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兼职教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兼职教练多好,为何要当兼职教授呢?
热度 2 jiasf 2015-12-8 07:28
邓亚萍是曾经为国争光的体坛英雄。此前任职即刻搜索总经理,虽然即刻搜索的失败不能都怪她一人,但至少这一岗位是否适合她是值得怀疑的,起码她没有在此领域挽狂浪于既倒的才干。 这次 邓亚萍受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再次把大家震惊了一下! 面对公众的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作出了《关于聘任邓亚萍女士为学校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的相关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其中 写道,邓亚萍的聘期为3年,从2015年12月2日至2018年12月1日;在聘期内,邓亚萍不收取任何报酬,除完成校内讲座的任务,还需要每学年无偿指导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两次。看来学校主要想让她指导高水平运动队,就是请她发挥教练的作用。既然如此,为何不改称为兼职教练、偏偏要叫兼职教授呢? 《说明》还说,《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聘用兼职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授予名誉教授的暂行 办法 》 里有关受聘兼职教授应具备的条件,共有四条,一是品行端正,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是在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四是身心健康,热心并能够参与我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看来中国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条件满足的人多多,一、二、四条满足者众,关键是第三条“学术影响”如何认定。不知道邓亚萍有多少论著,有多大学术影响,政法大学又是如何认定的。 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的人,又何必来拿一个已经被污名化为“叫兽”的头衔呢? 各种通过权力或资源的交易轻易弄来的头衔,私底下有几个人没有劣评?这对很多勤勤恳恳教学、科研一辈子、有一定造诣却弄不上一个兼职教授头衔、甚至连本专业教授头衔也弄不上的人,当然是不公平的。 为何大家对政大聘邓亚萍为兼职教授怀疑、反感,或许是看到了太多的赢者通吃的现象。更何况邓亚萍的名气实在太大,大家的期望也更高。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80 次阅读|4 个评论
邓亚萍当兼职教授发展高校的乒乓球运动,我看挺好的
热度 33 mdzhao 2015-12-7 16:36
这两天,中国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为兼职教授一事持续发酵。12月2日,中国政法大学一则校内新闻里透露,学校某次主题演讲之后“举行了邓亚萍受聘我校兼职教授仪式”。随后,多家媒体报道了邓亚萍获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一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法大在校学生刊发公开信,质疑此次聘任的决策程序,多名法大在职教授亦在社交媒体发言对此表达不同意见。该校一教授自称“因学校当局未经正常程序而聘任邓女士为兼职教授”而决定逃离法大。校方12月6日回应称,聘请邓亚萍为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其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发展。也有法大教授和学生力挺学校聘任邓亚萍,认为网上的质疑过于激烈,聘一个著名运动员来作兼职教授,以推动师生锻炼身体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该大惊小怪。 其实,兼职教授需要什么样的资格?聘任兼职教师需要经过什么程序,恐怕没几个人真正清楚,我就不清楚,反正知道兼职教授至少不用像学校教师晋升职称那样有种种软的硬的杠杠和条件,而且同是兼职教授,承担的事情也很不一样,某些兼职教授似乎就是一个名义,难得给学生做个讲座什么的,有的却要参加科研和教学,甚至带研究生。当然,还有某些有职有权的兼职教授,是可以给学校和学院带来有形和无形的好处的,只要挂个名即可,也有看见把捐献了大笔资金的人士聘为兼职教师的,那都相当于把教授的头衔作为捐赠的回馈了。 但总的来看,学校不会平白无故把教授的头衔随便送人,高校聘请兼职教授,大多都是获得的好处更多,无论是得名还是得利,大多数时候还是名利双收滴。有谁能说清楚一个学校、一个学院甚至一个系究竟有多少兼职教授?当初王立军竟然是29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呢,即便最后他都被判了刑,但也没见有人去追究当初聘他为兼职教授的那些学校。如此看来,邓亚萍当个兼职教授有什么问题呢?人家也没说让邓亚萍去教法律,是让她去发展学校的乒乓球运动,干的是她的本行,我看比让她当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经理要靠谱一点。 据媒体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已经公布了《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聘用兼职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授予名誉教授的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受聘兼职教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品行端正,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是在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四是身心健康,热心并能够参与我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对于聘任对象,《办法》要求,兼职教授应“从我国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学术团体以及教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学者中聘任”,聘期为1-3年。“聘任与审批程序”中规定:被聘人员填写申请表,由教学、科研实体部门推荐,经本部门基层学术委员会对受聘者的学术能力进行评议,人事处审查,并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在决定聘任后,由人事处统一制作聘书,校长颁发聘书。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兼职教授的条件,虽然只是一个学校的,也很长知识呢! 中国政法大学在回应邓亚萍受聘兼职教授时表示,聘任符合规定,“是由体育教学部向学校提出申请,由人事处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聘任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该申请,聘请邓亚萍为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对照一下,的确符合规定。
