( 美国 2030 研究所 ) 和何慧丽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地点:人民大学民德主楼 930 4 月 18 日晚上 7:00-9:00 小毛驴 开锄节户外电影《玉米大亨》( King Corn ) 放映专场和讨论 地点:小毛驴农场 ( 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 ) 如果您希望加入我们的邮件组,继续收到相关展映的最新信息,请发邮件到 filmseries@action20 30.org ,主题写 订阅展映信息 。 寻找有合作意向的学生社团: 我们欢迎学生社团,尤其是学生环保社团,和我们合作,在北京各大高校策划、组织和宣传校内的展映活动。我们欢迎有创意的主题和灵活的展映形式,将有关影片推广给更多的同学,把讨论办得更生动有趣。如果有兴趣合作办展映,请和我们联系: weng@action2030. org 。 主办机构: 2030 研究所( Action 2030 Institute ) 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 ) --
个人分类: 借花献佛|21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观点:如何构建中国式粮食安全战略
杨学祥 2010-2-23 08:28
观点:如何构建中国式粮食安全战略 相关专题: 粮、油 时间:2010-02-23 01:00 来源: 中国粮油信息网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时至今日,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引发了世界粮食危机,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这次危机有着众多的诱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非农产业的高附加值和增长的快速性对后发国家和地区来说,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力,这时,农业的战略位置常常容易被人忽视。 近年来,世界粮食形势的严峻,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国务院2008年7月2日讨论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关于粮食生产的具体目标。同时,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粮食安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争议:中国粮食安全的多重思考 1992年中国政府在萨乌马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国内学者对粮食安全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并形成不同的观点。林毅夫和蔡昉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的角度对中国粮食战略提出反思,认为过分强调粮食自给自足会影响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黄季琨则在总结和评估中国粮食生产增长过程的基础之上对中国未来25年内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的发展趋势做了综合的论证,并提出了口粮安全的概念;卢锋指出中国长期以来在粮食问题上存在过分强调自给自足的泛政治化认识误区,认为中国未来在保持基本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应实行较为自由化的农产品和粮食贸易体制;潘岩认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水资源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将日益突出,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观点:朱希刚对中国粮食供需平衡问题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及其实现途径;而柯炳生、王德文等则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及政策做了全面的回顾与剖析,并指出应实现基本机制市场化;丁声俊等认为,粮食安全涉及需求者、需求时间、产地来源、所需粮食、粮食数量与质量以及购买力六个要素;翟虎渠等提出粮食安全应当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陈锡文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以及低收入人口的定向补贴五个方面来理解粮食安全;蔡昉认为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转折之后,中国的粮食生产与发展面临激励机制的转换,应适时提出主动的粮食安全战略;等等。 国内学术界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否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存在,认为即使存在粮食安全隐患,也是由于供给渠道不畅。如茅于轼认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饥荒是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中国不能因为粮食安全这个并不存在的问题而延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如周立、杨学祥、王磊等认为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挟粮食而扼制其他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认为粮食生产不能遵循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而应该遵循国家的安全战略。 形势:中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粮食的功能不断扩展,其价值的评估将更加复杂,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粮食的可获取性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粮食的这个社会属性主要是通过粮食安全这个概念揭示出来的。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粮食问题日益严峻。这由粮食属性决定:(1)粮食供给的价格弹性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小,是一种特殊商品;(2)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质,是整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公共产品;(3)在现有的条件下,粮食既是弱质产业产品,又是多功能产品; (4)在现有的国际竞争格局中,粮食已经成为国际战略物品,成为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的重大筹码;(5)农业包括粮食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粮食产业不能简单地拿经济指标来衡量。 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不断发展粮食生产的扩张能力,通过高补贴政策、高技术支撑、高资本控制、高市场操纵等手段,迫使多数非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将粮食作为世界经济战争的战略核武器,操纵粮价作为转移经济危机和打击新兴经济体的最有效手段。面对这样的国际新形势,在国内绝对耕地面积萎缩,实际播种面积减少,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农民断代现象普遍出现,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等问题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战略: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我们认为应实现四大转变,即从局部性的粮食安全向全局性的国家安全转变,从被动性粮食安全向主动性粮食安全转变,从单纯的粮食安全向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转变,从强调粮食生产向同时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的改变,关键是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前提是要保证农民能够从种粮中得到比较收益,而提高种粮效益无非是靠价格和补贴。一方面,政府补贴的推动力要通过市场价格的原动力起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的价格原动力需要政府补贴的推动力来激发。市场激励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套才能走得更远,而政府的政策必须得到市场的激励才能可持续发展。具体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创新政府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推动力。要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法定投入,确保粮食的基本生产能力;优化组合粮食生产补贴的长效政策,确保粮食的市场竞争能力;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替代机制,确保粮食生产方式的更新能力;维护农民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确保粮食的持续生产能力;提升传统的食品体系和品种结构,确保粮食的多样化生产能力。二是激活市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动力。要将政府要粮和农民发财统一起来,形成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发挥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诱导作用,完善粮食最低保护价的定价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多方参与粮食储备的积极性,构建面向世界的粮食储备体系;推进粮食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强化粮食在世界市场的战略竞争能力。 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只有把仅仅满足于国内需求的口粮农业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战略产业,实行高财政补贴政策以支撑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从而将强有力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掌握中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08770667.html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 早在1998年华人学者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这一远见。 早在2006年11月,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就大声疾呼:爆炸性的美国乙醇生产用粮需求,将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和政治稳定。遗憾的是,布朗的这一担忧今天已得到验证。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宣称,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已经在36个国家内诱发粮食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警告: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 1 粮价上涨的速度惊人 世界粮价上涨速度惊人。以大米价格为例,泰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输出国近几个月先后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导致3月份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大幅上升,离岸价由月初每吨467美元上涨至月底的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国大米出口报价比上月暴涨30%,创下20年来的新高。与上年同期相比,3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价格分别上升了137.5%、36.4%、79.2%、66.6% 。 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粮价近期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豆类上涨36.5% 。 2 富国政策导致穷国粮食危机 布朗把此轮粮食危机比喻成8亿辆汽车与8亿饥民间的夺粮大战:发达国家要让8亿辆汽车烧乙醇应对油价上涨,却因此使世界上8亿穷人陷入吃不起粮或无粮吃的危机。包括布朗在内的多数专家认为,推动此轮粮价暴涨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规模发展生物燃料。有预计显示,今年美国用于乙醇提炼所需的粮食将达1.14亿吨,占美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8%。布朗所长的研究表明,仅此一项,就使国际粮食需求的增长幅度,由2005年的2000万吨,提高到现在的5000万吨。从发展趋势看,鉴于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就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为避免粮价、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为社会动乱或国家危机,国际社会就必须及早协调行动,控制粮食危机的事态发展。否则,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的穷国,就可能步步滑向战乱国或失败国,从而对世界和平形成更大威胁,使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动荡 。 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让齐格勒20日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正导致一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基础产品市场已为全世界带来了恐慌,而西方国家应为此负责。齐格勒当天接受奥地利《星期日信使报》采访时说,生物燃料产量增长、基础产品市场投机行为和欧盟出口补贴政策,这都意味着西方国家应对贫困国家正遭受的大饥饿负责。他说:每个受害者背后都站着一个凶手。这是一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 齐格勒批评全球化垄断了全球的财富,跨国公司要为结构暴力负责。结构暴力指贫穷、疾病、压制性体制和社会歧视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这一概念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与直接暴力相比,结构暴力是一种无形、看不见的暴力,需要长期过程才能消除。