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环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农田既消耗水,又涵养和保护水
jiangming800403 2020-6-3 12:04
农田既消耗水,又涵养和保护水 农田灌溉是全世界用水量最大的部门,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用水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保持在 3500-4000 亿 m 3 /a 的水平,目前仍然占全国用水量的 60% 以上。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远比工业和生活用水复杂。灌溉水在从水源经过渠系进入农田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土壤孔隙吸附,最终通过植物和裸土蒸发进入大气,另一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上升,一部分消耗于潜水蒸发,另一部分形成侧向渗流,甚至重新出露补给地表水,从而形成了取水 - 输水 - 灌溉 - 入渗 - 蒸发 - 排水的人工侧枝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既消耗水,又可以补给和涵养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土壤孔隙可以储存水,以地下潜水面为界,农田土壤孔隙可以被分为 “ 土壤水库 ” 和 “ 地下水库 ” 。 “ 土壤水库 ” 中的水主要是为土壤颗粒和孔隙吸附的水,地下水库是可以流动的水。 降水和超定额灌溉可以补给 “ 土壤和地下水库 ” 。平整的农田可以拦蓄降雨和地表径流,增加对土壤和地下水的补给,人类最初的灌溉形式是淹灌,即将河流洪水引入田间淹没农田,目前引洪淤(漫)灌在很多地区仍有应用,这些都是将地表洪水引入到农田中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利用 “ 土壤和地下水库 ” 的蓄水能力,满足农作物生长期的水分需求。因此,农业灌溉对区域水平衡产生显著影响,对干旱地区水文循环影响尤其显著,即原位或小范围内的 “ 降雨 - 入渗 - 蒸发 “ 垂直运动取代了水平方向的径流流动,从而出现了 “ 贫水化 ” 现象。半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区由于大规模引水灌溉,出现山区径流生成与平原径流消散的水资源二元结构和人工侧枝循环,大多数平原河流长时间断流、干涸,平、枯水年径流很少入海甚至基本不能入海的 “ 人工内流河 ” 化;长期严重超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但农田灌溉对水文循环的影响非常复杂,灌溉农田形成的湿润的下垫面条件有利于增加径流系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产水(径流)作用,湿润的农田土壤也有助于预防风蚀。 过量灌溉和较多的降水入渗造成地下潜水水位升高,地表湿地面积增加,带来更多的潜水蒸发和水面蒸发,发生农田渍害。干旱地区还会因地表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因此,井渠结合,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以渠补井,以井保渠,可以充分利用农田土壤和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汛前期开采浅层地下水,一方面可扩大抗旱水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地下水位,腾出地下水库库容,更多的拦蓄汛期降水,同时避免地下水位过高的负面影响,为了防止长期降水不足或连续开采地下水带来的水位下降和灌区生态环境问题,在多雨季节或多雨年份。地表来水较多时可大定额引水灌溉,补充地下水库,充分发挥地下水库调节涵养水源的作用,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实践证明:农业灌溉除了消耗水以外,只要措施得当,农田能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和储存水分,将雨水和地表洪水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从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纽带使山水林田成为一个整体,并改善生态环境。 灌溉还会进一步影响农田内外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不断增加,并随水土流失和降水或灌溉水淋溶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引起了人们的日渐重视。但是通过污水灌溉,农田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生产生活污废水的污染物,特别是可降解的非生物毒性物质。虽然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有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积累的风险,但富含氮磷等影响元素的有机污、废水,进入农田后,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被土壤孔隙和胶体吸附并被作物吸收利用,实际上起到给农田施肥的作用。 农田实际上起到了将进入土壤的水分转化为凝结在农产品中的虚拟水的作用。合理灌溉可以起到用少量的蓝水(地表径流或地下水)投入提高对绿水的使用效率,从而显著增加凝结在农产品中的虚拟水(为了生产产品和服务必需消耗的水资源)。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江“病”的不轻,“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从300亿尾缩减到几亿尾
xjtuhyg 2019-8-25 17:28
长江“病”的不轻,“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从300亿尾缩减到几亿尾 提要: 长江生态告急。仅有的两种淡水豚类里,有着“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在2007年已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现存种群数量也仅1000余只。据统计,长江流域淡水鱼类378种,特有鱼类142种之中,有20余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水生生物是长江生态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白暨豚灭绝、江豚和中华鲟濒危、鱼苗锐减都在提醒人们长江生态保护的严峻现状。 关键词:长江生态,水环境,养殖,调水,水生生物 2019-8-25  13:49:2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丹 选稿:叶页 http://sh.eastday.com/m/20190825/u1ai12781764.html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听到关于长江健康的忧虑,和长江生态告急的呼救。 仅有的两种淡水豚类里,有着“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在2007年已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现存种群数量也仅1000余只。据统计,长江流域淡水鱼类378种,特有鱼类142种之中,有20余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长江的生态究竟怎么了?昨天下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副会长、上海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赵依民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讲。他说: “长江生态好不好,不是生态部门说了算,而是鱼儿说了算。实际上,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长江鱼类数量逐年减少   三十年,从青海到上海,从长江上游到下游,赵依民一直在守护着长江,而母亲河流域里的鱼儿更是他有着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在讲座中,他向听众一一介绍了“老朋友们”艰难的生存现状。除了白暨豚和江豚,“水中活化石”——中华鲟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每年秋季9到11月上溯到长江上游产卵。 自葛洲坝工程截流以来,由于许多中华鲟无法游回上游,再加上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运行,下泄径流平均水温发生变化,在中华鲟自然繁殖季节出现“滞温”现象,近年来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时间普遍推后约一个月,总体数量下降趋势明显。   普通鱼类的生存环境也并不佳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餐桌上常见的“四大家鱼”, 但是,这些鱼类“家族”的鱼苗年发生量 也由1950年至1960年的300多亿尾缩减到目前的几亿尾。 处于类似境遇的 还有鲥鱼、刀鱼、凤尾鱼 ……“为母亲河搭健康脉,这些鱼儿已经给出了令人担忧的答案。”赵依民有些痛心地说, 水生生物是长江生态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白暨豚灭绝、江豚和中华鲟濒危、鱼苗锐减都在提醒人们长江生态保护的严峻现状。   2020年底长江全面退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它的健康和安全直接关乎中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长江生态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不容忽视。为长江治病,对症下药即是保护鱼群。赵依民说, 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即是在长江流域全面退捕、增殖放流 。早在2001年,青海湖就实施了十年禁渔计划;未来,根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2020年底前长江将全面退捕,干流和重要支流禁捕十年。渔禁之外,再用人工的方法直接向长江投放鱼苗,可以起到恢复并增加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的作用。   在讲座的最后,赵依民呼吁,每一个人都要养成保护水生动物的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里挑选水产品时常常会购买野生鱼,总以为野生的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不然,野生并不等同于质量高,天然野生鱼反而比人工养殖鱼含有更多的重金属元素。因此少吃、不吃野生鱼,不仅是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更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 参考文献: 丹江口水库不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兼论以湖北长湖作为取水口的优越性 http://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39857.shtml 与易贤命教授讨论“南水济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861552.html 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长湖调水各方案的利弊对比 https://wenku.baidu.com/view/e08e3ff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0.html 【1】神农溪引江补汉引水工程,害国家三峡受损湖北失利(易贤命) http://www.doc88.com/p-1406086487018.html 【2】汉江因南水北调濒临枯竭,三峡引江补汉工程已上报水利部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479345-1-1.html
