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学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学教育

相关日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多难
热度 10 SoSoliton 2020-5-14 10:28
人们常用两句话来说明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一句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它被孟子列为比“王天下”还要快乐的“君子三乐”之一;一句是“桃李满天下”。这两句话可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前者说的是招生和培养,后者说的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这样的幸福是否就像一种福利,所有的老师都能或进入教师职业的人自然就会享有?如果说“桃李满天下”的前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们单以前提来说一说得到这种“福利”有多难。把前提拆开来看,分别琢磨“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难发现,每个词所描绘的目标或境界都不是一般的高,真让人有高山景行之感。 先看“英才”。其本意是指才智杰出的人。如果按本意,这样的“英才”当属极少数,能成为这种极少数杰出人才真真切切而不只是名义上的老师,仅从概率看,相当于“中彩”,对我等普通老师来说,说千年难遇一回也不为过。 当然,作为老师,应该有教无类。老文非常赞赏这个观点:学生可以挑老师,但老师不能挑学生。老师之所以不能挑学生,其道理正如医生不能挑病人。专挑才智杰出或自己喜欢的学生教的老师,就像专挑容易治或不治也会好的病人看的医生,后者治好的病人再多,也很难被公认为是名医,更不值得津津乐道吧。 如果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英才,那么英才似乎唾手可“得”。然而在老文看来,纵使英才俯拾皆是,也非一般老师唾手可“得”。因为,“得”是一种极高境界,反映出老师的“江湖地位”和影响力——教育就是影响,用英文讲就是make a difference。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学长生不老术,“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见到菩提祖师,“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菩提祖师收孙悟空为徒,这叫“得”。 反观唐僧,他后来也收了孙悟空为徒,但那也是“得”吗?众所周知,唐僧先是靠观音(代表教育机构)安排、然后靠“扣”(工具是紧箍咒)成为孙悟空的师父的。 有人说,全世界优秀学子都心向往之的大学,定是世界一流大学。这条判据的根本正在于“得”。“心向往之”就像孙悟空找那所偏僻破烂的小学校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一样,是典型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观今天国内哪怕最顶级的大学,普遍在“招”、“拉”甚至“抢”学生,其境界虽比“扣”高那么一丁点儿,但显然跟“得”不在一个层面。 “天下”可以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空间上的分布广。“全世界”无疑是人类分布的最大范围(少数宇航员除外)。所以,“全世界优秀学子都心向往之”是实实在在的“得天下英才”。大学老师,得英才本不易,得天下英才显然更难。 幸运的是,今天的大学老师,几乎不用操心“得天下英才”之事,因为它属招生环节,基本上被大学包了。这一点跟唐僧收孙悟空为徒类似。然而即使如此,大学老师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要对学校招来的英才们“教育之”,也绝非易事。 以给本科生上课为例,这是老师们“教育之”的主阵地。修你课的学生 本来有超百人,但时常到课的 不足十人,你对修你课的学生“教育之”了吗?你为了“教育之”可能采取点名、“打卡”等措施,在黑压压的课堂上,你讲得眉飞色舞、激情四射,就像一个歌手在台上一边演唱一边高呼“来!大家一起来!”,然而台下一个个都在低头刷手机,没一个人答理你,你感受如何?这就是典型的虽然“得天下英才”了,但不能“教育之”。 课堂教学“教育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像孙悟空在菩堤祖师的课堂上所表现的一样:“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 一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曾经谈及他在国内许多高校(从一般大学到一流大学)讲学的体会。他说,在有些大学作报告是种享受——来听报告的学生很多,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神,讲完后提问、质疑踊跃,散会后还有不少学生围着自己请教、讨论;而在有些大学作报告简直是种折磨,恨不得赶快草草收场——学生都是靠点名签到来听报告的,讲堂上齐刷刷一片低头族,提问环节无任何人提问,一个个表现出毫无兴趣感。显然,这位教授之所以在前一类大学很享受,是因为他既“得英才”又“教育之”了;而在后一类大学,虽“得英才”了,但不能“教育之”,所以像折磨。 当老师无疑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也是有门槛的。如果用我们最擅长或无法摆脱的数字或指标来标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门槛,那么奔“一流”的大学不妨把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标杆:他一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大学老师既教本科生,勉强算是弟子吧,也带研究生(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姑且看作贤人。一个老师如果教书育人三十年,那么按孔老师的标准,平均每年招2-3个研究生,给100个自己未教过的本科生上课,那么就算至少在指标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了。 冷眼旁观,今天的大学老师,远未达到和远远超过这个指标数的都大有人在。一个老师,不能得天下英才,就如一个研究生导师招不到学生,职业幸福自然成了无源之水,而得天下英才了却不能教育之,也算是一种悲哀。最近,大学都在谈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建设世界一流。在老文看来,一所大学,其老师要么在津津有味地享受、要么在心无旁骛地追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乐,那么这所大学即使不是“一流”,离“一流”也不远了。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3743 次阅读|23 个评论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geneculture 2019-7-2 12:47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邹晓辉 邹顺鹏 【摘要】: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当代中国大学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的新使命。采用双语信息处理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广义和狭义、言和语、宏观与微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四组相辅相成的基本划分。其研究结果不仅涉及: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研究领域的根本性问题,而且,还可形成继人类发明电脑硬件之后的软件工程,尤其是语言处理和知识工程,虚拟的第三脑——其推广普及可形成具有协同智能的超级互动平台。它将会深刻影响:机与人、学与用、教和管、知和行等相辅相成的活动。这是当代中国大学完成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这一新使命的简捷途径。这就是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清华科技园(珠海)融智文化基因工程研究所(筹);贝克莱大学塞尔研究(中美合作)双语信息处理项目; 【分类号】: G649.21 2012 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_邹晓辉.pdf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1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
jiangming800403 2019-2-19 18:05
超前学习,重复学习,其实并不符合教育规律。任何考试都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靠不断的强化训练,即使能进入重点高中、名校,但是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这对孩子不一定是好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41560.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62748.html 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 @XS 大学是专业教育,也是人生的新的起点。决定个人一生的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而是大学及以后的选择与奋斗。习总说过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得到的,因此可以说,越奋斗越幸福。 勤能补拙是个人成就的根源 勤能补拙是很多二流名校的学生做出一流成绩的根源。水利是清华大学老牌优势专业,也是全国最好的水利专业。虽然水利部的老部长汪恕成,王浩院士、陈祖煜院士都是老清华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学霸今安在?在水利行业里,不论是部委领导,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的领导和总工还是学术大牛,清华水利系并没有太多优势。清华最好学院之一的水利土木学院的院长张建民院士本、硕、博都不是清华学历,而是来自西北的西安理工大(陕西机械学院),而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前身是西北农学院的农水专业。张建民院士考上西北农学院的时候,肯定考不上清华,也不会想到将来会成为清华水利专业的领军人物。王光谦、胡春宏、倪晋仁号称清华三虎,但是他们第一学历都是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同一时期毕业武水的院士,还有武汉大学夏军教授、中国农大康绍忠教授,当然康绍忠院士的主要工作是在西农和河西走廊完成的。 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李振生院士,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科技工作者,他的母校是山东农学院(农大),至今也不是非常出名的地方农业院校。还有,著名河流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正规学历还是初中毕业,但是现在低学历成长为科技大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随着高等教育走向普及,现在研究生一年招生七十万人,所以自学成才已经成为上一代人的选择。高考只是人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性标志。高考是新的起点,是大学及后大学期间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开始。对勤奋钻研、踏实、认真、用心,对专业和工作有足够的敬畏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要求。 当然,二流名校的学生取得了一流的工作成就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为什么在中国水利事业大发展过程中,武水、河海甚至华水的学生做出了不亚于清华学生的贡献,取得了不次于清华学生的成就和地位,也是因为一定时期内北清复交等等的学生出国太多。学霸们的缺席,为二流名校的学生展露锋芒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海外华人学者有很成功的,但大多数也是甘苦自知,如果他们留在国内,可能一生中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个华人在 NASA 肯定是无法达到张庆伟、袁家军、雷凡培、马兴瑞的高度的。所以 个 人发展无法脱离国家使命和民族振兴的征程,只有自觉融入,才会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 。 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太强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 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专业,除了理论物理和理论数学应该都不需要清华学霸的智商。因此,高中和高考应该是人一生当中最困难的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你们觉得不轻松,是因为你们自己把自己放松了。人类知识都是不断积累的,对于不是学霸的我们,掌握知识包括创新都是需要反复重复与练习。你只要发挥 相当于高考 70%-80% 的热情和拼搏,大学学习和今后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会用到艰深的现代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只要具备合格的中学数理化知识,就可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因此, “ 学霸 ” 们的超常智慧在大多数日常问题面前可能就是冗余的,这也是在工作和生活中 “ 学霸 ” 泯然众人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这也是一个 “ 田忌赛马 ” 的问题。因为,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学霸们不屑于与我们芸芸众生竞争, 他 们实际上也只是在少数里自相残杀,最终能出人头地的只是少数。因此,大多数默默无闻。 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太强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 。学不好的话,只能说明我们没有走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51930.html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通一经”入手培养本科人才
热度 18 qhliu 2018-9-6 14:25
作为一位已经在湖南大学工作 28 年,非常关注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我认为本科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 在校时不知“通一经”,毕业后难成栋梁材 。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原则性的要求,需要每个高校制定实施细则。但是,有些内容已经具体到了操作层面,特别值得重视。例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 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 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要结合办学实际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新方案要从 2018 级学生开始实施,持续抓四年、全程管到位,努力使每一级在校生都受益。” 所谓 “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 ,就是需要学生“通一经”。下面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一经为纲,纲举目张。每个专业,应该选代表了学科发展的一两门课程,精讲、深讲,活讲。这些课程本身,当是正在引领整个学科发展的思想源泉。以物理学类专业为例,《量子物理》已经引领物理学 100 年,未来至少还有 50 年。可以从《量子物理》入手“通一经”,然后贯通其它科目。 因为此学生的“一经”和彼学生的“一经”不可强求一律,所以“通一经”的课程安排,不可偏废其它课程。例如,物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普通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进入科学的殿堂。这些课程,学生可以自修,可以团修,不见得非要课堂集中讲授。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样。 第二,先通一点后“通一经”。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不少,但是一个课程的眼睛和心脏应该就在两三处,需要先打通这些关节。例如,总可以从前沿提炼出若干个问题,发给学生研究,求得点的突破。钻研是通一点的不二法门,本科生科研的本质是理解经典。 第三,“通一经”而博雅。高校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而读书人需要善学。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儒家学说认为善学可达“性命合一”的境界,即 “ 学达性天 ” ( 清康熙皇帝御赐岳麓书院匾额 ) 。所以,“通一经”者受学问的滋养,进而明白自然、人世间的运行道理,故而博雅。 “通一经”的关键在教师。不仅需要我们的教师是某个狭小领域的专家,而且还是人文关怀的榜样。一定要形成关怀学生的气氛。不能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书本上。更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 谢谢! —————————————— (通知: 周四下午三点,校办公楼二会议室,教师座谈会,主题一流本科建设,邓书记、段校长、谢校长、于书记参加。请刘全慧老师参加并准备5分钟讲话。 )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4352 次阅读|38 个评论
爱因斯坦的文章中有青春的荷尔蒙
热度 8 qhliu 2018-3-7 13:43
1. 师门暗号:三即无穷! 2. 万般皆下品惟有物理高。 3. 蒙出来知识往往有价值。 4. 因为热 (heat) 爱,所以温 (temperature) 存。 5. 不要轻信你的老师! (Don't trust your teacher ! ) 6. 书本传递的知识可能在书本之外。 7. 学物理的人要有物理的立场和视角。 8. 学物理要找到物理规律中最 subtle 的那一点! 9. 大学学习一门课程至少要阅读两种不同的教材,中外各一。 10. 成长是不可能通过上课来完成的,要自己立即、马上、现在就动手! 11. 何谓机缘?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也总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上并不可替代。 12. 人生很多关键节点一瞬间就过去了,可是到事后回头才发现已经过去了。 13. 人生一旦陷入了死循环,实际上就是死了!现代社会有许多这样的“活”死人。 14. 除非你洞察到别人未能见,领悟到别人未能知,否者不能称之为大学生,能不能称之为中学生都有疑问。 15. 知行合一就是:知到行处为知,行到知处为行。不要轻言懂了,大学生说懂了,就是能动手了;也不要轻言你做了,大学生说做了,就是懂了。 16 .不能够让数学控制你的物理脑袋! 数学上可以证明统计物理中的三个系综等价。但是强调这个等价性,而忽视了实验上可以检验的结果,物理上就有缺陷。 17. 就学习能力而言, AI 与人相比可以认为是无穷。而人能够通感移觉,能不断跳出逻辑, 能主动反问自身甚至分子原子底下的构造、时间空间的来源、甚至问什么是运动,等等。今后,这些东西将会来用来定义什么是人! 18. 彭桓武先生 80 多岁时,还在回味他 20 几岁读爱因斯坦的论文时的感触,并发表文章赏析爱因斯坦的旧文章。为什么? 爱因斯坦的文章中有青春的荷尔蒙,而且很可能是少女的荷尔蒙!要多读有少女气息,有青春荷尔蒙的文章。 —————————— 上学期,给15级讲授《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这些是课堂上的一些随性言论。 本科生继阳,梦之,石莹, 嘉威等收集整理!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597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虚伪、迷信与自卑:西化与中国文化传承——禅的行囊(之六十一)
罗非 2018-1-15 10:22
导读:中国的禅宗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是简单。如果仅仅自己在学禅,那么什么特别的地方都不需要,就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用心观察、思考和体会即可。没有任何宗教、形式或者知识的需要。如果是一群人在学禅,那么可能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足够让全体在里边静坐、讨论和活动身体即可,差不多相当于心理学的团体治疗室。过去的禅宗丛林,禅堂里是没有佛像的,只有祖师像。相当于现代的大学中,教室里不会挂上牛顿、达尔文或者康德的画像。最多挂着第一任校长的画像,以示纪念。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大学很有禅宗丛林的传统。 第二个特点,则是高度的自信。学禅的人,每一个都自信自己获得了准确的见地。除非你能瞬间折服他,否则他一定会声称他的见地才对,并且不断地质疑你的见地。这一点非常不同于近代中国人那种虚伪的谦卑,明明自以为是,还装作什么都不懂,好像向你虚心求教的样子,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在讲,会发现现代中国人什么都听不进去。禅宗学生会首先假定自己的见地正确,除非你能有力地证明其中有问题。这其实是直率豪爽的作风。也更加符合现代科学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禅的确是现代科学的温床,而当代美国人也确实传承了一部分中国的禅宗文明。 从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如果宗教信仰倾向过于浓厚,是没有办法学禅的;因为,宗教是假设在自己之外有那么个全知全能的力量主宰一切,而自己只能向它臣服。同样的,如果缺乏自信,也没有办法学禅。因为你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见地有信心,也就没有被别人彻底折服、获得顿悟的机会。所以禅不是封建迷信。凡是封建迷信的人,都是本能地排斥禅的;禅也不是卑躬屈膝,卑躬屈膝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学禅。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近代中国,禅的传承几乎不绝如缕。所谓不绝如缕是一个文邹邹的说法,直白地说就是几乎断绝了。而如果美国人能少一点以上帝为主,那么美国倒是一块适合禅的土壤。这也是为什么,现代那些有点禅的皮毛的东西方流派,都在美国比较流行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代中国的西化倾向,当代中国人的崇拜美国,倒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中国人真的能学会美国人的那种简单直率,那种不迷信,那种自信,那么中国文化就有重新传承、发扬光大的希望。但是,如果中国人只是学会了迷信美国,并因而更加丧失了自信、更加卑鄙虚伪,那么不久的将来,很可能美国会自称中国,美国人民都自称中国人了。因为,那时候中国文化就会被美国人民所传承、发扬、光大。当然这里的前提是,美国人能保持他们的这些优良作风,而不会跟着中国人学得迷信、卑鄙和虚伪。 ***************** 我问曹女士这秋茶她还有多少,她说只剩下一斤半了。我又问价钱,她说一千块一斤。我想都没想,立刻说全要了。曹女士闻言又笑起来,她说我是老顾客了,而且这茶叶已经放了四个多月,干脆给我打个折,一共只收五百块。这下可好,我嘴皮子没动一下,反倒成了讨价还价的高手。曹女士还贴心地把一斤半茶叶分装成十五个真空小包装,我计划着,到了夏天每星期享用一包,那将是一整个夏天神仙般的日子。我甚至已经想好了用一本合适的书来跟如此高雅的茶般配 ——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集。我一直想把它翻译成英文,现在总算有理由开始了。 曹女士忙着分装茶叶,我忙着憧憬夏天,这时,她弟弟又出现了。我们东拉西扯地聊了几句,我随口提到这次旅行的目的是访问禅宗寺院。曹女士的弟弟闻言,转头和姐姐说了句什么,然后立刻掏出手机打了两个电话。显然,他也是精通手机咒语的那类人。两分钟以后,一辆崭新的越野车出现在茶庄门口,车主人是曹氏姐弟的叔叔。曹女士的弟弟说,他认识一名庐山上的僧人,想介绍给我,而他叔叔的司机可以开车带我们去。谁会拒绝这样的邀请? 收起包装好的茶叶,我向曹女士告别,然后上了越野车,和她弟弟一起直奔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胜地,以云雾、瀑布和难以知晓的真面目闻名于世,在历史上还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但现在则每天都挤满游客。好在越野车没有走进山的主路,它沿着庐山东麓外缘的公路一路南行,朝星子县方向开了十七公里,然后向西拐上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狭窄水泥路,从土坯房组成的村庄和盛开的油菜花田野中穿过,向着庐山最南端的山峰开去。天上开始下起小雨。开了没多久,水泥路到头了,前方只剩下乱石和烂泥,越野车勉强又开了一段,我们全都下了车,跟在车后面,偶尔推它一把,就这样走完了最后一百多米。在土路的尽头,一座小水库边上,出现了一座寺庙。 这座质朴的山寺以石料砌墙,板瓦铺顶,另有两座纯以木材构筑的钟鼓楼,两座石头房子和钟鼓楼围成一个院落,四周没有围墙。这种就地取材的作风配合着松竹掩映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种简约脱俗的风格。与此前我在中国各地所见到的千篇一律的寺院建筑相比,实在是种可喜的变化。我们朝院子中间走去,这时,一名年轻和尚从石头房子里走了出来。 这位年轻和尚也是个爱茶之人。曹女士的弟弟和他结识,正是因为茶的缘故。相互介绍过之后,和尚带领我们穿过佛殿所在的石头房子,来到对面用做接待、办公和休息的另一座石头房子,围着桌子坐下。他拿出一张古琴唱片放进 CD 唱机,然后摆上功夫茶具,开始泡茶。今天这泡是丹霞山的金毛茶,他介绍说,这是一种功夫红茶。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红茶,但这泡金毛确实不一般,它散发着一种花蜜般的香气,汤水的味道则与台湾的名茶东方美人有些相似。我以前从未听说过金毛茶,曹女士的茶庄也没有这种茶。我问和尚是怎么得到它的。
个人分类: 科普|1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随便选择与应当允许选择
热度 8 fdc1947 2018-1-6 08:05
不能随便选择与应当允许选择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作无数次选择。比较早的一次选择恐怕是抓周,小孩子在周岁的时候,父母拿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小孩子选择,看看小孩子长大后是否聪明、是否有出息。不过,谁都知道,那不过是大人的游戏,小孩子并没有判断能力,只是随便抓一件他当时想抓的东西罢了。 等到稍大一点,小孩子跟着大人去超市,看到他吃过的食品,就想自己去选择了,不过也就是临时起意,当时想到要什么就选什么,并不知道价格、不知道吃这种食物对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好处,因为他还没有这样的知识。 人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即使是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意志,他希望自己“当家作主”,不喜欢屈从别人的意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撒泼打滚”的,就是“抗议”大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们的许多选择却是不正确的,很多都是胡来。 在另一方面,有些青少年在需要他们选择时,却不会选择,有时候是优柔寡断,不敢选择。对于他们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事物,他们确实也是无法选择。 所以, 有意义的选择,应当建立在选择者对于自己选择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储备,所谓的选择就没有意义,就像让小孩子去抓周一样。 例如,现在,要求中学生选择他们要上的课程,高中的各门课程都是分成了必修和选修的部分,高中生上大学要拿出来成绩的课程也是可以选择的。我看让学生作这样的选择就很欠考虑。 首先,让学生选修什么课程,要看他们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作这样的选择。 毫无疑问,确实有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会有理性的考虑,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大多数中学生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更不知道选择学习这些课程而不学那些课程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我们的中等教育,还是应当“照顾大多数”。 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大多是把一门课程里的内容分开,一部分作选修。至于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这样分,分开来以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影响,拆成一段一段学好不好,是不是不拆开连续学更好些,似乎并没有见到什么有意义的说明。没有人讲得清楚一个学生选修或不修这门课程对这些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会有什么好处或不利之处。 现在我们是反对中学文理分科的了,强调中学生既要有人文知识又要有懂得一些科学道理。现在中学所学习的这些人文和科学知识都是很起码的,是作为社会成员应当掌握的。现在的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实际上只是一种变相的文理分科。 所以,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到底有什么意义?学生说不清楚,我看就是制定者也不见得说得清楚。 这样做带来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给高级中学的教学安排带来困难。中学教师也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并不是随便拉一个教师过来,今年让他教物理,明年让他教生物的。学校的教师配备总是要有一个限制,而学生的选修,如果真是要学生自己去选择,真的所谓“尊重”学生的选择,那很难免会有大的动荡。 现在我们要上大学的高中生是大多数。大学的录取率已经很高了,像内蒙古、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录取率都超过了90%。所以,高中的课程设置也要为大学的课程教学考虑一下,因为大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程度。如果高中的课程选修,就必然导致同一专业的大学生在某一课程方面的基础不同。一些知识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习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没有学过。这样,就留给了大学教师作一个“选择”:对于有些知识,在大学还是讲还是不讲?实际上,无论讲还是不讲,都会给大学的教学会带来不利之处。 上面说过,现在中学各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人生应当知道的知识,所以应当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到了大学里,再去强调什么学人文的要学习科学知识,学理工科的再去学什么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之类的,就多此一举。这些课程都应当在中学里学好。 在中学里“选修”,到大学再“补学”,这实在不是好事情 。 所以,在我看来,把中学课程特别是像数理化那样对于知识结构的前后连贯性较强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让中学生来选择,这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上面所说的例子是在不该让学生选择的问题上让学生去选择的。下面要说的是应当让学生自己选择而不让学生选择的。 凡是需要让学生或年轻人自己去选择的问题,就应当让他们选择,不要家长、教师越俎代庖。不然,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例如,在博士生做论文的问题上,导师应当与研究生商量,指出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让研究生先看看文献,对这个方向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研究。而不是一开始就指定一个题目,让研究生必须按照这个题目去做,没有一点选择和商量的余地。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时候的学生已经不是中小学生,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以后要独立工作的,做研究生就是要为将来的独立工作做准备。如果不让选择,指定一个工作让学生照着做,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只是一个缺乏研究能力的“文职工人”。 如果研究生实在不愿意做导师给出的可能选择的研究工作,而要自己选择他愿意做的工作,只要导师还能够指导,也可以让他自己去做(当然,如果离开导师熟悉的专业方向很远,那就没有办法,只有请他换导师了)。我觉得,研究生自己有主见,能够自主选择题目是非常好的事情。在导师可能的范围内,应当鼓励他们这样做。 有些教师强迫研究生跟着做自己的研究题目,有时候搞得很僵,这不好。但是,研究生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如果是肯定走不通的,没有前途的,也必须对研究生说清楚。这是做导师的责任。 总而言之,什么事情需要学生作选择,什么问题不能由学生随便选择,这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重要问题。特别是 涉及到要让所有学生作选择的问题,需要教育方面的领导者认真考虑对待,不要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确实错了的,要收回成命。
个人分类: 教育|7200 次阅读|16 个评论
【经典导读】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
zr0118 2017-8-11 15:03
约翰 ··斯图尔特·密尔 (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和法学家,被称为 19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 1806 年出生于伦敦,自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青年时期就开始在报刊文献上发表文章, 1823 年在他 17 岁时开始任职于东印度公司,直到 1858 年。其一生中写了不少代表性著作,如《论自由》、《逻辑方法》、《代议制政府》、《逻辑学体系》等。 《密尔论大学》这本书主要收录了 1867 年在其 60 岁时被圣安德鲁斯的学生选为名誉校长的就任典礼上做的演说《 就任安德鲁斯大学名誉校长典礼上的演说 》(以下简称《演说》)及其 1835 年批评塞奇威克《有关大学研究的讲义》而写的《 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 》(以下简称《讲义》)一文。其中,《讲义》写的较早,此文中密尔先生主要对 塞奇威克有关大学历史、古典文学地位分析以及否定功利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对大学教育具体内容谈的不多,而在他 30 多年后所作的《演说》中,密尔先生 较为系统的向我们阐述了他的大学教育观 , 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方面。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和博雅教育工作者,密尔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视博雅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 “教育的特定目标就是 人格的自我完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 大学教育的目的 并不是培养熟练的工程师、律师和医生,而是 培养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才 。 而只有在你被培养成贤明且有能力的人之后,才能成为贤明的工程师、律师或是医生 。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他指出大学 教育内容 应该包括三方面的教育,即 知性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美的教育 ,其中知性的教育是重点,在这部分其尤其谈到了 博雅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和科学教育之间关系 的理解(到今天这可以说仍然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并在对比中突出强调了在大学里进行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 l 知性的教育 为了达到大学培养人良好人格这一目的,密尔先生提出需要进行以智育为基础的 “ 知性教育 ”,这个知性教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博雅教育和科学教育。 针对大学应该进行古典教育(广义上的文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这一大论争,密尔先生首先指出: 二者需要兼收并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算作优秀的教育 。他认为科学教育可以教给人们如何学会思考,而文学教育则是教会人如何表达情感。具体来说: 1. 培养知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能够获得普遍的知识并学会将它们结合起来,因此需要进行 古典教育(博雅教育) ,主要可通过 言语和文学作品 获得。 言语的获得就是指需要掌握不同国家的语言 ,这里密尔先生主要强调学习 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他认为, “近代欧洲各种语言中,没有一种像古希腊文、拉丁文那样既有规则又很复杂,对训练知性很有价值的语言。”通过掌握这类语言, 有利于把握其他国家的思考方式和习惯,避免自己的错误思维, 在研读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原著中,不仅可以 直接接触那个时代的精神 ,还可以 积累对今天的我们也有价值的、前人贤明的思想和省察 。而通过中介获得资料,却不一定是 “事实”。除了掌握语言, 文学作品也具有卓越的重要性。 “得益于简朴的生活方式,那个时代的人们才能对人类本性和行为进行更加敏锐的观察,通过著述的形式留给我们,且大部分 保持着原有价值 ”。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著作、昆体良伟大著作,柏拉图对话篇等等,都富有一种 艺术完美性 ,需要我们充分研究。 2. 除了博雅教育,密尔先生也强调进行 科学教育 对培养知性的绝对必要性。他指出,科学教育与古典教育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 如何兼收并蓄的问题。 “古典文学给我们的是完美表现形式的典范,而 自然科学则是为我们提供完美的思维形式,帮助我们识别真理。 ”如学习数学、物理学可以通过推理发现真理,这样有助于锻炼我们正确判断,识别真理的能力,这是知性教育的重要部分。此外,还需要学习 逻辑学 的规则,如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有助于走向正确方向。 除了博雅教育和科学教育,密尔先生还提到在大学中需要开设的一些其他课程, “了解一些皮毛也是有价值的”,如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只要达到入门就好,因为入门首先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引导下一步学生的自我求知。“教育仅仅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剩下的需要他们自己进一步用 意志去实践 。 ” l 道德的教育 谈到用意志去实践,密尔先生认为, 没有意志训练的教育依然是不完全的教育, 而 道德教育 就是直接实施意志教育的重要方式。密尔先生指出 “道德教育是培养情操和生活习惯的训练”,这种培养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而需要学生 通过内心接受获得。 除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培养外,大学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感,主要包括 整体氛围的熏陶 和 专门课程的设立 两种主要方式。 所谓氛围熏陶 就是要求在大学的每一门课中都渗透道德义务感的教育,让学生明白 “知识的获得不仅是成为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性。”此外,为了让贤明的观点更好地传播出去,还需要开设 道德哲学课程 ,通过这个课程授予学生道德哲学相关知识,给予学生倾听不同体系人们观点的机会,如亚里士多德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等伦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 ,密尔认为在教授时教师不应该用教条的方式,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以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 判断力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信仰。 “大学是自由思考的地方,需要保持精神的开放。” l 美的教育 除了以上知性和道德教育之外 , 密尔先生认为, 美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第三个重要领域, “美的领域对于人性的形成不亚于前两个领域”,主要通过 诗和艺术 的体验获得。其中诗歌创作对头脑具有很高的要求,当我们读诗时,可以感受到使人内心伟大的力量,除了起到激励作用外,还能通过内心获得与伟人一起深深的共鸣,将这种高尚的精神渗透到内心,以培养一种 灵魂平静的情感,一种高昂和稳重的两方面感情的伟大力量 ,从而驱使我们更加认真 对待生命。 除了诗歌,在绘画和雕塑等艺术中也能获得类似的感动,在欣赏这些美的事物中,领略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崇高的想象力。此外,大自然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够唤起人的本性。追求美的精神在教育中能够促进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因为能 “感受到所谓美到底是什么的人,他的人生中就有追求美的欲望,也会不断在内心中描绘典型的人性美。” 通过以上对密尔先生大学教育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与亨利 ·纽曼生活同时代的人,密尔先生的很多思想与纽曼先生存在相似的地方,如都比较强调古典人文知识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普遍知识”。这在 19 世纪英国面临着传统的人文古典学科不断衰退,而现代科学不断兴起的冲突情况下,对于保持大学古典学科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其关于道德培养方式和艺术教育的理念也能给我们如今的大学教育带来诸多思考与借鉴。 (作者:赵蓉,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不应该收费-为清华北大低收费点赞
热度 21 zls111 2017-6-17 17:10
清华北大,你的学费低得近乎无耻 。终于看到清华北大做对了1件事情,如果北大清华不收费更好。 在我看来,国家应该继续给大学投资,或者大学自己盘活,达到不收费更好。 对于很多大学来讲,学费这点钱是毛毛雨,不收是可以的。 要是不收,意义更大。谁要是不收费,等我钱花不完时候,我就捐给你们。 为什么提倡大学不收费呢? 国民的教育就应该是社会来埋单。是教育(公平)平等 一个重要的开始 。 1. 我们国家太多孩子和青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教育。 2. 要是能使每个人受到大学教育,我相信中小学教育就会扭曲很少。为什么当下中小学教育是应试教育,无非不就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上,要是砍掉这个,使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大学,我相信我们国家竞争力绝对上一个台阶! 另外我们当下国富民穷太厉害了,又不能给百姓发钱,给青年人享受教育机会,刺激教育消费,一定是一本万利。 当下收费比较贵是民办教育,他们的师资反而是差的。可以放开他们,在保证民众有其它选择,可以鼓励他们收费,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是高收费却是享受差服务。 放开民办教育,相信随着资本进入,会有好民办大学涌现。
7254 次阅读|30 个评论
大学生能否缺课?
whitelend 2017-3-5 15:06
2008 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因为学生缺课,迟到早退等问题与部分同学发生矛盾,法学副教授萧瀚因教育理念与杨教授进行了有影响的讨论,《何兵关于萧瀚辞职的声明》就产生与该事件之后。最近,有网站将这篇文章翻了出来。虽是旧文,但引起的思考是不变的,这就是: 大学生是否能够缺课? 大学生如何看待课堂教育属于社会问题,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具有多重的视角和范式。想客观的认识这个问题,必须将这个问题一分为二。 第一个视角是将其看作价值观问题,即 大学生缺课好不好 ? 所谓价值观问题,是对一个现象是好的,还是坏的;有用还是无用,做明确的价值判断。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用的判断标准,所以价值观问题是最难做出公众共识结论的。即使存在着大部分公众所认可的结论,大多也是通过权威和压制其它多样化的意见而得来的。 第二个视角是将其看作法哲学问题,即 大学生是否具有缺课的权利 ? 要搞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高校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大学生和高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因此相当于准政府机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内部规章制度具有“法”的效果,作用范围是单位的全体成员。我们暂且不管这些规章制度是怎么制定的,是善还是恶?“法”一经通过全体高校成员必须强制性遵守。在世界上某些国家,的确有高校被作为政府的分支机构,高校老师属于公务员。大学生是否能缺课,取决于高校是否授予了学生缺课的权利。 大部分的观点认为,高校提供的是私产品,即使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也 不能抹杀高校作为非政府公共组织或私组织的性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和高校之间是一种买卖产品(服务)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不能影响大学生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换句话说,高校提供的是教学产品(服务),学生提供学费进行等价交换(也许还存在政府对学生或学校进行部分资助),高校不能因为学生购买了它的产品(服务)就直接取消了学生作为自由人的权利。大学生是否缺课,就像学生买了一瓶水一样,喝不喝是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不能因为他购买了我们的水,就强迫他必须喝掉。 那么面对学生,高校岂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学生可以随便缺旷课吗? 道理并非如此。 高校作为产品(服务)提供场所,有自己对顾客的特殊要求,也有拒绝为某些顾客提供服务的权利 。 例如要求学生保证按时出勤,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它人,按时完成作业等等都是高校对学生的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是以更好的提供教学服务为基础的。如果有学生不能满足这些要求,那么高校自然有权利取消这些学生作为顾客的资格,并扣除部分或全部学费,来弥补因这些学生的过错给高校带来的损失。 就像坐飞机火车一样,买了机(车)票,来不来和什么时候来是顾客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但是没有遵守航空(铁路)公司的要求,没按时乘坐飞机(火车),那么航空(铁路)公司有权利取消顾客的资格,并扣除费用弥补自身的损失。 商品社会把供方和顾客看作平等的个体,以协议(这个协议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为基础来调节各自的利益,使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 长久以来,在我们之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中,高校作为准政府部门对学生行使准行政权,强迫要求学生军事化管理,不可随意离开校园;不可谈恋爱;不可在校外租房等等。看似减少了风险,保护了学生安全,但其实严重侵犯了宪法里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视角,但这种视角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受否有利于社会规则的建立?是否会提高社会公平与效率?公众却很少考虑。 真心希望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每所高校、每位老师,都能意识到自己和学生的平等地位,以契约精神对待彼此的矛盾与冲突,这将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个人分类: 时评|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鲶鱼效应”
brbaba 2015-9-14 15:51
编者按 8月18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准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可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又一次更迫切地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从北大清华争夺高考状元的表象出发,讨论了掩藏在其后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创建竞争环境的深层次问题,读来颇有启发。 前段时间,北大清华为争夺高考状元“互掐”而引发舆论风波。很多论者认为两校之争是如今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使然,但如此立论显然很难站得住脚——现实情况并不是竞争太激烈,而恰恰是自由竞争的高等教育良性竞争尚未形成:多少年来,北大清华在国内一直缺乏有竞争力的对手,而国家的各种重点战略又加剧了这种境况;这种状况若不改变,显然难以打破两大名校“掐尖”以及“互掐”的囚徒困境。因此,两大名校争夺状元只是表象,其背后之本质乃是应当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问题。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活跃的思想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5周年的时候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作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那么,“特色”从何而来?显然不是单靠国家重点投入并复制某种模式便可得来,而是来自于充分开放带来的激烈竞争,这也应该成为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早年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启动的“985”工程取得了颇有成效的进展,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众多“985”大学近年来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攀升。但这些排名攀升很大程度上都是数量和规模上的提升带来的,在涉及重大成果创新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较大。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大学制度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等软指标上,中国大学更缺乏突出的贡献,也即“中国特色”不够凸显。即便是硬指标上的提升迅猛,但如果没有软指标的贡献,世界一流大学版图上也难有中国大学的地位。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问题可能出在建设路径上,我们在上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热潮中主要采取的是一种举国体制的路径,这种路径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实现一些“硬指标”上能够采取非常规手段迅速取得成效;但弊端是破坏了开放竞争的文化,从而在软指标上难以产生特色。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看,基本所有公认的一流大学都是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的。但在我国当前的举国体制之下,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机制是严重缺乏的,这样一来,北大清华这些第一梯队的大学基本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特色办学的动力,这是新一轮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时值得反思的问题。 “活跃的思想市场”需要有“鲶鱼”的刺激 中国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个高度竞争的“活跃的思想市场”,但在体制保护下享尽资源优势的北大清华自然不会主动去推动这个市场的产生,市场的产生需要“鲶鱼效应”的刺激。前两年在经济领域有个经典案例——余额宝挑战国有银行,产生“鲶鱼效应”并刺激市场的活跃与竞争,四大银行不得不联手对抗这条“鲶鱼”,自身的创新能力被激发出来,除了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展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还向储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利率标准。余额宝的创新来自于民间活跃的思想,而其带来的“鲶鱼效应”则进一步激发“活跃的思想市场”。 那么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需不需要“鲶鱼效应”呢?答案恐怕不言自明,因为现在的北大清华以及其所代表的第一梯队大学和中国传统银行的情况非常类似,缺乏有力竞争。而且中国高等教育上还缺乏类似余额宝这样的“搅局者”,现有的“985”大学中根本没有一所民办大学,而且按既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模式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会有。这种状况导致中国大学办学过于依赖政府和体制的力量,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竞争。当然,举国体制办大学的模式如果继续推行并加强的话,相信北大清华一定会在很多硬指标上赶美超英,排名不断攀升,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但这种世界一流是怎么来的,是依靠大量的资源集中、牺牲其他大学合理资源获得而来的,是靠大量输血而非自身功能造血而来的。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一是胜之不武,过分依赖举国体制;二是破坏公平,难以产生应有的文化价值。因为没有一个活跃多元的竞争体制,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不健康的,脱离了公平和创新等更为重要的价值。进而言之,没有“鲶鱼效应”带来的竞争压力,这种活跃和多元的竞争基本不太可能产生。 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如何产生 那么,中国高等教育要如何才能产生“鲶鱼效应”,从而产生“活跃的思想市场”呢?笔者认为,根据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趋势,最有可能也最应该从两大方面着手: (一)真正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办学自主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大学提升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问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讲话之后,著有《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丁学良教授接受访问时认为,只需要三个条件,中国大学就会建成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对国家有承担、对世界有贡献的大学。这三个条件是:不要打全面战争,不要太穷,不要管得太死。其实,这三个条件,前面两个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最后一个条件也已经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表明了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和方向,体现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全面深化改革思路。尤其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已经成为决策层面的共识。 虽然政策层面大方向已经很明确,但在实践层面,还有如何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一关键。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认为:落实大学自主权,不在于要给大学多少权,而是应该明晰政府和大学的权力边界。借鉴最近比较热门的负面清单的概念,就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以“非禁即入”为原则,在大学自主权方面转变思路,从规定“大学可以做什么”到明确“大学不能做什么”。政府不再给大学画圈,而是政府先把权力边界划好,把办学的空间留给大学。在这方面,作为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表率的上海纽约大学已经有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探索,能否对其他大学产生鲶鱼效应也非常值得期待。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办学空间,一定会是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紫千红来争春;只要政府主动厘清和大学之间的权力边界,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大学办学活力自然就会被激发,“鲶鱼效应”自然会到来。 (二)充分引入民间资本办学,推动大学办学模式的革命 美国高校为什么充满活力,而且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主要原因便是其私立高校所带来的“鲶鱼效应”,很好地促进了开放竞争。中国民办高校虽然也不少,但大部分都仅只是作为公办高校的附庸甚至山寨产品,而缺乏创新的动力和体制,难以挑战公立高校,“鲶鱼效应”也无从谈起。因此,现有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很难对成熟的公办高校造成大的冲击,更别说冲击北大清华的地位了,必须有革命性的新型办学模式来承担这个历史使命。从目前来看有两方面的力量具备这样的可能: 一是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在线高等教育可能带来革命性影响。如今MOOCS(大规模在线课程)开始掀起了教育革命,姑且不论MOOCS是否会带来传统大学的终结,但毫无疑问MOOCS将会带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新洗牌。2014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其中涉及教育领域的就有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这意味着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审批的开放,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在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曾经占有半边天,甚至曾占了中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规模,但因为政策性垄断市场而导致民间资本无法进入,在线教育一直以一种低端教育的形式而存在。随着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审批的开放,意味着更多更强大的民间资本可以入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甚至个体也可以通过MOOCS这个巨大的平台像开淘宝店似的办大学,譬如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不要小看这种萌芽,伟大的创新一开始往往都是不起眼的,苹果电脑和余额宝刚开始的时候也很不起眼,但其创新却激发了整个行业的动力。当这些线上教育以足够的吸引力来驱使学生真正用脚投票的时候,完全可以转为线下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就自然会发展壮大,也就足以具备冲击传统大学的实力,“鲶鱼效应”将会产生。 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建立的新型大学可能成为推动大学革命的“鲶鱼”。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早就涉猎高等教育,目前正在加大精力致力于北工大“耿丹学院”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步入教育领域。2015年1月,马云担任校长的以培养新一代企业家为宗旨的湖畔大学正式成立;2015年4月,刘强东发起众创学院并将担任校长,定位于促进大众创业,构建面向创业者的全生态服务平台。这两所“大学”和“学院”,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但因其定位精英化,在如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尤显竞争力;因其模式的创新和神秘,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家投身到办学的尝试中,地产商王石就多次表示想办一所新型大学。新一轮的企业家办大学,和以往的企业家投资办民办高校,显然有着质的区别:他们不再只是在划定的框架里游戏,而是赋予了游戏新的定义,甚至会因此而改变未来的游戏规则。试想一下,当这些深谙互联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们纷纷办大学并重新定义大学时,一定会成为一条条搅局的“鲶鱼”,将会对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 可以想象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会很漫长,因为办大学毕竟不像办企业,不能速成。但即便再漫长,也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和向往。因为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而不是依靠体制的力量和资源的集中打造出来,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会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贡献力。 (作者: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信息来自:《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1日 13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大学沦为赚钱的工具,何大只有,有何可学?