齐格勒说:一群市场交易者、投机者和金融强盗已经变得丧心病狂,他们构建了一个不平等而且充满恐慌的世界。我们必须制止这一切。齐格勒17日说,考虑到生物燃料的推广对全球食品价格飙升的影响,大量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已构成了反人类罪。此前,他建议停止使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5年,直至科技达到能够利用农业垃圾生产生物燃料的水平 。 3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将加重危机 1972年前苏联天灾造成的粮食巨幅减产,就曾诱发世界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成倍增长 。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60年周期,2010-2020年全球气候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 。 1890-1924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导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导致前苏联农业歉收和政治解体。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不容忽视 ! 我们在2006年12月指出,类似20世纪60-70年代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经到来。1959-1961年中国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前苏联农业连年歉收最终导致政治解体,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 。 中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可靠稳定的粮食供给和能源资源供给,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必然导致生存和发展条件受制于人 。 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的攀升,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粮食安全象能源安全一样,成为大国自身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国家兴亡的一个古老课题,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却依然存在。 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气候剧变旱涝交替流感疾病流行,灾害链的历史轨迹值得关注 。 气候变冷导致饥荒和民族大迁移的观点早在1998年由外籍华人学者许靖华提出,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上。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 2007年7月9日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进一步提出,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他们的研究已经发表在施普林格的《人类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其重点在于,温度的波动和农业产量的降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 。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究、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如果科学无法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就可能提前结束第5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 。 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效应将持续上百年,2020年世界经济将步入经济长波下降期 。减排温室气体的举措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减排借口和旗帜下掩盖的资源争夺日益激化,两极地位岌岌可危 。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来源于理论上的不可行性:减排能否拯救全球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减排计划不能在2020年前有效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即使现在气温仍在不断升高,由于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可能就会发生。这是继许靖华之后,科学家向人类发出的又一次警告。 世界粮储只够吃57天,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人类已经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现在又面对高粮价的挑战。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的攀升,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粮食安全象能源安全一样,成为大国自身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国家兴亡的一个古老课题,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却依然存在。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气候剧变旱涝交替流感疾病流行,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历史轨迹值得关注 。 4 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忽视农业生产 国际在线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19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表示,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忽视农业生产。素帕猜当天在2008年世界投资论坛开幕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世界人口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气候条件趋于恶劣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球对粮食需求的增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忽视农业生产,导致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生产力下降则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   4月19日,包括农业部、世界银行、中国科学院在内的众多官员、专家在天津南开大学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讨论。这也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8年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农业部官员,张红宇对粮价的看法可能令很多城镇消费者感到失望。国内粮价上涨是国内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生物能源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就我个人判断,涨价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这样判断粮价走势。他认为,从2006年年底持续到现在的粮价高位运行,意味着中国的农产品的供给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新的供需平衡紧张阶段,且供给偏紧。   十年前,当中国的粮食产量于1998年达到历史顶峰5.12亿吨之后,中国政府曾经对农业的发展做出过判断:我国的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供给基本平衡,且丰年有余。由于担心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结构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过剩问题。从那年开始,执行了多年的粮食收购保护价开始被逐步取消。张红宇表示,1998-2008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农业自身出现的问题,使得中国粮食供需出现了新的问题。   以工业化发展为例,2003-2006年中国玉米生产量年均增长7.9%,这样的增速在农业领域已属惊人。但同期,中国玉米的加工转化能力年均增长高达20%,三倍于玉米生产的增长。除了工业化对农产品的消耗,城镇人口结构和食品消费结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截止到2007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9亿-5亿人,其中有2.2亿人口是从事非农产业。这些人过去是粮食、肉类的生产者,现在变成了纯消费者,需求大大增加了,自然极大的增加了我国粮食供给的压力。张红宇表示。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给中国的农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旧的平衡已被打破,新的平衡正在建立之中。中国18.27亿亩耕地要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无论如何,这个资源紧张状态将时刻存在 。   从长远来看,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教授等专家认为,必须要从提高农业生产力层面上考虑,比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 。 5 粮食危机提前到来的启示 历史上,世界粮食危机与灾害天气有关,气候导演了世界战争 。本次粮食危机早于气象灾害,表明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政策失误和利益冲突。 气候政治化、奥运政治化、粮食危机政治化,富国在气候危机到来之前力图凭借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优势向穷国转嫁灾害危机,抑制不发达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化的经济遭遇不和谐的非全球化的不公正的政治,世界经济市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急于发展的中国人过于相信世界政治的公正,世界市场的公平,奥运圣火传递风波和世界粮食危机敲响了盲目相信国际社会和盲目依赖世界市场的警钟:如果中国真正变为世界加工厂,世界市场能否成为中国稳定可靠的粮仓? 世界市场经济中的财富是不断变化的,中国人的财富观应该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我们用资源、环境和数十年的辛劳赚得的美元,在美元贬值的趋势下,又能买回多少石油和粮食?在西方经济规则控制下的世界市场中,穷国永远是受害者。 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把此轮粮食危机比喻成8亿辆汽车与8亿饥民间的夺粮大战,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让齐格勒20日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正导致一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中国的经济学家目前还缺乏这种勇气和远见。不过,有一点已经得到确认:依赖世界粮食市场无异于国家自杀,多国在粮食危机中的动荡正在证实这一观点 。 结构性的动荡已经使世界粮食陷入深度危机,随之而来的气候灾害将使欧洲的减排计划黯然失色,换句话说,减排计划造成的高成本将推动世界粮食危机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断粮的穷国饥民,减排计划无异于画饼充饥,更有甚者是雪上加霜。 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2008-2009年、2011年、2018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大旱年发生,2020年可能发生世纪性大洪水 。 自美国五角大楼向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到2020年,欧洲的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 这些预言绝不是空穴来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将在2010-2020年进入高潮。 参考文献 1. 粮价危机:8亿辆汽车与8亿饥民间的夺粮大战。2008-4-19 10:55:59人民网天津视窗。 http://www.022net.com/2008/4-19/436876292511469.html 2. 马晖。农业部官员:粮价上涨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00:42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22/004215400644.shtml 3. 联合国专家称粮价上涨是大规模谋杀。2008年04月21日02:32 海峡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8-04-21/023213767054s.shtml 4. 杨学祥,杨冬红。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太平洋十年涛动。 2004-8-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998 5. 杨学祥。关注预防大灾的粮油储备:气候突变与国家安全。2004-7-1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34 6. 杨学祥。关注预防灾害的粮油储备:从崇祯大旱到三年自然灾害。2004-7-1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50 7. 杨学祥. 灾害天气导致粮食安全隐忧. 2006-12-1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486 8. 杨学祥。莫让石油进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死穴。 2004-5-3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40 9. 杨学祥. 禽流感是世界头号威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2007-10-1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4547 10.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11. 雅龙。研究暗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发布时间:20070710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07/1_20070710_157896.html 12. 杨学祥. 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 2007-7-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112 13. 杨学祥. 南极又成新闻焦点:重视气候变化还是意在夺取资源?杨学祥. 2007-11-12 光明观察. 国际军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12/content_696355.htm 14. 杨学祥。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从石油争夺到粮食控制.刊发时间:2007-11-22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2/content_701187.htm 15. 杨学祥. 关注禽流感、地震和拉尼娜的最新发展.刊发时间:2007-10-26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0/26/content_689261.htm 16. 杨学祥. 不断增大的风险:强震、海啸、低温、沙尘暴和禽流感. 2007-09-16 13:21:18 光明观察.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16/content_671723.htm 17. 杨学祥. 历史的足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刊发时间:2007-11-27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7/content_702985.htm 18. 魏向楠。联合国官员称忽视农业生产导致全球粮价上涨2008年04月20日09:08 来源:国际在线。 http://news.sohu.com/20080420/n256403233.shtml 1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0. 杨学祥。气候导演战争。新发现。2007年12月号:68-73。 21.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4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主食不是鸦片!