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tific Reports:干湿气候变化对博斯腾湖水文变量的影响
yaozi824 2019-6-18 11:30
干湿气候变化对博斯腾湖水文变量的影响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水位在过去 50 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基于湖泊水平衡模型和弹性理论,研究了 1961-2016 年湖泊水循环主要要素的演变特征,并分析了水分平衡的变化。博斯腾湖水循环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1961 – 1987 年有减小趋势, 1988 – 2002 年迅速增加,在 2003 – 2012 年期间大幅减少,但在 2013 年之后有明显增加。通过湖泊水平衡模型研究发现,博斯腾湖水的阶段性变化是气候转型和人类干扰共同影响的结果。湖泊水位在 1987 年之后的增加是由气候变湿引起的。但在 2003 年开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输水工程增加了博斯腾湖的出湖水量,而降水减少导致干旱频率增加,共同作用下使得水位大幅减少。山区气候变暖流域加速了冰川退缩趋势,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湖泊,使得近期湖泊水位上升。此外,废水排放能够导致水资源退化,人类活动改变了博斯腾湖自然水循环系统。因此,博斯腾湖的未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 Junqiang Yao , Yaning Chen, Yong Zhao Xiaojing Yu, Hydroclimatic changes of Lake Bosten in Northwest China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9118 DOI:10.1038/s41598-018-27466-2 Yao_et_al-2018-Scientific_Reports.pdf
个人分类: 水资源|3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综述|三元钨酸盐基光催化剂在太阳能光解水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nanomicrolett 2019-5-5 22:03
Nanostructured Ternary Metal Tungstate-Based Photocatalysts for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and Solar Water Splitting: A Review Ke, J., Adnan Younis, M., Kong, Y. et al Nano-Micro Lett. (2018) 10: 69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8-0222-4 本文亮点 1 系统总结了钨酸盐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能带组成、禁带宽度与其金属离子种类、离子半径及晶型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2 深入讨论了不同种类钨酸盐材料的晶型结构、尺寸大小以及形貌特征对钨酸盐催化特性的影响。 3 详细介绍了包含表面工程、离子掺杂、异质结构建在内的钨酸盐材料改性策略,以提高钨酸盐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催化性能。 内容简介 金属钨酸盐(MWO 4 ) 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三元金属氧化物,由于其晶体和电子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能量转换和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侯阳课题组 综述了 MWO 4 材料的电子分布、能带组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详细介绍了表面工程、离子掺杂、异质结构建等手段对钨酸盐进行改性,提高其光捕获和光诱导电荷分离效率,达到提高光电催化性能的目的。 同时分析了钨酸盐的晶型结构、尺寸大小以及形貌特征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展望了MWO 4 基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文导读 1 钨酸盐材料电子分布特性、光学性质与金属离子种类及半径之间的关系 图1 (a)金属离子半径与钨酸盐禁带宽度关系图;(b)不同钨酸盐半导体粉体颜色。 由于不同的二价金属离子,外层电子分布不同,因而钨酸盐的禁带电子组成也跟随金属离子改变而改变。通过总结,可以得出离子半径小的金属离子形成的钨酸盐禁带宽度随之变窄。钨酸盐粉体材料的外观颜色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根据光催化剂的选用原则,可以优先选择金属离子半径小于0.73 Aring;的金属钨酸盐作为目标光催化剂。 2 钨酸盐的晶型结构、尺寸大小以及形貌特征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图4 两种不同晶型SnWO 4 晶胞结构图(a),态密度图(b),紫外可见吸光曲线(c);(d)α,β-SnWO 4 与其他不同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对比图;(e)α 和β -SnW O 4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效率图。 对于纯钨酸盐半导体光催化剂,一般包含两种晶型结构:wolframite单斜晶相和scheelite四方晶相。不同的晶型结构意味着原子的排列结构差异,将导致原子间电子分布规律不同,以及能带位置不同。 对于同一种钨酸盐半导体,不同的晶型拥有不同的光学性质,进而对光催化性能产生影响。此外,由于量子尺寸效应,随着钨酸盐尺寸的降低,禁带宽度和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对光电催化性能均会产生影响。 3 钨酸盐基光催化剂内部光生电子空穴行为调控策略 图9 Ag/α-SnW O 4 的投射电镜图(a)和不同比例下降解活性图(b);不同光催化剂的瞬态响应电流曲线(c);光催化反应机理示意图(d)。 针对单一钨酸盐光生电荷复合效率高、太阳光吸收范围窄等问题,详细综述了通过表面修饰、离子掺杂以及异质结构建等手段调节钨酸盐基催化剂内部光生电子空穴行为的研究,从而引导电子空穴进行有效的分离和传递,达到提高能源催化转化以及催化降解性能的目的。 作者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① 环境化工,② 环境催化,③ 能源催化,④ 新材料。 主页链接: https://person.zju.edu.cn/yhou 相关阅读 1 Cu@CuS核壳纳米结构:形貌调控及高效光催化性能 2 Bi-Bi2O2CO3:高效异质结可见光催化剂 3 NML集锦 | 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 4 综述:基于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光催化剂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2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污染受水体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构
WeiweiYao 2017-11-24 09:30
污染受水体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构 -- 姚慰炜.pdf 这是本人写的一个简单 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是描述评价体系原理,然后在构建修复后的评价系统,最后通过三个个实例的应用来说明水生生态系统是如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的。同时本研究计划,主要侧重于模型构建和模拟,这样做的优点主要是不受地域的限制,而且很灵活。本研究计划侧重于工程实例以及背后的原理和理论体系。 (具体内容见附件) 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有: Yao, W. W., Chen, Y., Zhong, Y., Zhang, W., Fan, H. (2017). Habitat models for assessing river eco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iver restor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 32 (1), 601-617. Yao, W., Zhao, T., Chen, Y., Zhong, Y., Fan, H., Zhang, W., Li, L. (2017). Habitat evaluation model for ecologically successful lake restoration. Lake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 , 33 (3), 301-313. Yao, W., Rutschmann, P. (2015). Three high flow experiment releases from Glen Canyon Dam on rainbow trout and flannelmouth sucker habitat in Colorado Rive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75 , 278-290. Yao, W., Rutschmann, P., Bamal, S. (2014). Modeling of river velocity, temperature, bed deform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habitat in Lees Ferry, Colorado Ri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8 (4), 887-896.