热度 9 meiyunchao 2015-8-29 09:45
大学在我国古代是指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 在现在,能够上大学视为有出息,有才华的人。在我上大学那会儿,大学已经变得廉价了,当然了革命靠自觉是不会错的,提供给你机会,能否学到东西就看个人的努力了。但是最近发生几件事情,还是让我不得已想吐槽。 研究生扩招,但是博士名额减少;已经招收研究生的学院,变革在校学习时间,两年变三年;本科生放养,基本学术论文都不会;企业反映现在的毕业生不够吃苦,不能坚持,做事儿好高骛远.......事例太多,,请自行脑补。 高校,本来是一个塑造学生自我意思与社会磨合,让我们拥有自立根生的能力和自我思考和辨别管理的一个阶段,不知道我感觉的是否正确,现在的高校,基本上没有完成以上任务之一,反而起到了反面的作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我只想说其中的两点,一是高校的性质和导向出了问题,二是教师出了问题;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教书育人,引领思潮的作用,很明显,现在的高校赚钱的举动过剩,对思想的引领/生存技能的培养/自我意识与辨别意识培养,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反而因为高校的教学和求知的作用,改变研究生学制,我知道四川一所师范类高校,将专硕两年变为三年,但是实际的课程安排完全没有,整个研二阶段是空白期,高校啊,你为了一年几百学生可能有几百万的收入,浪费了几百硕士研究生宝贵的一年的青春啊,在20几岁正是研究和工作的大好年纪,因为一举私欲,比犯罪更甚。高校里为了提升,3本生二本,二本生1本,为了满足所谓的硬性条件,买地建新校区,结果教学楼闲置,又大势招生,师资力量也不足,如何对这些人的前程负责?我作为新专业的实验小白鼠之一,还好遇到了很好的导师,反观之前一个班级的,从事本专业的人一个都没有,请问大学,何学之有? 再说教师,我觉得如果抛开一个话题,就是外在的要求和束缚来谈是不现实的,教师也要生活,所以职称评选啊,项目申报都是可以得,但是我想说的是,你的基础是教学,对你的学生负责,然后才是获得好的发展,你要做项目,不然不能养活家庭,能否在多个不重要的学术会议中放弃那么一个,跟学生讲讲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如何写毕业论文,而不是时间到了,给一个模板,你们看这写吧。内部的勾心斗角,很正常,但是请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路要走,能否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考虑一下学生的未来,能够不为了教材的费用,推荐学生确实有用的,就不说好多交的书费,到毕业都没有下来,也不说这些教材是否真的有用,因为学生无从判断,但是老师,你真的为学生考虑了吗? 不是说所有的都是这样,但是我觉得个案更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小到大,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但是现在反而我们丢掉了,你想你的孩子也是的这样环境吗,反思不是为了内疚,而是因为要进步。爱之深责之切。教育是思想之根,大学本应是学术的交流地,思想的百家争鸣,现在,有些航线偏离了有点远。 定思潮,正如经济领域的全民创业一样,教育领域的创新和革新也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市场经济的洪流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但是不论经济是是哪一个阶段,思想的引领为重要,思想引领行动,穷也是一时,至少精神上满足;丢了精神,真的是穷的只剩下钱了,现在的我们,思想远远落后于经济,而当货币成为引领人行动的动力时,不敢想象,多么的可怕,现在发生了这些离奇事件,又算得了什么。 正师德,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所有的困难都是人的困难,觉得作为高校的教师,作为在校的受过教育教育的学子,应该主动的发声,为学术争鸣,为思想争取领地,少了物质享受,我们能活,有动力,有干劲;少了精神的引领,就是莽夫,就是行尸走肉;人才是根本。 促交流,任何的思想或者研究,少了交流和沟通是形不成的,唯有争论,唯有争辩才是走向正确道路 方向。对学术,对思想沉默才是真正的。我觉得科学网就是很好的平台,但是不够,这是业内人士 自娱自乐,真理或者研究成果,唯有能真正对社会,对其他人产生价值,才有意义。 受到刺激之后,一点小小感慨,欢迎探讨,箴言或者谩骂!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41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这就是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学习观
lxj6309 2015-8-11 00:20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一个在她的课上得了80分的学生在给她的邮件中写道:这一学期在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家的热情,都让我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这让我实在是很后悔选了这门课,很后悔为之付出了那么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8/324532.shtm
个人分类: 教育|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互联网思维改造我们的大学教育
foodandlove 2015-5-25 13:34
近两年来,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火的不行,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战略以后更使其流行程度大有超越广场舞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我们的大学教育值得我们思考。今天斗胆在此发表一些看法,希望各位博友拍砖。 关于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各有各的看法。现在比较流行的有“红衣教主”周鸿祎的16 字诀,有小米董事长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我认为的互联网思维是“爱、专注、沟通、口碑”。 首先是爱。无论做什么行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打心底爱这个行业,只有有爱这个前提才会有后面的:专注在这个行业,有兴趣和行业内外的人、用户沟通,进而产生口碑。大学教育也不例外,我们要爱大学教育这个行业、爱老师这个职业、爱我们的专业、爱我们的学生。 其次是专注。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专注在一点上才有可能成功。我们知道做企业的人都认为要专注在用户上,为什么是用户而不是客户呢?客户是给企业付钱的人,是企业的利润来源,而用户是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人。在传统企业时代,基本上客户和用户是同一个人,比如你口渴时购买了一瓶娃哈哈纯净水,你既是娃哈哈集团的客户也是其产品的用户。然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用户与客户分离的现象,比如你使用百度搜索时,你使用了百度的产品但你并不需要给百度付钱,所以你只是百度的用户,而百度的客户确是在上面做广告的的企业,这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用户虽然不直接给企业付钱,但是如果没有用户或用户的体验不好也就不会有客户,想一想如果百度没人用还会有企业去在上面做广告吗?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专注在用户上,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大学教育的用户是谁?如果把大学看成一个企业,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是教学,我们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就是学生,而我们的客户就是学生家长(特别是民办大学)。所以我们大学的教育应该专注在学生上,给他们提供极致的产品或服务(教学),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个大学)。 再次是沟通。随着微信、微博、QQ 等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现代社会再也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时代,而是一个沟通、交流的时代。大学教育中,面对在互联网中长大的90 后一代,我们的校领导、我们的学生管理者你还在期望像以前一样一纸通知、一个命令、一份文件就让学生听话、百依百顺吗?别忘啦,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别再把自己高高在上,俯下身子和你的用户(学生)做朋友吧!我们看一个例子,有些大学(特别是民办大学)无论是为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还是为了提高自己食堂的收入,都会提倡(甚至要求)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有的学校就会在学生管理条例中出现这样奇葩的规定:校园一卡通(饭卡)中的余额连续一个月低于1 元者,对其进行 **** 处分;而上海有这样一所大学,他们的后勤处和学生处在校园卡后台发现一个女生近3 个月每个月的消费都低于90 元,学生处就给这个女生发了一条短信,大致意思是:我们发现你最近在食堂消费较少,是不是经济有困难,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其实这个女生只是这一段时间在减肥,所以每天在食堂吃饭比较少或基本只吃青菜。后来这个女生将这条短信截屏发到微信朋友圈、微博和QQ 说说,广大网友都赞这个学校超有爱!这就是不同思维下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最后是口碑。当我们用爱来对我们的大学教育、教学和学生;当我们专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当我们放下身段和我们的学生做朋友、用他们喜欢的语言、方式与他们沟通时。我们的大学一定会在学生、老师、家长、校友、政府、社会中形成口碑!这时你还需要每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花钱去打广告吗?还需要给高中班主任回扣吗?
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培根院士: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热度 1 redtree 2015-3-4 22:32
李培根院士: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者:杨桂青 苏文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3/4 10:07:55 李培根院士 ■本报记者 杨桂青 实习生 苏文师 “自打被视为学术机构后,人们就开始抱怨学校把太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生教育。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本科教育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岭南师范学院一场名为“问教问学”的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用这段话来引发听众反思当前的大学教育。 李培根曾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演讲《记忆》,在场7000多名毕业生起立高呼“根叔”,“根叔”尊称不胫而走。 根叔问教问学,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 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进行改革。您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李培根:在谈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教育改革——道耶?术耶?教育改革要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这是我们最关键的问题。哈瑞·刘易斯认为,哈佛追求的卓越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在科学研究上的确是卓越的,但在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点上做得还很不够。改革中若忘记了教育之道,只是致力于教育之术,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 教育宗旨——器耶?人耶?孔子讲,“君子不器”。其实“君子不器”可以从两方面讲,一个是不器己,一个是不器人。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特别是教育者,既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教书的工具,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当前,我们的教育宗旨是建立在对教育工具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建立在对人的意义上的理解。 社会责任——服务耶?引领耶?大学的一个重要社会责任是服务,但大学的引领作用更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福斯特说:“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者是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主要是对当下负责。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但大学不能仅仅是社会的风向标,而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一流大学,应能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记者: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李培根:我们应该承认今天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人本”教育。《共产党宣言》里面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仅仅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且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的这些话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教育说的,但对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教育改革。人们如何看待教育改革? 李培根:教育改革并不是某个时代、某个国家的专利,人类教育正是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中获得发展、进步的。 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反思时代教育问题。比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也曾深刻反省和批评当时的教育:“今天,单个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他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的……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 这说明,面临挑战、存在问题,并非现在的教育所独有。关键是要正视问题,科学地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国家层面的、正确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那是对整个国家教育宗旨的宏观指导。至于具体的教育改革方案,政府不宜过多干预,应给予大学充分的自主权。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要晓喻人们让精神充盈人生,与“你”相遇 记者:您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李培根: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现的是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教师可能会说,这不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吗?我觉得,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恰恰越是有弱化教师的作用。目前,我们的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即我教什么,你学什么。如果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最基本的莫过于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对教师是挑战。对教师的挑战越大,教师的作用也越大,也越难以做到。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 记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发挥引导作用呢? 李培根: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入世为师——征服耶?适应耶? 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理性。学者何爱国认为,西方的理性主义以“入世而不属世”为特征,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种高度紧张的对抗和征服关系,即“理性的征服”。这实际上是批判精神。东方的理性主义,比如儒教,特点是“入世而属世”,即“理性地适应”现实世界。 我认为,教育中“理性的征服”和“理性的适应”都需要。但中国大学教育中非常欠缺的恰恰是批判精神。大学以及大学教师对社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引领作用。为了实现这种引领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批判精神,同时也要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您怎样定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李培根: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他赞成“我与你”的关系,不赞成“我与它”的关系。 “我与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这是马丁·布伯所不推崇的。 “我与你”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马丁·布伯谈到教育时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真正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作一种真实的存在、神性的存在,而不能只是看成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工具。要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 把思维带到从未抵达的地方 最高的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怎样理解学习的目的,什么样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 李培根:真正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更好地成为你自己。具体细化为完善人格、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看问题的视野、关心社会和未来等方面。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培养完善人格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仅仅成为一位专家,还要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完善人格的关键是要懂得人的意义,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等的认识。当然,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尊严、权利等,还要尊重别人的尊严、权利。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代青年,应该是真正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上的青年,应该有理想。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哈佛大学是否鼓励他的老师去研究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哈佛学生是否从全球的那些极端的贫穷中学到了什么……”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所以,同学们在理想与现实方面,既承认现实有不足,又恰恰因为现实有问题,更有责任去改善它。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如果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就会逐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记者:经过几年大学生活,大学生最应该收获的是什么? 李培根:现在很多大学的教育以就业为目的,一些学生的学习也是以就业为目的。这个层次是很低的。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不是就业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 记者:这样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吗? 李培根:谈到博雅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看作通识教育,有些人把博雅教育理解成创新教育,也有一些人具体理解为书院教育。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兼校长特别助理冯达旋先生说,奥摩姆(Ollmom)博士曾告诉他,“把你的思维带到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对这句话的另外一种理解是,要从大学教育中获得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只学到一些知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曾在奥古斯塔纳学院读书,他说:“在此大学,我能自由自在以我个人的速度阅读、学习及思考。”“自由自在”是说处于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所以,冯达旋先生说:“‘博雅’不只是行动,不只是课程,不只是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思维’。” 记者:在您看来,真正学习好的标志是什么? 李培根:严复有一段话:“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中国人认为懂得的东西越多越好,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而西方人尊崇新知,即新的发现、创造或创新。今天我国政府和大学都很强调创新,但大学教师做研究真正凭好奇心驱动的很少,而好奇心更能驱动创新。另外,我认为,“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创新教育不只是重点大学的事情,也是高职、中专、技校的事情,它们也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样,创新教育也不只是优秀学生的事情,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只不过很多学生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记者: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看问题的视野? 李培根:这涉及“知识视野”和“问题视野”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认为问题视野比知识视野更重要。问题视野就是要发现问题,即使不能发现新问题,也要善于观察问题、关注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素养,也是一种能力。仅满足于教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学生要去关注问题,尤其是那些大问题,包括社会的、科技的问题。(原标题: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教授)
个人分类: 教育|1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光静好(3):冬日的下午茶
热度 3 saraca 2015-3-3 14:06
周末。阳光、水果、一壶热茶、一位挚友,一样都不少。 当与兰同坐阳台,沐浴冬日暖阳时,我们的聊天内容从红烧羊肉到茶叶茶艺;从实验室悉心栽种的拟南芥到随手撒在阳台上萌动的茴香种子苗;从胡适的《此间的少年》到曹雪芹的《红楼梦》,话题一个接一个。 待兰上初中的 儿子—清做完作业后,也加入了 午后闲谈。很快, 我们话题就从《男生贾里》就转移 到《山海经》中那些匪夷所思、奇形怪状的飞禽走兽。 时光静好,莫过于此。 看,青葱少年清儿,虽白皙文静,但也在靠阳台的沙发上,借沙发为木马,活泼地跳过来蹦过去,一点都不安分。少年朱唇轻启间,可以流畅地诵读山海经的原文,给我们讲解了一种雌雄同体的怪兽。他 朗朗上口, 吐字清楚,好一位知书达理的少年学子啊! 瞧,大学老师兰边泡茶边颇有激情地叙说着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态,感叹之余,为自己致力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而颇感欣慰。她不以照本宣科为荣,而以启发带领学生主动阅读某一学科的国际研究进展为教学动力。虽然大部分学生叫苦不迭,不愿意主动查阅文献,但一个班里,总有那么几双清澈的双眼,紧随着她的指引而熠熠生辉,继而成为她的粉丝,铁杆追随者。大学老师,倘若能做到此种境界,以传播知识的火种为己任,以点播启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目标,也算尽职尽责的合格师长了。 不知为什么,每次相聚,我都饶有兴趣地听兰讲那些体会至深的教学心得。身边的孩子要么看书,要么玩耍,可小耳朵总会侧过来倾听,偶尔他们也会插两句,参与讨论。兰每迎接一批新生时都会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们不再是高中生了,该想想为何要上大学?大学生该做些什么?记得她对学生说过的话:“我不会照本宣科地念教材,因为你们都识字,都读得懂。我只想教会你们如何去读一本书,一篇文献,如何提问题,自己寻找答案。”我想,这就是韩愈说过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个人分类: 我的朋友|3553 次阅读|6 个评论
高考改革促进了中学培养模式的改变,高校也应该相衔接
热度 1 Huangyy 2014-12-18 17:37
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在12月16日已经正式公布了,此次方案改革的力度是大的,覆盖面也广,这样就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只看高考成绩定优劣的做法,因而也就把培养人的素养作为了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和贯穿在平时各阶段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学生也明确了进步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而且创造和给予了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和志向选择发展方向的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条件。其主要的做法是:1.全国统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和外语;2.其他科目作为高考成绩的为: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任选三门,这样其组合就比较多了。不分文理科,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三门课的成绩评定为5个等级, 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不给出具体的分数。在高中阶段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分几次考,记录到高考的总成绩。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科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及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那么能够作为学生任选三门的组合的只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的,因为前面的三门已经是全国统考的科目了,但是高中也要考,这些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不列入高考总成绩的其他科目评定成绩方式分为两级:合格、不合格。当然假如被计为不合格也会影响到高考的录取,因此,估计都会争取合格的。3.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对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中学的各阶段记录,进入档案,(需要具体的工作和表现,有其过程和效果,时间和场所的记录等,现在主要在高中,以后望能从初中算起),对各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公示,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确认,供高校在招生时参考。 从整个方案看是很有力度的,方案是相当全面及合理的,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道德及品行等素养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全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于人品、人的情操和知识水平等全面的培养,使其做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有责任心、有爱心、待人诚恳,做事专心、细心的人;而非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把文化知识的考试成绩搞上去,其他的可以不管,家里和社会都在关注考试成绩,尤其是那个高考成绩。造成许多年轻人在其他方面的很严重的缺失,甚至是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任性、不顾大局,不愿助人、办事缺乏责任心,许多还缺乏韧劲和吃苦精神等。这些素质和思想理念也带入到了大学阶段,毕业后又带到了社会的工作岗位和各行业,对社会风气和氛围进一步构成了很负面的影响。因此,此次教育部高考改革措施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策略、方式和目标的一次很有效的改革措施,很及时;与我国目前正大力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很抓“四风”问题,严格整顿领导干部作风,进而以好的官风带动民风和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相互帮助,形成社会的合力,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而对少数不法分子以严处以警示极大多数人,在严格制约下,形成自觉遵守法纪的氛围,保证法纪的很好遵从及维护,保证社会秩序的井然与和谐、高效的发展格局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很有利于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生态型经济发展道路,形成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常态。 那么,高校应如何适应中小学教育方式的改革呢?如何与社会这样大范围的改革和人们对年轻人综合、全面发展的期待相衔接呢?这是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指导本科和研究生的科技人员都应该思考的。 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其实官场作风在高校还比较盛。“四风”里的排在前面的两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风是较盛的;当然还有“教条主义”呢,应该力戒了。高校应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主要把学术放在前,讲究学术和教师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培养学生尊重和崇尚科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在此过程中,很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培养他们遵守法纪、尊重师长、遵守公德的意识,以及集体观念、诚实待人、虚心好学、团结互助、具有责任心,办事专心、细心的素质。而且还要提高他们艺术等方面的素养。那么,这些高校目前做的怎样呢?看来还有很多措施是要改革的,还有大量的策略要推进的。现在好像学生进到高校就可以随便了,许多学校平时学生上课较多迟到及部分旷课的,课堂上表现各种各样,不专心听课的现象较多。可是,到毕业前,学校还为了提高毕业率,用随便放松地“清考”方式而让那些不用心学习的许多人通过,让他们顺利地蒙混过关。因此,把毕业率结合到就业率的要求放到了学校,这可能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学校的松迨要求和学生的随意对付。 因此,高校应该结合中小学教育方式的改进措施,与其相衔接,不要让本来综合素养很好的中学毕业生,到了大学后,在随意、松迨的要求下,慢慢变成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自利、我行我素、无责任心的人,让国家用功培养人才的苦心和效果,在大学阶段被大幅削削减或许多学子因而几乎前功尽弃,那就起到培养人的相反的作用了。对国家的影响则是很负面的。 因此,在大学里,应注重抓学生品行教育,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教知识和技术相对应放在第二位。高校的老师要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崇尚科学的理念和态度放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要有秩序、不可违反校纪校规,不可做与上课无关的其他事情,要专心听讲,要积极参加讨论。不能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可以随便,怎样都行,爱听不听,爱来不来,不听则可以做其他的事,如低声讲话、睡觉、看小说,看手机等等。一些老师对这些现象还不管不问,他们照样在那讲他的。课堂一片混乱。 有人认为当讲得精彩了,或讲到精彩处,他就会听了,这也是错误的。这不是精彩才听的问题,而是树立学生爱科学和求知心愿的问题,是一个在课堂上培养遵守规章制度及团队精神的问题和过程;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氛围和环境,必须形成一个和谐、相互促进和正面影响的,具备共同的合力的良好运行环境,这样才能使得所有的人达到很好的学习目的;对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习,不可能要求 都 那么的精彩有趣才听,那不是在讲故事。学生要树立对有难度、甚至认为是枯燥的东西,下苦功学下去,而且要学好的理念和态度。不能培养学生都捡轻松的做,难的,就乱对付,混过关的素质。这样的话,享乐主义观念就会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没有不用功也能获得成功的事情,不培养其吃苦精神是不行的。不愿吃苦,责任心也会弱的。其实老师讲课再精彩,也不可能比听课者手机里的各种小说、电影和视频等精彩的。因此,上述的一些认为可以不管学生上课状况及迟到、旷课等现象的观念是很错误的。必须培养学生有对待科学知难而进、刻苦钻研的精神;这也是其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假如像上述课堂的乱象学校也不出台对策、老师采取措施加以认真、严格纠正的话,慢慢就会让学生认为校纪可以不尊,科学可以不尊,老师可以不尊,同学可以不尊(可以干扰你和影响你),集体可以不顾,自己就是老大,哪个都管不着;更加培养了其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和品行。同时,老师要在课堂上穿插对学生爱祖国和人民、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敬老爱幼、工作负责精神和理念的引导和教育的内容。这些也要贯穿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的教育也是这种途径。其实,大学里的学生,主要的时间是在课堂、实验室和做研究与实践的场所,这些时候,主要是任课和指导老师在负责,因此老师就是要肩负着对他们人品培养的任务和职责。而上课、实验及研究以外的时间,则是负责政工方面如辅导员等教育的过程,如开会和小范围的谈话等;他们还负责把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记录的工作。因此,那些认为学生思想品德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辅导员和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和团支部的事是不对的,这样就把教师“教书育人”的或者说是“育人教书”的职责给减少了一倍了。结果也导致了辅导员对学生们说要遵纪守法,可是到了老师掌管的地方又基本都不要求了,你们爱咋样就咋样,那不正好起到对立和矛盾的作用,把育人的功能给大幅减低了吗?因此,老师在课堂和平时指导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做好学生的品行和科学文化知识以外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 关于高校的学制,看来以后要搞弹性制,可以放宽,考不过的科目,4年后不给以其放松的、以“清考”的方式地通过。而是像国外那样,可以先出去工作,算是在读大学生;在很多年后(放宽到20年、甚至30年都可以考虑)都可以回来陆续把没通过的课程考试通过,许多国家这样的做法,加上严格的学习要求,使得大学毕业难度较大,需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花费很大的气力和刻苦用功, 学校和社会上法纪约束和执法又严, 当然他们在上课等过程也就十分的认真。因此,才有建立在这样环境下的自觉行为。而非他们在很松迨的管理下,也很自觉和认真。这一点,国内的高校和社会管理者必须要清楚。学校管理和要求严,学生就认真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再苦也要花功夫;而学生认为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值得。在国内,以后也要考虑对延迟毕业的,应该适当交一些考试的费用;如还要求听课的,也要交一些费用,这也就起到对其约束的作用。这样,大学就可以严格把关,不为了毕业率而随便放松要求。使得那些学业距大学本科要求低较多的人也能拿到合格、毕业的名堂,而这样大量的其实不合格的人员在被社会各行业信任,以为其具有与其对应学历的实际水平而在不同的岗位被重用了,将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也是应该抓紧改革的。而关于就业率,政府不应该把任务压到学校(如目前的假如某专业就业率连续2届低的,将会取消此专业等做法和要求),而是给社会各行业提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不给大学的哪个专业提毕业率要求的,但是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做好职业培训工作,而不是把这个任务放到学校,因为大学尤其是本科大学不是那众多的、具不同具体技术要求用人单位的培训基地,而是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思维方法、逻辑概念、系统思想,以及各学科理论的综合分析及灵活应用,品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场所。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4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重在教育还是培训?[图] 也谈复旦校长开学致辞
热度 1 panfq 2014-9-16 19:10
复旦大学举行2014级本(专)科新生开学典礼,校长杨玉良的开学致辞引起热议,人们在议论大学的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讲话的主旨: 读大学更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 “ 综合性的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培训所。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更重要的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对于许多对大学有深刻的理解的人,比较赞成这种看法。但是对于急于就业的人们来说,这些说法似乎不可思议。所以能看到部分网友的 质疑和不平 。 这涉及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尤其是 对于国家顶尖大学,更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 这里附上一幅我平时上《教育学》课程时引用的“教育与培训之差别”的图片,有助于我们理解复旦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 对另一些学校,则要思考在教育与培训之间该向那方面倾斜: 对于像复旦大学这样的中国高层次的大学,显然上图中天平 应该偏向于教育这一面。 关于“教育目的与就业”,我2006年发表过一篇杂谈, “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也谈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8262-304133.html 一部分争论的原因还在于,一些人没有把 个人的功利目的和 教育总体上的教育目的、 一所大学对学生总体上的要求区别开来。显然一位大学校长不能对全体学生说,“大学就是帮你们就业挣钱,上大学就是谋取高官厚禄。” 其他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开学致辞:知识、智慧与道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09/16/c_1112500458.htm 复旦校长:教学只为就业是在自弃不是育人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4-09/5137082.html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589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民网】张尧学:中南大学今年将为教职工涨15-25%的工资
毛宁波 2014-8-26 07:04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首届高校校长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论坛特别设置校长发布环节发言,张尧学表示,下半年我们继续推进综合改革,提高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张尧学还当场宣布,今年学校还准备给教职工涨15%-25%的工资,让我们的员工每年涨工资,这就是中南大学想做的。 以下是发言全文: 非常感谢人民网提供这个机会。我没有什么太多好发布的,我想发布下半年我们继续推进综合改革,提高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目前来讲就是三个队伍,一个就是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吃得更好,玩得更好,学得更好,让他们辛苦并快乐着,让新生尽快地融入学校,让老生尽快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好更多的知识,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然后,对教师,我们希望他们尽可能地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去,我们要把课堂变成研究型学习的课堂,争取甩掉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那种灌输式的教育和应试教育,改成这种研究型的、平等式的交流的教育。然后,我们也要求老师尽可能地在没有太多的压力下,展开自己兴趣的科研活动,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如果不感兴趣就不要做,要做感兴趣的工作,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中南大学变成每一个老师的家。 第三点就是我们的管理队伍,我们希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我们的管理真正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如果服务得不好的话,我们今年开始对管理队伍进行全员考核,这个考评的办法和原来不一样。40%由主管领导打分,40%由服务对象打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同事来打分,打分打得不好的话,要么转变,要么下岗。但是我还要宣布一条消息,今年学校还准备给我们的教职工涨15%-25%的工资,让我们的员工每年涨工资,这就是中南大学想做的,我发布了一篇文章“我们先不要谈创新”,创新谈多了就庸俗了。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825/c1006-25534442.html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2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大学学到了什么”
热度 1 songchao0915 2014-5-17 20:45
按:自从注册了科学网,我一直在潜水,从各位前辈的博文中学到了很多,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前天,看到李宁老师的“大学学到了什么”,就冒冒失失的给了有点尖锐的评价。李宁老师的回复让我有点内疚。不过,我之所以尖锐评价,是 因为“大学学到了什么”或者说“大学应该学什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讨论,形成一定的共识,为后来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此,我从自己的经历谈谈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需要说明的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合格的研究者,所以下面的讨论主要是面向以学术研究为目标) 大学应该学什么?答案可以有很多。 1 )一般来讲,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来大学当然要学习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也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专业基础。 2) 同时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跟人打交道的能力。 3)…… 不同的人可以列出许许多多不同的答案 但是这些都是 载体 ,因为专业知识几年后可能会落后,无法帮助我们面对未来。我们需要 通过这些载体来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在我看来, 最重要的东西是要学到一种精神 。 首先,要形成健全的人格 。 这个不需要多说,首先做一个合格的人,其次做一个合格的“音乐家”,最后做一个合格的“钢琴家”。最近听说某高校少量学生在向法院请愿,元芳你怎么看? 其次,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敢于面对未知世界、并有能力独立解决未知问题 1) 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渴望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兴趣是最最重要的推手。 2) 敢于面对未知世界 没有成为先烈的勇气,就没有成为先驱的可能。要有勇气去挑战“ big brother ”,这也正是发展的源源动力。 3) 并有能力独立解决未知问题 毋庸置疑,这是落脚点。任何单位都喜欢并需要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们大学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如果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都能写好那个 大写的人 字,我想我们的大学就非常成功了。
3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加拿大的大学实习机会
热度 7 PhenixInRocky 2014-5-14 15:48
嵇少丞老师博文说大学教育中的实习教育非常重要,这一点我感同身受。不过不是自己的经历,而是通过我在加拿大的见闻。 我很羡慕加拿大的大学生的实习机会——他们有两种形式我认为非常好——要是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也有这种机会就好了。 第一种就是一种叫做co-operative educaiotn program的项目,简称CO-OP,在加拿大大学里已经是标准化的了。就是在大学教育的期间,学生可以选择离开学校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到用人单位去实习。当然,参加这个项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必须是全职学生,实习的过程必须为学校认可、并且成为你学士学位(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部分。参与这种项目的学生通常会比一般学生多话一年的时间拿到学位,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种项目让参与的学生收益匪浅。因为我在工学院,我接触的参与co-op项目的学生多时到技术性强的公司去工作,有些用功的学生上手很快,马上就把自己学习到的技能转化为过硬的工业界本领和工作经验。比如我的一个同事编程能力很强,他告诉我是在co-op的时候在公司练就的。还有一个朋友,他们实验室决定上一个新的项目,他看了之后很高兴,跟我说这个他以前在某某公司实习的时候做过类似的,原理他懂。你看看,见过了,做起研究来上手肯定就快了。CO-OP项目最早由滑铁卢大学(Waterloo)的工学院在1957年推出,现在已经是加拿大大学教育的标准组成部分,由高校和工业界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的。用人单位会付给学生工资,但是比正常的工资低一些。这种项目其实让三方都得利:学校提升了就业率;学生学习到了技能,又增加了就业机会,因为很多人因为表现好,没有毕业就被通过这个项目考察、预定了。学生去的都是专业对口的企业;用人单位又用稍低的价格找到了人才储备。加拿大没有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由各省级政府负责,所以全国本科生的参与率没有数字,但是一滑铁卢大学为例,根据媒体报道,2012-2013学年该校的学生共通过CO-OP赚取了193 million的工资,平均每个人赚了11600块,这样算下来,这样算下来参与的学生是相当客观的。也许有朋友会问,国内的企业里才不会找些生手来干活,加拿大的公司为什么愿意这样做?这背后也是有多种原因。首先政府非常支持,联邦政府大力地宣传,甚至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推广;其次,加拿大的企业总体生存环境要好一些,愿意花时间在这种事情上;再次,加拿大是个社会发展程度很高的国家,和公益沾点儿边儿的事儿,大家都愿意做——至少是愿意摆出这种姿态。 另一种,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summer job项目。加拿大许多学校会有个春季学期,四个月,5-8月,如果你选择不修课,可以过4个月的暑假。不过学生们都很忙,有的忙着去赚学费,有的旅行,有的,就参与summer job项目,叫做summer student。这个项目涵盖的用人单位很广,可以是非营利机构,政府,研究机构,私企等等。我接触的,多是在大学的实验室做研究的本科生。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本科生跟着研究生们像模像样的参与科研工作,可以是打打杂,做实验,做个助手之类的,五花八门。不过都能接触到一些学习的机会。好多本科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或者至少成为了合作作者。导师们也乐的在这样的学生里发现好的苗子。有很多教授,还骄傲的在实验室门口贴个海报或者条子,说“我们支持某某暑期学生项目”,“我们骄傲的招收暑期学生”之类的,看起来很“公益”的样子。让我最喜欢的是,联邦政府有专门的资金支持这个项目,根据联邦政府的规定,私营企业雇佣暑期学生,可以从政府获得学生工作多达50%的资助(以该省最低工资为标准),非营利机构雇佣的,联邦政府100%出钱。这样就极大地鼓励了各种企事业单位招收暑期学生。加拿大的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院(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简称NSERC,有点类似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专门的奖学金资助summer student项目。我见过数个本科生因为表现出色被导师招致门下读研究生,因为熟悉了实验室环境,他们来了之后上手很快。 又到了summer student忙碌的时候了,很多同学又会有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暑期生活了。
个人分类: 杂说|78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的区分与专业方向领域归属
热度 3 lxj6309 2013-11-29 23:02
关于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的区分与专业方向领域归属 刘新建 在大学的毕业与学位论文选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选题是否属于某个学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后果很严重,会让一个学生辛苦完成的论文成果毁于一旦,一年辛苦白费。在有些学科与专业评估中,也出现这个问题。下面就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谈点个人浅见。 1. 管理学是后来者。众所周知,管理学学位在我国是 98 年之后才有的。在此之前相关学科主要归于经济学,部分归于工学。在我国图书馆的分类目录中,管理学长期归在 F 类下。所以,从根上说,管理学与经济学是不分家的。在高鸿业先生对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分析中,第一类别的内容就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而 economics 的词源则是家政管理。 2. 管理的实质是选择和控制。从管理的词义看,管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管理行为的规律和管理的技术方法。根据钱学森先生的学科分类体系,管理学属于技术科学。而每一门技术科学都有一个或多个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本来就可以包含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但现在将其独立为与工商管理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3. 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基础科学,但这是指理论经济学,即政治经济学。虽然,现在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划到理论经济学门下,但其实际上是一个混合学科,有部分方向可以划归应用经济学。 4. 经济学只是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做好管理显然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另外还有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所以,心理学等也是管理学的上层基础学科。说管理学是一个大综合大交叉学科是很准确的。 5. 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同时属于相关学科和其基础学科。没有人怀疑,管理心理学相关课题的研究既属于管理学,也属于心理学,所以,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基础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可以作为选题的。同样,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选题既可以是经济学专业的,也可以是工商管理专业的。现在,物理学教授和学生也在研究经济学,叫经济物理学或金融物理学,或倒过来叫物理经济学或物理金融学。 6. 应用经济学的焦点是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现在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管理学,特别是工商管理学和部门管理学。我国大学专业目录应用经济学下的几个二级学科实际上本质是管理学,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当然其中也包括关于特定领域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但是,重点还是应用。应用来干什么呢?主要还是服务于管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少实际上是管理学者,如西蒙,如运筹学的几个奠基者。 7. 在研究方向许可上要宽容。学科的分类不过是人们为了管理和研究的方便而对知识体系做的一个离散化聚类,但是,知识集合的连续性非常强,存在大量的模糊区域。在交叉学科领域,不妨多一点冗余度。况且,学科交叉既是现代知识创新的重要方法,也是新知识的重要生长点。
个人分类: 科技普及|740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大学为什么热衷于大众教育?
热度 45 chenjcc 2013-10-18 10:03
在大学校园里,你会看到:一边是大楼外高挂着巨大横幅“我们要办世界一流大学”,一边是大楼里高调告诫大家:不要搞精英教育,要搞大众教育。 咳,好一个悖论,世界一流大学意味着大众教育? 我们搞大众教育是无赖的选择,或是师资力量缺乏,还是另有隐情?没人告诉我们答案。不过现在的趋势是,宁要大众教育,不要精英教育。颇有文革时期的“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味道。 我们现在搞的大众教育说穿了就是,人人都能过关,个个都能毕业,只要找得到工作就是好学校。有的大学办得像职业技术学校。要理论没理论,要技能没技能。即使把大学办成这样,学生们也心甘情愿,觉得挺好的。文凭是王道。 学生要的是学分,老师要的是工分。大家配合得十分默契,也非常和谐。只是那些言传身教的老师过得很孤独无援。学生不再迷信权威,而是迷信分数。谁放水就选谁的课。那些要求严厉的老师,即使教学水平再高,也无人问津。学生恨不得不上课就拿学分。据有的学校的学生讲,自己总共只做了40分题,结果得了80分。更有甚者,像C语言之类的课,考都没考试,就拿100分(不过,这发生在某三本大学)。学校有些奖励政策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刺激人们这样去做。学生靠分数拿奖学金,老师靠选课人数领年终奖。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总有人为了学分或工分,冲破道德底线,甚至作弊。·教学质量究竟怎样?大家心知肚明,谁也不说。管教学的校领导是否清楚教学现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领导们总是告诉大家,知识不能讲授得太深,否则及格率太高,只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用即可。 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下,学生们能学多少东西,可想而知。校领导们就是聪明,怕学生学不到知识,就增加开课门数,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分数,又增加了老师的工分数。一箭双雕,皆大欢喜。好像越是三流大学,开课的门数就越多。殊不知,你开课的门数越多,就学得越肤浅。基础知识学得越肤浅,后面的课就越没法讲,只能科普化。中国大学一个学期一个学生有的多达十门,而美国大学一个学期最多五门。中国大学老师的水平本来就不如美国大学老师的水平,怎么反而比美国大学开的课还多呢?这开课原来也是有学问滴。其窍门就是低水平重复。比方说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一般只开一两门课就足矣,可偏偏有人开出《C》、《C++》、《C#》、《Java》、《汇编语言》、《网络程序设计》、《Matlab》、《Python》等等五花八门的课来。通信专业也有类似现象,如《有限通信》、《无线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通信原理》等,看上去名称各不同,其实内容大同小异。你有多少种设备,TA就能开出多少种课来。不过,这么做也有道理,因为我们没有教学生“渔”的能力,只教了吃“鱼”的能力。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不能举一反三。你只能满堂灌,学生不会主动索取,上课无人提问就是明证。很多人都觉得开《专业前沿》课有精英教育意识。仔细琢磨,总觉得怪怪的。我们的老师只懂SCI,高精尖技术全部掌握别人手中,哪有前沿意识啊?这课只能请洋人了。 按照美国标准,中国的很多课讲得太肤浅,有的只触及些皮毛。比如说计算机专业的《操作系统》,我们的很多大学就讲讲线程、进程、什么银行家算法之类的概念,考试、作业也都是概念题。可能整个中国没有几所大学有线程进程之类的编程题。美国大学就有很多真刀实枪的编程题。所以,我们的大学生出去后,只能编应用程序。系统程序只能依赖进口。 过去毕业设计搭搭电路、编编程序、做做实验。现在学生很是“聪明”,干脆网上下载代码,改都不改就直接交给老师。你不让TA毕业,TA跟你拼命。 中国大学看重的是课堂教学,喜欢派督导去监督老师讲课并打分,对老师非常不信任,怕老师讲课作弊。美国大学看重的是课外作业(实验),喜欢监督学生作业并打分,对学生非常不信任,怕学生作业作弊。中国老师累,学生轻松。美国老师轻松,学生累。教学效果的好坏应体现在学生身上,而不是老师身上,因为教学最终目的是让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而不是老师的大脑。中国的板子没打错人? 有人将大众教育怪罪于扩招,这个好像找错对象了。扩招至多导致不及格率上升,不应败坏学风呀。现在是,作业抄袭成风,刷绩点盛行,不及格率不升反降。这是扩招惹的祸? 很奇怪,好像大家都愿意上大学,却不愿多学点知识,愿意鬼混。理论上讲,无论你有没有一个好爹,多学点知识绝对无害。即使就不了业,多学一点知识,转行也方便些,大脑也充实些。 由于大学没有学到真本领,有没有一个好爹,自然就有很多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于是乎感叹: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培根原话是“知识就是力量”,没说改变命运啊。改变命运是你的错觉。就一个具体人来说,·知识不能保证改变命运。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知识肯定能改变命运。没有知识的国家就会愚昧落后,有知识的国家就会变得繁荣富强。 有人提出学美国tenure track制度,以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但是在大众教育旗帜下,是没法学的。所谓大众教育就是大家都能上课。什么时候看到过哪个大学进错过人过?即使你教学水平再臭,不至于放水能力都没有吧?只要你与领导搞好关系,会放水,你的饭碗就是铁的。倒霉是那些不跟领导搞关系的严师。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的是,论文灌水高手好像也是教学放水高手。 难道大家真的讨厌精英教育?不,从小学到高中,无不在搞精英教育。从小学开始,大家不是在补课,就是在请家教,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前不久上海电视台报道,上海家长精英教育意识强烈,很多人居然花500万元买静安区50平米的老公房,为的就是让子女上上海市最好的小学。其实不只是上海,全国各地都一样,为了上最好的中小学,大家愿意挤破头,可以不惜血本。孩子被折腾得小小的年纪就戴上眼镜。不过,有的高中精英教育意识过度,已经成魔鬼教育了。 怎么到了大学,大家精英教育意识就淡薄了呢?其实并非如此。很多家长还是非常渴望精英教育滴。我见过一个广东老板。他告诉我,他愿意花200万元让孩子去上美国名牌大学。现在不止是官二代、富二代,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愿意去美国上名牌大学。可见,精英教育多么有吸引力啊!即使考不上大学的也愿意去上名牌大学。不信,你问问所有在校大学生,有谁不愿上清华、北大的?尽管学费高昂,还有“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论”,还是阻挡不了莘莘学子涌向美国,而且有增无减,越来越低龄化。 中国产品是顺差,但中国教育是逆差。每年有大量外汇在支付国外高昂的学费。拼SCI真的意义不大,拼教育挣外汇才有意义。一个国家科技真正的强大在于你校园里有多少付高昂学费的洋面孔。即使10年后诺奖家常便饭,若偌大一个校园仍然见不到一个洋面孔,仍然不能说明你很强大。有人误以为传媒宣传是软实力竞争,其实那不过是口水战而已。真正的软实力竞争就是教育。
14696 次阅读|115 个评论
[转载]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lilang 2013-9-4 19:51
这几天我都没睡好,不知道站在这里该讲些什么。经反复琢磨,我决定在此跟诸位新生分享我的几点观察与思考,我把它们概括为“三不要”和“三要”。 这“三不要”是:   一、在没读马克思的书之前,请不要谈马克思主义。现在的大学生热衷于入党,这不是什么坏事。但图书馆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集,基本没人借过,都长毛了,这也是事实。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写过哪些书一无所知,亦毫无兴趣,却在入党申请书里高谈阔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这种一开始就造假、欺骗的行径是很要不得的。 二、没有特殊原因,请不要过于在乎各种荣誉和奖学金。老实说,我并不欣赏那些年年拿奖学金的学生。因为这种学生本质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一门心思利用现行制度去谋取个人私利最大化,而没想到要改良现行制度,亦未想过给别人机会。这种人的字典里几乎没有立宪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几十年来,公平正义不像社会经济那样在我国获得巨 大发 展,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大多数社会精英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不希望在座的诸位将来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从现在开始,请淡定从容地面对各种荣誉和奖学金,并要有意识地给身边的其他人一些机会。 三、除非考证本身能给你带来快乐,否则请不要做考证发烧友。为拿到五花八门的证书而荒废真正的学业,这在我国大学已然相当普遍。其实,毕业之后你只能选择一个行业安身立命,大多数资格证书最后都沦为废纸一张。它们的存在只能证明,你曾经很傻、很天真。是故,我建议诸位,不要被考证之风吹得晕头转向,进而迷失方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大学理想及人生目标。 下面讲讲“三要”。   一、要有身份意识。尽管人人都有多重身份,但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一般只有有限的一两种身份,比如你们的身份是大学生,我的身份是教师。牢记自己的身份,做人做事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本要求。但如今身份错位在我国似乎越来越时髦,“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类似这种揭示身份错位的段子俯拾皆是。 我们这个社会要往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身份意识的重建。希望诸位从现在开始树立牢固的身份意识,别让身份错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请注意,如果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于吃喝玩乐、恋爱或打工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你缺乏基本的身份意识,忘了学习才是身为大学生的你的主业! 二、要学会认错。“I was wrong”、“I'm sorry”,这种简单的英文大家都会说,但“我错了”、“对不起”这样的幼儿园级中文,我们中国人却羞于说出口。但除非你什么事都不做,否则,犯错误就不可避免。承认错误是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希望诸位在大学四年里不断磨炼自己认错的勇气,并通过勇于纠错而获得更多与更大的进步
20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大学就是为了考试吗?
热度 5 xinhuotiantang 2013-6-26 20:17
已经很反感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了,亦不知道有多少人批评过了,但是大学生教育仍然是相当的不给力,就像是快要死的重症老人。现在一些名牌大学已经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但是收效甚微。世界上公认的两大聪明的人种之一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抬起头”来呢?这或许需要蛮长的时间,但是总的有人着手去改变这一现状吧。北大,清华是多少中国学子的梦想,他们应该成为中国的支柱,中国必须要有支柱,也就是人么常说的门面。 就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只是为了考试,中国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考试,什么都是考试,把大多数的脑细胞都拿去复制,拿去模仿,那又有谁去创新呢?就好像如果所有的名牌大学生都去卖猪肉了,那又有谁去思考与创造呢?要知道“211”,“985”可是占据了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啊,什么人干什么事都不清楚吗?考试考试,最后可能考到死啊。 对于任何一个上过大学的学生来说,都知道考试是什么,大学上课嘛,就是老师上课学生听不懂,学生作业百度一下,期末考试老师给考试重点(试卷),背背就有分,什么大学学习,简直连小学生教育都不如,。这种大学生状态让人寒心啊,让人不争啊。中国的精英们你们还没睡醒吗?如果我要是企业的主管,我也不会要这种只知道吃饭的废物。 大学生需要的是思考,需要有想象力,有梦想,需要有求知的欲望,而不是死记硬背“啃死人骨头”。 做一个新的大学生从我做起! 思绪简写 2013-6-26 夜
2557 次阅读|4 个评论
自由思想何以可能?