tarimriver 2010-2-14 16:24
转基因主粮当然不是鸦片! 鸦片这玩意,多少年前世界的许多地方就有了,而转基因主粮呢?好像只有今天的中国才有的特色玩意! 你说,转基因主粮能是鸦片吗? 鸦片这玩意,百年前祸害过中国人,中国人对这玩意可以说是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你要农民种鸦片是会被戳脊梁骨的;而转基因主粮呢,历史上何曾祸害过中国人?因而农业部可以推广,某些搞地质的科技工作者可以力主,总之,中国农民是可以种的,而种转基因主粮,非但不会被人戳脊梁骨,反而可以获得创新、能手、示范户等之类称号的!至于以后,以后出现的问题,科学会解决它!什么?如果以后出现的问题科学解决不了怎么办?何妨以不了了之,天变不足畏嘛! 你说,转基因主粮能是鸦片吗? 鸦片,根据古今中外的记载,尚未听说是常人必须进食的东西,而即便吸食成瘾,只要手段得力,大部分人还是可以戒掉的;而主食呢?常人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如果发现要进食的转基因主粮出现问题,常人能戒吗?不要抬杠,俺说的是常人,不要拿享受特供的人来说事! 你说,转基因主粮能是鸦片吗? 当年向中国人推销鸦片的,是英国人;而今天,向中国兜售转基因主粮的,是农业部的某些人以及某些搞地质的转基因爱好者。当然,有人说是美国的孟山都也向中国人兜售,广西的迪卡玉米就是铁证! 你说,转基因主粮能是鸦片吗? 鸦片是天然作物,其危害性是大自然赋予的;而转基因主粮呢?转基因主粮是受控于操作者的,其危害性取决于操作者的科学水平,更取决于操作者身上流淌的道德的血液! 你说,转基因主粮能是鸦片吗? 好粮虎年旺 种好粮,吃好粮; 父母健,子女壮! 转基因,危害广; 欧盟禁,日本防。 或燃油,或出口; 美虽产,不当粮! 印度穷,人且多; 慨然拒,意味长! 都是人,爹娘养; 他不吃,我亦防! 对假药,人提防; 对假粮,能两样? 转基因,高科技; 高科技,又咋地? 三鹿奶粉高科技, 大头娃娃它养的! 对科技,莫迷信; 科技后,还是人。 人高尚,科技良; 人低劣,科技恶! 人为钱,心肠坏; 号专家,不例外! 祖宗训,食为天; 病口入,莫懈怠! 过虎年,人高兴; 吃好粮,不生病! 种好粮,吃好粮; 祖国兴,子孙旺! 自: http://www.yhcqw.com/bbs/dispbbs.asp?boardid=14ID=11364replyID=11364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18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狗日的,转基因
sheep021 2010-2-12 09:39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本博曾与一个朋友谈论过: 问: 请教一个问题:能否把人的基因组结构看做一座房子的架构,而基因则是建筑材料,如砖头,转基因就是用特制的砖头代替正常的砖头,这些转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人体经过消化吸收,把这些砖头作为了人体的建筑材料,所以有缺陷的东西就驻留人体了? 答:比喻得很形象,另外,那些坏转头还会复制自己。 以下内容 摘自: 全民反击外来转基因产品 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特别是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和扩散是一定要慎重的;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科技能掌握的,可以适当实验研究种植验证安全性,对于外来的产品坚决制止;在现有作物可以保证人民需求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推广和生产;即使是我们自己的,也要警惕对方和利益集团的混水摸鱼关于粮食领域的问题,广大网友的舆论还是有影响的,也给了越来越多有良知受压的研究者信心,我们在媒体上已经可以听到一些声音谈到这一问题, 比如披露出的一些观察结果,进口的玉米种子是必须使用对方产的特定农药才有效果,这就说明种子是有后门的,也间接的表明了它对人体可能的危害性 扩展开,对方是制造一个生产链,从种子到农药,再到人和人要吃的药 所以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外来物种和其产品的危害性是非常重要的,事物改变需要多方的努力,有句话叫需求牵引,人民不只是有需求,还应该可以对事物起到牵引的作用 如果你觉的自己没有起到过牵引的作用,而是看到对方越来越嚣张,那是你从来没有努力的去行动,你选择了旁观和沉默 我觉的关于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宣传和认识,大家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智慧,人民有不选择的权利,有一天你面对推销,你可以微笑的对推销商说:对不起,我只吃中国菜籽油 我相信很多伙伴都有这方面的才能,我们可以起个宣传口号,我想了几个,大家可以看看,有兴趣的伙伴可以配个图,看看大家谁最有创意,呵呵: 为了中华民族,告诉她,这是你的责任! 有种生存叫做不选择! 原生的才是绿色的! 产品没有人选择或者选择的人少就会下架,我们可以用对方的市场经济法则淘汰它,其实大家觉的为什么我们的粮食产品竞争不过这些外来的转基因产品,其实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你去看看,大型超市的东家是谁?是谁在选择性的进货,是国产的不好吗?恐怕不全是的,呵呵不光产品,别人也在控制你的销售渠道,否则怎么控制市场啊,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还要控制的一点是外资超市在中国的发展规模,这是很重要的。要做就要从原料的种子,种植,生产,产品制作,销售渠道和媒介全部监控才有效。 不需要媒体和论坛,需要的是你的嘴和手,还有你的行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粮食——天使还是魔鬼
chmax 2010-2-2 23:08
今日看到人民网上的一篇文章,讲今日通过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文章称,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需要认真对待,慎之又慎。 1,安全性有待确认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 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2,物种安全有隐患 “国家环保部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官员曾发出警告:在生态系统中,转基因生物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它可能破坏整个生态的平衡。 国际上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2001年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大豆事件”,2006年还曾出现“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 3,粮食主权需慎重 “这些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技术用于科研没问题,一旦商业化就会被索要高昂专利费,这就对我国的粮食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 人啊,别折腾。尤其是别折腾自己。 参考:http://env.people.com.cn/GB/10911504.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两条非但不是钱老的过错,更表现了他的科学远见卓识
热度 1 人为峰 2009-11-8 17:23
钱老走了,作为钱老的粉丝却苦于自身文笔的拙劣和对钱老的无限敬仰而无法写点什么。但对有些杂音不得不发出自己的声音。 无人敢于明目张胆地怀疑钱老的丰功伟绩,但仍然有人在隐晦的挑刺:钱老有两条错误:关于亩产万斤粮的文章和支持人体科学研究。这些人中确有是力图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去评价钱老的一生,但局限于其对科学的科学认识(即便其本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僵硬、呆板地套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有失严谨地评判钱老的错误;有些人却是反伪科学成习惯了,为了博取眼球或点击率,一种极怕被大众冷落的心态,语不惊人誓不休、口吐狂言。 本不想在这块自留地上引发战争,但亮明自己观点却十分必要。 对于亩产万斤粮,你只要全面、完整地去读一读钱老的原文,哪一点错了?!再请看看二则报道: 六十年后再看《人民日报》:四川梓潼红薯亩产过万斤大关 破世界纪录 ------沉痛悼念科学巨星伟大人格忠心爱国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95460532boardId=25) 种菜不用土,空中挂红薯(http://cnbg.net/inc/ArticleRead.aspx?ArticleID=2636) 后一则报道中: 创意三   空中红薯可连续收获三五年   单株产量1000公斤,是国际首创   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连续收获三五年。   在现代农业创意馆,参观者看见架子上吊下来一串串连着枝蔓的红薯根茎,都十分惊讶。这种让红薯长在空中而且根系分离的技术,可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专利。   据介绍,让红薯根系分离空中连续结薯技术则把红薯种在花盆里架在空中,当根系成熟采摘红薯时,只需取下花盆割去我们要收获的红薯根茎,套上花盆后枝蔓还可继续生出红薯。   别看只是把红薯从地里挪到空中,这却将红薯的植株寿命延长到3至5年,单株块根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 还有: 创意二   LED灯给蔬菜当太阳   产量提高数倍,口味却没有区别   农业创意馆中最昂贵的种植设备,是集太阳能光伏、LED照明等为一体的太阳能光伏LED植物工厂。    种在一排排架子上的生菜享受着特殊光谱LED灯照射,提供电能的则是太阳能光伏板,循环管道提供的营养液除了三分之一被植物吸收外,其余的全部循环再利 用。省电省水省土的植物工厂提供的蔬菜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数倍,口味却没有区别。这种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LED节能光源与植物工厂相结合的模式费 用昂贵。据介绍,近一平方米大小的LED灯板就要几万元。别看这套系统价值昂贵,在未来发展非可耕地农业、都市农业和太空农业,实现高效生产方面,这套系 统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只要有基本逻辑推理和一丁点儿的合理想象,这两个问题就成为极易和极难预测的两个极端了:现在亩产能够达到多少?!未来亩产是多少?! 至于人体科学研究,应该是中国人的一次不可再失去的机遇,也是中国人具有优势的地方:人多!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不久的将来,钱老主导人体科学研究会得到验证,此时才能够说科学在中国真正得到普及!此时要找到以科学面目出现,实际做的却是将科学宗教化、阻碍科学进步的勾当的人就比较困难了。 本自留地的主人申明:欢迎一切本着科学、实事求是的学者、网友交流、探讨,严禁 1. 谩骂式的言论; 2. 科学宗教化、机械化的言论; 3. 只图一时口快而无任何学术、社会责任感 的言论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宿命:为独立而战
huangwd99 2009-4-24 22:22
中国的宿命:为独立而战 http://www.anti-cnn.com/forum/cn/thread-100639-1-1.html (此文由前文《中国还能独立多久》修改补全) 战略独立 我这里说的独立,当然不是主权独立,而是战略独立。 什么是战略独立?在当今的全球村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完全的独立,包括美国,或者说美国对世界的依赖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全面广泛。但是美国显然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独立能力。战略独立不排除很多方面对外依赖和需要,也不是说一切事情都你说了算,不跟人商量,实际上绝大部分日常事务都必须通过谈判妥协解决。战略独立的含义是能够参与国际军事经济政治各方面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在涉及核心利益的战略问题上能够与任何对手进行平等的谈判、竞争或冲突,有不被人绑架挟持的自由和选择。 美国政府在布什上台之后经常公开谈论行动自由,那是单边主义,要求比战略独立更高一层。我们认为行动自由不但是不现实、不可持久的,而且即使可以实现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不把对方全部肉体消灭的前提下,你的行动自由就是其他所有人的行动不自由,而这必将招致反感、反对乃至不择手段的反抗(比如恐怖主义),最终还是自找苦吃。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的总体最佳选择,即使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无奈的。 中国尚未独立 中国的主权独立从秦朝建立中国这个概念之后就没有丧失过(外族侵略之后也还是中国皇帝),但是战略独立从晚清(最晚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开始就丧失了。毛泽东时代在珍宝岛之后可以说获得了战略独立(毛泽东说的民族独立实际上就是战略独立),但其代价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之后,战略独立不再是中国执政者的首要关心,现在回顾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起飞、体制转型、融入国际社会等等巨大的成功和进步,其代价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战略独立。 