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与体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创新型社会机制
benlion 2017-10-15 00:46
孔子学院 - 属于文化传播与交流,历史与传承的类宗教。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则不同 - 属于面向未知的开拓,也以同样的宗教化思维,则在方向上有点错位 - 这里是指学术界的思维方式。 从释迦摩尼到禅宗六祖是宗教的进步与发展 - 无偶像无等级的哲学化,从袄教和犹太-基督教到道-儒家的哲学化,儒释道的类宗教或宗教的哲学诠释,人类社会的文化传统,从最早的宗教模式转换到了教育模式,禅宗在雍正终结,这个时间跨度恰恰是一千年。 儒家的不语怪力乱神 - 也正是在宗教学上的进步,类宗教化和在思想的源头上就杜绝了神秘学与占星术等,比如欧洲中世纪讨论针尖上可以站立几个灵魂等,而禅宗的失袈裟和儒家的私塾学堂等,以及与道家(墨家经典纳入道藏)的分离而又关联的模式等,恰恰构成了政(宫廷)-教(庙宇)-商(技艺和经济)等的分离体制。 欧洲的政-教-商走向分离的起点是13世纪意大利阿奎拉的经验主义神学和瑞士-英国大宪章和罗吉尔培根的实验方法等,而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以及道-儒家文化热潮和19世纪的文官制度改革等。 但是,B基督教-儒释道哲学与A神话-文学艺术,也与C工程技术-科学等,分别属于不同的知识与文化体系,不能把A-比如童话和神话故事等同于B的历史典籍,也不能把A或B的范式和模式混同在C的研究与管理体制。 对比欧洲中世纪与中国中古代的一千年 - 这就是李约瑟难题的第一段,为何中国领先同时期的欧洲。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大航海,以及爱默生的自立和爱迪生的工业实验室,而到马斯克的火星计划,这五百年的欧美 - 恰恰是经验主义(对于中古代中国的实践哲学)和自然神论(对应于道-儒家思想),以及实验室-机械自然观(对应手工业作坊-工程模型),同时还有希腊-罗马传统的思辨哲学等。 也就是说 - 中国中古代和欧美近现代的政-教-商分离体制和宗教-人文与科学-技艺的学科分类与职业分工等,这是科学与技术得以发达的社会机制。 - (2017年网络日记- 评论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变革时代
benlion 2017-10-6 15:30
- 当今世界,类同于中国商鞅变法的时代 自从哥伦布大航海以来的500年历史 - 科学体系的建立和手工业转换到工业化,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探险的全球化社会。 同一个地球 - 世界的海洋都是相连通的,一是苏联体制,一是美国体制,而又印度模式等,就看谁更具有坚强的文化精神与凝聚力量 - 即,关键还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 一神论与无神论,或泛神论与多神论,人不可能没有信仰 - 不是指宗教标签,而是内在心灵与文化的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类型? 微信两年 - 经历了三个事件的分析 - 起因于群内转发的微信文章,一是去年夏,典型是诺贝尔哥,二是去年底,典型是锵锵三人行视频,三是今年夏,典型是韩春雨,都关涉到“诺奖级”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涉及到真伪科学、中美关系和造神运动等问题,却发现了国际化社会的一个现象 - “文化战术+军事挑衅”模式,比如,从鸦片战争到当前的“精神鸦片”(渗透到国内宗教的神秘主义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国人远比欧美更加关注诺奖,导师获奖或院士,可以决定在国内学术界的前程。 即使,不是在以往的研究领域或行业,也能在国内获得一定的特殊途径。至于究竟如何,能否做出什么贡献,却并不是重点。 其实 - 这是印度婆罗门教的种姓制文化,即,唯出身论和等级化偶像与行政化体制的弊端! 只要冠上一个“诺奖级”的头衔,就可以在国内成为“封神”一样的具有魔力,即 - 国内科学界的宗教化现象 。 附 - Q4问 - “最主要的系统障碍是它的等级商业体制和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阻碍了工业界真正的创新力。”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05.shtm - Q1-李约瑟难题与Q2-钱学森之问,以及Q3-德国Ellendorff之问 - 古代中国大量发明,为何当今却没有? - Q4-“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公开发出另一个疑问:为何当今世界难觅‘大思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310024.shtm -( 2015年-2017年微信总结)-
个人分类: 国际化社会|1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济学
benlion 2017-7-31 09:08
“ 自立”的本来含义和历史: (美) 爱默生(R.W. Emerson,1803-1882) - 《 自立 》 解读 - 爱默生的《自立》 - 美国在精神上和政治上独立于欧洲的信仰,引申的含义,则是学术或科学与商业化分离,也不能有行政化干预 - 比如,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 美国常春藤的私立大学发展,这是欧洲宗教改革、德国俾斯麦教育改革的思想延续,最终追溯到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 - 也许,这就是林肯称爱默生为美国的孔子的原因。 有不少 (中外)学者 ,认为目前中国相当于19世纪(包括,教育与学术传统)的时代,当时美国腐败、跟风与模仿,通过精神(信仰)独立和体制改革,从而走向了崛起。 19 世纪的学术与教育体系,与21世纪国际上的并存,在知识上,在仪器技术上和互联网资料上,都是21世纪的;但是,内在的思维模式,却并不同。