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拍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拍砖:信心和黄金,哪个更重要?
热度 8 xqhuang 2012-3-17 11:01
拍砖:信心和黄金,哪个更重要? 总理说过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总理有信心 大家当然更有信心 因为 总理,“总”是有“理”! 有句话 已流传千年 它就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古代寒士 十年寒窗 住进金屋 金屋藏娇 的确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总理,真的有理! 如今博士 廿载寒窗 没了土屋 跑了阿娇 他们都说 读博感觉“后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总理,还是有理? 信心和黄金 哪个更重要? 最近,常流连在商场的黄金专柜 营业员鄙视的眼光 让我很没有信心 再瞧,那些 买黄金就像买白菜一样的有钱人 他们的眼神 透着全是信心 总理,我要拍砖了 我的砖头是 黄金比信心更重要! 总理最近又说 欢迎拍砖者到中南海拍砖 我真的好想 在您面前拍上一砖 可是,看看手中的土砖 顿时,没了信心 我在想 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带块金砖 进中南海拍砖 我相信 您和全国人民一样 会更有信心 总理 我还是觉得 黄金比信心更重要!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348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谁想到中南海去拍砖?
热度 5 wliming 2012-3-14 21:55
可别想歪了,不是去静坐或者示威,而是接受温总理的邀请去中南海反映情况。今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向全国人民讲的,想邀请拍砖者到中南海共商国事。所以,拍砖者可以大大方方地进中南海。我想,总理总不至于像当年毛老人家要大家搞阳谋一样吧。 所以,想拍砖的,就应该鼓起勇气来,到中南海去。有没有报名的?
个人分类: 社会|15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编纂:拍砖
热度 3 DynamoChina 2011-5-16 13:02
不知谁说过,教师是社会遗传的“基因”,一来复制自己,二来产生变异。许多朋友劝我开博,一直笑答:那是找骂的地方。 基于此,就把教学的讲义和报告的提纲发表在这里,接受“拍砖”。 孔子是教师的先师,特别他的信奉“述而不作”。 对于这里发表的的东东只有编纂者的权利和义务,对引用的材料的作者致谢了。当然,引用者也大可不必说引自与此:) 奉行三不:不答疑,不争论,不发言;请朋友们谅解
23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让子弹飞》 引来无数拍砖
热度 1 chrujun 2011-1-3 14:35
看过《让子弹飞》后,我写了一篇关于《让子弹飞》违反初级物理常识的博文,没想到引来无数拍砖。这是我受到批评最多的博文了,看来导演和演员们的粉丝不少。 无论怎么说,这部电影肯定是违反物理常识了。因为子弹不可能飞如此长的时间还有杀伤力,除非是带动力的巡航子弹,可以转几道弯后再攻击目标。 一些批评者认为,这是艺术。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各类电影也看过上千部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离谱的艺术。我们常说艺术来自生活但高于生活。就用枪艺术来说,国内外都有不少这方面的电影。比如,蒙面拆枪装枪,蒙面打中目标;在运动中连续击中目标;以飞快的速度掏枪打枪。同时用两把手枪,两把手枪同时打中目标。无论如何夸张,但并没有违反物理法则,我们认可最顶级的用枪高手可以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水平。 如果我们一看就是假得不能再假的东西,完全违反自然法则的东西,这绝对不是艺术,是让人倒胃口的艺术。当然,一些神怪小说除外。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非常贫乏,总觉得有神秘力量存在。或是拥有神秘力量后,就无所不能。 多年前,气功很流行。很多气功大师鼓吹有呼风唤雨、改天换地的能耐,竟然有大量人相信! 其实,只要我们利用物理法则想一想,气功大师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让千里之外下雨的能力。 但在中国,就有人相信! 由此我想到,很多中国人虽然上了高中,学完大学,但他们并没有相应的科学素养。他们只是会死记硬背一些物理公式,一些名词术语,并没有真正拥有科学知识,没有基本的科学思维能力。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我们可以看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是大量物理法则的自然演绎。 孙子兵法大量采用了二进制、傅里叶变换、动能和势能的原理来阐述兵法,这是毛泽东也无法做到的。我可以肯定地说,99%以上的中国人不如二千多年前的孙子懂物理。 由此可以看出,让中国人真正懂物理、用物理,教育者任重而道远。评《让子弹飞》引来的无数拍砖,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失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2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也说科学网上的建议
