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涂序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沉重的现实 三、知识精英频频自杀
热度 3 sqzhang 2012-3-23 06:46
近年来自杀身亡的高级知识分子(副教授以上)。资料来自一位匿名网友在曹炳廷悼念文章的评论。本人在百度上核实了几位,但有几位在百度上查不到,请知情的网友指正。在百度搜索时还发现,这个名单不完整,还有遗漏,也请知情网友补充。本人将及时修改。 2005年 高能物理所 茅广军 2006年 北京师范大学文力 2006年 天津医科大学吴恩惠 2007年 中山大学杨静(女) 2007年 中国人民大学余虹 2007年 中山大学 欧阳洁(女) 2008年 重庆大学 李志良 2009年 浙江大学 涂序新 2009年 西北工业大学 徐永东 2009年 湖南大学 南方圆 2009年 武汉音乐学院 宋祥瑞 2010年 兰州大学 沈诚如(女) 2011年 复旦大学 郭定平 2012年 浙江大学 韦亚平 2012年 中国人民大学 曹廷炳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527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涂序新踏上中国的不归路
daladala 2011-10-28 19:02
转载以记录。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浙大32岁海龟博士跳楼自杀始末 中广网 2009-10-25 11:06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涂序新遗书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他正在待业的妻子和3岁的孩子当时应该正在睡梦中,对即将发生的灾难浑然不觉。   可以确认的是,在浙江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几乎没有人预料到涂博士的非正常死亡。浙大提供的信息显示,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涂博士离世后月余,各种猜测仍然在网上发酵。    从芝加哥到杭州   6月,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一家团聚在即,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是金华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涂博士在个人网页上留下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喜欢做研究,我也喜欢游泳,慢跑,打网球,看电影,还喜欢和研究组的人一起踢足球。”   今年6月,喜欢和同事一起踢球的涂博士,从芝加哥市返回中国。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3月下旬,由该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主持面试的正是岩土所所长陈云敏。他随后把涂博士带到学校人事处。分管人事处人才引进办公室的一位副处长朱晓芸,正是在此时第一次见到涂博士,她向他介绍了学校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按照惯例,她知道,只有学院看中的人,才会带到人事处来谈引进的细节,所以她觉得学院对涂的才干应该是重视的。   她后来和涂博士又进行了几次E-m ail交流,涂博士是她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之一。   浙大正在加快步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每年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以半百计。   3月结束在杭州的交谈后,涂博士回到芝加哥市。一个月后,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他在接到这个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后,通过电子邮件回复“愿意接受你们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本应于6月底毕业的他,向博士后老板申请了提前出站。他告诉妻子何晶(按照当事人意愿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和涂博士清华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相比,何晶在国内的学习记录毫不逊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追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二次跟随丈夫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涂博士选择归国并且定居杭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解涂的人说,他是一个孝子,姐姐一家在杭州生活,父母在金华,回到杭州于是成为首选。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何晶也向浙大投了一份简历。   6月是令人愉快的季节,西湖的荷花开满池塘,这也是杭州最美的季节,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的女儿,本来在金华老家由何晶父母抚养,可以预见的是,一家三口或许能在杭州团聚。    人才战略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到手的收入2000多元。涂博士的回国,可以看做浙江大学“1311工程”的一部分。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的办公室,一份人才战略年计划的文件摆在案头上。   今年是人才战略年,几天前,沈文华告诉本报记者,浙江大学启动了“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   他补充说,大师这个称谓有点不准确,但至少应该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级别。核心人才属于在某个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造诣的教授,而涂博士应该属于1000个学术骨干之一。浙江大学教授上千,但并不是所有教授都能够进入骨干队伍。换句话说,他感觉建工学院对涂博士的学术水平是很看重的。   涂博士归国有其时代背景。上个世纪末,公派被奖学金取代,最拔尖的一批学生手持GRE红宝书走出国门,美国、英国、德国,依次成为留学生的首选。涂博士就读的西北大学,正是美国名校之一,位于靠近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湖畔,在芝加哥市中心亦有分校区。   出国潮之后,最近几年,中国的海归潮初具规模。教育部统计的数据表明,2004年,海归人数超过两万人,2006年,超过四万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突破5万。   在高校或者科研所任职,是海归大潮的一条重要支流。十年前,还不乏毕业于美国名校的海归博士回到中国某所知名学府、一进校就是教授的先例,而现在,行情有所缩水。   学校要主动走出海外筑巢引凤的,主要针对在海外拿到教职的资深学者。