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谈抗生素污染与食物安全之二:水环境中的抗生素
热度 2 蒋高明 2015-11-9 08:26
漫谈抗生素污染与食物安全之二:水环境中的抗生素 蒋高明 水中哪里来的抗生素呢?人类的饮用水源,原本是不可能有抗生素存在的。遗憾的是,现在人类喝的自来水中也难以逃脱抗生素的影子。 抗生素首先来自抗生素的生产工厂排放。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副院长王金生团队发现,全国的主要河流,海河、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出了抗生素。高抗生素含量地区往往与周围分布有抗生素厂有关。在沈阳抗生素厂附近的排水沟, 6- 氨基青霉烷酸的数值高达 178 纳克 / 升。另外两种抗生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数值也在 100 纳克 / 升以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山东鲁抗医药股份公司的外排污水中,某种抗生素含量甚至达到了 53688 纳克 / 升,这些含抗污水最终进入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我国污水处理厂对抗生素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抗生素污染严重。 http://js.people.com.cn/n/2014/1225/c360304-23342407.html 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的污染非常严重,脱水红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含量分别为 460 纳克 / 升、 209 纳克 / 升和 184 纳克 / 升,远远高出了欧美发达国家河流中 100 纳克 / 升以下的含量。 其次,水中抗生素来自规模化养殖场。 2013 年中国使用抗生素达 16.2 万吨,其中 52% 为兽用抗生素;在 36 种常见抗生素中,兽用抗生素高达 84.3% 。试想一想,这么的人与动物用的抗生素,不可能全部利用,相反,大部分是造成了污染源,其污染的后果必然影响到人类。 广东是生猪大省,在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粗略估计这个小镇的兽药店超过了 30 家。记者发现,药柜上卖的药 60-70% 都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而买主就是周边大大小小养殖场的业主。 那些来自猪场、鸡场的没有经过任何净化的养殖废水正在成为水土环境中主要的抗生素污染源。除了治疗猪鸡等动物的病以外,很大一部分抗生素是用于饲料添加剂,就是所谓促生长用,而在一种牲畜身上使用十几种抗生素的现象都十分正常。 药店老板告诉记者镇上的养殖户几乎都需要买抗生素药物来防止因发病而导致的牲畜死亡。而进入牲畜体内的抗生素,大部分都通过牲畜的粪便进入河流、土壤中,成为隐形的污染。 第三个来源是医院排污。前面我们介绍的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在病人身上,从医院的下水道抗生素进入到环境中去。 第四个抗生素来源是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那些蔬菜里的抗生素通过洗菜水或其它生活污水,也是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 按照人口密度对比线来划分,人口较为密集的东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 6 倍以上,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环境中抗生素的浓度最高。。其中,阿莫西林等 7 种抗生素在流域水环境中的浓度高于 1000 纳克 / 升。十年来,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应光国团队对全国 58 个河流流域进行调查,获取了 36 种抗生素在全国的使用量和排放量。“滥用”和“惊人”是应国光研究员用来形容中国抗生素使用现状的两个词。 尽管排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是微量的,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危害。但是,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是持续性的,由此导致的整个微生物系统的耐药性。就比如青霉素在过去被称之为“神药”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现在青霉素对大部分人都已经不管用了。究其原因,就是细菌长期适应了抗生素环境,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抗生素污染造成的。另外,抗生素环境污染是慢性中毒,它对生殖系统,对人体的内分泌构成危害,其表现是非急性的,比其他有机污染物更可怕。 水、土壤和食物中都检出了抗生素,“抗生素污染”正在我们的身上得到显现。今年 4 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江浙沪受检的 1000 名儿童中,至少有 58% 的儿童尿中检出一种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正是环境与食品。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制造了大量病人,工厂化养殖让那些抵抗力较强的饲养动物也疾病缠身。人和动物生病都要用抗生素,于是抗生素工厂业务火爆,但抗生素厂废水排放的抗生素最终进入到环境尤其水环境;人类在让猪、鸡长得快,集中营的式生长环境,容易使动物们生病,为治疗或预防疾病,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直接进入,或通过饮用水间接进入食物链,造成人类疾病增加,最终人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国环境中新型污染物抗生素的分布特征
xiaoge 2015-4-12 22:23
对于我 国近海省市地表水和近岸海水中主要抗生素类污染物,总结计算每类抗生素的平均浓度,得到我国水环境中四大类抗生素的分布状况( 图1) ,其中 底图( 审图号GS(2008)1012 号,2008 年6 月 国家测绘局制) 下载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http://219.238.166.215/mcp/index.asp) 。 如图1 所示,天津海河、广州珠江、白洋淀、渤海近岸等水体中都存在较高浓度的抗生素污染,而在大辽河、北部湾、江苏地表河流、大连近岸海域等水体污染较轻。对于不同类抗生素,污染最重的水域也存在一定差同异,如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天津海河水体中的浓度最高,而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在渤海沿岸海水中污染最重。沉积物中 抗生素的分布同样存在差异 ,珠江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水平明显高于辽河、黄河和海河( 图2) 。 同样,如图3 所示, 我国沿海不同地区土壤中抗生素的分布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但其污染水平与施肥存在直接相关 。 由图1~3 还可以看出,除了北京、 兰州、新疆 , 我国内陆多数省市水体、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还很不清楚。 图 1 我国沿海地区水体中四类抗生素分布状况 ( 单位 ng/L ; 1. 大辽河 , 2. 辽宁黄海近岸 , 3. 大连近岸海水 , 4. 北京通惠河 , 5. 白洋淀 , 6. 天津海河 , 7. 海河入海口 , 8. 莱州湾入海河流 , 9. 莱州湾 , 10. 渤海 , 11. 黄海 , 12. 江苏表层河水 , 13. 上海黄埔江 , 14. 杭州钱塘江 , 15. 北部湾 , 16. 广州市珠江 , 17. 珠江河口 , 18. 香港新界近海 , 19. 香港维多利亚港湾 , 20. 新疆博斯腾湖 ) Fig. 1 The aqueous distribution of four classes ofantibiotic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ng/L; 1. Daliao River , 2. Yellow Seacoast in Liaoning , 3. coastalseawater of Dalian , 4. TonghuiRiver, Beijing , 5. BaiyangdianLake , 6. Haihe River,Tianjin , 7. Haihe Riverestuary , 8. Riversdischarging to the Laizhou Bay , 9. Laizhou Bay , 10. Bohai Sea , 11. Yellow Sea , 12. Jiangsusurface waters , 13. HuangpuRiver, Shanghai , 14. QiantangRiver, Hangzhou , 15. Beibu Gulf , 16. PearlRiver, Guangzhou , 17. Pearl Riverestuary , 18. Hong Kongcoastal waters , 19. VictoriaHarbour, Hong Kong , 20. BostenLake, Xinjiang ) 图 2 我国水环境沉积物中四类抗生素分布状况 ( 单位 μg/kg ; 1. 辽河 , 2. 大连近海 , 3. 兰州黄河 , 4. 白洋淀 , 5. 海河支流及干流 , 6. 天津海河 , 7. 上海黄埔江 , 8. 珠江 , 9. 珠江入海口 , 10. 新疆博斯腾湖 ) Fig. 2 The distribution offour classes of antibiotics in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of China (μg/kg; 1. Liaohe River , 2. Daliancoast , 3. YellowRiver, Lanzhou , 4.Baiyangdian Lake , 5. Tributariesand mainstream of the Haihe River , 6. HaiheRiver, Tianjin , 7. Huangpu River, Shanghai , 8. Pearl River , 9. Pearl River estuary , 10. Bosten Lake, Xinjiang ) 图 3 我国沿海地区土壤中抗生素分布状况 ( 单位 μg/kg ; 1. 河北葡萄产区 , 2. 山东蔬菜基地 , 3. 上海农田土壤 , 4. 广州蔬菜基地 , 5. 珠江三角洲农田 ) Fig. 3 The distribution ofantibioticsin the soils from thecoastal areas of China (μg/kg; 1. Grape-producingareas, Hebei , 2. Vegetablecultivation area, Shandong , 3. Agriculturalsoils, Shanghai , 4. Vegetablefields, Guangzhou , 5. Farmlandsoil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葛林科 , 任红蕾, 鲁建江, 高会, 张蓬, 那广水. 我国环境中新兴污染物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环境化学, 2015: 已接收. 