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材料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材料

相关日志

中国85所高校进入ESI材料科学全球前1%
热度 1 wanyuehua 2017-2-18 08:35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 ,简称 ESI ), 2016 年 11 月 10 日公布了根据全球研究机构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8 月 31 日在 WebofScience 数据库的 SCI 、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统计分析出材料科学学科共有 777 个研究机构进入 ESI 全球前 1% ,本期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共有 85 所高校进入 ESI材料科学 全球前 1% 。 中国 85 所高校 (不含港澳台) 进入 ESI 材料科学全球前 1% 国内排名 学校名称 论文数 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次数 ESI 材料科学全球排名(按总被引频次) 1 清华大学 7275 96273 13.23 8 2 上海交通大学 5870 67560 11.51 20 3 浙江大学 4957 63549 12.82 26 4 复旦大学 2709 62442 23.05 28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7574 57580 7.6 30 6 吉林大学 4096 49512 12.09 39 7 北京大学 2883 48269 16.74 44 8 中国科技大学 3110 46232 14.87 52 9 中国科学院大学 3558 45783 12.87 54 10 中南大学 6612 39819 6.02 65 11 华南理工大学 3978 38337 9.64 68 12 北京科技大学 6563 38082 5.8 70 13 南京大学 2542 34555 13.59 77 14 天津大学 3751 34500 9.2 78 15 四川大学 3770 34337 9.11 79 16 大连理工大学 3875 33071 8.53 83 17 华中科技大学 3406 32829 9.64 87 18 西安交通大学 4114 31243 7.59 92 19 苏州大学 2205 30980 14.05 93 20 山东大学 3302 30920 9.36 95 21 西北工业大学 5320 30283 5.69 97 22 武汉大学 2052 27650 13.47 114 23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3295 24842 7.54 124 24 南开大学 1202 24610 20.47 126 25 中山大学 1587 24088 15.18 131 26 北京化工大学 1830 23993 13.11 132 27 武汉理工大学 2914 23649 8.12 133 28 华东理工大学 1796 22658 12.62 142 29 东南大学 2375 21542 9.07 155 30 同济大学 2414 20930 8.67 160 31 兰州大学 1585 19891 12.55 167 32 上海大学 2532 19789 7.82 170 33 厦门大学 1459 18593 12.74 184 34 东华大学 2113 18141 8.59 190 35 东北大学 3880 17983 4.63 194 36 重庆大学 3049 17789 5.83 200 37 湖南大学 1907 17144 8.99 210 38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1953 16992 8.7 212 39 B 北京理工大学 1802 16579 9.2 219 40 南京工业大学 1737 14163 8.15 256 41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53 14121 13.41 257 42 福州大学 801 12286 15.34 291 43 南京理工大学 1349 11129 8.25 317 44 华东师范大学 768 10449 13.61 330 45 江苏大学 1511 10410 6.89 331 46 北京工业大学 1517 10277 6.77 334 47 东北师范大学 563 9718 17.26 351 48 华中师范大学 337 9237 27.41 368 49 电子科技大学 1572 9202 5.85 370 50 中国石油大学 1060 9025 8.51 380 51 合肥工业大学 1004 8592 8.56 392 52 西南交通大学 1080 8372 7.75 400 53 湘潭大学 984 7407 7.53 447 54 郑州大学 1014 7360 7.26 449 55 燕山大学 1495 7192 4.81 464 56 南京邮电大学 350 6633 18.95 494 57 陕西师范大学 744 6452 8.67 506 58 中国地质大学 1097 6440 5.87 507 59 浙江理工大学 685 6131 8.95 533 60 北京交通大学 731 6037 8.26 539 61 太原理工大学 1439 5943 4.13 541 62 第四军医大学 386 5767 14.94 561 63 北京师范大学 476 5639 11.85 572 64 上海师范大学 358 5638 15.75 573 65 青岛科技大学 617 5519 8.94 582 66 安徽大学 628 5283 8.41 594 67 浙江师范大学 442 5272 11.93 596 68 湖北大学 582 5233 8.99 601 69 中国海洋大学 500 5154 10.31 606 70 浙江工业大学 737 5033 6.83 627 71 安徽工业大学 637 5005 7.86 632 72 西南大学 561 4920 8.77 640 73 黑龙江大学 376 4715 12.54 661 74 河南大学 624 4688 7.51 665 75 暨南大学 880 4668 5.3 667 7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91 4652 5.22 669 77 昆明理工大学 1149 4595 4 677 78 广州大学 642 4556 7.1 684 79 广西大学 858 4460 5.2 692 80 济南大学 560 4380 7.82 699 81 武汉科技大学 884 4164 4.71 727 8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234 3930 16.79 750 83 河北工业大学 707 3897 5.51 758 84 中国矿业大学 861 3832 4.45 771 85 深圳大学 793 3829 4.83 773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592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子科学及材料科学常用链接
longwei1221 2017-2-17 13:35
世界(超)冷中子源索引pdf文档: 包括了所有中子源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http://www.ottosix.com/download/cns_world_directory2007.pdf ; AP1700常用物质物性在线计算 ,1700种工业物质,比较全: http://www.ap1700.com/PreciseCalculate.htm 国际中子源组织 ,包含了实际上所有中子科学相关机构最新信息,可以邮箱注册成为会员接受信息,几乎每周都有职位需求 http://www.neutronsources.org/ 先进中子源国际合作( 两年一次会议 ) : http://neutronsources.org/calendar/regular-events/icans.html 核医学、医学物理 :有各种文章、MCNP输入和输出、人体组织kerma因子等,对于做放疗及人体建模是福音 http://ftp.aip.org/epaps/medical_phys/E-MPHYA6-29-009201/ ICRU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上面有各种标准、数据、PDF文档等用于辐射防护、核医学、核探测等 http://www.icru.org/ 国际上已有和计划中的中子散射装置 (Neutron scattering facilities): http://www.neutron.anl.gov/facilities.html 阿贡国家实验室 中子散射 主页,有很多工具和资料 http://www.neutron.anl.gov/ 日本散裂中子源 J-PARC: http://j-parc.jp/ 台湾光源中子小组 : http://nsrrc.com/neutron/ 中子散射软件下载 (X射线与中子散射实验数据分析、蒙卡模拟、输运扩散计算、数据处理等各种软件) http://www.filebuzz.com/findsoftware/Neutron_Scattering_Software/1.html http://www.neutron.anl.gov/software.html ILL中子谱仪结构及参数 :国际上各个散裂中子源以及反应堆中子源的中子谱仪介绍,可以任意选择导出相关几何结构参数和介绍。 http://www.ill.eu/instruments-support/instruments-groups/instruments/in5/description/instrument-layout/ 热中子散射数据下载 : https://www-nds.iaea.org/indltsl/ 英国材料组织网站 : http://www.matter.org.uk/ 倒格子空间 : http://www.matter.org.uk/diffraction/geometry/2D_reciprocal_lattices.htm Mcstas 软件 使用相关问题讨论 锦集: http://www.mcstas.org/neutron-mc/arch/0102/threads.html#00001 MCSTAS样品几何结构建模软件Qhull: http://www.qhull.org/html/ MCSTAS样品几何结构建模软件powercrust下载: http://web.cs.ucdavis.edu/~amenta/powercrust.html ; 辐射相关单位在线转换 : http://www.huansuanqi.com/Radiation.htm 水的相图 : http://www1.lsbu.ac.uk/water/water_phase_diagram.html 水合物储氢 : http://www.hydrogen.energy.gov/pdfs/review06/bes_st11_sloan.pdf 甲烷水合物晶体结构 数据文件下载: http://rruff.geo.arizona.edu/AMS/minerals/Methane-hydrate (cif格式、AMC格式等) http://nanocrystallography.org/cif/9/01/44/9014453.cif NIST气体水合物热力学数据 及其他数据: http://www.nist.gov/jres 中子本征物理研究束线 : https://neutrons.ornl.gov/fnpb ( Fundamental Neutron Physics Beam Line研究中子的基本物理特性 ) 晶体结构学 : http://www.crystalstar.org/Index.html ********************************************************************************************************************************************* 工程材料常用40个数据库 : 1 、MatWeb: 材料物性数据库(免费) http://www.matweb.com/ 2 、曰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材料数据库(免费) http://mits.nims.go.jp/index_en.html 3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性数据库 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name-ser.html 4 、剑桥大学材料资源 http://www.doitpoms.ac.uk/index.html 5 、材料大全A到Z (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免费) http://www.azom.com/materials.asp 6 、M-Base Company (物性数据库和设计软件) http://www.m-base.de/ 7 、ESM Software(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 http://www.esm-software.com/ 8 、物理常数 http://physics.nist.gov/cuu/Constants/index.html?/codata86.html 9 、金属合金物性数据库 (Principal Metals, Inc.