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江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江南时节
hxdai2008 2011-1-9 13:50
横岭著绿杜鹃红,疏烟天际远。 翠林莺语,陇陌蛙吟,江南春种忙。 嫩嫩苗簇缀梯田,煖阳风雨沐。 斜阳秋暮,金颗万株,含笑佳时节。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650 次阅读|2 个评论
乡魂曲
hxdai2008 2010-12-24 19:59
群峰著绿,旭日轻照,深涧流翠碧空燕。 佳时江南,烂漫千里山花,蜂蝶忙。 褴褛牧童,放歌长天,百鸟和声荡山谷。 芳菲世界,东风吹度桃源,无忧念。 经岁烛台,几多夜、残月孤影。 惟怨切切情愫,翻乱心绪慵理。 念羁旅,回望万山水,撩惹平生心事。 遥想当年,少俊辞乡,黯归满霜。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雪踪
陈龙珠 2010-12-16 10:41
今年入冬不久,江南大部地区昨天便遭遇了第一场大雪。近年来,冬天越来越像冬天了,工业化会使全球气温稳步升高的论断,让人疑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水墨江南
zhengyongjun 2010-12-10 21:08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学版《江南》
yaoronggui 2010-11-22 17:19
一、音频 二、歌词 铝到这里就是盐 黏住离子的思念 人到了这里站成线 看着我们做化学实验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铁架台上面 氯有万分之一甜 尝完我就葬在这一天 碱碱酸酸碱碱 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发生化学键 氧化又还原的脸 不懂填空选择煎熬的我们 都以为名次就像风云的善变 答案抄一遍 混过永远 在交卷时候冻结了时间 不懂怎么安全操作的我们 还以为殉职只是古老的传言 你走得有多痛 痛有多浓 当不小心摔到烧碱池中 烧死了才懂
个人分类: 化学与生活|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芳思切
hxdai2008 2010-11-22 09:56
江南秋暮,繁红落、风败柳荷。 空阁寂、孤鸿声切,撩惹愁思万缕。 犹记得、芳心辅读,烛台双影灵犀通。 红笺谱心曲,玉簪换酒,共醉盈月桃园。 怎忘得、东湖畔,执手地、斜柳风荷。 如今重霜临,红衰翠减,阴风怒号烟雨濛。 孰来拘管? 寄素娥、驻留年光,重温往日欢。 忧切鬓白,心随杨花共远。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梦
hxdai2008 2010-11-20 22:24
江流不休,无语东逝,碧空疏云暗移。 轻舟划波,幻映岸色,鳞鸿自定翔。 花丛蜂蝶乱,东风荷柳斜,佳时江南。 香茵缓步,芳意溢襟人自醉。 几度花开花落,涉万水千山,不见故人。 旧水何处?愁思萦怀,可怜倦客鬓白。 香径依旧在。 但物是人非,万事不再。 惟凭残月,托寄此恨到天涯。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城记忆
liwei999 2010-11-14 18:59
小城记忆 从出生到二十岁之前,我都生活在一个江南小城。 它地处黄山山脉边缘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 城的西边是起伏的丘陵,城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水乡平原。 小城不大,当时城内人口约三万多,仅有一条十字型的街贯穿东西南北, 分别叫东门、西门、北门、南门和十字街口, 其中东西长约二公里许,南北长不到二公里, 尤其是南门的街道很短,大约五百多米。城东和城西各有一条小河, 城东那条河叫漳河,我们习惯叫它为东门大河,是长江的支流,至 芜湖市汇入长江。城西的河叫后街河,是漳河的支流, 该河在城北汇入漳河。不论城东的河,还是城西的河, 当时都十分清彻。每年五一到十一这段时间, 我几乎天天都会去河中游泳,有时泡在河里, 一泡就是大半天,它承载了我青春的悲欢喜乐。 西门后街河的河岸有一种黑色的粘土,是我儿时的最爱。 我常去河旁挖这黑土,用来做手枪等玩具。这黑土很粘, 能塑成各种形状,凉干后坚如石块,用铅笔打光,黝光发亮, 做手枪尤为逼真。当年此土分布不多,也不成片, 不知今天的后街河岸还有此土不?东门的漳河盛产河沙, 小城的建筑用沙,当年全靠此河。包括我上中小学, 它的运动场的跳高跳远的沙坑的沙,都来自东门大河, 而且是我们学生从东门大河一担一担,行走三华里多挑到学校的, 几乎每年运动会前都会去东门大河挑一次。 