热度 45 Majorite 2013-5-4 09:57
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与一本书——自由思想。昨天我在《中国教授为啥贬值》博文中谈过“自由与独立”对大学发展与人才培养多么重要。 只有那些“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人 才能心智完整地进行自动的、创造性的思考,去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德国洪堡曾经提倡的 大学 理念 的基本特征就是寂寞(独立)和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特征为依据。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一定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没有寂寞(独立)就没有自由。既然上述的外部环境还不具备,只能个人 培育一种自由的心性,淡化物质与权力的欲望,以 求知做学问为终身要务 。 希望,我的科学网朋友读一下这篇文章。我这人有个毛病,自己喜欢的文章,希望推荐给朋友读,也算是一种分享。 自由思想何以可能? 作者:李文倩 发表与加拿大蒙特利尔《此时此刻》2013年5期, 12-13页 在近年的图书市场上,访谈类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是多方面的。不过,只从思想内容方面看,访谈类图书有其特点。从一个相当表面的角度看,一般的著作,大致属于独白性的,而访谈类则为对话。在一个流行“对话”的年代,有较多的访谈类图书出版,再自然不过。 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是作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就的,多用书面语言。而访谈则不然,主要是口语。这一形式上的不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 播 - 接受方式,其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值得仔细揣摩。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访谈类图书中所读到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不太自然。对话者所讨论的问题,有许多预制的成分;在访谈完成之后,又有许多编辑、修改,因此很难说得上是原汁原味。但即使是这样,读者仍然爱读。 访谈得有个主题、设计,具体对话才能得以展开。前段时间读《自由的思想》,注意到访谈者的总体思路,以“自由的问题意识”为关切。河西访谈的对象,均为海外学人;而整本书的设计,是想通过海外学人的眼光,为海内读者提供一种“镜鉴”。这当然不错。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想到有关知识人的一些问题,正好可与书中对话相参照,在这里稍作发挥。 访谈者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着意强调海内外之不同,实质上想提醒读者的,是自由思想与环境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自由思想的主体看作知识人的话,这里所谈的问题,即知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当然,这里的“知识人”一词,是在相当一般的意义上使用的,并无严格界定。不过,在下面的讨论中,我将其大致分为两类:学院型和媒体型。 “海内”的学院知识人,首先要面对的,是极为强势的学术体制。在这一学术体制的“压榨”下,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学术和思想,而是如何谋生。对青年学者而言,这种压力尤其巨大。这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张晖之死,引发媒体关注。有不少人文学者认为, 目前的学术体制,如果只是做研究、教书,其所得收入,相当微薄。家庭出生一般的人,如果想在大城市过上一种中等水平的生活,要么承担大量的项目或课题,要么就得有行政职务,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操办一般性的事务上。 最近几年,有学术追求,且在人文学界有广泛影响的高华教授、邓正来教授,前后以不足六十的年龄辞世,让不少学人叹息。或许他们的去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目前的学术体制造成的。高华教授多年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坚持独立研究,势必损害他的健康。邓正来教授在进入学术体制之后,长时间透支体力,终而英年早逝。 从普遍的情况看,这种生存意义上的巨大压力,则最终必然导致知识创造力的不足,其中的道理,正如原新墨西哥大学终身教授 Terran Lane 在《我为 什么离开学术界》一文中所分析的:“经济压力也已经转变成了知识压力。当人们觉得惊慌失措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保守和喜欢规避风险——我们会选择做有把握的事,而不是冒险的事。但问题是创造力总是伴随着冒险。创造的目的是发现新的东西——超越最高水平和发明或发现这个世界还没有的东西。既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又想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知识探求上的“保守主义”,体现在学科设置上,就是各守自家“园地”。许倬云对此评论说: “……国内的高校制度最坏的一块就是科系的分野太清楚,楚河汉界不能跨越,于是很多有趣的事情就不能办到。真正新鲜的研究都在两个科系中间的无人地带。两边都没人出来自然就成了无人地带。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以有知打进未知。人们老是围着有知打转,你们怎么了解未知呢 ?”究其实,这种知识上的画地为牢,正是强势权力恶性运作的结果。知识人没条件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里自由研究,而只能在权力划定的课题范围内“伺机而动”;其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自由学术的萎缩和垃圾学术的“繁荣”。没有自由的学术探索,则所谓的学术“领域”,不过就是自家利益的“自留地”,岂能容他人“插足”! 从这个意义上讲,多数学院知识人,不过就是一民工。当然,其中有部分“混”得比较好,成功“晋升”为“包工头”。但他们的可悲之处在于,无视自己的真实处境,而奋力迎合现实 。 孙中伟说: “知识分子的无权感和漂泊感,则主要来自于政治体制的疏离。当下的政治体制几乎容不下独立思考和践行理念的空间,迫使知识分子卷入学术与课题的自娱自乐,对公共事务和底层民众漠不关心。尽管他们拥有话语权,却是扭曲的、局部的、被权力或金钱收买的话语权。为了生存,他们试图努力迎合现存体制,但会发现,自身也是一个‘农民工’,在强大国家机器面前,弱小的个体无处遁形,更举步维艰。许多知识分子缺乏‘社会学想象力’,无视农民工身份的象征意义,拒绝与农民工站在一起,以他者的眼光自以为是地高傲地打量着这个悲惨的世界,这真是相当的可悲。” 而 在与社会 - 政治的互动方面,媒体型知识人是主角。总体而言,这方面的情况,也不能令人满意。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在一个言论不开放,但又矛盾、冲突不断的国家或地区,社会舆论极易民粹化。当此之时,一些本不具备相关素养,但又敏感于时势风潮的人,就会以投机的心态介入其中,从中牟取名声和利益。赵鼎新对此有清楚的分析: “ 一旦大众有着把闹事者和发表对国家强烈不满观点的人士看作是‘英雄’的倾向,随着‘英雄’形象而产生的种种利益就会刺激有些人带着寻租的心态去装扮‘英雄’。社会道德就在围绕着反体制而产生的种种‘高尚’话语下不断下降。”当“反对者”的“崇高”话语成为牟利的手段时,其所作所为,不过就是伪善。而伪善的胜利,恰是对善的最大伤害。且种种激进的思潮,对未来的中国而言,是灾是祸,尚难预料。 投机者的胜利,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历史上,均所在多有。许倬云在访谈中所批评的李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许倬云说:“姚从吾在西南联大时期就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成员,姚从吾和李敖很接近,李敖是被姚从吾捧红的。当时自由主义者反对专制政权的时候,李敖不是站在自由主义这边的,李敖在国民党的立场上打击台大的老教授,要把这些老教授赶走。后面他的自由主义也不是真的自由主义,他是谩骂,哗众取宠,在别人不敢说话的时候他说话。他也冒过险,押过宝,但是他成功了。他坐过牢,但是他出来后在国际关系研究所当研究员,那是一个国民党的情报单位。”以李敖为参照,再来看看中国当下的言论市场,对其中的某些人物,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在前几年,“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一个不错的词。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公知”竟成为骂人的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是多方面的。一个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权力对舆论市场或隐或显的操控。 权势者喜欢欢乐的颂歌,而不喜乌鸦的嘶鸣。对那些制造“噪音”的知识人,权力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损害其声誉,阻止其发声 。 不过,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国当下的媒体环境,对公共知识人的发育、成长,其实是相当不利的。赵鼎新从媒体“过度消费”的角度,对此有清楚的分析:“中国很多新公共知识分子都垮台了,不能怪他们,显然是被中国媒体过度消费了,他们早期发表的言论都被提出来,但每个知识分子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有些不知道的让他说,到最后肯定是胡说八道。”而与此相对照,“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都是‘区域型’,中国是全能型,所以上来一个垮台一个,有时自我感觉太良好,以为一呼百应,但他们不懂意识形态的权力,你今天说完,明天别人就忘了。” 自由思想的长期缺失,造成思想上的贫困。而没有思想的文化,其实不过花瓶而已,不可能有什么生命力。当代中国文化这种思想上的贫血症 ,让 - 米歇尔·付东一语道破:“当代中国文化(包括电影)很大程度上依靠历史、地域和美学背景。”“依靠历史、地域和美学背景”,其实质不过是以强调自身的特殊性为卖点,但这恰恰是弱势文化的惯用招数。因为没能力与强大的对手在同一个层面上一争高下,只能诉诸特殊性;莫言作品获诺奖,可从这一角度出发获得理解。 思想上的贫困,在当代中国,还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虚化历史的过度迷恋,一是对现实生活的游戏态度。大众文化中的“国学热”,不过是消费主义之一种;所谓的文化怀旧,也不过是消费。当然这种怀旧本身,肯定在权力的主导之下且一定在权力所限定的框架之内。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甘阳的“儒家社会主义”,秋风的“儒家宪政主义”,还是蒋庆的“三院制”,抛开倡导者的个人用心不谈,其所呈现在公共领域中的面相,不过是一种精英版的浪漫“怀旧”。这种“怀旧”,或许有其迷人的外观,但它的言说理路,在学术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国学是这样,其他的历史名人,何尝不是如此。比如鲁迅,研究者将其存进银行吃利息;不少思想议题,似乎不借助于鲁迅的名头,好像都无以展开。拉大旗做虎皮,只能反衬自身的贫弱。许倬云评论说:“现在台湾没人评论鲁迅,是你们这边把鲁迅放大了。他的笔很犀利是没错的,但当时批判旧时代的不止他一个人。” 对现实生活的游戏态度,是当下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观,相当“后现代主义”。戴维·洛奇说:“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就是‘好玩’或者用一个文学术语来说就是:‘游戏’。我们喜欢戏仿和拼贴,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是幽默以及超小说(即以看上去玩世不恭的游戏态度来对待读者)。”如果说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更多属于一种亚文化存在的话,而在我们这里,“后现代主义”几乎就是犬儒的代名词。在一个封闭社会中,游戏生活之轻,一定以丧失真实生活之重为代价。 回到本文议题,知识人之自由思想何以可能? 简而论之,可从两方面来说:在否定的意义上, 知识人要有足够的敏感,来警惕权力的诱惑;这里的权力,即有显而易见的政治权力,亦包括诸种隐性的话语权力。 而在肯定的意义上, 培育一种自由的心性,是自由思想的基本前提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赏余英时说过的一句话:“ 我早已决定自己的真生命便是求知识学问,我也没有别的才能。至于将来得到什么荣誉,这我自己做不了主的。我对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一概置之不问,等于不存在一样。我只要够吃饭就行了,用不着蝇营狗苟去追求这个追求那个。 ” 以求知为要务,正是知识人之本分 。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6275 次阅读|51 个评论
大学生就业难,大学难辞其咎
热度 6 cfzudotcom 2013-4-27 15:31
(本文作者好友思蜀) 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大学教育这一个方面而言,笔者认为大学功利化、缺乏远见的招生政策,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观,结构、模式的混乱,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对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享有“中国 商 父”之称的清政府官员盛宣怀认为国家欲图自强,筹设学堂、培育人才是关键,于是,在盛宣怀向朝廷发出的奏折中,他提出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建议。同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并于次年( 1896 年)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漫漫征程。 19 世纪末的中国,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清朝政府内忧外患,新式的高等学校被认为是黑暗中国科学与进步的启明星,成为了愚昧落后的中国人眺望世界的窗口。早期的毕业生或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骨干,或成为实业救国的企业家,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界一展宏图。进入 20 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一大批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相继诞生,在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改革开发等重大进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高等教育历经一个多世纪发展到今天,却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倍受争议。众所周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专业、地域、性别等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那么在这众多的原因中,大学教育的哪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本文将试图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来探讨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大学不可推脱的过错和失误。 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面积扩招,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表面上好像是由于扩招导致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超出了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出现了供严重大于求的局面。但仔细追究,却发现有更加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是众多企业单位“选才难”招不到理想的员工。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背后,大学教育有哪些过失?笔者认为大学教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过错和失误。 一、 缺乏远见,功利化的招生政策 根据麦克斯《 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当年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 ,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决定各个专业招生名额的时候,盈利化观念太强,缺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预见性,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可否认,由于我国目前发展的不平衡,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就业恐惧,不能完全依照考生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专业,而是极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盲目的、从众的选择当时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好的专业。高等院校为了招揽优秀生源,为了成为考生心目中的焦点,为了有更多的教育收入,相应的也大幅扩大当时深受考生亲睐的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扩大了的招生规模严重超过了四年后全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导致供大于求,出现“热门”专业爆冷的现象。如果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相关机构在制定专业招生规模的时候,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对某一专业四年后的需求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不单纯的为迎合家长和考生的愿望而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高考时热的发烫的专业就不会轻易的在四年后骤然变凉。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或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二、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观 当前,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行行色色的大学排行榜令人眼花缭乱。纵观这些排行榜,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指标因素数据化,然后赋以不同的权重加权求和最后排序,表面上这种排法似乎很合理,不同的权重表示对不同的指标因素偏重程度。但继续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排法其实很是可怕。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在评价指标选取的时候,一些当前难以数据化的指标要么被刻意的回避掉,要么被随机的主观臆想的赋值。比如,人才培养这个因素,人才本身就包含着可塑性和可用性两个方面,可用性可通过个体当前的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衡量,不同的个体可以进行直观的比较;而人才的可塑性,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或锻炼才能体现出来,具有延迟效应,因而对人才可塑性的评价需要长期的跟踪。相比于可用性,可塑性更难量化,因此在一些排行榜中,人才培养质量指标的量化逐渐的忽略了人才的可塑性因素,基本上把人才的可用性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在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中,郑州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远远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究其原因:武书连只看到了郑州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可用性,却不愿意追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超强的可塑性。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大都选择了继续深造,在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之后,成为科界精英的学子比比皆是,其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可见一斑。既然基于指标量化的排行榜本身就包含有不科学的因素,那么这种排行榜一经公布,必然会产生不科学的影响,具有误导作用。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在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下,大学很有可能沦为大学排行榜里的大学,“一流大学”成为指标化和数字里的“一流大学”。 为了追求数字里的“一流大学”,我国的高校近年来开始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价值观。 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基于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而不是教师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指标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师一心钻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责任心不强,部分老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末考一锤定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更甚者一些大学的知名教授基本走下了本科生讲台。这种不良的价值观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应付考试、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有“过得去”的成绩单,但实际能力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估计也就是为什么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员工的主要原因。 三、结构、模式的混乱 建国初期,人才匮乏,百废待兴,为满足新中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1952 年中央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大力发展,综合性院校明显减少,高校丧失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一个极端。 1992 年 ,由于观念上的转变,以及 苏联解体 的影响,我国逐渐开始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即以高校合并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联合办学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不同学科门类的大学的合并,既可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又能够增加大学校园的多元化,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盲目、跟风式合并导致随便一所地方性、专业性大学都朝着大而全的巨无霸模式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风格、理念、档次和水平的完全不同的两所大学合并为一所大学,从最初的形合神离到双方在不断地妥协中彼此元气大伤,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科领头人,还是一线教师员工,忙于合并带来的“调整”而忽视教学工作,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业水平滑坡,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合并风潮兴起的同时,也盛行综合大学的风潮,即任何一所大学都想把自己发展成为各大学科门类一有尽有的综合性大学。对于那些国家大力扶植的重点大学,能够得到国家财政的大量支持,发展一个新学科不是什么难事,有的是资金招一流的老师,买一流的设备,从而吸引一流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地方型大学,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缺乏必要的物力人力的支持,往往捉襟现肘,赶鸭子上架。不仅新的学科得不到发展,而且导致了学校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使得其他一些已有的专业学科也受到创伤。在这种状况下,新的学科不能培育出可以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已有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了就业市场上的两极分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地方大学毕业生无人问津。以上两种风潮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责任混乱,分工不明,各个档次、类型的大学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不明确,其毕业生成为首要的受害者,注定一走出校门就在找工作的漩涡中备受煎熬。 随着我国大学论文数量的不断攀升,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以及大批海外知名华人学者的回归,不少国际知名学者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出现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然而,大学的首要任务,既不是发表论文,也不是研制科研产品,而是培养人才,培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用的人才。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关键,我国大学应该在招生政策、评价机制、运行结构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继而在社会、地域等其他方面的配合下,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2641 次阅读|8 个评论
教书育人,教书育什么样的人?
热度 2 duke01361 2013-4-26 20:28
教书育人,教书育什么样的人? 全社会一起把教育进行下去... 很多教师一提到教书育人,总会自觉不直觉地把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联系起来,甚至如果再渲染点政治特色,那还会把“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等等加进来,这样子就会使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变得十分难干,因为难于操作。 比如,在短短的大学四年,如果教师被要求既教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德、体和美”或者硬要使学生一下子变得富有明确的“创新能力”,我觉得这事就有点不大切合实际了。而这样不切合实际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位普通教师而言,就有点过于难了点,或换言之,这事有点过于难为教师了! 因此,基于把中国的教育进行到底的目的,更具体地将,是为了把一位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位社会中人的这样一个社会化目的。我觉得上述教育方针如果无需修订的话,那么其中所承载的理念和教育任务就应该由家长-教师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分担。 把其中的一些教育任务分摊给社会,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减负,一方面也为了使教师真正能够集中精力做到授业解惑,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不是把所有的培养教育任务都一股脑推给教育工作者。 假如教师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并兼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社会和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承担培养公民素养,移植法律精神和法律制度的责任;而学生的家长则不能像现在这样把自帮助树立子女道德体系,养育成年等责任一推二六五地给学校和社会,那么我们现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就会容易贯彻和容易施行得多。 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帮助孩子建立好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孩子建立规范的道德体系;而社会和政府部门则在此基础上负责学生的法制精神和公民道德观念体系... 那么大学教师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精力专注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个核心上来。而不是同时把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与培养学生德、体等等都放在大学教师的肩上,那样我觉得绝大多数教师难于担当之外,其所教育目标根本不大可能实现得了。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20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美国人后悔在大学没更用功和进行更多社交
热度 1 储成才 2013-4-22 06:03
《60分钟》/《名利场》(60 Minutes/Vanity Fair)周一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后悔没在大学里更加用功,认为入学考试是不希望但是必须经历的事情,将告诉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而不是像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那样辍学。 近一半的受访成人表示,后悔没有在大学里更加用功;而另外40%的受访者表示应该在大学里进行更多社交。 当被问及SAT考试时,39%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不希望但是必须经历的事情,小部分人认为入学考试是浪费时间或者未实现的理想。 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心灵捕手》作为理想的大学时光模板,选择《社交网络》为模板的受访者比例为21%,11%的受访者选择《动物屋》(Animal House)或《律政俏佳人》。 很多家长表示不希望子女模仿扎克伯格辍学。4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在大学读书期间孩子获得了理想的工作机会,他们的建议将是继续读书。27%的受访者表示将拒绝提供意见,23%的受访者表示将建议子女接受工作机会。
个人分类: 佳作欣赏|19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阶段,理论课需要常规的课堂教学吗?
热度 9 lazybones 2013-4-14 08:19
换句话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中,某些科目到底需不需要由教师整学期整学期地“演讲”? 我以为不需要,具体理由应该是一篇文章的内容,关键一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其它能力;应该突破高中教学法......。 我要推荐的方法很简单:老师课照备,而且必须将本门课的各小课题所要用到的材料推荐给同学分组阅读,然后利用上课时间来轮组讨论,老师和其它学生都提问质辩。好处是:学生通过自学,知识扎实,没有逃课和敷衍之缺点,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说表达能力!总之,教学效果最好。(说半天,就是牛津的导师制) 对这个话题,不知大学者、老教授们怎么看。 备注: 1、所谓的理论课,主要指大多数的文科和部分理论性强的理科,但必须排除艺术和语言类科目。 2、这样限定,也是因为笔者不懂理工科。
296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我所认识的陶愚川先生
slsql2013 2013-3-14 15:22
我所认识的陶愚川先生 作者:曹务堂(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2010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刘健的文章——“现在高校还能容下‘怪教授’吗?”(下称“刘文”)。文章发表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据我有限的了解)《每周文摘》(8月31日)、《报刊文摘》(9月3日)分别以“高校里的‘怪教授’”和“‘怪教授’:高校曾经的多元色彩”为题予以转载。另外,《博客天下》(16期)和我校校报(9月7日)也对该文进行了转载。文章以新颖的视角向读者诠释了我校陶愚川、庄上峰、包备五和李毅夫四位教授的另类人生,让人读来耳目一新,感慨良多。我与这四位先生均有接触,也曾经走近过他们的生活。在此,我愿意以拙笔介绍一下我所认识的陶愚川先生。 1963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前身)外文系毕业,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前身)教书。当时陶先生也在外文系任教。先生当年50多岁,中等身材,戴一副近视眼镜,头发有点灰白,说话带着浓重的绍兴口音,但他看起来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我注意到陶先生走路时总是目不斜视,而且是靠路边走,而那时路上罕见行人,更没有车辆。另外,即使是下课或教研室开完讨论会后,先生也总是溜着墙根匆匆离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令先生有如此的举动,我至今都答案难寻。 正如 “刘文”所说 “陶愚川……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路遇的师生都恭而敬之地看着他,也没人敢冒昧地上前搭话。”笔者也记不清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情况下第一次与陶先生打招呼的,只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跟他打招呼时,先生一脸的惊恐,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似的。可能是因为从来没人跟他打过招呼,而他也没有想到我会跟他打招呼。后来渐渐地熟悉了,我们见面时也总是聊上几句。而每次见面,先生都彬彬有礼,笑容满面。记得有一次我用英语问他:“Do you walk every day?”(你每天都散步吗?)他笑着用英语回答:“Sure!”(当然喽!)。我当时感到先生的用词十分新颖,不愧是留美学者。因为当时我只知道“sure”可以用作形容词,而不知道它还能用作副词。 通过30多年的接触和观察,我认为先生在人格修养方面已达到了很少人能够企及的高度。 “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教师,但他每月除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以外,其余全部上缴给校党委。书出版后的四五千块钱稿费,他也交给了校党委。”(引自“刘文”)然而他自己却过着极其清贫甚至寒酸的生活。几十年中,我几乎没有见先生穿过一件新衣服。他夏天穿一件几乎变灰了的白布褂子,脚穿一双有时露出脚趾的普通布鞋。先生虽然留学过美国和日本,供职过国民党教育部,也任职过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教育系主任和中山大学教授,但我从来没见他穿过皮鞋。春秋天始终穿他那件 “灰不溜秋的”干部服,冬天则是一件十分单薄的破棉袄,一双破棉鞋,且不穿袜子。先生宿舍(注:原附中礼堂东侧排房一个单身教工住的小房间)的简陋条件更是令人难以想象。不知为什么,据说他从不让人进入他的宿舍。如果有人找他,他只把门开一条小缝,说完话立刻把门关上。记得1973年深秋的一个上午我去他宿舍请教问题,听到敲门声,他还是照例问了一句“哪一位?”我自报家门后,他把门打开,破天荒地让我进去。进屋后,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可怕的荒凉世界。因为他从不开门窗,刺鼻的发霉味几乎令人窒息。房间内吊着一个小灯泡,光线十分昏暗。我对他说:“陶老师,你视力不好,为什么不换一个度数大一点的灯泡呢?”他笑了笑说:“为国家节约。”(要知道当时根本就不收电费)我环视一下房间,只见靠西墙有一张床,上面挂着一顶几乎变成灰色的蚊帐,床下堆着破烂不堪的被褥和衣物,西南墙角歪七扭八地堆着一摞书,窗户紧紧地关着,上面布满了蜘蛛网,窗户下面是一张小条桌,上面摆放着他唯一的餐具 (一个多处掉了瓷的大茶缸)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桌子西端有一小块地方尚还干净,看来是他吃饭的地方,其他桌面皆被尘土覆盖,桌前放着一个方凳。进门后,先生很客气地示意让我坐下。我看了看,实在是无地可坐(因为我不能坐那个凳子,而让先生站着),于是,问完问题后,我便匆匆与先生告别。我真不知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先生是如何生活的。然而,令人惊喜的是,我从来没有见他生过病。 不论是备课还是写他那9卷300万字的 《中国教育思想史》,陶先生从来都没有用过一张公家的稿纸 (尽管当时学校是给教师发备课纸的);不论是回故乡绍兴写书,还是到上海图书馆查找资料,先生从来都是自费。(我敢肯定地说,在先生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报销”这一概念)。为了收集写教育史的材料,先生每天都在上衣口袋里装着一个小学生算术演草本和一个铅笔头,以便读报时随时记下材料。有一天我路遇先生从离学校两公里的汽车站回来。我问他:“陶老师,您到汽车站干吗?”他告诉我是到汽车站的报栏看报纸。我甚为不解,便问他:“学校不是有阅报室吗?”他回答说:“那里安静。”我听了一愣,而且至今也不明白当时先生说的“安静”是什么意思。 陶先生一向谦虚为人,低调处事。他从不现身于张扬的公共场合,所以,我校没有一张他出席任何会议的照片。据说,我校现存的他那张侧面单身头像还是摄影师在远距离“偷”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能是为了落实统战政策(因为“他的大哥陶百川,是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去世前一直在台湾挂名‘总统府国策顾问’”(引自“刘文”)),陶先生被选为山东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据说他只去开过一次会,而且在会议中途就提前返回学校了。我没有问过先生为何提前返校,但我认为,其原因是:由于先生长期孤身生活,他无法适应那“八人一桌吃饭,两人同室睡觉”的“会议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每个星期三下午是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学习时,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大阅览桌周围,可陶先生从来都不坐在阅览桌旁。他总是早早地到阅览室,然后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后面的墙角里。有时领导也让他往前坐,但他从不为所动,后来领导也只好听之任之了。学习讨论时,大家都热烈发言,但陶先生却从来一言不发。我记得他唯一的一次发言是在“文革”后期的一次讨论会上。他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小时。至于他当时说了些什么,因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的发言给我留下的印象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思路清晰、谈吐条理、学识渊博、记忆惊人。 陶先生终身没娶,又不会做饭,吃饭全靠食堂。即使在他回绍兴老家写教育史时,行前他也向领导询问家乡的公社是否有食堂,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才启程。到了晚年,我看先生体质日渐衰退,牙齿脱落,走路也有点摇晃,有一次打饭时还摔了一跤。对一位老人来说,食堂的饭菜毕竟不太合口味。有一次我在校门口的集市上遇见他,我对他说:“陶老师,您怎么不买点鸡蛋煮煮吃?”他惊奇地看了我一眼,继而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不解地问道:“鸡蛋怎么煮?”是啊,对他来说,“煮鸡蛋”可能比上天还难。于是我马上意识到自己问了他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为了照顾他,后来领导也曾试图给他请个保姆,却被他断然拒绝,理由是他从不愿麻烦别人。 “文革”一开始,陶先生就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像他这样的家庭背景和身份(有海外关系,本人又是“反动学术权威”),当时的外文系打一个 “牛鬼蛇神”也是他,故当时在外文系盛行“陶(愚川)、李(毅夫)、星(兆钧)、庄(上峰)四大‘牛鬼蛇神’”之说。那年月,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号召下,运动来势凶猛,大字报铺天盖地,游街批斗日夜进行。搞了一段的揭发批斗之后,“红卫兵”看到在他们身上实在挖不出什么“反党”言论,于是就把他们视为“死老虎”关进“牛棚”劳动改造。不知当时的“领导”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把最脏的活(管理大粪)派给了陶先生一个人。只见他每天肩扛铁锨,手拿三齿钩,准时到大粪场“上下班”。他的任务就是把大粪摊开晒干,然后砸碎堆起来,以备学校种菜使用。我看他十分“忠于职守”,有人没人一个样。即使夏天烈日高照,他也不戴草帽,不喝水 (他根本就没有暖水瓶),累了就坐在大粪旁边休息,可能他认为那就是他的岗位,他必须坚守。 实际上,对陶先生的迫害在1964年的“四清”运动中就已经开始了。当时陶老师在教语法(Grammar)(注:“文革”中陶先生曾编过一厚本语法讲义交给了当时的系领导,却被当作废纸扔在一边,后来也下落不明)。先生的渊博知识和流利纯正的英语令学生十分崇拜,甚至有的学生还模仿先生的走路风度。就因此,在外文系莫名其妙地搞出了一个什么“Grammar委员会”反革命小集团,硬说陶先生是后台,对他和几个学生进行无休止地批斗。陶先生从不跟外界接触,何来“后台”之罪?然而,在那个“阶级斗争天天讲”的时代,在某些人的眼里,阶级斗争时时有,阶级敌人处处在。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正如“刘文”所说:“这些‘怪教授’们,如果不是在大学校园,社会上还有哪儿能够让他们容身?而如果一所大学连一个‘怪教授’都留不住,容不下,全是些‘正常人’,又将是多么寂寞,多么俗不可耐!”因此,刘健先生向世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现在高校还能容下‘怪教授’吗?”这是一个多么发人深思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 虽然陶先生已作古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他那高尚的人格使我受益终生。
1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 思维方式 信息文明及其他——博文阅读思考札记(17)
pww1380 2012-12-22 00:05
信息文明之光(64): 钱学森之问 思维方式 信息文明及其他 —— 博文阅读思考札记(17) 杨文祥 本博 提示: 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知识-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行为准则: 平等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具体办法详见本博公告。 ————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1 .( 170 ) 钱老的世纪之问,实际是在拷问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弊端和现行管理体制弊端。正由于这一弊端,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长久以来便失落了它最可宝贵的东西 —— 它的核心价值,或称之为 “ 大学和教育的灵魂 ”——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 “ 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 。 —— 杨文祥:曹聪博文佳作《 “ 钱学森之问 ” 的答案: “ 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 的独特灵魂》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671do=blogid=632545 2 .( 169 ) 由于现实世界客观现象的纷纭变化,在理论上, 主观思维的僵化在这一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面前必然导致思维的混乱 。而在 社会思维实践 上, 思维僵化与思维混乱永远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统哲学和基于传统哲学的思维定势中,是不承认 “ 思维实践 ” 这一理念的。不过, 否定了思维实践,也就必然否定了人类区别于物,首先是区别于动物的精神和智力活动 。 (注:对 “ 思维实践 ” 的理解,可参见 《信息资源价值论》 第 15 页关于 “ 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 ” 的理论诠释。) 这就是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在理论上理解信息文明和在实践上自觉地投身信息文明建设实践的思维障碍。这样, 依据信息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将这一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思维定势转换为信息思维和系统思维方式便构成了构建信息文明理性,自觉开展信息文明建设实践的思维前提。 这个思维前提问题不解决, 建立在传统哲学理念基础之上的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思维定势 不要说对信息文明理论无法理解 ,恐怕对 思维实践 、 精神实践、 脑力劳动、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信息文明建设等这些与 精神生产与智力劳动 相联系的理论概念统统无法理解 。 总之,没有理论上必要的理性支持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只能是一种盲目的和实用性的实践。而这种盲目的和实用性的实践是不可能推进信息文明建设实践走向深入的。 —— 参见杨文祥:《信息、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建设(修订稿) —— 博文阅读与思考札记》评论回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638205cid=2295769goto=new 3 .( 168 ) 人家的社会平等意识和人道关怀的确令人感慨。 这是一种文明水平高低的历史差距,也是我们与人家最大的差距,同时更是至今尚未被主流社会所意识到的差距。 —— 杨文祥:王英安《这就是民主,制度保障,一视同仁!》阅读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1711do=blogid=427040 4 .( 167 ) 无约束无制约的行政权力的垄断,其结果必然是对社会资源的全面垄断 。 而社会资源的垄断,其结果必然是社会活力的窒息。 —— 杨文祥:曹裕波博文佳作《教育错位乱象:思维方式落后和市场机制缺憾》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5302do=blogid=635367 5 .( 166 ) 科学技术是一把水果刀。既可以用来削果皮享受鲜果的美味,也可以用来杀人或自杀。 究竟如何来使用这把水果刀,就看人类自己了 。 —— 杨文祥:王号《科学技术,看似有用,实则大害》阅读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21622 6 .( 165 ) 天道、地道、人道 , 大道和合。 —— 杨文祥:涂 雅哉兄博文大作《 六侃 “ 道教 ” 》阅读评论 http://blog.gmw.cn/blog-15545-374372.html 7 .( 164 ) 谢谢博主对《老子》如此明确的解读。 从天人关系的哲学角度而不是社会实践层面的功利角度来理解,方可体会老子的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的大智慧,道与儒的分际也就在于此。 —— 杨文祥:涂雅哉《小议 “ 相反相成 ” 》阅读评论 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15545-do-blog-id-327743.html 8 .( 163 ) 虽说天行有常,但博主在大自然的常规运行规律中能够挖掘其潜隐在深层的对于人类世界的现实意义,确实难能可贵。 —— 杨文祥:黄秀清《地震是自然赐给人类的最好礼物》阅读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22253 9 .( 162 )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片不幸的土地的一往情深。作者的这种对现实的关切和对历史的眷恋,让我们看到一个满怀博爱情怀,久久徘徊在巴尔干半岛上空不忍离去的天使,一个充满睿智和思想,反复穿越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不知疲倦的精灵。 —— 杨文祥:曹聪《老曹干女儿有新作》阅读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671do=blogid=626533 10 .( 161 ) 充满感恩之情的心灵总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无比的温馨、和谐与欢乐。 为此,让感恩节,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节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节日吧! —— 杨文祥:陆俊茜博文佳作《感谢有你!》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4420do=blogid=635622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鉴赏集|3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8)
热度 1 xiongjx 2012-8-20 22:02
过去师傅带徒弟,徒弟能否出师当然由师傅说了算,但是师傅对他同意出师的徒弟是有责任的,徒弟的一言一行对师傅也有相当的作用,超出师傅底线时甚至追回技艺并逐出门墙更有甚者出手诛杀逆徒。对于徒弟来时师承某某不但表示自己技艺的传承还同时是用师门间接证明自己;对师傅来说,承认某某是其弟子,表示他将为弟子 背书。 现在学校授课,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还有几个老师敢为自己弟子背书?又还有几个人在自己的神龛上(心中也算!)树立“天地君亲师”?师道之不存,责任在师?在弟子?在环境?在社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能做到吗?假如小学老师做不到,中学老师也做不到,那么大学老师究竟能不能做到?大学老师上课总是谦虚地说“科学在发展,让我们一起探讨!”,“讲得不到位,大家多多包涵!”等等。当然,谦虚是一种美德,如果换一个场景:一个空旷的野外晚上,周围没有除你外的任何人,你敢不敢大声自信地说,什么是道?听好了,我说的就是道! 老师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了。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机构了。大学生已经是经过初、高中压抑后,不顾明天的最后疯狂了。(这个话题已经不适宜再说了,没有完就算完了吧。)
4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7)
xiongjx 2012-8-19 17:48
大学、研究所 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又是什么关系? 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用人单位提出的,需要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刚刚提出来,那么大学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总是认为我们高高在上,我们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我们代表高水平的技术力量,我们走在时代的最前面,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来满足别人的要求了?可是事实是这样吗?我们知道太多的企业技术力量并不雄厚,他们的研发能力,技改能力几乎可以忽略,连维护设备有时候都勉强,可是他们却提出了 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来否定大学毕业生!如果将大学毕业生当成大学出的合格产品,那么就是用人单位觉得这个被认可毕业的大学生并不合格!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大学应该无条件召回自己的产品!前面我们曾经说到 “ 大学生可以毕业了由谁说了算? 大学毕业生有没有保质期?”(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68878-602049.html ) 大学生 能否毕业(合格),用人单位应该拥有发言权!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应该由用人单位确定,而绝对不应该仅仅由国家某某机关承认学历就可以不管不顾放之四海而皆准!由此而来,大学文凭的发放应该由拥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代表的第三方机构,而不能是大学本身想当然地就允许自己培养的大学生毕业了!大学不能又当教练又当运动员还兼任裁判和拉拉队。 大学首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然后才是研究所等其它的职能,能够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是大学最基本的要求,大学中所有存在的意义就是为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这个合格并不仅仅是大学自己认为。 密切联系用人单位的需求,随时把握科技前沿,基础扎实,思维灵活,严格训练学生,在个性与共性间寻求平衡,满足社会、时代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这个才是大学应该做的事情。(未完)
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6)
xiongjx 2012-8-18 18:06
上面提到大学老师的问题,那么在大学教育这个环节中,大学本身应该干什么?大学及其管理者表现如现在就完美了吗?他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同,需要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才算合格,在造成原因中大学及其管理者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有期望他们做什么更好? 大学,首先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由大学老师和大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一个可以产生思想、创新的土壤,一个可以天马行空,不怕犯错误探索保护地,一个人才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思考问题,没有是非,黑白,对错,思想在这里没有禁区。技术在这里没有壁垒,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其次,大学应该有精神传承,拥有大学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应该和当时的具体大学管理者无关。应该让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段的该校毕业生觉得我要把我的儿子(孙子等)送进这个大学。在自己工作、修养时有强烈返回母校学习的愿望。大学的负责对象永远是她的师生! 大学管理者呢?首先,他的任务应该是维护大学,使大学永远年轻,保持大学有足够多的新鲜血液,不要固步自封,并向其他大学输出自己的理念,壮大符合自身理念的大学(群)的力量。研究其他大学的特点,吸取对本大学有利的因素壮大本大学自身。其次, 大学管理者 作为大学的代言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师生,引导符合自身理念的思想,完成同其他大学的交流。为了保证大学自身,禁止学术近亲结婚,在本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多少年就必须交流到外校一段时间否则禁止讲课。 大学校际之间呢,保持自己的本色,广泛开展合作与竞争。(未完)
3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5)
xiongjx 2012-8-17 10:22
我们的大学是理想的,可是我们大学生首先是人,需要工作,需要因为工作而带来的经济收入。我们的大学教育如果连这个最低层次的要求都满足不了,那么让“高等学府”这几个字情何以堪?难道培养的“专家”就一定要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培养不了被社会承认的普通型人才,难道就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我们大学老师是清高的,但如果我们不能动手操作、设计、让社会承认并赚取金钱;那我们有什么资格教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许多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工作,有许多非常一般但非常基础的技能,我们大学老师可以不去从事这些工作,但是我们必须会!一个机械系的教授,设计出一份他认为的高级图纸,如果他不能向工人演示怎么把这个东西加工出来,工人有疑问他解释不了,那么这个教授就值得怀疑了。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是什么?大学除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我看这个主要是我们相当多的大学老师自己也解决不了怎么做的问题! 我们学校要求讲课老师必须有科研工作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必须的科研工作量难倒了不少的讲课老师。为什么?课题不好搞啊!纵向课题需要理论功底,需要深入的研究,需要相当的软、硬件基础,申请不下来,立不了项;横向课题就更难了,那些私有资本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技术,成本,市场,管理,没有两下子人家真去法院告你!更别说我们老师自认清高,社会人脉关系向来是弱项,好多企业大门从那开都不知道,好不容易企业找上门了患得患失,前期不敢开口,中期傲气,后期焦头烂额!这样的老师教的学生,你又指望学生会啥?你又指望学生毕业后马上有用人单位买单? 我们讲提得起放得下,又讲老师有十桶水才可以给学生半桶水!所以,需要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毕业生折射出我们高校老师自身是有一定问题的。
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4)
热度 1 xiongjx 2012-8-16 08:34
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我们高校真的解决不了吗?一定要社会这所大学用两年时间来形成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一个教育机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的确,大环境就是这样,历史原因引发的惯性压迫我们使我们随大流,可是看看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再看看自己年幼的女儿,再想她以后也是这条路?我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这是从心底的恐惧,因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我不敢想下去,我们后辈的路在何方…… 我们大学的招生简章上都是堂而皇之的印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但是我们的“ 高级专业人才”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连混饭吃都费劲,一部分学生毕业了干脆用考研的名义在家里专业“啃老”。我们培养的硕士级 “ 高级专业人才”当了“城管”,这个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是大学教育的悲哀?当然如果全民受教育水平都是 “ 高级专业人才”,那么我们培养几个博士去当乞丐也没什么。 我们的大学,能不能主动从神坛走下来?大学能不能教给学生基本的混饭吃的能力?让大学生拥有基本谋生的一技之长,建立大学生的经济独立和人格尊严!我们以前的大学是精英教育,进大学学习的学生仅为同龄人的1%甚至更少,那时候的学生的确是精英,学校可以粗放管理,学生自己知道进大学的来之不易,自我学习,自我补不足,毕业了,用人单位当然抢着要。现在的大学是平民教育,同龄人的80%以上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大学就不能用当年精英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平民教育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大学毕业生中,占1%~5%的精英毕业生从来不犯愁找工作的事,但是这个不是大学不改变自己教育方式的理由。 我们的大学生,能不能从象牙塔中走出来?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这些工作大学生们努力去做了吗?我们的大学教育者督促他们去做好了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娇宝宝,什么活都不用干的,因为只有一个,宠他的长辈多着呢,生活的艰辛与他们无关,就算进了大学,就算满18岁了,可是他们并没有长大,大学的教育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缓冲。我们讲,扶上马送一程,大学在这时候还有保姆的职责。重要的是,除了当好这个保姆,还要担当引路人的角色,教会学生技能,思考,社会的阳光雨露。(未完)
2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3)
xiongjx 2012-8-15 11:36
学生在大学里面为什么不主动学习? 是4年所有的时间都不学吗? 是所有的学生都不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大一的时候,在高中学习的惯性作用下,大一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的。大二以后就不好说了,找不到工作,为了考研一些大三大四的也许又开始回到教室自习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有生存压力的学生硬着头皮尽量坚持在那里学。那么为什么会有大学生不学习这个说法呢?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尝试研究其中一二。 镜头1:在大学以前的初、高中学生,在学校要求,老师要求,家长要求进行规定的课业学习,学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兴趣被压抑,游戏?偷偷地玩千万不要被老师和家长发现!学生一切的存在因素就是好好的学习(学什么?废话,教课书!)除了在学校中老实地学,放学了在家长逼迫下还有无数的辅导班要上,还有n多的家庭作业(我8岁的女儿天天都要哭着写她的作业到晚上11点)。好了,终于进大学了,苦尽甘来,学生终于离开的家长的唠叨,老师的眼神,年级的排名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前大学升学率1%,现在87%,这个词有点夸张,但在家长心中一点不夸张)考上了大学,一切光明在招手,家里摆酒请客、谢师,同学聚会……在大一还在战战兢兢,大二了,发现大学不过如此,学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用,将来又比较迷茫而老的梦想(看小说,玩游戏)新的诱惑(可以谈恋爱了),心里素质并不成熟的孩子,在家长经济支持下并不理解生活的艰辛,处在无忧无虑的象牙塔中,我们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凭什么还要我们大学生学习?! 镜头2: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大学生们挥汗如雨,可是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态度平平,精美的简历上干瘪的内容让用人单位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公式化的语言,公式化的成绩单,用人单位无法从中发掘出自己希望的人选……可是学生们觉得冤啊,我的成绩已经足够好了,您为什么不给我个机会?既然这样好的成绩单都不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大学生为什么要学出这份成绩单?招聘单位:有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再说吧! 镜头3:在紧张的大学生电子大赛上,72个小时,几名大学生在那里忙,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手工工具用法都不会或者不标准,编程设计用的计算机软件不熟练,论文写法不对,设计的东西甚至犯了一些弱智的错误……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能参加大学生电子大赛的学生基本上可以成为学校的精英了,可是他们的表现好像和真正的精英有一段距离?!学生们说,在大赛中要用的东西,大多数老师没有教,或者说仿佛教了但又不是这么回事,幸好我们平时自学了一点,要不然就彻底完了……画外音: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啊……(未完)
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2)
xiongjx 2012-8-14 23:33
学生在大学里为什么不学习?如果是仅仅个别的学生不学习,那当然不用研究,但是大量的学生不愿学习恐怕就要深思了。为什么要学习?究竟需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习?这些问题恐怕我们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回答不上来。但是经过痛苦的找工作历程,经过老员工的白眼,经过同事获取高额奖金的刺激……总之经过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后,曾经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了这些答案,用人单位才觉得这个人在他的岗位上是合格的。招聘单位觉得可以放心的将之录用而不用担心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那么学生可不可以在大学就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教育可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时有人说了,不是我们不想解决,这个真的不可以!为什么呢?学生不听啊!我们能怎么办?我们能打学生还是能骂学生?家长同意吗?法律允许吗?学校支持吗?在工厂,产品不合格,我们可以随便修理,实在不行了,我们可以将之报废,可是在学校,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人,工厂的手段用不了,学校还要要求我们尽快把学生送走,学生毕业不了老师的事就完不了(学生挂科了,补考!补考不过?再补考!毕业前接着补考!昨天补考完没有过?今天接着补考,不行明天继续。毕业答辩没有过?准备二次!二次还是不过?那么第三次?),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因为你知道这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他是真的不行!可是怎么办,在崩溃之前我硬提分,我投降,我签字……当然有例外,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坚决不给考56分的学生提分,被该学生残忍地杀了24刀,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我们的脊梁!可是悲哀的是,从那位可敬的老师走了后,我们差不多就提分,出的考试题目一年比一年简单,考前最后一次课尽量……可是,但可是我们还是面对一堆一片空白的考卷发楞!——教务处说了,不及格率超过40%要写特殊说明,并且还要组织重新考试!我抓他们?我闲的啊?可是我怎么办啊?(未完)