提供)(免费) http://www.principalmetals.com/prime/step1.asp 10 、Goodfellow (金属与材料) http://www.goodfellow.com/ 11 、Key to Metals (有色金属数据库) http://www.key-to-metals.com/ 12 、Lead-Free Solder Alloy http://www.physics.auburn.edu/~bozack/Pb-FreeSolder.html 13 、Lead-Free Solder http://www.smtinfo.net/Db/_Lead-Free.html 14 、Solder Systems Computational Thermodynamics http://www.metallurgy.nist.gov/phase/solder/solder.html 15 、Phase Diagrams and Articles http://www.crct.polymtl.ca/fact/index.php?websites=1 16 、韩国多元相图 http://www.icm.re.kr/mdb/phase/index.jsp?ca=2index=A 17 、二(三)元相图FactSage Database http://www.crct.polymtl.ca/ 18 、元素周期表 http://www.webelements.com/ 19 、LiqCryst Online (液晶数据库)(部分免费) http://liqcryst.chemie.uni-hamburg.de/ 20 、Materials Science International Services (合金材料组成和相图数据) http://www.msiwp.com/ 21 、晶体之星 http://www.crystalstar.org/ 22 、高分子数据手冊 http://www.oup-usa.org/pdh/ Name:pdh_user Password:bigchain 23 、表面科学建模、分析和可视化软件与数据库指南(部分免费) http://www.uksaf.org/software.html#1 24 、塑料树脂产品库Resin Source(部分免费) http://www.ides.com/prospector/ 25 、涂料的化学阻性数据(免费) http://www.thermaplast.com/chemr.html 26 、Chemical Resistance of Resin Materials(免费) http://www.eldonjames.com/html/chemical.html 27 、POLYMERIS (高分子物性数据与估算) http://www.scivision.com/Products/polymers/PolymerIS.html 28 、Adhesives Mart (胶粘剂数据库,提供胶粘剂选择参考和详细的技术数据,超过5,000种产品)(免费) http://www.adhesivesmart.com/ 29 、PoLyInfo (高分子材料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免费) http://polymer.nims.go.jp/ 30 、Abstract Database from Rapra(高分子、塑料和橡胶行业和技术在线信息检索数据库) http://www.polymerlibrary.com/ 31 、PoLyInfo (高分子材料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免费) http://polymer.nims.go.jp/polyinfo_top_eng.htm 32 、CAMPUS (塑料产品数据库, 免费) http://www.campusplastics.com/ 33 、Chemical Resistance of Resin Materials(免费) http://www.eldonjames.com/html/chemical.html 34 、化学相容性(化学品与材料之间)数据库, Cole-Parmer(免费) http://www.coleparmer.com/techinfo/chemcomp.asp 35 、溶剂选择数据库(免费) http://www.solventcentral.com/ 36 、吸声材料数据表(免费) http://www.ondacorp.com/tecref_acoustictable.html 37 、陶瓷材料参考指南, Ceramic Industry(免费) http://www.ceramicindustry.com 38 、World Wide Composites Search Engine(英特网复合材料搜索引擎) http://www.wwcomposites.com/ 39 、化工引擎 http://www.chemyq.com/ 40 、材料基因组计划 https://materialsproject.org/ 41 晶体结构数据库: http://serc.carleton.edu/research_education/crystallography/xldatabases.html 后面遇到了继续更新。。。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子科学及材料科学常用链接
longwei1221 2017-2-17 13:33
世界(超)冷中子源索引pdf文档: 包括了所有中子源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http://www.ottosix.com/download/cns_world_directory2007.pdf ; AP1700常用物质物性在线计算 ,1700种工业物质,比较全: http://www.ap1700.com/PreciseCalculate.htm 国际中子源组织 ,包含了实际上所有中子科学相关机构最新信息,可以邮箱注册成为会员接受信息,几乎每周都有职位需求 http://www.neutronsources.org/ 先进中子源国际合作( 两年一次会议 ) : http://neutronsources.org/calendar/regular-events/icans.html 核医学、医学物理 :有各种文章、MCNP输入和输出、人体组织kerma因子等,对于做放疗及人体建模是福音 http://ftp.aip.org/epaps/medical_phys/E-MPHYA6-29-009201/ ICRU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上面有各种标准、数据、PDF文档等用于辐射防护、核医学、核探测等 http://www.icru.org/ 国际上已有和计划中的中子散射装置 (Neutron scattering facilities): http://www.neutron.anl.gov/facilities.html 阿贡国家实验室 中子散射 主页,有很多工具和资料 http://www.neutron.anl.gov/ 日本散裂中子源 J-PARC: http://j-parc.jp/ 台湾光源中子小组 : http://nsrrc.com/neutron/ 中子散射软件下载 (X射线与中子散射实验数据分析、蒙卡模拟、输运扩散计算、数据处理等各种软件) http://www.filebuzz.com/findsoftware/Neutron_Scattering_Software/1.html http://www.neutron.anl.gov/software.html ILL中子谱仪结构及参数 :国际上各个散裂中子源以及反应堆中子源的中子谱仪介绍,可以任意选择导出相关几何结构参数和介绍。 http://www.ill.eu/instruments-support/instruments-groups/instruments/in5/description/instrument-layout/ 热中子散射数据下载 : https://www-nds.iaea.org/indltsl/ 英国材料组织网站 : http://www.matter.org.uk/ 倒格子空间 : http://www.matter.org.uk/diffraction/geometry/2D_reciprocal_lattices.htm Mcstas 软件 使用相关问题讨论 锦集: http://www.mcstas.org/neutron-mc/arch/0102/threads.html#00001 MCSTAS样品几何结构建模软件Qhull: http://www.qhull.org/html/ MCSTAS样品几何结构建模软件powercrust下载: http://web.cs.ucdavis.edu/~amenta/powercrust.html ; 辐射相关单位在线转换 : http://www.huansuanqi.com/Radiation.htm 水的相图 : http://www1.lsbu.ac.uk/water/water_phase_diagram.html 水合物储氢 : http://www.hydrogen.energy.gov/pdfs/review06/bes_st11_sloan.pdf 甲烷水合物晶体结构 数据文件下载: http://rruff.geo.arizona.edu/AMS/minerals/Methane-hydrate (cif格式、AMC格式等) http://nanocrystallography.org/cif/9/01/44/9014453.cif NIST气体水合物热力学数据 及其他数据: http://www.nist.gov/jres 中子本征物理研究束线 : https://neutrons.ornl.gov/fnpb ( Fundamental Neutron Physics Beam Line研究中子的基本物理特性 ) 晶体结构学 : http://www.crystalstar.org/Index.html ********************************************************************************************************************************************* 工程材料常用40个数据库 : 1 、MatWeb: 材料物性数据库(免费) http://www.matweb.com/ 2 、曰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材料数据库(免费) http://mits.nims.go.jp/index_en.html 3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性数据库 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name-ser.html 4 、剑桥大学材料资源 http://www.doitpoms.ac.uk/index.html 5 、材料大全A到Z (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免费) http://www.azom.com/materials.asp 6 、M-Base Company (物性数据库和设计软件) http://www.m-base.de/ 7 、ESM Software(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 http://www.esm-software.com/ 8 、物理常数 http://physics.nist.gov/cuu/Constants/index.html?/codata86.html 9 、金属合金物性数据库 (Principal Metals, Inc.提供)(免费) http://www.principalmetals.com/prime/step1.asp 10 、Goodfellow (金属与材料) http://www.goodfellow.com/ 11 、Key to Metals (有色金属数据库) http://www.key-to-metals.com/ 12 、Lead-Free Solder Alloy http://www.physics.auburn.edu/~bozack/Pb-FreeSolder.html 13 、Lead-Free Solder http://www.smtinfo.net/Db/_Lead-Free.html 14 、Solder Systems Computational Thermodynamics http://www.metallurgy.nist.gov/phase/solder/solder.html 15 、Phase Diagrams and Articles http://www.crct.polymtl.ca/fact/index.php?websites=1 16 、韩国多元相图 http://www.icm.re.kr/mdb/phase/index.jsp?ca=2index=A 17 、二(三)元相图FactSage Database http://www.crct.polymtl.ca/ 18 、元素周期表 http://www.webelements.com/ 19 、LiqCryst Online (液晶数据库)(部分免费) http://liqcryst.chemie.uni-hamburg.de/ 20 、Materials Science International Services (合金材料组成和相图数据) http://www.msiwp.com/ 21 、晶体之星 http://www.crystalstar.org/ 22 、高分子数据手冊 http://www.oup-usa.org/pdh/ Name:pdh_user Password:bigchain 23 、表面科学建模、分析和可视化软件与数据库指南(部分免费) http://www.uksaf.org/software.html#1 24 、塑料树脂产品库Resin Source(部分免费) http://www.ides.com/prospector/ 25 、涂料的化学阻性数据(免费) http://www.thermaplast.com/chemr.html 26 、Chemical Resistance of Resin Materials(免费) http://www.eldonjames.com/html/chemical.html 27 、POLYMERIS (高分子物性数据与估算) http://www.scivision.com/Products/polymers/PolymerIS.html 28 、Adhesives Mart (胶粘剂数据库,提供胶粘剂选择参考和详细的技术数据,超过5,000种产品)(免费) http://www.adhesivesmart.com/ 29 、PoLyInfo (高分子材料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免费) http://polymer.nims.go.jp/ 30 、Abstract Database from Rapra(高分子、塑料和橡胶行业和技术在线信息检索数据库) http://www.polymerlibrary.com/ 31 、PoLyInfo (高分子材料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免费) http://polymer.nims.go.jp/polyinfo_top_eng.htm 32 、CAMPUS (塑料产品数据库, 免费) http://www.campusplastics.com/ 33 、Chemical Resistance of Resin Materials(免费) http://www.eldonjames.com/html/chemical.html 34 、化学相容性(化学品与材料之间)数据库, Cole-Parmer(免费) http://www.coleparmer.com/techinfo/chemcomp.asp 35 、溶剂选择数据库(免费) http://www.solventcentral.com/ 36 、吸声材料数据表(免费) http://www.ondacorp.com/tecref_acoustictable.html 37 、陶瓷材料参考指南, Ceramic Industry(免费) http://www.ceramicindustry.com 38 、World Wide Composites Search Engine(英特网复合材料搜索引擎) http://www.wwcomposites.com/ 39 、化工引擎 http://www.chemyq.com/ 40 、材料基因组计划 https://materialsproject.org/ 41 晶体结构数据库: http://serc.carleton.edu/research_education/crystallography/xldatabases.html 后面遇到了继续更新。。。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讯: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国科学:材料》)被SCI检索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7-2-15 17:30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中国科学:材料》,英文月刊,简称SCMs)正式被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旗下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等数据库收录,自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将被这些数据库检索,首个影响因子将于2017年产生。 SCMs于2014年12月正式创刊,由清华大学 李亚栋 院士担任主编、《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是《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之一,与Springer出版集团合作面向海外发行。其办刊宗旨为:刊载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原创学术论文及评述性文章,反映国内外材料科学重要进展、科研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材料科学发展,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SCMs的编委会由国内外活跃在材料科学领域的92位中青年科学家组成。刊物设有评述、论文、快报、观点等栏目,主要报道特种金属功能/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材料表面与界面、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等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 SCMs 2013年曾获得国家六部委实施的“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针对新创办刊物的D类项目资助,并于2016年底入选中国科协实施的“ 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 ”。 近年来,我国的材料科学发展迅猛,但欠缺高水平的材料类英文期刊。此次被SCIE数据库收录,标志着SCMs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编辑团队将尽心竭力服务于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力争把SCMs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综合性材料类期刊。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官网 : http://mater.scichina.com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0579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新发表成果推介