小城很破旧,以一层平房为主,偶尔有几处二层楼房, 街道门面全是板房,木板揿在石凹中,可拆下。 城内最高的楼是县委大楼,有三层,但只是局部三层, 呈凸型状。当年我们这些小孩特喜欢爬这三楼, 常趁守门人不注意时,混到三楼。在三楼平台上,我们沐浴着细风, 俯视全城,心潮澎湃,油然而生一种立足平台、放眼全国、 胸怀世界的豪迈情怀。看着眼前的小城,远处的小山, 似乎体会到毛泽东当年在长沙橘子洲头的豪情。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解救全世界三分之二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大众的担子, 历史地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在我生活在小城的二十年中,它几于乎没有什么变化,东门还是东门, 西门还是西门,一辆破旧的苏联轿车是县城唯一的豪华,那 是县委书记的专车。我同学父亲是这车的司机,让我们对她好生羡慕。 可数的重大变化是, 十几年尘土飞扬的土石街路终于在文革末期简单柏油化。 到了高中,终于有自来水了。城中医院在我小学时拆迁, 准备建三层的门诊及办公大楼。不过从我小学四年级建起, 到我文革后快进大学的时候,这栋非框架的三层大楼才告落成, 也算创造了一项奇迹。 小城以商业为主,没什么工业, 整个城镇在上世记七十年代中期才建有四个小工厂,即小化肥厂, 小钢铁厂,农机厂和手扶拖拉机厂。 但我第一次看到那钢铁厂高耸的烟囱时, 我为我们祖国工业突飞猛进的成果由衷地感到骄傲。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我们, 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是莫大的幸福。 小城很安静,也很纯朴, 文革的大批判声音也未真正改变它朴实的气质。 多数人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鱼肉是难得的奢侈品, 能填饱肚子就是一种幸福。小城的人们每天或劳作或聊天或晒太阳, 似乎很满足于这贫困单调的生活。我家条件算好的,有一台家电, 那是五灯的电子管收音机,当年是我们那一排房子十来家中唯一的一台( 后期这种收音机就多了)。大家都很关心国家大事,议论着世界, 议论着他人,唯独对自己生活现状没有满腹牢骚。清贫而又满足, 是小城大多数人的现状。 小城只有一个公园,叫中山公园。在小城民众的心目中,它很神圣。 其实那个公园算不上真正的公园,只是个小小运动场, 小城的大型集会都在此进行。小城没有什么古迹,也没有什么风景, 老的夫子庙毁了,城中的一个古塔也推倒了。文革破四旧时, 一切封资修的东西都属摧毁之列。 仅有的几个古建筑也随着高亢歌声被推倒了。虽然没有了古迹, 也看不到美景,但小城有质朴的可爱:有土城墙,有护城河, 有黄黄的油菜花,有青青的水稻田,江南的小城, 总给人无限的遐想。雨巷的韵味,水乡的特质, 这就是我魂梦相萦的小城。 自从上了大学离开小城,一晃三十年了,小城变化之大,让我谅讶。 它已不是我那个小城了。
个人分类: 江城记事|2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博案例----走进腾头村
ssglwu 2010-9-18 18:42
吴国林 滕头村是江南的一个小村,相继荣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首批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等5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贝宁总统托马搏尼亚伊等曾亲临视察,对滕头村科学发展理念及营造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2007年,全村实现GDP4.5亿元,社会总产值30.2亿元,利税3.25亿元。滕头集团公司跨入了全国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的行列。 腾头村也进入了世博之实践案例馆。 新农村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1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日情怀
hxdai2008 2010-9-9 13:28
南下江城登名楼,西渡碧湖观秋色。 长虹两厢留倩影, 孰知 所为皆枉然。 信步湘江烈士园,凝望洞庭思先贤。 原欲寻访伟人居,无奈行程不解情。 夜幕深深辞江城,汽笛声声向浔阳。 穿云破雾奔牯岭,疑是身在半壁天。 观音桥边溯典故,仙人洞旁响天音。 五老峰浮宛仙境,三叠泉泻若银河。 古松笑迎四方客,游人不胜高处寒。 隔日转至洪都府,拾级临顶滕王阁。 且问神童何处去,惟有精文映眼帘。 秋水长天共一色,从此南北无飞翎。 乡居神秀皆造化,书生颖慧缘地灵。 万里迢迢终归来,千愁悠悠难释怀。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有座城——才子居住的地方