其他参考文献: Li, Y. W., Wu, X. L.,Mo, C. H.,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ulfonamide, Tetracycline, and QuinoloneAntibiotics in Vegetable Farmland Soil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Southern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 7268-7276. Xiao, Y., Chang, H., Jia, A., et al. Trace analysis of quinoloneand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from wastewater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tandem mass spectr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8, 1214: 100-108. Zhou, L. J., Ying, G. G., Zhao, J. L., et al. Trends in theoccurrenc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YellowRiver, Hai River and Liao River in nor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1, 159: 1877-1885. Lei, X. N., Lu, J. J., Liu, Z. L., et al. Concentration anddistribution of antibiotics in water-sediment system of Bosten Lake, Xinjiang.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4: 1-9. 杨常青 , 王龙星 , 侯晓虹 , 等 . 大辽河水系河水中 16 种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分析 . 色谱 . 2012, 30(8): 756-762. Na, G. S., Gu, J., Ge, L. K., et al. Detection of 36 antibiotics incoastal water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 29(5):1093-1102. Na, G. S., Fang, X. D., Cai, Y. Q., et al. 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of antibiotics in coastal environment ofDalian, Chin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3, 69(1-2): 233-237. Li, W., Shi, Y., Gao, L., et al. Occurrence of antibiotics inwater, sediments, aquatic plants, and animals from Baiyangdian Lake in NorthChina. Chemosphere. 2012, 89: 1307-1315. 罗义 , 张宏杰 , 徐琳 . 天津海河流域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 . 环境监测及毒理 . 2012,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888. Luo, Y., Xu, L., Rysz, M., et al. Occurrence and transport oftetracycline, sulfonamide, quinolone,and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the HaiheRiver Basi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11, 45(5):1827-1833. Zou, S., Xu, W., Zhang, R., et a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antibiotics in coastal water of the Bohai Bay,China: Impacts of river dischargeand aquaculture activiti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159(10): 2913-2920. Zhang, R., Zhang, G., Zheng, Q., et al. Occurrence and risks ofantibiotics in the Laizhou Bay,China: Impactsof river discharge. Ecotoxicology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2, 80(1): 208-215. Zhang, R. J., Tang, J. H., Li, J., et al. Antibiotics in theoffshore waters of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in China: 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risk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3, 174: 71-77. Wei, R., Ge, F., Huang, S., et al. Occurrence of veterinaryantibiotics in animal waste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round farms in JiangsuProvince, China. Chemosphere. 2011, 82: 1408-1414. Jiang, L., Hu, X., Yin, D., et al.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seasonal vari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Huangpu River, Shanghai, China.Chemosphere. 2011, 82: 822-828. Chen, K., Zhou, J. L. Occurrence and behavior of antibiotics in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the Huangpu River, Shanghai, China. Chemosphere. 2014,95: 604-612. Tong, C., Zhuo, X., Guo, Y. Occurrence and Risk Assessment of FourTypical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in Raw and Treated Sewage and in ReceivingWaters in Hangzhou,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59: 7303-7309. Zheng, Q., Zhang, R., Wang, Y., et a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of antibiotics in the Beibu Gulf, China: Impacts of river discharge andaquaculture activities.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 78: 26-33. Xu, W. H., Zhang, G., Zou, S. C.,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antibiotics in the Victoria Harbour and the Pearl River, South China using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spectrometr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7, 145: 672-679. Liang, X. M., Chen, B. W., Nie, X. P., et al. The distribution andpartitioning of common antibiotic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the Pearl RiverEstuary, South China. Chemosphere. 2013, 92(11): 1410-1416. Gulkowska, A., He, Y., So, M. K., et al. The occurrence ofselected antibiotics in Hong Kong coastal waters.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7, 54: 1287-1306. Yang, J. F., Ying, G. G., Zhao, J. L., et al. 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 of four classes of antibiotics in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susing RRLC - MS/M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1, 408: 3424-3432. 张笑归 , 宁国辉 , 刘树庆 , 等 . 张家口葡萄产区土壤抗生素含量及其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 华北农学报 . 2011, 26: 146-151. Li, X. W., Xie, Y. F., Li, C. L., et al. Investigation of residualfluoroquinolones in a soil - vegetable system in an intensive vegetablecultivation area in Norther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4,468-469: 258-264. Ji, X. L., Shen, Q. H., Liu, F., et 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bundances associated with antibiotics and heavy metals in animal manures andagricultural soils adjacent to feedlots in Shanghai; China. Journal of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235-236(15): 178-185. 邰义萍 , 莫测辉 , 吴小莲 , 等 . 绿色和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31(1): 125-130.