2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1)
热度 1 xiongjx 2012-8-14 10:48
大学生可以毕业了由谁说了算? 大学毕业生有没有保质期?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一个不行,我们可以说这家伙不努力, 不愿意学习, 不愿意付出……总之归咎于他自己!一批不行,我们可以说这是扩招生,这是照顾生,这是委培生,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这是大环境所决定……总之与我们高校教育无关!总也不行,我们又开始找原因了:教师也是人;教师工资低,学校经费少,硬件不达标,人家美国怎么怎么样,我们怎么怎么样……总之就是不是我们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不被认可,我们有什么脸在这里振振有词?我们扪心问一下,每年从自己手中签字允许毕业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可以毕业的,真的达到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我们能不能拍拍胸脯告诉学生,你要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包了!我们有很多老师在学校外有自己的公司,假如他的公司需要他教的专业的员工(通常总是要的),他敢不敢将他签字认可毕业的学生中他认为较差的一个留下来?如果不能,那么他应该想到,如果这个学生的那些方面再提高一下,那些方面再补足,那些方面考虑再周到一些……那么留在公司也是不错的。他所想到的学生的不足,我们高校真的解决不了?真是学生的本质决定?与我们高校无关,与我们高校教师无关?我们自己带的学生,自己究竟认可吗? 毕业学生不被社会认可,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那些不被认可的毕业生其实我们老师也不认可!可是他们不被我们认可为什么我们要签字认可他们毕业呢?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再说。 我给学生上课时候,苦口婆心告诉他们,你们学一点吧,要不大学就白念了,你们总得会点啥吧,啥也不会,毕业找工作时跟人怎么说啊?你们想下,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找你们这样学生吗?我说,大学4年三四十门课,五六千学时;真正能混饭吃的就这么几门课二三百学时,你们连这点都不学,将来怎么办?(未完)
3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说起
热度 1 xiongjx 2012-8-13 14:49
现在大学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哪怕我们宣布的就业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点几几!)!是我们社会上大学生已经过剩了吗?是扩招导致应届大学生太多吗?还是应届大学生已经论为初级教育产品不能承担普通工作? 用人单位要这个证,那个证(文凭?!还是要吧!)——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应届大学生可以满足要求,可是,但可是,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个真没有!这里,我想到了我当年的一个怪圈:女朋友说要结婚?那得要婚房!否则……领导说要分房?那先结婚再说!这个再说就不好说了。那么回过头来,这个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是借口呢还是刚性需求?假如是借口,就像四级证,六级证那还好说,但如果不是呢?那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我们大学的产品没有像我们宣称的那样符合要求。 对于实际工作经验来说,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大学教育真的不能完成相关培训吗?——当然有相当的特殊技术单位,他们的新员工没有经过他们自己培训是不能上岗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单位不会要求他们的人力资源部必须招收与本单位技能对应的员工,因为这个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那么除去这种特殊实际经验,剩下的还包括什么?待人接物,办公室政治,基本办公技能(使用电话,传真,复印,应用文写作,报表……),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再就是本专业的理论到实际,灵活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如果还有相当的责任心,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解决部分本专业边缘问题的话,领导就喜出望外了。 上述实际经验大学能不能解决?有没有可能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相应目的又是什么?幼儿园把部分小学的课上了可并没有完成它的任务推给小学,小学把部分初中的课上了把自己的任务推给初、高中,高一把整个高中的课上了,可是育人的任务推给大学。大学说,这不是我的问题就推向社会。于是应届毕业生在社会这所大学从新回炉经过两年的喜怒哀乐后部分大学生对当年缺失了课程部分完成补课进入精英行业,而其他的不说也罢!(未完)
3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0-2020年高考人数变动情况分析和预测
wangxh 2012-6-20 07:59
2000-2020年高考人数变动情况分析和预测
我国 / 省 2000-2020 年高考人数变动情况分析和预测 大连交通大学教授 高宏 【按】本文作者是俺的硕士导师,属于最早出国、最早回国的一批海归。老人家没成为院士很遗憾,但看明白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更是难能可贵!中国需要院士,但目前更需要这种眼光的政治家(不是说俺导师是政治家)。该文写于2010年3月9日,敬献给领导作参考之用,愿更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能够看到,并及时清醒。 上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总体趋势是逐年快速减少,且下降速度比预期还要快。 2009 年,我国出生的人口数为 1615 万人,比出生人口最高年份 1987 年的 2528 万人 少了将近 1000 万人,比根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的 2009 年出生人口还少了近 100 万人。根据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我国 2015 年出生人口有可能下降至 1500 万人以下, 2020 年会继续下降至 1250 万人左右(见附表 1 、 2 和附图)。 表 1 我国 1970-2009 年新出生人口变化情况(万人) 年份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新出生人口 2894 2261 1839 2227 2407 2073 1702 1617 1615 表 2 我国 2000-2009 年各级受教育人数变动情况(万人) 年份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09 新出生人口 1702 1647 1593 1584 1608 1615 小学入学数 1946 1952 1747 1729 1695 1638 小学毕业数 2352 2135 1928 1864 1805 初中入学数 2295 2281 2094 1929 1859 1789 初中毕业数 1633 1903 2087 2071 1867 1798 高中入学数 472 676 822 871 837 830 高中毕业数 301 383 546 727 836 824 高考人数 371 510 723 950 1050 1020 普通高校入学数 221 321 447 546 607 639 成人高校入学数 155 222 录取率 59% 62% 61% 60% 57% 62% 大学毕业数 183 251 239 377 512 531 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其上数据以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来自网络)。 2009 年,我省出生人口数为 26.2 万人,创历史新低。该数字比新中国成立以来 60 年全省年均出生人口数少了 36.7 万人,比全省人口出生最高年份的 1987 年少了近 100 万人。我省出生人口逐年减少的趋势与全国一致,但其下降速度更快(见附表 3 )。 表 3 辽宁省 2000-2009 年各级受教育人数变动情况(万人) 年份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09 新出生人口 35.39 31.0 27.5 27.2 27.2 26.2 小学入学数 49.9 46.3 41.6 38.87 39.3 33.7 小学毕业数 51.2 50.68 45.9 42.9 初中入学数 61.0 50.7 50.48 45.9 42.8 初中毕业数 58.3 54.19 46.4 47.5 高中入学数 20.2 25.9 25.85 24.4 24.8 高中毕业数 17.0 22.45 25.7 24.9 高考报名数 27 30 28 高校入学数 11.02 15.1 18.4 22.06 25.2 24.5 录取率 81% 84% 87% 大学毕业数 11.6 15.50 20.2 20.6 未来高考人数的变化,应与高考报名人数及其同龄人口数量的比值相关。 2000 、 2002 、 2004 、 2006 、 2008 和 2009 年 10 年间的全国高考人数分别为 371 万、 510 万、 723 万、 950 万、 1050 万和 1020 万人,而与其对应的同龄人口数则分别为 2310 万 、 2031 万 、 2319 万 、 2457 万 、 2621 万 和 2513 万人,二者比值分别为 16.0 %、 25.0 %、 31.0 %、 37.0 %、 40.0 %、 40.0 %。由此可估计,报考人数与同龄人口比值大约在 40.0 %左右趋于饱和。 未来高考人数的变化,还可根据其 3 年前高中入学人数与 18 年前的出生人口数进行测算。以预测 2010 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为例,全国 2007 年的高中入学人数为 840 万人,而 1992 年出生人口数为 2137 万人。若 2007 年入学的 840 万高中生全部参加高考,而 1992 年出生人口数 2137 万人,二者之比为 39 %,与上面得出的 40 %结果基本吻合。两种测算方法的差别在于,采用入学高中生数为基准时,其毕业时会有 10 %左右流矢或放弃高考;而采用高考报名人数测算时,其中包含了中专、职高和复读生等高考生。二者为互补关系,后者人数会略大于前者。 如按 40.0 %饱和计算,未来 10 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可由 1992-2002 年的出生人口进行推算。该 10 年间,每隔两年的 1992 、 1994 、 1996 、 1998 、 2000 和 2002 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分 别为: 2137 万、 2121 万、 2078 万、 1991 万、 1702 万和 1647 万人。由此,按 40 %的高考饱和度进行推算,可得 2010 、 2012 、 2014.2016.2018 和 2020 年约 10 年间的报考人数分别为: 855 万、 848 万、 831 万、 796 万、 681 万和 659 万人左右。考虑到中专生、职高生、复考生及高中教育发展等因素,实际人数可能比预测多出 50-100 万人左右。但若考虑到就业难、赴国外留学及人口统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未来 10 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低于上述预期。无论如何,未来 10 年的高考人数总趋势是必然是逐年减少。 据预测,我省高考报名人数自 2008 年达到 30 万人的峰值后,每年将以 2 万人的速度递减至 2015 年的 16 万人左右,下降幅度高达近 50 %。而我省高校招生规模则可能由现在的 24 万人扩至 26 万人左右,与我省 2009 年 26 万的出生人口持平。由此,我省将提前出现发达国家目前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情况,而且转变速度十分惊人。可以预期,由此带来的招生大战将在我省一触即发,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 2010 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 670 万人。按上述预测,最迟至 2020 年左右,我国高校报考与招生人数将出现持平的情况,且这一情况很可能提前出现。这将对我国高校的招生、分配、经费投入、基本建设、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结构和人才引进等发展问题产生极其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发达国家大约早在 10 几年前就出现了高校教育资源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其纷纷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招生规模,以解决其人才资源与高校财政困难等问 题。 以上分析与预测是以后面的附表数据为基础,表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及我省公布的历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历年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省部分数据来自其它媒体或网络报道 。 附件 1 : 从小学生人数看中国人口之谜 何亚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2ab030100cw9z.html 一谈到中国人口问题,总是有很多争论。现在中国的人口数量是多少?生育率是多少?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数据。一般来说,有关人口数据最全面、最可靠的来源是人口普查, 1982 年和 1990 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可信;然而, 2000 年人口普查事后分析和调查表明,普查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报和重报问题。于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国居然连自己的人口状况也搞不清,成了“中国人口之谜”。 虽然有些人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是有很大水分的,但他们也无法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数据。有些人看到某个村有很多农民超生,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生育率很高。我们都听说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就是指这种以偏概全、把局部现象当成整体现象的观点。中国这么大,仅凭某个村的情况就推断出全中国的情况,显然是一种“盲人摸象”。 那么,中国的人口状况究竟如何?既然很多人都信不过人口统计数据,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虽然不是直接的人口统计,但又与人口有关的统计数据,这就是教育部有关小学生人数的统计数据。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小学生的入学率是比较高的,一般达到 98% 以上。当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由于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教育部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可信。 不久前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教育部日前公布的《 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由于我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三年中全国小学生入学人数共减少 1300 万人, 2005 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864.07 万人,比上一年减少 381.04 万人。小学数量较三年前减少了 9 万多所。 上面这则新闻讲的是近三年的情况,我查了一下最近十年来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小学学校和小学招生人数连年减少。下面是摘录: 《 199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 64.6 万所,比上年减少 2.27 万所;招生 2524.66 万人,比上年减少 7.15 万人。” 《 199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 62 . 88 万所,比上年减少 1 . 72 万所;招生 2462 . 04 万人,比上年减少 62 . 62 万人。” 《 199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 60.96 万所,比上年减少 1.93 万所。招生 2201.38 万人,比上年减少 260.66 万人。” 《 199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 58.23 万所,比上年减少 2.73 万所;招生 2029.53 万人,比上年减少 171.85 万人。” 《 200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 55.36 万所,比上年减少 2.87 万所;招生 1946.47 万人,比上年减少 83.06 万人。” 《 200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1 年全国共有小学 49.13 万所,比上年减少 6.23 万所;招生 1944.21 万人,比上年减少 2.26 万人。” 《 200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情况有所不同:“ 2002 年全国共有小学 45.69 万所,比上年减少 3.44 万所;招生 1952.80 万人,比上年增加 8.59 万人”,但“在校生 12156.71 万人,比上年减少 386.76 万人。” 《 200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3 年全国共有小学 42.58 万所,比上年减少 3.11 万所;招生 1829.39 万人,比上年减少 123.41 万人。” 《 200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年全国共有小学 39.42 万所,比上年减少 3.17 万所;招生 1747.01 万人,比上年减少 82.38 万人。” 《 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年全国共有小学 36.62 万所,比上年减少 2.8 万所;招生 1671.74 万人,比上年减少 75.27 万人;在校生 10864.07 万人,比上年减少 381.04 万人。” 《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6 年全国共有小学 34.16 万所,比上年减少 2.46 万所;招生 1729.36 万人,比上年增加 57.61 万人,增量主要在农村;在校生 10711.53 万人,比上年减少 152.53 万人。” 《 200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年全国共有小学 32.01 万所,比上年减少 2.15 万所;招生 1736.07 万人,比上年增加 6.71 万人;在校生 10564 万人,比上年减少 147.53 万人;小学毕业生数 1870.17 万人,比上年减少 58.31 万人。” 《 200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 , 全国共有小学 30.09 万所 , 比上年减少 1.92 万所 ; 招生 1695.72 万人 , 比上年减少 40.35 万人 ; 在校生 10331.51 万人 , 比上年减少 232.49 万人;小学毕业生数 1864.95 万人,比上年减少 5.22 万人。 《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普通小学招生 1637.8 万人,比上年减少 57.92 万人。在校生 10071.5 万人, 减少了 381 万人, 毕业生 1805.2 万人。 小学数量较三年前减少了 9 万多所(现约 27 万所)。 2009 年与 1996 年相比,全国小学数量从 64.6 万所减少到 27.09 万所,减少了 60 %左右!招生人数,从 2524.66 万人,下降到 1637.8 万人,减少了 886.86 万人,减少了 36 %;在校生从 1996 年的 13615 万人,下降到 2008 年的 10071.5 万人,减少 3583.49 万人,减少了 27 %。 我们知道,中国儿童一般是 6 岁或 7 岁上小学一年级的。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小学招生人数连年下降,既然小学生入学率并没有大幅度降低,那么就可以推断, 2004 年小学招生人数减少,意味着 1998 年或 1997 年的出生人数比上一年减少; 2003 年小学招生人数减少,意味着 1997 年或 1996 年的出生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依此类推。 一般来说,农村的小学招生人数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成家立业,他们的子女也可能在城里上学。但令人震惊的是,现在许多城市的小学生人数也在下降了!例如,在 2005 年,北京市小学在校生规模只有 2000 年的 75% 左右。 近十年来 , 不但小学招生人数连年下降,而且各种统计数据均表明全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连年下降。如 1995 年国家统计局 1% 人口调查显示总和生育率仅为 1.46 ; 1997 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为 1.35 。然而,计生委每次都要把这些实际调查结果调整为 1.8 ,这一点确是令人奇怪的。 发表于 2008-7-9 01:06 附件 2 : 网上搜到的我国人口变动情况,数据是非官方的,其 1995-2000 年的人口出生数比官方数据低 20 %以上,差别巨大。 1976 年出生人口 20491797 人,其中:男 10435196 人,女 10056601 人; 1977 年出生人口 17931155 人,其中:男 9119685 人,女 8811470 人; 1978 年出生人口 18831591 人,其中:男 9519345 人,女 9312246 人; 1979 年出生人口 18924822 人,其中:男 9548059 人,女 9376763 人; 1980 年出生人口 18393809 人,其中:男 9315481 人,女 9078328 人; 1981 年出生人口 19122938 人,其中:男 9752137 人,女 9370801 人; 1982 年出生人口 23100427 人,其中:男 1178695 人,女 11316732 人; 1983 年出生人口 20065048 人,其中:男 10275677 人,女 9789371 人; 1984 年出生人口 20313426 人,其中:男 10468201 人,女 9845225 人; 1985 年出生人口 20429326 人,其中:男 10598460 人,女 9830866 人; 1986 年出生人口 23190076 人,其中:男 12023710 人,女 11166366 人; 1987 年出生人口 25282644 人,其中:男 13619530 人,女 12663114 人; 1988 年出生人口 24576191 人,其中:男 12779621 人,女 11796570 人; 1989 年出生人口 25137678 人,其中:男 13110848 人,女 12026830 人; 1990 年出生人口 26210044 人,其中:男 13811030 人,女 12399014 人; 1991 年出生人口 20082026 人,其中:男 10674963 人,女 9407063 人; 1992 年出生人口 18752106 人,其中:男 10014222 人,女 8737884 人; 1993 年出生人口 17914756 人,其中:男 9590414 人,女 8324342 人; 1994 年出生人口 16470140 人,其中:男 8866012 人,女 7604128 人; 1995 年出生人口 16933559 人,其中:男 9157597 人,女 7775962 人; 1996 年出生人口 15224282 人,其中:男 8257145 人,女 6967137 人; 1997 年出生人口 14454335 人,其中:男 7897234 人,女 6557101 人; 1998 年出生人口 14010711 人,其中:男 7701684 人,女 6309027 人; 1999 年出生人口 11495247 人,其中:男 6332425 人,女 5162822 人; 2000 年出生人口 13793799 人,其中:男 7460206 人,女 6333593 人。
个人分类: 社会|42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优秀人才”?
热度 2 guoweihehe 2012-6-7 20:50
报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221.shtm :“近 30 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朱清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朱校长是我钦佩的尊者,有幸在刚入研究生院时就聆听他的教诲,受益菲浅。但是对他的“近 30 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论,还是有些疑惑的。 1 、优秀人才是个什么样的衡量标准?就只有朱校长提出的这一种吗? 2 、这三十年期限,对于前十年的学生,用二十年来衡量,基本可以;对于后十年的学生,是不是还为时尚早? 3 、大学教育对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有多大的贡献率呢? 4 、大学真得是用来培养优秀人才的吗? ……
个人分类: 粗浅看社会|30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的教育和天才的成功
热度 8 qyu111 2012-5-20 20:29
在科学网上看到北大副校长在谈到大学的教育时说:“我们注意到,美国最成功的 IT 人士,比如比尔 . 盖茨、扎克伯格等,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显然他们的成功 与大学的多元化相关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4356.shtm 这句话读来读去读不出逻辑性。正确的逻辑应该是:“盖茨、扎克伯格等,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成功,显然他们的成功 与大学的教育无关! ” 关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有过很多的讨论和争论。著名的要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虽然钱学森是一个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他不是一个生物学家,也不是一个教育家,对人才和教育的关系并不清楚。 钱老说的“杰出人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天才”。 天才是能培养的吗? 我们首先要给“天才”一个定义:思维能力超常的人。 思维能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是大脑。天才和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的大脑不一样。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清楚的指出这个区别具体是什么。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已经让我们看到这个区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大脑的基因表达的区别。 这个大脑的区别是学校的教育能够改变的吗?是大学的教育,还是中学的、小学的、幼儿园的、托儿所的教育? 人的大脑发育在 2 岁前就完成了 75 %。于是有中国人的老话: 3 岁看老。 因此,越往后的教育,对天才成功的影响越小。 天才是少数人,是“天造之才”。天才在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诞生了。天才诞生之后的发育只要是正常的和自然的,不受到异常环境的干扰和压抑,就会自然成材。 天才不需要特别的培养,也没有人能够指导天才的培养。 天才需要的是自由,需要的是营养,需要的是服务。 只要对天才不抑制,天才就能够自由的生长。 学校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天才,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向普才普及知识。 对于少数的天才,学校的职能就象餐馆一样,是提供营养的,提供大脑的营养和心灵的营养,让各种各样的天才在丰富的营养中自由的选择,自在的生长。 一个成功的大学,不在于它的教学多么成功,而在于它怎么发现和争夺天才。 现在各个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实际上就是对天才的争夺。哪个大学有识才的慧眼,哪个大学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把精力、人力和财力花到了错误的地方。
个人分类: 文化教育|3901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个清华教师的忧思(I): 钱老之问与教育常识的缺失
热度 152 VillagerL 2012-5-4 12:22
一个清华教师的忧思: 钱老之问与教育常识的缺失 --- 记念 5.4 :我们还需要“坎先生=常识先生” 林章凛,清华大学 摘要: 如果说回国当初对国内高校和教育体制充满了宽容和信心,那么这些年,这些宽容和信心更多地变成了困惑和忧虑。笔者发现,建国时学习前苏联大学制度的很多做法和精神,依然遗留到今天;在苏式“多课程重知识灌输”框架上,近十多年来我们又嫁接了被严重扭曲的欧美“通识教育”,演绎成目前可能将贻害数代大学生的“概论化教育”。钱老之问,其实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欧美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工作者,答案并不复杂。我国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恐怕要更多地参考那些发达国家久经考验积累下来的 common senses (“坎先生=常识先生”),不要一味自己摸索或随意嫁接,否则我们将无谓地付出更多人与社会的沉重代价。在记念5.4的今天,我们教育界每个人都有责任有意义去思考这个问题。 时光如箭,回国已十年。如果说当初对国内高校和体制充满了宽容和信心,那么这些年,这些宽容和信心更多地变成了困惑和忧虑。这里陆续分享近年若干事。 我曾经热心教学,也得到过一些的荣誉,近年热忱重燃。前些日子开设了一门应用分子生物学选修课,目的是做一个试验,去推进一个我比较熟悉的也是国际上常识性的教学方法:基本概念教学 + 适量的相关文献分析阅读。说“适量”,是为了适应国情,我已经极大地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当年我在国外做研究生的时候,则是要完成大量的文献阅读。如同任何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日新周异的,当知识变成教科书的时候,早已经落伍了;而且分子生物学覆盖面如此之广,所以教怎么学比学什么知识更重要,也更现实。事实上,一个人是无法掌握任何学科的全部知识,清华图书馆的相关书我们都能看完吗?或者百度的相关学科信息我们都能掌握吗?而且只是看完,不是去创造新知识,对自己和对社会有何益处?大学教育的一个精髓,是让学生学会在需要的时候,如何去获取相关知识、如何去理解相关知识,(如果是研究探索的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创造新的知识。这就是“基本概念教学 + 文献阅读分析”教学方法的精髓:其中的基本概念教学提供了理解知识所需要的思维框架,而文献阅读分析则教导如何获取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如何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创造知识。这也是欧美国家经过多少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的常识性教学方法,而且不止于大学,在小学也是采用的(参见文献 1 )。 但是几周之后,退课人甚多。因为是出于试验的目的,于是和学生恳谈,得到的信息总结起来,是学生们最喜欢两类的课程,要么是老师已经消化好的、按部就班授予的课程;要么是概论性的课程,大家听听高兴就是。前者可能适合于极少数经典基础课如微积分,但若在大学是大规模的施行,则危害不言自明(参见文献 2 )。我要着重说几句后者。大学的课程中,按常识和先进国家实践,有极少数概论性的课程,特别是对非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是合理的。但是以我的观察,大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概论化”,近年来至少在清华其趋势是明显的(清华学生称之为“水课”)。这种概论化的教学,在灌输式教学害处之上,还滋长着一种肤浅和浮躁,伤害对学生基本职业精神的培养。 我们能怪学生吗?恐怕怪不了。当我看到他们的课表,我理解。一个学期上这么多的课、这么多的作业。他们有空去好好看文献?何况看文献的习惯与能力从来就没有培养成过。问题的一个根源其实在于我们大学的教育安排,是一种家长式的安排,一种婴儿填喂式的安排。似乎我们唯恐漏教了什么,就像是对待一个 3 岁小孩的家长,唯恐忘了给孩子补各种维生素。如果我们是养育孩子,到了 20 岁上下我们在生活上依然去填喂而不鼓励自立,我们能预期这个年轻人成长么?如果我们是培养厨师,教完基本功,却每道菜谱都做好再给学徒,我们能培养出好厨师么?那这样的大学教育安排,我们又能预期培养什么人才? 这些问题,首先是建国时学习前苏联大学制度而生产的。我曾经委托一位学生做过清华课程的调研与比较,发现当年很多做法和精神,特别是基于专业细分的全面灌输式教学,依然遗留到今天;以我个人的本科学习经验,今天的学位课程安排与 1980 年代在安排上也并无本质的改变。事实上,这种苏式安排,还贯穿了我们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而且愈演愈烈,但且按下不表。 在这个专注知识灌输的苏式框架上,在大学教育上近年来我们又嫁接上了被严重扭曲的欧美“通识教育”。笔者曾在美国大学担任过本科生的助教,也和本科生一起上过课(美国的研究生课很多是和大四一起上的),对欧美的大学教育有所感性认识:欧美的通识教育,本质上是基于宽基础的高水平教学,即专注于少而精的宽专业范围的基础课程的严格和拓展性教学(比如面向生物类学生和医学院pre-med考生的“生物化学”课)。我们的“通识教育”, 却在不舍苏式多课程重知识灌输框架前提下,演绎成了目前日益泛滥的多而粗的“概论化教育”,包括专业相关主干课程,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是课程不变,全面压缩学时。连当年苏式教学尚对主干课程知识深度本身的严谨要求,也被丢掉了。我们“通识教育”的怪兽,就这么嫁接出来了。 其实这就是钱老之问的一大部分答案。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欧美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工作者,钱老之问,并不那么复杂。 若干年前,曾经和一位主管教学的同事聊天,我提议,我国国人最善于试点。清华化工系与 MIT 化工系渊源一直很深,而且 MIT 化工系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我们可否申请做一个试点,直接学习 MIT 化工系的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把专业相关课程数量降下来,把每门课的深度、质量和拓展度提高【附注:若干清华化工系的高材生(本科生)曾在我面前评论某些本系的课程甚重,我笑言到了美国你才知道这是小巫见大巫。果然,去了美国再回来拜访,没有一个人不在课程学习上脱一层皮的】。 可惜,这场讨论无疾而终。 论经济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现代国家毫无疑问我们还在发展中。原则上,我们需要学会节约社会资源和每个人的生命资源地去谦卑地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或者说“跨越性发展”。如一个谚语说的,圣者善于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智者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而愚者却只是一错再错。在经济界,从市场经济到中央银行制度,我们似乎学得早,学得相对比较好;甚至于近期 PM2.5 管制问题上,也从初期的不情愿与抵触,迅速转变到开明地决定与世俱进(参见文献 3 )。但是从足球到大学教育,我们却似乎不断演绎着某些“愚者游戏”。而且,近年来我们的社会似乎有些忌讳去讨论人类文明的共同规律和常识。其实,我们的社会应该有自信去讨论和吸收这些共同规律和常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中国人的基因组和别国人大同小异;从地理位置上,我们生活在这唯一的地球。这些决定了中国人可以有个性和特色,可以有权走自己的道路,却不可能也不可以违背那些人类在这个星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常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恐怕要更多考虑人类文明发展积累下来的 common senses, “常识先生”或 “坎先生”。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必须过的一个坎。否则我们将付出“愚者”的沉重代价。 对于大学教育:建国初期我们几乎“整体引进”了苏式教育制度,为当年我们快速建立起基础工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强调科技创新的今天,也许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及时遏制目前有害的概论化“通识教育”,整体引进欧美真正的通识教育,至少是在专业直接和间接相关课程安排上,不要以中国特色为理由在行政层面上随意嫁接。 在记念5.4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界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意义去思考和推进。 最后,这里以一位科学界的退休高级官员和著名科研工作者在一次小型会议上的肺腑之言结束本文(大意如此): 中国科学界的很多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很简单,就是先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久经考验的做法,再与中国国情稍加结合。不要一味地自己摸索。 参考文献: 1) 顾小北 . 《实拍:美国小学生课堂真实状况》, http://i.feixin.10086.cn/feed/8372vbrxyt6v6?regid=405670 ;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1cb27010105w1.html . 2 ) 钟道然 . 《我不原谅 : 一个 90 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12. 3 ) PM2.5 相关新闻与博客: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06/023623753646.shtml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51918do=blogid=506174 . 后记:笔者对本文持续做了若干的修改和调整,这此过程中参考了部分评论者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本文的贡献,这里一并致谢。
29875 次阅读|288 个评论
本科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热度 55 qhliu 2012-3-27 17:23
一.“游学”:学生最好能找到老师与之“共游”从而达到个性化成长之目的 2012 年湖大“双代会” ,我被所在代表团推荐为唯一代表在全体大会上发言,时长 15 分钟。发言数次被掌声打断。暴得大名,一举成了校园名人。 我不过再此推销了我的如下观点: 本科生中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本科教育的过分专业化和学生个性化成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请看如下数据: ____________ 2011 年本科新生中,理 ( 文 ) 科抛档线高出生源地同批次控制分数线 59 分的有 15(20) 个省, … 。 ---- 录自 赵跃宇校长《工作报告》 2011 级 某院 某班 29 位学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裸分: 仅仅 6 位超过 60 分,不及格率约 80%. ---- 录自 教务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此巨大的反差,应当促使所有教育工作者反思。会后,我校也有大动作,参看 《 刘克利书记深入班级座谈: “ 把脉 ” 学风 》 。 我思考大学教育问题,已经有些年头了。我也一直力所能及进行着一些教育实践。我个人探索的说起来只有一条: 鼓励学生在湖南大学“游学”。学生最好能找到老师与之“共游”,从而达到个性化成长之目的。 在我看来,任何有效教育改革,例如清华大学的基科班等,究其核心,其实无非“游学”二字。 讲一个我校 2003 级数学系学生陈同学的故事。他大二开始选我校数学院马柏林教授(现嘉兴学院数学院院长)和我 ( 理论物理研究所 ) 作为导师。他在数学院注册,但日常学习在我的课题组里,参加我的组会。在数学院学完基础课后,直接选修研究生课程。本科毕业后入 Univ. Maryland 数学系,今年博士毕业并拿到 Brown 大学 Tamarkin Assistant Professor 职位。 二. 欧美大学中的“游学”制度 欧美大学中, “ 游学 ” 是一种制度,反映在 “ 交换学习 ” , “ 双专业 ” 、 internship ,研究生阶段的 rotation 制度等等。 三个例子。 海森堡 (W. Heisenberg) 。 1920 年代,他的本科学习在 Gottingen 大学和 Munich 大学分别师从 Born 和 Sommerfeld 学习量子物理。学生时代就参与创造了量子力学。 盖茨 (B. Gates) 和乔布斯 (S. Jobs) 。前者于 1973 年进入哈佛,根本无心完成任何学位,而志在 “ 游学 ” ;后者于 1972 年进入 Reed College ,一学期后退学,然后在各课堂中乱窜,所学 “ 美术字体 ” 一课对他后来形成“高科技产品艺术化”的理念产生了莫大影响。 这些例子太过熟悉,下面给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例子。 三. 本科生不经意间的巨大发现 ——Fejér 和 三角级数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 1750 年代,而 Fourier 级数的历史要短一点,起源于 1811 年 Fourier 关于热传导的研究论文。很不幸的是,一直到 1900 年, Fourier 级数根本不是一个可靠和方便的分析工具,其中许多大家例如 Cauchy, Dirichlet, Riemann, Lebesgue 等一代大师关注过,都 无法解决如下问题 : Fourier 级数收敛否 ? 如果收敛,是否收敛于原函数 ? 在 1880-1900 年间,这个问题多少有些过气了,人们对它的研究已经热忱不再。 1897 年, 17 岁的匈牙利少年 Fejér 进入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Budapest 学习数学和物理 。 In Budapest he was taught by, among others, Julius König, József Kürschák, Manó Beke and Lóránd Eötvös 等等 . 19岁时 ,二年级大学生 Fejér 游学到德国进入 University of Berlin. 期间,他修了 Georg Frobenius 和 Lazarus Fuchs 等数学大师的课程。不过最大获益却是来自和数学大师 Hermann Schwarz 的闲聊。 Schwarz 和他 讨论了 Fourier 级数的收敛性问题,并借给他一本这方面的一本著作。少年一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啊。 1900 年, 20 岁的 Fejer 就想出由 Fourier 级数出发构造出一个部分和之算术平均的序列,结果发现这个序列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他的结果,立即重新燃起了数学界对 Fourier 级数的研究热情,垂 50 年。 今天, Fourier 分析之于数学物理,几乎接近激光技术之于物理 ! 而我们几乎都受惠于 Fejér!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 In 1905 Henri Poincaré was awarded the first Bolyai prize and arrived in Budapest to receive the award. He was met at the railway station by many high ranking officials and he immediately asked "Where is Fejér?" The Hungarian officials had never heard of Fejér so they asked Poincaré , "Who is Fejér?" Poincaré replied, " Fejér is the greatest Hungarian mathematician,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mathematicians. " Soon after this Fejér was offered the chair of mathematics at Kolozsvár in Hungary. 请注意,当时 Fejér 仅仅 25 岁 ! Fejér 后来成为 匈牙利数学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培养了一堆伟大的数学家,其中一位是 P. Lax,对中国数学界很是友好。 为什么我对 Fejér 如此熟悉 ? 1999 年,我发现这个如此抽象的数学构造,竟然自然出现在量子力学中 ! 参见: The classical limit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Fejér sum of the Fourier series expansion of a classical quantity . 四. 中国本科生 尉海清 中国物理学界很少人知道北大 1993 届本科生尉海清,我相信他本科毕业时达到的高度,超过了现今中国大学 80% 物理学教授的研究水平。 尉海清 ,男, 1970 年 11 月出生, 1993 年获北京大学物理学系学士学位。毕业时,由于申请的国外学校不太好而继续申请并等待一年,被本科毕业论文导师 韩汝珊 教授留在课题组。于是,他作为第一作者 撰写了论文《 Quantum Phase of Induced Dipoles Moving in a Magnetic Field 》,发表在 1995 年 Phys. Rev. Lett. (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75/i11/p2071_1 ) 上,所预言的几何相位效应已经成为原子束光学和冷原子体系中重要的理论和实验课题,其中,磁致动力学质量效应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David Pritchard 实验组证实并在《 Nature 》上报道;在液氦超流体中的可能实现及应用引起多个研究组的兴趣特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ichard Packard 小组的实验正在紧张进行中。 后来, 尉海清 离开了理论物理领域,进军光电子行业,在美国加州创立 oLambda, Inc. 2011 年,在 Nature 上发表文章 Fundamental limits of ‘ankylography’ due to dimensional deficiency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0/n7375/full/nature10634.html ).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现在北京一家公司供职。偶尔,他还回到物理行当打打酱油, 2008 年作为第二作者在 Phys. Rev. Lett. 发表论文: Distinguishing Newly Born Strange Stars from Neutron Stars withg-Mode Oscillations (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101/i18/e181102 ) —————— 尉海清 1997 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学系硕士学位; 1999 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 2000 年至 2002 年,相继担任美国加州圣何塞 (San Jose) Cazillion Bits, Inc. 技术顾问和高级研究员; 2003 年至今,作为美国加州圣何塞 oLambda, Inc. 创始人,任其技术副总裁; 2004 年至 2007 年,受聘兰州大学 “ 萃英 ” 讲席教授; 2010 年至今, HP Labs ,物理研究员。 发表学术论文 28 篇,共获国际发明专利 20 项。国际首创 “ 卷积参变分离 ” 方法用于超高速非线性参变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国际首创 “ 二 ( 高 ) 阶数值模型 ” 方法用于超高速高精度数值模拟。诸数值计算之创新方法均获得国际专利,并在发明者本人所主持研发的半导体制造光刻工艺的仿真模拟软件系统上付诸实现,且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光纤信号传输之非线性失真及其补偿的研究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 在国际上首创利用比例镜像对称和比例平移对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 , 阐明了提高非线性信道容量的理论可能性和实际可行性。在国际一流光学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并被广泛征引 , 获得美国及国际专利多件。 ------- 录自兰州大学网页 http://xxxy.lzu.edu.cn/notice_display.asp?topic_id=4122 —————— 五. 中国大学里,有许许多多的 盖茨,乔布斯, Fejér 和 尉海清 我最好的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和湖南大学的一位本科生一起完成的。 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生中,有许许多多的 盖茨,乔布斯, Fejér 和 尉海清 , 但是,我们的教育把他们埋没了。 到了释放他们创造力的时候了! —————— 延展阅读:自古英雄出少年 1, 美国RPI物理系的一位本科生的创造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77do=blogid=28260 2, R ecent papers by undergraduate alumni at Brandeis Univ. http://blogs.brandeis.edu/science/2011/08/11/recent-papers-by-undergraduate-alumni Nature chemistry. 2011;3(4):331-5. PNAS. 2011;108(28):11429-34. Phys. Rev. Lett. 96, 124101 (2006). 3, Papers an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with Undergraduate Co-authors at Bucknell Univ. http://www.eg.bucknell.edu/physics/reu/reuauth.html Phys. Rev. Lett., 100, 028302 (2008). Phys. Rev. Lett. 96, 124101 (2006). Phys. Rev. Lett., 93, 218301 (2004). 4, 复旦20岁本科生郭泽宇证明世界级猜想 十余年来未解决 http://www.fdurop.fudan.edu.cn/projDetail.php?gk=923sk=1089st=1 5, 刘路......( 中南大学校长:刘路可称领域内“大师” ) (本科生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不出奇,给一个教授职位也未尚不可。但一定要大学校长带队,邀请了许多新闻媒体爆炒这一条消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9870 次阅读|121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四)
GongChen 2012-1-22 03:44
(四) 大学教育 相比职业学校而言,大学则应培养高精尖的 创造性 人才。如何让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除了中小学需要打破应试教育,高考制度需要改革,教育产业化需要纠正,从而为大学输送有创造力的学生外,大学教育一定要灵活多样,给学生许多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好学生并不需要每门考试都得 A ,当然也绝不是要 60 分万岁。每个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应该设计这四年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安排,毕业以后究竟想干什么。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可能还不很明确将来想干什么,那么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多与高年级同学接触,和指导员谈谈,暑假里多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去各种企事业单位打工以了解现实情况,多看报纸杂志包括电视新闻,这样可以掌握社会的动态需求。在学校里应多听各类讲座,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一可以结识新朋友,二可以锻炼工作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大学生都应检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在哪方面。有些学生属于学者型,爱静静地看书,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或做实验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应在大三、大四时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做助手搞研究以积累经验并训练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成天读书,但善于人际交往,也许将来适合搞市场营销。还有些学生可能有特殊爱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钻研自己的爱好。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始,就应该给学生指出有多种途径可以探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说中小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懂得一定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那么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让一些特殊人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特长。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想招收有很强绘画功底的学生,却被学生的英语不及格而难住,这是很荒唐的事。一个稍有常识的普通公民都能理解英语好坏与一个中国画家能否创作出杰出的中国画没有必然的联系。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因为要与国际同行竞争,英语必须达到一定水准,因此应该严格把关。但诸如文学、艺术、舞蹈之类不是非要英语不可的专业,拿英语考试来卡压专业特长的学生岂不是在扼杀人才,扼杀创新吗?在美国,破格录取其实是家常便饭,因此也就无所谓破格了,因为大家都在抢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最有特长的学生。有些学生申请读博时,英语可能比其他学生低上百分,但因为有出色的研究经验,还是可能被录取,没什么破格不破格的。其他考生可能 TOEFL 和 GRE 很高,但专业研究平平,不被录取也是完全正常的。一个博士生需要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当我们考察博士生候选人的时候当然首先看他们的专业研究的潜力而不是考试分数了。从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教育确实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身为美国大学教授,英语是生活、教学和研究的第一语言,我自然懂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但这几年频频回国,深感中国在某些方面把英语学习推向了极端,却又极不实用,徒劳浪费时间和财力。中小学教英语应以阅读和会话为主,到中学毕业时可以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就可以了。中学之后以职业学校和专科院校为主,其中某些专科类对英语要求的程度可能比较高些,但有些专业如“果树栽培”就不需要非考英语不可。大学应招收 10-20% 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大学生应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他们将负担起高级管理和高科技的重托。但即使是大学生,有些特殊专业如文学、艺术类也可以降低英语要求。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记一刀切。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管理和研究型人才,要让有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成长并脱颖而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向创新型社会转变。
个人分类: 随感|2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四年还不如中学学的东西多呢!”
热度 25 qhliu 2012-1-10 17:37
大学四年,是身体和心理疯长成熟的时期。这个时候,必须辅之以知识和能力的疯涨,才能不负青春二字。 理想丰满,而现实总是来得如此骨感。 一, “我 大学四年还不如中学学的东西多呢! ” 本学期,物理系研一《量子统计》,碰到一群活跃的 90 后。课堂内外,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的时有夹叙夹议,有位学生终于忍无可忍: “ 老师,你不要批评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好不好 ? 我大学四年还不如中学学的东西多呢! ” 见寡不敌众,我立即见风使舵,赶紧说 “ 所言极是,极是! ” 并打油诗一首附和之 : “ 教授少骂应试化,高等教育质量差。中学语数理化外,无处芳草不天涯。大学迷茫荒度时,大乔小乔都嫁了。老师滥芋可充数,学生花样无年华。 ” 呜呼哀哉! 2012 年 1 月 7 日, 《 中国青年报》刊载江西农大一位大三学生来信: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这个题目听上去有点耳熟,似乎 1980 年 5 月的那封历史性 “ 读者来信 ”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回响 。当时,一代中国青少年在历史巨变中集体找寻出口,激荡中,开始了 “ 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 ” 。史称 “ 潘晓讨论 ” 。 30 多年后,青少年阶层已经彻底分化。这次回响,已经不可能激不起任何波纹了。 尽管如此,这位学生已经梦醒,而且有自觉。所以,相信他最终能成材。 在大学里有两类终不济世的学生。一类是初入校门,终进旁门;另一类是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找到进入大学的 “ 门径 ” 。 前一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大学知识的积累不成问题,但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呈现另类化。后一类,就是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奴隶,只有被动的知识积累而没有主动的消化吸收。 对前一类,举三个例子。 1, 我校曾引进的一位 UIUC 凝聚态物理博士 。 此君来校后从不潜心于教学和研究, 4 年只发了一篇《物理学报》。谈论父母视同小儿,所谓 “ 伦常乖舛 , 立见消亡 ” ,聘期未满,学校就急于解聘他。我一边给他推荐新家,一边和他在科大物理系的大学同学联系。他有位在商场上的同学,说他沦落到今天这幅摸样完全出乎意料。当年他们在一个宿舍,一致认为,如果今后有华人能得诺贝尔奖,非他莫属。 2, 1985 年前后郑州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学生。 他依靠自学大三时已学完所有四年的课程而且成绩优异,然后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攻读理论物理研究生。期间无心物理,痴迷于 “ 哥德巴赫猜想 ” 。导师为中国物理学界的院士,仁爱有加,但多次劝诫无效。不听老人言,结局徒伤悲。 3, 湖大应用物理系专业的一位学生。 在校期间总是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有一次居然从床上摔下来,伤了胳膊,休学半年。他几乎不上课,稍微自学就通过了所有考试。毕业后,进入一所部队院校念硕士,然后再进入博士阶段。军队里的很多博士论文题目,往往是真刀真枪的实际的问题,小聪明是不够用的。他不仅不勤奋,还不遵守考勤制度。在部队绝不是闹着玩的,终于导师发话了,把他请出校门吧。他和我一直交好,导师是我的师伯,求我为他言饶他一回。但军令一出,绝无儿戏。他只有重新考博,进入中国科学院修成正果,获博士学位。后进一高校,倍受重用。但他小聪明又开始作祟,悄悄生了个第二胎。事发,被开除公职。 这类人才,智力超群,常常自负,师长教育以及其它外力难使其发生达到 “ 相变 ” 必须要求的飞跃,除非顿悟,除非棒喝。 二,知识啊,最好来的有点 “ 色 ” 我更关心的是那些急于寻找大学 “ 门径 ” 的大学生们,也就是那些在校时觉悟到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的学生。 我希望应该尽力避免他们毕业后才发现 “ 大学四年还不如我中学学的东西多呢! ” 现今中国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因此 “ 中国正处于五千年来最大盛世 ” 之说是有点夸张。但是,经济急剧膨胀、社会极速发展、思想最为自由,却是有目共睹。可是,为什么大学生成材之路还是如此艰难 ? 外部原因当然复杂。但是, “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 ,个人原因还是矛盾的主动方。 任何知识,都带着品味、兴致、色彩,厚薄和深浅,传承和张力,等等,也就是知识具有 “ 色 ” 性!从幼儿开始,接受知识时,就要注意它的 “ 色 ” 性。 本来,知识是可以把人教成傻子,也就是为 “ 色 ” 所迷而不能自拔。但是现今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很多人学习知识,忽视了它的 “ 色 ” 性。如何正确对待知识 ? 按杨振宁先生说法是: “ 你不但要懂一个东西,你要对于那个东西有一定欣赏。 ” 也就是一定要被 “ 色 ” 所迷。 作为大学教师,希望能提醒大学生们注意到杨先生他 90 高龄时的谆谆告诫。 作为 “ 杨学 ” 的创立者, 我知道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讲述过很多他个人和其他人的类似故事如下。 2009 在 4 月在 复旦大学 , 7 月 年对传记作者 , 他两次讲述同一亲身经历如下。 “ 我在小学的时候, 我父亲是研究代数的,他就跟我说,代数里有个第一定律,就是任何一个 polynomial , n 次 polynomial ,一定有 n 个 roots ,你可以把它写成 product of n factors 。我还记得我在小学时,他就 impressed 我 with 两个他认为非常 beautiful 的,一个就是刚才这个定理。 ” “ 统计力学一直都在用这些多项式,没有人去研究它们的根, … 。 ” “ 我小时候知道的这件事就发挥了作用,我告诉李政道说,我们把所有的多项式的根找一下,这一找奇怪的事就发生了,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多项式, … ,结果发现这些解都在单位圆上。 ” “ 证明所有的多项式的根都在单位圆上,这是很重要的定理。 ” 这篇文章还吸引了爱因斯坦的注意,他专门请杨振宁和李政道去面谈。 我相信,就佛教所谓人皆具有佛性,而每个人成佛的道路各有不同一样,任何个人对世界上的知识,至少存在一个 知识点会和你发生共振,使你甘之如饴 。更加通俗一点,这个道理 像男人会爱女人,而女人会爱男人一样。 因此,我非常同意杨先生所说: “ 就是说,你在念书的时候,你不只是要把一个东西念了里头,它那个 somehow 有的东西呢,密切地跟你脑子里头有些接触的地方,这个如果你能够把它留在那儿,保养起来,甚至于稍微发展一下的话,这个将来可能就有开花结果的可能。 ” 我也有个中学时偶尔学到的 Monge 定理,在头脑中渐渐发酵,有所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超过百万元支持的故事。参见博文: 让知识触动心灵 。 三,推荐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 能否看到知识的 “ 色 ” 性,因人天赋不同、际遇各异而差别巨大。如果天赋不具或者时机未到,又当如何 ? 我有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办法值得推荐。 毕业后能推免去北大清华科学院上研究生,是很多二三流大学学生的梦想。湖南大学物理等院系,每年差不多仅一人有此机会。 我校材料学院就有一位这样的幸运儿,他 2012年夏天将去 清华。他有一个简单的学习方法。总结起来就两条。 1, 学习某课程时,除了教材外,另外找一本欧美大学或者国内名家的教材对比学习。 例如,本学期跟我修林宗涵《热力学统计物理》一课,他就参照修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中的相关内容。 2, 凡苦思不得解者,立即找任课老师穷追不舍,绝不放过! 这个学期,我发现他对《热力学统计物理》初学者可能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有过思考。除了课堂上提出的各种问题外,他通过 email ,提出了十批次的各种问题。 他提出过哪些有点深度的问题?试举两例。 1, 配分函数中的两个拉氏乘子 α 和 β 是否可以写成 - βμ 和 1/kT ? 或者何时可以这样写?( 在这一点上,我和林宗涵、汪志诚等先生的意见稍有不同。 ) 2, 林宗涵认为,超导态的吉布斯函数与磁场无关;黄昆等认为,正常态的吉布斯函数与磁场无关。这二者有无矛盾 ? (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黄先生不如 林先生准确。 ) 碰到如此优秀学生怎么办 ? 我唯有及时解答他的问题,绝不怠慢。对于较为困难的问题,及时指导他参看文献,写出一篇小论文。期终 免予 考试,并给予课程总评 85 分的待遇。 免予期终考试并给予总评 85 分,是我给学生的最高奖赏。之前,还只有 侯吉旋 博士 拿到过,现在他也是科学网的 风云博主 之一。 —————— 相关阅读 曹广福 大学四年完全可能没有中学学的东西多 吕喆 上大学,并不是对十年苦读的“奖赏”! Mirror 学东西的多少和深浅的量度 王修慧 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不可能不如中学多 ! 杨卫华 中学生优秀,大学生以后落后的原因 --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吕喆 为何 “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 ? 王修慧 知 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徐坚 孩子们在 大学里没学到 东西呀 !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0459 次阅读|89 个评论
学生眼中的大学
热度 1 xuechunxiang 2011-12-14 12:57
最近在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从一个学生的读后随想中看到了她眼中的高校,学生对于学校的抱怨日盛啊(貌似整个社会抱怨之风也是日盛啊)! 在学生眼中,尸位素餐的老师、眼高于顶的行政部门以及毫无激情不知所云的讲座是其最为诟病的地方。学生用自己最真实的体会和亲身经历来例证自己的观点。 (1)尸位素餐的老师。心不在焉的讲授,多年不变的课件,刻板的点名制度都受到了学生的攻击,只关注论文不好好讲课也一样不受学生待见。 看来,在高校中教师定位很重要啊,现在很多年轻教师科研教学一肩挑,但往往会顾此失彼的,学校逼你出成果,学生希望你上好课,青椒不容易啊! (2)眼高于顶的行政部门,行政人员对学生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训斥人的态度,正常的办事流程也被当作是学生给其增加的工作负担。我们的学生有交换生经历,韩国教务员主动、热情、甚至很谦卑的服务让学生更深刻地厌恶国内行政人员的刻板、怠工、态度恶劣。其实,别说是学生了,即便是教师去这些行政机构办事,态度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在这里可能更多的是“为某些特权人士服务”吧! (3)不知所云的讲座。没想到这个会入选!学生厌恶的是为了充场面,被行政指派去听无关无趣的讲座。其实讲座是大学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但现在很多讲座有点变质了,是为了拉关系而请来的所谓专家名人做讲座,为了保证上座率,不得不强制学生来充场面。也许,学生被这种行政命令式的安排弄得都快逆反了,对所有的讲座都不感冒了吧,其实中间还是有精彩的! 面对学生的坦诚直言,感触颇深却无言以对!我也是大学中的一员啊,也是这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也是被批判的一份子吧!