比如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浙大说,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评价说,并不是一进校就能担当重任。资历越深,掌握的资源自然才能越多。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   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28日,他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学院提供的信息表明,涂博士居住的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在涂博士的讣告里也提到了这个公寓,说明“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   这正是涂博士居住了两个月,而后纵身跳下的综合楼,它位于浙大玉泉校区正门的马路侧对面,是一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建筑。从简陋但还算干净的楼道上,可以一眼望到老校区,郁郁葱葱的树木成荫,朝气蓬勃的学生来来往往,校园内挂着学术交流会议的横幅。   综合楼的每层都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并排着的是给年轻教师做过渡安置用的住房。   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套内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就像三个排放着的火柴盒,从外到内分别是厨房,客厅,卧室。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综合楼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略低于市场价,从工资里扣除。他们说,涂博士曾经在别的地方住过,对比后,还是搬到了这里。   涂博士生前住过的屋子,大门的纱窗蒙满灰尘,显示已经空置多时。隔壁却传来新鲜肥皂的香味,一间屋子门口放了很多小花盆,花香缭绕,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涂博士纵身一跳,却把自己和人间烟火的味道隔绝了。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告诉记者,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这是浙大专门针对引进人才提供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涂博士还享受学校给所有教职工提供的待遇,包括在进入浙大的10年内,拿到每个月1500元的房贴,如果涂博士将来评上教授,这个数字会翻倍。收入里还包括每个月1000元的年轻教师津贴、国家规定工资、学院补贴。每个月的收入,应该足够他在学校安心教书治学。   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比小学还贵。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没能在杭州留下,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实际情况是,涂博士有一个家庭需要支撑。   夫妻二人虽然都是留学生,在美国有全额奖学金,但有小孩子要养,仍然不能在异国他乡存下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足以让他们在刚归国时作为缓冲。   而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要直逼2万元。   记者咨询了建工学院和涂博士同样职称的一位老师,他的待遇也是按照讲师发放,在扣除房租、所得税之后,每个月到手的有2000多元钱。这位老师和涂博士年龄相仿,国内某知名高校博士生毕业。以这位老师的收入计算,他若要贷款买下紫金校区附近一套90平米左右的住宅,以三成首付计算,独立支付要不吃不喝将近20年。他没有掩饰失落的情绪。他的同龄人若早早参加工作,已赶在中国房产价格狂飙突进的21世纪初期,安居乐业。    意外的抑郁   在亲友、同行眼中,涂博士自信开朗,但自杀前一个月,他要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考证涂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可以确定的是,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涂博士的悲剧发生后,学校去学生宿舍作过调查,了解到,从开学到他出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一共去了5-6次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耐心解答疑问,为人师表。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得知,涂博士的焦虑从何而来。从他搬到求是村综合楼,他大部分时间独自居住。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这和他的朋友同学的印象相符。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朋友回忆,涂博士还是湖边烧烤的积极组织者,给友人带去家乡的茶叶。   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他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涂博士也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作为一个理科生,他还有自己人文方面的理解。清华校友录上,记录着涂序新和同学之间的辩论,在涂博士的发言中看得出,他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对中国社会现状、法律问题很关注。他还讨论了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学校提供的记录表明:   9月1日到8日,涂博士参加了浙大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浙大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至少,他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还怀抱希望。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6天后,也就是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来。   他写好了6页遗书,在遗书中,他向妻女、父母、姐姐表达了歉意。   就在前一天晚上,何晶还和丈夫通了个电话,约定第二天一早去看他。   涂博士是一个喜欢在学术圈发展的人,之前有他为了博士后研究职位,放弃美国得州工作职位的记录。在西北大学的个人简介中,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自我描述,“在Finno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后,我继续跟随A ndrade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我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岩土建模和新的计算工具。