4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城镇化与新风水主义
dongleon 2013-12-15 08:18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无疑,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20年发展的动力。 会议明确要求,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中央工作会议无疑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描绘了美好的图景和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会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更大的问题。 城镇和农村的水环境污染及全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都是我们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清洁的水与空气是人类健康最基本之需,也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本之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通过对产业和城镇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有效控制。包括源头控制,净化,和通风稀释扩散等。 这正是新风水主义的主张: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首先要考虑选择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宜人的"风"环境与"水"环境。风就流动的空气。 新风水设计的首要原则是风水宜人,同时统筹考虑风景和风情。新风水主义认为城镇的建设不是从建筑开始,也不是以经济或交通为导向,而是以生态为导向,以风水为导向的可持续规划建设。应该首先依据现代可持续景观学的原理进行风水环境规划,营造风清水秀、风景如画,有地域风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让大家愿意来,来了满意的新型风水城镇。 新风水学吸取传统风水学中合理的部分,借鉴现代风动力学,与水环境理论,环境物理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将场地,场地环境和场地的使用者集成设计,构建有风,有水,有情,有景的宜人场所。 新风水主义的设计主张包括,提倡步行城市,减少机动车排放;合理规划风道和水道;河流保护与雨水利用;湿地恢复;健康设计;安全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等。 在关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新风水主义特别强调小城镇的发展。现在镇上的单位,包括政府,学校,医院,派出所等,工作人员来自城里,下班也回城里。农村的青壮劳力都出去打工,只很多地方都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外挣了钱也搬到城里。新风水主义主张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有机疏散,激发小城镇的活力。提倡重建乡绅文化,鼓励在小城镇发展特色创意产业、软件产业、研发、休闲度假产业。 (本页面的文字允许在 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 和 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下修改和再使用。)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水环境腐蚀与防护会议
rczeng 2013-10-20 12:23
2013年水环境腐蚀与防护会议于2013 年 10 月 18 日在风景秀丽的山东青岛 市南区八大关海韵楼 召开 。 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腐蚀与防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会议围绕水环境有关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交流。重点报道了海洋防污涂层与技术、海洋大气腐蚀防护技术、光生电子阴极保护技术、陈列电极薄层液位技术、抗菌涂层技术。 中科院海洋所侯保荣元素、青岛市科协科学会部部长苏文民、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陈光章、725所孙明先研究员、许立坤研究员等相关领导到会。还有来自725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山东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上海电力学院以及其它研究单位的代表共有70多人。 为鼓励年轻科研人员投身腐蚀防护事业,会议组织对参加报告交流的论文(作者 35 周岁以下)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会议经过专家投票,评选出6篇优秀论文。
个人分类: 科研|4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环保部:北京污染物都从周边来说法不现实
redtree 2013-9-8 06:15
环保部:北京污染物都从周边来说法不现实 作者:邓琦 刘春瑞 金煜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3-9-7 10:51:33 昨日(9月6日),通州区马头村几家小作坊外的一排水口流出污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查。摄影/王叔坤 近日,环保部针对北京29家企业进行暗访,发现22家存在环境问题,暗查结果显示,违规企业中有的涉及在线数据失真、粉尘无组织排放等问题。昨天,针对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发现的问题,北京市环境保护监察总队“兵分八路”前往20个地点现场检查。 环保部暗查 部分水泥厂环保设施“失灵” 前日(9月5日),央视报道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暗查出北京有2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华北督察中心主任熊跃辉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此次暗访,称此次主要检查和废气有关的企业,涉及北京8个区县。 他表示,此次行动是环保部专门针对京津冀地区组织的一次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暗访和突击性检查,主要检查的是废气排放情况。 熊跃辉表示,被检查出问题的企业中,有的扬尘处理未到位,有的超标排放,有的监测数据不准。他表示,北京某个以水泥、固废处理等为核心生产的集团企业问题较为突出。 据央视报道,一些企业现场渣土车无任何封闭措施,车辆驶过,扬尘满天。在一些水泥厂,环保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颗粒物和氮氧化物都发现了超标排放。 此外,某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中,出口烟气、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数据长期保持稳定不变,在线数据严重失真。 此次暗访还在房山、顺义等地发现了几处采石场,没有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不仅对山体破坏严重,而且现场烟气弥漫,扬尘污染问题突出。 熊跃辉对央视表示,说北京的污染物都是周边飘过来的说法并不现实,“北京本身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他表示,北京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在日常管理、执法监管方面比较薄弱。 北京反应 8小组现场监测20家企业 昨天上午,市环保局从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拿到违规企业名单。记者发现,这22家单位分布在昌平、房山、大兴、通州和顺义5个区县,其中企业有20家,多为印刷厂、铸造厂、水泥厂等。 名单上“发现问题”一项显示,违规企业涉及扬尘严重、排放超标、黑烟无组织排放等问题,包括两家企业无任何治污措施。 随后,市环保监察部门分成8个检查小组,前往通州、昌平、顺义和房山4个区县,对被曝光的20家企业展开现场严查。 