尤其与文化传统的历史隔断,难以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实质的精神、机制与方法。 上世纪的封闭年代,缺失了20世纪科学与技术(比如,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科学)发展的良机,以至于教育-学术体系,在大众的思维层面,仍然停滞在19世纪 - 比如,对西方绘画的认知停滞在写实艺术,对日本的现代化观念只是福泽谕吉一家,对西方文化的思考是19世纪之前的哲学等,对之前和之后的中国文化影响视而不见 - 比如,日本传承自中国的禅宗,并影响到美国的乔布斯等。 19 世纪到21世纪在思维层面的断层,导致对世界科技的理解进入不了深层次,从而导致难以走向自主创新或自立,处于引进而落后和落后又引进的循环,就如学会不了师傅的本领而怎么做也仍然只是学徒。走向自立的途径,就是提升在思维与想象力层面的学术或科技能力,发展自己的期刊产业与品牌和建立规范的学术共同体,尤其学术或职业道德规范。 一个制度的建立往往不是一劳永逸的,体制存在改革与发展,而前提是要有正确的认识 - 学术或科学与商业化和行政化的分立,学术的目标 不是 期 刊产业的品牌 ,不能把期刊因子-引用因子的出版商业评估与学术-知识的影响与传播效应等混淆。 在科学与宗教,及其与哲学的逻辑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等,往往问题出在 - 科学与神学混杂,认知(西方思辨哲学)与践行(东方伦理哲学)的区别不能辨析;然而,法治制度与科学方法、信仰精神,却是存在内在的思想关联,即,通过哲学辩论-社会考察的管理模式转换。 附、儒学 儒学是发展的学问,以历史学为依据,经典是先秦时代的典籍,不同于宗教,却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吸纳其它宗教的合理思想,比如,吸收佛教思想形成了心学,同样也从基督教吸纳相关的思想。儒学是以社会伦理和修心立志,以及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学问,可以有各家学说和彼此的辩论,不是固定教条的宗教,而是实践的哲学;因而,在历史上的儒家,可以同时也是其它宗教信徒等。 宗教往往是通过哲学的诠释到伦理辩论,而经由法律制度,比如,儒家子夏学派的法家,从而能够得以实现其社会功能,比如,基督教在中世纪 -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宗教改革 - 从经验主义到儒-道家思想等,而且,不同宗派的区别在于不同的神学思想,即哲学诠释。 - 2004年道德经济学的思想基础,1)科学学-系统与科学哲学,2)人类学-宗教与文化哲学。 -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妨碍中国走向创新的障碍
benlion 2016-1-31 10:44
在社会的文化,尤其是正统主流文化之外的世俗文化,存在几个属于本能意识和原始宗教层面的文化因素,往往家庭和民间社会是温床。 其一, 封建迷信的土壤,主要体现在泛神论和多神论信仰,反映出来为虚假宗教和虚假科学,以及偶像崇拜所谓大师和山头主义帮派,或以未必正确的功利主义道德说教来指责别人,却不是约束自己的言行和客观求证事实。 其二, 在理解理论和概念上,欠缺思考的深度和精细度,容易简单化和表面化,如,从robot和computer、internet的中译字面解读概念,简单化称大脑、智慧和心理等概念,却仍然不能明白或理解概念之间的准确区别。 其三, 人格和伦理层面的欠缺独立个性,以及缺乏对独立人格的尊重,视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为别人言行的标准,功利主义诠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以立场和利益驱动的论述,如,消极辩护和保守主义的固步自封。 其四, 喜欢高大上的文学形容词自我夸大,不做或欠缺世界视野的见识或资讯考证,如,所谓之父或创始人的虚假冠名,导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社会或文化环境,使得有天赋的人才更加难以显露出来。 其五, 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的等级制度,欠缺文化和知识的学者求证较真,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的社会伦理和法律辩论机制,如,法律条文严谨的逻辑分析、证据调研,以及社会公德的责任心等基本素质。 其六,在改革和创新,已经是中国社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却出现反对的一方认为是瞎折腾,而又存在喊着改革和创新,却实际上的折腾,也是同一个问题,即虚假现象,妨碍了真正的改革和创新。 因而,只有重新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才可能走进现代文明社会,尤其是家庭革命,复杂人际关系、封建思想的温床 - 家庭文化模式。 - (01/31/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国际化社会|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司组织与大学体制
benlion 2015-8-21 11:43
中国社会,从模仿走向创新,需要一个全方位的体制改革,涉及到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以及城市群或城市网络的整个社会系统工程。 (组织模式) 对于企业的系统管理,涉及到财务、技术和设计的几个方面,一般体现为CEO和CFO、CTO、CMO总监的基本管理框架。 对于大学模式,涉及到管理或官员型、常规或工匠型、公众或教育型学者,尤其纯学术与思想型等类型的学者的机构组成。 17世纪到20世纪,建立了物理、社会、生物、认知与人工科学等体系结构,而基础研究的大学机构与应用开发的公司组织,也形成了一个交互促进的机制。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文明|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