回顾中国二百年以来的近代史,历经多次内外战争和政权更替,但她的国际活动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主线,那就是追求战略独立。晚清时期,为了抵御西方殖民的不断进攻蚕食,皇室不惜倒向曾经是天朝藩属的日本求助;民国抗日,那是连主权独立都岌岌可危,于是中国向美国和苏联求助;内战时期,蒋介石为了安内而不得不倒向美国,但他却一直不是美国称心的盟友,到退居台湾也仍然如此;中共政权建立之初,不得不仰仗苏联,但也正是苏联不允许中国保留战略独立的态度逼得北京反戈相向,不惜向精神敌人美国示好(不过在示好的同时也通过越战向美国宣示自己维持战略独立的决心和能力);苏联解体之后,北京意识到美国同样不允许自己保留战略独立,于是借俄国内外交困的时机与其寻求平等的伙伴关系。。。 在列强林立、风云变幻的当代世界,中国十几代人、数届政府在不断互相争斗指责的同时却在无意识中追求着一个共同不变的目标:战略独立。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不允许当权者选择唯一的另外选项,那就是永久性附属于某个列强。作为一个大国,世界不可能允许中国像瑞士那样独善其身。作为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弱国,中国在任何时刻都不得不与某个列强结盟,否则连主权独立都随时可能丧失。作为一个大弱国,别人不可能象小国那样把你当成自动无害处理,长期、放心援助帮助而不防范,即使你愿意成为忠实附属。 现在,中国处于自从西方崛起以来离战略独立最近的地位。 但这也正是最危险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不读书不看报的JoeSchmoe都能清楚地看到你逐渐成型的实力并为你未来不可知的潜力而担忧。近年来西方逐渐表面化的反华情绪到最近的藏独事件达到新高潮,虽然其具体时间、方式和契机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从总体和长一点的时间尺度看却是必然的,而且这也不会是西方担心和抵触中国的巅峰,以后的冲突必然更加激烈和表面化,未知的只是方式和时间。这种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抵触的根源和意识形态、种族甚至历史都无关,那些都是表象和借口,而是源于人类最根本的部落本能 设身处地想一下,遥远的地方有13亿人,能吃苦、干活而且不乏才能,原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中间落魄一段之后,最近二十年持续迅猛发展,无论世界上出现什么危机都不受影响,你能不对他们担心抵触吗? 这种部落本能并不一定是普适的,在任何一个个人身上都不一定表现,但在统计意义上则毫无疑问是存在并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国际政治的根本动因之一。 所以,除非中国崛起的势头停止,否则她面临的各种阻力和压力必然随着她的崛起而不断增加,直到超越某个临界点,也就是现有列强最终无奈地承认现实,停止无谓的压制,接受中国加入游戏规则委员会。 本文的用意绝非鼓吹战争或与西方(美国)或者任何国家的对立情绪,恰恰相反,是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寻求避免或至少最小化战争的途径,因为只有抛弃一厢情愿的幻想、认清现实、避免被误导或操纵、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化,才能及早做好战略准备,在和平选项作废之前促使各方选择和平,或者在和平无望的情况下及早做好应变准备。 本文的目的也不是提出解决方案,那个题目太大,而是分析现实。 具体分析起来,中国的长远发展面临着两个战略性瓶颈: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就没有战略独立的资本。正因如此,今后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两个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在自然限制以外的人为限制和挑战。 能源安全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第七大生产国(与墨西哥大致不相上下),目前一半左右依靠进口。国内产量近年有所增加,但远远赶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往前看,政府对燃油价格实行政策性压制(补贴)的做法没有改变的迹象,所以只要中国经济不进入衰退,即使石油价格继续上涨或高居不下、欧美经济萧条,但中国人不觉得痛,那么对石油的胃口就会继续增加,而如果经济继续增长的话则会有额外的需求压力。最近中国发现了几个储量可观的大油田,并在西太平洋大陆架、深海甚至世界各地全方位加大勘探、收购和开采力度,但这些努力都是不久前才开始,几年之内不可能见到显著效果。所以,如果经济不出现长期衰退的话,至少在五年之内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不可能减少,而且大于50%这个水平完全有可能一直持续到能源结构转型。 一个以加工、再加工出口和石油进口为生的国家,除非有足够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硬实力)保障自己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公平利益和对石油资源的公平获取,否则必然处处受制于人,即使大部分时候看上去一切照常,但一旦出现危机或遇到战略要害问题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屈从别人修改游戏规则。这就是丧失战略独立能力的经典表现和结果。 横向比较一下呢?美国75%靠进口,美国人喊能源安全狼来了已经喊了多年,但其能源安全的危险远远小于中国,因为它对石油资源的获取不受钱之外的障碍,而石油结算的钱是美元,也就是以美国政府信用担保的支付保证支付什么呢?美元。所以从宏观和长远经济角度看,石油对美国来说是免费的,除非石油结算和美元离婚或者美元回归金本位两者都是中短期(几年)内的不可能性。长远看当然这个风险不是零,但是在美国的单极地位全面崩溃之前,它都一直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金砖四国中的俄国是主要石油输出国和近几年来油价上涨的主要受惠者,虽然其生产量有下降趋势,但其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尚未勘探,随着气候变暖和油价居高,俄国石油储量很可能大幅增加。巴西最近在其近海发现巨大油田,开发之后将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纵观世界,争夺石油的就是几个需要进口的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其中前三者基本可以归为美国,因为在可见的将来之内和现有国际架构之下,日本不可能获得战略独立,欧盟也不会被美国剥夺石油获取权。 当然,和中国争夺石油的并不只是美国印度,中国陆地邻国所有富油国、东海(日本)、南海(东南亚诸岛国),关于石油的争夺都可能恶化,而且可能首先恶化。但这些小国的争夺和美国性质不一样,他们现在之所以很强硬,只是因为中国还不够强大或者没有充分使用其实力,等哪一天他们承认中国地区强权的地位了,自然就会闭口不谈武力,而是转为政治或商业谈判了。二十年来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马来西亚也转变不小,这些变化的原因很简单,但影响和意义却颇耐人寻味。 所以,从能源安全角度看,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内,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安全冲突主题就是中国、印度和美国对石油资源获取能力的竞争。不是东西对抗,也不是南北极化,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正邪决斗,而是中印美老百姓抢石油。 这将是一场赤裸裸的并因赤裸而丑陋的争夺,正义、公平、道德等词汇将进一步沦为空前廉价的娼妓,人性的丑陋将无处可藏,而且因此使得虚伪达到震耳欲聋的音量。 因为它丑陋,所以值得尽一切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恶化;因为它重要,所以值得付出一切代价去赢得。 中国政府和有关精英界必须把能源安全放在这个框架之内分析和对待,只有如此才能摆正其他战略决策和运作操控、看清时势。在这个框架之内看,美国打伊拉克、意图颠覆伊朗、以战略性长期支持以色列为基础的中东政策、拒绝中海油收购Unoco、直到近年油价在供需平衡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飙升等等看似不一定相关的现象便都一目了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油价飙升并不一定是有组织、有意识的什么阴谋操控,即使有人试图如此也不一定能居天之功为己有,但市场心照不宣的共同假设就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为什么中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印度高速发展近十年,而油价直到近两年才飙升呢?简单说,是因为世界现在终于接受了现实和中印经济将可能持续发展的未来。如果世界对中国和/或印度的石油需求量预测降低,石油泡沫马上就会破灭。但是,即使不归结于阴谋论,油价飙升的直接结果还是干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这个框架之下,中俄再次合作具有特殊意义。当然,俄国和美国欧洲日本一样,也会有对中国崛起的天然担心(几年前江泽民和俄国签约放弃领土要求、划定边界,很可能是无奈但却明智的选择,非此不能获得俄国人的基本信任),而且苏俄过去两百多年对中国的侵略和压制也给中国人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两个相邻而且强烈寻求独立的大国不可能长期信任、平等结盟。但是,在美国承认中国战略独立地位之前,和俄国建立某种性质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中国的唯一选择。我在《中美结盟共治天下》一文中提出中美结盟是最佳的长远目标,但是通向它的路上恐怕必须经过中俄结盟。也正因为这个看似矛盾的长短组合以及俄国地广人稀、油气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中国需要在俄国和欧美的争夺过程中乐观其成,最近格鲁维亚独立中国低调中立、对前苏联分化以及现在北约和俄国的争夺三缄其口,这都是相当高明的做法。换言之,中俄结盟只能是便利联盟,双方都不可能进行真诚的长期战略合作,而俄国需要中国的前提是其自身利益和安全不断受到威胁。中国不一定主动增加俄国的需要,但是对别人增加这个需要的努力也大可不必横加阻挠。 粮食安全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比能源好得多,进口保持在总消耗的5%左右,但是放眼未来却不乐观。人口在继续增加,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减少,而且气候变暖很可能在今后几十年之内造成多次世界性粮食危机。为什么最近一个月稻米价格突然发飙?中国冰雪灾和太平洋持续不散的LaNina,说白了就是吃定你中国人、印度人。我不认为这里有什么阴谋(直接造成玉米价格上涨的美国国会玉米酒精法案另当别论,见下),但这就是中国粮食安全漏洞被投机者看破和抓住痛脚的直接结果,也是今后更大危机的热身预演。 反观美国,根本不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对农业巨额补贴是美国持续执行几十年的长远战略,加上人口密度低、耕地面积大、气候资源条件优厚、机械化程度高,美国早已成为世界粮仓,在所有主要谷物和多种其他农产品方面都是世界头号或主要出口国。这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基本支柱之一和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隐性资本。之所以是隐性资本,是因为这张牌不能轻易打,否则会显得很不道德。但是,近几年油价飞涨,以ADM为首的农业工业抓住机会,加大游说力度,于是05年国会通过并由布什签署法案,要求2012年之前美国汽油必须含有10%的生物燃料,实际上就是法律要求加政府补贴发展玉米酒精。有关玉米酒精的分析争论很多,目前在科学界已经达成的主流共识是无论从总体能源消耗还是温室气体排放还是经济角度看,玉米酒精都是弊大于利,而且与其他谷物(包括水稻)和食用玉米(包括畜牧业)争夺耕地,从而导致食品(包括肉类)全面涨价。目前的食品涨价、水稻涨价,和玉米酒精法案直接相关(巴西产的蔗糖酒精比玉米酒精便宜很多而且环境及耕地副作用也小得多,但是美国通过保护性关税阻止其进口)。 美国对农业实行长期补贴、基本建设的支持性投资,而且不惜因此与包括欧洲在内的所有国家动用政府最高层进行谈判、施压、保护农业,这是其社会工业化、良性社会经济结构(中产阶级)及长期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因为如果人口大部分需要把大量消费用于食品的话,就不可能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刺激生产和创新、促进人口都市化和非农业化,而如果把农业和其他商业活动同样处理、不进行政策性保护和补贴的话,国家必然严重依赖粮食进口,从而丧失最根本的战略独立。注意补贴的对象不应该是消费者,而是生产者,因为补贴消费者只能在国内而且对国外来源同样补贴,而补贴国内生产者则能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美国的长期农业补贴的附带效应是给全世界提供了相对廉价并稳定的粮食来源,虽然这并不是有关政策的出发点。但是,这场由玉米酒精法案造成粮食涨价和供应恐慌也提醒我们记起一个被大家遗忘或不愿提及的事实:粮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于美国的根本点之一,而且世界没有任何手段防止美国因为自身利益考虑(包括因为利益集团游说的贪婪和政客的愚昧,而不一定是阴谋)而以此作为国际政治中的砝码和杠杆。 石油的很多用途并非生活必需,其需求量有比较大的弹性,而粮食则弹性极小。随着粮食期货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大和投机因素的增加,加上气候变暖的关心和了解程度增加,今后世界粮食市场的波动肯定会加大。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农业收成必然对粮食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一旦世界对中国农业收成看衰,粮价必然大涨,结果是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稳定遭受双重冲击。如此事关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靠一厢情愿地希望别人不利用这个杠杆操控压制你显然是极为幼稚和不智的。 关于中国农业问题,已经有过很多公开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也有很多片面乃至愚蠢的说法。这里挑出两个比较流行的愚蠢说法略加评论。 1。耕地商业化。保护耕地,对于中国这样人均耕地少、产量低的人口大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必守底线,这和小国在宏观战略层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看不到这一点就简单没有资格谈论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保护耕地的问题应该和所有制、保护农民利益等其他问题分开讨论,而不能作为其他政治论点的绑票、工具,因为政治论点很难分清哪些有多少利益驱动的成分。粮食安全是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的整体生存问题。无论是实行耕地私有制还是维持现有的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无论耕地是否允许名义上的商业化,最终结果是占用耕地必须严格限制。在这个前提之下,当然不应该简单政策性禁止农民转让耕地,而是应该从基本建设(水利、运输、育种等)、成本和销售等各方面进行投资、补贴、教育培训和其他支持,使得农业活动成为在个体层面上有合理经济收效的职业。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的交易过程可以商品化,以至于在太平盛世看起来和一般的、教科书上的抽象generic商品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农产品中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现实中不可能或很难替代的部分产品从根本上讲和经济理论中的商品存在本质性区别。这个区别在平常不会体现出来,但在它体现出来的时候(灾难、战争等)你再明白就晚了。能不能在太平盛世看到这个区别,这就是商人和战略家、学究和智者的区别。 农业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当作简单的经济活动对待,而是必须作为国家安全的支柱之一来处理。 超越政治 中国社会因为近代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原因,其决策过程和理论研究乃至大众文化都普遍存在泛政治化的弊病,结果是很多超越政治的问题被形形色色的理念群体或利益集团人为政治化、庸俗化,造成了无数不必要的误导和错误。但是,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实力逐渐增强,国际政策和很多社会政策的研究必须超越狭义政治,回归到大历史和人性的层面和理性的角度,否则便难免继续过去二百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历史,再次错过历史契机。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只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两个部分,远非全部,本文只是希望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把有关国家战略的思考和讨论推到超越政治的高度。