在布置检查大会时,市环境保护监察总队总队长仲崇磊表示要进行综合检查,包括环评检查,减排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的检查,“查细一点,要发现各类问题。不满足于督察中心发现的那些问题。对于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要进行坚决打击。 市环保监察总队副队长李健绯介绍,除了监察总队外,这次检查还派出了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测,保证数据和结果的客观严谨。 此外,环保监察总队的监察人员还将进行拍照取证,并利用环保局的微博曝光。 截至昨晚发稿,针对20家企业的违规查处,市环保局表示,相关情况的汇总将尽快公布。 地点1 【北京雅都加富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污水去向不明涉嫌直排 华北督察中心发现问题:现场检查时企业正在生产。排污口不规范,厂区院墙有两个排污口,其中一个排污口未排污,但管径内壁覆满着黑色沉积物;另一隐蔽排污口有污水直排沟渠,经监测,PH值为5.26,化学需氧量为1190mg/L,氨氮含量为6.23mg/L。沟渠内水质很差。 第一个地点位于通州区马头工业园区,涉事企业为北京雅都加富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下午,记者跟随监察人员在该公司发现,两个排污口当时并无污水直排沟渠,但沟渠内水质较差,有的地方还散发着臭味。 北京雅都加富纸品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炎说,他们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流入工厂地下600立方米的沉淀池,再定期清理沉淀池。 经过问询和对工厂排污口的检查,监察队员表示,由于排污口没有排放污水,所以无法断定沟渠中的水是该公司排放。但该公司污水和雨水合流,虽然公司负责人称会定期将污水拉到马驹桥垃圾填埋场,但垃圾填埋场肯定不收污水。该公司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明污水得到妥善处理的证据,涉嫌直排污水。 孙炎承认,请人定期抽走污水,只是口头上让对方拉到正规处理污水的地方,但并未约束。 此外,监察人员现场将沟渠内的水取样并向该企业出具《询问调查留存通知书》,要求该企业到北京市环保监察总队接受进一步问询。 地点2 【通州区马头村西侧三家小作坊】 一排水口排污水散臭味 华北督察中心发现问题:现场检查时均在生产。污水直排至北运河附近沟渠,经监测,化学需氧量957mg/L,氨氮29mg/L,色度128。 第二个地点是通州区马头村西侧的三家小作坊,优玛化妆品通州分公司、北京威科特瑞纸质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和欧莱亿宝。 通州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家企业的污水均通过污水管线流到附近污水处理站,三企业还缴纳了污水处理费。 而昨天下午,北京市环保监察总队发现,现场仍有一个排水口在直排污水,并散发出恶臭。监察人员现场取样。 在场的北京市水政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分析,有可能是截流污水管线被堵住,导致污水溢出从排水口流出。 ■ 对话 李健绯 北京市环保监察总队副队长 “7月查出4水泥厂排放超标” 昨天19时,记者联系市环保监察总队副队长李健绯,他正在从顺义回城的路上。 针对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的暗查结果,他表示,对于国家和北京要求监控的重点污染源,市环保局对其开展的是高密度检查,对于一些小企业和小作坊,属于区级监督,密度低一些,就是在督察的间隙中容易出现问题。 新京报:你带队这一组检查结果如何? 李健绯:我们去了顺义3个点,基本上都存在问题,但不是超标排放,而是违反环保规定。比如,使用高污染燃料,水泥厂存在扬尘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已要求他们进行整改。 新京报:环保部暗查之前,市环保部门没发现这些问题? 李健绯:我们之前也发现了。此前7月份我们查过,针对当时发现的问题,也要求他们进行整改。比如,目前全市有8家水泥厂,我们对这8家水泥厂做过全面检查,也写过专门的报告,其中针对4家排放超标和6家扬尘污染严重的,已要求他们尽快整改。顺义环保局也会继续督察,督促他们把整改落实到位。 新京报:这次环保部暗查的问题中,哪些是市环保部门没发现的? 李健绯:我们今天在顺义检查一家洗浴中心,这个我们之前可能没发现。这家洗浴中心处于远郊区县,规模不大,当时给我们报批时是使用太阳能,后来为了图便宜,用小锅炉烧柴火,烟尘较大。这些小的经营行为,在监管上可能力度小一些。 新京报:是因为人力不够吗? 李健绯:对于国家和北京市要求监控的重点污染源,我们检查的频次较高。但对小企业和作坊,就算人力充足,也不可能每天盯着。因为排污是动态行为,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查处。另外,人力确实有缺口,往往就在督察的间隙中出问题。 ■ 数说 近期,市、区两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检查和监测全市8家水泥生产企业,发现4家企业氮氧化物排放超标,已要求这4家企业年底前建成脱硝设施并投运;6家企业存在物料露天堆放、扬尘污染严重的现象,已要求这6家企业尽快实施料库密闭化改造。 (原标题《环保局“按图索骥”兵分八路查企业》)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挂出“河长公示牌”环境就好了?
热度 1 姜文来 2013-4-12 10:13
挂出“河长公示牌”环境就好了? 姜文来 最近,温州为了创新河道管理模式,推行“河长制”:在每条“垃圾河、黑臭河”的河岸边竖起“河长公示牌”,明确河道责任人。“河长”的职责是负责治理或保护某一条河流的水环境。公示牌内容包括“河长”名字、河道名称、河道长度、监督电话等内容。如苍南设立了四级“河长”管理体系,其中县长黄荣定为全县总河长,对全县河道总负责;乡镇长为一级河长,对乡镇辖区内河道负责;社区主任为二级河长,负责辖区河道治理的相关日常事宜;村长为三级河长(段长),负责河道保洁。这是推进“垃圾河、黑臭河”治理的一个创新举措。(4月11日中国新闻网)。   温州将河流治理的责任明确到人,并且进行了公示,为百姓举报河道环境问题提供了指南,百姓更加清楚谁是责任人,对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是一件好事情。但这个“河长公示牌”的功效究竟有多大,有待于持续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环境质量不是挂出一个公示牌就能解决的。如果是这样,全国所有河道都挂个公示牌,中国的河水就不臭了,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情,应该授予此项发明者“国家特等奖”。   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就是本辖区的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当然也是当地河流的“河长”,只是没有将其挂牌明示。法律进行了如此明确的规定,实际运行情况如何?目前我国环境总体情况是“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多年来一直如此,担忧了多年还在进一步“担忧”,不知道还要“担忧”多久,现在局部地区甚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一口干净的水都变得奢侈,中国的环境真的到了危险的边缘。   落实责任制确实是保护环境的一副良药,如果责任分配下去了,没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机制,没有一个严格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责任制也是一句空话。新加坡国立大学房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83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10年的政绩和升迁结果表明,如果书记市长在任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升职概率将高于8%,如果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那么他升官的几率是负值。”在重GDP轻环境保护这样官员考核背景下,对绿色官员缺乏激励机制,对污染环境第一责任人缺乏严厉的惩罚,谁会一心一意搞环保?因此,即便环境保护挂了牌,如果没有一系列考核制度做保障,挂牌只是“假动作”,只“玩虚的”环境保护,难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何况“河长”的责任和权力也应匹配。如乡长为该乡河流保护责任人,如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县的污染企业,但该企业是当地交税的大户,乡长有权处理这个污染企业?给乡长8个胆子他也不敢,那他如何让他管辖的河流不被污染?怎么去处罚他?这些很实际的问题,不是挂一个牌牌就能解决的。   不要将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公示牌”上,挂出“河长公示牌”环境就未必比以前更好。喊破环境保护的嗓子,不如脚踏实地地甩开膀子治理环境,这是硬道理。