我喜欢西北大学,在那里我能够与其他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在许多跨学科项目领域合作。”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 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是SCI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是2008年发表在《国际工程数值期刊》的一篇文章《微粒的标准计算静力学平衡》。   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杭州本市为例,去年年底,轰动全国的地铁塌方,正好是由于在偏软的地基中施工不当导致。   浙江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几位,其中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也是国内岩土界的实力人物。他评价说,涂博士在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是优秀的,这也是学院看重并从西北大学引进他的原因。对于涂的离开,陈表达了惋惜之情。    职称与坠楼   网络盛传浙大曾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学校认为指责不合常理。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死,最初是由分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治安工作的派出所介入调查的。记者咨询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政治处,一位负责人告知,两天后,派出所询问了他的朋友、亲人、邻居、学校,警方排除了他杀嫌疑。   9月底, 建工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涂博士的讣告,解释了涂博士的死因———“因病坠楼” 。浙大说,这是最后的调查结论,目前善后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校没有具体解释“因病”和“坠楼”为何会联系在一起,他们说,这涉及涂博士的个人隐私。   涂博士死后,各种猜测仍然在网络上发酵。有归因于学校,有归因于家庭,有归因于博士的心理素质。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揣摩、猜测。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   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本报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 -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   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向记者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浙江大学一年有两次高级职称评议,第一次是5月的特评,专门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第二次是在9月,针对全校教职员工。   但不知何故,涂博士没有报名参加5月的特评,一些信息表明,他认为参加9月的评定更有把握。   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   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建工学院说,9月上旬只是报名,工学部还没有公布文件,确认评选标准。   工学部是由土木、材料、环境等工科院系的资深专家组成,是相关院系高级职称评定的责任机构。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正好在这个机构担任副主任。他也否认有人能左右评选结果,他说,职称评定是民主评议,不是谁能说了算。   至于是否有人在职称评定前后找涂博士谈过话,已无法考证。人事处说,参评应该是涂博士的权利,谁能找他谈话让他不要参评?令他们感到惋惜的是,按照涂博士的条件,评副高职称并非没有把握,或许按正常的程序他是能评上的。   9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抑郁症,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说,我只想安静地离开。   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高危群体   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立刻接近成功。   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他的死已经由浙大上报教育部。   9月29日,涂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他是金华人,他的朋友、亲戚、同学从金华赶来,把大厅挤得满满的。他所在的建工学院部分领导、师生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和同事的面,何晶泣不成声。追悼会的第二天,是女儿三岁生日。何晶希望,亲友在女儿懂事之前,帮她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耐人寻味的是,在她断断续续不多的言语中,她特别强调了涂序新发表的3篇SC I核心期刊文章,他的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涂博士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骄傲,家族弟妹学习的榜样。失去这个儿子、弟弟,他的父母、姐姐痛不欲生。他们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他的姐姐现在还无法正常上班。妻子也沉浸在悲痛中,和女儿度过了一个最难过的中秋节。   同在建工学院的一位年轻同事为他感到异常惋惜。这位年轻老师也同样是拿着低薄的薪水,年近而立,从小到大背负了太多希望,却仍然无法回报父母。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他说,如果本校毕业,还有一个现成的朋友圈子可以倾诉。涂博士事件后,对青年教师会有更多关心辅导,特别是对从外校来的年轻教师和年轻海归人员。   涂博士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也有前途。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   S现在香港某所高校当博士后,她和涂博士同一年出生。她说,他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好学生,却错过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她特别能理解涂和他的妻子。   追悼会第二天,正好是涂博士女儿的三岁生日,孩子还远未到懂事的年龄。鲜花丛中的父亲形容瘦削,无法吸引她的注意。她似乎认为,父亲只是睡着了,还会再醒。   但她的父亲涂博士永远不会醒了,父女有一张合影,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脸上写满笑,涂博士两手紧紧抓着孩子的脚,笑盈盈地望着镜头。这样的合影今后不会再有。   涂博士只能在照片上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老同学追忆   “他是我们中的牛人”   “土匪”是他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   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停止(练习)。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得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地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 元钱一斤的涮羊肉吃得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个人分类: 科研之外|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凤凰男的悲哀