个人分类: 转载|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粮食收益过低不是"关键"
laoluo 2009-2-16 07:54
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教授就抗旱问题接受 中国青年报 专访,称农田水利问题关键在于粮食收益过低 ( http://www.sina.com.cn , 2009 年 02 月 16 日 05:10). 周立教授认为如果不首先解决粮食比较收益、农业比较收益过低的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周立教授点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但是其问题的关键错了。 首先来讲,农业种植的收益是比较低的。本人在博文抗旱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利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过分析。不再重复。而问题不在比较收益,而在于经营规模过小。即便将粮食价格在目前的基础上加倍,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太少,仍然不具备规模效益。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者,其种植收入仍然十分有限。农民仍然没有经济能力搞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问题不是农民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这和种植粮食的收益关系不大,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散户经营、小规模经营、无规模效益经营情况下,更是如此。 农田水利建设,也不是几个不具备资源与行政能力的农民用水协会能解决的问题。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合理使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当中可以发挥作用。农田水利建设,不是它的能力所办得到的。 农田水利建设是只有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农田水利是一种公共事业,其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家象大规模的投入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一样,大规模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家在这方面欠账太多。所以,一但出现这种 30-50 年一遇的干旱灾害,抗旱硬件能力不足就暴露出来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建立一种长期机制,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这才是解决农田水利问题的根本出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猥亵女童的是清官
moxj 2009-1-9 22:08
http://blog.163.com/yema885@126/ http://blog.163.com/yema885@126/ 前段时间聊了《 腐败是个好东西 》这样一个话题.看来有些话题貌似不合适,当下,并不见得就有多少人反对.为什么今天要说猥亵女童的是清官?还有什么办法?先给你说件事情,看你是什么感触. 政府谈三农问题大概有好多年了.近年也出台了一些保护农民的政策.比如粮食保护价.但好像生产资料保护的也不错,价钱勉强能让商人们满意.在当下的这种经济局面下,这些问题和相关问题怎样了呢?但刮风毕竟不是谁家闹矛盾吵架了. 底矮房子受到损害的绝对程度也许没有高楼大厦厉害.但茅草屋毕竟不能和那些钢精水泥的房子比.虽然不值钱,可能一场风暴就让它报废了 . 记得我在《 比赛结束了,今天想起来的人们.. 》里面放了几幅图.除了提醒我的同学关注金融危机下出口、银行、制造、能源等这些领域所受的影响外,我放了农民秋收的照片,让大家关注那些看似这场危机没有给他们什么影响的农民.我当时的意思当然不仅指农民工,很多人没有见过的,一直呆在农村的那些人一样因该被关注. 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孩子在城里上学,家宝同学对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也很关注.即使就业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状况又将是什么样子?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如果你看到有些农民手里的钱还没有花完,让他们来刺激消费,你觉得怎么样?即使他们无度的花了这些钱,又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还不够,当政府在化解危机,转嫁风险的时候,谁又会被拿出来牺牲掉?是谁在春节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眼巴巴的等着保护价?又是谁在无奈的和小贩们讨价卖掉了他们的粮食?我几天不写博客,去农贸市场观察一些人的眼神,看到了一些人的悲哀,也看到了一些人的嚣张.我回到教室,看到网上的优秀共产党员 林嘉祥同志,他不就是猥亵了个女童还和大家叫嚣级别吗?一个孩子,充其量是我的妹妹,是你的孩子,是他的孙子.你至于这么激动吗?看看那些充满期盼和无助的眼神吧. 是谁的不作为让那些文件只是一张白纸?是谁的不作为让我看到了那些眼神,看到那些被你们猥亵过后留下的眼神?我要告诉你,她们不是我的妹妹,她们是我的 亲娘!! ....... http://club.ly169.cn/viewthread.php?tid=469812 http://finance.cctv.com/20081231/102820.shtml http://club.ganji.com/13-432384.html (上中学的时候,报道里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焦玉录那样的人.虽然工作了一段时间,上研究生生的时候,报道里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成了周久耕这样的人.所以,当时作为一名团支书,当听到有人高喊一定要解放台湾,即使我们的部队打不过去,也要派三千优秀共产党员过去吃垮他们!我该怎样和大家交流入党,写思想汇报?少写点,明天有时间继续给老师们汇报--我和本科同学的思想汇报)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3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生态学角度看中国粮食供应的质与量问题(1)
kerer009 2009-1-6 13:22
对于解决中国的粮食危机问题,我觉得不仅应该保证粮食供应的量,更应该保证粮食供应的质。如果仅仅从保证中国的粮食供应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方面考虑,而不重视或默许大量不符合人体健康的(或存在潜在的、不能确定的危害)的粮食产品充斥绝大部分中国人的餐桌,其后果是得不偿失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饮鸩止渴。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粮食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始终是人在参与的,粮食产品的不健康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策略和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参与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1从质的水平上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供应 从我的生态学专业角度上看,目前提高粮食总产量问题的瓶颈我认为是在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上。植物对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范畴,植物对光能利用率质的提高可以从技术上保障粮食总产量;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可以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对于植物对光能利用率质的提高上,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以为是老生常谈,觉得无非就是培育作物高光效群体、增加叶面积指数那一套,或者是满足作物水肥需求之类的东西,诚然这些做法都对,但这些措施或做法无法让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在现有水平上有质的提高,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光能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更别论这类措施应用所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 我始终认为将作物、杂草和昆虫等生物综合起来考虑土地上农产品产出问题的传统生态农业思想在现今仍然没有过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农业生产反而是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困境的突破点,南方的稻田养鸭和桑基鱼塘是该思想中最为成功的二种生产方式,至今仍在一些省区应用。应运用生态学原理,将作物的整个生物产量、杂草、农业昆虫和微生物均看成是人类粮食生产的来源,均衡安排不同地块或同一块土地内适宜生存的各生物种类之间关系,使单位土地面积内的获取的太阳能远超过同等条件下单一作物生产所获取的最高水平,同时在系统外物质能量输入的帮助下,通过将各种生物能在食物链内流动,并在一些适宜节点上解链转化成各种农产品,就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并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保障生产收益。目前该生产体系中的最大制约瓶颈就是需要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该瓶颈的解决需要有系统实践经验、农民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理论创新、立足生产实际基础上的忘我工作。 很可惜,当前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中不乏有忘我工作的人,但绝大多数人缺乏系统的行业生产经验。更令人痛惜的是,运用在生态学手段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难题的道路几乎完全让位于所谓先进的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君不见几乎农业科研中的各个环节目前都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大行其道,而在科研产出方面,大多以是获取多少奖项、多少篇SCI文章、多少项专利、编写多少本专著占据主要篇幅。而本该运用生态学原理紧密结合各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农资装备,以及劳动力素质等现实状况产生的生产技术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途径却日渐式微,已经无法摆脱全球石油农业生产链条枷锁的束缚,更别逞论利用简单的技术方法来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产生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与中国国情和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有直接关系,但即使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当前的农业生产问题也不应该如此严重,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当前农业教育、科研工作者缺乏实际行业生产经验有密切关系,高学历的科研工作者即使对其头脑中已有问题的把握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农业生产基础实践知识,其应用科研之果也基本上是无根之木接出的果实,至于农业教育科研单位管理行政化、官僚化等方面的原因就不再此讨论了。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5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邋遢道人:“最后一口烧饼”  
huangwd99 2008-12-31 22:15