sciencepress 2017-1-17 16:38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中国科学:材料》)2016(12) 氢化的 TiO 2 /SrTiO 3 形貌、组成和能带的调控 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中, TiO 2 和 SrTiO 3 因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被科研工作者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分解水、光阳极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但是二者都属于宽带隙半导体,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被激发,因此限制了其对太阳光中可见光的利用,同时,单独的 TiO 2 和 SrTiO 3 在 被光激发时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 ,这些缺点限制了他们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TiO 2 /SrTiO 3 复合体的构筑可以显著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相关研究有所报道,然而对于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成分均一并且形貌结构可控的 TiO 2 /SrTiO 3 复合体目前还没有报道。对于钛基氧化物,氢化处理可以产生 Ti 3+ 以及氧空位,可以有效拓展可见光吸收并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速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而多孔微球由于具有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光利用率并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合成具有上述优点的催化剂 在光催化领域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最近,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韩陶然和付宏刚教授对目前光催化过程中催化剂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该类催化剂所存在的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改性。采用前驱体路线,利用两步连续的溶剂热反应合成了 TiO 2 /SrTiO 3 多孔微球 ,微球中每一个小粒子是一个小的 TiO 2 /SrTiO 3 异质结单元,在粒子内部异质结之间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孔道有利于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并增加反应活性位进行光催化反应。氢化后的 TiO 2 /SrTiO 3 具有适量的 Ti 3+ 和氧空位,不仅增加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使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和产氧的性能。 此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其它的钛基半导体复合催化剂,该材料有望探索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 : Han, T., Chen, Y., Tian, G. et al. Sci. China Mater. (2016) 59: 1003. doi:10.1007/s40843-016-5126-1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40843-016-5126-1 通过噻吩诱导制备可控表面形貌的MoS2及其HDS和HER催化活性研究 二硫化钼( MoS 2 )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的一个典型,与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类似, MoS 2 具有六方晶体层状结构,层内由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则由范德华力结合。 MoS 2 依靠其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加氢催化剂、固体润滑剂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纳 / 微米材料应用技术的兴起, MoS 2 材料的制备已由经典的钼元素和硫元素高温固相反应逐渐发展为各种条件相对温和、产品形貌可控的制备技术。其中,水热合成法以其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材料大小和形貌易于控制等优点成为近几年来科研工作者制备和研究纳 / 微米级 MoS 2 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并且纳 / 微米级 MoS 2 材料在其主要应用领域展示了比传统 MoS 2 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 最近,北京化工大学的刘思嘉博士和梁鑫副教授课题组对水热合成法合成 MoS 2 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制备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成功对 MoS 2 的表面形貌进行调控。研究发现,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少量噻吩作为导向剂,可以诱导合成出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 MoS 2 催化剂。相比于普通 MoS 2 ,添加噻吩合成的 MoS 2 的特殊表面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加氢脱硫实验和电化学性能测试都显示出该方法合成的 MoS 2 对于加氢脱硫反应和析氢反应都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该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制备高活性 MoS 2 催化剂的方法,同时也为调控具有类似 MoS 2 层状结构的材料形貌提供了思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 : Liu, S., Zhang, X., Zhang, J. et al. Sci. China Mater. (2016) 59: 1051. doi:10.1007/s40843-016-5106-y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43-016-5106-y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格和材料泛滥是“腐败”和“懒政”
热度 10 姜文来 2016-12-12 16:19
表格和材料泛滥是“腐败”和“懒政” 姜文来 近日,听一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吐槽:扶贫工作中,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雪片般飞来,“ 5+2 ”“白加黑”都难招架,最多时一天就填了 48 份。大量时间、精力耗在纸面上,要为村里做点实事,反倒只能挤时间。( 12 月 11 日《人民日报》) 我经常到基层调研,类似的吐槽比较普遍,基层人员每天忙于上级部门布置的各种表格填报或者材料上报,没有时间真正干自己的事情,基层人员几乎成了“填表专业户”或者“材料撰写人员”,让基层人员苦不堪言。 其实,被表格和材料困扰的不仅仅局限于基层人员,有相当于一部分人受此影响。如教师或者科研人员,每年都要填各种与教研、科研有关或者无关的表格或材料,占用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干扰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烦不胜烦,尽管填表者很不情愿,但这是上级部门的要求的工作,不得不完成。 从上级单一部门来看,每个部门要求上报的材料或者填写的表格并不多,没有觉得为下级造成多大的困扰,是完成工作任务必要的工作。但从基层的角度来看,上级管理部门众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布置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基层一一落实,上级所有的要求都落到了基层人数不多的人头上,不忙得“头昏脑涨”那才是奇迹。 造成表格和材料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不正确的政绩观作怪。表格和材料是上级了解下级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下级向上级汇报成绩成效的通道。一些表格和材料是不可少的,是必须的,对于这些表格和材料基层是理解的,也是大力支持的。基层人员最不情愿和最反感地是那些为了政绩“制造”出来的表格或材料,对于基层而言没有什么用处,是加重负担额外的任务,如果不是因为情分或者愿意牺牲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这些材料即使送到上级部门,或者束之高阁,或者作为资料保存,几乎没有发挥其作用或者价值,既浪费了大量填表人宝贵的时间,也浪费了纸张、传递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 “腐败”,甚至比常见的“腐败”更可怕,它是以正常工作的名义进行的“腐败”,具有隐蔽性、难以拒绝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表格和材料泛滥绝对不是一种“勤政”,是与“勤政”恰恰相反的 “懒政”行为。它体现了上级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处理相关问题时做法过于简单、作风粗糙的行为。上级部门通过自报表格或者材料了解基层工作,也通过此对基层工作进行评价或者进行决策,由于自报的数据或材料因各种原因与真实性存在很大的差距,上级部门同时缺乏对表格或材料真实性鉴别,导致评价或决策建立在不真实“虚幻”的基础之上,其最终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懒政”行为更暴露出上级治理能力的 “短板”。 表格和材料泛滥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它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目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其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有利于表格和材料的泛滥,对基层是一个福音,有利于治理表格和材料方面的“腐败”和“懒政”。
52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ESI高被引论文:可穿戴设备
wanyuehua 2016-6-24 11:26