个人分类: 城里城外|3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大学肩负文化建设使命
benlion 2011-8-25 08:46
- 中国的文化 - 文化有传承和创新,肩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于大学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必须先行,才能使未来的中国建立一个融合中西优秀文化的新文化体系。 “科学时报:饶毅们需要接上地气”(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439.shtm ) - 我的评论。 中国,最需要的是思想家、 改革家 - 建立教育、科学、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管理体制的灵魂是思想,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健全、高效运转的体制是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 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季羡林之后,谁来继往开来,传承与创新未来中国的文化之路? 当前,最需要的是博古通今、文理皆通、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既才华横溢,又充满社会责任心的文化大家。 家庭需要忠诚,友谊需要信誉,同事需要社会责任。 - 文化建设是当前中国首要发展的大事。
个人分类: 2011|2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易网友热议“中国内地大学为何难进‘世界百强’”
热度 1 fqng1008 2011-8-18 11:29
近日,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大学,中国内地共23所大学榜上有名,清华大学位列世界 前200,据内地首位。中国内地大学为何难进世界百强,中国大学与世界百强大学的差距在哪里?《网易》组织了网友向 上海交大程莹 ( 201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负责人、博士、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提问,下面是部分网友的议论,正在热议中 。 gsls5518551 : 外国的大学是搞学术的大学,中国的大学是搞权术的大学 。 太空云主 : 缺少学术风气(经济利益)、崇尚权威(学术权力高度集中)、行政化是主要原因 。 geotri : 法院不以法律为准绳,大学不以教书科研为已任,军队不为国家利益为存在,官员不是民选,什么事能做好?除了腐败和撒谎 ! 香独寻 : 什么时候把书记从学校赶出去,中国的就离一流学校不远了 。 ayun73 : 最主要的是差距在我们的体制上,体制制约了让有能力有道德的人领导学校,而做领导的,都是没能力没道德而有拍马屁能力的人。所以,我们要有制度保障有能力有道德的人往上走,才是正道。我们的逆淘汰现象,已经相当严重。这种体制下,哪还会产生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学?其它领域也一样,也不会有产品、文化、人才等 。 jzs12j : 国外哪所大学的校长有行政级别?国外哪所大学有书记一职 ? yyylinshi : 缺乏自己的头脑、声音和道德 。 绿色堡垒 : 我们读书为了找份好工作。他们读书为了认知世界。档次不一样 。 E点网言 : 国内大学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统编教材,教学大纲相似,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水分不同 。 伯理 : 现如今我们大学的在校学生数、教师人数,学校占地面积等等都数一数二了呀,更为重要的是论文数量也是排名靠前的,也就是仅仅在创新上差点,那又有何妨呢?有别人 。 gsbx0001 : 北大、清华实际上很好,让人家排名不可能进100,中国大学全进10强,谁去留学,评奖只是给和平奖,目的不纯 。 虚伪地郭家 : 如果放在民國時期中國肯定有上榜的大學,現在的中國大學只是個笑話,教育是假的,歷史是假的,宣傳和洗脑是真的,最後培養又专又红官和商,作學問的都去美國體 。 袁元元 : 清华大学2011级新生党员培训第二天,马克思主义学院某教授长篇大论批判清华四大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批判“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 zhrul2000 : 大学里连最基本的思想自由都做不到,最多只能是个技工学校 。 山杉 : 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学术研究为己任,思想开放言论自由。平等竞争。而在中国则不是这样,开设什么政治课(胡说八道,撒谎骗人),这里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只许颂扬共残当,不许说共党缺点。人们只能昧着良心说话。这样的大学能出人才吗 ? deen19850 : 行政干部压制学术自由,部分学霸强占学术资源,讲师教授沦为打工仔,这样的环境大学好得起来才怪 。 天朝小丑 : 制度、制度、还是制度!!为什么民国时期北大是全球知名的学府???言论自由,学者高贵的人品,高尚的师德,尊贵的社会地位。政府对人才和学者的尊重。这才是主要的 。 大理老波 : 中国的教育方式多以培养公务员为主,体制、结构不合理,管理行政化,学生没有创新精神,教材落后,大学出来后往往所学的知与现实不一样,教条主义,学生是过去的5分加绵羊,你有创新没有考分不行,这样下去,中国没希望 …… 坎大哈 : 教育的目的不单纯,还谈什么100强,现在的教育是育人吗?现在又有多少能够静下心来搞教学的?导师都不认识自己的学生,这样的导师比比皆是,还谈什么100强 ? 附:国内名校排名 国内名次学校 世界排名 1 清华 150-200 2-7 复旦 201-300 2-7 南京大学 201-300 2-7 北大 201-300 2-7 上海交大 201-300 2-7 中国科技大学 201-300 2-7 浙大 201-300 8-12 中国农业大学 301-400 8-12 华中科技 301-400 8-12 山东大学 301-40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2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项发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精选
dongzg101 2011-7-31 19:47
一项发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精选 已有 629 次阅读 2011-7-31 15:28 |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基金,物理,教学 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湖南人的文化基因。爱晚亭有联一幅如下:“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训鹤待笼来。”反映的就是湖南知识分子对待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理想总是遥不可及,不善于心造如何到达自己的心灵 ? 一位理论物理教授想在一所二流大学生存,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肯定是不大容易。在 1998 年,何祚庥、庆承瑞两位先生来湖南大学讲学,我请两位先生到湘江边上吃鱼。何先生提到,“想在一所工科历史很长的学校开展理论物理研究会有点难度。如果去北京,发展会好一点。”不过我没有什么志向,而且特别恋家。岳麓山绿永,湘江水碧透,身为湖南土著,夫复何求 ? 2003 年开始起,我开始主要带几位本科生一起研究一个量子力学问题。不过为了把故事编圆一点,化成一个数学问题,理解起来可能会轻松很多。 在曲面如何定义梯度算符 ? 微分几何对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不赘。 物理处理真实的问题,而现实中不存在没有厚度的几何面。但是,这个厚度和体系运动的线度相比可以忽略时,是否就可以当成几何面 ? 一般的回答是,必须回到几何面。 先看梯度算符。先算出梯度算符对这个比值 ( 厚度 / 线度 ) 的依赖,然后让这个比值趋于零。在 2007 年,我们发现,梯度算符会多出一个依赖曲面平均曲率的项!写成公式就是: 公式1 这是一项基本的发现。粒子在弯曲曲面内运动量子力学动量的定义会因此而改变并产生可观测的效应,这个曲率导致的效应在弯曲薄层介质中光波的传播中也可以看到。 再看曲面上的拉普拉斯算符。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在 1971 正式提出并于 1981 年被最终确认。 2010 年被试验证实 ( 参见 量子力学应用于石墨 烯的一个基本困难 ) 。这一项看上去非常数学的工作,也是物理学家发现的。写成公式就是: 公式2 2007 年,孙昌璞老师在高科技中心组织了一次会议,我报告了我们的发现。当时,得到了与会者徐湛老师的激赏。他的激赏令我困惑:他是如何立即明白我在说什么 ? 这不是一个简单易懂的问题,仅仅是局限在球面,就必须用到微分几何和动力学群的一些知识,参看附件中一个 Physical Review 审稿人的评价。 前两天,我被告知,我申请基金已经通过批准。这是我校十年来获批的第四个理论物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是其中三项的主持人。 拿到这个基金,可以对付学校的考核了,当然高兴。不过我的个人兴趣完全在于培养本科生,这方面的工作,才是我的饭碗。今年,我还获到了 2011 年“湖南大学刘銮雄杰出本科教学成就奖”。奖金可是港币呢,数量还很是可观啊。 请看我今年培养毕业的四位本科同学的成绩。他们从二年级就在我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有两位有论文发表,毕业后全部进入名校深造。下面是他们四位的姓名、毕业论文题目,毕业后的去向。 ———— 李伯尧:从张量和张量定理角度考察动量和几何动量。北京 XX 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单磊: 角动量量子数的升降算符。美国 XX 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焦倩倩:三种笛卡尔动量比较研究。 美国 XX 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克里木:介质中的电磁场动量流密度及其效应研究。美国 XX 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 附件: ---------------------------------------------------------------------- Report of the First Referee ---------------------------------------------------------------------- The authors discuss a very interesting subject, in fact one which has been unresolved for several decades, namely the issue of properly defining quantum mechanics on a surface in real three dimensional Euclidean space. The paper at hand provides an interesting way to resolve this issue. The technical side of the issue of deducing the correct quantum theory on a surface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two constants appearing in the theory. Previous works in the field have not agreed on their values.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such values. This is made possible by imposing the fundamental commutator between coordinates and the Hamiltonian......this commutator has not been imposed on previous work. The reason is probably that imposing this commutator only makes any headway provided that the Hamiltonian is determined, something which the authors manages to do by utilizing ideas from the group quantization approach which identifies the Hamiltonian with one of the Casimir operators of the algebra. Thi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paper in the mind of this referee. I've not seen this line of thinking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However, this point is not focused on in neither the abstract nor the introduction but appears from " nowhere" deep inside the paper. The paper refers to one previous paper of author 1, their ref.(20). In that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a particular form of the geometric momentum in which it is written in terms of the mean curvature. This form of the momentum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suggestive in that it directly includes the curvature of the surface and in so doing makes a good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pproach in the present paper and the confining potential approach. This referee would therefore like to see the present discussion fashioned so that the obvious link to ref.(20) is more fully utilized and explored.
1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洋高考---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储成才 2011-7-4 10:38
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 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 84 万, 2010 年接近 100 万人,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 21.1% 。今年仅 北京高考就有近 2000 名考生选择了弃考。截至6月21日,包括人大附中、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等多所中学的毕业生中,约有一成拿到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比去年增加近一倍。这些弃考留学的毕业生中,一部分人之前就已经报名高考。高考前夕拿到中意的国外名校通知书后,部分学生自然选择放弃高考。上海教委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海至少10%的高中生放弃高考,按照上海6.1万参加高考人数,应该不低于6000名。10位,20位,25位……这是上海格致中学从2009年到2011年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人数,每年都在递增。即使在宁波,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的学生人数也达到5000人左右,按每人每年在国外花费20万元计算,仅仅宁波的留学市场“蛋糕”就达10亿元。 “洋高考”与国内高考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以分数高低来决定考生命运,学生凭借课程ABCD等级来申请学校。这种模式对于那些有特长的优秀学生的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无疑是一巨大挑战。 昨天,《新京报》报道,在高考中并列北京文科状元(高考676分)人大附中伊思昭、师大二附中朱竹、北京四中梁倩三名女生放弃北京大学而选择香港大学就读,每人获得每年1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她们统一报考香港大学,在填报志愿时都选择了北大小语种专业。不过,最后她们都放弃了北大到港大。 香港的学习环境与大陆的名牌大学相比,不仅是香港更加国际化,尤其是英语教学;可能更重要的是香港英美体制的教育方式,入学后学生可以靠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为什么会选择去港大?梁倩说:“我之前一直对香港了解不多,希望能多了解香港;另外也想尝试一下跟国内不一样的教育体制。”选择港大是因为有全额奖学金吗?梁倩则表示:“对奖学金不是很在乎。” 97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大学陆续对大陆学生开放招生,越来越多的大陆学生高中毕业后,就读香港。对于这三名学生的做法,虽说很正常,可能对于那些没有放弃高考参加“洋高考”的学生,选择赴港就读可能是第三种选择。 面对国外大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国内高考,甚至放弃了报到(有人将其总结为高考 “ 三放弃 ” 现象,高考前放弃考试,高考后放弃志愿填报,开学时放弃报到),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国内大学是不是应该有所警醒 !  
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即将进入大学的寒门子弟
热度 69 qhliu 2011-7-2 08:30
一,大学为谁开 ? 一位前辈,副教授,曾任我院副院长,退休已逾十年。仅有一女,已三十开外,湖大毕业,现在深圳工作。不久前,偶遇此前辈,寒暄几句,当问及是否升级为外公时,他一脸愁云。 “ 月薪四、五千,买不起房子,还住在出租屋里。也没有男朋友。 ”“ 年前长沙剃头只要八块,现在涨到十五块了,为什么不先涨到十块呢 ?”“ 那边一个盒饭都要三十块,日子不好过 ! ” 其实,高校教师子女毕业后陷入清贫者不在少数。 如果你是石油,电力,电信等部门的子弟,又是湖大相关专业毕业,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行业,这是 “ 行规 ” 。如果你是农家子弟,当然也可以进入这些行当,你必须准备好比你的同学强大许多倍。 那么,需要强大到什么程度 ? 一侄女,家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由于无钱购置电脑,大二时将我实验室废旧电脑元件 DIY 为整机一台,成功撑到毕业。自修国际贸易及办公室文秘方面的课程卓有成效;毕业时顺便过了英文专业八级。 “ 考研不 ?”“ 暂时不想,见识一下社会先。 ” 于是到广州找工作,换了两三次,最后进一外资企业,立即成为一名成熟的国际贸易人才。接待外商和洽谈项目任务繁重,连周末都难得闲暇。一年后月入万余。现在准备自己开一家国际贸易公司。 大学为谁开 ? 从养家糊口的角度,在目前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大学只对两类人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类是主动求知的学子,他们会利用学校的环境吸收具有张力的知识,努力充实自己。第二类是“官二代”,“富二代”或者“行二代” ( 此“行”当为关键或者垄断行业 ) ,上大学只不过是领取一个 “ 登机证 ” 而已。 二,“毁”人不倦的中国大学 湖南大学是长沙城里一所“ 211 ”“ 985 ”大学,对湖湘学子吸引力极强。高考录取的投档线逐年升高, 2010 年:理科生需要一本线上浮 37 分;2011年一下子跃迁到了47分。 能够上入湖大的少年们,个个天赋异秉,身怀绝技。不过经过几年的“调教”,大部分成了庸常之辈。 不仅如此,智力上也急剧降格。等到三年级时,象我这样智力不佳的老师已经理会不到他们在智力上的优越感了。个别同学甚至目光空洞、表情呆滞、似睡非睡、亦梦亦幻,……。 另一侄女,藐视一切自主招生考试和竞赛加分,认为有真本事者高考考场见。为了证明了自己,不惜在考场上花费巨量的时间解数学压轴题。出考场,对答案,得意洋洋对我说:“这种题目我没有遇见过,成功解答证明我能挑战并超越自我 ! ” 那气势,只待金戈铁马在大学。她将去一所比湖大好很多的名校,结局如何? 希望能比她姐姐更有出息。刚进湖南大学的少年,个个都是这样气势如牛的少年,不过到了大三的时候,可能就熊得不行了。请看几天前一位大三的学生给我的邮件。 --- 尊敬的刘老师:您好 ! 很感谢您提供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样卷。第一方面,它对我们的考试也许真的有些帮助,不过最重要的是,它可能会改变每一位认真准备考试的学生的心态。…。 大学三年了,我其实一直在混“相”中。 …。尽管我内心很赞同大学的课程考试就应该考这样的卷子,同时也很担心。 我没有认真学物理课程,包括您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这门课, 课后习题除了第一章认真做过外其余都是找本习题解答一抄了之,即使如此,也没有完成全部作业。...。大多数同学处理作业的方式也都是和我一样。 看了您的样卷我傻眼了,说实话题目或许本来并不难,但是对与我这样的学生(不管您信不信,可能也是绝大部分的学生)整张卷子无法下手,我觉得我连 20 分都考不到 ! 我估计如果最终的考卷难度真的和这份样卷相当的话,至少一半的同学考不到 30 分(前提是不通过作弊)。 我很焦灼,…。 您出的题比较新颖,只有少数陈旧题,每道考题都需要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经过一定的习题练习后才能应付。 很羞愧地说我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 ! ...。 中国大学对课程的要求一降再降 ! 我们已经习惯考题中的陈旧题、例题、考前老师划定重点时的“放水题”等。就如本次期末三门考试另两门都是如此,大家也没什么压力。这些考试本质上都是“伪考试”,可是一旦习惯了,一时怎么能通过您这样真正的考试? 我们很矛盾,一方面大学需要您这样的考试来改革惯见的“放水考试”,另一方面我们更加需要通过考试从而最终拿到大学毕业证。 …。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 此致 敬礼 ! 您的学生 08 级应用物理二班 日月星辰 --- 大部分学生在课程论文或者作业时“自我放水”,考试时如果老师不能“考题放水”就只有舞弊了。即使北京大学也不能免俗, 请看《 耶鲁教授称北大学生剽窃 》。这一种毒害,正在改变我们教育文化的基因,参见《 评论:对孩子抄作业说 “ 不 ” 》。 三,体制之病? 一位加国教授,也是科学网一位知名博主,利用暑假在湖南大学短期访问和工作。 我们一起聊天,分析他“海归”与否的利弊;还请他到李达学院讲学。没有想到,还未及餐叙,他已归去。回到加国后,写了若干文字,摘录一段如下: “ 这回在国内呆了不长也不短的两个月,体会到了教育国内好学生的激情,也感觉到了国内各项建设事业表面的浮华与背后的无奈。举家回迁仍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困惑的我也只能把它交给时间去完成。 ” ---- 附件一:热力学统计物理样题(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考试样题.pdf )(需要word版本者,请和我联系) 附件二:光子气体中光子数涨落( Photon-number fluctuations.pdf )(需要PPT版本者,请和我联系)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20624 次阅读|154 个评论
[转载]大学想上就上的时代来了吗?
lxj6309 2011-6-10 15:14
2011年06月10日 09:00:24  来源: 羊城晚报   在我们为“想上大学就上”欢呼之前,还需解答几个疑问:其一,高录取率如何保证高质量、高素质;其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的人才之需;第三,在“人人能上”的背后,能否提高大学服务档次和水平,更多兼顾“人人”的天性、特长,让学生能更自由地依照个人爱好选修专业。   在高考最“焦虑”的日子,好消息也在传来。今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再度提升,达到72.3%。来自教育部门的报告称,粤、赣、湘、京、闽等8省市的录取率超八成,山东、上海甚至将“十取九”,而黑龙江省在2010年即达到九成的录取率。十个考生有九个能上大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憧憬已久的“想上大学就上”的时代悄然降临了。   无论如何,这都让人高兴。遥想当年,高考刚恢复,全国五六百万考生,录取仅20余万,百里挑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堪比中彩,不说光宗耀祖,整座村、一条街都好似过节。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彩”者寥若晨星,落榜者却满地皆是。精英化,结果是对大多数人高等教育权利的无情剥夺。而今,高达八九成的录取率,意味着一名中学生,只要肯努力,上大学便是高概率的事。而且,按近年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的趋势,用不了几年,“人人上大学”就将变为现实。   高等教育普及了,想想都令人激动、兴奋!可是,在我们为“想上大学就上”欢呼之前,还需解答几个疑问:其一,高录取率如何保证高质量、高素质;其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的人才之需;第三,在“人人能上”的背后,能否提高大学服务档次和水平,更多兼顾“人人”的天性、特长,让学生能更自由地依照个人爱好选修专业。而这,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大学培养出的是人才还是庸才甚至“木材”。   伴随着大学的“普及”,是大学文凭的贬值。“上不上大学都一样”,流风所及,令到中学生弃考甚至录取后弃读的现象大增,以至有些名气差点的学校近年的新生报到率只有九成,不得不超计划预录。“十取九”的高录取率,与某些高校近一成的弃读率,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因果关系?考上大学而弃读,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如今却变成有些寻常了,这预示着,某些高校,如果不尽快“转型升级”,很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局面。   对于大学文凭含金量的降低,有人归之于扩招。固然,各地奇迹般崛起的大学城,一方面令诸多学子圆了大学梦,确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入学门槛。有资料显示,某些省市高考录取的平均分数甚至已降至30多分。如此生源,要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委实令人生疑。但这只是表象,最根本的是,大规模的扩招并没有带来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实质性突破。粗放的管理,进了大学门便如进了保险柜,混日子照拿文凭;与社会发展脱节的教育模式,教材落后、观念陈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大相径庭。   “独木桥”不见了,上大学容易了。但是,对于我国教育界来说:培养社会所需的千百万人才的通衢大道是否真正建好了呢?如果说,以往高等教育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那么,如今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则将大学教育的问题暴露无遗,市场的抉择便变得残酷和无情,以至有媒体发出了“高校是否会倒闭”的预警。因此,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说,“想上大学就上”的寓意就在于,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变革的步伐,实现“华丽转身”。(阅 尽)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6/10/c_121516232.htm
个人分类: 教育|1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人困惑的大学教育(一)
热度 9 aimeiya 2011-4-27 21:30
每学期课都很多,虽然是重复上的内容,但我也会根据上一次授课的情况做些调整,再进一步完善ppt。因为我坚信上课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每次上课、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我的教学方式或风格应该也随着调整的,比如阐述的顺序、列举的实例等。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提高,我为此也很欣慰。 欣慰的同时,我也很困惑——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论是专业思想是否稳固,我觉得绝大多数学生都没在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乖一点儿的孩子多半是机械地学,老师给的任务能完成而已,看不出任何学习热情。心思活动点儿的孩子就尽量逃避或应付,听到下课铃声就如释重负一般,甚至不能保证“60分万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基本不起神马作用,家长不在身边,老师不敢深说,要是有什么意外,那个老师都是“吃不了兜着走”,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谁都不愿意趟这样的“浑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我也这样想! 不论基础如何,我现在最大的疑惑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是下降很多,比如本来很简单的作业要求,重复3遍以上还不能理解,更别说讲课的内容了,有时候觉得再重复自己都啰嗦了,但没办法啊,我只能啰嗦。还有就是学生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差,常常我行我素,不按规则行事,对什么都“熟视无睹”,虽然这个时代强调个性,但这不代表就可以无组织无纪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都懒得写了。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对比中英教育的文章,是谈“精英教育”的问题。和大多数人的理解相反,我国的教育完全不是“精英”教育,是彻底的“平民”教育,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成为“精英”,其实他的骨子里并不是“精英”,完全是“被精英”了。而英国的教育则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国家提供的是相同的教育环境,你最终是否能成为精英要看你是否有“精英”的潜质,那些惰性强、性格差、没主见的平凡的孩子最终都成为了平凡人,甚至上不了大学,那些脱颖而出的才是真正的“精英”,我们国家的大学扩招的确让一部分可上可下的孩子成为了“精英”,但整体上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精神和品格方面)是下降的。
个人分类: 教学思考|3056 次阅读|19 个评论
大学里的作弊与通融
热度 4 LJF 2011-1-17 05:05
这两天新闻热炒一个学生考研忘记带身份证下跪后依然没有进入考场的事件,舆论争论很大,不少人认为应该通融。我的观点是,大学教育尤其不应该通融。这次忘记身份证了,下次可能忘记将手术纱布从病人身体里取出了,一个连基本常识都忘记的人,本来就不配当医生,至少现在还不合格。而所谓的通融,已经给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全世界抹黑了,对于这个我的感触特别深。 去年十月,我和几个华裔的美国教授聊天,其中一件通融的事情,让大家久久没有作声。 他的一个朋友在美国一个州立大学教书,他朋友也是华裔,内容不难,上大课,100多号人的那种,考试是机考,在计算机上输入姓名和答案后提交。2009年时考试结束后,他发现收到的答卷比实际参加考试的人多出2个,一调查,原来有两个中国学生帮他们的朋友做了两份。理由当然一大堆,什么朋友病了啊,马上毕业就差这两个学分啊,大家都是中国人啊,高抬一下贵手啊等等。华裔教授批评教育了他们,通融了。 2010年他同样上这门课,这下好了,考试时,收到的答卷比实际参加考试的多出了十多个。我的天,涉案的20多个学生(作弊者和被替考者),全部是中国学生。也就是说,那个系里的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参与了作弊。教授深深自责,认为是上次通融造成这种情况,而现在,他无法向自己交代,因为作弊在美国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一旦上报,学生的学籍都可能失去,而总共系里就这么多中国学生,相当于中国学生被一锅端了,会造成学校甚至地区的大新闻。而如果不通融,以后,这种情况自会越演越烈。他尤其痛苦的是,为什么作弊的全部是中国学生? 朋友最后并不没有告诉我们最后的处理结果,但是,这件事情让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后来,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比如说,某个教授打开信箱,发现里面有2000美元,原来,一个大一的中国学生没有考好,要求通融一下。一个华裔教授在法庭当兼职翻译,一个中国学生在高速公路上违规让几辆车追尾(人没事,车有事),对他说,“喂,你去和法官说,给几个钱通融一下不就行了吗?”外国学生不及格,都老老实实地重修,脑子里就没有那根弦要通融,而中国学生,特别是大陆的学生,违规后第一件事情是想办法通融。 我又想起十多年前我在国内一所大专院校会计系教书的事情,那时候刚调入那个学校不久(后来我调走了),教珠算,选修课,3个班,160多人参加考试,考试完了以后,我让三个班的班长到办公室来帮忙分卷子,因为很多学生忘记写班号了,我让班长分一下。无意中一抬眼,发现一个班长正拿着笔在一张卷子上写什么,抢过来一看,那个班长在自己的试卷上抄答案。我大怒,当场给了那个班长50分。结果呢?剩下的两周时间里,班长无数次来找我求情,教研室和系领导也来找我谈话,无非是让我通融,因为那个学生一直品学兼优,不及格会影响他评优秀干部和奖学金之类的。又暗示我那门课只不过是付课,那个学生有点背景。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学生,广东籍的小小个子的男生。最后迫于无赖,我给了一个60分。因为这件事,我就被冠上了不知道通融的帽子,因为我虽然让步了,但是,并没有按照说情者所愿,按照卷面分给分,当时,班级的平均分是80分。一个新来的老师,不给学生和领导的面子,太过分了!隔了一年,我的教学评估成为系里唯一的一个合格(其他的都是良或者优)。从此以后我知道,什么叫君子报仇和领导的力量。不久后看到当时的朱镕基总理给上海的一个会计学院题字竟然是“不作假账”,真是百感交集。 让学生交学科论文,他们随便从网上下载一篇糊弄你,抓住后让你通融,因为他们要准备四级六级英语考试。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大段的抄袭,因为他们要找工作,当老师的,应该通融。在职的学生当大领导,太忙,找一个在校的学生帮忙写论文,当老师的,你要通融。通融通融通融,在高校的十多年里,我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通融,而我每次考试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别指望我能够通融,让你们过关,题目我可以出简单点,但是,作弊被抓住或者不及格后千万别来找我通融!”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从来没有得过任何凭推荐得到的优秀奖,一方面是因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太不懂通融。 应该通融吗?不,今天,你对学生通融,明天他会到社会上通融。考不好重修,留级就留级,毕不了业就毕不了业,那么年轻,以后的路长着呢,多两年算什么,品行更重要,高校要那个毕业率干什么?要那个四六级通过率干什么?要那个就业率干什么?只管严一点,让学生自己考,时间不够,少睡觉,少上网,能力不够,多读一两年! 校长们不要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全国高校都严格起来,高校学生的学风绝对不一样,不会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高校难进易出,让香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都来抢生源。教育部对高校的考核标准也要改了。通融,通融个啥,全法国都知道中国学生入学找办法通融,美国高校现在对中国学生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让他们知道没有通融,为什么我们的高校还在通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81 次阅读|3 个评论
当一个“回炉”的大学生,做一个田老师的作业
liwei999 2011-1-2 23:16
当一个回炉的大学生,做一个田老师的作业。 (229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2, 2011 01:35AM 课题是现代科学概论2010年期末作业题目中的一个 ,《1,从现实社会或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案例,论证牛顿物理学对我们今天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应该说这样的题目不是很好做的。也许几个人分小组来完成更有些意义。 也许把论证改为说明更通顺一些。好在题目的问题可以商量。问题是如何界定牛顿物理学,并且根据这个界定去找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来。 没有听过田老师的课,不知道田老师在课堂里是如何教授牛顿物理学界定的。这个问题符合田老师的作文要求 引用: 在写文章的时候,请注意分清这几种不同的思想内容:1,公众普遍的看法,缺省配置的观点;2,某位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这个看法通常是不同于缺省配置的;3, 我们自己常常是持有缺省配置的看法的,但是在看了这位学者的观点之后,观点应该有所变化或者继续坚持原本的缺省配置,那就要对该学者的观点有所回应, 论证该学者的观点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或者部分地(全部地)接受了该学者的观点,也要给出基于个人经验的,基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的案例,来论证,为什 么该学者的观点是可以被接受的。 。 对待大学生的作文,镜某以为不要求作论说文的为好。应该要求作说明文,即讲清楚事情,而不是要发一通议论。牛顿物理学的说法好象都知道。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找个具体事例就很容易了。如果认为无从下手的话,恰恰说明了人们对于牛顿物理学的说法并不是那么的明确。 也许说牛顿力学更容易得到正果。牛顿力学可以认为是由3个运动法则和一个万有引力的法则构成的。3个运动法则是说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如何运动,万有引力则是说明力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一个应用事例可以是重力勘探。视点是资源与现代生活。物体如何运动话题可以是人造卫星了。通讯卫星、GPS卫星,气象卫星等等的都有个发射、位置控制的问题。还有地球挡光带来的太阳能电池使用的问题。这样的题目如果认真调研,应该可以写出一些不错的文章来。 如果界定牛顿物理学中有光学的话,事态就变得比较复杂了。物体的色彩问题也是牛顿曾经关心过的事情。如果能知道歌德的色彩论以及他对牛顿分光理论的批判,就算是挖到了一个富矿脉了。因为颜色是一个人的认识行为,不单是个物理波长的问题。 这个色的话题不曾见科学文化人们谈论过,大约是国人学问中的一个弱点。 写到这里远不够3千字。但是也没有必要再写下去了。希望能有优秀的学生完成这个作业,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里面不需要任何学生的个人意见,只要把牛顿的见解和歌德的见解归纳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有这样的话题出现的话,也希望田老师通报一声。那时镜某就可以对北师大的课程以及学生们另眼相看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4934,74934#msg-7493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有自学,一切大学教育都是白费力
wliming 2010-12-27 20:53
我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触很多,一言难尽,这里只说一点。我感到,如果学生完全依赖老师的嘴巴来学知识,无论教师多么优秀,大学教育全都是白费力。 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我在多个场合发现,学生学过的基础课程,过不了一年,全都忘光了。特别是像热力学这些并不很直观的课程,尤其忘得快。我们一些推荐免试读研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几乎和一个没上过大学的高中生差不多,他们的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这些最好的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比如,我们问,反射光的偏振有什么特征,磁场的环路定理是怎么回事,狭义相对论的能量动量关系,等等,基本上没人答得上来。 很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常常招来一些工科的甚至文科的学生来考理论物理的研究生,他们完全是自学基础物理课程以及量子力学这样一些专业课,可他们在面试的时候常常能对答如流。科班的和自学出身的,截然不同。 我上课时遇到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的时候,找学生回答,基本上也没人能答出来。 可见,大学教育其实是很失败的。非常优秀的教师(我这里就有讲课极其优秀的老师),最多也只能让学生暂时热闹一阵子。要不了半年,一切都回复原状。 所以,我深深感到,没有自学,一切大学教育都是白费力。
个人分类: 物理学|241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校并没有把最好的教给我们----说说大学教育
lxping 2010-12-25 14:28
目前基本上跟建筑有关的专业都要学autoCAD,但是他们用过天正建筑等其他软件的都知道CAD效率并不高,现在学校教C语言也是教VC,至于微软的东西好不好暂且不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课堂上教给我们一些不是那么好的东西呢...? 首先,老师或者现在社会上所谓的权威只会用那些东西,时代变了,而他们的知识不与时俱进,就只能依旧把一些低效的东西交给我们,有些甚至是带强迫性的。比如说一些地方的所谓“权威”的老头子们编写的规范就要求你必须具备XXX软件绘制的工程图.... 其次,某些搞审核或者什么的人他不会更新的东西,所以他只认他说的那一套....! 再次,有些人就讨厌别人有个性,就怕你跟他搞不一样的东西还比他搞得好搞得快。你在用Latex写文档,他就老自以为是的觉得你退步,你说Linux好用,他还是嘲笑的眼光看你,说你在用Dos时代的东西... 其实好于不好也不在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然而对于学校这种传道授业的圣地,如果你自身的知识不更新,不选最好的教给学生,那么... 为什么Windows能统治中国每个角落的电脑,为什么人家说不兼容你你就没有办法,说你不能使用XXX你就不能使用XXX...???