邋遢道人: 最后一口烧饼   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中国吃饱问题的探讨      (本文原 为一个杂志约稿,早已完成交稿。由于迟迟未见发,加上本文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点生产关系就使农产品大幅度提高的说法持另类看法,而这次所谓土地流转改革又是建立在规模化就能提高农业产出的基础上,而土地流转改革比联产承包影响更深远,也许会形成不可收拾局面,事已至此,于是只好不守规矩,先发在网上了。约稿人如看见,在这里抱歉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新年伊始,《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描述 30 年前开始的改革:    三十年前的月亮,照着一个国运彷徨、民生凋敝的中国。一个大钟停摆了,利益的闹钟响起来。铃声急促而动听,饥肠辘辘的人民突然都红光满面。    可以说让中国人从饥肠辘辘到红光满面,一直是中国人希冀的事。编辑用闹钟响起做比喻表达了两个意思,一个是没花多长时间;一个是改革开放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类似的文字还有很多,比如 1978 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十几亿中国人从此摆脱了饥饿,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阴影 , 带领农民摆脱饥饿的小农经济模式 等,都明确指出 是 80 年代初的联产承包体制让中国人摆脱了饥饿。十七大报告也有类似意思的文字: 我国经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温饱不足。    上点年纪的人都有体会,中国人确实是上世纪 80 年代,也就是联产承包制实施以后几年中找到吃饱了的感觉。我们很早就听过这样一段故事:    一直吃反销粮的小岗村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冒着坐牢的危险实行了大包干。第一年粮食总产就从以前的 3 万多斤增长到 13 万斤,第二年达到 14 万斤,而 19 年后甚至达到 76 万斤。产量 1 年翻两番, 19 年年均增长 18% !规范的解释是: 联产承包制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的,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解放了在旧的农村经济体制束缚下的生产力。 也就是中国农民在大呼隆的集体经济条件下不愿意干活,没积极性没创造性。只要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就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就解决了吃饱问题。    肚子是不会骗人的我们确实感觉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吃饱的。故事也是真实的小岗村确实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实现了连续翻番。结论似乎也无可挑剔只要发挥了人的积极性就能创造奇迹。 联产承包责任制焕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因此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的推论顺理成章地就得出了。    这里有个疑问: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小农经济,积极性一直就不低,但始终没解决吃饭问题。 1949 年到 1956 年中国也是小农经济,照样没解决吃饱问题。同样的小农经济凭什么到了 80 年代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还有一个让人很难解释的事实: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释放的能量只有精神。实际上,承包到户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性上,都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反而有破坏作用。这可以从 80 年代中期我国水浇地面积、机耕面积等农业生产条件的降低可以看出来 。物质条件下降,精神力量增长,粮食照样会哗哗地增长。相信这个推论,就等于必须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道理。引申一步,无非是在说明一心为公的精神原子弹远不如一心为己的精神原子弹的力量大而已。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人类解决吃饱问题并不容易。美国学者 Fogel 估计,十八世纪初已经从殖民地获取大量小麦的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取量为 2095 ,法国为 1657 。 1800 年开始工业革命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取量才达到 2237 ,而同期法国还只有 1846 。 M.K.Bennett 估计在 19341938 年之间,印度、菲律宾、墨西哥、秘鲁等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为 18002000 。 (D.GaleJohnson2000) 由此推算,解放前中国人均卡路里摄取量基本上在 18002000 之间,不会超过 2000 。    一般认为,人均每天摄入 2200 大卡,成人每天摄入 2400 大卡热量是最低标准,这个标准以下人会偏瘦。研究所谓吃饱问题,其实是指中国农业能够提供的人均热量有多少。按照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标准看,可以用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加油料产量来推算。 用这个标准会发现,中国在整个解放后绝大部分时间中农业的粮油产出都高于人均 2200 大卡热量。 ( 见表一 ) 但是在 80 年以前没有人感觉吃饱了(因素可能与饲料用粮降低了热转换率以及归还苏联债务造成的实际人均摄入量低于 2200 大卡的因素)。因此必须附加感官标准。本文把人们感觉吃饱了的 1985 年人均粮油所提供的热量( 2900 大卡)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来衡量。( 1985 年以后操心的是减肥问题,与吃饱没关系了)。       表一 解放后历年粮食油料产量及折合人均日可摄入热量       年份    人口(万)    粮食    (万吨)    油料    (万吨)    人日均热量    (大卡)    1949   54167   11318   256   1906   1952   57482   16390   419   2287   1970   82992   23995   377   2253   1975   90859   28452   452   2475   1980   98705   32056   769   2648   1981   100072   32502   1021   2719   1982   101541   35450   1182   2880   1985   104532   37911   1578   2900   1990   114333   44620   1613   3327   2003   129227   43070   2811   3081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一数字可以看到,解放初期中国人离感觉吃饱的 2900 大卡还有 34% 的差距。解放后中国人均可摄入热量明显提高,但一直到 1970 年的 20 年间,始终徘徊在 2200 大卡这个最低指标上下。 1970 年人均日 2253 大卡,相当于感觉吃饱指标的 78% 。但是此后有一个明显上升趋势, 1975 年为指标的 85% , 1980 年为指标的 91% ,到集体经济依然为主体的 1981 年 ,已经达到 94% 。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完成那年就接近解决了吃饱问题(达到 99% )。    也就是说,中国解放后虽然人均摄入热量很快提高了 20% ,但距离吃饱还有 20% 的差距。但是 1970 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中国出现一个持续十几年的人均热量摄入逐年攀升的阶段。这次增长到 1981 年已经接近尾声,而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恰好对这次变化挽留个结。    形象点说,假如中国人要吃够 5 个烧饼才能感觉饱,那么解放前只能吃到 3 个烧饼,解放后 20 年中都吃到 4 个烧饼, 1970 年后逐渐加,到改革前两年吃到 4 个半烧饼,改革完成前一年已经吃到 4.7 个烧饼,改革完成那年无非是把最后一块烧饼塞到了嘴里(不足三分之一个烧饼)。    《南方周末》用饥肠辘辘的人民 突然 都红光满面,让人回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信仰中。把利益的闹钟响起来就能有无限的创造力的说法,虽然确实为今天强劲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世风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但对粮食为什么增产,中国人为什么能吃饱并没有说服力。    粮食增产靠什么   粮食增产靠什么?粮食增产靠的是八字宪法提到的 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利用)、肥(增加肥料、合理施肥)、水(发展水利、合理用水)、种(培育、繁殖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加强田间管理)、工(工具改革)。这里排在前面的土、肥、水、种、密、保、工是物质条件,是硬条件,只有管一条是软条件,被排在后面。农业八字宪法是在大跃进高潮期间提出的 ,是《人民日报》登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后三个半月后提出的。显然,即使在把精神力量鼓噪得最疯狂的时候,物质因素、技术因素依然被政府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部分。种过田的都知道,八字宪法不见得十全十美,但确实是概括了农业活动的基本道理。其中土、肥、水、种最为重要。要分析中国解放后为什么粮食会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找到这个时期中国政府是如何改善土、肥、水、种这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    土   种地需要耕地,解放后国家先后组织专业部队和知识青年对东北和西北进行了大面积垦荒。到改革前,仅这两个地区新增耕地达到 500-600 万公顷 ,全国总计增加耕地近一亿亩,耕地面积增加 6% 左右。同时,国家对黄淮海、宁夏等地区通过灌淤方式对上亿亩耕地进行了土壤改良,使长期低产田变为中产甚至高产田。推广间作和套作来增加复种指数等于增加了耕地面积。 1952 年我国农业复种指数为 131% , 1957 年就提高到 141% , 1978 年继续提高到 151% ,等于增加耕地面积 15% ( 2000 年我国复种指数也不过 158% ,仅仅提高 4% )。也就是说,解放后至改革前,是我国耕地面积增加最快,土壤改良面积最大,复种指数提高最快的时期。几项加起来,等于耕地面积增加 30% 左右。这成为粮食总产逐年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成为改革后在大量农业用地被快速占用情况下,保障我国农业产量持续增加的基础。    肥、水、工   肥和水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保证,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以下是解放以来到改革前期我国灌溉面积、化肥用量、机耕面积和小水电发展变化情况。(见表二)       表二    灌溉面积、化肥用量、机耕面积和小水电发展变化情况    时间    灌溉面积    (万公顷)    其中机灌    (万公顷)    化肥用量    (万吨)    机耕面积    (万公顷)    小水电    (万千瓦)    1952   1995.9   31.7   7.8   13.6   0.8   1957   2733.9   120.2   37.3   263.6   2.0   1965   3305.5   809.3   194.2   1557.9   -   1980   4488.8   2531.5   1269.4   4099.0   304.1   1985   4403.6   2462.9   1775.8   3444.2   380.2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二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用水利成就主要是改革前奠定的。灌溉面积比解放初期增长一倍多,而我们感觉吃饱时期灌溉面积实际是在下降(到 80 年代末才恢复。 1952 年到 1979 年的 27 年我国灌溉面积增长 125% ,而此后到 2006 年的 27 年只增长了 22% )。 1978 年我国水库库容从解放初期接近零增加到 4000 多亿立方米,此后虽有增加,但主要是水电用水库的增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土、肥、种等都不起作用。正是这个时期逐步奠定了水利基础,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在土和水的条件确定后,化肥使用量增加成为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农业专家推测的 每吨化肥科学施用可增产粮食 8.84 吨 ,以此来计算, 1981 年比 1965 年化肥使用量增加数乘以 8.84 ,基本上等于粮食产量增加数的 77% 。用 1985 年比 1980 年化肥使用量增加数与粮食增长数比较,是 76% 。文革开始后,我国大力发展小化肥产业。到文革后期,几乎各县都建立了小化肥厂, 10 年间增长 70% 。一直到几座大化肥投产后的 1978 年,小化肥还能占到全部化肥产量的 40% 。尼克松访华后第二年,我国就进口化肥 等成套设备 8 套。 1978 年中美建交接后着引进 13 套大型化肥设备。这些设备先后在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先后投产,这是我国粮食产量在这个时期快速增长的关键。生产化肥需要煤炭,而我国煤炭产业也基本上是这个时期奠定的。 1980 年我国煤炭产量从 1952 年的 0.66 亿吨增加到 6.2 亿吨,此后直到 2000 年也还是 7-10 亿吨徘徊。    1980 年以后我国化肥使用量大幅度上升,但化肥产量增长幅度不大,主要是进口化肥比例提高。 1980 年我国化肥产量占使用量的 97% , 1985 年为 74% , 1995 年下降到 71% 。目前进口化肥已经占主要地位,最近的农资涨价主因来自外国化肥涨价可以说明。    种    良种的研制和推广是在土、水、肥条件确定后对粮食产量,尤其是单产影响最大的因素。良种应用需要两个环节,一个是研究,一个是推广。细心点就会发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改革前的旧体制下完成的,小麦、水稻推广是在 1986 年前没有把农村三站改革为事业单位前的时期完成的,只有玉米主要是用市场经济体制推广的。    我国小麦良种的研究早在文革前就已经有很大成就,河南偃师几个高产小麦系列在 60 年代就进行了研究和推广。文革期间 李振声的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也培育出高产小麦。小麦良种推广主要是在计划体制下的种子站完成的,推广速度很快。我国小麦单产从 1952 年到 1970 年年均增长 7.1% , 70-76 年年均增长 7.6% , 76-84 年年均增长 6.7% 。这是我国单产快速提高的主要时期。(此后到 2005 年我国小麦单产年均增长只有 0.5% )    杂交水稻是文革后期培育成功的,主要是在农村三站大锅饭时期推广的。我国水稻单产增长最快时期是 1976 年到 1984 年,年均增长 5.6% ,此后到 2005 年只有年均 0.7% 的增长。    我国良种玉米培育较晚,良种培育成熟是改革以后。 1979 年, 山东李登海 成功研制出紧凑型玉米 掖单 2 号 ,亩产高达   776.6 公斤   ,创造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很快又破了世界记录。但是他的良种玉米推广非常慢,最有成就的时期还是在农村三站改制前。在 李登海 先生 80 年代后期成立种子公司推广到 2005 年,我国玉米单产年增长率只达到 1.3% (这个时期还是他的良种成熟期)。而我国玉米单产在 1976 年到 1984 年年均增长达到 6% 。    还有一个很重要数据说明市场体制并不见得比计划体制在良种方面有更高效率。 2000 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65% , 24% 、 15% 。曾获得单产冠军的玉米排行最后是很耐人寻味的。    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中国粮食为什么会增长了。中国政府在解放后到改革前,通过垦荒、改良土壤和提高复种指数等手段,使可耕地面积达大幅度提高,同时大兴水利,建设灌溉系统和机井,提高机耕面积并扩大农业用电。这些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的建设到 70 年代中后期基本完成。在准备了这些基础条件的同时,我国政府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的 10 年间,通过大办小化肥和引进设备使我国农村化肥施用量快速增加,并且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的良种培育也在 70 年代中后期完成并可以通过深入到公社的种子站进行推广。是这些因素形成了我国粮食作物在 1970 年到 1985 年的高速增长。    为什么粮食增长最快时期并没觉得吃饱   中国粮食产量增长最快时期是改革前,单产增长最快时期也是改革前。 