hcrm 2010-7-22 12:36
说起我的网名,曾有诸多非议,且不论这第一,光是江南才子,便或多或少浪得虚名,因为在人们的眼里,江南大抵指江浙一带的水乡,譬如乌镇、周庄   当我泛解为江之南时,众人嗤之以鼻,视为笑谈。可对于我而言,黄石的江南明珠,似乎早已有之。不过,这明珠之宽泛,丝毫也不亚于江南。   不知不觉中,到黄石居住都三十来年,已然把他乡作故乡了。而这故乡,于山林之中、江湖之上,日渐一日地在悄然崛起,并即将迎来其六十华诞。   有朋友看了才子的江南,感觉黄石的山水很美,想像着将来有朝一日,徜徉于西塞、东方,泛舟于磁湖、仙岛,问道于黄荆山下,岂不是美不胜收?!   然而,这座以石著称的城市,精髓之处远非如此。直至今天,我们才找到一个词汇,它叫矿冶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每座城都有一个魂,如同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黄石有史以来,便居有各类矿藏,铜绿山的先人冶炼了第一炉青铜,此后烽火炉烟,绵绵不绝。   这座江南岸的城市,出产过煤碳、钢铁、水泥,我的父亲及其他那一辈的人,为之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在这座城市喧嚣之时,我更愿向那些已然逝去并埋葬于此的人,表达一个且把他乡作故乡的才子的问候与敬意!   我们不能忘记这座城市的历史,更不能忘却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因为只有有了人,建筑的部落才叫城。我的父辈有许多都是矿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儿,为了生存也为了心中的梦想这原本也是一座梦想之城。   梦想的江南,是才子居住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黄石。当年有一位伟人,曾两次踏上这片土地,带来了他振兴华夏的宏图大愿。如今斯人已逝,一座新型的矿冶之城正崭露头角,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到过黄石的外地人都说,城中的磁湖很美,是这座城市的眼睛。擦亮了眼睛,我们就能看世界;而当世界向我们投来注视的目光时,我们要站立起来的不仅仅是躯体,还有我们这座城市的心灵梦想:将黄石打造成世界矿冶文化名城。   美国有个国家公园,中国有座矿冶名城,它们的名字都叫黄石。黄石是一个美丽的词汇,它蕴含着人们无限的遐思,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憧憬,我们期待它幻化成一张精美别致的名信片,有更多的人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将其寄往世界各个角落   江南有座城,是才子居住的地方。      2010年7月22日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一角---读研的地方
han5 2010-4-24 16:31
很漂亮的地方。太漂亮了,感觉都没心思做科研了,O(_)O哈哈~
个人分类: 图行天下|1684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爱湖东行不足
等离子体科学 2009-4-4 12:0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荫里白沙堤。 清明到西湖,游孤山、白堤。。。 西泠印社后门正在孤山寺北贾亭西 西泠桥头: 浅草才能没马蹄 孤山寺北:绿树荫里白沙堤 孤山脚下:乱花渐欲迷人眼 省博园内: 谁家新燕啄春泥 放鹤亭前: 几处早莺争暖树 放鹤亭中: 最爱湖东行不足 北山路边:水面初平云脚低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5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苏*浙江
dewyeyed 2008-11-24 20:38