可穿戴设备( WearableElectronics 或 WearableDevices )已引起全球科学家的的关注, 2016 年 5 月 26 日汤森路透( ThomsonReuters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 ,简称 ESI )公布 2006-2016 年的 ESI 高被引论文 125939 篇,其中 67 篇 ESI 高被引论文、 3 篇 ESI 热点论文在题目、摘要、关键词涉及看可穿戴设备(详细有关看可穿戴设备 ESI 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请看附件)。 可穿戴设备:碳纳米管制作的纤薄、几乎没有质量的补丁材料,它可以像创可贴那样粘贴在手腕上,用来监测穿戴者的心率,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穿戴后它可以用于监测血糖水平、发送感觉信号等。 2015 年中国学者研发出可机洗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相关成果发表在在《科学报告》( ScientificReports ),银纳米线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是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材料,具有高度伸缩性,结构牢固并且可以经受机洗,由其制作的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可用于健康监测和定制化的身份识别。 2006-2016 年 SCI 在题目、摘要、关键词涉及可穿戴设备( wearableelectronic*orwearabledevice* )论文 1097 篇(论文 1040 篇、综述 57 篇),学科涉及 ESI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1097 篇论文篇均被引 12.00 次、 H 指数 55 ,其中 2016 年 222 篇、 2015 年 400 篇、 2014 年 175 篇、 2013 年 88 篇、 2012 年 53 篇、 2011 年 42 篇、 2010 年 44 篇、 2009 年 28 篇、 2008 年 23 篇、 2007 年 11 篇、 2006 年 10 篇。涉及 406 种期刊,主要投稿期刊为: 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40 篇、 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40 篇、 ACSNano36 篇、 AdvancedMaterials30 篇、 ScientificReports30 篇、 Sensors30 篇等。发文主要国家与地区为:中国 325 篇、美国 269 篇、韩国 182 篇、意大利 89 篇等。发文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 52 篇、清华大学 34 篇、韩国先进科技学院 31 篇、佐治亚理工学院 30 篇、香港理工大学 24 篇、 首尔大学 24 篇、华中科技大学 23 篇、复旦大学 21 篇等。 67 篇可穿戴设备 ESI 高被引论文(论文 54 篇、综述 13 篇)包括 3 篇 ESI 热点论文。 6 涉及 2015 年 22 篇、 2014 年 24 篇、 2013 年 10 篇、 2012 年 5 篇、 2011 年 3 篇、 2010 年 3 篇,涉及 26 种期刊如: AdvancedMaterials11 篇、 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8 篇、 NanoLetters7 篇、 ACSNano5 篇、 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4 篇、 JournalofPowerSources4 篇、 NatureCommunications3 篇、 NanoEnergy3 篇等,主要国家与地区有中国 37 篇、美国 26 篇、韩国 13 篇等。 附件: ESI高被引论文-可穿戴设备2006-2016.pdf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7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高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sciencepress 2016-6-23 14:35
二氧化钌 (RuO 2 ) 具有比能量高、内阻低、电化学窗口宽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性能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然而 Ru 资源稀缺,价格昂贵。进一步提升 RuO 2 作为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和降低贵金属用量、节约成本是当前基于 RuO 2 电极材料研究工作的重点。 增加比表面积和与合适的过渡金属或基体材料复合是提升 RuO 2 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和降低贵金属 Ru 用量的两个有效途径。前者能提供更多的金属活性位点用于体相中发生氧化 - 还原反应而产生高的吸附电容;后者可以在保持电容器高比电容特性的情况下降低贵金属 Ru 的用量。将 RuO 2 制成薄膜,担载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载体,或制成微细的颗粒等都可以有效增加 RuO 2 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尽管这些策略可以使获得的 RuO 2 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质和较高的比电容, RuO 2 用作超级电容器的商业化电极材料仍面临很多挑战。其一是颗粒过小,颗粒非常容易团聚,稳定性难以保持;其二是多次充放电过程中在 RuO 2 颗粒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内应力作用,常常引起电极材料的坍塌,难以长期使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杨军 研究员课题组设想 将 RuO 2 制成中空结构并调控壳层的厚度和组成,来增加 RuO 2 作为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节约 Ru 贵金属的策略。中空结构可以利用内表面,从而提供更多金属活性位点供氧化 - 还原反应发生,调控的壳层厚度也可以缩短质子在 RuO 2 体相内的传输距离。此外通过合成技术的创新,在 RuO 2 的壳层添加其它廉价的过渡金属,不仅可以进一步节约贵金属用量,其产生的复合效应还可能进一步提高电极材料的超电容特性。针对这一设想,杨军研究员和 谭强强 研究员课题组合作, 将电置换反应与一种热处理过程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途径来制备 RuO 2 基二元和三元氧化物纳米中空结构,并测定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 结果表明,采用 KOH 为电解质,在 RuO 2 的质量分数仅为 19.6% 时,所获得的负载于碳纳米管表面的中空 NiO-RuO 2 纳米结构在恒电流密度为 1A g − 1 时具有 740 Fg − 1 的比容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恒电流密度为 5 A g − 1 时,比容量仍可以保持在 638.4F g − 1 。他们以 RuO 2 提高过渡金属的导电性,以过渡金属降低 RuO 2 材料成本并结合中空结构增加材料表面积的思路可以借鉴用来制备其它金属氧化物体系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新创办的英文期刊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原文链接 (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43-016-5057-8 )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介尺度研究中心项目 的支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材料类期刊影响因子五年变化
热度 7 rczeng 2016-6-14 23:20
序号 刊名 ISSN 语言 出版周期 创 刊 年 出版社 影响因子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纳米研究 Nano Research 1998-0124 英文 月 2008 Springer 6.97 7.392 6.963 7.01 8.893 2. 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53-714X 2095-5138 英文 季 201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0 0 0 8.000 3. 纳微快报 Nano-Micro Letters 2311-6706 英文 季 2009 Springer 0.000 2.057 2275 1.975 3.012 4. 材料科学与技术 J Mater Sci Technol 1005-0302 英文 月 1985 Elsevier 0.738 1.198 1.61 1.909 2.267 5. 自然科学进展 : 国际材料(英文版) Prog Nat Sci -Mater Int 1002-0071 英文 月 1991 Elsevier 1.035 0.989 1.143 1.873 1.753 6. 中国稀土学报 Journal of Rare Earth 1002-0721 英文 月 1990 Elsevier 0.901 1.363 1.342 1.261 2.188 7.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0256-7679 1439-6203(e) 英文 月 1983 Springer 0.919 1.27 1.42 1.835 1.811 8.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Sci China Technol Sc 1674-7321 英文 月 1952 Springer 0.747 1.187 1.113 1.192 1.441 9.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001-6538 英文 半月 1950 Springer 1.321 1.319 1.365 1.579 1.789 1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T NONFERR METAL SOC 1003-6326 英文 月 1990 Elsevier 0.751 0.917 1.001 1.178 1.340 11. 稀有金属 Rare Metals 1001-0521 英文 双月 2006 Springer ( 2009- ) 0.593 0.493 0.806 1.009 0.957 12. 材料科学前沿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2095-025X 英文 季 2007 Springer 0 0 0 1.0 1.354 13. INT J MIN MET MATER 1674-4799 英文 月 1994 Springer 0.691 0.483 0.573 0.791 0.882 14. 金属学报 ( 英文版 ) ACTA METALL SIN-ENGL 1006-7191 英文 双月 1988 Springer 0.407 0.467 0.426 0.727 1.188 15.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J IRON STEEL RES INT 1006-706X 英文 月 1994 0.213 0.292 0.357 0.675 0.784 16. 新型炭材料New Carbon Materials 1007-8827 英文 双月 1985 Elsevier 0.914 0.981 1.308 0.979 0.993 17. 无机材料学报 J INORG MATER 1000-324X 中文 月 1986 0.445 0.531 0.537 0.565 0.551 18. 金属学报 ACTA METALL SIN 0412-1961 中文 月 1956 0.464 0.612 0.548 0.54 0.523 19.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J CENT SOUTH UNIV 2095-2899 英文 月 1994 Springer 0.364 0.434 0.464 0.52 0.562 20. 中国铸造 China Foundry 1672-6421 英文 双 2009 0.278 0.346 0.341 0.433 0.354 2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 ) (英文版) J WUHAN UNIV TECHNOL 1000-2413 英文 双月 1986 Springer 0.354 0.484 0.422 0.399 0.400 2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RARE METAL MAT ENG 1002-185X 中英文 月 1970 Elsevier 0.164 0.160 0.153 0.194 0.236
个人分类: 科研|12737 次阅读|11 个评论
ESI高被引论文:锂硫电池
wanyuehua 2016-5-23 15:47
锂硫电池(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主要由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负极材料构成,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原料丰富、环保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高性能电池之一,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 2016 年 3 月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 ,简称 ESI )公布的 ESI 热点论文 2733 篇、高被引论文 134842 篇,其中 6 篇热点论文、 161 篇高被引论文在题目、摘要、关键词涉及锂硫电池(详细锂硫电 ESI 高被引论文请看附件)。 2005-2016 年 5 月 SCI 收录锂硫电池( lithium-sulfurbatteries )论文 1054 篇(论文 1003 篇、综述 51 篇),学科涉及 ESI 材料、化学、工程学科,主要国家与地区有中国 561 篇、美国 267 篇、韩国 87 篇、德国 87 篇、澳大利亚 52 篇等,涉及 141 种期刊如: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 《材料化学杂志 A :能源和可持续材料》 107 篇、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电源杂志》 93 篇、 RSC Advances 《 RSC 进展》 72 篇、 ElectrochimicaActa 《电化学学报》 63 篇、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 ACS 应用材料与界面》 51 篇、 Journal of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电化学学会志》 36 篇、 AdvancedEnergy Materials 《先进能源材料》 34 篇、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化学通讯》 28 篇、 Nano Letters 《纳米快报》 27 篇、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 26 篇 。 1054 篇锂硫电池论文其中 ESI 热点论文 6 篇、 ESI 高被引论文共 161 篇(论文 143 篇、综述 18 ),涉及 36 种期刊: Journal ofPower Sources 《电源杂志》 32 篇、 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 14 篇、 Nano Letters 《纳米快报》 18 篇、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材料化学杂志 A :能源和可持续材料》 12 篇、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能源环境科学》 9 篇等。 中国学者发表的锂硫电池 ESI 高被引论文最多有 83 篇,其中中国科学院 20 篇、清华大学 19 篇、中南大学 7 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篇等。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新永教授发表 2 篇锂硫电池 ESI 高被引论文( 2013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材料化学杂志 A 辑》期刊上的论文: Highly mesoporous carbon foam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cost-effective and template-free Pechini method for advanced lithium-sulfurbatteries 被引 85 次,论文详细见附件第 125 篇, 2014 年发表在 Nano Letters 《纳米快报》期刊上论文: Strong Sulfur Binding with Conducting Magneli-Phase TinO2n-1Nanomaterials for Improving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被引 49 次,论文详细见附件第 49 篇)。 附件: 锂硫电池 ESI 高被引论文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6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皇家化学会首届会士论坛即将举办(6月29日, 北京)