1952 年到 1970 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 2.1% 。 1970 年到 1981 年年均增长 2.8%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 1995 年为 2.6% ,此后至 2005 年只有 0.4% 。这里就带来一个疑问:为什么粮食增长速度最快时期,人均可摄入热量却长期没增长,反而是粮食增长速度放缓以后,人均可摄入热量反而增加了呢?    原因很容易找出来:这只能是在粮食增长最快的时候,人口增长速度也那么快。数据也可以反应这种判断。从 1952 年到 1970 年,我国粮食年均增长 2.1% ,但同期人口年均增长也是 2.1% ,人均可摄入热量自然没增加。而 1970 年到 1981 年,我国粮食年均增长为 2.8% ,但人口增长年均只有 1.7% 。 1981 年到 1995 年粮食年均增长为 2.6% ,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到年均 1.37% 。显然,是 70 年代前中国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中国人没吃饱,并不是当时粮食增长不快,因此不是这个时期的农业生产体制出了问题。    这样说又会有诟病当时的人口政策,什么错批一个人,多生三个亿就有了道理。    其实,人口增长速度是有自身规律的,制定人口政策会起点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通过制定人口政策明显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包括中国也一样(后面会分析)。现在非常多发达国家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到无法维持人口自然更替水平,出台很多鼓励生育政策,也一样没有成功的例子,还是靠机械增长来解决的。    简单说,人口增长速度取决于两个变量,一个是生育率,一个是死亡率。生育率持续高于死亡率,人口就增长;生育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减少。    在不加控制情况下,妇女生育意愿决定了生育率的高低。人口学家研究发现,近现代人的生育意愿主要取决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越高生育意愿越低。相反,生活质量越低,生育意愿越高。    国际上采用人类发展指数( HDI )衡量人的生活质量。统计研究表明, HDI 与妇女生育率高度相关。欧洲国家现在的 HDI 在 0.9 左右,平均生育率为 1.5 ,也就是平均一个妇女一生只生 1.5 个孩子。非洲穷国家 HDI 在 0.3 左右(中国 60 年代初水平),生育率达到 7.0 左右。同一个国家生活质量提高过程中,生育率会随着 HDI 的上升而下降。这是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人口学家还发现, HDI 在 0.5 左右是个关键值。在 0.5 以前,生育率虽然也随着 HDI 指数降低,但幅度很小。而到了 0.5 以后,生育率明显下降。    1950 年,中国 HDI 只有 0.159 ,这时中国的生育率为 6.0 。显然,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迅速提高 HDI ,别的办法都不保险。    HDI 是由预期寿命识字率和入学率和人均 GDP 确定的,数值越高指数越高。必须承认,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个正确的措施,就是加速提高 HDI 。    人均 GDP 提高是解决越穷越生这个基本规律。虽然 HDI 选用的 GDP 是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中国实际数字会是按汇率计算的 5-6 倍,但直接用人均 GDP 并不科学。因为即使人均 GDP 很高,如果贫富差距很大,人数众多的穷人依然会很低。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除了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外,贫富差距非常小,因此实际的人均 GDP 还是增长很快。    识字率和入学率对生育率的作用也很明显。一个文盲妇女生 6 、 7 个孩子没什么障碍,让一个女中学毕业生生这个数就很困难。中国政府除了在解放初期开展大规模的扫盲外(返盲率很高),主要抓了中学入学率。我国中等学校在校生数从 1952 年的 315 万,迅速增加到 1965 年的 1432 万,并在 1978 年达到破纪录的 6637 万。实现这么高的中学入学率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是集体经济,大队和公社都有能力办中学。(此后由于集体经济解体而失去教育投资者,到 1989 年低谷时中等学校在校生数下降到 5045 万,仅为 10 年前的 76% ) 。    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是降低妇女生育率的关键。预期寿命是按各年龄段实际死亡率加权平均计算的。死亡年龄越小对预期寿命影响越大。提高预期寿命的关键在于降低婴幼儿死亡率。而婴幼儿死亡率高,孩子生下来能长大不能长大都不知道,无论家庭还是妇女自己都会倾向于多生几个保险。中国政府在这个时期加大了农村医疗卫生的改善。建国初期我国婴儿死亡率为 20% , 5 岁以下死亡率为 25-30% , 70 年代初这两个数均已低于 5% ; 孕妇死亡率也由 1.5% 减少到 70 年代初的 0.1% 。 1949 年的中国人预期寿命是 35 岁,到 1976 年延长到 65 岁。 1981 年达到 68 岁,接近当时发达国家水平。大幅度降低婴幼儿和孕妇死亡率使 70 年代开始妇女生育率意愿大幅度降低。    于是,中国 HDI 迅速攀升。按照世界银行数据,中国 HDI 指数 1950 年为 0.159 , 1974 年超过 0.5 。如果考虑中国当时贫富差距非常低,中国应该在 1970 年 HDI 已经接近 0.5 。这可以从妇女生育率的变化来佐证。中国从解放到 1969 年,生育率有高有低,但平均为 6.0 。 1970 年降低到 5.8 。 72 年为 4.2 , 74 年为 3.7 , 76 年为 3.2 , 78 年已经降到 2.75 。 一般认为, 2.3 左右的生育率为人口自然更替的生育率。即使中国不在 1979 年实行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继续发展,中国人口也一样会在 80 年代初达到这个水平。    想要指责毛泽东对中国人口数量有责任,只能假定毛泽东提高 HDI 的速度太慢。可是,日本人的 HDI 从 1870 年的 0.160 (中国 50 年水平)提高到 0.607 (中国 87 年水平)用了 80 年时间,中国是 37 年。印度在 1950 年 HDI 是 0.161 ,到 1997 年 HDI 才达到 0.436 ,只相当于中国 60 年代后期。也就是中国不到 20 年提高的 HDI 幅度,印度用了 47 年。(这也是印度人口从 1970 年相当于中国的 65% , 1980 年上升到 70% ,到了现在上升到 90% ,甚至有超过中国趋势的原因)    其实,正是中国政府选择了尽快提高 HDI 才造成从解放到 60 年代人口增长过快。(把婴幼儿死亡率从 25-30% 降低到 5% ,意味着原来注定要夭折的 20-25% 的婴幼儿从此会长大成人,人口增长率必然提高。死得少了人口自然增长快。但且不说共产党本来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能看着婴幼儿这么就死了,就算为了永久解决人口问题,也一样需要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结束语   当年,毛泽东很自信地告诉艾奇逊们: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富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这一天到来了,毛泽东却没有亲眼看见。    但是,是毛泽东亲手为我们画了两条曲线。一条是粮食产量上升的曲线,这条曲线在 1970 年开始明显抬升;一条是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曲线,这条曲线也是在 1970 年开始明显下降。这 一升 一降,让我们在 80 年代初感觉肚子饱了这却没挡住我们骂他老人家的娘。    这才是历史。       《农业: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 2005 年10 月1 2 日《中国网》   《 建设新农村,为 9 亿农民的利益》   2006 年 3 月 3 日   《新京报》    《百度百科》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与1979年相比,1983年我国机耕面积减少865万公顷,减少20%;1982年灌溉面积减少82万公顷,减少2%。   资料来源:《1949年之后中国的人口、食物、知识与制度》。http://www.100paper.com/100paper/jingjixue/zhongguojingji/2007062540283.html    这里没有加上蛋类、肉类、水果等事物,因为中国人主要食用猪肉、鸡肉和鸡蛋。每   100 克   猪肉、鸡肉、羊肉(可食部分平均)热量分别为 395 、 300 、 293 。   100 克   小麦、玉米和稻谷(原粮)热量分别为 317 、 250 、 298 。肉类的热量大约是粮食热量的 1~1.5 倍,但是猪肉的饲料比是 1 比 3 左右,鸡肉是 1 比 2 左右,通算下来,每吃一斤猪肉或者鸡肉等于利用了不足一半的粮食热量。吃肉、蛋是在消耗已经生产的粮食。吃肉和蛋与吃好关系更大一些,与吃饱关系不大。而水果等热量太小,忽略不计。       本文粮食热量是按照各年小麦、玉米、稻谷产量和相应单位热量计算的,基本准确。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在粮食和油料中,虽然粮食热量大约只有油料的三分之一弱,但油菜籽单产为粮食的30%。出油率为28%;花生单产为粮食的40%,出油率为40%。同样一亩地产粮食/菜子油/花生油的热量比为:100/27/48。油料产量增加的前提是粮食总产足够大。因为比较起来种粮食是从土地中获取热量最高的。   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的,安徽的小岗村在1979年就进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验,但一直到1980年还只是试点。是1980年9月 党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中共中央将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下发全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制,这个时候全国秋播都结束了。农村联产承包制主要是在 1981 年和 1982 年推行的,到 1983 年底才结束。因此,客观分析联产承包制对吃饱的影响,应该以 1981 年以后数字来计算。因为 1981 年依然是人民公社为主体经济体制。        1958 年 12 月 10 日  ,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写入了毛泽东总结提出的农业 八字宪法:   仅北大荒的开垦就增加近400万公顷,新疆建设兵团增加100万公顷。   引自《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的进程、前景与布局》一文,《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1期。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来自《香港传真》  
个人分类: 转载|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炒出来的金融危机
rock6783 2008-10-24 08:09
炒出来的金融危机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什么叫做炒? 以中国的股票为例,本来仅从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中国的股票(例如 A 股)可能仅值 2000-2500 点而已。但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原可能为了赌人民币升值吧)后,这些热钱大量疯买 A 股,人为地将中国的 A 股炒上 3000 点、 4000 点,造成一种中国 A 股大涨、疯涨的假象。大量的股民倒真的以为中国的股票升值了,就大量地跟进。而这些大炒家、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当 A 股涨至 4000 或 5000 点时逐渐卖出(她们绝不会等到 6000 点才卖的,这风险太大)。从 2000 点至 4000 或 5000 点,这些金融巨鳄们的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升值了一倍或多倍。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得来的几万亿银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哗、哗、哗地被炒进了华尔街这些金融巨鳄们的腰包。 这就是炒! 石油,从 20 多元,一度被炒到了 147 元,现又被炒到了不足 70 元。中国的股票(如 A 股),从 900 点被炒到 6000 多点,现又被炒到了 1900 点。如此这般,只要是一切所谓的重要物质,一切如能牵动人们神经的物质,如石油、股票、房子、粮食、原材料等,均都能成为世界炒家热衷的东西。在炒涨炒落的各种大炒中,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赚得盆满钵溢 利用泰国上世纪末的经济快速增长,世界炒家将泰国的房价迅速炒上去,并将其一直送上了天(送到了天价)。因为被送上了天的房价(天价的房价),肯定是不真实的。这就有了再将其一炒到底的机会。所以,世界炒家,这些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利用 1997-1998 年泰国经济的局部问题,通过炒,将泰国等亚洲几小龙几十年的经济成就,全部塞进了自己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时,亚洲很多国家的大银行纷纷倒闭了,可美国等经济大国,得了便宜还卖乖,反说这些国家的银行及制度还不太开放,还不太市场化,进一步要求这些遭受经济重创的国家,进行相应的经济改革,以便这些金融巨鳄们更便于将这些血汗钱炒进自己的腰包。 美国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利用她对世界金融市场的控制力或操纵力,利用她快速和准确获取金融信息的能力,把世界的金钱,把其它国家通过各种实业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炒进了她自己的腰包。所以,美国人因为华尔街的能炒,就算不做事,也可放心地大把大把地花钱;就算现在没有钱,也可以大把大把地花未来的钱 其实,炒,就是一种赌博,至少就像是赌博。正而八经地赌博、公平公正的赌博,根据数学的概率论,赚或赔的概率各是 50% 。若炒仅只是公平公正的赌博的话,也就没有炒的必要了,也就不存在各种炒的诱惑力了。 炒只所以赚钱,是因为炒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公正的。就好像赌博一样,若真大家都仅只是公平公正地赌,也就不可能出现某人因赌而赚大钱、发大财的事实。要在赌中赚钱,要在赌博中一定赚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利用专业的人去和不专业的人赌,即利用专业的人去赚业余人的钱;二是利用出老千的办法,去赚没有出老千人的钱。一句话,要在赌博中赚钱,你必须不公正! 所以,要在炒中赚钱,也是同样道理。也就是利用具有炒的专业技术的人,去赚不懂炒的人的钱,即用炒的专家,去赚普通老百姓的钱。其次,就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和地位,在炒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出老千,去赚不能出老千人的钱。 若真是公平公正的炒,那炒有赚的时候,也肯定有赔的时候。 不过,华尔街有的是世界上最会炒的职业炒家,相对华尔街来说,其它国家,或其它散家,都只能是不折不扣的业余炒人了。 当然,若华尔街仅只是职业炒家,那也不可能保证其 90% 成功率的,既然华尔街炒家,能保证 90% 以上的成功率,那就肯定不能否定,华尔街炒家除具有职业对业余的优势外,肯定还有出老千的可能性。也只有在华尔街具有职业对业余的优势外,还具有出老千的特权,华尔街才可能保证其 90% 成功率的可能。 