个人分类: 其他|5235 次阅读|58 个评论
[转载]IJABE主编王应宽博士应邀到中国农业大学作报告并受聘兼职教授
热度 1 wangyk 2014-12-19 06:38
王应宽 转载 WangYingkuan Beijing,China Dec. 18, 2014 转载自中国农业大学网站: 信电学院举办“如何撰写与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专题学术报告会。 !--$ end-- http://ciee.cau.edu.cn/art/2014/12/10/art_13774_334384.html 2014年12月9日下午,信电学院邀请IJABE-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主编王应宽博士为全体师生作了题为“如何撰写与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在食品报告厅举行,由信电学院副院长杜松怀教授主持。   王应宽博士以达尔文的名言“A naturalist’s life would be a happy one if he had only to observe and never to write”为开场白,用生动风趣的语言为师生作了一场内容充实的精彩报告。王应宽概括了科技论文的定义、分类、格式、特点及论文写作前的准备;说明了选择期刊进行写作的重要性;介绍了中、英文SCI、E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IJABE期刊的成长及地位;解读了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方法;阐述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技巧与投稿发表策略;讲解了科技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 (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以及结论(Conclusion)的写作内容、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强调科技工作者应发表创新性科技论文,注重学术道德及诚信。   信电学院院长高万林为王应宽博士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信电学院刘尚民、叶海建、陈昕等院领导及全体教师、研究生听取了报告。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26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连理工大学也不怎么样嘛
热度 28 lin602 2014-3-29 10:24
刘迎霞出事跑国外去了,否则可能也被检察院请喝茶了。 刚刚看到一报道,这个没有读过硕士的美女企业家(她宣称的硕士学位已经被哈工大官方否认,也真怪,为什么她出事前哈工大不出面否认呢),居然是中国著名学府--大连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 见: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328/12004148_0.shtml 文中有这样的话: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向《法制晚报》记者表示,根据学校人事处档案记录,刘迎霞曾于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受聘为该校兼职教授。 聘任原因为,刘迎霞的公司与学校合作开展焊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考虑到其当时的社会贡献、影响力以及学历,符合当时学校聘任兼职教授的相关规定。 作为读书人要问一句,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教授?她的公司成员与学校合作做点开发,公司领导就是大学的兼职教授了?这是哪个星球大学的标准? 中国的大学怎么啦?在蝇头小利面前,在一些有头有脸的人面前,就俯首称臣了。 这不是大学教师们的错! 上次说北京师范大学不怎么样,现在来看,大连理工大学也不怎么样嘛。哈工大现在澄清刘迎霞的硕士学位问题,其实也晚了。一个好的学校不应该是这样的。 应该追究大连理工大学签发刘迎霞兼职教授文件的领导,因为他让大连理工大学蒙羞,沾污了中国学术的神圣。这样的领导要受到社会舆论的遣责。 只有有效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才能慢慢净化中国的学术环境。 网上博友们,你们同意吗?
12614 次阅读|47 个评论
这样的兼职教授,在蛀高校的栋梁
lin602 2009-10-9 10:29
经常看到网站上,聘了不少兼职教授。有的兼职教授是国内外的著名教授,也看到不少兼职教授是什么长的官员,或是什么董事长的企业家。他们可能会在某个领域做管理或经营企业,也懂点相关技术,甚至不懂,但他们也堂尔皇之地从大学校长或院长中手中接过了光荣的兼职教授证书。 教授是个技术职称,是代表学术上水平的。做管理与企业,不应该得到专业职称呀,最多应该属于管理范畴中的东西。 说穿了,是这些兼职教授们对这个学校有用,或对这个学科有用,甚至对高校中的某些人有用。可能从中得到科研经费,可能从中得到资助,可能能够帮助申请学位点,可能会增加招生名额,可能会得到综合资源。也有可能学校的官员们自己得到科研经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工作得到安排,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照顾甚至出国等。目的不一样。 不少这样的兼职教授,还是这个学校的硕士导师或博士导师,挂在网上。 这些兼职教授让做学术的教师们看了,感觉是什么?做学术有什么用,做得再好,还不如当个官员,做个企业。如果比尔.盖茨在中国的话,不知道多少学校会聘他做兼职教授的,还得请关系找他求他当呢。 哎,这就是中国的高校。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