2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产油藻类:应对能源危机与水环境危机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2-11-12 21:16
今天,曾庆平老师和赵斌老师的博文均对生物能源展开了讨论。并就生物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 技术双刃剑:生物质能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 护 生物能源利弊 谈 由于种种问题,依托于淀粉、纤维素以及油脂的第一代、第二代生物能源均有很大的局限,难以大规模应用。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的产油藻类是未来一种有前途的生物能源,同时产油藻类若想取得高产,需要极富营养化的水体环境,因此可用于污水处理。随生活和工业污废水,我国每年排放到天然水体中氮素多达几百万吨,这足以支持几千万吨海藻油的生产规模。 利用藻类,特别是微藻,发展“生物原油”还具有其他陆地植物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意义。第一,生长环境要求简单,几乎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不管是海水、淡水,室内、室外,还是一些荒芜的滩涂盐碱地、废弃的沼泽、鱼塘、盐池等都可以种植微藻。可利用不同类型水资源、开拓荒山丘陵和盐碱滩涂等非耕作水土资源,具有不与传统农业争地的优势。第二,微藻产量非常高。一般陆地能源植物一年只能收获一到两季,而微藻几天就可收获一代,而且不因收获而破坏生态系统,就单位面积产量来说比玉米高几十倍。第三,产油率极高,达 20% ~ 70%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得了多株系油脂含量在 30% ~ 40% 的高产能藻株,微藻产油研究取得前期重要成果,如:细胞密度达到 20 克 / 升,产油量 7 克 / 平方米;雪藻每天能在 1 平方米 光照面积内生产 35.3 克 AFDW( 去灰分干重 ) ,该生物量相当于 46.4 克 植物种子量,是目前高产农田产量的 11 倍。中国海洋大学拥有海洋藻类种质资源库,已收集 600 余株海洋藻类种质资源,目前保有油脂含量接近 70% 的微藻品种,在山东无棣县实施的裂壶藻 ( 油脂含量 50% , DHA 含量 40%) 养殖项目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但是,藻类含水量大,不好干燥炼油,不过粉碎制浆后,应该可以采用溶剂油浸提萃取,就像现在的豆油一样。余下的纤维素的可以发酵制取沼气,剩下的沼渣可生产生物肥料。 我不是这些领域的专门研究者,以上仅是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分析、计算与评价,见笑于方家。 另外除藻类外,富营养化的开阔水面还可以放养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收获后打浆发酵制取沼气和生物肥料。
个人分类: 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59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近年获批的流域经济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pxyeco 2011-2-12 08:36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王立国 , 江西农业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2.黑河流域环境评价与监管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 武翠芳 , 兰州商学院 ,青 年项目 ,2010 3.我国跨界水资源冲突的微观行为宏观调控研究 , 牛文娟 , 河海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4.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 佟金萍 , 河海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5.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 王慧敏 , 河海大学 , 重点项目 , 2010 6.推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研究 , 麻智辉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一般项目 , 2010 7.农村水环境问题的经济机理分析与管理创新制度研究 , 李雪松 , 武汉大学 , 一般项目 , 2010 8.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赵雪雁 , 西北师范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9.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及驱动机制研究 , 曹生奎 , 青海师范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10.农村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研究 , 黄森慰 , 福建农林大学 , 青年项目 , 2010 1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政策研究 , 李松志 , 九江学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 一般项目, 2009 12.东北沿海经济带一体化整合发展研究 , 支大林 ,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一般项目 , 2008 13.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布局研究 , 韩增林 , 辽宁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2008 14.洞庭湖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赵运林 , 湖南城市学院 , 一般项目 , 2008 15.水污染排放权交易机制与政策研究 , 仇蕾 , 河海大学 , 青年项目 , 2008 16.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 赵来军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 青年项目 , 2008 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郭荣朝 , 河南财经学院 , 一般项目 , 2007 18.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 朱桂香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一般项目 , 2007 19.我国流域水污染的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 张阳 , 河海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 , 一般项目 , 2007 20.流域水环境预警及容量分配研究 , 朱杰 , 西南交通大学 , 青年项目 , 2007 21.水环境保护投入产出研究 , 方国华 , 河海大学 , 一般项目 , 2006 22.中国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对策研究 , 文淑惠 , 昆明理工大学 , 青年项目 , 2006 23.中国重大水污染灾害的经济分析及实证研究 , 谢永刚 ,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一般项目 , 2006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随想|2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之危:是水资源还是碳排量?