yolandahongmei 2016-4-11 12:56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 Forum 2016 on Global Challenges and Chemistry Solutions: Materials 主办方: 英国皇家化学会 承办方: 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论坛主席: 张希教授(清华大学) 共同主席: 邢献然教授(北京科技大学) 论坛网站: rsc.li/frscforum2016 背景介绍: 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短缺、食品安全等诸多全球性挑战。 为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作用 得到突显。而化学科学作为一门基础中心学科,能发挥哪些作用和面临怎样的机遇? 为给科研人员 和青年学子 提供一个 了解和 探讨化学学科 在 应对全球性挑战 议题的作用和机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和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 首届会士 论坛 。 本论坛为期一天,包含六个大会报告及 Panel Discussion环节 (报告语言为中文),重点关注材料领域 在解决全球挑战性问题方面的作用。 除资深报告人外, 还将邀请 企业界人士和官方负责人参与并介绍中英基金合作项目等,免收注册费。 诚邀您通过会议网站注册! 大会报告人: 包信和教授 物理化学家, 2000-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2015年,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包信和研究员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基础及其应用。 2016年3月,包信和院士团队的 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成果 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 江雷教授 纳米材料专家,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现 任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并 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 2016年2月,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2016年2月,因其在超浸润纳米界面材料领域的特殊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江雷院士第五届纳米科学与技术特别贡献奖章。 唐本忠教授 高分子化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院首席教授 。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2年起受聘为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发表学术论文 8 00多篇,他引 2 5000多次。 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工作曾入选《大英百科全书》。当选汤森路透“201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 目前担任 RSC期刊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的主编。 谢在库 研究员 工学博士,中国石化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院长。主要 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在新型多孔 分子筛 催化材料及石油化工催化技术 研究方面 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工作,实现了“甲苯择形歧化”、 “ 甲醇制烯烃(S-MTO)催化剂及工艺 ” 等 多项 项技术工业转化。 主持编写《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低碳烯烃催化技术基础》等学术著作。 于吉红教授 吉林大学教授,2015年 当 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 , 在分子筛多孔晶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中作出重要创新性贡献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全球华人无机化学奖等。现任 RSC期刊 Chemical Science 副主编 。2016年3月于 Science 杂志发表关于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结果。 张洪杰教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 研究 所 研究员,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研究重点,发展了快速溶胶-凝胶制备新方法,解决了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稳定性差的难题,设计出交流 LED 稀土荧光粉和发光器件 , 研究结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其 产品已经取得多个国家认证,远销美洲、欧盟、东南亚等地区。
个人分类: 英国皇家化学会在中国|3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给国际友人推荐几个质量较好的材料方面的国际会议?
whoiswho 2016-2-28 20:38
一合作教授想到中国来开国际会议,希望推荐 质量好的,虽然几乎每隔几天都会收到几个国际会议的邀请,但多数是征稿的,不希望人家来了看到我们的会议学术交流没有,就是希望不要让人失望的会议。 希望了解的的朋友推荐下,我熟悉的有限几个今年没开。 谢谢大家。 Dear Prof. Chen, I would like to pake part in the work of good conference for material science in China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May be you know such conferences? Best regards Sincerely yours S.V. Kono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我的导师
热度 2 fengeryz 2016-2-18 16:32
第一次在科学网开博,不知道写点什么。或许,可以写写 Prof. Ma 。 Prof. Ma 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离开时年仅 46 岁。 2015 年 6 月,借 ICMAT 会议的机会,终于有机会重回新加坡,也终于有机会来到他的墓前。这是我 07 年博士答辩后第一次回新,也是三年来我第一次拜祭。 Prof. Ma 是我在南洋理工( NTU )的博士导师,私底下有时候我们称他马老板,但更多的时候是 Prof. Ma ,因为新加坡那里半洋不土的,不流行称呼马老师,或者马教授。 很遗憾,我博士毕业就离开了新加坡,所以只跟他相处了三年。尽管只有三年的言传身教,对于我却是影响深远。 世界上有两种老师,一种传授学识,一种教你做人。Prof. Ma对于我们的影响应该远远在于科研之外。他的魄力、他的担当、 他的大气、他的努力与才干、 他为人处事的良心。 尤其是自己也成为老师,开始带学生之后,才发觉自己很多地方都在不经意的模仿。比如他对待学生的方式,比如他曾经说过的话。。。 Prof. Ma 的骨灰,按照当地的风俗,安放在新加坡的寺庙里。照片上的他,头发花白,比我离开时苍老了许多。记忆中的他,该是永远这样微笑着,亲切,温暖,富有感染力。 8 年了,自从 07 年毕业答辩从澳洲回了趟新加坡,这是我第一次回来。我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总是幻想着等自己的事业有点起色,一定带着家人,带着娃,一起回新加坡,回 Ceramics Lab ,去看他。可惜,毕业后我结婚生子,跟着老公全世界辗转,事业一直未见起色。 而今我终于有勇气回来, Ceramics Lab 还在,周末偷偷打牌的沙发还在,甚至我经手购买的设备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人已不再;我们还能想象他每次进 Lab 时的洪亮的嗓音,我们还可以模仿他说话的语调,只是我们没有办法再等到他的出现,即便是在梦里他也不曾回来。 这应该是他离世三周年的当口,我不知道有没有谁来拜祭过他。或许除了家人和我们几个学生,其他人也该慢慢忘却了吧。那些被他帮过的人也许偶尔会感念一下他的好,在谈起他的时候,附上轻声的叹息,然后继续开始自己忙碌的生活。 永远记得 三年前的那个 6 月,师妹从MSN中告知老板去世的噩耗,我一下子呆坐在电脑前。 “Prof. Ma 走了,端午节那天。 心脏病突发,据说周五还去实验室了,然后周六中午就走了。 我们昨天都去看他了。。。。” 从没听说过老板心脏不好---他一向很注重饮食和锻炼的。印象中的他永远是那么阳光、那么豁达、那么的精力充沛, 从没有想过“英年早逝”这四个字会与他有关。 Prof. Ma 原籍台湾,原名马元,据说 7 岁那年举家迁往新加坡,用了名字 Ma Jan ,所以他实际上是新加坡长大的。但是他骨子里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他常常许诺我们:毕业后,都把你们送出国。可见,在他看来,我们去新加坡是不算出国的。 他的录像,曾经在我们燕大办公楼电梯旁介绍 NTU 的视频里循环播放了好几年,他微笑着坐在那里讲述,手里拿着他的发明:心脏泵。 可惜,他的发明没有救到他。 我 03 年 8 月到新加坡,见到他是在周末 , 他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 You look bigger than your picture。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有点模糊了,总之高高的,帅帅的,脸上带着他招牌式的微笑,后来我才知道他有一米八五,在新加坡那个流行短小精悍的国度,他走在哪里都是非常显眼的。 我在新加坡的那几年,属于他事业的“上升期”。那时,他刚刚提升 head ,相当于国内的系主任,但是比系主任的权利大很多,并配有专职秘书。他 65 年生人,算起来 03 年也只有 38 岁,所以干劲十足,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脾气也牛的很。 Prof.Ma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会把 “TMD” 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这在新加坡是不多见的,我常常觉得他应该是东北人才对。刚进实验室的时候,经常 见到师兄师姐被他骂,甚至系里的老师也经常有挨骂的。只不过他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时候他把自己气的半死,而我们在他走后只是吐吐舌头,还要互相调侃一番:看,又把老板气到了吧?——他对于我们来说,更像一个爱发脾气的家长,做不好会挨骂,但是最惨痛的后果也仅仅是挨骂而已。骂过之后他会一如既往的帮我们,无论是实验上的需求还是毕业后求职,他从来都是全力以赴。我想,他多半会认为照顾好每个学生,是他的职责。 我博士的第一年,因为受 SARS 影响,新加坡的经济不景气,很多人读了一年就被砍掉奖学金,只能转为自费或者退学。因此,我们的 First Year Report 要求非常高,答辩规模几乎堪比最后的博士答辩。所以,我的第一年,读的很认真,也做的很听话, Prof. Ma 很满意,虽然常听说师姐被他骂哭,我却屡屡幸免于难。 我顺利通过了 First Year ,永远记得答辩出来的时候,他微笑着对我说: I think you are well done!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 well done 的用法。 在那之后,不知道是我的保护期过了,还是我变得不听话了,我开始有机会见到他骂人。 老板和学生总永远处于矛盾的两端,我当时着急毕业,而他想发 Nature 。我曾经觉得,他的长处不在于科研,或者说,他的心思不在于论文。他有做不完的项目,可以养活整个系的老师;他也有无数奇妙的想法,论文不少,可惜精品不多。现在想来,他也是看重论文的,只不过他看重的是那些真正突破性的成果。他的目标是NS,要么做到极致,要么不做,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的词典里完全没有“聊胜于无”的概念。遗憾的是,他走后不久,他和MIT合作的一个工作在Science发表,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他的名字被拿掉了。 总之,他对于当时我的课题有一种执迷的坚持。所以在做了一年半以后,尽管我和一个留校做fellow的师兄一再跟他申诉,这个课题做不出来 (事实证明,他的那个想法至今未见报道 )他也无动于衷。 他说即使做到最后只是证明了他的想法是错的,他也可以保证我毕业。可惜,当时的我不能理解这样的情怀,在那个国内已经开始疯狂追捧论文的年月,我开始担心毕业后的出路,严重失眠。 曾经跟一个从日本回来的老师交流过看法,国内的学生和日本学生最大的差别是:日本学生很单纯,一心一意 埋头做事; 中国的学生往往想的太长远,前途、未来,要设计要规划 的东西很多。而事实是,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很少有人能够一步步走完自己设计的路;反而 那些 专心做事,心无杂念的人则给人以忠诚可靠、踏实肯干的感觉,从而有机会走的更远。当时的我明显属于“深谋远虑”的那种。 他常常跟我们说,“你们这些人啊, 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要是我自己弄,几天就弄好了。”作为学生,我们当时对这句话多半持保留意见,直至后来自己带了学生,才发觉这种想法是多么的正常。我也终于能够理解,面对不听话又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老师是多么的焦急而无奈。 总之,那一段,他的脾气可以说是点火就着,有时候忘了预约临时有事去办公室找他,百分之百会被他骂出来。有一次我去办公室看到他办公桌上放着一盒巧克力,就问他,你爱吃巧克力吗?他笑了笑,说医生说吃巧克力可以控制情绪。