个人分类: @Thinking|272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要以精英的眼光看待大学生
longfo 2010-12-16 18:18
复旦大学N位大学生驴友,冷漠面对死亡成为媒体的焦点。去年的时候我好像说过,没有富士康,肯定是大学问题,今年还没有大学生跳楼事件出来,驴友事件就开始在各大媒体蠢蠢欲动了。所以说,大学永远是不老的话题。 我出身复旦,但是我谈的不是复旦,而是整个大学现状。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南大交大等等,就在几天前,上海还有某高中的尖子生跳楼自杀了。所有这些吧,我顺便可以加上高中来说说。 首先,不要用精英的观点来看待大学生。我认为,大学生还是孩子,不要以为他们每天含着激情、理想,而忽视大学生的本质,中国大学生的本质不是创新,而是顺从。我觉得,创新的大学生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精英,一群顺从的人,只会低下头,无论今后的成就多么大,都不能算是精英。所以,当社会用正常人的眼光看待这群孩子的时候,我觉得,有些问题就很好避免,甚至,还会出现精英。当我们仰头看的时候,发现,他们比我们还矮小,这其实是很悲观的。当我们把所有的期望都强加给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就是我们山寨版。放开双手,让他们有翅膀的去飞,有脚的去跑,有爱的去做公益。。。。。。,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就成了精英。 第二、中国大学生没有天才。谈到教育,很多人会想到天才,中国大学生没有一个天才,甚至连人才都不多。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能成为天才,因为大学生的天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如果说的确切些的话,那就是社会才,只会适应社会的人,而不会发挥天赋的人。这些人别说自己是天才了,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第三、中国大学生没有自我。从舍身救助落水儿童英勇就义,到冷漠面对生命的逝去,还有去年清华大学的瓷娃娃,北大的也有什么,记不清楚了,反正都是很悲惨的事情。这些人,这些大学生表达的是真实的自我嘛,我很想知道答案,真实的答案。上面我谈了中国大学生没有了天,现在我谈的是中国的大学生不仅仅失去了天性,甚至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性,这不是他们的错,错在让他们失去天性和人性的教育,以及搞教育的那些人。 第四、高尚者自有墓志铭,卑贱者自有通行证。生命是什么,我想就是哪那一张墓志铭,张宁海留下来这张墓志铭,尽管这不是他想留下的,但是有些人注定会选择墓志铭,有些人注定会选择通行证。然而这个选择是自己的选择吗,我在这里想问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大学生的选择永远都是一个迷,到底他们想要什么,除了他们的天赋,他们的人性,我们还要思考,他们的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想流下永恒的东西,就是那个墓志铭,我很想说的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不要去威逼利用他们。 第五、上名校为了什么。很多人都说,名校的学生都是精英,我都已经批判过了,不是什么精英,萝卜樱子能做好就不错了,至少还是一盘菜。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名校也好,不名校也好,都是一个东西,那就是吃饭穿衣,结婚生孩子。让我们去还原知识本省带给我们的,而不是去神话知识,当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金钱泛滥成灾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也到了迷失自我的时候了。所以,复旦不是名校,而是大家把他当成了名校,北大清华也不是,他们也都是为了传播知识而已,神话知识的同时也神话了学校,那我们拿什么去和哈佛斯坦佛剑桥牛津比呢,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授,而已。 第六、也是我最后想说的,生命永远是最可宝贵的,永远是最应该敬畏的,什么都无法掩盖这个现实,我想,任何借口也无法掩盖,在复旦盛名之下造成如此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的元凶,那就是无视生命,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如果不是复旦,而是一个小学校,难道会掀起如此大规模的搜救和草率的决定,当生命存在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她失去,才会有人站出来说说,生命教育何时才可以真的深入人心,这既是尊重死者,同样也是尊重生者,毕竟,生不如死的时间长,我们可以死去几千年,但也只能活几十年。 上面说了很多,有些凌乱,大家姑且看看,后面关于大学生的话题,会不间断出现,富士康,今年救不了大学教育的。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4658 次阅读|5 个评论
第一篇文章
cailong0518 2010-11-7 16:50
大四从09年暑假8月份开始复习考研,提前15天回到长春的学校,报了考研政治辅导班,然后开始在吉大上了一周的课,进了考研状态,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漫长的学习是痛苦的,10月份开始网上报名,11月份现场确认报名,2010年1月9号和10号考试,考前提前熟悉考场,长春下着雪,我们提前1天住进了定好的宾馆,120元一间。考完第一门政治,大家都觉得感觉很简单,稍微复习一下就能考50多分,第二门英语,感觉有点难,大家都觉得难,作文难写,不过我感觉还行。毕竟基础好点,最后考了64.分。第三门数学,题目有点难,我基础不好,考了87分。最后一名专业课,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和历年真题很不一样,考得很差,导致最终没能达到大连理工的录取分数线。 调剂,刚开始准备调剂本校,可是由于学校规定专业课要到90分才能调剂,只好选择其他的学校。最后选择了来大连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读研究生,这里的老师很好,不乏学术很厉害的教授。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就业战略报告: 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显然不够
longfo 2010-6-25 08:25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发布《中国就业战略报告 20082010 》(以下简称《报 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它还认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 的责任。 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 劳动力 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 他建议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不断给大 学施加压力, 要让不好的大学、不思进取的大学衰落乃至死亡 。曾湘泉相信 政府 允许大学破产、倒闭的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不会 100 年不变 。 大学一味强调学历,是一种灾难 实际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1998 年,法 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列为大 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 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不清晰,学生对企业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 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课题组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象是中关村的部分企业和它们所招聘的大学 毕业生的 36 所主要生源地高校,结论与众人感觉一致: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导致大 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是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教学活动围绕理 论与书本,且不注重更新,导致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后眼高手低。专业设置与实践脱节 、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材知识陈旧落后等,也充分反映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这轮调查还进一步发现,很多高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 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 、 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直接影响 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 与 重理论轻实践 相对应的是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热情,曾湘泉对这种片面的追求 和定位表示不满。他尤其批评了那种 几乎所有大学招聘老 师都要求 博士学位 的行为 。 大学一味强调学历,是一种灾难。 曾湘泉说,有为数一半的大学在招聘教师时应 该看重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强调学历。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师来源 多元化,并强调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这些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 模式的主体。 2007 年,一项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 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 60% 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 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 40% ,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 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30% 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 ,还有 30% 的学生用 所学陈旧 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大学生看重的就业能力,企业不看重 《报告》的一个课题组还对 3 所石油大学的师生和中国石油总公司天津公司、胜利油田进 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 11 位石油工程师和 6 位石油专业的老师、 12 名石油院校的本科生 作了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就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 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 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 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 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事实是,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等级证书是学生顺利毕 业的必要条件。《报告》认为,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学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学习外语 与计算机,且以考取资格证书为目标,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水平并不能满足企 业的需要。而对于企业最需要的个性特征与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较 低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乏这方面的培养。 据说实习可以减少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国外研究表明:就业能力中的核心技能,如沟通 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能力,主要通过实习来提升。实习经历不仅有利 于提高就业能力,而且对促进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转移有显著作用。《报告》课 题组也发现:参加实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其与企业方对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越小。 《报告》还验证了人们的一些常识,比如它对 2641 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 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因素是个人能力(占 46.6% )和社会关系( 32.02% ),而所学专业( 12.03% )和学校性质( 5.22% )在决定就业中则显得分量不足。 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仍然是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 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希望在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谋得职位,只有 7.62% 的受访者把民企视 为他们理想的就业对象。民企的受青睐程度远低于事业单位,有 17.75% 的受访学生选择 了后者。
个人分类: 伯乐论|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卓越工程师计划
热度 2 lxj6309 2010-6-24 08:39
今天刚一上网,看到一条消息:教育部:工科大学生将在企业学习一年,很是高兴,这是我对大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改革的一个建议的实现。原来的建议如下( 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32208092179sT=1 ): (五) 关于大学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问题 专业实习(或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占去一个多学期的时间。但是,现在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多半学生不能很好完成这两个环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研究生招生考试、就业找工作和实习单位限制。根据多年来的大学工作教学经验,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再就是 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合二为一。四年制大学 四年级 从秋季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大约为12月中旬)开始,学生独立寻找实习单位(这也可以看做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职业教育环节)。 对于大中型企业,以法律规定每年必须接收一定数量的大学实习生,完不成进行处罚,对于小型企业进行税收奖励。政府事业单位也必须接收相关专业的实习生。每年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学生回校准备进行论文答辩,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学生返校。国务院可以 制定《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予以规定 。本科毕业论文应以应用性选题为主,个别具有理论创新性的论文选题,如果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工作,可以个别批准在校内进行。其他纯理论性论文的学生也必须进入社会单位实习。 教育部的计划如下: (京华时报)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教育部昨天宣布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项涉及逾千所高校的400万工科专业学生的重大项目,将联合行业企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根据这项计划的设计方案,行业企业将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与高校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指出,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要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将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到海外企业实习。
个人分类: 教育|399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为什么辞去大学教师(2010修改版)
maczone 2010-6-17 20:34
以下为网络转载 这是我半年以前的旧文,最近修改了一些逻辑不够严密的地方,补充了一些论述重新拿出来晒晒,不仅是为提高文章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一些时文摇旗呐喊。像《爱国家爱朝廷》与本文的思想其实是一回事,也试图探究让温总理也很难回答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为什么辞去大学教师(2010修改版)    文章摘要 :教育界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教师热衷发垃圾文章?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不能培养出超一流的人才?为什么教学评估众人埋怨却仍然要搞?为什么教育投资大幅增长而教学质量在不断下滑?本文试图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学评估 大学精神      辞去大学教师一职已经两年,在金融、培训、IT三个行业都混过,在陌生而向往的京城挣扎浮沉。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的行为,父母尤甚。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失业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否后悔当初毅然的抉择,甚至没有用停薪留职之类的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答案都是庆幸自己还能有这样的毅力拔身逃离一个生活安逸,理想、道德沦丧的沼泽之地。离开大学一段时间后,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反思自己受到的教育和传授给别人的教育,我试图挖掘一下大学教育的几个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 大学不重视教学因为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大学服务的对象,可以说是特殊的顾客,对这类顾客,大学难以把他们供奉为上帝。这个现象有点像医院和病人的关系,照理学生和病人都是被服务的对象,但是他们作为弱势群体难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名义上每个大学都重视教学,但事实上就大多数的教师而言,教学肯定都会排在发文章、评职称、争项目的后面。因为发文章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而搞好教学最多只有有限的学生承认,而难以得到所在学院乃至学校的承认,同时限于传播途径,学生只能在BBS或者评教网等非常有限的渠道公开表达对教师授课的评价。   反之,在民营的培训机构(诸如考研培训、GRE培训、java培训等),非常看重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可以说学生的意见主宰了教师的命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归根结底大学的使命是对上不对下,大学的主要功能是按照教育部的设计教育出合格的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上面制定的。换句话说,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为政治服务这句文革语言仍然强硬地占据着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内心。需要的理工学生是安于做一个螺丝钉,奉献青春乃至生命造一颗原子弹,不需要你有人文精神去思考为什么自己这样做;需要的人文学生是摇旗擂鼓者,更不需要你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而教育的天职则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道乃天道,非官场之道,更非治民之道;业乃求生的技能,不仅仅是侍奉的技能;疑惑产生于追求天道的过程,是得道的必经之途,也是人格追求独立的表现。数学问题有疑惑当然还是会鼓励;发现学过的历史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帮助分析当今,这样的疑惑是不允许产生的。   因为当今的教育不是从学生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出发,而是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如果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那教育者主观设计的理念就不能顺利地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体现。打个比方,比如有的学生对军训不感兴趣(我就是其中之一),认为这种简单枯燥的训练既不能象长跑那样锻炼意志,也不能象打篮球那样锻炼团体配合,还要注意跟连长搞好关系才能得个先进之类。但是被军训人的意见是没有表达的场所的,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把人训练成听到命令产生下意识行动的机器,不需要想想为什么需要服从命令?   从另外一个角度,大学资源是稀缺资源,在国家垄断、民办大学有着太多门槛和束缚的背景下,垄断者不会从消费者的利益考虑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 大学难以重视教学因为教学质量难以象评职称那样量化考核      我们知道评定职称的考核方式是很简单的:依据发表论文的篇数、刊物的等级、项目的等级,依据相应的公式可以计算一位教师是否达到了副教授或者教授的标准。这种考核方式表面客观而简单,事实上仍然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无奈之举。这种从金字塔顶端向下考核只能依赖一些容易量化的、形式的东西。为了评职称,大家招数使劲:数学出生的教师可以凭借元胞机等数学模型巧发多发论文,即使一个交通项目都没做过也能成为交通领域的专家,拿到高级别的科研基金;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今天用模糊数学研究一下发一篇文章,明天换个别的数学模型研究一下又可以发一篇文章。一稿多投更是家常便饭,尽管文章标题不尽相同,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那么点东西来回炒。   而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则困难得多,依据什么?依据学生的分数?分数是教师给的,当然不能作为依据。依据同行的主观评估?在职称评定中同行的主观评估如果能够依据,就不需要公式来计算得分了,而且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同行的主观评估是不能依靠的。   而新东方等迅速发展的民办培训机构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是非常简单,而且也比较容易量化评估权下放给学生,根据学生给任课教师的打分决定教学质量。这种方式不能叫完美和完全合理,但能以较小的成本相对公平地考核教学质量。而对比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尽管也会参考学生的反馈意见,但是绝对不会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且操作起来往往只供领导参考,不愿意公开学生的意见。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前面讲过的教学主要是对上不对下,那就不能主要依靠学生打分之类将教学质量考核数量化。那教学质量考核主要只有依靠从上到下的考核,而从上到下是很难量化考核的!尤其难以低成本的方式量化考核!一方面外行领导内行,另一方面从金字塔顶端向下考核比从低端向上考核困难得多,上级领导对门类众多的学科哪里能够做到深入而公平的评估呢?   教学质量难以量化考核就能够解释下面的现象:容易量化考核的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本科生的文凭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拿到本科文凭关键就看英语四级考试能否通过。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四级考试高分,口语却很差,原因在于口语的考核成本太高而且难以标准化操作,谁能保证所有主考老师对口语的评价是一个标准呢?   在中国看重的是以低成本、标准的形式进行的考试,比如四级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而不太信任权利下放到教师,让教师自主考试的科目。本科学生为考过英语四级,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本科生,甚至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英语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英语考试是硬指标,其他考试都不会太为难自己。   英语虽然重要,但毕竟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依靠的是专业知识而非英语。但之所以四级英语考试在大学教育中占据了超出其能发挥作用的位置,原因正在于英语考试能相对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   可是随着电子高科技的发达,这唯一公平的尺度也受到空前的挑战。每年关于四六级作弊的案例都举不胜举。随着监考技术的不断提高,作弊设备的先进性也在不断的被刷新。作弊的手段从开始是手机短信,后来学校有了电子狗,屏蔽了信号。于是有了隐形耳机,独辟专用频率,外面风平浪静,耳朵里面波涛汹涌。原本很技术的国家统一考试就成了听些字母的游戏。再后来又有了信号诊断设备,考场哪里有设备接收信号都能查出来,于是隐形耳机又落伍了,又有新的作弊工作不断被研发使用   最近从教育部获悉,200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于12月19日结束,根据各地的报告,初步统计本次考试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共发现违规考生9800多名,各有关部门共抓获涉嫌在考试期间传递有害信息的不法人员20多名。   由该现象也可以看出诚信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缺失,混乱了大学生的道德观。       三、 大学教师也能以权谋私      充分信任任课教师、大幅提高课时费的考核形式的成本太高:一来任课教师工作量大,任课教师必须从学生平时上课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大的工作量才能给学生成绩一个较为正确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更需要学校以高成本的形式监管教师,严惩以权谋私的教师。   以权谋私似乎是达官贵人的特权,好像跟大学教师无关。但事实上大学教师负责上百位学生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课),这就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权利运作空间,可以说上百位学生某一科目的生死大权就在一位教师手里握着。教师手里的权利必然会受到诱惑,其表现往往是熟人要求照顾某位学生,教师自己也需要别的老师对自己有关系的学生予以照顾。众多教师麻木地、习惯性的相互关照,交换着彼此的权利和利益,大家知道社会就是这样,社会就是由关系网络组成的。这股风气始于上世纪末(好像是1999年),愈演愈烈,人际关系网络越来越复杂。   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这是句至理明言。试设想如果能够依法治校,采取辩方举证之类方式,让对受质疑的教师提供学生平时的作业,平时的提问记录等说明给某位学生某个成绩是完全应该的。真能做到让教师给学生打分的权利受到监督,必然会给以权谋私的行为带来太大的成本。   我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地挑战这股风气,最开始我接到其他老师要求照顾某位学生的电话还客气地口头应付一下,考试后几天这类电话实在太多,我就干脆拔掉电话线(那会手机还不太流行)。后来大概大家知道我的作风,以后这类电话就很少收到,但是我相信肯定别的大多数老师都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了这种权利和利益的交换。   还记得有一的黄姓书记托其手下传话给我,要我关照某学生,我没理睬,后来见到此书记他的脸黑得象锅底。但毕竟一个单位,经常见面,时间长了就没那么黑了,有的只是皮笑肉不笑了。还有一次一位学生考完试到我家里,留下一袋水果就跑了,里面还有一张夹有100元的信封。我捎话让这位学生把东西拿回,他不来我只好把信封交给他的系上,为学生前途考虑没有把信封交给教务处。   可以想象我这样的异类份子只能让领导讨厌,同事反感了。       四、教学评估是大学不重视教学的无奈之举      大学招生急剧膨胀,再加上前面讲过的大学从来不会真正重视教学,这样导致教学质量迅速下降。为保证教学质量,既然不能调动学生和教师从下到上的广泛参与和监督,那就只能依靠从上到下的监控和管理。而这种从上到下、外行领导内行的管理只能走形式主义的道路。   教学评估中的很多笑话,都反映了广大学生教师对教学评估的反感和无奈。西北某著名大学口号比较猛:影响工大一阵子,要被影响一辈子!;有的学校因为无法找到近几年的考试试卷,甚至用高压锅将试卷蒸烤,从而造成年代久远的假象蒙混过关;曲阜某大学,有一届毕业生培养计划上的一门课没有开,为了补上这门课程的试卷,就安排下一届的学生造试卷,并且必须造出学校要求的分数,当然事先校方提供了标准答案。某经贸大学,由于以前没有规定优秀毕业论文至少达到5000字,现在为了达标,要求带毕业设计的老师,替学生把论文补足5000 字   教学评估也带来了悲剧,参见成都某大学试验楼爆炸事故,该事故被当地政府和学校封锁,我也不好多说。   只有中国科大等极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学能做到教学评估时该干啥干啥,没有刻意做什么动员和准备。但是其他学校哪敢对教学评估掉以轻心,都会在评估前做充分的动员和准备,像举办奥运一样地挂个倒计时牌什么的。形式主义大甚:有的学校除了体育课运动场白天不开放,否则学生进去活动专家看了会觉得人太多场地太少;有的学校叫学生中午别在食堂吃饭或者分批次去吃以免专家觉得食堂拥挤   评价一个大学的教学水平可以有简单指标,比如诺贝尔奖金获得次数等,但是绝不是四级通过率、签约率等,更不是检查是否有完备详细的学生档案、绿化率是否达标等。教书育人,学生除了知识、能力的获得,更有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前者的准确考察已经很难做到,后者的掂量评估更是无从谈起。   究竟应该怎样教学评估?我相信并非完全没有招数,国外名校地位的获得正是依靠大学精神的历史传承,依靠社会对学校和其培养的学生广泛而长期的良好评价。教学评估说多了太专业,而且偏离了本文的主旨,就不多说了。       五、大学精神已死,我等痛哭无用,只有逃离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寄希望中国的大学能在普遍意义上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才。试设想大学校长行政化、教师都为了利益丢弃了独立的人格,怎么能再把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传承给学生?   正如一位网友评价,教师这个职业身处天使与魔鬼之间,让心灵错位。这种感觉陈晓兰医生可能比我感受更深。一方面自以为是灵魂工程师,另一方面又要被迫扮演制造学术垃圾角色,无可奈何地成为制造不合格产品中的微不足道的一环。我再有天大的热情也难以激发学生麻木而习惯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我再威胁,学生还是要抄袭、作弊乃至行贿;我愈守身自好,便更加与环境格格不如   大学精神已死。说这句话当然也过于简单,我相信偌大的中国必然还有大学精神的传承者,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对待教学评估,厦门大学礼聘仅有专科文凭的谢泳,同时我对朱清时先生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也寄予厚望。我做不到陈晓兰医生以巨大的勇气在医药领域公开打假。我只能选择用脚逃离,逃离到离市场最近的民营企业。在高校待久了,走入陌生的领域从头打拼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我迎接着挑战,在生存的压力下让自己不至于退化,同时保留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兹文纪念我从当学生开始呆了20年的大学。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392547.shtml
个人分类: 工作|26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精彩演词
xiaoxiaohai 2010-5-24 17:33
  5月2日,一个格外晴朗的日子,一批大学校长汇聚正在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面临科技创新等诸多挑战的中国,迫切需要这样的交流和借鉴;而世界顶尖大学校长,也对中国充满好奇。在耶鲁、牛津、斯坦福校长面前,中国的大学校长们成为诚恳的提问者。    大学教育,不可缺失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参加了每一届的校长论坛,堪称中国高校通。因此,他的主题词非常具有针对性,隐含着他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造建议,那就是通识教育。   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个是缺少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学校,本科教育是一个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 18岁时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方向,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一般不会挑战教授和彼此的观点,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而不是去开发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莱文相当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他称传统模式对于培养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对于胡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是不利的。   直率的莱文事实上对中国大学发展相当乐观   名人坊:您今年早些时候曾说,也许给予一定的时间,中国会有一些大学能够跻身世界一流?   莱文:是的。我想在 25年左右时间,有七所中国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将成为世界名牌大学。中国在全方位领域,包括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持续进步和追赶态势已无法被忽视。   名人坊: 25年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莱文:斯坦福发展到现在用了 70多年时间。25年差不多是一代人的时间。这是一代顶尖的师资和学术水平成长的时间。现在,西方许多大学因经济危机而调整研究项目及削减研究经费,中国经济实力却不断壮大,促使它有能力对高等教育进行更大更多的投资。经济资源对许多追求卓越的知名中国大学来说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它们面对的更大转型任务在于打造一个自主的大学治理结构,一个思想自由、充满活力的新学术环境,并通过自身特色和条件成为全球各地教研人才荟萃之地。    中国高校的新楼,牛津都快赶不上了   除了牛津大学校长身份之外, 安德鲁汉密尔顿 还是著名化学家,三个孩子的父亲,以及一个极有亲和力的英国绅士。   名人坊:牛津是盛产首相的顶尖大学,但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成为顶尖人才,这样的成就落差,该怎么去认识?   汉密尔顿:是的,牛津已经产生了 25位首相,也许本周四将产生第26位(本周四英国议会选举。目前领先的保守党领袖大卫卡梅伦毕业于牛津)。但是,首相需要政治技巧,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并非不能成为首相和草坪上的贝克汉姆就是失败,牛津提供学生做好任何工作的思想和专业,使人能更有效合理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名人坊:牛津在接下来的 10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和哈佛、剑桥去竞争?   汉密尔顿:哦,好问题。我希望我的牛津同事们能听到我的回答。《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毕业于牛津数学系,他写到,爱丽丝和红皇后在树林中奔跑,爱丽丝问,我们为何要这样奔跑?红皇后说,我们奔跑不是为了到达某地,而是因为不跑这么快,我们就不能保持现在的位置。这就是牛津的处境。古老并不都是好事。 900岁的牛津未来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如果我们不跑得足够快,北大、清华就会赶上我们。   名人坊:在不同名校工作需要入乡随俗,坚持不变的是什么?   汉密尔顿:是的,牛津的导师制是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财务的挑战,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放弃传统,我们可以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中国高校的新楼,牛津快比不上了,但我们依然坚持对人的投资,这是最根本所在。无论在哪一所高校,我所坚持的是,事事做到优秀,无论是教育理念、招生还是教师团队的建设。   名人坊:对中国学生有什么样的评价?   汉密尔顿:牛津招中国学生有 400多年历史,现在总共有750名中国学生。中国学生非常厉害,在我的化学领域,中国学生很容易在和其他国家学生的竞争中获胜。但是,我觉得他们挑战教授观点的能力欠缺一点,需要改善。   名人坊:牛津被誉为贵族学校,如何让贫穷和优秀的学生在牛津享受到公平教育?   汉密尔顿:牛津一直有一个政策,不让任何一个达到牛津入学标准的学生因为财政问题不能入学。只要达到牛津的要求,我们会有财政政策来支持他。   名人坊:您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汉密尔顿:作为大学校长,我不可以谈论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有三个孩子,我事事要求我的孩子做到优秀。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要他们做到最好最优秀。   每件事都要追求卓越 ,是大学核心价值观   和牛津、耶鲁古老的人文思想传统相比,斯坦福的标签是科技和新锐。 4月份刚刚揭晓的一份排行榜显示,十大最受美国员工喜爱的首席执行官中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竟击败了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名列第二,可见美国人对创新科技领导者的推崇。   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加州,以前是空荡荡的一块地方,都是草场、牧场,人口很少,是由那些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建立起来的,所以斯坦福大学的发展轨迹也带上了这样一种创新的痕迹。   全世界叹服的硅谷奇迹和斯坦福办学之路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名人坊:斯坦福大学是如何跻身世界一流高校的?   汉尼斯:要说有诀窍,那就是追求卓越。   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追求卓越,这也是大学的使命。   如何衡量大学的卓越?在斯坦福用五个指标来衡量。首先是教职员工的生产率。第二个是看你所做的研究对行业和同行的影响。第三是获得的奖项和同事的评估。在研究性大学,往往是 25%的教职员工决定大学在某一个学科的影响力声誉,但这25%的教职员工的工作也离不开75%的同事的支持。第四是学生的质量。最后是教学质量。这对所有的高校来讲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包括研究性大学,好的教学和好的研究并不矛盾。   如何来提升大学的卓越性?首先是要有一个能够保证自由探寻的体系。斯坦福的校训是自由之风永远吹,就是让老师来决定他们研究的领域和重点,只有这样,老师才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还要任人唯贤,不论资排辈。   我们要承认卓越是有限的,大学不可能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事都做得非常完美。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做到世界一流。   名人坊:如果斯坦福大学发现有一些学科可能做得不好,或无法达到原定要求和目标,怎么办?   汉尼斯:有两种解决方案。一个也许是我们的项目设置有问题,没有足够的资源做好这个项目。斯坦福以前也有护士、建筑学方面的学科,上世纪 60年代时把这两个学科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把他们做好。另外一种情况,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你又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对那个领域或者那个系重造重建,这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非常好的战略规划,保证我们所有的投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然后再决定如何进行投资,使得那个领域或者那个系成为一流。 (源于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精彩演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名人坊采访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管理|2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专业教育真有必要强调使用统编(规划)教材么??
chensh 2010-5-21 23:58
虽然自己在大学工作生活时间长了,但对大学的了解总还是有蛮多的疑惑。比如,在各类评比、评奖过程中,常常会要求或者强调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统编教材或者是规划教材,就是疑惑之一。 常想,大家都用一样的规划教材,不同高校培养的人那不就标准化了。真要如此,培养出来的未必是人才,只能是工业产品,而且还算不上先进(或者叫新潮)的工业产品。或许有人说,教材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老师在上课时不要照本宣科、要因材(人)施教。这就怪了,既然教材不重要,那就不必要求,更不必强调了,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也许决策者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认为规划教材(或者说统编教材)水平是高的、体系是完整的、尺度是规范的,使用这种教材一是可以保证高校专业教学的规范性、不同高校之间专业的可比性,可是,过于强调使用规划教材,没有看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要。记得在工业制造领域,常常是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而在人才培养领域,反倒搞起标准化起来了。
个人分类: 传播学教育探索与思考|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不承认我们的大学教育?
longfo 2010-5-19 13:26
中评社台北5月19日电(记者 康子仁专访)台湾桃园县平镇市复旦高中,今年出了位风云人物,学测考67级分的高三女生贾晋瑄,放弃就读台大、清华和交大的机会,选择前进大陆,就读上海复旦大学医学系8年博士班。她在接受中评社专访时强调,大陆人才济济,到处都充满竞争力,只要花8年时间,就可以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她认为相当值得。   国台办上个月宣布,今年起台湾高中毕业生,只要学科能力测验成绩达顶标级,即可免试申请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陆123所大学。贾晋瑄表示,在国台办宣布之前,台湾的复旦高中就与上海复旦大学密切交流,复旦大学从去年开始,每年提供一、两个名额给台湾复旦高中,只要成绩名列前茅,在全校前十名,通过复旦大学教授面试之后,就可以直升上海复旦大学。   贾晋瑄说,去年已经有位学姐何安琪,同样申请到上海复旦大学医学系8年博士班,让她也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念头。大陆在全力发展经济,硬体建设突飞猛近,没有去过上海的她,很想要去看看。 贾晋瑄透露,在台湾铭传大学信息学院担任院长的父亲,曾经到过上海复旦大学,非常赞成她到大陆念书,在内坜高中教数学的母亲虽然不舍,但也希望她有机会到上海闯一闯,因此她在3月份提出申请,3月底、4月初有3位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亲自到台湾面试。参加面试之前,她与人在上海复旦念书的学姊何安琪通电话,向她请教要注意哪些事情,经过面试之后,上海复旦同意她入学就读。   贾晋瑄指出,等到上个月国台办宣布,鼓励台湾高中生到大陆念书后,她所就读的数理资优班就有6、7人提出申请,科系包括财金、药学、信息与医科,预计下个月前往上海面试。   尽管上海复旦名声响叮当,在国际间的学术地位早已获得肯定, 但由于台湾还没有承认大陆学历, 因此如果到复旦念书,未来一旦回台就业,学历认证方面还是有风险存在。贾晋瑄说,她已经做好生涯规划,也有心理准备,如果毕业后就要找工作,可能会留在上海,或是选择出国深造,有了国外学校的学历,回台湾找工作大概不难,就算政府不承认大陆学历,应该没有太大影响。 除了未来的就业问题,让她踌躇在三,贾晋瑄也担心两岸文化差异的问题,去复旦念书之后,必须住在学校宿舍,4或6个学生住在一起,担心会和大陆的学生生活习惯不同。此外,由于大陆是用简体字,认字应该比较不难,但是要书写流利,恐怕得多花一点时间。   贾晋瑄表示,学姊何安琪叮咛她,最好要有退路,在台湾保留一个学校的学籍,如果在上海真的不适应的话,还可以回台湾继续升学。所以虽然她已经被上海复旦录取,还是持续准备台湾7月的指考,到时候会先考上一个科系,注册之后办理休学,就可以保留学籍。   贾晋瑄认为,复旦大学的学生资质都相当好,一想到要与这些人竞争,让她内心充满不小的压力,但是她也有信心,未来一定要设法在生活上独立,而且要能忍受挫折和寂寞,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笔者评论:我们大陆的教育不是一直很牛的吗,怎么连台湾也不承认我们啊,尤其是这个八年教育,拿了博士的话会不会得到承认呢,那么我们承认台湾的教育嘛,我们的教育怎么搞的,先搞出一所大家都承认的大学来吧,我觉得。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投资教育是一本万利,与张天翼兄商榷
chrujun 2010-5-17 12:49
我在5月13号写了一篇关于国家宜加大投资,重金全新打造一所世界顶级大学的建议【1】。张天翼兄认为没有必要,是劳民伤财行为,他的评论如下: 发表评论人: tianyizhang6 删除 回复 陈兄把大学看得太重了。依我看,大学更像奢侈品,国家富了,大学的地位自然就上升。用金钱累起来的,基本是劳民伤财,和奥运世博差不多。 我对此不敢苟同。我觉得国家加大教育投资比投资奥运和世博强得多,投资教育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历史欠账特别多。中国的GDP快排到世界第二了,但就中国的科技实力来说,我敢肯定没有人敢说中国科技水平比俄罗斯强,更不用说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了。 科技实力差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水平差、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大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德国、美国等国的崛起可以看出。 日本在战后是一片废墟,但凭借高水平的劳动人口,日本很快发展起来了,德国也是。试想,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教育,日本和德国能够咸鱼翻身吗? 中国一直在引进机器和技术,但无法像日本一样获得相应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没有跟上。 国家富有大学不一定得到相比例的发展。中国现在算小富,根本谈不上强。 在教育上大力投资,其效果一定比奥运和世博强多了。印度一直对IIT大力投资,IIT对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作用。前几年,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顶级牛人写了一本书,书的后面列出了他班上的学生及国籍。我发现来自印度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中国人却一个都没有? 这次的I2MTC会议,有一个技术委员会名单,没有一个中国人,而马来西亚都有两人。中国人现在的文章是不少,但高水平文章真的不多。去年我了解到业内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中国就一个院士去参加,但只弄了个张贴报告。可以说,中国在科研上的亮点不多,在国际上落后的领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落后。这里面既有体制问题、也有投入问题。 我提建议意在从体制和投入上解决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问题。 现在深圳在开展试验,但相对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力度太小、魄力不大,尚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中国高等教育落后的现状。只有把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上升到国家意志,真正从体制和投入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前途。当然,这里面涉及到非常敏感和复杂的政治问题,对中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无异于开展一场真正的革命。 【1】 陈儒军,2010, 全新打造中国智慧之都,建设中国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3738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4180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增加理财投资教育
zoujingzone 2010-5-10 17:26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以知识技术类为主,涉及理财投资都是工作后的事情。这是否也是虽然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效果有限的原因之一。个人感觉大学教育中应适当增加理财投资教育,这里的理财投资教育并不是指投资股票基金等风险机会投资,而是小到稳定的个人理财投资,大到整体未来创业的理财投资。 浅谈其不利和有利处: 有利之处:大学生从对自己生活费进行理财,能够建立节省意识,克制花销。令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财投资概念。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可在大学就为未来事业打基础和规划,想从事稳定工作的学生可在步入社会工作初期就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理性规划。 不利之处:学生年轻,会受利益和外在的投机性诱惑,沉迷其中,耽误课业,误入歧途。 增加理财投资教育的度不好掌握,个人认为应该以稳定为主,加少量风险投资知识,应重在培养理财投资概念。 个人认识浅显,仅供抛砖引玉。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博士学位1/7授中国人 为美学术界带来新气象
FupingZeng 2010-4-10 23:59
美博士学位1/7授中国人 为美学术界带来新气象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百人会第19届年会4月8日接连举行三场专家研讨会,最后一场重头戏是美中知名大学教授讨论培养下一代全球化人才。多次访问中国的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John Hennessy)表示:中国学校值得美国学校学习的地方,是中国学校更加鼓励学生进入科学领域,特别是女性。美国人不应该再把所有聪明的人都送去华尔街。我想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对我们没多大好处。 研讨会由加州大学唯一的华裔校长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杨祖佑主持,中国两大名校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与汉尼斯、加大圣地亚哥分校校长福克斯(Marye Anne Fox)同台。与会者都强调跨学科广泛教育的重要性。 主持人杨祖佑首先提出,全美国每年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中,每七个人就有一人来自中国。这些人中93%计划回中国发展,但实际留下来的人超过60%。另一项有趣的数据显示,这些中国学生中有92%学的是科技,只有8%钻研社会科学。中国留学生已经为美国学术界带来新气象。 率先发言的周其凤表示,北大非常重视国际交换学生为校园带来的国际学习风气。中国第一学府目前有4000位国际学生,其中2700人正在攻读学位。 拥有北大荣誉学位的汉尼斯则强调,有世界观的学生必须具备判断性思考的技能,能提出关键性的疑问。 他表示,国际事务中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领导人必须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汉尼斯说:现在的世界任何工作再也无法避免跨越国界,就像任何硅谷企业都需要与亚洲公司合作。全球的大学都意识到彼此间合作的重要,无法闭门造车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则说,教育新一代中国人才面临新的挑战,除国际观和广泛的学习外,现在更应教育学生具有社会责任。特别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更突显出道德与才能兼顾的重要。 在化学领域有杰出成就的福克斯是与会校长中唯一的女性。她强调公共研究大学的价值。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同等重要。她也说:大学里有各种学系,但这些学系不是根据人类实际面对的问题所制定的。因此更显现出合作的必要。 杨祖佑问在场的校长中国何时才会出现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汉尼斯答道:这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在中国充满了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有杰出的表现。但诺贝尔奖和实际的成就大约有20年的时间差距。 顾秉林则表示,中国学界和诺贝尔奖所熟悉的欧美学术体系仍有差距,但做学问的人本身不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10年到20年之间自然会出现。
个人分类: 学术教育|2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时寒冰:美国大学教育让人震撼(转载)
njzhaoxm 2010-4-10 13:41
美国因何而强大? 这是许多人心中的谜团。 这次美国之行,在美籍华人吴隆、Susan等的引荐下,我近距离接触了美国的大学教育,为那种自由交流构筑起来的享受型教育而震撼。 从洛杉矶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了San Diego(汉译:圣迭戈或圣地亚哥),据朋友介绍,圣地亚哥大学属加州第三大学,近年来排名上升较快。该校国际生(美国以外国家的学生)的比例为2%。 我运气比较好,正好赶上学校开学,我上了Barry Naughton(巴瑞诺顿)教授的第一节课。Barry Naughton教授是美国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著名专家,其观点对美国政府有着较大影响,著有The Chinese Economy(该书也是美国一些大学的中国经济教材)等多部著作。 Barry Naughton在开讲时,谦虚地说:今天,中国学者 时寒冰 先生来听课,我非常不好意思,我讲15分钟,请他为大家做个演讲。然后,他转向我,这样安排会不会让你为难?这个开局让我很意外,我赶紧说:我是来学习的,非常希望分享教授的研究成果,到后面我再讲点吧。Barry Naughton说:那好吧,我先讲点有趣的东西。 当他打开PPT开讲的时候,我吃了一惊。新学期第一课,他讲的竟然是次贷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讲了中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Barry Naughton用了赌这个词。他说:目前来看,中国赌赢了,中国经济在复苏。但是,他认为,中国救市措施过猛,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并且,他认为,这种猛药催生出来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难以维持,他预计,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下滑 接下来本来是互动的环节,但Barry Naughton把剩下这1个小时的时间给我演讲了。 由于Barry Naughton讲的都是最新内容,下面听课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 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值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借鉴的,当老师们拿着他们自己都认为严重过时的教材宣讲时,听课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兴趣的。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小学、初中教育虽然以应试为主,缺少与实践的结合,有诸多缺陷(见我的一篇旧文《中美差距从儿童就已拉开》 ),但是,毕竟还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多一些交流和实践,就能弥补不足,迅速赶上去。遗憾的是,在最关键的大学教育,中国却几乎是放弃了。很多学生厌学,忙于谈恋爱等事务,而我在美国San Diego大学的几天,感受到的最震撼的,是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提问、发言,与老师交流、互动,这样的学习环境,你不想学都难。 同样感到震撼的,是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在刚入校的时候,一位50来岁的教师热情地向我介绍学校的情况,谈到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她眼睛里闪耀着幸福的亮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两个字敬业。在美国的日子里,我接触过许多行业的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敬业和满足感。如果找寻美国强大的根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问一位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到San Diego大学读硕士的同学,国内的大学教育与美国有什么区别。她的问答是:国内的教育枯燥,这里的学习氛围好,让人喜欢。她用enjoy来表达自己在这里的学习感受。 如果愿意学,学校会提供很多的学习机会,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国内的一些学生,一旦到国外的大学留学,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但学成后绝大部分留在了国外。如果国内给他们这样的氛围,能培养出多少优秀的人才啊! 大学教育是冲刺阶段,在美国,小学玩着学、中学慢步走、大学快跑,从婴儿到健将。国内则是小学、中学玩命跑,大学玩着学,这种萎靡的状态令人揪心!亲历美国的教育,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也感受到了紧迫感和压力。 Barry Naughton讲完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之后,我做了一个有关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演讲,结束时,我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做研究,都要保持基本的良知和立场,而不是基于某种利益;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正义和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希望大家多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给中国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中国。国外的批评和建议,更容易影响中国的决策者,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演讲后,又与Barry Naughton教授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 这是一节更令我震撼的课,这堂课简直就是实战部署,原来,中美之间过去的较量,面对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教育训练出来的对手!我把这节课的笔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反思、改进我们的大学教育,否则,我们的差距就不是一点点的问题。深为忧虑! 这节课是晚上7点开始的,小班,总共只有12个学生,属于边讨论边上课的,上课的教授是美国前助理副国务卿Susan Shirk女士,她是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专家,有名的中国通,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研究中国。她写过四本与中国有关的书,最新的一本是China:Fragile Superpower即《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从书名可以看出来,她的书让国内领导人非常不爽。 Susan Shirk与中国有较深渊源。1971年,Susan Shirk作为美国研究生访问团的一员第一次到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也许,这是她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开始。她对中国了解较深。吴老先生给我介绍了她的一件轶事:在跟中国的一次谈判中,她要求所有成员的衣服都必须自己洗,不能送出去洗,给中国一种随时要撤离的印象,在心理上给中国代表施压。 而真正让我感受到她的厉害的,是她的课,她讲的是中美关系(博弈): 她让学生记住两点: 1)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点:台湾。 2)中国追求的目标,有特殊性,并非像美国那样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还有面子,有些时候,面子的分量很重。 她这样要求学生: 1)分成四组,两组代表中国,对中国政府提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即如何对付美国);两组代表美国,对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并说出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对付中国)。这两方四个小组都必须谈及台湾问题,因为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持续的问题。然后,可以选择从经济、宗教、气候等等具体的关系谈起。讨论的时候,视野要开阔,别受局限。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 2)每个小组须写出10页的文章,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她要求每个人都为这个项目做贡献,多付出,多阅读,发挥团队精神。接着,Susan Shirk推荐了几本书,然后,希望同学们为了寻找到最佳方案,阅读、查找更多的书籍、参考文献等。 3)每个小组都必须对台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Susan Shirk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牌,看得何等重要,运用得何等娴熟,由此可见一斑。 Susan Shirk提出,如果哪个小组率先交文章,她会给奖励,后来自由发言的时候,有同学问给的是什么奖励。Susan Shirk笑着说还没有想好。 然后是讨论。Susan Shirk出了几个题,第一个是,美中关系为何重要,又为何难以处理好?我大致记得几位同学的回答:制度问题、民主冲突、决定政策的机制不同等等。 Susan Shirk做了补充,其中一句比较有意思,我记得非常清楚:美国和中国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都自我感觉良好。所不同的是,中国领导人比较满足于自己的权力,没有兴趣让别的国家去仿效它,以维持权力的稳定和安全为核心,而美国觉得自己的制度最好,希望全世界都仿效它。 Susan Shirk对中国的批评我不在此处列举,以免这篇文章被无辜屏蔽。她讲的经济方面的问题却非常值得一提,这是她对中国最满意的地方Susan Shirk多次提到:中国就像一个银行家,对美国慷慨提供经济援助,这会促进美中关系。她提到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这是我印象中,她对中国最正面的评价,但我心里却说不出来的难受。 同时,Susan Shirk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威胁。她认为,中国与当年的日本不同,两个经济体是各自独立的,更多的是互补关系。 Susan Shirk曾担任美国政府的中国问题顾问,在奥巴马组阁以前,她被媒体评论为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人选之一,其观点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即便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敬业和专注。离职即平民,在美国,自由平等之深入人心,真的很令人羡慕。 我必须要强调的是,San Diego大学,确切地说,是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在美国大学的排名中,大致位居100名附近(现在有上升),并非名校,即使这样一个学校,其教学理念依然令我非常震撼。2007年,北大建设五星级宾馆的新闻引起一片争议,而当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前400名中,中国大陆地区仅占8所,排名最靠前的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差距。 如果算,这绝不是全部,因为,还有更深的诸如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10月1日晚上,在中国庆祝国庆的时候,San Diego大学四名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专家,联袂做了一场演讲(见下图),四人分别从四个角度对中国问题进行了剖析。听课的不仅有学生,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吴老先生夫妇、Susan夫妇也都去了。美国的大学是比较开放的,其课程安排都挂在网上,像这样的讲座,附近的市民有兴趣的也可以去听,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意义上开启民智的场所。 在美国,对大学功能的排列,位居第一位的是社会批判的功能,不媚权,不依附于政治。为了确保做到这一点,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简称AAUP)促成了教授终身制制度的确立,强调教授作为教师和学者有权自由发表言论,除非不称职或有道德缺陷,教师的职位必须得到保证。美国人认为,学术自由是大学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教授只要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同时坚持中立的原则,可以不受其他任何限制。 也因此,美国的大学很多时候并不和美国政府保持一致,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反战高潮无一不在高校风起云涌。美国大学虽然未必和美国政府保持一致,却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保持一致。这听起来别扭,却是事实。 美国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是与实践结合很紧的,是充满乐趣的享受型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不再是摧残,而是一种吸引和磨砺。所以,我将来也打算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从美国回来后,不知怎的,紧迫感变得非常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鞭子敲打着自己,得空就读书、查阅资料,但是,我也知道,一切皆有定数,很多努力或许是徒劳的,一些实话也会令一些人非常不快,但不管怎样,我牢记爷爷的话,为了故乡芬芳的泥土,永不放弃。 来源: 时寒冰 个人维护博客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3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生当掏粪工反映教育低能
accsys 2010-3-5 11:23
《新京报》报道: 昨日(2010.3.3),5名经过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掏粪工在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拜师、上岗。他们于去年10月在近400名报考者中被录取并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据了解,5人中有两名党员,年龄最小的23岁,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法学等。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为我国的大学教育感到悲哀。请问这400名都真是拿了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吗?他们是掏粪专业还是环保专业? 窃以为环保尚可以办大学本科教育,如果只是掏粪,我想至多办个技工培训学校就可以了,何须要有大学文凭? 该现象反映的不是人的思想品德问题。虽然我们应该赞誉这些无奈的大学学子不耻掏粪的品德,但亟需反思的是我国大学教育水准的低下。事实上,某些大学给学生的仅仅是文凭而已,试问如今大学文凭价值几何? 2010-3-5
个人分类: 随笔|3215 次阅读|6 个评论
行政主导的全民急功近利 何时休?