weijia2009 2009-10-12 00:05
刚坐定下来读了几篇博文,其中金拓老师的《从明治维新到南方科技大学》的博文让我忍俊不禁,我在上周的博文中把南方科大扯到北伐时期的黄埔军校,结果他老兄更厉害,一使劲给整到明治维新时期去了。金老师在博文中说曾在数年前提出深圳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建立一个研究型科技大学,顿遭匿名网友们的一阵拍砖。我想拍砖的原因岂不是很简单,谁让你当时不识时务,提出如此幼稚的想法呢?老金同志是我以前在交大药学院的同事,还记得他刚加入学院时并未像我预料的那样夹着尾巴诸事小心,而是经常拖着尾巴发一些宏论,其中有个理论(大意)是中国不会只能出口些鞋帽和轻纺类的产品,不远的将来一定也会从技术进口国向技术出口国转变。当时有没有被拍砖我不记得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一些理论在今天看来是有点先见之明的,这些年来常有跨国医药企业和国外知名大学主动到学校找上门来探求合作。虽然跟国际制药领域相比我们国内的平均线还很低,但这么大个领域,大家都在发展,或许在局部地区就会出现犬牙交错的状况,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冲到前面去。只要我们足够幼稚地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好思路,总有一天会彻底地高过别人一筹。 科学网上的博文似乎说事的多,给建议的少,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怕挨批评,提得不好则贻笑大方。我上周的博文为南方科大也提了点建议,有网友说永远行不通,终于也有人给了我一个幼稚的评价。说这个不行那个幼稚,多半也是过来人的看法,并无恶意。但今天金老师的博文又让我沿着这个方向多想了几分钟。我所在的研究大楼的一楼的走廊里曾挂过几十幅儿童画,挂了半年左右,是参与我们营养研究的一批当地孩子们的比赛作品。我常会在午餐后到他们的作品前转一圈。老实说这些画很幼稚,在成人眼里无非是些乱七八糟的涂鸦。以前我从没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小孩从基础学起 静物素描、速写、透视、人体结构、然后是水彩、油画等各种技法一步一层楼,但当他成人以后再回过头来,恐怕永远也画不出我们面前的幼稚的作品了。要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章法、但容易解读的儿童涂鸦其实也是一种世界观的表述方法,也是一种章法。这种幼稚的境界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知是很低呢,还是很高?反正它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 用幼稚的眼光从事物的原点出发来考虑解决问题,或许是连小孩子们都知道的事,我们成年人现在有多少还敢去想呢?如果我们正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就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问题出在基线上,我们的人文环境下一些是非被颠倒了!难道因为很难,我们就不能想着去把它们再颠倒回来了吗?这方面,也许我们近邻的日本、香港甚至是海峡对岸的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就值得我们认真看一看。南方科大目前处于出发的原点,如果在一张白纸面前我们都不敢想去画好这幅作品的话,我们还敢尝试什么呢?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复杂的事物,也有人说其实没啥复杂的东西,怎么看就要取决于我们的智慧了。我们其实要像担心智慧缺乏那样去担心大脑中的智慧出现过饱和状态,太多的智慧往往让我们不断地处于一种否定状态从而什么都不会去相信了。 唐人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的理解是这里有两个层次,能够欣赏一片湖水之美丽,一片云霞之多姿,是一种境界;而见了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叹为观止以后,天下之水和天上之云从此黯然失色,从此失去观赏意义,一切归于风轻云淡、胸无波澜,这是第二个层次。这是有阅历有智慧人之所在 藐视第一层次的幼稚和平凡!那么后面还有没有别的层次了呢?我觉得应该还会有第三个境界!那就是一片湖水又成了一片湖水,重又在你的眼前美仑美奂起来;推开窗户,你依然能感受天边那片晚霞的美丽多姿。在这个境界下的你除了有大阅历、大智慧,心中还有信念,还是个有生气的鲜活的人。 或许我们今天缺乏的就是幼稚!
个人分类: 未分类|667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