后来又跟我说,好像是血脂高,巧克力又不能多吃。 我想,那段时间,他该是被巨大的压力包围着,他似乎也在跟自己的坏脾气战斗着。 与Prof.Ma直面交锋了半年,我不小心已到了博三。我听从师兄的建议,偷偷换了个课题,并按我的想法做到毕业,他接受现实,也不曾为难我,甚至说我做的还不错。 他也曾邀我留下来做 Fellow ,我婉拒,怕继续被他逼着做那个我认为做不出来的课题。临走的那天,他抽出宝贵的半小时,陪我吃了个午饭,那已是天大的面子。 他的时间,大概是以分秒计算的。他的午饭经常是在办公室里吃的,我们几个学生都曾替他从 Canteen (食堂 ) 带过饭,他比较爱吃西餐,偶尔也吃中餐,总之我们吃完饭,给他带回办公室,他把钱给我们。 我的论文多半是他在往某国出差的飞机上改的。 也经常听说他下了飞机不倒时差,直接去给本科生上课。 他有时周末也会跑去实验室,跟我们说刚刚送完孩子游泳回来。 我走之后几年内, Prof. Ma 的事业越做越好,先是评上正教授,然后成为淡马锡实验室的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完成了他事业上的三级跳。MSE也在他的带领下扶摇直上,世界排名稳步提前。师妹说,老板的脾气比以前好多了,不怎么爱骂人了。我暗自叹息,自己没赶上好时候。 他去世的那周,MSE 的主页上挂着他的大幅照片,很多人留言写悼词 。他被称为 MSE 的 “ 巨人 ” 。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永远不会疲倦,永远在照顾着别人,帮着别人。他给人的感觉有点像一个 大哥,特别豪爽,特别带劲的大哥。 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这样定义他:Prof.Ma 是个好人。 我常常会想,这么坏脾气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人缘。大概是他骂过多少人,他就帮过多少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为人,会有这么多人为他流泪吗? 他的一生,一直在工作着,为自己、为家人、为学生、为学院,为所有那些需要他的人做着。 或许,一个人,如果不愿辜负他背负的责任,不愿辜负所有信赖他的人,便只有辜负自己。 我有时会疑惑,会不会人这一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都是有定额的,太拼了,就会把所有的事情提前做完。。。 往事点点滴滴,却不够回忆。 总之,希望在天堂的 Prof. Ma 终于可以卸去一身的疲惫,祝愿他在天堂安好! 附NTU官方介绍: Professor Ma, who received his PhD fro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joined NTU in 1997. A positive team player with leadership skills appreciated by his colleagues, he held various leadership roles in MSE, as Head of Division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Vice-Dean (Academic) and Associate Chair (Academic), and was appointed as School Chair in April 2011. He was also the Director of Temasek Laboratories @ NTU, a partnership between NTU and the 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DSTA). Professor Ma was also the Senior Hall Fellow of Hall 14, where he and his immediate family resided. In the world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he left an indelible mark with many life-saving inventions and applications. He was an expert on nanomaterials, particularly ceram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advanced systems, such as in biomedical and defence devices. In 2003, he was part of the team that patented the world’a smallest heart pump – a piezoelectric heart pump that was commercially licensed to an American biomedical company in Irvine, California. A Singapore citizen, Professor Ma received numerous prestigious award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Da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ward (Bronze).
个人分类: 心情|286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春工业大学赵占奎课题组招收博士生硕士生
alloyz 2016-2-15 16:51
长春工业大学赵占奎课题组,2016年广泛招收材料及相关理工科调剂硕士生,研究方向:磁功能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多孔材料、非晶合金、纳米材料、材料模拟等。课题组学术氛围浓厚,与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宁波所等知名科研单位合作密切,近年来已培养3名省百篇优秀硕士论文获得者。欢迎垂询:0431-85716644或13500889602;E-mail: zhaozk@ccut.edu.cn 。网址: http://clgc.dept.ccut.edu.cn/index.aspx?menuid=5type=articleinfolanmuid=63infoid=686language=cn 。 同时,课题组2016年招收博士生,方向:磁性材料、非晶纳米晶合金及粉末冶金。欢迎相关方向已毕业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来电联系:13500889602. 或E-mail: zhaozk@ccut.edu.cn详见招生简章 http://yjsy.dept.ccut.edu.cn/article.asp?4V3z3P2z2e2G3.html 。欢迎扩散。
3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
wdzh168 2016-1-23 14:30
由黄克智 肖纪美主编,199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一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重大项目。本书介绍了该项目的部分成果,包括裂端位错发射和断裂位错机理、脆性材料的微纹扩展区损伤模型、变形与损伤的局部化理论、面心立方晶体疲劳损伤的取向和晶界效应、材料与薄膜结构的强韧化力学原理等内容。 全书分六章:第一章 裂端位错发射和断裂位错理论;第二章 脆性材料的微裂纹扩展区损伤模型;第三章 变形与损伤的局部化理论;第四章 面心立方晶体疲劳损伤的取向和晶界效应;第五章 材料与薄膜结构的强韧化力学原理;第六章 环境断裂。
4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ature Comm.一个新成果(纳米材料合成)的前世今生
jtgao 2016-1-23 10:29
作者:金大勇 2016 年 1 月 11 日 今天清晨,正值我们团队的又一个突破性科研成果 “ Three-dimensionalcontrolled growth of monodisperse sub-50 nm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刚刚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发表之际(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108/ncomms10254/pdf/ncomms10254.pdf ),我接受了澳洲国家电台 ABC Radio National(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的采访 ( http://www.abc.net.au/am/content/2015/s4386155.htm 附录音),谈新一代生物 医疗试剂 (号称生物技术中的液体黄金)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我们的这一工作解决了多功能纳米探针材料的可控、可重复而且高效率合成的技术难题,也为新型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思路。我们为科学界展示的是一个通过可编程化高度可控合成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纳米晶体材料世界。而真正让我兴奋的是摆在眼前的商业契机,即发展生物医疗诊断和医疗影像方面的多功能探针造影剂。与传统技术相比,它们不但在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附加了更多的功能,为多模态影像、生物传感和纳米药物靶向输送提供更有效的细胞级的探针材料。 很多同行可能还在纳闷儿,我以前一直是以光学仪器和其应用为特色的,为何会在短间内于材料合成领域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在这里我要为这篇工作的幕后英雄和合作伙伴点赞!是他们的努力工作和鼎力支持帮助我们取得了上述成就。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我的学生刘德明,于 2012 年从吉林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硕士毕业并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资助,加入到了我在 Macquarie 大学的团队攻读博士学位。起初,他的课题传承我们组在上转换纳米材料和生物光子学应用的优势,着眼于研究核壳结构的纳米功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最初的一年多,他的项目和其他大多数的博士研究课题一样,只是进行比较平淡简单的模仿和扩展。直到 2013 年 7 月 ,我和德明几经讨论他的项目方向,得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挑战材料工程的极限,在材料合成上实现像计算机编程那样高度可控和可程序化生长。我们为这个想法取了个名字“programmable growth” ¾ “ 我设计叫材料怎么长,最终材料就能怎么长”! 这个大胆的想法令我和德明振奋不已,可是许多相对保守的组员对这一想法持怀疑态度。2013年是我们的丰收之年,各种好消息接踵而至:我们不但中了三项大型国家科研基金(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个人的Future Fellow人材计划),而且还有两篇代表性的作品被Nature子刊收录。这种强大的正能量气场鼓舞着包括德明在内的所有人。2014年2月份,我们 共同参加了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的国际纳米科学及纳米技术大会,在会议上,德明受到了进一步启发,他励志要加倍努力在博士期间做出最漂亮的科研,并发表 Nature/Science 级别的文章。可在当时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理论上实现的可能性报道和试验数据上的支持,然而,我始终对学生们强调: “ 意志的坚定程度就已经决定了结局的胜负,所以 我们要大胆想象,不懈坚持!” 阿德莱德的会议结束后,我们小组给德明启动了一个12周计划,打算系统性的收集试验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在此期间,德明每周都要进行十余次合成实验和表征分析。五周过后,实验出现了瓶颈,但德明顶着压力凭着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一股信念成功的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就好像是长跑运动员突破了极点,开始享受奔跑的快乐。德明的努力工作换来了持续不断的数据更新,这不仅让他在每周的组会中都能成为焦点,还促使了这项工作的转折点的出现。起初我们只计划控制晶体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可德明在数据中观察到了腐蚀生长的现象(Programmable生长中的“减法”),也就是我们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2014年全年,德明做了超过 800 组合成实验,摸索出了纳米可控生长的关键技术核心。 每当我把德明的经历将给同行们听时,他们都要感慨现在像德明这样的学生实在太少了。 由于评价机制的导向,大多数的科研只注重文章数量,不求重大突破。 德明能在浮躁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信念,认真完成从想法印证到实验设计再到表征推理的每一个环节,不被小利而诱导,实在难能可贵!我为我的学生刘德明感到自豪! 坦白的讲,在材料合成领域,我也是个“门外汉”。2014年之前,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还有些不够自信。或许就是“吸引力法则”(the Secret)的缘故吧,当年4月,正在德明日夜兼程紧锣密鼓的实验中,徐晓雪博士从西澳大学毕业加入到了我的团队,我和德明迎来了一个材料合成上的帮手。尽管晓雪没有接触过光学材料和稀土材料,可她凭着扎实的晶体学功底和和善的为人很快就融入到了我们组的工作中,并在德明 实验过程中几个关键的环节发挥了一个“中场球员”的作用! 应该说,我这几年总结出一个做大工作的哲学,就是每一个出色的工作需要领跑的队员用尽他百分百的努力做到整个项目的60分,然后我这个教练才能够调动我们整个团队把接下来的20分拿到,而到了最后最艰难的15到20分,“外援”的帮助尤为关键。 或许是由于深厚的文科底蕴,Macquarie大学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错过了全世界都在狂热的追求的学科材料学浪潮,我们这个“半路出家”的组居然是整个学校使用透射电镜最活跃的团队,而这台老电镜据说已经服役超过了30年!其性能已经无法达到我们这个项目的需求。说来也真的是巧,恰恰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了和卧龙岗大学窦院士和杜博士的合作,他们帮助我们高标准的完成了表征测试。我们的文章送审Science后,审稿人对我们出色的电镜照片大为赞叹! 7 月份,我把我们这个项目介绍给了新加坡来访的张博士和谢博士(刘小刚课题组)。无巧不成书,刘老师的博后覃博士一直以来都在建立一个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表面活性剂和纳米晶体不同晶面的相互作用!这正是这个项目需要的理论计算基础!直到今天我还在感慨那次“机缘巧合”。