王惜宝 2010-2-7 18:54
当今社会,欣欣向荣!不过也人人浮华,心心浮躁!一个人想不浮都难啊!为啥啊,领导逼的! 你看全国的GDP年年增长10%,你的业绩不增长10%能行吗?达不到10%,你是落后分子,就会有挨K的危险! 因此,大家就不难理解年年出现的各省的GDP总和大于全国的GDP增长率的现象,不这样才奇怪呢! 诚然,对于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企业公司,领导作这样的要求不算为过。奇怪的是在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高等学校以及以科学探索为宗旨的科研机构,眼下照样也是年年定量的业绩递增要求,而且这业绩要求主要的也是经济(经费)和论文指标! 我不知道国家有没有下指标给教育部,也不知道教育部有没有下指标给学校,方正作为普通教师的一员我已经接到了学校下派的不断递增的业绩要求。 企业创造效益可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研发新的产品。先不说老师的业绩该如何要求,光说老师要创造更多的业绩要靠什么? 也许在领导眼里,大多数老师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够努力,必须施加更大的压力来逼迫老师今年更玩命!明年呢?后年呢? 年年都提高要求,会有怎样的结果,各位看官心里都明白....... 也许领导觉得量化的要求是最容易管理和操作的,考核容易!数字也好看!年初指标一下,年底依指标考核,多省事啊!这是领导的业绩! 行政领导的任务也许不该就这么简单地给各位老师下指标,而是应该着手如何去组织老师、服务老师,学校业绩的提升或许就取决于行政领导的组织和服务。 高等学校教育为本,育人为先,可眼下行政主导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让每个老师都难以静下心来去做好每件该做的事,又谈何出精品,谈何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以目前这种人人心浮气躁的心态如何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一切用钱衡量时
xuning001 2010-1-20 08:54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大学普遍存在的延长假期问题。作者说,大学延长假期节省了管理费、取暖费等不少费用,但却缩短了学生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学校是否应该考虑退一步分学费给学生以补偿。 大学延长假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以学期制来讲,单位课时时间可能有所减少,但是总的学时数未必减少。所以,学生们说缩短了在校学习时间恐怕会遭遇婆说婆的理,媳说媳的气的尴尬结果。但是,这位作者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是难能可贵。文章至少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1. 校方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值得我们思考。在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时,尤其是在改变学期时间安排时,校方是否应该征求一下学生们的意见呢? 2. 大学的学习生活仅仅是完成教学时数吗?大学教师和学生是否还有其它的任务和使命? 3. 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方是否一切都可以以钱来作为政策调整的衡量标准?是否应该重提大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考虑到现在大学普遍欠款,并且数量不小,在许多方面,校方领导者确实很难解无米之炊。同时,我还考虑到,自五四以来,大学总是在改革改良的关键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社会道德的引领作用。但是,今天,我感觉很难看到大学的生气和活力,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钱来衡量,的确令人忧虑!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拿来与读者分享和思考: 当你的一切储蓄明天就会一干二净的时候,勤勉就似乎是无用的了;当你对别人诚实而别人却必然要欺骗你的时候,诚实就似乎是无益的了;当唯唯诺诺混日子才可以苟全性命与财产的时候,就没有要拥护真理的理由了。一个人的德行若是除了现实计较而外便没有别的根源,那么如果他有勇气的话,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就会变成一个冒险家,如果他没有勇气的话,他就会只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怯懦的混事虫。
个人分类: 论坛|4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的确做得有点过
hhanb 2010-1-7 11:54
北大 2009 年突击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还是在力排众议中前行着。本人此前也曾凑过热闹,对这一在北大看来具有改革意义的事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这一举措有失公允。因为北大不是私立学校,北大是全中国人的北大,既然是这样,那么北大推出的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不应该违背公平这一基本原则。再说,即使是北大权力再大,威望再高也不意味着,他就有权视教育公平于不顾。 按说这事已经过了最热闹的峰值,可是薛涌这位北大校友又跳了出来,再次拿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事,他偏偏拿出的是哈佛这所私立大学同北大进行比较。看得出薛先生的用意很明确:人家一所私立大学都能将教育公平原则置于重要位置,而北大作为中国公立大学的旗帜,却可以将教育的公平原则丢弃在一旁,任由自己指定几所重点中学,说招谁就招谁。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远够不上嫌贫爱富,但广大农村学校根本无缘,这就让人觉得有些过分了。而据薛先生介绍,美国常青藤大学普遍遵循的规矩,是给贫困生和弱势阶层子弟提供各种优惠。为此,哈佛大学招生院的做法可谓是颇费心机,想方设法将照顾穷孩子读书落到实处,而不是摆摆花架子,走走过场。 巧得是 2010 年 1 月 6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个德国人眼里的中国高考,在这篇报道中,一位德国小伙子居然说出了中国式高考最诡谲的要害之处: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能不能少跑美国、欧洲,多跑跑西海固?这一问,连我都觉得脸上发烫。这些年来,高考改革可谓是出招频频,可就是将农村抛的越来越远,农村孩子读大学难,读名校更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一点就连总理都急在心里。 如此看来北大的做法是有点过。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学与科研关系刍论
罗时光 2009-10-12 00:39
教学与科研关系刍论 --- 以高校外语教学为例 罗时光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似乎历来就深受教育界之关注,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将其列为教学研究抑或教改研究的项目之一而倍受重视。然而,从客观上、以及现实的操作上来说,我们的做法却往往恰恰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二者的关系虽然简单明了,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往往无意识地南辕北辙,动辄将二者关系任意割裂甚至倒置。这一切皆源于我们习惯性地抑或常识性地坚持一种可谓完全颠倒的错误认识之必然所致。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日语教学经验,对之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分析。那么,首先教学与科研究竟有何关系呢? 一、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辩证统一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当中,其必然会深刻地领悟到教学与科研实乃一体不二、相辅相成之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笔者正是于多年的日语教学当中才深刻地体念、感悟到了这一点。在担任日语系高级日语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就深刻感慨,倘若我们教师对教材当中出现的大量的高难度的日语词汇、词义辨析乃至日本深层传统文化等,不去进行深刻的专研及不具备相关广博的学识的话,则势必难以胜任该课程之讲授的。 比如,高级日语教材第一册就出现「言霊のさきはう国」(中文译为:语言灵力兴盛之邦)这样一个单词。 (P8)这里,首先是「さきはう」一词,学生们在现代日语词典里是不可能查到的。因为它根本就是一个古语「幸はふ」,在日语古语词典里释义为「栄える」、「幸運に会う」(繁荣、幸运)之意。 (P495)在此「は」通常念做「わ」、「ふ」念作「う」,整个单词念成现代日语即是「幸わう」,即「豊かに栄える」(繁荣兴盛)之意。倘若日语教师平素就缺乏日语古典文献之阅读基础的话,则对「さきはう」这个词,就必定要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束手无策。可见,作为大学教师,若无平素之科研,又何来高水准的教学呢! 又,在「言霊のさきはう国」这个词中,对「言霊」一词的释义, 亦决非只可凭着一点点表面的词义揣测或胡弄,我们就可被堪称为是所谓的教学能手的。 因为此词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本神国词汇,显示了日本最深层的传统文化之精粹,即所谓日本大和魂神道神国思想之根本核心灵魂理念的集中表现之一。日本复古神道之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就在其国学理论之奠基作之一的『語意考』中大昌其所谓神国「言霊」论,以极力标榜其所谓神国大和民族之万邦无比的优越性 (P396),日本神国军国主义之根本思想源流亦可谓尽皆渊源于此。对高级日语课中出现的这些词汇,倘若日语教师们未做过精深的阅读甚或研究,是不可能准确理解,并作出清晰地讲解的。这就足以说明大学教师之学问、科研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科研、学问才真正是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亦更是高质量教学的根本、绝对的保障。 反之,于日语的教学当中,通过教学以及对学生提问的解答,亦大大地促进了我们教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业务能力越来越高,学问越做越好。笔者诸多关于日本大和魂神国思想的系列论文,便是在教学当中引发的思考,及为了解决教学当中的难题而获得的一点点心得,感慨非凡。可见,教学亦可促进科研,此言实在不虚。所谓教学相长的意义亦莫过于如此。 由是观之,对于一个大学教师而言,从事外语教学,首先需要在外语语言上痛下功夫、刻苦专研,必须具有平素的科研积累。同时亦还须得有广博的学识,也即是说,日语教师即便是担任一般的基础日语课,也必须对日本的文化、哲学、宗教等有所研究,方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这也是出于对外语学科教学的需要,正如北京大学日语系博士生导师刘金才教授所说:我们外语学科的学生要增强人文素质和思辨能力,就必须加强文化课的教学,并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对象国精神文化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和逻辑的探究与分析。 (P2) 故可一言以蔽之,唯有扎实的科研、精深的学问才是精彩的外语教学及课堂的根本前提与保障。 以上所举亦只是日语教学之冰山一角,同样情形可谓遍地皆是,实在无法一一例举,这尤其是诸如笔者所担任的日本文化、日中文化比较之类的课程就更加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教师们还必须首先是个学者,而不能只是个一问三不知的教书匠。换言之,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如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虽是如此的简单明了,然我们却往往无意识地不明其理、将其关系割裂乃至颠倒,使得教师们的专业水平难以提高,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令学生们大失所望,以致被有的极其优秀的同学批评为误人子弟,害人不浅。那么,我们这些颠倒的认识于平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二、教学与科研关系之认识误区分析 (一)、本末倒置、割裂肢解,自我定义为教学型 教学与科研之如上纯然一体的关系,在我们现实的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被肆意割裂乃至颠倒。也正因为极其不明教学与科研之本末主次及其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之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我们往往无意识性地、普遍常识性地认为,唯有课堂教学才是大学教师的本怀,及全部、唯一的工作;并由此认为,所谓搞科研、做学问便是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进而是对教学工作的障碍,是教师们只为自己盘算着想、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不敬业表现。基于此认识,我们往往无意识性地将所属单位界定为是所谓的教学单位抑或教学型大学。 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之下,各大学普遍推行的诸如学生评教、督导组监督、教师同行相互听课等重视教学之必要管理机制抑或管理手段,便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本不该有的负面影响,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对教学的某些危害及遏制。这是因为当我们无意识地割裂甚至颠倒教学与科研之纯然一体之关系,将科研从教学中排除,视课堂教学为大学教师工作的全部与唯一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在偏颇乃至颠倒的认识之驱动之下,将原本于主观上重视教学之学生评教、督导组监督、教师同行相互听课等积极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中推向偏颇甚至极端,如此客观的危害、遏制教学之负面影响与必然要素便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所谓教学单位抑或教学型大学之无意识的自我定位,从实践上、客观上来说,实在是可谓偏颇乃至颠倒的极端认识,有害无益。 又,从逻辑上抑或理论上来说,倘略我们加以理性的思考便不难发现,于大学而言,不仅教学型大学之提法不妥,就连所谓科研型大学甚至教学科研型大学之提法亦失之偏颇。换言之,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而言,将大学分为这三种类型之分法及提法,均是不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因为此三分法及提法均割裂甚至颠倒了教学与科研之客观的纯然一体之关系。如前所叙,我们已经明了,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既然科研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故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则所谓教学型之教学便缺少根本前提及内容保证,不仅割裂偏颇,更可谓本末倒置,犹如无灵魂之躯体,因而是极其空假虚伪的。又 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科研不离教学,故所谓科研型之提法亦是偏颇极端、不合大学教育之精神的。再看所谓教学科研型之提法,虽于表面上比前二者趋于周全,但亦有将教学与科研当作两个相互独立的物体之嫌,有悖于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之辩证统一关系,故此提法仍是不妥的。最后,既然教学与科研二者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那么,我们将其三分之划分法及其提法,便是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割裂、肢解,如此,我们的认识便断无正确之理。由对教学与科研关系之理论上、逻辑上的割裂、肢解乃至颠倒的认识,则必然逻辑地导致了我们于现实上客观的种种认识误区及其所产生的对大学教育之负面影响乃至危害。而此认识误区,往往又更易寄生于外语系,实在不可小觑。 (二)、观指为月,把教学方法当作教学本身 在以上错误的认识思想指导之下,源于所谓教学型之自我定性,视课堂教学为大学教师工作的全部与唯一,则我们必然会进一步滑入更深一层的极端,于无意识当中把教学方法当作教学之本身而不能自觉,此亦为上述错误认识之逻辑发展的必然。在客观的现实上,此种情形亦的确可谓屡见不鲜啊。 然倘若我们以理性而观之,则不难发现,于大学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其实是由教学内容与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二者构成,前者是主体、本质、灵魂、内容乃至目的,后者只是达成前者的手段、方法而已。二者虽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教学当中,但手段毕竟不是目标。这就犹如我们以手指月而把手指当作了月亮一样,然手指毕竟不是月亮。 对于我们常易陷入的这个思维误区,佛教哲学早已有着极其深刻的揭示。正如《楞严经》所说:如人 以手指月 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意思是说,就像有人用手向我们指示月亮,我们就应当顺着这指示去看月亮。倘若我们只以手的指示就以为是月亮了,则我们不仅看不见月亮,就连那手的指示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把指向月亮的手当作月亮了。亦即把手段、方法当作了内容与目的,实在是愚昧。故其他经典便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批评,如 《楞伽经》便有云: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 《大智度论》亦云: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 我们于平常的工作中过分地强调教学方法而极端排斥甚至仇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尤其深化,也正是此愚昧之举的典型表现。佛教哲学这些深刻的譬喻及批评,预示着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这些错误愚昧的思维及其作法做出深刻的反思。 同时,从逻辑上来说,作为教学之主体、本质、灵魂的教学内容,又是来源于学问与科研,故教学内容之本质即是科研。换言之, 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之本质、灵魂及内容, 故 教学实由教学内容之科研与教学方法二者构成。 由对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之关系的割裂乃至颠倒的认识前提出发,我们必然 轻视乃至排斥科研,甚至 不可避免地在内心底里产生一种极端仇视的 莫名情绪, 将科研从教学中排除, 如此,教学便丧失其内容与灵魂而成为教学技巧,犹如失去灵魂的躯体。 此时,教学之本质便是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手段,并进而必然客观地、逻辑地使我们的大学及其教育本身最终在本质上变成 观指为月之 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方法的患滥基地,及 巧妇强为无米之炊的闹剧场。如此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只要躯壳不需灵魂,犹如猴子尽捡芝麻却丢西瓜,致使教学在本质上名存实亡,如此重视教学,实无异于取缔教学。 如此,我们的大学便最终与真正的大学精神及其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分道扬镳。 此点亦似乎对外语系影响甚为严重,值得关注。 (三)、对个体之教学评价,非类相比、牵强附会 以上的错误乃至愚昧的认识及其思维方式,亦充分暴露了我们于认识领域非理性的一面。在现实当中似乎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倾向,也即很多教师动辄就认为,学问、科研好的教师一般教学都不好,故重视科研并非是大学该做的事。毋庸分析,此种认识首先皆源出于前面我们所指出的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之错误的认识,故此不再赘述。 然倘若说前面所述之几点认识误区是源于我们无意识的思维及其结果的话,则我们现在对一个科研好的教师动辄就妄下如此不实教学评价,就属于个人主观的意识问题了,换句话说,已变成了个人之人格、道德的问题了,从而与大学教师之高尚人格风范格格不入。这首先表现为于主观上为自己的不学无术作掩饰及辩护,其次便表现为以攻为守、主动攻击他人,以论证自己堕落存在的合法性。在此非道德的论证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采取非类相比、牵强附会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比如,我们动辄就会举出数学家陈景润,说他学问虽好课却上得不好。此传言是否属实,我们暂且不论。那么,科研、学问好的教师课却上得不怎么好的教师是否存在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倘若该教师科研、学问也很差的话,则其课堂教学势必更加糟糕,这一点却是不可否定的。也就是说,科研、学问好课却上得不好的情况,其实是因为每个个体之其他差异所致,比如个人口才、是否善于表达等所致,换言之,课堂教学不好并非是科研、学问好所致。对某个教师个体之教学评价,我们往往以其某弱处去和其他个体之相应长处相比,从而得出某个个体以其弱处而导致的相对的教学不好,乃是源于其最善长之处的科研、学问所致,就实在是张冠李戴、胡乱比附,大失公允,此即谓之横向非类相比、牵强附会之非理性思维方式。此亦似以外语系之评教表现为最。此故对任何一个或一类教师之评价,应该如此说才是公正的,即对任何一个教师而言,倘若其科研学问好,则其教学相对于他自己纵向比较而言必定更好,反之亦然;又一个上课(口才、讲课技术好)受欢迎的教师,倘若其科研学问也好的话,则其课堂教学势必更精彩更真实有力,反之则相反,因此科研是必须的。如此换位思考,教学与科研之关系,及对教师个人之评价,才始见真实与正确矣。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已充分明了,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故教学实由教学内容之科研与教学方法二者构成。因此,倘若我们割裂、颠倒二者之关系,轻视乃至排斥科研,则教学便必然丧失其内容与灵魂成为教学技巧,名存实亡; 并进而必然客观地、逻辑地使我们的大学及其教育本身最终在本质上变成 观指为月之 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方法的患滥基地,及 巧妇强为无米之炊的闹剧场,从而使得我们的大学最终便与真正的大学精神及其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分道扬镳。 而此种认识误区及倾向又以各大学之外语系为最,实在是值得我们这些外语教师们深思。 又大学依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讲授学问之场所学园之渊源 (P44),决定其本质乃又是学者讲授学问的地方,故大学教师之本怀便是做学问、搞研究,以精深广博的学问强有力地支撑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大学教师们还首先必须是个学者,必须拥有学者的浓烈情怀及高度自觉,是纯为做学问、传授学问而来大学任教的。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由可能在本质上、内容上、客观实践上为大学生们提供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为令学生们无限敬仰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此点对外语系教师似更为紧迫富有意义。 依此客观之理,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大学教师乃至外语教师,担任日语课,我们不仅首先需要在外语语言上痛下功夫、刻苦专研,以精深的关于日语语言方面的科研来支撑课堂教学,以成就纵向之外语教师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必须得有广想甚至中西之哲学文化等有着广泛的猎摄乃至研究,尽量做到文史哲外兼通,如此方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课堂教学,以达成横向之外语教师的向上追求。纵横捭阖,精深广博,方始堪称为一名合格的日语专业之大学教师。在这方面某些一流大学的外语系及其教师们给我们树立了绝好的榜样,如北大日语系博导刘金才教授便是这样的外语教师之典范,虽身为执教于外语系的日语教师却通晓日本历史文化,文史外兼通,驰名于学术界。其于北大历史系跨学科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并撰写精深的跨学科博士论文《町人伦理思想研究日本近代化动因新论》等 ,均显示了其纵横捭阖、精深广博之外语教师的优秀学者风范。而这些倘非建立于我们前面所分析指出的正确的大学及大学教师观的基础之上,是绝难出现及成就的。 作者简介:罗时光( 1973- ),男,江西丰城人,苏州科技大学日语系讲师,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从事日本宗教思想文化研究。 本文摘自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4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yuelugj 2009-10-8 20:33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来源:南方网 作者:熊丙奇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 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 学。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 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 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大陆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 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以及内地几所著名大学的排名要低于香港和台湾地区几所大学的排名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 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 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 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 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到今天并没有解决。欲解决这个问题,以笔者浅见,有必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这 方面,可从学习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经验做起。我国深圳地区,已启动借鉴香港地区办学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 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环境。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4359 次阅读|8 个评论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pikeliu 2009-10-5 08:44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录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它表现为学生质量的不断变化。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根据资源/声誉或学生成果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应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或者根据教育过程的质量来评价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对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 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质量 学生质量 过程量 评价方法 Concept and assessment approach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bstra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al quality is a procedural quantity, which is embodied as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quality of student. When we assess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we should depend on the value-added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 or the processes of education, not the resources/reputation (or the student outcomes) that are not valid proxy variables. In practice, we will take the total assessment approach which assess the three elements of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quality quality of student procedural quantity assessment approach 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和公众也日益关注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但有关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本文先对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评述各国高等教育界常用的几种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一、有关教育质量的不同观点 范富格特等高等教育专家指出,质量问题几乎到处蘑菇似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虽然一般认识到院校必须对它们活动的质量负责,但关于质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伯恩鲍姆区分了三种质量观点:精英主义的观点、社会的观点和个人主义的观点。 英国学者格林在《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一书中把人们关于教育质量概念的看法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观点 :(1)独有的、优秀的。例如,牛津剑桥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其它一般大学根本无法相比的,显然不能以这类少数名牌大学的教育作为标准衡量其它大学的教育。(2)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这种观点源于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由于可以为不同类别的院校规定不同的标准,故所有高校都有机会保证其应有的质量。这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证。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具有静止的特征、只关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3)适合于目的。这是质量管理大师朱兰的名言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翻版。该定义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的接受,但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高等教育的目的。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很难把各自的目的统一起来。(4)实现本学校目标的效果。高质量的院校就是明确宣布并切实达到了其目标的院校。(5)满足消费者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程度。 后面这三种教育质量概念实际上都来源于企业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引进教育领域后,这些定义也就引进了教育界。例如,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但什么是社会需要呢?包括不包括学生的需要、教育者的需要呢?学生有能力判断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吗?究竟是教育的过程(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教育的产品(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呢?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士会把教育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主要是企业主们的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如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的创业能力。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体现为针对性即培养人才的社会针对性。 这种质量观点最终会以学生就业率高低来判断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学者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质量。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是要通过其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一检验。所以,社会用人部门(主要是企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及其所做出的贡献所作的评价,是评估高等学校教育的唯一的客观标准。 这一观点比上面介绍的第五种观点表述是更为直接,而且还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二、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 为了澄清教育质量概念,我们需要先查看教育这一概念。我国有学者提出,教育是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简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这即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见,教育是一个过程(参见下图);这是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质量的过程。借用中国物理学界的有关表述,笔者提出,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而学生质量是状态量。 什么是状态量、过程量呢?状态量是直接描述物体和物质(包括场)的状态的物理量,如力学中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热学中描述物态的压力、体积、温度、内能,电磁学中描述电磁场的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称为状态量。中国物理学界称直接描述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功、热量等为过程量。这些量只存在于过程中,体现为动量、机械能和内能的不断变化,过程完成后,这些量就不复存在。 同样,教育质量作为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其值应是在一个教育过程开始时的初始学生质量与当前学生质量之间的差值,即学生质量的增值。不难发现,第一部分所介绍的最后一种关于教育质量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指学生质量。笔者认为,把状态量(学生质量)当作过程量(教育质量),犯了原则性错误。 事实上,许多人士在讨论教育质量时,在过程量与状态量(学生质量)之间摇摆不定。例如,一所声誉较高的大学与一所声誉一般的大学进行比较,是不是前者的教育质量一定高于后者呢?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不言而喻,两所学校的生源是不同的。如果后者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了重大进步,毕业时其学生质量接近前者的学生质量,那么我们会认为后者的教育质量可能会好于前者。这就是说,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显然采用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把学生质量当作教育质量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根源在于我们从小所接受的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难以理解作为过程量的质量。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质量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例如,近年来自企业界的质量概念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总和引进教育界后,尽管该概念中的实体指的是产品、服务、活动、过程,但我们往往还是有意识无意识地理解为产品满足需要的特性总和,而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 三、各种评价方法的评述 (一)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概念的评价意义 前面提到我们不能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评价教育质量,当然也不能根据升学率、就业率等输出要素的质量,或者根据教育投入、教师素质、生源质量等输入要素的质量来评判教育质量。这些做法都犯了把状态量当作过程量的原则性错误。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科学概念,会让我们摆脱这些旧的评价框框,能促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质量的变化,真正地把学生的成长置于第一位。若以学生质量的变化值来评价教育质量,我们还需要确认学生质量由哪些要素构成。是以他的知识还是以他所掌握的技能来判断?他的道德品质是不是也是要考虑的要素?哪些能力、活动和成绩是大学经历的结果?虽然这会有测量、统计方面的难度,但把教育质量看成过程量显然是向真理迈进了一大步,这应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意义,也为社区学院、远程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例如,不少人认为我国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或称为三起三落。据笔者分析,所谓电大教育质量(事实上是指电大毕业生质量或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时期所对应的正是我国普通高校较大幅度扩招时期。我们说,电大系统的生源变了,毕业生的质量确实也变了,而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可能没有变。 (二)采用输入指标的评价方法 我们倡导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来判断教育质量。但在传统上,最为常见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是以输入质量(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来代表教育质量。美国的院校鉴定(accreditation)以及现在各类大学排行榜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大学排行榜通常分析较为客观的指标(经费资源、教师资源、学生选择性、传统声誉等),然后根据权重(10%、20%、15%、25%等)合成一个总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只要有高质量的输入,便会有高质量的输出。这种评价方法向我们提供关于输入的情况,但关于大学内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输出情况却很少;也没有告诉我们: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经过大学教育后,他们又取得了多大进展。 当前,这些大学排行榜好像能帮助我们区分各个大学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排行第五和第十的大学之间的真正差别有多大?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智力测验只不过是对一个人的智力进行猜测而已。智商分别为115、125的学生之间究竟有没有差别?智力测验结果可否用来给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排序?回答是否定的。尽管学术界一直强烈抨击这种根据资源和声誉来判断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但糟糕的是父母们已经把这些排行榜当真!排行榜被用来指导子女报考大学。 当然,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用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效度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等因素与学生发展只是有较小程度的相关。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互、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等因素要比起物质资源或学术声誉等更为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也不是说物质资源、学生选择性等因素一点儿没有影响学生发展,它们的影响是间接的且相对较小。可见,应把这些大学排行榜正名为大学资源或声誉排行榜。 (三)以学生成果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 在八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界组团前往美国借鉴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后,美国的院校鉴定事实上影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在美国,由于人们对这种关注输入的评价方法(鉴定)不甚满意,在八十年代出现了成果评价运动(outcome assessment movement)。成果评价方法强调了评估高等教育产出(outputs)的重要性,诸如学生成就、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等。最近几年,为了监督公立大学的教育质量,美国有些州准备采用毕业考试的做法,然后根据毕业考试成绩来比较各个院校的教育质量差异。 初看来,这种成果导向的评价方法比起根据资源或声誉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要合理得多;因为如果一所大学能提供优质的教育,那么它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未来成就也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种方法显然存在着根本性的方法错误。这种评价方法是假设所有大学的学生入学时是相同的。事实上,各个大学的学生差异是相当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可根据大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好地预测他(或她)毕业的成绩。例如,预测一位大学生的GRE成绩,最好就是查看他入学时的SAT成绩。据统计,SAT与GRE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 至0.95。学生其它表现,如职业成功、学年测验成绩、社会活动等等也与入学时的SAT有不同程度的高相关。 可见,各个大学的毕业生成果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差异。显然毕业生成果不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除非毕业生成果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调整。 (四)根据教育活动或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 还有一种评价方法是通过评价大学内的各种活动与过程(例如,课堂教学、师生交互、用于学习的时间等)来判断教育质量。该方法假设:如果大学能采取各种有效的做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会性活动,就会有高质量的大学教育。笔者认为,虽然这也不是一种完善的方法,但从前面的概念辨析角度来查看,它显然优于前两种方法。而且,这一假设并非不合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E)关于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就是这一假设的有力证明。 如果这种方法最终也要产生一个排行榜,那么这种排名至少基于一些合理的指标,而不是一些无效的指标。如果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大学,那么会促使大学管理者们把人力、财力投入到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事务上来,并努力加以改进。 虽然这种评价方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要使它更为有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么几条原则。 首先,这种评价要测量确实有效的做法,即这些做法(活动和过程)与学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或者说,这些有效的做法应是一些经验性的,而不是看起来重要的做法。幸运的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较多的,例如AAHE的有效教育原则研究。其次,如果这种评价方法在实施过程要向学生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那么问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些事实性的条目(变量),例如课外活动的次数、师生交互、学习时间等。如果是采用一些非事实性的、推断性的变量(如学术氛围、学校环境、成长感受),那么可能会有较大偏差。这并不是说,这此变量不是有效的、可靠的指标。而是在进行教育质量的院校比较中,可能会有所混淆。因为,对推断性条目的回答同一个人的个性有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如果较多地利用一些推断性变量,那么将会把院校差异与学生个性差异相混淆。 (五)教育质量的全面保证 根据资源/声誉或毕业生成果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显然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如果能确定一些客观的、可测量的变量(条目),那么最后一种评价方法将是有效的且易于操作的。如果能根据学生入学时的特征及毕业时的特征,测定学生质量的增值,再据此来判断教育质量的优劣,显然是最合理的方法。不过,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难以操作。 也许单独地采用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难以产生有效的结论,故此,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应采用全面质量改善的开放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三个阶段:输入、转型过程和输出都要注意质量。当前,各国高等教育评价也都全面地注重三个阶段。例如,英国的大学绩效指标必须包括投入、过程、输出指标,否则高等院校的效率和效益就难以测评。 其中投入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而动用的各种资源的指标,包括资金、人员、财物、时间,等等。过程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对投入的资源进行组合、分配、安排、使用和努力的指标,包括资金使用去向和比例、人力配备和人员比例、物资消耗、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和质量,等等。产出指标是描述高等院校成果产出状况的指标,包括学生完成学业、就业、院校非政府拨款收入、研究成果、咨询成果、学术、经济及社会影响,等等。 四、教育评价的本质就是权力斗争 在前面,笔者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值。但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解决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因为没有说明白学生质量是什么。借用朱兰的定义,指出学生质量就是适合于目的。这显然是无懈可击。但怎样确定教育目的呢?不同人的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人们的教育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强调教育是社会福利(social good),另一种认为教育具有工具性,强调教育是商品(market good)。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就要求大学应超越下述两种逻辑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们错误地强加给它们的):公益事业的逻辑和劳动力市场的逻辑。 但人们很难超越这种对立。可见,除非每个人教育目的观都相同,否则下一个人人都接受的学生质量定义是不可能的。 我们说,对学生质量的判断事实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这反映了评价者的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而学生质量的判断是由评价者(具有评价权力的人士)做出的,那么教育质量(学生质量变化量)也逃脱不掉由评价者决定的命运。 在教育评价实践中,要考虑:评价的目的?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开展?根据评价结果要采取何种行动?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或履行都是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教育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权力较量的过程。用现在时髦话来说,就是博弈(game)。例如,前面提到,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什么)是根据经验全面着眼于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但是哪些指标占更大的权重,哪些指标相对不重要呢,这些都是一次权力较量的过程。如果教育评价权力掌握在企业主手中,那么教育质量就是教育组织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他们更多地关注输出。而如果评价是由教育工作者进行,那么他们将采用教育质量是学生质量的变化量的观念,更多地关注教育的过程,评价时也就会倾向于根据教育活动和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如果是政府审核私立院校,那么将关注输入;如果评价公立院校,那么关注输出与输入之比,即教育投资效率。可见,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会不相同。有效的大学评价活动是与多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大学本身)的参与是分不开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360度地查看大学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总之,质量评价机制的本质事实上就是权力机制。不同的权力分配,会有不同的评价机制。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于是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这条原则推导出其他结论,例如某国的一种质量评价机制(如,中介组织的缓冲机制)不一定适合于另一国,因为各国的权力分配机制不一样。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 弗兰斯范富格特主编,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9-435页。 Green(1994),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SR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房剑森,《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与标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年第1期。 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76页。 2000版ISO9000标准的质量新定义: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桂林,《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5年第1期。 Kuh, G., Pace, C., and Vesper, 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to Estimate Student Gains Associated with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Vol. 38, pp.435-454. 张民选,《绩效指标体系为何盛行欧美澳》,《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研讨会纪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第1期。 刘凡丰,《西方大学评价的权力模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大学教育:作为家长的期望和对策
热度 1 fouyang 2009-10-3 07:45
大学教育一直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也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最近,万维网上又爆发了一场这样的争论。其中有人还贴出了时东陆教授的文章《大学教育的目的》(原载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5)。下面,我也谈谈自己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时教授的文章对大学教育中的几对矛盾讲得相当透彻。最基本的是人文和专业的关系。人文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而专业是指某一方面的,可以用于工作的专门知识。不同的大学,对这两者有不同的侧重。但实际上这也是统一的。专业给了一个人服务社会的能力,而通过这种能力,他的人文素质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使得学生接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探索和创造精神等,也给塑造人文素质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其次,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帮助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培养人才(包括精英人才和一般人才)是大学贡献的途径之一。另一个途径,就是产生新的思想和建立新的学派。而后者也是一流大学区别于普通大学的重要标志。因为大学担负着开风气之先的角色,它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维护学术自由,不受政治和商业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大学又依赖于社会的资源而生存,不可能不顾及到社会的需求和观念。而大学自身的传统和理念在这个平衡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一流大学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 以上都是些关于大学应该是什么的学术讨论。对于我们家长,如何帮助子女选择学校和专业呢?我想提出以下几条,同大家商讨。(以下局限于讨论美国的大学。) 1. 大学固然有好差之分,但精确到个位数的排名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同一档次中各个大学的特点。比如: a. 主动性强,自己的追求已经清楚的学生适宜于到规模较大的大学(如州立大学),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争取。相反,比较被动,随大流的学生在规模较小的学校(如私立大学)能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不至于被淹没。 b. 对于主修科学的学生,其第二兴趣是文科还是工程?要知道名牌大学中,有的文,理科较强,有的理,工科较强。而三者都强的就很少。这一条对选择学校会很有帮助。 c. 对已经明确专业的,可以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培养计划而不必过多考虑学校整体的名声。专业不明确的,可以选择名声较好的学校,那里任何专业都不会差到哪里。 2. 学费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不要把它与未来的收入挂钩。就像花钱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不会直接帮助他们赚钱一样,花钱送他们上好学校,以后的收入增加也不是主要的得益。主要得益甚至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交网络,而是眼界。与第一流的教授和学生相处过后,对社会,对别人和对自己的看法都会不同。 3. 专业选择不是押宝。不同的专业,未来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都会不同。但这些都会变的。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天,要预见未来一生的最佳职业选择是几乎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任何待遇优厚的工作,如果自己不喜欢,仍然是不值得。所以发展和尊重自己的热情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走出校园后变换了专业和职业轨道。而如果在自己热爱的方向得到良好的训练,那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4. 关于教育对人生的作用,也要看具体情况。在美国,成功的道路有多种多样。很多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成为非常成功的商人,政客等。但这不等于教育没有价值。应该看到,那些自学成才的人,他们的童年和家庭有着我们华人家庭所没有的见识,经验和关系。我们可以读读股神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他的家庭并不显赫,他在童年也不是一个天才。但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做他做过的那些事。作为新移民,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自己个人的经验。我们所熟悉的成功之路就是读好书,靠技术吃饭。而我们在读书方面的确比大多数本地父母强,而且也更愿意在这方面帮助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靠教育来得到优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们希望孩子不受我们的局限,走出新的路子。但我们能给他们提供的起点,往往还是指向广义的学术领域。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必要刻意去改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最好的人生。但我们同时又是人,我们的认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焦虑:我们的决定或指导是不是最佳的?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耽误了孩子?我想,这也是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引起激辩的原因: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理念被证明是错的,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误导。其实,这种焦虑是不必要的。各种教育理念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而每个家庭也有更适合自己条件的理念和做法。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强壮,美丽,聪明。。。但事实上孩子是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同样,我们的性格,学识和经历也帮助和限制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全能的。所以这些讨论,不是分出是非,而只是取长补短,相互切磋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百感|4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佛的幸福课 转
pikeliu 2009-9-25 10:35
哈佛的幸福课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小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小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小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剎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汉堡,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四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它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1.什么带给我意义?2.什么带给我快乐?3.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它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象,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 成功没有快捷方式,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 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 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 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 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 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上这门课,真是一种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学习。」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事实上,这门课并不会帮我拿攻读学位的学分。但比起其它课程,我更喜欢做这门课的作业。 在哈佛的校报上,也留下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他教心理学,同其它心理学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试图让你把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从记『感恩簿』中收获最大,在那里,我每天写下我充满感激的事情。」「上这门课之前,听到『冥想』这个词,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惊奇地发现,它真的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放松了。」「我认识的每个上过这门课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哈佛上过的最好的课。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说,它改变了她的生命,给了她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对幸福的理解,也改变了。」 甚至助教们也说,自从上本-沙哈尔教授「幸福课」以来,一年中,身体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我改善了我的饮食、睡眠、人际关系,还有人生的方向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助教称,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人」,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论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籍,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出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个人分类: 爱的教育|3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纳税人的钱与纳过税的钱
Nancyback 2009-7-24 08:29
昨夜入梦,去图书馆先师张鎏先生的工作室,与先生讨论见闻和汇报工作,心生惶恐。告先生曰:近来心神不宁,未能恪守先生遗训,在科学网屡屡发贴,有违先生坐冷板凳之训。先生俯视人间,目现怜悯,良久,曰:我建议你坐冷板凳十年,皆因你其时而立之年,血气太刚,今年逾不惑,将知天命,有良议密不告人,何需参悟?。重现怜悯之色。一早醒来,回味良久,先生乃神灵也。 先生一生节俭,衣食简朴,受教于先生的不仅是催化。先生曾教洗碗秘诀,先用废纸擦拭,后加洗洁净可节省。先生还传授西瓜皮的营养成分,凉拌腌制均宜。先生打草稿从不用整张的纸,并告诉到谦德庄附近的印刷厂买纸边角,一角钱一斤,做草稿够用很久。然而,当庄全师弟在日本遇到经济困难时,曾受先生之托汇去 500 美元。当时的教研室参考书十分丰富,都是受先生之托去买的。先生还曾经捐献天大附中的奖励基金。 上午收到科学网的电子杂志,有多篇关于科研人员待遇的议论。看过后想起去年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梁斌师弟在青城后山的讨论。说起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师弟一语道出其中差异,纵向经费是纳税人的钱,横向经费是纳过税的钱。企业委托项目给公立研究机构一般是生产之急需,企业能够拿出的钱一般也是税后收入。纵向经费当然是纳税人的钱,是税收的一部分。然而,到大学和科学院,在职称晋升和评审指标中,横向经费不及纵向经费分值高。这分明是拿了纳税人的钱还不为纳税人做事,甚至歧视纳税人。 教师的合法收入,同样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纳税人的钱,也就是政府给的工资。另一个是为企业或民众服务得到的工资外收入,这一部分应该说是纳过税的钱。如果企业是给个人的酬劳,当事人再照章纳所得税,实际上这部分收入会成为重复纳过税的钱。 祖国可爱,几代知识分子拿的工资待遇都极低,工作却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在做先生的学生期间,先生工资只有 300 元左右,不但从未抱怨过收入低,还捐出了一大部分。然而坊间常有议论,他老先生可以中午不着急回家买菜做饭,他工资那么高,可以买些半成品,到家可以很快就餐。 现在,普通教授工资已是先生在职时的 10 倍至 15 倍,长江学者是约 50 倍,这是教授拿的纳税人的钱。虽然生活条件已有极大提高,然而,和美国教授比,和周围其它国家教授比都是不能相当的。就所接触过的现在的教授,多数没有抱怨,盖为祖国服务,爱国情操使然。但这个数额,实际上对已经稳定的教授尚能维持生活。困难在更年轻的研究者。他们本来收入更低,还要成家养孩子,买房子,常常需要买车。 一小部分教授因为所学可以直接促进生产或参与经济过程,或因一个建议、一个想法使受益人效益有很大提高,受益人愿意在税后收入中给该教授一定支持,因而生活条件稍好或个别的达到很好,似乎不应受到非议。也不应该计入普通大多数教授的平均收入。如果是给学校作为横向研究经费,则是功德。教授阶层更不应该以此蒙羞。当然和恶官勾结,里应外合骗取纳税人钱的,利用地位或特权谋取不合法收入的,把教师职位变成第二职业把主要精力用于赚钱的,当受到蔑视。 教授的职业,要有足够的学术交流,充足的信息来源,要能够和其他国家的教授坐在一起讨论、喝咖啡吃饭,特别是中国的教授还超负荷工作。这些特点,使得教授阶层的花费比普通人要高。纳税人应该理解并同意给予所有的教授够用的工资。更应该给予年轻研究者够用的工资。毕竟纳税人希望他们专心工作。能够合法得到纳过税的钱的教师毕竟是少数,不应该作为核定教授工资的依据。因为纳过税的钱的所有者对自己钱的看守,比纳税人看守纳的稅要用心。 2009 年 7 月 23 日夜于安娜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教育向何处去?