忽然想到关于地域的性格特点。一家之言,在此冒昧了,见笑大方之家。 据说江苏与浙江是狂与狷的典型。据说平原与丘陵是造成狂狷有别的原因。 江苏人民确实很聪明,有大是大非上的清醒; 胜过浙江人民更善自身、良个人的尺度局限。 可是江苏人民的行动力,却是欠缺的; 苏南的固守一方,远不如典型江南的闯四海与走边疆。 而且江苏人民的批鉴析,是很要命的; 苏北的一针见血与苏南的举世独清,都从不掩饰刺的。 其实,江苏的辉煌,在历史上的六朝金粉, 远胜于在今朝的可持续开发试验,这是一种记忆的背负。 家史辉煌的后辈们,总会或多或少地, 挟带这一路走来的深厚与凝重,于是显得与周遭难以相溶。 努力想恢复辉煌的今人们,难免有意无意地, 怀抱未曾远去的骄傲和自豪,流露出天生狂之气息。 就好像皇城根下的老北京,对着接近傍晚的斜阳, 历数家谱上的灿烂,用不变语调的激扬高昂。 而浙江,可能更接近于金榜题名的僻壤秀才, 沐浴上午的阳光,意气风发,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相同的,可能就是所谓得意时孔孟、失意时老庄的书生脾气了吧; 江南的水其实就是这般的癖性。
个人分类: 矮纸闲草客京华|3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采桑子
dewyeyed 2008-11-5 10:30
采桑子-秋凉 秋尽京华谁相忆,杨槐萧萧,乡途迢迢,云栖六合烟梦遥。 微凉更怜月胧明,莫愁桃夭,惟叹魄皎,南雁归去添寂寥。
个人分类: 书为平生添花锦|2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忆江南
dewyeyed 2008-10-7 21:30
遥闻故人讯,知是江南好。景依稀,境犹在,忆年少。 春花烂漫,芳草如茵,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便是诗意的江南罢。都说要跳出画框看风景,那么江南的柔婉、明媚、秀丽和蒙胧,都得隔着远远的山峦、滔滔的江海,才能体味更深罢。 从小生长于江南,惯于春日湖堤的桃柳相映,惯于夏意骤雨的风雷交加,惯于秋季温度的热情流连,惯于冬天满目的松青郁郁。后来才渐渐知道,不是所有的春天都可以呼吸水晶般通彻的空气,不是所有的夏天都伴着杨梅枇杷,不是所有的秋天都能桂香满城,也不是所有的冬天都有绿色缤纷。在大千世界的季节变换里,江南是物候的宠爱。后来也慢慢发现,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山明水秀,也不是所有的山水都衬雅诗韵词。在历史长流的人文演进中,江南是人心的偏向,也是美景妍语的源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的色彩,浓烈而洋溢;即使岁月老去,也能一直在记忆中鲜活如初渲。仿佛初夏绽放的粉荷,凝露持香,顾盼流霞,盈盈满湖的清新。又恰似金秋灿烂的桂子,含笑吐芳,攒集纷扬,漫漫天地的甜香。无怪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陶醉了亡国君臣,也引来了胡人的无限向往与举国入侵。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行人都往,眉眼盈盈处。江南的形状,灵动而活泼;无论观者老暮或青春,都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心悸。这是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也是一万个观众眼中的蒙娜丽沙。白居易,两度太守,终不能忘,于是晚年长忆江南。苏东坡,也曾为太守,心醉于此,不禁感叹一半勾留是西湖。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恰巧,常常也有那么多的错落。于是常常怀念,于是每每怅望。有人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浙江人,总是最盼望回家的。不知道是因为浙江山水孕育了太深的恋家情节,还是由于浙江众多的游子太能游历四方。不管是谁,总会觉得自己的家乡最好。在行走的路上和独自的梦里,也总会不自觉地,寻找家乡的影子。不一定是最美,只是那一份亲切,伴着成长的记忆,是一生都抹不去的眷念。而当这眷念,加上风景依旧,加上诗词千古,就成了更深的情思。 重阳是应该登高的。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在遥遥相望的眼光中,一定有许多是向着家乡的方向。这些寄予水乡的无限怅望,于秋风中微凉,待秋雨后凝霜,总是心路上抹不去的景象。
个人分类: 矮纸闲草客京华|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美景
lixiaoyan 2008-10-4 20:46
很喜欢江南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 夕阳西下,旅游人在水上人家 看到这个巷子不知道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丁香花》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一首诗吧
个人分类: 风光无限|2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