坦白的说,当时我们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理论计算,如果只凭单打独斗,没有一年两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这个项目的。所以, 科研上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大项目和跨学科项目上,显得尤为重要。 2015 年的一月份,经过这么多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对自己的工作从理论的预见性,想法的新颖性,到实验数据的确凿性,以及文章的构思和写法,都达到了满意,我们将研究成果投稿到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期刊之一 Science“ 科学 ” ,一周之后顺利通过编委会讨论外审。三周后就收到了审稿意见。三位审稿人对我们的数据和结果十分欣赏,但十分可惜的是他们对稀土材料的前景不是很感冒。我们最终被 Science 遗憾退稿 。 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周折,终于尘埃落定,我们的成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 自然 - 通讯 ” 杂志上发表 。 这篇工作为其他项目打开了新局面,目前我们课题组的几名博士生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我们坚信新一代的多功能性纳米生物试剂有望不久的将来会走向产业化和临床。 我更想借助此文呼吁我们的同仁 能够鼓励学生以应用为导向,深刻钻研科学问题,围绕一个科学问题展开具体和透彻的研究,并持之以恒的进行实验。 踏实做事最终会给我们带来更甘甜的收获! 以上来自科学网席鹏教授的博客, 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9502-950050.html . 附 该论文中的几个段落: 纳米材料工程的最终前沿是实现在原子尺度的精确的构成控制(composition control ),以使纳米颗粒具有期望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在这里,我们报告一族 稀土掺杂纳米材料( rare-earth-doped nanomaterials ) 来实现这种控制。我们通过实验验证 油酸阴离子( OA- )和油酸分子( OAH )的共存 及在晶体形成时的不同角色。通过控制 OA- 和 OAH 的比率 来定向 抑制、促进 或 蚀刻 纳米颗粒的晶面。这种控制可让具有复杂形状的壳在纳米晶体核上生长及选择性移植,从而可以构建一个单分散( monodisperse )的sub-50 nm nanoparticles 的多样性文库(意思是可以建一个有各种三维形状的sub-50 nm nanoparticles 的library.( This controlenables selective grafting of shells with complex morphologies grown overnanocrystal cores, thus allowing the fabrication of a diverse library ofmonodisperse sub-50 nm nanoparticles. )。 利用这样的可编程的additiveand subtractive engineering ,各种三维形状都可以bottom–up scalable approach 来实现。 碱土稀土氟化物(alkalinerare-earth fluoride ,AREF4 )nanocrystals 包括:六角形的β相的NaYF4 ,β-NaGdF4 ,β-NaNdF4 或β-NaLuF4 在autofluorescence-free biomolecular sensing, multimodal in vivobio-imaging (fluorescen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X-ray, SPECT and so on.) 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人们经常用试错法,通过改变 杂质浓度 及 / 或 组成 、 反应时间 和 温度( dopant concentrations and/or constituent materials, reaction timeand temperature ) ,来生成各种形状的nanoparticles 。This r andom sampling of vast,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space, needs to be done rationally ,with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pinning growthmechanisms 托底增长机制。即使是试错法,也要理性试错 。 我们发现油酸阴离子(oleateanions , OA- )及油酸分子的解离形式( OAH ),在调节AREF4 纳米晶体的生长方面,扮演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角色。这使我们能够引入分子的方法来剪裁AREF4 纳米晶体的形状和组成。这种新方法是基于油酸的存在下,β-AREF4 nanocrystals32 合成期间通常用作 表面活性剂 ( surfactant ) 的选择性外延核壳生长过程selective epitaxial core–shell growth process 。从最近的发现( 油酸阴离子( OA- )和油酸分子( OAH )可以 在 PbS 和 硒化铅 ( PbSe )nanocrystals 的binarysystems 中 共存 )中汲取灵感,我们假设 OA- 和 OAH 的比率 的变化可能影响这些配体与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并影响最终得到的形态。我们的计算模型(Fig. 1 ,Fig. S1-6 ,Supplementary Notes 1 和2 以及Table S1 )与实验结果(Fig. 2 ,3 ,4 ,Fig. S 7-35 ,Table S2 和S3 及Supplementary Notes 3 -18 )表明, OA- 和 OAH 对 不同晶体小面(crystallinefacets) 的优先亲和性决定了不同形状的纳米晶体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我们表明,精确地控制 壳厚度 和 颗粒形状 可以通过切换钝化添加剂和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加减来实现( can be achieved by deliberately switching the passivation, additiveand subtractive roles of these surfactants )。
2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化学部新增院士论文精选(一)
热度 2 WileyChina 2016-1-11 11:42
祝贺 Wiley 作者新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Wiley 致力于把全球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引入中国,同时把中国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介绍给全球的学术同行。尤其是近些年来, Wiley 加强了与中国科技界的交流,并有幸同更多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合作,发表和出版了他们的论文以及专著。 2015 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选举产生了 9 名院士,新增选的这 9 名院士均为 Wiley 的作者。在此,我向所有新当选院士的 Wiley 作者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为他们对 Wiley 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们专门把新当选的化学部院士在 Wiley 出版的代表性文章和专著,编辑整理,与广大的读者分享: 莫子杰( JamesMurphy ) Director, ResearchCommunications and Professional, Wiley 精选一(排名不分先后) 于吉红: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吉红教授在分子筛多孔晶体材料的定向设计与合成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开拓性工作,为无机多孔晶体材料的分子工程学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973) 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时获得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荣誉称号。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分子筛协会理事会秘书长,英国皇家化学会《 Chemical Science 》杂志副主编。 Wiley 非常荣幸出版了由于吉红教授参与撰写的《 Chemistry of Zeolites andRelated PorousMaterials: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科研专著一本。该著作 系统介绍并深入阐述了分子筛及其他多孔材料 ,包括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大孔材料以及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并囊括了分子工程与主 - 客体材料两个重要的前沿学科。为广大研究生和研究工作者从事分子筛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于教授在 Wiley 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的文章有: Article Title Journal Author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Using Ionic Liquids Advanced Materials September 2009 Zhen Ma, Jihong Yu, Sheng Dai Extra-Large-Pore Zeolite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Micro and Mesoporous Structur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pril 2010 Jiuxing Jiang,Jihong Yu Prof.,Avelino Corma Prof. The Synthesis of an Extra-Large-Pore Zeolite with Double Three-Ring Building Units and a Low Framework Densi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June 2010 Jiuxing Jiang, Jose L. Jorda Dr., Maria J.Diaz-Cabanas Dr., Jihong Yu Dr.,Avelino Corma Prof ⋅ H3O: A Zinc Phosphate with Multidirectional Intersecting Helical Channe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September 2003 Yu Wang, Jihong Yu Prof., Min Guo, Ruren Xu Prof. Zn2 2: A Homochiral 3D Zinc Phosphonate with Helical Channe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ecember 2004 Xin Shi Dr., Guangshan Zhu Dr., Shilun Qiu Prof., Kunlin Huang Dr., Jihong Yu Prof., Ruren Xu Prof. 刘云圻: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教授 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和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证实了扩展 π 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 π 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了第一个氮掺杂的石墨烯,实现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开拓了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器件的多功能化。 发表 SCI 论文 500 余篇 ( 其中 120 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期刊上 ) ,他人引用 2 万余次, h 因子大于 70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67 项,出版专著一部及 19 章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 / 邀请报告 100 余次。 2007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2014 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 “ 高被引科学家 ” 目录。现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化学会理事、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担任 Scientific Reports,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Electronics 等 6 种期刊的编委 / 顾问委员会成员。 