热度 17 xcfcn 2011-10-27 12:51
凤凰男的悲哀 看了 打咬父母深圳公务员认错 称媒体网民都不善良 之后,我作为过来人说几句: 1 、廖同学最大的错误就是叫自己的老妈和老爸来照顾小孩!这是一切争吵的根源。解决办法还是自己请月嫂和保姆来照顾小孩为好! 2 、廖同学在家里家外表现不一的根本原因是他其实还没有长大,在家里还是个“大小孩”。所以事情搞不掂的时候,就武力解决。比如,这次跟他老爸冲突后,他更多的是想到自己要上班小孩又没人带,他肯定没想到自己的农村老爸一个人离家出走怎么办?或许他会觉得他老爸会跟他老妈一样找他同城的姐姐。可是这次他老爸却一气之下跟媒体搭上了线,从此事态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了! 农村人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要么自己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如著名的诗人海子一再在诗中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无限眷恋,身体一直漂浮在空中,最后只好卧轨寻求解脱;要么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太大!自己一直紧绷的弦一下子就断了,如 前几年浙大引进的海龟涂序新 回国 半年不到就跳楼 ;还有就是农村人固有的自卑发作,导致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如 2005 年被枪毙的河南省副省长 吕德彬 。 总之,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基本上是两种类型。而凤凰男是两者的桥梁,有时候由于负载过重或自身缺陷,桥梁自己就先塌了。这样的例子不少,我老家早年出去的凤凰男很多就是这样的例子。
个人分类: 杂论|1424 次阅读|34 个评论
恭祝浙江大学全国排名第一
热度 5 sums1996 2011-5-11 11:53
近闻浙江大学排名升至全国第一,特重新粘贴2009年9月30日本人写的一篇文章,以资纪念。 悼念涂序新博士 涂序新,男, 1977 年 8 月出生于浙江金华, 1995 年 9 月至 2001 年 6 月就读于 清华大学 , 2000 年 6 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1 年 6 月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 年 9 月至 2007 年 6 月就读于 美 国西北大学 ,分别于 2004 年和 2007 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9 年 6 月中旬回国到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工作。 2009 年 9 月 17 日凌晨 2 点从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 11 楼跳楼身亡,终年 32 岁。留下遗书,说 “ 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无信 ” 。已婚,育有一女。 我不认识涂博士,在他去世之前也从未听说他的名字,但作为与涂博士同龄并且与之有相同学术追求的高教讲师,我为他的去世感到痛惜,几次潸然泪下。 70 年代出生的人,在求学过程中确立了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激烈的竞争和相对公平的环境,使他们往往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社会。作为清华大学的双学位和西北大学的博士,涂博士绝对是我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至今没有走出国门,在感叹时光蹉跎、含辛茹苦而学术无成时,我常常想,是谁在真正推动学术的发展?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现在在干什么?有学兄指点我:真正的牛人是这样子的,他们清华、北大毕业,直接到哈佛、耶鲁读博士,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在 CNS 上发表若干文章,你,还是算了吧!虽然领域不同,但涂博士的经历绝对符合牛人的标准,只是,他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他自杀了。 我现在已经不再指责这样的体制,因为总有一些中国人,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并做出成绩,与这些人相比,涂博士的死确实轻如鸿毛。我也常常告诫自己,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不能太敏感。但是,总有一些敏感的人,把价值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于是他们“因病自杀”了。 涂博士也许真的有抑郁症,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在美国西北大学生活了 8 年并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若干学术文章,而在中国浙江大学 3 个月就自杀了。自杀不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著名的饶教授把他的自杀归为抑郁症也许是饶教授在“社会行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斗胆建议饶大教授研究下浙江大学的环境引起抑郁并导致自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就算涂博士在来浙大之前已患有抑郁症,这是一种有遗传背景的疾病,但是社会的温暖恰恰体现在如何让弱者(抑郁症患者)体面的生活,如果进而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做出超出常人的成绩,这样的社会才值得称道。显然我们这个社会不是这样。 涂博士去世了,他奋发图强的事迹和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和社会财富。他的死,永远鞭挞着浙江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多少有助于攻破教育这个“ 已经成为落后保守思维模式死守不放的最后桥头堡(黄建始)”,或许,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另一份更重要的遗产。 涂序新博士永垂不朽!