热度 2 生态人 2010-3-8 17:13
中国之危:是水资源还是碳排量? 西南五省旱情升级,部分地区已面临特级干旱!这似乎是在提醒两会要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威胁之一:水资源的稀缺。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国人对低碳经济的关注逐渐升温,据说已成为本届两会代表们关注的三大热点之一。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环境之危,天上的问题是碳排量,地面的问题是水资源,二者不可偏废,相比之下,水资源的中国之危则更为紧迫!     中国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6%,有文章说排名第四,也有文章说排名第六,总之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中国的人均淡水拥有量却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1/4,国家排名在110位之外。不仅如此,中国的淡水消费量是非常惊人的,总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高达13%,单位GDP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平均值的十几倍(有的说几十倍!)。走遍世界,你绝对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繁荣的洗浴泡脚产业。过去5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消失两个淡水湖泊!主要江河湖泊的水位连年创出新低,长江枯水期的水位下降又创出了130年的新纪录,古人非常担忧的黄河断流已是多年的事实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可一日无水,但水枯竭和水污染的威胁与日俱增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远没有达到今天人们关注低碳经济的水平。一个是水资源,一个是碳排量,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为何会这样厚此薄彼呢?对碳排量的社会关注度上升是环境意识的进步,也是无可厚非的社会责任感,但至少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第一,关于温室效应和地球变暖的必然性并不是确定的科学结论。历史上有过冰河期,生物曾经亡于地球变冷是有实证结论的,但生物亡于地球变暖?至今没有实证结论!第二,国外各界人士对低碳经济的问题格外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碳围剿。要在碳排量之争中警惕碳围剿,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挤占了他国的生存空间,在海外一些人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的灾难!   社会的群体行为几乎都会被感染上政治的阴影,如果说,在碳排量之争的背后有国际政治,在水资源之争的背后就是国内政治,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淡水资源的分布看,中国80%以上的淡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繁荣得益于两水:一是货币之水,二是自然之水,而北京天津的经济繁荣却依赖于两调:一是南水北调,二是宏观调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将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版图将高度依赖于人口的流动和货币的流动,但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关键因素,即水流。淡水的流动与人口、货币的流动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流动性,在我看来,这三大流动性将决定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内需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小富进城,大富进京。未来中国的城市人口分布亦将呈现二八定律:80%左右的城市人口会积聚在中心城市,20%左右的城市人口留在中小城镇与特色城市。与人口的流动相适应,水往低处走,钱往高处流,财富将集中流向中心城市,所以现代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城市有三个等级:国际中心、国家中心和区域中心,因此未来中国的城市化也会存在三个层次,已经明朗的是:香港和上海为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是唯一的国家金融中心,此外还有5-6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化版图必然发生规律性的城区扩张,从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看,现代中心城市的扩张有两大主流模式,一是环形扩张,如北京的五环模式还将继续外延,天津人会逐渐感觉到北京八环的房地产溢价;二是带状扩张,如美国的大洛杉矶地区和中国的珠三角地区,都是一条金蛇。无论是环形扩张还是带状扩张,都可定义为同城化的趋势(或者城乡经济一体化),于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的周边或者因同城化而整体升值,或者因边缘化而趋于贬值。人口的流动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城为顺,出城为逆,双向流动的方向也会在同城化的趋势中自然形成,而引导同城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水,水!鸟择木而栖,人择水而居,人与自然虽有万千气象,最终还将返璞归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无独有偶,经济学在美国有两大流派,芝加哥学派由于位居五大湖之滨,被称为淡水派;凯恩斯主义盘踞的主要大学有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莱等名校,因位居东部海岸和西部海岸而被称为咸水派。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关注是货币,货币如水,咸淡两派,经济学对水的关注也如自然规律之返璞归真。   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有的是社会责任。中国人在关注天空的同时,还应脚踏实地地更多关注水资源的稀缺。碳排量之争是国际的,水资源之危是本土的,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在这片热土上付出过心血和青春的人会更有感触。 (请同学们注意近期关注问题的另外一个视角:云南的干旱/水危机/碳排放) 资料来自: 金岩石 http://jinyanshi.qzone.qq.com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3:生态良知|3277 次阅读|3 个评论
Springer出版的《谷物与水环境》被SCI收录
wanyuehua 2010-2-19 08:41
2003 年创刊的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谷物与水环境》,ISSN: 1611-2490,季刊,德国(SPRINGER HEIDELBERG, 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目前在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9年的第7卷1-4期共36篇论文。 36 篇包括学术论文34篇、评论2篇。 36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日本17篇,中国10篇(其中台湾地区8篇),印度4篇,韩国3篇等。 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三国农业工程学会合办之英文期刊, 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 林裕彬教授为目前执行编辑, 刘振宇教授与郑克声教授等为编辑委员, 该期刊主要刊登该水稻和水环境相关学科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水稻耕作、农业工程如灌溉和排水、水土保持、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稻田多的功能、农业政策、区域规划、恢复水稻种植区域的生物环境系统和生态保护。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谷物与水环境》投稿指南: 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10375/ 编委会: http://www.springer.com/life+sciences/agriculture/journal/10333?detailsPage=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springer.com/life+sciences/agriculture/journal/10333 在线投稿: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pawe/
个人分类: SCI投稿|5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明晰原因, 更好应对旱灾
xcl2822 2009-10-10 22:58
肖长来,吉林大学,2009-10-10 吉林省今年又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影响范围广,时间久,灾害重。就连长春一带,受干旱影响,今年秋菜产量明显减产,价格也上涨。针对越来越多的干旱现象,不但要从实际上加大抗旱的力度,增强抗旱措施,也应进行旱灾历史及原因的分析研究。下边是笔者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还请同行斧正。 -------------------------------------------------------------------------------- 中国水利报 第2807期 出版日期:2009-09-03 http://www.chinawater.com.cn/slb/2b/200909/t20090903_248852.htm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属于吉林省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种植农业和养殖农业生产优势比较突出。但是干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干旱,笔者认为明晰干旱的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降水量减少,旱情加重。据资料显示,该区主要旱情发生于春季,次为伏旱和秋旱。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50毫米,通榆、镇赉一带小于400毫米,是干旱少雨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最小年份降水量之比为2.8∶1;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920~1008毫米,由东向西递增,各地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是吉林省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以上。由于降水量显著减少,土壤含水量也相应减少,旱情不断加重,严重制约了农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江河水位降低,流量减少甚至枯竭。当地除了雨季遇有较大降水产流外,其他季节基本不产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不足10毫米,且所产生的径流基本汇集于当地的低洼地或湖泡,消耗于蒸发而难以利用。区内江河水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低水位多出现于3~6月,高水位多出现于每年的7~9月。目前霍林河在吉林省内几乎长年断流,洮儿河的流量也明显减少。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拉林河等有水江河,也出现水位降低,流量减少。   第三,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局部出现含水层枯竭。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就更明显,加上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水位也出现普遍下降现象。主要城镇大量开采地下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漏斗,特别是松原市北部的二龙山、新村等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大,单井出水量明显减小,面临水源枯竭的局面。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大批水井不断报废,水井越打越深,而水量越来越少,提水成本越来越大,进而使旱情加重。   第四,过境地表水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水利工程。水利化程度和水利工程的利用率均很低,是造成该区干旱的原因之一。在这个地区,大片耕地缺乏稳定的抗旱水源,抗旱能力很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该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地建设水利工程,增加调蓄力度,使其有稳定的水源来应对干旱。   综上所述,吉林西部土地旱化明显,土壤含水量降低,湖泡萎缩甚至干涸,江河水位降低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旱情逐步加重,处于恶性循环。其主要原因是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显著减少。人类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变了地面的水热交换条件,影响了局部水循环,进而加剧了旱情的发生。   笔者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拦蓄利用过境地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以利用空中水,积极采取节水措施和节水新工艺,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喜的是,目前吉林省十一五重点水利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引嫩入白供水工程、大安灌区工程正在积极建设,将新增灌溉面积近29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9万公顷,将有力保障该区粮食生产、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开发中要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肖长来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