manrongchen 2009-6-7 07:58
大学教育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问题。我看目前有两个方向:应试和赚钱。 2009年5月31日扬子晚报报道,扬州某大学一名学生因家里父亲生病,几乎一年没有上课,10门功课全部过关,而且得了学院二等奖学金。 2009年6月6日无锡某大学生,23岁女生校园开租车铺。 2009年5月3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名研究生办卖菜网络,20天利润5000元。 2009年6月6日盐城工学院,近办学生考上研究生,母校摆出超级庆功宴。 有的赚钱是被迫,有的是主动出击。而应试则成为很多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何故?何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谈经典教育
热度 2 aejj 2009-6-5 10:13
在美国最极端的经典教育(或“大书教育”,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下呆了一年,想系统的说说对这种教育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great books program。我们的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这些课程包括:4年的经典阅读研讨会,4年的数学,3年的科学课(物理,化学,生物),一年半的古希腊语,一年半的法语,一年的古英语,以及一年的古典音乐。所有课程最少花4年修完。经典阅读研讨会是我们课程的核心(书单见本文最后),太概由不到20个学生和2名老师(我们叫tutor而不叫professor,原因我后面会讲)组成,从荷马史诗开始读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原典。大一一年的研讨会读柏拉图的主要对话,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物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和诗学,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得历史著作,卢克来修的物性论,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作品。其他课程原典的分量也比教科书占得比重大的多得多:4年数学从欧几里得的《原本》开始,然后是托勒密,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开普勒,韦达,笛卡尔,高斯,欧拉,牛顿,戴德金,罗巴切夫斯基,哥德尔等人的原始著作或论文。第一年的科学课从观察生物学开始:亚里士多德、林耐、歌德的动植物分类,盖伦和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还原论的争论,阿基米德、帕斯卡的浮力理论,比热理论和理想气体理论,拉瓦锡的《化学元素》,道尔顿、盖吕萨克、阿伏伽德罗的原子论和分子论,直至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理论,不用教科书全部都是读原始的论文或著作。到高年级还要读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沃森和克里克等等科学史上重要的原始作品。古希腊语课是我们大一一年唯一用了教材的课程,在学完了一本教材之后我们开始从古希腊语翻译赫拉克利特的残篇、萨福的诗歌、柏拉图的《美诺篇》等等,以后还要翻译一点点索福克勒斯和荷马。大二的音乐课将会从帕勒斯提纳和巴赫开始,有贝多芬莫扎特到瓦格纳的歌剧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 所有课程都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没有“单纯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课”。所有的课堂都少于20人。所有的课程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获得专业的技能和特定的知识(否则的话为什么我们要读欧几里得呢?要知道欧几里得的很多东西在中国的初中我们就学过了)。想想这样的教育真是在两个极端的混合,一方面有绝对的权威:读经典,所有课必修;另一方面似乎又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所有课都是讨论(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的教育和中世纪的经院教育也没什么区别了。) 在这样一种奇怪的混合下一定有对教育这个话题本身的不寻常的体验。先不说其他的,我觉得我毕业了以后直接可以考教育方面的研究生了,因为我们在这里的很多人在教育方面实在是有太多的思考和不寻常的体验。 所以在这里我首先想说说我的体验,而不是搬出列奥施特劳斯或叔本华什么观点的替我评价这种教育。不论是我还是我周围的同学,对这种教育的评价似乎都很极端,没有模棱两可的。有人说他绝对设想不出有什么学校比这里好了,有人也说,他在这里什么也没学到。而我自己的评价也经常在这两者之间犹疑(而很少是他们的中间态)。现在看来我依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今天反思一下我觉得,当我说“什么也没学到时”,我应该指的是知识或技能方面;而当我说“没有地方比这里更好”的时候,我想应该是指的是智性(而不是智力)和德性吧。 比如我们研究欧几里得时,有时候论知识好几堂课我是根本学不到什么的,因为那些东西我在中学的课上早就烂熟于心了。所以一开始我怀着很骄傲的心态出现在我们的数学讨论课上。 《几何原本》的第一条大概是说,点是没有部分的(no part),这个东西我初中就知道,并且我觉得我也不仅仅是知道,我还应该是理解它的,就像“一个有面积的点无限小无限小,最后就是一个几何点了 ”之类的。 我把我的想当然的观点抛出来就有人问,那么为什么这个不能是我们生活中的点呢,这个“点”是纯粹的抽象吗,这是个“严格”的定义吗?什么是严格?为什么欧几里得要对“点”进行“严格”的“定义”呢。 这些问题要是在其他学校的课堂上提(我先不说是不是单单是中国的课堂),没准你会被老师一巴掌扇回座位上去,但是在这里,任何一个看似”愚蠢“甚至“挑战想当然”的问题——只要你不是没事找茬或者根本就没过脑子——都会被认真对待。我并没有说这一定就好,因为有时我真的觉得有些问题是愚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许这里的理念就是,你甚至有 认真地 提出一个哪怕是愚蠢的问题的权利。 接下来一步,按照通常的教育应该就是,老师出来答疑解惑,告诉大家 “正确答案”,给大家讲授一下极限啊或者数学公理化啊甚至哥德尔定理的时候了,然而这里做的是,讨论到此为止,如果我们中没有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关于“定义”的定义,那么讨论就此为止,你不能引用诸如啊你听说过的牛顿的微积分,希尔伯特的公理化或者 “传说中的”哥德尔定理来最终说服大家“严格而完满的封闭的公理体系的不可能性”云云,因为你手头的原始文献是欧几里得,你不能用任何的道听途说来作你的论据,除非是出于你自己的思考,除非你当着大家的面把哥德尔定理从头证出来(这里的“从头 ”是指真正的“从头”,而不是从哪本数理逻辑教科书的第一页),并且让班上最笨的那个人都听明白。这也就是说,你必须自己从你的原始文献中发问,如果你得不出答案,那么你必须继续保持这种疑惑,而不是去引用别人说别人怎么说。引用别人,你需要它的原始文献,而不是“听说”,甚至不是从教科书上的“听说”。这是这里的一个独特的原则。 这自然培养了我们的一种难得的好习惯,就是避免了做那种大而空的,飘而又玄的论证——有时候这种论证甚至难免发展成抒情了——比如某某大师学派的某主义啊,“严格而完满的封闭的公理体系”啊,“逻辑的不完全性”啊以至开始讲到了“真理的不完美”“逻辑的宿命”之类的话去了。以前碰到任何的逻辑啊数学的讨论我张口就会扯“哥德尔定理”,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推过这个定理,但是我看了些书我觉得我“很懂”了,现在我知道我仅仅是对这个定理有一个“印象”而已,我没有一步步地推过(就更勿论问“为什么”了),我也没有读过哥德尔的原始论文。不过我读了欧几里得点的定义并对它有了一步步的思考和讨论,现在我喜欢引用欧几里得了。 这是这种教育对“智性”的一个训练的简单例子,通过这种训练我更多的知道了我该如何更好更扎实的思考,而不是道听途说想当然,或是用些玄而又玄的“现代的”高深的理论名词来显示自己似乎的博学与深刻。道听途说想当然是一种粗暴的简化和歪曲,而用些谁都不懂,甚至自己都不懂的高深理论,无非是出于一点自负和虚荣心罢。 我们对原子论的学习也是类似的过程,我必须把中学学得所有物理化学忘光,去读原始文献,看看他们到底推不推得出原子论,从原始的论文中看到的东西令我惊讶不已:原子论当时基本上跟20世纪的量子论差不多,是完全靠道尔顿天才的直觉 “猜”出来的,在当时基本上跟今天的“量子”一样不可理解 (虽然德谟克利特那里就有原子的“臆想”了)。更有趣的是,原子论现在变成了一个完全想当然的概念了,大部分人的论据似乎是,听说(又是 “听说”)科学家又高级的什么电子显微镜看见了原子。这又引出一个问题,都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你“耳听”别人(还是“权威”的科学家们)说他们“眼见”了,你当信不当信呢?——然而我们的讨论又是到此,老师不会说是开个现代物理的讲座介绍原子物理的最新进展。我们暂时学到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写当时科学界怎么让人相信原子论呢,答案可能让今天觉得原子论想当然的人们很吃惊:他们用投票!就像国会开会一样。当时是全票通过,然而那时根本没有原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否则也不用投票了。这又引出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直接证据”,我们在多大的程度需要“直接证据”),科学家们又能全票通过承认它的存在。。。。我着实的觉得“原子”这个东西实在是个比“量子”都要诡异的东西了。 这也许就是这种教育的好处: 更真实而扎实的思考 。下面我要说说它不好的方面,我先不说它盖不盖得过它好的方面,然而我似乎必须承认的是,它的确是个负面的东西。 比如拿原子作例子,我们在经历这样一种思考之后,我们对原子的单纯的“知识”上并没有加强多少,对我这种在中国上高中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中国的哪一个高中生不是元素周期表背的顶呱呱,然而我们学原子论时,没有人叫我们背这个表,也没人去背。 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教育似乎不是一种好的技能上的 “训练”。很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技能的训练根本就不仅仅是“训练”,它亦是科学思维形成的一个过程。罗素在批评我们的教育(至少是科学部分)时说,现代任何一本解析几何的教科书都比笛卡尔的原始论文要清晰和明了,“他们甚至要读哈维的《心血运行论》,”罗素讽刺道。确定无疑的是,一个人不可能仅仅读原始论文和单靠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就把人类2000年的科学都一步步推出来。牛顿尚且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不会比牛顿强,更何况我们只有4年。 这也许就是很多科学家对我们把科学也当作人文课来讨论的方式产生批评的原因。而我觉得,从成为科学家的角度来讲,这种教育也许是低效率的,一个 今天的 科学家,也许是不可能 单纯地 从这样的教育中产生。但是如果作为一般人想要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概念做一个还算透彻的了解,这种方面应该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吧。毕竟接受教育的99%的人最后是不会去作科学家的。 当然如果谈论我们课程的核心——西方经典的讨论班(seminar)时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我之所以先讨论科学也许是因为,科学中“知识”和“思想”似乎分离的稍微清晰一点。一个很好的科学家可以造的出原子弹而不知道原子论的诞生过程,同样一个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可以不清楚造原子弹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在比如哲学、历史学或政治学中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当一个哲学老师说“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什么主义,提出了什么观点 ”时,他似乎教的不是知识,他说的东西怎么也不可能比“氢原子有一个外层电子”更可靠一些。 所以在这种场合,不依靠任何“参考文献”去逐字逐句的读原始文献就更显出它的好处来了。我们在读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时不允许使用“某某主义”或者某某思想家对其的评价,因为它们是“二手的”,它们没有经过你自己扎实的思考。顶多老师只会作一些对某些关键词语在当时的用法与今天的用法之间区别的简单讲解,或是关键词的不同译本之间的对照。然而这个工作也绝不多做,因为我们不是训练考据学家的。时代背景我们也不多考虑,虽然每一个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在文本中对他所处的时代有所反馈(reflection),但是这种联系具体怎样你是没有办法确定的,比起这种难以知晓的联系来说,摆在你面前的文本要更有确定性的多。 读经典的另一个必要性也许来源于它们的重要性,这是我想说的读经典能得到的“德性”方面。说它们重要是因为,今天漂浮在我们头上的很多概念或观念都是从这些经典文本中来的。它们讨论的问题都简单而根本,比如“正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是否能证明做一个好人是真正有好处的”,这些问题根本已经不是什么学术或哪门伦理学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基本的以至于每个人如果他想好好地生活,那么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办法绕开。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些问题作出的阐述和回答,后来的思想家或赞同或反对或自成一派,无不是围绕着这些基本的文本而来,今天到处泛滥的西方的什么主义什么观念,基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经典的源头。 芝大的名校长哈钦斯说,只有大家都认识和理解我们的文明共同的源头,才能避免这个世界的分崩离析,这种分崩离析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巨大的灾难。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认为哪怕在科学领域,这种“德性”的训练比“知识”或“技能”的训练更重要,一个精通于造原子弹的每一项工序,而不知道把这种威力用在哪里的科学家,远比一个目不识丁的平民要危险得都多。退一步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光接受原子这个概念,甚至 背得 元素周期表都是没什么用的;而体会到一个几乎是日常概念的“原子”的诞生的奇妙和激动,对他也许更有意义些。因为这是一个很牛(当然,也很时尚)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我们人人都在观察世界。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经典教育是想让我们每个人真正找寻我们之间的一些非生物的共同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相同的人,我们还来自一些相同的文明的传统。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们还需要能对这种传统进行一步步的,细心地追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更好的具备和养成扎实、全面的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技能的训练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舍本逐末,单纯地重视这种“高效率”的教育,而缺少智性和德性方面的熏陶(我不想说这是种“训练”),怕是和训练机器没有什么区别。人被训练成了机器,离奴役怕也就不远了。 最后转一篇文章,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2008-11-05 20:25:30 来源:南方周末): 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        大学新生才入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    近年我给大学新生演讲时,往往会以传播学宗师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1911-1980)的生平为题发挥。熟悉传播学的人都知道,麦克卢汉奠定传播学的基础最有名的两句话是“媒体即信息 ”和“媒体是人的延伸”,但很少有人会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为了准备演讲,我阅读了他的书信集,尝试理解他学过和读过些什么,缘何能“无中生有”地创立起一门新的学科。答案很简单——他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念的都是英国文学,读的都是经典原著。我想告诉学生的是,目下人人趋之若鹜的传播学,其实源出一个古老的学科——文学。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很容易会陷于末流。我寄望学生能像麦克卢汉一样,多读经典原著,练就批判精神。      我这番寄望,是通过麦克卢汉几段话来表达的。1934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曾致信父母说:一个人在北美取得一个大学学位,即意味着他的教育完蛋了。道理很简单,大学介绍知识的模式是把它简化,因此,一个年轻的心灵只要用上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不用多久,就什么可能性都穷尽了。不管愿不愿意,他的“教育”从此就结束了。他对他学习过的每一种事物都会有一套清楚界定的概念,他也会莫名其妙地以为,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他想重读 Wordsworth的作品来善用他的余暇,最佳的方法是重读他本科生时代摘下的那些简明而“正确”(太正确)的笔记。      时至1970年代,麦克卢汉的学术地位已难以动摇,但他对“专家”身份却深恶痛绝。他曾说:“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心智上能有足够的认真,去培养自己面对各种新处境的感官能力,所谓的‘专家’就不是这种人。这类专家是充满不安的,也恰恰因为如此,他才会专于一个方面,以取得一点点自信。”所以,他从未 “专于”所谓的传播学上。事实上,自1950年代在多伦多大学构思筹办“文化与技术中心”伊始,麦克卢汉就认为这个研究领域应该结合文科和理科的关怀与方法。      “文科(Arts)是用来提供观察的准绳和技巧,以及人类被记录下来的和已经达致的经验的。”文科,“既是出发的站点,也是归宿的所在。”      上述这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许,麦克卢汉离世前数月的某一幕最能说明。1979年,他不幸中风,左脑严重受损,丧失了大部分的阅读、书写和说话能力,这对于一个以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为终生志业的学者来说,无疑是造物弄人。在他人生最后一个春天的某日,他遥望窗外的雨景,蓦地背诵起那么一句诗:“四月煞是最无情……”在同年的除夕夜,他与挚友共进晚餐后,就在睡梦中辞世了。他壮年时“离开”了传统的文科,创立起一门新的学问,晚年却“回归” 到文学世界去。他有幸在求学期间读了文学原著,因此在他丧失了大部分的沟通能力后,残存在他的脑袋中的,不是应考笔记,不是传播学理论,而是一阕诗歌。      最近,我又给学生作了一次这样的演讲,演讲完毕,学生循例拍掌,我问他们有没有问题、意见或批评,全场默然,我只好收拾离开。此时有三个学生,拿着移动硬盘,要拷我的课件,我禁不住疾言厉色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说:我不是说过你们不要以为抄笔记、拷课件就是学习吗?走出课室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又拦住我,问如果要了解传播学该读些什么书,我说:刚才介绍过的好几种麦克卢汉的著作,都有中译本,你到图书馆借阅就是了,他的反应却是:这些都太难了,有没有简易一点的?      明显,我的教学是失败了。同学才进大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从网上下载材料生产出一个又一个只罗列“重点”没提出论点和观点的powerpoint课件的大学老师,难道不需要负点责任吗?老师们,你们也许都有 power,but what’s your point?      久违了的罗大佑的歌声,忽然在我耳边响起:“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陌生的旋律,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最后亮一下我们的书单 : 第一学年 荷马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埃斯库罗斯 《阿伽门农》,《欧莫尼德斯》,《奠酒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安提戈涅》,《菲洛克忒忒斯》,《埃阿斯》 修西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里庇得斯 《希波吕托斯》,《酒神的伴侣》 希罗多德 《历史》 阿里斯托芬 《云》 柏拉图 《美诺篇》,《高尔吉亚篇》,《理想国》,《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蒂麦欧篇》,《斐德罗篇》 亚里士多德 《诗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动物起源论》,《动物结构论》,《生灭论》 欧几里德 《几何原本》 卢克来修 《物性论》 普鲁塔克 《莱克格斯传》,《梭伦传》 尼科马科斯 《算学》 拉瓦锡 《化学元素》 哈维 《心血运行论》 阿基米德,华伦海特,阿伏加德罗,道尔顿,坎尼扎罗(Cannizzaro),菲尔绍(Virchow),马里奥特(Mariotte),德里施(Driesch),盖—吕萨克,施佩曼,Stears,J.J 汤姆生,门捷列夫,贝托莱(Berthollet),J.L.普鲁斯特 等的论文 第二学年 《旧约圣经》《新约圣经》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解释篇》,《前分析篇》,《范畴篇》 阿波罗尼斯 《圆锥曲线论》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普鲁塔克 《凯撒传》,《小加图(Cato the Younger)传》,《安东尼传》,《布鲁特斯(Brutus )传》 爱比克泰德 《哲学谈话录》,《手册》 塔西佗 《编年史》 托勒密 《至大论》(《天文学大成》) 普罗提诺 《九章集》 奥古斯丁 《忏悔录》 迈蒙尼德 《迷途指津》 安瑟尔谟 《宣讲》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但丁 《神曲》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论李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开普勒 《哥白尼天文学摘要》第四卷 拉伯雷 《巨人传》 蒙田 散文选 韦达 《分析方法入门》 培根 《新工具》 莎士比亚 《查理二世》,《亨利四世》,《暴风雨》,《皆大欢喜》,《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十四行诗选 笛卡尔 《几何学》,《方法论》 帕斯卡 《圆锥体截面的数学特性》 帕勒斯提纳 《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 巴赫 创意曲,《马太受难曲》 海顿 四重奏 莫扎特 歌剧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 舒伯特 歌曲 蒙特威尔第 《奥菲欧》 斯特拉文斯基 《交响诗舞》 邓恩,马维尔及其他16到17世纪的诗人的诗歌 第三学年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 美国建国的若干文献 塞万提斯 《唐吉柯德》 伽利略 《两个新科学体系的对话》 霍布斯 《利维坦》 弥尔顿 《失乐园》 笛卡尔 《沉思录》,《心智的规则》 拉罗什福科 《道德箴言录》 拉封丹 《寓言》 帕斯卡 《思想录》 惠更斯 《光学论》,《论物体的碰撞及运动》 艾略特 《米尔德马契》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洛克 《政府论》下篇 拉辛 《费德尔》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莱布尼茨 《单子论》,《论形而上学》,动力学的论文,哲学论文,《万物美学之原理》(《Principle of Nature and Grace》)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休谟 《人性论》 卢梭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莫里哀 《愤世嫉俗》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莫扎特 《唐乔万尼》 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戴德金 关于数论的若干论文 汉密尔顿,杰伊 和麦迪逊 《美国宪法原理》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华兹华斯 长诗《序曲》 杨,泰勒,欧拉,伯努利,奥斯特,法拉第,安培,麦克斯韦等人的论文 第四学年 最高法院的若干意见 歌德 《浮士德》 达尔文 《物种起源》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小逻辑》 罗巴切夫斯基 《几何学原理 》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 林肯 演讲选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演讲选 克尔凯郭尔 《哲学断想》,《恐惧与颤栗》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梅尔维尔 《班尼托·西兰诺》 奥康纳 故事选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心理学简编》 尼采 《善恶的彼岸》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波莱德尔 《恶之花》 T.华盛顿 《著作选》 杜波依斯 《黑人的灵魂》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 海德格尔 著作选 爱因斯坦 著作选 米利肯 《电子》 海森伯 《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 康拉德 《黑暗之心》 福克纳 《去吧,摩西》 福楼拜 《纯朴心灵》 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叶慈,艾略特,史蒂文森,瓦雷里,兰波的诗歌 法拉第,J.J.汤姆生,密立根,明可夫斯基,卢瑟福,戴维森, 薛定谔,波尔,德布罗意,海森伯,孟德尔,萨顿,摩根,比尔德和泰勒姆,Sussman,沃森和克里克,雅各布和莫诺,哈代等的论文
个人分类: 通识教育|87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都能考出八十分以上的课程不可能培养出人才
热度 2 qhliu 2009-5-24 22:26
人性化的考试政策 一般而言, 湖南大学 每位同学在校期间有五次半机会参加一门课程的考试:正常考试和补考、重修再考和补考、和往往安排在每年五六月间的毕业前清( 场 ) 考试。通过这五次考试者都可正常毕业。还有半次机会可称为毕业后的清 考,近年来安排在七八月间。此时,正常毕业生都已离校,不过学校照顾学生,让考试合格者仍然拿到当年的毕业证。如果这五次半都不能及格,就只能在教育部允许的弹性学制年限范围内通过重修再考试了。不过实际上很多同学不会参加重修再考和补考,而是直接进入毕业前清 考。 我欣赏有想法的学生。曾经有一位男生就很有想法,他在五次机会都没有通过《热力学 统计物理》的考试的时候想出一招。在湖南大学还有一个政策叫课程替代 ! 他有一门电类专业的课程学得不错,课程类型 ( 专业基础 ) 学分 (4) 等和《热力学 统计物理》类似,在作课程替代后,他在最后的半次机会中成功了 ! 我的失落感 上周末 (5 月 16 日 ) ,我校又进行了 2009 届学生毕业前清考。有四位 2009 届同学考《热力学 统计物理》,其中还是有两人未通过。除 40 分的简答题外, 60 分的安排是 12 道题中选做 6 道。这无异于将教材摆到了你面前,你自己选择你熟悉的内容答题,答对了就可以及格。一番苦心安排你还是不能及格,能说我就没有失落感? 我刚收到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热力学 统计物理》 04 级还有一个不及格,现在已经是大五快大六了。我们这一届有两个不及格也要加入大五的行列了。 (2009.05.24) 我已经尽了我的力量避免你成为大五大六的学生。 我理解的大学生活和你的经历可能有点不同。物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不能在不下苦功夫的过程中掌握,连 Einstein 和 Hawking 都不例外。我怎么可能在你不具备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的时候,给你 80分? 都能考出 80 分以上的课程不可能培养出人才 许多大学中总有一些课程的考试分数偏高,人人都在 80 分以上。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如果一所大学里任何学生所有课程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也就可以讨论这所大学存在的必要性了。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同学中 60% 不可能留在物理学行当中。约 10% 学生其实不喜欢物理,进入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由于当初专业服从调剂之故。全国情况基本类似。 物理类专业开设《热力学 统计物理》课程的目的,已经蜕化到再往后一点,家长、社会就要向学校和教师质问文凭的严肃性的程度了。 我非常同情那 10%的 学生,同时拜托又拜托这些学生,请你考试及格 ! 为了不让你进入第五次甚至最后的半次的考试环节,下面免费传授你一些考试 取巧 的技术。 一些 取巧 技术 一、如果你觉得《热力学 统计物理》很难,甚至觉得整个物理学专业都不对你的胃口,那么我恭喜你我曾经是你的 同好 ! 我当年就不太喜欢自己所学的电器自动化专业而改学了物理。你趁年轻在平时赶紧学一点你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知识,然后在考试前一周把我给的 50 道自测题 ( 见上 ) 突击出来、或者把我平时布置的约 50 道习题背得滚烂熟,相信你考试一定能过关。 二、如果你觉得《热力学 统计物理》这门课索然无味也不要紧,我希望你突然有一天发现对课程中的某个问题有点触动,穷追猛打一鼓作气写出一篇小论文。记得一定要在上课过程中而不是考试后交给我。不在乎你观点和结论是否谬不可及,我自会去努力寻找你个人思索的痕迹,然后可能在平时成绩方面给你一个高分。 这些问题包括:尝试用热力学统计物理知识解释一点自然现象;和其它物理课程内容联系后的一得之见;指出教材内容不严谨或者老师上课讲错的地方等等。 三、我出考题,常有选作题,但同时需要你标明你选了那几道题。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否及格,你就要尽量多作,然后将几道把握稍大的题目标明是你所选。如果你的分数在 50 分左右,我往往会在不在计分范围内的题目中,寻找加分的可能。 你也要为老师创造一点给你找分数的机会。 切记 :你帅呆了酷毙了魅力无穷几乎能麻死所有地球人,只能说我可以请你吃个饭、在判卷子之前给你自己看看好让你心里有个底、或者帮你作个课程替代。但如果你要考试《热力学 统计物理》达到 60 分,你要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信服你的确学过这一门课,例如会作书上 10% 的题目。 我的成就感 1999年下半年 ,我从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界的前辈 湖南大学沈抗存教授 手上接了这门课的教鞭。 第一次讲授《热力学 统计物理 》 碰到一位聪明好学的学生。他后来选择我作为他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现在他已在统计物理领域工作多年并卓有所成. 2000 年至 2008 年间,由于频繁出境出国有时不能好好上课,常常烦请已退休的沈老师代劳。 2001 年,我再次 完整地讲授 .这次,我碰到了一群喜欢物理的学生.后来,我又不断遇到这样的学生. 我一直对这门课程学生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并对少数吃不饱的学生佐以研究论文阅读,进而指导他们做一点研究。他们中的另一个代表已经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头小牛 、他还 是科学网的一位帅哥博主。 2001 年他学《热力学 统计物理》时写了两篇小文章给我,我改了改后变成一篇小文章竟然发表了。我于是乎行使起教师让学生豁免考试的权利,评定为 85 分。他嫌不够,要参加考试。事实证明他的确可以考得更高。他是湖南大学 2004 届应用物理专业毕业生中,四年总评分数排名之首。 发现和培养人才是大学之所以存在、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如果已位教师一辈子的教学生涯中,没有教出几个好学生,斯世真正如同荒野,悲将何及? 你就是潜在的爱因斯坦 即使你认为进入物理专业是无可奈何,作为物理教师也会把你视为潜在的爱因斯坦来培养。 我教过物理系从《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所有本科课程,不是任何课程的狂热鼓吹者。不过,只要你有意,我就有信心通过《热力学 统计物理》的教学培养你对物理学的一点兴趣。 本学期,我照例收集了一些《热力学 统计物理》领域的 研究论文发给学生,作为对《热力学 统计物理》学有余力者的课余阅读材料。现在我把部分文章略加评点后附在下面。 ____________ 1 , Microscopic bouncing balls, i.e., particles confined within a positive one-half-dimensional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isplay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not only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but also in the case of a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a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ith a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This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harmonic potential one, for which the standard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EC is not possible unless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s finit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f bouncing balls 2 , The one-dimensional harmonic oscillators does not condense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but itdoes with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Microcanonical fluctuations of a Bose system 3 ,引力红移在普通物理教科书中至少已经接近有 100 年了,为什么想不到光子在引力场中会和乒乓球一样弹跳呢 ?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a Photon Bouncing Ball 4 ,焦耳自由膨胀试验结果是定义理想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之一,谁想到今天还能发个 PRL? Joule Expansion of a Pure Many-Body State 5 ,简单顺磁体系的热力学不是研究透了吗 ? 但是,这个体系的热力学表明它不能独立于环境来定义。 fundamental thermodynamic equation 6 ,引力场中的热力学有意思。 Liquidvapor equilibrium in a gravitational field 7 ,这篇小文有点邪乎 ! Revision of Boltzmann statistics for a finite number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9499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先生访谈录 ( Interview with Chen Yizhang
baoyu 2009-4-28 22:45
访谈陈宜张院士 陈院士与研究生们畅所欲言 今晚成功的对Fudan马红教授进行了访谈,顺便把去年12月对陈宜张先生的访谈记录贴出来,或许会对大 家有所启迪。 12 月 9 日晚,SMMU研究生学术活动委员会在科技馆举办了“学术人生”系列访谈活动,特别邀请到中科院资深院士、我校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教授,与广大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本次活动吸引了全校 200 余名研究生参加,会场几乎座无虚席,陈宜张院士谦逊的大师风范、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宽宏的国际视野、执着的科学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研究生都非常珍惜这一与院士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认真聆听、积极踊跃,会场的气氛始终热烈而活跃。 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先生访谈录 韩涛 魏玉保 据录音整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807 科技馆 2008.12.9 19:00-21:00 主持人:林宁、卯丁 场下主持:韩涛 林: 我也是研究生,我想今天在座的大部分也是 08 届研究生,所以作为研究生,我本人也好,还是我周边的同学也好,都经历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并不是非常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自己最适合什么,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如何开拓并将自己的兴趣点进行一个可持续的发展 ;这个实际上是我今天特别想问一下陈院士,因为一提到陈院士,大家首先就想到甾体激素,非基因组作用机制,还有膜受体假说,相当出名。 陈: 你的意思是?怎么叫我讲呢?就是原来你这个学习的想主攻那一个,方向不明确?怎么把它明确起来呢?还是叫我讲讲甾体激素的问题呢,我没听明白。 林: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好,还是您自己发现对甾体激素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 陈: 这个我可以回答,因为你前面一段话我不晓得如何回答,甾体激素的工作呢大家在幻灯片上也看到了,这是 1985 年时当时我和一个研究生,现在在美国,一个女孩子,我们呢就看见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研究工作呢,最重要你把问题找好,而且呢它是不是一个问题呢,所以 1985 年我们就遇到这么样一个问题,甾体激素吧包括性激素,还有肾上腺皮质,那么这些激素作用机制教科书上都有的,作用于细胞浆或核里受体然后通过这个受体影响了 DNA 转录然后引起新的蛋白合成,蛋白合成增加或减少, 这就是为什么医院的人看见内科慢性肾炎给激素,吃了以后引起人脸胖胖的,所以我们叫满月脸水牛腰 ,那么这个是今天吃了明天就出事了吗不是这样的,是长期吃的,因此甾体激素作用必须有相当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对不对?这是经典理论。 我和我那个研究生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大概 1981 年或 1979 年在 SCIENCE 上有篇文章,一个美国作者做的,作为实验研究,动物脑子里呢装进去一个微电极,这个微电极还可以通过电流啊把一些药物开进去,送到脑组织,当然是很小的,那结果呢生理学家发现微电泳一开始大概要不了 100 微秒, 这个电位变化方式变了,原来慢的变快了,原来快的抑制,那这个就是我们的问题 ,这样一个试验对象,你教科书上给我的图能解释吗? 林: 教科书解释不了,发现了问题。 陈: 那么以后呢,我们就做了一系列工作,所以这里我给同学们交流的科研中最主要问题是啊,你把问题找到,你到底问题有了没有, 你这样熙熙攘攘,今天来明天去,到底你这个工作是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找到了没有? 就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发现问题,跟教科书上解释不能满足所以要继续深入,继续研究。 总而言之,就是现有理论不能解释这个问题,这个现象那么这就是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解释叫你去研究什么啊,那就没有问题,所以我就感觉到现在这个研究生同学也好,要重视这个问题,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要把这个问题抓住。 卯 : 陈院士的名字陈宜张,我就想文这个宜张怎么来的? 陈: 这是私人问题了,对不对? 我的名字是我爷爷起的 ,我的妈妈不姓张,这就是你们关心的问题,你要去查张怎么解释,最容易解释的呢就是扩张主义你们都知道把, 张就是发扬广大 ,所以我的爷爷就叫我去发扬光大,就这个意思。 卯 :那我第二个问题是回到 1946 年,陈院士您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年后 转入医学院就读,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呢? 陈: 真是个问题呢,你们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就是我受了我父亲的压迫,它迫使我学医,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当初的旧社会谋生也很不容易,我父亲对我说就是 你学工科,以后工程师,可是国家没有出路时这工程师薪水不高,他说你还不如做医生,到我们乡下来,我的老家没有医生,第二个原因呢,我父亲感到有一个学医的对家人咨询,看病有好商量的人。 林:按照您说的,您是背父亲逼迫来学医的? 陈: 是的。 林: 现在在医学领域卓有成就,现在很多的医学生包括我本科同学也都是被迫上的军校,被迫学的医,大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平衡点, 医学不一定激发了他某种兴趣或激情,那么对于这样还处于困境中的同同学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帮助他们? 陈: 我呢,感觉到像我这样一个人的虽然我是医学院毕业的, 1999 年到 2000 年呢,还叫我当医学院院长,但实际上我这个人已经不太医了,一些看病的人问我我老是讲些外行的话,我这个生理学啊多半还是生物学,那回过头呢,是不是说对医我很感兴趣呢?那么至今为止吧,我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我当时对基础医学很感兴趣,我这个人喜欢问问题,生理学中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神经生理学里更有很多问题,因此呢我这个经历真不能完全回答你们到了医学院的兴趣,但有一点呢, 如果你们认真钻研一下学问的话,兴趣会有的,如果你很烦躁,一天到晚也不很好想,也不好好看书,时间好像过的很快,实际你遇到很多问题都没有撑下去啊,其实问题多的不得了。就看你有没有能力 ,因为这 2008 年诺贝尔奖得奖的那个法国人他说 HIV 疫苗几年之内一定会搞出来,因为他就是搞艾滋病疫苗的,爱滋病毒就是他发现的,这是个全世界很广泛的问题,所以的刚刚提的那个问题呢,我就是感觉到你们还是要对自己专业的问题呀好好钻研一番,不要安不下心来,想写问题,当然了有些人会说你净说空话,我们现在情况不一样,对于你们这些问题我想我也是很同情的。 卯:您 1947 年您转行的这一年中留给您印象最深刻的当时那种心情或当时的事件,说一件事情或一个场景,我们分享一下。 陈: 好。说一个场景,我是学机械工程的,我数学没问题,呱呱叫,我物理化学都很好啊,但我没有选生理学,这个浙大很好的,它容许我一边选生理学,一边选比较解剖学,一边选组培学,照理说,这两科是冲突的,它可以不让你学的,浙大的规矩是一个下午试验是一个学分,我已经接了七个试验,浙大一个老师周秉相先生他晚上给我补试验,我认为这对我印象最深了,这个老师对我太好了,我不讲第二样好吧。 林:那您非常出名的单分子学说,您能不能用简短的话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学科,领域? 陈: 首先吧,我更正一下,这不叫单分子学说,所谓 单分子研究是研究一个分子,比如 ATP 有一定浓度,比如 PKA , PKC ,研究是一群分子 ,所以回到 2001 年我有了天真的想法,我想看到细胞中一群分子中的一个,我盯着它看,看它怎么走?这里要有高级显微镜技术,要有荧光标记技术,要有很多相关技术, 2001 年在国际上看比美国和德国晚 5 年,但 在大陆我是第一个提出 ,在 2005 年我在基础部进行小型讨论会,上海来了不少院士,大概 20 — 30 人,我想做这个问题,七年来发展比较快,故这种理论会在更深水平得到推动,我们还是更艰难的在走这条路。 林: 总是不缺乏良师益友,我们在回忆 1947 年时,您也提到了自己的老师,我们在做这个访谈钱也特意采访了些 您的学生,也特意收集了他们对您的评价,在我们做这个报告前,你猜猜他们会怎么样评价您? 陈: 应该说我这个人很严格。 林: 我们收集了整个生化研究室学生对您的第一印象,或长期接触的感想,那么我们来听一下学生怎么说老师的,有一个同学和我说, 陈宜张院士真是真性情的人,非常直率,严格并且很和蔼,第二名同学说他为科学做出来巨大的贡献,是所有科学人员的楷模,还有一个同学说陈院士为人很谦和,对每个人都能平等的看待,处理问题时候非常懂得能把握重点和关键,另外一名同学说陈院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识渊博, 看来您说的严格二字只占到了一小部分。 陈: 我要补充一下,你们学科有些学生将来要申请去美国读博士后,要有推荐信,所以你的学生他可能光讲些好话,不讲坏话,所以你要研究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有些偏性,估计有很多不满意的话他就不和你讲了。 林: 您真是太严谨太有趣了,我们在回到这个研究的问题,您刚刚说的就是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们深入下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看到资料中讲就是您最初研究反射时,开始做局麻,然后再动物身上几经实验都没成果,甚至在自己身上做,但让人失望的是这个是失败的,事情是一分为二的,那遇到这种失败时,您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是让这个课题继续呢,还是再重新选课题呢 ? 陈: 重新换课题,这是大学刚毕业时,原来设计的实验是错的,这个设计前提不存在,所以要在自己身上麻醉实验就是这个原因,那么讲的第二问题我就提出来换题目,总之换题后还发表出一篇文章,发表在前苏联的巴普洛夫学报上,这个本身结果不感觉怎么样,但这种判断不对了敢于丢弃的精神是值得的。 林: 那 您那个失败的实验经历多长时间花费多大精力呢? 陈: 大概 3 — 4 个月,一天从早到晚,那时早上要遛狗,狗要听你的话,要花不少时间。 林: 实验都很艰苦,包括大家所做实验,分子实验也好,还是动物实验都很辛苦,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卯 : 在您实验路上,您先扮演学生,后扮演老师,这两重身份对您有什么体会呢? 陈: 老师呢,我认为一般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好的, 作为学生,应该看到老师的好意,才能接受他的东西,我认为是这样的,这个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会,所以我觉得学生要善于看到老师的善良 ,我在工作中都谈到,我,包括第二军大以前带我的系主任,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回过头来你站在老师地位怎么看待学生呢?我在 02 年我写了篇文章,我讲好的老师怎么带学生, 1981 年,诺奖有 2 个人, 1999 年神经元杂志要邀他们写篇论杂志,他们写到我们之所以有今天我们不会忘了我们的导师,这里讲啊,好的老师待学生非常爱护,所以不要老训学生,多帮助他们,所以学生得诺贝尔奖了也非常怀念他的老师。 林: 说道老师带学生,陈院士曾说只有他能讲动,他会坚持带学生,后面这张图片呢是陈院士给 2000 届本科生授课,现在很多老师因为工作疏于教学,但您却 坚持到讲台上接触学生,是什么支持着您把事业做的这么好? 陈: 我分两方面讲,一方面我校制度缺陷,在美国 PROFESER 一定要讲课的, PROFESSER 主要工作就是讲课,第二方面,我本能来看, 我也很愿意和同学在一起,因为同学年轻,他们爱问问题,只要我讲的动,我就去讲,我现在不休息站在讲台上讲 3 个小时也没问题。 (掌声) 林: 谢谢陈院士,这让我们很感动,刚刚掌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由于时间关系吧,我们现场部分结束,交给我们场下主持人韩涛。 韩: 陈院士,您好,今天非常感谢陈院士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吧,请同学们踊跃提出来与陈院士交流。 陈: 我打断一下,在美国学术会议都是提问很热烈的,所以我鼓励大家提问。 学生 a : 陈院士,我想问一下,您刚刚说了作科研要踏踏实实,融入进去,想我们临床研究生又要搞科研, 我们如何分配时间使临床和科研都干好呢? 陈: 我感觉作临床不是把自己要求定的太大,非常有限的目标,不要期望 5 年里什么都做好,时间还要你自己考虑,但目标不要订的太高,一高就不好做了,这样也会更有兴趣, 真正推动科学发展很不容易的,但年轻人训练一下也是好的,我自己的体会。 学生 a : 谢谢陈院士。 学生 b : 听一位教授说中国实验室以发文章为目的,外国实验室以生产产品。创造利润为目的,过程中会有文章,那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中国实验室发展有何建议呢? 陈: 好啊, 首先中国也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想升教授必须有文章,这是体制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理解的问题,我很难回答你 。 学生 b: 谢谢陈院士。 学生 c : 现在学校规定博士毕业必须发 SCI 文章,我想问问您对此问题的看法。 陈: 这个问题我认为分为两个方面, SCI 要不要发?难道做了实验什么也没有更好吗?一方面我们既然做了一个实验,就要有个交待,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文要写的,不写怎么行?国家给了那么多钱,农民工人辛苦的钱,这钱不要浪费啊。另一方面呢,对 SCI 论文要有公正的评价,不能光用 SCI 论文来看,要看它解不解决问题,发高分 SCI 不解决问题也是缺陷,所以 SCI 论文要要,但我们也要见到专业的不同。 学生 c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您在年轻时有没有梦想?当时想到当院士吗? 陈: 梦想有啊,但是 一个人的想法会改变,刚上大学我梦想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现在我梦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会有梦想。 学生 c :第二个问题,身为一名大师,对我们说些什么? 陈: 巴普洛夫写过“对青年的信”,我奉劝年轻的朋友要有远大理想,且和实际问题联合起来,实际比较重要但不否定有一个远大理想。 学生 d :我问个私人问题,您从事基础研究还是没有完成父亲愿望做个医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 我这人有点反抗性 ,而 1951 年中央卫生部命令医学院学生做教师、搞研究,我服从分配了。 学生 d :如果再次让您选择呢? 陈: 我还是想做基础研究。 学生 d : 科研做实验做不出结果来时,如何把握放弃与否的度? 陈: 这不完全是度的问题,如果 你这个实验设计就是错误的,你这个度再把握也是没有用的,赶快否定。 学生 d :是读大量文献来判断错误的吗? 陈: 不但大量文献,时间也是,长时间做不出来,人体实验帮助我判断了。 学生 e : 首先我要说一件和陈老的事,我曾到科里问陈院士一个问题,陈院士热情的解答并送我到了门口,让我很感动, 陈院士为人非常谦和,做为泰斗能对我这样我真的很感动。( 掌声) 我还要问个问题, 您对神经环路从心理角度研究有什麽看法 ? 陈: 这是个专业问题,我简单讲一下,这个人的神经活动很复杂, 一旦碰到 mind 的问题很难做,但你可以有这个态度去钻研。 学生 f :我想问陈院士如何在研究升三年中使人生更加丰富? 陈: 一不要浪费时间,二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学生 f :您怎么看待国内临床基础脱节的问题? 陈: 国内此种情况正一步步好转,国内正逐步分化,一部分人从事基础,情况会好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林: 由于时间关系场下互动结束,非常感谢陈院士能到我们学术人生做客,我们研究生院特别准备一份礼物,希望你能喜欢,也希望您能经常到我们这里来做客。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注我们的活动,给我们更多的支持;谢谢大家,今晚活动到此结束。(掌声)
个人分类: 科学家|83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宽进严出?
liangjin 2009-4-20 17:51
谈到大学教育的问题,总结下来,大约有下面几种: 一、中学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源高分低能; 二、唯文凭论和扩招使文凭注水,使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水,硕士、博士也越来越水; 三、学生大学学习后即不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也想了不少办法。例如提倡素质教育,试点自主招生,严格考试制度,采取实习试验等等。但都好像见效不大。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制度造成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才这件事在方向上产生了偏差。大学是培养精英,还是提高全民素质,或是训练普通劳动者都不清楚了。更有把大学被当成了待业中转站那就更离谱了。现在我们来一项项分析: 首先,现在的高考制度必然引导中学唯高考马首是瞻的现状。说一千道一万,素质教育是软的,看不见、摸不着,高考升学率却是硬的。别人都在抓,你不抓,升学率一降,学生,家长都会跟你急,这势必影响到入学率,甚至饭碗。这会逼迫最明智的中学校长也不得不抓应试,素质教育只有往后排,明知不妥也没办法。说到高考制度,这么多年来口水不断,但大家还是同意这是目前相对公平,争议最少的办法。这样就进入一个死结,明知问题所在,却没有办法解决,自主招生也只能小修小补。 然后,大学扩招已见后果。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独木桥早已变成康庄大道,人们已从过去的争入学,变成了争进好校。但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潜认为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文凭。所以一些学生一进大学,就以为进了保险箱,成天泡在宿舍打游戏。一旦挂了,学生哭,家长闹,一遍一遍地找人。好像老师成了罪魁祸首。很多时候校方息事宁人。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但这样下去,不水也难。更有的大学,把自己下降为中学,把考研率作为办学指南,才产出一批只会考基础课,不懂专业课的考研生,这在许多老师的博文里都有反映。另外,太多的学生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我的课常常上百个学生听课,一学期下来,除了几个常爱问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叫不上名字,有的同学连面熟都没有,怎么能发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怎么因材施教? 再者,传统上大学是精英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都是围绕这个转的。大学扩招后,这些东西都没变,生源质量却下降了,毕业生的去向也面向了各行各业。这样必然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是精英的学制要造就普通劳动者,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高不了,因为除了混文凭,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全然不知。必然使学校生产了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夹生品。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维,既然种种问题出在制度上,为什么不让大学宽进严出呢?高考仍然需要,但不是像现在这么严酷。理论上大家都可以进大学学习。每个大学可以设置自己的门槛,但入学门槛应该比较低。时间也自由。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但每年学校毕业的人数是有定额的,即毕业门槛比较高。每个专业可以制定自己的学分标准,学生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拿到文凭,达不到可以继续学。但每门课要设一个考试上限,如3次,不能无限次考下去。没有补考,不会有差生对差生易过的现象。未过的学生只能和下一届的同学一起考。通过率可以参照德国的办法,不管考卷难易,设一个通过率(德国是50%),这个通过率可以根据毕业比率确定。对跨学科的专业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不能通过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开一些面向实际的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我曾经咨询过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发现被裁员的人,特别是工作表现不佳的职员,一般都可以接受,但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拿不到毕业文凭这么难接受?关键是习惯理念做怂。 大学宽进严出有什么好处、困难和可行性呢? 好处是明显的。 第一,中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中学会更注重素质教育。学校不是以入学率为衡量,而是以大学毕业率为衡量了。因为只有人品素质学识俱佳的学生才会最终成功,才能最终给学校带来荣誉。 第二,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自由度。中学毕业生可以立即进大学专攻某个专业,也可以先进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再进大学,或者中间出去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对于晚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有好处。学生挑选专业也更有自信和爱好。现在学生在懵懂中已被家长和老师挑好了终生专业有点过分。 第三、新的考试制度下,通过不通过不再是老师的事了。考生要和其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竞争。这样也可以减少作弊现象,因为帮同学作弊可能使你自己通不过。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 第四,拿不到大学文凭的同学多了,拿不到大学文凭这件事也就不再难接受了。文凭难拿了,文凭含金量就升高了。考研的质量自然会上升。 第五,即便拿不到毕业文凭,那个肄业证,也有大学的生活经历,也能建立同学关系网,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不能接受,换种说法,毕业证人人发,但对合格的毕业生发优秀毕业证书。 困难在哪里呢?有办法克服吗? 对大学来说,马上面临的是上基础课人数众多。可能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但现在有网络,可以以此辅助。事实上,现在开了那么多分校,很多老师在外兼课,结果也差不多。而作为以基础课为先修课的专业课,人数必然下降,老师就有精力更好地辅导学生,使质量提高。然后就是高考的压力转嫁到大学学分的头上,但不是一张考卷定终身,压力已被分散。一门考试可以考几次,过不了可以转修别的学分。而且考生考试能不能过按比例决定,不在老师,也不在学校,只在你学得好不好,以及带点运气的,一起考试的同学素质高不高。老师和学校的压力都会减小。还有老师的评教需要用其它方法补充。 对学生来讲,主要是选择的压力增大。事先可能要对自己有个估计,因为在差点的学校可能能拿到毕业证,但在好学校就很难通过。有可能蹉跎很多年还在考学分。这样学校之间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些承认机制,如某些学校的学分,本校是认可的,这样学生可以适时转学,以避免浪费太多资源。 这些只是抛砖引玉的想法,具体操作一定还有很多困难。工作在教管第一线的人一定更有体会。如果这块砖能引来有更好,没有玉,回拍砖也欢迎。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7741 次阅读|9 个评论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热度 6 jianxu 2009-4-11 20:38
这两天参加了所里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包括材料学专业的笔试和口试)。总的印象是, 专业课学得明白、基本概念清楚、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有相当一些学过材料科学基础的学生不知道常见金属(如金、银、镁、钛)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类型?不知道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结构晶体的最密排晶面和晶向是什么?有的看不懂简单的、含有共晶反应的二元合金相图;有的不知道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有什么区别?有的错答了碳原子和钴原子哪一种在铁中的扩散速度快?;有位学过《热处理》课程的学生竟然回答马氏体是渗碳体在奥氏体中的固溶体,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应该说能够进入复试的学生肯定都还是各个学校里不会很差的学生,其中有的还是专业(或班级)里的前5名。 学生们学得不好,应该会的知识不会,能力低下,突显出扩招酿成的恶果。 时下,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人满为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 却又明显地缺乏真正拥有专业技能、社会所需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否完成了为社会培养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办教育? 按照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送孩子到大学读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使孩子获得某一项专业技能,从而具有社会需求的价值和相应的谋生能力。 就个人来说,如果仅仅是持有一纸文凭,而并不具备货真价实的专业技能,不能够在未来为雇主带来利益与贡献,那么迟早都将会被摈弃、淘汰出局。无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都会如此。 为了使孩子们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就必须使学生们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可是,从学生们的成绩单上,我们看到的是有的人学了一大堆不着四六、与学位专业毫不相干的课程,什么孙子兵法、市场营销、食品营养学等等。 别忘了,你拿的是工程专业的学位。 学生们身上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课的知识来自于死背硬记,远非真正地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经历过相应的专业实验演示。 比如,没有在金相显微镜下看见过珠光体是什么样,当然也就不容易记得其基本的形貌是什么样?没有做过(或见过)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当然也就不会对材料的应力 - 应变曲线、屈服强度等性能指标、加工硬化等概念有真正的理解;没有见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当然也就不容易理解这些实验分析手段的用途,将来一旦真的需要时,也没有任何印象。可怜的孩子们,真的是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学理工科的,没有相应的实验配套支撑,能学得明白那才怪了?没有相应的资源,就应该没有办教育的资质。 道理很显然,一个驾驶学校,如果没有汽车让每一位学生去练习驾驶,光靠教练的嘴把式,学生们能学会驾车吗? 学生是一所大学的主要产品 ,不管你的楼有多大,经费有多少,论文出了多少,当你的产品在社会上市后,档次、质量如何?用户们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 学校的品牌自然是由你自己产品的质量所决定的。 学生的质量差,学校也就砸了自己的牌子,后来的学生出路也就会越来越艰难。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苦了孩子们。据说,曾经在某些人才招聘会上,有的单位明示: XX 大学毕业生免谈。 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名副其实的良好教育难道不是基本的民生吗? 别再忽悠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了,如何能使大学教育的质量不再滑坡恐怕才是正事儿!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9012 次阅读|33 个评论
请教
zhanglp426 2009-3-18 19:44
请教各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在大学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渐行渐远的大学师生关系
deminglei11 2009-1-4 19:06
2008 年,多起 教师门 事件再次呈现了大学内部的种种景观。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曰 渐行渐远 丝毫不为过。在这样的事件中,教师无奈,大学无策,而学生备感无聊。师生关系遭遇寒流, 这不禁让人怀念从前的简单师道,怀念其时的师者。中国大学的师生关系, 2000 年可以成为一个分水岭。上世纪 80 至 90 年代 , 大学师生关系的核心词汇是 班主任 。身兼数职而无求无欲的班主任成为那个阶段的大学生心中最可靠最体贴的温情回忆。 2000 年以后,与大学师者有关的关键词猛然发生改变, 导师 、 老板 、 量化考核 、 评估 等词汇跳跃在校园里,印刷在新闻纸上,当然,它们也深深刺伤了大学原有的体肤。大学在表情上越发丰富,却在心理距离上远离了学生。与此相对应,学生们也用行为方式独创了一套语系 逃课 、 买卖论文 甚至 叫板老师 ,来回应、抗衡。 在这种以 加法 为主的转变中,师道却在用 减法 为自己减负 从 传道、授业、解惑 三位一体的传统师道,变为单一的 授业 ,师道由此转型,而师生关系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撑。实际上, 传道 、 解惑 正是师生沟通增进感情的最理想渠道,多重压力之下,很多教师不愿再主动肩负这个义举。这一 减法 把渐行渐远的高校师生关系推向深渊,成为大学病态的症结所在。而直接促成师道 减法 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在当前的大学里,当年轻的大学教师在以一种理想化的传统师道规划自己的师者职业生涯的时候,大学管理者却悄悄把衙门化的行政权力转化为对教师的绝对主导 大学行政淡于服务师生,代之以通过硬性指标进行管制;一些大学实施量化考核,严重向科研倾斜,而教学呢,虽然从教育部到高校对教学都很重视,还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可实际上,教学完全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教授根本不给本科生上课,上课的教师大都无意倾力课堂,而这正是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发地。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教师专心于教学,深受学生爱戴,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导,可这位老师临死都还是一个讲师,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本科生欢迎的老师,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拼命地做好研究,早日当上教授,估计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后一种活法。 大学选择了主导教师,换来了行政权力的彰显快感,它付出了代价 师生关系紧张,管理成本提升,大学精神的沦丧。教师以维护师尊之名义舍弃传统师道,它选择了功利化的现实切入点,而付出了社会对师者降低尊重的代价。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必是学生本人,这也正是社会的代价所在。 师生关系困局的破解之法,是让大学的 年轻态 回复,使师道传统归位。很难想象,生动精彩的课堂 授业 留不住学生的脚步;主动走近学生 传道解惑 的师者不受拥趸;人性灵活的大学治理方式不会培育自由向上的风气,从而生产学问之巨擘,社会之栋梁。 师道归位,师者自由,乃医治大学病态之良方 在中国青年报文章基础上修改而成。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41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切不可忽视大学教育中“人的人文化”
xinyang 2008-10-15 21:20
由于寝室人际关系及寝室氛围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学业发展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有着重要影响,复旦学院联合校心理学系,开发出一套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被分在同一寝室的学生基本上是性格相容、生活习惯相似的,避免矛盾冲突。 ( 9 月 25 日《新闻晨报》) 先暂且不论这一套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一所谓的寝室分配新方式,可能会如许多学生所愿,让他们暂时拥有了一个安逸的学习生活空间,避免矛盾冲突。但进一步从教育的人文角度看,恐怕那些赞同配用这一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的人们,早已忽视了大学教育中本该最应重视的人文教育了。 想必大家已经熟知,大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专业技能之外,更要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而这种人文素质更多体现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尊重他人或如何与他人互动,抑或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关怀。大学教育过程中最为可贵的一步,甚至可谓是教育的灵魂,那也应当就是:实现人的人文化。 对于人的人文化,众多专家学者都在提,然而目前大学教育中仍是出现众多偏离人文教育的例子或观念,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盛行,大学教育不再是人的教育,而是人力教育。比如一味追求专业技能、为就业而教育、专业加技能,就业不用愁,总之许多学校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并为此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服务,提供诸多便利,实质上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水环境,而把学生变成了这一环境中感觉不到温度正在慢慢增加的青蛙,其危害不言而喻。 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在于,前者敢冒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成功的保证。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个学生的人文理念而使之成为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也只有前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且独立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那种片面注意专业教育的思维模式下,人的教育永远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造就的无非就是半个人,或曰不健全的人。 笔者以为,人的教育应如灵魂一般,名符其实地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切不可忽视大学教育中的人的人文化。对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的开发,似乎不宜将之上纲上线到这是人的教育的缺憾,但这种育人思维的出现,也无疑以小见大反映了我们如何去培养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的意识模糊。道理很显然,如果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互动、如何适应与理解社会,那么心理与观念上显现病态的人层出不穷就不足为怪,清华学生硫酸泼熊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也就见怪不怪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