刘教授在 Wiley 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的文章有: Article Title Journal Author Highlyp-Extended Copolymers with Diketopyrrolopyrrole Moieties for High-Performance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dvanced Materials June 2012 Huajie Chen, Yunlong Guo, Gui Yu, Yan Zhao, Ji Zhang, DongGao, Hongtao Liu, Yunqi Liu Functional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dvanced Materials September 2010 Yunlong Guo, Gui Yu, Yunqi Liu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Graphene and Its Appl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June 2010 Dacheng Wei, Yunqi Liu RecentProgress in n-Channel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Advanced Materials January 2010 Yugeng Wen, Yunqi Liu A Potential Perylene Diimide Dimer-Based Acceptor Material for Highly EfficientSolution-Processed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4.03% Efficiency Advanced Materials August 2013 Xin Zhang, Zhenhuan Lu, Long Ye, Chuanlang Zhan, JianhuiHou, Shaoqing Zhang, Bo Jiang, Yan Zhao, Jianhua Huang, Shanlin Zhang, YangLiu, Qiang Shi, Yunqi Liu, Jiannian Yao Design of High-Mobility Diketopyrrolopyrrole-Based pi-Conjugated Copolymers for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Advanced Materials March 2014 Zheye Zhang, Fei Xiao, Lihua Qian, Junwu Xiao, Shuai Wang, YunqiLiu FacileSynthesis of 3D MnO2-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Graphene Composite Networks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All-Solid-Stat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March 2014 Zheye Zhang, Fei Xiao, Lihua Qian, Junwu Xiao, Shuai Wang, YunqiLiu 安立佳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安教授在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高分子特性粘度理论、高分子共聚物微相分离、高分子薄膜动力学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他人引用2900余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4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件和美国发明专利3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6年作为学术带头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现已成为我国高分子物理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安教授在 Wiley 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的文章有: Article Title Journal Author Synthesis of Extremely Small CdSe and Highly Luminescent CdSe/CdS Core–Shell Nanocrystals via a Novel Two-Phase Thermal Approach ADVANCED MATERIALS 2005 D. Pan,Q. Wang,S. Jiang,X. Ji, L. An Faci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uminescent TiO2 nanocrystals ADVANCED MATERIALS 2005 D. Pan,N. Zhao,Q. Wang,S. Jiang,X. Ji,L. An Crystallizationand morphology of poly(ethylene oxide-b-lactide) crystalline-crystallinediblock copolymer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Polymer Physics May 2008 Shaoyong Huang, Shichun Jiang, Lijia An, Xuesi Chen 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New Thermoforming Bionanocomposites Based on ChitinWhisker-Graft-Polycaprolacton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February 2009 Liangdong Feng, Ziyan Zhou, Alain Dufresne, Jin Huang,MingWei, Lijia An A strategy for synthesis of ion-bonded amphiphilic miktoarm star copolymers viasupramolecular macro-RAFT agent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July 2008 Dairen Lu, YunWang, Tianyuan Wu, Kang Tao, LijiaAn, Ruke Bai 孙世刚 : 厦门大学教授,博导。 孙教授目前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 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 ” (负责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界面电化学 ”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主持和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金、国家 “ 纳米科技基础研究 ” 重大研究计划重点课题、国家 “973” 计划课题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973 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任 Electrochimica Acta 副主编、多本国内外期刊编委,《物理化学学报》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电化学》主编。于 2005 和 2007 年分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孙教授在 Wiley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的文章有: Article Title Journal Author Synthesis of Ultrafine Size Platinum Nanoparticles on Defective Graphene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Towards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Fuel Cells August 2013 C.-L. He, Y.-X. Jiang, L. Rao, Q. Wang, B.-W. Zhang, Y.-Y. Li andS.-G. Sun High-Index Faceted Platinum Nanocrystals Supported on Carbon Black as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0 Zhi-You Zhou Dr.,Zhi-Zhong Huang,De-Jun Chen,Qiang Wang, Na Tian Dr.,Shi-Gang Sun Prof. Crystal Habit-Tuned Nanoplate Material of Li O-2 for High-Rate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OCT 2010 Guo-Zhen Wei,Xia Lu,Fu-Sheng Ke,Ling Huang,Jun-Tao Li,Zhao-Xiang Wang,Zhi-You Zhou,Shi-Gang Sun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r Studies of Structure-Functionality Relationships in Electrocatalysi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8 Hong-Gang Liao Dr.,Yan-Xia Jiang Prof.,Zhi-You Zhou, Sheng-Pei Chen,Shi-Gang Sun Prof. Synthesis of Core–Shell Structured LiFe0.5Mn0.3Co0.2PO4C with Remark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the Cathode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ChemElectroChem February 2015 Yanjun Zhong, Zhenguo Wu, Juntao Li, Wei Xiang, Xiaodong Guo, BenHe Zhong and Shigang Sun A universal approach for the self-assembly of hydrophilic nanoparticles into ordered monolayer films at a toluene/water interfa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March 2006 Yong-Jun Li Dr., Wei-Jun Huang, Shi-Gang Sun Prof. 李玉良 : 无机化学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美国 Nortre Dame 大学放射实验室、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及合作研究。在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Chem. Int. Ed., Adv. Mater. , Nature Protocols, PNAS 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 400 余篇。 2002 年和 2005 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领域为: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和自组装;超分子聚集态结构材料和异质结构和材料、富勒烯化学。主要聚焦在发展具有光电活性的分子材料以及定向、多维、大尺寸聚集态结构和异质结构自组装方法学、材料可控制备和分子晶体自组织生长。 李教授在 Wiley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的文章有: Article Title Journal Author Ordered Nanosphere Alignment of Porphyri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Advanced Materials June 2010 Changshui Huang, Yuliang Li, Yinglin Song, Yongjun Li, Huibiao Liu, Daoben Zhu Fluorescence Logic-Signal-Based Multiplex Detection of Nucleases with the Assembly of a 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 and Branched DNA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17 June 2009 Xuli Feng, Xinrui Duan, Libing Liu Dr., Fude Feng, Shu Wang Prof., Yuliang Li Prof., Daoben Zhu Prof. Continuous fluorometric assays for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with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September 2007 Fude Feng, Yanli Tang, Shu Wang Prof., Yuliang Li Prof., Daoben Zhu Prof. Controlled self-assembly behavior of an amphiphilic bisporphyrin-bipyridinium-palladium complex: From multibilayer vesicles to hollow capsules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April 2006 Yongjun Li, Xiaofang Li Dr., Yuliang Li Prof., Huibiao Liu Dr., Shu Wang Prof., Haiyang Gan, Junbo Li, Ning Wang, Xiaorong He, Daoben Zhu Prof. 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DNA complexes for amplified fluorescence assays of nucleases and methyltransferases Advanced Materials October 2007 F. Feng, Y. Tang, F. He, M. Yu, X. Duan, S. Wang, Y. Li, D. Zhu A molecular shuttle for driving a multilevel fluorescence switch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October 2007 Weidong Zhou, Junbo Li, Xiaorong He, Cuihong Li, Jing Lv, Yuliang Li Prof., Shu Wang Prof., Huibiao Liu Dr., Daoben Zhu Prof. (未完待续 … )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881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