4995 次阅读|5 个评论
兔死狐悲,浙大海归博士自杀带来的思考
zhao1198 2009-10-23 21:18
兔死狐悲,浙大海归博士自杀带来的思考【转】 本文网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10/23/gb2312_61238.html   今天早上听一位同事说浙江大学一位海归涂博士跳楼自杀了。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的确看到了这样的新闻。心情沉痛之余,还是有一些疑问:9月17日的事情,为什么一个多月后才作为新闻被报道出来,不得而知。   我记得在今年6、7月学生毕业的时候,我在跟一位叫蔡畅达的毕业生谈起考研与就业的话题。当个老师就容易话多,我还记得跟他谈了很多自己对于生活幸福的理解,话虽然罗嗦一点儿,但还是希望这些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把握更理性一些,少吃一些亏。   看到这位32岁的博士后自尽身亡,心情很不好受。也不是因为都是同行,兔死狐悲,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事件,包括去年春节前后韩师跳楼的两个学生,我的心 情都会难受很多天:人真的是很脆弱的。前几年人大博导余虹教授跳楼自杀前在《一个人的百年》写到:一个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别人不 能够理解。我认同他的这句话。不过,我还是不赞成这样的行为。康德说过,自杀是不道德的。我认同这句话,但是我同样不能认同对于自杀者的种种谴责。   人都已经死了,说得再多也没有用。我曾经在课堂上谈起自由、幸福、生命、责任这样的话题,我希望把我的理念告诉那些年轻的学生,让他们在颠簸的人生中多一些坚韧与淡定,少一些彷徨与苦恼。   人这一辈子,形形色色,诸端滋味,不一而足。我们在树下观察一堆蚂蚁,忙忙碌碌、奔波不停,我们能看出谁是高贵者谁是卑贱者吗?在我们居高的视角中, 它们都是一个样子的。我们人类,生活在密匝匝的社会中,荣誉得失,在同样居高的视角中,大家也许像那些蚂蚁一样没有到少区别。   我曾经说,过度的消费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快乐。朋友反驳我说,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到了那种富贵的场合。是的,也许我的理解还有一点儿书卷气。但是我相信:幸福的生活需要智慧去经营,而这种智慧就包括一种修养:收敛与淡定。   记得跟同事们一起喝酒的时候,一位同事谈起韩师,说,到哪儿找这么好的地方!诸位:听话听音:了不起的不是韩师,而是这位老兄智慧的大脑。因为他抓住了生活的根本,而不是虚名!   是的,人应该有所成就,不能为为安闲而碌碌无为。直到今天,我仍然有我的梦想,就像灯笼一样高高地悬挂在我静庐的屋檐下。但是,如果为了这些,而让我的世界充满了喧嚣与无奈,我宁愿将这颗灯笼远远地放飞。   有时候我也很困惑:那些颇有成就的海归博士们,如果你还想得通,不想心为形役,为什么非要在那些高人一等的地方被人追着赶着,而不去换一个地方,过个安闲的日子呢。    相关新闻:      浙大一名海归博士跳楼自杀   来源:现代快报   9月17日凌晨,浙江大学的涂序新博士从顶楼11层纵身跃下。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回国。   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之后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4月,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6月初,涂博士回国,他告诉妻子何晶(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8月,涂博士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但可以确定,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9月11日,他还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然而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却留下这样一段话: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网络盛传浙大曾经因申报职称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据《华商报》
个人分类: R_基金|4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归内心的苍凉 (转载)
majorite 2009-10-23 21:15
浙大博士之死 挑开无数海归内心的苍凉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08034id=935267dcid=3 9 月 17 日,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留下 6 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 6 天,他刚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该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从 3 楼走到 11 层纵身跃下的。这位今年 6 月才从美国回到国内的 32 岁海归,拿到了浙江大学的教职资格,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前程似锦等待着他。然而,仅仅在国内呆了三个月,这位浙大的学术骨干竟毫无征兆地选择了这样一个悲剧的结束。人们扼腕叹息,更疑问重重,究竟是什么让一个青年才俊选择了如此决然的离开 ?   悲剧的发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肇因。触摸涂序新的生命轨迹,我们也许更能看清无数海归人的心理路径从小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保送名牌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直至博士后,是家庭的骄傲与期待。如此履历,回国面对的却是税后两千块的工资,同是博士却无法找到工作的妻子,还有那坚挺的房价和高额的幼儿园学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容易让这位年轻学人陷入现实困顿。实际上,涂序新身上有相当一部分海归的心理印痕:从小生活在众星捧月的教育环境中,留学海外长期接受独立学术、优厚生活环境的熏陶,对国内现实缺乏了解,抱着一腔家国情怀归国后,面对巨大的现实落差,无法承受家庭期待与现实负重。   这或正是无数海归们内心的苍凉,也或可归结为涂序新之死的海归群体心理因素。当然,作为一个有志于学术,在 SCI 核心期刊均有论文发表的年轻学人,现实困境完全可以视为短暂问题,真正压垮他的,或正是他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学术。尽管网络盛传其申请职称失利、学校口头承诺未能实现等问题,我们已无法考证。但从其留下的的遗书中,谈及国内学术圈现实:残酷、无信、无情,却似乎已经说明他最后的学术信仰断裂。   的确,当下国内高校的高度行政化、学术圈子化,足以让一个长期接受国外自由、独立学术氛围熏陶的海归深感水土不服。正如一位海归学者所说:圈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圈子,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在国外,圈子都是以专业领域集结的学术圈子,国内高校的圈子不但有学术圈,还有行政圈,更有学术与行政相互交融的圈子,其中的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圈各有利益代表。在这样的学术生态下,做学术更像是做关系,没有了学术的纯粹与简单。