我们说规范炒的市场,那就是说,各类政府允许炒家具有职业对业余的优势,但绝不能让所有的炒家具有出老千的特权。但是,在人的自私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是很难绝对阻止在炒的过程中出老千的。 美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她是世界金融规则的制订者,也是世界金融规则的主要操作者;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善于实施国家保护主义的国家。在这种前提下,你是很难保证以美国为首的金融专家所制定出来的金融规则,一定不会更多地有利于美国,更多地有利于华尔街。再加上,美元,是世界货币,掌控有世界货币,也就更增加了其炒的武器。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又是怎么炒出来的呢?! 就算你能 90% 的成功,甚至 99% 地成功,但你还是有失着的时候。 因为,炒,不管你炒什么,也不管你炒的能力有多强,既然是炒,那最终还是炒信心、炒心理。炒出信心,就是职业炒家将某种东西炒上去的最有力武器。炒没信心,就是职业炒家将某种东西炒下去的必然手段。华尔街的职业炒家,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通过炒涨炒落,炒干了其它国家的血汗钱。 本次金融危机,源于炒石油!这些巨鳄们,开始炒石油,将石油价格炒高了,就有了用玉米、大豆等食品(生物原料)生产工业用燃料油的事。大量的粮食等食品被用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因为民以食为天,金融投机商,这就有了将食品价格炒高的机会。 因为这些金融巨鳄们的爆炒,也因为美国等国家将大量的粮食用来生产工业燃料,全球粮食价格爆涨,和石油价格爆涨一道,最终引发全球通货膨胀,也引发全球的经济性恐慌。 因为华尔街巨鳄们炒的贡献,世界各国辛辛苦苦得来的血汗钱,源源不断流进了美国人的腰包,美国人学会了怎么最大可能地花钱。所以,在美国,不管有钱无钱,大家都敢买房。这样,也就将美国的房价有意无意地炒高了。因为美国受伊拉克战争的拖累,本该投入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资金,大量错误地塞到了伊拉克战场。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在全球经济恐慌的威胁下,美国就没有能力再维持其房地产泡沫,次贷得以存在的虚假经济理论破灭,最终导致美国及世界对金融业失去信心,大量资本从银行业外流,使很多华尔街金融寡头的冒险性经营方式曝露无余。银行业不利面(潜在危险)的曝光,使本就靠信心支撑的现代金融业,失去资本对其的最后一点信心,就更进一步导致资本从金融业恐怖性逃离,从而使大量银行不得不破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 美国人炒石油,本以为是一箭双雕事,既可以从炒的过程中赚它个盆满钵溢,又可以将中国这个发展最快的经济大国给炒跨。珠不知,炒来炒去,特别抗炒的中国没被炒跨(当然也还是被炒掉了无数的银子),倒是把俄罗斯给炒富了(炒出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把一些阿拉伯石油国的恐怖分子给炒富了(惹出了一个 9.11 ),把华尔街自己给炒跨了 ( 炒得一个血本难归,赔了夫人又折兵 ) 为了这个世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家还是多做做实业吧毕竟务实胜过务虚啊!
个人分类: 人文|4435 次阅读|9 个评论
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杨学祥 2008-9-16 20:13
最近,拉马德雷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甚至有人惊呼:拉马德雷气候冷相位的到来或将重现中国 60 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后期中国粮食难言安全,未来中国必将伸手向世界要粮 。人们不禁要问:拉马德雷与自然灾害有何关系? 2008 年初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 8.5 级以上强震、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南极海冰增长、飓风和台风增强、世界粮食危机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 拉马德雷 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 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 太平洋十年涛动 ( PDO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PDO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 厄尔尼诺 和 拉尼娜 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 厄尔尼诺 和 拉尼娜 的 母亲 。 拉马德雷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 暖位相 和 冷位相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拉马德雷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 冷位相 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 暖位相 ;第二周期的 冷位相 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 暖位相 。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 依照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 1954-1955 、 1964 、 1977 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 4 天的年份有 1955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4 (拉尼娜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7 (厄尔尼诺年)、 1984 年(拉尼娜年)。其中, 6 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 1954-1955 、 1964 、 1977 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2030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 50 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 准 60 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 60 年周期, 2010-2020 年全球气候剧变,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 70 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 。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为 1959 年、 1960 年和 1961 年,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其另一个天文特征是, 1959 年 -1960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 1920 年至 2004 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 18.6 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 28.5 度,最小值为 18.5 度,变化周期为 18.6 年。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1943 年(河南大旱)、 1959-1960 年(山西大旱)、 1977-1978 年 ( 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 ) 、 1995-1997 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 4-5 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 ;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932 年(松花江大水)、 1933 年和 1935 年(黄河 特 大水)、 1951 年(辽河大水)、 1969 年(松花江大水)、 1986 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 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 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 ,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国粮食安全从数字到政治的思考。中国食品产业网 ( 2008 年 9 月 9 日 14:21 )。 http://www.foodqs.com/news/gnspzs01/200899142130348.htm 2.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 2008-02-0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3.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5, 35 ( sup1 ) : 137-140 4. 丁一汇 . 透视大雪灾 .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6. 杨学祥 .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发表于 2008-4-22 10:4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42 7. 王华 , 李伯阳 . 黄河上游将转入新的丰水期 15 年的枯水期将结束 . 2005 年 10 月 22 日 .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1988/20051022-2577210.html 8.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 1996. 165-188 9.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 21 ( 1 ): 15~23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694 次阅读|5 个评论
粮食丰收的背后?
buffer 2008-3-14 17:53
我们先看这个报道: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充分肯定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强调,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农业是关键。要千方百计争取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使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的供给得到切实的保证 。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连续4年丰收,年产量超过1000亿斤,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要再接再厉,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我们再看这个报道: 2007-12-19 07:57:03  来源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 ( 北京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 12 月 18 日报道: 2007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2007 年年会外方代表,并就节能减排等环境问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此次会谈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加会见的代表之一,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专门在《中国日报》上撰文,对温总理的讲话进行了高度评价。 全文如下: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时时关注着中国的环境问题。最近,我听到温总理这样说道 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 ,这是他在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员时说的。 我的一点想法: 异地上学后,家里的事情知道的就少了。只记得我们上中学时候我家粮食(小麦)很紧张,因为要用麦子换饭票。我们家学生多,粮食消耗的自然多,快!那个时候每亩地也就是六、七百斤吧。我家每年收获小麦 40 袋( 100 斤 / 袋)左右( 5 个人的地)。如今我家只种了差不多 3 个人的地,这次回家听说去年收获 40 多袋,每亩地多达 10 多袋!高兴的同时,我不禁问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高产呢? 家人一一道来。首先种子好。这一点,作为学习生物的我看来,觉得比较自豪。 其次,肥料多。化肥大量使用,作物长的好。一个老乡的描述更为生动:现在的地馋的很,不吃肥不行! 这两点我觉得是丰产的关键因素。 但是也听到了其他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耕作特点。比如说,灭草剂的使用省了好大功夫,以前过了初五就开始上地锄草,一直忙到收获前;再者,大型农具特别使大联合的使用使收夏变得及其简单。变化可真大呀,记得高三一模考完回家,家里特意给我留了一耧小麦,说等我考上大学了就没有机会割麦子了,那次也真是最后一次! 感慨万千的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总理在赞扬和鼓励我们河南近年来农业方面所取得成就时候,我们心怀激动和喜悦! 那么他在全国环保大会或者 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时候是否想到过化肥的大量使用已经或者正在危害我们宝贵的土壤,正在危害着他所关注的环境呢?最让我气氛的是我们村子的北边 2 、 3 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化工厂!(我们那个地方很少有企业的,顶多就是面粉厂)不过听说已经关闭!这是我知道的我们周围的第二个! 我们是否计算过每增产一顿粮食,我们对环境增加了多少危害? 现在的耕作方式真的很好吗? 一方面提倡有机农业,另一方面越来越少的有机肥(人畜粪便,自家攒的那种)进入我们的田间,而对使土壤恶化的化肥越来越依靠! 一方面提倡大规模集约化经营,而我们土地还是平均的分给各家各户! 大型农具的使用,使农村大量养殖的牛,马等牲畜数量减少(直接导致底肥的减少),进而导致几乎所有的秸秆就地焚烧后还田(气体污染),当然,也使经营土地的劳动力大量减少,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于是来到了拥挤的城市! 提高粮食产量,日益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今天说这些,不针对任何人,更不可能对针对我们的政府。他们思考的比我更多,需要关心事情更多!只是希望更多的决策者,掌握着方向的人们思考问题,制定方针的时候考虑的更周全些,看的更长远些!在鼓励表扬的时候,也要有批评!不要只强调事情的一方面!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