这也许正是涂序新对国内学术圈现实的解读:残酷、无信、无情,也或正是其申报职称所带来绝望的最终肇因。   无论从个体因素还是从学术因素解读海归涂序新之死,都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一个生命的逝去,本不应承载太多的猜测与揣度,但却应有对现实人群的关怀,以及对肇因的反思与改进。唯有如此,这样的个人悲剧,才不至成为群体症候延续下去。 ------------------------------------------- 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是金华一家三甲医院的医 生。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199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2001年获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及法学硕。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2009年6月受聘于浙大,9月17日自杀身亡,终年32岁。   老婆:何晶(化名),同为留美博士。和涂博士清华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相比,何晶在国内的学习记录毫不逊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追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二次跟随丈夫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涂序新遗书内容:遗书部分内容: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时间: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   地点: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11楼   人物:涂序新   事件:自杀身亡   原因:疑因评职称问题    锐评 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自杀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文/东方田   涂序新,一位从美国西北大学毕业的博士满怀着允诺的高级职称和科研项目的希望于今年6月回到了祖国,来到了浙江大学,但三个月后的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   在留下6页遗书里,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这显然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悲剧,鄙人认为这位海归博士在许多方面欠考虑。   首先,他不应该自告奋勇联系国内的大学,尤其是国内著名大学。对于在国外学有成就的人来说,想回国就业获得满意的待遇和研究条件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行。回国前他应该做的是想方设法让国内高校如浙江大学三顾茅庐请他回来,而不是自己主动联系,因为国内高校主动邀请回来的话,在薪资待遇和科研方面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谈成20、30万的年薪比较正常。   如果自己主动联系回国就业或者说主动送上门的话,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获得的薪资待遇和国内的博士毕业生应该差不多,所以涂博士在浙大只获得约4000元的月收入应该是这样造成的。当然,每年排队想进浙大的海归博士太多了,所以浙大这样对待海归博士也是在情理之中,美国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又能怎样呢?   其次,回国之前他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国内的学术生态,再做出选择,或者回国之后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国外生活、学习和工作多年的中国人更容易产生爱国的情感,也因此会很天真地认为自己回国后可以为国家作贡献,但是他们大多对非常复杂困难的国内高校人际关系和学术生态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所以回来工作后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国内科研经费的分配是由少数人(学术大碗,国内也称之为学霸)说了算的,自然没有美国那么公平和科学,所以想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就得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涂博士回国才三个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研究项目而跳楼自杀太不值得,其实在大学里没有科研经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有科研经费就作没有科研经费的研究呗,找些自娱自乐的研究做做不是也很好吗!   最后,海归博士们应该放弃优越的心态回到国内高校就业。目前,国内许多钱并不多的高校热衷于从美国等发达国家重金引进人才,动不动将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投给这些引进的人才。   这里姑且不谈这些资金投给他们是否值得、将来是否会有与之相称的回报,海归博士们应该知道他们实际上占用了在国内高校想踏踏实实做些科学研究的本土教师土鳖们的研究资源,并不是国内土鳖们没有学术研究能力,如果国家和高校像支持海归们那样支持土鳖们,土鳖们也可以获得很高的学术成就。因此,海归们回国后应该放弃优越的心态,这样以后失望会少些,心情也会好些。   至于这位博士是否应该马上获得浙江大学的副教授职称这里就不好说了。但是,涂序新这位海归博士跳楼自杀很可惜,也值得我们反思!    附:涂序新博士来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的主要经历   ²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²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²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²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² 7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²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²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²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个人分类: 论大学|4990 次阅读|6 个评论
谈职场生存 - 从海归博士跳楼想起
jjczhang 2009-10-23 06:47
(By 张金才) 媒体报道, 海归博士涂序新从11 层楼顶跳下。遗书里,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为损失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而深感惋惜。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与本人的相近。根据本人在北京工作11年与在美国工作11年的经历, 总结以下几点职场生存/活的应对: 1. 生命与健康最重要 你的生命其实不属于你自己, 而是有你来代管. 字面上 , 你的生命至少属于你父母及所有爱你的人 . 所以要珍惜 . 2. 家庭比工作更重要 家庭是你的避风港, 尤其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 家庭的温暖是你最大的幸福. 3. 职场如战场? 如果回答是yes,你如何生存? 处好人际关系 , 因为人生的每一个台阶都需要贵人相助.不要太张扬, not too aggressive, 尊重他人, then people respect you.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人际关系太复杂, 可考虑换工作.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 所以,会有 一见钟情. 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 确保有很好的第一印象. 因为 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建立你的威信与声 誉 (Build your reputation). 这包括, 努力工作, 出色完成任务等等. 总之, 在尽快的时间内显示你的能力与特长, 尤其是刚到一个新单位. Then, your boss and colleagues will respect and trust you. Do your best even foralittle tiny thing. 做每一件事都要仔细, 认真, 尽责. 因为你的威信与声誉是从点滴积累的. 做事或写文章要 宁少勿乱. 暂写到此. 下面晒一下我的VP给我写的200x年年终评语, showing我的 职场生活一瞥: Performance Review - VP Geoscience Comments: Dr. Zhang is an extremely hard worker who is dedicated to doing the best job possible in the time frame available. He meets his deadlines with high quality work and is able to deliver the analysis and reports in a way that makes us look good to the clients. His creativity and originality are exemplified by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he has written for publication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that enhances our companys image for technical competence and quality. He works very well both individually and as part of an analysis team and can be counted on to provide a good analysis and documentation even on short notice when time pressure. He has good presentation skills and can be effective in both large groups such as luncheon meetings and in small client presentations. Keep up the good work. . 附涂序新的论文: 你可以找到他的论文in the following website: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hl=enq=xuxin+tubtnG=Searchas_ylo=as_vis=0 即使是一些教授 in the same area, 也很难发表如此高水平的文章 (多篇). 他的离去是很大的损失 in geomechanics. 在此附他论文的2张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涂序新,谁是矢村警长?
热度 2 yejian 2009-10-11 23:16
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明白吗,杜丘?快,去吧 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啊!好,这下有决心了,嗯?怎么了,你害怕啦?你的腿怎么发抖啦? 这是电影《追捕》中的情节,矢村警长在引诱吃了药的硬汉高仓健跳楼。 土匪是他的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應該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是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是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还是没有停止.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的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的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块钱一斤的涮羊肉整整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这是新浪博主 OLD胡 悼念同学的文章。 从 OLD胡 的描写来看,这位同学涂序新也该是个硬汉,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甚至有些豪迈洒脱的汉子。 但是,矢村警长百般诱惑,杜丘也没跳。涂序新跳了。 跳楼本身一点也不稀奇,如今各大高校哪年没有?跳楼的人往往是忍受不了压力的学生居多,从适应不了从小地方的天才沦为大池塘的平凡的大学生,到忍受不了老板科研压力的博士生。但他们大多还是有些共性,就是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差。引诱他们跳楼的矢村警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他们自己。 这位涂博士却令人糊涂。十几年的求学压力,谈笑间就挺过来了,而且挺得很出色。如今刚从国外回来,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何不好好看看长安花?他的矢村警长是他自己、家人,还是另有其人? 不管是谁本博都觉得没道理。似乎是自己吃错了药。 所以本博觉得,说涂序新是堕楼,估计更有道理。见: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100余人。 涂序新老师于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 涂序新老师1977年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年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 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7 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 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 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 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 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堂堂正正。 仁至义尽。 说明:本文只是本博基于网上材料的胡思乱想,请知情者指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95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